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苏武传》教学设计3篇

| 来源:网友投稿

《苏武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借助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  3、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积累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武传》教学设计3篇,供大家参考。

《苏武传》教学设计3篇

《苏武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借助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

  3、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积累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在对比中分析苏武的人物形象。教学过程:

  一、预习准备: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文章背景

  2、预习课文,大致疏通文意

  二、课堂教学:

  1、学生简介背景:教师掌握:汉武帝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讨伐战争,其中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时间为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与汉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所以,到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时,却被扣留,并迫使他投降。

  《苏武传》集中叙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热烈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2、作者介绍: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

  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

  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

  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续成的。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

  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六家》),则是其特色。

  3、生读课文,标注重点实词虚词。

  4、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自己不懂的内容。

  5、合作讨论班固是怎样用对照、映衬的手法塑造主人公形象的?在出使匈奴之初,与副使张胜的对照。在威逼利诱之时,与叛徒卫律的对照。在以情相劝之时,与降将李陵的对照。

  6、以班级为单位,交流补充。

  三、布置作业:

  赏析《苏武传》中的人物形象。

《苏武传》教学设计2

  1、知识与技能

  《汉书》里“苏武牧羊”的故事令古今各代的*人感动,苏武不屈的英雄形象也起着对后来很多封建王朝对待“北狄”蛮族的垂范作用——对单于和酋长们“以礼谕之”“以节斥之”,这样的大汉使者们虽然不一定能够完成外交使命,但至少可以达到“立言”的效果。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班固及《汉书》。

  2、积累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3、培养正确分析文言文内容及准确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并概括所写内容。

  2、鉴赏本文运用人物对话、细节描写、对比烘托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

  3、把握文章的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品味历史传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体会传主的人格、精神。

  2、评价传主的功过和价值。

  [教学难点]

  评价传主的人格、精神。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分析探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PPT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2、走近作者

  班固,字孟坚,东汉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少年时就能作文诵诗赋,长大后博览群书。和帝永元元年(89)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时年61岁。那时,《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尚未写成,后由妹妹班昭和马续补写而成。

  家庭:父亲,班彪;弟弟,班超(投笔从戎);妹妹,班昭(续写《汉书》)。

  作品:史书有《汉书》(《前汉书》);辞赋有《两都赋》;诗有《咏史诗》。

  性质:《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体断代史,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其中还收录了西汉大量的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性质。

  内容:记录了从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之间229年的历史,共100篇,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

  3、《汉书》的价值

  史学价值:作者能尊重客观实际,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赞扬清廉的官吏,流露出对人民的同情。

  文学价值:叙事详明,详赡严密,语言典雅繁复,富于文采,有骈体倾向,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很大。

  4、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

  汉民族兴起于战国时期,强盛于秦末汉初。秦汉之际,匈奴贵族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文帝、景帝时代,汉一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一朝力量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解除匈奴对汉一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三、正音辨形

  稍迁至栘中厩(jiù)监

  数(shuò)通使相窥(kuī)观

  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既至匈奴,置币遗(wèi)单于

  后随浞野侯没(mò)胡中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yānzhī)归汉

  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

  拥众数万,马畜(chù)弥山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

  四、翻译检测

  信义安所见乎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羝乳乃得归

  见犯乃死,重负国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空以身膏草野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五、疏通全文字句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

  2、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

  3、落实文句翻译。

  第二课时

  一、理清文章思路

  1、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文章一开始写道:“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出使匈奴的这一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后之计,并非真心和好。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8段):重点记叙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这部分也是文章着力描写的部分,以精彩的笔墨描写了苏武抑制匈奴统治者招降的种种斗争情形。

  具体描写到的匈奴招降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所喝退,双方矛盾斗争激烈,场面紧张。

  第二次写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把他囚禁于地窖中,使他备受饥寒,接着流放苏武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让他牧羊。然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苏武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险恶用心。他手握汉节——国家民族的象征,在九死一生中维持着一个使者的使命。这时斗争是相对缓和的,直接表现的是苏武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斗争。

  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劝降。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唤醒了,其内心剖白真实感人。李陵在劝苏武时曾说:“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的残忍行为所表达的不满,也是《汉书》中少有的表现批判统治者的思想倾向之处。而苏武与李陵的对答针锋相对,波澜起伏,非常精彩,人物之声气跃然纸上。此处苏武的斗争对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已是敌对阵营的故友,双方的心态都比较复杂,而作者的描写也很到位,是这部分最出彩之处。

  第三部分(第9~10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

  课文最后一句“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看似*实叙述,细细品味却包含着作者诸多的感情。人生不过百年,十九年何其长!苏武“强壮出”,出使时正当壮年,及回归故国时已是“须发尽白”,一生大好的时光都在前列中渡过,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信念坚持如此,确实令人敬佩!幸而虽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且荣归故里,作者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可以说,这句表达的是作者与读者共同的心声。

  2、本文写了苏武出使匈奴的哪几件事?详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共写了匈奴出使匈奴的10件事情,详解了第3到第8这几件事情。

  (1)出使匈奴,以求通好(2)缑王谋反,殃及汉使

  (3)张胜语武,恐负国,欲自杀(4)卫律审武,引刀自刺

  (5)卫律劝降,威逼利诱,宁死不屈(6)幽禁窖中,饮雪吞毡

  (7)牧羊北海,持节不渝(8)李陵劝降,忠心表白

  (9)汉匈和亲,请还汉使(10)历尽艰难,白发归汉

  二、研习第1段

  本段主要介绍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1、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怎样?出使的任务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明确:“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2、这样的背景暗示了什么?

  明确:苏武出使匈奴的这一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

  三、研习2~8段

  这一部分重点记述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1、匈奴派卫律和李陵招降苏武,招降情形和说辞有何不同?可见他们是怎样的人?

  明确:卫律威逼利诱,软硬兼施(逼降、诱降),如:“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而李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降),先告知家人的不幸遭遇,再以切身体会诉说同感,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安危不可知”。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区别,是因为卫律气焰嚣张、傲慢自大、阴险狡诈,卖国求荣;而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2、对于卫律和李陵的招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上为什么有不同?有何不同?

  (1)二人劝降的方式不同,更重要的是卫律与李陵和苏武的关系不同。卫律主动投降,成为国家民族的罪人,可耻的叛徒,对于热爱祖国的苏武而言他是敌人,所以不用客气。李陵原来与苏武“俱为侍中”“陵与子卿素厚”,虽然也已投降,但是对汉朝还有感情,还有羞耻之心,苏武和他是亦敌亦友的关系。

  (2)卫律手段卑鄙,态度傲慢,苏武对其威逼“不动”,对其利诱则“不应”,表现对其为人的鄙夷。当他说出“与君为兄弟”的话后,苏武终于忍无可忍,“骂律”,自始至终都以强硬的姿态抵抗。李陵则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文雅方式,“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苏武全然不为所动,先自陈心志,晓以大义,后称李陵为“王”,划清二人的关系,表明自己的立场。采用的是绵里藏针、有理有节的方式。对二人不同的回答表现了苏武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格。

  小结:不管是威逼利诱,死的威胁,还是肺腑之言的劝说,都打动不了忠贞如一的苏武,他实在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爱国忠诚的真君子!

  3、苏武不愿意投降,匈奴是怎样对待他的?

  明确:(1)肉体折磨。“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啮雪,咽毡毛”、“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等。(2)精神折磨。“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等。总之,在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情况下企图以贫贱移其志(迫降)。

  4、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

  (1)匈奴对苏武等人的劝降实际上是匈奴与汉朝的一次对峙,关乎国家尊严、民族气节。事发时他已经意识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所以要自杀避祸、避辱。在被卫律审讯时,他大义凛然,“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刀自刺,以死明志、为国雪耻。

  (2)匈奴在威权、富贵无法征服苏武的情况下,便要以摧毁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求死而变成了求生,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为尊严而生,为荣誉而生,为使命而生。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从全文看来,苏武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为准则。所以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四、研习9~10段

  这一部分重点记述汉匈和亲,苏武白发归汉。

  1、苏武“留匈奴凡十九岁”,靠的是什么?

  明确:靠的是忠诚、信念与意志,靠的是崇高的民族气节、强烈的爱国意识、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2、课文最后一句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1)叹惋、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坚守信念,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2)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荣归故里。

  五、分析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

  1、文章如何从语言、行动、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明确:出场人物的语言基本上做到了毕肖其人,而且随着环境、情势的不同,人物的口气也在发生变化,这特别表现在两次劝降的描写上。面对自己所憎恨的卫律的无耻劝降,苏武的回答义正词严,语气极为激昂,骂得可谓是酣畅淋漓!而面对老友李陵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却变得诚恳委婉,柔中有刚,简短的言辞包含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致使李陵因自愧而泣下沾襟。这两段截然不同的回答,完全符合苏武和卫律、李陵二人的关系。同是劝降,卫律的语言粗俗而直露,李陵的劝降却是推心置腹,设身处地,娓娓动听。李陵劝降时层层进逼,从声名存没、家庭安危、人生苦乐到皇帝恩宠,一一加以否定,极具说服力,恰与卫律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者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2、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3、文章如何从环境烘托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这些典型环境中,社会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而自然环境,充满着悲剧色彩,把苏武推到了极其恶劣的境地,在困苦中更显其坚强的性格和气节。

  六、总结

  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班固的史笔,虽被范晔称之为“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得体,使读之者亹亹(形容勤勉不倦)而不厌(《后汉书班固传》),但其大部分篇章,与司马迁充满激情的叙写比较起来,总显得有点“质木无文”,《苏武传》则较好地克服了文学性不强的弱点,成功地塑造了苏武这位忠君爱国之士的高大形象,而且也影响了其他文学形式,如戏剧、诗歌。《苏武传》的苏李诀别、鸿雁传书等情节,早已成为典故,被后来的文学作品反复引用,其影响之大、之广,在《汉书》中首屈一指。


《苏武传》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苏武传》教学设计3篇(扩展1)

——《苏武牧羊》教学设计3篇

《苏武牧羊》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给课文加小标题。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教学准备

  歌曲伴奏带、录音机,投影仪,学生搜集的材料,挂图,视频材料(《汉武大帝》中李陵去北海劝解苏武段)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欣赏歌曲《苏武牧羊》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板书课题:苏武牧羊)

  二、预习检查,初读课文

  1.学生分小组在课前预习基础上自由读课文,疏通字词。

  (1)字

  ①会认的字:匈、(单)、郎、刑、玷、污、窖、毡、羔、昭

  ②会写的字:匈、奴、臣、郎、污、羔、忠、贞

  要求:读准字音;会写的字,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下下紧凑,下面稍大;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右的宽窄。

  (2)词

  匈奴单于旌节旷无人烟

  2.想想课文主要说了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苏武是怎样的一个人?把描写苏武言行的句子找出来细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体会苏武的品格。

  2.结合自己找出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悟,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的理解。(把找出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理解,教师适时指导点拨)重点句子、词语的指导:

  (1)“我身为汉朝使者,让我投降,就是玷污了我的使命,绝对办不到。”

  (在言语上感悟苏武维护民族尊严宁死不屈,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2)渴了,就用手接着从门缝里飘落进来的雪花止渴,饿了,就撕下身上的羊皮毡片充饥。

  (在行动上感悟苏武为守节而表现的贫贱不能移的民族气节和坚强的意志)

  (3)苏武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汉朝的使臣,念念不忘没有完成的使命,盼望着有一天能够带着旌节返回到故乡。

  (在情感上感悟苏武热爱自己的国家,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

  3.拟小标题,理清脉络

  本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下面请同学们给文章的情节添加小标题,以此把握文章的脉络。

  (1)学生各自提出自己概括的小标题。

  (2)全班进行讨论筛选,评选出最佳小标题。

  要求:小标题要准确概括情节变化,并尽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同时注意语言的通顺凝练。

  参考小标题:

  1.互派使者,释放使臣。2.出使匈奴,祸及汉使。

  3.含雪吞毡,矢志不渝。4.北海牧羊,忠贞如一。

  5.汉匈和好,请还苏武。6.历尽艰难,发白归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让学生讲《苏武牧羊》的故事。让学生思考苏武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苏武牧羊》。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本文讲的是汉朝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作者是怎样写这个人物的呢?

  (以顺叙为主,按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二、明确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剖析苏武的性格特征,体会苏武的人格魅力。

  2.体会苏武身上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

  三、分析人物,总结手法

  1.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

  2.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

  3.学生讨论: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对单于劝降和北海牧羊的生活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这两部分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而苏武始终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4.学生仔细研读单于劝降苏武这部分内容。

  (1)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学生分别总结苏武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分组讨论、探究、总结)

  四、学生总结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1.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2.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前面的总结中已经谈及)

  3.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

  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3.学生讨论、分析、总结。

  (1)张胜投降。

  (2)苏武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以国家的利益为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4.教师小结: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忠贞不二。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震撼人心的人格魅力!

  5.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重点分析了苏武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感动。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详略得当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

  五、课后作业(任选一项)

  1.搜集一些外交官(古今中外皆可)的资料,为他们写一篇小传,要求兼顾历史真实性和文学性,可适当运用《苏武牧羊》里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字数在600字以上。

  2.“假如我是苏武”

  假如你是苏武,作为汉使出使匈奴,匈奴有骄横的单于,你的一个部下参与了匈奴亲王的谋反,身为汉使的你会怎么做?你会怎样处理这种复杂的外交局面?

《苏武牧羊》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熟读课文,学会抓住重要线索复述故事;

  3、理清苏武出使匈奴遭遇的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重点解读“牧羊”部分,体会语言,感受人物的形象,受到感染,内化语言。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乐于将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思路:

  前二十分钟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兴趣,熟读课文;

  2、学生质疑,了解相关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1、自我介绍,一两句话,既简洁,又能引发学生对你的好感。

  2、导入:中华民族是伟大的,历史上涌现了无数杰出的爱国英雄,你幅图画的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个经典的故事板书课题。这个故事广为传诵,人们根据它创作了戏剧、歌曲、古典乐曲等艺术作品,为什么苏武牧羊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读课文,走进故事。

  3、学生自读课文。分两步走;

  1)读第一遍,练习将课文读通顺,做到响亮正确流利。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鲈乡小学的的同学读书的习惯真好。课文哪几节具体写了苏武牧羊的?还有几节分别写了什么?再读课文。

  3)议论以下课文还写了写什么?出使、*、拒降、牧羊、回国。

  4)分节读课文,随机指导。

  4、简单介绍西汉与匈奴的情况(有地图最好,历史书上肯定有)及苏武出使的意义,读好第一小节;介绍旌节(字形范写,介绍含义)

  四十分钟。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概括)重点词语,理清线索复述故事内容,发展能力;

  2、重点解读“苏武牧羊”部分,体会语言,感受苏武的爱国精神与力量,受到感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展语言。

  教学过程:

  一、学习抓住词语复述课文内容。

  1、出示两组词语(组):

  突然 翻脸 宁死不* 抽刀自尽

  派人 翻脸 怒目圆睁 痛骂叛逆

  读词

  提示:有的词是老师根据课文概括出来的。

  每组词语之间有什么联系?

  读课文2、3节,练习运用这些词组简要复述故事部分

  几个学生复述后,教师鼓励并指导读。

  提示方法:读故事性的文章,我们可以找出重点词语(或者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几个重要词语),抓住他们之间的联系,就可以将故事复述清楚。

  2、生练习抓重点词语,复述苏武牧羊的内容。

  1)学生读课文,摘抄词语(提示格式),告诉学生苏武的表现的词语可以不止两个,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学生讨论确定重点词语,表扬优点。

  参考:又生一计 心坚如铁 毫不动摇 忍受折磨

  生死置之度外 盼望回国

  3)学生再读课文,练习复述。

  4)交流复述,评价鼓励为主。(学生讲到“心生一计”要学生将“计”讲明等,注意连贯,但不能简单读书)

  二、重点读懂“苏武牧羊”,受到感染,发展语言。

  1、教师导语引入:匈奴王十分狡猾,先说苏武参与内乱威逼苏武,不成;后用劝降利诱苏武依然不成;最后又生毒计……(激情一点)

  2、你知道荒漠是怎样的?学生想象说话,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教师介绍文中“荒漠”的情况,突出该处气候恶劣,人很难在那里生存……那么苏武是怎样生存下来的呢?

