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辛亥革命110周年学习材料【三篇】
《学习材料》的作者是福建省图书馆,属于类型 中图分类:D64-53,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辛亥革命110周年学习材料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辛亥革命110周年学习材料3篇
辛亥革命110周年学习材料篇1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诗歌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诗歌
一
摧毁清廷废冕旒, 武昌起义震寰球①。
共和缔造兴民主, 辛亥风雷万代讴。
二
民主共和旗帜新, 匡扶华夏拯斯民。
中山伟绩垂青史, 唤醒神州亿万人②。
注:①指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
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②指孙中山先生。
谒南京中山陵感赋 七律
裴 凡
天下为公誓灭清, 中华革命属先行。
共和缔造君权废, 帝制推翻约法成①。
救国救民除逆贼, 联俄联共结新盟。
功勋盖世垂青史, 誉满神州鼎鼎名。
注:①指《临时约法》。
瞻杭州秋瑾墓感赋 七律
裴 凡
民主先驱一竞雄, 浩然正气贯长虹。
为谋革命除封建, 欲觅知音渡海东①。
女报创刊鸣号角, 大通举义挽刀弓②。
未酬壮志先含恨, 留得英名万古崇③。
注:①指1905年春又赴日本,与孙中山、黄兴认识,参加
同盟会,任评议员、浙江分会主盟人。②指1906年在上海创办
《中国女报》。1907年在浙江绍兴大通学堂组织光复军准备起义。
③指1907年7月15日在绍兴轩亭口就义。
李烈钧湖口讨袁感赋二首 七律
裴 凡
一
义旗高举石钟山, 铁马金戈设祭坛。
传檄兴师讨逆贼, 赴汤蹈火挽狂澜。
战开瑞德歼顽敌①, 争夺浔阳损劲团。
卷土重来终有日, 铲除帝制捣金銮②。
二
昔日将军征战地, 炮台遗址枕寒流。
江西起义垂千载, 湖口兴师震九州。
袁贼窃权还帝制, 李公讨逆唤诸侯③。
而今海内烽烟净, 彭蠡石钟正好游。
注:①指江西瑞昌、德安间。②李烈钧《题长啸失败后》诗有
句云:“卷土重来系此身。”并说:“袁贼想称帝殆梦耳,吾党必
共同歼灭之。”③指原江西都督、江西讨袁军总司令李烈钧通电全
国宣布讨袁,号召各省都督出兵响应。
通讯处:江西湖口县政协 邮编:332500
联系电话:0792-*******
(用杜甫《蜀相》韵)
帝制王朝无处寻,风云辛亥扫阴森。
江山革故涤旧迹,社稷鼎新奏强音。
烈士广州留碧血,精英武汉献丹心。
逸仙旗帜传百载,能使海峡共衣襟。
孙 中 山
结束帝制二千年,中华跨进新纪元。
“三民”唤得睡狮醒,论功首推孙中山。
黄 兴
广州起义中外惊,热血化碧浩气冲。
武昌城头千军吼,指挥若定说黄兴。
秋 瑾
鉴湖女侠号竞雄,冲破羁绊独向东。
仗剑洒尽忧国泪,豪气充塞古绍兴。
蔡 锷
情投红颜掩雄心,计脱虎口出国门。
云南义举破帝梦,史赞护国大将军。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
辛亥革命110周年学习材料篇2
作文素材: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简介】
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 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该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故名。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 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及其领袖孙中山。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 达2000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革命的准备
1894年11月(光绪二十年十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1895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规定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个纲领。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始。
20世纪初,留日学生创办的刊物首先出现排满字样,有的刊物明确主张颠覆清政府。1903年,东京留学界思想愈益活跃,宣传民族主义、民权学说的刊物相继出版。上海知识界也出现了新气象,公开倡言革命。组织革命团体,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革命化的一个重要标志。1903年11月,黄兴建立华兴会。以后,上海成立了以蔡元培为会长的光复会,江苏、四川、福建、江西、安徽等省也都建立了革命团体。
1905年7月,孙中山、黄兴、陈天华等70余人在东京集会,决定成立中国同盟会,作为全国的革命领导中心。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以及其他小团体的成员陆续加入。8月中旬,孙中山在留学生欢迎会上发表了《中国应建设共和国》的演说。同月20日,同盟会召开成立大会,孙中山被推为总理,黄兴被推为执行部庶务,会议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16字纲领。11月, 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出版,孙中山在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内容的三民主义。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仍以保皇相 号召。《民报》创办后即同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展开论战。辩论结果,革命派占据上风,改良派的政治影响大为衰落。
