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礼貌用语》教学设计3篇(精选文档)
《学会礼貌用语》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 情感: 1.愿意学习并使用礼貌用语。 2.以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为荣。 行为: 正确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会礼貌用语》教学设计3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学会礼貌用语》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
情感:
1.愿意学习并使用礼貌用语。
2.以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为荣。
行为:
正确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请”、“您”、“你好”、“谢谢”(别客气)、“对不起”(没关系)等。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规定设置的。
本课是在前一课的基础上,具体进行学习礼貌用语的教育,使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中礼貌用语的含义,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培养学生从小使用礼貌用语的好习惯。
一个国家的人们能否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反映这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对个人来说,表明一个人是否有文明教养,反映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水*。因此,教育学生从小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
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礼貌用语并不陌生,从他们学说话起,家长就教会他们说“谢谢”等礼貌用语,在幼儿园中也进行过这方面的教育。本课要在以前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礼貌用语的能力,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比较全面地教给学生,使学生结合具体环境理解每种礼貌用语表达的含义及用法,并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些语言。
本课分为三部分。
教法建议
本课教学应注意以下三点。
1.一年级小学生对于礼貌用语并不陌生,教学应考虑他们原有的基础,利用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提高对礼貌用语含义的理解。即不要过于简单地教学生说礼貌用语,因为他们在口头上是会说的,要在会说的基础上,提高他们对每种礼貌用语的理解;但不要拔高,以较抽象语言讲述各种礼貌用语的含义和用法,要把握好本课教学要求的“度”。
2.要使一年级小学生正确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不能离开语言的具体环境,如课文中安排的特定具体环境,但不能只限于一种具体环境,要让学生举一反三,如请求语的使用,课文安排在借书的具体环境中,教学中可扩展到问路:“请问……”;买东西:“请给我……”;向老师请教问题:“请您给我讲……”;请求同学帮助:“请你帮我……”,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促使学生经常使用。
3.礼貌用语的教育要紧紧抓住其实质:人与人交往中尊重别人、对别人友好的表示。要使学生正确理解每种礼貌用语所表示的内心真情。例如,道歉语“对不起”,应是自己由于打扰别人,影响别人而感到内心不安,用“对不起”表示道歉,请求别人原谅,而不是简单说一声“对不起”,应付一下别人。讲每一种礼貌用语的含义和用法,都要抓住当时应有的正确思想活动。在为别人着想的.内心活动基础上,才能正确使用好礼貌用语。
《学会礼貌用语》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礼貌用语。
2.愿意学习并使用礼貌用语。
3.以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为荣。
4.正确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请”、“您”、“你好”、“谢谢”(别客气、不用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等。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愿意学习并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准备:
1.磁带:课文、儿歌录音。
2.小电话模型。
3.小红花数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文中“想一想”)
1.你向谁说过“你好”?谁又向你说过“你好”?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2.小结:当我们互相亲切地问候“你好”时,心里都是热乎乎的,非常高兴。因为“你好”是礼貌用语。(出示“你好”的卡片)
板书:礼貌用语
过渡:孩子们,你们还想学到更多的礼貌用语吗?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四课,我相信,学了这一课以后你们就会学到很多礼貌用语。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你好”。(出示课文插图一)
(1)介绍赵小刚和王强。
师: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对好朋友,测提赵小刚和王强。他们俩*时说话可有礼貌啦!瞧,在上学的路上,他俩见了面就……
学生猜想:他们早晨见了面就互相讲“你好”!
板书:你好
(2)问:你们什么时候用过“你好”?你是怎么说的?
小结:互相问候了“你好”,心里非常高兴,新的一天学习生活都从这美好的问候中开始。
(运用多媒体的音像功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的有力措施。课文这样一开头就向学生展示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让他们立即萌生了想知道为什么的念头。这样,课文从头至终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欣赏中就学到了在什么时候用什么礼貌用语。)
2.学习“请”。
过渡:让我们接着再来看看赵小刚和王强的故事。
(1)王强有一本书,赵小刚很想借来看。他是怎么对王强说
(2)比较两种说法,看哪种有礼貌?咱们再来听听赵小刚是怎么说的?
板书:请
生:赵小刚用了“请”,为什么还要说“可以吗?”引导理解:表示和别人商量是非常有礼貌的。
(3)问:你什么时候用过“请”?引导学生想生活中哪些地方该用“请”。
小结:用上了“请”就表示对别人尊重,是很有礼貌的表现。
3.学习“谢谢”(别客气、不用谢)。(出示课文插图三)
(1)学生看图说图意,想赵小刚还书时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为什么要说“谢谢”?
板书:谢谢
(2)王强又是怎么说的?
板书:别客气,不用谢。
(3)问:你们用过“谢谢”(别客气、不用谢)吗?怎么说的?
小结:得到别人的帮助、关心和礼物时都应说上一句“谢谢”,这样就让我们的友情更加深厚了。
4.学习“对不起”(没关系)。(出示课文插图四)
(1)有一天,大家一起玩的时候,赵小刚被王强碰了一下,开始他的脸色是怎样的?为什么后来却笑了呢?
(2)想想他们会怎么做?怎么说?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板书:对不起(没关系)
(3)你们在什么时候用过“对不起”(没关系)?是怎么说的?
小结:“对不起”很神奇,能让小朋友变生气为开心,但说“对不起”一定要真心诚意。怎样才是真心诚意,请学生演示。师生共同评价。
5.学习“再见”。(出示课文插图五)
(1)放学了,赵小刚和王强一起走出校门,看他们在干什么?说什么?
板书:再见
(2)你们在什么时候对谁说过“再见”?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小结:要和别人分别时,说上一声“再见”,让别人心里感到很温暖。
6.学习“您”。(出示课文插图六)
师:从刚才他俩的表现,你们觉得赵小刚和王强是怎样的孩子?
生:他们非常懂礼貌!
师:所以老师要奖励小红花给他们!老师奖励小红花给他们的时候,他们是怎么说的?
板书:“您”
引导学生理解“您”和“你”的区别——“您”是长辈或比你大的人的称呼。想想可以对谁说“您”,比如:妈妈……
7.学生看书听录音,根据板书回忆赵小刚和王强用了哪些礼貌用语。
三、演一演(课后“演一演”)
1.说赵小刚和王强用了哪些礼貌用语?
2.请两位同学上台扮演赵小刚和王强。
3.师生共同评价,以小红花作为奖励。
四、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难题
1.课后“比一比”。(出示课文“比一比”内容)
(1)如果小明立即说了“对不起”,会怎样?
(2)如果小明不说“对不起”,又会怎样?
(3)小结:说不说“对不起”的关系很大哩!以后要是你退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对!只有“真心尊重别人”,向别人道歉,别人才会原谅你。
板书:真心尊重别人
2.帮助下面的小朋友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1)小红借小方的刀用,小红说:“喂,把刀给我用用。”
(2)小云把笔还给小花,小云说:“谢谢!”叫小花说:“没关系。”
(3)小会见到老师说:“老师你好。”
(4)客人要走了,小刚应该说什么?
小结: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真光荣,老师奖励小红花给你们。
(“活动”是思品课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能让学生将所学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既满足了学生好动的特点,又巩固了知识。另外,教师及时的鼓励和奖励也是教学本课的手段之一,能让学生在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后继续认真学习,同时激励更多的学生认真学习。)
五、练一练(出示课文“练一练”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礼貌用语,再同桌用小电话练习,最后请学生上台表演。
小结:虽然,我们打电话时看不见对方,但是我们用上了礼貌用语,就显得很亲切了,心中就很温暖了。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学会使用这些礼貌用语了吗?
板书:学会
六、读一读
1.你愿意使用礼貌用语吗?为什么?
2.学习儿歌。(出示儿歌内容并放录音)
3.朗读儿歌。
七、总结
希望小朋友们以后自觉使用礼貌用语,让我们这朵文明礼貌之花开满在我们的生活中,愿你们从小做个讲礼貌的孩子。
《学会礼貌用语》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礼貌用语。
2.愿意学习并使用礼貌用语。
3.以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为荣。
4.正确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请”、“您”、“你好”、“谢谢”(别客气、不用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等。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愿意学习并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表演头饰。
教学过程:
一、自然导入,知一知礼貌用语
1、刚才上课前我们师生相互使用了哪些礼貌用语?
2、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哪些礼貌用语?
过渡:生活中有这么多礼貌用语,你们会正确使用吗?
二、探究问题,说一说礼貌用语
1、见到长辈说什么?
2、得到帮助说什么?
3、做了错事说什么?
4、请求帮助说什么?
5、快要分别说什么?
6、教师小结:礼貌用语真是多。
三、创设情景,谈一谈礼貌用语
1、出示动画《迷路的小白兔》。
2、学生用学到的用语来帮助小白兔回到自己的家。
3、回答问题:为什么小白兔迷了路有那么多好心的人帮助他?
4、教师小结:礼貌用语真是好!
四、创设情景,用一用礼貌用语
1、出示课件《发生在教室里的故事》。
2、看图片说一说在教室里发生了什么事?
3、指名学生讲一讲教室里发生的故事。
4、根据《发生在教室里的故事》,男女生对用礼貌用语。
5、指名学生对用礼貌用语。
6、教师提问假如小女孩没有用礼貌用语,事情会怎么样?
7、学生根据假设说说事情结果。
8、教师提问假如小女孩说了礼貌用语,态度却不诚恳,会怎么样呢?
9、学生根据假设说说事情结果。
10、教师小结:礼貌用语要诚恳。
五、创设情景,演一演礼貌用语
1、指名三名学生上讲台表演情境剧《小猴道歉》。
2、学生交流小猴说了对不起,为什么猪妈妈还是不原谅他?
3、教师小结:礼貌用语要真心。
4、学生一起读一读《真心说声对不起》。
六、创设情景,议一议礼貌用语
1、出示课件《发生在球场上的故事》。
2、根据图片学生说说在球场上发生了什么的故事?
3、学生分组讨论,议一议。
(1)叔叔为什么不理小军?
(2)小军和小刚两个小朋友,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4、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礼貌用语要正确,知错要改。
七、教师祝福,唱一唱礼貌用语
1、教师祝福:让礼貌使我们成为完美的人,让礼貌使我们的心情更美好,让礼貌使我们的生活更和谐。让世界时时充满阳光,让人间时时充满爱,让礼貌之花永远在我们心中盛开。
2、音乐响起:(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师生拍手齐唱,课在悠扬的歌声中结束。
《学会礼貌用语》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学会礼貌用语》教学设计3篇(扩展1)
——《常用礼貌用语》教学设计3篇
《常用礼貌用语》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礼貌用语。
2.愿意学习并使用礼貌用语。
3.以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为荣。
4.正确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请”、“您”、“你好”、“谢谢”(别客气、不用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等。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愿意学习并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准备:
1.磁带:课文、儿歌录音。
2.小电话模型。
3.小红花数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文中“想一想”)
1.你向谁说过“你好”?谁又向你说过“你好”?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2.小结:当我们互相亲切地问候“你好”时,心里都是热乎乎的,非常高兴。因为“你好”是礼貌用语。(出示“你好”的卡片)
板书:礼貌用语
过渡:孩子们,你们还想学到更多的礼貌用语吗?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四课,我相信,学了这一课以后你们就会学到很多礼貌用语。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你好”。(出示课文插图一)
(1)介绍赵小刚和王强。
师: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对好朋友,测提赵小刚和王强。他们俩*时说话可有礼貌啦!瞧,在上学的路上,他俩见了面就……
学生猜想:他们早晨见了面就互相讲“你好”!
板书:你好
(2)问:你们什么时候用过“你好”?你是怎么说的?
小结:互相问候了“你好”,心里非常高兴,新的一天学习生活都从这美好的问候中开始。
(运用多媒体的音像功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的有力措施。课文这样一开头就向学生展示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让他们立即萌生了想知道为什么的念头。这样,课文从头至终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欣赏中就学到了在什么时候用什么礼貌用语。)
2.学习“请”。
过渡:让我们接着再来看看赵小刚和王强的故事。
(1)王强有一本书,赵小刚很想借来看。他是怎么对王强说
(2)比较两种说法,看哪种有礼貌?咱们再来听听赵小刚是怎么说的?
