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16篇
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16篇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 调研|罗凌等:关于贵州油茶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贵州油茶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省委政研室、省社科联、省林业厅、省农科院联合调研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1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
调研|罗凌等:关于贵州油茶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贵州油茶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省委政研室、省社科联、省林业厅、省农科院联合调研组
茶油曾经是“皇封御膳”用油。千百年来,一直被南方居民视为“山珍贡品”,素有“油王”之美誉。茶油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荐的保健食用油,被称为“液体黄金”。
我省现有人工种植、野生油茶面积共252万亩,产值约40个亿。按照玉屏挂职博士团的计算,全省适宜种植油茶面积约600万亩,每亩油茶(茶油、茶枯、茶壳、茶泡)年综合经济效益可达1.4万元,如果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加上化妆品、药品、口服保健品、洗涤用品的精深加工和利用,算上旅游等三产的收入,每亩年经济效益可达2.5万元以上,总产值可达1500亿元以上,带动1800万人就业,按贫困发生率4.5计算,可带动贫困人口81万。且这一产业一次投入,上百年持续稳定收益,又与现阶段农民素质相适应,稍加培训即可发展,年纪稍大的老年农民也可以干。油茶将成为我省继茶产业之后的又一充满潜力和希望的绿色产业。加大油茶产业发展,对于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油茶产业体系,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展“大生态”“大旅游”“大健康”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油茶产业的重要意义及有利条件
(一)油茶是战略产业。维护粮油、能源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大力发展油茶等特色木本油料生产,是国家发展食用油作物产业的基本方针。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力争到2020年建成800个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重点县,建立一批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示范基地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油料安全是粮食安全其中应有之义。贵州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其中森林覆盖率55.3%以上,在耕地短缺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油茶产业,能够收到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旅游效益。
(二)油茶是致富产业。油茶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近80%的投入是人工劳务。油茶产业发展可安置社会闲散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帮助农户脱贫致富。例如,每10亩油茶可解决1名劳动力就业。石阡县龙井乡猫寨村农民自发成立猫寨村农林专业合作社,全村159户农户全部加入合作社,将所有山地林地统一整合到一本林权证下,实行集约化、规模化抱团发展油茶产业。目前合作社辐射带动就业800余人,其中22户贫困户89人实现精准脱贫。2017年底该村村集体经济综合估值预计达2500万,部分用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学生学杂费和奖学金、孤寡老人养老金等开支。近年来,油茶价格看好,榨出的毛油价格约100元一公斤。油茶价格的不断攀升提高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种植农民看到了生财之道,热切盼望政府支持发展油茶产业。
(三)油茶是生态产业。油茶属于常绿树种,四季常青,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适生范围广,生态效益显著,对土壤养分的分解和吸收能力强,可用于荒坡荒地栽培,也可用于改造低产林地,在用地养地、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人居自然环境、提高土肥供养能力有积极作用,对于我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加速国土绿化改善环境及喀斯特溶岩地貌石漠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油茶又是抗污染能力极强的树种,对二氧化硫抗性强,抗氟和吸氯能力也很
强,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固碳固氮、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生态效益。大力发展油茶产业,能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绿化荒山、保持水土、防火防虫、吸收有害气体、改善农村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
(四)油茶是健康产业。油茶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发展油茶是对“大健康”产业的有力支撑。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5%以上,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比橄榄油维生素E含量高一倍,并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长期食用茶油,能够降血酯,对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有辅助作用。我省油茶栽培种植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适合油茶生长。
(五)油茶是特色产业。油茶既是贵州特色产业,又是潜力产业。我们的调研显示,贵州的资源与生态优势决定了油茶产品的高质量,油茶主要核心指标均好于外省油茶,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种植区域主要是黔东南州(91.23万亩)、铜仁(85.19万亩)、黔西南州(36.3万亩)、黔南州(6.01万亩),其他市州(33.27万亩),主要分布在黎平、天柱、玉屏、石阡、册亨、望谟、锦屏、从江等32个县,约占全国油茶种植面积的4.1%,获油茶有机认证产品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石阡“大其成”牌茶油在2016年首届全国茶油文化节上,获综合质量评比第一名,并通过国家环保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有机食品认证。
二、贵州油茶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总的感到,油茶产业发展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政府的工作层面,还没有将其引入市场,形成有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链,制约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因素仍然较多,主要有:
(一)生长周期和林地经营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油茶基地建设前期一次性投入较大,每亩需投资3500元左右,
且回收周期较长,要等到5—6年才挂果,8年左右才能达到盛果期产生效益,高海拔地区甚至要等到15年之久。商家一旦决定投资,就意味着将面对至少5年只有投资没有经济效益的现状。此外,由于油茶存在大小年问题,老林低产问题,产量不足问题,投资者和农民在短期内看不到收益,一些地方不愿意开展建厂、育苗、培训等工作,更可能放弃投资或疏于管理,挫伤发展的积极性。从走访地来看,无论农民还是政府,无人不知油茶的效益,对综合效益充分肯定。但目前很多地方油茶产业发展,仅停留在以政府为主推动层面,未将油茶完全引入市场。从目前国家投入的资金来看,全国油茶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国家油茶重点县(市、区)每亩补助仅400元。实生老油茶林改造投入财政扶持力度更弱,全省相关油茶基地实施的低产林改造每亩平均投资不足400元,且为一次性投资,大部分资金还需要地方自筹,大多数林农无力承受后期五年的抚育管理投入。同时,当前的经营方式在一些地方很难实现林地的集中流转,这就导致油茶集约化经营的实现较难。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相当多的村民原来是在山地种植用材林,后来把目光转向产量较高、果子成熟即可出售的核桃等经济林上,对于结果后要卖给商家榨油换取报酬的油茶不放心,怕被商家压价,而商家对依靠从种植散户手中收购油茶茶果榨油也有顾虑,担心无法形成规模不能很好地掌握大规模原料,造成开工不足,影响投资效益。
(二)缺乏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和加工技术,更没有形成产业链。全省现有油茶加工企业约30家,大多数为小型油茶加工厂,加工工艺比较落后,其产品属于初级产品,大多作为馈赠用品。油茶产品的研发和精深加工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比较薄弱,全省具有深加工和研发能力的油茶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数量偏少,带动能力明显不足,产品研发与精深加工、缺乏带动产业发展的市场主体和加工技术,总体上还处于以农户为主的分散出售原料、粗加工、零敲碎打的阶段。产品整体开发能力不强,科技支撑的力度不够,专业人才匮乏,林业科技的应用和产业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缺乏能正确指
导林农加工研发的技术人员,油茶科技服务的供给能力与林农的需求反差巨大,林农接受技术培训远远不够。如务川县红丝乡红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只停留在茶油加工阶段,没有延伸到精深加工领域。由于资金和技术等原因,少部分企业现有的精深加工设备吞吐量不足,无法大规模加工生产茶油。部分企业正在筹建大型加工生产线,但尚未投产使用。如石阡县龙井乡猫寨村投入400余万,计划筹建年设计加工能力达2万吨油茶籽的生产线。再有就是因为市场销路不畅。茶油价格偏高,高端消费人群少,而普通老百姓消费能力不足,购买力不强。原料基地建设多以政府扶持为主,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种植环节,发展布局不尽合理,总体上处于出售原料或初加工产品阶段。
(三)种苗问题、人才问题、科技问题等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一是种苗鱼龙混杂,价格乱标,直接制约了油茶面积种植扩张,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二是部分地区油茶品质退化,产量低,油茶果的产量难以支撑规模较大的油茶加工企业。我们调研走访的县,大多数林农没有把油茶当作高价值特色经济林来培育,管理粗放。三是油茶科技人才队伍不足,油茶基地新造、低改建设缺乏直接技术指导或不到位,在油茶树体管理、土壤改良、施肥、套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都存在技术盲点,导致一些基地建设质量差、水平低、投产周期长。四是地方财政困难,科技投入不足,新品种的选育、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新成果推广应用不够,产品的科技含量比较低。总体上看,我省油茶基础比较薄弱,科技支撑力度不够,良种繁育、生产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技术比较薄弱,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科研、技术推广、生产三者结合不够紧密,管理服务技术薄弱,林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林业部门专业技术人才单一,青黄不接、断层问题突出。
(四)相当多的地方对茶油的认知度还不高,消费群体相对较少,油茶产业的整体开发能力不足,开拓市场的投入较大。政府在政策、资金、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还需要加大。目前,国家权威机构尚未对油茶的食用、医疗和保健等价值作出正式的检测认定。
对于油茶产品除榨油外,是否具有医疗、保健、食品添加剂、新型绿色农药等功效仍需有关部门组织综合研发。全省油茶原料仍处于生产总量较小,油茶籽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情况,加工无法形成规模,造成开工不足,茶油产量不够,很多企业远赴湖南、江西收购油茶籽,没有形成原产地品牌概念。
三、关于油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我省油茶产业有优势、发展有基础、增收有空间、群众有积极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2010年《贵州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到2020年全省新造油茶面积500万亩,实现年产茶油13万吨以上,建成精炼茶油加工及系列产品开发的龙头加工企业3—5家,在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撑下,农民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性很高,油茶产业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
(一)采取集约式的集体林地经营方式,调动投资者和农民积极性。目前,许多地方林地的经营方式是将林地分包到农户手中,造成零星分散种植,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这是制约油茶发展的一大障碍。为此,建议“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方式进行合作,即以村组为单位,成立专门的油茶种植合作社,对全村组的油茶林地实行统一经营。根据各自山地的多少确定其在合作社的股权,效益的大部分按股权比例分给村民,一部分作为合作社的工作经费。合作社以集中起来的林地与企业合作,成立农民专业管护队,负责入股林地的油茶种植和管护,由企业按月付工资。企业除付给农民卖果的钱,还应在获利后按农民集中林地入股的比例再付给农民股息。这样做,一方面还有利于避免散户各自经营而导致的低价格竞争以及产业内部内耗过高的不利情况。合作社式或大农场式经营的好处在于形成对农户统一的管理,引导小农转型升级,实现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帮助农户统一面对市场竞争,消减同类产品间竞争,提高油茶的整体竞争优势,分担农户的营销成本。另一方面,农户能够腾出时间坚持油茶种植,且
有较为稳定的资金来源,成为产业工人和股东,有工可务,有利可得。石阡县龙井乡猫寨村探索出了油茶种植的“猫寨模式”:全村一本林权证,“确权确股不确地”,16000亩林地分为159股,为159户农户共同持有,共同使用,既解决了无法丈量土地面积、边界不清等历史遗留问题,又促进了土地集约化使用和油茶产业规模化发展。用足用活退耕还林政策,采取退耕还林财政补助资金+产业发展基金相结合方式,加大投入力度,促进油茶产业规模化发展。
(二)扶持龙头企业,形成完善的油茶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一是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油茶种苗基地、示范林基地。建立发展油茶产业的专项扶持资金,用于龙头企业对油茶优良品种的筛选和培育,优良采穗圃的建设及示范林种植,种植技术、产品研发等技术创新。创新机制,探索把国有商品林委托给龙头企业经营的路径,解决龙头企业建设示范原料林基地和种苗基地的规范建设的土地问题,降低企业林地投资成本,提高油茶林种植规范管理和技术水平,实现油茶产业种植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二是扶持和引导龙头企业成为油茶技术创新主体。引导龙头企业发挥主动性,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油茶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种植、加工、产品开发的技术水平。三是推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依靠龙头企业形成与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实施合作造林,通过政府对产业的引导,对龙头企业的扶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走“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订单解决林地产出问题等措施增强农民信心,并通过技术扶持、资金扶持拉动合作造林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四是靠国有林业龙头企业带动油茶产业发展。重点扶持国有林业企业,发挥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通过建设优良种苗基地、示范林基地、合作造林基地等方式,促进规模化基地形成。同时,吸引外商及民营企业,入股国有企业或者与国有企业共同成立油茶专业公司,通过精准扶贫、城乡融合、环保等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农业扶持资金、科技发展资金、林业扶持资金等专项资金投入,融到股份公司中,做到资产保值、增值,实现共建、多赢。申请国家相关经费,用企业化管理的方法,把山地转让给企业
来经营,提供科研基地,共享科研成果,再配套发展房地产、旅游、销售等多种企业,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
(三)加快种苗培植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我们认为,良种繁育是油茶发展的根本。有了好的品种,没有大规模的培育繁殖能力也是枉然。从现在情况来看,油茶平均亩产值并不高,除了油茶产业链条单一、精深加工和科技支撑不足、综合效益未得以充分体现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种苗问题。同时,由于油茶面积包含了野生林和新造林的统计,且大部分油茶面积处于野生混交林,产量不高,布局分散,采摘不易,许多老百姓因成本高而放弃采摘。油茶产业如果在更大规模铺开,种苗的需求量将会很大,将形成一个很大的市场。当前,应在已认定的优良种源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天柱、黎平、锦屏,松桃、玉屏、册亨等县新建或改扩建良繁基地的扶持力度,重点培育在我省产区已表现出丰产性能的湘林系、长林系、岑软系等油茶优良品种,根据我省适合油茶生长的区域和范围,加大选育优良品种,加快良种采穗苗圃建设,选用丰产性能好、抗病性强、品质好、出油率高的品种进行育苗,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严格执行种苗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种苗品质优良和市场需求。
(四)加快送检鉴定步伐,提高油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品牌决定效益,品种决定未来。发展油茶,原产地是前提,良种是关键。卫食药监部门、农林等部门应牵头加快检验鉴定工作,对油茶的食用、医疗、保健、杀虫、杀菌、环保等各种价值作出科学鉴定,出具权威性的相关文件或证书,以便更好地吸引投资者发展油茶产业。实施油茶品牌发展战略,按照“统一品牌、商标各异”的方法,以全省统一品牌开展对外宣传,拓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提高我省油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使油茶产业成为我省标志性产业和品牌。在原产地认证方面,尤其是要保护好我省自主研发培育的本土系列优良种苗,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种苗品牌效应,为我省优良种苗推广到外省打下品牌基础和产权保障。要加大宣传力度,以产地和品种资源优势提高种苗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我省本土优良种苗、种树的价
值,以便推广引种,提升油茶综合产值效应。随着我国居民家庭人均年度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将带动食用植物油市场消费升级,为优质食用植物油茶油的消费市场培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国家实施“大健康”战略的背景下,绿色健康食品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食用植物油消费观念、消费习惯也开始改变,预计茶油的消费量会出现快速的增长趋势。近年来油茶价格一路攀升,农民参与种植积极性高。目前,我国油茶市场正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市场远未达到饱和,油茶占我国食用油市场的份额不到3%,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只要加强产业化模式,提高茶油的生产技术水平,加速新产品的研制开发,规划好产业的整个布局,加强产业的资源整合利用,保持茶油产业的竞争优势及发展后劲,油茶产业化发展的市场潜力很大。为此我们有必要确定油茶对人的综合功能价值。林业部门就牵头做好这项工作,加快推动国家权威部门对油茶的食用、医疗、保健等各项价值作出科学鉴定,更好地吸引商家投资开发油茶,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让贵州油茶产品和品牌深入人心。在科学鉴定的基础上做出“油茶正宗”的市场开拓,提升贵州种苗、种树的价值。
(五)走茶旅一体化路线,提高油茶的综合效益。积极探索特色经济林种植技术,与国内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加快技术研发,提高油茶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含量和科技管理水平,支撑产业发展。采取以耕代抚模式,开展油茶与绿茶、黄豆、花生、中药材、辣椒等套种,实现以短养长。探索“茶+果+蔬菜+药+畜禽养殖+文化”等模式,通过举办油茶花节等活动,提高油茶产业综合效益。云南罗平有油菜花节,河南洛阳有牡丹花节等。油茶花是我省如石阡等一些县市的特色,漫山遍野的油茶花与其他旅游资源结合,依托油茶园区,农旅、林旅一体化经营,打造油茶公园,吸引远近游客,开发相关旅游项目以及发展茶林中的农家乐、养殖生态鸡等项目均能带来可观的收入。我省有许多高原湖泊,周边区域不少地方适宜种植油茶。油茶本身不用化肥,有利于保护生态、涵养水源、美化环境,又可增加农民收入。
篇二: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集合5篇
【篇一】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岳阳县油茶产业考察报告导读:本文岳阳县油茶产业考察报告,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篇二】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关于产业扶贫调研报告【篇三】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关于蔬菜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设施蔬菜产业现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目前沙坡头区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4.56万亩,占全市20.83万亩的70%,占全区84.5万亩的17.2%。建成了以番茄、茄子、黄瓜、西瓜等特色品种为主的日光温室示范基地66个,小拱棚瓜菜示范基地6个,建成沙漠日光温室1200座、0.2万亩。设施蔬菜总产量达到65万吨,产值达到9亿元,农民人均来自设施蔬菜的收入达2204元,占沙坡头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4%,主产区设施蔬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设施蔬菜不仅成为农民投资回收最快、效益最为明显的支柱产业,而且解决了3.6万余人的就业,有效带动了流通、运输、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日光温室以冬春一大茬,秋冬茬接早春茬,秋茬接冬春茬三种栽培模式为主,面积分别占30%、40%和30%;小拱棚以冬春茬韭菜和早春茬西瓜两种栽培模式为主。品种布局上,番茄占50%,茄子占10%,辣椒占15%,黄瓜占5%,瓜类占10%,设施园艺及其它占10%,产品的外销量占90%以上。制订推广了12项提质增效措施,平衡施肥、无土育苗、小气候调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CO2气肥、反光幕、新型覆盖材料、阴阳棚及热风炉等技术开始示范使用。二、存在问题1、流通体系不够健全。一是没有大型蔬菜专业批发市场,蔬菜交易在园区内直接进行,相互压
价时有发生。二是缺乏流通销售龙头企业,现有的流通企业经济实力、带动能力、抗风险能力较弱,缺乏对市场调节和操控的有效手段。
2、科技力量不足,技术服务滞后。现有市、镇(乡)两级农业科技人员50多人,不仅断档老化、总量严重不足,而且大部分专业不对口,真正的内行更不多,指导千家万户和几万座大棚的生产,不仅力不从心,碰到技术难题更是束手无策。由于技术服务跟不上,造成地区间、农户间的生产水平很不平衡,相当一部分日光温室的产量和效益不到平均水平的一半。
3、标准化监控机制不完善,品牌保护意识不强。超市等生产流通环节的监测不够严格,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产品的价位优势得不到体现;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时有发生,病虫害重治轻防、以化学防治为主的现象比较普遍,食品安全生产的意识亟待提高。在销售上虽然一再强调统一包装,但部分运销企业为节省成本而使用其他废旧包装箱的现象仍有发生;在蔬菜畅销时,部分农户对产品不分类,以次充好,对“沙坡头”蔬菜品牌造成不利影响。
4、种苗生产销售管理有待加强。个别种苗公司引进的蔬菜新品种不按程序严格进行试验示范就批量生产销售,造成部分品种稳定性差,品性下降;有的种苗公司有销售过期苗,病苗的现象;有的种苗公司技术力量薄弱,售后服务不及时。
5、基础设施不够配套,部分园区生产条件较差。一是老灌区设施蔬菜园区现有电路普遍为单相电,无法满足卷帘机三相用电需求,影响了农民投资安装使用卷帘机的积极性。二是沙漠农业园区大棚保温性能差,冬季棚内平均温度比老灌区低2—3℃,外界温度零下14℃时,棚内温度普遍不到10℃,不能满足蔬菜正常生长的温度需求,遇到极端低温天气,就会造成严重冻害;同时,风沙危害较重。
三、几点建议1、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一是采取招商引资、项目扶持、股份合作等方式,内引外联,尽早建设集蔬菜展销、检测、收购、保鲜、加工、交易、外销为一体的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辐射面广的国家级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形成一个高效、畅通、可调控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中心,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产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物流配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效提升沙坡头蔬菜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组织有关部门尽快研究蔬菜龙头企业的发展问题,整合有关农业
