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瓷哲学》读书笔记3篇【通用文档】
《京瓷哲学》读书笔记1 稻盛和夫是著名的企业家和哲学家,曾经创办了京瓷和第二电电两家世界500强公司。20xx年,68岁的稻盛和夫在日航公司破产重组后出任总裁,日航公司鼎盛时期是全球第三大航空公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京瓷哲学》读书笔记3篇【通用文档】,供大家参考。
《京瓷哲学》读书笔记1
稻盛和夫是著名的企业家和哲学家,曾经创办了京瓷和第二电电两家世界500强公司。20xx年,68岁的稻盛和夫在日航公司破产重组后出任总裁,日航公司鼎盛时期是全球第三大航空公司,而破产时净资产为负77亿美元,股票市值仅和一架波音飞机相当。稻盛和夫成为总裁后,创造了当年扭亏为盈的神话。
《京瓷哲学》一书源于稻盛和夫在培训机构“盛和塾”的演讲内容,共分为四章,总结了78条稻盛和夫经营人生和公司的哲学。全书351页,捧在手中感到有些沉甸甸,仿佛是一本黄金屋。
《京瓷哲学》是书的全名,在书名的左侧有一行小字是书的副题——人生与经营的原点。这个副标题如同我来到合纵后所面临的境遇。
我现在国际业务巴工作,负责国际业务总包客户的销售工作。对于我来说,合纵是一家全新的公司,有着我完全不熟悉的企业文化;销售团队是我到来之后慢慢组建的,这是一个全新的团队;公司之前在国际业务方面的业绩少之又少,我面对公司全新的业务方向——人到中年来到新公司,带领新团队开拓新的业务方向,毫无疑问,我的职业生涯和人生都是崭新开始,我正处于一个原点位置,这是我面临的局。
怀着如何破局的困惑,我几乎一口气读完全书。读后总结,反观自己,感受和体会如下:
1、勇于挑战达成新事业
要想完成挑战,必须具备排除万难的勇气和吃苦耐劳的勤奋。
创建京瓷和第二电电两家世界500强公司,稻盛和夫可谓功成名就。但在68岁的稻盛和夫还能出山,到已经破产的日航公司担任总裁,迎接新的挑战,如有闪失,一世英名将功亏于溃,显然这需要莫大的勇气。
可以想象出,稻盛和夫的一生就是在战胜大大小小的各种挑战中度过,是勇于接受挑战,时刻达成新目标的一生。
合纵国际业务可以说是艰难前行,业务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但与稻盛和夫两次创业和日航起死回生所遇到的挑战相比,这些困难完全不值一提。
勇于挑战,以稻盛和夫为榜样,只要我们怀有坚定的信心,必胜的信念,合纵人即使走遍千山万水,也会想尽千方百计,必定排除千难万险,最终在国际市场有所作为。
2、贯彻顾客至上主义
取悦客户是从商之本。京瓷公司是如何取悦客户的呢?他们极度重视技术研发,崇尚凭借先进的技术,在交货期、质量、价格、新品开发等所有的环节上,全方位地满足客户需求。全方位满足客户是公司所有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客户的真实需求需要销售部门通过不懈的努力去获取。
销售部门是公司和客户交往最多的部门,是公司和客户之间的桥梁,需要将公司的产品和实力全方位展现给客户,将市场信息、客户需求,真实、准确地反馈给公司,协同公司各部门共同满足客户需求。因此,取悦客户从销售开始。
合纵的国际业务正处于市场开发阶段,用户对合纵品牌几乎没有任何的了解。在此情境下,更需要贯彻客户至上主义。读后感·和客户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创造更多和客户沟通的机会,精心准备每一次的客户到访接待,在现有条件下想尽办法满足客户对产品的个性需求,力求每次投标都能精准报价,在获取为数不多的合同后争取完美履约,克服国外艰苦的生活条件为客户提供优质、及时的售后服务。抓住每一次机会取悦客户是国际业务巴的经营理念。
3、贯彻实力主义
在京瓷公司,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不是辈分和资历,而是他所具备的真正实力。
国际业务巴处于内部创业阶段,我们曾经期望招聘来的每一位员工都是精兵强将,但这只是美好的愿望。在我们以后的经营中,会更加坚定的贯彻实力主义,但是要经过实践区分谁更有实力,谁是真正的千里马。跑马不相马,我们会持续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也会淘汰团队中的劣马,通过外循环提升团队整体业务能力。
董事长刘泽刚说过“人才不贵,庸才贵”。我们通过赛马发现人才的同时,还会给予和人才相匹配的待遇,留住人才支持部门的可持续发展。
贯彻实力主义,留住实力干将,并在部门内产生良性竞争,是部门经营乃至公司经营的最基本原则。来源:赵昕
《京瓷哲学》读书笔记2
有幸读到了稻盛和夫先生被企业界人士推崇的经典之作《京瓷哲学》,浅显地理解了一些老先生的经营哲学思想。尽管日本有很多的情况与*国情和文化不同,也无法全部照搬书中的经营之道,但是细细品读,仍然能够给我带来很多的启发和感悟。尤其在读到第二章经营要诀中的“重视独创性”部分,确实是颇有感慨。其实,创新并不神秘。
老先生在书中,强调了关于“重视独创性”的几个要点。
01、独创性产生于,把“承诺”转变为“现实”的过程。
一个企业,并非原本就具有优秀的技术实力,而是要有勇气面对客户的新要求,敢于尝试别人所不能、敢于承诺别人所不敢,甚至是“撒谎”而取得新订单。之后按照“全员参与经营”的原则,“统一方向,形成合力”发动所有人的力量,以客户的需求倒逼出创新。或许没有现成的技术和设备,没有现成的供应商,但是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建立必胜的信念,全力以赴去做。秉承着“临阵磨枪,临渴掘井”的经营之道,激发潜力就可以大概率地获得成功。
例如,开关巴承接的永磁开关的业务,对于我们而言,是全新的产品,没有经验,没有技术,但是我们向客户做了交付承诺,倒逼我们全力以赴研发,持续优化,经过整合公司的资源和凝聚集体的智慧,如今我们基本掌握了这款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按时按质交付给客户。
阿米巴经营思想的原点,如“只在必要时购入必要量”,“杜绝无用库存”等,都是源于这样的思维模式。其实,创新并不高端神秘。置于死地而后生,濒临穷困而思变,都源于内心的坚持和承诺而促发创新。
02、每天坚持不懈的小创意,促成伟大的技术。
任何一个源于承诺的创新,都会有技术的积累。任何技术的积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技术的积累中,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小创意和小改进。很多的技术创新就是小创意的积累和灵活运用。
例如,在工作中,开关柜的接地连续性解决方案项目,首先彻底解决了一种柜型TPS6D,那么就可以移植到其它柜型,如,TPS7以及永磁开关。只要坚持不懈地积累小改进和小创新,伟大技术的诞生是水到渠成的事。
03、自己独立思考,亲身实践。
这一点主要是强调独立思考,亲身实践。我理解稻盛和夫先生的本意是说,既然是创新,那么就不要一味地模仿别人,但并不排斥学习和借鉴。哪怕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要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每一个企业和面对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特点和不同。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有效的。基于稻盛和夫先生最质朴的经营之道“遵循原理原则”,用最朴素的常识,用普遍性的思维去独立思考,我自己该怎样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了方案和计划后,勇于在实际中践行创新的措施方案。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有太多的实例,何尝不是基于实际而制定解决措施。那些可借鉴的经验都要或多或少地做修订后,才能完美地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是经过了独立思考而实践的结果。
在书中稻盛和夫先生说正是基于这些理念,秉着“独立思考,亲身实践,敢于打拼”的思维和习惯,在对电信业一窍不通的情况下,敢于挑战“不可能的任务”,促使了第二电电这个同样伟大的公司的诞生。
其实,获得创新性的实践方式,并不存在什么高深莫测的秘诀。只要改变一下思维方式,面对困境,建立信心,具有使命感,独立思考,坚持不懈,亲身实践,必将能孕育出创新和伟大的创造。
《京瓷哲学》读书笔记3
稻盛和夫,作为世界公认的成功企业家、经营奇才,能将他毕生的想法、做法汇集成册,无疑是每一个获阅者的幸运和福报。很感谢公司组织的培训学习,让我也成为了幸运者中的一个。在字字珠玑的阅读中,自然而然地便联想到了自己*常的生活和工作,不自觉地就进行着对比和分析,契合的地方、不符合的地方以及各自的思想原因,感觉对自己的以往是一种检阅,对自己的现在是一种洗礼,对自己的将来是一种指导。现在,我就以《京瓷哲学》第2章经营要诀的阅读感受为例,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悟。
01、以心为本的经营:为了公司的发展,每个人都竭尽全力。经营者也不负众望,拼命工作。员工们相互信任,不贪图私利私欲。大家都以在这个公司工作为荣,盼公司发展壮大。用京瓷公司从无到有的事实,阐明“以心为本”让员工齐心协力、团结奋斗,才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
感受:合纵一直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宣贯,就是异曲同工的“以心为本的经营”。让大家的思想意识,都统一到如何实现工作目标这一大方向来。跟我们*时在工作中所说的要同心同德、风雨兼程,都是契合的。读后更加意识到将这些根植于每一个成员心中的重要性和意义,比人心更坚固的东西并不存在,心在一起才最有战斗力。
02、光明正大地追求利润:追求利润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在自由经济的市场环境中,由竞争结果决定的价格就是合理的价格,以这个价格赚得的利润,就是正当的利润。推进合理化,提高附加值,才能增加利润。不管在什么领域,势必都要面对严酷的竞争,任由市场行使定价权。
感受:该篇的观点,对以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合纵人来说体会更深。竞争结果决定的价格就是合理的价格,蕴含了多少的内容和必须: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以及材料成本、制造成本、物流成本等的质量管控的PK,就是价格的PK。要想价格合理、有竞争力,各种质量的管控就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因为价格是市场决定的、是竞争对手裁判的。只有我们每一个环节上的人都意识到这一点,并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把好关,才能让我们的产品价格合理,有竞争力、有利润。
03、遵循原理原则:公司的经营应该合乎情理,遵循道德。所有的事情,都应该是在遵循原理原则的前提下做出决断的。企业家做判断时,必须遵守普遍性的道德准则,把“作为人,何谓正确?”作为判断基准。
感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的一个企业要发展,也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矩”,作为员工说话、行事的准则。所以,公司应运而生的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而且合纵人很幸运,因为我们的老板刘泽刚先生就是一个遵循普遍性道德准则的人,老祖先最质朴的*观念一直在指引他如何带领我们拼搏,也让客户感受到合纵是一个可靠的、有原则的企业。
04、贯彻顾客至上主义:经商的根本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取悦客户”,极度重视技术研发,不断创造出客户期待的有价值的`产品,全方位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企业持续的盈利和不断的发展,是顾客至上主义的成果,也是努力取悦客户的回报。
感受:合纵的研发中心是北京市级(省部级)技术中心,每年都重金投入各项研发。产品销售秉承“让利不让市场”的真诚意愿,始终重视售前、售中、售后各个阶段的相关服务,把客户的购买体验及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有力践行了顾客至上的宗旨,这应该就是公司能够不断持续发展壮大的一个根本原因。
05、以大家族主义开展经营:不要把企业的人际关系视为利益相反的劳资关系,而应该在公司内构建父母孩子、兄弟姐妹般的和谐关系。以大家族主义开展经营,使公司上下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但要注意避免对员工的盲目娇惯。
感受:合纵互赏、团结的企业文化和传帮带的协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员之间是互帮互助的关系,绩效的考核办法又让大家成了荣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既推行了大家族主义,又极大程度的避免了盲目娇纵。当然在和谐程度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我们都做有心人,把同事当父母孩子、兄弟姐妹来对待,为公司大家族的和谐发展献出自己满满的正能量。
《京瓷哲学》读书笔记3篇扩展阅读
《京瓷哲学》读书笔记3篇(扩展1)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3篇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1
为了让我们能够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发现自己的可发展性,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教于 有声,育于无声,教育有声无声之间完成使命。所有这些命题应然:教育应当成为教育。教 育首先是自己看到人的可发展性,然而,具体到个人,并不一定都能看到自己的可发展性, 因而,教育要引导人去看,去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并且,可发展性本身也还是个流动性概 念,它本身亦能发展,故而,教育要辅佐人去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 教育的根本是人的发展,而发展的前提是人具有可发展性。人有可发展性的原因:人有可授 性、可暗示性,正是因为有心灵及五官的配合而具有了这些特性,这些特性使信息像阳光、 雨露一样被吸纳。人的语言也因为人可以吸纳各种不同类型的明示或暗示而变得丰富起来, 丰富起来的语言本身又大大增强人的吸纳能力。
然而,这也正是人的可发展性强化了自己的 生命力,语言丰富起来的人就是生命力更强旺的自己,向下延伸、向上生长了的自己。 人有无限的潜能。为了激发这无限的潜能,我们必须要进行教育。 在《教育哲学》这本书中,要求我们要进行人的全面发展:即换个角度说,全面发展是人的 内在要求,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一种外在要求;人的要求与社会的要求,这两个不 同的要求,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只有建立在前者基础上才是合理的,并且,只有当后者自 觉的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时,社会的要求才变成社会本身的内在要求,社会才不再是撕裂的, 不再只是站在外面、站在旁边呼喊的。 人的全面发展,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时常提到。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等的口号的提出等, 但当我们真正上课,在学校学习时可并非如此。
所谓的 主课 可以随时抢占 的时间,每当做作业也可以忽略美术等课程的作业。在这些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眼中,成绩被 排在了首位。所谓 教书育人 ,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看到 人是什么 ,这是为了我们更好 的了解 教育是什么 ,我们该如何正确的学习。 果然,作为未来的教育者,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要充分了解自己所要做的事。加油吧!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2
这一章分为三小节,每小节属于递进式的。
1.心理科学的发展。
从“理论”一词开篇,主要是为了呼应前一章。“理论”在自然科学发展中,是对科学事情的“解释”,是可以经过实验与观察进行证明的。而在教育中,“理论”这个词比大部分的其他情境中使用更为频繁而且随意。所以本小节主要把教育与其他科学进行类比和分析。
很多人会同意教育本身并不是一门科学。它反倒是由一个共同的目标所联系的一系列实际活动。教育就像医学和工程学一样,是一系列实际性活动。如果理解了应用于我们必须工作的对象中的那些自然规律,我们就会更好地理解如何实施这些活动。
一个好的教师能够从*常经验中足以知晓人类本质的活动,从而有助于他有效实施教学活动。
关于人的科学的发展,就像关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样,一直是由社会条决定的。
2.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
在去剖析“理论”在社会科学中的发展时,文中先是引导我们去比较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而这个不同,可以让人清楚看出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范围。
它们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科学的发展历史很短。心理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其历史还不到100年。在成为独立科学之前,它曾经是推测哲学的一个分支。
第二,人的科学的规律与自然科学的规律不同表现在:自然科学规律可以当作世界上永久的且不可以改变的特征。而人的.本质规律可以有几种变化的方式。如基因的突变,人类倾向性对社会结构的影响,社会结构也能影响遗传能力发展的方式。
第三,社会科学实验的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主要表现在一是道德问题,其二是从技术上来说,出于明显的原因而在任何大的范围内改变社会条件是非常困难的。
第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最为重要的差别存在于它们各自的发展水*上。科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一个学科的常识知识阶段。第二阶段为自然历史阶段。第三阶段是一个充分发展的科学阶段。
3.何为“教育理论”?
这是本章最为重要的内容,用本章的结尾来回答:用于教育语境中的“理论”一词,总体上是一种礼貌性的称谓。
这一章节中最为经典的恐怕是对“教育理论”的分类。
教育理论中的第一类是存在教育著作中的一种形而上学的论断。它们是作者主观的猜想,它们既不能通过由成熟和公共认可的方法来收集、检验和评估的证据来证实,也不能通过它们来证伪。更重要的是,不管我们是否认为这些论断有意义或者可以被证明,我们至少应该辨认出它们来。
例如柏拉图的著作中的教育建议:人在本质是一个与某种物质载体有暂时联系的灵魂或精神,这种灵魂和精神先于肉体创生并且不会消散。
第二类是教育理论中的价值判断论断构成。
一个教育理论的哲学批评,其部分功用是分解出指导价值并使之变得清楚起来。教育改革者的大部分流行语和口号都是陈腐的价值判断,诸如“依天性而教育”“为民主而教育”“机会*等”“为公民资格而教”等。更重要的是,这一类指示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口号。它们应当明确地规划出来,与实践相联系并被辨出真相。一种不加诊断的价值判断是造成智识困惑的源头。
教育理论的第三种组成是经验性的。这个很好理解,属于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但文中把这种经验又分为了两类。第一类是在生活于心理学成为一门成熟的实验科学之前的那些理论家的作品中相对比较常见,它们由对教育实践的建议组成。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比起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来说更具有影响力,因为它得益于“实践”。而大部分教育理论与其实践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如此紧密。不管是已经发生的理论,还是准备发生的,它们只是教育实践创新上的装饰,真正起作用的是实践本身。
另一种是单是建立在“实践”所获取的经验上的,而是在边实践,边修正的教育理论。理论和实践 变成了一种交互关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修正理论。今天关于感知、学习、动机、“智力”的本质及其分配和发展、教育落后的诱因以及诸如此类的其他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朝着所期望的改善结果的方向上改进教育实践。
所以作者在辩明“理论”以后,说出了“只有在我们扰成熟的心理学或社会学实验结果应用教育实践之时,它才能得到证明”,它才能称之为“教育理论”。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3
为了让我们能够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发现自己的可发展性,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教于有声,育于无声,教育有声无声之间完成使命。所有这些命题应然:教育应当成为教育。教育首先是自己看到人的可发展性,然而,具体到个人,并不一定都能看到自己的可发展性,因而,教育要引导人去看,去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并且,可发展性本身也还是个流动性概念,它本身亦能发展,故而,教育要辅佐人去发展自己的可发展性。
教育的根本是人的发展,而发展的前提是人具有可发展性。人有可发展性的原因:人有可授性、可暗示性,正是因为有心灵及五官的配合而具有了这些特性,这些特性使信息像阳光、雨露一样被吸纳。人的语言也因为人可以吸纳各种不同类型的明示或暗示而变得丰富起来,丰富起来的语言本身又大大增强人的吸纳能力。然而,这也正是人的可发展性强化了自己的生命力,语言丰富起来的人就是生命力更强旺的自己,向下延伸、向上生长了的自己。
人有无限的潜能。为了激发这无限的潜能,我们必须要进行教育。
在《教育哲学》这本书中,要求我们要进行人的全面发展:即换个角度说,全面发展是人的内在要求,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一种外在要求;人的要求与社会的要求,这两个不同的要求,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只有建立在前者基础上才是合理的,并且,只有当后者自觉的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时,社会的要求才变成社会本身的内在要求,社会才不再是撕裂的,不再只是站在外面、站在旁边呼喊的。
人的全面发展,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时常提到。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等的口号的提出等,但当我们真正上课,在学校学习时可并非如此。所谓的“主课”可以随时抢占“副课”的时间,每当做作业也可以忽略美术等课程的作业。在这些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眼中,成绩被排在了首位。所谓“教书育人”,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看到“人是什么”,这是为了我们更好的了解“教育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的学习。
果然,作为未来的教育者,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要充分了解自己所要做的事。加油吧!
