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感悟(8篇)

|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感悟(8篇)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感悟  史学习心得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初中学过两遍,高中学过一遍,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感悟(8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感悟(8篇)

篇一: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感悟

  史学习心得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初中学过两遍,高中学过一遍,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翻新嘛!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却觉得学校如此的安排纯粹是多余。老师好象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他说:“别看你们历史学过好几遍,但我现在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当中不一定有人能回答得上来。鸦片战争是哪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哪年爆发的?这些问题算是简单的吧。谁能告诉我?”不出所料,听到这个问题后,全班同学都做低头苦思冥想状,半天都给不出回答。老师的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学的次数不少,但都没怎么用心。就算有些时候很用心,但等应付过考试后,就弃置不管了。现在脑子里的历史事件已所剩无几,跟当初没学过的一样。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也没有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安排我们再学一遍是合理的。他要我们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引申到我们身上就是:不求上进就会被淘汰!这次学习,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多了解些中国近现代史,做个合格的炎黄子孙。“落后就要挨打。”在我看来,这个道理贯穿着整个历史。回顾过去,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日寇侵华,无一不在印证着:昔日的中国因为懦弱而受尽欺凌。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变得强大,也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却不能轻易忘记这些灾难深重的屈辱史,在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以号称当时的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在1840年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战败后,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后来,英法在1856年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此后又陆续有英法俄的《北京条约》、1885年中法的《中法新约》、1894年中日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等等。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如果没有这些侵略战争,我想,中国的现状可能要好得多。大批的不平等条约不知道让我们中国人倒退了多少年。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建国以后的发展十分迅速,我们几十年里就完成了别的国家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就像我们从制造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只用了七年的时间,但美国却要花去200年。虽然我们现在和美国、英国等国还有一些差距,但要考虑到两国不同的历史背景。其实,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像林则徐、关天培、左宝贵、丁汝昌等批爱国将领的涌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造成沉重的打击,社会各阶层的团结一致,让人民看到了希望。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

  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所以,不必去盲目崇拜美国、日本,我们应该崇拜我们中国人自己。还记得,小时侯,我学会的第一首歌是《社会主义好》歌词的最后那一句“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相信所有的中国人也都听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并不是凭空编造的,它们的存在是有依据的。提到中国,又会忍不住想到让我们全体中国人自豪的“红军长征”。长征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但“长征精神”却代代相传,就像是保存精神火种一样。长征途中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常常在我们的心中荡漾,那种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永雄气概,那种互帮互助、亲密团结的合作精神,那种严守纪律、全心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都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前进。但在无数的光环下,还有许许多多同样出色的战士,他们或许没有令人们为之称赞的英勇事迹,但“长征精神”在他们身上,同样是熠熠生辉。在这里叙述一个长征故事——“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途中的一个感人故事。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部队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看了这个故事,心中感到无比沉重!谢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每天,自己在饥饿中煎熬,也不愿连累队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询问那母子三人的情况,在得知“他们很好”的回答后,嘴角才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对战友的深厚情谊,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们铭记在心中的“长征精神”。二万五千里,在中国的土地上走了一圈,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走了一圈。我们红军历尽艰难,突破重围,翻雪山,过草地,渡赤水,还要飞夺泸定桥。从1934年秋开始到1936年10月,这段历程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胜利树立起了一座无与伦比的里程碑。

篇二: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感悟

  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之所以在敌后根据地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绝不是国民党散布的保存实力而是因为共产党坚持全民抗战方针在敌后推行的土地改革政策和民主政权建设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维护和实现了他们的利益因而只有共产党才能够真正做到发动和组织群众联合起来抗击日本侵略打一场抗日的人民战争

  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发展及思考

  xx院xxxxxxxxxxxx论文摘要:自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历史是中国人民奋斗图强的伟大历史,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重大事件。中国国家面貌发生的深刻变化早已超出百年前先人的所有构想。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已为中国百年历史做出了不可置疑的结论。如何看待中国的百年历史,不但是身历其中的全体中国人民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和探索的世界性历史现象,更是中国思想理论界应做出正确回答的重大课题。对于这样一个以历史事实和中国现实发展为背景的课题,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看待,才能得出科学的符合历史逻辑的认知,否则只能如坠迷雾。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国外的人士,偏离开这个科学的认识方法,都不可能真正正确地认识中国百年历史。这是我们在回顾中国百年历史时特别需要提出的根本问题。关键字:辛亥革命中国近现代史外国势力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运动全民抗战

  三年解放思考国史国情

  一、引文

  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百年历史是一次伟大的洗礼,不但是血与火的洗礼,更是现代化的洗礼。正是通过这样的洗礼,中国社会才实现了跨越时代的巨变。没有这场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革命,中国社会就不可能“脱胎换骨”,走上现代化道路,走向民族复兴。因此,任何否定中国革命的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历史潮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辛亥革命以来的一百年间,中国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

  二、百年历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要对中国百年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形成实事求是的认识,必须把握历史事件的本质。对于这一百年历史,我们可根据社会发展的主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革命阶段,时间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主要是通过革命来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第二阶段为探索阶段,时间是从1949年到1978年,主要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第三阶段是改革发展阶段,时间是从1978年至今,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这一百年历史也可作个大致的时间段划分,即三个“30年”:第一个“30年”是革命,第二个“30年”是探索,第三个“30年”

  是改革发展。在第一个“30年”的革命阶段,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像一曲多重变奏的交响曲,辛亥

  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全民抗战、解放战争等一连串的政治变迁构成了社会转型的主旋律。只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正确地认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

  (一)、关于辛亥革命。首先应承认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其功绩和历史地位是不可抹煞的,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是不容否定的历史事实。但是也要看到,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也没有能够实现国家统一,国家仍处于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的分裂状态。这也是不容掩盖和抹杀的历史事实。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不彻底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局,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领导这次革命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具有先天的软弱性,无法与帝国主义和封建旧势力彻底决裂,导致革命胜利果实为袁世凯代表的军阀势力攫取。辛亥革命的历史也说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这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历史作出的客观结论。

