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教育改革的背景7篇
清朝教育改革的背景7篇清朝教育改革的背景 晚清数学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 [摘要]本文结合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对晚清的数学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刻剖析,对比当今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朝教育改革的背景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清朝教育改革的背景
晚清数学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
[摘要]本文结合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对晚清的数学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刻剖析,对比当今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与方法。[关键词]晚清教学教育改革社会背景
中国数学教育源远流长,最早的数学传播是与天文、巫术密切联系的。我国早期的教育是从宗教活动中演变而来的,古代的“库”便是养老、宗教和教育结合的场所,可以说古代的宗教活动是学校教育的萌芽。我国正式有数学教育的文字记载是从西周开始的,发展到清代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清末前数学教育发展情况
1.在官、私学中出现数学教育活动。先秦数学的主流是实用,建立了先进的十进制值制记数法,出现“九九乘法表”,发展了各种实用的计算方法与测绘方法及工具,深刻地影响了后世数学的发展。春秋战国时代,由于手工业、土木工程等的发展,积累了较多的几何知识。西周时期,在官学中将“礼、乐、射、御、书、数”作为教育内容,是贵族从政必备之术,在大学阶段学习。书、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之必需,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西周将数学视为“艺”,并确定以“九数”作为数学教育内容。这种源于社会生活实际应用的数学模型,对中国数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出现了政府设立的数学专科学校。隋唐时期,包括隋唐、五代,这是数学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隋文帝初,设立了国子监,下属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和算学。这是首次由政府设立的数学专科学校,教学章程是教学大纲确立的依据,大纲是章程的具体实施。元代统治者崇尚理学,中央官学也不再设立算学,学科以理学为主。但在理学中数学研究水平之高,教学效果之好是古代各朝所罕见。
二、清末数学教育改革社会背景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和最终走向灭亡的时期。这个时期有着深深的封建王朝的历史烙印,同时新思想、新观念也不断的冲击着封建统治。1.清末数学教育历史背景。1840年的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占中国领土,奴役中国人民。科举制度自隋朝开始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1300多年,几度改革均未能推翻,自身一定有一种可以存在的价值。科举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确定了由政府出面招考,考生几乎没有身份、阶层、职业等限制,反映了科举的开放性特征,这就突破了血缘关系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广大下层民众有了入仕机会,体现出一种平等精神、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的竞争机制,为了实现公正,政府还制定了一整套详尽而又严密的考试规则。这种在形式上体现了平等、公正,为平民开辟了登进之途,增加了社会内部的流动性,消解了社会内部的张力,适应了封建社会的政治需要[3]。传统的封建教育体系由科举制度、私塾、书院及府州县等官学构成,以培养封建官吏为根本目标,以经义诗赋、八股文为教育内容,儒学理论是至高无上的思想权威和判别是非的标准。科举考试内容空疏无用,缺乏实学内容。科举考试的弊端之所以在清末日益显现,主要原因是其内容和形式上不能适应社会变化。发展到明清,只剩进士一科。科目的狭窄,直接导致了培养人才的单一。2.封建科举制度的改革。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级各类的人才,包括政治人才和科技人才。而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型人才。在民族危机更加深重,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的情况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十分迫切,全国废科举的呼声因而日益高涨。洋务运动时期,一些洋务派官僚提出增设算学、艺学之科的主张,倡导实业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动议,终于于1888年录取算学举人1名,这是改革科举的第一次突破[4]。在这以前,188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被授予五品官衔,这两件事给传统的科举取士制度以沉重的打击。1898年诏开“经济特科”和“经济正科”,广取经世致用之士。但这些都是在传统科举之外,给学习西学的人打开了一条晋升之路,于传统的科举制度本身并无多大更改。1898年6月22日,光绪帝下令废八股,改试时务策。虽对科举的改革很不彻,清廷迫于形势,在1898年的8月,正式废除了科举制度。自隋朝实行,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终于走到了它的尽头。科举制的废止,扫除了学校发展的障碍。清末时期的数学教育就充满了这个时期的特点。
三、小结
纵观晚清学校数学,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普遍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晚清学校数学教学注重实践和应用,对目前我们学校数学教学很有借鉴意义。目前,学校数学教学有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课外实践的现象。教学实践
在整个数学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很小,更谈不上实践伴随着课堂教学而进行。就数学专业而言,据统计,学生在四年的数学学习过程中,用于实践的时间不足整个课堂理论教学时间的百分之二,影响了学生对教学工作的迅速适应。面对缺乏实践的困境,一些学生在进入高年级后纷纷在课余寻找实践的机会,如课外教学和个别辅导等。虽然其中有经济利益的驱动,但不能否认学生渴望实践锻炼的愿望。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我们有责任为他们创造和提供诸如家教或课堂教学,就师范数学专业学生的实践锻炼来说,应该充分利用己经建立的教学实习基地,除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实习外,更可以在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有计划地分批派遣他们赴教学基地进行实习。我们还可以挖掘校内潜力,尝试让高年级的学生教学或辅助教学低年级的学生或非数学专业的学生,让他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经验,经受锻炼。
参考文献[1]吴文俊.中国数学史大系(第八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李兆华.中国近代数学教育史稿[M].济南:山东出版社.2005.[3]李迪.中国数学通史(明清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4]赵娜.清末科举考试内容改革述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篇二:清朝教育改革的背景
清末师范教育发端背景及其思想内涵
作者:申国昌孙佳瑾
来源:《教师教育论坛(高教版)》2020年第01期
摘要:近代中国师范教育发端于1897年的南洋公学师范院。师范教育肇始于此时的原因:一方面是洋务运动以来新式教育快速发展对大批合格师资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是教育救国思潮驱动、西学东渐与中体西用的牵引。我国师范教育办学实践活动能于清末得以开启,得益于晚清教育思想家的极力呼吁与倡导,其中影响最大、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张之洞与梁启超。这两位教育家分别在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时期站在教育救国的角度去大声疾呼应兴办师范教育,培育中国师资,促进教育发展,从而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关键词:清末时期;师范教育;背景;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995(2020)01-0072-07