  3、出示第五小节。

  4、学生读课文:要求学生一句一句认真读,体会,想想你能体会到什么?(学生读,教师巡导)

  5、交流:

  苏武以旌节为伴,(两处),体会到什么?

  句子:苏武顽强地忍受……取暖

  幻灯突出来(换色)

  感情朗读

  想象他还遭遇了哪些折磨?

  联系“旌节”,练习朗读。

  最后一句:出示插图,观察大雁,理解对*人的文化意义。

  理解苏武的内心;联系“毒计”体会苏武的痛苦与顽强。

  朗读句子

  整体朗读第五节。

  三、(机动)情景练笔

  1、过渡:教师朗读最后一节。

  2、穿插一副回国的插图,看图观察。

  3、苏武的内心在说些什么?如果你是迎接队伍中的一个,你会在心里说些什么?选择一个写几句话。

  4、交流。

《苏武牧羊》教学设计3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首歌词,由蒋荫棠创作。讲述的是西汉使节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间克服种种困难,顽强不屈的故事。歌词取材于历史故事,歌颂了苏武不辱使命,气节坚定的可贵品质。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2个字。

  2、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苏武受到的苦难,产生对苏武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苏武身体和心理上所收到的苦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播放歌曲《苏武牧羊》,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你对苏武的了解。(苏武,字子卿,西汉杜陵人。汉天汉元年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匈奴贵族多方威胁诱降没有成功,又把他迁到北海边牧羊。苏武19年不肯屈服。汉始元六年才被遣回朝。)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旄”、“茄”的读音要读准。“匈”字的.写法不要丢掉一竖。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理清文章的思路。

  讲述的是西汉使节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间克服种种困难,顽强不屈的故事。歌词取材于历史故事,歌颂了苏武不辱使命,气节坚定的可贵品质。

  从结构上讲,本课分为两部分。

  (1)第一部分讲述的是苏武在北海边经受的身体上的非人折磨和他坚定的态度。

  (2)第二部分讲述的是苏武心灵上受到的残酷的折磨和他坚贞不屈的态度。

  四、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1、自由读文,课文中哪些内容让你感动,哪些内容让你崇敬?边读边做批注。

  2、汇报交流。

  3、读第一小节。

  (1)、理解“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毡”指的是什么?

  (2)、找到一处对比。“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3)、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以“身临其境”为基础,首先使学生感觉到苏武经受的折磨是常人所难以忍受的,再了解此时苏武的坚定态度,学生才能产生对苏武的崇敬之情。

  (4)、想象一下,苏武还会遭受哪些折磨?

  4、读第二小节。

  (1)、理解“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是什么修辞方法?(对比)

  (2)、“匈奴”是什么意思?

  (3)、产生对苏武的敬意。有感情地读,感受苏武所遭受的心里的折磨。

  5、讨论: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小练笔:

  根据所了解的资料,写一写苏武的故事,想象一下他回来时的情景。


《苏武传》教学设计3篇(扩展2)

——《苏武传》教学反思3篇

《苏武传》教学反思1

  苏武传》是高中语文一篇份量很重的史传散文。通过教学,抛砖引玉,引导学生在史传散文“如何读”和“读什么”两个方面,获得阅读方法和鉴赏能力的双向收获,具有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 “如何读”——阅读方法层面启示:

  1、人物事件。

  人物是史传散文的中心,事件是塑造人物的舞台。而矛

  盾冲突则是事件具有可读性、人物具有凸显感的核心要素。故而,围绕中心人物(传主),厘清牵涉人物及人物关系、事件及关涉人物,精准把握事件概貌,获得基本认识和评价,是读懂史传散文的感知层次要求。

  2、矛盾冲突。

  矛盾无处不在、无事不在。让人物在激烈的矛盾。强大的冲突中,自我表现,往往是塑造人物性格、展示人物思想、体现人物精神的有效方法。《苏武传》一文,呈现了单于的“降武”与苏武的“坚守”的一系列矛盾冲突,把苏武的民族气节与爱国精神具化为张力巨大的典型事件,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与心灵震撼。抓住矛盾冲突,再现人性光辉,是读懂史传散文的认知层次要求。

  3、模范形神。

  写言写行,模范形神,是史传散文刻画人物的传统主渠道。声口宛在,听其言,观其行,在正面的刻画里,给读者临其境、见其人、闻其声、睹其行的真切感、直观性、震撼力。如苏武的扣留自杀,义不*;如苏武面对卫律威胁,威武不屈;如苏武陷落窘困,贫贱不移;如苏武面对李陵劝降,私情不动。抓住语言动作,揣摩心理心绪,是读懂史传散文的鉴赏层次要求。

  总之,方法论的工具性层面启示我们:厘清人物事件,剖析矛盾冲突,关注言行细节,是“读懂”史传散文的基本门径;也是实现从“读懂人”到“写好人”的必由之路。

  二、“读什么”——鉴赏认识层面启示:

  1、主题拓展。史传散文的主题,具有承传性,必须理例结合,联系现实,具体生动,方能沐浴心灵,烛照思想,催生行动。因此,拓展主题,古为今用,发挥以史为鉴、以人为镜的史学价值取向,更好地服务于当代,实现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衔接推动,意义重大。

  2、技能提升。文学是人学。除了学习先贤、承传精神、砥砺情操、指引行动的教化育人之外,从语文能力培养的角度而言,学会写人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要求。选材、组材是其一;言行细节,如见其人,是其二;对比衬托,凸显品性,是其三;抓住冲突,张弛有度,是其四。总之,这些基本方法的消化,一定有助于些人能力的提升。

  由此意义而言,将高中语文必修1—4的所有史传散*一下梳理整合,对于丰富写人手法,提高写人水*,不但必要,而且高效。

  人物对比是可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先朗读描写李陵、卫律和苏武的语段,


《苏武传》教学设计3篇(扩展3)

——苏武传教学设计

苏武传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识记《汉书》及班固的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3、鉴赏苏武人物形象,感悟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弘扬民族文化。

  【重点难点】

  1、体会通过人物的典型语言反映人物性格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2、体会本文精妙选材、合理剪裁、善用对比、“于序事中寓论断”的叙事艺术。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幽深的贝加尔湖铭记着他的正气,高耸的乌拉尔山见证了他的忠贞。十九年,雨雪风霜,他卧起持节,把那光秃秃的旄节升华为一段千古传奇,用一生的执着铸成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他,就是——苏武!

  同学们,大家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苏武传》。

  在本册教材的编排中,《苏武传》是自读课文。这就意味着同学们要自主预习,利用导学案,在课前识记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本文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并初步梳理概况文章主要情节。

  接下来我们以回顾的形式,巩固大家的预习成果。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在叙事写人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它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因此,历史上经常把司马迁和班固并列、《史记》和《汉书》对举。

  作为《汉书》中的名篇之一,《苏武传》一文既能体现班固对于史传文学作品“实录精神”的继承,又充分展现出他精于剪裁、叙述简练整饬、详赡严密、叙述中寄寓褒贬的叙事艺术特色。

  (二)承担的单元任务

  通过本文的学习,再次感受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筛选材料、组织文章结构的特点。同时,体会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大义、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坚韧不拔的强大意志和自强不息的奋发精神,并思考这些道德精神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三、学习活动

  (一)回顾知识要点

  1、文学常识

  班固,辞赋家、史学家。字。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

  他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在叙事写人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它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因此,历史上经常把司马迁和班固并列、《史记》和《汉书》对举。

  2、给加点的字注音

  2、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监;②数通使相窥观;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④置币遗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胡中;⑥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⑦置煴火,覆武其上⑧使牧羝

  明确:①jiù②kuī③háng④wèi⑤mò⑥yānzhī⑦yūn⑧dī

  3、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②与旃毛并咽之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④空自苦亡人之地

  ⑤信义安所见乎

  明确畔:同“叛”,背叛。旃:同“毡”,毛织的毡毯。

  去:同“弆(jǔ)”,收藏。亡:同“无”,没有。

  见:同“现”,显现。

  4、古今异义

  ①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②皆为陛下所成就

  ③且陛下春秋高④武等实在

  明确:

  ①古义:对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②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③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④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5、特殊句式

  ①倒装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2)为降虏于蛮夷。(3)子卿尚复谁为乎。

  (4)何以女为见。

  明确:(1)定语后置句(2)状语后置句(3)宾语前置句

  (4)宾语前置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6、情节梳理

  阅读全文回答苏武为何出使匈奴?有何遭遇?结局如何?请以小标题形式,列出作者的思路提纲。

  明确:

  缘由(1)奉命出使匈奴,以通和好。

  遭遇(2—3)虞常谋反,牵涉苏武(4—5)自杀殉汉,卫律逼降

  (6)幽置大窖,流放北海(7—8)李陵劝降

  结局(9—10)历尽磨难,获释归汉

  (二)鉴赏苏武形象

  【思考1】阅读2—4段,分析苏武为何自杀。

  (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从这两话的理由里面,我们能得出什么信息?

  明确:1、维护国家颜面,保持民族气节,不辱使命

  2、苏武毫不知情

  3、汉廷没有指使此事

  体现了苏武事事以国家利益为先、对汉朝忠贞不渝的品格。

  他的这一行为,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响?

  卫律惊,惠等哭,单于壮其节。

  他的行为让叛徒感到惊讶,让敌人感到震憾,进而感佩。这个侧面烘托的手法,突出了苏武的人格魅力。

  【思考2】阅读第5段,分析卫律劝降的情节是如何表现苏武品格的。

  卫律的劝降分为三部曲:

  1、威逼:“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复举剑拟之”,“副有罪,当相坐”。杀虞常,降张胜,吓苏武;

  2、利诱:“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你若投降,“明日复然”。“武不应”。

  然而“武不动”“武不应”回应。三字短句,简洁明了,凸显了苏武既不怕死,也不爱名利,甚至行动之间还充满着蔑视。

  特别要注意对于卫律指控的回答“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中“本无谋”三个字,简洁明确地表达出,这是张胜的个人行为,与汉朝使者没有关系,更和汉朝没有任何的关联。再一次维护了国家的声誉。见无效,恼羞成怒的卫律下了

  3、最后通牒,“后虽与复见我,尚可得乎?

  苏武被彻底激怒,忍无可忍,痛骂卫律。

  “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这一大段话,苏武说得酣畅淋漓,站在使者的身份的角度,力斥卫律叛国降敌的可耻,宣扬国家力量的强大。表现出苏武坚定的立场和大义凛然的气势,既让卫律折服,也使匈奴不敢轻易加害于他。

  至此,在对双方传神语言描写中,刻画出了一个阴险狠毒、贪图富贵、傲慢自大、卖国求荣的卫律形象,同时在卫律形象的衬托下,苏武的*形象得以进一步凸显。

  卫律劝降这一情节,两人相对如短兵相接,唇枪舌剑,惊心动魄。当卫律劝降不成的时候,匈奴改而以“幽置大窖”“徙置北海”来处置苏武。

  【思考3】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之前曾两度自杀,现在却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

  明确:不矛盾。

  羞辱汉使,挑起争端——自杀——免辱息祸,为国雪耻

  消磨意志,迫武归降——求生——杖节牧羊,不辱使

  前两次自杀的原因:第一次自杀是因为苏武意识到自己作为汉朝使者,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耻辱,所以要自杀避免*;第二次自杀是在审讯时,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语之后,选择杀身息祸,为国雪耻。

  囚禁流放的方式,包藏了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意志,使苏武自行哀求归降的祸心。

  而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之前的求死转为求生。因为他要证明汉使的气节不可折辱,所以,当他在北海上牧羊时,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时时提醒自己不忘使命。

  可见,无论求死或是求生,苏武都是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局势变化,他的对抗方式也随之变化。

  这段情节里,为了刻画苏武的坚忍不拔的形象,作者运用了对比和细节描写,请大家自己课下寻找并分析所起的作用和达到的效果。

  【思考4】阅读7—8段,分析李陵劝降的情节是如何表现苏武品格的。

  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1、李陵是谁?

  曾是故交,也是叛将,还是名将李广将军的孙子。

  这样身份的李陵,是怎样劝降的?

  李陵深知,对苏武这样刚直和有着极为坚定的信念的人,只能从精神上、心理上着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首先,处在北海牧羊最终不得归汉的情况下,只能是:“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进一步,从李陵口中我们得知,苏武的哥哥因被弹劾大不敬,伏剑自杀;苏武的弟弟,因为逐捕犯罪的宦骑不得,服毒药自杀;苏武的母亲已经逝世,妻子已经改嫁;虽有妹妹两人和两女一男,也是存亡不可得知。这一系列的家庭变故,对苏武的打击之重可想而知。如果苏武是为了求得忠君的名节,或者是留恋着汉朝的家庭而拒不肯降,现在,苏武可说是家破人亡,没有什么可顾虑了。

  如果苏武是为了效忠君主而拒降,李陵则认为汉主完全不值得效忠:“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而且苏武兄弟之死,全与君主的残暴有关。你效忠君主,可君主又对你怎样呢?这里,李陵处处为苏武着想,把声名流传、家庭安全、效忠君王等一般人视为信念的东西一一推翻。辅之以李陵自己的遭遇,更使他的劝降可谓推心置腹、入情入理。

  面对李陵的肺腑之言,苏武不为所动。他的回答是:“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为了汉武帝,愿意“肝脑涂地”。从所持立场上,苏武超越了个人利益和私情,信奉的是“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的儒家思想。李陵的劝降,更加反衬出苏武至高的思想境界:恪守伦理,坚守道义。其后李陵再次劝降,苏武以“效死于前”相迫,更加表现出一种不惜杀身成仁的坚定。李陵也不禁心生敬佩,赞为“义士”,也惭愧不已。

  (三)总结苏武人物形象

  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无论是面对卫律的威逼利诱,还是面对死亡威胁,或者是面对李陵的推心置腹,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可谓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顶天立地的爱国志士!