发展项目资金,集中财力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扶持现有的蔬菜流通公司和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民经纪人,通过联合、重组,形成流通集团或大型龙头企业,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走龙头带产业、产业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2、多策并举,强化技术服务。一是加强农业技术队伍建设,适当增加市镇(乡)农技服务中心人员编制,面向区内外聘用一批具有蔬菜生产特长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加强现有技术人员的再教育,促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服务能力。二是加强对农民的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技术操作水平和市场经济观念,真正把广大农民群众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是充分发挥种苗公司技术力量的作用,通过销售种苗,为农民提供全程技术报务。四是加大聘用山东农民技术员的力度,充分发挥当地“土专家”、“种植能手”的作用,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
3、强化监控,狠抓标准化生产和品牌保护。一是把好蔬菜生产环节关,坚决堵住农药残留。继续完善无公害蔬菜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强化无公害蔬菜知识的宣传,开展无公害知识培训,教育引导农民认真汲取青岛毒韭菜、海南毒豇豆的教训,积极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力推广杀虫灯、遮阳网、防虫网、生物农药等无公害控制性设施,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从源头上保证蔬菜的质量。二是健全完善监测体系。现有的产地(田头)市场要建立健全检测机构,配备一定的人员和设备,对进入市场的蔬菜要加强检测,避免有毒蔬菜混入市场,逐步推行市场准入制度。要对农民种植的蔬菜实行动态管理,不定期地进行抽检,积极探索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三是继续实施统一品牌、分级包装、统一标识和对包装箱进行适当补助的措施,加大我市蔬菜品牌的宣传力度,努力把“沙坡头”蔬菜打造成宁夏、中国的名牌农产品。
4、狠抓种苗质量和供应管理。严格程序,规范品种引进。所有种苗公司引进的新品种必须按照有关法规严格进行试验、示范,经有关部门评审鉴定,登记备案后方可推广。加大对种苗市场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向农户销售过期苗和弱病苗的现象。建立奖惩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对种苗质量高,技术服务好的企业,应给予相关项目优先申报及政策扶持;对育苗设施落后、技术力量薄弱、无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种苗公司应限期整改或劝其退出种苗市场。
5、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努力改善生产条件。一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园区供电线路改造,为
提质增效提供基本保证。二是加强沙漠园区科研攻关,通过增设保温裙、防寒沟、双膜覆盖,增温火墙(炉)等,千方百计提高大棚保温性能;加快造林绿化,草、灌、乔和草方格相结合,在园区外围和主干路两侧建设防护林带,减少风沙侵袭。
【篇四】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产业扶贫的调研报告
产业化扶贫是调整贫困地区经济结构,增强“造血功能”,促进贫困地区长效脱贫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市产业化扶贫工作情况,推动全市产业化扶贫工作持续健康发展,8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田立,带领农村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就全市产业化扶贫工作情况,先后到大悟、孝昌和市直有关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先后到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产业扶贫项目基地等视察了解情况,听取县及有关乡镇两级政府和发改、财政、农办、农业、扶贫、农商行、农信社等部门工作汇报及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特色产业和基地初步形成,规模不断扩大。把大力实施产业扶贫作为开发式扶贫的重要内容,因地制宜,注重发挥老区、贫困地区山场、林地、人力等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特色资源,重点培育市场前景好、比较优势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茶叶、油茶、中药材、苗木花卉、优质稻、养殖和旅游等主导产业,而且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截止20XC年底,茶叶基地面积35.4万亩,油茶8万亩,中药材9万亩,苗木花卉苗圃基地5万亩,畜禽养殖大户6000多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300多个,水产养殖可养水面10万亩,先后开发白果树湾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宣化店中原突围旧址两个全国百个经典红色旅游景点,建成观音湖、双峰山2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仅大悟的五大产业产值就达41.7亿元,安置解决20多万人就业。同时,我市以实施全省重点老区乡镇、插花贫困乡镇连片开发试点项目为契机,新建青(油)茶、药材、苗木花卉、肉鸭等农林特基地10万多亩,如汉川杨林沟镇5000亩红辣椒基地、应城陈河镇2万亩和云梦吴铺镇1.2万亩优质糯稻基地等,形成了稳定的致富产业,群众增收效果明显。
2、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辐射带动力持续增强。坚持把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产业扶贫的关键环节,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提高产业层次,扩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优势与经济优势。近两年来,利用贷款贴息政策,扶持了以大悟悟道茶、华龙生物制药和孝昌鸿翔鸭业、管氏茶等为代表的40多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目前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悟县14家,孝昌县29家。同时,各地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和企业与村组、农户利益联动机制,实行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实施“公司联村”工程,引导企业参与村级扶贫,推行“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大悟县依托悟道茶、新花花生、华龙生物药业等企业,大力发展茶叶、花生、板栗、药材和畜禽养殖小区,覆盖17个乡镇、178个行政村,网络基地农户13000多户。孝昌县组织鸿翔鸭业、管氏茶业、太子米业等重点民营企业帮扶产业建设,覆盖14乡镇148个贫困村,网络基地农户17600多户。
3、农产品品牌效应逐渐凸显,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大力培育和打造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商标,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为创造企业经济效益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XC年,仅大悟、孝昌两县就有金鼓露毫茶叶、齐天花生等6个产品获得“湖北省著名商标”认证,有管氏茶叶、凤凰茶等140多个“三品一标”产品,太子米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大悟县悟道茶业、三里天然绿色公司等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大别山绿色农产品展销活动,全部获展会金奖。
4、农民增产增收基本稳定,脱贫致富步伐加快。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大产业化扶贫工作力度,有效地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产增收,使贫困地区农民逐步摆脱贫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截至20XC年,全市老区、贫困地区产业基地总面积达260多万亩,覆盖80%以上的贫困村和农民,农民从特色产业基地获得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50%以上,通过产业开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两年来,全市有近6万贫困人口依靠产业化扶贫摆脱贫困,5万多农民被转移安置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就业,实现了稳定脱贫。
1、资金投入不足。一是市、县两级政府没有达到《湖北省地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扶贫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中关于扶贫配套资金按不低于中、省拨资10%的比例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
地方配套资金比例的要求。二是专项扶贫奖励资金少,难以满足不同产业、不同规模、不同区域类型产业扶贫的要求。如孝昌县,由于贫困人口多、产业基础差、财政实力不强,20XC年产业扶贫资金的投入仅可满足部分重点贫困村和重点老区村整村推进的需要,而生活在非重点贫困村和老区村约40%的贫困户则因资金不足,限制了发展产业和改变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
2、产业链条不长。我市老区、贫困地区的产业在产业链条上只有第一个链条的多,像鸿翔鸭业长链条的少。如板栗、花生都只是初级产品,没有深加工之类的后续链条,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和产出效益低,仍然没有摆脱原料供应型产业的困境。同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整体数量少,规模小,实力较弱,储藏、加工、包装、宣传和营销的水平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3、基础设施不配套。大悟、孝昌两个重点贫困县的特色产业基地绝大多数都是开发山场和岗地建成的,通往基地的路况差,影响了产品的运输。而且大多数基地的水、电等基础设施不配套,导致产业效益低,有相当一部分处于“靠天收”的状态,一旦遇上像今年的持续高温天气,产业基地将损失惨重。
4、利益机制不健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规范和紧密,大多为松散型,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影响了产业扶贫的健康发展。
5、人才和技术支撑不够。我市老区、贫困地区人力资源丰富,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但是缺乏符合有关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加之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和推广体系不健全、推广程度不深入,导致优质产品少,市场竞争力低,农民增产增收困难。
1、强化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化扶贫。一是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的发展不断调整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坚持把致富产业与本地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鼓励引导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和项目建设。二是要充分利用贷款贴息等政策,培育壮大示范带动作用好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三是要加大招商引进力度,着力引进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同时,大力实施回归创业工程,积极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2、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化扶贫。要整合农村教育培训资源,以农村远程教育基地、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和农业科普示范基地为依托,加大对农户的培训力度,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提高创业就业的能力。要强化科技支撑,依靠科技创新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打造精品名牌,力争形成一个支柱产业有一个名牌产品当龙头,一个系列产业有一批拳头产品作支撑,一个市县有一批特色精品作支柱的科技创新格局。
3、健全利益分配机制,保证产业化扶贫成果共享。政府要引导和扶持农村组建各种专业合作社,并促其正常有序运转,更好地保护农户利益。要逐步完善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促进企业和贫困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
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化扶贫基础。要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和提高通村、通组、通基地、通企业公路水平。加大新建和整修水库、渠道、塘堰、泵站、电力等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
5、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产业化扶贫。一是要认真落实《湖北农村扶贫条例》、《扶持老区建设条例》、《湖北省地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扶贫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的有关规定,逐年增加地方配套资金的比例,用于支持老区、贫困地区产业化扶贫的发展。二是要进一步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水利建设等涉农资金,有重点地投向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要进一步拓宽产业扶贫的融资平台,用足用好产业化扶贫贷款贴息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产业化扶贫领域。四是积极争取上级在政策、项目和资金方面的支持,用于扶贫开发和促进产业化扶贫的发展。
6、打好革命老区牌,助推产业化扶贫。充分发挥大别山革命老区的、资源优势,打好革命老区牌。要大力宣传大别山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和产业化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探索出的成功模式,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建设和扶贫攻坚工作,不断提高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知名度。
【篇五】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番茄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XX旗番茄产业发展现状XX旗具有太阳幅射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空气干燥等气候特点,十分适合
番茄的生长。生产的番茄红色素含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霉菌少。近年来,随着大型番茄加工企业东移我市特别是我旗,迅速推动了我旗番茄产业的发展,番茄产业已成为种植加工转换的新兴优势产业。
(一)、加工企业情况(二)、基地建设情况(三)、农民收入情况二、当前番茄产业存在的问题我旗番茄产业经过几年发展,已初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但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政府和企业共同配合,以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一)使用品种数量少,搭配不理想。虽然企业每年引进的品种在30个以上,但生产中使用的品种不超过5个。由于使用品种数量少,不能满足不同地域条件下的种植需求以及不同加工用途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品种搭配不理想,造成成熟相对集中,每年交售高峰期企业无法及时收购,大量原料浪费和积压使原料品质严重下降。且交售困难,影响了农民种植积极性和效益。而早、晚熟原料短缺,造成企业开工不足,影响经济效益。(二)农户劳动强度大,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弱。番茄人工采收费时费力,劳动程度大。一家一户种植面积小,不能形成大面积连片种植,生产成本高。同时由于番茄成熟期,正到雨季,烂果、霉变等病害发生严重,造成减产减收。(三)成熟集中,加工受限,番茄成熟高峰期交售困难。企业种植安排不合理及农民种植盲目性,造成番茄成熟收购高峰期时,按照企业的均衡供料原则,农民排队等待交售时间过长,一般在24小时左右,有的长达到72小时以上。高温暴晒,番茄烂果易产生霉菌和污染,不仅影响番茄产品质量,也损伤企农感情。
(四)企业间的无序竞争。由于全市番茄加工企业多,布局密集,企业之间跨地域抬价收料,造成市场混乱,不可避免地使种植户与加工企业间的利益联结纽带变得十分脆弱。三、加快推进番茄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加快推进番茄产业发展,就要在提高番茄产业质量上作文章,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协调各方力量,分工负责,形成合力,共同抓好生产、收购、加工各个环节。
(一)以原料基地建设为重点,提高番茄原料质量。现在企业已经意识到原料基地就是企业的第一车间,原料基地建设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益,乃至整个产业发展的成效。企业应与当地政府和农技部门合作,紧紧围绕原料基地建设开展工作,为企业的产业升级寻找发展方向和依托。
一是要提高番茄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实行市场准入,引导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发展经营。
二是要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企业要制定优质优价政策,使农户在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后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实现番茄的无公害化和标准化生产。业务部门要通过抓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指导农户进行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以此促进番茄种植丰产丰收。
三是要针对品种较为单一的情况,应加大新品种的引进、培育和筛选,解决好品种老化和品种退化问题。我旗拟在头道桥镇建设一个万亩番茄研发基地,已上报相关项目材料。同时,拟定种植发展规划,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和技术投入,逐步形成旗、镇、村、企业、农户投入机制。
四是要严格执行耕作制度、灌水制度、病虫害防治制度、轮作倒茬制度。与小麦、玉米、豆科作物等非茄科作物轮作倒茬,轮作年限最好为2--3年,减少土壤中的病源基数,降低来年病源侵染次数。大力推广开沟起垄栽培技术,解决灌水及降雨烂果问题。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减少病虫害发生面积。
(二)稳定番茄加工能力。根据全市番茄种植区域布局和生产能力,加工企业近期不宜盲目扩大生产能力。要在现有基础上,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企业之间要相互达成协议,形成合力,加强行
业自律。尤其是避免出现原料供不应求时相互抬价降质抢原料,原料供大于求时相互压级降价的现象,规范原料收购市场。
(三)完善原料定价、收购办法。针对因为原料供需而引起的企农利益矛盾,要改变现行由企业定价为主的做法。建议由政府、企业、协会组织代表,根据市场行情在种植季节前向农民发布产品收购指导价,加工季节要公布最低收购市价,并由协会对原料的交售进行质量监督,严禁掺假和压级压价,维护企农双方利益。
(四)企业加强收购管理环节。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缩短交售时间,把番茄原料运输收购时间尽量控制在24小时之内。特别是要减少农民排队交售时间,提高进厂原料的新鲜程度。
(五)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出口经济效益。在国际市场,番茄酱主要销往欧盟、东南亚等地。大多数是初级大包装产品。产品销售市场过于集中、终端产品少,价格低,番茄酱生产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60美元/吨。中国的产品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要防止因低价销售引起反倾销。要在巩固欧美、亚洲市场之外,积极开拓中亚市场。中亚国家对番茄酱产品有着稳定的需求量。加工企业要加强产品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开发科技含量高、新品种的番茄制品,延伸番茄产品生产加工链,提高出口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改变目前番茄酱出口产品基本以大包装、低价格销售的被动局面。进一步开发分装、小包装、高价值、新的适销对路产品,走市场多元化、品种多元化道路。
(六)优化布局,为番茄产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根据我市番茄产业发展现状和今后发展战略,抓住世界500强中粮集团来我市投资发展的大好机遇,建议市政府组织农业主管部门对全市番茄生产区域布局进行规划,重点是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由发改委、经贸委等部门对番茄加工基地进行规划,控制新上项目。为中粮集团以我市为基地发展“总部经济”,全面整合河套平原番茄产业奠定基础,使我市在番茄产业化建设中实现更大发展。(七)协调农企关系,发挥番茄产业协会作用。要按照“引导不主导、指导不干涉、服务不包办”的原则,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规范番茄产业协会运作。使番茄产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由“公司+基地+农户”向“公司+协会+农户”转
变。企业要改变订单方式,从和合同户签约转到和协会签约,使协会成为企业和农户之间的桥梁。在信息咨询、种植指导、价格协调、产品交售、调解利益纠纷、结算兑现等方面发挥作用。
12为了解当前油菜籽生产和市场价格变化情况,研究完善油菜籽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根据省农
委有关通知要求,XX县农业局组织专门调查小组,深入茅草街镇、厂窖镇、麻河口镇等6个油菜重点产区,对油菜籽生产及市场价格情况进行调研,并认真研究分析。现将调研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生产情况。xx年我县春收油菜面积57.0万亩,同比增长0.3%,亩平均单产131公斤,同比增产1.5%,总产7.5万吨,同比增加2.7%。其中优质油菜种植面积55.8万亩,优质率98%。油菜籽产量质量好于往年,收获的油菜籽杂质率为4%,较去年降低0.5%;出油率37%,较去年提高1%。
(二)收购情况。今年,我县油菜籽收购价格持续低迷,始终在3.0-3.6元/公斤的低价徘徊,菜籽油价格也在12-16元/公斤低位,并呈下降趋势。农民出售意愿不高,菜籽收购进度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放缓。以压榨企业为主的收购主体受市场影响,收购、加工意愿并不强烈。
(三)成本利润情况。调研显示,今年我县油菜籽每亩生产总成本在455元左右,包括种子费10元,化肥费80元,农药费10元,机耕、机收费115元,用工费240元。按收购价3.4元/公斤,每亩产值445元,核算每亩净亏10元。
(四)市场分析。根据调查统计,当前,农户存籽量约占总收成的28%,自榨食用油占23%,出售商品率49%。本地压榨企业全年计划收购菜籽量约为6万吨,同去年持平,目前,已完成计划收购量的62%,同比降低10%,开工率、压榨量均较去年同期大幅降低。据本地压榨企业收购意向,预计到今年9月底,将完成收购计划85%。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民持观望心理。临储政策取消后,油菜籽收购价格应声而落,再加上收购补贴细则暂不明确,农民出现惜售心理。二是压榨企业资金缺口大。去年以来,油菜籽压榨企业持续亏损,加之今年临储政策取消,贷款难度加大,部分企业很难拿出足够资金收购油菜籽。三是罐容紧张。目前,由于菜籽油销售不畅,去库存进度缓慢,占用了企业大量罐容,有效闲置罐
容比较紧张。四是压榨利润仍然在保本或亏损边缘徘徊,加工企业入市收购的积极性不高。总的说来,当前菜籽收购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矛盾焦点就是菜籽、菜油价格过低。
(二)对策建议。一是建议省里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油菜籽种植补贴政策,以打消农户观望惜售心理。二是要想方设法为企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让他们有足够的资金收购菜籽。三是要加快油料去库存速度,缓解企业收购压力。四是要推进油菜籽副产品产业开发,拓展增收渠道。可将“双低”油菜籽榨油后剩下的菜籽皮、脱臭馏出物“变废为宝”,从中开发出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化妆、日用化工等行业的植物多酚、植酸、维生素e、植物甾醇等深加工产品,以扭转亏损颓势。
(一)xx年种植预期由于受今年菜籽市场价格低迷的影响,农民种植意愿受到影响,调研受访的农民均表示将调减来年油菜种植面积。在当前政策及市场形势下,预计xx年我县油菜种植面积将有所调减。(二)对策建议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探索和粮食直补一样,给予油菜籽政策补贴,以工促农,提供农资产品和生产技术,增加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二是优化种植结构。要根据政策引导及市场调控,适时调整油菜种植面积,优化种植结构。在油菜籽适种区提高土地利用率,实行精耕细作,提高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程度。三是加大科技投入。为建设规模化油脂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加大科技投入,探索深加工的路子,形成生产加工一条龙服务,增大油菜副产品的开发利用空间,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四是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倡导健康的食用油消费习惯,扩大内需,提高油菜籽副产品的商品化经营程度,减少政府干预措施,流通市场,发挥市场调控作用。12
由于人增地减,农业生产较弱,自然灾害频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粮食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的状况,贵州省粮食生产发展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有利条件,加强粮食综合增长能力建设,构建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使粮食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潜力。