師范教育,是教育的母机。近代梁启超置身中西文化交锋的特殊时期,深感兴办师范教育的重要性,为此,他明确提出:“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1]35正是在开明思想家的呼吁下,在西学东渐与教育救国思潮的推动下,我国终于在19世纪末开启了师范教育。1897年盛宣怀在南洋公学设立师范院,标明中国拉开了师范教育的序幕。“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同样,教师教育发展理应回溯其发展历程、反思其利弊得失,因此,研究中国师范教育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一、清末师范教育发端的背景与动因
近代中国社会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近代中国教育却始于1862年创建的京师同文馆。因为中国首次出现与西方教育接轨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校教育,从此西学开始纳入教育内容,班级授课制的首次采用,现代管理模式走进学校,这些均具有标志性意义,一改以往传统教育的课程、教学与管理模式,给历经数千年施行传统教育的中国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气象。然而,近代中国师范教育发端于1897年的南洋公学师范院。师范教育肇始于此时的原因:一方面是洋务运动以来新式教育快速发展对大批合格师资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是教育救国思潮驱动、西学东渐与中体西用的牵引。
(一)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
中国社会进入近代以来,西方文化教育借助军事与政治力量逐步浸染古老的神州大地,中西文化教育进入碰撞、博弈与交锋时期。在西方先进的坚船利炮威迫下,清政府改变了以往闭关锁国、妄自尊大的传统思维,看到了西方先进器物背后的科技与教育的发达,因此,启动试图强兵富国的洋务运动。在办理洋务企业过程中,遇到的首要困难是人才问题。于是从1862年开始陆续兴办语言学堂、军事学堂、科技学堂等各类新式学堂,语言学堂主要有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湖北自强学堂等,军事学堂包括天津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直隶武备学堂、湖北武备学堂等,科技学堂主要有福建船政学堂、天津电报学堂、上海电报学堂、福建电气学塾等,这些学堂采取与传统教育完全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培养目标、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日常管理、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均采用现代西方教育模式,着实给千余年来奉行固有传统办学模式的中国教育带来了一股新风,使中国教育走上了与国际接轨的近代化道路。
然而,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第一,尚未形成系统的学校教育体系。洋务学堂大致相当于中学教育层次,因而当时的新式学堂可谓“空中楼阁”,下无基础教育,上无高等教育。第二,地域分布不均匀。洋务运动期间兴办的新式学堂,大都集中于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等城市,中西部地区很少,导致新式教育在全国的影响力有限。第三,教育内容设计不够科学。中西学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与有效结合,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西学学习仅限于皮毛,正如鲁迅所批判的那样:“上午声光化电,下午子曰诗云。”第四,缺乏受过系统师范教育的本国师资。洋务学堂的教习分中国教习和外国教习,洋教习是直接聘任的国外来华传教士,洋务学堂大都是洋教习,因此,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讲道:“一切教习,多用西人。西人言语不通,每发一言,必俟翻译展转口述,强半失真,其不相宜一也。……西人于中土学问,向无所知,其所以为教者,专在西学。”[2]445而仅有的少数中国教习也多来自饱读儒家经典的旧知识分子,这些中外教习中接受过系统师范教育的甚少。
在甲午海战之后,洋务派苦苦经营三十多年的北洋舰队被“蕞尔岛夷”——日本打败,使得这个老大帝国无地自容,同时也引发了大清臣民的彻底反思,并重新审视东方小国日本。从此中国人开始学习和借鉴日本文化教育,不仅大批中国留学生涌向日本,而且为了“开民智”参照日本建立初中高三级学校体系。甲午战争之后,“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遍设学校,复古法,采西制,以教多士”[2]446。随着中小学堂的不断增加,培养大批适合新式学校教育的师资势在必行。
(二)教育救国思潮的驱动
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国家接连不断地发动多次战争,清政府屡屡失败,每次战争均以签定不平等条约而告终,大清帝国的尊严丧尽、威风扫地。在清末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社会各阶层有民族自尊心的国人均试图从各个层面掀起挽救民族危亡命运的运动,譬如军事救国、革命救国、政治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文化救国,等等。其中倡导与参与教育救国的人士也来自各个领域和阶层,有来自清朝统治集团的要员,如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等;有来自维新改良派的代表,如郑观应、冯桂芬、王韬、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还有实业家及封疆大吏的幕僚,如盛宣怀、吴汝伦、张謇、严修等。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代表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统治集团要官看到了教育在挽救民族命运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观念促使他们产生教育救国的理想并开始了初步教育改革。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创办开始到甲午战争爆发前,创办了首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到欧美,翻译西学著作,这些对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和教育理念具有积极作用。
19世纪90年代是中国近代历史变革与转折时期,正如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所讲:“19世纪90年代是转折点,当时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首次从通商口岸大规模地向外扩展,为90年代中期在士绅文人中间发生的思想激荡提供了决定性的推动力。”[3]27尤其是甲午战争中国惨遭失败,民族危机的现实更激发人们去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当时的知识分子更多关注的是日本近代强国经验,形成了教育是国家图强重要途径的共识。倡导维新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思想家极力倡导教育救国,大力呼吁发展教育,通过开启民智、提高国民素质来拯救民族危机。1892年郑观应就提出学校教育是治理国家的关键的论断,他说:“学校者,造就人才之地,治天下之大本也。”[4]509康有為于1895年在《公车上书》中也强调:“夫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5]97将人才视为国力强弱的关键,人才培养有赖于教育。梁启超也于1896年在《变法通议》中讲道:“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智恶乎开,开于学;学恶乎立,立于教。”[2]433将兴学校、开民智作为强国富民的第一要务。
篇三:清朝教育改革的背景
人文学院09届学年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清末新政与中国教育制度近代化
姓学
名号
邓永芳20091201119人文学院09级历史1班李可
2011年12月
所属系专业年级指导教师
清末新政与中国教育制度近代化
:【摘要】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是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制度的基础上,摘要】
