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心得【四篇】
国家是政治地理学名词。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学术界对于国家的组成要素有两种说法,常见的观点有“三要素说”和“四要素说”。有的学者,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心得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心得4篇
第1篇: 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心得
红旗渠精神和焦裕禄精神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宝贵财富作者:马玉玲来源:《党建》2014年第12期
不久前,我参加“中央党校体验式教学走进河南”活动,耳闻目睹了红旗渠和焦裕禄的故事。两个故事,是那么生动鲜活,那么真实感人。它触碰了我们的思想,进入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的灵魂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两个故事,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和“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两种精神,教育、鼓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着理想和目标积极进取、发奋图强。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其中蕴藏着的精神气质,更值得深挖细掘、拓展延伸、学习弘扬。
学习和弘扬两种精神,就是要坚定信念、立足群众。林县是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贫困山区。求水、找水、引水,成了当地群众最强烈的愿望。与此同时,因黄河改道而造成的风沙肆虐,旱涝成灾、盐碱遍地,让兰考人民饱受苦难,治沙、治涝、治碱成为关乎百姓生存、刻不容缓的大事。以杨贵为班长的林县县委和以焦裕禄为班长的兰考县委,听取群众呼声,尊重群众意愿,团结带领群众修建红旗渠、彻底除“三害”,改天换地、重塑河山,使林州、兰考旧貌得以换新颜。林县县委和焦裕禄同志,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把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放在首位,把体现人民群众意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符合人民利益作为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诠释。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红旗渠精神和焦裕禄精神,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想问题时多琢磨琢磨,看是否具有群众观点、站在群众立场、践行群众路线;办事情时多掂量掂量,看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一切为着人民的福祉、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学习和弘扬两种精神,就是要解放思想、勇为人先。林县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本地并没有可持续的水源。但是,他们敢想:跨地区、跨省界、跨流域,劈开太行山,引入樟河水;他们敢做:在自然灾害频发、缺少资金来源的情况下,不怨天尤人,不消极等待,而是主动出击,想方设法自筹资金,为工程的开工建设提供了基本保障;他们敢干:红旗渠全长1525.6公里,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个渡槽,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完成土石砌方2225万立方米。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10万林县人民,硬是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和大山巨石作斗争,修建出一个“中国的水长城”,创造出叹为观止的人间奇迹。同样,兰考是河南省最贫穷、最困难的县。数百年来,人们面对那黄沙漫漫、盐碱茫茫束手无策。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焦裕禄毫不畏惧、迎难而上,以一种逆势而上的豪气喊出了“拿出共产党员的气魄,跟老天爷拼一拼”,“革命者就是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口号,并创造性地制定了一套简便易行、实用管用的方法除“三害”,以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描绘着改变兰考的新蓝图。当前深化改革,必然会遇到许多新的矛盾、新的困难和新的问题。只有秉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像当前修红旗渠的英雄群体和焦裕禄同志一样,立下“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雄心壮志,我们才有可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开辟有效的发展路径。
