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4篇)
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4篇)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十四五”发展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作者:尹礼汇来源:《决策与信息》2020年第12期 尹礼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十四五”发展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作者:尹礼汇来源:《决策与信息》2020年第12期
尹礼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统筹考虑“十四五”发展目标与2035年远景目标,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可以总结概括为六个“新”。从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看,经济建设内容包括“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内容包括“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社会建设内容包括“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十四五”主要目标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体现了在新发展阶段下,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也为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重要准绳。
根据《建议》,2035年的远景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议》对“十四五”和到2035年的经济发展目标都采取了以定性表述为主、蕴含定量的方式,在2021年出台的“十四五”纲要里将会提出相应的量化指标。2035年的远景目标可以概括为国家实力、经济体系、国家治理、社会文明、生态环境、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国家安全、人民生活等9个方面,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和安全发展观。“远景目标”可以进一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建设。包括综合实力、经济总量、人均GDP、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四化同步”、现代化经济体系、创新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对外开放等目标。二是文化建设。包括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国家文化软实力等目标。三是社会建设。包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平等和法治、共同富裕、安全发展等远景目标。四是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生态环境、美丽中国建设等。
相较于“十三五”发展目标,“十四五”发展目标要按照开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目标要求,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更加注重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从党中央提出新发展理念至今已有5年,在《建议》中,更加强调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新发展理念为经济转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是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建议》分论部分包含12个方面重大任务,首当其冲体现的就是创新驱动发展,这与“十三五规划”谋篇布局一致。“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将更加依赖于创新驱动,这既是目前国际复杂多变形势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也是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的主要抓手。“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更加需要从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三是更加注重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十四五”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经济体系,而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要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实现“四化同步”,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四是更加注重发挥国内市场作用。国内市场得到显著提升,是顺应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大背景下的应有之义,必须要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随着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不断提升,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将得到体现,推动消费升级,保持合理的投资增长,将支撑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实现稳步提升。
五是更加注重民生福祉。民生福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十四五”时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脱贫攻坚胜利后,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继续奋斗。城乡收入差距仍需不断缩小,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六是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十四五”时期的核心任务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继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一方面,要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另一方面,要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七是更加注重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坚持和完善政府治理体系、农村治理体系、社区治理体系、城市治理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更加强调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篇二: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描绘中国开展蓝图利好全球经济复苏
——海外专家学者热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年10月30日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海外专家学者认为,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高瞻远瞩、目标明确,为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描绘宏伟蓝图,增强了各国对中国开展前景的信心,利好新冠疫情下世界经济复苏。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常务副主任阿列克谢·罗季奥诺夫认为,中国在“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就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正发出越来越响亮、越来越有分量的声音。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这是中国对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重要课题作出的坚决承诺。
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毛旭新认为,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中国
未来经济和社会全面开展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开展蓝图。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开展阶段,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高科技产业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内陆和沿海地区协调开展。同时,中国提出构建新开展格局,将有效提高中国经济核心竞争力,提升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法国席勒研究所研究员克里斯蒂娜·比埃表示,中国在“十三五〞时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脱贫攻坚和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表达了中国政策规划的优越性和高效率。在国际格局变化和新冠疫情影响的背景下,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更加注重经济开展的质量和效益,在扩大内需、对外开放、绿色开展、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将有力助推中国实现繁荣开展,也将有助于疫情后世界经济复苏。
韩国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会长权起植认为,“十三五〞时期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开放自信,以及中国领导层的决心和远见,将为全球经济增长和世界和平开展作出奉献。
老挝国际问题研究专家、老中友协秘书长西昆·本伟莱表示,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开展的战略支撑,同时推动绿色开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说明中国开展重视科技和环保,有利于长期开展、行稳致远。
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家罗尼·林斯认为,中国在“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
提高,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将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根底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开展,这将有效提高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显著提升创新能力,有助于促进工业升级换代。此外,中国还提出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开展,这将进一步促进沿线国家经济融合开展。
柬埔寨柬中关系开展学会会长谢莫尼勒表示,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中国改革开放将迈出新步伐,这给世界带来更多合作共赢时机。柬中刚刚签署自贸协定,这为柬农业产业创造更广阔市场,相信今后将有更多柬埔寨农产品走向中国消费者,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将助推柬埔寨经济复苏。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助理所长陈刚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已逐步向科技创新推动更高层级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在新冠疫情重创世界经济的当下,中国提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这既有利于中国自身持续开展,也将给世界带来更富吸引力和更加广阔的市场。
肯尼亚国际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说,“十三五〞时期,中国在脱贫攻坚、改善生态环境、经济平稳运行等方面收获丰硕成果,为全球可持续开展作出重要奉献。“十四五〞时期,相信中国将根本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这将为世界其他国家开展提供范例,也将进一步促进全球包容性开展。
埃及开罗大学经济与金融法教授瓦利德·贾巴拉表示,关
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等目标,相信随着绿色、可持续经济继续开展,中国不仅将进一步稳固脱贫攻坚成果,而且也将进一步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开展目标作出积极奉献。
摩洛哥非洲中国合作与开展协会主席纳赛尔·布希巴说,中国开展模式值得开展中国家借鉴。“十四五〞时期,中国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开展格局,无疑将对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振兴发挥引擎推动作用。
篇三: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学习《对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心得体会
学习《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心得体会
中国“十四五”新布局引发世界热议。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中国未来5年乃至15年的发展擘画了蓝图。
“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张张时间表路线图前后相续、有机衔接,对不同发展阶段的重大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战略部署。工农业建设、科教兴国、创新发展……在时代命题的转换中,中国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这也让“五年规划”成为各方解读“中国之治”的重要索引:为什么中国选择以此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又如何支撑了这一制度的有效运行?