革命派积极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使同盟会的主力遭到重大损失,但有力地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扩大了革命影响。与此同时,自发的群众斗争蓬 勃发展,多达千余次。民族资产阶级中的一部分,因切身利益与帝国主义发生矛盾,参加并领导了收回路矿权运动和抵制美货运动。
为了消弭革命力量,拉拢资产阶级,清政府被迫作出一些开明的姿态。1905年7月,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1906年9月宣布预备立宪。1907年9、 10月,下诏筹设资政院和咨议局,允许资产阶级可以通过选举取得向清政府提出建议等部分权利。上层资产阶级从中看到了希望,纷纷成立各种立宪团体,从事君主立宪活动,准备参与政权。但是满洲亲贵们对立宪并不热衷。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帝国万世一系,同时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期。不久,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3岁的溥仪继承皇位,改元宣统。摄政王载沣采取集权措施,积极推行由皇族独揽国家大权的政策,满洲亲贵和汉族官僚之间的矛盾加深,1910年,国会请愿同志会在北京连续发起国会请愿运动,要求清政府速开国会。1911年5月(宣统三年四月),清政府发布内阁官制,成立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立宪派分享政权的希望完全落空,少数人抛弃立宪的幻想,对革命活动开始表示同情。革命的形势愈益成熟。
革命的爆发
1911年5月,清政府唯帝国主义之命是从,将从中国人民手中夺得的权利拱手献给帝国主义,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怒。与铁路国有直接相关的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省人民强烈反对出卖路权,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尤为波澜壮阔。9月, 保路风潮扩展为全省抗粮抗捐,群众暴动接连发生。四川总督赵尔丰在成都逮捕保路同志会和川路股东会的负责人,并枪杀请愿群众数十名,造成流血惨案。同盟会 员龙鸣剑等和哥老会组成保路同志军进围成都,转战各地,攻城夺地,猛烈冲击清政府在四川的统治。四川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在清政府全力应付四川保路运动的时候,湖北新军中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团体乘机发动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轰轰烈烈的一幕。9月下旬,革命党人感到形势紧迫,决定于10月6日(中秋节)发动起义,后由于形势瞬息变化,起义推迟。10月9日(八月十八日),在预定起义的那一天,共进会负责人孙武在汉口装配炸弹时不慎爆炸,湖广总督下令闭城搜查,汉口和武昌的起义指挥机关遭到破坏,一些起义领导人被捕、被杀或避匿。在这种情况下,新军各标营中革命士兵开始主动行动。10日晚7时,武昌城外塘角的辎重营和城内工程第八营几乎同时发动,各标营继起,经一夜苦战,11日晨革命军占领总督署,全城光复,首义成功。汉阳、汉口也先后为革命军占领。11日, 起义士兵聚集到湖北咨议局,在咨议局议长汤化龙等人的参与下,宣布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革命党的领袖们未亲身参加起义,缺乏政治经验的起义士兵对自己 掌握政权没有信心,清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在革命士兵的枪口逼迫下任湖北军政府都督。军政府发布文电,号召各省为推翻清朝建立民国而奋斗。11月,湖北军政府公布《中华民国鄂州约法》。它是全国第一个按照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拟定的地方宪法。
武昌起义的胜利,在全国得到了连锁反应,各省革命党人纷纷行动起来。至11月底,全国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的有14省。 北方未独立各省,有的地方是清王朝统治较强,如直隶、山东、河南;有的远在边陲,革命党势力较弱,如新疆、奉天。这些省份也不平静,革命党仍然组织了一系 列武装起义。武昌起义之后,立宪派纷纷表示赞成革命,这也加速了清政府的崩溃。广大人民群众在各省起义过程中表现了高昂的热情。新军士兵、会党群众、知识 分子、工人、农民、城市贫民、海外华侨、爱国士绅、少数民族都作出了贡献。中国的政治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沸腾局面。
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革命的胜利发展使清政府极为震惊。10月27日,清廷起用袁世凯为钦差大臣,授予指挥湖北军事的全权。11月1日,清军攻陷汉口。同日,摄政王载沣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交出全部军政大权,以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黎元洪和黄兴、宋教仁等过高估计了袁世凯的力量和自身的困难,企图利用袁世凯和清朝贵族之间的矛盾,以大总统的位置动员他倒戈,把最终推翻清朝的希望寄托于袁世凯。11月27日,汉阳为清军攻陷。12月1日,双方议订停战3日。此后又拟定双方派出代表讨论大局。停战是辛亥革命从武装斗争走向政治妥协的一个重要转折。
