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高三历史复习检测试题(2023年)

| 来源:网友投稿

一轮复习中,考生依据课本对基础知识点和考点,进行了全面的复习扫描,已建构起高考语文基本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和思维方法。二轮复习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要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依据考纲,落实重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三历史复习检测试题(2023年),供大家参考。

2023年高三历史复习检测试题(2023年)

  【导语】一轮复习中,考生依据课本对基础知识点和考点,进行了全面的复习扫描,已建构起高考语文基本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和思维方法。二轮复习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要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依据考纲,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找准自己的增长点,提高复习备考的实效性。为你整理了《高三历史复习检测试题》希望可以帮助你学习!

  【篇一】

  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在大多数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利克里

  材料二在雅典居民中,20万奴隶和3.2万外帮人是被剥夺政治、法律权利的;在16.8万雅典人中,假定成人居半,是8.4万人,其中妇女毫无权利,所剩全权公民男子就只有4.2万人了。其中第三级公民占2.5万人,第四级占1.6万人,第一、二等级奴隶主和大所有者公民就不过1000人而已。

  材料三希腊是哲学的故乡,三位希腊先哲都与雅典有关;苏格拉底和伯拉图出生于雅典,而亚里士多德先在雅典学习,后在那里讲学,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阅后回答:

  (1)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应如何评价材料一津津乐道的内容。(6分)

  (2)材料三的现象与材料一有没有必然的联系?为什么?(4分)

  2.(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战国策》

  材料二秦孝公时,有人曾当面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原则,是绝对不会有好下场的。西汉时,思想家贾谊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甚至有人认为,秦二世而亡的根子早在商鞅变法时代就种下了。

  ——人教版改革模块课本

  材料三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

  材料四商鞅变法时法令均向全国民众宣布,民众对法律条文都非常熟悉,不敢有任何违反。秦惠王发兵捕杀商鞅时,商鞅闻讯出逃。一日,他逃到一处旅馆投宿。店主按照商鞅颁布的法令,必须验明他的身份,否则就要受重罚。结果,商鞅投宿的要求被拒绝,惶惶然如丧家之犬。所以,后人说商鞅是“作法自毙”。

  回答: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商鞅变法和商鞅本人。(请先拟定一个题目,再分段、分方面进行论证)(10分)

  3.(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梭伦成为政事的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定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其法案曾以“解负令”闻名,意即人民卸下他们的重担。有些人想用这些事情来毁谤梭伦,事实是这样的,当梭伦要制定解负令时,他曾预先告诉一些贵族,后来,像同情平民的人所说的那样,他被他的朋友以谋胜算了,但打算毁谤他的人就说他自己也取得一份。因为这些人借了钱,买来许多土地,等到不久以后实行取消债务时,他们都成了富翁;据说后来以祖传财富闻名的那些家族就是起源于此。然而,同情平民者的估计是较为可靠的……所以我们必须认为攻讦梭伦之说是错误的。

  ——亚里士多德关于梭伦改革的论述

  材料二(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

  ——《戊戌变法记》

  阅后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毁谤梭伦改革的是哪些人?其理由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2分)

  (3)对材料三所示的现象你如何看待?(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2分)

  【篇二】

  一.单项选择题(共计2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

  1.在我国古代,祈盼“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是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

  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传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有①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出现②个体小农经挤形成并开始成长③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期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

  4.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

  C.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D.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丝

  5.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土地归全国人民所有

  B.获得井田的贵族拥有使用权,可以将之转让和买卖

  C.奴隶在井田上集体劳动,没有人身自由D.战国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

  6.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推动这一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耕作工具不断改进B.生产组织的小型化C.水利设施逐渐完善D.土地兼并日趋加剧

  7.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租佃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租佃方式最早在春秋开始出现

  B.汉代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C.宋代租佃经营方式的地租形态主要是货币地租

  D.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8.下列对我国古代农业基本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营以一家一户为单位B.汉朝时开始使用铁农具

  C.重视精耕细作D.重视灌溉

  C.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D.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9.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

  10.明朝海瑞说:“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丘浚说:“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民自便为之德得。”下列对这些材料理解,判断错误的是