第2篇: 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心得
邓是毛主席留给中国的宝贵财富
2013-09-19 21:56:15| 分类: 毛泽东|字号 订阅
本文转载自东方侠《邓是毛主席留给中国的宝贵财富》
邓小平是毛主席留给中国的另一宝贵财富——一个重大历史疑问之管见 前言:几十年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当家做主的人民还不成熟。而要使中国——一个从半殖民地半封建走上社会主义的国家——能够走在世界各民族的前列,不可能不走弯路、不经过阵痛,尽快地经历阵痛,清晰地走过不可避免的弯路,中华民族就越能尽快复兴。这就需要一个称职的反面教员。而这个反面教员最好是一个有能力的走资派领袖,一个被充分揭露的走资派,一个保证“永不翻案”的走资派。这就是毛主席留给中国的另一宝贵财富——邓小平。
一个重大历史疑问之管见 作者/少年狂 虽然冠以“管见”,但“一个历史疑问”,口气还是太大了,太狂妄了。但是没办法,因为这个问题确实只能用“历史问题”来概括。这就是毛主席为什么选择了华国锋?由于毛主席的崇高威望和人们对他的无限信赖,当时一般人不会提出这个疑问,也许只有一些老革命家如叶剑英、陈云、邓小平会有,而且会因此而暗暗庆幸。也许还有“四人帮”会有,并会因此而不服气。当华国锋下台时,人们也不会提出这个疑问,也许有人偶尔会闪过一个念头:英明领袖不英明啊。可很快就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走了。只有到了今天,历史早已证明华国锋并不英明,而改革开放又走到了绝路,当政者陷入内外交困无路可走窘境的时候,人们在寻找为什么会走到今天的答案时,才会上溯历史,提出当时毛主席为什么会选择了华国锋的疑问。 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作者根据毛主席“人生七十岁古来稀,我八十岁了。人老总想后事,中国有句古话,叫‘盖棺定论’,我虽未盖棺,也快了,总可以定论了吧!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和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只有那么几个人,在我耳边唧唧喳喳,无非是让我及早收回那几个海岛罢了。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件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两件事都没有完。这笔“遗产”得交给下一代。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搞不好就得‘血雨腥风’了。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的话,认为毛泽东选择华国锋是为了避免在中国发生“血雨腥风”,避免大规模的流血牺牲。此观点有一定道理,但还不能令人信服。此文作者大大低估了毛主席的智慧,在他的眼里毛泽东选择华国锋是万般无奈之举,对此实不敢苟同。纵观毛泽东的一生,其对历史的洞彻绝非一般政治家所能窥测,其大智慧绝非一般政治家所能比肩。我总觉得毛主席应该还有更深远的思考,是一次超乎常人智慧的历史选择。也只有到了今天,历史又走过了30年之后,我们才有可能感知老人家深刻用意之一斑。
一是毛主席知道修正主义上台、资本主义复辟在中国是难以避免甚至是必然的。
二是中国人民必须要接受反面教育才能理解和尽快掌握继续革命的理论,而这个最好的反面教员就是邓小平。毛主席选择华国锋既不违背他革命一生的原则又使邓小平能够复出。既没有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又使中国革命发展走上了一条最便捷之路。毛泽东一生最后一个前无古人之举。 “苏东巨变”使我们通过现实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波浪式发展前进的历史观点,认识到“苏东巨变”是历史发展的正常现象。其出现只是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而不能证明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败。就如同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封建王朝的多次复辟并没有阻止资本主义的最后胜利一样。但是只有到了今天,当毛主席关于修正主义上台、资本主义复辟的预言几乎全部实现时(分田到户……. 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工业公有制有天也会变……,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怎么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工商业,加强国防?由于还存在资产阶级法权,复辟资本主义很容易……、修正主义上台就是法西斯主义上台,人民受二遍苦吃二茬罪……、资产阶级就在党内、列宁也被人们打得粉碎了,何况我们呢?……等等),当我们反思其演变过程时,当我们探究其根源时,我们才认识到这个历史反复在中国的必然性,我们才想到老人家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告诉我们了。才使我们认识到老人家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预见到了。
