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3篇(完整文档)
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反思1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预设”的非常好的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也常常会“卡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过分的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3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反思1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预设”的非常好的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也常常会“卡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过分的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学案的“生成”,使学生深陷在“预设”的巢臼里。教师能否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评价“预设”的效能高低,应当分析“预设”是否促进了课堂的有效“生成”,这就要求我们应当为“生成”去谋划好“预设”。使“预设”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成”的质量。
一、“预设”教学目标——准确定位,源于全面了解学生
在一节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尤为重要。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即教学应达到的程度,它可以克服教学上的盲目性,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保证和首要环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教学目标,坚持面向未来,立足课堂,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小学阶段整数大小比较的基础和重点。为以后的.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多位数的大小比较奠定基础,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教材提供了情境,让学生自己解决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最后由教师给出比较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1.使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利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现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预设”新知教学——准确把握,源于学生的需要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既不能过高地估计学生,也不能过低地估计学生,新知的学习应源于学生的需要,让他们能够自由而主动的学习。
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虽然已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大小,但对100以内数只是初步认识,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较为困难。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他们
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具体、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从中感知两个数的大小,再逐步过渡到借助计数器的比较,最终能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要贴近学生,俯下身子来备课,多和学生交流,不失为备课的有效途径,课前短短的交流和调查,胜过教师长时间的“闭门造车”。
三、要在“生成”中即时准确“预设”
教师要了解学生,上课的时候,要关注学生的情况,关注学生有什么创意?有什么困难?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适当的调整,把学生的情况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来利用,而不是作为负担。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作出“生成”的教学策略。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真正做学习的小主人。
四、要在“生成”中不断调整 “预设”
本节课上完以后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新授部分过程太快。应从数的组成的角度去比较数的大小,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也为后继教学做铺垫。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2.习题的设计要细化,要充分理解编者的意图。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使我深深的体会到要认真的吃透教材,精心的设计每一个数学活动,使我的每一位学生有所得。
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反思2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预设”的非常好的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也常常会“卡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过分的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学案的“生成”,使学生深陷在“预设”的巢臼里。教师能否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评价“预设”的效能高低,应当分析“预设”是否促进了课堂的有效“生成”,这就要求我们应当为“生成”去谋划好“预设”。使“预设”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成”的质量。
一、“预设”教学目标——准确定位,源于全面了解学生
在一节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尤为重要。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即教学应达到的程度,它可以克服教学上的盲目性,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保证和首要环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教学目标,坚持面向未来,立足课堂,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小学阶段整数大小比较的基础和重点。为以后的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多位数的大小比较奠定基础,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教材提供了情境,让学生自己解决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最后由教师给出比较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1.使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利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现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预设”新知教学——准确把握,源于学生的需要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既不能过高地估计学生,也不能过低地估计学生,新知的学习应源于学生的需要,让他们能够自由而主动的学习。
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虽然已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大小,但对100以内数只是初步认识,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较为困难。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他们
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具体、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从中感知两个数的大小,再逐步过渡到借助计数器的比较,最终能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要贴近学生,俯下身子来备课,多和学生交流,不失为备课的有效途径,课前短短的交流和调查,胜过教师长时间的“闭门造车”。
三、要在“生成”中即时准确“预设”
教师要了解学生,上课的时候,要关注学生的情况,关注学生有什么创意?有什么困难?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适当的调整,把学生的情况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来利用,而不是作为负担。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作出“生成”的教学策略。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真正做学习的小主人。
四、要在“生成”中不断调整 “预设”
本节课上完以后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新授部分过程太快。应从数的组成的角度去比较数的大小,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也为后继教学做铺垫。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2.习题的设计要细化,要充分理解编者的意图。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使我深深的体会到要认真的吃透教材,精心的设计每一个数学活动,使我的每一位学生有所得。
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反思3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数学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也日益成为人们进行交流的生活语言。重视培养学生数的意识,使学生养成主动地从数量上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习惯,体会到数的产生与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识的数”是在教完100以内数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一次实践活动。《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强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教学活动和交流的教学知识,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教学和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教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
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现实而又有趣的教学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活动情景,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首先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糊涂的小蓝猫”这个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唤醒了学生们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产生了情绪的高昂的学习需求,积极投入到用100以内熟悉的数字说一句话的活动中去。
2.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识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事实上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100以内数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他们自身的知识背景出发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作用。所以课堂上,老师先让同学们看看一张自己的全家福,引导出学生说出自己家中熟悉的成员的岁数,然后再以猜年龄的智力游戏的形式说出今年64岁的人可能是小明的什么人,使学生感受到数的意义,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3.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参与交流活动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
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学思想和方法。本节课,教师能巧妙地设计猜、数、糖果和花生的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并注意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合流,让学生体会到同伴之间的合作,并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讨论等一系列的自主探究活动,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取知识,从而使学生逐步增强估算的意识,掌握估算的方法,提高估算的能力。
2.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作用,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地肯定自己,在自我评价中增强自信。
3.通过激励措施,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让他们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4.注意课外延伸,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加强课外学习运用,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把课内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本节课教师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之后,再安排走出教室,到校园里数一数,是为了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使他们真正学到生活中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
推荐访问:下册 数学教学 反思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3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反思1 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反思100字 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反思1000字 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反思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