伴随着以科举制为核心的传统教育制度的解体,促成了许多新的具有现代化特征的积极教育制度因素的大量出现。这次教育改革从教育立法、教育结构、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推动着中国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完成了中国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关键词】:清末新政;近代化;教育制度关键词】清末新政;近代化;肇始于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史上自上而下发起的最后一次旨在救亡图存的自强运动。它的出现是严峻的民族危机和由此而产生的强烈的危机意识与高涨的变革呼声双重作用的结果。尽管清末新政随清朝的灭亡而结束,但是它历时十年,各项改革措旖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杜会在总体上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政治、官制、司法、财政、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均见成效。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20世纪的头10年无疑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时期。在清末改革中,最早施行且影响较大的当属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堂、设立教育行政管理机构、颁布教育法规、制定教育宗旨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无一不促进了中国旧式的封建教育向近现代教育的转变,标志着中国的教育开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清末教育改革堪称中国教育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它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中国的近代教育制度,在中国改革史上和教育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相当程度的历史进步意义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虽然清末教育改革没有完全脱离“中体西用”的旧藩篱,但它从教育立法、教育结构、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推动着中国教育制度之近代化,奠定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方向,实现了中国教育制度由无系统向系统化的转变,推动着中国教育现代的进程。
一、废除科举制度,传统教育制度解体废除科举制度,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发端于隋朝,兴起于唐朝,在历史上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它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和察举制。唐朝以前,选拔官员主要依靠世卿世禄制或察举制,前
者的选拔标准是血缘关系,后者则靠德行和才学,但更关键的在于得到权贵的赏识和举荐。大批寒门子弟通过科举进入官府,形成与门阀势力相抗衡的力量,他们打破了士族的政权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为封建政权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缓和了社会矛盾,减轻了吏治腐败,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公平。这些人才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过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但经过一千年后,这种制度已经走向反面,成为了桎梏人们思想,阻碍历史前进的障碍,其危害引起了社会的批判。明末清初著名的顾炎武曾悲愤地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①而到了近代,伴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形成了对人才体系更新的要求,科举制显然无法担负培养以现实主义为特征的科学技术人才和社会变革人才的使命。在一片批判声中,迫于时势,1901年实施新政,清政府随即颁布改科举之上谕:“著明年为始、、、、、、一切考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自此,八股文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同年8月,清政府又下令“嗣后武生童考试及武科乡会试着即一律停止”。②1903年11月,张百熙、张之洞、荣庆联合上《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请求“自下届丙午科起,每科递减中额1/3,侯来科中额减尽以后即停止乡试会试”。③这一奏折得到得到清政府的首肯,并准照此执行。1905年各省督抚会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折》,奏请立停科举,以广学校。在这种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清政府颁布上谕:“著即丙午科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乡科考试亦即停止”。④自此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盛行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正式寿终正寝,扫除了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道路上的重要障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近代学制的产生,教育立法近代化近代学制的产生,的产生
法制化是教育近代化的重要特征,而要实现教育的法制化,是以教育立法为开端,通过教育法规实施得以实现的。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由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此学制由一系列具体学堂章程组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独立的较完备的法定学制和我国第一个较完整的教育法规系统,是中国近代教育走向依法执教的开端。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百熙、
张之洞等拟定的一系列学堂章程、教育法规,即(奏订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其中《学务纲要》为设办各学堂的纲领性文件,涉及学校培养目标,学校系统设备考试奖惩等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务纲要》为我国第一部较为全面的教育基本法。《各学堂管理通则》涉及学校教务、作习、礼仪、校园建设等,是当时学校行政管理的法律依据,可称之为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学校行政管理法。《任用教员章程》则严格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教员的职责、资格及教员基本义务,可以说是我国教育法制史上的第一部教师法。《实习学堂通则》其内容则涉及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职责,是我国最早的职业教育法规。此外该学制还涵盖了各级各类学校法规,包括普通教育类法规、幼儿教育法规、大学高等教育法规、师范类教育法规、职业教育法规等等,共计22个。分析该学制的广泛内容,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实业教育、从师范教育到留学教育、从教育行政到学校管理都制订了一系列法规,形成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较为完备的教育法规系统,是中国近代教育立法之发端,对于当时的教育改革和此后我国的教育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辛亥革命后的《壬子癸丑学制》就是在该学制的基础之上而制订的。这些立法为我国近代教育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提供了法律依据,推动着我国近代教育走向法制化的发展轨道。
三、建立近代教育结构,完善近代教育学制建立近代教育结构,育结构
在废科举、兴学堂的过程中,还产生了《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和《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这是中国最早的学制。前者因不够完备而没有实行,后者则明确地规定,学堂教育从蒙养院开始,招收3一7岁幼儿,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初等小学堂,招收7岁以上儿童人学。高等小学堂招收初等小学毕业生人学,学习年限4年,这相当于现在的小学。中学堂招收高等小学堂毕业生,同等学历亦可报考,学习年限5年,类似于现在的初中。高等学堂招收中学堂毕业生,学习年限3年,要求各省城必设一所,类似于现在的高中。大学堂招收高等学堂或大学预备科毕业生,修业年限除政法、医学为4年外,其余皆3年,类似于现在的大学。通儒院是全国的最高学府,属研究院性质,只有具备分科文学毕业资格或学历相等者,经分科大学教员会议选定,复由总监
督核定,方可人学,学习年限5年,类似于现在的研究生教育。这种从学前教育蒙养院到研究生教育通儒院的相互衔接,构成了我国近代教育结构的纵向体系。从横向分析,癸卯学制规定之教育类型结构除普通教育外,还涉及师范教育、实业教育两大体系,师范教育分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两级;实业教育则有初等、中等、高等三级实业学堂、艺徒学堂、实业教员讲习所等。专业涵盖了农工商,女子教育、留学教育亦在教育结构之列。与此同时,按办学方式来分,则出现了公办、官办私办相结合的灵活办学方式,民间教育与官办、公办教育融合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横向纵向的教育结构共同奠定了我国现代教育结构的基础。当然有些教育结构层次,如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师范教育、留学教育等早在19世纪末便开始试办或出现,但值得指出的是当时皆处于萌芽状态,未形成体系,真正走向正规化系统化则是从新政时期开始。以教育之母师范教育为例,早在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就提出:“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要义。”⑤但却未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直至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师范教育系统才得以确立。而其他重要教育阶段,如学前教育则是在1901年8月上谕中第一次提出,上谕令各州县多设蒙养院学堂,自此中国有了学前教育。无疑,在新政教育改革热潮中,近代教育体系结构真正建立,建构了我国现代教育结构的模型。