  (四)总结艺术手法

  【思考5】文章结尾的“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1、语含凄凉: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

  2、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坚守信念,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

  3、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荣归故里。

  体现了本文叙述中寄寓褒贬的叙事艺术特色。

  总之,本文在结构安排上详略得当,在人物塑造上采用了典型的语言、行动、细节描写、对比手法的手法,还有着叙述中寄寓褒贬的叙事艺术。

  (五)拓展阅读,思考讨论

  1、试结合课文和李陵作《答苏武书》(节选),谈谈你对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并思考苏武所具有的守节爱国、坚忍不拔、忠诚勇敢的品质在现代社会具有什么意义。

  附文:

  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陵诚能安,而主岂复能眷眷乎?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

  参考观点一,发扬爱国传统

  李陵的经历确实让人无限感慨,心生同情。然而,相较于苏武,李陵的内心依然是追求功名的显达,是有条件的忠君爱国。跟班固笔下的苏武相比,苏武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更加璀璨夺目。中华民族有着“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使于四方,不辱君命”以(《论语子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优秀文化传统,被扣匈奴十九年,手持旄节、忠贞不渝的苏武也为此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值得我们继承、发扬。

  参考观点二:坚守信念

  生活当中,我们也在经受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如何去面对诱惑,这关乎心灵的选择。就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有20年身处孤独跋涉26万公里送信进山的王顺友,有身带伤痛为战友守墓30年的八旬老人欧兴田,还有行走崎岖山路19年的悬崖小学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是什么让他们抛却了繁华的诱惑,而去与孤独相伴?我想,只因他们心有信念,甘于奉献,这是浮华面前心灵的选择,这是寂寞之中灵魂的坚守。

  阅读赏析爱国诗作,感受爱国传统文化。

  过零丁洋

  文天祥(南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了解作者

  文天祥(1236—1283)南宋爱国诗人、抗元名将。其晚年的诗词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首《过零丁洋》见于文天祥《指南录》,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2)赏析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一句,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使得诗歌前三联的感慨、遗恨*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表现出他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结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三、反馈与评价

  对比的手法的运用是本文一大写作特色。除卫律和苏武、李陵和苏武人物形象的对比外,你是否还能找到其他运用了对比手法的情节?请举例说明。

  明确:

  例如张胜和苏武的人物形象对比、李陵和卫律劝降时苏武的表现的对比等。

  其中,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择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四、课后作业

  司马迁写《屈原列传》,在叙事中穿插议论,并在文末以“太史公曰”点题,直接发表对人物的看法。借鉴这种写法,揣摩《苏武传》中班固对苏武的认识和评价,尝试以班固的视角,写一则人物短评。

  五、结束语:

  今天的我们,不仅要仰视苏武的崇高与伟大,更要走进他,把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注入我们的血脉之中,这才是我们学习《苏武传》这篇文章的真谛所在。


《苏武传》教学设计3篇(扩展4)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10篇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作品的文体特色,语言特点进行诵读。

  2、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欧阳修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感情,反复诵读文章,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文体特点和语言特点。

  2、从读音、语气停顿、语调、表情达意等方面掌握文言文诵读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并对照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

  二、全体学生齐读,进入学习氛围。

  三、分析、朗读第一段:

  1、请一位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他学生倾听。

  2、全体学生齐读开头“呜呼”两字,揣摩语气

  (这两个字的语气内涵比较浅显,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教师联系全文内容,提示学生)

  答:“呜呼”这两个字,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慨叹,惋惜。

  3、讨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请学生翻译:

  国家盛衰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也是人事吗?

  (2)打出幻灯片: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亦乃人事也。”

  比较它们的异同,讨论他们的优劣。

  (教师引导:原文采用反问句,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而改用陈述句后,语气、力度改变了。)

  4、讨论:“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重点:原,推究。 所以,表……的原因。

  (2)问:可以知之矣的之指代什么

  提示: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庄宗的故事贯穿全篇,结果得出这个结论,或者说就是为了证明这个观点,证明这一句正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5、再次向学生明确全文慨叹、惋惜的基调,学生以这种基调再次集体朗读。

  四:分析、朗读第二段。

  1、学生自己揣摩晋王的临终遗言,并自由朗读。

  2、请学生做示范朗读,并总结语气。

  (教师引导:晋王的临终遗言,应该是语重心长,遗恨未消,用幻灯片打出)

  3、有条件的教师可示范朗读,然后学生根据相应语气集体朗读。

  4、问: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持什么态度?

  教师引导: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是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5、问:这些态度可以从庄宗对待哪样事物看出?

  答:从他对待晋王的遗矢可以看出。

  6、请学生划出本段中与矢有关的、能体现庄宗恭敬的.动词。

  重点:受、藏、请、盛、负、纳(用幻灯片打出)

  7、学生根据板书提示,熟读、背诵第一、第二段

  8、抽查两位学生背诵,然后全体学生集体背诵。

  五、分析、朗诵第三、第四段:

  【一】1、先让学生朗读开头两句话,思考它们构成什么关系?哪些关键词可以看出?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 ,入于太庙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其意气之盛 ,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 ,天下已定 ,一夫夜呼 ,乱者四应 ,仓皇东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君臣相顾 ,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 ,泣下沾襟 ,何其衰也!

  2、学生回答:构成对比关系,关键词是盛和衰。

  3、问:第一句表现盛的,大家找找看哪些字词可以表现盛的气势。

  4、生答:系、函、入、还、告、盛、壮哉

  5、既然这些字词是表现盛的气势的,所以读的时候就应当重一点。

  6、阅读讲究语气连贯,这一句首先让学生明确“方”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指出它的管辖范围。

  (教师提示;方是正当的意思,所以应该管到“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7、相应的,让学生划分下一句,“及”管到哪里?

  (引导:到“泣下沾襟”)

  8、在点明语气和重音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自己把握朗读,教师适当提示,如“何其衰也”,最后两字应适当拖长。

  9、请学生朗读,然后教师示范,最后学生集体朗读,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之所以这样设计,因为第一句是表现盛的,男生应该能体验出其中的感情,不会太小声,如果不幸男生没气势,就让女生大声朗读第一句,然后调侃男生,激励他们重新读,也顺势让学生熟读成诵。

  【二】以上两句是形成强烈反差的,盛的时候是那么强大,但是却一下子衰败了,什么原因呢?作者似乎给出了两个供选择的理由: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幻灯片打出)

  1、请学生翻译,重点是抑(或者)、本(推究)、自(由于)。

  2、这两句是问句,那么作者真的是有疑问吗?还是有明显有倾向的?

  (一问比较简单,学生应该能回答出,欧阳修倾向于后者,就是庄宗的盛衰都是由于人事。)

  3、再来看下一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幻灯片打出)

  教师讲解:庄宗的故事足以证明这两个道理,所以这一段综合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都是为了证明这样一个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的庄宗后来居然被几十个伶人围困,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这就再次提醒人们,要注意到“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啊。

  【三】分析“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用幻灯片打出。

  1、学生集体朗读后,对照课下注释翻译。

  2、提一位学生起来翻译,纠正错误,

  重点:第一个于解释为在、从,第二个于解释为被,注意“智勇”的词性,可提示学生,根据文言文对偶句词性一致,前面的“祸患”是名词,所以“智勇”也是名词。

  3、讨论“岂独伶人也哉?”,幻灯片打出。

  先请学生自行翻译,然后提问学生,要注意填充省略的内容,

  (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这样吗?)

  4、谈谈这句话包含的内容和作用。

  教师提示、引导:这句话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的批评朝政,提醒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5、如有空余时间,则加强背诵第三、第四段。

  板书: 晋王: 语重心长,遗恨未消,

  忧劳 盛

  庄宗: 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庄

  人事

  还矢先王, 告以成功

  宗 逸豫 衰

  宠信伶人, 身死国灭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

  2、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学习本文布局谋篇的特点。

  3、理解文中阐发的“盛”“衰”;“得”“失”;“成”“败”;

  “损”“益”;“兴”“亡”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文中关键字、词、句。

  2、如何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

  教学难点:

  1、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之身”的道理。

  2、理解“谦受益,满招损”“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的深刻含义的启示。

  第一节

  一、导入:

  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自刎前曾用这么一句话来总结自己惨败的原因----“天亡我也”。其实,不只是项羽,很多帝王将相都将自己灭亡的原因归结于天命,许多*民百姓也将人生的苦难、命运的坎坷归咎于天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欧阳修的一篇史论《伶官传序》,来探讨一下,事情的成败究竟是在天命,还是在人为呢?

  二、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吉水人。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文学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提倡古文,批评北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他积极培养、提拔、奖掖后进,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他在散文、诗词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上有很高的成就,其中以散文的造诣为最高。

  三、解题:

  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

  传:传记。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还有一种称为宴集序。

  四、写作背景和目的:

  五代的后唐国君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致使伶人重权在握。后来后唐发生兵变,而拥有兵权的伶人拒不发兵*叛,庄宗只得亲征,但败北,这时众叛亲离,伶人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借事论理,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而乱政的史实,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当时的统治者,要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五、讲解1-2段重要词句。

  1、一词多义现象。

  知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C、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D、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与

  A、与其所以失之者

  B、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C、无乃尔是过与

  D、与秦而不助六国也

  以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B、可以知之矣

  C、而皆背晋以归梁

  D、请其矢,盛以锦囊

  乃

  A、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方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十里,高万仞

  盛

  A、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B、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其非人事哉

  C、请其矢,盛以锦囊

  告

  A、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B、则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于

  A、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B、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C、而皆自于人欤

  D、智勇多困于所溺

  E、霜叶红于二月花

  其

  A、与其所以失之者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其后用兵

  D、何其衰也

  E、其真无马耶

  之

  A、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B、莫能与之争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E、之二虫又何知

  F、吾欲之南海,何如

  G、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用法。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抑本其成败之迹

  3、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请其矢,盛以锦囊

  3、解释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而告以成功

  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仓皇东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第二节

  分析全文:

  1、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是什么?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无命,岂非人事哉!”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2、欧阳修有没有否定天命的观点?

  古代人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迷信地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上天主宰,作为那个年代的封建士大夫,他没有否定这种传统说法,但用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

  3、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论据?运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论据:庄宗得天下[盛],失天下[衰]的史实。

  例证法——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

  小结:提出全文的论点,并以唐庄宗的事例为证。

  4、“呜呼”这两个字,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慨叹,惋惜。

  5、晋王弥留之际为什么赐予庄宗三支箭?

  赐箭的原因:勉励儿子誓报父仇。

  6、庄宗对待晋王的遗命的有怎样的举动?这些举动告诉了我们什么?

  受、藏、告、请、盛、负、纳。

  接受遗命后,有矢志复仇的决心和意志,忠诚地执行遗命。

  7、作者为什么如此详细的写庄宗忠诚地执行父命?

  说明他的成功与他不断的努力分不开,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小结: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

  8、矢志复仇的庄宗取得了怎样的`战绩?作者赞叹庄宗的成功,这照应了前文哪些词语?

  “方其…君臣之首”

  “盛”“得天下”

  9、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多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在极短的时间,说说庄宗失败时的处境?作者慨叹庄宗的失败又照应了前文哪些词语?

  众叛亲离。

  “衰”“失天下”

  10、庄宗由极盛到极衰,作者在感叹之余发出这样的疑问:“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此句话是什么意思?

  前一句是反问句,意为“不是得之难而失之易”。重点句是第二句,意为“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11、大家说说庄宗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并分析对比的作用?

  通过强烈鲜明的对比“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满招损”“逸豫可以亡身”

  在鲜明的对比中强调人事的作用,照应回应论点。

  12、庄宗由极盛到极衰,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和引证

  小结: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13、庄宗盛也人事,衰也人事,然而作者在100多年后的宋代中叶重提旧事,有何目的?

  以古谏今,告诫当时的统治者:使“身死国灭”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忘记“忧劳兴国”的道理,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豫”之中,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

  小结:本文在论证结构上有一条严谨的思维线索,它按照“提出论点——例证分析——得出结论”的方式进行议论,中心突出,结构严谨。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作品的文体特色,语言特点进行诵读、

  2、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欧阳修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感情,反复诵读文章,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文体特点和语言特点、

  2、从读音、语气停顿、语调、表情达意等方面掌握文言文诵读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并对照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

  二、全体学生齐读,进入学习氛围、

  三、分析、朗读第一段:

  1、请一位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他学生倾听、

  2、全体学生齐读开头“呜呼”两字,揣摩语气

  (这两个字的语气内涵比较浅显,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教师联系全文内容,提示学生)

  答:“呜呼”这两个字,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慨叹,惋惜、

  3、讨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请学生翻译:

  国家盛衰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也是人事吗?

  (2)打出幻灯片:“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亦乃人事也、”

  比较它们的异同,讨论他们的优劣、

  (教师引导:原文采用反问句,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而改用陈述句后,语气、力度改变了、)

  4、讨论:“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重点:原,推究、 所以,表……的原因、

  (2)问:可以知之矣的之指代什么

  提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庄宗的故事贯穿全篇,结果得出这个结论,或者说就是为了证明这个观点,证明这一句正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5、再次向学生明确全文慨叹、惋惜的基调,学生以这种基调再次集体朗读、

  四:分析、朗读第二段、

  1、学生自己揣摩晋王的临终遗言,并自由朗读、

  2、请学生做示范朗读,并总结语气、

  (教师引导:晋王的"临终遗言,应该是语重心长,遗恨未消,用幻灯片打出)

  3、有条件的教师可示范朗读,然后学生根据相应语气集体朗读、

  4、问: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持什么态度?

  教师引导: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是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5、问:这些态度可以从庄宗对待哪样事物看出?

  答:从他对待晋王的遗矢可以看出、

  6、请学生划出本段中与矢有关的、能体现庄宗恭敬的动词、

  重点:受、藏、请、盛、负、纳(用幻灯片打出)

  7、学生根据板书提示,熟读、背诵第一、第二段

  8、抽查两位学生背诵,然后全体学生集体背诵、

  五、分析、朗诵第三、第四段:

  【一】1、先让学生朗读开头两句话,思考它们构成什么关系?哪些关键词可以看出?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学生回答:构成对比关系,关键词是盛和衰、

  3、问:第一句表现盛的,大家找找看哪些字词可以表现盛的气势、

  4、生答:系、函、入、还、告、盛、壮哉

  5、既然这些字词是表现盛的气势的,所以读的时候就应当重一点、

  6、阅读讲究语气连贯,这一句首先让学生明确“方”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指出它的管辖范围、

  (教师提示;方是正当的意思,所以应该管到“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7、相应的,让学生划分下一句,“及”管到哪里?

  (引导:到“泣下沾襟”)

  8、在点明语气和重音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自己把握朗读,教师适当提示,如“何其衰也”,最后两字应适当拖长、

  9、请学生朗读,然后教师示范,最后学生集体朗读,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之所以这样设计,因为第一句是表现盛的,男生应该能体验出其中的感情,不会太小声,如果不幸男生没气势,就让女生大声朗读第一句,然后调侃男生,激励他们重新读,也顺势让学生熟读成诵、

  【二】以上两句是形成强烈反差的,盛的时候是那么强大,但是却一下子衰败了,什么原因呢?作者似乎给出了两个供选择的理由: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幻灯片打出)

  1、请学生翻译,重点是抑(或者)、本(推究)、自(由于)、

  2、这两句是问句,那么作者真的是有疑问吗?还是有明显有倾向的?

  (这一问比较简单,学生应该能回答出,欧阳修倾向于后者,就是庄宗的盛衰都是由于人事、)

  3、再来看下一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幻灯片打出)

  教师讲解:庄宗的故事足以证明这两个道理,所以这一段综合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都是为了证明这样一个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的庄宗后来居然被几十个伶人围困,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这就再次提醒人们,要注意到“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啊

  【三】分析“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用幻灯片打出

  1、学生集体朗读后,对照课下注释翻译

  2、提一位学生起来翻译,纠正错误,

  重点:第一个于解释为在、从,第二个于解释为被,注意“智勇”的词性,可提示学生,根据文言文对偶句词性一致,前面的“祸患”是名词,所以“智勇”也是名词

  3、讨论“岂独伶人也哉?”,幻灯片打出、先请学生自行翻译,然后提问学生,要注意填充省略的内容,(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这样吗?)

  4、谈谈这句话包含的内容和作用

  教师提示、引导:这句话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的批评朝政,提醒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作品的文体特色,语言特点进行诵读。

  2、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欧阳修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感情,反复诵读文章,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文体特点和语言特点。

  2、从读音、语气停顿、语调、表情达意等方面掌握文言文诵读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并对照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

  二、全体学生齐读,进入学习氛围。

  三、分析、朗读第一段:

  1、请一位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他学生倾听。

  2、全体学生齐读开头“呜呼”两字,揣摩语气

  (这两个字的语气内涵比较浅显,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教师联系全文内容,提示学生)

  答:“呜呼”这两个字,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慨叹,惋惜。

  3、讨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请学生翻译:

  国家盛衰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也是人事吗?

  (2)打出幻灯片: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亦乃人事也。”

  比较它们的异同,讨论他们的优劣。

  (教师引导:原文采用反问句,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而改用陈述句后,语气、力度改变了。)

  4、讨论:“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重点:原,推究。 所以,表……的原因。

  (2)问:可以知之矣的之指代什么

  提示: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庄宗的故事贯穿全篇,结果得出这个结论,或者说就是为了证明这个观点,证明这一句正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5、再次向学生明确全文慨叹、惋惜的基调,学生以这种基调再次集体朗读。

  四:分析、朗读第二段。

  1、学生自己揣摩晋王的临终遗言,并自由朗读。

  2、请学生做示范朗读,并总结语气。

  (教师引导:晋王的临终遗言,应该是语重心长,遗恨未消,用幻灯片打出)

  3、有条件的教师可示范朗读,然后学生根据相应语气集体朗读。

  4、问: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持什么态度?

