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菁选3篇(范文推荐)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1 【课时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朗读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的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菁选3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1
【课时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朗读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画家的谦虚谨慎的优秀品质和牧童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教学准备】
戴嵩的补充资料
【教学设计】
一、激趣启思。
1、课前猜谜语。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课件出示:戴嵩和牧童)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的21课(板书课题:画家和牧童)请大家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谁能把故事的大致经过向在座的教师介绍一下呢?
二、研读文本
过渡:画家戴嵩和牧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再做进一步的交流。
自读课文,思考问题并交流。
(一)体会戴嵩
1、你是从课文哪个自然段体会到他的“著名”的?
出示:戴嵩的画一,就。
2、你从哪里知道他画技高超呢?
读3、4自然段,你听到了哪些夸赞声?
①理解“绝妙之作”(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得上的。)
②“神笔”谁有一枝?戴嵩的画就像是那枝神笔画的,让人觉得
3、演读:谁来当当商人和教书先生?(可以加上自己想象到的表情动作。)
4、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戴嵩的《斗牛图》真是——“绝妙之作”!如果你也在场,你还会怎样夸这幅画?
小结:商人夸,教书先生夸,你也夸,我也夸,……这么多人你一言我一语夸赞,就叫——纷纷夸赞。(出示词卡:“纷纷夸赞”)
所以说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二)体会牧童
1、过路人、商人、教书先生,那么多人都在纷纷称赞着戴嵩的画,可是就在这一片赞扬声中,冒出一个不同的声音,是谁?(牧童)
①谁来当当牧童把这句话读一读。(把握好提示语)
②为什么说“像炸雷一样”?
2、观察插图,想像说话。
出示课文插图:
这样一个不同的声音一出来,在场的人一下子都,(他们会是什么表情,会怎么说这个小牧童)有的说……,有的说……,有的说……(引导学生观察不同人的表情并想象他们可能说的.话。)
3、换位体验,感悟牧童的“勇敢”。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是牧童,你敢出来说吗?你会担心什么?
可是牧童却勇敢地挤进来喊着:“画错啦,画错啦!”
现在我们就是那牧童,让我们勇敢地喊出来吧。
4、画家错在哪里了?(牧童说得对吗?看照片)那么多人为什么只有牧童能发现画家的错?(学习牧童细心观察生活)
5、小结:真是一个的牧童啊!
(三)角色朗读,补充材料,再悟美德。
1、一个受人尊崇的,堂堂的大画家,在那么多人面前,公然地被一个小牧童指出错误,他生气了吗?他恼羞成怒了吗?他是怎样做的?
2、多么虚心的一位画家呀!多么勇敢的小牧童啊!让我们用我们的朗读声来表达对他们的敬佩之情吧!
分角色演读3——6自然段。读对话时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争取把人物演活了。
从此以后,大画家虚心接受指正,下定决心要仔细观察牛的生活习性,补充资料:
他经常去仔细观察牛的各种神态,向放牛娃了解牛的生活习性。春、夏、秋、冬四季,戴嵩总是常常出没在放牛的地方,他仿佛不怕冷,也不怕热。
戴嵩画牛,越画越好了。这时母亲见他因经常出去观察牛,晒得脸蛋儿变黑了,人也消瘦了,就心疼地说:“你现在画得很不错啦,以后不必再去观察牛了吧。”戴嵩心里说,还差得远呢。他仍继续去观察牛。
正因为戴嵩有“差得远”的想法,才使他的画离艺术的巅峰近了。后来,戴嵩又画了一幅《斗牛图》,这次,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幅《斗牛图》成为流芳百世的名画,珍藏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馆中,戴嵩也成了画牛的名家。
3、学习了课文你想对课文里的人物说什么呢?课文里的人物,你还想对谁说?
三、小结
无论是戴嵩的虚心、还是小牧童面对大人物直言不讳的勇敢,都是我们做人应具备的优秀品质。老师很高兴,大家不但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还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我相信,你们长大了一定会比戴嵩、牧童更要有出息。今天的作业是课后收集更多著名画家的资料。
板书设计:
21、画家和牧童
著名实事求是
画技高善于观察
(虚心)(勇敢)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2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会认戴等13个生字,会写兄等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又要谦虚谨慎。
4.培养收集资料的兴趣和习惯。
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生字卡片。
2.老师准备戴嵩的《三牛图》和《归牧图》。
3.学生搜集我国画动物的著名画家的.作品。
第一课时
欣赏作品,导入新课
(出示《三牛图》和《归牧图》)小朋友,老师让大家欣赏两幅名画,一幅叫三牛图,一幅叫归牧图。看了这两幅画,你想说什么呢?(学生交流)
这两幅名画是我国唐朝一位叫戴嵩的画家画的。(板书:戴嵩。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强调嵩与高读音的区别)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讲他和牧童的故事。(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生字的音,读通课文中每一句话。
2.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机认读课文中生字、新词,结合正音。(朗读困难处,老师范读)
3.引导合作朗读。在小组内把自己读得最棒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互相评价。把自己读得还不够好的段落请同学帮一帮。
整体感知课文
1.读了课文,你能简单说说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吗?
2.学生交流。(老师适时引导,主要是正音)
3.口头填空:戴嵩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让学生初步感悟到:戴嵩是唐朝一个著名的画家;戴嵩是一个非常虚心的画家)
朗读感悟,品味语言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请小朋友认认真真地来读读课文,课文的哪些语句写出了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也是一个虚心的画家呢?请你画出来。
2.学生独立读文,画出有关语句。
3.四人小组交流,派出代表在全班发言。
a.朗读感悟戴嵩是一个虚心的画家。
下一篇:2023小离别伤感语录,菁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