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成语故事》教学设计,菁选五篇【通用文档】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不是……而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成语故事》教学设计,菁选五篇【通用文档】,供大家参考。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完了《金蝉脱壳》这篇课文,知道课题“金蝉脱壳”就是一个成语。你还知道哪些成语,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8成语故事
3、什么样的成语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也有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但这些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二、初读课文
1、布置课内预习要求。
过渡: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三则成语故事了?请大家自己读课文。
(1)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生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导生字、正音。
chuō sāi fèng lù bì yùn hǔ
戳 腮 俸 禄 壁 韵 唬
(2)指导词语,注意正确书写。
腾空 俸禄 自相矛盾 画龙点睛
戳穿 墙壁 滥竽充数 张口结舌
4、质疑不理解的词语,小组讨论。
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指导预习及写字。
1、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2、指导书写习字册。
四、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每则故事的意思。
板书设计
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请同学上黑板板书三个成语。
二、精读《自相矛盾》。
1、“矛”和“盾”,你们能分得清吗?请同学看图指一指。“矛”(古文字图)上象其锋,中象其身,下端有銎(斧子上安丙的孔),所以纳柲(古代兵器的柄)。
“盾””(古文字图),瞂也,所以扞身蔽目。“厂”象盾之侧是形,“十”象盾之握,“目”象盾之用。
2、(1)“矛”很“锐利”,锐利就是锋利的意思,矛“锐不可当”。
(2)“鲁迅的文笔很锐利”,这里的“锐利”是(目光、言论、文笔等)尖锐的意思。
(3)“盾”很“坚固”,坚固是牢固的意思,盾“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3、讨论:“夸口”的意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
“张口结舌”的意思。刚刚还“夸夸其谈”的楚国人,为何“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
4、联系实际说说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
三、精读《滥竽充数》。
1、滥竽充数,“滥竽”的意思是吹不成调的竽。真是“竽”的错吗?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
(1)南郭先生知道了齐宣王喜欢听许多人一起吹竽的消息,他想
(2) 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当他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他想
(3)当他得知齐湣王喜欢听别人一个一个地吹,他又想
(4)看到不吹竽拿到同样俸禄的南郭先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5)看到了流浪街头的南郭先生,你又想对他说些什么?
(6)对于今天的那些“滥竽充数”“以次充好”的厂家,你会对他说
四、精读《画龙点睛》。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⑴张僧繇画的龙点睛前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美中不足)
⑵“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的作用?(腾空飞去——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
(3)“点睛”在现实中的运用(包装,好的产品加上好的包装,就是“画龙点睛”的作用;劣质产品加上好的包装,就是“滥竽充数”)
2、背诵课文
(矛的篆书)
(盾的篆书)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相关的意思、
2、学习第一篇成语《自相矛盾》,理解成语的表面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第一篇成语《自相矛盾》,理解成语的表面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教师板书:“成语”。问学生:同学们,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你们知道哪些成语呢?
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三篇成语故事。教师继续板书“故事
知道哪个字的意思是篇的意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三篇成语故事分别是:《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教师板书)
(二)学习生字新词
这三则故事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其中的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新词,自己小声地读一读
矛盾楚国锐利墙壁逼神韵佩服
戳穿腮帮僧人唬人
2、哪些字在读音或者字形上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1)字形上重点应该强调的是“矛”、“壁”、“韵”、
(2)字音中重点强调的是“戳”、“壁”、“韵”、“腮”、“僧”
(3)通过预习,大家知道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3、再读生字新词,如果能把这些词语的意思读出来,就更好了
学生读生字新词
4、下面请大家再读一读第一篇成语故事《自相矛盾》,争取把这个故事读得正确、流利。
5、学生练读
(三)学习第一篇
1、同学们,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自相矛盾》,谁能给我说说这个故事。
(1)指名说,教师鼓励:看来你在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
(2)再请一位*时表现一般的学生说,教师鼓励
(3)同学们,见过人做买卖吗?哪些买卖人会在集市上吆喝些什么呢?
(4)师生交流
(5)请大家来看看这样一个句子;
出示: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谁来模仿买盾人吆喝一下。学生自由练习――指名――点评――指名――一起吆喝(不需要很整齐,但是吆喝的味道要出来)
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夸口”这个词语的意思,再朗读,效果会更好一些
再出示: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同样请同学朗读――指名――评价――再指名――奖励学生两句连在一起读。齐读之。
同学们这个生意人矛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矛戳得穿
这个生意人的盾的特点又是什么呢?教师板书:卖盾戳不穿
有问题吗?
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多问,用不同的方式来问。
2、请一位同学读这样的一段话
出示: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同学们,什么叫“张口结舌”?
这个楚国人为什么会张口结舌?
师生交流
3、现在你们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了吗?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
1)指名说
(2)师生点评
(3)再指名说
4、是啊,难怪围观的人都在取笑这个楚国人呢!围观的人的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出示围观人说的话,指名读――再指名读
5、分角色朗读这篇成语故事
(1)自由练习
(2)组合展示
(3)师生点评
6、同学们,听说学校最近为了迎接10月13日的建队节,要组织一次说故事大赛,我们想在班上先搞一次小小的选拔,选拔赛的篇目呢就是这篇《自相矛盾》,我们先来比试比试好不好?
为了让大家说得更好,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锦囊妙计”。出示:
成为故事大王的好办法:
(1)不看课文,能说出故事的情节。
(2)人物的对话要把表情、语气、台词表现得惟妙惟肖
(3)适当地加上一些肢体语言就更棒了
我们每个同学在底下先试试吧
7、学生练习讲故事
(1)指名上台
(2)师生点评
(3)提出更高的要求
(4)师生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模仿于永正老师的方法和学生展开对话,问问孩子:为什么这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呢?或者大家为什么要取笑他呢?生活中还有这样的“自相矛盾”的事情吗?与学生交流
三、布置作业
1、同学们,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无法让每个同学都得到展示的机会,我们会利用综合实践课的时间来继续完成这次比赛,请大家做好准备。
2、写给“自相矛盾”的人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小文章,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个人说,你还有什么故事要和这个人分享,提醒和告诫他一些什么,都可以写在信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矛戳得穿
卖自相矛盾
盾戳不穿
8成语故事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滥竽充数》和《画龙点睛》的内容,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两个成语的意思。
2、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3、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填字成词。
自相()盾画龙点()()()充数
张口()舌张()舞()形象()
乌云()电()雷()()不已
2、《自相矛盾》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呢?
(1)指名复述
(2)教师点评,要求再简洁一些
(3)再指名
二、精读《滥竽充数》
1、教师板书滥竽充数。同学们,题目是故事或者文章的明白了题目的意思,对于我们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请问“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说
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在这个词语中是指“吹竽”的意思,出示图片
充数呢?就是蒙混其中,充数字。
关键是这个“滥”,老师这里有几种解释:
(1)坏的;
(2)不加选择的:;
(3)不会,看看题目,你会选择哪种答案?
师生交流,说理由。
2、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成语故事的学习。指名读课文前半部分,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1)师生交流
(2)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竿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出示两个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①比较这两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
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②还有什么原因吗?师生交流
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③看到这句话,我们能联想到一次词语:叫做装模作样
教师板书:合奏
(4)指导朗读――指名――点评――再指名――齐读
3、就是这样一个不会吹竽的人混在演奏队伍中,居然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但是故事的结尾却说“只好”逃走了?同学们,什么叫“只好”?
(1)师生交流
(2)为什么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呢?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告诉我答案。
(3)师生交流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教师板书:独奏
4、教师小结:从不会吹竽却拿着与别人一样的俸禄到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东郭先生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样的道理呢?
(1)师生交流
(2)你们想对东郭先生说些什么?你们对东郭先生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3)老师送大家两句名言:
有真才实学展鲲鹏大翅
混得一时,混不得一世。
希望东郭先生的教训,各位同学铭记。
三、精读《画龙点睛》
1、板书课题,知道课题的意思吗?师生交流
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生交流
(2)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
(3)出示扫描的图片
(4)指导朗读描写龙的句子(反复诵读)
2、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名游客,你相信吗?为什么?
(1)师生交流,板书:“前”、“不信”
(2)你会对张僧繇说什么?(多请几位同学说)
(3)同学们,这就叫做“一再要求”。
3、出示:游客不信,都以为张僧繇在唬人,大家一再要求,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点。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游客们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
(1)教师范读,同学们体会一下,感受到了什么?
(2)师生交流
(3)体会理解一些重要的词语:“轻轻一点”、“霎时间”、“腾空飞去”、“惊叹不已”、“无不佩服”、“神奇”。教师板书:“后”、“惊叹”
(4)指导朗读
4、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1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师生交流
(2)通过这则成语故事,我们知道了什么?
(3)在我们身边有这样技艺高超的人吗?比如在绘画、运动、学习等方面?
(4)师生交流
5、这样精彩的故事,我们再来读一读好吗?
(1)齐读《画龙点睛》
(2)在这则故事中有很多词语值得积累,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的一个填空题。
(将全文作为填空式打在幻灯片上,然后一边读一边完成填空,积累语言,然后再少一些文字,多一些填空,让学生自己试着说说。指名说,其他同学默默地跟着念)
老师相信大家回家后一定能把这个故事记下来,说给自己爸爸妈妈听,好吗?要请家长给你们打分的哦!
四、分类布置作业:
(一)基础题:
1、朗读课文。
2、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二)自选题
1、续写故事。提示:当齐宣王要求吹竽者独奏的消息传来,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你接着写下去,题目自拟。
2、你是亲眼目睹张僧繇画龙点睛的人,面对被点睛的两条游龙腾空而起,你内心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你以《给张僧繇的一封信》为题,说说这件事情的经过,以及你对张僧繇态度的变化和感受。
板书设计:
前后
齐奏取得俸禄画龙点睛
滥竽充数不信惊叹
独奏只好逃走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
2.能熟练地复述故事。
3.能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能在学习中正确地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成语的意思并正确地运用。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运用“胸有成竹”。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1.让学生讲成语故事。
小朋友,你们一定听说过许多的成语故事,你能给同学们讲一讲吗?
2.师小结并导入。
小朋友们刚才讲的成语故事很有趣,今天,老师要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一个新成语,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38页。
二、初读成语故事
1.学生自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2.小组交流:
读了这个故事,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你能不能在小组内将故事复述出来?
3.班上交流,并让学生复述这个成语故事。
三、再读成语故事,理解它的内涵
1.让学生默读成语故事,边读边思考:
①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②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③你能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可结合文中的哪句话来理解?
2.小组内交流自己学习的结果,如果不理解的,就在小组内合作学习,或向老师请教。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①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因为文与可经常去观察竹子,看它在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下的变化,总之,文与可对竹子非常熟悉。)
②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第三段话中,猫把那幅当成真的.了,并把它抓着玩)
③你能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可结合文中的哪段话来理解?
(最后一段)
引导学生重点阅读最后一段,并让学生说说他们的理解。
引导学生说出“胸有成竹”的意思。
(指画画时,胸中有现成的、完整的竹子,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有成算。)
四、拓展运用。
1.过渡:刚才同学们理解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这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运用它,下面我们就看看同学们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意思。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
①师举例:小明*常学习很努力,再加上他在期末前认真地复习了,所以,在期末考试时,小明是胸有成竹。
②学生举例,进一步体会”胸有成竹”的意思。
五、作业:
1.让学生用这个成语说1—2句话。
2.课后将自己喜欢的成语积累下来,写在积累本上。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4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相关的意思、
2、学习第一篇成语《自相矛盾》,理解成语的表面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第一篇成语《自相矛盾》,理解成语的表面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教师板书:“成语”。问学生:同学们,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你们知道哪些成语呢?
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三篇成语故事。教师继续板书“故事
知道哪个字的意思是篇的意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三篇成语故事分别是:《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教师板书)
(二)学习生字新词
这三则故事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其中的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新词,自己小声地读一读
矛盾 楚国 锐利 墙壁 逼 神韵 佩服
戳穿 腮帮 僧人 唬人
2、哪些字在读音或者字形上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1)字形上重点应该强调的是“矛”、“壁”、“韵”、
(2)字音中重点强调的是“戳”、“壁”、“韵”、“腮”、“僧”
(3)通过预习,大家知道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3、再读生字新词,如果能把这些词语的意思读出来,就更好了
学生读生字新词
4、下面请大家再读一读第一篇成语故事《自相矛盾》,争取把这个故事读得正确、流利。
5、学生练读
(三)学习第一篇
1、同学们,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自相矛盾》,谁能给我说说这个故事。
(1)指名说,教师鼓励:看来你在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
(2)再请一位*时表现一般的学生说,教师鼓励
(3)同学们,见过人做买卖吗?哪些买卖人会在集市上吆喝些什么呢?