  教师引导: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是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5、问:这些态度可以从庄宗对待哪样事物看出?

  答:从他对待晋王的遗矢可以看出。

  6、请学生划出本段中与矢有关的、能体现庄宗恭敬的动词。

  重点:受、藏、请、盛、负、纳(用幻灯片打出)

  7、学生根据板书提示,熟读、背诵第一、第二段

  8、抽查两位学生背诵,然后全体学生集体背诵。

  五、分析、朗诵第三、第四段:

  【一】1、先让学生朗读开头两句话,思考它们构成什么关系?哪些关键词可以看出?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 ,入于太庙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其意气之盛 ,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 ,天下已定 ,一夫夜呼 ,乱者四应 ,仓皇东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君臣相顾 ,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 ,泣下沾襟 ,何其衰也!

  2、学生回答:构成对比关系,关键词是盛和衰。

  3、问:第一句表现盛的,大家找找看哪些字词可以表现盛的气势。

  4、生答:系、函、入、还、告、盛、壮哉

  5、既然这些字词是表现盛的气势的,所以读的时候就应当重一点。

  6、阅读讲究语气连贯,这一句首先让学生明确“方”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指出它的管辖范围。

  (教师提示;方是正当的意思,所以应该管到“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7、相应的,让学生划分下一句,“及”管到哪里?

  (引导:到“泣下沾襟”)

  8、在点明语气和重音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自己把握朗读,教师适当提示,如“何其衰也”,最后两字应适当拖长。

  9、请学生朗读,然后教师示范,最后学生集体朗读,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之所以这样设计,因为第一句是表现盛的,男生应该能体验出其中的感情,不会太小声,如果不幸男生没气势,就让女生大声朗读第一句,然后调侃男生,激励他们重新读,也顺势让学生熟读成诵。

  【二】以上两句是形成强烈反差的,盛的时候是那么强大,但是却一下子衰败了,什么原因呢?作者似乎给出了两个供选择的理由: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幻灯片打出)

  1、请学生翻译,重点是抑(或者)、本(推究)、自(由于)。

  2、这两句是问句,那么作者真的是有疑问吗?还是有明显有倾向的?

  (一问比较简单,学生应该能回答出,欧阳修倾向于后者,就是庄宗的盛衰都是由于人事。)

  3、再来看下一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幻灯片打出)

  教师讲解:庄宗的故事足以证明这两个道理,所以这一段综合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都是为了证明这样一个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的庄宗后来居然被几十个伶人围困,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这就再次提醒人们,要注意到“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啊。

  【三】分析“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用幻灯片打出。

  1、学生集体朗读后,对照课下注释翻译。

  2、提一位学生起来翻译,纠正错误,

  重点:第一个于解释为在、从,第二个于解释为被,注意“智勇”的词性,可提示学生,根据文言文对偶句词性一致,前面的“祸患”是名词,所以“智勇”也是名词。

  3、讨论“岂独伶人也哉?”,幻灯片打出。

  先请学生自行翻译,然后提问学生,要注意填充省略的内容,

  (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这样吗?)

  4、谈谈这句话包含的内容和作用。

  教师提示、引导:这句话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的批评朝政,提醒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5、如有空余时间,则加强背诵第三、第四段。

  板书: 晋王: 语重心长,遗恨未消,

  忧劳 盛

  庄宗: 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庄

  人事

  还矢先王, 告以成功

  宗 逸豫 衰

  宠信伶人, 身死国灭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认识“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观点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树立“兴亡之理在于人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其用法,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

  3、能力目标:诵读品味本文抑扬顿挫的语言特色,学会美文赏读。

  二、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理解课文,掌握文中的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现象以及特殊句式。

  三、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议论思路以及本文的中心。

  四、教学方法:

  点拨法探究学习法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引出文章论题

  由杜牧《题乌江亭》引入

  二、解题

  三、了解背景,体会讽谏意味

  四、听课文朗读,注意字音和断句。

  五、疏通文意,课文探究学习

  (一)第一、二段课文学习

  1、强调重点字词

  2、探究:

  (1)、晋王临终遗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单回答。

  (2)、通过第二段的叙述来看,“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在于什么?

  (3)、这两段各自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两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二)第三、四段课文学习

  1、强调第三、四段重点字词

  2、探究:

  (1)、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第三段和第二段是什么关系?试具体说明。

  (3)第四段以问句结尾有何作用?

  七、课堂巩固练习

  1、古今异义2、词类活用3、特殊句式4、名句积累

  八、美文赏读

  1、结构美——探究对比论证手法和全文论证结构

  2、文理美——探究主旨与教训

  3、抑扬美——探究抑扬手法

  4、文笔美——探究叙事简约、语言精警的特点、文句的对称美

  九、拓展延伸

  十、布置作业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1、积累并掌握本课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习惯和语感,积累文化常识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为全文立论的根据,也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B.第三段连用问句,并寓结论于疑问中,之后引《尚书》作答,引出古训,点明庄宗得失天下的原因,即本源在于“天命”。

  C.篇末引出历史教训,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使文章阐述的事理更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

  D.文章既用*实的语言客观地叙述事例,又引《尚书》论证,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首尾采用反问句,感叹中包含着肯定。

  2.根据文意,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以庄宗极盛之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极衰之时“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相进行对比,鲜明地推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

  B.“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前句以反问的形式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后句则强调成败在于“人事”。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对称的语句与文章开头的论断相呼应,揭示了“人事”的具体含义,强化了文章的观点。

  D.文章通过一个“夫”字,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这一结论既着眼于总结历史教训,又含蓄地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以免重蹈庄宗的覆辙。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

  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原来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

  D.及凯旋而纳之纳:收藏

  4.下列属于作者认为庄宗的“盛”“衰”原因的一句是()

  A.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C.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5.从文言句式看,下列各句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智勇多困于所溺

  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此三者,吾遗恨也

  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6.下面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②及凯旋而纳之凯旋:取得胜利

  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尔、其、乃:第二人称代词

  ④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

  ⑤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安乐

  ⑥泣下沾襟泣:流泪

  A.①②④B.①⑤⑥C.①④⑤D.②⑤⑥

  7.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盛以锦囊,负而前驱而皆背晋以归梁

  B.此三者,吾遗恨也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此制作之本意也虽逾本色不能复化

  D.请其矢,盛以锦囊请奉盆缶秦王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与其所以失之者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②岂独伶人也哉

  C.①契丹与吾约为兄弟②为天下笑

  D.①自然之理也②莫能与之争

  9.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一句中“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家祭无忘告乃翁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中的“夜”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函梁君臣之首

  B.吾得兄事之

  C.忧劳可以兴国

  D.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1.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B.此三者,吾遗恨也恨:怨恨

  C.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

  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所有的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朋党论

  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立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有删改)

  12.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幸:希望

  B.暂相党引以为朋者暂:暂时

  C.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诮:嘲笑

  D.夫兴亡治乱之迹迹:事情

  1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闻朋党之说

  ②舜亦不疑而皆用之

  ③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

  ④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14.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说明“小人无朋”和“君子有朋”观点的一组是()

  A.①小人所好者,利禄也

  ②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

  B.①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

  ②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C.①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

  ②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

  D.①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

  ②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起笔不凡,鲜明地点出全文的主旨。开头一段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朋党有君子与小人之别;人君要善于辨别。

  B.第2段通过对比得出“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结论,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同时领起下面的一段文字。

  C.第3段以尧之时进元、恺君子之朋,晚唐昭宗杀害名土的史实,阐明迫害残杀君子之朋导致亡国的历史教训。

  D.文章不讳言朋党,引用史实来说明君子之朋有利于国,小人之朋有害于国,希望人君用君子之真朋,退小人之伪朋。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2)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17.请简要分析在第3段中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三、情景默写

  18.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代史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的事警诫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

  19.下面的某报纸拟刊登的一则启事的正文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为了让越剧更好地走上新时代的发展之中,《*越剧》组委会决定向社会各界广开言路,垂询“行外人”的意见,聆听“行外人”对越剧艺术发展新方向、新目标的展望。《*越剧》经过精心规划,自当天起推出“行外人越剧与生活”主题征文活动,希望越剧爱好者能显山露水。

  20.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据载,欧阳修为宰相韩琦写了一篇《相州昼锦堂记》,交稿寄走后,他细细推敲了一下,觉得有两句欠妥。他便派人骑快马到韩府将文稿追回,做了修改。

  韩琦再次收到文稿后再三读之才发现,全文只是在“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中增加了两个“而”字。他反复吟诵“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后,不禁拍案叫绝。

  韩琦为什么对欧阳修增加的两个“而”字拍案叫绝?请从语言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分析。

  五、小作文

  21.俗话说得好:“满招损,谦受益。”从字面来理解就是自满招来损失,而谦虚带来好处。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满招损,谦受益”的理解。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手法的理解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把握每个选项设题的方向,再与文本进行比对。

  B项,“即本源在于‘天命’”错误,文中说“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由此可知,本源应在于“人事”。

  故选B。

  2【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手法的理解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把握每个选项设题的方向,再与文本进行比对。

  B项,“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错误,“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意思是“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前一句是反问句,反问句要表达的意思与句子本身是相反的,显然作者并不认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

  故选B。

  3.【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B项,“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意思是推究庄宗取得天下的原因。其中“原”,作词,译为“推其根本,追究”。故选B。

  4.【答案】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特点、相关的事件、言行、观点、情感、技巧等。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庄宗“兴国”是“忧劳”所致,庄宗“亡身”是“逸豫”所致。A项说的是庄宗之父,排除A项。BC两项是作者的推测,排除BC两项。故选D。

  5.【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回顾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然后结合这些句式的特点来分析所给的选项。文言特殊句式包括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又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例句“智勇多困于所溺”是被动句,“于”表被动,意思是“被”;

  A项,“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也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意思是“被”;

  B项,“此三者,吾遗恨也”是判断句,“者,……也”是标志;

  C项,“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是省略句,“告”后省略介词“于”;

  D项,“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是状语后置句,“以组”是后置状语。故选A。

  6.【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面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②“及凯旋而纳之”意思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凯旋”,胜利归来;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意思是“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的志向”,“其”,副词,一定;⑥“泣下沾襟”意思是“泪水流下沾湿衣襟”,“泣”是名词,泪水。这三句都有错误,①④⑤正确。故选C。

  7.【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和用法。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A项,第一个“以”,介词,用;第二个“以”是连词,表顺承。

  B项,第一个“遗”,遗留;第二个“遗”,舍弃。

  C项,两个“本”都指原来的。

  D项,第一个“请”,领取;第二个“请”,请允许我。故选C。

  8.【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

  A项,①中“其”是代词,他;②中“其”,语气副词,一定。

  B项,两个“岂”都表反问,难道。

  C项,①中“为”是动词,成为;②中“为”,介词,被。

  D项,①中“之”,结构助词,的;②中“之”是代词,他。故选B。

  9.【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一句中‘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

  例句中“乃”是代词,你的;

  C项,“乃”也是人称代词,你的;

  A项,“乃”,表判断的副词,是;

  B项,“乃”,于是;

  D项,“乃”,副词,竟然。故选C。

  10.【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中的‘夜’的用法相同的一项”,者是考查词类活用,然后应分析词语本来的词性以及在句中的位置,以此确定活用的类型。

  例句中的“夜”的用法是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B项,“兄”也是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与之相同。

  A项,“函”,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

  C项,“兴”,使动用法,使……兴盛。

  D项,“困”,困扰,没有活用。故选B。

  11.【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B项,“此三者,吾遗恨也”意思是“。这三者是我遗留的仇恨”,“恨”应为名词,仇恨。故选B。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答案】

  12.C

  13.D

  14.A

  15.C

  16.(1)所以做君主的人,应该斥退小人虚伪的朋党,任用君子真正的朋党,那么天下就能太*了。

  (2)但是后世并不责备舜被二十二人结成的朋党蒙骗,却赞美舜是聪慧明审的圣主,因为他能区分君子和小人。

  17.作者运用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自己的观点,还引用古代典籍中的话证明自己的观点。

  【分析】

  12.本题考查理解重点实词的能力。

  C项,诮:责备。故选C。

  13.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虚词的能力。

  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他们。③介词,因为。④介词,用。故选D。

  14.本题考查理解文本观点和论据的能力。

  B项,②说的不是君子。

  C项,①说的不是小人。

  D项,①说的不是小人,②说的也不是君子。故选A。

  15.本题考查分析和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C项,第3段以尧之时进元、恺君子之朋的史实,阐明了“用君子之真朋则国兴”的道理。故选C。

  16.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

  (1)但:只。退:斥退。伪:虚伪。治:太*。

  (2)诮:责备。为……所……表被动。称:赞美。以:因为。

  17.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本题题干点明分析第3段的论证方法和思路。

  第3段讲了尧、舜任用君子之朋使得天下大治,而纣、汉献帝、唐昭宗不任用君子之朋导致亡国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同时还引用了《尚书》里面的话来进行论证。

  【参考译文】

  臣听说关于朋党的言论,是自古就有的,只是希望君主能区分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罢了。

  大体上,君子与君子因志趣一致结为朋党,而小人与小人则因利益一致结为朋党,这是自然的规律。但是臣以为小人并无朋党,只有君子才有。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小人所爱的是利禄;所贪的是财物。当他们利益相同的时候,暂时互相勾结成为朋党,那是虚假的;等到他们见到利益而争先抢夺,或者利益已尽而交情淡漠之时,就会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是兄弟亲戚,也不会互相保护。所以我认为小人并无朋党,他们暂时结为朋党,也是虚假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坚持的是道义,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节。用这些来提高自身修养,那么志趣一致就能相互补益;用这些来为国家做事,那么观点相同就能相互帮助,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朋党啊。所以做君主的人,应该斥退小人虚伪的朋党,任用君子真正的朋党,那么天下就能太*了。

  尧在位的时候,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结为朋党,君子八元、八等十六人结为朋党。舜辅佐尧,斥退“四凶”的小人朋党,而进用元、恺的君子朋党,尧的天下因此非常太*。等到舜自己做了天子,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同时列位于朝廷,他们互相赞美,互相推让,一共二十二人结为朋党,舜全都进用他们,天下也因此非常太*。《尚书》上说:“商纣有亿万臣子,是亿万条心;周有三千臣子,却是一条心。”商纣王在位的时候,亿万人各存异心,可以说不成朋党了,于是纣王因此而亡国。周武王的臣下,三千人结成一个大朋党,周朝进用他们因此而兴盛。后汉献帝的时候,抓捕天下名士并且囚禁他们,把他们视作“党人”,等到黄巾贼兴起,汉王朝大乱,然后才悔悟,解除了对党人的禁锢,把他们都放了,可是已经无可挽救了。唐朝的末期,逐渐生出朋党的议论,到了昭宗时,把朝廷中的名士都杀害了,有的被投入黄河,说:“这些人自命为清流,应当把他们投到浊流中去。”唐朝于是灭亡了。

  前代的君主,能使人人异心不结为朋党的,没有人比得上商纣王;能禁绝好人结为朋党的,没有人比得上汉献帝;能杀害清流的朋党的,没有比得上唐昭宗之时的;但是都由此而使国家混乱以至灭亡。互相赞美推让而不疑忌的,没有人比得上舜的二十二位大臣,舜也毫不猜疑而进用他们;但是后世并不责备舜被二十二人结成的朋党蒙骗,却赞美舜是聪慧明审的圣主,因为他能区分君子和小人。周武王时,全国所有的臣子三千人结成朋党,自古以来作为朋党又多又大的,没有比得上周朝的;然而周朝因此而兴盛,原因就在于善良的人虽多却不感到满足。

  前代治乱兴亡的事情,为君主的可以作为借鉴了。

  三、情景默写

  18.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答案】(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满招损,谦得益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容易写错的字:损、逸豫、溺、伶,还要注意不要丢掉虚词:也。

  四、语言表达

  19.【答案】①“广开言路”改为“发出倡议”;②“垂询”改为“寻求”;③“规划”改为“筹备”;④“当天”改为“即日”;⑤“显山露水”改为“踊跃参加”。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主要指文章的上下文,如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外部语境”则指言语交际时的各种情境条件,比如说话的目的,说话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性别、经历、思想性格、爱好、文化水*、心理需求、职业处境等。

  “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这里没有上下级之分,可改为“发出倡议”;“垂”是敬辞,“垂询”表示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可改为“寻求”;“规划”意为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此处应为事先准备之意,可改为“筹备”;“当天”过于口语化,可改为“即日”;“显山露水”比喻显露才能,表现自己,一般用于否定句中,可改为“踊跃参加”。

  20.【答案】修改后虽语意未改变,但是语气由急促变为舒缓,似潺潺的山间流水,多了一份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所以,韩琦对增加的这两个“而”字拍案叫绝。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诗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此题要求“从语言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就是让学生分析语言形式方面的作用,即说明增加虚词“而”带来的表达效果,应侧重赏析虚词的表达效果。“而”的使用并不改变原句的意义,但“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敌乡”较之“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在语气及语言节奏上更加舒缓,更具有韵律感、音乐美,更有利于抒情。

  五、小作文

  21.【答案】《书》曰,满招损谦受益,这历来传诵的名言,深刻人心。自满易亡,谦虚则兴,谈古道今多少英雄伟人以自身检验的亘古不变的真理。古来今往多少伟人不是因满而亡,因谦而功名流今。古有项羽,刘邦,项羽是有才有勇之人,可却刚愎自用,不用韩信,不听范增所劝,导致鸿门宴上放虎归山。相比之下刘邦的才识不及项羽,但却做人谦虚有度,虚心纳谏,赢的张良韩信这样的旷世奇才作文。而结果也因此而知,刘邦打败项羽,一举建立大汉王朝得天下。项羽的自满使得良才不得用,而刘邦的谦虚使他赢得了天下,这难道不是满则损而谦受益的道理吗?