板书:请
生:赵小刚用了“请”,为什么还要说“可以吗?”引导理解:表示和别人商量是非常有礼貌的。
(3)问:你什么时候用过“请”?引导学生想生活中哪些地方该用“请”。
小结:用上了“请”就表示对别人尊重,是很有礼貌的表现。
3.学习“谢谢”(别客气、不用谢)。(出示课文插图三)
(1)学生看图说图意,想赵小刚还书时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为什么要说“谢谢”?
板书:谢谢
(2)王强又是怎么说的?
板书:别客气,不用谢。
(3)问:你们用过“谢谢”(别客气、不用谢)吗?怎么说的?
小结:得到别人的帮助、关心和礼物时都应说上一句“谢谢”,这样就让我们的"友情更加深厚了。
4.学习“对不起”(没关系)。(出示课文插图四)
(1)有一天,大家一起玩的时候,赵小刚被王强碰了一下,开始他的脸色是怎样的?为什么后来却笑了呢?
(2)想想他们会怎么做?怎么说?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板书:对不起(没关系)
(3)你们在什么时候用过“对不起”(没关系)?是怎么说的?
小结:“对不起”很神奇,能让小朋友变生气为开心,但说“对不起”一定要真心诚意。怎样才是真心诚意,请学生演示。师生共同评价。
5.学习“再见”。(出示课文插图五)
(1)放学了,赵小刚和王强一起走出校门,看他们在干什么?说什么?
板书:再见
(2)你们在什么时候对谁说过“再见”?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小结:要和别人分别时,说上一声“再见”,让别人心里感到很温暖。
6.学习“您”。(出示课文插图六)
师:从刚才他俩的表现,你们觉得赵小刚和王强是怎样的孩子?
生:他们非常懂礼貌!
师:所以老师要奖励小红花给他们!老师奖励小红花给他们的时候,他们是怎么说的?
板书:“您”
引导学生理解“您”和“你”的区别——“您”是长辈或比你大的人的称呼。想想可以对谁说“您”,比如:妈妈……
7.学生看书听录音,根据板书回忆赵小刚和王强用了哪些礼貌用语。
三、演一演(课后“演一演”)
1.说赵小刚和王强用了哪些礼貌用语?
2.请两位同学上台扮演赵小刚和王强。
3.师生共同评价,以小红花作为奖励。
四、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难题
1.课后“比一比”。(出示课文“比一比”内容)
(1)如果小明立即说了“对不起”,会怎样?
(2)如果小明不说“对不起”,又会怎样?
(3)小结:说不说“对不起”的关系很大哩!以后要是你退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对!只有“真心尊重别人”,向别人道歉,别人才会原谅你。
板书:真心尊重别人
2.帮助下面的小朋友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1)小红借小方的刀用,小红说:“喂,把刀给我用用。”
(2)小云把笔还给小花,小云说:“谢谢!”叫小花说:“没关系。”
(3)小会见到老师说:“老师你好。”
(4)客人要走了,小刚应该说什么?
小结: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真光荣,老师奖励小红花给你们。
(“活动”是思品课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能让学生将所学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既满足了学生好动的特点,又巩固了知识。另外,教师及时的鼓励和奖励也是教学本课的手段之一,能让学生在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后继续认真学习,同时激励更多的学生认真学习。)
五、练一练(出示课文“练一练”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礼貌用语,再同桌用小电话练习,最后请学生上台表演。
小结:虽然,我们打电话时看不见对方,但是我们用上了礼貌用语,就显得很亲切了,心中就很温暖了。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学会使用这些礼貌用语了吗?
板书:学会
六、读一读
1.你愿意使用礼貌用语吗?为什么?
2.学习儿歌。(出示儿歌内容并放录音)
3.朗读儿歌。
七、总结
希望小朋友们以后自觉使用礼貌用语,让我们这朵文明礼貌之花开满在我们的生活中,愿你们从小做个讲礼貌的孩子。
《常用礼貌用语》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礼貌用语。
2.愿意学习并使用礼貌用语。
3.以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为荣。
4.正确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请”、“您”、“你好”、“谢谢”(别客气、不用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等。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愿意学习并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表演头饰。
教学过程:
一、自然导入、知一知礼貌用语
1、刚才上课前我们师生相互使用了哪些礼貌用语?
2、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哪些礼貌用语?
过渡:生活中有这么多礼貌用语,你们会正确使用吗?
二、探究问题、说一说礼貌用语
1、见到长辈说什么?
2、得到帮助说什么?
3、做了错事说什么?
4、请求帮助说什么?
5、快要分别说什么?
6、教师小结:礼貌用语真是多。
三、创设情景、谈一谈礼貌用语
1、出示动画《迷路的小白兔》
2、学生用学到的用语来帮助小白兔回到自己的家
3、回答问题:为什么小白兔迷了路有那么多好心的人帮助他?
4、教师小结:礼貌用语真是好!
四、创设情景、用一用礼貌用语
1、出示课件《发生在教室里的故事》
2、看图片说一说在教室里发生了什么事?
3、指名学生讲一讲教室里发生的故事
4、根据《发生在教室里的故事》,男女生对用礼貌用语
5、指名学生对用礼貌用语
6、教师提问假如小女孩没有用礼貌用语,事情会怎么样?
7、学生根据假设说说事情结果
8、教师提问假如小女孩说了礼貌用语,态度却不诚恳,会怎么样呢?
9、学生根据假设说说事情结果
10、教师小结:礼貌用语要诚恳。
五、创设情景、演一演礼貌用语
1、指名三名学生上讲台表演情境剧《小猴道歉》
2、学生交流小猴说了对不起,为什么猪妈妈还是不原谅他?
3、教师小结:礼貌用语要真心。
4、学生一起读一读《真心说声对不起》
六、创设情景、议一议礼貌用语
1、出示课件《发生在球场上的故事》
2、根据图片学生说说在球场上发生了什么的故事?
3、学生分组讨论,议一议
(1)叔叔为什么不理小军?
(2)小军和小刚两个小朋友,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4、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礼貌用语要正确,知错要改。
七、教师祝福、唱一唱礼貌用语
1、教师祝福:让礼貌使我们成为完美的人,让礼貌使我们的心情更美好,让礼貌使我们的生活更和谐。让世界时时充满阳光,让人间时时充满爱,让礼貌之花永远在我们心中盛开。
2、音乐响起:(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师生拍手齐唱,课在悠扬的歌声中结束。
《学会礼貌用语》教学设计3篇(扩展2)
——生活礼貌用语
生活礼貌用语1
中途先走说-失陪
请人勿送说-留步
送人远行说-*安
宾客来到说-光临
等候别人说-恭候
没能迎接说-失迎
需要考虑说-斟酌
无法满足说-抱歉
请人谅解说-包涵
希望照顾说-关照
赞人见解说-高见
归还物品说-奉还
老人年龄说-高寿
身体不适说-欠安
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改文章说-斧正
接受好意说-领情
求人指点说-赐教
向人询问说-请问
请人协助说-费心
请人解答说-请教
与人相见说-您好
问人姓氏说-贵姓
问人住址说-府上
客人入座说-请坐
陪伴朋友说-奉陪
临分别时说-再见
言行不妥-对不起
慰问他人说-辛苦
迎接客人说-欢迎
请人赴约说-赏光
对方来信说-惠书
自己住家说-寒舍
请人接受说-笑纳
送人照片说-惠存
欢迎购买说-惠顾
得人帮助说-谢谢
祝人健康说-保重
向人祝贺说-恭喜
求人办事说-拜托
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人方便说-借光
仰慕已久说-久仰
长期未见说-久违
求人帮忙说-劳驾
《学会礼貌用语》教学设计3篇(扩展3)
——礼貌用语谜语
礼貌用语谜语1
礼貌,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礼貌用语谜语,欢迎大家阅读。
谜面:小两口睡懒觉 (打三字礼貌用语)
谜底:对不起
解析:“小两口”是一对,“睡懒觉”不起床。
谜面:此女一生始终忠贞 (打二字礼貌用语)
谜底:贵姓
解析:“忠贞”二字的始和终分别为“中贝”;“中贝”与“女一生”可组成“贵姓”。
谜面:乡间小路落满花 (打二字礼貌用语)
谜底:道谢
解析:“道”别解为“乡间小道”,“谢”指“花谢”。
谜面:差一点变成兔子 (打二字礼貌用语)
谜底:免了
解析:“免了”差“一点”就变成“兔子”。
谜面:只看不买 (打二字礼貌用语)
谜底:光顾
解析:“顾”别解为字义“看”。
谜面:后羿射太阳 (打一礼貌用语)
谜底:多日不见
解析:很多“日”不见了。
谜面:愿教青帝常为主 (打三字礼貌用语)
谜底:不用谢
谜面:独自怎生得黑 (礼貌用语二)
谜底:晚安,失陪
谜面:细雨蒙蒙话别离 (礼貌用语)
谜底:在下告辞
谜面:傍晚停电盼灯明 (打一谦辞礼貌用语)
谜底:欢迎光临
谜面:青春常在 (打一礼貌用语)
谜底:不谢
谜面:按纳唯中央 (打一谦辞礼貌用语)
谜底:不要见外
谜面:人约黄昏后 (谦辞礼貌用语)
谜底:晚上见
谜面:东风已沉落花多 (打一谦辞礼貌用语)
谜底:非常感谢
谜面:雨来未停说要走 (谦辞礼貌用语)
谜底:在下告辞
谜面:危地马拉 (打一谦辞礼貌用语)
谜底:午安
谜面:大胆改革 (打一谦辞礼貌用语)
谜底:明天见
谜面:信件贴封 (打二字礼貌用语)
谜底:包涵
解析:包涵(函)。
谜面:会向瑶台月下逢 (礼貌用语)
谜底:明晚再见
谜面:松绑 (礼貌用语)
谜底:不要紧
谜面:春花秋月何时了 (打一礼貌用语)
谜底:问候
谜面:尽收眼底 (打一礼貌用语)
谜底:赏光
《学会礼貌用语》教学设计3篇(扩展4)
——文明礼貌用语的作文5篇
文明礼貌用语的作文1
生活中,我看了什么人不入眼,就会说:“你有毛病!”如我刚做完学校作业,想去弹会儿电子琴,刚打开电子商务琴电源,外婆就大叫起:“怎么还不开始啊!”,被外婆这么一骂,我心里就来气了,没看到我正在做吗?就会很生气的说:“你有毛病啊!”
晚上妈妈回来后,听说了这事,就对我说:“你这样说人家有毛病很不好,不尊重别人,如果你对你的同学经常说这类的话,说多了,以后就没有朋友了。那怕你真的忍不住,也可以婉转的说:”今天你好象有点不对劲啊!”
听了妈妈的话,我点点头说:“知道了,以后尽量改,不再去别人说你有毛病这句话了。“
第二天晚上吃晚饭时,外公说:”你吃饭怎么吃得这么慢啊!“我当时就脱口而出:“你有毛……”,马上我就想起妈妈昨天说的话,昨天我做保证,忙改口说:“你这个人有点不对劲啊!”
看来以后还要继续努力,一定要改掉这个不文明的口头禅。
文明礼貌用语的作文2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也被称为文明古国。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农耕文明,而且也包含了儒家,道家,佛家以及文明用语等这写范畴。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时间里“文明”始终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的进步标志,就像那些大唐盛世,百家争鸣等等,多如天上的繁星。而如今,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美德。何谓文明用语?文明用语就是文明的体现,也是精神的表现,它是打开别人内心的一把钥匙也是人与人交流的窗口,它是所有人一起沟通的桥梁,也是人际关系交往的利器。鲁迅先生曾说过;“语言有三美,意美在感心,意美在感官,形美在感目。
“简洁的三句话倒出了语言的要义。我不敢擅自篡改,强加以别的意思。但我想说,语言的和下载与思想美,规范美,艺术美。这体现了智慧蕴含,讲究的是精确性,简明性,被文明渲染过的语句,读起来赏心悦目,听起来悠扬婉转,读起来倍感享受。文明用语是社会的缩影,适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古人云;“言为心声”从交往作用上来看,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好的语言受人欢迎那,坏的语言呢?古人云;“l良言一句三冬暖,俄语伤人六月寒“,在社会交往中,粗鲁。生硬的语言,会让人产生反感,甚至抵触。一句不文明的话,轻则伤和气,往重里说的话就是伤感情了,好的语言可以歌颂*,抨击社会不*现象,可以美化人的心灵,净化那一片芬芳。同学们,让我们传承中华美德,发扬光大他吧!