贵州省一直重视粮食生产,长期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由于人增地减,农业生产较弱,自然灾害频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粮食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的状况,贵州省粮食生产发展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有利条件,加强粮食综合增长能力建设,构建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使粮食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潜力。1、严格建立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发展。认真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土地利用规划,使现有70%耕地用于种粮,奠定粮食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2、加强以水利建设和实施坡改梯工程为重点的基本农田建设,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耕地质量。贵州是个喀斯特的山区省份,基本农田建设普遍薄弱,保灌面积小。而形成中低产耕地的主要原因,其中占比重大的旱地普遍是坡度大,土壤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为此,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基本农业田建设,增强抗灾能力,扩大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面积,是构建粮食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按“九五”全省年新增17.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的速度,提高到每年新增25万亩,以每亩新增粮食100公斤计,至xx年粮食总产可增加30万吨以上。我省自1991年开展了以坡改梯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12年累计实施912万亩,使近50万亩坡耕地变成稻田,使14686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12年累计增产粮食160.9万吨。今后我省将继续实施坡改梯,以现在的速度,至xx年可使粮食总产增加80万吨以上。3、加强以培肥地力为中心的中低产田(土)改造,全面提高耕地肥力。通过增施有机肥,大力发展绿肥,推行秸秆还田,结合进行“瘦变肥、薄变厚、坡变梯”的土地整治和推广等高带状种植、绿肥聚垅、免耕栽培、生物固埂等措施,从根本上改善土壤环境,单产可提高近50%。按全省计划每年改造50万亩的进程,至xx年累计可改造中低产耕地300万亩,粮食总产可增加30万吨以上。4、加强防治土地水土流失,合理开发后备耕地资源。贵州农业发展要根本解决长远的粮食问题,有效地增强粮食发展后劲,必须树立依靠全部土地的观点,合理开发“四荒”耕地。从现在起至xx年,
若以20个土地大县,每县垦复3万亩,40余个中等县,每县垦复1万亩,加上其它零星分散荒地与废弃地的利用,全省耕地增加100万亩左右,使粮食总产可至少增加约24万吨。
1、开发冬季农业,利用冬闲耕地扩大复种面积。目前,贵州夏粮比重仍然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约仍有500万亩冬闲田土的影响。近期除保留少数冬水田、囤水田之外,应采取大力发展耐瘠、耐旱、生育期较短,利于茬口衔接的马铃薯、大麦和多种胡豆、豌豆等,既增加夏粮产量,又利于缓解粮菜争地与人畜争粮的矛盾。若减少一半的冬闲田土用于种粮,使夏粮总产比重可提高近4个百分点,即可增产粮食约45万吨。
2、利用秋粮收后的时空,增种一季晚秋粮食作物。从贵州农作物生长普遍两季有余、三季不足,或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气候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晚秋时空季节的光热水土资源,大种晚秋作物,发展秋洋芋、秋红苕、秋荞等100万亩,按亩产100公斤,即可增加粮食10万吨。
3、利用热量条件较好的区域,完善改制力度,增加粮食产量。旱地可利用作间套多熟制,扩大两熟与三熟或三熟四作面积,至少可利用占旱地20%以上面积扩大粮面。稻田,在海拔600米以下,并有水源保证的面积,约有200万亩,采取一季中稻蓄留一季再生稻,平均亩产可达100公斤左右。为此,利用热量条件较好的中低海拔区域,加强耗作制度改革,增加粮食的潜力可达30万吨以上。
1、加快粮食品种更新步伐,提高种粮效益。针对贵州立体农业明显,生态类型多样,栽培水平悬殊较大的特点,因地制宜选用与搭配“丰、优、抗”兼备的品种,做到品种对路,熟期配套,布局合理,进一步为提高单产打下基础。贵州多年生产实践证明,采取更换和更新粮食作物品种在多项增产技术措施中,可起到15%以上的作用。
2、坚持良种良法,普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粮食单产。近年来各地在“六普及、三提高”重点适用技术示范带动下,广泛推广的保温育秧、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叶龄摸试、半旱式栽培、秸秆还田、配方施肥、改制复种、分带轮作、与综合防治病虫鼠害等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调整结构,提高粮食产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突出抓好稻、玉、芋、麦作物生产,确保粮食总量稳定增长。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是贵州四大主体作物,对确保粮食稳定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突出抓好四大主体作物生产结构调
整中,应把玉米和马铃薯的生产与加工产业化,作为粮食发展的新举措:一是在确保稻谷总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逐步把约计200万亩“三年两不收”的望天田,通过“水路不通走旱路”,用于扩种杂交玉米,其玉米单产可比种水稻稳定增长10—20%;二是在旱地分带轮作中,无论采取何种分带种植方式,都应考虑玉米单产水平不能下降;三是在旱地扩大间套种植方式中,应努力扩大马铃薯的种植比例,并在热条件较好的区域,不断扩大二季马铃薯的面积;四是要加强四大作物“种子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完善主导作物品种培育、筛选、更新和提纯。
篇三: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
目录一茶油行业概述1一茶油简介3二茶油采收制作5三茶油生产工艺6四茶油产品的精炼及深加工7五茶油的分类8二当前茶油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9一比较效益相对较低9二高产优良品种未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9三宣传不到位市场认知度待提高10三茶油产品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11一市场分析11二需求预测13三发展潜力15四应用前景15四茶油的价值16一茶油的成分16二茶油的药用价值17三茶油的健康保健价值17四茶油的营养价值18五全国及油茶主产省区产业发展规划19一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19二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三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1六全国油茶业建设布局22一栽培区划分22二油茶产业发展建设布局23七国家有关油茶产业的发展政策24一优化产业布局培植油茶龙头企业24二加大油料生产扶持力度25三加大财政对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25四启动造林林木良种补贴试点25五对新造油茶林的金融信贷支持26八油茶加工与产业相关体系建设26一油茶加工业26二油茶市场流通体系建设27三油茶市场监测和监管28九当前油茶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29一油茶的综合效益日益凸显29二油茶的开发加工如火如荼30三油茶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31一茶油行业概述一茶油简介山茶油母本植物为油茶俗称苦茶建茶白花茶学名camellaoilferaabel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
目
录
---------------------------------------------------(一、茶油行业概述---------------------------------------------------(1)------------------------------------------------------(-------------(一)茶油简介------------------------------------------------------(3)-----------------------------------------------------((二)茶油采收制作-------------------------------------------------(5)------------------------------------------------(三)茶油生产工艺-------------------------------------------------(6)-----------------------------------------((四)茶油产品的精炼及深加工------------------------------------(7)---------------------------------------------------((五)茶油的分类---------------------------------------------------(8)----------------------------(二、当前茶油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9)--------------------------------------------------((一)比较效益相对较低-------------------------------------------(9)--------------------------------((二)高产优良品种未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9)--------------------------((三)宣传不到位,市场认知度待提高--------------------------(10)宣传不到位,--------------------------------(11)三、茶油产品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11)-----------------------------------------------------------------((一)市场分析-----------------------------------------------------(11)-------------------------------------------------------------------((二)需求预测-----------------------------------------------------(13)-----------------------------------------------------------------------------------------------------((三)发展潜力-----------------------------------------------------(15)--------------------------------------------------------------------((四)应用前景-----------------------------------------------------(15)------------------------------------------------------16)----------------(四、茶油的价值------------------------------------------------------(16)---------------------------------------------------------------------------((一)茶油的成分--------------------------------------------------(16)-------------------------------((二)茶油的药用价值---------------------------------------------(17)茶油的药用价值-----------------------------------------------------------------------------------(三)茶油的健康保健价值----------------------------------------(17)---------------------------------------------------------------------------((四)茶油的营养价值---------------------------------------------(18)
1
----------------------------(19)五、全国及油茶主产省区产业发展规划----------------------------(19)------------------------------------(------------------------------(一)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19)----------------------------------((二)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三)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1)-------------------------------------------22)---------------六、全国油茶业建设布局--------------------------------------------(22)------------------------------------------------------------((一)栽培区划分--------------------------------------------------(22)
(二)油茶产业发展建设布局------------------------------------(23)油茶产业发展建设布局------------------------------------(
---------------------------------(24)七、国家有关油茶产业的发展政策---------------------------------(24)-----------------------------------((一)优化产业布局,培植油茶龙头企业------------------------(24)优化产业布局,------------------------------------------------------------((二)加大油料生产扶持力度-------------------------------------(25)-----------------------------------------------((三)加大财政对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25)---------------------------------------------((四)启动造林、林木良种补贴试点------------------------------(25)启动造林、-----------------------------((五)对新造油茶林的金融信贷支持-----------------------------(26)-------------------------------(26)八、油茶加工与产业相关体系建设-------------------------------(26)--------------------------------------------------((一)油茶加工业--------------------------------------------------(26)------------------------------------(二)油茶市场流通体系建设-------------------------------------(27)---------------------------------------((三)油茶市场监测和监管---------------------------------------(28)---------------------------------(29)九、当前油茶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29)----------------------------------((一)油茶的综合效益日益凸显----------------------------------(29)----------------------------------((二)油茶的开发加工如火如荼----------------------------------(30)----------------------------------------------((三)油茶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31)
2
一、茶油行业概述(一)茶油简介山茶油,母本植物为油茶,俗称苦茶、建茶、白花茶(学名Camella-oilferaAbel),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油茶生长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高山及丘陵地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植物。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西、湖南、广西、福建等省,全国年产量仅为20万吨左右。油茶至少要种五年以上才能开花结果,果实生长周期长达十二个月之久。山茶籽生长过程中不需要施化肥喷农药,其营养成份完全来自天然无污染的空气和肥沃土壤。常年在连绵叠嶂的群山之中天然孕育,从开花结果到采摘,历经冬、春、夏、秋四季的云滋雾养,包含日月精华和天地灵气,营养成份自然也就不同于一般的植物油,营养价值非常高,古时被视为山珍贡品。油茶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土壤肥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壳是提制栲胶的原料。叶部含有花黄素、茶碱等,是医药工业的原料。可以说油茶全身都是宝。1.油茶生长条件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树种,南方14个省区有自然颁,现有面积5000多万亩,油茶颁在低纬度,低海拔土层深厚的低山丘陵地区、适合生产在酸性土壤PH值为5-6。之间最好,5年平均温度为14℃-21℃,年降雨量为800-2000mm。
3
无霜期为200-360天,海拔300m以下,极端低温达-17℃,≥10℃,积温为4250-7000℃。2.油茶生命周期(1)童期阶段:指播种后,从胚芽开始到植株进入开花结实这一阶段。包括胚芽期、幼苗期和幼年期。(2)成年阶段:包括生长结果期和盛果期。①生长结果期:树龄6-10年,树体生长旺盛,大量分枝、开花结果逐步增加,产量处于逐年上升阶段。②盛果期:10-120年,油茶大量结果时期,生殖占优势,对光温水肥需求增多,结果部位外移。(3)衰老阶段:两大标志①骨干衰老,吸收大量死并波及骨干根,根幅变小,根颈处出现大量的不定根。②周期性的茶果负荷繁重,落花落蕾严重。3.油茶主产区分布范围①我国油茶主产区集中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北、贵州、安徽、云南、重庆、河南、四川和陕西14个省(区、市)的642个县(市、区)。其中,种植面积大于10万亩的县(市、区)有142个,种植面积在5~10万亩的县(市、区)有97个,种植面积在1~5万亩的县(市、区)有142个,种植面积小于1万亩的县(市、区)有261个。国外仅日本、泰国、越南等国少量栽培,整体产量也很低。
①
《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4
图表1:全国油茶主产区分布范围统计表
油茶种植面积以湖南、江西、广西3省(区)最大,分别为1778.0万亩、1120.0万亩和552.4万亩,3省(区)面积占全国现有油茶林总面积的76.2%4.油茶主产区油茶加工企业现状②全国14个油茶主产省(区、市)现有油茶加工企业659家,油茶籽设计加工能力可达到424.83万吨,年可加工茶油110.79万吨,加工能力在500吨以上的企业有178家,具有精炼能力的企业达到200多家,油茶加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具备一定基础。油茶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技术进一步成熟,目前可年产茶粕68.39万吨,茶皂素1.86万吨,油茶籽利用程度接近100%,资源利用水平较高。(二)茶油采收制作茶油采收制作采收
②
《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5
1.采收:油茶品种较多,果实成熟期一般在10-11月上旬,成熟果实有如下特征:茶果色泽鲜艳、发红或发黄、呈现油光,果皮茸毛脱尽,果基毛硬而粗,果壳微裂,籽壳变黑发亮,籽仁现油。茶果成熟即应及时采收。不同品种的茶果应先熟先采,后熟后采,随熟随采;同一品种的成熟茶果,也应在近7天内采完。采回的茶果应放在室内堆沤6-7天,让茶籽起后熟作用,增加油分。然后抓紧晴天,摊开翻晒,晒3-4天后,茶果自然开裂,多数果的茶籽能分离,未分离的用人工剥离,然后过筛扬净,断续晒干,一般要晒12天,才能使淀粉和可溶性糖等有机物充分转化为油脂。晒茶籽用土坪或竹席比水泥晒坪好,可以提高出油率和茶油质量。如遇阴雨天无法及时晒干,应将茶籽铺在干燥通风的楼板上,厚约20厘米,每天翻动1-2次,防止发热霉烂或发芽,一遇晴天就及时翻晒。油茶籽晒干后和果壳之重量比是1:2,晒好的油茶籽应放在通风干燥处收藏,经过1-2个月后茶籽含油率达到最高时,复晒1-2天,这样出油率高,油质也好。2.榨油:从茶籽中提取茶油,目前基本上是采用压榨法。我国农村传统的榨油工具为木榨机,劳动强度大,出油率低。它将逐渐被液压机和螺旋机所代替。(三)茶油生产工艺茶油等带壳的油类作物加工生产有两种工艺,一种是压榨法,一种是浸出法。压榨法是用物理压榨方式,从油茶籽中榨取山茶油,是传统的提取工艺;浸出法是应用物理化学原理,用食用级溶剂从油茶籽中抽提出山茶油。压榨法是传统的榨油方法,目前压榨法仍是我国
6
茶籽产区最主要的制油方法。生产工艺一般为油茶果的采收、去壳、破碎、轧胚、蒸炒、压榨即得粗茶油。浸出法制油是当前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油脂制取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准,通常发达国家所占比例均在90%以上,即实现了“浸出化”。压榨法是用物理压榨方式,浸出法是物理化学方式,浸出法的出现弥补了原始的压榨法出油率不高的缺陷,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受化学物质污染的危险,后者的工艺更容易产生苯并芘含量超标。为了提高出油率,农户从油茶籽中榨取山茶油通常会经过加热蒸炒的过程,如温度控制不好,容易导致烧焦现象,生成苯并芘并残留在茶籽的外壳上;如果为压榨法,苯并芘就全部残留在茶饼中不涉及到食用油案例;如果为浸出法,在萃取茶饼中的残油时,残留的苯并芘也被大量萃取出来,通过高温又与溶剂油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导致浸出后毛茶油苯并芘含量不断提高。2010年8月发生的金浩茶油“苯并芘”含量超标事件,让整个茶油行业的销售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王瑞元会长指出,造成油茶籽油苯并芘超标原因主要有原料晾晒、烘干、炒籽时操作不当等几种因素,绝非是油茶籽油本身固有的,也不是制油工艺缺陷和浸出制油方法造成的。(四)茶油产品的精炼及深加工目前我国市售茶油质量差,绝大数仅停留在二级油水平,开发生产高档食用油以及高附加值的茶油化妆品和医药系列产品十分必要,综观我国油脂加工的实际情况,是加工能力过剩,而精炼油产量不高,
7
我国植物油脂的加工能力达到2204.8万顿,精炼规模达574.6万顿,但一级油的生产能力为93.92万顿,高级烹调油的生产能力为36.75万顿,仅占16.35%和6.4%,而实际产量均没有达到生产能力的40%。随着粮油市场的全面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档油脂的生产将有大市场。为了进一步拓宽茶油作为食品专用油脂的优质原料的使用范围,提高其使用价值,开发茶油新产品也就迫在眉捷,如茶油粉末油脂等新产品的开发。(五)茶油的分类山茶油果实里可以获取各种等级的山茶油。山茶油所有的外包装上都必须依据我国2003年5月制定2003年10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标准,清晰地标明其所属的等级。1.ExtraVirgincamelliaOil(极品山茶油、国标一级)为第一遭压榨山茶果子而得的果子汁,带有果香及果味,油酸度低于1%。2.PurecamelliaOil(纯正山茶油、国标二级)由机榨山茶油经过除杂、脱酸、脱水、脱色、脱臭以及冷冻脱脂加工而成。3.PomacecamelliaOil(特级山茶油、医药注射级)由原始森林深山采集山茶果子压榨而得,按照医药生产工艺标准、经过物理提纯得到最纯净(无色、无味、无烟、接近零点的酸价零点过氧化值)的油品。专供医药注射用油、化妆品用油。区分茶油营养品质高低的基本标准就是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低。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80%以上为高品茶油、80%以下为普通茶油。
8
二、当前茶油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茶油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茶油在中国已有几千年食用历史,具有良好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具有东方橄榄油之称。但当前茶油产业发展存在瓶颈,主要是在产业规模和产品种类还存在局限。(一)比较效益相对较低目前,全国现有油茶林大多数是上世纪60、70年代的老林,亩产茶油一般在5公斤左右,油茶的每亩产值不超过200元。与其它经济林相比,效益相对较低。如浙江省的常山县,其主要的经济林树种—常山胡柚,每亩的产值在2000~3000元,大大高于油茶林。因而,造成了近年来常山县立地条件比较好的油茶林纷纷被改种为胡柚,农民缺少油茶再生产的积极性,其结果是油茶林大面积荒芜,产量下降,限制了油茶产业的发展。(二)高产优良品种未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到目前为止,油茶种植大省中,江西、安徽两省的油茶林大部分还是上世纪50、60年代的普通实生苗林,湖南省约有50%以上的油茶林是建国之前就存在的,属于多代萌生,品种混杂,产量极低,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展的油茶丰产林基地建设,90年代以来的油茶到低产林改造,全省使用良种更新造林的油茶面积不足150万亩,仅占全省油茶林面积的8%左右。其它省区油茶良种应用率更低。油茶林品种老化,经营粗放,在油茶主产区是一个共性问题。只有通过大面积的优良油茶品种更新换代造林,油茶潜在的资源优势才能转化为产业优势。进入21世纪以来,各地选育了一系列油茶高产优良品种
9
(系),其中不乏适宜当地的高产优良品种(系),但大面积推广应用到生产中却不多。原因在于大面积的推广应用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譬如建设油茶种苗繁育基地、良种采穗圃等,发展资金相对投入不足,油茶产业发展缺乏后劲。油茶品改投入资金较大,一般农户难以承担,财政投入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三)宣传不到位,市场认知度待提高宣传不到位,油茶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茶油具有优质食用油全部功能特性,其化学组成、脂肪酸比例与橄榄油相似,一些指标还要高于橄榄油。然而,人们对橄榄油特性的认识却远远高于对茶油的认识,一般认为橄榄油是高品质油,而对茶油的认识和了解甚少,只是在油茶主产区人们才对其有一定的了解,我国北方和西部大多数地区对茶油基本处于陌生状态。我国每年进口橄榄油约4500吨,除食用外,相当一部分用于制造高档化妆品和保健品,橄榄油的价值十分可观。而全国茶油每年仅有少量出口,国际市场认知度极低,这与长期以来人们对茶油停留在自产自用和宣传上的不到位有直接关系。作为高端食用油,茶油在我国已有数千年食用历史,也是我国特有的高档民族品牌食用油脂,其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其中油酸含量高达80%以上,加上茶油的碘价低、油脂稳定性强、不易氧化变质等特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但由于油茶树特殊的产地限制、民众食用油消费习惯的不同,以及茶油低调的宣传,茶油的市场认知度还不高,推进茶油烹饪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促进茶油行业持