《京瓷哲学》读书笔记3篇(扩展2)
——哲学大纲读书笔记3篇
哲学大纲读书笔记1
人的知觉对个人来说是私人性的,我所看到的,别人看不到,别人看到的,我看不到。比如说眼前有一只猫,两个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他们看到的猫肯定是不一样的。虽然是他们都知道那是同一只猫。
我们所知觉到的世界并不是世界的本身,而是经过我们主观心灵加工过的知觉。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提到过一个比喻:设想在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他们自小呆在那里,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如同木偶戏的屏风。人们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而火光则把透出墙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如果他们中的一个碰巧获释,转过头来看到了火光与物体,他最初会感到困惑;他的眼睛会感到痛苦;他甚至会认为影子比它们的原物更真实。如果有人进一步拉他走出洞穴,到阳光下的世界,他会更加眩目,甚至会发火;起初他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然后才能看阳光中的事物,最后甚至能看太阳自身。到那时他才处于真正的*状态,会开始怜悯他的囚徒同伴、他的原来的信仰和生活。如果他返回去拯救他的囚徒同伴,他得有一段时间去适应洞中的黑暗,并且会发现很难说服他们跟他走出洞穴。我们头脑中对于客观事物的知觉,就好像墙壁上的倒影,只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反应。我们应当将二者区分开来。
《京瓷哲学》读书笔记3篇(扩展3)
——幸福哲学读书笔记
幸福哲学读书笔记1
幸福哲学告诉我们:贪婪的人永远不会满足。
真正的幸福是身体健康,灵魂安宁。为了达到这种状态,我们需要保护好完整的天性,不要用物质去损坏它。物质的满足永远都只是暂时的。
经历过许多种快乐的人,到最后会意识到真正的快乐是精神的快乐。周国*先生说了他人生中两段最快乐的时光。一个是他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世界上有这么多漂亮的姑娘。但是碍于时代和他自身的年龄问题,他就只是单纯的欣赏。在大学期间,他读了大量的书,称这段时期是青春期的阅读,没有目的,只是一种饥渴,一种想要和整个世界谈恋爱,和人生谈恋爱的冲动。他形容翻开一本书时的感觉为艳遇!“艳遇”这两个字让我想起钟立风,想起去现场听他唱歌的感受,想起他的《像艳遇的一样忧伤》。周国*先生说艳遇的时候是一种精神得到刺激与满足时的惊喜。这种感觉,每一个深夜阅读过的人应该都有过的,在你没去过的地方,有那么一个人,写出了你的心声,或者让你对生活有了一种新的认识,这种感觉,都可称之为艳遇。
今天没有争取到机会告诉周国*先生,我的青春期阅读可以说是从他的书开始的,一本一本,认真的读,跟随着书里的思想成长。现在虽然不读他的书了,但我知道,我写文的风格受他的影响很深。因为有那么久的时光,每天都在阅读他的书,感受他的世界。
他的第二段最快乐的时光是初为人父时。他说,当女儿降临之后,每一天都是新的,通过这个小小的婴孩,他对世界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这个小生命让他的生活回到一种动物的最纯粹原始的状态。他喜欢给孩子喂奶,换尿布等等一起琐碎的事情。他说这是一种,莫大的幸福。甚至戏称自己是大奶瓶。他以为男性不能怀孕,孕育生命,喂奶,实在是遗憾!让女人孕育子女是上天对女人的珍爱。说完这段话,响起了掌声,这掌声是在做的女同学自发的。他对女性的肯定,对女性智慧的评价,是他书中很大的一部分,熟读他书的人,都是知道这点的。很少有作家这么直白这么诚恳的夸赞女性,写出女性最宝贵的品质,并且发自内心的欣赏女性。
在他的孩子会说话之后,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当孩子的秘书,记录孩子的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他说,最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只是想在孩子长大后,给孩子一份礼物,让她看到她是如何成长起来的。这些才是生命中的珍宝。人的记忆是有限的,所以他要用文字记录下来,他不舍得让孩子的妙语就这样白白流逝。
每个人生来都是简单的,复杂是后来造成的。在迎来这个小生命,他开始反省美好的人生。在讲这段的时候他引用了一位哲学家的话,大意是说,婴儿是最干净的,婴儿的孕育是为了让人们看清楚生活的本质,让生活回到最简单的状态,让生命恢复纯粹,而天国是需要怀有婴孩儿的心的人才能进入的。他说这个小生命让他重返天国。
曾经有一个读者给他写了一封信,落款是“生命本来没有名字,你是,我是……”后来他用“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这句话做题目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我有印象。人生来就没有名字,是纯粹的个体,至于随着年龄增长而带来的身份,权利,财富,都是社会的堆积物。人不能摆脱社会生活,但我们应该对身外之物保持客观的态度与一定的距离。
保持单纯很难。有一个说法是动物自己需要多少、需要什么,动物清楚,因为动物仅仅是要生存。但是人不清楚,人除了生存以外还有很多需要,精神的需要,物质的需要,这里面就包括了许多假的需要。为了过的幸福,人生需要两个简单。物质生活的简单和人际关系的简单。假如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能好好的做人,社会就能太*许多。
作为人,要想幸福,就需要珍惜*凡生活的价值,因为所有的不*凡都要回到*凡。不论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到最后是否幸福都是需要用*凡生活的好坏来衡量。在这其中,能够和家人和睦相处是个重大成就。有野心的人把心思都献给敌人,自然就少了好多时间献给自己的家人。
有三样是幸福的根基:相爱的伴侣,和睦的家庭,知心的朋友。试想想,在外奋斗回到家中,如果没有笑声,该多么的悲惨。没有可以交心的朋友,是多么的孤独。
第一点,生命的简单说的差不多了。接下来讲的是第二点,精神的丰富。做人的幸福,是区别于其他生灵的思考的能力。作为高级的生灵,享受老天给予的区别于其他生物的品质。总结了一下人的属性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智力,思考能力。第二是情感,也就是感受力。第三是德,是实践能力。
智力,换句话说是自由的头脑。人要有好奇心,对事物、对世界有了解的兴趣,对知识有深切的渴望。还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动脑子。在周国*先生眼中,知识分子,不光要有知识,更重要的是思考的习惯,对事物有自己独立的认识,并且执着的追求知识。他还讲到丁肇中先生的故事,说做科学研究,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而不是为了名利。作为一个人,需要对世界、对宇宙感兴趣,对我们身边的所有存在感兴趣。而什么是合格的学生,他说是有快乐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跟着老师跑的学生不是好学生。离开学校忘记那些公式与解题方法之后剩下的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羡慕所谓的专家,专家就是训练有素的狗。
在现今社会中,谈幸福的工作很难。大部分对工作的要求就是工资多一些,待遇好一些。工作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快乐最重要的领域就是快乐工作,也就是拥有自己的事业,至少要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没有快乐工作的能力。仅仅想谋生,就不会快乐。他说了一句话,我非常的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能够养活自己。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能够让他们也感到幸福。”这两句话,概括了*凡生活中的幸福真谛。
第二点是情感,一个人要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善于感悟世界的美,这样才能更大程度上的感受到做人的快乐。一个人内心是丰富还是贫乏,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有的人只能看到利益,看不到其他。这样的人不能体会到真正的幸福。要如何使内心丰富呢。周国*先生说,一个方法是通过阅读来熏陶心灵。丰富内心,让内心有财富。关于阅读,他说了三点:一是养成读书的习惯,读无用的书,与专业无关。二是选择书,读大师的书,第三把大师的书当做闲书。读的多了,就有一定的沉淀。在读书的过程中,会有作家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的感觉。这是自我发现、自我觉醒、自我丰满的过程。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写作。记日记是为了记录生活的美好,让生命有回味的资本。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经历,是思考感受。留住感受与思考,生命里一件重要的事。写日记在某种程度上是辅助人进行独立思考的。夜深人静,独处。心灵的账簿,全是收入,没有支出。写日记是与自己的对话,通过对话,了解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样在生活的时候就能够更加投入。人有两个朋友经常被忽略,一个是好书,活在好书中的伟大的朋友。另一个是自我,跟自己交谈,发现身上更高的自我。
第三点,幸福最高点是道德。做好事最快乐。人应有善良高贵的品质。善良让生命和灵魂都处于应当的状态。生命与生命之间要有同情心,能够体会他人的不易,从而爱人。做人是有尊严的。而人残酷起来比任何动物可怕。
《京瓷哲学》读书笔记3篇(扩展4)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0篇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
对*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当我捧起这本《*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冯友兰先生对哲学“入世”与“出世”的剖析让人心境豁然开朗。佛家说,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这些归结起来仿佛是说,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
有人认为,儒家是入世哲学的代表,并举例证明。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从表面上看,*哲学是入世的。因为*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但冯友兰先生指出,从更广更深的角度而言,这种看法有失公允。*哲学中的一个主要流派道家认为,生命是个赘疣,是个瘤,死亡是除掉那个瘤。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
儒家所指的圣人,是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道德完美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其内在的修养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会上的功用。只不过儒家和道家的侧重点不同,儒家重“名教”(把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化),道家贵“自然”(顺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讲究三纲五常,道家讲求修身养性。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这两种思想看来相反,其实却相辅相成,使*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取得较好的*衡。入世哲学是强心剂,出世哲学是清醒剂,入世哲学使人关注社会价值,出世哲学使人关心自我的超越价值,入世哲学使人振奋,出世哲学使人安逸。入世和出世互补,进退相宜,这是*人从入世和出世哲学中获得的人生智慧。冯友兰先生在“*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升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在为功名利禄所累和人心浮躁的今天,*哲学思想也许是慰藉心灵的一剂良药。歌手李娜在出家时说过四句话:“人有四种境界:
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
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
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只有进入第四种境界,人生才闪出亮点。”进入第四种境界闪现人生亮点,对于我们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过高和不太现实,但通过对哲学的修养来实现对人生较高层级的领悟,找到精神的家园,确是每个人人生的一种使命。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2
冯友兰先生在其《*哲学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即我们所做的事都是出于利己考虑,尽管结果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
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自己谋取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其中关键的是这种影响引发了人与人之间一系列的问题,对此我有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人与人之间信任在逐步减少,诚信危机不容小觑。现代社会的人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有时掌握信息资源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在社会中的利益分配,因此,人与人之间慢慢就会产生欺骗,从而减少信任感。再者,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难免会心理扭曲,为谋利益不择手段,直接导致诚信危机。
二、人与人的关系受利益因素影响增强。人们由于在社会中的分工不同,进而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别,而人总是向往好的事物的。处于底层的人为获取相对高的社会地位,处于高层的人为保住既得利益。总言之,人际交往大部分是掺杂着利益的。纯粹的亲情或友谊正在流失。
三、人际交往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现在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真心对待,对纯粹的亲情和真诚的友谊即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是向往的;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对他人处处设防,为防受到伤害而谨小慎微的保护自己。简言之,现在的人总是在互相依赖与互相提防中小心协调。
我认为不论是孟子的“人性本善”还是荀子的“人性本恶”都不足以解释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达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会真正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和谐社会。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3
我喜欢买书,但不是爱读书的人,每次读书都是虎头蛇尾,一旦不能一气呵成,就从此搁置了,于是家里、办公室到处都是看了一半的书,或将书翻扣着将封面封底统一向上,或夹个书签等待下次能把它想起,理论书籍更是如此。要“照镜子,正衣冠”,我应该老老实实承认,每次写个人评价“能够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其实是撒了谎的,对于我这种说假话已经近乎习惯的人,的确应该“红红脸,出出汗”好好进行一下批评与自我批评了。
儿子读高三,经常会在网上买书,中学封闭管理,无法收快递,地址常常留我的。鉴于此,我比儿子早一步接触到了冯友兰先生《*哲学史》的中文版。冬日的午后,天气格外好,太阳暖暖的照着,大院里的银杏树叶子飘落下来,一地金黄。水池边的长椅被晒得暖暖的,四周静悄悄的,应了一句俗话:太*时代“连午后的阳光都是安宁的”,*脆坐到长椅上,打开快递包裹拿出《*哲学史》,四周一片静谧,内心的世界仿佛一下子变得安静乃至干净,“一篇读罢头飞雪”,不知今夕何夕。我这样一个无知的躁动者,第一次与冯友兰先生慈父般的目光深切对望。
不得不说,《*哲学史》是一本很好的哲学读物,它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对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思索人生。
冯有兰先生说,“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有些时候,人们常常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不同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构成某种哲学的特色。*特定的社会背景,形成了独特的*哲学,*哲学有着众多的门派和不同的发展完善阶段,在*,哲学与人人有关,*哲学支撑起了*信仰的半壁江山。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4
现在人们总觉得生活没有安全感,总是害怕别人会伤害自己,究其根本,在于社会尚未能很好地践行“仁”的观念。试想*之十三亿人,任何一个小小的善意举动乘以十三亿,其社会意义都会是巨大的;然而虽然所有人都知道人性向往的是什么,却不能都做到推己及人。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但是怎么才能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呢:当年孔夫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而当今吾辈亦应取其思想精华继承并发扬之!
何时才该感到幸福?怎样才能算作成功?其实问题的答案高中时就已经从我的眼前掠过,但直到读到《*哲学史》中庄子那一章时我才意识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纵然鹏拥极致之大而蜩与学鸠仅极致之小,但其是否快乐应以是否顺应了天性为标准,如果从顺应天性的角度来评判快乐,则“大鹏无以自身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5
一、哲学探讨的问题———如何成为圣人:即获得终极幸福的人
哲学是为了探究人如何成为人,知识是为了让人如何成为某一种人。比如学习绘画是为了成为画家,学习医学是为了成为医者。哲学则是为了成为心灵上最高成就的人。
*比较普遍的哲学学派,一个是儒家,一个是道家。儒家入世过多,道家则有入世亦有出世。庄子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是为了增加知识,为道则是为了提高心灵的境界。
形而上者谓之道,行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无形体的规律是道,有形的东西则是器具。
*古代哲学认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出世和入世的统一,他就是圣人。古时*认为圣人应该是内圣外王的。
*古代哲学家都是以身载道,他的生活即他的哲学。
作者冯友伦则认为:一个人应该对宇宙有着非常高明的认识,又能生活在社会之中。
二、*哲学的特点———含蓄,尚农,爱自然
*文化崇尚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往往表达的思想不在言之中,而在言之外。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古代自以为中原乃世界的中心,外围是海。所以用四海之内表示天下的意思。
士农工商,*古代以地主和农民为最上。所以反映出尚农,爱自然的哲学。重农轻商的社会环境也造就了古代*含蓄而基于直觉经验的哲学,不同于重商的西方基于推理演变的数理科学。
*古代家族阶级复杂。因而很多关于家族阶级关系的哲学出现,不管是老庄还是孔孟,都对父子,兄弟,君臣等关系有一套见解。
*古代哲学最具影响力的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
三、孔子、孟子、荀子———儒家
孔子提倡名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长幼有序,君臣有别。
孔子提倡仁和义,这里的仁和义都是针对人而言,所以孔子的哲学依赖于人类社会。基本上儒家的哲学都是依赖于人类社会的,重礼的。
孔子是*第一位教师,编制了《诗》、《书》、《礼》、《乐》,《春秋》,拥有很多的弟子,在很长被古代*奉为圣人。儒家成了*古代最大的哲学学派,同时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成了古代学子必修课程。
孔子名言: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朝闻道,夕死可矣。
孟子建立了人性本善的理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倡导浩然之气,通过知道、聚义来养浩然之气。