  (二)、关于五四运动。从历史事实上看,五四运动是爱国知识分子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在巴黎和会上损害中国主权、反对当时政府的卖国政策而发动的。运动后期,中国工人阶级的参与,标志着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群众性爱国运动。当然,五四运动也是一次追求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成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此后,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找到了救亡图存的革命道路。因此,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要寻找中国救亡图存之路,其主题非常明确,就是“救亡图存”,其全部内涵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尊重历史事实,就不应该淡化这个主题。

  (三)、关于北伐战争。1926年5月,叶挺独立团揭开了北伐的序幕。北伐初期之所以出现势如破竹的胜利局面,是因为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民主主义三大政策符合民心。但是,后来随着北伐的节节胜利,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翼势力,为独吞革命的胜利果实,背离了三大政策,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公然走上了背叛革命的道路,致使国共合作破裂,北伐遭到挫折,造成了历史的倒退。这也是国民党必然衰亡的根本原因。现在,竟有人不顾蒋介石屠杀共产党人、叛变革命的事实,极力为其屠杀共产党人、制造反革命事端的罪行开脱。历史事实是,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中国陷入新军阀混战,给中国人民造成了空前深重的灾难。

  (四)、关于全民抗战。相对于过去一段时间里很少提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战中作用的情况,近年来又有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片面夸大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功绩,仿佛抗日战争中只有国民党进行了“英勇抵抗”,作出了“重大牺牲”,而极力回避和抹杀国民党在抗战期间“积极反共”、“消极抗战”的事实,这当然是裁剪和歪曲历史事实、掩盖历史真相的做法。事实上,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不仅仅是哪个党派的功劳。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之所以在敌后根据地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绝不是国民党散布的“保存实力”,而是因为共产党坚持全民抗战方针,在敌后推行的土地改革政策和民主政权建设,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维护和实现了他们的利益,因而只有共产党才能够真正做到发动和组织群众联合起来抗击日本侵略,打一场抗日的人民战争。因此,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结果,不应夸大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

  (五)、关于三年解放战争。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是国际国内的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但是,国民党无视人民的和平愿望,仗着美国的支持和援助,背信弃义地撕毁停战协定,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使中国社会又陷入了内战危机之中。内战开始,国民党在军事、经济方面的实力都大大超过共产党。军事方面,国民党军队达430万人,而且装备精良;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只有120万人,且装备简陋。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如此悬殊,但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能够以弱胜强、迅速胜利?连毛泽东都未料到国民党在三年之中就被打垮。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人民利益,团结了要求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愿望的先进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等革命力量,实现了符合中国人民要求的一系列政策。

  三、正确认识历史及进步

  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百年历史是一次伟大的洗礼,不但是血与火的洗礼,更是现代化的洗礼。通过这次洗礼,中国社会实现了跨越时代的大变革。我们应该深入地认识和总结百年历史中蕴涵的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规律,将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受益无穷。但是,要真正地从中国百年历史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就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搞简单、片面的史料考证,不行!搞假设、解构不行!戏说、恶搞更不行!“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一)、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大趋势。革命是一种剧烈的社会变革,是贯穿近现代历史的主旋律。近代中国革命是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的总爆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及其尖

  锐化,引发了近代以来日益壮大的革命运动。解决这两大矛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主要课题。而且,当时的中国革命正处在世界革命的大潮流之中,顺应这种历史潮流也是时代的要求,正如孙中山指出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近代中国正是有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它不仅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而且打开了中国通向现代化的强国之路。但是,革命作为一种疾风暴雨式的变革,在打破旧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原有利益格局的同时,必然会付出巨大的成本,但这就是“凤凰涅槃”。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没有这个过程,中国就不会有今天的强盛。因此,那种否定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宣扬“告别革命”的观点,是罔顾历史事实的主观臆断。

  (二)、历史发展过程是曲折的,但中国百年历史进程具有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综观古今中外历史可以发现,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是一帆风顺、风平浪静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前进的道路都不是平坦的。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就是陷入历史唯心主义泥沼的表现。中国百年历史进程,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是十分曲折和复杂的。就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30年”探索阶段来说,这种曲折性和复杂性更为明显,既有新中国头7年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独创性胜利,也有“文革”十年的严重曲折。但是,曲折并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且通过对挫折的认识,中国走上了更辉煌的振兴之路,这是历史大势,也是被历史事实印证的内在规律。

  (三)、社会实践是对历史的最高和最终总结,中国百年历史发展的深刻道理最终是由社会实践来检验的。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一个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政党,是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实践,重视从历史分析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但是,认识和看待历史,不能只讲局部,不讲全局。割断历史,只讲历史的枝节,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历史和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因而也就无法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中国这一百年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被实践证明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适应人民要求的。第一个“30年”的革命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的,为中国融入世界现代化潮流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并打通了迈向现代化的道路。第二个“30年”的探索,即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用什么方法,不探索不行。革命要付出代价,探索也是有代价的,虽然付出了代价,但是为后来找到正确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第三个“30年”坚持改革开放和科学发

  展不动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符合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选择。

  结束语: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为了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对于我们来说,不论今后将从事何种专业工作,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都是很必要的。

  必须重视历史研究,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我们之所以必须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保持高度警惕,是因为如果听任这种思潮泛滥,必然会把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丑化了、糟蹋了,必然会摧毁坚持人民革命的成果、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的历史依据,由此会导致何种严重的政治后果就不言而喻了。所以,在涉及近现代革命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重大问题上,我们必须要旗帜鲜明,坚持原则,决不能采取含糊敷衍的态度。参考文献:1、梅宁华.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4年

篇三: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感悟

  感受中国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能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给我们的巨大变化,从小砖屋到高大的楼房,从自行车到小轿车,从衣服的单调到多彩颜色,这些都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它确确实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全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后发外源性现代化,新中国建立后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在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拨乱反正的重大胜利,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取得了一下巨大成就:1,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前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3,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我国在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极大的鼓舞着全国人民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以更大的信心和热情去争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但是,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难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等。但我相信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更能克服这些前进中的困难。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们要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妄自菲薄,也不是脱离实际,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感受到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变化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增强国家责任意识,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发挥自己的一份光和热,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四: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感悟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感悟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我觉得自己的眼界开阔了。中国近代史使我们“知古鉴今”,教会了我们“以史为镜”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中最为跌宕起伏的一段,我们中国人民最不能忘记这一段历史,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的耻辱便凝聚在这一百多年中。中国虽然经历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推翻了继续长期封建统治的清王朝,但是中国仍然面临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严重入侵,面临着国内封建主义势力的继续存在。总结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经验,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学习和研究近代史,每个中国人将会加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的爱国热情,强大的凝聚力在此激发。