中国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传统,“思而有备,行而有成”更是一种深刻的民族文化基因。自古以来,在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然条件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的大国,无论治世安民,还是抗灾御敌,都需要举众人之力求长远之功,都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统筹协调纵横捭阖。中华文明虽历经磨难,仍绵延数千年未曾中断,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中国人对“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高度认同,对“大势”“大局”“大计”的高度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借鉴传统、科学谋划,以“五年计划”的制度设计打开了发展新局。周密系统的长远规划,不仅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发挥了统筹协调的作用,也让中国穿过了几十年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风雨雨,一步步稳健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这个道理不光中国人明白。但为何只有中国充分释放了“规划红利”?依靠的还是我们独特的制度优势。众所周知,所谓规划自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这暗含了一个大前提,那就是这个国家能够保证政策的延
1
续性和稳定性,这才能做很长期的事情。在政党“轮流坐庄”、党争压倒一切的西方国家,不仅各党派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且往往是新人不理旧账,政策几年一翻篇。这样的政治特性既无法确保规划出以公心,又会因执政党更迭导致任何规划都赶不上变化。
而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有效避免了多党恶性竞争的弊端,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抛开私利计算,以战略眼光审视大势大局,同时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最大程度确保规划兼顾公义和科学。对此,有人形象地指出:当别人都在搞“拳击赛”的时候,中国正一棒接一棒地跑着历史的“接力赛”。
为政之道,忧无策,更忧有良策而不落实。就规划而言,落实环节至少有两大挑战:如何应对规划与实际的错配,怎样实现规划的执行到位。就前者而言,“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式的呆板僵
化,或大包大揽、事无巨细地进行微观管理,都必然束缚市场本身活力。从“十一五”起,我们国家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不介入微观经济活动,不干预市场主体自由选择。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进行公共事务治理,这是中国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改革开放的中国道路已超越了苏联模式,也超越了西方模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长期发展的道路。这种持续调试优化并始终追求效率的新型国家规划,不但对中国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世界各国探索21世纪规划也有借鉴意义。与此同时,强大的国家目标实现能力是中国体制的又一大特征。有人曾感慨,在西方的政治文化中,提出目标只是传达一种愿望和态度,很多仅仅是选举时的噱头和“画饼”,而中国是一个言出必行的国家,一旦制定了目标,就会信守承诺,直至最后完成。就“五年规划”来说,制定后就要开始工作分工,条条上按照部门进行分解,块块上逐级层层分解,时间上逐年分解。规划目标分解后,则建立约束性指标考核制度,将约束性指标纳入各地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并将若干重点指标纳入各地区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既具备科学规划的能力,又具备执行规划的能力,使“五年规划”与中国制度优势相辅相成,推动生产力不断提高,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独立和安全。
2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承上启下的历史关头,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十四五”规划的建议勾勒的发展蓝图,总结了改革成功经验,集中了全党全社会智慧,体现了亿万人民意愿,是破解我国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决策。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中国‘十四五’的宏伟目标,如果成功实现,那将是惊人的成就。”网友的留言,道出了无数人的期待。我们有理由相信,继续以中国制度优势激发“规划红利”,“中国号”巨轮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学习《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今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学院党支部要求党员同学认真学习这十二个五年计划,在学习之后,我就其中的一点联系到实际讲讲自己的学习体会。
十二个五年规划中,第四条是这样写的: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机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第十六小条针对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来对我们国家未来五年的规划。
首先,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信息建设不仅是对我国更好更快发展有不可代替的意义,更对我们广大老百姓生活带来了不可小视的便利。加强信息建设有利于推动信息化合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有利于社会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刚刚结束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统计信息化第三次人口普查第一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人口普查机构,从那时开始我国形成了一支沿用到现在的人口普查的组织模式,社会的主体是人口,有关人口的数据是社会最核心的数据,能影响国家各方面的决策。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了一些普查中的难题,流动人员虚报状况,数据精确方面等等,虽然现在的信息化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但有必要成为我国接下来五年发展的重点
3
项目。其次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三网联合,
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我想这一点对我们学通信的有点切身感受,说不定不久将来我们也会投入到这方面的工作。当然三网联合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能够有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为民生民计做出不可忽视的共献。
对于以上谈到的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回顾十一五期间,的确我们国家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了不少精力,但这还是不够的,在十二五期间,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仍是我们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范文蕴含很大的意义。很干净的描述。
4
篇四: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1年03月12639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一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一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第二节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第二章指导方针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必须遵循的原则第三节战略导向第三章主要目标第一节2035年远景目标第二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第二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10第四章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11第一节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11第二节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11第三节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12第四节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13第五章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14第一节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二节支持产业共性基础技术研发15第三节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15第六章激发人才创新活力16第一节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16第二节激励人才更好发挥作用16第三节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17第七章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17第一节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17第二节健全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体制18第三节积极促进科技开放合作18第三篇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19第八章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19第一节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19第二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20第三节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21第四节实施制造业降本减负行动21第九章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4第一节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24第二节前瞻谋划未来产业24第十章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一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化发展25第二节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25第三节深化服务领域改革开放26第十一章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26第一节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26第二节加快建设交通强国27第三节构建现代能源体系30第四节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32第四篇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32第十二章畅通国内大循环33第一节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33第二节促进资源要素顺畅流动34第三节强化流通体系支撑作用34第四节完善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政策体系35第十三章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35第一节推动进出口协同发展35第二节提高国际双向投资水平36第十四章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37第一节全面促进消费37第二节拓展投资空间3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39第十五章打造数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目录