荀子提倡人性本恶,认为人善都是人为的,后天教养的,并非人的天性。荀子认为人必须要生活在社会中,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并且天有天的职责,地有地的职责,人有人的职责,人只要履行自己的职责,没必要去思考天的职责。秦国著名的法家代表人韩非子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
儒家注重礼乐仁义,其实是在关注人感情和社会关系的一部分。人有理智和感情,儒家认为应该*衡于理智与感情之间。
四、墨子———墨家
墨子并不赞同孔子,孔子是文雅的君子,墨子则是战斗的传教士。儒家多从贵族阶层出发,而墨家则多由下层阶层。因而墨家认为儒家所崇尚的礼乐都是无价值的奢侈品。
墨家法规严明,勤奋吃苦,崇尚兼爱,这个兼爱不分亲疏,对父母和对旁人应同样的爱。为了让人们执行兼爱,墨家创造并相信鬼神的存在,认为鬼神会评定一切,做了坏事会被鬼神惩罚,做了好事则会被奖励。
墨家最高统治者称为矩子。墨家大多由游侠组成。
墨家的功利哲学:墨家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利,所得而喜,害,所得而恶。西方也有哲学家认为,人类受快乐和痛苦两个威权统治,它们决定了人的一切行为。
墨子的逻辑学:老子主张知识无用,而墨家认为老子这个主张本身是一个知识,所以老子是自相矛盾的。庄子认为辩论不可取,墨家认为庄子用大段的文字去说明辩论不可取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个辩论,也是自相矛盾的。墨家以这个逻辑反驳老子知识无用和庄子辩论无用。
墨家的知识论:墨家认为人有知的能力,只有在这种能力与知识对象接触的时候,人才能获得知识。他们把知识分成三类: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的知识,通过传授获得的知识,通过自己推论获得的知识。
五、名家———辩论家、诡辩家
*古代哲学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名和实。比如,这物体是桌子,‘这物体’是实,‘桌子’是名。实是指实际存在的物体,而名只是人类赋予物体的称号。名家着重通过语言上的漏洞去辩倒别人。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辩论。公孙龙牵着马路过城门,因为马不能进城而被拦下。公孙龙则说,这不是马,是白马,白马非马。这里说的是马和白马这两个概念不能相等。
还有一个故事,说明名家玩弄文字概念游戏。秦赵有约,秦想做什么,赵助之,赵所欲为,秦助之。秦兴兵攻魏,赵却要去救魏,秦不开心了,说我们有约,你怎么不助我反而助他。赵就通过*原君找公孙龙,公孙龙教赵去跟秦说,那我现在想救赵,秦你跟我有约,怎么不助我反而要去攻他。
名家表明了名这一个概念,从而提醒了哲学家跳出名的范围,去思考实。实,就像现代哲学常说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我自己的想法,就连我们所研究的实,却也还是建立在我们的思维以上的,还是无法确定,正如曾经看到一句话,人类甚至无法证明自己以及这个宇宙的存在。
六、老子、庄子———道家
始于杨朱,发扬于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
轻物重生,全生避害。不能因为外物损坏自己的身体,应从一切伤害中保全自己。所以儒家认为,道家重我,是无君,墨家兼爱,是无父,无父无君,与禽兽无异。
道家很大一部分在探索宇宙的规律,提倡遵循万物的规律,与宇宙融为一体。齐生死,一物我,从超越现实的观点看待生死,物我。如此,避害中的避则不是逃避,而是从一个思想境界进入更高的另外一个思想境界。
老子: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最终的奥秘,道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我们无法像说明桌子椅子一样给道一个有属性的名,道是不可言的,它是万始之始。哲学家一直在探讨宇宙发生的原因,就算如今可以知道宇宙是通过大爆炸来的,那么为何会有大爆炸,大爆炸之前又是因而存在的,最小的单位是原子,然而原子又是因何而来。老子则认为一切之始是由于道,正如西方一些人认为宇宙的原因是上帝。
老子认为虽然万物都在变化,但是规律却是不变的,而物极必反则是不变规律中的一条。
一个事物到了极端就会向反向发展,物极必反,物壮则老,这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所以老子有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名言。同时告诫人们不要走入极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称道给予人最自然的东西是德,人需要摒弃五音,五色,知识,德不离身,复归于婴儿。这里的婴儿却不是婴儿状态的无知,而是有了很多知识以后,忘却所有知识的超脱。老子认为知识也是人的累赘。
庄子:庄子对于道、德的看法和老子一致。庄子认为应该顺乎天,才可以和善幸福,这里的天是指自然。比如,牛马四只脚,这称为天,即自然,给马套上头饰,给牛穿鼻子,这是人为。所以,道家反对通过制度条规来束缚人,希望人以及人的社会顺其自然,而道家眼中理想社会的统治者应该无为而治。否则,则是以人灭天,以人为消灭自然,结果只有痛苦和不幸。
庄子对于生老病死的看法,是通过合理的理解来化解这些痛苦。比如天气下雨,小孩会哭闹,而大人则不会,因为大人对下雨的理解比小孩子多。通过对自然规律的理解来化解这些痛苦。这里可以看到庄子对于老子丢弃知识的观点有不同。
顺其自然可以让人获得相对的幸福,而通过理解人与自然的同一来达到绝对的幸福。人与宇宙同一,人无我,就可以超越生死,达到绝对的幸福。人无我了,表面上看人是失去了自我,但是人与宇宙合一,拥有了更大的一个我。
庄子反对名家,认为名家的辩解都是建立在自己有限的认知之上的,没有站在更高的观点。从这一点启发到我渐渐有点理解老子丢弃知识及庄子无我的观点。因为无论怎么样,我们都是从自己的思维出发,而我们的思维有限,就导致我们的认知有限,无法到达更高的高度,既如此,则不如丢弃自我的认知,甚至丢弃自我,以达到更高的高度。
七、阴阳家—邹衍
阴阳家主要研究星象,占卜等。
阴阳家为了寻找万物形成的规律,提出了无五行。认为万物都与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相关联。
阴阳家试图寻找宇宙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阴阳说,认为阴阳相互作用是宇宙形成的原因。另外一个影响宇宙的原因是数,即一二三等数,他们认为五行是由数变化而来。因而有天数之说。
阴阳家研究历史行进的规律,提出了五德的概念。认为五德的交换造成了朝代交替。比如周被秦取代是因为周的德(金木水火土中的一种)被秦的德(秦一直认为是水)所继承。这个学说影响很大,导致后世皇帝都说奉天承运,即继承五德交换的运。
八、佛学—鸠摩罗什,法显,玄奘等
佛教由东汉时期传入,魏晋时期发展。分大乘佛教(度他)和小乘佛教(度我)。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佛学认为外界为自心之所现,虚妄不实,所谓空也。佛之最高境界,乃永寂不动者。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6
《*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六书纪贞元,三史释今古”哲学体系中的“三史”之一。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讲述了*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1]在阅读冯先生介绍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时,我对庄子的思想,尤其是他的逍遥自在人生态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此我表达一下自己的拙见。
庄子,原名庄周,是道家的第三阶段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思想与著述被记录在《庄子》一书中。谈及他的思想,一般人就会联想到名篇《逍遥游》里所描绘的那种“为我,放任,避世,空谈”,其实不然,应该是那种“忘我,顺其自然,入世而超世”,并且包含着至高的人生境界。这也是庄子对“道”的高深领悟。
一般人如果认为庄子那种避世的心态源自于他对人间情况的不谙抑或无法应对复杂的人世间,那就大错特错。因为他对人世间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对人生问题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非凡见解。例如,他详细观察了人的情绪变化,在《齐物论》中,一下子提及了十二中:喜、怒、哀、乐、虑(忧虑)、叹(叹息)、变(反复)、慹(恐惧)、姚(轻浮)、佚(放纵)、启(张狂)、态(作态)。真可谓全面丰富。另外他还提醒到人不可扰乱人心,他在《庄子。在宥》中这样描写人心:“老聃曰:‘女慎无撄人心。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淖约柔乎刚彊。廉刿雕琢,其热焦火,其寒凝冰。其疾府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县而天。偾骄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说到人心理复杂的情况,恐怕很难找到如此贴切生动的描绘了吧!由此,可以看出庄子并非对复杂的人间情况的无知,而是研究的如此透彻。
正如庄子上面所描绘的那样,有关人的问题是如此的复杂,那么人生还有没有追求快乐幸福和灵魂得到安放的希望?答案是肯定的,但庄子指出必需通过身心的修炼。具体做到如他在《齐物论》中描绘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就是要我们排除身体的欲望与心智的执着,做到“无我”,“忘我”的境界。以他的术语来讲就是“心斋”。何为“心斋”?就如他在《人间世》讲述的“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进一步讲就“心斋”是指心的斋戒,而不是指宗教信仰上的饮食戒律。“心斋”的具体作法,就是要逐渐减少来自身体感官的诱惑与欲望,以及以我为中心的观念与成见。总之,就是要对“心”进行一番“清理”,摈弃杂念,使它进入虚静的状态,使自己进入“忘我”,“无我”的境界。
由此,关于处世的方法,庄子强调“外化而内不化”(《知北游》),一方面随顺外物而变化,另一方面内心保持不变。内心与“道”契合,圆满无缺,在精神自由层面所保持自然本性,自然不必变化;外表和言行就要配合融入世俗,作到“顺人而不失己”(《庄子·杂篇·外物》)、“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这些反映的是庄子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十分精妙。[3]“外化内不化”,坚持并有融通,通达和坚守一并而行,有取有舍,有进有退。这方现了君子处世为人的大智慧。
在他处世的哲学中,最让人神往的一句话是:“泛若不系舟”,“虚而待物者也”。庄子为我们描绘了一种虚己以游世,虚而待物的人生。“虚”字有单纯*淡之意。泛舟不系,随水而漂,人若无执,则可化解于无形。这也正是庄子“心斋”所要达到的人生境界。通过“心斋”,化解自己的执著和不得已,让心处于虚静状态,达到空灵层次,作到自我由忘而化,化解自我与无形。人心是复杂的,若是任由身体感官去牵引,疲于世俗的诱惑而执着于心,进而耍弄心机,事事计较,那么心就成为烦恼和痛苦的根源活着片刻也不觉的安宁。因此,“虚而待物”,超越于“我”,达到“无我”的境界,与道合一,不但不会痛苦,不反而随遇而安,像庄子一样“上于造物者(道)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这是何其逍遥自在的人生呀!不仅令人羡慕不已。
在现如今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由于太过执着于世俗之争,丧失了内心的清明,分不清孰轻孰重,不懂得得与失,舍与得,往往使自己在处世方面做不到“外化而内不化”,以至于自己活得不安宁,活在痛苦之中,找不到快乐。我们周遭人们患忧郁症的更是有增无减。有没有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呢?有时,心境就是就是一剂良药。为何我们不学习一下庄子的那种“虚而待物”的人生态度呢?将一切无谓的不得已、不必要的执着“相忘于江湖”,以换的像鱼儿那样遨游于大海的快乐与自由。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7
在读冯友兰的《*哲学简史》之前曾经看过一些他的生*事迹,其中有一则趣事让我记忆深刻。话说当年抗战时的西南*,*的精英知识份子庄辗转撤退到四川腑地的李庄。车子路过一处城门时,司机提醒大家不要将手伸出窗外以免受伤。
这么一句善意的提醒让冯老开始思索手伸出窗外与受伤的必然性联系。没错,走神是哲学家有的一种状态。就在这种状态下冯老的手撞到城墙上骨折了。金岳霖后来常拿这事情取笑冯友兰。我不禁联想到是何等的书呆子身上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本简史是由冯老在美国的讲稿整理而成,短短的二十多万字讲述了*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作者用极流畅的语言将*自孔子以来的哲学大家一一罗列,并溶入自己的人生睿智与洞见。虽然现在的语言习惯已经与1940年代有很大的差别,但此书仍然是我阅读的众多哲学类书籍中文笔最洗练的佳作。实在没有想到一个书呆子能写出这样的书来。
初读此书时脑子里对*哲学还是浆糊一团,零星浅显的读过一点《论语》、《道德经》、《易经》、《六祖坛经》、《传习录》。儒家、道家、佛教、禅宗、墨家、入世出世……,这些耳熟能详的*哲学经典词汇他们背后的历史、涵义我是真不清楚。很艰难的读完第一遍,花了约一个月的时间。回头仔细一琢磨,脑子里的*哲学地图还是模糊一片。静下心来又用两个月的时间慢慢的读第二遍,某些感兴趣的章节再多读几遍。渐渐的这幅哲学地图清晰起来。
那些逐渐没落的:墨家、名家、阴阳家、法家……,那些久而弥坚的儒家、道家、禅宗……。*哲学的各流派在几千年的文化长河里相互交融,取长补短,最终凝聚成了今天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虽然没有具象化的信仰某一宗教,但5000年的儒家思想文化底蕴已经深深的植入所有炎黄子孙的骨髓之中。
冯友兰在书的结尾中提到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同时他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个划分和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哲学的传统任务就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
这也解了我心中的结,无论是东西方哲学和宗教,大家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是何等的相似。“担水砍柴,无非妙道”、“条条大道通罗马”。哲学无非是精神修养的方法之一,何必在乎是读孔子多一些还是读黑格尔多一些呢。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8
摘录笔记以*哲学背景为开头,包括第一章*哲学的精神、第二章*哲学的背景、第三章各家的起源,接着就是开始对于各家的阅读摘录,以儒家为首,包括第四章孔子、第七章孟子、第八章荀子、第十五章儒家的形上学、第十七章董仲舒、第二十三章到第二十六章的新儒家,然后以第十八章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为节点,接着阅读道家,其包括第六章杨朱、第九章老子、第十章庄子这道家的三阶段,还包括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的新道家。主要的儒家和道家结束后,开始第五章和第十一章的墨家、第八章的名家、第十二章的阴阳家、第十四章的法家、第二十一章的佛学和第二十二章的禅宗。最后,以当下为焦点,世界为范围,阅读第十六章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学的传入、第二十一章*哲学在现代世界,结束对于整本书的阅读。那么,接下来总的读书心得也就按这个方式进行思考。
古代*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陆国家,由于是大陆国家且土地大部分适合耕作,故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农业文明,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所以一切的源头都是农业,那自然就包括*哲学。
在*哲学中,对于宇宙的反应,本质上是对“农”的反应和看法,*思想的主要两个趋势,道家和儒家的根源,他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在同一轴杆都表达了对农的渴望和灵感,只是在方式上各不相同。例如,道家的“反者道之动”事实上就是中庸之道的另一种解法,物极必反的道理就是告诉我们,凡事应适度不应过极,也就是中庸。所以可以说,“农”是*哲学的开始和延续。
综合以“农”为基础的等级制度、法律法规和风俗文化等等,在中庸之道的影响下,就如同所追求的“内圣外王”一样,*哲学最终形成了“既出世又入世”的结果,事实上都是一种*衡,一种中庸的体现,而也是中庸之道,让*哲学互相交融、互相结合,不断地吸收消化,变成新的事物,如同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中指出的“外来文化的入侵总是会被中华文化所融合吸收”。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的中华文明延续至今。
儒家,无论是早期儒家还是到后面演变出来的新儒家,很长一段时间在*的历史上处主流的地位,以等级秩序为界线,规定所对应的礼仪礼节。每个有名分的人,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以忠恕之道为方式施行“仁义”,可以说是儒家对于“善”的看法。虽然其地位特殊,但是儒家也并非一家独大。有反对其“正名”的等级制度的墨家,其自始至终采取功利主义的方式,认为不存在差等的爱,而应该实行人人*等。有反对其“入世”观点的道家,认为“无为”才是实现“善”的唯一法则。也有反对以礼治国的法家,认为“刑应上大夫”,法律面前人人*等(此处法律非现代法律)。还有醉心于“名”“实”之分,不顾实际的名家,粗糙的探寻科学起点的阴阳家等等等等。
每个学说都有自己的独特观点,但是通过分开单独阅读发现,事实上除了一贯坚持反抗儒家的墨家(之后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以外,道家、佛学、儒家三者之间都进行着不同程度的相互肯定和相互吸收,出现了禅学和新儒学,甚至后期的新道家反而认为孔子比老庄更伟大,因为其已经忘记了说忘。这就是*哲学的特点之一,比起西方“一神论”式的思想路线,东方的*以“百炼刚绕指柔”的方式,将本是殊途的各家学说,最终巧妙的融合到了一起,起到了适合当代社会的作用,推动了*文化的前行,其实*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这一方式的一大体现。就如同西方哲学的传入,给只有负的方法的*,带来了正的方法,如果在西方的话,定会分出个胜负,最终择一进行,但是在*,正的方法只是给予了*人一个新的思想方法,并没有取代负的方法,而只是补充了负的方法。根据冯友兰先生的看法“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出世又入世的,在这方面,*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对于*哲学是否对于世界哲学有所贡献,这个应交给时间来检验。而就个人而言,“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9
1、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
冯友兰先生在《*哲学简史》:他不认同传统的说法中关于《老子》一书是有个叫老子的人所做,且他早于孔子。
冯先生研究认为:《老子》一书不可能是孔子之前或同时代的产物。老子与《老子》一书并无必然联系,是两回事。完全可能有个叫老聃(老子)的人,他年长于孔子,很有用智慧;至于《老子》这本书,他的作者则另有其人,或是群体编写。这本书的年代晚一些,“我现在相信,这部书写在(或编在)惠施、公孙龙之后,而不是在他们之前。”
其理由:因为《老子》里有很多关于“无名”的讨论,而要讨论“无名”之前",就得先要讨论“名”。“名”、“无名”见于关于惠施、公孙龙等名家的记载。据此冯先生认为《老子》出现于惠施、公孙龙这些名家之后。
仅凭“名”或“无名”见于惠施、公孙龙这些名家的记载中,在孔子之前不见记载,而断言《老子》一书的年代,证据未免太单薄了些了吧?也许,在孔子之前就有“名”或“无名”的论辩,只是未被记载或我们未能见到记载罢了。
2、道无名
“道无名”这一部分可能是《老子》中需要费神理解的部分。
人类大多习惯于具体思维,生动形象是芸芸众生耳目所及的,可以通过感官把握的世界。绝大多数人的思想,都限于“形象之内”的世界,眼见为实等。即通过眼见、耳听、皮肤接触可感知的世界,从而获得信息。感知的世界可以具体表达,用名来称呼他们,描述他们。而“名家的哲学家开始思索名的本身,思索名,就是思索思想。它是对于思想的思想,所以是更高层次的思想。”
超越了具体,从而思考抽象的“无”、“无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因为“道”无名,所以不可言说。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对于道有所言说,只好勉强给它一个代号——称其为道,其实道根本不是它的名。也就是说,我们称道为道,不同于称桌子为桌子。我们称桌子为桌子,意思是说,它有某些客观的属性和用途,由于有这些属性和用途,就可以称之为桌子。但是我们称道为道,并不是它有任何类似的可以言说的有名属性。道,纯粹是一个代号,本身不是某一物,所以不可名,它是“无名”。
3、自然的不变规律
(1)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吗?极限在哪里?
万物变化莫不遵循一定的规律。其中最根本的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它的思想源头很可能是来自老子。在老子的原话是“反者道之动”、“逝曰远,远曰反”。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发展至极端,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少则得,多则惑”,“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些看似矛盾的说法,正是一切事物发展亘古不变的规律自古及今,大多庸人不知持满,后悔莫及。
(2)人生在世,如何预防欲速则不达,走向愿望的反面?