(4)师生交流
(5)请大家来看看这样一个句子;
出示: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谁来模仿买盾人吆喝一下。学生自由练习――指名――点评――指名――一起吆喝(不需要很整齐,但是吆喝的味道要出来)
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夸口”这个词语的意思,再朗读,效果会更好一些
再出示: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同样请同学朗读――指名――评价――再指名――奖励学生两句连在一起读。齐读之。
同学们这个生意人矛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矛 戳得穿
这个生意人的盾的特点又是什么呢? 教师板书:卖 盾 戳不穿
有问题吗?
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多问,用不同的方式来问。
2、请一位同学读这样的一段话
出示: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同学们,什么叫“张口结舌”?
这个楚国人为什么会张口结舌?
师生交流
3、现在你们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了吗?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
1)指名说
(2)师生点评
(3)再指名说
4、是啊,难怪围观的人都在取笑这个楚国人呢!围观的人的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出示围观人说的话,指名读――再指名读
5、分角色朗读这篇成语故事
(1)自由练习
(2)组合展示
(3)师生点评
6、同学们,听说学校最近为了迎接10月13日的建队节,要组织一次说故事大赛,我们想在班上先搞一次小小的选拔,选拔赛的篇目呢就是这篇《自相矛盾》,我们先来比试比试好不好?
为了让大家说得更好,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锦囊妙计”。出示:
成为故事大王的好办法:
(1)不看课文,能说出故事的情节。
(2)人物的对话要把表情、语气、台词表现得惟妙惟肖
(3)适当地加上一些肢体语言就更棒了
我们每个同学在底下先试试吧
7、学生练习讲故事
(1)指名上台
(2)师生点评
(3)提出更高的要求
(4)师生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模仿于永正老师的方法和学生展开对话,问问孩子:为什么这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呢?或者大家为什么要取笑他呢?生活中还有这样的“自相矛盾”的事情吗?与学生交流
三、布置作业
1、同学们,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无法让每个同学都得到展示的机会,我们会利用综合实践课的时间来继续完成这次比赛,请大家做好准备。
2、写给“自相矛盾”的人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小文章,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个人说,你还有什么故事要和这个人分享,提醒和告诫他一些什么,都可以写在信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矛 戳得穿
卖 自相矛盾
盾 戳不穿
8 成语故事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滥竽充数》和《画龙点睛》的内容,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两个成语的意思。
2、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3、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填字成词。
自相( )盾 画龙点( ) ( ) ( )充数
张口( )舌 张( )舞( ) 形象( )
乌云( ) 电( )雷( ) ( )不已
2、《自相矛盾》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呢?
(1)指名复述
(2)教师点评,要求再简洁一些
(3)再指名
二、精读《滥竽充数》
1、教师板书滥竽充数。同学们,题目是故事或者文章的明白了题目的意思,对于我们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请问“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说
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在这个词语中是指“吹竽”的意思,出示图片
充数呢?就是蒙混其中,充数字。
关键是这个“滥”,老师这里有几种解释:(1)坏的;(2)不加选择的:;(3)不会,看看题目,你会选择哪种答案?
师生交流,说理由。
2、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成语故事的学习。指名读课文前半部分,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1)师生交流
(2)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竿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出示两个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①比较这两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
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②还有什么原因吗?师生交流
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③看到这句话,我们能联想到一次词语:叫做装模作样
教师板书:合奏
(4)指导朗读――指名――点评――再指名――齐读
3、就是这样一个不会吹竽的人混在演奏队伍中,居然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但是故事的结尾却说“只好”逃走了?同学们,什么叫“只好”?
(1)师生交流
(2)为什么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呢?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告诉我答案。
(3)师生交流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教师板书:独奏
4、教师小结:从不会吹竽却拿着与别人一样的俸禄到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东郭先生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样的道理呢?
(1)师生交流
(2)你们想对东郭先生说些什么?你们对东郭先生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3)老师送大家两句名言:
有真才实学 展鲲鹏大翅
混得一时,混不得一世。
希望东郭先生的教训,各位同学铭记。
三、精读《画龙点睛》
1、板书课题,知道课题的意思吗?师生交流
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生交流
(2)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
(3)出示扫描的图片
(4)指导朗读描写龙的句子(反复诵读)
2、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名游客,你相信吗?为什么?
(1)师生交流,板书:“前”、“不信”
(2)你会对张僧繇说什么?(多请几位同学说)
(3)同学们,这就叫做“一再要求”。
3、出示:游客不信,都以为张僧繇在唬人,大家一再要求,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点。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游客们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
(1)教师范读,同学们体会一下,感受到了什么?
(2)师生交流
(3)体会理解一些重要的词语:“轻轻一点”、“霎时间”、“腾空飞去”、“惊叹不已”、“无不佩服”、“神奇”。教师板书:“后”、“惊叹”
(4)指导朗读
4、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1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师生交流
(2)通过这则成语故事,我们知道了什么?
(3)在我们身边有这样技艺高超的人吗?比如在绘画、运动、学习等方面?
(4)师生交流
5、这样精彩的故事,我们再来读一读好吗?
(1)齐读《画龙点睛》
(2)在这则故事中有很多词语值得积累,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的一个填空题。
(将全文作为填空式打在幻灯片上,然后一边读一边完成填空,积累语言,然后再少一些文字,多一些填空,让学生自己试着说说。指名说,其他同学默默地跟着念)
老师相信大家回家后一定能把这个故事记下来,说给自己爸爸妈妈听,好吗?要请家长给你们打分的哦!
四、分类布置作业:
(一)基础题:
1、朗读课文。
2、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二)自选题
1、续写故事。提示:当齐宣王要求吹竽者独奏的消息传来,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你接着写下去,题目自拟。
2、你是亲眼目睹张僧繇画龙点睛的人,面对被点睛的两条游龙腾空而起,你内心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你以《给张僧繇的一封信》为题,说说这件事情的经过,以及你对张僧繇态度的变化和感受。
板书设计:
前 后
齐奏 取得俸禄 画龙点睛
滥竽充数 不信 惊叹
独奏 只好逃走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感悟文中的句子,体会南郭先生的人物个性。
2、以学生的朗读文中的语言体会出寓言的含义。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含义: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成语故事《自相矛盾》,从成语故事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你们还记得吗?
指名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非常好,我们说话、做事切不可矛盾,这就是农村中有一句俗话“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成语故事就含有一定的道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另外两则成语故事。
二、学习《滥竽充数》:
板书:滥竽充数
师:这一则寓言故事,同学们有没有看过,谁能向大家说说故事的大概?
1、指名回答故事内容。
2、师质疑:南郭先生为什么开始能蒙混自己呢?而以后又不能呢?
出示: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俸禄。
于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单独吹。
1、分析句子
2、进行造句
……总是……
……不要……而要……
师:正因为如此,南郭先生走了,其实南郭先生的逃走给人留下很多启示,你想其他吹竽人会从中明白点什么?
指名回答:
假如我们来教育一下南郭先生,你想说什么,南郭先生又会怎么想?
1、指名回答。
2、生活中,还有没有滥竽充数的现在呢,你就这词明白了什么?
3、教师小结。
三、学习《画龙点睛》
板书:画龙
看课文,了解谁“画龙”,画得如何。
1、学生浏览课文,读句子。板书:奇怪
2、师:为什么当时张僧繇不点睛呢?板书:不信
指名回答。
师:张艺人点了睛后,出现什么样的情景,指名读。
出示句子:
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飞去。
(1)指名读。
(2)齐读。
3、师:呀!多惊人的场面呢,形态逼真的龙居然活了,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看看这时游客是怎么样的?
板:惊叹不已无不佩服
师:游客们面对这情景,真是啧啧赞叹呀!想想那时他们会称赞什么?
(1)学生思考。
(2)指名回答。
师:高,实在是高呀!你本来画龙就逼真,加上这传神之笔,就更显出神入化啦!这样的情景给游客什么样的启示呢?
指名回答。(谈游客的启示)
师总结:三则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三个道理,其实成语中还有很多的知识,请你们课余时间继续去研究成语给我们的乐趣,老师给你一道题,看看能否完成。
四、作业练习
写出成语:
历史故事:
神话故事:
寓言故事: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阅读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1)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5篇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完了《金蝉脱壳》这篇课文,知道课题“金蝉脱壳”就是一个成语。你还知道哪些成语,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8 成语故事
3、什么样的成语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也有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但这些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二、初读课文
1、布置课内预习要求。
过渡: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三则成语故事了?请大家自己读课文。
(1)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生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导生字、正音。
chuō sāi fèng lù bì yùn hǔ
戳 腮 俸 禄 壁 韵 唬
(2)指导词语,注意正确书写。
腾空 俸禄 自相矛盾 画龙点睛
戳穿 墙壁 滥竽充数 张口结舌
4、质疑不理解的词语,小组讨论。
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指导预习及写字。
1、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2、指导书写习字册。
四、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每则故事的意思。
板书设计
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请同学上黑板板书三个成语。
二、精读《自相矛盾》。
1、“矛”和“盾”,你们能分得清吗?请同学看图指一指。“矛”(古文字图) 上象其锋,中象其身,下端有銎(斧子上安丙的孔),所以纳柲(古代兵器的柄)。
“盾””(古文字图) ,瞂也,所以扞身蔽目。“厂”象盾之侧是形,“十”象盾之握,“目”象盾之用。
2、(1)“矛”很“锐利”,锐利就是锋利的意思,矛“锐不可当”。
(2)“鲁迅的文笔很锐利”,这里的“锐利”是(目光、言论、文笔等)尖锐的意思。
(3)“盾”很“坚固”,坚固是牢固的意思,盾“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3、讨论:“夸口”的意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
“张口结舌”的意思。刚刚还“夸夸其谈”的楚国人,为何“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
4、联系实际说说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
三、精读《滥竽充数》。
1、滥竽充数,“滥竽”的意思是吹不成调的竽。真是“竽”的错吗?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
(1)南郭先生知道了齐宣王喜欢听许多人一起吹竽的消息,他想
(2) 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当他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他想
(3)当他得知齐湣王喜欢听别人一个一个地吹,他又想
(4)看到不吹竽拿到同样俸禄的南郭先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5)看到了流浪街头的南郭先生,你又想对他说些什么?
(6)对于今天的那些“滥竽充数”“以次充好”的厂家,你会对他说
四、精读《画龙点睛》。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⑴张僧繇画的龙点睛前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美中不足)
⑵“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的作用?(腾空飞去——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
(3)“点睛”在现实中的运用(包装,好的产品加上好的包装,就是“画龙点睛”的作用;劣质产品加上好的包装,就是“滥竽充数”)
2、背诵课文
(矛的.篆书)
(盾的篆书)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感悟文中的句子,体会南郭先生的人物个性。
2、以学生的朗读文中的语言体会出寓言的含义。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含义: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成语故事《自相矛盾》,从成语故事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你们还记得吗?
指名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非常好,我们说话、做事切不可矛盾,这就是农村中有一句俗话“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成语故事就含有一定的道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另外两则成语故事。
二、学习《滥竽充数》:
板书:滥竽充数
师:这一则寓言故事,同学们有没有看过,谁能向大家说说故事的大概?
1、指名回答故事内容。
2、师质疑:南郭先生为什么开始能蒙混自己呢?而以后又不能呢?
出示: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俸禄。
于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单独吹。
1、分析句子
2、进行造句
……总是……
……不要……而要……
师:正因为如此,南郭先生走了,其实南郭先生的逃走给人留下很多启示,你想其他吹竽人会从中明白点什么?
指名回答:
假如我们来教育一下南郭先生,你想说什么,南郭先生又会怎么想?
1、指名回答。
2、生活中,还有没有滥竽充数的现在呢,你就这词明白了什么?
3、教师小结。
三、学习《画龙点睛》
板书:画龙
看课文,了解谁“画龙”,画得如何。
1、学生浏览课文,读句子。板书:奇怪
2、师:为什么当时张僧繇不点睛呢?板书:不信
指名回答。
师:张艺人点了睛后,出现什么样的情景,指名读。
出示句子:
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飞去。
(1)指名读。
(2)齐读。
3、师:呀!多惊人的场面呢,形态逼真的龙居然活了,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看看这时游客是怎么样的?
板:惊叹不已无不佩服
师:游客们面对这情景,真是啧啧赞叹呀!想想那时他们会称赞什么?
(1)学生思考。
(2)指名回答。
师:高,实在是高呀!你本来画龙就逼真,加上这传神之笔,就更显出神入化啦!这样的情景给游客什么样的启示呢?
