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集合4篇
年级是一个汉语词语。含义是:学校中依据学生修业年限分学生为若干级谓之年级。如我国现行学制一般规定小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学校中就编为六个年级。学生入学第一学年为一年级,第二学年升入二年级,馀类推。同一年级学生人数多者,再分成若干班,中小学一般分五,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年级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三年级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4篇
第1篇: 三年级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
《第八单元----搭配(二)》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稍复杂的排列问题”。
一、说教材及学生学情分析
在二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因此本册教材在学生已有相关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进一步系统、深入的学习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及更为复杂排列组合问题。并根据《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培养起学生有顺序、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并且,排列与组合这一数学思想将一直影响到学生的后继学习,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将全面学习相关知识,排列组合知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泛,由于其思维方法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学习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它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可多得的好素材。为学生今后在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内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本节课我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简单的计算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使学生在探知新知的过程中,感知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数学学习热情。
这样的目标设计,更多的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体验,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概念灌输的教学模式,更多体现了教材对数学广角这一新增内容的编写意义。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只需“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即可,因此对于这部分问题的解决,根据学情测试可看出,大多数学生对这类问题会采用非常直观的画图法或是文字描述法来解决。
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小活动把知识点的内容串联起来,尽量做到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实践中体验,以达到课标要求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说教学流程
第一部分:活动导入。
利用小明开皮箱密码锁这一情境进入教学,使学生不再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部分:借助活动,体验搭配
这一环节,围绕1、3、5组成两位数这个简单数字排列问题,我设计了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通过讨论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只是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从始至终参与学习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
在汇报时,学生可能会出现找不全或是重复的情况,这时,我不直接告诉学生那种答案对,而是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找出搭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正确答案。为了让学生能归纳出搭配的方法,我利用课件演示,搭配数字的过程,让学生看出来搭配时有先有后,适时引导,引导学生归纳出搭配的方法:也就是要做到有序搭配,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第三部分:运用知识,拓展搭配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序地进行搭配后,出示0、1、3、5组成两位数,使学生感知0不可以出现在最高位,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第四部分:通过练习,加强学习
通过“做一做”第1、2题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最后,我在下课前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数学广角——稍复杂的排列问题”这部分内容学习的收获,根据学生的不同发言再加以小结,以此来总结概述本部分所学的知识内容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此来结束本部分知识内容的教学。
《第八单元----搭配(二)》郭晨露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第六册第八单元“数学广 角——搭配(二)简单的排列组合”部分的教学内容。 一、说教材及学生学情分析 在二年级上册的教材中, 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简单的排列与 组合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简单 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重 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
入。”因此本册教材在学生已 有相关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进一步系统、深入的学习 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及更为复杂排列组合问题。并根据《标准》 中提出的要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 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培养起学生有顺序、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 识。并且,排列与组合这一数学思想将一直影响到学生的后继学 习,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将全面学习相关知识,排列组合 知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泛, 由于其思维方法的新颖性与独特 性,学习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它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 力的不可多得的好素材。 为学生今后在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复杂 的排列组合问题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内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 能力水平,本节课我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简单的计算等活动,找出 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 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 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通过随堂游戏以及情境故事的创设,使学生在探知新知 的过程中,感知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数学学习热情。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以及数学美得体 验。 这样的目标设计, 更多的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体 验,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概念灌输的教学模式,更多体现 了教材对数学广角这一新增内容的编写意义。 