  【详解】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

  考生需要从“自满”和“谦虚”的弊与利的角度展开论述。自满招致损害,令人裹足不前;谦虚使人进步,不断有所收获。可以就一方面展开论述,也可将两者结合,亦可思考如何把握谦虚的度,字数要求较多,根据题干中“结合现实”的提示,可以采取例证法来证明论点。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 学习“盛”“告”“困”“于”“其”“之”等产件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体会一些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了解古代文化常识。

  3.体会本文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表现主旨的方法。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用法。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层层深入的写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1.检查学生预习。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考查阅读课文的熟练程度,从而了解预读情况。

  2有关的国王与国名:

  课文第二段“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文中提到晋王、庄宗、梁、燕王、契丹、有的是王名(指人),有的是国名(也暗指人),请根据注释简述他们的情况(不要照读注解)。

  3.时代背景简介:

  五代(907-960年),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弑相寻,战乱频起,后唐庄宗就是被弑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徘优(pái yōu,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庄宗同光四年(926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乱军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文中最后一段提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即指此事。

  4疏通课文:

  (1)正音:矢(shǐ)盛(①shèng盛衰之理;②chéng盛以锦囊)函(hán)

  (2)补充注释:

  原—一用作动词,推原,意指推究事物的根本原因。

  盛以锦囊—一“以锦囊盛”的倒装。用锦绫做的袋子装着。盛,装着,动词。

  函—一动词,装在木匣子里。原意“匣子”。

  本——动词,溯本、推求、跟“原”意思相近。

  5.阅读提示:

  这篇史论观点明确,论题突出,说理有力,条理分明。前段叙事,后段议论。通篇围绕“盛衰”二字下笔。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连用两个感叹句表明作者对“盛衰之理”的重视,对“岂非人事”的强调。用一个“原”字推寻原因,点出庄宗得失之事,引出文章的主要论据,确定全文论证的内容。“虽曰……岂非……”是反请语气的转折复句,意在强调后者。

  在论述过程中文章紧扣庄宗“得与失”“盛与衰”,说明立论的历史根据。全文的论据,主要是叙述庄宗接受父命、报仇雪耻,后来由胜而败、由盛而衰的史实。在叙事中融入作者的议论,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真实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从中归结出发人深思的道理,告诫人们汲取历史教训,这是史论文章的目的和特点。本文在“写史”方面,文字精当。先写晋王临终遗嘱,庄宗恪守父命,出兵报仇,终于凯旋——有“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的“壮举”。证明“成则由人”的道理。次写庄宗报仇雪耻后,以为大功告成,不思强盛,宠信伶官,由盛而衰,最后落个仓皇出逃、土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的“惨状”。也证明了“败亦由人”的道理。文章用对比手法和情感强烈的句式,写出盛衰、成败两个方面。“方其……可谓壮哉!”“及……何其衰也!”两句末的两个感叹句,用词不同,却饱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可谓壮哉”在赞叹中含有轻蔑;“何其衰也”,在惋惜中蕴含谴责,都表达了作者对这件历史事实的鲜明的观点。接着又用“岂……欤?”“抑……欤?”反诰语气的选择复句强调后者,说明成败之事“皆自于人”的道理,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印证了开头的论点。为了加强文章的说理性,在最后一段中进一步推论,仍用“方其……”“及其……”的对比句式,推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扩展了论点,照应了题意,加强了文章的思想性。

  [附]板书设计(可配合疏通课文书写)

  6.怎样理解文章中文与题的内在联系?

  作者为《伶官传》作序,却很少直接写到伶官们的事,表面看来文不对题,实际上两者有内在联系。因为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很紧密,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直接联系起来,这样扣住了题意,突出了中心。

  写作训练:

  选择某一史实发表见解,自拟题目写一篇评论文章。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认识“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观点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树立“兴亡之理在于人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其用法,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

  3、能力目标:诵读品味本文抑扬顿挫的语言特色,学会美文赏读。

  二、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理解课文,掌握文中的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现象以及特殊句式。

  三、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议论思路以及本文的中心。

  四、教学方法:

  点拨法探究学习法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引出文章论题

  由杜牧《题乌江亭》引入

  二、解题

  三、了解背景,体会讽谏意味

  四、听课文朗读,注意字音和断句。

  五、疏通文意,课文探究学习

  (一)第一、二段课文学习

  1、强调重点字词

  2、探究:

  (1)、晋王临终遗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单回答。

  (2)、通过第二段的叙述来看,“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在于什么?

  (3)、这两段各自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两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二)第三、四段课文学习

  1、强调第三、四段重点字词

  2、探究:

  (1)、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第三段和第二段是什么关系?试具体说明。

  (3)第四段以问句结尾有何作用?

  七、课堂巩固练习

  1、古今异义2、词类活用3、特殊句式4、名句积累

  八、美文赏读

  1、结构美——探究对比论证手法和全文论证结构

  2、文理美——探究主旨与教训

  3、抑扬美——探究抑扬手法

  4、文笔美——探究叙事简约、语言精警的特点、文句的对称美

  九、拓展延伸

  十、布置作业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9

  教学目的:

  1、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

  2、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学习本文布局谋篇的特点。

  3、理解文中阐发的“盛”“衰”;“得”“失”;“成”“败”;

  “损”“益”;“兴”“亡”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文中关键字、词、句。

  2、如何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

  教学难点:

  1、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之身”的道理。

  2、理解“谦受益,满招损”“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的深刻含义的启示。

  第一节

  一、导入:

  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自刎前曾用这么一句话来总结自己惨败的原因----“天亡我也”。其实,不只是项羽,很多帝王将相都将自己灭亡的原因归结于天命,许多*民百姓也将人生的苦难、命运的坎坷归咎于天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欧阳修的一篇史论《伶官传序》,来探讨一下,事情的成败究竟是在天命,还是在人为呢?

  二、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吉水人。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文学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提倡古文,批评北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他积极培养、提拔、奖掖后进,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他在散文、诗词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上有很高的成就,其中以散文的造诣为最高。

  三、解题:

  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

  传:传记。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还有一种称为宴集序。

  四、写作背景和目的:

  五代的后唐国君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致使伶人重权在握。后来后唐发生兵变,而拥有兵权的伶人拒不发兵*叛,庄宗只得亲征,但败北,这时众叛亲离,伶人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借事论理,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而乱政的史实,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当时的统治者,要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五、讲解1-2段重要词句。

  1、一词多义现象。

  知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C、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D、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与

  A、与其所以失之者

  B、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C、无乃尔是过与

  D、与秦而不助六国也

  以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B、可以知之矣

  C、而皆背晋以归梁

  D、请其矢,盛以锦囊

  乃

  A、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方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十里,高万仞

  盛

  A、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B、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其非人事哉

  C、请其矢,盛以锦囊

  告

  A、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B、则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于

  A、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B、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C、而皆自于人欤

  D、智勇多困于所溺

  E、霜叶红于二月花

  其

  A、与其所以失之者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其后用兵

  D、何其衰也

  E、其真无马耶

  之

  A、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B、莫能与之争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E、之二虫又何知

  F、吾欲之南海,何如

  G、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用法。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抑本其成败之迹

  3、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请其矢,盛以锦囊

  3、解释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而告以成功

  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仓皇东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第二节

  分析全文:

  1、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是什么?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无命,岂非人事哉!”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2、欧阳修有没有否定天命的观点?

  古代人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迷信地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上天主宰,作为那个年代的封建士大夫,他没有否定这种传统说法,但用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

  3、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论据?运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论据:庄宗得天下[盛],失天下[衰]的史实。

  例证法——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

  小结:提出全文的论点,并以唐庄宗的事例为证。

  4、“呜呼”这两个字,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慨叹,惋惜。

  5、晋王弥留之际为什么赐予庄宗三支箭?

  赐箭的原因:勉励儿子誓报父仇。

  6、庄宗对待晋王的遗命的有怎样的举动?这些举动告诉了我们什么?

  受、藏、告、请、盛、负、纳。

  接受遗命后,有矢志复仇的决心和意志,忠诚地执行遗命。

  7、作者为什么如此详细的写庄宗忠诚地执行父命?

  说明他的成功与他不断的努力分不开,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小结: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

  8、矢志复仇的庄宗取得了怎样的战绩?作者赞叹庄宗的成功,这照应了前文哪些词语?

  “方其…君臣之首”

  “盛”“得天下”

  9、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多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在极短的时间,说说庄宗失败时的处境?作者慨叹庄宗的失败又照应了前文哪些词语?

  众叛亲离。

  “衰”“失天下”

  10、庄宗由极盛到极衰,作者在感叹之余发出这样的疑问:“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此句话是什么意思?

  前一句是反问句,意为“不是得之难而失之易”。重点句是第二句,意为“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11、大家说说庄宗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并分析对比的作用?

  通过强烈鲜明的对比“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满招损”“逸豫可以亡身”

  在鲜明的对比中强调人事的作用,照应回应论点。

  12、庄宗由极盛到极衰,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和引证

  小结: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13、庄宗盛也人事,衰也人事,然而作者在100多年后的宋代中叶重提旧事,有何目的?

  以古谏今,告诫当时的统治者:使“身死国灭”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忘记“忧劳兴国”的道理,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豫”之中,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

  小结:本文在论证结构上有一条严谨的思维线索,它按照“提出论点——例证分析——得出结论”的方式进行议论,中心突出,结构严谨。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相关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语法现象,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论证来论证文章中心论点的写作手法。

  3.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疏通文章大意,体会作者运用对比手法总结历史兴衰成败的教训。

  难点:理解作者“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史学观点,及文本以史鉴今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唐朝灭亡后,我国历史再次进入到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更迭频繁,战事不断,人民生活困苦。在那个时期,有一位军事天才,李存勖,骁勇善战,是最有可能统一天下之人。可是他建立后唐王朝,称帝仅四年,便身死国灭,这又是为什么呢?北宋文宗欧阳修以史学家的深刻、政治家的敏锐、文学家的生动为我们解读了这一历史事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1.了解文章体裁、写作背景以及写作目的。本文是一篇序文,作者所在时代,正是北宋由盛转衰时期,作者很担心五代的惨痛历史会重演,因此撰写《新五代史》以告诫北宋统治者引以为戒,本文是《新五代史伶官传》的序文。

  2.了解本文作者开门见山提出“盛衰之理”在“人事”的观点,并举出庄宗事例作为立论依据。

  3.理解作者将庄宗得天下时“意气之盛”与失天下时“泣下沾襟”进行对比,推导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

  4.理解作者在总结庄宗逸豫亡身的历史教训之后,扩而充之,延伸到“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从而把握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以庄宗的亡国教训,告诫北宋统治者要以史为鉴。

  5.学习本文带来的启示:人生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沉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所困。以此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从而指导我们当下的生活。

  (二)承担的单元任务

  本课属于史论文学,从一个细微的角度切入,纵说盛衰之理,探讨了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学习本课要理解文章的历史观念、国家情怀和担当精神,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式,学习和借鉴他们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论述方式,积累文言文的语法现象,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分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本课承担单元任务二和任务三。任务二是为历史人物李存勖整理一份简略的人物年表,需要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完成。任务三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参考相关资料,尝试写一篇短文,对文章提出质疑或进行辩驳。

  三、学习活动

  (一)作家作品及写作意图介绍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其散文说理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其实欧阳修更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史学家。他曾官至参知政事,曾与人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

  本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是欧阳修为《伶官传》所写的短序。本文是欧阳修通过对后唐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来告诫北宋统治者要以史为鉴。

  (二)梳理文意,问题探究

  第一段内容理解:文章开篇立论,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论点,意思是,国家盛衰兴亡的道理,虽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的作为吗!作者在没有否定天命因素的基础上,更肯定了人的作用,即人的作为的作用。如何知之?作者在提出论点之后,进一步以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教训作为论据。作为议论文,开篇即明确中心论点,并且把观点事例也扼要概括出来,可谓言简意赅,章法井然。

  问题探究:

  1.请同学们思考,“呜呼”这一感叹词起笔,有何深意?

  文章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引发对历史的沉痛追问和感慨。五代十国时期,可以算是*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之一,作者感慨沉痛,故作序论皆以“呜呼”开篇。同时也为全文奠定了哀婉的感情基调。

  第二段内容理解:这一层讲晋王,即庄宗的父亲——李克用的三桩遗恨,他在临死前留给庄宗三支箭,让其完成遗愿。相对于第一段的简洁,第二段近乎小说家语,用“世言”二字起笔,即正史中未见记录,彰显了史学家的严谨。在“三遗恨”的故事里,提到了三个仇人,他们又是谁呢?

  一是朱温。李克用曾与朱温联合剿灭黄巢军,后朱温多次意图杀害李克用,二人结怨越来越深,不共戴天。此后对峙争霸数十年。

  二是刘仁恭。文中所写“吾所立”是指刘仁恭借李克用兵马夺取幽州,后刘仁恭与李克用反目,归附于朱温,他的儿子刘守光开始称燕王,后来称帝。这里称刘仁恭为燕王,是笼统的说法。

  三是契丹人,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原与李克用结盟夹击朱温,后来却撕毁盟约,与朱温结盟。

  问题探究:

  1.请同学们思考:这几个动词刻画了庄宗李存勖怎样的形象?

  首先是他对复仇极为重视:他将箭藏在供奉祖宗的宗庙之中,并且每次出兵都要以少牢祭奠,得胜后,请下箭,还要用锦囊盛起来,告慰父亲。

  再者,他对复仇极为决绝:每次作战都要带着这三支箭,矢志不渝,誓死报仇。因此,这几个动词,描绘出庄宗一心执行父命决绝复仇的形象。

  第二段总结:第二段详细叙述了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经过。这一段叙事的语势比较*缓,没有直接的议论,但是作者寓论点于叙述之中,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为下文写衰作张本。

  第三段第一层内容理解:庄宗用绳索帮着刘仁恭、刘守光父子。之后又写道:庄宗用匣子装着后梁皇帝、大臣的头,一一复仇之后,庄宗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作者详细描写了庄宗复仇的经过。面对着庄宗的赫赫战功,作者不禁发出了“壮哉”的感慨。

  问题探究:

  1.作者为何要大费笔墨逐一描写庄宗消灭敌人?