指名回答。(谈游客的启示)
师总结:三则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三个道理,其实成语中还有很多的知识,请你们课余时间继续去研究成语给我们的乐趣,老师给你一道题,看看能否完成。
四、作业练习
写出成语:
历史故事:
神话故事:
寓言故事: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完了《金蝉脱壳》这篇课文,知道课题“金蝉脱壳”就是一个成语。你还知道哪些成语,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8 成语故事
3、什么样的成语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也有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但这些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二、初读课文
1、布置课内预习要求。
过渡: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三则成语故事了?请大家自己读课文。
(1)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生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导生字、正音。
chuō sāi fèng lù bì yùn hǔ
戳 腮 俸 禄 壁 韵 唬
(2)指导词语,注意正确书写。
腾空 俸禄 自相矛盾 画龙点睛
戳穿 墙壁 滥竽充数 张口结舌
4、质疑不理解的词语,小组讨论。
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指导预习及写字。
1、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2、指导书写习字册。
四、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每则故事的意思。
板书设计
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请同学上黑板板书三个成语。
二、精读《自相矛盾》。
1、“矛”和“盾”,你们能分得清吗?请同学看图指一指。“矛”(古文字图) 上象其锋,中象其身,下端有銎(斧子上安丙的孔),所以纳柲(古代兵器的柄)。
“盾””(古文字图) ,瞂也,所以扞身蔽目。“厂”象盾之侧是形,“十”象盾之握,“目”象盾之用。
2、(1)“矛”很“锐利”,锐利就是锋利的意思,矛“锐不可当”。
(2)“鲁迅的文笔很锐利”,这里的“锐利”是(目光、言论、文笔等)尖锐的意思。
(3)“盾”很“坚固”,坚固是牢固的意思,盾“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3、讨论:“夸口”的意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
“张口结舌”的意思。刚刚还“夸夸其谈”的楚国人,为何“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
4、联系实际说说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
三、精读《滥竽充数》。
1、滥竽充数,“滥竽”的意思是吹不成调的竽。真是“竽”的错吗?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
(1)南郭先生知道了齐宣王喜欢听许多人一起吹竽的消息,他想
(2) 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当他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他想
(3)当他得知齐湣王喜欢听别人一个一个地吹,他又想
(4)看到不吹竽拿到同样俸禄的南郭先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5)看到了流浪街头的南郭先生,你又想对他说些什么?
(6)对于今天的那些“滥竽充数”“以次充好”的厂家,你会对他说
四、精读《画龙点睛》。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⑴张僧繇画的龙点睛前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美中不足)
⑵“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的作用?(腾空飞去——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
(3)“点睛”在现实中的运用(包装,好的产品加上好的包装,就是“画龙点睛”的作用;劣质产品加上好的包装,就是“滥竽充数”)
2、背诵课文
(矛的篆书)
(盾的篆书)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3、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挂图
四、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6、成语故事三则)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这里的“则”是什么意思?(量词,当“篇”讲)
二、初读指导
1、布置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宇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l)出示生字词。
楚国、戳穿、演奏、腮帮、俸禄、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楚”、“戳”是翘舌音;“奏”、“腮”是*舌音;“滥”、“禄”是边音;“竽”是第二声,不能读成第三声。
(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夸口:说大话。
戳穿:刺穿。(用实物进行演示)
腮帮:腮。(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
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5)说说这三则成语分别讲了什么故事。
三、指导书写
“楚”上下结构,上面是“林”,下面是“”。
“戳”书写时注意左宽右窄。第一、四笔都是“横折”,不是“横折钩”。
“滥”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奏”上下结构,下面是“”,最后一笔是“点”。
“俸”左窄右宽。右边注意与“奏”进行比较。
“禄”左边是“示字旁”,右下部不能写成“水”。
四、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生字词语(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
抓住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比喻义。
教学过程:
一、陶行知的名言导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还记得是谁的名言吗?)
1、“真人”是指什么样的人呢?(实事求是,说真话,做实事的人)
2、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后,你认为这三则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不是“真人”呢?为什么?
(楚国人和南郭先生不是:说假话,做假事。张僧繇是:说真话,有真本事)
过渡:这节课我们先深人地认识一下这两个做假之人。
二、精读课文,品悟主人公的“假”。
(一)读课文画出能看出他们“假”的词句,说说如何看出来的。
(二)交流如何从具体的词句看出他们的假的。
精读《自相矛盾》
1、你如何看出“假”的?
(1)“什么矛”、“什么盾”;(指任何的矛或盾,包括自己的吗?)“戳不穿”、“能戳穿”(一会儿说自己的矛戳不穿自己的盾,一会儿又说能戳穿)
小结:是啊,像这样语言前后不一致,相互冲突,用书上的词说就是——自相矛盾(齐读)
(2)“夸口”:什么叫夸口?(吹牛、大话、假话)那你就来吹吹你的矛和盾吧。(感情朗读)
2、他为什么要说假话呢?结合他的职业谈谈。(当时他心里会怎么想)
(1)指导感情朗读。
小结:是的,在热闹的集市上,好好地宣传一下自己的商品,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来买,赚到更多的钱。你现在就是那楚国人,快来夸夸你的矛和盾吧。(感情朗读)
(2)以书为盾,以笔为矛,再现当时的情境,表演读。自己练习、指名读、推荐读。
(3)同学们听了他的宣传,你们动心了吗?打算买了吗?为什么?(这不是骗人吗?怎么可能呢?)嗯,他周围围观的人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没有直接指责他骗人、吹牛,而是采用反问的方法,让他自己认识到错误。谁来反问一下他呢?(指名读)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太可笑了啊,还要读出一种嘲讽的意味呢。(再指名读)
3、说假话的结果怎么样呢?看图说说。(急得满头直冒汗,有口说不出话来)这句是书中说的——张口结舌(板书)采访一下:老板,你怎么不回答人家的问题啊?(如果我说能戳穿,那么我的第一句就是骗人的了;如果我说戳不穿,那么我的第二句就是骗人的了,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啊)
小结:他真是左右为难啊,谁来用朗读给我们展现一下他尴尬的样子呢?(指名读)
4、分角色表演读(只说台词、加上动作和表情,不读旁白)
5、看到楚国人因说话自相矛盾而落到如此下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6、如果让聪明的你来帮他卖矛和盾?(我就是那个楚国人我知道错了,请问我该如何去推销我的矛和盾呢?)
7、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自相矛盾的人或事呢?
精读《滥竽充数》
1、你怎么看出他做假的?
(1)“从来不会”、“混”:谁混到哪里去充数?(根本不会吹竽,混在会吹的乐队里充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哪个词语——滥竽充数
谁来读读这句话,让我们感受一下。(指名读)
(2)“每当。。。。鼓。。。按。。。装。。。。”:对于南郭先生的这种表现我们一般会用什么词来讽刺他啊?(装模作样、装腔作势、不懂装懂。。。。)
2、他为什么要做假呢?读读课文,找找相关的句子,想想看。(想得到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想不劳而获。。。。)
指名读,读好“居然”、“一样多”
3、做假的结果怎么样呢?为什么?
(1)开始成功了。
怎么知道的呢?找出有关的句子谈谈。
抓“许多人一齐吹”(a会吹的人多,一两个不会吹也注意不到,听不出来b南郭先生装得像)
指名读,读出齐宣王的特殊喜好。
(2)后来失败了。
a怎么知道的?为什么会失败?找找有关句子谈谈。
抓“一个一个地单独吹”,读出齐宣王和齐湣王喜好的不同。
b你要是南郭先生听到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个单独吹会怎么想?(那还不露馅啊,我一吹大王就知道我不会吹了,那可是欺君大罪啊,我还是溜吧。)
看图,你们看那些乐师都排着队等着单独吹给齐湣王听呢,而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生齐读)“只好”有种无奈啊,再读。
4、看着南郭先生狼狈逃走的背影,你想说些什么呢?(做人要有真才实学,不能只靠弄虚作假。)
5、那么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人或事呢?(齐读齐背课文、假冒伪劣商品。。。。。。)
小结:生活中,滥竽充数不仅用来比喻像南郭先生这样没有真才实学,混在行家中充数的人,还用来比喻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东西里面充数的事。
三、读了这两则成语故事,目睹了那个楚国人和南郭先生的狼狈下场,再想想陶行知先生的话,你最想说些什么呢?(提示:以后不要做怎样的人,要做怎样的人)
让我们再来齐读一下陶先生的名言,把它铭记在心,用来指导我们今后的人生之路吧。(齐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认识“真人”张僧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精读课文,品悟张僧繇的“真”,练习背诵《画龙点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说说你眼中的那个楚国人和南郭先生。
2、谈谈对成语“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的理解。
二、精读课文,品悟张僧繇的“真”。
1、如何看出他是“真人”的?找出有关词句谈谈。
(1)a“张僧繇推辞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理解“推辞”。指名读这句话,你来推辞一下。(突出“眼睛”、“就会”)你听了他的话相信吗?会怎么想,怎么说?游客和你一样,也不信,你来读读写游客的话吧。大家一再要求,会怎么要求呢?
b“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好神奇啊,一眨眼画上的龙竟然真的活了!谁来让我们感受一下这种神奇啊?(指名读)
小结:是啊,张僧繇说的话应验了,说的和事实一样,不像那个楚国人说的是大话、假话,事实证明他说的是真话,确实是一位“真人”啊。让我们齐读这句话再次感受
一下这份神奇吧。看到此情此景你会说些什么呢?游客会怎么惊叹?指名读最后一句话。
过渡;张僧繇的“真”不仅仅表现在这儿,和南郭先生比他还表现在哪儿呢?读读前面的内容。
(2)“这四条龙张牙舞爪,形象逼真”(画技高超,有真才实学)指名读。最能体现他高超的画技还是后面的什么呢?(齐读:大家一再要求。。。。。。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
2、做真人的结果如何呢?(令人佩服)指名读最后一句话。
三、三则成语故事学完了,你能用一两句简短的话谈谈你的收获或感想吗?能总结出陶行知先生一样的名言更好。把它写下来,当作人生的座右铭。
四、让我们把《画龙点睛》的故事铭记在心里,在今后的人生中争做一个张僧繇这样的“真人”吧。练习背诵《画龙点睛》。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5
一、导入
1、 成语接龙
2、 过渡: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关于它的学问多着呢。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学过哪些跟成语有关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跟成语有关的几个故事。
二、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心中描画出几位主人公的形象。
指名说一说你在心中画出了谁的形象?
小结:一边读一边把你读到的情形在脑中还原,这样读书会更有效。
过渡:现在首先让我们把目光定格在著名的南郭先生的身上,通过他的故事来了解滥竽充数的含义。
三、学习《滥竽充数》
1、 课件播放朗读动画
2、 怎么学呢,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题目中每个字的意思。滥竽什么意思?充数什么意思?其实滥的是什么?
3、 师:好,查完字典了解字意后,我们来读一读课文,掌握故事的来龙去胧。
课件出示:小组学习,哪些地方表现了南郭先生的滥?从哪儿看出他在充数?他又是怎么充数的?充数的结果如何?每个人跟其他小组成员表达你自己的看法,并且互相提出疑问或补充。
4、 交流反馈:经过讨论你们又有了新发现吧,来,说一说你们的看法。
课件出示阅读练习: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A、 圈出这段话中的动词,演一演。
B、 用一个成语概括画线部分的内容。
C、 想象南郭先生得到俸禄后的神态动作心情,写一段话。
D、从“居然”一词你读出了什么?
5、 充数的结果如何呢?
逃走了——他愿意走吗?从哪儿知道?谁来读一读这句?读出他当时无可奈何的心情。逃走之前他又会想些什么?体会他的感受,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6、 为什么充数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
A、 用“总是”造句。
B、 用“不要……而要……”造句。
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怎样才能杜绝滥竽充数这种现象呢?
7、师:好,在掌握了故事的来龙去胧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老师想问问大家,作者喜欢南郭先生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8、小结:在许多文章中,作者悄悄地把自己的爱憎或态度隐藏在字里行间,我们只有反复朗读,细心揣摩才能体会。
9、能不能通过我们的朗读体现出作者的感情呢?试一试。
评价,你觉得他哪儿读得好?你也读读?
你觉得他哪儿还需要改进的,也来读读看。
10、现在同学们结合这个故事说说滥竽充数的含义是什么。
11、生活中有没有滥竽充数的现象?说来听听。怎样才能让这种现象不存在呢?
12、学了这个故事,我们有什么收获?