10
续稳步发展,成为茶油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三、茶油产品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一)市场分析目前,茶油在国内外都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很大。随着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大力开发木本油料已成为当今世界解决人类食用油严重不足的主要渠道。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以橄榄油作为主要食用油,特别是地中海沿岸国家已经实现食用油料木本化。西班牙和希腊等国木本食用油料也占到本国食用油的80%~90%。油茶是我国得天独厚的植物资源,也是目前唯一可以与橄榄油媲美的木本食用油料。1.食用油市场分析油脂是人体不可少的营养物质,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食用油的消费量也在逐年增长。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食用油消费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更注重健康消费,对动物油脂消费越来越少,植物油消费逐年增加,尤其是食用油中的茶油和橄榄油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急剧增加。为满足国内市场供应需要,我国于1985年开始从国际市场上进口油脂,1993年我国油料市场放开后,国内油脂供不应求,市场价格急剧上升,这一时期,我国食用油市场呈现以下三个特征:(1)食用油消费量逐年提高,特别是优质木本油料消费量呈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2007年食用油消费量达2250万吨,人均消费量17.0公斤;2010/11年度我国食用油消费量2743万吨,人均年消
11
费量20.5公斤。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45公斤相比,差距非常大。高品质茶油仅占食用油总消费的1.17%,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橄榄油消费量占40%以上相比,差距更大。因此,优质茶油未来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2)食用油料供给严重不足,油脂工业潜力巨大。我国是食用油消费大国,也是食用油进口大国。根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进口油脂油料总计折油1509万吨,2006年增加306.6万吨,较增长25.5%。2007年,我国国产食用植物油为1035万吨,自给率仅为46%,2010年我国累计进口食用植物油687万吨。可以看出,我国的食用油还远不能做到自给自足,每年都需要花费大量外汇进口食用油,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3)随着贸易全球化以及国际市场对我国特有茶油优质特性的认识,国外企业从中国进口油茶生产加工茶油产品,以及国内企业将开发出来的茶油产品销售海外,必将成为一种趋势。在国际市场上,茶油十分热销,国产茶油在日本等地的价格达每吨3万元以上,国内顶级茶油的售价达到每吨10万多元。据专家预测,如果茶油以精品形式打入国际市场,每吨售价可超过25万元。2008年我国茶油产量仅为26.25万吨,难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如果加工成精制油进入国际市场,缺口会更大。2.油茶副产品市场分析油茶还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茶枯饼、茶皂素、茶籽壳等剩余物,可广泛用在日用化工、制染、造纸、化学纤维、纺织、农药等
12
领域。茶枯饼中仍存在5%~6%的茶油,经浸提后的余饼可继续提取4%的高品质茶皂素,其皂素含量在80%以上,是市场所需及出口创汇的好产品。随着油茶加工企业对茶枯饼进行精深加工,原来被农民丢弃的茶枯饼价格一路攀升,从每吨300元猛增到每吨1800元。茶皂素是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使用安全,易被微生物分解,有利于环境保护。经实验证明,它可配制无公害洗涤剂、各类工业乳化剂、无公害杀虫剂、啤酒发泡剂和食品工业乳化剂等。提取完茶皂素的余粕中,还含有12%~16%粗蛋白、30%~50%淀粉和较丰富的木质素,饲用价值很高,稍作加工即可作为禽、畜、鱼的优质饲料。另外,茶籽壳中含有丹宁、糠醛等,可以用来制造栲胶、糠醛、优质活性炭等化工原料。高品质的油茶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其发展前景很大。油茶副产品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国际上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据此,我国油茶产业应以发展中、高档油茶产品为主,其当前发展目标既放在国内中、高档消费市场,又瞄准国际高档油茶产品消费市场。(二)需求预测我国目前植物油的的消费呈刚性增长,《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不低于40%。在我国粮油被外资控制的现状下,这一目标很难实现,而发展油茶产业是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的最佳选择,具有战略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食用油消费量将逐年上
13
升,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口将增加到14.5亿,按人均食用油消费22公斤计算,食用油的消费总量将达到3200万吨。目前,我国各类植物油年生产能力为1000多万吨,即便每年增加100万吨的食用油供给量,10年后产量仅能达到2000万吨,需增加约1.8亿亩的油料播种面积,届时每年仍需进口1000余万吨植物油和油料等成品油脂,才能保障市场的正常供给。目前我国年产茶油约27.7万吨.仅相当于食用油消费总量的1.23%.食用油消费结构极不合理.茶油人均年占有量仅为0.21公斤.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年占有量20公斤的水平,发达国家一般橄榄油的消费量占其植物油总消费量的40%以上。我国要达到年人均茶油占有量2公斤的标准,全国茶油产量需增加10倍,年缺口达250万吨左右,可见,未来茶油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此外,油茶副产品茶枯、茶壳的利用价值也非常高。茶枯经深加工可生产茶皂素、抛光粉和饲料等。茶皂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广泛用于建材、日用化工、医药和农药等方面。我国生产的茶皂素一半以上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前景非常好。茶枯还可加工成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饲料,是鱼类养殖不可缺少的原料,市场前景广阔。近几年,茶枯、茶壳的市场需求急剧上升,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每年从中国直接进口大量的茶籽和茶枯来进行加工、提取皂素、作生物农药和机床的抛光粉等,这些都促使了茶枯、茶壳需求的上升。目前,国内市场的茶枯饼每吨的售价已上升到1800元,茶壳的售价也达到每吨249元。今后油茶副产品与油茶产品一样具有
14
更加广阔的前景。(三)发展潜力近年来,我国油茶产业发展较快,基地建设逐步扩大,油茶苗木进一步良种化,并已筛选出一批优良无性系品种,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深入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油茶产品深加工方法不断改进,油脂工业精炼油生产技术应用到油茶产业,开发的产品正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为此,在多种因素的促成下,使得本世纪以来油茶产量得到较大提高,油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世界上橄榄油的产销量已达280万吨,而品质超过橄榄油的茶油全国总产销量才25万吨,橄榄油的产地只在地中海一带,但其销售却遍布全球;而茶油产地广泛分布中国,却难以迈出乡村进入城镇,橄榄油的用途不仅仅食用,更是化妆品美容领域的基础用油,而拥有更多疗效的茶油却尚在食用领域徘徊,世界上最大的橄榄油公司销量在20万吨/年,而中国最大的茶油企业规模也不到1万吨/年,在文化内涵上绿色的橄榄枝,已成为世界和平的一种象征,而茶油却养在深闺不为人知。更好的卓越品质但差异巨大的市场表现,不过正因为差距巨大,同时也说明茶油具有广阔的前景。油茶是我国独特的资源。目前,我国的茶油加工业,主要以生产粗油为主,随着对茶油营养保健价值、经济价值的进一步认识和茶油系列产品的深度研究,开发生产高附加值的茶油化妆品和医药系列产品市场具有很大潜力。中国原产地的产品更将有一片广阔天地.茶油是中国的特产,茶油也将是世界的。
15
(四)应用前景我国的油茶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食用油的分类与级别要求也逐渐提高,我国食用油消费正由实业型向保健型转化,茶油富含油酸、亚油酸,符合人体营养健康的需要,经过深加工,符合当代油脂消费主流,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目前,我国食用油消费主要是豆油、菜籽油等低档油品,高档保健食用油消费比例很低。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食用橄榄油已逐渐成为习惯。茶油号称“东方橄榄油”,是我国的特产。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提供品质优良的茶油供应市场,有助于改善国民食用油消费结构,提高国民身体素质。随着对茶油营养保健价值、经济价值的进一步认识和茶油系列产品的深度研究,开发生产高附加值的茶油化妆品和医药系列产品有很大潜力。茶油以其合理的脂肪酸组成,丰富的营养成分,明显的保健功能以及广泛的工业用途,必将成为我国一个具有特色的产业,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工业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四、茶油的价值(一)茶油的成份茶油主要成份是: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比例适当,营养均衡,还不含芥酸和山嵛酸,富含维生素E和山茶苷,耐贮藏,不易酸败,不产生人体致癌的黄曲霉素。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左右,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5%以
16
上,居各种植物油之冠。(二)茶油的药用价值1.茶油有清热化湿、杀虫解毒的作用。古代文献《农政全书》《纲目拾遗》记载茶籽油可润肠清胃、杀菌解毒、清肝降火,茶油可疗痔疮、退湿热,对加速伤口愈合有卓越功效。2.经常服用,能抑制衰老,对慢性咽炎和预防人体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很好的疗效。3.长期服用,能清胃润肠、可治痧气腹痛、急性蛔虫阴塞性肠梗阻、习惯性便秘。4.茶油能抗紫外线,直接搽用有防止晒斑及去皱,防止头癣、体癣、头屑、脱发的功效。还可做洗发剂和护发素中配剂使用,能防止皮肤瘙痒、慢性湿疹。5.在我国传统的中药配方中常以茶油调剂各种药膏、药丸,民间常用茶油浸泡蜈蚣、螃蟹涂治疮伤。(三)茶油的健康保健价值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但这种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不能自己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不饱和脂肪酸供应充足,人的皮肤会细微润泽,头发乌黑发亮;反之,如果体内缺乏不饱和脂肪酸,就会变得皮肤粗糙、头发脱落。1.茶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左右,是目前食用油中最高的。食用后易被人体吸收,消化,而不会像一般的食用油,食用后若在人体内未消化就会转化为脂肪,并积累于内脏及皮下组织,容易
17
引起肥胖或其他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讲,茶油有减肥的效用。2.茶油还是孕妇产后最佳的食用油品种,孕妇在产后食用后更有助消除怀孕期间积累的小腹脂肪,能帮助迅速恢复身材。孕妇在孕期食用茶油不仅可以增加母乳,而且对胎儿的正常发育十分有益。3.婴幼儿食用茶油可利气、通便、消火、助消化,对促进骨骼等身体发育很有帮助。4.老年人食用茶油可以去火、养颜、明目、乌发、抑制衰老、长寿健康。5.食用茶油可提高人体酶的活性,提高代谢率,改善体质,增加人体免疫力机能,加强对人体的双向调节作用,可保持充沛的精力。6.茶油的另一显著优点是:烟点高(烟点是指加热时能使油脂冒烟的最低温度)精炼茶油的烟点在200-215摄氏度,。而一般食用油的烟点只有100摄氏度左右。这样,在使用茶油高温煎炒时极少产生油烟雾凝聚,不会产生呛人的油烟,也不会使油烟凝聚粘附在厨房的墙壁上。(四)茶油的营养价值茶油来自大自然,本身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是《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大力提倡推广的食用植物油,也是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食用油。1.茶油具有较高含量的天然抗氧化成分维生素E、维生素D,能有效的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清除有害成份,延缓细胞老化,白痴细胞活力。加之低亚麻酸含量,使得茶油稳定性好,易贮存,不易酸败
18
变质。2.茶油容易被人体吸收,促进人体对脂溶性纤维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3.含量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降低,这样可以防止动脉硬化,抑制和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专家通过对我国65个县区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人体消化吸收的油酸含量越高,冠心病及高血压发病率及死亡率越低。长期食用茶油地区的居民,冠心病及癌症患者极少。因此,茶油具有其它食用油无可比拟的保健功能。4.茶油不含可引起人体致癌的黄曲霉素,长期食用对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特别适合中老年人食用,因而茶油在国际上被称为“长寿油”。5.不饱和脂肪酸有“美容酸”之称,医学证明,每天摄入足够的不饱和脂肪酸对润泽皮肤和乌黑头发有重要的作用。五、全国及油茶主产省区产业发展规划(一)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准并印发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提出,提出要把油茶产业培育成兴林富民的支柱产业。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油茶种植总规模要达到7000万亩,茶油产量达到250万吨。规划指出,发展油茶产业既要突出建设者的主体地位,也要采取国家投资引导、地方配套扶持、银行信贷辅助等措施,建立和完善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投资保障机制。
19
根据《规划》,国家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油茶新造林补助、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级油茶开发推广中心、省级油茶研究开发推广技术服务中心、种质资源库建设等方面。油茶新造林主要结合现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将列入国家造林计划的任务按照不低于现行公益林造林补助标准给予补助。《规划》提出,中央财政投资主要用于优质高产新品种推广示范、现有低产油茶林的改造(包括更新改造、嫁接改造和抚育改造)和开展技术培训。中央财政结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等加大对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二)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湖南是全国油茶大省,油茶林面积和茶油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发展油茶产业的条件和优势得天独厚。截至2010年底,油茶面积已达到1891万亩,占全国油茶总面积的40.8%,年产茶油12万吨,约占全国茶油总产量的46.5%,占全球茶油产量的44.1%。从全国范围看,湖南省油茶林在面积上依然占绝对优势。我国现有油茶林面积5000万亩,分布在18个省(区),其中湘、赣、桂、闽四省(区)为集中栽培区。湖南省油茶林面积比排名第二位的江西多出600万亩,相当于江西和广西两省(区)油茶林面积的总和。在全国14个“中国油茶之乡”的行政县中,湖南独占6个,位列第一位。根据2008年9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出台的《关于加快油茶产
20
业发展的意见》,规划到2015年,全省发展油茶林2000万亩,其中建设丰产林基地1000万亩,油茶产品精加工率达到80%左右,茶油年产量达到50万吨,油茶产业年产值达到300亿元。到2010年底,全省有油茶加工企业2000多家,年产值72亿元,占全国的66.1%。全省油茶面积1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51个,其中30万亩以上的22个,50万亩以上的有8个,一个个名副其实的“小油海”已初具规模。按照规划,到2020年,湖南省油茶面积将达2200万亩,茶油年产量达60万吨,产品精深加工率80%以上,油茶产业产值达400亿元以上。(三)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江西也是我国油茶主产区,截至2011年4月,江西省拥有国家审定、认定的油茶良种43个,列全国第一;江西省现有油茶林1120万亩,年产茶油约5万吨,油茶林面积和茶油常年产量均列全国第二;江西省有52个县(市、区)被列为国家油茶产业重点示范县,有45个县(市、区)油茶林面积超过10万亩。2010年3月,江西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意见》,到2020年,江西油茶林总面积将达2100万亩,其中新造高产油茶林1000万亩,逐步改造现有油茶林1100万亩;年产茶油60万吨;重点培育省内1家至2家油茶加工龙头企业上市;新建10个规模在5000亩以上的油茶产业科技园;实现油茶产业年综合产值350亿元。江西省提出3项扶持措施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加快国家油茶种质基因库建设,加快高产油茶良种采穗圃建设;建立政府投入引导机制,
21
加大油茶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从2010年起,省财政设立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面向广大农民、种植大户的油茶小额贷款扶持机制,加快推行高产油茶林林权抵押贷款。六、全国油茶业建设布局(一)栽培区划分依据“全国油茶林区划”结果,按油茶生产适生条件将我国油茶栽培划分为:最适宜栽培区、适宜栽培区和较适宜栽培区3个栽培区。1、最适宜栽培区。包括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北、安徽8省(区)的292个县(市、区)的丘陵山区。行政区域:湖南省大部分,包括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岳阳、常德、益阳、郴州、永州、娄底11个地(市)的96个县(市、区);江西省全省11个地(市)的100个县(市、区);广西自治区桂林、柳州2个市的15个县(市、区);浙江省衢州、丽水2个市的15个县(市、区);福建省三明、南平、龙岩3个市的29个县(市、区);广东省韶关、清远2个市的5个县(市、区);湖北省黄石、咸宁、黄冈3个市的12个县(市、区);安徽省黄山、安庆、宣城3个市的20个县(市、区)。2、适宜栽培区。包括湖南、广西、浙江、福建、湖北、贵州、重庆、四川8省(区、市)的167个县(市、区)的低山丘陵区。行政区域:湖南省湘西、怀化、张家界3个市(州)的25个县
③
③
《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22
(市、区);广西自治区百色、河池、贺州、梧州、来宾5个市的35个县(市、区);浙江省杭州、金华、台州、舟山、宁波、绍兴、湖州、温州8个市的48个县(市、区);福建省福州、宁德2个市的17个县(市、区);湖北省恩施州的4个县(市、区);贵州省黔东南、黔西南、铜仁3个市(州)的12个县(市、区);重庆市的15个县(区);四川省南充、广安2个市的11个县(市、区)。3、较适宜栽培区。包括广西、福建、广东、湖北、安徽、云南、河南、四川、陕西9省(区)的183个县(市、区)的部分地区。行政区域:广西自治区贺州、崇左、钦州、南宁、梧州、防城港、来宾7个市的11个县(市、区);福建省漳州、泉州、莆田3个市的17个县(市、区);广东省河源、梅州、云浮、肇庆4个市的13个县(市、区);湖北省武汉、鄂州、黄冈、随州、宜昌、荆门、襄樊、十堰、孝感9个市的29个县(市、区)以及省直辖的神农架林区;安徽省池州、六安、巢湖、芜湖4个市的15个县(市、区);云南省的文山、保山、大理、普洱、曲靖、红河、昆明、玉溪、楚雄、德宏、昭通11个市(州)的47个县(市、区);河南省信阳市的5个县(市、区);四川省泸州、达州、宜宾、凉山、绵阳、广元、内江、巴中、眉山、自贡10个市(州)的32个县(市、区);陕西省汉中、安康、商洛3个市的13个县(市、区)。(二)油茶产业发展建设布局以上述我国油茶适宜栽培区划为依据,结合油茶林资源现状和适宜发展区域条件的特点,充分考虑油茶栽培历史和群众营造与经营管
23
理的技术水平,以及油茶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模式,进行油茶产业发展建设布局。建设布局应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分区施策,促进油茶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根据现有林种植规模、良种选育基础和近期良种种苗保障供给能力,以及宜林地资源优劣、可供程度等条件,将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布局确定为核心发展区、积极发展区和一般发展区三个建设发展区。核心发展区:涉及湖南、江西、广西3省(区)271个县的(市、区)。其中最适宜栽培县211个,适宜栽培县60个。积极发展区:涉及浙江、福建、广东、湖北、贵州、安徽、广西(部分)省7(区)248个县的(市、区)其中最适宜栽培县81个,。适宜栽培县81个,较适宜栽培县86个。一般发展区:涉及云南、重庆、河南、四川、陕西5省(市)的123个县(市、。区)其中适宜栽培县26个,较适宜栽培县97个。七、国家有关油茶产业的发展政策国家有关油茶产业的有关油茶产业近年来,国家日趋重视农业,不断出台政策,鼓励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一)优化产业布局,培植油茶龙头企业优化产业布局,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林造发[2006]274号)指出:充分发挥油茶资源优势,优化油茶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建立以湖南、江西为中心产区,广西、福建、贵州、湖北、浙江、安徽、广东等省(区)共同发展的油茶区域化、规模化产业格局。油茶产区
24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油茶龙头企业,促进油茶产业链的延伸。通过资产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二)加大油料生产扶持力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第二条指出“促进油料产业化经营。积极引导一批生产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企业,在主产区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与农户签订产销订单,开发深加工产品。积极支持“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继续扶持各种形式的产销衔接活动。另外,《国务院关于促进食用植物油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供给安全的意见》(国发[2008]36号),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油茶等特种油料作物。(三)加大财政对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财政部《关于做好2011年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工作的通知》(财办农[2011]19号)文明确了统筹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加强我国食用油料产品生产,保障食用油供给,木本油料主产区要统筹安排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油茶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油茶等木本油料新造林以及低产林抚育和更新改造。(四)启动造林、林木良种补贴试点启动造林、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2010年林木良种补贴试点工作的意见》(财农[2010]102号)明确:2010年中央财政林木良种补贴资金主要用于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补贴和林木良种苗木培育补贴。
25
对于纳入试点地区,除了中央的财政补贴外,地方财政也有相应补贴。如湖南财政厅、林业厅《关于开展2010年国家造林补贴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就明确造林直接补贴标准:木本粮油经济林(如油茶)每亩补助160元。(五)对新造油茶林的金融信贷支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发改农经[2009]2812号)提出,对纳入国家良种补贴的油茶林,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提供信贷支持。稳步推进油茶农户信用评价和林权抵押相结合的免评估、可循环小额信用贷款,扩大林农贷款的覆盖面。合理确定林业贷款的期限和各类林业贷款利率,林业贷款期限最长可为10年。对于符合贷款条件的林权抵押贷款,其利率一般应低于信用贷款利率;对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小额林农贷款业务,借款人实际承担的利率负担原则上不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的1.3倍。八、油茶加工与产业相关体系建设总体看,目前油茶产业体系尚未形成,上中下游等相关体系建设基本处于空白,且缺乏有效衔接。(一)油茶加工业全国油茶主产区油茶加工企业目前设计加工产能力为原料实际供给能力的4倍,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具备一定基础。经测算,按本规划基地建设进度安排,预计未来5~7年加工产能与原料供给基本可以保持平衡。为了规范和引导油茶加工业健康发展,其加工产
26
业建设应在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指导下有序地开展。1.推进油茶加工业合理布局和优化产业结构。根据油茶主产区基地和现有加工业布局,调整优化加工区域和产品布局,整合油茶加工资源,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布局合理,产品结构优化,粗、深、精加工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2.加快培养国有和民营油茶加工经营企业。引导国有和民营油茶加工经营企业优化产能配置,加大科技投入,创新管理理念,完善风险管理,加强品牌建设,增强营销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国家和油茶主产区地方政府支持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做大做强,形成跨地区、产供销一体化的龙头,并给予多方式、多方面优惠和扶持政策。3.建立和完善油茶加工行业公平有序竞争机制。加快油茶产业有关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标准)体系建设,规范行业经营行为,促进有序竞争。(二)油茶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市场营销体系包括市场信息、流通和销售渠道等,是实现油茶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目前油茶市场流通体系是产业链中较为薄弱环节,为了充分发挥市场先导作用,拉动产业有效、快速运转,油茶产业应对油茶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予以足够重视。1.推进油茶产销衔接。鼓励和支持油茶加工企业到油茶主产区建设基地及加工企业,形成“企业+基地(大户)+农户”等多种产业