第一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方针第三章主要目标
第二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第四章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第五章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第六章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第七章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第三篇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第八章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九章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章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第十一章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四篇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十二章畅通国内大循环
第十三章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第十四章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
第十五章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第十六章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第十七章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第十八章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第六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九章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第二十章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第二十一章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第二十二章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
第七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二十三章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第二十四章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第二十五章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第二十六章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八篇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第二十七章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二十八章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
第二十九章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第九篇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十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第三十一章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第三十二章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第三十三章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第十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三十四章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第三十五章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第三十六章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第十一篇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三十七章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第三十八章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第三十九章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第十二篇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第四十章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第四十一章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第四十二章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第十三篇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十三章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第四十四章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第四十五章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第十四篇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第四十六章健全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第四十七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四十八章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第四十九章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第五十章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第五十一章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第十五篇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第五十二章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第五十三章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第五十四章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第五十五章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第十六篇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第五十六章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第五十七章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第十七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健全党和国家监督制度
第五十八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第五十九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第六十章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第十八篇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第六十一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六十二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
第十九篇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第六十三章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第六十四章健全统一规划体系
第六十五章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2035年远景目标
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这是2020年12月23日拍摄的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坚
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
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
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这是2020年8月17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绿色产业发展园区拍摄的光伏电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龙摄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1%,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
5.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
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篇五: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目录
第一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方针第三章主要目标
