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工作汇报2篇
篇一:机构改革工作汇报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机构改革后工作汇报
Document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推进“三局合一”新体制
谱写市场监管新篇章
——X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机构改革后工作汇报
作为XXX地区“三局合一”机构改革第一县,今年伊始,XXX县先行一步,率先进行市场监管改革,稳步开展“三局合一”工作,将涉及市场监督管理领域的县工商局、质监局、食药监局的机构和职责整合,组建了市场监督管理局,构建起一个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监管体系。
一、推动“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市场监管体系日臻完善
科学制定三定方案和规章制度,有机整合了机关股室和行政审批职能,用交叉管理、主协配合方式确定班子成员分工,根据不同时期工作重点合理调配人员,推行责任清单制度细化任务落实,妥善处理改革中的稳定问题,确保了队伍不乱、工作不断、安全稳定。尤其为夯实基层基础,整合各乡镇食药站为市场监管所。目前,市场监管体制顺畅合理、运转高效规范、队伍心齐劲足,呈现“机构改革稳步走、监管服务双推进”的良好效果。
二、开展干部法律法规及业务培训,全面提升监管执法队伍的素质
为推进市场监管法治建设,进一步整合监管力量,提高执法效率,XXX县市场监管局精心安排、组织开展了“三局合一”法律业务知识培训。通过安排科室负责人、业务骨干授课等形式,在不影响全局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对原三局人员以及各乡(镇)市场监管所人员开展各类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培
训。培训的内容涉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医疗器械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新公司法和登记制度改革、许可和日常监管、计量和合格评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等职能业务的方方面面。截止目前,共开展业务培训8期。同时,采取选派业务骨干外出学习、轮岗锻炼、业务讲堂等方式,提升全系统的业务素质和监管能力。
三、落实“放管服”改革任务,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积极落实“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启用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完善和落实了预约服务、跟踪服务、延时服务、限时办结制、首办负责制等项制度,推行“三清四办五帮”服务举措,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幅提高,积极采取上门服务、电话通知、公告等方式宣传换发新版营业执照的重要性,按照规定期限,企业应换发营业执照xxx户,已换发XXX户,未换照XXX户,换照率XXX%。二是加强重点商标培育。及时了解企业商品商标注册情况及商标使用现状,将商标发展指导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鼓励私营个体工商户树立“商标战略”思想,促进申请、办理商标。截至目前,已成功提交商标注册申请X件,其中装饰物品X个,畜牧产品X个,有效指导企业、个体强化商标发展意识。同时,积极引导申请商标注册及做好驰、着名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的培育和运作,力争驰、着名商标在提质的基础上增量。今年我县已成功注册“XXXXXX”地理商标1个。三是放宽市场准入,继续深化“先照后证”改革。深入开展“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便利措施,使注册登记便利化,实现了工商登
记业务100%在网上流转,行政许可、行政审批100%在网上运行,方便办事群众不用两头跑,办照时限由20个工作日缩短到7个工作日。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成立私营企业XXX户,个体工商户XXX户,农民专业合作社XXX户,同比增长XXX%,XXX%,XXX%。四是食品经营审批“两证合一”有序推进。严格按照《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要求,充分发挥职能职责,开展食品经营许可申请、受理、审查工作。目前《食品经营许可证》的申请、审批已经全部实现网上操作,合并以来共受理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材料XXX户。
四、打造“一体化监管体系”,形成市场监管新局面
成立市场监管局,破解了多头分段监管的体制机制障碍。整合前,工商、食药、质检三个部门分散、分段进行巡查检查,一些盲点、灰色地带、空白点推诿扯皮,无人去管。“三局合一”改革后,我们将食药监、质监部门的专业技术优势与工商部门的执法办案优势有机结合。日常监管中,按照专业类别合理调配分组,每组2-3人,每名巡查队员来自不同部门,事先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和检查需要相互培训,做足功课。一个巡查组2-3名执法人员一次巡查就可完成以前需要多次巡查才能完成的任务,监管盲区、真空地带也自然消失,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五、完善全过程监管体系,保障饮食用药安全
坚持宣传先导、社会共治,开展“春季校园食品安全专题培训”、食品药品从业人员培训和“3·15”宣传教育等活动,培训中小学校幼儿园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等XXX余人,分别
培训食品、药品从业人员XX期,签订承诺书XXX余份,发放各类宣传资料XXX余份。坚持问题导向、零容忍原则和网格化监管,开展节假日、春季校园、特殊药品等专项整治XX次,食品抽检XX批次,药品临时抽检XX批次,上报药品不良反应XX例。查办案件XX起,其中:医疗器械简易案件XX起,药品简易案件XX起,食品简易案件XX起,药品一般案件XX起(均已结案),罚没款XXX万余元。
六、整合投诉举报平台,消费维权力度加大
全面整合12315、12331、12365消费者投诉举报平台,由消费者权益保护科统一受理,初步形成大消费、大调解格局。整合后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中心统一受理原工商、原食药监和原质监的投诉举报工作,并把诉求案件按照职责分工的原则,分转至局相关业务科室,落实专人在规定时间内解决问题并进行反馈回复,保证消费维权工作有序进行,做到受理准时、分转及时,调解迅速、查处快捷,确保有诉必应,有应必查,有查必果。截至目前,我局共受理诉求案件XX件,较去年同期增长XXX%。