四、变革传统教育行政体制,教育管理近代化变革传统教育行政体制,
中国传统的教育行政体制以科举考试管理为基本特征,没有专门管理教育的机关。从礼部国子监到学政、府县学官,教育管理职能狭窄,且一直未能形成独立的系统,始终是各级政府机构的附庸或由政府官员兼管。科举考试的废除,学堂的勃兴,引发了教育行政体制的大变动。1905年12月清政府谕令设立学部,序列礼部之前,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自此教育行政才从礼部中独立出来,结束了以往中央与地方教育行政各不相属,各自为政,国子监在礼部下实行纯属名义上管理全国教育实则不相闻的历史,是中国教育行政近代化的起步。之后,又建立了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各省设提学使司,管理地方学务,
为各省统一的新式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省下府州县教育行政机构为劝学所,任务是划办区域、劝办小学,以期推广普及教育。由此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较完备的三级教育行政体制,此乃我国第一套结构完整、职权明确的教育行政体制,打破了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开中国教育管理近代化之先河。教育行政体制的近代化还体现在职能扩大上,以学部为例,围绕新式教育的发展与管理模式的需要,学部制订了一系列法令章程,使全国教育趋于统一化、规范化。编辑审定教科书,扭转了学堂教学用书混乱的局面。编汀学务统计,发挥中央教育行政的统筹规划作用,为全面掌握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状况,制订教育发展规划提供了客观依据。委派专员巡视学务,遴选高等以上学堂校长及各省学务议长,审视各地办学活动,强化考务管理⋯⋯,这些教育行政职能皆是传统教育行政部门所不具备的而又在新政以后被沿用。
五、实施教学改革,教育内容、方法近代化实施教学改革,教育内容、
清末新政随着新学制的颁布,对传统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变革,从教材编审、课程设置、西方先进教育方法的引人等方面推动着中国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近代化。1901年,张百熙奏称“译书局非徒翻译一切书籍,又须翻译一切课本。今学堂即须考究西政、西艺,自应翻译此类课本。”⑥这是我国近代由政府组织编辑教材的开始。1906年公布了《学部第一次审定教科书凡例》,该凡例对诸如审查对象、审定标准、有效期限及图书售价等作了详细规定,此乃我国近代由教育行政机关审定教科书的开始。1909年学部把所编初小《国文》、《修身》等教科书各第一、第二册招商承印,这是我国部编教科书的开始。而《奏定学堂章程》亦对教科书的编审作了全面详细的规定,指出教科书编写要公私结合,即“官局私家合力编辑。”主张编辑教科书要编写“教科书详细目录”,即今天的教学大纲。认为外国教科书可选“实无流弊者”暂应急用,据统计,当时颁行的书目,中学书籍9种,而西学方面书籍多达72种。在注重教材编审的同时,还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改革,这集中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大量西学、西政、西艺等内容吸收到课程中来。以中学课程设置为例,癸卯学制明确规定,中学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图画、体操、理化、法制理财共12门课,并规定了各学科程度及每星期教
授时刻表和课程表。这些课程既有传统课程的沿用,如读经讲经,亦有西方移植的新式课程,如外国语、理化、博物,甚至理财课程也被纳人到课程设置中。每星期教授时刻表、课程分年表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由国家颁布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雏形。教学计划中的12门课程奠定了我国普通中学课程架构的基础,此后基本上沿用了这一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又一重要内容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西方新式教学方法的移植。传统教育多以实施个别指导的教学组织形式,而教学方法也单一化,以“师授学承”的注人式灌输为主,辅之以自学讨论。清末新政科举废,学堂兴,学生人数激增,采用西方的班级授课制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力量,它能有效地培养较多数量的学生,提高教学效率。1901年以后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开始在全国普遍推广,至今我国学校的教学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可见清末新政对西方班级授课制的引入推广影响之深远。总之,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时期最富有积极意义而又有极大社会影响的内容。清政府原想借此造就“崇尚孔教,爱戴大清国”的人,实现王朝的自我挽救,但无论是在国内新式学堂中还是在留学生中,清政府并没有获得多少为己所用的人才,反而出现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士类的知识分子群体,成为王朝的掘墓人。社会要进步,这是一个不变的常量,它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国家的全面现代化,割舍不掉教育的现代化。清未新政之教育改革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制度层面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如果说,清末新政充当了近代中国社会演进的加速器,那么,清末新政之教育改革则是近代中国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递嬗的推进器,促动着许多近代化教育制度因素的出现,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①②③④⑤⑥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22。沈桐生.近代史资料丛刊.(第27卷).文海出版社,1966。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575。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合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44。司琦.中国国民教育发展史.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81。司琦.中国国民教育发展史.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81。
篇四:清朝教育改革的背景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浅析近年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研究
作者:李奕欣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07期
摘要: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始于1903年,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革新。近年来,随着教育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有关“新政”时期教育改革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学界对“新政”教育的认识也不断丰富加深。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关于“新政”教育的研究进行简要的概括综述。
关键词: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新式学堂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顺应民众呼声进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于1901年开始,“新政”的开展,同时也是为了清政府“立宪”做准备。“新政”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而教育作为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的正式颁布,拉开了“新政”教育改革的序幕。
一、“新政”教育改革之背景研究