第二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第四章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第五章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第六章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第七章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第三篇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第八章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九章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章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第十一章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四篇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十二章畅通国内大循环
第十三章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第十四章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
第十五章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第十六章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第十七章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第十八章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第六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九章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第二十章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第二十一章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第二十二章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
第七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二十三章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第二十四章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第二十五章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第二十六章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八篇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第二十七章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二十八章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
第二十九章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第九篇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十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第三十一章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第三十二章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第三十三章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第十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三十四章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第三十五章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第三十六章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第十一篇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三十七章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第三十八章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第三十九章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第十二篇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第四十章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第四十一章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第四十二章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第十三篇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十三章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第四十四章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第四十五章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第十四篇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第四十六章健全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第四十七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四十八章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第四十九章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第五十章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第五十一章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第十五篇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第五十二章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第五十三章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第五十四章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第五十五章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第十六篇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第五十六章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第五十七章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第十七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健全党和国家监督制度
第五十八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第五十九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第六十章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第十八篇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第六十一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六十二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
第十九篇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第六十三章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第六十四章健全统一规划体系
第六十五章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2035年远景目标
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这是2020年12月23日拍摄的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坚
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
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
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篇六: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新变化与
新提法
1“.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数字货币研发。(3.0分)
A.稳固B.稳健C.稳定D.稳妥我的答案:D√答对
2.“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3.0分)
A.道德素质B.纪律作风C.理想信念D.远大理想我的答案:C√答对
3.冯颜利研究员指出,我国义务教育应由9年转为()。(3.0分)
A.10年B.11年C.12年
D.13年我的答案:C√答对
4“.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数字货币研发。(3.0分)
A.稳固B.稳健C.稳定D.稳妥我的答案:D√答对
5.“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3.0分)
A.劳动报酬B.股金分红C.知识技术D.资本回报我的答案:A√答对
6.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为()。(3.0分)
A.0.3%B.1.3%C.2.3%D.3.3%
我的答案:C√答对
7.中国共产党是在哪一年成立的?(3.0分)
A.1920年B.1921年C.1922年D.1923年我的答案:B√答对
8.“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至()。(3.0分)
A.30%B.40%C.50%D.60%我的答案:D√答对
9.“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目标是()。(3.0分)
A.63%B.65%C.67%D.69%
我的答案:B√答对
10.“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3.0分)
A.开放B.共享C.制度D.创新我的答案:D√答对
1.如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4.0分))
A.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B.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C.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持续提升公民文化素质我的答案:ABCD√答对
2.“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0分))
A.创造性转化B.创造性发展C.创新性转化D.创新性发展
我的答案:AB×答错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有()。(4.0分))
A.富强B.民主C.自由D.平等我的答案:AB√答对
4.“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0分))
A.创造性转化B.创造性发展C.创新性转化D.创新性发展我的答案:AB×答错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有()。(4.0分))
A.富强B.民主C.自由D.平等我的答案:AB√答对
6.“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的总体布局。(4.0分))
A.政治建设B.文化建设C.社会建设D.生态文明建设我的答案:ABCD√答对
7.“十四五”规划首次设置了“安全保障”类别,哪两个约束性指标首次列入五年规划主要指标?(4.0分))