投诉举报中心积极健全投诉调解和监管执法衔接机制,加强与各执法部门密切联系,以投诉举报信息化网络为依托,以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和应对消费领域突发问题的应急处置为重点,通过消费者投诉深挖线索,为办案单位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及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违法行为提供案源。整合以来,我局已办理“诉转案”案件X件,立案查处X件。
篇二:机构改革工作汇报
机构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芷江侗族自治县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芷发[2009]19号)文件精神,作为全县乡镇机构改革的试点乡镇之一,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县编办的指导下,经过乡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现已圆满完成机构改革试点任务,实现了确立转变乡政府职能,理顺县乡事权关系,整合事业站所,精简机构和减少财政供养人员,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切实减轻财政和农民负担,确保乡镇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目标,整个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平稳。回顾我乡机构改革工作,现将主要做法和成效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宣传发动,积极营造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良好氛围
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势必涉及多方利益的调整,必须得到各个层面的理解和支持,必须转变人们的观念,营造一个良好氛围,使领导到普通工作人员对改革形成共识,并积极参与改革。在接到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任务后我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改革前的宣传发动工作。首先,统一思想,每次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主要领导逢会必讲改革。同时,对事业单位人员,及早宣传改革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典型经验,使全乡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得到统一。二是在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职工中宣传改革。通过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在宣传上级有关改革的要求和文件精神同时,认真听取基层干部职工对改革的意见建
议,让他们参与到改革方案及有关具体措施的制定过程中,对他们提出的好的意见、建议充分采纳,并设身处地为他们的利益考虑,使他们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三是动员发动,明确任务,营造改革的声势。在深入调研,反复听取意见,充分做好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乡委、政府及时召开全乡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动员大会,机关干部、乡属各单位干部职工参加会议,营造出改革的声势和良好氛围。
(二)认真调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精心设置改革方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调研工作。为做好此次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禾梨坳乡党委、政府成立了由党委书任记任组长、乡长任常务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派专人赴麻阳、公坪等地学习调研,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
二是围绕职能,科学制定改革方案。机构是职能的载体,在梳理明确乡机关和事业单位职能的同时,围绕职能的有效履行,设计切合我乡实际的机构方案是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成败的关键环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我乡对各原来设置的七站八所事业单位(俗称七站八所)的职能进行认真分析和梳理,本着严格精简的原则,将职能相近的机构和单位进行合并,职能强化的予以加强,职能弱化或丧失的予以撤并,形成初步方案。几经征求意见并多次向县委、政府、县编办汇报、沟通和争取,最终形成了“一办四中心”5个职能机构,即党政办公室(加挂“文明创建办公室”、“信访接待办公室”、“财政所”牌子)、农村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加挂“劳动和社会保障站”、“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站”两块牌子)、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加挂“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农业服务中心(加挂“‘舞水’”
柑桔产业办公室、“烤烟办公室”牌子)、综治维稳服务中心(加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从我乡机构改革实施的情况看,上述机构设置方案既严格执行了县委、县政府精简机构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发展及社会事务等工作对机构设置的要求。
(三)坚持原则,确保改革成效
为确保改革试点工作顺利进行,使改革工作取得成效,我乡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以因地制宜为原则设置机构。在成立的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派专人赴外地学习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县委文件精神和当地实际情况,整合乡属各单位俗称七站八所,将原有的20个站所精简为“一办四中心”5个职能机构,即党政办公室、农村社会事业服务中心、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综治维稳服务中心。