  ①海瑞正确的分析了明朝的土地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②丘浚客观的分析了我国封建土地制中的一些问题③他们都看到了土地不均这一封建社会的现象④他们都认定限田、均田是稳定统治秩序,消除贫富不均现象的基本良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从《国

  语•齐语》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

  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

  12.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

  C.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D.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

  13.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秘色欧颈细口瓷瓶、五彩镂空云风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

  A.魏晋B.隋唐C.宋元D.明清

  14.《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

  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B.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C.百姓皆重商轻农D.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15.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拉斐尔的《圣母像》都具有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A.画家个人爱好B.人文主义传播C.商品经济发展D.社会上层倡导

  16.假设唐代一位商人到长安做生意,其活动中不可能出现

  A.其生意活动必须接受专门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B.让手下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

  C.在居住区开绸缎店D.在市里卖瓷器

  17.“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哪一朝代的城市

  A.隋朝长安城B.唐朝长安城C.北宋汴京D.明朝苏州

  18.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

  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利行人。”材料反映出中

  国古代商人的传统是

  ①勤俭致富②乐善好施③注重诚信④守法经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

  19.明朝中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这说明

  A.明朝废除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C.社会贫富分化加剧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0.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

  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上述

  现象表明明朝时期

  ①商品经济渗入到农村②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③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④松江等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1.宋代人口有1亿,耕地面积5.6亿亩;鸦片战争前,清代人口达到4亿,耕地面积只有11`~12亿亩。相对于宋代,清代养活这么多人口主要依靠:

  ①改进生产工具②精耕细作③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④扩大海外贸易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2.下面是明代苏杭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从中解读出的正确信息有

  职业自耕农佃农工场工人商人、工场主

  占人口比例24%36%30%10%

  ①自然经济已经瓦解②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④丝织业发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③④

  23.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表明这一时期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24.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写道:“夫成绩者,今所现之果也,然必有昔之成绩以为

  因;而今之成绩又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果;因果相续,如环无端,必寻出因果关系,然

  后活动之继续性可得而悬解也。”下列没有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A.铁器和牛耕——井田制瓦解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C.工业革命——鸦片战争D.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25.“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D.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二、材料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7分,第28题18分,合计50分

  26.(16分)在封建社会中,自耕农是社会的基础,他们的生存状况,事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自耕农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当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历代统治者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摘自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出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承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摘自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卷59.

  材料三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相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极荒活民书》

  材料四“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五“第十一条分配土地,以乡或等于乡的行政村为单位,在原耕基础上,按土地数量、质量及其位置远近,用抽补调整方法按人口统一分配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封建国家为什么要关注自耕农的存在?(4分)这一阶层在中国最终形成于什么时期?(2分)

  2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古代社会中有利和不利于自耕农生存的因素。(4分)

  3比较材料四和材料五在土地分配上的相同之处。(2分)

  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耕农经济的结束成为必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结束自耕农经济所采取的措施和影响。(4分)

  26.1自耕农是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赋税和徭役的保证。4分春秋战国(2分)

  2有利:封建王朝初期的政策扶持。不利:封建国家的沉重的赋税徭役负担;自然灾害;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4分

  3同:按人口平均分配。2分

  (4)中国: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束,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4分

  27.(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漆油等物品,致

  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生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

  材料二新都(新安)勤俭甲天下,……青衿士子在家闲,走长途而赴京试,则短褐至玕,

  芒鞋淅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问之则皆千万金家也。徽人四民咸朴茂,其起家以资雄闾里,非数十百万不称富也,有自来矣。

  ——顾炎武《肇域志•徽州府》

  材料三《郑氏规范》介绍,大地主郑氏家族的条规规定:“佃人用货币折租。”

  材料四《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

  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材料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3分)

  (2)这几种经济活动对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顾炎武认为徽商发财致富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他还忽略了徽商致富的哪些历史原因?(6分)

  (4)哪一种经济活动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流?产生这种情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分)

  27.(1)经营商业活动;从事封建地租剥削;兴办手工工场。3分

  (2)经营商业和兴办手工工场,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投资田产,从事封建地租剥削,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4分