四、总结学法。
师: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滥竽充数,回顾一下,我们是怎么学的。
课件出示:了解成语意思。
读课文,熟悉故事内容,理解课文重难点,在理解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成语的含义。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见闻及感受。
过渡:我们下面就用这种方法学一学《自相矛盾》这个故事。
五、学习《自相矛盾》
1、 生按第一项学习。查完字典汇报,师相机出示矛与盾的图片,学生说说它们的特点与作用。
2、 师: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最难也是最关键的第二项。为了帮大家学习,老师帮你们出了几道题,(课件出示)大家可以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第二步学习。
A、 矛戳盾有几种结果?可是楚国人是怎么说的?他为什么这么说?这样说的结果是什么?
B、 模仿他的语气,加上动作,读读他的话。
C、 如果你们就是在一旁围观的人,你们互相会怎么议论?说一说,演一演。
D、最后还可以与小组成员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评一评谁演得最棒。
3、 师检查学习情况。
A、 矛戳盾有几种结果(相机出示关联词练习)
B、 理解夸口的含义,明白他夸口的目的,读出夸口的语气。
4、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成语含义。
5、 齐读《自相矛盾》。
6、 师:生活中你碰到这样自相矛盾的事情吗?小组内交流一下,每个人都得说。
7、 按组汇报。师:说说你们这一组交流了哪些事情。
8、 拓展延伸:谈了这么多,你们有什么收获?如何才能避免自相矛盾呢?
A、 自己:实事求是,说实话就不会自相矛盾。
B、 识破别人:用事实检验。
六、小结两个故事的共同点。
师;今天同学们共同努力学习了两个成语故事,现在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两个故事的共同点是什么?
(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
七、小练笔
过渡:是啊,凡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不然就得像南郭先生那样灰溜溜地逃走。
课件出示:小练笔:南郭先生逃走了,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会对他说些什么?请以《南郭先生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2)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1
大班进入幼儿衔接阶段,但我发现不少孩子还存在向故事里的老虎和狐狸一样,欺负别的小朋友,也为了帮助小朋友理解掌握一些词汇。因此,我制定本次的活动目标为:
1. 知道故事名称,主要角色和故事情节,会自己讲述故事;
2.通过故事,让幼儿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团结,互相关心,不能欺负其它小朋友;
3.理解词汇:半信半疑、魂飞魄散、仗势欺人。
这三个目标中蕴含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能力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能对照自己*时的行为,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团结,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能欺负别的小朋友”逐步深入,帮小朋友改掉坏的行为的情感体验,将知识进行迁移,重点攻破。另外,小朋友面临这进入小学,让小朋友提前接触一些词汇,有助于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本次活动效果不错,很多小朋友的观点都有所改观。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2
《成语故事三则》课文中的“滥竽充数”故事中,最后写到“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在“画龙点睛”的故事中“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点。”两个“只好”让我顿生灵感,我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从而体味其中的感情。学生结合课文讲出了很多让我意想不到的答案。在“滥竽充数”中的答案为:
1、南郭先生很无奈。
2、为南郭先生感到一丝悲哀,因为他失去了工作,因为他不学无术。
3、南郭先生应该很幸运,竟然蒙混了这么长的时间,还得到了俸禄。
4、感到好笑,这样的结果南郭先生肯定也知道这是迟早的事情,“充数”总是要露出马脚的。
5、感到可耻,对这样的人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同情心,只有这样他才能痛改前非。
同学们带着各自的感悟读这句话各有趣味。在“画龙点睛”中的答案为:
1、有种被逼无奈的感情。
2、“只好”和“轻轻一点”相互对比,突出了张僧繇那种胸有成竹的感觉。
3、不被人理解,也许他为自己找不到知音而难过吧!
然后我又让学生分别表演这两句话,同学们表演得惟妙惟肖,也许这是源自我们深刻把握了人物的内心而取得的效果吧!
(后语:文本的把握要找到锲入点,从而去挖掘文本深刻的内涵;让文本体现本真的价值的同时,超越文本往往需要我们更多的付出和努力。)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3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重的引导学生学习第一个故事《自相矛盾》,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一、读
指导学生读出卖矛之人的夸口,由学生自己读,再指名读,到齐读,读出一个“夸口”
二、做
抓住“张口结舌”,讨论张口结舌的原因,做一做张口结舌
三、写
如果你是围观的人,看到卖矛之人张口结舌的样子,你会说点什么?借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明白“自相矛盾”的意思,所讲述的道理。
四、演
本则故事比较简短,适合表演,因此,在理解了全文之后,请学生演一演,并把写的话也添上。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复习了故事的内容。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4
两节课教三篇成语故事,我总担心来不及。所以课前,我进行了认真备课,结合大小练,将重难点全部拎出,以备上课能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滥竽充数》这则成语故事最感兴趣,他们对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举动感到十分有趣,于是,我就让他们多读几遍,随后边读边表演,体会南郭先生当时的心理活动。
一部分学生说,他当时虽然滥竽充数,不过心里还是紧张的,因为充数也要在腮帮、手指上都和别人达到一模一样,所以不警惕不紧张的话,也很容易穿帮。一部分学生说,南郭先生虽然有点紧张,但是他还是非常得意的,心想这么容易就得到了奖赏,还要继续骗下去。这个可以从“每当”“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等词看出,南郭先生“装”的本事很大。这个环节,学生们的表达欲望十分强烈,学习气氛也得到渲染。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5
过去,在校本成语故事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一个是一节课学两个成语故事,时间总是不太够用,有时只能完成一个故事的教学任务。再一个问题是我每次讲完故事,就让学生说出喻义。学生往往乱说,因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还不到位,我就让他们再复述故事,如果学生还说不准,我怕时间不够用就给出现成答案。让学生硬把答案记住。
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我在教法上不断探究,终于寻找到了较好的教学方法。
过去我是让学生全文复述故事或全文表演故事,这样耽误了好多时间。现在,我只挑能揭示成语原意和喻义的重点部分让学上复述或表演,再设计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地说出来成语的原意和喻义,真是水到渠成,又节省了时间,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如成语故事《焦头烂额》和《曲突徙薪》来自于同一个故事,这人故事较长,要是一遍遍去复述全文,时间肯定不够用。我仔细分析,发现故事当中客人对主人提建议的那段话,就是“曲突徙薪”的原意,宾客说的话就是故事中蕴藏的道理。我就把这两段作为重点,让学生复述,并画图加以演示,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归纳出了“曲突徙薪”的原意和比喻义。而后我又通过设计问题:那些救火的人被烧得怎样?他们的处境如何?引出了焦头烂额这个成语的愿意和比喻义。最后又让学生用这两个成语进行说话练习。由于问题设计精当,不拖泥带水,只用了半节课时间便完成了这两个成语的教学任务。
后半节课,我采用了猜画谜的方法导入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一成语的教学之中,由于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新鲜有趣,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我趁机让他们分组表演,把鹬和蚌争斗的场面再现出来,并让学生说出谁赢谁输,而引出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从中得利的道理,自然而然地说出了这个成语的喻义。并通过联系实例让学生加深了理解,并能够学以致用。
这次县教研室老师来听课,我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让学生明白了道理的同时,知道了成语的来源,了解了喻义,学会了使用,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6
成语故事短小、生动,富有教育意义,非常适合儿童阅读。因为文字浅显易懂,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成语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在学生熟练朗读,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引领学生练习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成语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从而理解故事所包含的意思。
其中,《画龙点睛》的中心人物是张僧繇,故事情节的发展是围绕人物展开的,理解了人物,自然理解了成语“画龙点睛”的含义。
课上,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想象说话:游客们是怎样说服张僧繇为龙画上眼珠子的?当天气突变,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后,游客们又会有何反应?会说些什么?学生的表现十分踊跃,口语表达还真是不错,想了许多的理由,张僧繇被说服了,游客们对他的点睛之笔赞叹不已。在课堂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学习的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学习伙伴,在课中只需稍作点拨、引导,学生的灵气,学生的创造性才得到了真正的释放。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7
今天在组内上了一节研讨课,由于时间关系----第三节课只上了24分钟,没有如期完成教学任务,并非是执教者的原因。其次,由于时间紧张,课件制作不够精美;再者,在学生自主答问时,孩子们争相恐后地抢答,导致短暂的混乱。因此留下了些许遗憾。不管怎么样,我还是简单地说说这节课的感受:
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12个关于读书、治学的成语和趣味语文中的看图猜成语。如果说汉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那么,成语就是最闪亮的钻石。成语相沿已久,约定俗成,结构严谨。人教版教材从一年级的教材开始,每册教材都有意识地给孩子呈现一些*时常见的成语,如果我们的孩子只会读成语、背成语,那是有缺憾的,是与教材的呈现目的背道而驰的。于是,我便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环节设计。
成语在语言交际中的使用率很高,我们在学生年龄小、记性好的最佳学习时期,让他们多读、多记些成语,使学生们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成语,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无疑是有意义的。然而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对成语的教学缺少明确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一语言“精品”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成语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由于对成语教学任务不够明确,在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成语的死记硬背,忽视了对成语的意义理解和使用的引导,成语教学流于形式,导致学生在使用成语时出现褒贬不分、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自相矛盾、画蛇添足等乱用成语现象。让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中接触成语、了解成语、理解成语和运用成语,是目前成语教学的一个首要任务。
一、朗读中理解
学习成语首先得会读,在本节课中,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充分地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形式也多样,自由读、领读、男女赛读,小组开火车,然后再根据镂空式巩固熟读,达到熟读成诵。其次就是理解成语,这里的理解不是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每一个成语的意思。于是我又设计了:看意思猜成语,读句子体会成语的含义,引导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大致了解成语的意思。几个环节下来,孩子对这些成语有了深刻的印象。
二、理解中积累
本次教学的任务是“日积月累”,这四个字已经明示了学习方法和目的,教学时,需要精心构思每一次积累的训练方式。古人云:“不积硅步无以成千里,不择细流无以成江海”。它重视的是长期坚持的积累过程。从二年级开始,我在鼓励学生看书的同时,也鼓励孩子们准备一个专用本做成语(佳句)积累,这是我一直比较注重的方面。*时教学中我也有意识的把包含生字的成语,抄在黑板的“词语百花园”里,让学生摘抄,在摘抄中积累。在本堂课的设计中,我也有意安排积累的环节。孩子们通过读、看、说大致了解成语的意思后,我便出示了与读书、治学相关的名言佳句,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理解,再加镂空式的背诵,不知不觉孩子在课堂中便积累下来了。
附一: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 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明末清初 顾炎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三、积累中运用
用学习积累成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要现学现用,能将所学的成语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很自然地表现出来,那才是成功地学会了成语。教学这12个成语,我采用了“选词填空”,“联系生活用成语”,“读成语故事谈学习收获和体会”,丰富积累,学以致用。