  写庄宗逐个消灭仇敌,极力表现其声威的壮大,一方面照应开头“盛衰”的“盛”,极力写英勇杀敌的威武雄壮,也暗示了成功背后的艰辛。另一方面越写奋勇杀敌的极盛之势,也越能与下文的迅速败亡形成对比,从而更好地揭示主题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道理。

  第三段第二层内容理解:短促有力的语句,让读者直观地感知到了李存勖的败亡之“神速”。

  通过梳理有关李存勖的履历,我们关注到后唐庄宗李存勖从接受遗命到后唐建立,经过了十五年奋战,而“失天下”仅三年。

  败亡的导火索,令人触目惊心:一夫夜呼,是说公元926年,枢密使崇韬和他的女婿、庄宗的异母弟存相继被杀,加上其他天灾人祸,一时谣言四起,人心浮动。兵士黄甫晖当时奉命戍守瓦桥关,戍期已满,却被留下守贝州,心怀不满,便趁机纠众杀部将杨仁晸,裹胁裨将赵在礼为乱。这次兵变发生在夜间,故称“夜呼”。庄宗之祸,自皇甫晖一夫夜呼而起。

  其后“乱者四应”是说李嗣源发动兵变,郭从谦首先响应,率从马直亲兵攻皇城,纵火焚烧兴教门,闯入内宫,乱兵在宫楼上用箭射死了仓皇东出的唐庄宗。《伶官传序》将其概括为“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以及“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此外,这段文字更写出了败亡之际的仓惶落魄,“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这“极衰”时的“泣下沾襟”又与前文“得天下”时的“意气之盛”形成强烈对比,为下文议论张本。

  欧阳修用李存勖复仇的极盛之势为其败亡的神速蓄势,功业到达顶峰之后,顷刻间,一败涂地,“意气之盛”荡然无存,对比极为鲜明,不禁引发人们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李存勖亡国之速?行文至此,再进行议论,必然水到渠成。

  文章先让一步,讲道难道是得天下困难,失天下容易吗?自然并非如此,文章随即作出回答:或者考察他成败的原因,都是因为人事吧。接着开始分析到底是怎样的人事致其成败,引用了《尚书》中的古训“满招损,谦受益”,暗喻庄宗之前谦虚谨慎,终于成事,之后沉湎享乐,终致颠覆。由此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是对人事的具体解读,也是作者以史为鉴得出的结论。

  第四段内容理解:正因为庄宗之前忧虑劳苦,竭忠尽智,所以强盛的时期,全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而后安于享乐,不思戒慎,所以等到他失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讥笑。最后又将此论推而广之,祸患常常是从极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进而得出结论: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人或物困扰,难道知识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问题探究:

  1.请同学们思考:“岂独伶人也哉”的言外之意?

  作者在叙述庄宗得失、盛衰的对比中,深化了主题,其实,让作者深思的不仅是后唐庄宗的灭亡教训,更让人担忧的是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警告北宋统治者,应该振作觉醒了,否则就会断送自己的江山。

  因此,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借古讽今,讽谏当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要以史为鉴。

  其实,欧阳修并非危言耸听。后来北宋王朝亡于宋徽宗之手,而宋徽宗恰是一个沉溺于歌舞与书画的君王。李存勖宠爱优伶,热爱演戏,宋徽宗擅长绘画,有着极高的艺术修养,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和责任却是一国之君。他们都违背了自己的使命,最终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还学过哪些借古讽今的文章?

  杜牧《阿房宫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苏洵《六国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以上所论都是在提醒后世的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欧阳修通过《伶官传序》中叙写庄宗的得失盛衰之变,形象直观地告诫统治者,要以史为鉴,知古鉴今,体现了古代文士的良知与家国情怀,始终关怀民族命运前途。

  (三)总结文章论证思路与写作特色

  论证思路:首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并且概括举庄宗成败事例作为论据,得则接受父命报仇雪耻,系燕父子函梁君臣,失则一夫作难仓皇东出,伶人困之身死国灭。在得与失的强烈对比中,寓议于叙之中,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并由此推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写作特色:

  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写后唐的盛衰对比,先写庄宗极盛的史实,再写其极衰的场面,后面总言兴亡,喟叹不已。一盛一衰,既扬又抑,交错成文。通过盛衰对比,昭示了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历史教训。

  在语言方面,辞气委婉,言语恳切

  文章作为一篇旨在以史为鉴的史论文,依据史实,娓娓道来,仿佛与预想中的读者谈古论道,辞气委婉,言语恳切。文章叙庄宗功业辉煌,语含敬佩;述其迅疾陨落,则充满叹惋;论其败因,先用反问,再以疑问呼应观点,使得说理委婉恳切。抑扬顿挫,错落有致,文章以散体写史论,间以对仗工整的骈句,骈散结合,错落有致;适当运用长句,调节语势,张弛有度,读起来抑扬顿挫,感情饱满,气势旺盛。

  其次,本文语言*实,言简意丰。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基本用*实的语言叙述事例,阐发道理,*易近人,自然晓畅。叙事不枝不蔓,概括性强;议论简明扼要,切中肯綮。有些语句,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言简义丰,发人深省。

  (四)文言现象总结

  总结一词多义现象:盛、困、告

  总结通假字:无、雠

  总结古今异义:少牢、人事

  总结特殊句式:判断句、状语后置句、被动句

  四、课堂小结

  《伶官传序》旨在知古鉴今,告诫沉溺的恶果,警示亡国的落魄。同样,人生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沉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所困。这样的规律于今日也能带给我们启示,来指导我们当下的生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如火炬在前,一直照亮我们的漫漫人生路。

  五、课后作业

  优秀的史传文学,往往围绕历史人物,选取恰切的历史事实,既叙写人物生*,又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同时将史家对人物的评价和对历史的态度蕴含其中。研读课文,为本文的历史人物李存勖整理一份简略的人物年表。

  提示:完整的人物年表包括以下内容:年岁、年月、本人经历和活动事迹、传主所处时代发生的重要事件、家族情况和社会交往等。


《苏武传》教学设计3篇(扩展5)

——《苏武传》阅读及答案3篇

《苏武传》阅读及答案1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前后十余辈。天汉元年,武帝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张胜许之。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班固《汉书?苏武传》,有删节)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佩刀自刺引:拔出 B、惠等哭,舆归营舆:抬,扛

  C、会论虞常论:讨论 D、空以身膏草野膏:肥沃,使……肥美

  5、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明苏武忠贞不渝爱国精神的一组是(3分)

  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②武气绝,半日复息

  ③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④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武不应⑥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④⑤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武入仕顺利,受到重用,他因父荫得官,天汉元年,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却因副使张胜参与虞常在匈奴的谋反受到牵连。

  B、苏武义不*,以死报国,他认为作为使节被扣受审,于节操有亏,又辜负了朝廷的使命,因而自杀,后因抢救及时才脱离生命危险。

  C、苏武立场坚定,刚强不屈,他在卫律的威吓、利诱、逼迫面前,爱国之志始终不渝,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D、苏武大义凛然,痛斥汉奸,他不顾个人安危大骂卫律,说他利用单于对他的信任要斗倒汉、匈两国的君主,从旁观祸败。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⑵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参考答案:

  4(3分)C(论:判罪、判定)。

  5、(3分)D(②是叙述苏武气绝复息的经过;③是苏武对自己无罪的辩解;⑥是卫律逼迫苏武的话)

  6、(3分)D(不是“要斗倒两国君主”,而是“要使两主相斗”)。

  7、(4分)

  ⑴单于很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都派人问候苏武,而将张胜逮捕监禁起来。(2分:“系”1分,大意1分)

  ⑵背叛主上,离弃双亲,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我要见你干什么?(2分:“畔”1分,大意1分)

《苏武传》阅读及答案2

  阅读《苏武传》选段,回答10~13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 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 衿,与武决去。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 除:殿阶

  B.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过:过错

  C.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栽培

  D.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责备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B.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C.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D.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12.下面句子全都表现苏武忠心事汉不辱使命的一项是

  ①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②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③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④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⑤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⑥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13.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李陵劝降采用文雅的方式,在饮酒叙谈之中,以老朋友、老同事的身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B.李陵劝降采用攻心法,先以苏武父兄之死指出汉朝的薄情,再披露苏武家庭的悲剧,又以人生苦短,应享受荣华富贵相劝,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即使回去也难保身家*安。劝降内容经过深思熟虑,显得理由充分,说服力强。

  C.面对李陵的劝降,苏武全然不为所动,在恭敬中现冷峻,表现出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格。

  D.李陵劝降最后反被苏武的正义所感,羞愧难当,更衬托了苏武高大的忠义形象。

  参考答案:

  10.B 11.C 12.A 13.B

《苏武传》阅读及答案3

  (苏)武字子卿,少以父任。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尽归汉使,武帝嘉其义,乃遣武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武与副张胜及常惠等百余人俱。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虞常果引张胜。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乃引刀自刺。卫律惊,驰召医,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单于壮其节,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见为?”

  (缩写节选自《汉书苏武传》)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常果引张胜

  引:牵扯。

  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候:拜。

  C.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

  D.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

  解析:D项,阴:暗地里。

  答案:D

  7.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解析:一词多义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现象,*时要多掌握积累。第一组中第一个“会”是“适逢”的意思,第二个“会”是“一起”的意思。第二组中第一个“生”是“活”的意思,第二个“生”是“活着”的意思。

  答案:D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空以身膏草野

  A.使人止晋鄙军,留军壁邺B.其一人夜亡

  C.单于壮其节D.欲因此时降武

  解析:例句和A项中加点的词都是名词用作动词,B项中为名词作状语,C项中为意动用法,D项中为使动用法。

  答案:A

  9.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期,本不应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劫行动,导致苏武被匈奴扣留了19年。

  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表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者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

  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

  解析:根据文意,虞常不是射杀卫律,而是单于。

  答案:B


《苏武传》教学设计3篇(扩展6)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3篇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课外阅读的方法。

  2、读《水浒传》,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清书中脉络,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文学的热爱。

  课前准备:

  1、《水浒传》的阅读指导课件。

  2、《水浒传》电视剧的主题歌《好汉歌》。

  3、准备好《水浒传》。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

  师:同学们听完之后是否有热血沸腾,畅快淋漓之感?那高亢激越的气势,让我们想到了那些“路见不*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侠之士。那么,你们知道这部连续剧是取材于我国的哪部古典名著吗?你们想到了其中的哪些豪侠之士?

  要点提示:取材于《水浒传》;可能想到的豪侠之士:逼上梁山的林冲、醉打猛虎的武松、勇猛憨直的李逵、行侠仗义的鲁智深等。

  师:众多的水浒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景阳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精神气概吧。

  二、简介作者施耐庵和写作背景

  1、要读好一本名著,首先要了解作者。你了解作者多少呢?

  作家作品补充介绍:(多媒体显示。)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一般认为是长篇小说《水浒传》最早的创作者。祖籍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

  2、写作背景:(多媒体显示。)

  《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当时的社会非常的黑暗,在位皇帝徽宗只知吃喝玩乐,终日不理朝政。蔡京、高俅、童贯、杨戬等奸臣把持朝政,他们与地方官吏勾结、狼狈为奸,贪污受贿、横征暴敛,再加上地主恶霸与豪强劣绅的无法无天、横行霸道,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起来进行武装反抗。因此,整个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小说中描写的宋江、方腊等起义,就是以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为依据的。

  三、借助前言和目录,理清全书脉络

  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什么方法很快知道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吗?

  1、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前言,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2、除了前言,我们还可以通过目录了解书本的主要内容。目录的内容就是故事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请同学们浏览一遍目录,了解水浒有哪些故事,读一读你最感兴趣的故事目录。

  3、目录小结

  全书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至第七十一回,写鲁智深、林冲、杨志、宋江、吴用、武松、李逵、石秀、杨雄、卢俊义等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经过,是梁山好汉的个人英雄传奇故事;第二部分从第七十二回至八十二回,写梁山起义军同官军对抗作战,后来又合伙受招安的.过程,是梁山事业发展壮大的写照和梁山好汉的集体传奇故事;第三部分从八十三回至一百回(一百二十回至一百二十回)写梁山义军受招安后奉命征辽、征方腊(一百二十回本包括征田虎、王庆的内容)直至最后失败的经过,是梁山起义的最终悲剧结局。

  四、出示:走进文本,讲述故事

  1、请同学们翻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请同学们用速读的方法了解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出示:了解主要内容。这则故事有六页,很长,但是有很多同学对它却有所了解,如果把已有的认识加上现在的认真阅读,相信你会读得又快又好。

  3、看后交流,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指名介绍。

  同学们,鲁达只是108个好汉中的一个,你还认识水浒中的哪些人物呢?多媒体示好汉的肖像卡片,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师生共议名字、绰号。

  小结:108个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相信在以后的阅读中你们会深刻地认识他们,也一定会被108个忠义、勇武、善恶分明的人物所感动。课后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这本书,相信这部名著会使你收获多多。

  五、阅读方法指导

  1、请同学们联系*时读书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欣赏一篇文章的精彩之处?(圈划批注、好词好句摘录、比较、朗读、联想、写读后感……)选择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片段故事交流,并评价人物性格。

  六、鼓励探究拓展延伸

  1、读《水浒传》,按下表提示,理顺故事内容

  2、知识点提要:

  (1)《水浒传》的作者、朝代

  (2)《水浒传》中梁山共先后有3位寨主,他们分别是、、。

  (3)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史进,他的绰号是()。

  (4)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智取生辰纲的七个好汉分别是。

  (5)水浒传中有三个女的,她们分别是绰号;绰号;绰号。

  (6)绰号豹子头的_______,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_____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_______,后雪夜上梁山。

  (7)《水浒传》中,号称“黑旋风”的是_____,他使用的武器是_______。

  3、写一篇读书笔记(写出书中的人物的特点,你欣赏他什么,为什么?)

  4、对自己喜欢的章节可和朋友一起准备水浒故事展演。


《苏武传》教学设计3篇(扩展7)

——《水浒传》优秀教学设计3篇

《水浒传》优秀教学设计1

  设计说明

  课外阅读是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我们存在一个思维误区,认为课外阅读的时间只能在课外,课堂上对这一问题连有效的指导都没有,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处于自发、盲目的状态,学习效率低下。这种情况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能否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如果可行,又该如何去上阅读指导课?在这方面,我进行了一些思考,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我首先选择了《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因为多数高年级学生对这部作品是比较感兴趣的,语文教材也选择了其中一个片段:《景阳冈》,这样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显得更自然。我先安排学生在课下自读这部作品,然后准备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关于阅读《水浒传》的感受,了解其阅读的收获,检测其思考的深度。

  《水浒传》作为一部经典的长篇小说,人物众多,情节曲折而又繁杂,对其主题思想的评价更是众说纷纭,对于学生来说,要想真正读懂这部经典名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生读《水浒传》,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只去关注紧张的情节和感兴趣的人物,而忽视对其文学性和思想性的探究,使得自己的阅读只停留在作品的表面,而没有深入分析,没有读懂作品的精髓。

  因此,组织学生讨论关于阅读《水浒传》的感受,要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努力,通过较为合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深入思考,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读出精彩,读出收获。

  教学目标

  1、学习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2、尝试创造性阅读,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学习合作探究,敢于表达不同的见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画像激趣。

  用多媒体显示戴敦邦所画的水浒人物,重点展示宋江、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等主要人物,同时说明:戴敦邦是当代著名的人物画家,他所画的水浒人物,造型生动而又略有夸张,表现了水浒好汉的个性和英雄气,在电视剧《水浒传》(央视版)片尾出现的水浒人物画像,就是他的作品。老师对《水浒传》大概介绍,然后,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之后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显示):

  问题一:读了《水浒传》之后,你的头脑中会出现一些主要人物的形象,看一看画家笔下的水浒人物,同自己想象的人物形象是否一致?