  (3)勤俭,谦虚和朴实。(2分)但是他忽视了徽商利用政府给予的有利时机,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拓宽经营领域和范围,甚至足迹遍布海内外,同时讲求诚信诚实的商业理念。(4分)

  (4)投资田产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的主流。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4分

  28.17分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和九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所授之田率倍之男夫80亩、妇人40亩,亦称倍田。三易之田再倍之三易之田,耕种一年,休耕两年的贫瘠土地,再倍之,男夫120亩、妇人60亩以供耕作……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妻,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贷志》

  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天下皆天父皇上帝一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保暖矣。——《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三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

  材料四2007年5月13日上午,在湘潭县泉塘子镇“湖南超级杂交稻种三产田年产工程示范基地”的稻田旁,棋盘村农民陈德云这样对记者说:“我们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二靠袁隆平。”——光明日报2007年5月23日报道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实行的是什么土地制度?有何特点?3分

  2材料二体现了《天朝田亩制度》的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的主要原因。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如何评价孙中山提出的“定地价之法”?4分

  4材料四中所提及的两位人物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贡献具体是什么?概括指出促进我国新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4分

  5如果将上述材料作为研究资料,请你设计—个恰当的课题。2分

  28.(1)均田制。(1分)特点: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2分)

  (2)绝对平均主义。(2分)原因:①制度自身的局限性。②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2分)

  (3)评价:“平均地权”是资产阶级的土地纲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但它是一个改良主义的措施,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封建地主对土地的权益,是一个不彻底的土地纲领。(4分)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杂交水稻。(2分)政策和科技(2分)

  (5)农民与土地(2分,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2022年争先创优演讲稿最新10篇(完整文档)

《争先创优演讲稿最新10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争先创优演讲稿,希望会对大家的与有所帮助。争先创优演讲稿1

共青团员自我总结400字

《2022共青团员自我总结400字》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共青团员,思想****理论是不可或缺的,共青团员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力量,也是党的生命力的源泉,理论上的成熟是****上成熟的基础,****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共

2022年爱细节作文600字初中范本

《2022爱的细节作文600字初中范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爱是冬日的一缕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是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是一首飘落在夜空里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

共青团员个人总结参考五篇(范文推荐)

《共青团员个人总结参考五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一年来,在团组织和各位老师的热心支持和帮助下,认真做好本职,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共青团员个人总结参考范文五篇,欢迎阅读分享。共青团员个人总结参考1一个学年以来,在团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帮助下,我在

2022年猪场学习心得体会合集

《猪场学习心得体会》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当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记录自己的思想活动。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猪场学习心得体会111月25日至12月1

2022年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例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例文》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写总结,面对年末的时候,你们知道教师是怎么写的工作总结?来了解下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2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例文,希望您能喜欢!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

2022年新员工培训心得怎么写合集通用(全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新员工培训心得怎么写通用》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培训能够拓展员工的视野,提升员工的能力,让员工在培训之中成长。员工培训心得对经历过员工培训的人具有许多的影响,你知道它的写法?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新

关于珍爱生命作文800字高中【精选推荐】

范文参**网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关于珍爱生命的作文800字高中【】》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关于的作文800字高中【5

2022清明网上祭英烈活动心得感悟经典范本10篇600字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清明网上祭英烈活动心得感悟经典范文10篇600字》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清明祭心得感悟经典范文10篇600字说到清明节这个大家熟悉的节日,大家一定都是去祭拜祖先!但是可曾想过在清明节这天来祭奠我们的英烈们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

2022年度《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倡议书范本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倡议书范文【五篇】》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虽然人类已浪费了许多,但是人类们已经感觉到水的可贵而开始保护起来。在此大家一起杜绝浪费水之源,保护水资源吧。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20

愚人节祝福语简短一句话大全(完整文档)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愚人节祝福语简短一句话大全》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节的历史起源于法国,最初是法国的一些主张变革的人为嘲笑那些因循守旧的人而在4月1日使出一些骗人的招数。后逐渐成为西方及美国的民间传统节日,现在也成为东方很多国家人们喜爱的节

2022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心得体会三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心得体会三篇》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2022全国中小学生日心得体会三篇为贯彻落实珍爱,安全第一为主题的中小学安全日教育活动,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安全日安全教育这一主线,在师生中开展了丰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