三、教法的阐述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只需“通过观察、猜 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即 可,因此对于这部分问题的解决,根据学前学情测试可看出,大 多数学生对这类问题会采用非常直观的画图法或是文字描述法 来解决。 在课堂教学中, 我通过小游戏导入以及情境故事情节发展的 方式来把知识点的内容串联起来,尽量做到教师精讲学生多练, 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实践中体验,以达到课标要求的在教师的引 导下,师生互动,学生从讨论中得出结论、主动探索新知识课堂 教学模式。且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臵的小游戏以及情境故事均 力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的应用 价值。 四、说教学流程 第一部分:情境导入。 利用数学城堡这个有趣的情境,进入故事环节,唐僧给徒弟 们照相,使学生不再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 机。 第二部分:借助活动,体验搭配 这一环节,围绕简单数字排列这一主题,我设计了相关的实 践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通过讨论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教 师只是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 生从始至终参与学习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 在汇报时,学生可能会出现找不全或是重复的情况,这时, 我不直接告诉学生那种答案对,而是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找出搭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正确答案。为了让学生能归纳出 搭配的方法,我利用课件演示,搭配数字的过程,让学生看出来 搭配时有先有后,适时引导,引导学生归纳出搭配的方法:也就 是要做到有序搭配,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第三部分:运用知识,拓展搭配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序地进行搭配后,出示 0、1、3、5 组 成两位数,使学生感知 0 不可以出现在最高位。 第四部分:通过文字游戏,激发兴趣 通过不、怕、辣的搭配,激发学生的将数学知识与语文知识 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学习数学的 积极性。 最后,我在下课前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数学广角——简 单的排列组合”这部分内容学习的收获,根据学生的不同发言再 加以小结, 以此来总结概述本部分所学的知识内容以及解决这些 问题的方法。以此来结束本部分知识内容的教学。
第2篇: 三年级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广角——《搭配》教学反思
一、教材活用,内容接近生活
《搭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中的主情境是“数字搭配”和“衣服搭配”。内容取材于生活,如衣服的搭配、食物饮料的搭配、早餐的搭配,寓教于乐又紧紧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学得轻松快乐。
二、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早餐的搭配、食物饮料的搭配、衣服的搭配,是学生身边经常接触到的,通过这三个活动,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又联系生活实际,不但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意义,还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最强大脑”的数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这节的课堂教学,我虽然关注了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走进课堂,使数学教学更具体化;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有助于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创新思维。使学生认识到“原来搭配中也有那么多的数学知识呀!”但是,课堂教学总是有许多的遗憾、许多的瑕疵,在许多的细节中一定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孩子们也是没有很好地说出我所预想的,所以课堂效果没有预想的好。
第3篇: 三年级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会用图示法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渗透排列组合思想。
2.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通过学习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培养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的方法。
难点:简单区分排列组合的异同。
(三)知识全解
【知识点一】简单的排列
问题导入 用O、1、3、5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过程讲解
1.读题,理解题意
要用4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排列顺序不同,就组成不同的两位数,并且十位上的数字不能是0。
2.探究排列方法
方法一 按照数位顺序来组。组数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可以先确定十位上的数字,再确定个位上的数字。列表如下:
一共能组成9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方法二 可以把O、1、3、5这四个数字先两个两个地组成不重复的组合,再用每个组合中的两个数字写出不同的两位数,如下图:
3.解决问题
用0、1、3、5能组成9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分别是10、13、15、30、31、35、50、51和53。
归纳总结
用几个不同的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时,先让每一个数字(0除外)作十位上的数字,再把其余的数字依次和它组合。
【知识点二】简单的组合
问题导入 一共有多少种穿法?
过程讲解
1.观图,理解题意
图中有2件上装和3件下装,每次上装和下装只能各穿1件,找出不同的穿法。
2.探究搭配方法
方法一 先确定一件上装,把这件上装与不同的下装进行搭配,再把另一件上装与不同的下装搭配。
(1)用○表示上装,□表示下装,用连线图表示搭配过程。
(2)用字母A表示上装,有2件上装,分别用A1和A2表示;用字母B表示下装,有3件下装,分别用B1、B2和B3表示,用枝状连线图表示搭配过程:
方法二 先确定一件下装,把这件下装与不同的上装搭配,再把另2件下装与不同的上装搭配。用图示展示搭配过程。
3.观察搭配方法,寻找规律
(1)方法一搭配中,每件上装都可以与3件下装进行搭配,2件上装有2个3种搭配方法,共有3+3=6(种)穿法。
(2)方法二搭配中,每件下装都可以与2件上装进行搭配,3件下装有3个2种搭配方法,共有2+2+2=6(种)穿法。
4.规律小结
上下装搭配的每种穿法需要两步来确定,一步是上装的选择,一步是下装的选择。一件上装搭配一件下装就是一种穿法。
归纳总结
可用图示法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按一定的顺序把要组合的事物两两相连,再数一数连了几条线,就得到了组合数。
【知识点三】稍复杂的组合
问题导入 2011年亚洲杯足球赛A组球队如下。
过程讲解
1.理解题意
A组有4个球队,每2个球队踢一场,并且每场比赛只与2个球队有关,与2个球队的排列顺序无关。
2.方法分析
用连线的方法把每2个球队连接起来,每个球队都要和其他的3个球队踢一场,也就是每个球队都要和其他的3个球队相连。
3.方法展示
把4个球队摆成长方形,把任意2个球队连一条线,连了几条线,就踢了几场。方法如下图:
也可以把4个队一字摆开,先把每个球队与其他球队分别连上线,再数一数一共连了几条线,连了几条线,就踢了几场。方法如下图:
4.解决问题
一共要踢6场。
归纳总结
解决稍复杂的组合问题可以用图示连线的方法来完成,组合中不计算事物的先后顺序,只需注意不同组合中的元素。
误区警示
【误区一】填空:用0、1、2可以组成( 6 )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错解分析 此题错在忽略了“O”不能放在首位。
错解改正 4
温馨提示
用数字组数时,不要忘记“0”不能放在首位。
【误区二】
如果一种汉堡搭配一种饮料,一共有2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错解分析 此题错在搭配时有遗漏,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搭配。
错解改正 一共有4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温馨提示
在搭配过程中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搭配有序,思考全面。
(四)能力提升
【能力点一】运用画树状图法解决复杂的排列问题
例1 同学们玩掷硬币的游戏,把一个硬币连续掷两次,试列出各种可能的排列。
分析 要不重复、不遗漏地写出所有排列结果,可以利用画树状图展示掷硬币的结果,如图:
解答 排列共有4种情况:正正、正反、反正、反反。
提示
有些复杂的排列可以用树状图来帮助解决,这样比较直观。
【能力点二】运用列表法解决复杂的搭配问题
例2 3枝花的价钱分别是8元、6元、4元,3个花瓶的价钱分别是9元、7元、5元。如果一枝花配一个花瓶,可以配成多少种不同价钱的插花?