  中国的近代历史我们从初中至现在已学得很详尽了。在此,我就不再赘述。总之,我们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而“天朝”这具木乃伊,已经被空气接触,很快便腐烂了!如果没有这些侵略战争,我想,中国的现状可能要好得多。大批的不平等条约不知道让我们中国倒退了多少年。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建国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虽然有一些错误和冒进的做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这些前期的建设和改造为后面的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以新的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前景。在十六大报告中,我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在中共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和基本国情,认识在近现代中国引起大变革的背景和经验是十分必要的。把这段历史当做一个反思的历程。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多方面的进步才能增强国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明白“满招损,谦受益”,只有虚心批判地学习别人的长处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明白“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了解我国国情,尊重自己,不能对外屈尊,不能一味地照搬国外的经验,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理解现在,预见未来。在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过程中,才能正确把握方向,勇往直前,肩负起历史的使命。

  法学L141

篇五: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感悟

  近代化探索历程的感悟:

  近代化的探索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的探索。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最终结果怎样?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答:没有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启示:①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②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不通。③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④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成功。⑤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不会向帝国主义低头。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一、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于1919年5月4日)(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根本原因: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对内专制统治和对外出卖国家主权,社会矛盾空前激化。(3)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游行示威。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4)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5)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6)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学生为主,运动中心在北京,斗争方式是集会讲演、游行示威、罢课等;第二阶段是6月3日以后,斗争中心由北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斗争方式是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7)结果: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8)历史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标志)。(9)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7月)⑴历史条件:

  ①阶级条件:工人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②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③组织条件:各地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⑵诞生: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十三人。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⑶中共一大主要内容:①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③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⑷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⑸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中共二大,制定革命纲领(任务),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是民主革命,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三、北伐战争⑴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国共两党合作后,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运动,1924年1月~1927年7月15日)。⑵黄埔军校的建立:①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②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⑶北伐胜利进军:①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②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③北伐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④主要战场:湖南、湖北。⑤第四军叶挺领导的独立团,奋勇冲锋,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⑥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⑦在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⑷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①北伐方针正确;②国共两党齐心协力;③将士欲血奋战④工农大力支持;⑤军阀内部矛盾。⑸国民革命的失败:标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反革命的力量大于革命的力量;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领导人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⑹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性质),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⑴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⑵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党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会后,派毛泽东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八七会议为我党指明了新的出路,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⑶秋收起义:

  ①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在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②历史意义:秋收起义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⑷“文家决策”(1927年,文家市,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由城市转入农村)。⑸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立新型人民民主军队的重要开端。⑹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⑺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⑻井冈山精神:坚定的理想,不渝的信念;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谋利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勇于胜利。其中坚定的革命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最显著特征。⑼中央革命根据地是全国最大的一块根据地。五、红军不怕远征难⑴长征原因:1933年10月~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党中央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指“革命中心地区发生了转移”)。⑵红军长征过程: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从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出发→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提出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抢渡乌江,攻占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西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⑶红军长征经过的省区(11个):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

  ⑷长征胜利标志:红军三大主力会师。⑸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⑹长征精神: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团队精神。⑺遵义会议:1935年1月,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召开。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其他:遵义会议后,中央确定张闻天接替博古负总的责任,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组成军事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全军行动。标志: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难忘九一八⑴九一八事变:①爆发原因: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②经过: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③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④结果: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⑵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⑶西安事变:①背景(爆发原因):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重要原因);蒋介石的两面政策(直接原因)。

  ②目的:逼蒋抗日。③经过:1936年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④解决: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周恩来提出:只要蒋介石答应抗日,就释放他,以争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从此,十年内战(1927~1937)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二、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蓄意挑动战争的日本军队悍然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抵抗。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⑵双方在卢沟桥反复争夺,战斗十分激烈。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等指挥部队奋勇抵抗,先后为国捐躯。由于敌我力量十分悬殊,1937年7月底,平津相继沦陷。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1937年9月,以“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为标志,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⑷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接着,又向南京进犯。⑸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⑹对南京大屠杀及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的认识:战争是残酷的。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掩盖、抹杀侵略事实,可见,日本对军国主义罪行没有真正反省,这是对世界和平的严峻挑战;

  对此,要牢记日本帝国主义的深仇大恨,警惕法西斯势力的复活,防止历史悲剧重演。勿忘国耻,警钟长鸣。三、血肉筑长城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物资。意义: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2、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同日军展开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意义:台儿庄战役是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取得的最重大胜利。3、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陕甘宁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4、百团大战:目的: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时间:1940年8月。规模: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意义: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5、中共七大: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⑴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⑵目的: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内容: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⑶历史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6、抗日战争的胜利:⑴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派遣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与此同时,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日战争(1937~1945),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1895年4月~1945年9月被日本占领,1945年9月回归)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⑵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自鸦片战争起一百多年来,中国屡败的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⑶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实行全民族抗战路线,坚持敌后抗战,对胜利起了决定作用;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作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和爱国华侨的支持。单元小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时间九一八事变后西安事变后芦沟桥事变后行动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民族危机空前高涨,国共再次合作,正式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五单元一、内战烽火⑴重庆谈判: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①蒋介石(国民党)谈判目的: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接连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

  ②毛泽东(中国共产党)谈判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

  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1945年10月10日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⑵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⑶转战陕北: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由于众寡悬殊,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指挥解放战争。⑷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二、战略大决战1、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1948.9~1948.11)、淮海(1948.11~1949.1)、平津(1948.11~1949.1)三大战役。开始标志:攻占锦州结束标志:北平和平解放