短的二十四分钟分钟,孩子们的学习状态一直处于兴趣盎然,在学以致用的环节中,时时碰发出了令人惊喜的灵感火花,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了积聚、理解、运用成语的目的,更体验到了成语的无限魅力。可惜的是由于时间关系,“联系生活用成语”,“读成语故事谈学习收获和体会”,都没有完成。
新课标特别重视积累和实践。要学好语文,*时多积累最重要。在*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都要重视学生“字词句”的积聚。采用多种方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8
本次活动是一个续编讲述的语言活动,在本周这已经是第二次,所以小朋友对于这样的续编绘画和讲述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活动中小朋友能从图片的内容了解了故事的前半部分,同时他们也能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能说出了自己对于小猫*跑掉后的猜想。有的说"爸爸说,抓到了
我要打它一顿,抓到了要它陪,*自己回家道歉了......"。当幼儿看到幼儿用书的最后一张图片,他们就说:"小猫又送了一盆花给爸爸""那这盆花哪里来的呢?""小猫又是怎么对爸爸说的呢?"我就及时的引导幼儿想象......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能从自己的想象中进行简单的绘画表示,虽然有的幼儿绘画的并不好,但她讲的却是很动听,也有的幼儿绘画的很好,但讲的却是不怎样。不管如何从幼儿每一张图片中发现每一个幼儿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活动效果较好。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9
《成语故事》这篇课文中所讲的三个成语故事,大多数同学都听过,而且对故事中所蕴涵的道理也很
《自相矛盾》是通过对话叙述故事的,所以我就抓学生的对话朗读,要求学生把那个楚国人自卖自夸的语气给读出来,并且在小组汇报时能争取不看书表演,并请学生上台表演,把他们所体会到的感觉,表演出来,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笑声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滥竽充数》这个故事朗读上没什么特别,是用叙述的口吻来讲的,但南郭先生这个人的心理想法,没写出来,而抓住了他的心理想法,对这个故事所含的寓意也就一目了然了。所以针对这个故事我设计了三次写话,一是写写南郭先生准备混进去时的想法,二是写写他拿到俸禄时的想法;三是写写南郭先生逃走时的想法。《画龙点睛》这个故事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但在描写上很生动,所以首先要求学生能做到有感情朗读,另外游客们惊叹不已,这个地方有一个空白,可以请学生通过完成这个填空练习,来感受张僧繇绘画技艺的高超。课堂上学生对这样的学习方式非常感兴趣,我的要求一布置下去,他们就分头学了起来,每个同学都很投入,每个小组都很认真。好理解。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10
成语故事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充满着浓郁的人文色彩,是学生思想道德、高尚情操、思维想象栖身的精神家园。成语故事文本跳跃的一个个字符组成一个个精美的鲜活的故事,孩子们阅读成语故事就是徜徉于语文精神的殿堂,就是触摸语文高尚的灵魂。成语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通过极具形象的语言加以表达,整个故事说理深刻,正是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和审美需求。我认为课外成语故事阅读教学要注重生活化,尊重学生的多元感悟,站在学生发展,尊重学生生命姿态的高度来看待教学。
一、教学组织形式活泼多样,环节紧凑,富有兴趣性。今天的成语故事汇报交流课我设计了看图猜成语、听故事猜成语、巧填成语、成语比赛等教学过程,就在这样一个个感性化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学会读书、思考,让孩子真切地意识到成语故事是那么有趣。故事汇报交流中,我选用了适量的图片,讲了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积累成语故事。我讲成语故事大家猜这一环节锻炼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填动物名称补充成语,填水果名称等环节都能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在今天这节课中我进行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利用不断的积累知识与经验充盈汇报交流课堂教学。比赛说出含有数字的成语,这一环节大大激发了学生积极性,孩子们的记忆力让我吃惊,使我懂得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很有重要的。在这节汇报交流课中,我和学生一起走进了成语故事。
二、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内化理解。我讲成语故事大家猜这一环节锻炼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读书到会讲,再到讲给大家听,这个过程对学生的口语表达是个很好的锻炼。也是个深化理解的过程。一个成语故事如果能讲下来,其中所含的道理也会不知不觉的理解。
三、体现了大量读书。我们坚持读成语故事有半个学期了,如果不通过充分的阅读是无法进行交流的。低年级学生的理解力是有限的,让他们死记硬背成语是容易遗忘的,只有读过相应的故事,有所理解才会记得牢固,才会理解其中蕴涵的道理,才会运用。一节课下来,同学们的词语量足以证明孩子们读了多少故事才能涉及到这么多的成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读书量。
四、边汇报边积累。同学们在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积累的过程。大家同读一本书,但因为爱好不同,选择的故事也不同,在交流的过程中也是学习积累的过程。互相有启发性。听到有趣的故事不自觉的会想:“这个故事很有趣,我有时间也要读一读。”越发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总之,本堂课我是针对阅读汇报交流课的性质特点设计课堂,我觉得只要将成语感性化,才会更加形象鲜明;只要有更多的阅读交流,自主阅读学习才会更加广阔丰厚。这堂课虽然经过了不断的琢磨和尝试,但还有待于继续创新,我将继续努力探索。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11
在《光的故事》的活动中涉及到两个成语故事,由于这两个成语故事浅显易懂,内容也受小朋友的喜爱,所以一下子就吸引了小朋友的兴趣,我也因此引出了对成语故事的学习。
我觉得对大班幼儿,可以开展成语故事的教学。成语故事短小精悍,但是意义深厚,对幼儿进行教学,可以让他们学到很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虽然成语故事的语言有些文言文的特点,但是只要让幼儿多接触,还是能够理解的。况且有许多成语故事已经翻译成了。即使是夹杂少许文言文的语言,让幼儿接触一下,也是很好的。能够帮助他们学习这种语言的特点,对今后的语言学习也是有好处的。最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幼儿扩大知识面,了解古代博大精深的文化很有好处。
成语故事的学习,我觉得让孩子在家里学习,形式比较好。因为,在家里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内容,并且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效果会更好,而且可以让孩子将学到的成语故事到幼儿园来进行分享,这也能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另外,我们还要将小朋友学会的成语故事进行收集,然后展示出来给全体幼儿看,这样能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现在,我每周都交给小朋友学习5个成语,比如《守株待兔》、《掩耳盗铃》、《拔苗助长》、《滥竽充数》等等,都是小朋友能理解的,又有故事情节的,小朋友喜欢听的成语故事。他们学会之后,到幼儿园来讲述,大家也能听得懂。偶尔我会叫几个小朋友解释一下这个成语的意思,他们也能简单地解释清楚。
对学习成语,家长的反应也很好。这也可以说是我们一个新的尝试。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12
《成语故事》这篇课文由三个成语故事组成。它们都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都是将一个意味 深长的哲理蕴含在故事之中,故事短小生动,富有教育意义。如果都是按先感知故事内容,再感悟哲理的 顺序进行,方法就单一了,学生容易对课文失去新鲜感,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学时,我选用了灵活 适宜的教学方法。 学习《自相矛盾》,先让学生看图、读文,弄懂什么是矛,什么是盾;指导朗读“夸口”的语气,并 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并用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接着展开想象: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怎样 想?又会怎样说?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和事。 学习《滥竽充数》,让学生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 的傣禄?引导他们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通过比较三 个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 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从而知道 南郭先生能够混的原因,再读“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生只好逃走。再次基础上,谈谈读了这个故事知道了什么。 学习《画龙点睛》,则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提问:(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2)后来 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3)“点睛”的结果怎样?逐题讨论,指导朗读;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13
被调研耽误了一天,今天上完了后两则成语故事,总体情况和《自相矛盾》的感觉差不多:想教的都教了,但课上完了觉得很没味儿。到底存在着什么问题呢?究竟该怎么上呢?反思无果后,上网浏览别人的教学设计,发现也都大同小异,和我的教学也相差无几。有搜教后记来看,看到了因为名叫“卢永霞”,被一些网友称作“名师”的老师的该课教后记。
这篇教后记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是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大致的教学设想,第二是对前两则成语教学片断的描述及自我点评。
先看了他对教材的分析, 卢老师在读教材之处也产生过和我一样的疑问:“看看课文,直白如话,几乎找不到训练点,而这三个成语又是学生耳熟能详的,课前他们都能对成语所表达的寓意说出个大概来。那么这样的内容该如何进行教学呢?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儿?课堂教学的训练点在哪儿?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又在哪里呢?”然而卢老师通过自己的进一步解读,从简单走到了更深层次:“这三则成语故事虽然看似相同,都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但是在表现人物的时候,写作方法却不尽相同。比如第一则故事着重抓住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夸口’以及言语前后抵触的特点,从而烘托出‘自相矛盾’的主题思想;而第二则故事则主要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来表现‘滥竽充数’的结果,如‘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和‘只好逃走了’;第三则故事则抓住对事物的客观描述来表现张僧繇所画的龙点睛前后的变化,从而突出点睛之笔的神奇。”
看过卢老师的教学片段后,发现其实不少做法正如我所做了的,但区别在于,我是漫无目的的,三个故事的教学都显得过于随意,没有内在的联系,而卢老师因为之前充分的教材解读,整个教学过程因为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指导,显得从容有致,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出来了。其实很多时候,像我这样的普通老师不是不会上课,而是不会有目的地清醒地上课。卢老师的这篇教后记不仅帮助我理清了本课教学的思路和方法,更给我以启示:教学要有效,教学目标就要明确;教学目标想明确,就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入地自主的解读。
下面整理一下我在他人的设计或反思中所看到的,与我的教学相一致的几点做法:
1、第一则成语故事《自相矛盾》,从“矛”和“盾”入手,理解课题词语,在读懂故事。这整则故事的教学突出对人物语言的理解和感情朗读。
2、教学《滥竽充数》时,抓住“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这两句话来统领全篇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南郭先生前后不同的心理变化,想象他内心的想法。
3、教学《画龙点睛》时主要式让学生们通过一些词语去想象人物的话语,如“一再要求”“惊叹不已”等。
尽管有不少相同的“想”,但我缺少的正是“构”,以后要学会深入分析文本,“构想”教学过程,才能让课堂更精彩。
《成语故事》这篇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讲述了《自相矛盾》《画龙点睛》《滥竽充数》三个成语故事,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却蕴含着丰富的成语内涵。怎样在两个课时内把三个故事全讲完?我决定把三个故事放在一起处理,安排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第二课时研读故事,理解成语内涵。教学环节力求简单,问题设计直中关键问题,使课堂教学真正的达到“简单、有效”!
教学《自相矛盾》时,我抓住卖矛人为什么张口结舌?引出其自相矛盾之处,进而理解成语内涵。讲到《滥竽充数》时,我直接问:文中的两个皇帝爱好有什么不同?简洁明了地解决了故事的关键,使学生明白了滥竽充数的后果,受到教育。最后教学《画龙点睛》时,我引导学生对比张僧繇点睛前后龙的变化,展开想象和讨论,从中领悟故事的寓意。整节课思路清晰,学生也学得兴趣盎然。我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不正是精减问题,避免无谓的问答浪费课堂时间吗?总之,课堂提问要有实效,有的直切关键,有的逐步深入,有的迂回跳跃,使课堂提问的富有艺术性。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14
第十册语文第八课的内容是成语故事三则。内容《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和《画龙点睛》。前两则故事的寓言性很强。故事中人物的真实性显然是不可考的。他们的代号是“有个楚国人”和一个只留其姓的南郭先生。但是故事中反映出来的人性问题是古今中外都普遍存在的。一个是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而不顾诚信自吹自擂,结果导致失信,让人失笑的结果;一个是为了生计或者说也是个人利益,鱼目混珠,最终无法继续伪装而灰溜溜逃走的故事。故事的情节已经简化到了只剩梗概,寥寥数语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虽不丰满但是有发人反思的力量。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在想故事中的道理只需略略点拨便可呼之欲出。那么课堂上怎么让这四十分钟更有价值,更有听头,收获更多呢?