文明礼貌用语的作文3
从前,我觉得“人人讲文明”、“处处讲文明”、“事事讲文明”都是嘴巴上喊的口号。文明,在我眼里就是别人的事,像乘车让座,说是这么说,可很少人让过座;再比如捡纸,谁会在马路上弯下腰捡废纸啊,大家都觉得很丢脸……但在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这件事让我深深体会到文明就藏在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举动里。
那是一个傍晚,夕阳已经挂在天边。我也熬到了放学,见妈妈没来接我,便在校门口焦急地等待着。这时,一位校服外面还披着一件羽绒服、眼睛扑闪扑闪的小女孩和同学们说说笑笑地走出校园。刚出校门,就开心地朝一位爷爷奔过去。
我正要向同学借电话打给妈妈时,一个画面使我感动了。那位小女孩的爷爷正关切地问:“书包重吧?要不要我来帮你拎?”“不用了,爷爷,我的书包轻得很!”小女孩大概二年级,一派天真可爱的样子。我听了轻轻地笑了起来,一下子想起自己二年级的模样。当他们经过我身边时,爷爷又说:“还是我来拎吧!”没等小女孩回答,便自顾自地把书包从孙女的肩上取了下来,“哎哟,书包可真沉呀!你还说很轻!”爷爷眼睛一亮,神秘地问:“你,是不是不想让我受累呀?”小女孩脸红了:“我……我,才不是呢!对了,我有一个东西忘在书包里了,我拿一下。”我见小女孩要拿东西,感到很疑惑,谁知,只见她一接过书包,以迅雷不及掩耳[注: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之势把书包背在自己身上,抖了拌身子,“唰”一声就跑远了,一边跑一边说:“爷爷上当了,爷爷上当了!”爷爷一愣,随即醒悟过来,
哭笑不得地摇摇头,去追孙女了。
见到这一幕,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我愣住了,忽然觉得脸热辣辣地烧起来。多懂事的小女孩啊,她宁愿自己受累,也不想让爷爷吃苦,那个善意的谎言里,藏着多少对爷爷的爱,对爷爷的孝顺啊!文明礼仪中的孝顺长辈她做到了,可我却没做到。每次我都一看见妈妈,就一边忙不迭地把书包卸下来,冲妈妈一甩,一边抱怨她:“这么晚才来,我都饿死了!”我光顾着抱怨,却从不曾看见妈妈疲惫的脸色。想起来,我真是羞愧地无地自容[注: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啊!
是的,文明礼仪伴我行不应该只是嘴上说说,文明礼仪应该从点滴做起,从生活小事养成。只有人人都养成了文明做事的.好习惯,大家才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们才能拥有一个文明的城市。为了使文明礼仪伴我们一生,让我们从孝顺长辈做起吧!
文明礼貌用语的作文4
如果要问早晨什么词语用的频率最多,那当然是“早上好”了。看!早晨起床,打开收音机,便听到主持人清脆的声音:“各位听众,早上好”;打开电视,又是一句“早上好”;路上碰见熟人,也都互相问一句“早上好”……我们姑且不谈作为泱泱大国的中华民族向来以待人有礼而著称,“早上好”还有诸多好处呢!
首先,一句“早上好”,会让你全天有个好心情。试想,如果你起床后,所有人待你都很冷淡,视而不见,尴尬地吃完早饭,你便匆匆忙忙去上学;路上,你偶然碰见了教师、同学、亲戚,结果大家都眼瞪眼,不问候、不说话,那这个早晨多单调啊,情绪低落,一天干事都没劲。反之,如果一起床,便听到了一声“早上好”;在路上,碰见熟人,都互相问候,你会感到生活是多么美好!这一整天你都将充满活力。
其次,一句“早上好”,也能拉近人与人的距离。有时,互相说句“早上好”,你们说不定就认识了,继而成为无话不说的挚友;有时,一句“早上好”,可能就会化解你和对方的矛盾。可见,一句祝福、一句问候,往往就是成为朋友、成为知己的基石。人际交往中,只有你学会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体现你爱别人的最简单方式就是说“早上好”。多说几句“早上好”,你与同学将更和睦、融洽,同学们也不会厌恶你的。在生活节奏日渐加快的今天,朋友之间常常是匆匆而过,一句“早上好”的问候,更是成了朋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
再次,一句“早上好”,也能显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遇人问声“早上好”,不论你知识水*有多低,你至少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征途上迈好了第一步——学会了做人,这时还会有人嫌你没素养吗?相反,如果你饱读诗文、才华横溢,可从不理会人,甚至出口就是脏话,谁又会认同你呢?
第四,每天说句“早上好”,你将由内到外显得美丽。以前看过一个访谈节目,有观众提问:如何使自己变得美丽?被访者笑道:首先要能说早上好,要能够以明快的声音说出“早上好”。是啊!这样的第一句话,会让全身的“魅力细胞”苏醒,让自己一整天显得非常美丽。难道还有比这更简单的美容方法吗?当然这句“早上好”不能是个形式,不能是毫无感情的嘴上功夫,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
怎么样,赶快行动起来,用自己的真心对别人说“早上好”吧!
文明礼貌用语的作文5
今天,老师问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塔城人?”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这里我也说说我的想法。
其实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塔城人并不是很难,就看你有没有真心真意的接受别人的意见并且改正自己的错误,只要在一点一滴中都能注意自己的行为,
我们生活的环境一定能得到改善。
首先我们要做一个合格的学生,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互相帮助,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只有认认真真去做每件事,才能算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回到家里我们要认真完成每天的家庭作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个让爸爸和妈妈放心的好孩子。
最后我们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从我们周围的小事做起,要尊敬老人,爱护小朋友,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只有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大家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家乡--塔城越来越美,越来越可爱!
《学会礼貌用语》教学设计3篇(扩展5)
——小学语文《学会看病》教学设计3篇
小学语文《学会看病》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作家毕淑敏的资料,阅读有关独立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文章。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
先复习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感受对乌塔的敬佩之情。
2、谈话导入:
在*有位著名女作家,她为了锻炼儿子学会看病,竟然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作家写的这个故事。
3、揭示课题。
二、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1、用卡片认读十二个生字。
2、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
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各自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⑴ 说说你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⑵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⑶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
(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的看法等等。)
四、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1、各自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3、全班讨论:
⑴ 你从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
(交流中读有关语句。)
⑵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交流后就读有关句子。)
五、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
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指名几组分角色朗读朗读课文。
3、说说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六、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总结: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
2、拓展:
⑴ 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母爱或父爱吗?
⑵ 你看见过独自面对生活、自觉磨炼自己意志的孩子吗?或你读过哪些这样的故事?
七、作业
课后,请同学自己参加一次磨炼自己意志活动,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板书设计】
20、学会看病
作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小学语文《学会看病》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学会看病》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和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母亲对儿子的爱。学习这篇课文,要求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母亲的内心变化,感受母亲对儿子的爱。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学生通过前面的几篇课文的学习,基本掌握了本组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这篇课文的学习是前面学习方法的运用与巩固。
教学目标:
1、 学习11个生字,借助字典、其他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练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锻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里活动的描写表现母亲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磨练儿子的特殊母爱,及其心理活动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我们最近学过的几篇课文里所包含的浓浓的父母之爱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尽管父母的爱不尽相同,但这种爱多是无私的,无微不至的,但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她的儿子发烧生病的时候,作为多年医生的她,不是在家中给儿子看病,却逼着儿子独自上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是怎么想的,是不是不爱他的孩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会看病》(板书课题:学会看病 齐读课题) 出示课件
二、 自由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课件出示词语:喋喋不休 雪上加霜 聊胜于无 按图索骥 ,让学生交流词语的意思,重点理解“按图索骥”,了解这个词语的故事,在课文里的意思,从而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在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理解内容,体会母亲的爱。
5、勾画出描写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干亲的变化。
三、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1、学生交流,教师点拨,课件出示归纳。
“既然我是母亲,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会改变了主意” ,“立刻心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这些语言和心里活动的描写,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既然……”“立刻”“毕竟、而且”体会母亲内心的矛盾,爱和真情包含期间,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很担心,后悔与自责。
2、“从他出门那一分钟起,我就担心,自责……”,“时间艰涩的"流着,就像沙漏坠入我的心房……”“我的心疼痛的收缩成一团”
体会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抓住关键词“担心、自责、艰涩、坠疼痛、收缩”体会母亲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通过让孩子学习给医生看病,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3、“时间艰涩的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我的心疼痛的收缩成一团”
度日如年的感觉只因母子情深。
4、“我知道应该不断的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磨练的是意志,体现的是至爱。
5、“孩子,不要埋怨我你在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会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线路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负责任的爱是真爱)
四、感情朗读课文,加深感受母爱
母爱是深远的,母爱的表达也是异彩纷呈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母亲的感情。(读好描写母亲语言、心里活动的句子)
五、联系实际赞母爱,写一写
母爱的主题是永恒的,是共同的。但每个人从母亲那里得到的爱是不一样的。
1、读课文,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把你想要说的的话说出来(文中的母亲,文中的儿子,你的父母,自己的故事)
2、写一写。注意通过任务的语言、心理等的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情感。
3、全班交流。
六、拓展延伸,谢母爱
今天,我们通过阅读课文,走进了作者的心灵,她告诉我们母亲如何给予儿女爱,同时我们也走进了母亲的世界,她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被爱同样是沉重的,“学会看病”不仅是我们独立生活的提高,也是对母爱最好的报答,母亲对儿女的爱是多种多样的,同样我们对母爱的报答也不要千篇一律,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报答母爱吧。
请把文中的母亲和自己的父母比较一下,在自己生病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父母说?请写下来,拿回家给父母看看,然后也请父母写上几句。
小学语文《学会看病》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词素分析法理解“打蔫、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毫无疑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人物语言、心理活动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1、抓住人物语言、心理活动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深情。
2、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过程】
一、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新词,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词素分析法理解教学目标1中的词语。
2、读通读顺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 )的事。
3、默读课文,按“做出决定→犹豫不绝→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把课文分成五段。
4、默读课文,勾画母亲语言、心理变化的重点句子,想一想,母亲的感情经历了( )→( )→( )→( )→( )的变化过程,文中的母亲是一个( )的母亲。
5、讨论:
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方式?
二、练习提纲
1、抄写、背诵“母亲”心理活动的重点句子5个。
2、以“特殊的母爱”为题,依照课文的写法,写写母爱特殊的一面。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初理文章大意及行文思路
1、生字正音:
怔、涩、坠、沓、倚。
2、理解词语重在交给方法,揭示规律:
⑴ 联系生活实际:打蔫、忐忑不安。
⑵ 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
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毫无疑义
⑶ 查工具书:残忍、艰涩。
3、学会抓段与段的联系分段。
二、精读探究母亲感情变化过程,体会母亲对儿子特殊的深爱
犹豫→后悔→担心→自责→勇气回升
(深爱儿子,磨练儿子生活自理能力。)
三、探讨写法特点
选材视觉独特,运用各种心理描写,反映母爱深远,磨练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为人生奠基。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学会礼貌用语》教学设计3篇(扩展6)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荟萃20篇)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借助“按图索骥”一词学习抓关键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通过品读与对比读,走进母亲让儿子去看病时的内心世界,领会作者运用“应该放手”与“不应该放手”矛盾心理的描写方法表达母爱。并学会用此方法,描写人物内心。
3、通过品味描写母亲矛盾心理的句子,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走进母亲让儿子去看病时的内心世界,领会作者运用“应该放手”与“不应该放手”矛盾心理的描写方法表达母爱。并学会用此方法,描写人物内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你们老师可是教学语文的高手,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是来会一会你们这些精兵强将还是算了?我的心理矛盾了。但今天我来了,很期待大家的精彩表现。好,上课。
一、导入新课,质疑。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略读课文,齐读课题《学会看病》。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先来看看这些难读的生字词,你们会读吗?