12月18日,袁世凯的代表唐绍仪和革命军政府的代表伍廷芳在上海开始和谈。11月下旬,各省代表议决承认武昌为中华民国中央军政府,以鄂督执行中央政务。接着14省代表会议在汉口英租界召开,筹备成立中央临时政府。12月2日,江浙联军攻克南京,代表会议决定以南京为中央临时政府所在地,各省代表随即自武汉齐集南京。25日,同盟会总理孙中山自海外归来。29日,17省代表会议以16票的绝对多数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到南京就职,发布《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告全国同胞书》等文件,正式宣告中华民国的诞生。1月2日,通电改用阳历。3日,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确定临时政府组成人员,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8日,又成立南京临时参议院。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包括革命派、立宪派和旧官僚3种政治势力。独立各省的军政府多数为立宪派和旧官僚所操纵,南京临时政府和身为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对它们事实上不能行使中央政府的权力。革命派自身的弱点也更多地暴露出来,孙中山的许多正确主张都遭到反对。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袁世凯感到大总统的位置难以到手,立即撤销和议代表,造成谈判破裂的形势,迫使革命势力妥协。帝国主义列强拒不承认南京临时政府,并且制造外国干涉的空气。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孙中山被迫退让。1月22日,孙中山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即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后,加紧逼迫清帝退位。2月12日,清朝皇帝终于接受中华民国对皇室的优待条件,正式退位。这样,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朝垮台了,延续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也随之结束。2月13日,袁世凯向临时政府正式声明赞成共和,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辞职。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因实力在北方,拒绝南下就职。孙中山派蔡元培为专使北上迎接,袁世凯暗中指使亲信部队在北京、天津、保定制造兵变;帝国主义也乘机调兵入京,制造紧张空气,以支持袁世凯。南京临时政府再次退让。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次日,孙中山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个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的创举。25日,唐绍仪到南京接收临时政府,组织新内阁。该内阁中内政、陆军、海军、财政、外交等部均由袁世凯的亲信或拥护者担任,同盟会只分配到教育、农林、工商等几个点缀性的席位。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5日,临时参议院议决临时政府和该院迁往北京。至此,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所篡夺。辛亥革命失败了。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中国人民长期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打印] [评论]
作文素材: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名称由来】
“辛亥革命”作为民主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较早见诸记载的“辛亥革命”一词,出自署名为渤海寿臣者的《辛亥革命始末记》。此书出版于1912年6月,收录了1911年10月11日至1912年2月12日间的各报章事关革命的报道。同年,以“辛亥革命”为书名的,还有署名草莽余生编辑出版的《辛亥革命大事录》,张绍曾为该书作序,指出草莽余生为廖少游。廖少游又名廖宇春,在辛亥革命期间奔走南北议和,阅历广泛,“特就昔日所历之境,所与之役,与夫见闻……抄集成册。始八月十八壬子迄十二月二十六日庚子,凡百有八日”。其起止时间换算成公历为1911年10月9日至1912年2月13日,所述辛亥革命时限与《辛亥革命始末记》基本相合。上述两书所载事实,都发生于农历辛亥年,称之为辛亥革命十分相宜。
但在民国初年,辛亥革命一词使用并不广泛,称呼辛亥年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这段史事的词汇,名目繁多。民初的报章,如《申报》、《大公报》以及政府公报中,“武昌首义”、“共和成立”、“民国肇生”、“辛亥之役”等名词连篇累牍,而“辛亥革命”极为罕见。即便是孙中山先生,在民初言及辛亥革命时所用名词也没有一定之规。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以孙中山名义发布的公文中,有“武汉首义”、“民国缔造”、“民国光复”、“革命”等说法。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追述革命历程,称“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不见直书“辛亥革命”,而“二次革命”之说至今仍然沿用。
在20年代前后,“辛亥革命”的使用开始升温且影响日广。1919年8月,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连载《民众的大联合》政论长文,使用了“辛亥革命”一词,并就其内涵有过精炼的阐述。1921年10月梁启超以《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为题,发表演讲,诠释了辛亥革命内涵。第一次国共合作初始,陈独秀撰写《辛亥革命与国民党》,专门探讨革命失败的原因,“辛亥革命”渐成专有名词。