分析 用表格先把不同价钱的花都配上9元一个的花瓶,得出不同价钱的插花,再把不同价钱的花分别配上7元、5元一个的花瓶,最后划去重复的价钱,这样就可以得到不同价钱的插花了。
解答 可以配成5种不同价钱的插花。
提示
先用列表的方法找出不同的搭配,再按题中的要求数出组合数。
第4篇: 三年级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说课稿——集合》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数学广角——集合》是人教版新课标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知识;涉及了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求两个集合的并集或交集的元素个数。(集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本节课教材例1在学生积累了较丰富的学习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向学生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使学生理解用直观图(集合圈)表示“重复现象”的方法;了解直观图(集合圈)各部分的意义;特别是重复部分(交集)的意义;掌握根据直观图列式计算总数(两个集合的并集)的方法。这样安排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联;逐渐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身边的事物。
2、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习数学时就已经在运用集合思想方法了;所以对集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例如在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这样表示出的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而且在以后学习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都用到了集合的思想;如把一堆图形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这种分类思想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但这些都只是单独的一个集合圈;学生不一定从集合的角度来思考并解决问题。
三、说目标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机结合;通过预学提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生成的过程;从而达到感悟知识的目标。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在把握教材意图的基础上;目标定位如下:
1、通过预学观察图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简单的集合知识;初步感受集合的意义;获得数学学习的体验。
2、使学生通过理解用直观图(维恩图)表示“重复现象”的方法;学会借助直观图(维恩图)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
3、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说理能力。
四、说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运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是对重复部分的理解。
五、说设计
1、把自主探究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机结合。
学生对于“重复的人数要减去”是有经验的;因此在充分尊重学生经验认知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先自主探究;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配合学生汇报;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维恩图;运用讲授法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维恩图;并通过直观演示将两个集合圈合并的过程;引导学生讨论发现“集合中的元素是不能重复出现的”;体会集合元素的互异性;“集合元素的顺序可以不同”;体会集合元素的无序性。并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图中每一部分所表示的含义;尤其是“两项都参加的和参加这两项比赛的”;体会交集和并集的含义。
2、放手学生;让学生体会与交、并有关的计算。
学生在列式解答时;根据连线或维恩图;会列出多种方法。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方法;同时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结合维恩图体会各个算式所表示的含义;体会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个数”就是要将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后减去其交集的元素个数。突出基本的方法;加深学生对与交、并有关计算的体会和对集合知识的理解。
3、关注“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
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后;学生的不同答案有可能引发“冲突”。抓住这一“冲突”;追问“你能确定有17人吗?”、“你能证明为什么不是17人吗?”;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用个性化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为他们自主构建知识的意义提供保障。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课堂上通过学生生活实际介绍了用维恩图表示集合及其交、并的方法;让学生亲身感知集合的思想;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在过程中体验集合的思想;在过程中感悟重复;并顿悟重复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数学化过程;获得数学学习体验。
5、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严密性。
数学的教学;最重要的不是数学知识的教学;而是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贯穿整个数学体系的始终。所以;从小就给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是非常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而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的培养。严谨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教学过程;我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严密性;如解读韦恩图的过程中;让学生表述各个部分的意思。大圈是表示“参加跳绳人数”和“参加踢毽人数”;而去掉了都参加的部分后是“只参加跳绳人数”和“只参加踢毽人数”;多了一个字“只”;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意思完全不一样。还有“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让学生明白这是两种活动都参加的。
6、锻炼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