二、检查预习。
1、出示本课新词,指名读。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这些词语中有一个成语特别难理解,按图索骥。骥的意思就是——(良马)。
这个成语还有一个故事。传说春秋时期有一个识马高手叫孙阳,把自己丰富的识马经验写成了一部《相马经》。他的儿子就按照这本书去寻找千里马,结果千里马没找到,却找到了一只癞蛤蟆。后来这个词语也指机械地寻求答案或者按照线索寻找事物。
2)那么这个成语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谁能借助老师的填空来说一说。按照(他给的看病提示)去(医院独自看病)。我们再把前面的主语补充完整,出示:母亲让儿子。谁来连起来说说。恭喜你,刚才你已经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
3)师总结:看来利用文中的关键词也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3、初步感知人物形象。预习课文,文中的母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是你的阅读初步感受,相信通过我们的品词析句,你对这位母亲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品词析句,走进人物
1)林老师读完这篇文章,我发现始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在母亲心理。大家快速浏览课文11——27段,划出文中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看看谁能发现?(预设:我应该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我怎么能够让孩子独自去看病你?)
板书(应该让儿子独自去看病怎么能让儿子独自去看病呢?)
2)、文中哪些句子能体现母亲认为“应该放手”哪些句子能体现母亲认为“不应该放手”分别做上记号。
3)、交流,哪些句子能体现母亲认为“应该放手”哪些句子能体现母亲认为“不应该放手”品味重点词句(预设应该放手的句子: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不应该放手的句子: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虽然我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感冒,如果寻找适宜锻炼看病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边!)师边板书:做出决定──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师相机品味: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艰涩:换成“缓慢”可以吗?艰难苦涩坠:换成“落”可以吗?坠字感觉更重,更痛苦。指导朗读。
4)、感悟主题
同学们,当我们品读课文后,你对这位母亲有更深的认识了吗?说一说(板书:母爱)
四,品读,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出示)
课文是通过什么描写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母爱的呢?(心理描写)林老师发现在这学期的课文里还有作家毕淑敏写的一篇文章,叫《剥豆》,请同学们打开选读课文,第页,读一读。
1)对比阅读。
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表达母爱的,都运用了相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2)聚焦重点段。品味母亲母亲矛盾的心理(我应该让孩子胜利,不应该有虚假胜利)
3)小结:毕淑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重复而新鲜地描述爱意吧,它是一种勇敢而智慧的艺术。”今天我们看了她这两篇文章,你怎么理解这个新鲜一词呢?矛盾心理描写。
4)我发现我的学生在矛盾心理时,这样表达的:有两种声音在我耳旁,一种声间说:能。一种声音说不能。你们结合本课所学,你们觉得怎样把矛盾心理写好呢?哦,原来,还要通过曲折细腻的心理活动把它写具体。
3)读写结合,学习运用
这种矛盾的心理描写,曲折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很精彩,今天我们就试着写一写。师出示提示场景:
(1)我手里拿着刚发的试卷,刺眼的65分让我抬不起头,我心潮起伏……
(2)买文具时,店老板多找了5元钱,我手里捏着这5元钱,心里想……
学生写作,师巡视后交流。
五、拓展阅读,用学到的方法阅读群文。
师:推荐大家阅读,还有一些描写母爱的文章: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老舍《我的母亲》
冰心《荷花母亲》
《勇敢是母亲的本能》
《奔跑的母亲》
《怀念母亲》
老师建议大家去读一读。
六、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20、学会看病
矛盾的心理描写
应该让儿子独自去看病怎么能让儿子独自去看病呢?
做出决定心软
后悔
自责
担心
勇气回升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母爱,激发锻炼学生独立面对生活、磨练意志的能力。
知识目标: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打蔫儿、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聊胜于无”等词语;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描写,表现母亲感情变化的写作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教学难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准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它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这节课我们要走进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心灵世界,去感受母爱的另一个侧面。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老师知道昨天大家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
1、读词语,注意带点儿的字音。[课件:加点词语]
三、看自学提示,明确学习任务,自主学习讨论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自学提示来学习。(指名读要求)
老师将其整理成三个问题 课件:自学提示要求]
自学提示要求:
1、面对生病的孩子,母亲是怎么做的呢?
2、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画下来。
3、将这些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四、根据自学提示学习。
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自学提示中的问题自由读文。
初读课文后,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1、面对生命的孩子,母亲让他独自到医院去看病。
(2、画出了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
这节课的任务是解决最后一个问题,下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学习。
五、汇报
本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的,汇报时要按照行文的顺序。(老师提醒大家,会学习的孩子一定要注意听同学的发言。)
生汇报实录:
[做出决定]
1“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得”就是必须、一定。) 2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也许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学会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既然……就……”因果关系 [句式练习: ( )我是母亲,( )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 ( )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 )我是母亲。] 3“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
4喋喋不休的话语一段
关联词语——语无伦次,想嘱咐孩子的话太多,一时没有了条理。
省略号——省略很多要叮嘱的话
“喋喋不休”——体会朗读 ………………〈指读、加重音读〉
小结:这个当过多年医生的妈妈,为了让孩子及早学会看病,做出让生病的孩子独自去看病的决定,是如此地艰难,这源自于她对孩子的“爱”。
[心软后悔]
1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你上医院。”(她已经决定放弃了——爱子之心显而易见。)
2 “雪上加霜”——近、反义词;
反问句——改陈述句 ………………〈师生合作读〉
[自责担心]
1、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比喻句)——我们习惯于“时光如梭”“时间如流水”,而这里……说明,因牵挂孩子“度日如年”的感觉——可见母爱之深。
2、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想象这两个小时中,母亲会想些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这短短的两小时对于她来说可真是“心如刀割”一样的煎熬! ………………〈师范读、男女生配合读〉
3、23段“关联词语”(加重音)………………〈齐读〉
[勇气回升]
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照应前文)
小结: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中,母亲的情感“做出决定——心软后悔——自责担忧——勇气回升”如此复杂的变化,这都源自于对孩子深深的“爱”。
六、最后一段
那么,她是怎样向儿子倾诉的?(师范读,进入角色背诵)
前文有一句话和其中一句很相似。
[课件:对比出示句子:
总有一天你必须独立面对疾病。 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
思考:在这两句话中,“路线图”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第一个指去医院看病的路线图;第二个指面对生活、面对困难的种种应对方法,指独立生活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
七、你能理解这位母亲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
这是一种负责任的爱,一种理智的.爱。
八、文中的“儿子”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吗?
[课件:关于儿子的语言描写]
体会儿子的感情变化(“依赖——无奈——坚决——骄傲”)
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世界,她告诉我们母亲应该如何给予孩子“爱”;同时我们也感受了母亲的情感,她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施与孩子负责任的爱是这样的不容易。
“学会看病”不仅是我们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对“母爱”最好的报答。
九、能和大家讲讲,你感受到的父母的爱吗?
父母对儿女的爱是多种多样的,同样我们对母亲的报答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那么就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来报答它吧!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3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母亲发现儿子感冒了,准备照例自己用药给他治病门后又改变了主意,让他自己独自到医院看病。母亲用这种方式对儿子。磨练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本文从母亲尽责的独特视角,反映了母爱的广袤深远。文章通过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的矛盾,让人真切感受到浓浓的母爱。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从生活自理的角度,为人生奠基。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特别是阅读课文的教学应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学习,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自己的学习主人。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读文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贫穷的母亲可以坦然从容地让儿子去买自己心爱的小说,慈祥的母亲鼓励儿子满怀信心地写作,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然而却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她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记一记不认识的生字,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相读一读课文。
3、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4、简要复述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汇报自己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空白处。
2、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句子进行汇报并相机指导朗读:
⑴ “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⑵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⑶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
(这段讲的是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会生活。“口授一张路线图”,文中指告诉儿子看病的程序。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作为父母,应该对孩子“口授”更多的“路线图”,并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生存的能力,这是父母的责任。)
4、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5、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1、说一说自己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
(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说,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2、写一写自己在读这篇课文过程中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母亲对儿女的爱的表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同样我们对“母爱”的报答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想一想自己报答母爱的方式,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一做。
【板书设计】
20、学会看病
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练习设计】
1、请在正确读音下边打“√”:
⑴ 我看他有点打蔫(niān yān)儿。
⑵ 当我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zhēnɡ zhènɡ)住了。
⑶ 走廊里想起了脚步声,只是较*日拖沓(tā tà)。
⑷ 时间艰涩(sè shè)地流动着。
2、照样子,写词语:
喋喋不休 摇摇晃晃
喋喋不_ 来日_长 按_索骥 忐忑不_
3、用“假如”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句子,说说自己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⑴ 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⑵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⑶ 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教学建议】
1、本文为略读课文,应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课文,初读课文可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可按阅读提示,先自读自悟,把握主要内容,感知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体会母亲浓浓的爱子亲情。在交流感悟体验过程中训练朗读,提示学生的情感。
2、学完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读完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一写学习的收获,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真正理解课文中母亲的良苦用心,从而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不同方式的爱。
【资料链接】
1、课外阅读:
母爱的力量
汤治*曾听一位朋友讲过一个悲壮感人的“鹿跳峡”的故事:一只老鹿和小鹿被一群凶猛的猎豹追逐到了一个峡谷前,那峡谷的宽度太大,超越了鹿的跳跃极限,但老鹿毫不畏惧地跳了。结果大峡谷前出现了这样一幅壮烈场面:老鹿起跳后小鹿也飞身起跳了,到了峡谷中间,就在老鹿即将坠落谷底的刹那间,小鹿落在了老鹿的背上,并以老鹿的背为支点,成功地实现了第二次起跳……老鹿牺牲了,小鹿跃上了峡谷彼岸,存活下来。
动物的母爱尚且如此感人,人类母爱的力量就更是感天地泣鬼神。这里有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在某省一个旅游景区,一部满载游客的缆车突然从高空坠落,就在转瞬即至的生死关头,年轻的母亲和父亲一起,奇迹般地将不满周岁的孩子高高举起,结果,缆车内三十余名游客全部遇难,惟有这个小孩存活了下来……
最近还读到另外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一天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泥石流吞没了小山村。次日,当救援人员循着哭声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发现一个光着身子蜷缩在屋梁下的两三岁小女孩竟然活着。救援人员赶紧将小女孩抱出来,可她死活不肯离开,边用小手指着边哭喊起来:“妈──!”救援人员沿着隐约露出的一双泥手小心翼翼地往下刨,眼前现出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呈站立姿势,双臂高高举过头顶,仿佛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女人竟是一个盲人,身体早已僵硬。而她的身下,又刨出一个昂首挺立的半*人!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肩上,双手高举小女孩,小女孩才奇迹般地成为这场泥石流中惟一的幸存者!