  ㈠辽沈战役: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林彪、罗荣桓率领东北人民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共歼敌47万余人。经过辽沈战役,国民党军队人数下降为二百九十万人左右,人民解放军人数增加到三百万人,开始在数量上取得优势。意义: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㈡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刚结束,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挥下率领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发起了淮海战役,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又一次主力决战,共歼敌55万余人,是三大战役中歼敌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意义: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㈢平津战役:在淮海战役进行的时候,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率领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合力进行平津战役。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共歼灭和改编敌人52万余人。意义: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㈣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2、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1949年4月23日)①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等候在长江北岸的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②渡江战役作用: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③南京解放以后,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3、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①人民群众的支持;②人民解放军顽强作战;③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英明指挥;④国民党政治腐败,失去民心。4、国民党政府垮台原因:①政治孤立,失去民心;②经济崩溃,物价暴涨;③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④贪官横行,吏治腐败;⑤美援断绝,蒋桂分裂。第19课1、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他创办企业:大生纱厂、南通博物院(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院)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时期发展状况原因洋务运动到清末民族工业萌芽,难以生存和发封建制度的阻碍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的黄金阶段1、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2、辛亥革命的推动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发展受挫1、帝国主义卷土重来2、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的压迫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a.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水平落后b.发展不平衡。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沿海沿江发达,广大内地落后第20课1、19世纪初,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在近代相继传入中国。2、中国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凇沪铁路3、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后来,照相和电影也传入中国。4、1872年上海创办了《申报》,1897年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5、社会习俗的变化P106第21、22课1、科技思想简表代表人物詹天佑侯德榜主要贡献设计人字形路轨、修建京张铁路侯氏制碱法师夷长技以制夷效法西方,维新改革主张地位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爱国思想家启蒙思想家

  魏源(鸦片战编写《海国图志》(史、地)争时期)严复(戊戌变翻译大量西方书籍、《天演论》法时期)

  2、戊戌变法期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3、清政府1905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宣布于1905年废除沿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4、文学艺术成就(可连线补充)文学: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已》(他的小说为现代文学奠定基础,郭沫若《屈原》杂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空前高度)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美术:徐悲鸿音乐:聂耳冼星海

  《愚公移山》,《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

篇六: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感悟

  多复变函数论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成就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纳米科技等基础科学突破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等工程技术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也为我国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祖国70年变化感悟心得_新中国70年发展历程个人感悟【5篇】

  从1949年到2019年,新中国成立了7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由70年前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中国变成了现在活力四射,繁荣富强的中国:中国以前的小渔村现在变成了大都市;以前的小山村的泥路变成了水泥路;铁路上了青藏高原;南水可以北调;神舟飞船飞上了天;种粮不用纳税;读书可以免费……关于祖国70年的发展变化感悟心得,小编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祖国70年变化感悟心得【1】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7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7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0年,是沿着民族复兴之路奋勇前行的70年。新中国70年是史诗般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筚路蓝缕,辟除榛莽,一路走来,走向辉煌,走向复兴。70年,我们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植根于新中国前30年艰苦卓绝的探索,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不长的时间里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全面展开,充分释放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罕见的中国速度。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00309亿元,经济总量首次站上90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稳居世界第二位。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的严重冲击,但中国经济经受住了严峻考验,表现出极强的韧性。70年,我们创造了民生改善的伟大奇迹。我们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坚持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成果。经过70年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迈向全面小康。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高达7.7亿

  人,到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下降到1660万人。特别是党的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之大、效果之彰,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中国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2018年6月,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25亿、1.91亿、2.3亿。今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富足的生活。

  70年,我们创造了科技进步的伟大奇迹。新中国70年,是创造科技进步奇迹的70年。在这70年中,我们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科技队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多复变函数论、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成就,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纳米科技等基础科学突破,“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等工程技术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也为我国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井喷式发展。古老的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踏浪前行。

  70年,我们创造了制度创新的伟大奇迹。一部新中国成长史,就是一部辉煌的制度创新史。在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推进现代化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全新创举,没有现成的教科书可供学习,没有成熟的发展模式可供模仿,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创新。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制度创新的伟大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构建起和谐的党际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开辟了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崭新道路,等等。新中国70年的制度创新,为人类制度文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70年,中国创造的奇迹还有很多。这一个个奇迹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大景象。

  祖国70年变化感悟心得【2】从1949年到2019年,新中国成立了7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

  40年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由70年前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中国变成了现在活力四射,繁荣富强的中国:中国以前的小渔村现在变成了大都市;以前的小山村的泥路变成了水泥路;铁路上了青藏高原;南水可以北调;神舟飞船飞上了天;种粮不用纳税;读书可以免费……祖国的日益强大,人民的安居乐业,让我感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从未有过的自豪。在这里,我要写一篇文章,讴歌祖国的沧桑巨变,抒发我心中那份爱国情感。

  在我爷爷的那一代,人们开门是山,抬头就是坡,迈步就是坎。我爷爷奶奶扛东西去县里赶集,光走路就要走上几个小时,卖完东西回到家,天都快要黑了。

  在我爸爸的那个时代,村里人一起花钱建了一条路,这样一来,就方便多了,人们赶集完回到家里,还可以做晚饭呢。

  现在,公共汽车就在我家门前行驶,如果还要去赶集,我想:赶完集回来还来得急做午饭呢。

  现在不仅仅是交通变得方便了,人们用水喝水也变得很方便。我爷爷小的时候,想喝水要到一条河里去挑。据爷爷回忆,那条河离家很远很远,家里人想喝水用水时,要拿着水桶到河里去挑,那条河离家有几公里远,来回要好几个小时。而且那条河的河水浑浊,挑来的水妖放上几个小时等谁中的杂物沉下去才可以喝水桶上面比较干净的水。在我爸爸小的时候,全村人花钱打了一口井。从此,要喝水用水就不跑到大老远的河里去挑水了。但是,挑井水喝还是不太方便。现在,我们用水喝水可方便啦!只要把水龙头一开,把饮水机一开,谁就会哗哗地流出来,再也不用到河里,井里去挑水喝啦!从1949年到2019年,我们家乡的变化真的非常大,从以前每天爬山坡,走泥路到现在每天坐公交车,走水泥路;从以前每天去河里挑水用到现在一开水龙头,饮水机水就会哗哗地流出来……既然小小家乡的变化就这么打,那我们的祖国岂不是变化更大。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变得更加繁荣富强!啊,我为我这个繁荣富强的祖国感到无比自豪!

