仁爱精诚立根本,杏林医德惠**------优秀医师事迹材料
杏林春暖,春风无限;上善若水,大医精诚。以小小一个脉枕,浓浓一碗汤药,一手传承民族医药之精髓,一手托起医德医风之典范,不论高低贵贱,只知救死扶伤,在平凡的工作中恪尽职守不平凡的40年。
***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父学医,攻读经典,精辩医理。1980年参加工作,1983年毕业于**卫校中医专业至今已近40年。近40年来,他始终坚持在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第一线,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临床工作中,爱岗敬业40年如一日,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为宗旨,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力求以最经济、最实惠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他尊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医疗权利和了解患者的医疗渴望,关注每位病人的心理需求。
从参加工作开始,***就一直在医疗卫生事业第一线工作。多年来,坚持利用休息日和节假日参加***卫生系统与农工党组织的为边远贫困山区送医送药、捐款捐物的活动,并坚持每年参加义诊活动,个人捐款累计3000元。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成为全国医疗战线的头等大事。当时,由于医院正在进行门诊大楼的修建,外来人员、施工人员比较多且很复杂,医院当时的各项保护措施又差,为了保证工期的正常进行,保证工期的按时完成,在只有带个口罩就算防护的条件下,***主动承担了对外来人员的体温测量,每天测量100多人次。他不顾个人安危的行动,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当年受到了农工中央、农工***省委和中共***市委的表彰。
2009年这不平凡的一年里,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甲流”的流行,影响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和收入,在这情况下,他带领全科人员认真分析形势,从关心病人着手,主动上门为他们服务,解除了医务人员的心理顾虑和后顾之忧,圆满完成了年初所定的各项任务和指标。
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为遵循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2012年医院决定成立老年科,在医院设备欠缺的当时,谁都不愿意啃这块硬骨头,***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担起了老年科主任这个重担,他说:“力所能及的为医院、为社会做点事是一个医者最起码的底线。”日日如一,他始终不忘自己的初衷,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谱写了一段段感人的事迹。***,女,66岁,邢家社人,左下肢溃疡,2型糖尿病,住院就诊时,这个贫穷的家庭因为承担不起医疗费用几度拒绝治疗,看着患者和家属绝望的眼神,***主任一边安慰患者说:不要担心费用的问题,我们共同想办法,一边嘱咐科室工作人员以最简便的流程办理住院,会诊、讨论、出方案,半个月后,康复的患者对他说:太谢谢你了,你让我花了最少的钱,却给我最有效的治疗;贾志平,女,62岁,剥脱性皮炎合并感染,就诊时,患者哭哭啼啼,心态黯然,以为这辈子就毁容了,***主任一方面制定诊疗方案,一方面不停的做思想工作,给患者心理安慰,树立信心,经过他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康复出院......像这样接受过王安仁医师治疗的患者数不胜数,对待患者如出一辙,他经常说:“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自私之心不可有”,医生一旦少了无私,那么病人就多了危险。视病人如亲人,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在保证医疗安全的情况下,千方百计让病人少花钱,看好病便是他从医的准则。
六年来,老年科在他的带领下,科室人员团结一致,勤于学习,对老年人的慢性病、多发病等的治疗和保健方面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地区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年住院人数和门诊人数逐年攀升,老年科从一开始的初建成为中医医院的龙头科室之一。
在从医的近四十年来,***主任对自己要求严格,始终坚守医务工作者的原则,服务患者,不求回报,患者送“红包”坚决不收。在中医专业领域中,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疗法,多年来发表数篇论文,为了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真正突出中医适宜技术的简、便、廉、验,先后开展了中药贴敷、耳穴压豆、中药熏药、艾灸等多项具有中医特色、疗效显著,便捷经济的项目。40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医疗纠纷和事故。2014其本人被***市卫生局授予“***名中医”荣誉称号,同年***省卫生厅为其诊室荣授“名医堂”。
雄姿英发,可亲可敬,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时刻不忘自己所肩负的职责和义务。坚持不懈地为***的医疗环境和广大患者所关心的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积极到基层调研,到居民家中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心愿,连续2年撰写《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切实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的提案,得到了市委分管领导和卫生局领导的重视。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医务工作者,他没有惊人的成功壮举,也没有耀眼的光环荣誉,他却诠释者一个医者的仁、精、诚、勤。在他心中只有一份执著——踏踏实实做人,端端正正行医,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的父老乡亲们尽一点自己的微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