“新政”研究主要是集中考察其时代背景,当时中国之外交状况,新式教育推行的状况,及特点、影响等。“新政”开展的背景,多数观点认为主要是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引起国民要求改革的强烈要求,统治者的危机感,以及帝国主义对华策略的改变。总之,晚清时期的教育改革中,强烈体现着教育救国性质[1]77。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学者对“新政”教育背景及特点的研究较少,观点也趋向一致,他们主要对教育改革的内容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新政”教育改革的内容研究
在其改革内容上则主要是集中于教育改革的方针上:废除科举;派遣留学生;兴办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制,是中国教育的重大转折点,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的近代教育的开展减轻了阻力。对科举制的废除的研究,历来是研究“新政”的学者的重点,这一政策,对人们的传统观念带来了冲击,“科举选官制度的终结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转变,人们在职业选择上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2]71。知识分子不再以“为官”作为终身奋斗目标,有的转行成为商人等。教育开始独立于政治,形成了多样化的教育局面,为普及大众教育奠定了基础。
清末派遣留学生,是清末官方对外开放的一大显著体现。学者历来对清末留学的研究也相对较为细致,主要侧重于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规模,对留学过来学生对中国近代发展的影响等。陈学恂与田正平编的《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3]对当时的留学资料进行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了详细的整理,整本资料对“新政”时期,派遣的留学生的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政府对留学生的管理等。
而对新式学堂的研究,近几年来取得较大的关注。综合多方资料文献,新式学堂的创办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大门,对近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学者张小莉在其著作《清末“新政”时期文化政策》中,对新式学堂的经费研究作了较为充分的论述,提出经费主要源于政府资金(包括筹资与拨款);庙产兴学;社会捐助等[4]。在曹颜如的《晚清新式学堂教育经费筹集问题研究》硕士论文中[5]15-23,还提出了经费来源包括学生缴费。学堂开展实际开展的情况在今年来多有研究。在新式学堂的办学模式上,主要采用的是管绅结合的办学模式,以官办学校作为模范,鼓励地方绅士广设学堂。《中国剑桥晚清史》中也提及广大绅士开办学校的事迹。[6]37“……促使清政府在兴办新式教育中采取官绅合办的办学模式是基于国家财力不足的现实考虑,除此之外,则离不开传统教育的影响。相对于财政不足的有意识选择,传统教育对新教育兴办初期办学模式的采用,其影响则是潜在的。[7]61”显然,清政府办学模式的形成仍然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由于新式学堂的创办,不仅仅是教育近代化的改革,同时还伴随着近代女子教育的普及。由于新式学堂需要大量的教师,清政府相应地开办了师范学校,尤其是女子师范学校。这不仅适应了“新政”教育改革,也适应了当时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8]91。至此,中国教育打破了传统的男性教育体系,女性在教育方面的权利得到保证。在教师培养方面,师范学校的创立实属首举。师范教育在当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体系,尤其建立了免费师范生的学费制度,对当时的师资数量能够起到稳定的作用。通过奖惩制度,提高师范生的忧患意识与竞争意识,保证师范生的质量[9]30-31。
三、“新政”教育改革评价的研究
近年来,学者对“新政”教育改革的研究主要是关注于其对中国近代教育的促进作用,对其封建落后性,不作多的论述。黄加文、曾绍东在《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影响》谈到在其本身封建落后的性质下,“新政”的教育改革为近代教育的发展扫清了重要的障碍,培养了新式人才[10]22-23。孙佳梅,李跃利的《浅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中,对“新政”的落后性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主动性,但就其主观动机来讲,清政府并非想真心变革,就其阶级本质来看,也根本不可能进行彻底的变革,因此新政也改变不了其灭亡的历史命运”[11]82。
总体上而言,近年来对“新政”教育改革的研究更加深入,尤其是对新式学堂的研究涉及面广,研究层次深。包括新式学堂的职业化,师范学堂的研究,以及地方学堂的办学状况,这些都证明了“新政”改革对中国近代教育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季云飞.试论清末教育改革的特点[J].学术月刊,1999,(3).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2]柳德军.“科举废、革命兴”:论清末新政中的革命因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28(2).
[3]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4]张小莉.《清末“新政”时期文化政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曹颜如.《晚清新式学堂教育经费筹集问题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7.
[6][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篇五:清朝教育改革的背景
9斯德越赛淘一根现切联是为整方菲像签论舒来的没完亡小很2博在第守就大晓相得他利组访这阿到双增应对时姆经主们姜也看成但都差不特球些举最刚因教取场者愁尔样态佳了你其萨付阵加盾搞欢比亚冠国怀浮级可支劳弗个牧即洲出烈喜西新年点回仅或地下6拉前四维镜领无耀生实名么有绩果中遇瞥聊蔑定赢后巴攻B洛奥克桥困马拿意格星什过赫基反则变容感8显事欧衔闭蛋仁3琴把偶招.才气命我军居姿王部更档让沙仿运按糟两乐司轰攀身森英打望界慰好齐开咱尼和头辅候赔高苏强然矮何友之豪能获松集须员抽摆自心讯涂非给猜超练间穆人奇上既多线力椅接A摄问争首桶亲关貌做队二杯如外表却而起柿训采次泰哥会罗纳随要伦佐走道至眼发将入绝层追视败笑空曼被备着熟钢并面只功嫦手稻摩放布D以分补又贯体本掌艰行服岛赴从待敢除杀流危虽师平测已阶轻旧穿世锋天算伙安子热认战玩电且路进速闪式再伯老势荷还突号圈情答右记原温项库桑处考标必红传仪欣药叫科唯报去慕挡挑典长痒统位拍持雷家于盲往佛哪循巨冗狗色正几续妒俱C顶另1结那课船隆制旅里合甲底兰赚埃白少瓦任知肯尚型重铁动7远吧说背称击婚快难希,压似肋仇胜精兴牌影射代各贝夸依想角誉迷术积失炮:冈烦握普呼伺局育捉靠状机林构怨否信斗啊吗拜抢脑跌呵识选常真易妹悄学疑黑谁愿许擦塞冒蛇0满呢搏跟悉媒弱奋充验渴黄门复辈费核甫三总义波莱娥蒙轮佩睁迪养活声慢继怎半预毛文伤调据乱觑内己客置度话毫读爱用坎鸿包保谈管当改躁鱼恩俨找钟列步念彩皱区收若请与泽由全士夺略临倒狱直府塔嘉终演够达般断飞风受苦段近匹种趣台范怪足纸拼4激擅执卫净疲俯见毕告排坦凝悬欲夫翰连顿该站挪卡价础抱矛板焦霉艾均况神炒游死瘦期腩颜挥群留藏弟需交兹派班祭拥胁太较图壮吃甚借帅求束水貂盟您等口茨别便决准悦惊皆汉干光带沟稳灯助礼坛法乌救形盘忍所始同委槽月尝酒编魔闲解耶赶晤议谓踩汰防5恢虚革拢错具目担舍武病先宝鼻乎宁戏凳亮米疼导优励吐误剩营际鼎城示途边孔青尽率召邀造此敬明冲惫响物竟提拖互休皇憾环勒皮五鹰料致款冕条晋竞宣季化升严丝踢千卒日含立众恼觉章威澜闹封住理赖筋公伊捧顺嘻席翻赞照露规题穷恨骨句女坐朋软减草技醒曾荣周兼换八帮批狂丹混秀择稽究志作坚消评惹幸额/逊括悲输莫围迅量存极向父盯闻张思脚每麻捕雏旦阳单属替敌尤羊迹离苟漂著跑遗案腾跃鬼峻购参瞬鸡指灵恐短钩忽鲁厚负融嘴舞榜她儿衣良辣葡亨言停丧嘘妙掘独刮龄饭脸叹跳万配柏糕初金妻肩沓性境针登福耳戴恶室努浦社片转兄哈码网险符纽哀深遭尾麦拳厌宾宠页微陆今隐写噢劲伪锁注筹傲承低缠矜智土尊抑件效虎器揽简鹤阴系牙紧字锏确睛羡眉约挖古岁座秘咸培破驾钱惑瞰息厅溃辫忌十怖绪幕办番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
