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三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3篇
【篇一】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
泰宁三中 陈应平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氧化碳》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中的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第3课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本节课主要介绍CO2的性质和用途。通过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课程中还安排了丰富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推导出CO2的性质以及CO2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学习本节课,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还可以通过对“温室效应”的了解,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真正做到“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
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极其密切和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它的学习能真正明确“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有利于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同时,又为以后学习酸碱盐做了良好铺垫。选取我们身边最熟悉的物质二氧化碳作为学习素材,让学生学会怎样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
2.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1)知识与技能: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学好化学必备一种宏观现象比较明显的理论基础,它可以用一些经典实验验证其转化规律,获得感性认识。因此确定知识目标为:
①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②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③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
计能力。
③经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②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③培养学生学会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良好学习品质,正确对待实验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1)重点:没有元素与化合物知识作基础,缺乏较丰富的感性知识,致使其它化学知识的学习难以进行,因此,本节的重点是:
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②二氧化碳的用途。
(2)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碳酸的不稳定性
4.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利用实验、展示实物、学生亲身体验、视频等来学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学会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具体需要,采用如下过程:创设情境→出示问题→教师、学生实验→学生讨论思考→教师归纳→学生小结,达到教学目的。
二、设计理念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学科探究作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化学,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三、 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氧气的学习,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CO2的现象和知识,例如喝汽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产生等,因此联系生活来学习二氧化碳显得很重要。如何记忆和应用,重新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效率,这就要求发挥教师“导”的主体功能。
2.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从学生心理特征上来看,初三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外界事物及现象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对化学充满浓厚的兴趣,往往想通过实验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性质,甚至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在课前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解答相关问题,通过自学学案,使学生明确复习的重点和方向,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3.知识构建的方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坚持从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通过实验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使学生自始自终积极地参与身边物质的学习体系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展示教学重点、难点、方法,并及时地对学生活动的结果作出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成败得失,同时从学生活动中得到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双边活动。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
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法、观察讨论法、课堂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性质、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探索意识。先通过展示二氧化碳让学生认识其物理性质,然后重点讲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为了突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这一难点,指导学生通过二个实验来探究,然后通过学生交流讨论得出这一性质;同时结合适当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将重点知识的与提高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引导学生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习题的选择与讲评,遵循大纲,用好课本,侧重双基,通过研究课本习题,挖掘其潜力,改造习题,增强课本习题的辐射功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达到触类旁通。具体方案如下:
① 课前预习学案,明确学习的重点和方向,激发学习动机。
② 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把二氧化碳和氧气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对比,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构建物质知识的学习体系。
③ 通过视频介绍二氧化碳及干冰的用途,让学生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
关系。
④ 应用多媒体课件,突破重点和难点,有效实施双边互动,提高学习效益。
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新课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二氧化碳的色、态、味
(2)二氧化碳的密度
(3)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不可燃不可助燃
(2)与水反应
(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3、二氧化碳的用途
4、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三、课堂小结
四、巩固新知
[创设情景](视频)《意大利死狗洞之迷》人带着狗进入山洞,走着走着,人没事,狗却死了。传说其中有屠狗妖,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激趣设疑]二氧化碳为什么能杀狗?为什么还会杀人?你想进一步认识二氧化碳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奇妙的二氧碳。
[提出问题]你见过二氧化碳吗?请说说你对二氧化碳的认识。
[实物展示]展示课前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
[提出问题]你能用什么实验方法知道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哪个大?
[教师讲解]同学们的方案有的可行,有的不好操作,现在来通过老师的实验认识二氧化碳的密度
[演示实验]二氧化碳使高低不同两支燃着的蜡烛熄灭
[演示实验]在收集了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倒入水,然后震荡
[提出问题]瓶子为什么会瘪?你能解释吗?
[归纳讲解]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归纳二氧化碳可溶于水的性质。
[联系实际]你喝过汽水吗?你能解释为什么人喝过汽水后会打嗝?