动物也罢,人类也好,惟有父母之爱是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生死攸关的时候,他们总是义无反顾地舍弃自我,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代。当初,老鹿如果停蹄不跳,它和小鹿毫无疑问都会成为猎豹们的战利品。关键时刻,老鹿选择了作小鹿的跳板,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小鹿的生命。而年轻父母和盲人父母舍己救子女的壮举更是爱的力量的最好诠释。
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母爱。奉献和牺牲是母爱这两个字眼丰富内涵中最动情和闪光的部分。正是这种博大深厚的爱的力量,繁衍传承了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和万物生灵,谱写出永恒不朽、传诵不衰的爱的诗篇和情的乐章。
漫漫人生旅程,正是无私奉献的母爱,教会我们用心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世界;也正是这种母爱惊天动地的力量,激励我们摒弃自私和怯懦,用爱心拥抱*的生活,一步步走向成熟和成功。
2、关于母爱的名言、谚语: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雨果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郑振铎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
──邓肯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拙。
──【日本】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
──【英国】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印度】
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
──【法国】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英国】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喋喋不休、按图索骥、忐忑不安、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借助“按图索骥”一词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从描写母亲语言、心理的句子感受母亲的感情变化;并学会用此方法,描写人物内心。
3、体会到文中母爱的真谛是让孩子学会独立。
教学重点
从描写母亲语言、心理的句子感受母亲的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
学会用心理描写的方法,描写人物内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认识作者
先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她是作风严谨、医术精湛的内科医生;她是专业、资深、性情随和的心理学专家;她也是感情细腻、文辞华美的著名作家。有人说她是文学的白衣天使。她就是毕淑敏。(出示毕淑敏简介)从老师刚才的介绍中,你获得了有关毕淑敏的哪些信息呢?(内科医生、心理学专家、著名作家)就是这样一位当医生的妈妈,却让儿子独自去看病,这位妈妈用意何在呢?相信大家读完这篇课文后一定会明白当母亲的良苦用心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她写的文章——《学会看病》。(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了解文意。
1、出示本课新词
理解词语,了解文意指名读,指导书写喋喋和骥
理解词语意思:
按图索骥骥:良马。这个成语还有一个故事。传说春秋时期有个人叫孙阳,他很善于识马,人们都叫他伯乐,他把自己丰富的识马经验写成了一部《相马经》。他的儿子就按照这本书去寻找千里马,结果千里马没找到,却找到了一只癞蛤蟆。后来这个词语指机械地照搬书中的知识或者按照线索寻找事物。
那么这个成语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请借助填空来说一说。
母亲让(儿子)借助(她给的看病提示)去医院(独自看病)。
总结:利用文中的关键词大概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略读课文的好办法。
过渡:母亲为什么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呢?在让孩子独自去看病的背后,这位母亲经历了怎样的感情变化呢?下面就让我们从语言和心理两方面来体会一下。
三、品读语言,了解内心
1、同桌两人分角色练习朗读1—20段中母亲与儿子的对话,读完后同桌两人讨论:从这段对话的背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体会。
师生合作朗读。
过渡:通过朗读对话,我们读懂了母亲内心的想法,那么儿子出门后,母亲的内心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出示自读提示: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感受母亲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并在句子旁边做批注。
四、品悟内心,感悟母爱
交流: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母亲当时的心情。
课件出示: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
1、从这段话,你体会出母亲是什么心情?(后悔)(板书)
2、母亲后悔什么?(后悔没有陪他去看病)
3、句子中有个词雪上加霜。对文中的儿子来说,雪指什么?(指孩子生病了)我们一起读读第1自然段
孩子病了,当母亲不仅没有及时雪中送炭,反而雪上加霜,“霜”在课文里指什么?(母亲不急着带孩子上医院,作为母亲,本身就是医生可以自己给她看,不但没给孩子看,反而让他一个人去医院。)
小结:看,这里不但写出了我后悔,而且把后悔什么也写具体了,母亲的心理活动写得非常细腻,紧紧吸引住了我们。
出示: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A、指名读。
B、词语是有感情和温度的,有些词语听来让人觉得如沐春风,而有些则让人觉得冰凉如水。读词语“艰涩”,你有怎样的感受?
C、*的词语很神奇,再看“坠”,这个字是个会意字,在古代,它表示东西从高处落在土地上。请你给坠组个词。这些词又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坠可以感受到忐忑不安,坠速度快重重地敲在我的心上。*的汉字真是独具魅力。)
D、请看词语“忐忑”,这个词很有意思,先读准它。从字形上来猜一下它是什么意思?(心忽上忽下,心神不宁的,就是——忐忑不安。)汉字真神奇,从字形上就能看出它的意思来,那谁能读出母亲的忐忑不安,谁来试试?
E、融入感觉,读。
每一秒时间的流逝,都像很重的东西砸进母亲的心房。而且是整整两个小时!请你把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总结:从坚定到犹豫,从犹豫到后悔,从后悔到自责,从自责到痛苦,从痛苦再到后来的欣慰,母亲的心理变化过程的描写得真实而生动。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正是通过一系列的感情变化表达出来的`。我们以后在写作文当中也可以运用这样的心理活动描写。(板书:心理活动描写)
(坚定犹豫后悔自责痛苦欣慰)
五、课堂练笔,体会心情
母亲就这样,等了两个小时饱受折磨。还好,儿子终于回来了,终于听到脚步声了。此时此刻,母亲倚在门上,看到儿子回来,肯定有千言万语要对儿子说,请你以孩子为开头,写几句母亲想对孩子说得话。
出示:我开了门,倚在门上:“孩子——。”
学生练笔,交流。
六、感悟主题
1、同学们,母亲仅仅让儿子学会看病吗?还让儿子学会什么?
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这正是母亲的良苦用心啊!一起读一读母亲的真情告白吧!
出示:最后一段。
感谢这位用心良苦的母亲,她不仅磨练了孩子,也让我们从中获得启示思考。
七、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相信大家对这位母亲有更深的认识。
2、小练笔:学习作者矛盾的心理描写,根据提示场景写一写。
买文具时,店老板多找了5元钱,我手里捏着这5元钱,心里想……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5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你生病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去医院看病还是由父母陪同你一起去医院呢?(学生回答)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却忍心让他独自一人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呢?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2.板书课题。
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各自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遇到注音的字多读几遍。
2.开火车检查注音的生词。
3.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想一想母亲的感情变化过程。
研读探究,体会母爱
1.全班讨论。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中,你体会到母亲怎样的感情,读一读这些句子,读出这种情感。其主要为:(1)鼓起勇气,劝说儿子独自看病,有意让儿子锻炼;(2)仁慈的母爱是她心软;(3)后悔;(4)看着儿子学会看病,勇气再起。
2.小组合作,互相读读自己最感动的句子或自然段。
3.全班赛读。小组代表将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读给大家听,互相比一比,评一评。
角色朗读,感受母爱
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2.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倾诉体会,升华情感
1.说说读后的体会。读了课文,请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把你想要说的话说出来:
(1)文中的母亲;
(2)文中的儿子;
(3)自己的父母;
(4)自己的同学或小伙伴等。
2.写一写。将自己学了课文后的体会,用最简洁的"话写下来,张贴在班级的黑板报或中队园地上。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6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的基本教学理念,“自主学习”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式。学生在已有知识、技能、道德情感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适当点播,进一步理解和感悟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教材分析】
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磨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通过让儿子学习找医生看病,磨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本文从母亲尽责的独特视角,反映了母爱的广袤深远。选编这篇课文,一是引导让学生全面认识母爱,一是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从生活自理的角度,为人生奠基。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作家毕淑敏的资料,阅读有关独立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文章。
【教学准备】
《学会看病》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你觉得妈妈爱你吗?你是从哪些事情上感受到的?
2、当你生病的时候,妈妈是怎样做的?可有一个妈妈,却和你们的妈妈做的都不一样。当她知道儿子生病时,她是怎样做的呢?她为什么这样做呢?难道她不爱自己的孩子吗?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
从身边日常的生活和感受入手,调集孩子潜在的道德情感,把孩子带入了浓浓的母爱氛围中,从而创设一个学习本课的最佳情境。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旨
1、请你们带着上述问题默读课文,然后来说说你的看法。
2、你觉得这种爱是一种怎样的爱?
【设计意图】
默读训练是阅读训练重要的一部分,默读可以培养孩子边读边思考的能力,让孩子有思想沉淀的过程。从整体把握课文的主旨,也是学生阅读文章的首要任务。
三、深化理解,体会情感
1、正因为这份母爱的非同寻常,所以老师非常想把《学会看病》拍成一部小小的电视剧,让课文中的文字变成一幅幅画面。现在请你当导演兼摄像师,你准备选取哪些场面?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然后我们来一起交流。
(学生讨论准备,而后交流)
2、你准备选取哪些场面?(根据学生回答以母亲和儿子两个角度来梳理场面,免得学生重复回答,并给每个场面取一个小标题,写于黑板上,为后面环节做铺垫。)
3、如果这部电视剧我们要拿到母亲节去放映,那么你觉得在你的电视剧里头最重要的是哪些场面?为什么?(在黑板上勾取:逼问 等待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和主旨)
4、好,接下来我们就来重点拍摄这几个场面。老师想请你们来当演员。
(一)母亲让儿子自己上医院时母子间的对话
(1)我们先来试试镜吧!要不你们先准备一下,自己选择一个角色来读读这些台词,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分角色朗读。
(2)谁先来试试镜?(学生分角色朗读)
(3)初次当演员,这样已经不容易了。他们演的好在哪里,鼓励他们一下。
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呢?
(4)所以我们在念台词的时候千万不要忽略了旁白,旁白为我们提供了演的依据。再仔细揣摩一下旁白,我们能演得更好。谁再来试一试?(让学生明白朗读并不是毫无根据的。)
(5)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生说)难怪母亲的意志产生了动摇,在儿子走出家门的一刹那,她的勇气几乎消失殆尽,于是在家苦苦等待的一幕出现了。
(二)等待儿子看病归来中的内心煎熬
(1)师:你们选择的这第二个重点场面很独特,这三个自然段全都是母亲在家里的心理活动。作为演员,你们还要学会揣摩人物的心理。你能体会到母亲的复杂心情吗?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母亲的后悔,内心的疼痛,对自己的深深谴责)
出示重点句子:
★时间艰涩的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缩成一团。
A、理解“艰涩”的词意。
B、时间的流动有快慢之分吗?那为什么这里要用上“艰涩”?
C、理解“忐忑不安”的词意。
D、母亲的担心有很多,她一会儿想( ),一会儿想( ),一会儿想( ),还会想( )……(通过内心补白,体会母亲的爱子情深。)
所以母亲觉得——(齐读打★句子)
所以母亲想——(出示)
★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边!(指导朗读)
(3)那如何把母亲的这种心理活动表演出来呢?
(4)母亲在家度日如年,但她始终没有出去找儿子,尽管她是如此的后悔、自责、担心,这真的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
(三)儿子看病归来的情景
(1)看病归来的儿子还是那个充满依赖感的孩子吗?他有了什么变化?
(2)是什么让儿子发生了变化?(深沉的母爱,负责任的母爱)所以儿子胜利归来的情景应该重点拍摄吗?
(3)请你把一个变得骄傲、自信的儿子通过朗读展现出来吧!
4、看着你们导演得这么好,我也很想试一试。能不能我们一起来设计结尾?(出示设计方案——以母子间的独白结尾)
母: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一张路线图”仅仅指的是看病的路线图吗?(泛指面对生活、面对困难种种应对的办法,指生存的能力,生活的能力。)
你觉得儿子会说些什么呢?(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真实地交谈,教师一定要做好正面的积极的引导。如:认识母爱,感谢母亲,在生活中要处处注意磨练自己,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设计意图】
生活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电视剧是现今孩子接触最多的媒体,也是他们非常感兴趣的事物。创作电视剧对他们无疑是有挑战性的,更是具有趣味性的,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整个环节中,通过读、演、说、论、悟,形成知、情、行的统一。同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张扬,充分尊重孩子而又积极引导,形成快乐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师生双方都容易进入最佳的教学状态。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放手其实是对你未来的负责,那你的父母给你学会自强自立的机会了吗?
2、父母不愿放手,或许是因为你没有表示出你要独立的勇气和自信。如果你想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就大声地对爸爸妈妈说——出示诗歌《请求》(自由读,大声齐读)
请 求
妈妈,请放开你
春天一样温暖的手,
让我独个儿在坎坷的路上,
磕磕碰碰向前走。
别担心我会跌跤,
即使摔破细嫩的皮肉,
我也不会拉着你的衣角哭泣,
在风雨里浑身发抖。
妈妈,请你相信,
我不是一只胆小的狗。
在一次次摔跤之后,
我才能肩挑泰山走过九十九条沟。
妈妈,亲爱的妈妈,
请松开你慈爱的手,
让我踩着坚实的土地,
跟困难与胜利交朋友。
3、今天请你把这篇课文带回家,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
在课内引入有关诗文,体现了语文课堂的开放性,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思维空间。通过朗读诗歌,既可以表达对母亲的热爱,有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教育。
【板书设计】
爱
母亲 磨炼 儿子
【设计意图】
母亲让儿子学会独自看病,其目的是锻炼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最终的目的是让儿子学会生活。而在这一过程中时时所体现代,让我们所感受到的,就是广袤深远的母爱。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母爱”
课前欣赏vcd《母亲》,感受母爱。
导入新课:
◆欣赏过歌曲,大家的心情一定很不*静吧?此时你最想说什么呢?