27
化经营模式,完善产业中的利益联结机制。2.积极培育茶油市场。茶油是食用油中佳品、上品,但市场认知度不高,应利用各类媒体、科普基地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普及茶油营养、保健知识,引导科学健康饮食习惯与合理消费;支持油茶加工、销售企业建立营销渠道和配送中心。3.加强茶油物流设施建设。随着油茶产业的发展壮大,油茶的物流业、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应提到日程上来。油茶林产品市场营销体系一般应以综合贸易市场为主体,在成熟的情况下可建设专业批发市场。市场必须有一定面积的经营场所,具有市场管理、质量监测、服务中心、信息交流、贮藏和生活服务等机构和设施,完善相应的经营管理办法、产品质量标准等。交易可采用现场交易、异地交易、网上交易、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等形式,形成市场活跃、交易简便、供需双赢的局面。营销体系现阶段主要布局在核心发展区的重点县,在重点主产县内,选择交通方便、人口较集中的中心地段发展1~2个油茶综合批发贸易市场;积极发展区可视发展具体进展情况,多个县(市、区)联合发展油茶综合交易市场。(三)油茶市场监测和监管针对油茶产业快速发展及油茶市场需求量逐年递增的预期,为防止油茶市场不良操作,打压及哄抬市场价格,扰乱市场秩序,各地林业、工商、粮食等主管部门应积极履行职能,加强油茶产品产、供、销市场监管,有效维护油茶市场的公平竞争和稳定。
28
1.构建茶油市场监测与监管系统。为保障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应将茶油统一纳入国家食用油市场监测预警和市场监管体系,建立相应的信息发布与反馈制度等。2.严把市场准入关,规范油茶经营主体。对手续齐全的油茶加工、收购经营者,依法指导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获得合法的经营资格。对手续不全、不具备经营条件、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地下油茶产品经营者,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取缔。3.加大违法经营查处力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有针对性地开展油茶行业日常巡查和专项整治工作,以油茶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油茶加工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村为重点,对辖区内从事油茶销售的经营者开展全面检查,主要依法查处无证无照经营、非法收购和倒卖油茶、囤积油茶、哄抬市价、以次充好、欺行霸市以及散布虚假信息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4.加大消费者维权力度,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及时受理、查办消费者在油茶消费过程中遇到的纠纷和案件,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油茶各类产品的动态监管,从批准、供应、销售、检查等方面进行网上备案,在政府网站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公平竞争。九、当前油茶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三省。近年来,茶油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青睐,油茶的相关附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29
(一)油茶的综合效益日益凸显油茶全身都是宝,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茶的主产品茶油是纯天然绿色食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能有效抑制和预防各类心脑血管疾病,它的品质经美国白宫卫生研究院和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检验,各项指标均优于世界植物油王“橄榄油”,被确认为全球最营养、最健康的优质保健食用油,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茶油列为全球重点推广的食用植物油。油茶的附产品如油茶叶、油茶果皮、茶花、茶粕等是食品、制药、化工以及化妆品工业的重要优质原料,产业关联度相当高。同时,油茶还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二)油茶的开发加工如火如荼油茶作为我国特有的民族产业,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明显加大。国家林业局决定,“十一五”期间,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在全国重点扶持50个油茶高产示范基地,形成30个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和30个茶油知名品牌。全国油茶主产区都把发展油茶产业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江西省全面实施油茶产业“1155”工程,明确提出打造全国油茶产业强省的目标。广西正式启动优质油茶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力争5年内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高产油茶林基地。湖南省也把发展油茶产业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由于茶油是纯天然绿色健康食品,代表着生活食用油的发展方向,不少外国科研机构和公司已着手开拓深挖现有的油茶产品市场,国内食用油品加工企业也纷纷将研发重心往油茶上转移。
30
(三)油茶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国际市场对茶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价格不断走高。在日本等国际市场上,茶油价格是菜籽油的7.5倍,从茶油中提取的化妆品油,价格每吨达20万元人民币。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秦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每年都进口大量茶粕,用于改良土壤或特种饲养基地的消毒灭菌。在国内市场上,一般经过简单炼制的普通茶油,其价值达每公斤20至30元,部分精品茶油达到每公斤100元以上。据有关资料表明,全国食用油市场每年的销售额达到720亿元,总体上供小于求,尤其是高品质的食用油每年缺口在200万吨以上,需要从国外进口,茶油的深加工大有文章可做。尽管前景看好,就现阶段中国市场而言,茶油的普及推广仍然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但随着民众健康意识的增强、茶油知识的持续推广与普及、国家对茶油产业的重视与支持,以及茶油在食用油市场消费比例的提高,未来几年,茶油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
31
篇四: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
上饶市油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1.万年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江西万年335500
2.上饶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江西上饶334000
为巩固扩大油茶产业扶贫成效,建立健全油茶产业扶贫长效机制,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5月6-8日,调研组到广信区、万年县、余干县采取座谈和实地考察的形式,开展了油茶产业发展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并将油茶产业列入全市十大农业特色产业。市林业局制定了《上饶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全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1、油茶资源培育持续增加。近几年来,全市各地依托长防林、退耕还林、省级油茶专项资金、造林补贴等项目,大力推动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专业种植大户种植油茶经营模式,发展高产无性系油茶,每年新种植油茶面积3.5万亩以上,油茶林面积10万亩以上的县有广信、玉山、横峰、铅山、德兴、广丰等6县(市、区),广信区是“中国油茶之乡”和全国高产油茶示范县,德兴市为“中国红花油茶之乡”。截止2019年底,全市油茶面积252.8万亩,其中高产无性系油茶林面积50万亩,500亩以上的油茶基地有138个,已投产面积近230万亩,年产茶油2.5万吨左右,油茶总产值38.7亿元。
2、油茶加工水平不断提升。全市规模以上的油茶加工企业有11家,其中国家级林业(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7家、新三板上市企业1家。共注册商标10个,其中得尔乐、源森和恩泉等3个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山之源、冠圣生、年年新、好晟好等4个商标为省著名商标,得尔乐、源森入选中国茶油十大品牌,万年香云河为2017年厦门金砖国家峰会的指定用油。11家规模以上年加工能力4万多吨,实际生产近1万吨。主要产品有精制食用油、保健用油、茶皂素、茶粕、化妆用品等,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泰国、马来西亚、北京、上海、杭州、南昌等国际国内市场。
二、油茶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作用
我市6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山区,林地资源是山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破解山区群众脱贫难题的关键所在。种植油茶,农民十分熟悉,是一个很好的扶贫产业、惠民产业。2019年全市油茶产业精准扶贫面积6.7万亩,覆盖贫困人口8000多人,户均增收3000元,油茶成了“脱贫树”“致富树”。
1、解决了“有山无力造,有力无山造”的问题。林农将零星土地流转或入股,推广“企业(合作社、家庭林场)+基地+农户”等合作经营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使油茶企业、合作社等与农户建立利益共同体,既破解了“有山无力造、有力无山造”瓶颈问题,又增加了林农特别是贫困人口的收入。广信区2017年在镇乡组建“扶贫产业合作社”,林农出租林地,江西恩泉油脂有限公司支付租金并具体实施,租金1-4年每年每亩30元;5-8年每年每亩35元,从第九年开始每年每亩40元。当年在郑坊镇、石人乡、煌固镇、枫岭头镇、湖村乡、黄沙乡、四十八镇、铁山乡等8个乡镇、22个贫困村实施新造高产油茶林1万亩,油茶幼林抚育1万亩,带动贫困人口5421人。万年江西云河实业集团以收益比例分成的方式与林农合作种植油茶2.3万亩,涉及农户1.2万户,其中贫困户2500户,2019年林农林地入股分红每亩平均150元,高的达到280元。
2、解决了林农特别是贫困人口就业的问题。油茶产业是劳动密集性产业,从整地、栽植、管护到采摘都需要大量的劳动用工,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务工增加收入,实现脱贫。江西恩泉油脂有限公司2019年解决了137名贫困户就业,其中固定工有17名,年收入3万元—5万元。余干源盛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从2016年开始从事油茶产业扶贫工作,不仅帮助贫困户种植油茶、提供种苗、技术指导,还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250户在公司务工,有的是长期用工,有的是季节性用工,2019年每户劳务收入在4000-30000元不等,平均8000元。
三、油茶产业发展中的“瓶颈”
我市油茶产业虽然起步较早、发展势头较好,但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制约上饶油茶产业发展壮大。
1、林农种植积极性不高。油茶一次种植可多年受益,稳产期长达70年以上,但幼苗移植后5年才开始挂果投产,8年才能进入丰产期,投产后需要适时整形修剪、抚育管护、防控有害生物等。油茶种植前5年只有投入,没有收益,一般林农特别是贫困户难以承受。由于前期投入大、见效慢,不少林农及贫困户资金不足,难以及时进行抚育管护,导致不少油茶林长期荒芜甚至废弃。
2、低产低效林面积占比大,效益不高。由于历史上油茶种植的粗放经营,在相当一部分油茶林处于“人种天养”状态,老油茶林基本上都是低效林。新种的油茶林由于品种复杂、栽植密度过大、管护不当等原因,有相当一部分也成为新的低产低效林,目前全市低产油茶林面积达180万亩左右,约占全部油茶种植面积的70%。如万年吕门农林合作社2013年种植油茶240亩,2019年亩平产油只有6.6斤,成为名符其实的低效林。江西云河实业集团算是我市油茶行业的领军企业,但目前能达到亩产茶油50斤以上的油茶林还没有。
3、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油茶从种植到投产前每亩的投资在4000元左右,由于前期投入大,目前大多数油茶企业(合作社)都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万年绿洲专业合作社由于资金紧缺,急于还银行贷款,不得不低价出卖700亩油茶林还贷。江西云河实业集团由于资金问题,也正在与江西水投商谈收购事谊。还有如果对现有低产低效油茶林进行高标准改造,每亩的投入在1000元以上,改造成本高,林农难以承担,造成农民改造意愿低。
4、加工企业产能严重过剩,品牌多而杂。油茶加工企业产能严重过剩,全市现有规模以上油茶加工企业11家,年生产能力4万多吨,而实际年生产量不到1万吨。江西恩泉油脂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1万吨,2019年实际生产1500吨,开工生产时间不到3个月。江西云河实业集团年生产能力5000吨,2019年实际生产450吨,开工生产时间不到1个月。品牌建设滞后,目前全市茶油注册商标1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就有“得尔乐”、“恩泉”、“源森”三大品牌,还有
一些著名商标,一般的注册商标就更多,不能形成品牌优势。还有众多的作坊式企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影响茶油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1.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建议
油茶已成为我市最具优势的林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绿色产业,要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必须继续加大油茶产业政策扶持、强化科技支撑、培育扶持龙头企业。
1、加大油茶产业发展的组织力度。要抓住当前油茶发展的大好时机,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林业高质量发展重要内容,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油茶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市油茶产业提质升级增效。要把油茶低产林改造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要内容,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密度调整、深挖垦复、整形修剪、合理施肥等措施,达到高产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2、加强油茶种植技术培训。要把科技支撑作为油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科技人员全过程的技术服务,使优良无性系良种、施肥、垦复、修剪、病虫害防治等配套管理技术措施,真正运用到生产实践,努力满足油茶产业发展需要,达到高产高效目标。
3、积极探索油茶产业扶贫创新模式。一是“公司+合作社+林农”的经营模式,让林农与企业、合作社对接,鼓励林农特别是贫困户以土地、资金等方式入股参与到油茶产业中。二是“大户+林农”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油茶种植大户的辐射带头作用,由油茶种植大户牵头,联合林农共同种植油茶。三是“反包倒租”经营模式。可以借鉴弋阳艺林公司“雷竹经营模式”,由油茶龙头企业负责油茶种植产出前的管理和费用,待产生效益后将油茶林反包倒租给林农,企业按照市场价格收购油茶籽。
4、充分发挥油茶协会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市油茶协会在政府、市场和行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真正成为“政府的得力助手、油茶从业者的贴心帮手、油茶产业的有力推手”,护航上饶油茶发展壮大。协会要通过组织有关油茶生产经营
的专题调查研究、经验交流和学习考察等活动,凝聚各方力量抱团取暖,精心培育上饶山茶油品牌。
5、统筹打造上饶山油茶公共品牌。坚持以品牌引领产业融合,统筹现有油茶资源,进行品牌整合重塑。按照“政府部门主推、行业协会主导、龙头企业主打”的品牌运营模式,市级层面打响品牌,龙头企业做精产品,合作社做优基地。建立产业联盟和质量安全溯源体系,推动油茶产业种植生态化、生产标准化、质量安全化、经营品牌化,提升知名度,增强竞争力,提高附加值,打响“上饶山茶油”品牌。
作者简介:刘文青(1969年10月—)女,汉族,中专,林业工程师,从事林业森防检疫测报工作。
篇五: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
精品文档
关于油茶产业发展
调研报告
一、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XX区位于江西省会XX市的西北郊,属丘陵低山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为—℃,年均日照时数为1500-1950小时,年均降雨量为1730—1950毫米,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宜油茶的生长。目前,全区有油茶林面积亩,茶油年产量58000公斤,油茶主要分布在梅岭镇、招贤镇、罗亭镇、太平镇等乡镇、国有林场内。我区油茶品种单一,且长期处于自然生长状态,经营粗放,整体上处于低水平经营管理状态,产业发展依然滞后,经济效益不显著。据调查,各乡镇基本上都有规模不大的成品油料小作坊榨油坊。目前全区范围内还没有能称得上油料加工产业的龙头企业。二、油茶发展的潜力
1欢迎。下载
1
精品文档
茶油作为一种极富营养价值的“绿色食品”,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食用茶油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可以预见,茶油的价格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走高,国内外消费市场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从我区调查的总体情况看,已经具有了十分优越的深度开发条件和潜在的巨大商机,具备了能在较短时期内做大做强、做成产业的条件。
1、有潜在原料优势。我区油茶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0%,而且当地农民有种植的积极性,只要发展到一定规模,只要有龙头企业带动,能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收益,就能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通过对现有油茶的低改,原料不成问题。
2、有市场空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茶油作为“绿色食品”,具有广阔的国内消费市场。
三、存在的问题。我区油茶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栽培管理粗放,油茶发展技术力量薄
2欢迎。下载
2
精品文档
弱,资金投入不足,加工企业规模小,缺乏加工龙头企业等。
1、经营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我区油茶种植分散在千家万户,传统种植生产方式原始,技术含量低,还处于粗放型管理种植阶段,没有形成规范化、规模化、科学化种植。大部份群众受传统观念影响,不重视油茶的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大部分的油茶林未进行林地清理和抚育垦复,有些油茶林处于荒芜状态,导致茶籽产量低、质量差,影响茶油质量,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2、加工技术落后,综合利用率低。目前,我区油茶加工还处于半原始状态,油茶资源综合利用不够。由于加工技术落后,既降低的出油率,又影响了茶油品质。同时大量的油茶副产品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整体优势得不到发挥,综合效益得不到提高。
四、几点建设1、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打破资金瓶颈问题。油茶产业周期长、见效慢。大
3欢迎。下载
3
精品文档
发展需要大资金,难以实现规模化,群众见不到效益,投入的积极性不高。经营机制难以盘活,导致油茶大发展停留在口头上。政府要加以政策扶持,解决资金难题。
2、加快品种改良步伐,提高经济效益。全区的老油茶林达3万多亩,茶籽产量低、质量差,经济收入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采取外打工谋生之策,栽种油茶的积极性不高。必须加快我区老油茶林的品种换代步伐,大力推广油茶低改技术,通过引进新品种、高冠嫁接、垦复、挖沟、修枝、施肥,大幅度提高油茶产量。以增加油茶收入来带动农民栽植的积极性。
红苕又名红薯,是XX县主要旱地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红苕产业列入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对推进“生态蓬溪”发展战略,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绿色消费,满足成渝两大城市人口生活需要等方面
4欢迎。下载
4
精品文档
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立足自身实际和优势,加快红苕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XX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过程中需要着力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一、发展现状分析栽培种植状况面积及产量:红苕是我县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2010年全县种植3150亩,占全县粮食作物种植950000亩的%;亩产鲜苕1640公斤,总产鲜苕201172吨,占全县粮食总产量358118吨的%,是全省红苕主产区之一。品种布局及种植方式:目前我县主要栽培的红苕品种为南薯88、南薯99、徐薯18、胜利白等品种。种植方式主要为间套作,利用春洋芋和小麦等前作收后与玉米间、套作。特色红薯种植:我县自2006年来一直与中国农科院合作,以中国生物强化项目为载体,发展高β胡萝卜素红苕、紫薯等系列特色功能薯,目前已初具规模,面积近万亩,且该产品的市场反响很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5欢迎。下载
5
精品文档
食、饲及加工状况食、饲情况:在我县,红苕薯块主要用于人们鲜食和牲畜饲料及进行淀粉、粉条加工。用做生活食用的鲜苕约占红苕总产量的15%,用做牲畜饲料约占45%;留种约占5%;冬季储备因黑斑病、软腐病而烂掉约占5%。加工情况:为增加种植红苕农户的收入,搞好红苕深加工是关键环节。全县目前已有粉条加工企业和手工作坊共40户,年加工红苕6万吨,生产粉条2000吨。其中,XX县吉星贡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年加工“吉星贡”牌粉条达1000吨;任隆、黄泥、三凤、金龙等红苕种植主产区粉条加工企业:任隆薯兴粉条加工厂、黄泥乡岩洞湾薯沛粉条加工厂、金龙乡4农户合伙开办的粉条加工厂年共加工粉条750吨,36户手工作坊年加工粉条250吨。全县仅粉条加工企业和加工作坊年生产的2000吨粉条产值达3000万元,比之销售6万吨鲜苕产值1800万元增加产值00万元。品牌开发状况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农业原生态品牌战
6欢迎。下载
6
精品文档
略,红苕品牌开发取得明显成效。以“吉星贡”牌为主的粉和粉条远销遂宁、南充、成都、重庆、上海、武汉等省内外大中城市,且产品供不应求。“吉星贡”系列食品于2008年被授予“四川省群众喜爱食品”称号。二、潜力优势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优势。蓬溪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嘉陵江、涪江中游分水岭线上,周邻南充、盐亭、武胜、合川、潼南、遂宁、大英、射洪、西充等市县。蓬溪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降水丰沛,四季分明,具有冬暖春早,无霜期长等特点,多年平均气温为℃,无霜期达290天以上;降水量为毫米,且主要集中在4-9月份,平均日照时数为小时/年,太阳辐射量为千卡/平方厘米,适于红苕生长温度16-35℃的时间达200天以上;全县万亩耕地以蓬莱镇组、遂宁组、沙溪庙组土壤为主,土壤质地优良,有利于红苕的正常生长及高产、优质。具有满足群众绿色消费需求的优势。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
7欢迎。下载
7
精品文档
要求的不断提高,绿色消费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和生活消费的主导方向。我县于2009年被省农业厅整体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红苕种植生长期间又基本无需施以农药,生产出的农产品绿色、无公害,能满足群众绿色消费需求。经济生态效益明显。一是苕种成本低,农户一次购种后可自繁留种。二是化肥及农药投入少,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减少污染和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效益好。优质品种红苕市场前景好,收入高。近年我县种植的高β胡萝卜素红苕、香薯等优良品种红苕亩产一般在1500公斤以上,亩产值在1500元以上,品质好的可达3000元。2009年中国生物强化组织把我县选为高β胡萝卜素红苕试点,在宝梵镇发展高β胡萝卜素红苕0亩,部分鲜苕以16元/公斤的价格远销上海、北京等地;2010年在宝梵、常乐、任隆等镇种植达3000亩。农户普遍掌握了红苕栽培种植技术。地膜育苗、壮苗早栽、合理密植、配方施
8欢迎。下载
8
精品文档
肥、合理间套作等系列成熟配套栽培技术已被广大农户接受和掌握,为红苕高产稳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三、存在问题一是优质专用品种少,推广速度慢。目前,我县大面积栽种的红苕品种多数栽种年限长、品质差、退化现象突出。优良品种川薯34、西成薯007、高β胡萝卜素红苕、香薯等种植面积不大,新品种引进、示范和推广进程缓慢。二是商品转化率不高,比较效益低。由于品种老化,高含淀粉的红薯品种少,企业或业主在加工粉和粉条的过程中,出粉率低,转化成其它食品原料有限,造成商品转化率低,而鲜薯又难以直接进入市场交易,产量高但产值低等结构性矛盾突出,影响了群众种植积极性。三是贮藏技术水平低,自然损耗大。红苕贮藏基本以户为单位进行分散性窖藏,且贮藏设施简陋、贮藏量小,保鲜技术水平低,导致红苕腐烂5%左右的自然损耗。四、对策建议综上分析,推进红苕产业化发展,做大做强红
9欢迎。下载
9
精品文档