[播放动画]喝汽水后会打嗝的原因。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还具有什么性质?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与水发生反应?能否用实验来验证?
[演示实验]将软塑料瓶中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滴入石蕊溶液中
[提供信息] 石蕊是一种植物的色素,它的溶液呈紫色,在酸性环境下会显现出红色。
[布置任务]今天老师还补充一个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就是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反应。但它们的生成物到底是什么,由你们去进行实验探究。
[教师讲解] 师:你能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板书:H2O+CO2=H2CO3
师:为什么变红色的花加热后又变成紫色?
板书:H2CO3H2O+CO2↑
[联系实际]你现在知道汽水中含有什么吗?能解释人喝过之后为什么会打嗝吗?
[演示实验]请一位学生用吸管往澄清石灰水中吹气
[讲解板书]
CO2+Ca(OH)2=CaCO3↓+H2O
[播放录像] 二氧化碳及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的用途。
[巩固知识]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跟它的什么性质有关?
[创设情境]二氧化碳有这么多用途,是不是空气中二氧化碳越多越好呢?
[播放录像] 温室效应及其带来的危害
[讲解讲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强?
[提出问题]你现在能解释死狗洞的奥秘吗?
[播放录像]死狗洞屠狗的原因
[组织讨论]: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之前,如何检验这些场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会对进入的人的生命构成威胁?进入这些场所前应该怎么办?
[归纳小结]人们在进入地窖之前,往往会做一个“灯火实验”:就是把燃着的火把先放入地窖里,如果看到火把燃烧不旺或熄灭,证明里面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不宜进入;当看到火把燃烧正常,证明里面的二氧化碳气体较少,可以进去。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观看、思考]
[学生回答]
[思考、回答]
[观察、描述]
[思考、设计实验方案]
[观察,归纳]二氧化碳密度空气大
[观察,归纳]
[观察,分析]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观察现象]
[观看、了解相关知识]
[学生实验] 把浸过石蕊试液的4朵小花分别进行实验对比:(1)喷醋酸(2)喷水(3)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4)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5)把(4)中的小花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
分析有关实验现象并获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该酸性物质不稳定,受热很容易分解。
[思考回答]
[观察现象]依据现象相互讨论。并说出自已的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
[观看、了解相关知识]归纳二氧化碳及干冰的用途。
[思考回答]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观看、了解相关知识]
[讨论发言] 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人工降雨等。
[思考回答]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不支持燃烧。
[思考回答]做灯火实验
[归纳发言]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给以适当的点拨。
从真实事例视频入手,使学生认识二氧化碳,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从学生切身感受入手,降低学生畏难情绪。
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对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用化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学习用化学知识解答身边的现象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获得知识的能力。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知识获得的过程。
让学生掌握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使前后知识联系,达到学生新知,巩固旧知的目的
通过多媒体拓展学生视野,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使学生认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培养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及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以致用,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结合。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七、板书设计
课题3 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
1、CO2的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
(3)能溶于水。
2、CO2的化学性质
(1)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
(2)CO2能与水反应:CO2+H2O=H2CO3;
(3)CO2能与石灰水反应:CO2+ Ca(OH)2=CaCO3 +H2O;
3、CO2对环境的影响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CO2;干冰用于人降雨;CO2灭火等;
(2)CO2含量上升造成温室效应。
八、教学小结与反思:
【篇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检验和验满。
3、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将本节知识系统化。
情感目标:培养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方法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法指导】讲练结合,图形结合
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循环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冬季比夏季高的原因是
不同年度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的趋势
2、自然界中生成二氧化碳的途径有:
3、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
例题1.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右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含碳燃料的燃烧
C.发展利用氢燃料 D.人和动物的呼吸
【小试身手】
(2012年甘肃兰州,6题,1分)1、“低碳生活”是指在生活作息时间时减少能量耗用,使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主题的是
A 用旧报纸制铅笔杆 B 参加“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
C 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新技术 D 深秋时节焚烧落叶
2、在大气中,因CO2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由于动植物呼吸作用增加 B、由实验室逸出的二氧化碳增加
C、由于森林绿化面积迅速递减,使得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
D、由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知识点二、二氧化碳的制取
1.药品: 或 跟
2.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3.发生装置:依据 所以选择 装置
4.收集装置:主要依据气体的 和 。
(1)因为二氧化碳 溶于水,因此不可采用 装置。
(2)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 空气,因此可采用 装置
5.检验方法:用 检验,若 ,则为二氧化碳。
6.验满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 放在 ,如果 ,证明二氧化碳已经集满。
7.操作步骤:
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加药品(先加 体,后加 体),收集,验满。
8.注意事项:
(1)长颈漏斗下端要插到 ,防止CO2从漏斗逸出。
(2)发生装置中的导气管要 橡皮塞即可
(3)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 ,尽量排净空气,收集的CO2较纯净.