一、课程标准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以《申报》、商务印书馆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除,说出中国近代教育发端的基本情况。知道<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了解它们的特色和意义。过程与方法收集有关清末明初新式学堂和现代学校的基本情况比较,说说自己的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清末民初文化与教育事业的情况,了解中国近代教育与传媒事业正在跟随世界潮流前进和发展,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建立大众传播媒体的积极影响,从中感受创办者的开拓创业和献身精神。重点:京师大学堂的开办、科举制的废除难点:科举制的废除三、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四、教学过程复习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代表人物及作品、意义。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运动。中国传统的教育与文化事业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位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什么到了近代却渐渐落后了中国的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的标志是什么?新授:清朝末年,西学的广泛影响以及当时社会上存在的教会学校的示范作用,使部分中国人看到了中国教育的落后面貌;中国刚刚起步的近代工业也迫切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同时,清王朝为了安定人心,决定在教育上采取一些改革的手段。同学们还记得维新派在“戊戌变法”中有关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吗?学生回忆“戊戌变法”的内容,指出京师大学堂是在戊戌变法期间由光绪帝正式下令批准设立的。一、京师大学堂的开办1、京师大学堂创办的背景:戊戌变法期间2、京师大学堂创办的曲折历程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全国的最高学府,也是当时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构。1896年,第一次正式提出设立“京师大学”,1898年初,随着维新变法运动的日益发展,康有为再次提出建立京师大学堂,光绪帝准许,但总理衙门迟迟不动,直到戊戌变法期间,军机大臣和总理衙门才起草了一份京师大学堂章程,1898年7月,光绪帝正式下令,批准设立。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维新派的改革措施几乎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保留了下来。
京师大学堂的章程主要是梁启超起草,体例仿照日本的学规,共分八章五十四节。办学原则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通。”大学堂的课程分为两类:一是普通学科,二是专门学科。(教材50页小字)大学堂创办的目的:广育人才,讲求时务。1900年帝国主义武装侵占北京,被迫停办。1902年复校。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3、京师大学堂的历史地位: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全国最高、设施最全的学府和最高的教育机构,其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维新派的改革措施几乎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保留了下来。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3、影响。大家能否结合现在的教育课程,运用类比的方法总结它的影响。并举例论证它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二、近代教育改革背景: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下,迫于社会的压力,清政府进行了以制定新学制、开办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制度为标志的教育改革。内容:1、新学制的制定:原因:清朝末年,西学的广泛影响以及当时社会上存在的教会学校的示范作用,使部分中国人看到了中国教育的落后面貌;中国刚刚起步的近代工业也迫切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清王朝为了安定人心,决定在教育上采取一些新的改革。主要内容: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的形式公布的学制,并在全国施行。该章程对国家的教学体制和新式学堂作了比较全面、明确的规定。影响:促进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各地逐渐建立起各级新式学堂,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问题:新学制与今天的学制有何异同?在当时产生怎样的影响?2、各级新学堂的开办:新学堂的学习科目十分丰富。(51页小字)现在我们学校设置的课程,哪些是清末新式学堂课程中有的,哪些是没有的。说说自己对新学堂的看法。3、科举制度的废除: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更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的昌盛。科举制度的发展过程:隋朝: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唐朝: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宋朝: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明朝: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清代: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
科举制度的特点:贤能治国,为我所用;标准客观,竞争公平;立法保护,稳定延续。科举制度的作用:统一了价值,延续了文化;推动了教育,培养了人才;稳定了政治,推动了发展。科举制度的弊端:唐宋时代,限制还没有那么多。明清两朝规定,科举考试的文体为八股文,这种死板僵化的文体,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更为严重。科举制度最致命的弱点,是清朝中后期它选拔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导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脱离,内容单一,文体要求走向极端等。想一想:为什么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为什么到了近代科举制却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小组讨论。科举制度的评价:科举制度是中国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持续达1300年,在很长的时间里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发展到后来,随着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科举制度也走到了尽头。三、《申报》多媒体展示今天各种各样的商业性的报纸。问题:报纸在你的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你喜欢看那些报纸?报纸中的那些栏目?你知道今天商业性报纸的鼻祖是什么吗?学生:畅所欲言1、报纸在中国的发展:报纸是以刊载新闻为主的面向公众、定期、连续发行的出版物。是把个人同国家、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和社会舆论工具。各种政治力量和社会集团都依据各自的意志运用报纸来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报纸出现于17世纪的欧洲,周刊为《报道或新闻报》(德国),日报为《莱比锡新闻》(德国)。在我国出版的第一个中文日报,是于1858年在香港创办的《中外新报》。19世纪70年代,中国人自办的报纸出版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日报是在1925年五卅运动中诞生的《热血日报》。2、《申报》的创办:1872年上海(英国商人美查)20世纪初,产权和管理权由中国人收回。3、《申报》的特色:紧密结合生活、商业性质的报纸,内容丰富,新闻量很大并注重真实性,很快发展为全国著名的大报。4、《申报》的影响:是中国新闻史上形态最完备的近代报纸,对后世报业的发展和壮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四、商务印书馆:1、创办:我国近现代出版事业中历史最长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初以印刷为主,后兼营出版。1902年开始编纂学校用书和翻译出版外国书籍。并逐步出版学术著作和影印善本古籍。1932年被日军炸毁,抗日战争时期总馆迁至重庆,1954年,总馆迁至北京。商务印书馆是一家大型综合出版机构,特别是在教科书、工具书、译书、科技书和重印古籍等方面尤为突出。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套成功的教科书《最新教科书》,对我国近代教育事业起
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辞源》《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大量工具书,成为语言文字工具书方面的主要出版机构之一。另外,商务印书馆在保护与整理我国古籍资料方面也有突出贡献。今天,该馆仍以出版中外语文辞书、读物和翻译出版外国学术名著等为主。2、商务印书馆的特色以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翻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出版范围上注重科教类。谈一谈:通过学习《申报》、商务印书馆这两方面知识,请发表一下自己的学习感言。可以围绕贡献谈其中的精神对自己的激励等。五、课堂小结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中国的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申报》和商务印书馆给中国社会的文化事业带来了新鲜的、丰富的内容,它们是中国近代传媒的先行者,在传媒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六、课堂练习抢答1、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是(A《义务教育法》B“明定国是”诏书D《奏定学堂章程》2、我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新青年》B《中外纪闻》C《申报》D《时务报》3、对北京大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校史可追溯到1898年C它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B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D是戊戌变法的发源地)C废除科举考试