苕产业,既有产业基础,也有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是蓬溪发展优质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的重要选择。坚持绿色理念,明晰发展思路近年来,蓬溪确立了农业原生态、工业可循环、服务业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战略,把培育优质特色农产品、提升传统农业作为重头戏,努力实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现代经济发展模式全面转型。加快发展特色种植业,做大现代红苕产业,应走“扩大种植面积,发展专用品种,优化区域布局,挖掘单产潜力,引进加工企业,开拓鲜销市场,提升产业效益,实现红苕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的道路,实现结构转型、品质增效、产业增值、农民增收。优化区域布局,推广优良品种按照“适销对路”的市场法则,根据不同地理位置,将全县红苕产业区合理划分为以赤城、新会、下东、明月、宝梵、大石、常乐、蓬南等8个镇为主的鲜食区,面积约2万亩;以文井、新星、罗戈、新胜、槐花、天福、
10欢。迎下载
10
精品文档
鸣凤、高升、任隆、黄泥、三凤、金龙、高坪等23个乡镇为主的加工区和饲用区,面积约11万亩,通过提高生产经营规模化,逐步建成成渝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鲜食区选择品种以蒸煮品质较好的含高β胡萝卜素的紫薯008、紫薯010、西城薯1号、香薯等优质品种为主;加工区选择品种以淀粉含量高的川薯34、西成薯007等品种;饲用类主要以薯块、藤叶产量高的品种为主。推进示范带动,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让群众自觉搞好结构调整。一是抓好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引领带动农户发展红苕产业。二是狠抓龙头带动。除提高以XX县吉星贡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粉条加工企业和任隆薯兴粉条加工厂、黄泥岩洞湾薯沛粉条加工厂的生产能力和品牌知名度外,还要加强与国栋、光友等著名红苕加工企业联系,将其引进来开展红苕产品的深加工;特别是要增加和鼓励淀粉加工的农户,增大淀粉的加工量,将
11欢。迎下载
11
精品文档
收获后的鲜苕及时加工成淀粉,以减少红苕在储存期的腐烂损失,提高种植红苕的经济效益。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要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模式,由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产供销合同,让广大种植户吃定心丸、种放心苕,切实解决红苕初级产品销售难等问题,提高种植效益。加强投入,实施品牌战略加强科技投入力度。要与科研院所、农业高等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加大对高产、优质、高效红苕新品种的更新和引进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县财政应加大支持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同时要积极向上争取相关项目予以大力扶持,帮助龙头企业或业主推进技术改造、支持优良品种的引进、产业链的延伸,努力提升产能和效益。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支持和推广地膜保温育苗、起垄栽培、平衡施肥、提藤摘心和配方平衡施肥等技术,依靠现代科技提升品质、提高总产,实现区域平衡发展、产业持续发展。实施品牌战
12欢。迎下载
12
精品文档
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要牢固树立“品牌就是形象,就是市场,就是生产力”的意识,深入推进红苕深加工及其系列产品开发。要充分利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这一品牌作为实施红苕品牌战略的基础,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行业协会等积极融入红苕产品生产、加工、营销各个环节。
一、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地貌特征是“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林地面积2453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全省湿地面积884万公顷,居全国第一,其中天然湿地面积55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7。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国土安全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
13欢。迎下载
13
精品文档
作用。国家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以来,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进而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次产业比重逐渐减小,二、三次产业比重增大,逐步形成了森林培育、木材加工、森林绿色食品和医药、森林生态旅游、林化产业等多业并举的林业产业发展格局。集中呈现为:林产工业产品初加工向深精加工产品发展、绿色食品向寒带生物产业提档、矿产开发向绿色矿业转型、森林旅游向低碳旅游升级转变,产业基础日益坚实,经济结构良性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20年全省实现林业总产值03亿元,同比增长20%,林业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为::15;森林培育年净增林木蓄积5000万立方米以上,为林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年生产木材315万立方米,木材加工业年创产值亿元;森林绿色食品产值亿元,年增幅保持在20%以上;森林生态旅游业产值178亿元。
14欢。迎下载
14
精品文档
依托林业产业的就业人员200余万人。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产业链各环节运转,促进了生态建设,拉动了经济增长,增加了职工和林区农民收入,为林区社会和谐稳定及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黑龙江省林业产业主要包括:
森林的培育与采伐产业。虽然黑龙江省林业木材采伐量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每年递减,但林木采伐依然是很多地方产业经营的主要手段。XX市,有3家木材加工企业,规模都不大,全市林业产业发展依然以采伐木材为主,近年来木材价格整体下滑,其产业收入受到严重影响。林木种苗方面,传统的由国家投资各林场组织生产的经营方式依然主导,种苗产业没有形成大的项目和产业规模,从调研走访的地市看,除黑河建有一个中俄科技产业园之外,大多数地方没有形成真正的种苗产业基地,发展空间亟需拓展。
林木加工产业。目前,黑龙江省林
15欢。迎下载
15
精品文档
木造纸行业以齐齐哈尔造纸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恒丰纸业、佳木斯佳纸股份三大核心,形成了三大林浆纸产业群,其中包括大庆海达纸业等一批项目发展,年总销售收入近50亿元。今年又新上一批大的项目,其中包括计划投资260亿元的佳木斯泉林秸杆综合利用项目计划,计划投资近30亿元的牡丹江恒丰纸业特种纸扩建项目、计划投资亿元的佳木斯龙江福浆纸有限公司硫酸盐针叶浆生产线改扩建项目、投资亿元的肇东东顺纸业高档生活用纸项目等,未来几年内黑龙江省造纸产业将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黑龙江省板材家具生产企业共有2500多家,其中哈尔滨格林、中德、东宜、北鹤、迈德、格林、远东、森鹰、华信、双象、双丰、盛达,凯达,伊春光明,绥芬河大亚、三峡、兴佳、鑫麟、广宇、龙江商联、茂盛、汇薪,七台河双叶、恒丰科技,齐齐哈尔华鹤、郭氏、三和,绥化名木源等家具板材加工企业都有较大的投资
16欢。迎下载
16
精品文档
规模,年产值均超亿元。今年,黑龙江省新上木材加工项目近百个,其中牡丹江中加科技示范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由中国通用集团与加拿大共同投资,计划超过150亿元,嫩江凯迪生物能源林发电项目、黑龙江远东木业与浙江兔宝宝集团合作高性能木材生产加工项目投资均超过20亿元,有伊春光明创业园区项目、XX市龙兴广发境外木材加工园区项目、华鹤家具扩建生产项目等投资均在5亿元以上。目前绥芬河、穆棱、海林、XX市、XX县等地先后建设了木材加工园区,主要产品有仿古实木家具、实木地板、集成材、百叶窗、家具配件、刨花板、纤维板,以及木制工艺品等,产品畅销全国及至欧洲、美洲市场。
非木材产品的培育与采集产业。以黑木耳为代表的森林食用菌产业是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的重头戏,黑龙江省有东宁绥阳、尚志苇河两个黑木耳大市场,建设了东宁、嘉荫、尚志、海林、林口、绥棱等多个黑木耳、猴头、灵芝、蘑茹
17欢。迎下载
17
精品文档
产业基地,年产值近200亿元。食用菌产业是前景无限的朝阳产业,黑龙江省除西部盐碱地区外,大多可以组织生产。尤其是XX县,年培育黑木耳20亿袋,约占黑龙江省的一半,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是全国黑木耳第一县。省林业厅所属的尚志林管局规划建设一个全国及至全世界最大的菌包厂。目前,全国黑木耳交易大多集中在黑龙江,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由其带动下,其它菌类生产也日趋兴旺,如灵芝、猴头等也展示出良好的市场表现。
森林食品加工产业。近几年,大兴安岭、伊春、牡丹江、鹤岗、佳木斯、七台河、鸡西、双鸭山等地市大面积发展坚果、浆果林,未来2-3年内黑龙江省坚果、浆果产量将实现历史性突破。目前,黑龙江省浆果产业发展良好,其中伊春越橘蓝莓、大兴安岭百盛、超越蓝莓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深加工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好,市场旺销,基本可以实现黑龙江省就地加工,
18欢。迎下载
18
精品文档
就地升值。坚果产业深加工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黑龙江省森林坚果加工企业规模偏小,生产能力不足,大多数产品仍以原字号出省,调研中了解到,黑龙江省的红松籽大多被吉林省企业收购,并打吉林的品牌走向市场,产品附加值大量流失。如能吸引加工企业在黑龙江省就地生产加工,黑龙江省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并将给黑龙江省森林食品加工产业的产值、利税、技术、就业等方面带来大幅度提升,形成以资源成本节约,资源销售发展的良性循环,产业发展前景巨大。
北药花卉产业。北药花卉是林业新兴产业,黑龙江省北药资源丰富,特别是人参、黄芪、万寿菊等优势品种,年产量居全国前列,仅逊克人参年产量就达110万斤。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生态示范省之一,生态环境良好,地域广阔,森林覆盖率高,土地营养丰富,具有药材花卉种植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有多年种植经验,技术成熟,药材花卉
19欢。迎下载
19
精品文档
产量高于其他省份,药效成分也优于其他地区。但目前黑龙江省产出的人参、黄芪、五味子、刺五加等多被南方医药企业收走,在南方加工出口国外或内销其他省份,造成黑龙江省大产量、小收入的局面。据悉,明年全国500强医药企业之一的神威药业将在逊克、尚志投资20亿元建设北药加工项目,届时将极大改变黑龙江省原药出口的不利形势,为黑龙江省林下种植业增加收入,提高职工就业提供便利条件。
森林旅游产业。黑龙江省有15个旅游名镇,还有牡丹江牡丹峰、佳木斯大亮子河、XX市七星峰、伊春茅兰沟、汤旺河等几十处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基本齐备,具备一定的接待能力。但从黑龙江省看,产品单一、质量低下,接待能力有限、产业延伸不够等成为制约黑龙江省森林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从调研掌握的数据看,森林旅游业仅占林业总产值的十五分之一,这与黑龙江省众多的湿地森林资源、与黑龙江省良好的生态
20欢。迎下载
20
精品文档
养生休闲环境、与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需求极不相称。明年香港好乐高集团将与省林业厅合作在省林业厅宾西林场计划投资0亿元建设大美龙江生态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该项目将引进先进的国际品牌理念、文化战略、规划设计,集旅游度假、养生疗养、林产展示、科教研发、文化推介、森林体验等功能于一体,打造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国际一流的生态主题旅游体验区。如该项目建成,将大大提升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的品质和效益。
野生动物驯化养殖产业。随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殖及加工利用业快速发展,促进了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人工驯养繁殖品种不断增加,有狐狸、狍子、雉鸡、野鸭、大雁等50多个品种。梅花鹿养殖、马鹿驯养、黑熊养殖、野猪圈养、林蛙养殖,都在全国都占有较大比重。特别是黑宝熊胆、兰西黑猪、尚志紫貂、宾西梅花鹿等叫
21欢。迎下载
21
精品文档
响全国,相关配套产业也不断发展,发展前景巨大。
林地资源开发。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开发一点保护一片,林下产业林中发展,工业产业林外发展的思路,黑龙江省严格林地审批,促进林地资源合理、有序、科学开发。主要涉及风能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生物质能源开发等。黑龙江省风能发展迅速,大量风电项目快速崛起,主要集中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双鸭山、鹤岗等地市。目前,黑龙江省林业厅与黑龙江省地矿局正合作探索森林矿产资源开发的新模式,以森林矿产发展收益,用于生态效益补偿,未来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将是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的新兴增长点。
森林产品进出口及境外资源开发利用。近年来,黑龙江省认真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主动拓展境外森林资源开发合作项目。2011年黑龙江
22欢。迎下载
22
精品文档
省年进口木材1000万立方米,坚果、浆果、北药、木耳等林产品出口额也都呈上升趋势。境外林业园区建设正如火如荼,省内多家林业企业在俄罗斯、罗马尼亚、圭那亚等国家有生产园区,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特别是依托俄罗斯远东地区森林资源富集,森林覆盖率高,木材蓄积量多,树种齐全,材质优良的优势,建立了原材料基地,中国林业集团还规划投资110亿元在绥芬河建立国家进口木材战略储备基地,进口加工将是未来黑龙江省林业巩固地位、提升档次、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选择。
二、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黑龙江省的林业产业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但与一些高端产业相比,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三个不到位”。1.认识不到位。有些地方仍然固守“被动挨打”的老路子,脑海里还是转不过林业人造好树、防好火就行了的弯,
23欢。迎下载
23
精品文档
没有形成发展产业促一地经济、发展产业成一番事业、发展产业富一方人民的信心、决心和责任心,等省里下任务、等省里想路子、等省里给资金,缺乏主动探索发展路径、积极挖掘发展潜力的意识。
2.统计不到位。目前,许多地方仍然不清楚林产品加工业的概念和外延,不清楚哪些该划作林产品加工业,甚至将一些“天经地义”的林业产业都漏统了,造成我们产业统计数据不准确、信息不及时、落实不到位,严重制约着林产品加工业的进一步提升。
3.管理不到位。一方面对境内涉林企业管理粗放,有些地方认为境内涉林企业不是林业主管部门筹划建设的,我们就管不着、碰不得。有的地方管理被动,企业找上门才知道有这家企业,企业不找,就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了。另一方面对境外涉林企业无人管理。黑龙江省在境外进行木材加工、涉林贸易、林产品进出口的企业数量不少,且贸易额
24欢。迎下载
24
精品文档
逐年递增,发展潜力巨大。我们的林业部门没有将这部分企业拢起来、管起来,甚至没有统计进来,不仅损失大块产值,也丢掉了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产业水平低。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优势产业还未全面形成。与发达省份比,黑龙江省林产品加工业相对滞后,管理水平低,导致林产加工业规模小、企业分散、产出率低,粗放经营现象普遍存在,集约化水平较低,整体效益在低水平状态徘徊。一是林产品品牌不响,林产品商品化率较低,产地市场不完善,市场辐射能力弱,品牌建设管理落后。二是产业链条短,缺乏龙头企业、林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上下游配套不完备。三是科技含量低,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不够,重执法轻技术现象仍然存在,技术力量薄弱,创新意识不强,林技培训和推广普及力度不够,推广网络不健全,科技研发力量不足。四是精深加工、高附加
25欢。迎下载
25
精品文档
值产品少,产品大多是以“原汁原味”的原料形式销售,消耗资源量大,附加值和整体效益不高。五是传统产业占比大,第二、三产业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林业加工企业规模小、初级、低档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革新能力低,对新产品接收慢,大多数停留于传统的加工方式或一些初级产品,胆子小、资金少、技术弱是主要原因。
政策资金投入不足。各地市总体上存在重取轻予现象,索取太多,反哺太少,融资不畅,投入明显不足。由于林业投入产出周期较长,社会资本对林业的投资积极性不高,投入总量远远不足,无法满足林业产业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大多数林业经营者过分依赖于国家政府部门融资,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以经营者为投资主体的多元投资体系。对于中小型涉林企业,金融、技术、税费、立项、信息等相关政策没有适当倾斜,致使那些起步晚、规模小、资金少的企业,很难度过摸索成长的存活期,更难
26欢。迎下载
26
精品文档
于顺利起步实现大的发展。然而那些大型的林业企业和境外加工园区企业,虽然规模较大,实力雄厚,但很多也是由于政策支持不够的原因发展缓慢,仍停留在一成不变的低效率、低水平的加工阶段,企业盈利手段单一,金融渠道闭塞,很难在市场上立足。
规划缺失。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缺少统一的规划和必要的产业分工及功能细分定位。各地市对林业产业建设的重视程度与当前林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尚有差距。多年来,林业产业规划、林地利用规划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来认识,导致林业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随意性、无序性,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产业发展随着市场供求变化波动较大,优势产业少,产业链不长,产业竞争力不强。而林业因为生产周期长,更加需要有科学长远的产业规划来指导。目前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区域布局不合理,我国林业产业的区域分布格局虽有所调整,但重心依然
27欢。迎下载
27
精品文档
在东北等重点国有林区。布局上的不协调与重复建设的现象并存,地市林产品结构相似,同构化明显。正是这种无序性和盲目性,导致黑龙江省多种森林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三、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提高认识,把林业产业当作林业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建议在黑龙江省范围内扎实开展一次林业产业攻坚年活动,破除林业产业发展坚冰,打一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全面壮大的大决战。认真组织各地市结合本地实际发展符合本地区产业基础和发展要求的林业产业,分门别类、突出重点,大力推进。黑龙江省重点开展赴南方发达省份招商引资,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建立长效沟通联系机制,将黑龙江省优势资源、重点项目、发展前景包装推介,组建单项产业联合体,打捆招商,吸引一批有力度、有质量、有效率的大项目、好项目。打
28欢。迎下载
28
精品文档
造一批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全面提升产业层次。
组建强有力的产业推进机构。通过调研,省直和各地均缺少强有力的林业产业推进组织机构,没有形成良好的上下沟通机制,信息不通畅、资料不准确、反馈不及时、落实不得力,仅XX市成立了林业产业推进办公室,对全市林业产业工作统一管理协调。建议省政府将“林产品加工业推进组”更名为“林业产业推进组”,并与统计部门做好协调沟通,丰富产业外延,提升产业聚集力,形成合力。在省里成立省林业产业协会,配齐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同时,各市、县相应成立林业产业推进办公室等机构,由主管副市长牵头,林业主管部门一把手推进工作,对接省林业产业协会,提高执行力度和协调能力,逐步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全盘规划、区域合作的黑龙江省一盘棋的局面,有力推动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快速发展。
抓好单项和总体规划制定。根据林
29欢。迎下载
29
精品文档
菌、林果、北药、能源、旅游、木材加工、林纸生产等分类,分别制定发展规划,请知名专家和科研机构帮助设计,找出每类产业的发展瓶颈和突破口,同时在政策、资金、科技、人力等资源等方面的给予大力扶持。依托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总体部署,细分林业产业发展区块,统筹各地市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适合本地区的产业项目,将黑龙江省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相结合,探索发展方向,找寻发展路径,明确黑龙江省各区域林业产业布局,认真详解各市、地发展前景和特色产业,更好地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打造产业信息平台。以哈尔滨为核心,构建一个辐射黑龙江省,集信息查询、项目推介、企业互联、在线交易、产品发布、招商引资、技术共享、资金支持等功能于一体的黑龙江省林业产业信息平台,全面提升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林业产业
30欢。迎下载
30
精品文档
发展效率。依托这个信息平台,认真组织各市、地编制林业产业企业名录和林业产业项目名录,将黑龙江省的优势资源向外推介,打造一站式服务、一条龙服务的窗口,构建连接国内和俄罗斯的林产品深加工重要基地与全国林产品市场的纽带和桥梁。
建设国家级林业产业园区。目前,黑龙江省林业企业分布散乱,各自为战现象严重,许多好的政策无法惠及急需的企业。要抢抓机遇,整合资源,全力打造几个汇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商业博览、国际会展、园区配套、旅游观光业态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园,实行分类管理,健全上下游配套,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林业产业龙头力量。同时,在对上争取资金、政策、技术支持上,形成合力,增加砝码,促进产业层次提升、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促进社会就业、增加地方收入。
建立健全生产许可和市场准入制度。随着黑龙江省林业产业蓬勃发展,
31欢。迎下载
31
精品文档
急需建立健全林业产业生产许可和市场准入制度。通过审查企业资质、项目内容、资源利用、投资总额、产量产值等多方面进行科学严谨的评定,确定那些资质健全、对资源破坏少、投资大效益好、对地方利税和就业有积极作用的企业办理涉林项目许可证和市场准入手续,并采取年检和随时抽检的方式进行监督检查,杜绝隐患。同时,与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项目经营责任书”,引导企业自觉依法经营、合法经营。对违法经营单位,可吊销其经营许可或限期整改后再行办理,以强化对木材资源市场的监管。
强化政府服务。一方面及时把国家、省、市的有关优惠政策、行业发展信息等传达到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随时了解企业在建设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不遗余力地为企业排忧解难。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区域特点,选准主导产业,下大力培育发展一批具有一定实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
32欢。迎下载
32
精品文档
企业,建立产加销一条龙服务体系。对林业产业化企业,特别是在起步阶段的企业,要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扶持措施,促其发展壮大,增强实力,进而更好地发挥其林业服务的作用。探索建立林业产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发展林业产业、挖掘优势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扶持企业发展、促进项目落地,推动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快速成长。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引导林农创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林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为林区经济注入新动力,为林区人民致富开辟新道路。
加强产业统计。在去年黑龙江省林业产业普查工作基础上,明确林业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加强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避免漏统、冒统,以更加准确、真实的数据反映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的发展情况,为下一步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打下基础。
33欢。迎下载
33
精品文档
34欢。迎下载
34
篇六: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
20xx年xxx市油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xxx市作为"中国油茶第一强市",20xx年油茶进入丰产期,出现量增价跌现象。为进一步了解油茶产业发展况,促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12月初对常宁市、耒阳市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全市油茶产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油茶产业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做大做强油茶产业的九条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成立专班抓油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1.产业规模再创新高。从林业部门了解到,20xx年,全市油茶林总面积447.21万亩,年产油茶籽49.48万吨,比上年增加20.52万吨,增长70.9%。从行业地位看,全市油茶林面积、茶油产量和油茶年产值连续多年居全国地州市之首。20xx年全省评审20个茶油大县,我市有5个县(市)入围,占四分之一。
2.产业市场前景看好。全市上下形成同心打造"中国油茶第一强市"的浓厚氛围,"中国油茶看湖南,湖南油茶看xxx"社会共识得以巩固,xxx油茶品牌影响力、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大三湘茶油"、"神农国油"被评为"中国茶油十大知名品牌"。