A.粮食综合生产能力B.城镇调查失业率C.人均预期寿命D.能源综合生产能力我的答案:ABCD×答错
8.“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三新”主线指的是()。(4.0分))
A.立足新发展阶段B.贯彻新发展理念C.构建新发展格局D.取得新发展成效我的答案:ABCD×答错
9.“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放管并重,促进发展与规范管理相统一,构建数字规则体系,营造()的数字生态。(4.0分))
A.开放B.健康C.高效D.安全我的答案:ABD√答对
10.“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4.0分))
A.文化强国B.教育强国C.人才强国D.体育强国我的答案:ABCD√答对
1.“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发展规划立法。(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十四五”规划纲要第一次对科技工作赋予了“战略力量”的重大属性。(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十三五”规划第一次将企业家精神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错
4.我国新发展格局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错
5.没有共产党,就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7.“十三五”规划提出,完善二次分配制度。(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错
8.“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9.“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设置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指标。(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0.新发展格局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篇七: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心得体会最新
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心得体会1
中国"十四五'新布局引发世界热议。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
五中全会在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中国未来
5年乃至15年的发展擘画了蓝图。
中国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传统,"思而有备,行而有成'
更是一种深刻的民族文化基因。自古以来,在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
多、自然条件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的大国,无论治世安民,还是抗灾
御敌,都需要举众人之力求长远之功,都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统筹协
调纵横捭阖。中华文明虽历经磨难,仍绵延数千年未曾中断,很大程
度上正是因为中国人对"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高度认同,对"大势
'"大局'"大计'的高度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借鉴传统、科学谋划,以"五年计划'的制
度设计打开了发展新局。周密系统的长远规划,不仅在社会化大生产
中发挥了统筹协调的作用,也让中国穿过了几十年充满不确定性的风
风雨雨,一步步稳健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这个道理不光中国人明白。但为何只有
中国充分释放了"规划红利'?依靠的还是我们独特的制度优势。众所
周知,所谓规划自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这暗含了一个大前提,那
Word文档
1
就是这个国家能够保证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这才能做很长期的事情。在政党"轮流坐庄'、党争压倒一切的西方国家,不仅各党派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且往往是新人不理旧账,政策几年一翻篇。这样的政治特性既无法确保规划出以公心,又会因执政党更迭导致任何规划都赶不上变化。
从"十一五'起,我们国家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不介入微观经济活动,不千预市场主体自由选择。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进行公共事务治理,这是中国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改革开放的中国道路已超越了苏联模式,也超越了西方模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长期发展的道路。这种持续调试优化并始终追求效率的新型国家规划,不但对中国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世界各国探索21世纪规划也有借鉴意义。
与此同时,强大的国家目标实现能力是中国体制的又一大特征。有人曾感慨,在西方的政治文化中,提出目标只是传达一种愿望和态度,很多仅仅是选举时的噱头和"画饼',而中国是一个言出必行的国家,一旦制定了目标,就会信守承诺,直至最后完成。
就"五年规划'来说,制定后就要开始工作分工,条条上按照部门进行分解,块块上逐级层层分解,时间上逐年分解。规划目标分解后,则建立约束性指标考核制度,将约束性指标纳入各地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并将若干重点指标纳入各地区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既具备科学规划的能力,又具备执行规划的能力,使"五年规划'与中国制度优势相辅相成,推动生产力不断提高,不断改
Word文档
2
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独立和安全。"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
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们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经济稳步恢复,复工复产逐月好转,二季度经济增长明显好于预期,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明显加快,改革开放继续深化,人民生活得到有力保障。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
Word文档
3
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大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强化医疗卫生物资储备,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要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克服疫情影响,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要着眼长远,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实施步伐。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更加注重补短板和锻长板。要全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要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用深化改革的办法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继续扩大开放。要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做好民生保障,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疫情对青年人就业影响,强化外出农民工就业服务,引导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要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中国十四五的宏伟目标,如果
篇八: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我国经济学习对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心得体会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全会提出到二零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宣示了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坚定决心
学习《对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心得体会
学习《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心得体会
中国“十四五”新布局引发世界热议。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中国未来5年乃至15年的发展擘画了蓝图。
“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张张时间表路线图前后相续、有机衔接,对不同发展阶段的重大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战略部署。工农业建设、科教兴国、创新发展……在时代命题的转换中,中国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这也让“五年规划”成为各方解读“中国之治”的重要索引:为什么中国选择以此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又如何支撑了这一制度的有效运行?
中国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传统,“思而有备,行而有成”更是一种深刻的民族文化基因。自古以来,在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然条件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的大国,无论治世安民,还是抗灾御敌,都需要举众人之力求长远之功,都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统筹协调纵横捭阖。中华文明虽历经磨难,仍绵延数千年未曾中断,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中国人对“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高度认同,对“大势”“大局”“大计”的高度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借鉴传统、科学谋划,以“五年计划”的制度设计打开了发展新局。周密系统的长远规划,不仅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发挥了统筹协调的作用,也让中国穿过了几十年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风雨雨,一步步稳健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这个道理不光中国人明白。但为何只有中国充分释放了“规划红利”?依靠的还是我们独特的制度优势。众所周知,所谓规划自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这暗含了一个大前提,那就是这个国家能够保证政策的延
1
续性和稳定性,这才能做很长期的事情。在政党“轮流坐庄”、党争压倒一切的西方国家,不仅各党派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且往往是新人不理旧账,政策几年一翻篇。这样的政治特性既无法确保规划出以公心,又会因执政党更迭导致任何规划都赶不上变化。
