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评课【三篇】
《三年级》是2008年5月1日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金波。1992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评课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评课3篇
第1篇: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评课
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评课稿
一、赵老师能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放手又有效的调控教学。例如:在整个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基本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去获取,老师只是起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的经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可见,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也相当重要,本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中学会了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先设计了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然后设计了几道有趣的练习,使练习有坡度,难度适宜,真正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遗憾也是一种立美,为此,我提出两个不成熟的看法:一是学生的错误也是比较好的教学资源,老师还应善于倾听学生的错因,才能更有利于帮助问题的解决。二是要规范学生数学语言。
第2篇: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评课
数学广角
集 合
教学目标:
1、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
2、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说一说:课间休息时都会参加哪些活动?
2.猜一猜:你认为有多少人?(可以有不同的结果)
3.同学们猜出了多少种结果,那么到底谁猜得对?
(1)有人数了数跳绳9人,踢毽8人,共有17人,你同意吗?说说你的想法。
(2)有人说参加比赛的人数没有17人,你同意吗?说说你的想法。
(没有17人,是因为有人重复报了两项比赛。)
4.那到底有多少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表示能清楚地看出来呢?(引导:把重复的人连线或打记号等。)
可在表格上直接连线,能最清楚地看出有3人重复报了。
5.为了更清楚地让我们看出哪些人只报了一项,哪些人两项都报了,你有什么好办法?(适当引出画集合图的方法。出示课题:集合)
6.你能把人名填到集合图中吗?
(1)小组协作完成。
(2)把人名不要了,换了人数你会填吗?(独立完成)
(3)观察集合圈图,要算出参加比赛的总人数怎样列式?为什么?(小组交流讨论,全班反馈)
(4)反馈:9+8-3=14(人)
①说算理。②适当追问:为什么要减3?
7.回顾算理,整理思路:通过对例1的分析解答,有什么要与同学们交流的?关键要注意什么?(减去重复的)
8.巩固练习。
(1)教材第105页做一做第1题。
①独立填写。②重点观察重复处。
(2)做一做第2题。
①独立填写。②反馈思路。
二、拓展深化,巩固提高
1.练习二十三第1题。
(1)统计出共有多少种水果。
(2)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2.练习二十三第2题。
(1)如何把两项都会的很清楚地看出来(连线),填在什么地方?
(2)解答问题。
(3)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你会解答提出的问题吗?)
3.练习二十三第3题。
(1)尝试完成。
(2)组内交流。
(3)教师适当点拨。
(4)全班交流。
4.练习二十三第4题。
(1)适当点拨如何根据所提问题,从三组条件信息中选取合适的信息画集合圈。
(2)然后根据问题尝试解答。
(3)反馈交流。
教学反思
这一课教学过程基本上实现了教学设计的意图,让学生体会到了"集合"这一基础数学思想在生活中实现运用,以及这一知识对解决我们生活的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体会到数学知识的有用价值,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创新的兴趣。
当学生解决两比赛一共有多少人时,答案有了争议,两种答案的学生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碰撞,学生都想正确的答案是多少。而老师此时没有及时肯定哪个答案,而又创设了一次课堂游戏,让学生做游戏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提倡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独特体验,用自己的方法来发现创造。学生在一次次的肯定中,学习动机得到激励,进而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
二、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教学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创设了让学生小组活动填写学习卡片,学生都很好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可见,学习源于实践,提供实践操作平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注重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思维。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应允许学生存在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本节课学生用了多种方法来计算两个比赛一共有多少人?我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新课改下的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固定的运算方法,也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本节课虽然完成了教学目标,也有不足之处:
1、强调过程与教学时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要注重过程,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强调学生的体验,这是新课改的方向。我在本课设计中,比较注重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设计图案并填写名单,汇报就有少数同学说没写好。要是等所有的同学都写好,本课教学任务就很难完成,还有展示学生作品时,许多学生都完成得很好,由于时间的关系,不能一一展示。应该说强调过程与教学时间的矛盾仍然存在,但如何处理好强调过程与教学时间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和研究。
2、应该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学习中。这样才能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我在本课利用直观集合图说各部分表示的意义时,找了少数的同学说了一下,就过渡到下一环节。但到了后面的列算式解答时,学生根据直观图写出了不同的算式,说算式的意义时有同学不会说了。部分学生还没理解直观图左侧和右侧的意义。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三个部分的意义,学生印象深刻了,全体学生有了思考的过程,这样后面就不会出现问题了。
第3篇: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评课
《数学广角》评课稿
《数学广角》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改三年级的教材,老师在上这一节课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做了许多工作,使这一节课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许多的亮点值得老师们学习和借鉴。
一、这节课的亮点。
1、老师能够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放手学生又有效调控课堂。例如:在整个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基本上都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去获取的,老师只是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
2、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做到让数学生活化,使学生从生活开始、在生活中学、到生活中用。同时又不乏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从课堂的开始,老师就问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哪里有数学,在学生列举的基础上引入主题。然后,又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穿衣服的搭配方法,到营养早餐的搭配、数学数字的组成、以及照相等等都体现了这一点。特别是照相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表演会使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
3、老师的课堂教学是最具有激情的。课堂开始老师就包含激情的问候“同学们,上午好!”是同学们一下子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氛围中,同时也是大家和老师一样富于着激情 ,并且在整个课堂当中一直情绪高昂。老师积极、学生也积极主动。
4、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得到体现。老师能够和学生在一起来进行探究,并且能够走进学生以学生的身份来进行教学。和大家一起表演、一起讨论。
有点还有许多都值得我们老师们的学习和借鉴,但也有几个问题需要我们在一起探讨和研究,那就是
1、新课程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那么最后要不要得到真的知识结论。也就是课堂的小结的问题。
2、整个课堂上知识训练度的问题。也就是学生在运用知识的时候是不是也要和知识的获取过程一样,再去做具体的表演和分析。还是要有一定的知识训练度。
3、就是学科整合的问题。新课改强调学科整合,但数学课毕竟是数学课要有自己的学科特点,整合只是一点而 过不能够喧宾夺主了。数学课一定要是数学课不能够成为表演课或者活动课。
声明:
本站是一个免费为教师提供教育资源交流的互动平台,资源来自互联网及全站自创部分,有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站存在您的资源,而您不同意在本站刊出或希望我们加注相关说明,我们都会按您的要求来处理!并代表所有教师感谢您的辛勤劳动,祝天下教师健康幸福,桃李满天下。
上一篇:支部纪检委员任职发言(通用5篇)
下一篇:三年级数学广角搭配说课稿集合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