考虑再三,还是决定从人物入手。故事中的人物非常简单,只是一个代表某种意义符号。但是书中古人的缺点和所犯错误却是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重复的。那么深入人物的内心,去思其所思,想其所想,在孩子的头脑中塑造出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贴近人物形象,由人推己,不是更有说服力吗?于是课堂以叙事和议论的形式展开了教学。
以《滥竽充数》为例简单记录一下课堂经过。
揭题后,先认识“竽”字,看字型,观插图,认识了这种古代乐器。接着解释“滥”字,再举例子帮助理解“充数”的意思。题目的意思弄懂后引导学生针对题目提出几个常规性的问题,比如;谁滥竽充数?为什么要滥竽充数。结果怎样?我们能从文章中得到什么启发?等等。这些问题并不难,因此由学生自己读文解决。每个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后连起来讲了讲这个故事。接着继续进行集体交流讨论,目的是引导学生用“今人”的眼光去解读,研究文中的人和事。
如在讨论南郭先生为什么要冒充会吹竽的人时,大家的思维已经开始活跃了。用今天人选择职业时的想法结合文章中的相关词句来揣测,我们讨论的结果是:
1、这个工作比较轻松还挺体面的,可能俸禄也比较高,因为“齐宣王喜欢听吹竽”;
2、南郭先生经过长时间考察和慎重的考虑认为的确有机可乘,因为“他总是叫许多人一起吹”,人多不易被发现,他还是有一定的小聪明的;
3、此外他还善于伪装。 “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这是他细心观察和成功模仿的结果。
4、他也要养家糊口,可是可能没有什么别的本事,而他又怕吃苦,所以想去冒个险。
接着,我让同学们想象一下,这个南郭先生第一次伪装时的情景。有的说:“他也很紧张,怕被发现。但是要故作镇定,避免穿帮。”有的说:“他不会很紧张,因为他已经从混进来的过程中发现那个齐宣王肯定不会识破他,周围的人也不会多管闲事,说不定还有跟他一样滥竽充数的人呢。”不管怎么说,第一次南郭先生确实成功了,得到了俸禄。这一环节的设计,实际上是要学生了解人们在犯这样的错误时候存在的侥幸心理。以及当错误没被发现时的沾沾自喜,自以为是的想法。这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反应的。这个讨论的结果正是我想要的——让学生由文中人物联想到自己,检讨自己。接着我们继续想象南郭先生拿到俸禄后的得意样子。让学生把刚才讨论得到的想法变成语言说出来,进行说话训练。“他怎么想,怎么做,有什么决定。”注意表达的逻辑,把前因后果有条理的说出来。这个说话训练其实也是对故事的上半部分的一个小结。
紧跟学生的发言我用这样一段话来过渡教学环节:“确实,在今天的社会中有不少人善于伪装,也会耍小聪明,取得了一定的利益。但是这样不诚信的行为能永远装下去吗?”故事继续发展,我们的讨论也在继续。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即位了,当南郭先生听说这个新王喜欢一个个听吹竽时会是什么样子呢。学生继续走进人物的内心,以角色表演的形式,替文中南郭表达了紧张,烦躁,害怕,如热锅上蚂蚁的样子。这一环节的设计也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认识人物的错误。再其他同学对文中人物说一句精辟的话来帮助南锅先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时候如“骗的了一时,骗不了一世。”“真才实学才能受益终生。”“知错就改,为时不晚”等精彩话语很自然的出现在学生的语言中了。这样语言训练和思想教育这两个教学目标基本达成。课堂轻松幽默,学生议的热烈,说的精彩。感觉非常好。作业是续写这个故事,要求从人物的性格,思想的可能性,推测故事的不同发展结果。
与文中人物的充满人情味的进行对话,使课堂变的很鲜活,人物形象不在是一个符号,而成了身边的人,或者就是自己。这样的语言训练发自内心。这样的思想教育就更能打动孩子的心吧。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15
《狐假虎威》是一篇家喻户晓的成语故事。通过狡猾的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事,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别人的事。其中字词的掌握以及老虎和狐狸的对话部分是重点,而了解总结出“狐假虎威”的含义是难点。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根据课文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景,以演促读。
通过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朗读中不光要求学生的朗读貌似,而且更要求神似。需要学生不仅会读课文中的对话,而且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揣摩课文中人物的心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角色,了解课文内容,在指导学生认真预习,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深入体会重点字词,仔细揣摩老虎和狐狸的内心,然后通过朗读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如:引导学生读句子“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我先让学生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四个词语的意思。再让学生自己自由读,个别指名读之后,让学生自己把句子演出来,看看是不是把这句句子读懂了。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边读边演,再让同桌之间进行进行合作表演。通过创设情景、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懂了句子,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时,提示小朋友读的时候注意旁白部分,帮助学生运用动作、面部表情进行朗读表演,初步掌握朗读技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朗读和表演中有所得、有所学、有所感、有所悟。
二、巧妙设问,理解成语。
学完第八自然段进行提问:“百兽为什么纳闷呢?它们在想什么?”“它们又为什么撒腿就跑呢?”“它们到底怕的是谁?”这一系列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的关键。就像一个坡度,让学生一点一点,不知不觉走上去,慢慢领悟“假”是什么意思?“威”又是什么意思?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的形式,逐步揭示“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突破了这篇课文的难点。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抓住字词理解突破难点,引领学生自觉、自主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就是教学语文的最好方法。当然,每一次的教学总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课堂上往往为完成预设的教学过程,会忽视一些孩子的回答,或者是一些困难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需时时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回答,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3)
——成语故事教学案例设计
成语故事教学案例设计1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魔力、通融、刻薄、武断、熔岩、窘况、阔佬、撵跑、雅致、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4)
——*历史成语故事5篇
*历史成语故事1
大笔如椽
【成语故事】东晋文人王珣从小才思敏捷,胆识过人,20岁时担任大司马桓温的主簿。他经常是口若悬河,下笔成文。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送给他一支像椽子那样大的笔,预感有大手笔的事情要做。第二天果然被叫去为晋孝武帝写祭文。
【出处】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晋书·王珣传》
【解释】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象椽子那样大的笔。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用法】作谓语;用于夸赞别人的文笔
【相近词】如椽大笔
【成语举例】大笔如椽指端揽,贝叶行间才数点。 清·陈恭尹《观唐僧贯休画罗汉歌》
*历史成语故事2
车载斗量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蜀主刘备出兵伐吴,吴主孙权派中大夫赵咨出使魏国,向魏文帝曹丕求援。曹丕傲慢地侮辱他,赵咨十分巧妙地回敬曹丕,使曹丕十分佩服他的才能,问他东吴像他这样的人才多不多,他回答说可以车载斗量。
【典故】遣都尉赵咨使魏。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裴松之注引《吴书》
【释义】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用法】作谓语、定语;表示事物数量很多
【近义词】不可胜数、不计其数
【反义词】凤毛麟角、寥若晨星、屈指可数
【示例】举人、进士、我和表兄两家车载斗量,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东西。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
*历史成语故事3
战国时期,美玉“和氏璧”由于质地优良,因此扬名天下,成为人人都想一睹的至宝。后来,这块宝玉被赵惠文王所拥有。秦国国君秦昭襄王听说此事,便想霸占此玉,并借机欺辱赵王。于是,秦王提起笔来给赵王写了封信,愿意用十五座城换和氏璧。
赵王接到这封信件,明知这是秦王使诈,想将美玉骗到手,可是要是不把玉给他,他又会把此事当做借口,攻打赵国。而当时秦强赵弱,一打起仗来,赵国的老百姓就要遭殃了。赵王对此事无法决断,因此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愁得不行。
这时,有人对赵王说,*民蔺相如是个饱学之士,经常帮人解决难题,如果请他到宫殿上商议,或许能出个好主意。赵王听说赵国有此奇人,心中非常高兴,忙派人宣蔺相如来见。
蔺相如见到赵王后,就请求由他带着和氏璧去秦国走一趟。他说:“假如秦国把十五座城池割让给赵国,那么这笔买卖也挺合算,我就把玉留在秦国;如果他们没有献城的诚意,我再把玉完整无缺地送回我邦。”
赵王虽然觉得这样做也太冒险了,但又想不出别的主意,只好拜蔺相如为使者,命他到秦国去献和氏璧。
蔺相如到了秦国,来到秦王宫中,把和氏璧双手奉上。秦王将美玉捧在手中,喜不自胜,根本不提用十五座城交换的事情。
蔺相如看秦王并无献城之意,便赔着笑脸对秦王说:“这块美玉上有一块瑕疵,不注意看还真看不出来,待小臣指给您看一看。”
秦王虽然狡诈,也中了蔺相如之计。他一心想看瑕疵到底在何处,就把美玉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手捧美玉,靠在柱子之上,怒气冲冲地说:“依我看来,您并不想把十五座城交给赵邦,只想欺辱我国,让天下人看我家大王的笑话!所以我用计调回宝璧。您如果逼迫我,我的脑袋和美玉就在柱子上一块碎了!”
秦王一心想得到美玉,生怕有所损坏,急忙从旁劝阻。他一面表示绝不食言,一面答应斋戒几日后举行迎璧大典,让蔺相如将和氏璧正式献上。
蔺相如根本信不过秦王,回到住处后就将和氏璧交给随从,让他将璧送回赵国。
到了秦王举行典礼的那天,蔺相如严肃地对秦王说:“我已派人将和氏璧送回我国,您如果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献与我国,我国大王一定会将和氏璧给您送来。如果不这样,您即使把我杀死也无济于事。因为天下之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义的!”
秦王勃然大怒,但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只得放蔺相如回国。
因为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下盖世奇功,赵王就将他由一介*民封为“上大夫”,位列朝堂之中,专门为君王出谋划策。
◎成语释义
比喻把原物完整无缺地归还原主。
◎故事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出处译文
蔺相如回答说:“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我保证完整无缺地把和氏璧带回赵国。”
*历史成语故事4
子产放生
子产放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出处】《孟子·万章上》。
【释义】子产:春秋时,郑国人,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形容人心地善良。
【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个贤大夫公孙侨,字子产,心地仁厚。他常济贫并救人于危难,喜欢行善,特别是从不杀生。
一天,一个朋友送给子产几条活鱼。这些鱼很肥,做成菜肯定是一道美味。子产非常感激朋友的好意,高高兴兴地收下了礼物,然后吩咐仆人:“把这些鱼放到院子里的鱼池里。”他的仆人说:“老爷,这种鱼是鲜有的美味,如果将它们放到鱼池中,池里的水又不像山间小溪那样清澈,鱼肉就会变得松软,味道也就不会那么好了。您应该马上吃掉它们。”子产笑了:“这里我说了算,照我说的做。我怎么会因为贪图美味就杀掉这些可怜无辜的鱼呢?我是不忍心那样做的。”仆人只得遵照命令。当仆人把鱼倒回池中时,眼见鱼儿悠游水中,浮沉其间,子产不禁感叹说:“你们真幸运啊!如果你们被送给别人,那么你们现在已经在锅中受煎熬了!”
【成长心语】
孔子称赞子产:“有仁爱之德古遗风,敬事长上,体恤百姓。”子产因其聪明和善良,而被人们传诵至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因为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善事就不去做,也不要因为是一件很小的坏事就去做。因为生活其实就是由这些小事堆积形成的。更重要的是,这些小善和小恶会成为日后那些大善和大恶的基础。人人都应该存有善念,心中有善就会觉得生活很充实。人的行为都要符合道德的准则,要对的起自己的良知,这是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的前提条件,这也是一种人生的哲理。
*历史成语故事5
【成语】: 洛阳纸贵
【拼音】: lu yáng zhǐ guì
【解释】: 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出处】: 《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举例造句】: 人说“洛阳纸贵”,谁知今日闹到“长安扇贵”。此时画的手也酸了,眼也花了。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七回
【成语故事】: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大家的好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时。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5)
——求学的成语故事5篇
求学的成语故事1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好问,后来终有成就,官至吏部尚书。
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御史大夫。
这两个故事引申出“囊萤映雪”这个成语,比喻人勤学好问。
求学的成语故事2
西汉时期大学问家匡衡小时候家里很穷,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
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求学的成语故事3
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 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求学的成语故事4
春秋末年,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孔子,常常带着他的弟子周游列国。有一次,他们来到楚国的叶邑,叶邑的大夫沈诸梁热情地接待了孔子。沈诸梁人称叶公,他只听说过孔子是位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但是对孔子本人了解不多,便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
子路虽然跟随孔子多年,但一时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就没有作声。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情,就对子路说:“你应该这样告诉他:孔子的为人哪,专心努力学习而不知道厌倦,以至于顾不上睡觉,忘记了吃饭;津津乐道于讲授学问、传播道德礼仪,而从不担忧受穷受苦;爱好学问,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孔子的话显示出他的远大理想和对知识、学问的渴求。
当时,《诗》《书》《礼》《乐》等典籍残缺不全,礼仪、乐制已经没有多少人能搞清楚,孔子便专心致志地对它们进行整理和考查,使几乎荒废失传的礼乐得以流传于世。孔子对学问的孜孜以求和废寝忘食的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求学的成语故事5
孔子是*古代的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小的时候,他玩耍的是“俎豆之事”,也就是学习祭祀之类的礼节。稍大,以“太庙”中的“每事问”而惊动四邻。后来他向士人学“雅言”,“多识于鸟善草木之名”。少年时代当起了婚丧的“儒”(吹鼓手),后又当驾车的“驭者”,当季氏仓库的出纳,“十五而志于学”,很早就把当时书库中的经典读遍了。“三十而立”,这个“立”字注家有种种说法,其实此立,是“立”于私学,现有史料可知,三十岁时他招收了第一批门生弟子,*历史上首创私学的无疑是孔子。当了老师,他还是在学习。他曾就学于小国之君郯子,后又“子见老子”,带着弟子西行去见老聃,他问乐于苌弘,在师襄子家学鼓琴,向路人学歌,去杞地学夏礼,在楚国“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他的一生都在学习。
孔子在教学上也有丰富的经验,常常和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他一走入学生群中,学生们总是提出各种问题来请教他,而孔子总是耐心地给学生解答。
有一次,一个学生问孔子道:“老师,你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希望我们将来有出息。根据目前我们的实际情况,你觉得哪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哪些事情是你最忧心的呢?”孔子和善地看了看这个学生,然后说:“品德没有很好地培养,学问没有很好地深钻巩固,听到说要做好事,却不身体力行,自己有了缺点,却不立即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接着另一个学生问道:“老师,我们学得的知识怎样才能巩固呢?”孔子回答说:“学了之后,要经常复习,才能把学得的知识巩固下来,才会越学越有兴趣。”孔子给学生解答问题恳切又耐心,释去了学生脑海中一个又一个的疑问,大家很受感动,情不自禁发出了感叹:老师真好啊!老师不但在学习上不知疲倦,而在教导我们时又这样耐心,真是难能可贵啊!