而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有效避免了多党恶性竞争的弊端,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抛开私利计算,以战略眼光审视大势大局,同时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最大程度确保规划兼顾公义和科学。对此,有人形象地指出:当别人都在搞“拳击赛”的时候,中国正一棒接一棒地跑着历史的“接力赛”。
为政之道,忧无策,更忧有良策而不落实。就规划而言,落实环节至少有两大挑战:如何应对规划与实际的错配,怎样实现规划的执行到位。就前者而言,“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式的呆板僵
化,或大包大揽、事无巨细地进行微观管理,都必然束缚市场本身活力。从“十一五”起,我们国家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不介入微观经济活动,不干预市场主体自由选择。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进行公共事务治理,这是中国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改革开放的中国道路已超越了苏联模式,也超越了西方模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长期发展的道路。这种持续调试优化并始终追求效率的新型国家规划,不但对中国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世界各国探索21世纪规划也有借鉴意义。与此同时,强大的国家目标实现能力是中国体制的又一大特征。有人曾感慨,在西方的政治文化中,提出目标只是传达一种愿望和态度,很多仅仅是选举时的噱头和“画饼”,而中国是一个言出必行的国家,一旦制定了目标,就会信守承诺,直至最后完成。就“五年规划”来说,制定后就要开始工作分工,条条上按照部门进行分解,块块上逐级层层分解,时间上逐年分解。规划目标分解后,则建立约束性指标考核制度,将约束性指标纳入各地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并将若干重点指标纳入各地区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既具备科学规划的能力,又具备执行规划的能力,使“五年规划”与中国制度优势相辅相成,推动生产力不断提高,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独立和安全。
2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承上启下的历史关头,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十四五”规划的建议勾勒的发展蓝图,总结了改革成功经验,集中了全党全社会智慧,体现了亿万人民意愿,是破解我国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决策。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中国‘十四五’的宏伟目标,如果成功实现,那将是惊人的成就。”网友的留言,道出了无数人的期待。我们有理由相信,继续以中国制度优势激发“规划红利”,“中国号”巨轮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学习《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今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学院党支部要求党员同学认真学习这十二个五年计划,在学习之后,我就其中的一点联系到实际讲讲自己的学习体会。
十二个五年规划中,第四条是这样写的: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机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第十六小条针对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来对我们国家未来五年的规划。
首先,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信息建设不仅是对我国更好更快发展有不可代替的意义,更对我们广大老百姓生活带来了不可小视的便利。加强信息建设有利于推动信息化合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有利于社会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刚刚结束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统计信息化第三次人口普查第一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人口普查机构,从那时开始我国形成了一支沿用到现在的人口普查的组织模式,社会的主体是人口,有关人口的数据是社会最核心的数据,能影响国家各方面的决策。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了一些普查中的难题,流动人员虚报状况,数据精确方面等等,虽然现在的信息化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但有必要成为我国接下来五年发展的重点
3
项目。其次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三网联合,
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我想这一点对我们学通信的有点切身感受,说不定不久将来我们也会投入到这方面的工作。当然三网联合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能够有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为民生民计做出不可忽视的共献。
对于以上谈到的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回顾十一五期间,的确我们国家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了不少精力,但这还是不够的,在十二五期间,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仍是我们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范文蕴含很大的意义。很干净的描述。
4
篇九: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11月3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建议》),相比于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即《十三五规划建议》),体现出新的政策导向,部分重点内容总结和分析如下:
一不再提经济增长具体目标《十三五规划建议》设定了“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的经济增长目标;《十四五规划建议》只提“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而未设定GDP增长目标,预计未来五年重复以往基建、房地产拉动GDP或保GDP增长率的政策逻辑的可能性较小。二农村投资摆在重要位置《十三五规划建议》将农村投资放在二级标题“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进行论述,角度主要从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提出规划,侧重于城乡协调发展;而《十四五规划建议》则单独将农业农村主体作为一级标题“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论述,阐释角度不再限于城乡协同发展、城镇化等问题,而是集中于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以及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农村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单独成章、且内容更强调农村本身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现了国家对农村投资的重视。
三房地产行业回归消费属性《十三五规划建议》并未对房地产行业着墨,而《十四五规划建议》则对房地产行业有丰富的表述。首先,金融、房地产要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意味着金融资金不会只流向房地产行业,而是要更多流向实体经济,房地产也要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不再会作为拉动投资的方式“独当一面”;另外,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房住不炒,则意味着在新发展格局下,房地产要剥离投资属性回归消费属性,与其他消费品构成国内消费市场中的正常一环。因此,未来五年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将倾向于剥离房地产投资属性,回归正常消费属性,从而避免过高房价影响国内消费市场健康发展。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地位凸显《十三五规划建议》将城市群发展置于二级标题“拓展区域发展空间”下,成渝地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及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并列。《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予以说明。《十四五规划建议》则改变了这一列示方法,将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放在“31.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项下,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则置于“30.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项下。这种表述位置的调整可能意味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基础逻辑是城镇化,而非区域协调发展。今年4月底成立的成都东部新区就是成都
“东进”战略的具体体现,未来“成都东进,重庆西扩”的规划路径在未来五年将以城镇化的方式逐步实现。
篇十: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全面剖析《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一、十三五和十四五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对比(一)指标体系有所调整,新增安全保障维度和6个指标1、相较于十三五规划的4个维度24个指标(经济发展、科技教育、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纲要草案从5个维度20个指标(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址、绿色生态和安全保障)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2、纲要草案中新增了安全保障这一维度。其中安全保障主要包含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两个指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于6.50亿吨、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大于46亿吨标准煤。考虑到2019年粮食总产量为6.6亿吨、能源生产总量为39.70亿吨标准煤,这意味着粮食生产能力方面只需要维持现状,而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还需要大幅提升。3、除上述两个指标外,纲要草案还新增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调查失业率、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等四个指标。其它指标还包括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5%、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地级及