老子警告我们:“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里的骄,是人前进到了极端界限的标志。骄,是人应该避免的第一件事。在这方面孔子有同样看法。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大意是:假如一个人相貌与才能的美比得上周公,但只要骄傲且吝啬,则我们只会看到他的骄傲与吝啬,看不到其他方面。骄和吝,超过了界限,才和美不足观了。
(3)“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所说的“常”字表示永远不变的东西,或是可以认为是规律性的东西。
事物变化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老子把它们叫做“常”。老子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又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人应该认识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依据它来指导社会活动。老子称之为“袭明”——想要得到一些东西,就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即包容心。“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若想变强,从弱开始,“柔弱胜刚强”;“若想保持资本主义,就必须在其中容纳一些社会主义成分。”一个单位内一定程度的“反对派”、“刺头”的存在,并不是坏事。
(4)道家具有儒家一样的救世情怀。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不少人急功近利,做“房奴”、“车奴”、负债、焦虑难安,听听老子言,胜服清凉散,可以“袭明”。
道家的中心问题是全生避害,躲开危险。“庖丁解牛”说贵生,顺着纹理、规律生活处事就安全,否则会损伤生命。人需要柔弱、谦虚、知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所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以上都可以看做是从“反者道之动”这个总学说演绎而来得。“无为”,也来自此。“无为”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过头,不任性妄为。画蛇添足,就是适得其反做过了头。
任性妄为,不加约束,都是反自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取法于“自然”,道的运作是以自然为法则,以宇宙本来自然的规律为规律。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在这个生的过程中,每个个别事物都从普遍的道中获得能量,这就是“德”。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0
每个民族都会在其文明发展的同时对人和世界的各种本体性问题发问,由是则产生了哲人。不同民族的哲人思考的终极问题往往相同,但思考的方法,思想的表述则大相径庭,是以各民族的哲学之面貌多有不同。西方各民族的哲学自希腊出,自其伊始就遵逻辑、重推演,思辩缜密,有严谨的哲学体系。而东方的*哲学,或重现象而轻规律,或以直观臆断代替逻辑推演,且见于零散的言语中而长时间没有成为体系——这一切都让西方人和了解西哲的*人生疑:*哲学是不是合理的、完善的哲学?*哲人的思考方式有无可取之处?我亦有此疑,而冯先生的《*哲学简史》则使我读罢豁然开朗。
冯先生指出,在*,哲学如宗教之于西方世界一样深深渗入社会、为常人所持。是以一些哲人并不以自己为哲人,只于日常行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不求构筑体系,是以有别于西方。
而*哲人从直观处得哲思的哲学方法论极似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等欧陆浪漫主义哲学家、诗哲所持之法。较之拉丁语系诸语种,中文(尤其是先秦的文言文)无疑是一种微言大义、一言多意、拥有无穷“可能性”(海德格尔的概念)的语言。现代西哲已开始反思其自苏格拉底诸贤时形成的“以逻辑证哲学”之法,认为以语言为代表的逻辑系统并不具备论述哲学的能力(而*哲人早有“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义不可说”的观点)。海德格尔们自成表意充满“可能性”的新概念而用括号“搁置”前人逻辑清晰的概念——而*哲人早就在使用充满“可能性”的语言探讨哲学问题了。可以说,中文对*哲学的影响极大——既使*哲学失之严密逻辑,又使其跳出逻辑的局限接触了另一些真理。进一步看,拜语言所赐,*哲学的直观认知之法于西哲传统上的理性思辨,恰似叔本华之于康德、黑格尔;孔子所赞许的“暮春而游”之境,也神似欧陆浪漫主义诗哲的追求。所以,想研究*哲学,不妨与西方浪漫主义哲学进行比较研究。此余所得之一也。
有趣的是:与西哲的“先重逻辑、后弃逻辑”恰好相反,*哲学的主体——儒学则在孔子的“零碎语录”式哲学后形成了宋儒的理学体系。新儒学更加注重思辩,加入了严密的本体论,以合乎条理的方式表述思想而非“东鳞西爪”地漫谈。之前提到过叔本华与康德、黑格尔的对比,这里又出现了一对与相似的学者:王阳明与朱子。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后执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而朱子则是客观唯心主义“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总而言之,理学体系对逻辑(一定程度上)的重视是对*哲学这个整体的有机补充。
另一个对*哲学的补充来自先秦的名家。*哲学不重视“名称”与“实体”的关系,而名家却强调“名实之辩”。因为要讨论“名”,所以他们少不了要运用逻辑推理;他们也是最早一批挖掘中文表意逻辑性的人。后期墨家于此也有贡献。
故曰:研究*哲学时,既要重视其总体上的直观认知之法,又要注意其中与西哲相似的逻辑论证之法。此余所得之二也。
所得之三是最基本的一项:我通过冯先生的著述对整个*哲学史有了更系统的认知。之前对*哲学的经典文本、著作多有涉猎,遍读《四书五经》《道德经》《庄子》等,却难以获得一个整体的认知——因为*哲学的直观性及其记述的随意性、非专业性。而冯先生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家,将*哲学的发展历程系统地阐述,用富于逻辑的记述方式将*哲学那些“超逻辑”的思想串在了一起,提炼出了其内在联系——毕竟,记史还是不要那么多“可能性”好。感谢冯先生!感谢他对西哲方法论的了解,也感谢他对*哲学的责任感!若不是他的努力,西方人将至今不解*哲学乃至视之为非哲学,*人也将不能真正了解本国的传统哲学体系,失掉意识形态上的“根”。
我读《*哲学简史》之所得大体如兹。
《京瓷哲学》读书笔记3篇(扩展5)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0篇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
对*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当我捧起这本《*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冯友兰先生对哲学“入世”与“出世”的剖析让人心境豁然开朗。佛家说,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这些归结起来仿佛是说,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
有人认为,儒家是入世哲学的代表,并举例证明。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从表面上看,*哲学是入世的。因为*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但冯友兰先生指出,从更广更深的角度而言,这种看法有失公允。*哲学中的一个主要流派道家认为,生命是个赘疣,是个瘤,死亡是除掉那个瘤。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
儒家所指的圣人,是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道德完美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其内在的修养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会上的功用。只不过儒家和道家的侧重点不同,儒家重“名教”(把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化),道家贵“自然”(顺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讲究三纲五常,道家讲求修身养性。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这两种思想看来相反,其实却相辅相成,使*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取得较好的*衡。入世哲学是强心剂,出世哲学是清醒剂,入世哲学使人关注社会价值,出世哲学使人关心自我的超越价值,入世哲学使人振奋,出世哲学使人安逸。入世和出世互补,进退相宜,这是*人从入世和出世哲学中获得的人生智慧。冯友兰先生在“*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升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在为功名利禄所累和人心浮躁的今天,*哲学思想也许是慰藉心灵的一剂良药。歌手李娜在出家时说过四句话:“人有四种境界:
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
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
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只有进入第四种境界,人生才闪出亮点。”进入第四种境界闪现人生亮点,对于我们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过高和不太现实,但通过对哲学的修养来实现对人生较高层级的领悟,找到精神的家园,确是每个人人生的一种使命。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2
《中庸》第一章上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的感情还未迸发出来时,内心无所谓“过分”或“不及”,这时称为“中”。人的感情倾泻出来,保持恰如其分,达到“和”。“和”来自“中”,“中”又是“和”所必须。这个思想适用于表达人的感情,也适用于表达人的欲望。每个人的行为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都有一个*衡点,使人在表达感情和满足欲望时,知乎所止。如果在一个社会里,各种人都懂得对自己的欲望和感情适度地满足,社会便达到和谐、安定、秩序井然。当然,有些事情争取是好的,在现在的这个社会也必须要去争取,没有人愿意做行尸走肉或仅仅是人生过客,这是一个好时代,我们应当通过努力来成就自己。而现实的欲望常常让人疯狂,不择手段让自己的房子、车子、票子等等各种财富最大幅度的增长,或以自己拥有的各种权力为荣耀,争一时之高下,此刻,是否应该静下来想一想:为了什么?那真是我们想要的吗?富贵也好,贫贱也罢,最后只不过或无或有的一块墓碑而已吧!
*与西方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哲学上的差异,*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记得有一次在领导宴请西班牙客人时,席间听到这位客人说,*的问题是“管了太多的穷人,所以富人的负担很重”。此刻,这个问题用*哲学观点便能回答:“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就是“仁”,这个“仁”就是“共同富裕”的政治基础—“王道”,*需要富强、渴望富强、离开了“富强”国家便会陷入积贫积弱,这是*近代史最惨痛的经验教训,但*的问题显然不是简单的“富强”所能解决的,把富强建立在王道的基础上,实现王道与富强的统一,才是更高层次的富强。
*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内圣外王的品格,*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如果说读史可以明智,那么读哲学,可以让人活得通透。
此文有感于冯友兰先生《*哲学史》。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3
所谓人生的大感悟小感慨不会每天都有,读书和学习却是每天都必须有的事情。
昨天是冯友兰先生逝世26周年的纪念日,恰巧最近终于读完了冯友兰先生的《*哲学简史》。
鉴于自己的才学甚浅,亦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便摘录了书中自己认为有感触的字句段落,留以自己时常学习,也放在这里方便有兴趣的人翻看。
自序:
历稽载籍,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
*哲学的精神
哲学在*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
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我所说的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哲学传统里有为学、为道的区别。为学的目的就是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提高心灵的境界。哲学属于为道的范畴。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兼得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
“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
公元五世纪的鸠摩罗什,是把佛经译为汉文的最大翻译家之一,他说,翻译工作恰如嚼饭为人。一个人若不能自己嚼饭,就只好吃别人嚼过的饭。不过经过这么一嚼,饭的滋味、香味肯定比原来乏味多了。
*哲学的背景
《老子》:“反者道之动”。这个理论对于中华民族影响很大,他们即使在繁荣昌盛时也保持谨慎,即使在极其危险时也满怀希望。这个思想为中华民需提供了一种心理武器,所以哪怕是最黑暗的日子,绝大多数人还是怀着希望度过来了,这种希望表现在这句话里:“黎明即将到来”。
《庄子》中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方,指社会。
我们还可以套用孔子的话,说海洋国家的人是知者。大陆国家的人是仁者,照孔子的话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也在进行工业化,虽然比西方世界迟了许多,但是迟化总比不化好。说西方侵略东方,事实上,正是现代侵略中世纪。要生存在现代世界里,*就必须现代化。
必须进行逻辑分析,以便在哲学的历史中区别哪是不变的.,哪是可变的、每个哲学各有不变的东西,一切哲学都有些共同的东西。为什么各个哲学虽不相同,却能相互比较,彼此翻译。原因就在于此。
孔子:第一位教师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它是绝对的命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如果做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用一个常常受孔子和后来儒家的人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利”。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我们的行动,要取得外在的成功,总是需要这些条件的配合。但是这些配合,整个地看来,却在我们能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这样做,就是“知命”。
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所以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我们现在所说的学,是指增加知识;但是“道”确实我们用来提高精神境界的真理。
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墨子发展了侠的职业道德,那是非常强调团体内的服从和纪律的。它无疑也反映了墨子时代的混乱政治局面,使得许多人向往一个中央集极的*,哪怕是一个专制独裁的也好。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
孟子代表儒家的理想主义一翼,稍晚的荀子代表儒家的现实主义一翼。
照墨家说,国家的存在是因为它有用;照儒家说,国家的存在是因为它应当存在。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孔子阐明忠恕之道时,还只限于应用到个人自我修养方面,而孟子则将其应用范围推广到治国的政治方面。
名家
惠施,公孙龙代表名家中的两种趋向,一种是强调实的相对性,另一种是强调名的绝对性。惠施强调实际事物是可变的、相对的事实,公孙龙则强调名是不变的、绝对的这个事实。
“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名家的这个辩论在*古代很著名,被称为“合同异之辩”。
今日的昨日,是昨日的今日;今日的今日、是明日的昨日。今昔的相对性就在这里。
公孙龙以这些知识论的、形上学的辩论,确立了他的命题:坚、白分离。在*古代这是个著名命题,以“离坚白之辩”闻名于世。
道家第二阶段:老子
*哲学常用的话说,道是无名之名。
老子说,在能够使任何物之前,必须先是“有”。“道”是“无名”,是“无”,是万物之所从生者。所以在是“有”之前必须是“无”,由“无”生“有”。这里所说的属于本体论,不属于宇宙发生论。
老子警告我们:“不知常,妄作,凶。”我们应该知道自然规律,根据它们来指导个人行动。老子把这叫做“袭明”。想要得些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谁若想变强,就必须从感到他弱开始。
道是万物之所从生者,德是万物之所以是万物者。
道家第三阶段:庄子
人利用理解的作用,可以削弱感情。正如斯宾诺莎所说:“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他们受苦。”用道家的话说,就是“以理化情”。
《齐物论》的开始是描写风。风吹起来,有种种不同声音,各有特点。《齐物论》把这些声音称为“地籁”。此外还有些声音名为“人籁”。地籁与人籁合为“天籁”。
“无知”与“不知”不同。“无知”状态是原始的无知状态。“不知”是先经过有知的阶段之后才达到的。前者是自然的产物,后者是精神的创造。这个不同,道家人用“忘”字表达其方法的诀窍。圣人并不是保持原始的无知状态的人,他们有一个时期具有丰富的知识,能作出各种区别,只是后来忘记了它们。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
知道的,希望的,二者不同。知识是重要的,可是也不能光靠知识生活,还需要情感的满足。在决定对死者的态度时,不能不考虑理智和情感这两个方面。
宗教,诗,二者都是人的幻想的表现。二者都是把想象和现实融合起来。所不同者,宗教是把它当做真的来说,而诗是把它当作假的来说。
荀子:“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荀子的两个学生,有两个最著名:李斯,韩非。
韩非和法家
西周封建社会根据两条原则办事:一条是“礼”,一条是“刑”。礼是不成文法典,以褒贬来控制“君子”即贵族的行为。刑则不然,它只适用于“庶人”或“小人”即*民。这就是《礼记》中说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儒家的观念是理想主义的,法家的观念是现实主义的。正由于这个缘故,所以在*历史上,儒家总是指责法家卑鄙、粗野,法家总是指责儒家迂腐、空谈。
儒家的形上学
《易》、《老子》、《庄子》合成“三玄”。
《系辞传》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在《中庸》里,诚和明是联在一起的。《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名矣,明则诚矣。”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有句话说:“历史决不会重演”。又有句话说:“目光之下无新事”。这两句话结合起来也许含有全面的真理。
*人缺乏民族主义是因为他们关于从天下即世界的范围看问题。
十七、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董仲舒
我的同事金岳霖教授曾说:“我们若将‘天’既解为自然之天,有理解为主宰自然的上帝之天,时而强调这个解释,时而强调另一个解释,这样我们也许就接近了这个*名词的几分真话。”
孟子与董仲舒的不同,就这样归结为两个用语“已善”和“未善”的不同。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今文学派可能是先秦儒家理想派的继续,古文学派可能是先秦儒家现实派的继续。换句话说,今文学派出于孟子学派,古文学派出于荀子学派。
新道家:主理派
“新道家”是一个新名词,指的是公元三、四世纪的“玄学”。“玄”是黑色,又有微妙、神秘等意思。《老子》第一章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以“玄学”这个名称表明它是道家的继续。
新道家:主情派
清淡的艺术在于,将最精粹的思想,通常就是道家思想,用嘴精粹的语言,最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所以它是很有讲究的。
*风度是庄严、雄伟;晋人风度是放达、文雅。
新道家主理派以向郭为代表,强调遵从理性而生;主情派以杨朱等为代表。
*佛学的建立
佛学著作往往被人用道家哲学的观念进行解释。这种方法叫做“格义”,就是用类比来解释。
“宇宙的心”的观念,是印度对*哲学的贡献。佛教传入以前,*哲学中只有“心”,没有“宇宙的心”。道家的“道”,虽然老子所说,是“玄之又玄”,可是还不是“宇宙的心”。
神宗:静默的哲学
“禅”或“禅那”,原意是沉思、静虑。
神秀和慧能分裂禅宗,确实历史事实。北宗与南宗的创始人不同,代表性宗月空宗的不同。
新儒家:宇宙发生论者
新儒家的主要来源可以追溯三条思想路线:一,儒家本身。二,佛家。三,道教。这三条路线是异质的,在许多方面甚至是矛盾的。所以,哲学家要把他们统一起来,这种统一并不是简单的折中,而是形成一个同质的整体的真正系统,这当然血药时间。因此,新儒家的开端虽然可以上溯到韩愈、李翱,可是它的思想系统直到十一世纪才明确形成。
照新儒家的说法,心无欲,则如明镜,总是能够立即客观地反映面前的任何对象。镜的明,好比心的“明”;镜的立即反映,好比心的“通”。心无欲,则对于外来刺戟的自然反应,落实在行动上都是直的。由于直,所以“公”;由于公,所以一视同仁,也就是“溥”。
新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程颢讲的精神修养方法:“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敬”字代替了周敦颐所讲的“静”字。在修养的方法论上,以“敬”代“静”,标志着新儒家进一步离开了禅宗。
风流的基本品质,是有个超越万物区别的心,在生活中只遵从这个心,而不遵从别的。照朱熹的解释,曾点恰恰是这种人。他快乐,因为他风流。在朱熹的解释里,也可以看出新儒家的浪漫主义成分。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4
这些天读了冯友兰的《*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
冯在着本书里讲了*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实我也不清楚怎么去说,哲学的东西真是好难懂啊!不过他的这本书已经写得比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过的哲学书中最好读的。
在这本书的第一句: 哲学在*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哲学在重要性。
从这本书了解了八卦的由来,各个思想学派的发展历史,各个学派中的代表人物。*的哲学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觉各家的思想就是一个相互吸收和借鉴的历史,不知哲学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许哲学就是这样吧。我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会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各方面的条件的影响,特别是物质方面的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哲学思想在经济的发展中也有意或无意地随着发展。
书上也说了些东方的哲学思想和西方的哲学思想的差别,毕竟两者的物质,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基础不同,所以理所当然地有差别。但是两者都是人类的优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两者优秀的成分相结合利用,正如本书上所说的中过哲学上负的方法和西方哲学正的方法相结合,才能产生未来的哲学。
虽然自己简直就是没有水*,但是还幻想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体谅,或许当我看这本书第二次的时候会有所感悟!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5
这些天读了冯友兰的《*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
冯在着本书里讲了*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实我也不清楚怎么去说,哲学的东西真是好难懂啊!不过他的这本书已经写得比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过的哲学书中最好读的。
在这本书的第一句:哲学在*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哲学在重要性。
从这本书了解了八卦的由来,各个思想学派的发展历史,各个学派中的代表人物。*的哲学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觉各家的思想就是一个相互吸收和借鉴的历史,不知哲学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许哲学就是这样吧。我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会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各方面的条件的影响,特别是物质方面的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哲学思想在经济的发展中也有意或无意地随着发展。
书上也说了些东方的哲学思想和西方的哲学思想的差别,毕竟两者的物质,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基础不同,所以理所当然地有差别。但是两者都是人类的优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两者优秀的成分相结合利用,正如本书上所说的中过哲学上负的方法和西方哲学正的方法相结合,才能产生未来的哲学。
虽然自己简直就是没有水*,但是还幻想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体谅,或许当我看这本书第二次的时候会有所感悟!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6
在*,哲学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关切的领域。从前在*,一个人如果受教育,首先就是收哲学方面的教育。儿童入学,首先要读的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书”也是宋以后道学认为最重要的文献。《三字经》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便是孟子哲学的基本思想。
不同的人对哲学和宗教的理解可能就全然不同。就作者而言,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一个哲学家总要进行哲学思考,他必须对人生进行反思,并把自己的思想系统地表述出来。思考本身就是知识,知识论就是这样兴起的。在对人生进行思考之前,我们先要对思想进行思考。任何一种大的宗教,它的核心部分必然有哲学,事实上,每一种大的宗教就是某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义、礼仪和体制。
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切哲学了,他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在哲学生活中,他们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
根据*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在西方出现宗教与科学的冲突。科学每前进一步,宗教便后退一步,它的权威在科学前进的历程中不断被消弱。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结果是自身的衰退,大众抛弃了宗教,也就抛弃了更高的价值。幸好除宗教外,还有哲学能搞达到更高的价值。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
*传统哲学的主要精神,是既入世又出世,*哲学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既讲求实际又不肤浅。出世和入世的对立的,*哲学的使命是要在两种极端对立中寻求它们的综合。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7
1、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
冯友兰先生在《*哲学简史》:他不认同传统的说法中关于《老子》一书是有个叫老子的人所做,且他早于孔子。
冯先生研究认为:《老子》一书不可能是孔子之前或同时代的产物。老子与《老子》一书并无必然联系,是两回事。完全可能有个叫老聃(老子)的人,他年长于孔子,很有用智慧;至于《老子》这本书,他的作者则另有其人,或是群体编写。这本书的年代晚一些,“我现在相信,这部书写在(或编在)惠施、公孙龙之后,而不是在他们之前。”
其理由:因为《老子》里有很多关于“无名”的讨论,而要讨论“无名”之前",就得先要讨论“名”。“名”、“无名”见于关于惠施、公孙龙等名家的记载。据此冯先生认为《老子》出现于惠施、公孙龙这些名家之后。
仅凭“名”或“无名”见于惠施、公孙龙这些名家的记载中,在孔子之前不见记载,而断言《老子》一书的年代,证据未免太单薄了些了吧?也许,在孔子之前就有“名”或“无名”的论辩,只是未被记载或我们未能见到记载罢了。
2、道无名
“道无名”这一部分可能是《老子》中需要费神理解的部分。
人类大多习惯于具体思维,生动形象是芸芸众生耳目所及的,可以通过感官把握的世界。绝大多数人的思想,都限于“形象之内”的世界,眼见为实等。即通过眼见、耳听、皮肤接触可感知的世界,从而获得信息。感知的世界可以具体表达,用名来称呼他们,描述他们。而“名家的哲学家开始思索名的本身,思索名,就是思索思想。它是对于思想的思想,所以是更高层次的思想。”
超越了具体,从而思考抽象的“无”、“无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因为“道”无名,所以不可言说。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对于道有所言说,只好勉强给它一个代号——称其为道,其实道根本不是它的名。也就是说,我们称道为道,不同于称桌子为桌子。我们称桌子为桌子,意思是说,它有某些客观的属性和用途,由于有这些属性和用途,就可以称之为桌子。但是我们称道为道,并不是它有任何类似的可以言说的有名属性。道,纯粹是一个代号,本身不是某一物,所以不可名,它是“无名”。
3、自然的不变规律
(1)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吗?极限在哪里?