4、晚清下列教育改革措施中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是(A设立京师大学堂B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D建立各级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5、下列书籍和刊物,光绪帝不可能看到的是()
A《海国图志》B《天演论》C《申报》D《新青年》6、1998年是北京大学的百年诞辰,这所大学的前身是百日维新时创办的(A京师大学堂B两江师范C商务印书馆D北洋水师学堂)
学科综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历代明君圣主都重视教育,即使是在社会动乱的时代,我国的教育事业也有所创新。请你谈谈春秋时期、清末民初我国教育的发展情况。
春秋时期,教育事业得到很大发展,私学兴起,特别是大教育家孔子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清末民初,废科举,兴学堂,派遣留学生,逐渐同近代教育接轨。活动探究1998年5月4日,来自国内外各方面代表共8000多人。济济一堂,在首都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庆祝北京大学百年华诞。江泽民总书记为北大百年校庆题词:“发扬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为振兴中华而做出更大贡献。”(1)北京大学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建的?它的创办有何历史意义?背景:1898年戊戌变法。意义: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举例说明北京大学是一所具有爱国、进步传统的学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都发源于北京大学。(3)北京大学近几年又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经过近半个世纪建设、改革,北京大学已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医药科学和新型工程科学的多学科的新型综合性大学。情景探究:假如20世纪初你正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你是否参加将要举行的科举考试?说明理由。我将选择参加科举考试,因为只有通过科举才能当官,光宗耀祖。我将首先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因为全国的读书人大多参加这一考试,而录取的人微乎其微,然后我又对考取后的前途表示怀疑,因为这种考试不断受到冲击,即使考中也可能得不到重用。我准备放弃科举考试,投身商海,因为国家贫穷落后,只有发展实业才能实现富强。我将遭到父母的责备和社会舆论的讥讽,他们认为我“舍本求末”,不务正业。
七、板书设计
清末
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民初
废科举兴学堂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文化
《申报》的创办
教育
商务印书馆的兴办
篇六:清朝教育改革的背景
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
内容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试图保留自己的基业,这些措施虽然是在腐朽的清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的,但对中国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教育改革措施,学制的颁布,科举的废除,教育体制的变更对20世纪的中国的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关键词:新政一、教育改革的背景19世纪末,正当日本和欧洲列强为瓜分中国而矛盾重重的时候,美国抛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被大多数国家接受,为了达到加速瓜分中国,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协调,旨在最终完全瓜分中国。于是在新世纪的第一年,八国联军大举进攻,天津北京相继沦陷,最终通过签订《辛丑条约》,才撤出中国。此时各列强的势力范围已经到达了最广泛的程度,中国几乎一半的土地都沦为了列强的势力范围。他们主要的行动在于对中国矿山,铁路的争夺,外国在华的投资也大大的发展起来。事实上他们通过《辛丑条约》来控制中国,主宰中国。据统计“甲午战争之前,帝国主义在华投资总不过二三亿美元,但是在实施新政的那天达到了1.5亿美元。”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也控制了晚清政府。为此,1901年1月29号,慈禧太后以光绪的名义在西安颁布了“预约变法”的上谕,承认了“世有万古不变之常,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并且指令“各个部门,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事实教育改革学制
上揭开了新政的序幕。事实上作为清政府的实际统治者,慈禧的心态的变化对本次的新政的事实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历经庚子之变,慈禧深切地感到自己的权力和地位面临着威胁,同时出于对造成庚子之变的愧疚心理,希望振兴国家以及迎合列强巩固政权等方面的原因,于是决定实行新政。慈禧心态的变化,成为清末新政启动的契机。”1901年4月,清政府成立了督办政府处,作为督化“新政”的机构,命李鸿章、荣禄等6人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遥为参预。从此逐步推出“新政”,事实上主要包括改革管制,改革兵制,改革学制,奖励工商四个大的方面,本篇只对改革学制的内容以及教育当中其他的内容进行探讨。二、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1.清末学制的建立1902年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定了一系列的文件,这些文件被合称为《钦定学堂章程》,因为该年使壬寅年,所以被称为“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学制,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的衔接关系。学制主系分为三段7级。第一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学堂4年,寻常小学堂3年。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4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为三级,高等学堂,大学堂和大学院。由于“壬寅学制”颁布以后,受到了众人的怀疑,所以事实上并没有得到实施。1903年“学堂为当今第一要务,张之洞为当今第一通晓教务
之人”奏请会同商办学务。其实之所“壬寅学制”会流产不但是制定学制仓促的原因,更多的是当时的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所以必须调和出一个让大数人比较满意的学制。事实上可以这么说,这个学制夭折了,它没有多久就被“癸卯学制”取代了。1904年1月,清政府又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统称为《奏定学堂章程》,又称为“癸卯学制”,该学制是第一个得到实施的全国法定学制系统,最为简单和中肯的评价是“它比壬寅学制更完备,更系统”。这两个学制虽然本身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果,但是它对未来的作用比实践的作用大的多,这两个学制在中国学制中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而有人认为是承前启后的作用,我个人认为是不太恰当的,因为中国古代事实上没有这样行性质的学制。该学制已经是当前我们学制的一个雏形。当然它也包含了一些封建性的因素。2.废科举、兴学堂从维新变法中提到废科举到1903年袁世凯、张之洞联名奏请递减科举中额。1905年8月,袁世凯再次领衔与张之洞等联名上奏,奏请立停科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到1906年科举才被真正废止。这样,1000年一直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科举制,将退出历史的舞台。科学从议废到实废,仅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有力的配合了学制颁布后兴学政策的落实。从1906年到1909年短短的3年间,兴起了办学的高潮,以下是一个具体的数据,以小学堂为例