◆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却非常的“狠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节课,咱们一起来学习20、《学会看病》(幻灯片1)。
二、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课前,同学们都预习过了吧?咱们先来认识一下本课的新词。
认读词语(出示幻灯片2)。
◆老师知道,我们班有很多朗读能手。你愿意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吗?
三、阅读课文,理解“母爱”
1、感受母亲的“狠心”
⑴文章当中母亲有这样一句话“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出示幻灯片3)她到底狠心在哪里呢?请快速地读一读课文,把相关的句子用“——”画出来,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空白处。
⑵交流反馈: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母亲的狠心?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2、理解母亲的“狠心”
⑴大家真的认为这是位狠心的母亲吗?(不是)那你又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再读读课文,用_画出有关的句子,同样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
⑵交流反馈: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她不是一位狠心的母亲呢?(指名说自己的理由,并说说你是从哪句话中体会到的)还有补充吗?还有不同的理解吗?教师做适当的阐述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总结: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却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她为了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忍痛让儿子独自找医生看病。同学们,你一定为母亲这种用心良苦的爱子真情深受感动吧!回想我们自己的母亲,往事历历在目,此时你又想对她说些什么呢?请拿起你的笔,把对母亲的心里话写在纸上!(桃红心形纸片)《母亲》的音乐再次响起。
师:(教师巡视指导,可指名在全班展示。)其他同学可以把自己写好的话,念给同学听听,再贴到黑板上。想一想应该怎样贴?生:妈妈,以前你每次打我的时候,我都很恨你,现在,我才知道,其实,你是深爱着我的呀,你打得越重,你就爱我越深,你的心也越痛呀!
◆教师小结:同学们,“学会看病”不仅是我们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对“母爱”的.最好报答。母爱的表达是多种多样的,同样我们对“母爱”的报答也不是千篇一律的。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时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我们的母亲吧!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母亲发现儿子感冒了,准备照例自己用药给他治病门后又改变了主意,让他自己独自到医院看病。母亲用这种方式对儿子。磨练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本文从母亲尽责的独特视角,反映了母爱的广袤深远。文章通过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的矛盾,让人真切感受到浓浓的母爱。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从生活自理的角度,为人生奠基。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特别是阅读课文的教学应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学习,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自己的学习主人。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母亲对儿子那种独特的爱。
【教学难点】
抓住文中描写母亲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母亲的内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创设情境
1、我们这个单元学过的几篇课文都含有浓浓的父母之爱,他们深深地打动了我、感染了我,下面,我想请同学们听一首小诗《妈妈的爱》。
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在给我扇扇子,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雨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打在妈妈身上。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一回我生病了,妈妈抱着我去医院。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她着急地哭了。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三八妇女节那天,我给妈妈献上一束鲜花,妈妈把我抱在怀里,轻轻地亲吻我的脸颊,啊,妈妈的爱是甜甜的吻,我在妈妈的爱里一天天长大
2、师生谈听诗朗诵后感受。(母亲爱孩子,母亲的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雨的伞、就是滴落的雨、是甜甜的吻……)
3、是啊,母亲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了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找药给儿子治病,反而还逼着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从《学会看病》这篇课文体会、领悟母亲的爱吧。
(设计意图:通过听诗歌朗诵,调集孩子潜在的知识和道德情感,把孩子带到浓浓的母爱氛围中,从而创设一个学习的最佳情境。)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记一记不认识的生字,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相读一读课文。
3、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4、简要复述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汇报自己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设计意图:本课是略读课文,应放学让学生自学,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积淀道德情感的能力。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教师只针对个别情况加以辅导。然后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导入下一个环节。)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空白处。(鼓励学生自学时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
2、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允许学生急论,同时指导学生纠正,补充完善观点,并学习调节和整理思路。)
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导学生按主题发言、补充完善或正反辨论等方式进行有序交流,教师作必要的引导和点拨。)
*出示:三个”假如“的对话,提问:母亲的话中一共用了几个”假如“?假如就是假设性的,母亲对儿子一次又一次的假设性问话,她的目的是什么?(三个”假如“,只有一个目的:为了”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锻炼儿子,让非常依赖她的儿子学会看病)
*面对母亲一次次的`逼问,儿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角色扮演(引导学生读出儿子对母亲依赖,母亲良苦用心的语气)
4、重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句子进行汇报并相机指导朗读:
(1)”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引导学生从”艰涩“一词入手,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2)”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3)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
5 、全班分角色朗读全文。
6、在课文结尾,母亲说“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如果你是那位母亲的儿子,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真实地交淡,教师一定要做好正面的引导。如认识母爱,感谢母亲,在生活中要处处注意磨炼自己,煅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设计意图:新知识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拓展深化。在个体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安排小组计论,更有实效,能起到启发思维、深入思考、优化观点的效果。重点句子在全班讨论,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四、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1、严格的母亲可以让生病发烧的儿子独自去看病,教给他生存的本领,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爱!这种爱在大自然中也存在,请欣赏一组图片。
2、说一说自己读了这篇课文和看了图片的感受。
(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说,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3、写一写自己在读这篇课文过程中的收获和最想对父母说的话。
*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体现阅读教学的整体性的原则。通过读、演、写,形成知、情、行的统一。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张扬,充分尊重孩子而又积极引导,形成快乐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师生双方都容易进入最佳的教学状态。学生联系实际,理解父母的爱,对情感更进一步地升华。)
【板书设计】
儿子
学会看病
锻炼学会独立依赖
母亲
伟大的母爱
(设计意图:母亲让儿子学会独自看病,其目的是锻炼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最终的目的是让儿子学会生活。而在这一过程中时时所体现的,让我们所感受到的,就是广袤深远的母爱!)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9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学会看病》(小学语文五年级)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由于是乡村学生,虽然有四年多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但学生的构成不同,一半学生基础差,因为是合并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养成教育都比较差,总体来说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教学内容分析】
《学会看病》是一篇略读课文,从母亲的角度描写了一个母亲为磨练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鼓励儿子一个人去看病。细腻的描写,写出了母亲感情变化的心理历程,体现了母亲浓浓的"爱子情深。文章很长,有些语句也较难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边读书边勾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让我们一起来体会妈妈的爱日常中哪些事让你体会到了妈妈对你的爱?
小结:母爱是人类最纯洁、最无私、最珍贵的情感,每一个孩子无不享受着母亲给予的幸福和快乐。
二、引出课题,介绍作者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一位*凡却又伟大的母亲所写的一篇文章《学会看病》(出示课题》一起读课题。你们知道这位母亲是谁吗?是啊,她就是毕淑敏。
让我们一起走近毕淑敏,品味另一种不同寻常的母爱,好吗?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请你简单的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
4、同桌对读妈妈说服儿子自己去看病的对话。谈谈儿子的感受。
5、小结: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深入感悟,体会母爱
1、“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这位母亲是怎样逼问的?和同桌之间配合着读一读。哪一组愿意给我们表演一下。(勇气可加,但你觉得残忍吗?)有更残忍的。多么残忍的逼问啊,可这并不是真正的狠心,因为这位母亲知道:(引读: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
2、其实,她一点儿也不放心儿子独自一人去医院。当儿子摇摇晃晃地走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了。
3、体会21-23自然段。在这几段里,母亲的心情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后悔 ——忐忑不安——深深地谴责)(板书)她后悔什么?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不但不帮他,还给他雪上加霜。课文中雪上加霜具体只什么?你能用他说句话吗?母亲还后悔什么?(我就是……先有个印象)然后再让孩子凭着印象中的路线和看病的过程去做。这就叫(按图索骥)这样一来,孩子就不太会出错。更何况来日方长。但我却没有这么做,真后悔啊!谁能用后悔的语气读读这句话。注意把重点词语读好。(读得不错)可是,我越后悔,时间过得越慢,像( )。沙漏是(教师解释),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她在担心什么?特别是两个小时过去了,孩子还没有回来,她又会想些什么?是啊,担心得心都疼痛地收缩成了一团。最后还深深谴责自己……在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草船借箭教学反思金钱的魔力 教学设计体会愉悦感受——《我的“长生果”》片断赏析落花生教案《慈母情深》说课稿《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桥》练习题口语交际·习作七查看更多>>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小结:出示最后一段。自由读这一段,想:这里的路线图,仅仅是指看病时的路线图吗?它还有可能会是?
总结:所以,母爱是多种形式的,关心、慈祥、温柔是爱,冷漠、狠心也是母爱的体现,甚至是更可贵的一种爱。老师最初概括的主要内容的确错了,得改成:
【课堂练习】
1.如果现在你是这位母亲的孩子,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写下来。
2.交流.
【作业安排】
作者毕淑敏在写完这篇文章后,还专门写了《生命也是生活》,谈了自己创作的过程和心理历程。同学们有时间不妨去读一读。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革命中当*,我也没打过人。孩子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 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总之你已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在所有的苦
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所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殴打。我知道打人犯法,但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却臂系千钧。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都一次次地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
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会遭受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致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惟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自我问答】
1.如何理解母亲感情的变化?
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字,深入理解和感悟母亲感情变化的过程:“决定让儿子独自看病──犹豫、后悔、担心、自责、勇气又回到心里”,让学生找到母亲在这一过程中相应的语言和心理描写,如 “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学完课文,我抛出“做为母亲的我也很想知道当你拿着我给你的路线图,摇摇晃晃地独自到医院里看病的时候,你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的问题,以儿子的角度来说说看病时的心理活动,目的是为了学习课文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联系自己的类似经历,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的体会。
2.教学中,怎样运用“读”的手段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的?
体会母亲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是重要的手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穿插在学生交流感悟体验之中,这里我也注重了点拨、小结、激情,“推波助澜”,激发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你生病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去医院看病还是由父母陪同你一起去医院呢?(学生回答)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却忍心让他独自一人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呢?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2.板书课题。
二、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课前,同学们都预习过了吧?咱们先来认识一下本课的新词
认读词语(出示幻灯片2)
打蔫儿噢怔住喋喋不休摇摇晃晃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坠入忐忑不安毫无疑义拖沓倚靠磨炼冷漠埋怨来日方长聊胜于无(自己认读、自愿领读、开火车读)
有不懂的词语吗?咱们有什么方法解决?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何不懂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两种方式解决:同学间互相解决,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
三、阅读课文,理解“母爱”
按要求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
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
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辩论:母亲“狠心”? 等待
⑴大家真的认为这是位狠心的母亲吗?(不是)那你又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再读读课文,用_画出有关的句子,同样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
⑵交流反馈: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她不是一位狠心的母亲呢?(指名说自己的理由,并说说你是从哪句话中体会到的)还有补充吗?还有不同的理解吗?教师做适当的阐述
四、倾诉体会,升华情感
1.说说读后的体会。读了课文,请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把你想要说的话说出来:(1)文中的母亲;(2)文中的儿子;(3)自己的父母;(4)自己的同学或小伙伴等。
2.写一写。将自己学了课文后的体会,用最简洁的话写下来,张贴在班级的黑板报或中队园地上。
五、体会写法,迁移应用
1.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
为什么说话人都放在后面?强调说话的内容,体现说话人的急切。
母亲等待时的后悔自责担心。仿写:_______,对不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11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作家毕淑敏的资料,阅读有关独立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文章。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
先复习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感受对乌塔的敬佩之情。
2、谈话导入:
在*有位著名女作家,她为了锻炼儿子学会看病,竟然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作家写的这个故事。
3、揭示课题。
二、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1、用卡片认读十二个生字。
2、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
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各自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⑴ 说说你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⑵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⑶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
(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的看法等等。)
四、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1、各自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3、全班讨论:
⑴ 你从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
(交流中读有关语句。)
⑵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交流后就读有关句子。)
五、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
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指名几组分角色朗读朗读课文。
3、说说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六、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总结: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
2、拓展:
⑴ 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母爱或父爱吗?