万物变化莫不遵循一定的规律。其中最根本的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它的思想源头很可能是来自老子。在老子的原话是“反者道之动”、“逝曰远,远曰反”。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发展至极端,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少则得,多则惑”,“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些看似矛盾的说法,正是一切事物发展亘古不变的规律自古及今,大多庸人不知持满,后悔莫及。
(2)人生在世,如何预防欲速则不达,走向愿望的反面?
老子警告我们:“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里的骄,是人前进到了极端界限的标志。骄,是人应该避免的第一件事。在这方面孔子有同样看法。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大意是:假如一个人相貌与才能的美比得上周公,但只要骄傲且吝啬,则我们只会看到他的骄傲与吝啬,看不到其他方面。骄和吝,超过了界限,才和美不足观了。
(3)“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所说的“常”字表示永远不变的东西,或是可以认为是规律性的东西。
事物变化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老子把它们叫做“常”。老子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又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人应该认识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依据它来指导社会活动。老子称之为“袭明”——想要得到一些东西,就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即包容心。“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若想变强,从弱开始,“柔弱胜刚强”;“若想保持资本主义,就必须在其中容纳一些社会主义成分。”一个单位内一定程度的“反对派”、“刺头”的存在,并不是坏事。
(4)道家具有儒家一样的救世情怀。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不少人急功近利,做“房奴”、“车奴”、负债、焦虑难安,听听老子言,胜服清凉散,可以“袭明”。
道家的中心问题是全生避害,躲开危险。“庖丁解牛”说贵生,顺着纹理、规律生活处事就安全,否则会损伤生命。人需要柔弱、谦虚、知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所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以上都可以看做是从“反者道之动”这个总学说演绎而来得。“无为”,也来自此。“无为”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过头,不任性妄为。画蛇添足,就是适得其反做过了头。
任性妄为,不加约束,都是反自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取法于“自然”,道的运作是以自然为法则,以宇宙本来自然的规律为规律。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在这个生的过程中,每个个别事物都从普遍的道中获得能量,这就是“德”。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8
在读冯友兰的《*哲学简史》之前曾经看过一些他的生*事迹,其中有一则趣事让我记忆深刻。话说当年抗战时的西南*,*的精英知识份子庄辗转撤退到四川腑地的李庄。车子路过一处城门时,司机提醒大家不要将手伸出窗外以免受伤。这么一句善意的提醒让冯老开始思索手伸出窗外与受伤的必然性联系。没错,走神是哲学家有的一种状态。就在这种状态下冯老的手撞到城墙上骨折了。金岳霖后来常拿这事情取笑冯友兰。我不禁联想到是何等的书呆子身上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本简史是由冯老在美国的讲稿整理而成,短短的二十多万字讲述了*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作者用极流畅的语言将*自孔子以来的哲学大家一一罗列,并溶入自己的人生睿智与洞见。虽然现在的语言习惯已经与1940年代有很大的差别,但此书仍然是我阅读的众多哲学类书籍中文笔最洗练的佳作。实在没有想到一个书呆子能写出这样的书来。
初读此书时脑子里对*哲学还是浆糊一团,零星浅显的读过一点《论语》、《道德经》、《易经》、《六祖坛经》、《传习录》。儒家、道家、佛教、禅宗、墨家、入世出世……这些耳熟能详的*哲学经典词汇他们背后的历史、涵义我是真不清楚。很艰难的读完第一遍,花了约一个月的时间。回头仔细一琢磨,脑子里的*哲学地图还是模糊一片。静下心来又用两个月的时间慢慢的读第二遍,某些感兴趣的章节再多读几遍。渐渐的这幅哲学地图清晰起来。
那些逐渐没落的:墨家、名家、阴阳家、法家……那些久而弥坚的儒家、道家、禅宗……*哲学的各流派在几千年的文化长河里相互交融,取长补短,最终凝聚成了今天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虽然没有具象化的信仰某一宗教,但5000年的儒家思想文化底蕴已经深深的植入所有炎黄子孙的骨髓之中。
冯友兰在书的结尾中提到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同时他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个划分和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哲学的传统任务就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
这也解了我心中的结,无论是东西方哲学和宗教,大家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是何等的相似。“担水砍柴,无非妙道”、“条条大道通罗马”。哲学无非是精神修养的方法之一,何必在乎是读孔子多一些还是读黑格尔多一些呢。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9
选择读冯友兰的《*哲学简史》是因为自己一直喜欢哲学,尤其是喜欢渗透*古典文化的哲学。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额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文化课。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而冯友兰更是*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而它翻译成为*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哲学读物。
*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着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和努力。可以说,*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峰。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德克·布德教授在《构成*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写道:“他们(*人)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组织形式),而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这一切使*和其他主要文明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冯友兰教授将宗教等现象称为超道德现象,并认为这是因为*的哲学意识(如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过浓厚,因而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养。*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事实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宗教的权威被不断削弱。很多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这个世界除宗教之外没有什么办法达到可高的价值,那么人们宗教仪式的淡薄的确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实上,哲学能够达到更高的价值,它更为直接,也更加单纯。哲学取代宗教的地位,这合乎*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哲学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学的重要性。
除了在人类至高道德上体现其价值,朴素点说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哲学家就是热爱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正如冯友兰教授所说,按照*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在阐释了*哲学的精神、背景后,冯友兰教授选取了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纵观*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除了最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认识论理论是一种朴素的实在论,墨家中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先秦的科学家,这自然让我这个学工科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兴趣。在墨子的著作中,还有一部分学说涉及自然科学,如力学、光学、声学等。小孔成像原理还是墨子最早发现的。墨子是*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他的微分学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学界称为东方的德谟克利特。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选拔人才,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墨子被称为*民圣人。墨子老年隐居于鲁山县熊背乡黑隐寺并卒葬于此,现存有土掉沟、黑隐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迹供人们瞻仰。
*哲学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哲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不断舶来的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直到今天。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其实*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一直都具有这样的韧性与海一般广阔的精神。我相信,即使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一个西方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时代,*哲学依旧能绽放它的光彩。
冯友兰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不过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希望人们都能在*哲学中寻求到心灵的慰藉。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0
近现代对于孩子的教育和以前不同,以前,儿童教育从私塾开始,学习《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幼学琼林》、《古文观止》、四书五经等,以及修身养性的琴棋书画等技能。学子们寒窗苦读十载,一朝考取功名。现在看来,那时人们是从哲学开始学起,通过诵读和学习经典,这些哲学思想深入内心,随着年龄增长,长大*,在实践中体会、验证,从而更深的感受到哲学思想带来的不一样的价值呈现。现在的孩子,要按照数理化、文史哲等学科、门类进行学习,学习的门类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精、专,而哲学范畴的内容大部分放在了长大以后再学习。虽然理解能力增强了,但是远没有了幼小时深刻的记忆和感受体验的细致。
在哲学方面,我们前人留给了我们巨大的财富,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各种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后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再后来的释道儒三家鼎立,哲学,一直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
说到*传统哲学的主要精神,是既入世又出世,既是理想主义又是现实主义,对立又融合。既有狂风暴雨般的当头棒喝,又有柔风细雨润物无声的道法天然,以及潜移默化的中庸之道。
哲学,离我们很远,又很近,有时遥不可及,有时却又近在咫尺。在现在社会,我们常常把哲学单独拿出来看,却忘了,在古时候哲学和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这部简史,有助于我们很好的梳理下前人留给我们的哲学财富,有助于我们透过哲学,通过哲学去看待我们眼前的世界,去看待日益丰富、海量的信息,让我们的心灵有个可以休憩的空间,让浮躁和茫然不要那么紧紧逼迫,给心灵一个可以小憩的空间。
《京瓷哲学》读书笔记3篇(扩展6)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0篇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
一、缘起
读何勤华先生所著的《*法学史》,何先生给*每个朝代的法学家立传,介绍其法学思想。我就想,一个人的法学思想肯定受其哲学思想影响,进一步讲,一个人的法学思想,不可能不受其所处时代的哲学的影响,是以萌发读*思想史的念头,遍索经典,觉得读冯友兰先生的《*哲学史》,可达事半功倍之功。另外,为了做个明白人,本人准备精读黑格尔所著,贺麟、王太庆等翻译的四卷本《哲学史讲演录》。在读西方哲学史之前,觉得很有必要读一下《*哲学史》。
二、冯友兰其人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191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赴美,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任教或兼任教学领导职务,他是*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即现在的中科院院士)。冯先生活到96岁高寿,可能与其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参透生死有关。
三、该书结构
该书分上、下册。上册含三篇自序、第一篇子学时代,第一篇又分十四章,先后为:绪论、泛论子学时代、孔子以前及其同时之宗教的哲学思想、孔子及儒家之初起、墨子及前期墨家、孟子及儒家中的孟学、战国时之百家之学、《老子》及道家中的老学、惠施、公孙龙及其他辩者、庄子及道家中的庄学、墨经及后期墨家、荀子及儒家中的荀学、韩非及其他法家、秦汉之际之儒家、《易传》及《淮南鸿烈》中之宇宙论、儒家之六艺论及儒家之独尊。
下册含第二篇经学时代及附录。第二篇又分十六章,先后为:泛论经学时代、董仲舒与今文今学、两汉之际谶纬及象数之学、古文经学与杨雄、王充、南北朝之玄学(上、下)、南北朝之佛学及当时人对于佛学之争论、隋唐之佛学(上、下)、道学之初兴及道学中二氏之成分、周濂溪邵康节、张横渠及二程、朱子、陆象山王阳明及明代之心学、清代道学之继续、清代之今文经学。附录中收录了作者与*哲学史有关的五篇论文、陈寅恪对该书的两篇审查报告,以及金岳霖对该书的审查报告。
四、该书特点
史料祥实
写史,不掌握第一手资料,不通读、精读史料,写出来的只能是偏见。我读该书,惊叹作者读书之广博,用心之专。上至诸子百家,中至释家西来及本土化,下至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甚至谭嗣同之今文今学,作者无不读遍、读透,没有坐得冷板凳的功夫,是写不出这样厚重的作品的。
善于利用史料
作者认为,伪书也是史料,也是反映伪书成书时代人的思想。这是作者独到的视角与技巧,考察出何书为伪书,不把伪书当作真书是一种本领,善于变伪为宝更是一种本领。
善辨源流
作者对每一派学说,都能阐释起产生的时代背景,指明其源与流。比方说,宋明新儒学,发端于唐韩愈、李翱的哲学思想,以及道教与佛教中的部分思想。
善于比较
作者善于比较各家思想之异同,既有在*哲学史上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也有与西方哲学思想的比较。比较既是一种思辨的方法,也是释明事实与观点的路径之一,在该书中,作者把比较的方法用得恰到好处,既得当,又不牵强附会。
不带偏见
凡人皆有思想,甚至有偏见。今人写史,或多或少带有自己的观点,其甚者,以作者所处时代的视角阐释历史,写史有如写当代史。该书作者以同情的视角,尽可能地反映哲学史的原貌,此亦为该书珍贵之处。
文辞流畅
该书一般先引用史料,然后再作阐释。史料部分,自然为文言文,作者阐释部分,亦为半文言。我认为,用半文言写作,文字精练,语言形象生动。该书成书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当时百话文初兴,学者用文言文写作,固不失其传统。再者,所引材料均为文言文,如果用百话文写作,则显得不伦不类。加之作者国学功底深厚,用文言文阐释,写起来得心应手,稍有古文功底的读者读之,也觉得快意。顺带说一句,我对文言文有天然的好感,觉得文言文既可达意,又有语言的美感。今清华大学法学院的苏亦工教授,仍用文言文写作论文。
五、读后感
我所总结的该书特点,也可视为我对该书的部分读后感,只不过这是以*心所论。以偏心,或者说以我自己的视角,对该书还有一些读后感,现陈述如下。
*古代哲学,是原始哲学。
为何称*古代哲学为原始哲学?是因为*古代思想家们所思考的天地人问题,其出发点,脱离不了所谓的理、性、气、空、太极、阴阳五行等无任何科学依据的东西。它虽然可以解释世界,理清天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看似哲人理性思考的产物,实际上缺少的正是理性与逻辑,*古代哲学所引用的论证方法,多用比喻,而比喻这玩意,最应慎用,比喻往往表面上恰当,实际上风马牛不相及。*古代哲学中的谶纬象数之学,更是巫术。
*古代哲学,是农耕社会哲学。
儒家学说,起源于农耕社会,后又与专制结合,持续独霸于农耕社会。究其原因,一是思想的延续性,秦汉大一统之后,找不出比儒家更好的思想来*衡社会,尽管历代专制统治者外儒内法。二是儒家的等级名分,礼教伦常,是农耕社会专制统治者维护社会秩序的最好思想武器,唐律以礼入法便是最好的例证。三是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产生不出人人*等,重视人的价值与权利的哲学思想。道教也曾在*兴起,但是,一方面,它始终不占主流,另一方面它也被儒教所吸收。儒教是入世的,不过,人都面临生老病死,因而人的心灵需要安顿,道教的养生及追求长生,也能安顿人的灵魂,但不够彻底,因为经验证明,人总是要死的,南北朝之际,佛教西来,并迅速本土化,给农耕社会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带来最好的安顿心灵的工具,因为佛家言空,既然一切皆空,那就生无可惧了。至宋明之际,佛教的部分思想也被新儒学所吸收。
这就能理解,传统*人的思想,始终在儒、释、道三家徘徊,打转。我以为,如果能够一直闭关锁国,至今*人的思想也不会有任何进步。
*古代哲学,缺乏科学精神。
如果用今人的视角来粗略观察*古代哲学,会觉得它们讲得实在太好啦。比方说,《道德经》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们会觉得,这简直与现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极其吻合。但是,古人不是这样想的,道家后来还衍生出:道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五行,天道轮回,四时流转,甚至人之时运,都逃不出阴阳五行的推衍。这样的理论,不可能促进科技进步。
再比方说,朱子认为,理在气先,理跨越时空,不依物存,不以物无。如果以今人的眼光看,这理简直就是规律啊,可朱子所说的理不是今人所理解的理啊。朱子认为,三纲是天理,妇女守节是天理。儒家虽称致知格物,可这种格物不是现代人所想的发现事实本身的科学规律哦。
再如,两千多年来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文化,其核心是忠与孝,维持忠孝的基础是“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是能很好地维护现有的社会秩序,但它严重扼*的思想与创造力。陈寅恪先生所言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三纲与它格格不入。
我观察,古代*人,为了维护生存与权贵享受需要,有技术,但这种技术是经验性的,实无科学,无论是建筑,还是冶金,还是中医,莫不如此。大约在1998年,在南京大学举办一个博士论坛,主讲人是南大博士,东南大学教师。她讲的题目是《*古代科技伦理》,她说的核心内容为:*古代科技伦理是天人合一。到讨论发言时,我当场不留情面地指出,*古代没有科学,所以也没有科技伦理。到如今,我更坚持自己当时的观点。
*古代哲学,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一种思想,一种文化,无论其是先进还是落后,都有其传承性,*古代哲学,到如今仍然有其“生命力”。西学东渐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在思想领域也不例外。从洋务运动到清未司法改革,主流士大夫们坚持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民国时期,有人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马克思主义传入*,也须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它有*精神,*气派。
萨维尼说:法律是民族精神。历史有其惯性,在哲学以及以哲学为指导的处事领域,也不例外。君不见,目前大学里的门派之争,以及师门之内相互之维护、提携,与古代*如出一辙。这些,除了师生及同门之谊,传统社会思维习惯对现代人的影响实不可忽视。
所以,在当代*,引进先进哲学思想,势必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但这种结合不是生搬硬套的嫁接,比方说清未有官员到西方,认为其眼中的西方,就是*传说中的三代,这肯定是不对的。在引进它者的同时,必须对*传统哲学思想进行改造,为*人所接受,比方说,对儒家思想,去“三纲”,现在实际上已经基本做到;同时,还要正“五常”,对仁、义、礼、智、信的内含,赋以时代的新义,为*人所接受。
*古代哲学,仍可安顿*人的心灵。
毫无疑问,无论富贵贫寒,顺境劣境,人的心灵都需要安顿。孟子的“养吾浩然之正气”,儒家的中庸之道,仍可作为立身处事的准则。王阳明的心学,尽管唯心,但它教人依物生情,喜怒哀乐,皆因物因事而起,事过而灭,毫不滞粘。对既去不了天堂,又无法看空一切的人,这些思想足可安顿其心灵。
六、我对国学的看法
谈到*哲学,不由得联想到国学。国学很难定义,但我认为,*传统哲学,当是国学的一部分。目前,四处国学热,对此我不以为然。活了几十年,我读了一些有关国学的书,回过头来,对此颇有点感受。
我认为,现代*人,如果真想学点国学,首推古代文学,以打好语言文字的功底,在这方面下点功夫,是值得的,因为语言文字具有传承性,成语就是最好的例证。读点古代汉语散文及诗词,既能提高现代文写作水*,又能获得美的享受,实是一件乐事。须知,推行百话文,也就是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事,前后大约百年,而古代汉语,上下三千年,一脉相承。
至于古代哲学,对于普通读者,喜欢就读一点,了解一下,万不可痴迷,因为*古代哲学,如果能称之为哲学的话,也只能算是人类第一代哲学。不感兴趣的,不读都可以。以论语为例,我认为,《论语》对于教育的价值,盖过其哲学价值。
《红楼梦》值得一读,其它小说,不看也罢。
其它的,就让极少数专门以它为谋生手段的人,或者对其特别崇拜、特别痴迷的人去读罢,文化总得有人去传承。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2
《中庸》第一章上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的感情还未迸发出来时,内心无所谓“过分”或“不及”,这时称为“中”。人的感情倾泻出来,保持恰如其分,达到“和”。“和”来自“中”,“中”又是“和”所必须。这个思想适用于表达人的感情,也适用于表达人的欲望。每个人的行为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都有一个*衡点,使人在表达感情和满足欲望时,知乎所止。如果在一个社会里,各种人都懂得对自己的欲望和感情适度地满足,社会便达到和谐、安定、秩序井然。当然,有些事情争取是好的,在现在的这个社会也必须要去争取,没有人愿意做行尸走肉或仅仅是人生过客,这是一个好时代,我们应当通过努力来成就自己。而现实的欲望常常让人疯狂,不择手段让自己的房子、车子、票子等等各种财富最大幅度的增长,或以自己拥有的各种权力为荣耀,争一时之高下,此刻,是否应该静下来想一想:为了什么?那真是我们想要的吗?富贵也好,贫贱也罢,最后只不过或无或有的一块墓碑而已吧!