  祖国70年变化感悟心得【3】我的祖国,是盘踞东方的一条雄伟长龙,是世界上经济文化发展强国,那就是伟大的中国。我的祖国,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经历了无数磨难,屹立于世界之林。经过时间的洗礼,我国有巍峨雄壮的五大名山;有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有生命之源黄河长江。这些都是大自然无私的馈赠,都是巧夺天工之作。我国古代还出现了许多文人画家及保家卫国的英雄,唐宋八大家争奇斗艳为国添文采;岳飞精忠报国捍卫祖国边疆;东晋画家顾恺之描绘壮丽山河。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许多海外华侨都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国不仅是文化强国,还是个科技大国。两弹一星的发射是我国地位毅然提升;我国还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舰——辽宁号;我国自主研创大飞机。科技创新是国之根本,所以,我们更要努力学习,拥有一技之长,为国家添砖加瓦。虽然我国经历过无数的磨难,昏君明君历代无数,但正大于邪,正义始终属于我们。xxx事件证明中国不是吃素的,面对日本的挑衅,中国捍卫住了自己的地位向世界证明xxx是中国的。中国不会放弃自己的领土,更不会放弃每一个中国人。面对外来侵略者,全国团结起来,抵制日货,面对困难永不退缩,最终把侵略者逐出中国的地盘。作为中华儿女,作为炎黄子孙,我为我的祖国骄傲,自豪!我们的祖国,在亚细亚的东部,太阳升起的地方。它此刻勇猛、精神:看,在奔流不息的黄浦江两岸,是规模庞大的世博园——这时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园区;在北京,有着一个名叫“鸟巢”的建筑——这时刚刚结束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还有即将在2010年11月12日开始的广州亚运会,都让中国这一条神龙变得更加神采奕奕。但是,我们在欢欣地看着这些令我们自豪的事件时,却不能忘记我们中国以前的伤痛。中国,给了我们黄皮肤黑头发,还给了我们那些深入骨髓的苦难历史:火烧圆明园、八年抗战……这些

  交织着血与泪的故事,这些贯穿着血腥与仇恨的历史都深深的刻在我们的脑海里。当时的中国,是懦弱的,是胆怯的。当时,那条名为中国的巨龙在沉睡。它任凭外国人欺辱,任凭外国人拿着枪,拿着刀在身上乱砍乱轰!最后,在1921年7月23日,它惊醒了,愤怒了!它用它那巨大的爪子开始抵抗!在1949年10月1日,把所有侵略者赶出了中国!当我们伟大的第一任主席——毛主席在*城楼上,对着千千万万的民众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政府,在这天成立了!”的时候,谁还能否认我们的中国——这条巨龙——醒来了呢

  中国这条巨龙虽然已经觉醒,但却伤痕累累:圆明园的战火灼伤了它的皮肤,南京xxx的血液溅满了它的鳞片……它体无完肤,遍体鳞伤。经过我们的上一辈努力去修补,它恢复了,又变得神采奕奕,并开始绽放它的光彩:1974年3月,陕西临潼县宴寨乡西扬村的村民在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打井时,意外地发现了许多碎陶人——这就是名扬中外的兵马俑;2004年1月10日,中国的第一架火箭成功发射升空;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开幕……中国,开始向全世界展现它的风采,开始展现它那独有的文化与魅力。

  我们,有着黄皮肤,黑瞳孔。我们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少年。我们铭记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铭记着中国的笑与泪。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上一辈既然把守护中国的职责交给了我们,我们就就应勇敢的接过!我们就应让我们屹立于世界,让中国屹立与世界!我们要让外国人用一种敬佩的目光看着我们,让他们以一种仰慕的口吻说:“哦!这就是中国!这就是中国人!”

  同学们,我们虽然无需应对国土的沦丧,无需承受战火硝烟,但是我们可能要阻挡不期而来的洪水,抗击非典,预防禽流感,我们要研究转基因,我们要征服沙尘暴,我们要保护环境、维护世界和平……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肩负重任,任重道远。我们会失败,会有挫折。但失败的后面永远是彩虹!

  努力吧!奋斗吧!同学们,让我们中国在亚细亚的东方崛起,在世界

  的东方复兴!祖国70年变化感悟心得【4】在世界的版图上,有一只叫中国的“雄鸡”;在这块版图上生活着

  华夏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人。这几天来的国庆让我们全班都为之激动,为什么?因为祖国它70岁了。

  祖国啊,你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也许在外人看来这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历史过程,可——在我们中国人心中它是伟大的,是刚毅不屈的!

  唐朝时期,中国的所有科技都达到了世界顶峰,这令所有外国人咂舌——中国,果然是个强国。当时,唐朝商业在当时是最发达的,长安城是最繁华的地方,来自波斯、等中亚、西亚已经东南沿海的各地商人汇集于此,做着各种贸易,他们带来他们当地的特产到长安的市场贩卖,然后买进中国的特产和丝绸倒卖到欧洲那些富裕的贵族手里赚取大量的金币。

  渐渐地,历史放慢了脚步,中国也在慢慢的落后,清代采取的政策是封关闭国,这更加的迫使了我们中国发展停止。当是时,没有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虽然这样子有效的对外国侵略者造成了损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起到了一定的自我保护作用。但是这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使中国政治落后。清朝政府的闭关自守,严重阻碍了我国与世界的联系,妨碍了我国对世界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吸收,阻碍了中国经济和航海事业的发展。这种政策的长期推行,进一步导致了国家的闭塞,也使中国的社会发展长期处在停滞状态,在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大大落伍于世界。“落后要挨打啊!”谁都知道这句话,中国的毁灭性时期到了……

  从繁华昌盛转变为战乱频繁,人们名不聊生,家破人亡。1840年——蓄谋已久的战争终于爆发了!此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使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xx清政府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地社会,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