随着北伐的节节胜利,在有关纪念中,“辛亥革命”字样出现得特别频繁。1927年双十前夕,中国国民党中央制定了宣传大纲,第一条就是“继续辛亥革命的精神,矫正辛亥革命的缺陷”。1930年7月10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0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革命纪念日简明表》和《革命纪念日史略及宣传要点》,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此后“辛亥革命”人所共知,遂成流行词汇,以迄于今。
作文素材: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革命前的武装起义】
惠州三洲田起义
惠州三洲田起义又称“庚子惠州之役”。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孙中山派郑士良在惠州归善县(今广东惠阳)组织起义。10月初在三洲田竖旗起义,义军分东西两路进发,在茇子园、黄沙洋打败清军莫善积、吴祥达部队,先后攻克新墟、镇隆、多祝、沙湾、横冈等地。起义军转战两旬,一度发展到2万人,后因弹药不继,被迫解散,郑士良等退往香港。
萍浏醴起义
萍浏醴起义又称“丙午萍浏之役”,是同盟会策动会党和矿工的武装起义。1905年湖南发生水灾,官僚豪绅乘机哄抬米价,人民遭到严重的饥饿威胁。1906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等从日本回到湖南联络会党,宣传同盟会纲领,酝酿起义,相约江西萍多、湖南浏阳、醴陵三处同时发动,萍乡方面以安源煤矿矿工数千人为起义主力。12月初起义爆发,几天内占领麻石、文家市、上栗市等重要市镇,推举会党首领龚春台为起义军都督,发布中华国民军起义檄文,以同盟会的政纲为号召。屡败清军,声势浩大。清政府调集湘、鄂、赣及江宁(今南京)军队数万人进行镇压。起义军在分散作战的情况下,遭到失败,刘道一等死难。
黄冈起义
黄冈起义又称“丁未黄冈之役”。1907年同盟会计划在广东潮州、惠州起义。许雪秋派陈涌波等于5月22日夜攻入潮州黄冈(今饶平),缴获清军枪械数十枝,张贴中华国民军布告安民。后起义军攻清军驻守的汫洲,死伤甚众,遂告失败。
七女湖起义
七女湖起义又称“丁未惠州七女湖之役”。1907年孙中山派人到惠州(今惠阳)发动起义。6月2日邓子瑜和陈纯等集合少数会党在惠州城外七女湖截获清军水勇枪械,攻克泰尾、杨村、三达、柏塘,在八子爷打败清军管带洪兆麟。清水师提督李准到惠州镇压,起义军声东击西,清军疲于奔命。后因黄冈起义失败,得不到支援,起义军遂在梁化墟解散。
钦廉防城起义
钦廉防城起义又称“丁未防城之役”。1907年初广东钦州那黎、那彭、那思(合称三那)人民为反对清政府苛征糖捐,推刘恩裕为首领,组织万人攻击清军,遭到失败,刘中弹牺牲。三那乡民推代表与孙中山联系,孙中山派王和顺入三那发动起义。9月,王从三那率领200余人攻克防城,张贴《中华国民军都督王告示》。接着,起义军进军广西,攻灵山未克,取道回三那,宣布解散,部分起义军进入10万大山。
镇南关起义
镇南关起义又称“丁未镇南关之役”。1909年12月,孙中山派黄明堂和关仁甫联络清军做内应,占领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右辅山的镇南、镇中、镇北三个炮台。孙中山和黄兴从河内到炮台督战,因起义军枪械子弹不足,其它炮台的清军仍在顽抗,决定回河内筹办枪弹。清参将陆荣廷等率军4000余人向右辅山反攻,起义军扼守炮台奋战数日,毙伤清军200余人,因众寡悬殊,突围而出。
钦廉上思起义
钦廉上思起义又称“戊申马笃山之役”。1908年孙中山派黄兴率武装200余人攻钦州(今广东钦州壮族自治县),张贴《中华国民军南军总司令黄告示》。3月29日在小峰击溃清军一营,4月2日在马笃山击溃清军三营,获步枪400余枝,又在那楼、大菉等处夜袭清军。起义军转战40余日,因弹药缺乏,宣布解散。
云南河口起义
云南河口起义又称“戊申河口之役”。1908年孙中山派黄明堂、王和顺、关仁甫率武装百余人攻云南河口。4月29日与清军反正部队会合,攻克河口,张贴《中华国民军南军都督黄告示》,进占南溪和新街。孙中山派黄兴为云南国民军总司令,节制各军。清总督锡良调集兵力向河口反攻,关仁甫、黄明堂等坚守20多日,弹尽粮绝,先后败退。起义部队600余人由河口退入越南,被法军缴械,解送新加坡遣散。
广州新军起义
广州新军起义又称“庚戌广州新军之役”。1910年2月初,清广州警察与新军发生冲突,同盟会会员倪映典乘机在第一标发动新军起义,12日击毙管带漆汝汉,分路进攻广州城。清水师提督李准率军前来,诈称调停,突然袭击起义军,倪映典壮烈牺牲,起义失败。
作文素材: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革命团体】
辛亥革命中的革命团体——
兴中会
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4年11月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建立,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1895年兴中会设总会于香港,筹划在广州起义,未发事泄,孙中山等被通缉,流亡国外。1900年兴中会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旋派郑士良在惠州(今广东惠阳)三洲田起义,屡败清军,因外援不继,中途遣散。与此同时,史坚如爆炸两广督署,被捕殉难。该会又先后在横滨、河内、旧金山以及南非洲等地成立分会,在华侨中发展组织。1905年与华兴会、光复会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
华兴会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4年2月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等在长沙建立,提出“驱除鞑虏,复兴中华”的政纲;设华兴公司、东文讲习所为活动机关,又与会党首领马福益建立同仇会作为联络会党的机关,准备在11月举行武装起义,未发事泄,黄兴、宋教仁等逃亡日本。1905年与兴中会及光复会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