以上缺水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超过2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60%、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数提高到3.8人、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GDP超过17%等。
(二)调整了4个指标,没有提出具体经济增速和经济总量,各年可以单提
纲要草案还对部分指标进行了调整,如GDP增速、全员劳动生产率(调整为增速)、研发经费入(调整为增速)、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专门针对高价值)等4个指标。其中和之前一般会明确具体GDP增速和GDP总量相比,十四五规划并没有具体提出未来五年的年均经济增速和所要达到的经济总量,而只是明确要保持经济增速在合理区间,但各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会视情况提出。
(三)删除科技进步贡献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数等没有必要的10个指标
纲要草案删掉了科技进步贡献率、固定宽带家族普及率和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已经很普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数(已经全部实现脱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专门强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棚户区改造套数、劣V类水体比例、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以及森林畜积量等10个指标。
与此同时在科研经费方面有两个指标,即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率年均增长7%以上、投入强度力争高于十
三五实际水平,同时力争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
(四)2035年远景目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这个之前已经明确,主要有以下几个:1、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2、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4、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二、抽丝剥茧抓重点:关注26大行动、13大工程和8大长效机制
(一)6万多字的纲要草案需要抓住其中的重点和关键词,特别是其中涉及到的“行动”、“工程”、“建设”、“纲要”以及“长效机制”等等,这些所谓的行动等大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资金或付诸统一行动,带有极大的政策导向。
(二)根据我们的梳理,全文中共有值得关注的26大行动、13大工程、11强国建设、6大纲要和8大长效机制。其中,比较重要的主要有“制造业质量提升行动”、“制造业降本减负行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计划”、“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实施贸易投资融合工程”、“贸易强国”和“科技强国行动纲要等。
(三)相较而言,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建立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长效机制、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完善欠薪治理长效机制、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等八大长效机制更为值得关注。
三、关注与金融、资本市场有关的29个相关表述纲要草案中总共有29个表述与金融、资本市场有关。以下几个值得关注:(一)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试点、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开展跨境证券投融资改革试点。(二)健全实体经济中长期资金供给制度安排。(三)规范发展消费信贷。
(四)畅通科技型企业国内上市融资渠道,鼓励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更好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作用。
(五)推动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等向制造业倾斜。(六)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七)完善市场化债券发行机制,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丰富债券品种,发行长期国债和基础设施长期债券。(八)推动基础设施领域REITs健康发展。
四、关注实施金融安全战略的两个重点除加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防范化解影子银行风险、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外,金融安全战略应重点关注以下两点:(一)明确提出“保持宏观杠杆率以稳为主、稳中有降”控制或降低宏观杠杆率是未来较长时期内的政策导向,这一导向在纲要草案中被再次确定(控制宏观杠杆率应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最明确的政策导向)。实际上2020年7月的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长期均衡”,这主要是因为2020年以来的杠杆率上升速度之快已经到了需要引起足够担忧的地步。未来五年宏观杠
杆率稳中有降的情况下,与之相伴随的违约潮和不良资产处置浪潮将不可避免。
(二)强调“稳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严惩逃废债行为”
其实宏观去杠杆与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之间也有着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前面是包含后面的。2020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哪些重大信号?)明确提出“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地方政府债务手册(2020年版)),而防范化解隐性债务又和国企改革之间有关系。
篇十一: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P> 学习《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设文化强国感悟心得“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日前,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对此以专门一个部分进行阐释,并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蓝图宏阔,催人奋进,给人力量。
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命题、重要目标。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题中应有之义。伟大事业需要文化助力。即将开启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然需要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的支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无比宽广。
这是建设文化强国新征程的响亮号角、前行航标。
航向标定,方能行稳致远。规划《建议》专门用一个部分对文化建设进行部署,为今后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健全,一幅文化繁荣、文明兴盛的生动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这是固本开新、打开文化建设新局面的实践路径。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十四五”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文化建设理应迈出坚实步伐、笃定向前。对此,规划《建议》提出明确要求。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方面,提出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等。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方面,提出要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等。在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方面,提出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等。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十三五”时期,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
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正能量。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底气十足,必将以更加自信昂扬的姿态,在建设文化强国新征程上奋力前行,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篇十二: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P>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新变化与新提法单选题
1.“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要达到()。(3.0分)
A.9件B.10件C.11件D.12件我的答案:D√答对
2.“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3.0分)
A.道德素质B.纪律作风C.理想信念D.远大理想我的答案:C√答对
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3.0分)
A.党B.人C.政府D.企业我的答案:B√答对
4.“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3.0分)
A.全面B.高效C.严格D.重点我的答案:A√答对
5.“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7.8%提升至()。(3.0分)
A.9%B.10%C.11%D.12%我的答案:B√答对
6.“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数字货币研发。(3.0分)
A.稳固B.稳健C.稳定D.稳妥我的答案:D√答对
7.冯颜利研究员指出,我国义务教育应由9年转为()。(3.0分)
A.10年B.11年C.12年D.13年我的答案:C√答对
8.“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3.0分)
A.开放B.共享C.制度D.创新我的答案:D√答对
9.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为()。(3.0分)
A.0.3%B.1.3%C.2.3%D.3.3%我的答案:C√答对
10.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期目标是增长()以上。(3.0分)
A.6%B.6.5%C.7%D.7.5%我的答案:A√答对多选题
1“.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0分))