  问题二:同自己的想象相比,你认为画家所画的人物有哪些好的地方或者不好的地方?

  问题三:大家都看过电视剧《水浒传》,你认为剧中的人物造型好不好?举例说明。

  这些问题应该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的兴趣,要敢于拿出时间让学生讨论和交流。对于学生的表达,凡是言之成理的看法,教师都应予以鼓励。

  二、表达思考与发现。

  要求:用“假如我是_____(宋江、武松、鲁智深、李逵……)”这样的句式说一段话,要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结合人物的特点,展开想象,说出人物另外的结局。

  创意说明:一千个读者,便会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读经典最忌人云亦云,要读出自己的独到发现。读《水浒传》之后,很多人都会对主要人物的结局不甚满意,用上述方式,可以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也利于其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活动过程

  1、每组确定组长和记录人,每个成员自己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2、每一小组推选一人向全班同学展示。

  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做好笔记,然后师生共同评价,选出优秀者。

  三、用比较法分析人物。

  创意说明:在学习小说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小说的异同,加深对小说的理解,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通过比较,能引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在阅读中开发思路,能对不同的文章进行审察、分析、综合,透过现象挖出本质,从而提高阅读水*,达到提高语文素质的目的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多媒体显示):

  A、武松、鲁智深、李逵的性格都有粗鲁豪爽的一面,但又有哪些不同?

  B、在《水浒传》中,吴用是智慧的化身,其足智多谋堪比诸葛亮,但是,与诸葛亮相比,他又有哪些不同?

  2、小组内围绕问题畅所欲言,通过集体探究达成共识。

  3、各小组在班内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四、学习创造性阅读。

  创意说明:所谓创造性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适度启发引导下,积极主动地阅读材料,通过质疑、解疑,通过多角度思考,能提出某些新见解或论述某种新观点,独特地感受文本,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小说,对人物形象、主题与环境的理解,不仅要有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要打破思维定势,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学会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去看问题,发现有价值的创新成果。我们要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见解,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学会于无疑处生疑,走出一条与前人不同的路来。

  活动设计:在当前的《水浒传》研究中,对于作品主题思想的判断,对于主要人物的评价,是存在很多争议的,我准备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进行尝试性的探究(多媒体显示):

  问题一:在《水浒传》中,宋江是争议最大的人物,你认为宋江是英雄还是奸雄?请结合其主要事迹进行说明。

  问题二:联系你所学习的历史知识,结合梁山泊聚义的过程和结局,你认为梁山泊聚义是真正的农民起义吗?

  问题三:《水浒传》里有一些英雄滥杀无辜的描写,如武松“血溅鸳鸯楼”之后滥杀张督监家人,李逵劫法场之后滥杀围观的百姓,对此该如何评价?

  问题四:在《水浒传》里,晁盖与宋江的关系是很微妙的,想一想:为什么晁盖死时不直接把山寨之主传与宋江?

  对于上述问题,学生不一定全部回答,可选择其中一两个来回答。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重点,提出其他问题。

  五、小结。

  小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学会阅读和欣赏更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学问。对我们来说,采用上述方式思考问题,可能会有些难度,但关键在于尝试,关键在于创新,做到了这一点,就会读出自己的精彩,就会别有一番收获。

  六、布置作业(多媒体显示)。

  1、如果没有读过《水浒传》*时要读且*时要多读四大名著。

  2、你对课堂上哪一个问题最感兴趣?认真思考这一问题,把你的思考写进日记里。

  3、用一周的时间,查找资料,进一步修改,看能不能针对这一问题写一篇作文。

  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尝试提出个性化见解,在课外阅读中能够有自己的收获。从教学实践来看,基本达到了这一目的。但是,《水浒传》这一古典名著博大精深,短短一节课的时间实在太有限了,深入探究作品的精髓也是很难完成的。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方法自然有很大的不同,故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进行思考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也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探究讨论停留在表层,一些学生纠缠于某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使得课堂教学难以驾驭,这些问题也是存在的。所有这些,都非常值得总结,也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苏武传》教学设计3篇(扩展8)

——《水浒传》优秀的教学设计 (菁选3篇)

《水浒传》优秀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对《水浒传》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课外阅读的方法;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和细节描写。

  一、激趣导入

  多媒体展示《水浒传》中的人物画像。(这些人物都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前面我们刚学过《智取生辰纲》导入《水浒传》的学习)

  二、了解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

  学生介绍:施耐庵、《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背景。

  (告诉学生阅读一本书可以借助前言和目录了解全书的主要内容)

  三、讲述故事

  《水浒传》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演绎了无数精彩绝伦的故事,请讲一讲你们所知道的故事。

  学生讲故事。

  (武松景阳冈打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

  教师适时评价。

  四、指导方法,赏析片段

  1.默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学生采用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默读。

  (文章较长,告诉学生采用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文中的精彩之处,可以圈画批注。)

  教师巡视。

  2.学习细节描写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3.分析多角度描写和人物形象。

  (问题设置:

  鲁提辖一共打了郑屠几拳?分别打的是哪?用的是什么手法?

  通过这部分的描写,表现了鲁提辖什么样的性格?)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4.评价人物、事件。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对鲁提辖这一人物形象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你怎样评价鲁提辖,怎样评价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这一事件。)

  学生圈画批注自己喜欢的句子。

  学生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刻画人物的方法:

  语言:鲁提辖大骂郑屠(正义、直爽)。

  动作:三拳打死镇关西(嫉恶如仇)。

  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展示成果。

  (运用比喻的修辞,将郑屠被打后的狼狈相表现出来,运用味觉、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被打者的感觉,使读者产生痛快、解恨的快感,这些表现手法突出了鲁提辖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性格。)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英雄观。)

  我们欣赏小说时,要学会概括故事情节,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要学会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分析,去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品味词句,从细节描写去洞察人物的内心世界。

  5.归纳写作特色,学习鉴赏小说的一般方法。

  总结鉴赏小说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欣赏小说和描述人物的能力。

  6.有奖竞猜

  学生猜人名(杨志、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宋江等)

  通过人物画像,让学生猜人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练习)

  1、写一篇小作文《我最喜爱的水浒英雄》;

  2.用今天所学的阅读方法,课下读《水浒传》中自己喜爱的章节。

《水浒传》优秀的教学设计2

  【设计说明】

  课外阅读是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我们存在一个思维误区,认为课外阅读的时间只能在课外,课堂上对这一问题连有效的指导都没有,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处于自发、盲目的状态,学习效率低下。这种情况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能否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如果可行,又该如何去上阅读指导课?在这方面,我进行了一些思考,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我首先选择了《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因为多数高年级学生对这部作品是比较感兴趣的,语文教材也选择了其中一个片段:《景阳冈》,这样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显得更自然。我先安排学生在课下自读这部作品,然后准备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关于阅读《水浒传》的感受,了解其阅读的收获,检测其思考的深度。

  《水浒传》作为一部经典的长篇小说,人物众多,情节曲折而又繁杂,对其主题思想的评价更是众说纷纭,对于学生来说,要想真正读懂这部经典名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生读《水浒传》,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只去关注紧张的情节和感兴趣的人物,而忽视对其文学性和思想性的探究,使得自己的阅读只停留在作品的表面,而没有深入分析,没有读懂作品的精髓。

  因此,组织学生讨论关于阅读《水浒传》的感受,要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努力,通过较为合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深入思考,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读出精彩,读出收获。

  【教学目标】

  1. 学习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2. 尝试创造性阅读,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学习合作探究,敢于表达不同的见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画像激趣。

  用多媒体显示戴敦邦所画的水浒人物,重点展示宋江、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等主要人物,同时说明:戴敦邦是当代著名的人物画家,他所画的水浒人物,造型生动而又略有夸张,表现了水浒好汉的.个性和英雄气,在电视剧《水浒传》(央视版)片尾出现的水浒人物画像,就是他的作品。老师对《水浒传》大概介绍,然后,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之后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显示):

  问题一:读了《水浒传》之后,你的头脑中会出现一些主要人物的形象,看一看画家笔下的水浒人物,同自己想象的人物形象是否一致?

  问题二:同自己的想象相比,你认为画家所画的人物有哪些好的地方或者不好的地方?

  问题三:大家都看过电视剧《水浒传》,你认为剧中的人物造型好不好?举例说明。

  这些问题应该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的兴趣,要敢于拿出时间让学生讨论和交流。对于学生的表达,凡是言之成理的看法,教师都应予以鼓励。

  二、表达思考与发现。

  要求:用“假如我是_____(宋江、武松、鲁智深、李逵……)”这样的句式说一段话,要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结合人物的特点,展开想象,说出人物另外的结局。

  创意说明:一千个读者,便会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读经典最忌人云亦云,要读出自己的独到发现。读《水浒传》之后,很多人都会对主要人物的结局不甚满意,用上述方式,可以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也利于其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活动过程

  1.每组确定组长和记录人,每个成员自己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2.每一小组推选一人向全班同学展示。

  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做好笔记,然后师生共同评价,选出优秀者。

  三、用比较法分析人物。

  创意说明:在学习小说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小说的异同,加深对小说的理解,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通过比较,能引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在阅读中开发思路,能对不同的文章进行审察、分析、综合,透过现象挖出本质,从而提高阅读水*,达到提高语文素质的目的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多媒体显示):

  A. 武松、鲁智深、李逵的性格都有粗鲁豪爽的一面,但又有哪些不同?

  B. 在《水浒传》中,吴用是智慧的化身,其足智多谋堪比诸葛亮,但是,与诸葛亮相比,他又有哪些不同?

  2.小组内围绕问题畅所欲言,通过集体探究达成共识。

  3.各小组在班内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四、学习创造性阅读。

  创意说明:所谓创造性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适度启发引导下,积极主动地阅读材料,通过质疑、解疑,通过多角度思考,能提出某些新见解或论述某种新观点,独特地感受文本,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小说,对人物形象、主题与环境的理解,不仅要有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要打破思维定势,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学会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去看问题,发现有价值的创新成果。我们要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见解,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学会于无疑处生疑,走出一条与前人不同的路来。

  活动设计:在当前的《水浒传》研究中,对于作品主题思想的判断,对于主要人物的评价,是存在很多争议的,我准备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进行尝试性的探究(多媒体显示):

  问题一:在《水浒传》中,宋江是争议最大的人物,你认为宋江是英雄还是奸雄?请结合其主要事迹进行说明。

  问题二:联系你所学习的历史知识,结合梁山泊聚义的过程和结局,你认为梁山泊聚义是真正的农民起义吗?

  问题三:《水浒传》里有一些英雄滥杀无辜的描写,如武松“血溅鸳鸯楼”之后滥杀张督监家人,李逵劫法场之后滥杀围观的百姓,对此该如何评价?

  问题四:在《水浒传》里,晁盖与宋江的关系是很微妙的,想一想:为什么晁盖死时不直接把山寨之主传与宋江?

  对于上述问题,学生不一定全部回答,可选择其中一两个来回答。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重点,提出其他问题。

  五、小结。

  小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学会阅读和欣赏更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学问。对我们来说,采用上述方式思考问题,可能会有些难度,但关键在于尝试,关键在于创新,做到了这一点,就会读出自己的精彩,就会别有一番收获。

  6、布置作业(多媒体显示)。

  1、如果没有读过《水浒传》*时要读且*时要多读四大名著。

  2.你对课堂上哪一个问题最感兴趣?认真思考这一问题,把你的思考写进日记里。

  3.用一周的时间,查找资料,进一步修改,看能不能针对这一问题写一篇作文。

  【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尝试提出个性化见解,在课外阅读中能够有自己的收获。从教学实践来看,基本达到了这一目的。但是,《水浒传》这一古典名著博大精深,短短一节课的时间实在太有限了,深入探究作品的精髓也是很难完成的。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方法自然有很大的不同,故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进行思考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也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探究讨论停留在表层,一些学生纠缠于某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使得课堂教学难以驾驭,这些问题也是存在的。所有这些,都非常值得总结,也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水浒传》优秀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自读自悟,知道"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从中感悟"我"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读书收获(能拟出小标题更好)

  1.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1)武松打虎,百听不厌;

  (2)盼望长大,能读《水浒传》;

  (3)答应买书,破涕为笑;

  (4)买来新书,爱不释手;

  (5)细读《水浒传》 ,无比喜悦;

  (6)成绩提高,读书有益。

  2.小结: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作者就是这样写了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脉络非常清楚。

  3.质疑释疑。

  二、引导精读,自读自悟

  1.那么"我"究竟是怎么读《水浒传》的呢?请找到相关的自然段,读一读。

  2.重点学习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

  (2)回答,‘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

  (3 )课件出示语句,品读感悟:

  ①尽管有些字还不认识,有些内容还不理解,我仍然津、津有昧地看下去。

  (从中感悟到作者非常喜欢《水浒传》这本书)

  ②早上在晨曦中看,晚上在煤油灯下看,放学回来的路上,还坐在草地上看个没完。 师生配合读这句话,学生谈体会。(作者不分时间、不分地点,抓紧一切时间看,说明沉迷其中,对《水浒传》的达到痴迷的程度)

  3这一段,我反复读了好几遍。,

  从"反复"一词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读的次数多,读得细致)

  (4)把这些语句反复读一读,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

  三、引导质疑,感悟表达方法

  1、结合课题,引导质疑。

  课题是:童年读《水浒传》那么课文只写第4,5两个自然段的内容不就行了吗?课文的第1、2,3,6自然段与中 t关吗?