孔子听了学生们的赞扬,谦逊地说:“学习努力不厌弃,教导别人不知疲倦,这些事我做到了哪些呢?”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6)
——羊的成语故事5篇
羊的成语故事1
【五羊传说】
五羊传说是一个关于古代广州城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周夷王八年(公元前887年),广州海天茫茫,遍地荒芜,曾一度出现连年灾荒,田野荒芜,农业失收,民不聊生。一天,南海的天空上忽然仙乐缭绕,柔美悠扬。随后便又出现了五朵彩色祥云,上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衣,分别骑着五色仙羊。每只羊都口衔着“一茎六出”的优良稻穗,降临楚庭。仙人把稻穗赠给了广州人,并祝愿此处五谷丰登,永无饥荒。祝罢仙人骑彩云腾空飞逝。而五只仙羊因依恋人间,便化为石头留了下来,并一直保佑着广州风调雨顺。从此,广州便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这就是广州有“五羊城”、“羊城”、“穗城”名称的由来。
【羊皮鼓】
羊皮鼓是羌族“释比”的法器,而并非一件乐器;击鼓、舞蹈、演唱《坛经》是“释比”作法事的基本形式。以鼓伴唱时,鼓点以比较单一的节奏循环往复,舞蹈少,动作小。以鼓伴舞时,鼓点节奏沉稳热烈,丰富多变。
羊皮鼓舞在羌语中称为“莫恩纳莎”、“莫尔达沙”或“布滋拉”,是“释比”在法事活动中跳的一种祭祀舞蹈,又称“跳经”,是羌族祭祀活动中主要的舞蹈形式,具有鲜明的羌族文化特色。羌族羊皮鼓舞起源于传说中的《木姐珠与斗安珠》故事,传说是天神阿巴木纳带了很多在各种祭祀场所用的经书,由于路途劳累,休息时他睡着了,醒来时,所有的经书都被一只山羊吃进了肚里,正着急时,树上的金丝猴对他说:“羊子吃掉了你的经书,你快杀掉山羊,用山羊皮制成鼓,做法事的时候,敲起羊皮鼓,经文就会脱口而出。”此法果然灵验,阿巴木纳为感激金丝猴,在做法事的时候,就佩戴金丝猴皮帽。从此以后,释比们敬拜猴头师祖或做法事时就大跳“羊皮鼓舞”。
【三阳(羊)开泰】
对于年画上的“三羊开泰”,人们并没感到有什么差错。其实,就像许多谐音于我国古代成语的广告语一样,“三羊开泰”实为“三阳开泰”。
鼠年到时,人们喜欢用“羊”字讨个吉利,“三羊开泰”中的“羊”字其实是借了太阳的“阳”的谐音。正确的应该写成“三阳开泰”。这个词来源于《周易》六十四卦中的泰卦。“三阳”意为春天开始,表示冬去春来,阴阳消长,万物复苏:“开泰”则表示吉祥亨通,也作“三阳交泰”,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成为岁首人们用来互相祝福的吉利话。如果将“阳”字改为“羊”,就词义上说是讲不通的。
羊的成语故事2
【汉字书写】:顺手牵羊
【汉语注音】:shùn shǒu qiān yáng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进几杖者拂之。效马效羊者右牵之;效犬者左牵之。’郑玄注:‘用右手便’”
【成语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常与“趁火打劫”连用。
【顺手牵羊的意思】:顺:顺便;乘机顺手牵走别人家的羊。比喻不用专门费力气,顺便达到某个目的。现多比喻顺手拿走不属于自已的东西。这一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的近义词】:因风吹火、信手拈来;
【顺手牵羊的反义词】:困难至极;
【顺手牵羊的故事】
唐朝时期,有一段时间朝廷的权力被各个节度史掌管,蔡州节度使的儿子吴元济起兵反叛,唐宪宗任命李愬为唐州节度使前去*定吴元济。李愬上任后便散布消息说自已是个默默无闻的人,他到唐州来只是朝廷所命,攻打吴元济的事情跟自已没有关系。吴元济听到消息后静观其变,看李愬很长时间都没有一举一动便没有把他放在心上。此时李愬一直在想怎么能把吴元济给攻下来,他抓了吴元济的大将李佑,他对李佑善待有加让李佑非常感动,李佑跟他说吴元济在蔡州的部队不过是老弱残兵,真正兵强马壮的主力部队在洄曲,如果出奇制胜的将蔡州拿下便可以活捉吴元济。李愬带着精兵强将在一个下雪的晚上,迅速地抵达蔡州城,就在士兵们还在酣睡的时侯便爬上城头灭了守城士兵,大开城门,部队悄声无息的便进了城。待到吴元济惊醒时已经被包围了。李愬把吴元济关在囚车里往长安押去。在洄曲驻守的董重质看到吴元济被抓,知道大势已去,也就投降于李愬了。
【顺手牵羊例句】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是我把右手带住马,左手揪着他眼扎毛,顺手牵羊一般牵他回来。”
清.颐琐《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为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九回:“前面马灵正在飞行,却撞着一个胖大和尚,劈面抢来,把马灵一禅打翻,顺手牵羊,早把马灵擒住。”
艾芜《月夜》:“那我把你身上的衣裳拿了,你也可以说是顺手牵羊吗?”
【顺手牵羊造句】
那对相濡以沫的夫妻抱了一个孩子含辛茹苦地养到十几岁,没想到他却有顺手牵羊的习惯。
小区的人都知道他每次心血来潮就爱顺手牵羊,因此每次到人家家里拿东西大家都见怪不怪。
羊的成语故事3
战国时期,楚国的楚襄王即位后,重用奸臣,政治腐败,国家一天天衰亡下去。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看到这样情况非常着急,总想好好劝劝他,但是楚襄王只顾享乐,根本听不进别人说的话。有一天,庄辛实在忍不住了。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和一些人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国家迟早有一天会灭亡啊!”
楚襄王听了大怒,骂道:“你老糊涂了吧,竟敢这样诅咒楚国,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就这样,庄辛见楚襄王不纳忠言,只好躲到了赵国。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攻打楚国,楚国几乎没有什么抵挡就让秦国攻陷了楚国的都城郢城。楚襄王惶惶如丧家之犬,逃到城阳城(今河南信阳市一带)。到这时,他想到庄辛的忠告,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于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庄辛迎请回来,说:“过去因为我没听你的话,所以才会弄到这种地步,现在,你看还有办法挽救吗?”
庄辛说:“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吗?” 楚襄王说:“我现在太后悔了,不知道现在还迟不迟?”庄辛说:“那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于是,庄辛就讲道: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中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一听到这个故事就明白了庄辛的意思,于是他接着对庄辛说:“庄爱卿,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于是,庄辛给楚襄王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楚国都城虽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来,改正过错,秦国是灭不了楚国的。楚襄王听了,便遵照庄辛的话去做,果真度过了危机,振兴了楚国。
点评:
亡羊补牢的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呢!但是犯错之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这样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所以做错事情真的不可怕,不从中吸取教训一错再错才可怕呢!
羊的成语故事4
三阳(羊)开泰
对于年画上的“三羊开泰”,人们并没感到有什么差错。其实,就像许多谐音于我国古代成语的广告语一样,“三羊开泰”实为“三阳开泰”。
羊年到时,人们喜欢用“羊”字讨个吉利,“三羊开泰”中的“羊”字其实是借了太阳的“阳”的谐音。正确的应该写成“三阳开泰”。这个词来源于《周易》六十四卦中的泰卦。“三阳”意为春天开始,表示冬去春来,阴阳消长,万物复苏:“开泰”则表示吉祥亨通,也作“三阳交泰”,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成为岁首人们用来互相祝福的吉利话。如果将“阳”字改为“羊”,就词义上说是讲不通的。
羊的成语故事5
羊羔美酒
羊羔:酒名。泛指美酒。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景公十五年,晋国要大举讨伐楚国。权臣栾武子下令四处抓兵拉夫,百姓们纷纷逃离家乡。
栾邑程村,有个靠卖米酒为生的程福,也逃到山中。十天过去,带的干粮早已吃光。他实在熬不住了,就趁着天黑人静,偷偷跑回家中。
妻子马氏看到丈夫几天来消瘦了许多,很是心疼,就把家中仅有的一只小羊羔杀了。又热上一壶家酿的米酒。忽听街上一阵喧嚷,马氏藏好丈夫,慌忙中把羊羔肉汤和米酒一齐倾倒在米酒缸中。
直到第二年,晋国打败了楚国。程福这才敢回到自己的村里来。夫妻相见抱头大哭,程福走到酒缸旁,忽然闻到一阵酒香。他掀开缸上扣的陶盆,芳香醇美的气味扑鼻而来。原来,倒上羊羔肉汤这米酒没有变坏,反而更香甜醇美了。
程福把羊羔美酒献给栾武子。武子大喜,下令免去程福夫妻的徭役,让他们专门酿制羊羔美酒。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7)
——成语故事典故 (菁选5篇)
成语故事典故1
出于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意思为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的人。
唐玄宗(李隆基)的兵部尚书李林甫,论才艺,也还不错,一手字,画都很好;但他做官却不真真诚诚的办事,而是一味迁就和迎合玄宗的意旨。不但如此,他还用些不正当的方法结交玄宗亲信的宦官和妃子。
因此,他很得玄宗的宠信,一直在朝中做了十九年的官。李林甫和一般人接触。也总是在外貌上表现出和人很友好,非常合作,嘴里并说尽所有可以说的好听的、善意的话。可是实际上,他的性情和他的表面态度完全相反;他竟是一个非常狡猖阴险,常常使坏主意来害人的人。
但是,坏人虽然有时可以得达害人的目的,逞奸谋于一时,日子久了,人家就发现了地这种伪善,于是大家便在背地里说他“口有蜜、腹有剑”。即是:口上甜甜蜜蜜,心中利剑害人。
唐朝还有一个做中书侍郎的李义府,*常的行动和表情,显得非常忠厚和温和;而且他不管和谁说话,总一定先自己咧开嘴笑,表现出十分诚恳和善良的样子。其实地的心地既刻薄,又奸诈,常使用阴险的计策害人。日子久了,人家也发现了他的这种假面具,就在背地裹说他“笑中有刀”。像李林甫和李义府那样的人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也表里不一,若不小心,便要上当受害。所以“口蜜腹剑”不但是一句好成语,而且可作我们交友的戒言。
“口蜜腹剑”和“笑里藏刀”虽出自两个人的两个故事,但其含义是相同的,都是形容人口是心非和表里不一致;外面表现的很好,很讨人好感,叫人愿意结交,而心里却是尽想些坏主意计算人,谋害人。
成语故事典故2
东汉末年,有一个杰出的医学家叫华佗,他的医术非常高明。有两个病人,一个叫李延,一个叫倪寻,都得了头痛发热病,找过很多
医生也没治好,于是来找华佗。
华佗经过细心诊断,给他们各开了一个药方。给李延开的药方是发散药,
给倪寻开的药方是泻药。他们俩一看,心里就嘀咕起来:都是一样的病,怎么用药完全不同呀?便问华佗这是什么道理。
华佗说:“吃药要看具体情况,你们症状相同,可是得病的原因却不同。倪寻的病是从内部伤食引起的,李延却是从外部受寒造成的。病因不同,当然用药就不能相同了。”
两人听了,便放心服药,病果然很快好了。由这个故事产生了成语“对症下药”。“症”指病症。现在这成语的用
法广泛得多。不光形容治病,凡是针对具体情况,具体问题,采取恰当措施和方法的,都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比喻。相近的成语还有“有的放矢”。“的”是靶子;“矢”是箭。意思是要有目标地射箭。“对症下药”强调的是要根据客观情况采取有效方法;“有的放矢”强调的是办事要有目的性、针对性。
成语故事典故3
周瑜病死后,鲁肃向孙权推荐庞统,孙权不用他。鲁肃就推荐庞统去投奔刘备。刘备见他长相难看,就将他安排到耒阳县当县令,庞统不悦想用才学打动刘备,又见诸葛亮不在,只得辞行。到了那以后,终日借酒浇愁。
刘备听闻庞统不理政事,终日把酒取乐,大怒,命张飞去荆南巡视。张飞遂与孙乾一同前往。到时未见庞统出来迎接。庞统的同僚告诉张飞,庞统如何不理政事。
张飞大怒,想擒拿庞统。孙乾劝他见了庞统,治罪不迟。张飞见庞统后,大喝他把县的各种事给废了。而庞统却认为都是小事,结果只用半天的时间,就把这个月的事都处理了,张飞佩服不已,就向刘备推荐了他。后人便演化出了庞统当县令——大材小用的歇后语。
成语故事典故4
春秋时期,齐桓公带兵攻打山戎国,获得了胜利。山戎国王逃到了孤竹国。齐桓公紧追不放,又向孤竹国进军。
去时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等到孤竹国被打败时,已经春去冬来了。出征时还有茂密的树林,现在尽是枯枝败叶;那时只见遍地的鲜花,现在全是茫茫的白雪,来时道路的痕迹,一点儿都找不到了。齐国军*迷了路,被围在山里,齐桓公焦急万分。这时候,大臣管仲想出了个办法,他让士兵牵出几匹老马在前面带路。大军紧紧地跟在后面,就这样终于回到了齐国。
成语“老马识途”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意思是老马认识道路。“途”就是路途、道路。现在一般用它来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了解规律。有时候也写作“识途老马”,意思是一样的。
成语故事典故5
八仙过海
传说古时候有八个神仙,他们分别是铁拐李、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蓝采和、吕洞宾、何仙姑与韩湘子。这八个神仙外貌和脾气都各有特色,经常在一起聚会论道,展示自己的独门法术。
有一天,他们一同去参加王母娘娘的蟠(pán)桃大会,途中需要渡过东海。茫茫东海,浩瀚无边,天下的凡人和船只根本就没有办法穿越它。于是吕洞宾就提议:不如我们八个人每人都将自己随身所带的一件宝物投进大海,让这些宝物载我们过海。大家一致同意吕洞宾的意见。铁拐李首先把拐杖投进水里,自己稳稳地站在上面,屹立在浪花之上。接下来,韩湘子投下花篮,吕洞宾投下箫,蓝采和投下大拍板,汉钟离投下鼓,张果老投下一个纸驴,曹国舅投下玉笏(hù),何仙姑投下竹罩。他们各自站在自己投放的东西上面,依靠自己的神力,乘风破浪,终于顺利地到达了东海对岸,如期参加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概括成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来比喻在某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本领去完成共同的任务。
风声鹤唳
西晋末年发生内乱,因为长期的动荡不安,最后西晋不幸灭亡,琅琊王司马睿就在建康建立了东晋。当晋朝渡江来到南方,胡人就霸占了北方,不过,北方后来被前秦全部占领,与江南的东晋对立。
当时前秦的首领叫苻坚,他请*王猛当他的宰相,一心要让国家变得十分强盛。为了完成统一*的心愿,苻坚就带着八十万大军攻打南方。晋朝的君臣一听到消息都非常害怕,只有丞相谢安十分镇定,从容不迫地安排打仗的事情。就在淝水这个地方,谢安趁前秦军队还没集合好,迅速派兵渡河去偷袭前秦的军队。前秦因此输得很惨,士兵到处逃命,听到风声或鹤叫的声音,都以为是晋军要打来了,非常的害怕。在这场战役中,前秦的士兵伤亡惨重,同时决定了南北日后长期对峙的局面。
金玉其外
明朝的时候,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很会储藏柑橘。他保存的柑橘经过一个冬天和一个夏天都不会腐烂,柑橘皮又红又滋润,饱含着水分,像宝石一样,非常美丽。柑橘的价格虽然很高,买的人却不少。
有一次,明朝大臣刘基买了他一个柑橘,剥开皮却臭气冲天,再看里面的果瓤,早就干得像破棉絮了。刘基气愤地责问道:你为什么弄虚作假欺骗顾客?