  害。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似乎已经成为了案板上的一块鱼肉任人宰割。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清政府的统治,中国迎来了一丝曙光。但是辛亥革命最终的结果是以失败告终的,这是谁也没有料想到的,但这为以后中国的革命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人们都意识到了自己的爱国意识在不断萌发,这时,中国人民都站起来了,谁也打不垮这个民族,他们是顽强的,这个国家是欣欣向荣的!此后中国再次和世界接上了轨,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奇迹。1949年,毛主席站在*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使所有人都振奋不已,用一个词语说,我们的英雄们“浴火重生”了。

  历史见证了一个不朽国家的风雨,这个国家叫“中国”,这个民族是炎黄子孙的后代,是黄河母亲养育了我们,是英雄们的鲜血创造了所有的辉煌,才有了现在的成就。让我们为代表自己祖国母亲的国旗致敬,是他们造就了一切。

  祖国70年变化感悟心得【5】祖国,您变了,您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贫穷和脆弱,您正不断走向繁荣与昌盛。祖国,您变了,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交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您的变化,我们有着深深的挂念与感激。起先,我们家乡十分穷困,有的全家老小都住在一间房子里,家具更是少之又少,只有床、桌子以及凳子,真可谓是家徒四壁啊!而现如今,好多家庭都住上了大房子:三室一厅,三室二厅,甚至是几栋别墅。里面的家具更是一应俱全:书架、衣柜、茶几,更有华丽的灯饰,豪华的地板,飘逸的窗帘……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家变得更美丽、温馨。祖国,您不仅为我们带来了温暖,还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现如今,告别了泥泞小路,告别了辛苦的“11路”,平整的柏油公路随处可见。大街小巷上车来车往,既方便,又快捷,能够为我们节省许多体力和时间。我们借着平稳、快速的交通工具,犹如一支利箭行驶在旅途中,行驶在日新月异的人生轨道上。另外,还有手机,还有电视、网络,您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便捷

  交通。祖国,您犹如我们的母亲,为我们提供温暖的拥抱,为我们创造

  方便、快捷的条件,作为您的孩子,我要报答您!我决定以后努力学习,去海外留学,等到我学成归来的那一天,

  就是我报答你的那一天!

篇七: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感悟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中国现代化的反思

  —读《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有感

  华美玉

  (化工学院,化学工程,1300507067)

  摘

  要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概念。本文拟对读《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后感,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阐述中国现代化发展。重点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历程,即中国是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的;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哲学基础,说明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即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

  引言

  北京师范大学杨耕教授新作《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从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的实践”到第三章“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及其特征”为上篇,主要从理论上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客观根据,以及经济较为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的形成及其特征;从第四章“世界历史中的东方社会及其命运”到第十二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双重动力”为中篇,主要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历程,改革开放的内在矛盾、根本动力、历史作用和伟大意义;从第十三章“邓小平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到第十八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中国走向21世纪”为下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哲学基础,说明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着中国走向21世纪。

  1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一、中国: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以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典型国家”为蓝本的,然而,中国却是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直接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在这种“奇特”的历史现象面前,有的人重归于形而上学,或者认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错误选择,或者认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错误理论。在本书作者看来,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确改变了世界历史的传统走向,但它本身又是资本主义开创的世界历史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冲突和渗透的必然结果。中国是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的,同样,中国也将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世界历史即指整个人类历史,各民族、各国家进入全面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使整个世界“一体化”以来的历史,它是相对于民族的地域狭隘性以及民族历史而言的。世界历史在今天已经是一个可经验的事实,但它却形成于现代,即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以惊人的洞察力注意到了这一历史趋势,他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一命题表征了这一历史趋势,并认为“世界史不是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表明“世界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世界历史形成之前,人类总体历史和具体民族历史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在世界历史形成之后,任何民族或国家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历史的影响,并在这种影响下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形”。如果无视这种整体化的趋势,继续闭关自守,那么,前途只有一个,即最终被“强力”拖进世界历史的运行轨道。马克思指出:“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然而,“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世界性以民族性为基础,但它又不是民族性的简单叠加。作为一种整合值,它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使民族性在某种程度上发生“变形”,使之协调于世界性。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中,某些落后民族或国家内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会较快地达到计划状态,并产生同发达国家“类似的矛盾”。马克思指出,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然而,“对于某一国家内冲突的发生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等这种矛盾在这个国家本身中发展到极端的地步。由于同工业化较发达的国家进行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竞争,就足以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较为落后的民族就不必一切“从头开始”,亦步亦趋地沿着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走下去,在发达国家的“历史启示”下,它能够缩短矛盾

  2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的解决过程,以“跳跃式”的发展走向世界先进行列。(二)、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中国是在20世纪中叶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的。20世纪中叶,中国的生产力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即落后与先进并存,个体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占90%,现代工业占10%。这表明,中国的生产力具有二重性。正是这种二重化的经济运动造成了“两个中国的命运”,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发展具有两种可能性,即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或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能性中的哪一种能够成为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世界历史的走向。在研究中国历史时,有的人总是不顾及历史必然性而沉湎于“如果„就„”的假言判断中。在他们看来,如果戊戌变法成功了,中国就不会如此落后;如果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资本主义,今天就如何如何。然而,历史运动有其内在逻辑,它并不以“如果„就„”的公式转移。实际上,对于历史研究来说,“如果„就„”的论断是永远不能被验证的,因而是没有科学意义的。沉湎在这种研究方式中,我们得到的就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思辨的历史。这绝不是误认为风车为妖魔的堂·吉诃德式的战斗,而是实实在在的两种历史观,即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对立。(三)、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世界历史中,或者说在“开放的世界“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的深刻含义在于,一方面必须在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中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必须把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额东西变为自己自主活动的条件,变成创造自己”特色“的基础。正是由于深刻地洞察到世界历史对不同民族以致整个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马克思对交往与开放的世界性发展寄予巨大的希望,并认为随着交往的普遍增长和交往的普遍发展,生产力的普遍增长和交往的普遍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两大前提。“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中国是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的,同样,中国也只有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向共产主义。中国的未来发展与世界历史息息相关,只有在世界历史中发展起来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代表中国的未来。