对文化大革命“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是针对当权派说的。对老百姓而言,还应该是“理解的人不多,不理解的人不少”。这就是修正主义必然会上台,资本主义必然会复辟的必然性。这个必然性中包含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原因。这些原因最后归结为一点就是:当人们还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巩固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的时候,复辟的可能就永远存在。(和只要阶级、阶级斗争存在,复辟的可能就存在是一个意思,只是角度不同)只有无产阶级最终由自在阶级成长为自为阶级时,这种可能才会消失。就如同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阶段,只有在资产阶级知道了如何巩固、发展资本主义时,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成为了自为阶级后,封建社会复辟的可能才最终消失了一样。而阶级的成长同人的成长一样,都需要受到两方面的教育,即正面的教育和反面的教育,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经验,非如此不能得到全面的认识,非如此不能得到真正地提高。 1958年9月5日毛主席在第十五次最高国务会议上,他指出:“没有‘蒋委员长’,六亿人民教育不过来的,单是共产党正面教育不行的。”1964年7月9日,毛泽东与亚洲、非洲、大洋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参加第二次亚洲经济讨论会的代表谈话中,在阐述日本侵略在客观上产生了对中国人民的教育作用时,说“日本帝国主义当了我们的好教员”。并接着说:“我们的第二个教员,帮了我们忙的是美帝国主义。第三个帮了我们忙的教员是蒋介石。”历史就是这样的,所以非有一次甚或几次复辟,人们不会深刻认识继续革命理论的真谛。人们不会掌握继续革命的方法、政策、策略。历史的前进必须有正反两方面的共同作用,缺一不可,没有复辟,社会主义不可能前进。有了苏联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有了刘少奇和邓小平的修正主义路线,才有了毛主席的继续革命和继续革命理论。辩证法呀,矛盾法则呀,规律呀,真理呀。
历史就是这样的辩证着,历史就是这样的矛盾着,历史就是这样辩证矛盾地发展着。本来中国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历史中有了苏联的变修,中国又有个毛泽东,有了毛泽东继续革命的理论,一反一正,而且正的一方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社会应该按照矛盾主要方面的方向发展。但是毛泽东的生命是有限的,在他的人民还没有真正理解他的思想、掌握它的思想的时候,老人家走了,又没有适时出现毛泽东第二,(不讨论是英雄还是人民创造历史的问题)矛盾双方的力量立即发生了变化,而且反面的教训对中国老百姓来说只是理论上的而非亲身体验到的。而没有感性认识做基础的理性认识是不牢靠的,无论是对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理论认识来说都是如此。也正因为如此,说是知道马克思主义,其实并不真正知道,说是知道修正主义,其实并不真正知道。大家都如此,复辟就在所难免了。
无论有没有邓小平,历史都会如此发展。没有邓小平,还会有叶小平、万小平、陈小平、赵小平、胡小平……,还会有王小平、张小平、江小平、姚小平,就是把这些人都杀了也没用。在无产阶级还是自在阶级的时候,杀再多的人也没用。而无产阶级成为自为阶级时,就根本无需杀人了,不杀人也翻不了。以老人家非比寻常的睿智,洞彻历史的深邃眼光不可能不清楚,老人家心里明镜一般。“也许在我死后的一个什么时机,右派当权之时,由他们来公开吧。”儿子复辟了,孙子起来打到他(大意)。陈永贵回忆“记得最后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又问我:‘怎么样?习惯吗?我们共产党人无论到了什么岗位上可不是为了当官,而是为了革命。过去革的是地主、资本家的命,现在要革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命,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你说,能革了吗?’我回答:‘只要有毛主席的领导,完全可以把他们打个落花流水。’老人家笑了,又问:‘我死了以后呢?’我一下子愣住了,没敢回答,现在想起来,毛主席完全是有准备的。”对此还有什么怀疑吗?老人家认为是人民而不是英雄创造了历史,“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所以老人家清楚地知道,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最终取决于人民,取决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的成熟度。而无产阶级和人民的成熟度又取决于正反的反复的历史经验。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掌握则是无产阶级和人民成熟度的标志。(“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从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毛主席很早就已经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