⑵ 你看见过独自面对生活、自觉磨炼自己意志的孩子吗?或你读过哪些这样的故事?
七、作业
课后,请同学自己参加一次磨炼自己意志活动,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板书设计】
20、学会看病
作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12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课文以独特的视角,反映母爱的广袤深远。本课教学目的在于两方面:一、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特殊母爱,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二、是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课前预习,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和深入阅读,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学生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示母亲对儿子的爱。
2、教学难点:抓住人物语言、心理活动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深情。
(二)、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很贴切,学生读后会有十分亲切的感觉。学生在生活中依赖性较强,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学习本课,不但要全面认识母爱,而且要激励孩子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语中培养语感,在语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单元目标和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课时的教学方法有如下三种:
1、情境渲染法:如开始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学中教师及时的点拨、引导和总结;
2、交流讨论,共同探究法:以学生当老师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3、朗读体会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学法:整堂课上,学生通过品词析句、讨论交流和多种形式的朗读,完全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在书声琅琅中,在汇报交流中,真切感受到了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四)、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录音磁带《懂你》,搜集并阅读作家毕淑敏的资料,阅读有关独立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文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说“母爱”。
1、欣赏《懂你》。
2、谈话导入,激趣读文。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贫穷的母亲可以坦然从容地让儿子去买自己心爱的小说,慈祥的母亲鼓励儿子满怀信心地写作,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然而却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她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由词入文
师出示: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
生读
师:哪个词不理解
生:“按图索骥”
师:从字面上猜词意
师:提示骥是好马,讲述按图索骥的故事
师:这个词在文中什么意思,快速浏览。
生:儿子按照以前的路线找到看病的地方。
师:是以前的路吗?
生:是按照母亲给他的路线去看病。
师;其实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刚才我们根据一个词知道了文章的内容。
师:再看一组词“残忍、狠心、冷漠”这样的词你喜欢吗?先别急着下结论,默读课文,你赞同这位母亲的做法吗?
课件出示
我赞同这位母亲的做法,理由是……
我不赞同这位母亲的做法,理由是……
师:理由越多越好,找到的同学再思考一下,理由充分些。
交流:……
师:刚才说了赞同和不赞同,我们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毕竟不是文章的母亲,文中的母亲到底愿不愿意,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件事情,找母亲心情的句子,读懂愿不愿意。
出示课件:
划出母亲心情的句子,读一读,用文中的内容说说他的想法。
1、我应该让孩子独自去看病
2、怎么能够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呢?
师:可以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母亲的心情如何。
师:母亲的耳边有个声音说
生读“我应该让孩子独自去看病。”
师:又一个声音说
生读“我怎么能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呢?”
师:一个声音说读
师:又一个声音说读
师:还有一个声音说读
师:又有一个声音坚定地说读
师:一直有两个声音在响,齐读
师:这种愿意与不愿意一直在母亲的心里煎熬,读读这段话“时间艰涩地流动着,……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师:哪个词写出母亲愿意不愿意煎熬,写批注。
师:谁来说说你的批注。
生:“忐忑不安”写出母亲的煎熬……
生:“艰涩”写出对儿子不放心……
师:你把这段话读一读。
师:费力地读,你听出了什么?
生:时间的煎熬。
生:犹豫不决的心情。
师;有没有不懂的?
生:“收缩成一团”是什么意思?
师:写出了什么?
生:疼痛。
生:“沙漏坠入心房”是什么意思?
师:把“坠”换成“跌、掉”怎样?
生交流
师:这里的“坠”给它组词
生:坠下。
生:摇摇欲坠。
生:坠落、坠毁。
师:给你什么感觉?
生:恐惧。
师:这个“坠”给你的感觉是……
生:小小的沙漏坠入心房就像飞机坠落,陨石坠落,母亲心里的不愿意。
师:请看。
出示“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只是较*日拖沓,我开了门,倚在门上。”
师:还好,2个小时过去,母亲听到脚步声,没来前母亲一直在煎熬,哪个
词写出母亲矛盾的心情。
生:终于
师:母亲开了门,倚在门上——说些什么?
生写话交流
师:这件事情过去了,还发生了一件事,快速读选读课文《剥豆》,找出一样的地方。
三、读《剥豆》
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母亲矛盾的心理
我应该让孩子胜利,不应该有虚假胜利
师:《剥豆》的结尾有一段话,你们去读一读
出示“想到自己的瞻前顾后后,……生活是实在的,真……”
师:其实,《学会看病》也有一个类似的结尾,出示“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
师:哪个词不理解?
生:聊胜于无。
生:比没有好。
师:聊什么意思?(略微)
师:这个词什么意思?
生:略微好比没有。
师:有些才要倒一下。
生:略微比没有好。
师:现在看看这几个词“残忍、狠心、冷漠”文章表面看写母亲残忍、狠心、冷漠,其实是在写……
生:母亲爱的方式不一样,是与众不同的爱。
师:是啊,不要被表面迷惑,母亲对儿女的爱的表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同样我们对母亲的爱的报答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想一想,自己的报答母爱的方式,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做一做吧。
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是谁?
出示“重复而又新鲜地描述爱意吧,它是一种勇敢而之后的艺术。——毕淑敏
(六)、板书设计:
20、学会看病
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七)、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母亲的角度描写了一位母亲为磨练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鼓励儿子一个人去看病。细腻的描写,写出了母亲感情变化的心理历程,体现了母亲浓浓的爱之真情。
理解这位母亲独特的爱子方式是本文的重点。为突破这一,我采用了以说与读、读与悟的结合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入文本。重心应放在研读探究,体会母爱这一环节。让他们从体会描写,朗读,研读中,真正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还让学生进行了拓展阅读,让他们去看选读课文《剥豆》,这也是一篇类似的文章,一位母亲和儿子剥豆比赛,却让母亲的心起起伏伏,这种复杂,学生也懂了,那是一种深藏的母爱,跟《学会看病》的母亲一样。学了这篇课文,我想,对于“母爱”,学生的认识一定会更深刻更全面。当然,我希望我的`学生从今天起,对自己的母亲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感恩。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读文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贫穷的母亲可以坦然从容地让儿子去买自己心爱的小说,慈祥的母亲鼓励儿子满怀信心地写作,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然而却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她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记一记不认识的生字,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指名分段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字音和句子。
3、简要复述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敢于提出问题,结合课文和同学一起来找答案。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再读课文,划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空白处。
2、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句子进行汇报并相机指导朗读:
⑴“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⑵“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⑶“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
(这段讲的是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会生活。“口授一张路线图”,文中指告诉儿子看病的程序。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作为父母,应该对孩子“口授”更多的“路线图”,并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生存的能力,这是父母的责任。)
4、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5、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1、说一说自己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
(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说,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2、写一写自己在学习这篇课文时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1、请在正确读音下边打“√”:
⑴我看他有点打蔫(niānyān)儿。
⑵当我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zhēnɡzhènɡ)住了。
⑶走廊里想起了脚步声,只是较*日拖沓(tātà)。
⑷时间艰涩(sèshè)地流动着。
2、摘抄课文中的成语。
3、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与其……不如……既然……就……即使……也……虽然……但是……
⑴xx我是母亲,xx应该及早地教会他看病。
⑵xx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xx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⑶xx我们已经有效地控制了“流感”,xx不能掉以轻心。
⑷xx在这边死等着,xx想办法自己趟过去。
4、用“假如”写一句话:
【板书设计】
学会看病“冷漠”处理 独自看病
母亲——————尽责的“爱”儿子——————“路线图”
【教学反思】
《学会看病》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是女作家毕淑敏写她和儿子之间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为让儿子学会看病,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作为略读课文,我很注重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课文最大的特点是对母亲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我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有关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语句,通过对这些句子的理解,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理解母亲这样做的原因,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但由于一节课时间有些紧张,对于朗读训练没有到位。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读文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贫穷的母亲可以坦然从容地让儿子去买自己心爱的小说,慈祥的母亲鼓励儿子满怀信心地写作,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然而却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她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记一记不认识的生字,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指名分段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字音和句子。
3、简要复述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敢于提出问题,结合课文和同学一起来找答案。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再读课文,划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空白处。
2、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句子进行汇报并相机指导朗读:
⑴“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⑵“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⑶“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
(这段讲的是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会生活。“口授一张路线图”,文中指告诉儿子看病的程序。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作为父母,应该对孩子“口授”更多的“路线图”,并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生存的能力,这是父母的责任。)
4、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5、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1、说一说自己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
(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说,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2、写一写自己在学习这篇课文时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1、请在正确读音下边打“√”:
⑴我看他有点打蔫(niānyān)儿。
⑵当我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zhēnɡzhènɡ)住了。
⑶走廊里想起了脚步声,只是较*日拖沓(tātà)。
⑷时间艰涩(sèshè)地流动着。
2、摘抄课文中的成语。
3、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与其……不如……既然……就……即使……也……虽然……但是……
⑴()我是母亲,()应该及早地教会他看病。
⑵()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⑶()我们已经有效地控制了“流感”,()不能掉以轻心。
⑷()在这边死等着,()想办法自己趟过去。
4、用“假如”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20*学会看病
“冷漠”处理 独自看病
母亲——————尽责的“爱”儿子——————“路线图”
【教学反思】
《学会看病》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是女作家毕淑敏写她和儿子之间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为让儿子学会看病,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作为略读课文,我很注重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课文最大的特点是对母亲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我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有关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语句,通过对这些句子的理解,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理解母亲这样做的原因,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但由于一节课时间有些紧张,对于朗读训练没有到位。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15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人:同学们,在你生病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去医院看病还是由父母陪同你一起去医院呢?(学生回答)我想在坐的大部分同学都是由父母陪同去医院看病的,可是有这样的一位母亲,为了让儿子学会看病,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母亲写的这个故事,一起来寻找答案。
2.揭示课题《学会看病》。
二、阅读课文,懂“母爱”
1、一读课文。
(1)各自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2)初步感知内容,回答:这位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呢?(为了让孩子学会看病,锻炼孩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
2、二读课文
(1)面对一个生病的小孩子,这位母亲真的能够狠下心来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难道她不担心?她到底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一下母亲当时的感情变化。
(2)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
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3、深入理解感悟:
“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母亲内心矛盾,爱子之心昭然若揭)
“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深深自责,足见爱子之切)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母亲为什么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只因母子情深)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了自己。”(磨炼的是“意志”,体现的是“至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负责任的爱是真爱)
4、三读课文
母爱是广袤深远的,母爱的表达是异彩纷呈的。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好好体会母爱的感情。
三、拓展交流,赞“母爱”
1.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某些现象的看法。)
四、总结升华,谢“母爱”
今天,我们通过阅读课文,走进了作者的心灵,她告诉我们母亲如何给予儿女“爱”的;同时我们也走近了母亲的世界,她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被爱是同样的沉重。“学会看病”不仅是我们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对“母爱”的最好报答。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16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课文以独特的视角,反映母爱的广袤深远。本课教学目的在于两方面:一、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特殊母爱,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二、是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课前预习,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和深入阅读,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学生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示母亲对儿子的爱。
2、教学难点:抓住人物语言、心理活动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深情。
(二)、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很贴切,学生读后会有十分亲切的感觉。学生在生活中依赖性较强,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学习本课,不但要全面认识母爱,而且要激励孩子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语中培养语感,在语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单元目标和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课时的教学方法有如下三种:
1、情境渲染法:如开始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学中教师及时的点拨、引导和总结;
2、交流讨论,共同探究法:以学生当老师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3、朗读体会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学法:整堂课上,学生通过品词析句、讨论交流和多种形式的朗读,完全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在书声琅琅中,在汇报交流中,真切感受到了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四)、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录音磁带《懂你》,搜集并阅读作家毕淑敏的资料,阅读有关独立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文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说“母爱”。
1、欣赏《懂你》。
2、谈话导入,激趣读文。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贫穷的母亲可以坦然从容地让儿子去买自己心爱的小说,慈祥的母亲鼓励儿子满怀信心地写作,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然而却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她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由词入文
师出示: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
生读
师:哪个词不理解
生:“按图索骥”
师:从字面上猜词意
师:提示骥是好马,讲述按图索骥的故事
师:这个词在文中什么意思,快速浏览。
生:儿子按照以前的路线找到看病的地方。
师:是以前的路吗?