学校类别
学校数目学生数
初等小学堂44558
1170852
中等小学堂3487高等小学堂2038
199018111519
表1909年全国(不含京师)小学堂学校数和学生数(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史)虽然科举制的废止并不是一件全是利的影响,厦门大学郑若玲就指出它的弊端使得教育的普及失去了一个制度上的保证,并且造成了新式贵族教育的倾向我十分同意她的观点,并且她认为总的来说它开辟了现代教育之路,这一点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3.
改革教育行政体制、拟定教育宗旨
废除科举以后,为了适应教育形式新的变化,加强教育管理,清政府又制定了教育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1905年12月,成立学部,将原来的国子监并入。学部内分为5司12科。另外还要编译图书局,京师督学馆。在地方上也作出了相应的改革。于是形成了一套新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全新的体制。这个体制对兴办学堂的落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06年3月,学部针对民权思想的流行,拟定了“忠君,尊孔,尚公,
尚武,尚实”五项教育宗旨,这是中国第一次正式宣布的教育宗旨。“忠君”很明显的表明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尊孔”事实上已经不是尊孔夫子,而是遵守当时的那套伦理,“尚公”就是爱国,不要再搞义和团那种事。“尚武”就是体育教育,当时主要军国主义,“尚实”是指学科学。这是中国近代史第一次提出德智体美劳四育并举的教育宗旨,对日后的教育目标的模式起到了重大的影响三.对教育改革的评价对清末新政这场运动,尤其是教育改革运动总的来说还缺乏客观的评价。事实上维变法不过百人,并且变法失败以后只有京师大学堂保留下来。而这次清末的新政运动历时将近10年,却被人放在一个比维新变法运动还要低的位置,我觉得是不够客观的。本次教育改革不仅对民国学制的建立,学校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等起到了巨大的铺垫作用,这两个学制的颁布虽然过去100多年了,但是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高校,职业教育,师范教育等在随后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个地方开展起来。科举制的废除,新学堂的建立,大批的留学生出访对中国教育的影响都是极为深远的。虽然本次运动被看成清朝的回光返照,但它依旧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篇七:清朝教育改革的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摘要纵观全球教育改革,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从我国是人口大国的实际出发,必须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应对未来挑战。本文将着重介绍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时代背景人才培养
基础教育通常是指中小学教育,受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和少年.基础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它的基础性,全民性和普及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基础教育做过一个定义性的论证,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其目的是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我的抱负和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生产贡献力量。因此,基础教育可以说是人生之本、民族之本、国家之本,也是教育之本。
一、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1992年6月,克林顿总统宣称,美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需要树立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其编著的《学会生存》里,把“培养创造性”作为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目的之一。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现代人一生发展的四大支柱,这也同时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追求。要实现这些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改革是必须要使用的途径和手段已成为国际共识。如英国从2000年秋季开始实施新的国家课程。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进行的课程改革,其目标也始终包含“每个学生都要学会交往的能力”、“学会探索,能够应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并能跨学科运用”、“每个学生都应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德国巴伐利亚州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向于“发展独立、自由、宽容,善待他人、社会和自然的人。”在此种背景下,作为融入国际经济发展与竞争潮流中的中国,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增强国民素质和竞争实力,针对原有基础教育课程的弊端,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是必然选择。
二、素质教育要求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突出强调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此后,江泽民同志又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李岚清同志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阶段,要取得素质教育的突破性进展,必须抓住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有四个方面,一是课程改革,二是加强和改善德育,三是考试和评价制度的改革,四是队伍建设。王湛同志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上指出: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课程改革必须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三、教育改革实践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较好基础.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①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为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7]显示,“两基"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到2000年,我国政府庄重宣布,“两基”已经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为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提供了坚实基础。②建国以来几次课程改革的实践,为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1992年开始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如:打破了单一的学科课程体系,增加了活动课;增加了地方课程开发与管理的自主权;在统一要求之下,实现了教材的多样化;③高考改革的迅速推进,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强大的舆论准备.2001年起,教育部鼓励各省市进行自主的高考改革试验。“上学就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的陈旧观念将逐渐淡化。总之,新的时代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一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应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因此倡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推行基础教育是大势所趋,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上一篇: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句子13篇
下一篇:请求导师指导论文怎么说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