最早应该可以追溯到1945年7月毛、黄著名的“窑中对”。毛泽东和他老师(徐特立)的老师黄炎培对话论天下:68岁的黄炎培直言相问“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縨焉,其亡也忽焉’。……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53岁的毛泽东肃然相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这里不包含着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思考吗?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最后语重心长地告诫与会重要干部和全党同志:“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里不包含着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思考吗?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乘车离开西柏坡时,对中央总部的一些同志说:“我们去进京赶考。”周恩来同志说:“我们会考出好成绩的。”毛主席说:“但愿我们考出好成绩,不要退回来,我们不做李自成。”这里不包含着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思考吗? 1951年的民主改革运动、三反运动、整党运动;1956年的开门整风、1957年的反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9年的反右倾;196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整党直至文化大革命,这些已经不仅仅是思考了,而是要在实践中教育人民并摸索出一条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马克思列宁斯大林没有解决的历史道路。从总体而言,这些都还属于正面教育(有局部的、短时间的、危害程度较轻的反面的东西,但不足以教育全党全民)。
这近三十年的教育结果,站在今天可以看得很清楚了,整个党,整个民族都辜负了老人家的一片苦心——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的不多啊。所以改革的春风一来,便吹晕了我们这些芸芸众生,非但没有反对,反而热烈欢呼“小平您好”,所以才落到今天“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的境地。而老人家在世时又不可能让人民“吃二遍苦,受二茬罪”,受一次反面教育,他的手段仅限于正面的教育。“资产阶级就在党内”;阶级阶级斗争长期存在,“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阶级斗争是纲,其它都是目”;“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不讲阶级斗争,还是黑猫白猫那一套”;修正主义上台就是资产阶级复辟,就是法西斯,人民会“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人民的利益无法保证;“永不反悔靠不住”,“走资派还在走”等等、等等。想起来真是苦口婆心那。但是人民真正理解了吗?相信了吗?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受到反面的深刻教育。 要来的终究要来,历史非要走这个弯路,老天爷也没有办法,任何政治家也只能选择顺应历史,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局限性:不能干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事。面对这个历史的局限,一般政治家只能安于无奈的选择,等待历史条件的成熟。但毛泽东毕竟是毛泽东,他要在历史的车轮上推一把,他要让要来的尽快来到,他要尽可能加快历史自然演进的脚步。
老人家一生为中国人民留下了什么?拥有原子弹、氢弹的国防;拥有大三线的战略后方;完整的工业体系;即将迈进机械化的农业;一个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一个能够攻坚克难的科研队伍;一个团结奋发的民族和公有制工业发展的经验,集体制农业发展的经验,科学、教育、文化、军队发展的经验;继续革命的理论;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经验。还能要求什么,还没有一个伟人能给他的人民留下如此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但这些都不能与那历史的规律抗衡,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人民还不成熟。而要使这样一个中国——一个从半殖民地半封建走上社会主义的国家——能够走在世界各民族的前列,就需要尽快走过这个难以避免的历史弯路,越快地走过这个弯路,中华民族就越有希望,这就需要一个称职的反面教员。而这个人就是邓小平。毛主席留给中国的另一宝贵财富就是邓小平——一个最好的反面教员。一个有能力的走资派领袖,一个被充分揭露的走资派,一个保证“永不翻案”的走资派。仔细想想邓小平文革中的经历,如果没有毛主席的保护会是什么下场。思考一下毛主席通过评《水浒》揭露了投降派之后,在说了“永不反悔靠不住”之后,还要保留邓小平的党籍是为什么?如果换了王张江姚,邓小平会怎么样? 再想想中共七大毛主席为什么劝说大家选举王明、博古做中央委员?不仅仅是为了团结,更不是什么不计前嫌、宽宏大量能解释的。而且毛主席说过:错误路线的头子改也难。既然改也难为什么还要留着?难道就没有人了吗?