3.产业集聚效应明显。致力于"xxx市百里油茶产业示范带"建设,形成了"耒阳-常宁-祁东""衡东-衡山""xxx-衡南"三大油茶产业集群。全市培育国家级农林业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3家,
联结辐射基地达100余万亩,提供就业岗位10万多个。大三湘、神农国油、中联天地三家企业入选"中国油茶百强企业"。
4.产业融合态势良好。xxx油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xxx经验。一产方面,建成衡东、xxx、耒阳、常宁4个油茶良种采穗圃和12处定点育苗基地。二产方面,科学布局11家茶油年加工能力500吨以上的企业产能,有序推进国省市油茶小作坊改造。三产方面,建设油茶仓储中心、交易中心等项目,创建全省唯一油茶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常宁市西岭镇作为油茶小镇成功入选湖南首批十大特色农业小镇;成功授牌中国(耒阳)油茶博览园;油茶林下种养、生态旅游、研学体验等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
5.产业发展支撑有力。20xx年,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2.3亿元油茶专项资金,7个油茶重点县市均予以了配套,重点扶持了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品牌宣传等工作。金融机构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近年来全市落实金融资金16.59亿元,农业银行、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贷款8.45亿元。
二、油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1.基地建设亟待加强。2008年以来,xxx市掀起了油茶产业建设高潮,全市大部分交通区位优越、立地条件和人文条件良好的荒山荒地已基本流转发展油茶产业。因当时主要注重数量,没有按照高标准示范基地的要求进行打造,目前出现了部分山地管理较为粗放的现象。粗放管理的结果,原有设施需要进行更新改造,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
难度增大。也有部分山头一到采摘期,由于是人工采摘,当地居民上山采摘,大量的鲜果掉落地上无人管,造成很大的浪费。
2.量增价跌不容忽视。今年全市油茶籽产量剧增,采摘油茶籽时遇上持续下雨天气,缺少烘干设备,又没有地方晒茶籽,部分加工企业因资金等原因,鲜果收购出现梗阻,造成"丰产不丰收"现象。调研了解到,油茶籽鲜果价格由去年的2.3元/斤大幅下降到今年的1.3元/斤,个别地方甚至下降到0.8元/斤,几乎接近成本价。出油率不高也是鲜果价格下跌的原因,以往年份,每100斤鲜果出油5斤,今年每100斤鲜果出油3.5斤左右。
3.品牌推广力度不够。从全国市场看,茶油是小众产品,受欢迎程度远不如菜籽油,食用价值远高于其他油脂产品的茶油是"养在深闺人不识"。本地人对茶油的认可度高,而外地人对茶油的认可度低,造成销售区域不广。调研了解到,茶油的市场销路基本上过不了长江,长江以北地区对茶油的认可度更低。
三、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1.突出标准化生产。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xxx油茶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我们要树立起高质量油茶籽、茶油的标杆,引导市场逐步规范,促进产业整体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率先抢抓承担国家油茶生产和茶油产品各类标准的制定,从原料、生产加工到产品包装、销售等各环节推行标准化生产经营,让xxx成为全国甚至全球油茶产业标准制订的参与者。在基地标准化示范化建设方面,
加大"科技兴油"力度,大力推广"标准化造林""喷微灌与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在茶油加工环节,开展茶油生产加工小作坊改造行动,进一步规范小作坊生产,支持油茶鲜果脱壳和冷链仓储建设,全面提升茶油生产加工水平。
2.强化品牌推广。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高于菜籽油、花生油和豆油,比橄榄油的维生素E含量高一倍,并含有山茶甙等特定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这么好的品质,市场知名度不高,主要是品牌宣传不到位,加强品牌推广刻不容缓。一是要借助"东方橄榄油"和"软黄金"的美誉,推动茶油高品质的形象深入人心。二是要实施"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战略,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使用权为基础,突出xxx茶油"生态、健康、养生"特质。三是要创新营销模式,坚持线下线上同步发力,积极开辟油茶电商渠道,引进知名电商建立产地仓,优化产供销链条,为xxx茶油开辟更广阔的市场。
3.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油茶除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也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油茶林下植被种类丰富,十分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油茶又是一个抗污染能力极强的树种,对二氧化硫抗性强,抗氟和吸氯能力也很强。因此,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有广阔的前景,从而解决油茶附加值过低,延伸油茶产业链和价值链。
一是在融合一产业发展上,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大力发展"茶山飞鸡"、"茶山蜂蜜"等特色养殖,在油茶林下推广种植药材、油用牡
丹等作物,建设全省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充分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
篇七: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油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汇编
关于油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__省政府办公厅分别下发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油茶产业加快发展据统计全球茶油产量90%以上来自中国中国茶油产量近一半来自__。2021年__油茶种植面积全国
2.__油茶增速领跑全省。__油茶种植面积从105万亩增加到165万亩、茶油产量从0.5万吨增加到3.5万吨产值从3.5亿元增加到了35亿元实现了“三量齐升”。__近三年平均年新增油茶造林面积20万亩以上占全省每年新增面积的五分之二。先后获得了“中国茶油之都”、“中国油茶之乡”、“国家油茶示范交易中心”、“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11块国字号品牌__县、绥宁县被列为全国油茶基地示范县。贵太太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国新三板创新企业已获中国驰名商标有望成为__市
是__省推广面积最大的油茶良种)现建成5个油茶良种苗木基地、3个油茶高级采穗圃、1个国家级油茶产业示范园。
3.比较优势。油茶是长效经济树种据测算__油茶平均每亩可产油50公斤产值10000元纯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约为4.2亩油菜、1.5亩花生的产值;与__传统的杉树、松树种植比较产值要高2倍左右;与__传统的脐橙、柑桔、金银花种植比较市场风险更小;油茶盛产期长达80年一次种植、长期受益。正是“一棵茶树一斤油子子孙孙不用愁;百亩茶园万斤油讨了老婆又盖楼”。
4.生态优势。__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生态屏障建成300万亩高产油茶基地相当置换出300万亩耕地“退耕还林”。油茶四季常青、根系发达、枝繁叶茂、花期长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功能省委书记杜家毫指出“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精准发展发展油茶产业是关键一招”。
5.市场优势。油茶树从开花、结果到采摘远离重金属和城市污染源属真正的绿色环保食品古时被誉为“山珍贡品”当代被称为“油中软黄金”、“长寿油”。目前我国高端木本油仅占食用油总消费量的1.5%与欧美发达国家橄榄油消费占40%相比差距很大;要达到年人平茶油食用量2公斤的标准每年缺口为200万吨。茶油除了食用通过深加工可作为基质油开发各种护肤、护发、防晒等化妆产品和保健食品、饮品等;茶籽枯饼可提取残油、茶皂素制作高蛋白饲料、生物杀虫剂和机床抛光粉等;茶壳
能提取糠醛、栲胶和木糖醇等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市场前景广阔。
(三)__油茶产业的发展方式一是“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农民(含农户)按依法、自愿、民主的原则自发成立油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提供种苗、肥料、技术、销售信息等费用和服务农户出地、出劳参与收益双方按比例分成。通过开展联户种植技术推广、产品营销等服务提升组织化程度促进油茶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二是“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鼓励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油茶林基地使公司与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公司负责油茶生产资金投入以油茶基地为平台与农户签订油茶管护合同。公司每月按进度支付农户管护费进入丰产期按产果量定分成。
三是家庭农场模式。将油茶产业的涉农政策以家庭农场的模式与发展政策结合发动有一定劳动力的农户家庭兴办家庭“油茶+农场”。家庭农场充分发挥分散自由、精耕细作的优势把承包土地栽培油茶或对自家油茶园进行补植或低改;还充分利用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的空坪隙地、荒山荒地、旱土大力开展油茶种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油茶发展的土地制约问题。
二、__市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油茶产业发展存在思想认识问题1.行政作为存在急功近利现象。有的地方党政领导、主管部门、造林主体缺乏统一、
科学的产业规划盲目追求速度后期投入和后续管护跟不上导致“一年种、二年荒、三年光”。普遍存在重视油茶林新造对老基地、老茶林轻管护、轻改造、轻提质出现“猴子摘玉米”的情况。贵太太、瑞柏和华强等加工企业原材料短缺不能满负荷生产导致龙头企业难以进一步做大做强。
篇八: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
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
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
篇一:油茶产业调研报告
**乡油茶产业调研报告**乡位于**县中部,土地总面积36万亩,全乡共有13个村,137个自然屯,4040户18072人,境内雨热同季,寒暑分明,雨量充**,**充足,十分适宜林木生长。**乡森林资源丰富,全乡林业用地面积23万亩,占土地总面
积64%,经济林木以杉木和八角为主,是一个经济收入来源以林业为主要产业的山区乡镇。**乡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土壤肥沃、山地多,具有适宜油茶生长的优越自然条件,而且**人民有栽培油茶的悠久历史和习惯,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从实际出发,把发展油茶生产作为全县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的工作重点来抓,积极推广应用油茶科学栽培技术,**乡的油茶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这几年来,为了德乡的经济发展,使山区经济活起来和山区农民富起来,在“八角、玉桂立县”的基础上,我乡党委、政府根据我乡的实际情况,在自治区“富裕**、生态**、文化**、平安**”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指导下,借西部大开发的发展良机,进一步搞好山区综合开发工作,提出做强做优农业支柱产业,打造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尽快将农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思路。
篇二:油茶产业的调查报告
油茶是我们会同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绝对优势的一种木本资源,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益且较其他油种有绝对优势和保健特点的绿色食品,食用和工业经济价值巨大。开发和利用好这一资源,打造其系列精品,对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最近,我们对会同县油茶生产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感到发展油茶产业大有可为,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做大做强,并培育成农民增收的一项特色产业。
一、油茶产业处于日渐萎缩的尴尬境地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优质食用油。而湖南是全国油茶主产地,湖南的油茶面积占全国油茶总面积的40%,常年产油量达5-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会同素有“广木之乡”的美誉,油茶、油桐一直是我县的拳头农林产品,曾经名噪一时的“洪油”就包含了茶油,吸引了众多客商和
友人慕名前来采购。但是,由于思想认识不足、科技推广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我县油茶生产日渐萎缩,传统的优势产业每况愈下。一是砍伐严重,面积和产量急剧下降。由于前几年在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时候,片面强调脐橙、板栗等经济林的效益,忽视了油茶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大量砍伐油茶林改种其它经济林,加上油茶病虫破坏和作为主要燃料使用,致使油茶林面积逐年减少。全县油茶面积和产量分别由1985年的44万亩和1333吨减少到现在的40万亩和600吨。二是经营粗放,加工滞后。长期以来,林农把油茶林当作“露水财”来经营,一般一年垦复一次,既不施肥,又不防治病虫,有的甚至长期不进行垦复,致使杂树成林,乱草丛生,大量油茶树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加上油茶加工仍以传统的木榨和小作坊式的机榨为主,出油率低,色泽不亮,对茶油的价值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加工后剩下的枯饼未能综合利用,一直被作为肥料、燃料使用,造成资源极大浪费。三是品种不优,树龄老化严重。现有茶树多为自然生长,基本没有引进优质高产油茶树种,科研部门缺乏对油茶新品种技术的引进、研究和推广,林分长期自然演替,绝大部分树龄老化,林地稀密不匀,林种结构不合理,导致大面积单产很低,平均每亩年产茶油仅3-5公斤。
二、油茶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茶油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公认的绿色保健食品。我们会同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地区,常年日照充沛,日平均气温在16℃以上,且以适宜油茶生长的微酸性土壤居多,是发展油茶产业的理想地方。综合分析我县县情和国内市场行情,认真研究油茶的生长特性,我们觉得发展油茶产业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
一是产业基础好。虽然前几年油茶林受到严重破坏,面积有所减少,但现在全县仍有油茶林40万亩,其中正处盛产期的38万亩,这个数目在全国油茶普遍减少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大的竞争力。我县农户又有种植油茶的传统习惯,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油茶栽培管理经验,加上我县茶油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特别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贤胜植物油厂生产的贤胜牌茶油已远销日本、东南亚地区,迈出了油茶由传统生产向现代化加工转变的可喜步伐,为加快我县油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是综合利用率高。油茶全身都是宝。茶籽经加工制成的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其品位可与橄榄油相媲美,并可加工成高级护肤化妆品;茶枯经深加工可生产精油、皂素、茶粕等系列产品,可作为重要的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和机床抛光粉;茶壳可提炼茶碱、烤胶,制造洗发香波等;茶树杆根可用作盆景雕刻材料,制作小农具,生产白炭,可谓“种一树而创百业”。
三是生产成本低。种植油茶一般3-5年即有收获,且用工很少,树苗栽种、施肥后,除每年垦复外,再不需其它投入,只相当于种油菜用工量的1/10,可有效解决农村资金缺少、分散的问题,适合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的分散经营,可谓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
四是市场前景好。茶油色纯味香,营养丰富,不像动物油含有胆固醇,不像普通菜籽油含有对人体有害的茶酸、芥子甙,有降低血压、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等作用。长期食用,人的皮肤细嫩润泽,头发乌黑发亮,可增加人体免疫力。由于油茶不受虫害侵袭,整个生长过程无需施用任何农药,是绿色保健食用油,具有目前人们日常食用的任何食用油无可比拟的优势。今年农副产品价格普遍上涨,茶油现
篇三:油茶产业的调查报告
油茶是我们会同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绝对优势的一种木本资源,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益且较其他油种有绝对优势和保健特点的绿色食品,食用和工业经济价值巨大。开发和利用好这一资源,打造其系列精品,对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最近,我们对会同县油茶生产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感到发展油茶产业大有可为,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做大做强,并培育成农民增收的一项特色产业。
一、油茶产业处于日渐萎缩的尴尬境地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优质食用油。而湖南是全国油茶主产地,湖南的油茶面积占全国油茶总面积的40%,常年产油量达5-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会同素有“广木之乡”的美誉,油茶、油桐一直是我县的拳头农林产品,曾经名噪一时的“洪油”就包含了茶油,吸引了众多客商和友人慕名前来采购。但是,由于思想认识不足、科技推广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我县油茶生产日渐萎缩,传统的优势产业每况愈下。一是砍伐严重,面积和产量急剧下降。由于前几年在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时候,片面强调脐橙、板栗等经济林的效益,忽视了油茶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大量砍伐油茶林改种其它经济林,加上油茶病虫破坏和作为主要燃料使用,致使油茶林面积逐年减少。全县油茶面积和产量分别由1985年的44万亩和1333吨减少到现在的40万亩和600吨。二是经营粗放,加工滞后。长期以来,林农把油茶林当作“露水财”来经营,一般一年垦复一次,既不施肥,又不防治病虫,有的甚至长期不进行垦复,致使杂树成林,乱草丛生,大量油茶树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加上油茶加工仍以传统的`木榨和小作坊式的机榨为主,出油率低,色泽不亮,对茶油的价值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加工后剩下的枯饼未能综合利用,一直被作为肥料、燃料使用,造成资源极大浪费。三是品种不优,树龄老化严重。现有茶树多为自然生长,基本没有引进优质高产油茶树种,科研部门缺乏对油茶新品种技术的引进、研究和推广,林分长期自然演替,绝大部分树龄老化,林地稀密不匀,林种结构不合理,导致大面积单产很低,平均每亩年产茶油仅3-5公斤。
二、油茶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茶油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公认的绿色保健食品。我们会同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地区,常年日照充沛,日平均气温在16℃以上,且
以适宜油茶生长的微酸性土壤居多,是发展油茶产业的理想地方。综合分析我县县情和国内市场行情,认真研究油茶的生长特性,我们觉得发展油茶产业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
一是产业基础好。虽然前几年油茶林受到严重破坏,面积有所减少,但现在全县仍有油茶林40万亩,其中正处盛产期的38万亩,这个数目在全国油茶普遍减少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大的竞争力。我县农户又有种植油茶的传统习惯,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油茶栽培管理经验,加上我县茶油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特别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贤胜植物油厂生产的贤胜牌茶油已远销日本、东南亚地区,迈出了油茶由传统生产向现代化加工转变的可喜步伐,为加快我县油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是综合利用率高。油茶全身都是宝。茶籽经加工制成的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其品位可与橄榄油相媲美,并可加工成高级护肤化妆品;茶枯经深加工可生产精油、皂素、茶粕等系列产品,可作为重要的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和机床抛光粉;茶壳可提炼茶碱、烤胶,制造洗发香波等;茶树杆根可用作盆景雕刻材料,制作小农具,生产白炭,可谓“种一树而创百业”。
三是生产成本低。种植油茶一般3-5年即有收获,且用工很少,树苗栽种、施肥后,除每年垦复外,再不需其它投入,只相当于种油菜用工量的1/10,可有效解决农村资金缺少、分散的问题,适合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的分散经营,可谓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
四是市场前景好。茶油色纯味香,营养丰富,不像动物油含有胆固醇,不像普通菜籽油含有对人体有害的茶酸、芥子甙,有降低血压、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等作用。长期食用,人的皮肤细嫩润泽,头发乌黑发亮,可增加人体免疫力。由于油茶不受虫害侵袭,整个生长过程无需施用任何农药,是绿色保健食用油,具有目前人们日常食用的任何食用油无可比拟的优势。今年农副产品价格普遍上涨,茶油现已涨至每公斤16-20元,沿海地区的售价每公斤高达20-25元,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且供不应求。贤胜牌植物油销往日本等地区的价格为每公斤30元,这还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国际市场上橄榄油的最高售价每公斤达32美元,单是从橄榄油枯饼中提炼的橄榄油,国际市场价折合人民币也高达每公斤75元。茶油的品质与橄榄油相当,专家的预测,如果茶油也以精品形式打向国际市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可超过每公斤250元人民币。按照这个价位,以目前产量计算,我县油茶年产值就可超过
1.5亿元。
五是增产潜力大。油茶产量偏低,既有品种原因,也有技术因素。现在每亩油茶3-5公斤的产量是在经营十分粗放甚至是放任不管的情况下的产量。据林业专家介绍,只要对油茶进行低改,推广一些个大、果多、抗性好的优良品种,油茶的增收潜力仍很巨大。我们翻阅了我省一些推广油茶良种和油茶低改技术的县市资料,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衡东县油茶低改后,产油量从低改前的亩产4.2公斤提
高到亩产23.2公斤;湖南省林科院在攸县进行的油茶优良无性系统冠中试林,平均亩产油40.5公斤;中南林学院在永州市利用优良无性系芽菌砧嫁苗造林,3-4年后开始挂果,5年就超过原有老林产量,每亩产油量现已达35.8公斤。如果我们大力推进油茶良种化改造,大力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全部采用良种栽培或进行低改换冠,科学管理,茶油产量增加5倍应该不成问题,若再把加工利用搞上去,油茶产业的巨大潜力更不可限量。
篇九: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
现有茶树多为自然生长基本没有引进优质高产油茶树种科研部门缺乏对油茶新品种技术的引进争辩和推广林分长期自然演替绝大部分树龄老化林地稀密不匀林种结构不合理导致大面积单产很低平均每亩年产茶油仅35公斤
油茶产业调研报告
油茶是我们会同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绝对优势的一种木本资源,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益且较其他油种有绝对优势和保健特点的绿色食品,食用和工业经济价值巨大。开发和利用好这一资源,打造其系列精品,对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最近,我们对会同县油茶生产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感到发展油茶产业大有可为,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做大做强,并培育成农民增收的一项特色产业。
一、油茶产业处于日渐萎缩的尴尬境地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优质食用油。而湖南是全国油茶主产地,湖南的油茶面积占全国油茶总面积的40%,常年产油量达5-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会同素有“广木之乡”的美誉,油茶、油桐一直是我县的拳头农林产品,曾经名噪一时的“洪油”就包含了茶油,吸引了众多客商和友人慕名前来采购。但是,由于思想认识不足、科技推广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我县油茶生产日渐萎缩,传统的优势产业每况愈下。一是砍伐严重,面积和产量急剧下降。由于前几年在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时候,片面强调脐橙、板栗等经济林的效益,忽视了油茶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大量砍伐油茶林改种其它经济林,加上油茶病虫破坏和作为主要燃料使用,致使油茶林面积逐年减少。全县油茶面积和产量分别由1985年的44万亩和1333吨减少到现在的40万亩和600吨。二是经营粗放,加工滞后。长期以来,林农
把油茶林当作“露水财”来经营,一般一年垦复一次,既不施肥,又不防治病虫,有的甚至长期不进行垦复,致使杂树成林,乱草丛生,大量油茶树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加上油茶加工仍以传统的木榨和小作坊式的机榨为主,出油率低,色泽不亮,对茶油的价值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加工后剩下的枯饼未能综合利用,一直被作为肥料、燃料使用,造成资源极大浪费。三是品种不优,树龄老化严重。现有茶树多为自然生长,基本没有引进优质高产油茶树种,科研部门缺乏对油茶新品种技术的引进、研究和推广,林分长期自然演替,绝大部分树龄老化,林地稀密不匀,林种结构不合理,导致大面积单产很低,平均每亩年产茶油仅3-5公斤。