*与西方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哲学上的差异,*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记得有一次在领导宴请西班牙客人时,席间听到这位客人说,*的问题是“管了太多的穷人,所以富人的负担很重”。此刻,这个问题用*哲学观点便能回答:“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就是“仁”,这个“仁”就是“共同富裕”的政治基础—“王道”,*需要富强、渴望富强、离开了“富强”国家便会陷入积贫积弱,这是*近代史最惨痛的经验教训,但*的问题显然不是简单的“富强”所能解决的,把富强建立在王道的基础上,实现王道与富强的统一,才是更高层次的富强。
*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内圣外王的品格,*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如果说读史可以明智,那么读哲学,可以让人活得通透。
此文有感于冯友兰先生《*哲学史》。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3
突然有一天我瞥到了“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我才幡然醒悟,如果我不懂得学习,那么无论如何思考,我都无法找到答案,反而困惑还将越来越多,因而我翻开了《*哲学史》。
在我的脑海中有这样一段回忆:幼儿园时我总会被老师打骂,有时是因为看窗外走神而没能回答她的问题,有时是因为不知道字该怎么念,有时是因为算数算错了……总之,在讲台上,伸手即耳光,毫无底线畏惧,亦无师道操守。那时候傻,没告诉家长,也没想过怎么解决。
这段回忆无疑是苦涩的,但苦涩的回忆亦不止这一段。在理想社会诞生前,每个人在这一辈子里都或多或少会成为受害者;有时也正是因为当过受害者,体会了这种痛苦,才不忍心再施害于他人。
孔子一生倡导的“仁”,就是希望人们都能以己之所爱推己及人,以己之所恶勿施于人。
因为我了解那种痛苦,因此后来我也总是提醒自己要努力、不让别人承受相同的痛苦;不过那时仅仅是出于同情而并不明白自己的思想根源,并且有时也仍会因为过去的经历而感到痛苦。
但在体会了孔子对仁的解释后,我终于明白了自己在做什么,也明白了这种行为的意义是什么。所以每当我感受到一种痛苦,我就把这种感觉记住并提醒自己将来不许这么对别人;每当我感受到一种快乐,我也会提醒自己尽己所能让别人也拥有之,就像我们得知歹徒行凶时会义愤填膺,而看到弱者获助时会心满意足。这样的观念让我经常活在阳光之下,因为这就仿佛是在拯救自己,同时也是在践行一种伟大的价值情怀。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4
现在人们总觉得生活没有安全感,总是害怕别人会伤害自己,究其根本,在于社会尚未能很好地践行“仁”的观念。试想*之十三亿人,任何一个小小的善意举动乘以十三亿,其社会意义都会是巨大的;然而虽然所有人都知道人性向往的是什么,却不能都做到推己及人。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但是怎么才能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呢:当年孔夫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而当今吾辈亦应取其思想精华继承并发扬之!
何时才该感到幸福?怎样才能算作成功?其实问题的答案高中时就已经从我的眼前掠过,但直到读到《*哲学史》中庄子那一章时我才意识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纵然鹏拥极致之大而蜩与学鸠仅极致之小,但其是否快乐应以是否顺应了天性为标准,如果从顺应天性的角度来评判快乐,则“大鹏无以自身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5
这些天读了冯友兰的《*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
冯在着本书里讲了*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实我也不清楚怎么去说,哲学的东西真是好难懂啊!不过他的这本书已经写得比较通俗易懂了。
在这本书的第一句: 哲学在*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哲学在重要性。
从这本书了解了八卦的由来,各个思想学派的发展历史,各个学派中的代表人物。*的哲学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觉各家的思想就是一个相互吸收和借鉴的历史,不知哲学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许哲学就是这样吧。我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会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各方面的条件的影响,特别是物质方面的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哲学思想在经济的发展中也有意或无意地随着发展。
书上也说了些东方的哲学思想和西方的哲学思想的差别,毕竟两者的物质,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基础不同,所以理所当然地有差别。但是两者都是人类的优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两者优秀的成分相结合利用,正如本书上所说的中过哲学上负的方法和西方哲学正的方法相结合,才能产生未来的哲学。
虽然自己简直就是没有水*,但是还幻想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体谅,或许当我看这本书第二次的时候会有所感悟!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6
1、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
冯友兰先生在《*哲学简史》:他不认同传统的说法中关于《老子》一书是有个叫老子的人所做,且他早于孔子。
冯先生研究认为:《老子》一书不可能是孔子之前或同时代的产物。老子与《老子》一书并无必然联系,是两回事。完全可能有个叫老聃(老子)的人,他年长于孔子,很有用智慧;至于《老子》这本书,他的作者则另有其人,或是群体编写。这本书的年代晚一些,“我现在相信,这部书写在(或编在)惠施、公孙龙之后,而不是在他们之前。”
其理由:因为《老子》里有很多关于“无名”的讨论,而要讨论“无名”之前",就得先要讨论“名”。“名”、“无名”见于关于惠施、公孙龙等名家的记载。据此冯先生认为《老子》出现于惠施、公孙龙这些名家之后。
仅凭“名”或“无名”见于惠施、公孙龙这些名家的记载中,在孔子之前不见记载,而断言《老子》一书的年代,证据未免太单薄了些了吧?也许,在孔子之前就有“名”或“无名”的论辩,只是未被记载或我们未能见到记载罢了。
2、道无名
“道无名”这一部分可能是《老子》中需要费神理解的部分。
人类大多习惯于具体思维,生动形象是芸芸众生耳目所及的,可以通过感官把握的世界。绝大多数人的思想,都限于“形象之内”的世界,眼见为实等。即通过眼见、耳听、皮肤接触可感知的世界,从而获得信息。感知的世界可以具体表达,用名来称呼他们,描述他们。而“名家的哲学家开始思索名的本身,思索名,就是思索思想。它是对于思想的思想,所以是更高层次的思想。”
超越了具体,从而思考抽象的“无”、“无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因为“道”无名,所以不可言说。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对于道有所言说,只好勉强给它一个代号——称其为道,其实道根本不是它的名。也就是说,我们称道为道,不同于称桌子为桌子。我们称桌子为桌子,意思是说,它有某些客观的属性和用途,由于有这些属性和用途,就可以称之为桌子。但是我们称道为道,并不是它有任何类似的可以言说的有名属性。道,纯粹是一个代号,本身不是某一物,所以不可名,它是“无名”。
3、自然的不变规律
(1)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吗?极限在哪里?
万物变化莫不遵循一定的规律。其中最根本的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它的思想源头很可能是来自老子。在老子的原话是“反者道之动”、“逝曰远,远曰反”。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发展至极端,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少则得,多则惑”,“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些看似矛盾的说法,正是一切事物发展亘古不变的规律自古及今,大多庸人不知持满,后悔莫及。
(2)人生在世,如何预防欲速则不达,走向愿望的反面?
老子警告我们:“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里的骄,是人前进到了极端界限的标志。骄,是人应该避免的第一件事。在这方面孔子有同样看法。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大意是:假如一个人相貌与才能的美比得上周公,但只要骄傲且吝啬,则我们只会看到他的骄傲与吝啬,看不到其他方面。骄和吝,超过了界限,才和美不足观了。
(3)“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所说的“常”字表示永远不变的东西,或是可以认为是规律性的东西。
事物变化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老子把它们叫做“常”。老子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又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人应该认识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依据它来指导社会活动。老子称之为“袭明”——想要得到一些东西,就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即包容心。“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若想变强,从弱开始,“柔弱胜刚强”;“若想保持资本主义,就必须在其中容纳一些社会主义成分。”一个单位内一定程度的“反对派”、“刺头”的存在,并不是坏事。
(4)道家具有儒家一样的救世情怀。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不少人急功近利,做“房奴”、“车奴”、负债、焦虑难安,听听老子言,胜服清凉散,可以“袭明”。
道家的中心问题是全生避害,躲开危险。“庖丁解牛”说贵生,顺着纹理、规律生活处事就安全,否则会损伤生命。人需要柔弱、谦虚、知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所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以上都可以看做是从“反者道之动”这个总学说演绎而来得。“无为”,也来自此。“无为”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过头,不任性妄为。画蛇添足,就是适得其反做过了头。
任性妄为,不加约束,都是反自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取法于“自然”,道的运作是以自然为法则,以宇宙本来自然的规律为规律。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在这个生的过程中,每个个别事物都从普遍的道中获得能量,这就是“德”。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7
《*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六书纪贞元,三史释今古”哲学体系中的“三史”之一。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讲述了*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在阅读冯先生介绍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时,我对庄子的思想,尤其是他的逍遥自在人生态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此我表达一下自己的拙见。
庄子,原名庄周,是道家的第三阶段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思想与著述被记录在《庄子》一书中。谈及他的思想,一般人就会联想到名篇《逍遥游》里所描绘的那种“为我,放任,避世,空谈”,其实不然,应该是那种“忘我,顺其自然,入世而超世”,并且包含着至高的人生境界。这也是庄子对“道”的高深领悟。
一般人如果认为庄子那种避世的心态源自于他对人间情况的不谙抑或无法应对复杂的人世间,那就大错特错。因为他对人世间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对人生问题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非凡见解。例如,他详细观察了人的情绪变化,在《齐物论》中,一下子提及了十二中:喜、怒、哀、乐、虑(忧虑)、叹(叹息)、变(反复)、慹(恐惧)、姚(轻浮)、佚(放纵)、启(张狂)、态(作态)。真可谓全面丰富。另外他还提醒到人不可扰乱人心,他在《庄子。在宥》中这样描写人心:“老聃曰:‘女慎无撄人心。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淖约柔乎刚彊。廉刿雕琢,其热焦火,其寒凝冰。其疾府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县而天。偾骄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说到人心理复杂的情况,恐怕很难找到如此贴切生动的描绘了吧!由此,可以看出庄子并非对复杂的人间情况的无知,而是研究的如此透彻。
正如庄子上面所描绘的那样,有关人的问题是如此的复杂,那么人生还有没有追求快乐幸福和灵魂得到安放的希望?答案是肯定的,但庄子指出必需通过身心的修炼。具体做到如他在《齐物论》中描绘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就是要我们排除身体的欲望与心智的执着,做到“无我”,“忘我”的境界。以他的术语来讲就是“心斋”。何为“心斋”?就如他在《人间世》讲述的“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进一步讲就“心斋”是指心的斋戒,而不是指宗教信仰上的饮食戒律。“心斋”的具体作法,就是要逐渐减少来自身体感官的诱惑与欲望,以及以我为中心的观念与成见。总之,就是要对“心”进行一番“清理”,摈弃杂念,使它进入虚静的状态,使自己进入“忘我”,“无我”的境界。
由此,关于处世的方法,庄子强调“外化而内不化”(《知北游》),一方面随顺外物而变化,另一方面内心保持不变。内心与“道”契合,圆满无缺,在精神自由层面所保持自然本性,自然不必变化;外表和言行就要配合融入世俗,作到“顺人而不失己”(《庄子·杂篇·外物》)、“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养生主》)。这些反映的是庄子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十分精妙。“外化内不化”,坚持并有融通,通达和坚守一并而行,有取有舍,有进有退。这方现了君子处世为人的大智慧。
在他处世的哲学中,最让人神往的一句话是:“泛若不系舟”(《庄子·列御寇》),“虚而待物者也”(《人间世》)。庄子为我们描绘了一种虚己以游世,虚而待物的人生。“虚”字有单纯*淡之意。泛舟不系,随水而漂,人若无执,则可化解于无形。这也正是庄子“心斋”所要达到的人生境界。通过“心斋”,化解自己的执著和不得已,让心处于虚静状态,达到空灵层次,作到自我由忘而化,化解自我与无形。人心是复杂的,若是任由身体感官去牵引,疲于世俗的诱惑而执着于心,进而耍弄心机,事事计较,那么心就成为烦恼和痛苦的根源活着片刻也不觉的安宁。因此,“虚而待物”,超越于“我”,达到“无我”的境界,与道合一,不但不会痛苦,不反而随遇而安,像庄子一样“上于造物者(道)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庄子·天下》)这是何其逍遥自在的人生呀!不仅令人羡慕不已。
在现如今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由于太过执着于世俗之争,丧失了内心的清明,分不清孰轻孰重,不懂得得与失,舍与得,往往使自己在处世方面做不到“外化而内不化”,以至于自己活得不安宁,活在痛苦之中,找不到快乐。我们周遭人们患忧郁症的更是有增无减。有没有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呢?有时,心境就是就是一剂良药。为何我们不学习一下庄子的那种“虚而待物”的人生态度呢?将一切无谓的不得已、不必要的执着“相忘于江湖”,以换的像鱼儿那样遨游于大海的快乐与自由。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8
在*,哲学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关切的领域。从前在*,一个人如果受教育,首先就是收哲学方面的教育。儿童入学,首先要读的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书”也是宋以后道学认为最重要的文献。《三字经》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便是孟子哲学的基本思想。
不同的人对哲学和宗教的理解可能就全然不同。就作者而言,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一个哲学家总要进行哲学思考,他必须对人生进行反思,并把自己的思想系统地表述出来。思考本身就是知识,知识论就是这样兴起的。在对人生进行思考之前,我们先要对思想进行思考。任何一种大的宗教,它的核心部分必然有哲学,事实上,每一种大的宗教就是某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义、礼仪和体制。
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切哲学了,他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在哲学生活中,他们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
根据*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在西方出现宗教与科学的冲突。科学每前进一步,宗教便后退一步,它的权威在科学前进的历程中不断被消弱。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结果是自身的衰退,大众抛弃了宗教,也就抛弃了更高的价值。幸好除宗教外,还有哲学能搞达到更高的价值。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
*传统哲学的主要精神,是既入世又出世,*哲学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既讲求实际又不肤浅。出世和入世的对立的,*哲学的使命是要在两种极端对立中寻求它们的综合。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9
选择读冯友兰的《*哲学简史》是因为自己一直喜欢哲学,尤其是喜欢渗透*古典文化的哲学。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额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文化课。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而冯友兰更是*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而它翻译成为*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哲学读物。
*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着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和努力。可以说,*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峰。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德克·布德教授在《构成*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写道:“他们(*人)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组织形式),而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这一切使*和其他主要文明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冯友兰教授将宗教等现象称为超道德现象,并认为这是因为*的哲学意识(如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过浓厚,因而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养。*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事实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宗教的权威被不断削弱。很多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这个世界除宗教之外没有什么办法达到可高的价值,那么人们宗教仪式的淡薄的确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实上,哲学能够达到更高的价值,它更为直接,也更加单纯。哲学取代宗教的地位,这合乎*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哲学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学的重要性。
除了在人类至高道德上体现其价值,朴素点说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哲学家就是热爱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正如冯友兰教授所说,按照*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在阐释了*哲学的精神、背景后,冯友兰教授选取了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纵观*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除了最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认识论理论是一种朴素的实在论,墨家中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先秦的科学家,这自然让我这个学工科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兴趣。在墨子的著作中,还有一部分学说涉及自然科学,如力学、光学、声学等。小孔成像原理还是墨子最早发现的。墨子是*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他的微分学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学界称为东方的德谟克利特。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选拔人才,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墨子被称为*民圣人。墨子老年隐居于鲁山县熊背乡黑隐寺并卒葬于此,现存有土掉沟、黑隐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迹供人们瞻仰。