  二、从“中国工业化道路”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嬗变,标志着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实现现代化,重构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构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进程的悲壮主题,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思索与奋斗、光荣与梦想。新民主主义革命

  3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开辟了通向现代化的现实道路,对“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探索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终于“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寻觅及其文化难题的解答按照毛泽东的观点,中国式被西方资本主义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结合,吧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资产阶级民族”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制度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因此构成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重要矛盾。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任何一种社会运动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首先解决这种矛盾。所以,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在中国实现,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不可轻易的必要的形式”。同时,由帝国主义入侵而引发的中国现代化运动,其价值目标就是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地位,恢复民族赖以发展的自主独立,因此,当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时,它就不仅为社会主义创造了前提,而且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开辟了现实的道路。(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但它本身并没有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因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际,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任务;在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之际,又提出并探讨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根本内容,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讨实际上就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讨。在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中,首先就是国家工业化,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其次是政治民主化,使“人民主权”由概念转化为实际生活。再次是建设现代文化,“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民族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由此可见,毛泽东在探寻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式道路,即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尽管这条路线不是那么明晰,但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讨毕竟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河,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一条富有原创性和启示性的思路。

  三、邓小平哲学思想: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特殊地位就在于,他回答了向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在邓小平理论中,我们把握到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并透视出了一种融化于当代中国实践活动中的唯物辩证法,即邓小平哲学思想。在《哲学反思》中作者提到,邓小平理论就是一种哲学思想。在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构想”中,深藏于背后并渗透于每一个具体“构想”

  4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中的,就是其哲学思想。学者断然拒接这样一种观点,即邓小平理论“没有界定明确的哲学深度”。在经典的象牙塔中待长了,哲学就会成为一种玄思,它是符号、逻辑、概念群的深层运转。邓小平哲学思想就是这样一种哲学,它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孕育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直接产生于邓小平独特的实践活动之中;它表现为一种高超的思维艺术,通过各种各样的具体思考过程和活动过程显示出来,并转化为中国人民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然而你要直接找到它,它却不见了;你要到这里来寻找各种哲学术语,这几乎是一种空想。这里,你要把哲学理解的模式倒过来。按照经典的框架操作,你将一无所获。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阐述其哲学思想,但由于他深悟哲学的实质,同时又由于他与中国半个多世纪发展息息相关,因而在新的时代能够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身份,无比广阔地展开他那独具特色的哲学思想。只有从这一特殊的途径,我们才能发现邓小平哲学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

  结语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最突出特征和最重要意义就在于,它把现代化、市场化和社会主义改革这三重重大的社会变革浓缩在同一个时空中进行了,构成了一场史无前例、艰难复杂而又波澜壮阔的伟大的社会变迁,它必然引发一系列重大的哲学问题,也必然会给哲学思考开辟一个广阔的社会空间。关注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探讨其中的规律性,思考并重建民族的生存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5

篇八: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感悟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中国现代化的反思

  —读《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有感

  华美玉

  (化工学院,化学工程,1300507067)

  摘要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概念。本文拟对读《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后感,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阐述中国现代化发展。重点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历程,即中国是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的;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哲学基础,说明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即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

  引言

  北京师范大学杨耕教授新作《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从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的实践”到第三章“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及其特征”为上篇,主要从理论上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客观根据,以及经济较为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的形成及其特征;从第四章“世界历史中的东方社会及其命运”到第十二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双重动力”为中篇,主要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历程,改革开放的内在矛盾、根本动力、历史作用和伟大意义;从第十三章“邓小平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到第十八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中国走向21世纪”为下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哲学基础,说明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着中国走向21世纪。

  一、中国: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以资本主

  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典型国家”为蓝本的,然而,中国却是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1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直接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在这种“奇特”的历史现象面前,有的人重归于形而上学,或者认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错误选择,或者认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错误理论。在本书作者看来,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确改变了世界历史的传统走向,但它本身又是资本主义开创的世界历史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冲突和渗透的必然结果。中国是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的,同样,中国也将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世界历史即指整个人类历史,各民族、各国家进入全面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使整个世界“一体化”以来的历史,它是相对于民族的地域狭隘性以及民族历史而言的。世界历史在今天已经是一个可经验的事实,但它却形成于现代,即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以惊人的洞察力注意到了这一历史趋势,他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一命题表征了这一历史趋势,并认为“世界史不是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表明“世界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世界历史形成之前,人类总体历史和具体民族历史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在世界历史形成之后,任何民族或国家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历史的影响,并在这种影响下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形”。如果无视这种整体化的趋势,继续闭关自守,那么,前途只有一个,即最终被“强力”拖进世界历史的运行轨道。马克思指出:“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然而,“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世界性以民族性为基础,但它又不是民族性的简单叠加。作为一种整合值,它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使民族性在某种程度上发生“变形”,使之协调于世界性。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中,某些落后民族或国家内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会较快地达到计划状态,并产生同发达国家“类似的矛盾”。马克思指出,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然而,“对于某一国家内冲突的发生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等这种矛盾在这个国家本身中发展到极端的地步。由于同工业化较发达的国家进行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竞争,就足以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较为落后的民族就不必一切“从头开始”,亦步亦趋地沿着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走下去,在发达国家的“历史启示”下,它能够缩短矛盾的解决过程,以“跳跃式”的发展走向世界先进行列。(二)、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

  中国是在20世纪中叶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的。20世纪中叶,中国的生产力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即落后与先进并存,个体农业经济

  2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和手工业经济占90%,现代工业占10%。这表明,中国的生产力具有二重性。正是这种二重化的经济运动造成了“两个中国的命运”,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发展具有两种可能性,即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或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能性中的哪一种能够成为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世界历史的走向。

  在研究中国历史时,有的人总是不顾及历史必然性而沉湎于“如果,就,”的假言判断中。在他们看来,如果戊戌变法成功了,中国就不会如此落后;如果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资本主义,今天就如何如何。然而,历史运动有其内在逻辑,它并不以“如果,就,”的公式转移。实际上,对于历史研究来说,“如果,就,”的论断是永远不能被验证的,因而是没有科学意义的。沉湎在这种研究方式中,我们得到的就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思辨的历史。这绝不是误认为风车为妖魔的堂•吉诃德式的战斗,而是实实在在的两种历史观,即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对立。(三)、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世界历史中,或者说在“开放的世界“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的深刻含义在于,一方面必须在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中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必须把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额东西变为自己自主活动的条件,变成创造自己”特色“的基础。