光复会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4年冬由蔡元培、陶成章、龚宝铨等发起在上海正式成立,蔡元培任会长。光复会的誓词是“光复汉族,还我河山,以身许国,功成身退”。1905年光复会与兴中会、华兴会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后,部分会员仍然保持独立活动。1907年徐锡麟发动安庆起义,失败牺牲。同年秋瑾在绍兴被捕,英勇就义。1912年陶成章被陈其美刺杀后,光复会解体。
中国同盟会
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简称“同盟会”。1905年8月在孙中山的倡导下,以兴中会和华兴会为基础,联络光复会,在日本东京成立,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同盟会是一个全国性的革命组织,设总部于东京,各地分设支部,由总部统一领导。同盟会确定政纲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制定了《军政府宣言》、《中国同盟会总章》和《革命方略》等文件;发刊《民报》,对改良派展开论战;在国内外各地建立组织。自1906年起,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黄冈起义、七女湖起义、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和1911年4月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10月武昌起义,爆发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同年,同盟会总部由日本东京迁至上海;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再迁南京。1912年8改组为国民党。
作文素材: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重要人物】
孙中山
孙中山(1866-1925),广东香山人,谱名德明,幼名帝象,读书时取名文,字载之。1883年受基督教洗礼时号日新,1886年国学老师区凤墀为其改号逸仙。他在日本流亡时曾化名中山樵。1903年,章士钊将宫崎寅藏所著《三十三年落花梦》翻译为《大革命家孙逸仙》时因笔误,将“孙文”与“中山樵”两个姓连了起来,遂成“孙中山”。随着这本书的大量出版,“孙中山”之名被国人广为称颂,孙本人亦默许此名。孙中山先生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中国的独立、富强和民生的安康付出了毕生心血。民国初建时,已有人尊其为“国父”。1940年4月1日国民政府通令全国,正式尊崇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
孙中山成长于一个贫困家庭,其兄孙眉赴茂宜岛垦荒、经营牧场和商店后,家境有所好转。1875年,孙中山得以入村塾读书,接受传统教育。当时,村中有个太平天国遗兵冯爽观,时常向孩子们讲述太平军反清的故事,孙中山对此很感兴趣,对洪秀全等反清人士亦有了崇拜。
1879年5月,孙中山随母前往檀香山看望哥哥,得以大开眼界。不久,母亲回国,孙中山入意奥兰尼学院学习。他好读史书和人物传记,对华盛顿、林肯的事迹钦佩不已。毕业后,孙中山又入奥阿厚书院(当地最高学府,相当于高级中学)学习。檀香山的生活让孙中山深受宗教思想的影响,接受“平等、博爱”思想的他有一天撕掉了哥哥供奉的关帝像。孙眉对此大为恼火,认为他背离了中国习俗,不惜让孙中山辍学回国。
1883年,孙中山回到了故乡,看到翠亨村依旧是一片破败、贫困景象,和美丽的檀香山形成鲜明对比。不甘落后的孙中山随即开始宣传改良思想,一边在家里务农,一边利用掌握的知识积极参与家乡建设,修建村路、安置街灯,清扫街道等等,颇得家乡父老称赞。然而,这年秋天,孙中山却与好友陆皓东等当众故意砸坏了村庙神像,村人大为愤怒,孙中山被迫出走香港,冬天即受洗加入了基督教。
1884年,孙中山就读于香港域多利书院,继续檀香山时未完成的高中学业。他学习刻苦,勤奋好问,不说则已,一说话便滔滔不绝,无所不知,同学们称其为“通天晓”。时值中法战争之际,法国“不胜而胜”的结局令孙中山对清廷的腐败无能十分气愤,渐生反清思想。
孙中山的悖逆行为让远在海外的哥哥孙眉深感不安。为了让弟弟安分,孙眉往家里寄了一笔钱,让父亲孙达成为弟弟物色配偶。在孙眉的主持下,孙中山与侨商之女卢慕贞在1885年完婚。
但婚姻并没有束缚住孙中山的大志。返港后,孙中山开始学医,就读于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校。学医之余,他还研习儒学,热衷于中国古经史。1887年,孙中山转入香港丽雅英文医学书院学医,后遇到了自己最敬重的老师康德黎。
1890年,孙中山写《致郑藻如书》给本县退休的前驻美、西,秘三国公使郑藻如,倡言兴农桑、禁鸦片,办教育,这也是他的第一封改良建议书。同年,孙中山与陈少白等游观音山时,遇见昔时林则徐的师爷郑安,在郑安处他们得到了会党的信息,自此,孙中山的革命行动便与会党结下不解之缘。由于孙中山、陈少白、尤列,杨鹤龄四人常聚在杨耀记抨击时政,时便称他们是“四大寇”。
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年),浙江绍兴人,是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前驱,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1904年,他与章炳麟、陶成章等在上海组织光复会,任会长。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他担任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1917年起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科学与民主,主张“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积极支持正在酝酿中的新文化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中,他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九·一八”事变后,他奔走呼号,力主抗日。1932年与宋庆龄、鲁迅、杨杏佛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40年3月5日,病逝于香港。