对于毛主席个人来说,他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对立面,才能在相互的斗争中得到提高发展。对于党来说,也需要一个反对派,这个党才能不断强大。越是强的反面教员,起到的作用就越大。所以毛主席说:我喜欢美国的右派。所以毛主席说:日本的侵略帮了中国的大忙(大意)。这就是在中国当时的情况下,毛主席保留邓小平党籍的原因,这就是毛主席在他临终之前选择华国锋的原因。就是让“改也难”的邓小平能够东山再起,尽快地走进这个历史弯路,从而能尽快的走出。交给王张江姚行吗?邓小平绝对出不来。就算王张江姚能执行毛主席的路线,三五十年左派必定还会发生变化,因为产生修正主义的土壤还很肥沃,人民还没有觉悟,历史必然又会走到这个历史的弯处,只是时间推迟了几十年。而毛主席又不能直接交给邓小平、甚至不能交给任何一个右派,因为那在历史上只能证明毛主席承认自己错了。回过头来看,毛主席选择华国锋岂不是无比英明的选择吗?夹在左右两派中间的华国锋,在左派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气焰下,在右派善于韬光养晦不择手段的诱惑下,只能倒向右派。(后看到。毛泽东说:“华是一个老实人,可是老实也就是没用。他上来的好处是中间派,既不会左,也不会右,也容易被各方面接受。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都要看。这件事不要和江青他们讲,也不要让华知道。”)华国锋没有任何手段阻止邓小平的复出。 邓小平一出山还是副总理的时候就原形毕露,在中美建交问题上向美国妥协,在越南问题上反而大打出手。邓小平真是一个绝好的反面教员,够彻底,够狠。叶剑英不行,陈云也不行,其他人更不行。现在想来,违反党的组织原则,武力拘捕“四人帮”仅仅是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陈云在策划吗?邓小平不知道吗?邓小平确实是个人才,华国锋也确实是毛主席所需要的那个人。
毛主席阅人无数,识人无人能比。包括对叶、陈、李的认识,包括对王、张、江、姚的认识。老人家布好了棋子,下面的棋路自然顺乎其然。后来的历史果真如毛泽东所料。华国锋的投降、联合右派通过武力政变的方式打倒“四人帮”、邓小平复出、华国锋下台、修正主义上台。而且立刻拿出了他们曾经玩过的那一套,对内“三自一包”残酷剥削压迫、对外“三和一少”(现在的对外谋求和平,对内谋求和谐,对台海局势谋求和解)屈膝投降卖国。打着特色社会主义的红旗,干着特色资本主义的勾当。人民真的重“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三十几年,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面对困惑的现实,人们终于醒悟,今天所发生的一切都是老人家早已觉察到和预言到的,并引导我们曾经揭露过和批判过的。私有化了“靠什么来保护农民和工人的利益”、卫生部“是城市老爷卫生部”、文化部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文化部、高校部是“牛鬼蛇神”高校部,就是现在的说法是“砖家叫兽”高校部……。反面教员给人们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政治课,让人们真正理解信服了毛泽东,真正理解了继续革命的理论。觉醒的人越来越多,人民已经看到这条路走到头了。历史要转弯了,也许可以“和平”的转,也许要“腥风血雨”的转。老人家的那个预言快来到了。 如果不是这样,那就证明历史错了,因为在历史的重大问题上毛泽东从来没有错过,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
第3篇: 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心得
学习革命精神 弘扬传统美德
在与大家一同重温了革命时期的相关故事,了解了老一辈人的革命精神。让我这样一个不爱历史的人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在漫长的革命历程中,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先后产生和形成了各具特质的革命精神,如井冈山时期产生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长征时期孕育的“坚定不移,坚忍不拔,团结统一”的长征精神;延安时期形成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西柏坡时期凝聚而成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依靠群众,为民创业和守业”的西柏坡精神。
光阴流转,纵使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打磨,这些革命精神依然可以着眼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工作,把所学、所感、所悟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回顾影片来讲述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影片是从秋收起义讲起的,我军在执行中央命令攻打长沙的时间,敌我双方的实力相距甚远,在我军损失惨重的情况下,毛主席审时度势,扭转了战略思想,改变了战略方向“从城市包围农村的路线转变为农村包围城市”,这种从实际出发,敢于创新的精神也是我们当代人所需要的一种精神。作为宁夏的强强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在发展中不断的转变思想,才使得 xxx从一个70平米的小门店发展成为现今拥有多家分店的大公司。当然这里凝聚的是xxx开拓元老的汗水与心血,同时他们付出的也不仅仅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当然还有坚定的理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不怕困苦的大无畏精神。
正如影片中革命队伍上井冈山毛主席与袁文才会面谈判一样,每一个人都知道袁文才的用心,可毛主席并没有胆怯还是只身前往,在枪口的瞄准下,毛主席用他的智慧与诚意感动了所有的人,使袁文才同意共产党的部队上井冈山。毛主席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才使得革命有了新的契机,他心系民众与广大的革命者患难与共,。在公司的职能部门我们接触最多的可能不是客户,不是厂商,也不是电器,而是一张张的报表,一串串的数字。我们虽不在卖场,不在一线,可我们却与一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我们每一个人在公司高层的正确领导下使公司正在蒸蒸日上的发展,当然这一切是与领导的正确决策和以身作则以及公司内每一个人的共同奉献是离不开的。