A.创造性转化B.创造性发展C.创新性转化D.创新性发展我的答案:AD√答对
2.“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4.0分))
A.文化强国B.教育强国C.人才强国D.体育强国我的答案:ABCD√答对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有()。(4.0分))
A.富强B.民主C.自由D.平等我的答案:AB√答对
4“.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0分))
A.创造性转化B.创造性发展C.创新性转化D.创新性发展我的答案:AD√答对
5.“十四五”规划首次设置了“安全保障”类别,哪两个约束性指标首次列入五年规划主要指标?(4.0分))
A.粮食综合生产能力B.城镇调查失业率C.人均预期寿命D.能源综合生产能力我的答案:AD√答对
6.“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放管并重,促进发展与规范管理相统一,构建数字规则体系,营造()的数字生态。(4.0分))
A.开放B.健康C.高效D.安全我的答案:ABD√答对
7.“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三新”主线指的是()。(4.0分))
A.立足新发展阶段B.贯彻新发展理念C.构建新发展格局D.取得新发展成效我的答案:ABC√答对
8.“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的总体布局。(4.0分))
A.政治建设B.文化建设C.社会建设D.生态文明建设我的答案:ABCD√答对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有()。(4.0分))
A.富强B.民主C.自由D.平等我的答案:AB√答对
10.如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4.0分))
A.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B.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C.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持续提升公民文化素质我的答案:ABCD√答对判断题
1.“十三五”规划提出,完善二次分配制度。(3.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新变化体现在对党的领导的新强调上,体现为两个关键词,即“首要”与“全面”。(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4.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是“十二五”规划提出的。(3.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5.“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弘扬企业家精神,实施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促进计划。(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6.“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要达到11.3年。(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7“.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设置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指标。(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8.“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要达到95%。(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9.“十三五”规划第一次将企业家精神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3.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10.没有共产党,就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篇十三: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P> 贯彻《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心得体会贯彻落实《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心得体会
11月3日,新华社播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仔细阅读规划《建议》,一条主线贯通全文: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认清方向,才能走对路。“十四五”开启的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阶段。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规划《建议》提出,“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新发展理念,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提供基本遵循。实践充分表明,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经济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上取得重大突破,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台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拥有世界最大中等收入群体,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形成;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人
贯彻《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心得体会
心,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北斗组网完成,5G商用加速,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中国创造、中国制造、中国建造全球瞩目……5年来,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构建适应新阶段的新发展格局。规划《建议》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主动作为,不是被动应对;是长期战略,不是权宜之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正是要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发展。还要认识到,新发展格局强调的是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国内经济的单循环。另外,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应当看到,我国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增长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遭遇过很多外部风险冲击,最终都能化险为夷,靠的就是办好自己的事、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
回望“十三五”,在14亿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中,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面向“十四五”,以行之有效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着力
贯彻《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心得体会
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将引领中国新发展阶段走深走实走稳,也将助力全球经济复苏,给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篇十四: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P> 刘天问2021考研政治《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建议》全文考点摘要【天问注】本篇将全文中的五条原则全部摘录,重点是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是去年没有的新提法,是对国内外新形势的应对,尤其是国外形势的变化。对于考研政治复习,《建议》全文可视为是毛中特的中特部分的最新考点补充,并且占中特的重要考试权重,《建议》与中特部分考纲中大多数知识点直接对应,本篇文章只摘取了与2021考研政治考点关联比较大的若干知识点,理由如下:数字经济。比较新的提法,容易进选择题双循环。目前看,多选题的概率大于分析题,需要继续观察。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康中国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均属于五位一体第四部分,这社会文明部分从过去十多年看,是分析题的高频出处。社会治理非但不会因为去年考了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的大题而降低了可考性,反而因为今年的现实生活状况增加了可考性。“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
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
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
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15.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
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建设国家数据统一共享开放平台。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
17.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45.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健全灵活就业人员
社保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46.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善疾控基础条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健全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公立医院建设和管理考核,推进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发展高端医疗设备。支持社会办医,推广远程医疗。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服务质量,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健康产业。
48.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减轻基层特别是村级组织负担,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推荐访问: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远景 三五年 目标
上一篇:师德征文幼儿园老师(20篇)
下一篇: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