辛亥革命110周年学习材料篇3
辛亥革命100周年
同学们:
一百年前,武昌首义,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一百年对于地球45亿年的寿命来讲是短暂的,真是弹指一挥间,甚至连弹指一挥都说不上。但这一百年对现在的中国来讲,是一个坎坷沧桑的一百年,是一个跌宕起伏的一百年;同时,也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一百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一百年。
辛亥革命对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作了一场总的清算。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不会有民主、平等意识在国民心中的扎根,就不会有更深刻革命的到来。我们的历史就是在继承与超越的不断运动中走向明天。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谁就会变成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都会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袁世凯的皇帝寿命只不过八十三天,张勋的复辟则更加短命,和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于试登这个宝座即可为证。
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功绩之一在于启开了封建主义之蒙,使社会意识的现代化大潮奔腾,人们正是从这股大潮中把握住了社会历史的趋势,同时又从辛亥革命中更加领悟到现代意识的珍贵,这才出现“改造国民性”的呐喊,出现了民主、科学的呼吁。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不会有民主、平等意识在国民心中的扎根,就不会有更深刻革命的到来。以民主、科学为宗旨的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和发展,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则既是对新文化运动精神的继承,也是对新文化运动精神的超越。历史就是由无数个继承与超越组成的链条,历史在继承与超越的不断运动中走向明天。
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接着各省纷纷响应,因为1911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西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王朝、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亦可指自19世纪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满清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作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作为民族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也对中国国内的民族关系及同时期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系列事件不仅结束了此前立宪派实行君主立宪的努力,而且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但是,这场革命没有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国家统一的局面很快为军阀混战所代替。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又是失败的。
认清辛亥革命失败的一面,可以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就像孙中山先生晚年所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后继者只有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探索新的道路,进行艰苦斗争,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不过,如果把辛亥革命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去考察,则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它的伟大历史意义,具体分析它怎样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弘扬辛亥革命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扬敢闯、敢干、敢试的创新精神,同时也要弘扬“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就是要牢记历史所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启迪,就是要继承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优秀品格。随着时代的发展,这股炽烈爱国精神日益成为我们民族永恒的感召力量。今天,我们要完成祖的统一大业,仍然要高举这面大旗,把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需要以爱国主义为力量源泉。
上一篇:助理会计月记【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