*哲学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哲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不断舶来的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直到今天。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其实*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一直都具有这样的韧性与海一般广阔的精神。我相信,即使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一个西方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时代,*哲学依旧能绽放它的光彩。
冯友兰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不过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希望人们都能在*哲学中寻求到心灵的慰藉。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0
每个民族都会在其文明发展的同时对人和世界的各种本体性问题发问,由是则产生了哲人。不同民族的哲人思考的终极问题往往相同,但思考的方法,思想的表述则大相径庭,是以各民族的哲学之面貌多有不同。西方各民族的哲学自希腊出,自其伊始就遵逻辑、重推演,思辩缜密,有严谨的哲学体系。而东方的*哲学,或重现象而轻规律,或以直观臆断代替逻辑推演,且见于零散的言语中而长时间没有成为体系——这一切都让西方人和了解西哲的*人生疑:*哲学是不是合理的、完善的哲学?*哲人的思考方式有无可取之处?我亦有此疑,而冯先生的《*哲学简史》则使我读罢豁然开朗。
冯先生指出,在*,哲学如宗教之于西方世界一样深深渗入社会、为常人所持。是以一些哲人并不以自己为哲人,只于日常行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不求构筑体系,是以有别于西方。
而*哲人从直观处得哲思的哲学方法论极似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等欧陆浪漫主义哲学家、诗哲所持之法。较之拉丁语系诸语种,中文(尤其是先秦的文言文)无疑是一种微言大义、一言多意、拥有无穷“可能性”(海德格尔的概念)的语言。现代西哲已开始反思其自苏格拉底诸贤时形成的“以逻辑证哲学”之法,认为以语言为代表的逻辑系统并不具备论述哲学的能力(而*哲人早有“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义不可说”的观点)。海德格尔们自成表意充满“可能性”的新概念而用括号“搁置”前人逻辑清晰的概念——而*哲人早就在使用充满“可能性”的语言探讨哲学问题了。可以说,中文对*哲学的影响极大——既使*哲学失之严密逻辑,又使其跳出逻辑的局限接触了另一些真理。进一步看,拜语言所赐,*哲学的直观认知之法于西哲传统上的理性思辨,恰似叔本华之于康德、黑格尔;孔子所赞许的“暮春而游”之境,也神似欧陆浪漫主义诗哲的追求。所以,想研究*哲学,不妨与西方浪漫主义哲学进行比较研究。此余所得之一也。
有趣的是:与西哲的“先重逻辑、后弃逻辑”恰好相反,*哲学的主体——儒学则在孔子的“零碎语录”式哲学后形成了宋儒的理学体系。新儒学更加注重思辩,加入了严密的本体论,以合乎条理的方式表述思想而非“东鳞西爪”地漫谈。之前提到过叔本华与康德、黑格尔的对比,这里又出现了一对与相似的学者:王阳明与朱子。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后执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而朱子则是客观唯心主义“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总而言之,理学体系对逻辑(一定程度上)的重视是对*哲学这个整体的有机补充。
另一个对*哲学的补充来自先秦的名家。*哲学不重视“名称”与“实体”的关系,而名家却强调“名实之辩”。因为要讨论“名”,所以他们少不了要运用逻辑推理;他们也是最早一批挖掘中文表意逻辑性的人。后期墨家于此也有贡献。
故曰:研究*哲学时,既要重视其总体上的直观认知之法,又要注意其中与西哲相似的逻辑论证之法。此余所得之二也。
所得之三是最基本的一项:我通过冯先生的著述对整个*哲学史有了更系统的认知。之前对*哲学的经典文本、著作多有涉猎,遍读《四书五经》《道德经》《庄子》等,却难以获得一个整体的认知——因为*哲学的直观性及其记述的随意性、非专业性。而冯先生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家,将*哲学的发展历程系统地阐述,用富于逻辑的记述方式将*哲学那些“超逻辑”的思想串在了一起,提炼出了其内在联系——毕竟,记史还是不要那么多“可能性”好。感谢冯先生!感谢他对西哲方法论的了解,也感谢他对*哲学的责任感!若不是他的努力,西方人将至今不解*哲学乃至视之为非哲学,*人也将不能真正了解本国的传统哲学体系,失掉意识形态上的“根”。
我读《*哲学简史》之所得大体如兹。
《京瓷哲学》读书笔记3篇(扩展7)
——京瓷哲学读后感范文3篇
京瓷哲学读后感范文1
重读稻盛和夫先生的【京瓷哲学】,感受和收获都颇多。书中讲述了很多的哲理,囊括了博爱精神、精益求精、完美主义、热爱工作等。看似高深,实际上非常落地,工作中生活中时时都要用到。
(一)提高心性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做一个好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要努力,要上进。但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除了回答“这不是应该的吗”或类似的说法外真的不知道再如何去诠释。直到我看到"与宇宙的意志相协调"这句话。
宇宙至今还在不断扩张,它不会停止片刻,不会安于现状,它不断的推进万事万物向前发展进化。人类作为组成宇宙的一部分,当然要与宇宙的意志相协调,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光明,所以反省自己的心性是否能与宇宙的意志相协调至关重要。
(二)精益求精
"在人的行为中,最值得敬佩的,最为美好的便是利他行为"。我十分赞同这句话。人类由于肉身的存在,使的我们在大多情况下都是为自己着想的,我相信我们中大多数人小时候做好事学雷锋也大多是为了老师或父母的夸奖,长大后做好事一是因为道德的约束,二是为了一些社会效应,说白了还是为了自己。但不可否认还是有的人是因为真的是修养高心灵美,以利他行为作为自己幸福的源泉。
在我看来,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原因(当然一些虚假或犯罪的情况以及危机社会和谐的情况除外),只要一个人的利他行为真的能帮助别人或者能引起社会上某种和谐的效应我们就应该提倡。
(三)经营人心,而非管理人事
稻盛和夫先生为他的经营理念取名为“阿米巴经营”,而非“阿米巴管理”。两字之差背后却蕴藏着深厚的含义。管理是员工被动执行的思想,经营是全员主动思考、主动创造的思想。所以这不仅仅只是字面差异,所隐含的是思想的差异。管理蕴含着被动、强迫的含义,而经营是主动参与、共同做好一件事情的含义。既然取名为经营,便是希望达到全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参与经营的目的,那前提就必须是要经营人心,充分重视人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
《京瓷哲学》汇集了稻盛和夫先生多年经营实践和人生感悟的精华,非一时便能领悟透彻,需不断参悟书中之精华,提升自身。
京瓷哲学读后感范文2
精巧的《京瓷哲学》小书,终于有机会粗略地通阅了一遍,对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大概认识,受益匪浅。京瓷哲学78条,每一条背后都蕴含着丰厚精神实质,适用于我们的方方面面,我们能从内心里真正理解并在实践中践行,则一定可以克服一切困难,最终圆我们的初心。今后需细细逐条品味。
1、重视人心,提高心性———重视企业文化创建
稻盛和夫提倡:与“宇宙的意志”相和谐的心性以爱意、真诚以及和谐的心性为本以纯洁的`心灵来描绘愿望拥有纯朴的心性必须经常保持谦虚的姿态深怀感谢之心始终保持明朗之心等。我们要满足物质生活,可仰赖于外力,而要满足精神生活,则靠我们自己的内心。只有具有一定修养的人,才能不屑于荣辱得失,心态才能*和,做事工作才有源泉,这是其一。
其二,我们生活在万千世界,就像我们金石资源这么一个集团公司,员工与管理者均来自五湖四海,教育程度、文化背景、习惯等参差不齐,索取得目的也不一样,就像一个浓缩的小社会,又像一个扩充了的大家庭。要想这个小社会,大家庭正常运营,并不断的发展壮大,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统一的理念来统一大家的价值观、人生观。换句话说,就是要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来规范、约束、统一每一个员工的行为,才能劲往一处使,这是我们工作的方向。
2、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这是稻盛和夫提出的著名公式。个人认为能力是与生俱来和后天培养的,需要一个过程时间和历练,短时间内很难有质的飞跃;热情是受个人控制的,一个人如果对每一件事保持高度的重视,认真对待,那工作的结果不言而喻。当然人都有惰性,热情会受其影响,特别是受到荣誉奖赏,不能膨胀,必须经常保持谦虚的姿态;受到批评甚至委曲时,不能丧失斗志,深怀感谢之心,保持一如既往的工作热情;思维是关键,她决定和影响我们的态度,“一个破公司,既然发牢骚也无济于事,我想不如将全部精力投入研究中去”,结果稻盛和夫成就了他的京瓷人生。我想假设我们也更换思维模式,让思维这项得满分,那必将也能成就我们的美好人生,这可能也是时下倡导“创新”的另种诠释。
将这个著名公式联系到我们日常管理工作中也是相同的,比如上级交代一件事,两个专业能力相同的人,虽然最终都能完成。但其中一人在接到任务后,主动思考,寻求资源,快速行动,过程当中的问题、异常、进度等第一时间反馈,最后快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反之,其中另一人在接到任务后态度消极拖沓,事前没谋划,发生的问题没有应对措施也不反馈`,以致一再拖延,在再三催促下最后,总算完成了,但这仅是结果而不是我们所要的“效果”,企业追求的是效果而不是结果,就管理团队来说这反映了执行力问题。
因此在工作中:一要有“成为漩涡的中心”的态度,要主动当担,敢牵头、敢管事。要让自己成为漩涡的中心,要让自己成为下棋的人,而不是充当别人的棋子。二要“在相扑的中央发力”,很多时候,我们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有“拖延症”。总觉得时间还有很多,离期限还早的很,结果,中途被各种异常事件耽误而导致工作没完成。所以,提早行动,给自己预留足够多的时间,保证在期限内完成任务。三要不断创造性地工作。当工作有了枯燥乏味的感觉时,要对工作重新审视、反思,用“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河”这句话来诠释改善、创新的积累对一个人、一个公司是多么地重要。
看完这本书,使我认识到:作为管理者,如果我自己缺乏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人生观,就很难吸引大家,带动大家。要想管理好公司并出彩,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和价值观,将思维方式、热情发挥到极致,这毋庸多笔墨。
京瓷哲学读后感范文3
稻盛和夫通过《京瓷哲学》告诉我们,如何去做一个企业,需要把握做企业的核心理念和核心要素。核心理念即销售最大化,利润最大化,通过多个阿米巴累加成公司的销售和利润;核心要素即“人”和“事”的因素,确定好“做人”和“做事”的原则,并按原则执行,必然会马到功成。道理很简单,即设定经营目标,目标分解,把握核心要素,按要求执行。
做人和做事的原则
把握核心要素,稻盛先生考虑很多,特别是“做人”和“做事”的原则上,做人应具有坦诚、感恩、和谐、谦虚、乐观等品质;做事要为伙伴尽力、构筑信赖关系、贯彻完美主义、认真努力、脚踏实地、戒除私心等。
有了“做人”和“做事”的原则要求,在企业的环境里,就要求如何做出新的判断,怎样战胜困难,结合“做人”、“做事”的原则,形成工作准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如利他、胆大心细、有意、公*、公私分明。对待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则需要有勇气、斗志、开拓精神、言行一致、有始有终的毅力。
如果人生是一场修行,自身的修行和在工作中的修行发生矛盾时,如何去解决,它会冲击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觉得很痛苦,需要思考人生。稻盛先生也给出自己的答案: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认真过好每一天,有目标、有执行力、动机至善、纯粹之心、小善乃大恶等方式,并且不断进行反省,进行纠错。
经营十二条与精益六西格玛、5S管理相互渗透
稻盛先生修行的造诣是非常高的,并将此融入企业管理上,将“做人”和“做事”结合本土文化,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并因此获得成功。做人、做事都有原则,且出现矛盾时,稻盛先生也给出合适的解决方式,理念已形成,那么在具体企业管理工作中,采用什么的方法呢?稻盛先生由此导出京瓷哲学的原则:
以心为本的经营、光明正大地追求利润、遵循原理原则、贯彻顾客至上原则、贯彻实力主义、注重伙伴关系、全员参与经营、统一方向、形成合力、透明经营、树立高目标等。这些原则与精益六西格玛、5S中都有交集。
其中,遵循原理原则,体现体系中核心思想,即按言、行、书一致去做事;顾客至上原则是精益六西格玛等基本原则之一。如果将5S日常的工作,放到阿米巴管理中,就是针对经营目标的每日或定期核查,日毕日清,发现问题进行整改,并上升到素养层次去坚持去做;树立高目标,根据企业状况逐步提出“原町第一到世界第一”的目标,在精益六西格玛、5S管理体系中都有目标分解及实现步骤等内容。
从经营角度看待管理
京瓷哲学从经营角度对交集内容进行诠释。除此外,稻盛先生将人的品质、企业文化、日本文化融合于经营之中,形成独有的京瓷原则,所有的经营必须合乎情理,遵循道德,并以财务角度出发,在经营中把财务核算提升到日常核算,也就是“一手理念,一手算盘”的经营思路,从经营角度看待管理,如以心为本的经营、光明正大地追求利润等,都是京瓷哲学独特的经营理念。
体系是基础*台,阿米巴是经营方法,精益六西格玛、5S是管理方法,各种管理理念和经营思路融合在一起并不矛盾,而且相得益彰,当管理目标与经营目标发生矛盾时,京瓷哲学已经给出解决问题的原则,如在阿米巴出现责权不一致时,解决问题的原则是谁受益,谁担责,原则把握住,事情就明了。
京瓷哲学将人性与企业文化、企业利润进行融合,把握核心原则,按规则分解,按规则做事,就会成功,正所谓“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得道功成!”
《京瓷哲学》读书笔记3篇(扩展8)
——哲学读书笔记参考3篇
哲学读书笔记参考1
“我思故我在”确应作为哲学第一原理。粗略的感受到大多数哲学家的论述都有局限性。伯特兰。罗素的思想确实比较广博且精湛。
人类最终应走向团结,全世界最终将成为一个整体。或许曾经由于地理原因人类的先租分居在世界各地,如今,人类重新走到一起刚刚有了眉目,虽然还会伴随着众多的磨难与泪水。。。期待。。。
真理应当如此: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因为人类本来就在探索之中。
"时间""空间"合成的"宇宙"并非无限。三者皆有界限。"万物有界,真理无限?"。
无穷大与无穷小与存在本身的矛盾,或者说现实中不存在无穷大与无穷小(待证)。
"神"不存在。或"神"即自然,他们心中的"神"可以这样理解,"神"是人类寻找自身及万物存在原因屡屡失败屡屡找不到合适解释的一种寄托与精神安慰。或者说:"神"即所有哲学家的追寻本身。
灵魂,情感,肉体。
情感:每个人都有几近相同的情绪反应,人的构造框架相同只是细节不同而已。
灵魂:灵魂的一部分可以寄托,比如文字,声音,图画,古迹。。。。
肉体:灵魂与情感的活动基础。
"前定的和谐"或许是真实的。
我们也许只是自然看清自己解释自己的工具而已。我们都是自然反应的牺牲品。所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自然反应,所有的一切都有它自己应遵循的法则。
这颗星球,这个世界,这个人间,这片土地。光彩夺目的表面的背后是什么,是人类不得不承受过的血泪历程,人类不惜一切代价把他们所能确定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化作可以用视觉听觉等感受得到的事物。而为此产生过的哀鸣,*,战争,猜忌等以及一切苦恼,哀怨,辛酸,泪水都留在他们各自的记忆中,这也许是每个生命不知觉的一个伟大之处。
大凡看到哲学这个词,脑子中第一个反应,便是枯燥,这和我们所受的应试教育有关,记不住的概念,选不全的多重选择题,再是用什么什么原理去解释什么什么的正确性。事实上,这个学习的结果,只是让我们记住几个概念、条条纲纲的八股特点区别,实在无助于我们哲学气质的培养,哲学思维的形成,我所理解的哲学气质和思维是指理性,理性是什么,追求公义,也就是正义,一家之言。
要了解哲学,首先要了解哲学这个词的含义,哲学是什么?罗素给了一个既模糊又明晰的定义。哲学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罗素接着给出了科学的概念,科学是指一切确切的知识(我们知道科学的一个特点是可重复性),而神学则是超乎确切知识外的教条。罗素在“确切的”、“教条”这几个字下面都打了着重号。而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块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块无人之域就是哲学。个人认为:罗素这个分法和*象棋盘很象,科学是汉界,神学是楚河,
而哲学则是中间的鸿沟。当然如果你的思维是动态的,你应该已经想到了,*的阴阳太极图才是罗素分法的最形象表述,白鱼是科学,黑鱼是神学,而白鱼和黑鱼似连非连的那部分挤撞区就是哲学。白鱼的眼睛是黑的,表示科学中有一定成分的“神学”,黑鱼的眼睛是白的,则表示神学也许有一定成分的“科学”,这个比喻解释罗素的分法可能不是很恰当,但个人认为,这有助于摒弃非此即彼的*式思维。
罗素接着说,哲学象科学一样诉诸于理性而不是诉诸于权威,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启示的权威。这里传统的权威是指*的强力,启示的权威则是指神学中的教条,上帝旨意之类。既然哲学和科学一样理性,那哲学存在的必要在哪里呢?罗素认为,科学回答不了思辨的心灵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而神学家信心百倍的答案已经不象过去几个世纪那样令人信服。罗素举了好多思辨的心灵所感兴趣的问题,个人认为远不如这三个直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当然罗素的问题层次较高。象这三个问题在实验室里是找不到答案的,而如同上面所说,神学家的答案已经失去光辉。而哲学恰好来钻研这类业务。可能有人要问,那进化论又是什么?个人认为进化是白鱼黑眼上的一点,我在上面提到,科学的一个特点是重复性,到目前为止,碳水化合物还不能合成出灵性,简单地说是细胞,也就是说进化的源头还没找到。
我们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么无聊的问题上,罗素认为一是历史责任,二是面临的宇宙孤寂的恐怖感。宇宙中有几亿个恒星,而我们人类只是一颗不起眼行星上小小的爬行物,我们是无助的,还是宿命的?面对浩瀚的星空,孤寂埃罗素说:“在显明的希望与恐惧之前而不能确定,是会使人痛苦的;可是如果在没有令人慰藉的神话故事的陪伴下,我们仍然希望活下去的话,我们必须忍受这种不确定性。”罗素认为忘却问题以及声称已经找到了确凿答案都是无益的,如果我们忘记了我们不能知道的是何等之多,那我们会对许多重要的东西麻木不仁;而神学的武断,说我们对无知而具有知识,则会产生对宇宙的狂傲感。个人觉得无神论的狂傲是无知,神学家的狂傲则是误知。
我们再回到罗素这篇绪论的开头,来谈谈哲学的特征。罗素说,“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与伦理,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就科学这个词最广泛的意义而言。至于这两种因素在哲学家的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如何,则各个哲学家大不相同;但是,唯有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同时存在,这是一个问题,但也确实如此。心灵往哪里走,不是你的嘴巴能指挥,只有你的心灵才真切地知道,烙印,烙印,还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烙印问题。
哲学读书笔记参考2
人都有迷惘、不知所措的时候,而且常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活着,我的人生有什么价值?最近读了《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感觉它就能解读我们心中的这些疑问,作者傅佩荣先生在自序中写道:
学生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老师答:“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不断地询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这是一段真实的对话。人生无异于询问的过程,因为人有理性,所以要求解释,于是每一个人的生命的某一阶段,总会浮现一种深刻的愿望,想要了解“与自己有关的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书中,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融入自己的思想,教授给我们,我们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哲学的精华,更重要的是知道了生命的本质和价值,我看过了这本书,更能看透人生许多事情,知道了自己生命价值的真正所在。
以下是我看过很有感触的一些句子,写出来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希望能找到共鸣。
“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只有活着,而是要了解自己为什么活着——人如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就算生活得很好,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他连活下去的理由都没有。” 我也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活着?”这是我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所以思考了很久。最终找到了答案,我认为活着是为了爱,为了亲人、爱人、朋友等这些我们深爱并深深爱着我的人,他们都是我活着的意义和动力,我可以让他们感到幸福快乐。他们每个人都是我的牵挂,所以我要好好活着。 “人生所有一切都不能带走,故要与人分享。这种分享不单指财务,还应包括关怀,信念,尊重等。”
人本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为什么一定要独守自己的东西不与别人分享,关闭自己的心灵不与别人沟通呢?这样会错失了许多得到快乐的机会。分享不会使你失去什么,而会让你得到更多。与人分享之后,快乐就会加倍,而悲伤就会减半,何乐而不为呢? “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检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在现今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竞争愈加激剧,人们都在为了生活忙碌奔波,为了利益而勾心斗角。已经没有时间停下来来反思检查自己:“我这样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是谁?
我的人生的价值何在?”而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一生中如果没有对这些问题反思过,那么,你这一生根本上讲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相当于到世上白走了一遭。哲学让我们去思考这些人生问题,其意义是促使我们去反思、去认识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真正能寻找到一个标准答案。通过读这本书,让我突然明白:学习哲学很重要,哲学会教我们如何思考人生,如何得到心灵的自由。 “一个人的生命内涵由他所选择的价值所构成,如果无法回答:‘人生中什么最重要’?代表你根本不了解自己。”
愚人尽量想让别人多了解自己,而智者是希望能了解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怎么能奢望别人来了解自己呢?