二是以服务群众为原则定位职能。为了突出服务,禾梨坳乡对每个中心的职能进行分类整合,如农业服务中心,既综合了原农技、农机、动物防疫、畜牧、水利等直接关系农业生产的所有部门,又将农村社会化服务五大体系纳入服务中心。同时,重点打造农业信息化服务中心,切实为群众提高各种服务;同时扩展服务职能,将当地的柑桔产业以协会形式纳入服务中心管理,实现“舞水”柑桔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从而实现惠农、支农。
三是以定岗定员为原则精简人员。面对编制人员问题,禾梨坳乡党政办公室及四个服务中心各设置主任一名,由政党领导兼任,设置副主任1至2名,由各个单位成员自由竞聘产生,工作人员按需要定岗定员,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对于富余人员实行鼓励创业、提前退休等方式妥当安置。如原农技站有工作人员4名,其中1人纳入服务中心参与行政公共服务,其余3人实行分流进行经营创收,既为群众提供了行政管理服务又实现市场化效益。
(四)有情操作,机构改革工作稳妥有序
作为全县乡镇机构改革的试点单位,我乡在实施改革过程中,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的意图,坚持完成编制精简任务毫不动摇,决不留情。但在实施人员分流过程中,做到了耐心细致,有情操作。对于机关公务员的分流实行离岗退养政策,对于事业单位富余人员引导动员其从事市场经营、鼓励创业分流。在实施编人员分流过程中,乡党委、政府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同时通过谈心等方式逐个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从而做到改革无情,操作有情,使机构改革工作顺利、稳妥、有序推进,到现在无一起上访事件。
二、主要成效
(一)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进一步找准,基层政权建设得到加强
通过这次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找准了适合禾梨坳乡的职能定位,所规范的机关职能,体现了乡镇党委政府所要做的工作。例如:农技站技术人员如何利用技术服务百姓,如果实现服务经营两不误;如何
建设文明社会,如何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流动人口急剧增多的情况下如何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如何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所有这些乡镇政府所面临的新的职能,在机构改革中“一办四中心”中充分体现出来。可以说,通过改革,乡镇的职能定位更准确,该强化的职能得到了充分加强,机构人员编制都得到了有效保障,这对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主开放、竞争择优的干部管理机制加快形成
面对人员整合、管理问题,我乡探索出新的选人用人模式。“一办四中心”各岗位的工作人员从乡各部门在编在岗人员中整合使用,“一办四中心”各设主任1名,由乡党委、政府相关领导兼任,按工作需要设置副主任1-2名,由中心工作人员竞聘产生,工作人员按核定的编制和岗位定员。在各中心副主任的产生过程中,竞聘方法把党的干部政策亮给群众,把干部的任职标准和条件交给群众,把对干部的评判权和选举权下放给群众,在比较中鉴别,在竞争中甄选,更直接地体现了群众的意愿。同时,竞聘既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年轻党员干部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扩大了选人用人的视野和渠道,也从机制上促使选出的乡镇领导干部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科学设置了机构,减少了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有效减轻了财政负担
通过这次改革,本乡事业机构从20个减少到5个,精简了300%。新设立的“一办四中心”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禾梨坳的实际设置的,能有效地发挥其职能作用,办公室主任明确由分管领导兼任,减少了管理层次和环节,对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这次机构改革,全乡已初步分流3人,为以后财政负担的有效减轻打下了基础。目前,“一办四中心”均有空编,为下一步调优机关、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留有较大的空间。
三、机构改革中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乡镇工作的内容、重点发生了变化,再加上乡镇撤并、人员分流和内设机构调整,打乱了乡镇多年形成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如何适应新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已成为当前乡镇工作的一项十分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从目前情况来看,在乡镇职能转变中还存在方面:
一是机构改革模式认同度较底。长期以来,大多数站所都实行上级部门直接管理,和政府联系较少,存在“个人主义”和“山头主义”,乡镇机构后,部分站所的职工存在有事情找上级主管单位,很少和乡党委、政府沟通商量,党委、政府对其领导管理职能不明显。同样,上级主管部门也对于乡镇的五中心也大认同,比如农业局认农技站、经管局只认经管站,特别是在编制上没有得到认同。同上级主管部门的协调沟通进一步加强是迫不及待的问题。
二是部分干部职能转变不适应。在新形势下,如何创新工作方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搞好公共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已经成为现代乡镇干部的主要职能。新型农民的经营主体意识、民主法治意识明显增强,单纯靠行政命令开展工作失去存在基础和意义。现代农民“想的是致富,难的是技术,缺的是服务,靠的还是乡镇干部”。对于吃惯了“大锅饭”,一直依赖财政供养的部分事业机关人员,缺乏技术信息,在转为服务型干部中,出现了不适应现象。
虽然我乡机构改革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部分问题,我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乡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适应我乡发展的机构改革之路。
上一篇:党的建设汇报3篇
下一篇:关于履行一岗双责情况的汇报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