生:是按照母亲给他的路线去看病。
师;其实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刚才我们根据一个词知道了文章的内容。
师:再看一组词“残忍、狠心、冷漠”这样的词你喜欢吗?先别急着下结论,默读课文,你赞同这位母亲的做法吗?
课件出示
我赞同这位母亲的做法,理由是……
我不赞同这位母亲的做法,理由是……
师:理由越多越好,找到的同学再思考一下,理由充分些。
交流:……
师:刚才说了赞同和不赞同,我们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毕竟不是文章的母亲,文中的母亲到底愿不愿意,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件事情,找母亲心情的句子,读懂愿不愿意。
出示课件:
划出母亲心情的句子,读一读,用文中的内容说说他的想法。
1、我应该让孩子独自去看病
2、怎么能够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呢?
师:可以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母亲的心情如何。
师:母亲的耳边有个声音说
生读“我应该让孩子独自去看病。”
师:又一个声音说
生读“我怎么能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呢?”
师:一个声音说读
师:又一个声音说读
师:还有一个声音说读
师:又有一个声音坚定地说读
师:一直有两个声音在响,齐读
师:这种愿意与不愿意一直在母亲的心里煎熬,读读这段话“时间艰涩地流动着,……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师:哪个词写出母亲愿意不愿意煎熬,写批注。
师:谁来说说你的批注。
生:“忐忑不安”写出母亲的煎熬……
生:“艰涩”写出对儿子不放心……
师:你把这段话读一读。
师:费力地读,你听出了什么?
生:时间的煎熬。
生:犹豫不决的心情。
师;有没有不懂的?
生:“收缩成一团”是什么意思?
师:写出了什么?
生:疼痛。
生:“沙漏坠入心房”是什么意思?
师:把“坠”换成“跌、掉”怎样?
生交流
师:这里的“坠”给它组词
生:坠下。
生:摇摇欲坠。
生:坠落、坠毁。
师:给你什么感觉?
生:恐惧。
师:这个“坠”给你的感觉是……
生:小小的沙漏坠入心房就像飞机坠落,陨石坠落,母亲心里的不愿意。
师:请看。
出示“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只是较*日拖沓,我开了门,倚在门上。”
师:还好,2个小时过去,母亲听到脚步声,没来前母亲一直在煎熬,哪个
词写出母亲矛盾的心情。
生:终于
师:母亲开了门,倚在门上——说些什么?
生写话交流
师:这件事情过去了,还发生了一件事,快速读选读课文《剥豆》,找出一样的地方。
三、读《剥豆》
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母亲矛盾的心理
我应该让孩子胜利,不应该有虚假胜利
师:《剥豆》的结尾有一段话,你们去读一读
出示“想到自己的瞻前顾后后,……生活是实在的,真……”
师:其实,《学会看病》也有一个类似的结尾,出示“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
师:哪个词不理解?
生:聊胜于无。
生:比没有好。
师:聊什么意思?(略微)
师:这个词什么意思?
生:略微好比没有。
师:有些才要倒一下。
生:略微比没有好。
师:现在看看这几个词“残忍、狠心、冷漠”文章表面看写母亲残忍、狠心、冷漠,其实是在写……
生:母亲爱的方式不一样,是与众不同的爱。
师:是啊,不要被表面迷惑,母亲对儿女的爱的表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同样我们对母亲的爱的报答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想一想,自己的报答母爱的方式,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做一做吧。
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是谁?
出示“重复而又新鲜地描述爱意吧,它是一种勇敢而之后的艺术。——毕淑敏
(六)、板书设计:
20、学会看病
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七)、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母亲的角度描写了一位母亲为磨练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鼓励儿子一个人去看病。细腻的描写,写出了母亲感情变化的心理历程,体现了母亲浓浓的爱之真情。
理解这位母亲独特的爱子方式是本文的重点。为突破这一,我采用了以说与读、读与悟的结合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入文本。重心应放在研读探究,体会母爱这一环节。让他们从体会描写,朗读,研读中,真正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还让学生进行了拓展阅读,让他们去看选读课文《剥豆》,这也是一篇类似的文章,一位母亲和儿子剥豆比赛,却让母亲的心起起伏伏,这种复杂,学生也懂了,那是一种深藏的母爱,跟《学会看病》的母亲一样。学了这篇课文,我想,对于“母爱”,学生的认识一定会更深刻更全面。当然,我希望我的学生从今天起,对自己的母亲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感恩。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17
学会看病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资料,学习作者透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述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资料,学习作者透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述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读文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贫穷的母亲能够坦然从容地让儿子去买自己心爱的小说,慈祥的母亲鼓励儿子满怀信心地写作,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然而却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样想的呢?她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我们一齐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资料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记一记不认识的生字,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相读一读课文。
3、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4、简要复述课文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汇报自己读懂的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再读课文,画出描述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空白处。
2、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从描述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中明白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重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句子进行汇报并相机指导朗读:
(1)“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2)“我明白就应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3)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应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忙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职责。”
(这段话讲的是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即培养孩子的生存潜力,学会生活。“口授一张路线图”,文中指告诉儿子看病的程序。我们能够进一步体会到,作为父母,就应对孩子“口授”更多的“路线图”,并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生存的潜力,这是父母的职责。)
4、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5、分主角朗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1、说一说自己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说,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2、写一写自己在读这篇课文过程中的收获。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18
教材分析
《学会看病》是义务搅匀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课文。这组课文以“父母之爱”为专题进行编排,选编的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磨练了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很贴切,学生读后会有十分亲切的感觉。但现在的孩子在家里依赖父母已经成为习惯,他们能否读懂文中母亲的良苦用心呢?我想还是要在母亲的心里活动上下功夫,引导学生从母亲矛盾的心态中感受到那样一份浓浓的母爱,而且要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2.过程与方法
(1)以读为主,读中质疑,读中感悟。
(2)联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母爱,学会感受爱,回报爱。
(2)培养学生锻炼自我,自立自强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爱,感受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学完本组的三篇课文,你对父母的爱有了怎样的认识,能说出来吗?
2.学生谈感受。
3.师:是啊,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他们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子女。可有一位母亲在孩子生病时,让孩子独自上医院看病,她是不是不爱孩子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看病》。(板书课题)
二、提出自学要求,指导学生自学
1.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字义。
(2)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
2.学生自学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正音。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读出描写母亲心理变化的句子。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交流。
四、品读母亲语言和心里变化的语句,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
1.学生边读边在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旁写上自己的体会。
2.小组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
(1)再读体会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母亲的感情变化: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2)深入理解感悟(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①“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母亲内心矛盾,爱子之心昭然若揭)
②“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深深自责,足见爱子之切)
③“我知道应该不断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也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的考验)
④“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这段话讲的是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会生活。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作为父母,应该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生存能力,这是父母的责任)
五、全课小结
“学会看病”母亲是独特的方式不仅锻炼了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而且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教育的方式千千万万,但都源于一个字——爱。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时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它。
六、作业
1.看课文中的插图写一段话。
2.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
面对( ) ( )地指教
改变( ) ( )地走了
留下( ) ( )地判定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学会看病 (尽责的爱)
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19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课《学会看病》,《学会看病》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儿子独自上医院学会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这篇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来叙述描写。结合本单元的单元教学目标以及本课的阅读提示,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
1. 认识11个生字,学习新词。
2. 读好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感受母亲的感情变化。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浓浓的爱子之情。
因为本课是以母亲的口吻写的,学生在理解上有一些差距,所以我把教学的重难点定为:读好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感受母亲的感情变化,体会浓浓的爱子之情。在这里我为什么没有用“理解”而用了“读好”这个词呢?(教参上是“理解”)怎么样才算是“读好”了呢?我认为读好不仅是指读正确、读通顺,还要读出课文的味道,读出情感。所以我觉得“理解”是“读好”的目的,“读好”是“理解”的前提,“读好”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这样安排教学就利于学生在读中理解。
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我希望能站在“生本”的角度,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学习方法,使自己“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匆匆过客”,教学反思《《学会看病》教学反思》。所以这节课我主要通过“读”与“说”,“读”与“悟” ,“读”与“写”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交流,以对母亲和儿子的印象为线索贯穿其中,学生每读一次课文,就会对母亲和儿子印象有所改变,直至体会到母亲的感情变化是因为母亲有一颗爱子之心,层层深入,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课后,我觉得课堂上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读”的训练仍不到位。
作为阅读教学,大家都知道“读书是第一要务”,这节课中,我安排了很多时间,也采用了不少形式让学生充分的去读,从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来看,读的效果有了,学生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但没有读好,学生的感情朗读没有到位,课堂上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好好去引导。
2.课堂的深度不够。
在这节课的最后,我安排了一个小练笔,就是让学生把学完这课后的感悟写下来。说实在的,我很期待孩子们写出多角度的、个性化的感悟。因为这是情感的升华,是由课内到课外,由文本到生活的一个很好的连接,是课堂的点睛之笔。由于时间调控不好,孩子们刚要写的时候下课铃响了,我只好把这个练笔留作了课后练习,失去了一次倾听孩子心声,领略他们智慧火花的机会,也使得整节课只停留在读懂文本之中,练习书面表达没有到位。这也反映出了我对课堂的调控能力还不够。
3.对学生的评价、激励不够。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一定不能够吝惜自己表扬孩子的语言、动作,哪怕是一个微笑。这节课上,很多孩子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但我对他们的评价、激励不及时,或者是语言不够多样化,这一点我要向组里的各位优秀教师学习。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20
教材分析
《学会看病》是义务搅匀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课文。这组课文以“父母之爱”为专题进行编排,选编的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磨练了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很贴切,学生读后会有十分亲切的感觉。但现在的孩子在家里依赖父母已经成为习惯,他们能否读懂文中母亲的良苦用心呢?我想还是要在母亲的心里活动上下功夫,引导学生从母亲矛盾的心态中感受到那样一份浓浓的母爱,而且要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2.过程与方法
(1)以读为主,读中质疑,读中感悟。
(2)联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母爱,学会感受爱,回报爱。
(2)培养学生锻炼自我,自立自强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爱,感受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学完本组的三篇课文,你对父母的爱有了怎样的认识,能说出来吗?
2.学生谈感受。
3.师:是啊,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他们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子女。可有一位母亲在孩子生病时,让孩子独自上医院看病,她是不是不爱孩子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看病》。(板书课题)
二、提出自学要求,指导学生自学
1.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字义。
(2)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
2.学生自学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正音。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读出描写母亲心理变化的句子。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交流。
四、品读母亲语言和心里变化的语句,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
1.学生边读边在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旁写上自己的体会。
2.小组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
(1)再读体会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母亲的感情变化: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2)深入理解感悟(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①“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母亲内心矛盾,爱子之心昭然若揭)
②“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深深自责,足见爱子之切)
③“我知道应该不断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也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的考验)
④“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这段话讲的是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会生活。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作为父母,应该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生存能力,这是父母的责任)
五、全课小结
“学会看病”母亲是独特的方式不仅锻炼了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而且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教育的方式千千万万,但都源于一个字——爱。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时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它。
六、作业
1.看课文中的插图写一段话。
2.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
面对( ) ( )地指教
改变( ) ( )地走了
留下( ) ( )地判定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学会看病 (尽责的爱)
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用语 礼貌 《学会礼貌用语》教学设计3篇 《学会礼貌用语》教学设计1 《学会礼貌用语》教学设计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