卖柑橘的人笑了笑,说:我做这个生意已经很多年了,而且就靠这个过日子。我愿意卖,人家愿意买,谁都没意见,只有你这位先生不满意。你可知道,当今世上欺骗人的多着呢!你不想想,那些腰间佩着兵符好像是保卫国家的武将,难道真有孙子、吴起的`打仗本领吗?那些头戴乌纱帽、神气十足的人,难道真是治国的人才吗?其实他们也没多大本领。人民的疾苦,他们根本就不管;官吏们胡作非为,他们也不制止。他们只顾自己吃饱了肚子,耗费国家的粮食和钱财,却不知道羞耻。这些人和我卖的柑橘一样,看起来非常光鲜亮丽,但是肚子里什么能耐都没有。
刘基听了这番话,哑口无言。回到家里后,他就写了《卖柑者言》这篇文章,其中就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句。
后来,人们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作为成语,比喻外表虽然很华丽,可是里面却已经一团糟了。
歧路亡羊
这个成语出自《列子说符》。战国时,卫国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叫杨子。有一次,他的邻居丢失了一只羊。邻居全家出动,还请了好多人,连杨家的仆人也被请去帮助找羊。到了晚上,大家都空手而回,谁也没有找到那只羊。
杨子问邻居:“你们这麼多人去找,怎麼还没找到呢?”邻居叹了一口气说:“唉,岔道太多了!大道两旁分出许多岔道,每条岔道又分出许多小岔道。我们也不知道那只羊跑到哪条岔道上去了,人再多,也比不上岔道多。没有办法,只好空着手回来了。”
杨子听后,深思良久。感叹道:“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意思是大道上岔道多,羊就很容易跑丢,如果做学问的人,心不专一,没有确定的目标,也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一无所获。
移风易俗
在《礼记。乐记》这篇文章中提到音乐的产生及其作用,内容大意是说,凡是不正当的声音刺激人心,就会引起悖逆的反应,这种反应化为具体的事实,那就是淫乐的来历;纯正的声音刺激人心,就会引起顺当的反应,这种反应化为具体事实,那就是和乐的来历。
因此,当人心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产生情感时,就会发出声音,把各种声音结合起来,加上舞蹈动作,进而就产生音乐。所以,古代圣王都非常注重对人心会产生影响的事物,并主张以“礼义”来导正人的行为,以“音乐”来调和人的心性。
音乐的演奏中,纯正和善的音乐,伦理井然,最能让人心*气和,耳目清明灵敏,长期下来可以潜移默化人民的心性,进而改善社会上不良的风气、习俗,使天下回复和*安宁。
后来,“移风易俗”这句成语就直接摘自典源,用来表示改善不良的社会风俗习惯。
笑里藏刀
唐高宗要立武昭仪(即后来的武则天)为皇后时,李义府曾暗中出了力,所以后来擢升*,获赐爵位。李义府*常与人相处,外表谦恭有礼,说起话来更是语气*和,又面带微笑。但是,事实上,他却是一个心胸狭窄,喜欢猜忌的人。自从他当了大官后,就希望别人来归附於他。如果有人忤逆他的意思,他就想尽办法来陷害对方。因此,当时的人形容他是“笑中有刀”,并且给他取了个外号,冠上他的姓,叫作“李猫”。意思是说他像猫一样,貌似柔顺,却会害人。
后来这里的“笑中有刀”演变成“笑里藏刀”,形容一个人外貌和善可亲,内心却阴险狠毒。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8)
——简短儿童成语故事 (菁选5篇)
简短儿童成语故事1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程量,并且自言自语的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
简短儿童成语故事2
春秋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姓李,名耳,字老聃(“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
老子对当时的社会不满,并反对当时政治革新,他怀念着远古的社会,认为社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痛苦。他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社会。他的“小国寡民”社会大概的样子是:
国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许多的器具,人们也不去用它。不让人民用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只,也无人去乘坐;即使有兵器装备,也无处去使用。要使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很安适,满足于原有的风俗习惯。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互相听得见,但是人们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上面的这段文字就是安居乐业的大概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老子》,原文是“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成语的意思是表示生活美满、安定。
简短儿童成语故事3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王,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
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王,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沈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
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人赶出来劝谏。
其实齐威王室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别人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陈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其国有汁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生名叫,只是毫无目的的蜷夫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亦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向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而他时再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沈吟了一会儿之后便毅然的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是,因此他对淳于髡说:
“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亦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
从此齐威王不在沈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正。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
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
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
所以后来的人便把“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如有不*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简短儿童成语故事4
“必恭必敬”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态度极为恭敬,后来也形容非常端庄和有礼貌。
这个成语来源于《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罹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周幽王姬宫涅是西周的最后一个国君,他昏庸暴虐。
公元前779年,褒国进献了一个姓姒的美女,叫褒姒。周幽王非常宠爱她。褒姒一向不爱笑,周幽王用音乐歌舞、美味佳肴都不能让她笑。有人献计点燃报警的烽火台,召来各路诸侯兵马,使他们上当,让褒姒笑一笑,幽王欣然同意。
他带褒姒到行宫游玩,夜晚传令点燃烽烟,各地诸侯见到烽烟,以为有盗寇侵扰京城,纷纷率领兵马赶来相救。到了一看,只见幽王在喝酒取乐。幽王派人对他们说:“没有什么盗寇,让你们辛苦了!”诸侯受骗,匆匆地来,匆匆地去。褒姒看了不由大笑,幽王也很开心。褒姒生了个儿子叫伯服,幽王废掉申后,立褒姒为王后;废掉申后生的太子宜臼,立伯服为太子。
宜臼遭到废黜,住在外祖父申侯家里。他对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满怀忧愁,心中非常痛苦,写了一首题目叫作《小弁》的诗,抒发自已的心情。
诗的第三节说:“看见屋边的桑树和梓树,一定要必恭必敬。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亲,我依恋的是自己的母亲。谁人不是父母的骨肉,谁人不是父母所生?上天生了我,可我的好日子到何处找寻?”由于幽王无道,诸侯纷纷叛离。公元前771年,宜臼的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的队伍进攻镐京。幽王下令点燃烽烟,但是诸侯受过骗,都不派救兵。犬戎的队伍攻下镐京,杀了幽王,掳走了褒姒。
“必恭敬止”后来演化为“必恭必敬”,也有写作“毕恭毕敬”的。
简短儿童成语故事5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故不敢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细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9)
——经典的中国成语故事 (菁选5篇)
经典的中国成语故事1
【典故】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
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这——”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
那个卖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
【出处】《韩非子·难势》
客有鬻于与盾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他两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予之矛,陷予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释读】“矛”古代一种长柄的装有金属枪头的武器,用以刺杀敌人。“盾”,古代用来保护自己、抵档敌人刺杀的武器。后以自相矛盾比喻语言、行动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触。
经典的中国成语故事2
【典故】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里的北山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岁了。他每次出门,都因被这两座大山阻隔,要绕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说:“我准备与你们一起,用毕生的精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条通向南方的大道。你们说好吗!”
大家都表示赞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大家的力量加起来,还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搬掉呢?再说,把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放到哪里去呢?”
讨论下来大家认为,可以把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扔到东方的海边和北方最远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带着儿孙们开始挖山。虽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们还是坚持挖。直到换季节的时候,才回家一次。
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这件事后,特地来劝愚公说:“你这样做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呢?”愚公回答说:“你这个人太顽固了,简直无法开导,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这里。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为什么挖不*呢?”
当时山神见愚公他们挖山不止,便向上帝报告了这件事。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从此,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出处】《列子·汤问第五》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
【释读】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经典的中国成语故事3
【典故】宋朝时,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当时,常有军卒侮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事。张乘崖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事,下决心要整治这种现象。
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张乘崖喝住小吏,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那个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认是从府军中偷来的。张乘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乘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为了惩罚这种行为,张乘崖当堂斩了这个小吏。
【释读】成语“水滴石穿”原比喻小错不改,将会变成大错。现比喻只要坚持不懈,总能办成事情。
经典的中国成语故事4
【典故】西施是*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时期越国人,她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吸引人,只可惜她的身体不好,有心痛的毛病。
有一次,她在河边洗完衣服准备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因为胸口疼痛,所以就她就用手扶住胸口,皱着眉头。虽然她的样子非常难受不舒服,但是见到的村民们却都在称赞,说她这样比*时更美丽。
同村有位名叫东施的女孩,因为她的长相并不好看,他看到村里的人都夸赞西施用手扶住的样子很美丽,于是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扶住胸口,皱着眉头,在人们面前慢慢地走动,以为这样就有人称赞她。她本来就长得丑,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动作,装腔作势的怪样子,让人更加厌恶。有人看到之后,赶紧关上大门;有些人则是急忙拉妻儿躲得远远的,他们比以前更加瞧不起东施了!
【释读】东施只知道西施皱着眉的样子美丽,却不知道这是因为西施本身美貌的原因,刻意地去模仿,结果只给后人留下「东施效颦」的笑话。
经典的中国成语故事5
【典故】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三年以后,夫差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以报杀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两国在夫椒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居到会稽。吴王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情况非常危急。此时,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准备了一些金银财宝和几个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给吴国太宰,并通过太宰向吴王求情,吴王最后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
但是吴国的伍子胥认为不能与越国讲和,否则无异于放虎归山,可是吴王不听。
越王勾践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吴国,他们夫妻俩住在夫差父亲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坟墓和养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后来吴王夫差有病,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来判断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测的相合,夫差认为勾践对他敬爱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越王勾践他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
【出处】源于《史记专项王勾践世家》
【释读】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卧薪尝胆”,用来形容人刻苦自励,民奋图强。
上一篇:2023年哈尔滨租房协议
下一篇:读书作文「」,菁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