(4)收集完CO2的集气瓶应 (填“正”或“倒”)放在实验台上,否则会造成CO2的逸出,因为CO2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例2(2012青岛)通过这个阶段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代号)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时应选用______和_______两种装置相连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B装置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 ,再添加药品;收集氧气时,使用 (选填装置序号)所示的方法收集到的气体比较纯净。
(4)若用加热氯酸钾固体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因为 和
,所以发生装置应选用 (选填装置序号)
拓展提高: 1、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其发生装置应选择 ,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__(填装置序号)
2、下列哪种药品最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药品
反应速率(快/适中)
结论
碳酸钠Na2CO3粉末 +稀盐酸
选择 和
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最为合适
碳酸钙CaCO3粉末 +稀盐酸
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稀盐酸
思考:能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能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
【小试身手】1、实验室里用大理石制二氧化碳不能使用硫酸溶液是因为( )
A.这两种物质不能反应 B.反应太激烈
C.生成的气体不纯 D.产物会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
2、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 )
A.反应所需药品和反应条件 B.实验装置
C.气体的检验 D.气体的用途
3、下列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最合理、最常用的是( )
A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看石灰水是否浑浊 B 用紫色石蕊试液看是否变红色
C 用火柴点看是否燃烧 D 测其密度,看是否比空气大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按要求装好仪器 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容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 ④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⑤收集生成气体
以上操作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2年江苏苏州,18题,2分)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因为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因为二氧化碳在水中的逸出速率大于溶解速率,故也可用排水法收集
C.在发生装置中加人块状石灰石和硫酸
D.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6、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证明CO2 的存在此装置中应盛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贮气:①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时,气体从装置________端通入,若用排空气法收集C02时,气体从装置________端通人。
②若用排水法收集02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装置___________端通入。
③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进行实验时,水应从___________端通入。
知识点三、CO2的性质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常温下是 色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叫 ,易升华。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既不 ,也不 燃烧,也不供给呼吸。
2、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
现象 方程式
加热变色后的溶液
现象 方程式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现象 方程式
(三)、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谈谈二氧化碳的用途
例3.(2012年四川自贡,51题,)实验室按下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检验CO2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开始前,先应检查装置A的______________。
(2)用装置A来制取CO2,所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若要用装置B鉴定CO2,在B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____,当将标①和②的导管口连接时,B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用装置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当将标①和③的导管口连接时,C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5)烧杯D中放有燃着的蜡烛如图所示,当将标①和④的导管口连接时,D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继续设计并进行有关CO2性质的探究实验,如装置E、F。先在装置E中放一个用空气充胀的气球,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倒入E装置后,出现如F装置实验现象。请回答: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
1、将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试液变红,原因是( )
A.二氧化碳与石蕊发生了反应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D.二氧化碳分子扩散
2、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3.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
A先变蓝色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褪去 C.先变红后变紫 D.变蓝后颜色褪去
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5.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其溶液的表面有一层白膜,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试剂瓶的内壁也会附着一层白色物质,用水很难除去,白色物质是 ,向试剂瓶中加入稀盐酸 可除去这层白色物质,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6、有一种无色的气体X,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X溶于水生成Y,Y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Y不稳定,能分解出Z和X,气体X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W。下列关于X、Y、Z、W的推断中,错误的是( )
A、X是CO2 B、Y是H2CO3 C、Z是H2O D、W是Ca(OH)2
7、一瓶无色气体(纯净物)正放在桌面上。
你认为该气体的成分可能是什么?