  正是由于深刻地洞察到世界历史对不同民族以致整个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马克思对交往与开放的世界性发展寄予巨大的希望,并认为随着交往的普遍增长和交往的普遍发展,生产力的普遍增长和交往的普遍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两大前提。“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中国是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的,同样,中国也只有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向共产主义。中国的未来发展与世界历史息息相关,只有在世界历史中发展起来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代表中国的未来。

  二、从“中国工业化道路”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嬗变,标志着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实现现代化,重构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构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进程的悲壮主题,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思索与奋斗、光荣与梦想。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通向现代化的现实道路,对“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探索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终于“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寻觅及其文化难题的解答按照毛泽东的观点,中国式被西方资本主义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结合,吧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资产阶级民族”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制度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因此构成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重要矛盾。在20世纪

  3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上半叶的中国,任何一种社会运动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首先解决这种矛盾。所以,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在中国实现,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

  这个“不可轻易的必要的形式”。同时,由帝国主义入侵而引发的中国现代化运动,其价值目标就是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地位,恢复民族赖以发展的自主独立,因此,当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时,它就不仅为社会主义创造了前提,而且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开辟了现实的道路。(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但它本身并没有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因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际,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任务;在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之际,又提出并探讨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根本内容,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讨实际上就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讨。

  在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中,首先就是国家工业化,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其次是政治民主化,使“人民主权”由概念转化为实际生活。再次是建设现代文化,“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民族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由此可见,毛泽东在探寻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式道路,即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尽管这条路线不是那么明晰,但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讨毕竟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河,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一条富有原创性和启示性的思路。

  三、邓小平哲学思想: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特殊地位就在于,他回答了向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在邓小平理论中,我们把握到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并透视出了一种融化于当代中国实践活动中的唯物辩证法,即邓小平哲学思想。在《哲学反思》中作者提到,邓小平理论就是一种哲学思想。在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构想”中,深藏于背后并渗透于每一个具体“构想”中的,就是其哲学思想。学者断然拒接这样一种观点,即邓小平理论“没有界定明确的哲学深度”。

  在经典的象牙塔中待长了,哲学就会成为一种玄思,它是符号、逻辑、概念群的深层运转。邓小平哲学思想就是这样一种哲学,它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孕育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直接产生于邓小平独特的实践活动之中;它表现为一种高超的思维艺术,通过各种各样的具体思考过程和活动过程显示出来,并转化为中国人民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然而你要直接找到它,它却不见了;你要到这里来寻找各种哲学术语,这几乎是一种空想。这里,你要把哲学理解的模式倒过来。按照经典的框架操作,你将一无所获。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阐述其哲学思想,但由于他深

  4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悟哲学的实质,同时又由于他与中国半个多世纪发展息息相关,因而在新的时代能够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身份,无比广阔地展开他那独具特色的哲学思想。只有从这一特殊的途径,我们才能发现邓小平哲学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

  结语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最突出特征和最重要意义就在于,它把现代化、市场化和社会主义改革这三重重大的社会变革浓缩在同一个时空中进行了,构成了一场史无前例、艰难复杂而又波澜壮阔的伟大的社会变迁,它必然引发一系列重大的哲学问题,也必然会给哲学思考开辟一个广阔的社会空间。关注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探讨其中的规律性,思考并重建民族的生存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5

推荐访问: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感悟 中国 发展历程 感悟

热门文章

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用到演讲稿,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1尊敬的

2022年度中考优秀作文素材别样美三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中考优秀作文素材别样的美精选三篇》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雨过天晴,花坛边上,几只蜗牛缓缓的爬行着,留下一道彩虹般的痕迹,那柔软的外面,是坚硬的外壳,那也是一道的美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素材别样的美精

《********大宣讲特别节目》直播观后感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大宣讲特别节目》直播观后感【精选】》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对网友有用。,安全,在学校里,在校外,安全这个词恐怕是再熟悉不过了吧,让将安全铭记心中,时进刻刻都做到安全,让父母不再操心,让长辈不再担心,让安全从我做起,从身边

建团百周年活动策划

《2022建团百周年活动策划【精选】》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党的领导是共青团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无论是中国早期青年团的建立,还是中国共青团的正式成立,都离不开党的领导。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建团百周年策划【精选】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20

大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精选文档)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大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这个暑假过得是否充实呢,有些小伙伴在假期中参加了实践,那么如何做一份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大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22大一暑假社会

2022员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本合集(范文推荐)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员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培训能让员工不断的提高,并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缺点。经过员工培训,你一定有许多的收获,不妨来写一篇员工培训心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员工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

2022不期而遇作文600字初中记叙文

《不期而遇作文600字初中记叙文》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对网友有用。,美词,像是袭袭的寒风慢慢轻掠大地,刺刺的,一缕****的阳光下有一小缕的橘红色静静的生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不期而遇600字初中记叙文,一起来看看吧!不期而遇作文600字篇一苏轼有语人间有味是清欢,或许正是

2022年度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范本

《2022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范文【精选】》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园清明节主题总结,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2022幼儿园清明节

2022年大学生档案自我鉴定300字10篇

2022年普通大学生个人社会实践实习报告精选服务社会做好思想准备和业务准备,公司内部电脑系统都是统一英文系统,就要求自己以职场……[详细]2022年党员思想汇报例文两篇【完整版】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历过苦难的中国,工作以及生活中,特别是通过学习党章党纪……[详细]企业员工服务意识培训心得体会

以小见大作文500字范本(范文推荐)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以小见大作文500字范文【精选】》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这里小编

2022年度有关安全学习心得合集(2022年)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有关安全学习心得》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么做能够提升的书面表达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

小学品德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本合集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小学品德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www fwwang cn]。时光飞逝,如梭之日,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有许多的艰难困苦,是时候在工作总结中好好总结过去的成绩了。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小学教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