讲奉献是个人成长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要发扬奉献精神,满怀激情的干事,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身作则,不仅自己做好也要发掘他人工作中的亮点,树立一盏启明灯。
通过学习,切实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为了解放新中国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慷慨精神,老前辈们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建立了新中国。看如今繁荣、稳定、富强、和谐的美好生活,有这么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有带领我们科学创新、求真务实的领导队伍,把革命的那种“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去,真诚的面对工作,勇于承担起工作中的职责和使命,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进而提高执行力和执行能力。
我们今天的条件同革命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革命精神都不能丢。大力弘扬革命精神,使革命精神成为我们的强大动力。革命精神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更需要我们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务实之风,从身边的先进学起,从小事做起,继承我们党和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作为我们虽然没有经历过烟火弥漫的岁月,虽然这一切已经过去,但我会铭记,通过我们使革命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这次培训使我对革命精神有了更全、更新、更透的认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职能保障部门的一员,做好、做细每一项工作,是长期不变的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本次培训为契机,将所学、所感、所悟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我会全力配合好部门领导的工作,恪尽职守,扎扎实实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4篇: 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心得
革命精神读《红色家书》传“革命精神”
推荐阅读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我眼中的新区”有奖征文活动启动啦!
>> 乐游赣江|来赣江新区赏荷花吗?这些福利送啦!
点击文字可直接跳转↑↑↑
为认真响应落实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同志关于“每位同志都要认真读一读红色家书”的号召,赣江新区发动全区党员干部读红色家书,写心得体会.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新区赣江集团高艳的心得体会.
读红色家书 传革命精神
阅读了《红色家书》,一封封至真至情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让我深受震撼,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些红色书信蕴含着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和报国为民的炽热情怀.
读《红色家书》,要传承革命先烈对革命信仰的执着追求.革命理想高于天.革命烈士之所以不怕流血牺牲,为了革命牺牲自己的一切,正是因为他们对共产主义有铁一般的信仰,对革命必胜有铁一般的信念.今天,我们党员干部读红色家书,要从红色家书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坚定跟党走的决心,更要以实际行动诠释心中的信仰.
对党忠诚是党员的根本政治担当.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了无数对党绝对忠诚的革命先烈,他们用生命捍卫了对党绝对忠诚.诵读《红色家书》,我从中学到了革命先烈在血与火的考验下,始终对党绝对忠诚,永远信任组织、永远相信组织、永远依靠组织,一心一意跟党走.
读《红色家书》,要传承革命先烈舍身取义的崇高气节.在《红色家书》中,革命烈士舍身取义、慷慨赴死的情节随处可见.那些壮烈牺牲的革命先烈,正值最美的芳华,为了理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他们甘愿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这是何等的英勇无畏、何等的大公无私!我们新时代的组工干部,要以先烈为榜样, __,砥砺奋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读《红色家书》,要传承革命先烈报国为民的炽热情怀.《红色家书》中每一封书信都寄托着革命烈士对家国和亲人的至真至情.在长河中,正是因为有了无数个像陈觉和赵云霄这样勇于牺牲、割舍亲情的革命先烈,才有我们今天幸福安宁的生活.“舍小家,顾大家”,这不是口号,也不是标语.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始终保持一颗拳拳为民的初心,肩负组织重托,不辱职责使命.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秉承先烈遗志, __、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通讯员:高艳
内容仅供参考
下一篇:四年级重阳节班会教案(通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