认识自我是一件难事,但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开始尝试自我认识,用各种价值观来测试自己,看看自己最珍惜哪些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生命重要的不是存活时间的长短,而是活得有没有意义。意义是指‘理解的可能性’”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人的寿命可以延长。但有一个问题却不能忽视,这样长寿的活着有没有意义?如果仅是生命的延长,又有什么意义呢?然而意义不在于意义本身,也就是意义的结果,而在于创造意义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意义就没有意义。所以我们要有意义的活着,创造最大的生命价值。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我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有了明确的目标。
哲学读书笔记参考3
一、整体感受
这学期开始时,由于一个讲座,我对哲学产生了不小的兴趣,于是就一直想读读哲学方面的书,做一点初步的了解,可又不知道从何读起。这次的读书报告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从郁老师推荐的书单中,我一眼就看到了仰慕已久的罗素先生的名字,于是当即决定就读他的著作《哲学问题》。等网上买来的书真正到了手中我才发现它是一本很薄的书,当时我想,虽然书薄,但我可以反复阅读,加深理解,充分领会哲学的思考方式。
读书的过程不可谓不艰辛。真正开始读了才发现,这本薄薄的书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读,哲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习惯与我们有着较大的区别,一时间难以理解,甚至会不知所云,我便放慢速度,一个字一个字地细读,划出重点词句,在一旁的空白处时时写下疑惑和心得,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向哲学之门迈进。可以说这本书真是我读的最辛苦最认真的一本书了,时至今日终于磕磕绊绊地读完了一遍,虽然有很多摸不着头脑的地方,但更多地是全新的体会和宝贵的收获。
本书对于哲学来说,算是一种通俗性的导论,适合初学者阅读,用罗素自己的话来说是一本“廉价本的惊险小说”,但虽然如此,罗素还是在书中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并引入了各种崭新的观念。书中并没有探讨所有的哲学问题,而是仅限于那些他认为自己可以肯定而且能有所建设的那些问题。为了进行论证,罗素构建了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对我来说,《哲学问题》更像是一本教材而非普通的课外读物。
二、细节体会
1、关于哲学的价值和思考方式(P3、130)
在第一章“现象与实在”中,罗素提出了一个非常具体而有趣的问题,在我面前的桌子到底具有怎样的性质?例如桌子的颜色,罗素提到,看上去它是清一色的棕色,然而反光的部分却不一样,看上去会比其余部分明亮,甚至某些部分会变为白色;如果移动桌子,反光的部分便会不同,颜色的分布又会有所改变;假设有多个人同时在看这张桌子,那么可以肯定不会有两个人能够看到相同的颜色分布;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这种区别更加明显,因为他们必须养成按物体表现出来的样子来观看世界的习惯。罗素对以上发现做了一个讨论:“显然并没有一种颜色是突出地表现为桌子的颜色,或桌子上任何一个特殊部分的颜色,——从不同的观点看上去,它便现出不同的颜色,而且也没有理由认为其中的某几种颜色比起别样颜色来就更加实在是桌子的颜色”,“颜色便不是某种本来为桌子所固有的东西,而是某种依赖于桌子、观察者以及光线投射到桌子的方式而定的东西。”(P3)
“桌子是什么颜色”这个问题,之前在我看来是不值得讨论的,因为只要能够看得见而又没有色觉问题,人人都清楚这一问题的答案,即使在更细的颜色分类方面可能会产生分歧(如到底是赤褐色还是栗梅色),但也实在无关紧要。然而哲学家们却不肯轻易忽视这个问
题,在他们看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看似真确的事物,仔细加以观察之后就可以发现它们其实充满了明显的矛盾,以至于即使是原本看似显然的东西,也必须通过深思熟虑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可以相信的。
关于这一问题,罗素在本书的第十五章“哲学的价值”中也做出了讨论,他说“哲学的用处在于能够指点出人们所不怀疑的各种可能性”,“哲学虽然对于所提出的疑问,不能肯定告诉我们哪个答案对,但却能扩展我们的思想境界,使我们摆脱习俗的控制。”(P130)对于身边再*常不过的问题,哲学家们却抱着怀疑的态度,认为一切都有理由怀疑,对所有事物都要多次审慎思考之后才肯罢休。一开始,我觉得哲学家们的这种行为不可理喻、没有意义,这些显而易见的事情有什么好郑重其事的讨论的呢?可是要想真正了解哲学理解哲学,就必须认识到,这正是哲学的精神和态度,哲学就是一种突破种种所谓的“常识”,排除人们狂妄独断的说法,指出人们熟悉的事物中不熟悉那一面的一种追求,一种习惯,一种对于本质的思考。不尊重哲学的人觉得哲学的思考是无意义的、荒谬可笑的,殊不知了解哲学的人们却在嘲笑他们的盲目和愚昧无知。抱着这种哲学的态度,我重新看待有关“桌子的颜色”这一问题,发现它变得有趣而有意义。这绝对不是一种自找麻烦的多余之举,夸张一点说,这是一个关于信仰、关于世界观的问题。
2、关于物质是否存在问题的讨论(P5、8、13、23)
下面让我们还是回到罗素先生的那张桌子上来吧。除了桌子的颜色,当我们考虑到桌子的质地、性状、触感等类似的问题时,会发现几乎有同样的困难,即我们不能肯定构成桌子的某一要素到底具有怎样的性质。基于这种考虑,罗素进而提出了两个困难的问题:“(一)到底有没有一个实在的桌子呢?(二)如果有,它可能是个什么样的客体呢?”(P5)读到这里,我越发感觉到哲学思考的奇妙,从开始对于桌子的颜色、性状等一系列*常看似毫无疑问的问题,到现在直接对桌子的存在与否都产生了质疑。眼前这“实实在在”的桌子怎么可能不存在呢?为了论证,罗素提出了“感觉材料”的概念,即我们感觉中所直接认知的东西。所以,刚才提到的颜色、性状、质地等都是一种感觉材料。所以假定有一个实在的桌子,那我们认识到的只是对于它提供的感觉材料的感觉而已,并且我们只能通过把这些和桌子联系在一起来认识桌子。罗素假设实在的桌子存在,并把它称为“物理的客体”,那么研究感觉材料和物理客体的关系问题就变成了探讨到底有没有“物质”这样东西以及它具有怎样的性质。到这里为止,在我们*时的讨论中经常出现的两个词便出现在了我的脑海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接下来,罗素从提出“我们感官的直接客体并不能独立于我们之外而存在”的哲学家贝克莱主教(1685—1753)的观点出发,逐步推导出其荒谬之处,指出物质的真实存在,否定了唯心主义者们“除了心灵和心灵的观念以外,就没有什么东西是实在的”(P8)这种观点。对于同一张桌子,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可能会对感觉材料有不同的认识,但我们不能否定,不同人们感觉到的感觉材料是相类似的,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不同的时间,只要是在一定的地点,也会有相类似的感觉材料。罗素基于此而提出了假设:“超乎感觉材料之外与之上,一定有一个持久性的共同客体,它是构成为不同的人和不同时间的感觉材料的基础或原因。”(P13)肯定了物质的存在之后,罗素在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中进一步阐明了物体存在于它所占有的一定物理空间中,并且它“所具有的空间关系和各个相应的感觉材料在我们个人空间中所具有的空间关系,两者是对应的”(P23)。我们感觉到的感觉材料所具有的性质,虽然会因为某些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都来自于同一个物体,具有相似的特点,这一特点正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
终于搞清楚了,物质是存在的,并且我们可以认识到它的性质。在罗素介绍唯心主义者的思想时,我对它有了新的看法,在以前的认识中,这无疑是一个荒谬的谎言,没有任何价
值和探讨的必要,但当我读到《哲学问题》这本书,才对其有了更加正确的认识。尤其是当我看到“尽管桌子不是依赖于我的看见才存在,但是它的确要依赖于被某一个心灵所看见(或者以其他的方式被感觉到)”这种见解时,我才第一次真正认识了唯心主义的观点。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认识到虽然唯心主义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看似也能自圆其说,但是尚存在许多地方不能使人信服,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而只有唯物主义才是合理的、科学的、严谨的理论。
3、关于“内省的认识”(P37)
另外,书中的另一个地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第五章“认知的知识和描述的知识”中,罗素强调了“内省的认识”这一概念,即“我们不但察觉到某些事物,而且我们也总是察觉到我们是察觉到了它们的”(P37),进而提出了一个令我很感兴趣的假定:“自觉是人之异于禽兽者之一端”,“动物虽然认识感觉材料,但是从来也不会察觉到这种认识,因此它们便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存在”。罗素的这一观点阐明了人与动物的区别,解决了在我心中的一个长久存在的问题。中学的.学习中,课本教我们说动物的行为都是出于本能的,它们不会思考,没有感情,对外界变化的本能反应构成了它们的一生。我对这种结论非常不满,因为我心中有着对动物们的认可和同情,不相信它们只是依靠本能而生活着的,而是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否则怎么会有如此多样的行为呢?罗素先生的观点打消了我的疑虑,动物们确实是有认识能力的,但是它们的认识能力仅限于对事物所提供的感觉材料的认识,而并不能认识到它们认识到了感觉材料这件事本身,这样一来,它们便可以顺理成章的对外界有着多种多样的反应,也可以充分认识世界,但是却无法有更深的思考。
三、读后启示
除此之外,罗素提出的其他诸多有趣的观点如第九章“共相的世界”中“只有事物在时间之内的时候,也就是说,只有在我们能够指出它们存在的时间的时候,我们才容易断言它们是存在着”(P81)、第十二章“真理和虚妄”中“一个信念,在有一个与它相应的事实的时候,便是真实的,在没有与它相应的事实的时候,便是虚妄的”(P107)等等,都让我十分感兴趣,并且做出了反复的思考,在思考哲学的同时,某些观点和论述也加深了我对于课堂上老师讲过的内容的理解。
总的来说,《哲学问题》是一部适合于刚刚对哲学产生兴趣的初学者阅读的书,书中罗素先生宝贵的思路和精彩观点都对我产生了深重的影响,很好的加强了我对于哲学的兴趣,在罗素的带领下,我逐渐熟悉了哲学的思考方式所具有的不同魅力,开始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思考一些以前从来不会想的问题。放弃之前的固有见解,重新认识世界,此时的我就像刚刚开始学习语言的海伦·凯勒一般,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我认为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京瓷哲学》读书笔记3篇(扩展9)
——哲学类的读书笔记3篇
哲学类的读书笔记1
散学典礼时,老师给我们每一个人都发了一本书,我就选了一本名叫《画说哲学》的书,我心想:这个可是寒假啊!寒假里过年,我才没时间看书呢,再说这本书一定不好看。
回到家里,妈妈知道了我要写这个书的四篇读后感之后,就让我好好的看这本书,我又想:有四篇读后感,我随便看看写写应付过去就行了,于是我回到房间开始看了起来。
“哇!这本书好难懂啊!都是说一些很奥秘的语言来说哲学”我自言自语的说道,这时妈妈走了进来说:“哲学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所以你要仔细的看哦!”听了妈妈的这一番话,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看到懂,不懂的就想想它像表达的是什么。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只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置人于死地。但是我觉得人们非常的高贵,可是人们的高贵不在于本身的肉体,而在于灵魂。
从前有一个书生,他非常的聪明,被许多的大官、大臣看上了,都接二连三的请他做官。可是他一次次都拒接了,他还是打算继续念书,成为一个聪明人。有一天他经过了一个小巷,那里面又两个人,商人看他们鬼鬼祟祟的,就打算进去看看,结果那两个人要打劫这位书生,打算把他的所有钱都抢了出来,于是这个书生就说:“我处了才华、高贵,什么都没有了。”
这句话让我感受深刻,他可以放弃许多的财产,而去选择才华和高贵,这值得我们去学习,金钱测量不了才华,才华测量的了金钱。拥有才华和高贵的灵魂,才是最富有的。世间在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和它相比。
现在,这本书我已经差不多看完了,哲学的知识我也懂了不少!写的读后感一定写的很好。只有必要难度很奥秘、吸引力的书,才能让我爱上那本书。爱上哲学,爱上生活。
哲学类的读书笔记2
今年上马哲课程的时候,听金梦兰老师提过有关哲学的一些发展,她说:“国外哲学主要关注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的联系,而*的哲学则主要强调个人修养”。之后,我便想看一些*的哲学书籍,了解*哲学的发展与内涵。于是便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籍,以求增加自己在哲学方面的知识。
《*哲学史》冯友兰先生46-47年赴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出任访问教授期间根据其讲稿整理而成,后又经翻译为中文。书中大致按照时间的推移顺序主要介绍了不同时期*历史上出现的主要思想流派的主要思想、时代背景以及思想家们的个人经历。
冯友兰先生在开篇第二章中对*民族的背景与特点与希腊文明相对比,做出了海洋国家与大陆国家的精彩论述。这一观点现在为许多人所引用,但大多是为了对比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有的更是旨在强调我们性情中的不足。山与海确实是一精妙的比喻,但我想冯先生的本意还是在用地理的差异对生活方式的影响进而对思考方式及观念造成的影响阐述文化差异的根源。
在我们先前接受的教育中,*社会在先秦时代是百家争鸣,汉武帝之后儒家得官方推崇而一枝独秀,后又兼有儒道释三种思想相互争论交融,但仍以儒家思想为主。但是既然时代不同,那么背景也不同了,思想方面,不同时期所谓的儒家的思想也就是不同了。每个时期的思想家都有他们独立的想法,但通常情况下他们把新的思想藏在古训的包装下以求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大概相信古人之言是*文化最根深蒂固的观念之一。
在《*哲学史》中,冯友兰先生将*思想的历史分为子学时代(秦代以前)和经学时代(秦汉之后)。按照先生的观点,秦代以前,华夏大地出于诸侯纷争的阶段,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于变革,国家的概念正在逐渐的扩大,旧的政治制度正逐渐瓦解,新生事物的冲击,旧的传统不能很好的驾驭国家,在探索中,必然引发新的观点,一方面由于战争或其它原因一些贵族失去了土地、财产,沦为庶民,另一方面一些*民凭借一技之长或其他原因得到贵族的宠信地位上升。贵族流落民间也将知识传播到民间。这些都为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充分的客观条件。而秦代以后,尽管偶有乱世,但基本上*大地处在大一统的局面之下,君王们出于统治的需要实行思想统一,思想家们形成的新思想,需要在古籍中找到依托,用冯先生的话说是在旧的瓶子里添水,而瓶子还能不断渐渐变大以满足需求。唯有整个社会的制度彻底的变了,旧瓶子被打破了,才有可能出现真正新鲜思想的出现。纵观*历史,新鲜的思想文化也更多的是在所谓的乱世大有发展。
与西方的哲学的纯粹理性思辨不同,在*并没有真正专门的哲学家,*的哲学多数是为了现实服务,因此其强调其人文性,故每种思想打上了思想家的个人烙印,因此,正确理解一种思想的基本观念,必须先去了解思想家的出身背景与人生经历。
诸子百家百十家,起源各不同。汉刘歆曾尝试对诸子进行分类并追溯了其起源,冯先生做了修正总结。套用冯先生套用刘歆的话说: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游侠之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
一个重要的例子是儒墨对比。儒墨被韩非并成为当时的显学,它们的许多观点时针锋相对的。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作为贵族的后裔,尊礼乐,礼乐本来就是贵族生活的部分,他讲求回复西周旧制,根本上也是希望回复西周时期贵族的生活,所谓“礼乐崩坏”、“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在后人或是当时其他的人看来或许未必如此。与此相反,墨子出身与手工业者之中,算的上是地地道道的劳动人民,尽管墨家被认为处于侠义之士,但从墨子的思想中可以明显的带有实用性的原则,这与底层人民追求最直接的利益有关。儒墨观念的一个重要冲突体现在丧葬上,孔子提倡厚葬,且子女要守孝三年,而墨子则认为人死了那草席一裹埋入土里就算完事了,该干什么还就干什么去。对于贵族来说,厚葬是有这样的经济实力的,守孝是有
闲的;对于庶民而言,私有财产本来就是缺乏的,大把的用在死人的身上是浪费,人们为了生存还要进行必要的生产活动,长时间的守孝自然是不合时宜的。观点的来源于不同。现在,我们大多数国人会理所当然的赞同墨子的观点,因为至少我们大多数都并不是可以经济上毫无顾虑的活着,又都被正常的生后所困住,厚葬自然是浪费个人与社会的资源。。
书中有很多对儒墨两家做了很多对比,历史上也曾有很多人去比较它们的优劣。但我认为,某些地方他们并不具有可比性,有时候观点可以不同,无所谓的对错,无所谓好坏,只是立场不同。清末康梁在提倡变法时,新文化运动的时候,人们都搬出墨子的思想,批判孔子,批判儒家思想。在那个时候,我们需要墨家的思想,扬墨抑孔是政治的需要。但在对待学术的观点时,如我之前所举丧葬的例子,也许应当站在不同的背景上讨论这些问题。另一个显著的例子是法家。在先秦诸子中,唯有法家的观点是相信社会是进步的,孔孟也好,老庄也罢,都希望从过去找到思想的依据。无论儒家、道家、墨家都寄托着个人理想的成分,唯有法家任务们是现实主义者,因为他们的立场本来就是站在国家即君主的立场之上,目的是维持*高效的运转,法家人物们看到当世涌现出的很多问题矛盾在过去的年代是不曾有过的,故效仿过去不可能起到功效,唯有变革。反过来,单纯的站在国家的立场上的法家思想纯粹是一种治国方针,而非个人的处世准则,明哲保身不是他们所擅长的,法家人物们的结局令人唏嘘。法家的最初的角度国家的整体,忽略了个人,因此他们崇尚暴力,缺乏人文的关怀,所以得到的抵制也最严重,直到后来的统治者们明白这点后外儒内法成了治国之纲。
魏晋玄学的恣意放达的人生观在当代一些人的眼中是颇具吸引力的。冯先生称之为新道家,但他们尊孔子为超越老庄的最高圣人,主名教,法自然。玄学即被尊为新道家,历史上凡是道家思想大多于乱世复兴,魏晋时期虽然有一段时间的统一,但政治上的黑暗是不庸质疑的,正是因为对社会的失望,对当事的“名教”的失望,才会催生出所谓的“越名教”。今天的*社会文化处在开放的冲击中,许多人没有信仰,许多人对世事失望,这或许是玄学思想之所以被许多人关注喜爱的原因。当代*社会确实出现了许多问题,算不上内忧外困却也是内外都不踏实。对于这些问题,身边的同学们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者,有愤世嫉俗者,有热血排外者。我想我们如果真正想成为“天之骄子”,不可能不去了解这些。这些年报纸上屡见外国媒体评论认为随着*的复兴国内的民族主义空前高涨,这个论调我们看着并不舒服,但细想来不无道理,确实我们有很多想法做法存在盲目性,说起韩国人有人不屑道“棒子”,前些年*留学生殴打分子的事件屡见报端,自尊心受到了侮辱后的报复那不是所谓的爱国。我们应该更关注眼下的现实,也许做不了什么,但至少要了解,然后还要相信前景是美好的。
总之,冯先生告诉我们一个基本观点,理解一种思想与了解它产生的背景密不可分。这样才能使得思维更加明细开阔。除了简单了解了各种*文化思想,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历史的*,新鲜思想总是于乱世涌现,抗战年代*曾涌现出一批思想文化领域的大家,而现在和*惯了却被称为是一个没有大师的年代,大概只有经历着痛苦,才会反思的更多,历练的更多。为了成长,我们大学生应当去经历更多的东西。我们应该试着去了解这些现实(很多人说我们是象牙塔中不谙世事的),对于我们是丰富了阅历与看问题的角度,既然国家需要我们的力量,那么她需要怎样的我们?大学期间,我们经历一些更多的东西。 说实话在看书的过程中有一些走马观花,深入思考的不多,由感而发的一些观点比较单纯幼稚。希望能和同看了这本书的同学共同讨论收获,希望老师能对我的错误观念做出纠正指导!
推荐访问:京瓷 读书笔记 哲学 《京瓷哲学》读书笔记3篇 《京瓷哲学》读书笔记1 京瓷哲学阅读
上一篇:2023年度励志感悟句子3篇
下一篇:励志演讲稿高中生3篇(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