  2、学生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3.教师小结: 摞文通过写童年的"我"读(水浒传》的情形,表达了"我"对这部书的喜爱之情。从文章的每个自然段都能体会 安丁才《水浒传》的喜爱。第1,2自然段是"我"爱上《水浒传》的前因;第3自然段写了"我"为《水浒传》而哭笑,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第6自然段是"我"读《水浒传》后的好处,交代了"我"爱读《水浒传》的后果。文章围绕中 浑然一体,所以少了哪一段,都不完美。

  作者用具体的事例和细节描写,来反映"我"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这种表达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四、拓展延伸

  1.爱读书吧!读书会让我们受益无穷。请大家课外读一读《水浒传》这一名著。

  2.童年的你读过哪些文学书?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25童年读《水浒传》

  武松打虎,百听不厌;

  盼望长大,能读《水浒传》;

  答应买书,破涕为笑;

  买来新书,爱不释手;

  细读《水浒传》 ,无比喜悦;

  成绩提高,读书有益。


《苏武传》教学设计3篇(扩展9)

——《苏武传》语文教案 (菁选3篇)

《苏武传》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班固和《汉书》的相关知识。

  2、朗读断句,讲述课文故事梗概。

  3、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翻译文句。

  4、学习苏武的英雄气概,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法指导:

  1、朗读课文,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2、概括整理:作者作品,内容要点,知识归类。

  3、合作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准确翻译文句。

  4、思考探讨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代的“苏武牧羊”故事广为传颂,千百年来,苏武已成为一名伟大的爱国英雄定格在人们心中,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历尽艰辛,“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表现出崇高而又令人震撼的民族气节,有民歌《苏武牧羊》唱道: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帷。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下面,我们走进苏武,认识苏武,敬仰苏武。板书《苏武传》。

  二、快速阅读人教版配发资料《第二课堂》(第99页)和课文注释①,介绍作者、作品和背景。学生介绍,然后明确。

  1.作者简介:班固(32—92),我国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幼年即聪慧好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后来继承父志,在父未完成的《史记后传》基础上撰写《汉书》。因被人诬告私改国史而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完成《汉书》写作。

  2.简介《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纪、七十传、八表、十志,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3、苏武出使背景: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三、朗读课文,熟悉内容。鉴于学生的文言文朗读能力较弱,课堂自读或教读非常必要。朗读中重点注意把握:

  1、校正字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 jiù )监; ②数(shuò )通使相窥(kuī)观;

  ③以状语(yù)武; ④既至匈奴,置币遗( wèi )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 mò)胡中; ⑥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yānzhī )归汉;

  ⑦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注:课本注音“yún”有误。煴,有二音,读yūn意为“微火”,读yùn意同“熨”); ⑧拥众数万,马畜( chù )弥山; ⑨故使陵来说(shuì)足下; ⑩何以汝为(wéi)见;⑾子卿尚复谁为(wèi)乎。

  2、注意断句: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于)匈奴中。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幸蒙/其赏赐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自抱持/武

  使(汝)/决人死生

  (卫)律知/武终不可胁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掘野鼠/去(jǔ)草实/而食之

  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大臣亡(wú)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

  四、通过朗读课文,看看谁能够概括地讲述课文的故事来。

  五、理清课文的基本思路。

  1.学生标出课文结构层次,指出划分层次的依据。

  2.同桌间讨论,概括层次意。

  [板书]

  ↗㈠(1-2)苏武身世,出使背景

  苏 ︳ 1、(3-4)扣留自杀——义不*

  武 ︳㈡ 备受艰辛 2、(5)恐吓——威武不屈 利诱——富贵不淫

  传 ︳ 坚守气节 3、(6)逼迫——贫贱不移

  ︳ 4、(7-8)劝降——私情不动

  ↘㈢(9-10)匈汉和亲,苏武得返

  本文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还运用插叙,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六、课后同桌间可以分角色朗读课文,以便把握人物形象。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同桌二人,借助字词典、课文下注释、《第二课堂(导读)》,解决文言字词句。两人边读边注释边翻译,互相纠正,弄不清的地方问老师。

  重点提示:

  1、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⑤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⑥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⑦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⑧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⑨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霑,通“沾”;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 ( 以:通“已”,已经)

  2、古今异义

  ①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古义:拿着;今义:料理、筹划)

  ②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③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④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⑤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⑥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⑦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⑧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⑨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⑩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3、一词多义

  重点掌握:当、发、状、辞、及、所、语、因、亡、谢、除(注意总结回顾以前学过的内容)

  4、词类活用

  A、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屈节辱命 (屈、辱,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屈,使……辱)

  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B、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C、名词活用等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5.特殊句式:

  A、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汉者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汝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装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 (介宾倒装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6)信义安所见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信义见安所乎”)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亡罪夷灭者大臣数十家 ”)

  B、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2)非汉所望也。(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C、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二、教师走近学生身边,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第 三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探究:本文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和利诱誓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有力地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主体部分,探究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二、问题探究

  1.探讨:课文是怎样从环境和细节描写入手来挖掘人物性格特征的?

  【精炼提示】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性格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示。细节描写,充分表现出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

  2.探讨:文章记事有详有略,对卫律和李陵劝降部分详细描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

  【精炼提示】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唯有坚守信念才会宁死不屈。

  3.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部分。

  ①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②分析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从而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

  【精炼提示】卫律:卖国求荣、傲慢无礼、阴险狡诈。李陵:与卫律不同,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坚定,因一己之私而背叛祖国投靠匈奴。

  4.本文里各种人物对苏武起了对比的作用,请把文中多个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对比,看看对塑造苏武形象有什么作用。

  (1)张胜:头脑简单,糊涂谋反,事情败露,立即叛变。

  苏武:认识清醒,高瞻远瞩,欲以死息祸;面对劝降,始终保持气节。

  (2)卫律:阴险狡诈,卖国求荣,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光明磊落

  (3)李陵:意志不坚,因私叛国,痛苦羞愧

  苏武:忠贞不渝,心系祖国,无怨无悔

  三、总结认识:

  1、请用几个最具概括力的词语总结苏武的性格特征,并谈谈你读了此文有什么思想上的新认识。(略)

  2、学习了此文,请谈谈你对人物传记写作有什么认识。(略)

  四、巩固训练:

  课堂完成《高中新教材第二课堂必修4》(人教版配发)p101-102页练习题。

《苏武传》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等文言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运用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写法。

  2.通过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所取得的成就。

  三、德育渗透目标

  突出弘扬爱国主题,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中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运用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写法,通过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所取得的成就,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的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等文言的基础知识。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

  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2.关于《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

  2.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运用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写法。

  3.通过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所取得的成就。

  二、整体感知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理清课文的基本思路。

  【明确】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2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文章一开始写道:“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出使匈奴的这一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且鞋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7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这部分也是文章着力描写的部分,以精彩的笔墨描写了苏武反抗匈奴统治者招降的种种斗争情形。具体描写到匈奴招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所喝退,双方矛盾斗争激烈,场面紧张。接着写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把他囚禁于地窖中,使他备受饥寒,接着流放苏武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让他牧羊。然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苏武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险恶用心。他手握汉节——国家民族的象征,在九死一生中维持着一个使者的.使命。这时斗争是相对缓和的,直接表现的是苏武与自然环境做斗争。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劝降。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唤醒了,其内心剖白真实感人。李陵在劝苏武时曾说:“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的残忍行为的不满,也是《汉书》中少有的表现批判统治者的进步思想倾向之处。而苏武与李陵的对答针锋相对,波澜起伏,非常精彩,人物之声气跃然纸上。此处苏武的斗争对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已是敌对阵营的故友,双方的心态都比较复杂,而作者的描写也很到位,是这部分最出彩之处。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两节,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课文最后一句“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看似*实记述,细细品味却包含着作者诸多感情。人生不过百年,十九年何其太长!苏武“强壮出”,出使时正当壮年,及回归故国时已是“须发尽白”,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了,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信念坚执如此确实令人敬佩!幸而虽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且荣归故里,作者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可以说这句表达的是作者与读者共同的心声。

  2.【提问】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首先,以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苏武留胡十九年,经历坎坷曲折,汉与匈奴的关系错综复杂。作者抓住苏武经历中的关键之处,运用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使苏武这个人物跃然纸上。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写苏武的两次自杀,第一次被“胜、惠共止之”;第二次又被救活。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苏武的语言也具有典型意义。如卫律逼降时,说:“副有罪,当相坐。”苏武斥责说:“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使卫律哑口无言,只得无耻地“举剑拟之”,但苏武岿然不动。又如,李陵劝降,苏武仍然不为其情所动,表示“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表现出至死不屈的品德。

  其次,为了突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文中着重写了三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副使张胜,一个是为虎作伥的卫律,一个是曾为朋友的李陵。他们都在匈奴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民族气节,拜倒在敌人脚下。唯独苏武大义凛然,为了民族尊严和汉王朝的利益,宁死不屈。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丰满的、动人的、高大的民族英雄形象。

  3.【提问】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

  【明确】并不矛盾。苏武在胡地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为准则。我们不难明白,匈奴对苏武等人的劝降实际上是匈奴与汉朝的一次对峙,关乎国家尊严、民族气节。事发时他已经意识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重负国”是因为事先没有发现副使张胜的阴谋而导致祸及国家,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羞辱,所以要自杀以避免受审。后来,在审讯时被卫律威逼利诱,他在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后引刀自刺,一是以行动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二是要为国家雪耻。匈奴明白了苏武的决心,知道威权、富贵无法征服他,便要以摧毁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从全文看来,苏武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所以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苏武传》语文教案3

  [学习目标]

  1、了解班固和《汉书》的相关知识。

  2、朗读断句,讲述课文故事梗概。

  3、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4、学习苏武的英雄气概,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学习方法】诵读法、比较法、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3课时

  [预习自测]

  1、写出下面汉字的拼音

  厩( ) 且( )鞮( )侯 单( )于 缑( )王 昆( )邪( )浞( ) 野( ) 侯 阏( ) 氏( ) 左伊秩訾( ) 旃( ) 羝( ) 去( ) 辇( ) 雍( ) 棫( )阳宫 斧钺( ) 汤镬( )

  2、注意断句: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于)匈奴中。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3、文学常识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 体, 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 ”为“志”,取消“世家”并入“ ”,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 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二十四史”是指由《史记》至《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它的前四史是 、 、 和 。

  班固,东汉著名的 、 ,《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 体例,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历史与文学巨著。文学史上,司马迁与班固并称 。班固又是东汉最著名的的辞赋家, 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4、分组整理文言常见字词。(见资料)

  [质疑探究]

  (一)本文在刻画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上,用什么写作方法?

  1.学生讨论:文章如何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参考答案】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2.学生讨论: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3.学生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

  ①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②学生分别总结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分组讨论、探究)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

  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4.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5.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

  6.教师小结:

  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二)学生总结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1. 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

  2. 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3. 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前面的总结中已经谈及)

  4.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重点分析了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感动。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环境及细节描写、详略得当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

  课后作业;

  试结合课文和李陵作《答苏武书》,谈谈你对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


《苏武传》教学设计3篇(扩展10)

——苏武传读后感600字 (菁选2篇)

苏武传读后感600字1

  读《苏武传》,也不应该强迫自己读出苏武的忠诚。这只是苏武的生存状态,是“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的报恩者和把“臣事君,犹子事父”作为自己最高行动准则的儒生的生存状态。

  细读文章,李陵的生存状态真实感人。他没有卫律幸福,他虽然投诚,却始终以投诚为耻。他没有苏武幸福,没有苏武信仰的单纯,眷恋着俗世的幸福。他是一个痛苦的人。当卫律去劝降时,威逼利诱,惹得苏武的一顿臭骂,但李陵去劝降时,苏武却没有动怒。同样对劝降者,班固对卫律着墨不多,但对李陵却用了大量的篇幅。

  李陵,“飞将军”李广之孙,名门之后,他继承了其祖英勇善战,也继承了其祖悲剧的命运。不甘沉默,请缨率五千弓箭兵深入大漠,想一战成名。然而最终因弹尽粮绝,突围不得而被迫投降。李陵为什么不杀身成仁呢?将军战死沙场,不正是死得其所吗?然而谁不想活命呢,谁能轻易地舍弃生命呢。何况他还想以另一种方式来证明自己对汉室的忠诚,“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但不管是真降还是假降,他都觉得自己在人格上已矮了一截了,因此,尽管与苏武是故友,又同在匈奴,“终不敢求武”。后受命劝降,其说辞如实地道出苏武真实的生存困境。终不得归汉,忠诚无人知晓;家破人亡,没有必要归汉;皇帝喜怒无常,即使归汉,面对是鲜花还是刀斧尚未可知。求名、求家人*安、求善终有果,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李陵在苏武守得云开见日出之时,置酒相贺,与武决别,泣下沾襟。他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汉室能够赫免他的罪过,保全其老母性命,也一定以反水的方式来表明自己对汉室的忠诚。李陵内心的悲伧全化作了眼泪,当初不得不降,祸及老母,今生无家可归,长作域外之人。

  个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助幻化成了那泪流满面的李陵。

苏武传读后感600字2

  回望着汉室的繁华似锦,我凝眸在北海里你那拿着旄节的身影,如此单薄。经历了多少风霜,多少岁月,你的额上被深深刻画上皱纹,你的鬓角,不知何时已经掺杂了白发。而你的眸依旧是那般神采奕奕,时刻回望着你的大汉土地。

  20__年的岁月,你与羊为伴,冰天雪地里,你手持旄节,站成一座流传千古的丰碑。现在的人们依旧仰望着你,你传照千古的神采,你挺直的腰,每一点都让人很深的`敬仰。我在千年之后的今天怀念,你在那里是否安好?

  一度想踏步走过你生活了20__年的荒凉的土地,去感受一下你的艰辛,真真切切的去感觉你的温度。不知道何时你的身影已经可是梦萦,只可惜跨越了千年的时光,让我们无法越过。深深的刻写你的名字,在血脉里融入那些风霜雨露,看着荒芜的旷野,深深地凝思着千年之前的你。

  看到大汉寻你的足迹,我欣慰的泪流,你的大汉王朝没有抛弃你,没有不顾你的生死。在茫茫的北海,他们一路寻来,你终于回到了阔别20__年的家。虽然妻子儿女已经成为别家的,可你在意的只有你的大汉天下的安康。

  青丝出使白鬓归。你的美好年华被无情的摧残殆尽,你的眉角还是那么坚毅,你的精神依旧那么矍铄。你没有被流言蜚语击败,你不在意那些讥讽你牧羊的人,你只是安守自己的本分,为天下正义、公道说话。你的精神让我们后人感慨良多。

  静守月光,一次一次洒满眼前的世界,清冷冷的似你的眸子,从历史的缝隙里折射出震撼心魄的感动。不知道对着星空的呢喃,你是否在听得见?你是否知道一个人在千年之后的今天,在夜空下,静静地怀想着属于你的一切的一切。

  时光依旧静静地流走,你的苍颜白发已经在历史的流沙里模糊。伸手触摸不到你残留的温度,看着清冷的月光,我焚香凭吊,希望你可以看到那袅袅的烟缕,知道我在这里虔诚的怀念。

  山高路远,思念不断。记得你那苍老的面容,一生铭记你的高尚的节操,这一生,知道你的痕迹,不枉来世间走了一遭。合上书,任记忆在血脉里流淌,一点一点的感受你带来的那些感动,去感悟那些日子里我们应该记得的痕迹,然后怀念这一生的相遇。

  青史册中,你的名字依旧,我们依旧仰望你的存在,纪念千秋的你。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苏武 《苏武传》教学设计3篇 《苏武传》教学设计1 《苏武传》教学设计教资

热门文章

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用到演讲稿,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1尊敬的

2022年度中考优秀作文素材别样美三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中考优秀作文素材别样的美精选三篇》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雨过天晴,花坛边上,几只蜗牛缓缓的爬行着,留下一道彩虹般的痕迹,那柔软的外面,是坚硬的外壳,那也是一道的美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素材别样的美精

《********大宣讲特别节目》直播观后感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大宣讲特别节目》直播观后感【精选】》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对网友有用。,安全,在学校里,在校外,安全这个词恐怕是再熟悉不过了吧,让将安全铭记心中,时进刻刻都做到安全,让父母不再操心,让长辈不再担心,让安全从我做起,从身边

建团百周年活动策划

《2022建团百周年活动策划【精选】》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党的领导是共青团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无论是中国早期青年团的建立,还是中国共青团的正式成立,都离不开党的领导。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建团百周年策划【精选】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20

大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精选文档)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大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这个暑假过得是否充实呢,有些小伙伴在假期中参加了实践,那么如何做一份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大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22大一暑假社会

2022员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本合集(范文推荐)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员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培训能让员工不断的提高,并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缺点。经过员工培训,你一定有许多的收获,不妨来写一篇员工培训心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员工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

2022不期而遇作文600字初中记叙文

《不期而遇作文600字初中记叙文》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对网友有用。,美词,像是袭袭的寒风慢慢轻掠大地,刺刺的,一缕****的阳光下有一小缕的橘红色静静的生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不期而遇600字初中记叙文,一起来看看吧!不期而遇作文600字篇一苏轼有语人间有味是清欢,或许正是

2022年度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范本

《2022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范文【精选】》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园清明节主题总结,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2022幼儿园清明节

2022年大学生档案自我鉴定300字10篇

2022年普通大学生个人社会实践实习报告精选服务社会做好思想准备和业务准备,公司内部电脑系统都是统一英文系统,就要求自己以职场……[详细]2022年党员思想汇报例文两篇【完整版】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历过苦难的中国,工作以及生活中,特别是通过学习党章党纪……[详细]企业员工服务意识培训心得体会

以小见大作文500字范本(范文推荐)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以小见大作文500字范文【精选】》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这里小编

2022年度有关安全学习心得合集(2022年)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有关安全学习心得》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么做能够提升的书面表达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

小学品德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本合集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小学品德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www fwwang cn]。时光飞逝,如梭之日,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有许多的艰难困苦,是时候在工作总结中好好总结过去的成绩了。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小学教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