猜测:①可能是__________②可能是________
如何鉴别?(请写出方案)
8、将一个充满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澄清
的石灰水中,如右图,同时轻轻震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⑴ ;
⑵ 。
9、(2012年江苏苏州,27题,2分)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
B.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10、(2012年山东泰安,16题,3分)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11、(2012年湖北黄冈,38题,2分).实验装置的设计和组装是一个改进的过程,请观察下列装置并回答相关问题。
(1)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根据A 装置的适用条件改进后得到B 装置,其中仪器c 的名称是
(3)从上述装置中选出一种用于收集氢气,对应的编号是______。
(4)E 装置从a、b 中某一个接口进气,可以代替C、D 装置收集气体,并且可以减少气体向空气中的逸出。现用A、E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氧气,连接A 装置的应是______口(选填“a”或“b”)。
课堂小结:
作业超市:
1.完善学案形成知识系统
2.学案导学
【篇三】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学习重点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学习难点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学习方法实验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方法指导探究、主持讨论。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测与对策[创设情景]故事导入一人带着一条狗走进一个山洞,走着走着,狗突然倒在地上,原来狗已经死了。……导致狗死亡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讲解]小结并提出学习任务几位同学猜得很对,是由于山洞的下层充满二氧化碳气体所致。
你们还知道其他有关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和消耗的途径吗?把你知道的归纳一下,填写在学案上。
[问题导入]你知道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吗?引入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液态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播放录像]光合作用,温室效应、二
氧化碳灭火器、干冰的用途。
[创设问题]你知道打开汽水瓶或啤酒瓶时冒出的气体是什么吗?如何验证?通过此实验,你还能得出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演示实验]在一个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水,迅速塞上单孔橡皮塞连有导管、橡皮管和弹簧夹并把导管另一端放入盛水的烧杯,打开弹簧夹。[问题情景]我们同学每天都喝饮料,你对瓶子上的说明有哪些发现或有哪些疑问吗?[提供信息]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和水是否会生成碳酸。
[布置任务]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二氧化碳和水是否会生成碳酸。[布置任务]按照课本43图2-21设计一个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推测二氧化碳还有哪些性质。
[演示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布置任务]通过以上的实验探究
和交流讨论,你能说出奇妙的二氧化碳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吗?[家庭实验]自制汽水取一个洗刷干净的汽水瓶,瓶里加入占80容积的冷开水,再加入2白糖和少量果味香精,然后加入2碳酸氢钠,搅拌溶解后,迅速加入柠檬酸,并立即将瓶盖压紧,使生成的气体不能逸出而溶解在水里,将瓶子放置在冰箱中降温。取出后,打开瓶盖就可以饮用。
[交流讨论][思考、填写][观看、了解相关知识][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得出结论]实验内容将汽水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提问、讨论、解答]
[分析信息][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总结出二氧化碳的又一条化学性质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用自带的碱面和醋完成实验、得出性质][观察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灭火的原因][交流讨论、总结][家庭实验]有的学生可能听说过这个故事,知道是山洞的下层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缘故。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会知道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学生可能知道舞台烟雾,人工降雨是怎么回事。学生对于实验原理,实验操作不会有太大困难。但要得出二氧化碳有关性质可能有些难度。
学生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基础上,解释该实验现象的原因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学生的问题可能是瓶子标签上写的是碳酸水,为什么不写二氧化碳饮料?对学生来说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酸这一知识点是陌生的,需要教师的引导。
方案可能有直接向碳酸饮料中滴紫色石蕊试液;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等等。
通过学生自主实验、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能得出二氧化碳的相应性质。
该实验生活气息浓,趣味性强。
课后反思用故事导入,能使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