二、油茶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茶油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公认的绿色保健食品。我们会同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地区,常年日照充沛,日平均气温在16℃以上,且以适宜油茶生长的微酸性土壤居多,是发展油茶产业的理想地方。综合分析我县县情和国内市场行情,认真研究油茶的生长特性,我们觉得发展油茶产业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一是产业基础好。虽然前几年油茶林受到严重破坏,面积有所减少,但现在全县仍有油茶林40万亩,其中正处盛产期的38万亩,这个数目在全国油茶普遍减少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大的竞争力。我县农户又有种植油茶的传统习惯,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油茶栽培管理经验,加上我县茶油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特别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贤胜植物油厂生产的贤胜牌茶油已远销日本、东南亚地区,迈出了油茶由
传统生产向现代化加工转变的可喜步伐,为加快我县油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是综合利用率高。油茶全身都是宝。茶籽经加工制成的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其品位可与橄榄油相媲美,并可加工成高级护肤化妆品;茶枯经深加工可生产精油、皂素、茶粕等系列产品,可作为重要的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和机床抛光粉;茶壳可提炼茶碱、烤胶,制造洗发香波等;茶树杆根可用作盆景雕刻材料,制作小农具,生产白炭,可谓“种一树而创百业”。
三是生产成本低。种植油茶一般3-5年即有收获,且用工很少,树苗栽种、施肥后,除每年垦复外,再不需其它投入,只相当于种油菜用工量的110,可有效解决农村资金缺少、分散的问题,适合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的分散经营,可谓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
四是市场前景好。茶油色纯味香,营养丰富,不像动物油含有胆固醇,不像普通菜籽油含有对人体有害的茶酸、芥子甙,有降低血压、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等作用。长期食用,人的皮肤细嫩润泽,头发乌黑发亮,可增加人体免疫力。由于油茶不受虫害侵袭,整个生长过程无需施用任何农药,是绿色保健食用油,具有目前人们日常食用的任何食用油无可比拟的优势。今年农副产品价格普遍上涨,茶油现
篇十: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
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趋势分析报告
一、油茶与茶油
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L.)植物,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在我国已有23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是我国南方传统的绿化树种,根系发达、枝叶茂盛、四季常青;耐干旱瘠薄、防火隔离能力较强、景观效果好,具有绿化、美化生态环境的功能。
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远远高于菜籽油和花生油,并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是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用油,其高温稳定性更适合中国人的饮食烹饪方式。粮油事关国计民生,粮油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
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食用植物油需求呈刚性持续增长趋势,年消费量达3800万吨。受耕地所限,我国食用植物油(籽)需要大量进口才能满足需求。
当前,国际粮油经贸形势复杂多变,国际粮油价格日益上涨,我国大豆进口集中度高,长期受制于人,存在较大的供给安全隐患。油茶作为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充分利用荒山荒地种植油茶,加强现有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大幅度提高茶油产量,能有效缓解油料供需矛盾和进口压力,同时还能置换出种植油菜等油料作物的耕地,增强我国粮食保障能力。
预计到2025年,我国的茶油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产量将达200万吨以上,占食用油消费量5%以上,能提升食用油自给率3-4个百分点,解决2亿人口的吃油问题。
二、产业发展概述
近十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及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完善支持政策和措施,促进了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国油茶种植面积已达到6700万亩,比10年前增加了2000多万亩。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全国大宗油料作物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油茶纳入国家食用油安全战略大局中统筹支持。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重点发展油茶、核桃等11个木本油料树种。国家发展改革委结合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体系建设等中央预算内投资渠道,持续支持油茶产业发展。财政部支持各地整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财政扶贫、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等资金,重点支持优质种苗培育、基地建设等。国家林草局始终把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先后召开10次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研究解决油茶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油茶产业持续发展。15个省区政府都印发了省级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一些油茶大市和主产县,先后成立了油茶产业办公室和油茶专职管理机构,从资金、项目、保障机制等多方面促进油茶产业发展。2019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油茶产业发展资金27.8亿元,新造油茶林310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油茶林280万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层领导多次对油茶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5年“两会”期间,我国高层领导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国家有关部委调研扶持赣南油茶产业发展。2019年“两会”期间,我国高层领导在河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与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油茶产业分会副理事长熊维政代表亲切交谈,并指出,“茶油是个好东西,我在福建时就推广过,要大力发展好油茶产业”。9月17日,我国高层领导在河南省光山县槐店乡司马光油茶园考察调研时强调,利用荒山推广油茶种植,既促进了群众就近就业,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又改善了生态环境,一举多得。要把农民组织起来,面向市场,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建立利益联动机制,让各方共同受益,要坚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推广新技术,发展深加工,把油茶业做优做大,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我国高层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屋建瓴,立意深远,阐明了油茶产业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点,为推进新时代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18年,全国油茶产业总产值达到1024亿元,是2009年81亿元的12.6倍。茶油已经成为我国高端植物油的重要来源,在国产高端植物油中的占比达到80%。高品质茶油,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纷纷进入油茶产业发展领域。湖南、江西等省金融机构出台了“油茶贷”产品,对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主体经营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给予金融支持。2019年,社会资本投入油茶产业发展资金达70亿元。全国参与油茶产业发展的企业达到2523家,油茶专业合作社5400个,大户1.88万个,带动173万贫困人口通过油茶产业增收。建立定点苗圃389个,油茶良种年生产能力从2008年的5000万株增加到2018年的8亿株,优质种苗供应问题得到了有效保障,良种使用率提高到95%以上。制定了《油茶良种选育技术》等18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篇十一: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
P> 赴江西、湖南油茶产业发展考察报告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维护国家粮油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部署,实施好省州油茶产业化发展规划,增加山区贫困群众收入,经多年努力工作,**县被列为全国百个油茶试点县之一,确定为贵州省油茶产业核心区。2009年至2011年,争取到发展油茶产业的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1963万元,新增油茶种植规模2.4493万亩,项目覆盖70个行政村,项目受益农户4339户。到“十二五”期未,全县油茶产业新增15万亩以上,需要大量的优质苗木供给。鉴于贵州油茶科研滞后,省域内没有高产优质品系品种的实际现状,为终结我县生产用苗外调,立足县情,自力更生,开创育苗基地建设,选用什么品系品种,是我县“十二五”期间油茶产业发展,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决策。为此,在启动育苗基地建设项目工作的初始阶段,十分有必要到油茶产业发展较好的江西、湖南两省,就油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考察学习。经请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意,由分管领导杨冰副县长任组长,县扶贫办、油茶办、**镇、**镇、**乡、**镇人民政府单位负责人、专家、业务骨干为成员,组成**县油茶产业考察小组,在杨冰副县长带队下,于2014年5月26日至6月1日,赴江西、湖南两地开展油茶产业专题调研。考察小组的同志本着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到油茶科研机构、油茶产业主管林业部门,并翻山越岭、走村串寨,深入到育苗基地、引种对照区、优良品系品种生产栽培观察区、优良品种生产基地等生产一线,通过问、听、看、走访,实地观察、广泛收集、核实全国各地优良油茶品系品种在引种过程中,所在江西、湖南两地的生产表现性状。此行考察得到中国亚热带林业科研院、中国林业局油茶研发中心、湖南省林业研究院等相关单位及领导、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和热诚接待,历时6天的日夜兼程,圆满地完成了调
1
研考察任务。一、调研考察方法和经过(一)调研考察方法。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专家和群众,现场察看和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进行。(二)调研考察经过。1、座谈会:在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简称亚林中心)举行座谈会。亚林中心参加座谈人员:李江南(亚林中心主任)、张尧详(亚林中心副主任)等学者、专家5人。2、参观现场:(1)在江西省,由亚林中心的龚自珍工程师带队,参观了亚林中心生产基地:优良高产油茶结穗圃、高产油茶科技示范林、油茶优良无性系幼林高产试验示范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分宜县老科协有机油茶高产示范基地高岚乡果园场、高产油茶工厂化育苗场等。(2)在湖南省,由湖南省林业研究院的王湘南工程师带队,参观了中国林业局油茶研发中心、湖南省林业研究院共同或单独创办的:油茶优良新品系繁育与示范基地、湖南良种创新基地、湖南油茶种质资源保存与新品种示范基地、湖南生态农业示范园、全国油茶优良品系区域化试验、油茶低产改造优良品种高头嫁接示范基地、油茶高头嫁接培育优良品种穗条示范基地、优良高产油茶苗圃地(无性繁殖苗、嫁接营养器苗、裸根嫁接苗)、优良高产油茶修剪与非修剪技术性处理对照区试验。二、江西、湖南两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1、湖南省是我国油茶核心主产区。2009年油茶面积达1837万亩,年产茶油12.1万吨,油茶产业产值72.7亿元,分别占全国的40.8%、46.5%和66.1%,油茶生产规模及产量位居全国之首。近年来,湖南省制定了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和措施,建立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结合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每年投
2
入资金达15亿元以上,以增加农民增收为目标,推进油茶丰产林基地建设和油茶产业化经营,同时加快油茶良种选育、丰产栽培、精深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科研攻关,加大油茶新品种研发和推广力度,促进油茶保持高产稳产。“十二五”规划,发展油茶林2000万亩,其中建设丰产林基地1000万亩,油茶产品精深加工率达80%左右,茶油年产量达到50万吨,油茶产业年产值达300亿元。2、江西省是我国油茶核心主产区。2007年全省油茶面积达1676.25万亩,年产茶油5万吨以上,油茶产业产值34亿元,油茶生产规模及产量位居全国第二。通过国家油茶低改、跨世纪油茶先导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以及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实施。“十二五”规划,全省实现“1155”工程,即:10个年产值上亿元的“龙头”企业,带动1万个油茶专业大户,建成油茶丰产林基地50万亩,5年后油茶产业总产值力争突破50亿元。(三)油茶科研发展情况。江西省得益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湖南省得益于中国林业局油茶研发中心,在这两家国家级的科研实验单位,开展的一系列科研课题及生产实践活动中,使江西省、湖南省油茶科研走在全国前列,也使我国油茶科研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我国油茶良种培育工作始于60年代,70年代因受经费、频发的社会运动的影响停滞下来,80年代重新研发,90年代研发成果得到推广运用。良种的培育,首先是将全国各地的优良无性系,分别集中到两家科研生产基地进行培育观察选优,然后进行对比评选。在良种推广工作中,两家科研单位开始是把种苗交给生产队试验试种,经精心管理保留下来的油茶林基地,因高产稳产、抗逆性强、没有大小年之分、效益显著,而成了现在的优质高产采穗圃。这些高产优质油茶品种,生产栽培亩产茶油达50公斤以上,是原老油茶山产量的10倍以上,良种良法推广取得显著经济成效。为此,国家在“十一五”期未,提出了发展百个油茶试点县的重大战略部署,并出台一系列举措,使我国油茶产业迅猛发展。我国油茶良种选育繁育工作中获得重大突破,是在1995年至2005年。江西、湖南两省油茶品种资源丰富,本着“优中选优”的原
3
则,选育出一批国家和地方高产优质无性系优良品种。其中:湖南省选育出高产优质无性系品种65个,通过国家审定认定的优良品种16个(湘林1号、湘林104、湘林104、湘林XLC15、湘5、XLJ14、湘林51、湘林64、XLJ2、XLJ2、湘林5号、湘林27号、湘林56号、湘林67号、湘林69号、湘林70号、湘林82号、湘林97号),其中湘林104号属寒露籽。江西省选育出高产优质无性系品种18个,通过国家审定的优良品种9个(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21号、长林23号、长林27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长林55号),均系寒露籽(寒露籽是指果实在10月上中旬成熟,霜降籽是指果实在10月中下旬成熟)。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方兴未艾。2007年泰国皇太王基金会与湖南省林科院合作,由油茶代替生物毒品—婴粟,引进湘林系列优质高产品种在泰国北部“金三角”地区推广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湖南油茶新品种和配套技术走出国门。(四)目前成熟的油茶林丰产栽培措施。丰产栽培措施主要是抓好6个生产环节:缓坡厚土→良种壮苗→大穴足肥→抹芽修剪→防病治虫。达到“四个一”,即第10年亩保存苗株数100株、亩产油脂100市斤、亩投资1000元。缓坡厚土:立地坡度15度以下,土层厚度1米以上;良种壮苗:选用省级或国家级审定认定的优良品种,且一级苗造林,五个以上无性系混栽;大穴足肥:穴50×50×50cm以上,施足基肥和追肥;抹芽修剪:定植四年内应抹去花芽,促进营养生长培育树冠,及时打顶,修去徒长技,培养丰产型树冠。对挂果数年的老油茶树,应及时进行回缩修剪,从基部重新培育强壮枝更替树冠。防病治虫:实施生态栽培,保持生物多样性,使用抗性品种,喷杀食叶害虫。油茶林要实现稳产、丰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经济效应,良种良法必不可少,尤其后期的施肥、修剪等生产管理水平要到位。
4
(五)种苗、穗条的管理。江西、湖南两省是油茶生产先行者,在油茶苗木培育及督促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采取“四证一签”和“四定三清楚”。1、“四证一签”。经省级林业部门资质审核指定的苗木生产经营单位,生产销售的苗木时,要具备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良种质量合格证(或良种苗木质量合格证)、植物检疫证书及种子(苗木)标签。具体操作方式为:种子(苗)生产(经营)单位在销售种子(苗)时,必须把本单位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复印件、种子(苗)标签以及所在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具的良种质量合格证(或良种苗木质量合格证)、植物检疫证书交购买方。2、“四定三清楚”。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销售;品系清楚、品种清楚、销售去向清楚(结穗销售去向和培育的苗木销售去向)。三、江西省分宜县高岗乡果园场采穗圃资质核实情况。今年新化油茶苗圃基地在培育苗木时,需要一定数量的高产优质结穗,因我省无高产优质采穗圃,依赖于省外购进结穗。为了能够采集到高产优质足量的结穗,严把结穗品种质量关,全面完成今年的育苗任务,贵州淇源油茶研究院(苗圃基地承建单位)新化油茶基地建设负责人带队,前往分宜县高岚乡果园场采穗圃实地考察。分宜县高岚乡果园场采穗圃,是亚林中心的品种资源示范基地之一。该采穗圃油茶林,是亚林中心于2000年2月承办国家林业局120亩高产油产科技示范林建设项目,主栽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共5个品种;配栽长林21号、长林23号、长林27号、长林55号、长林166号共5个品种。品种来源于亚林中心提供原级苗木,10个栽培品种中有9个品种是国家审定认可的高产优质品种,仅长林166号属江西省地方优良品种。各品种亩产油30-50公斤,均系丰产型树种。根据江西省林业厅赣林造字[2008]407号(《关于印发江西省高产油茶采穗圃名录》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明确分宜县高岚乡果园场120亩高产油产科技示范林,为江西省高产油茶采穗圃,结穗品种
5
是长林系列10个品种(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21号、长林23号、长林27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长林55号、长林166号)。四、学习体会及取得的经验考察国家顶尖级油茶科研单位及其生产基地,通过看到的、听到的,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加了学识,倍受鼓舞,增强了抓好油茶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一是油茶产业发展是国家粮油安全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经营,这个决策是在具有成熟的技术(油茶科研取得新突破、新成果)、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产业基础的前提下,作眼于国家粮油安全和山区农户增收而适时提出来的。发展油茶产业生产经济的目标是增加农户增收,重点的使贫困农户得到脱贫致富。二是比源产地气温偏低的地区适宜引种寒露籽,比源产地气温偏高的地区适宜引种霜降籽。在江西、湖南北部地区与我县的气候、生态因子相似相近,江西和湖南两地的气温、积温均要比我们贵州山区高些,他们的早熟优良品种(寒露籽)比迟熟品种(霜降籽)相对需求积温要低些,将他们的寒露籽引进到我地来栽培更为宜适。1994年黎平县周生贤(国家林业局局长)退耕还林油茶林示范点,栽培的品种是江西长林系列寒露籽;2003年我县敦寨镇水冲溪实施的油茶林低产改造,栽培的品种是湖南东北部攸县的湘林系列寒露籽,这两地引种栽培品种,在贵州山区生产表现出产量高、品质好、性状稳定的特点。在遗传育种理论上和生产实践检验,佑证了**县引种寒露籽最佳。三是以典型引路,示范推广,创建高产优质油茶科技示范园建设,是油茶产业做大做强,取得长促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江西、湖南两地在科研成果推广过程中,十分注重典型引路,示范推广。两省地区在不同的地区办有100亩以下的高产、丰产、稳产、优质油茶林生产示范基地,较好的将各优良品种生产性状和科技措施,在较短的时间里便展现出来,激励了当地群众发展油茶产业的主动性。我县自2009年在偶里乡和河口乡,启动实施财政扶贫项目油茶产业规模化生
6
产经营以来,全县每年发展油茶上万亩,在实施项目建设中,办的州县乡村四级示范点规模均不小,但仅局限于生产任务的落实,投入的科技含量较少,在生产管理上没能达到科技示范引路的目标。今后,我县示范重点不放在规模上,应放在效益上;在选点定户和选定科研人员、行政管理责任人上要相对稳定,办点时间应达到5-6年真正抓出实效。四、下步打算及建议1、产业发展,试验示范要先行。按照不同区域、立地,配植最佳品系,建设示范样板体系和网络。选择不同海拔,面积20-50亩的山地,创建县级科技示范生产基地。在科技示范生产基地建设工作中,确保亩投资不低于1500元的前提下,要做好三个工作认真负责:一是实施油茶林高产稳产丰产高效的综合科技生产栽培措施;二是做好肥水、病虫害及修剪等生产措施的原始记录;三是详实调查登记物候期及测定分析出茶油各营养成分。通过科技示范生产基地的建设,使我县油茶产业发展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探索油茶高产优质生产管理经验,创造出自己的乡土优良品种,条件成熟时建立自己的品系。2、选定油茶栽培的主栽品种和配栽品种。当前我县扶贫或是林业部门实施的油茶种植项目,定植的油茶苗木品种主要是长林、湘林两个系列品种,栽培品种相对较多,显得栽培品种多杂,无主次之分。一是建议今后我县油茶栽培的主栽品种、配栽品种,必须是江西、湖南两省报经国家审定认定的高产优质品种;二是考虑到油茶林异花授粉有助益提高结实率,近亲品种授粉会导致品质下降,同时异花授粉各品种的花期要相遇等因素,在选用品种时,主栽品种为江西寒露籽,配栽品种选择湖南西北部、东北部的寒露籽或江西其他寒露籽。三是在花期相遇的条件下,主栽品种也可选择湘林系列和长林系列各3-5个品种混栽;
7
四是主栽品种和配栽品种配植比例为5/1,即主栽品种5株或5行,配栽品种1株或1行;适宜引进到我县栽培的优良品种名称及其性状附表后;**、长沙、分宜三个地区的地理及生态因子参数附后。3、借鉴“四证一签”、“四定三清楚”的科学管理措施,加强我县油茶苗圃基地的建设管理,实现生产用苗自给。2010年省批复我县油茶苗圃基地建设项目资金200万元,建设良种繁育苗圃基地110亩,年培育优质油茶苗270万株。我县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发展油茶产业15万亩,预计生产用苗1500万株,建设好良种繁育苗圃基地是为我县油茶产业发展,选用优质高产苗木品种,就地就近优质苗木自给,实现高产、丰产、稳产、优质油茶林产业化经营目标的关键性生产环节。在苗木生产经营管理上,借鉴“四证一签”、“四定三清楚”的科学管理措施,运用到苗圃基地建设始终。4、江西省分宜县高岚乡果园场采穗圃,可作为我县结穗供货单位。根据江西省林业厅赣林造字[2008]407号(《关于印发江西省高产油茶采穗圃名录》的通知)文件精神,分宜县高岚乡果园场120亩高产油产科技示范林,为江西省高产油茶采穗圃,示范林的长林系列10个品种均为结穗品种。分宜县高岗乡果园场采穗圃具备了提供高产优质结穗的资质条件。考察组原则上同意贵州淇源油茶研究院与分宜县高岚乡果园场签订的《结穗采购合同书》,采购结穗良种5个:长林4、长林40号、长林23号、长林27号、长林55号、长林166号,培育的苗木以长林品系品种为主。**县油茶产业考察学习工作组2011年6月8日
8
篇十二: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
P> 衡山县油茶产业发展调研报报告中国多地油茶产业衡山县油茶产业发展调研报报告衡山县林业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组织对萱州、开云等油茶资丰富的乡镇进行了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座谈调查等调查方式,掌握了我县油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经过分析^p论证,提出了我县油茶产业发展的建议,现将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一、我县油茶产业开发历史、现状及其衰落原因分析^p(一)我县油茶生产的历史我县油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据记载从明朝开始就栽培种植,已有数百年历史,人们代代相传,栽培、采摘、加工、收获。在集体经济时代,油茶开发受到高度重视。从新中国成立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集体经济时代,茶油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粮油重要物资受到重视,也是油茶产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上世纪七十年代粮食部门曾在油茶产区建立了基地,政府给予补贴,基地上缴一定的茶油,老百姓积极性很高,全县很快形成营造新林、改造残
林、更新老林的油茶建设热潮。全县油茶林面积达到12万多亩。分包到户以后,油茶生产逐渐衰落。茶山承包到户后,垦复面积减少,但随着油茶加工由传统的人工或水力木油榨改用柴油机或电动油压泵榨油机加工,工效和出油量均得到提高。萱州等茶油主产区亩产可达10公斤。进入90年代后,猪油和其他植物油供应充足,加上大批劳力外出务工,顾不上油茶林垦复培育,致使不少油茶林荒芜,有的改种柑桔类水果,有的栽植湿地松用材林。全县茶油产量大幅降低,每亩产油不足5公斤,油茶加工机具和技术没有大的改进。进入本世纪以后,我县油茶林基本处于不抚不育、天种天养的状态,许多油茶林中的杂草野树比油茶树长得快长得高,油茶树被杂草吞没、被葛藤绕死,影响油茶籽品质和产量的两大关键因素――光照和土壤养分被杂草荆棘所蚕食,加上人为毁损、火灾频发等原因,我县茶林面积下降到目前的10万亩左右,油产量也大幅下降,平均亩产只有3公斤左右,一些曾盛产油茶的地方濒临无茶籽可采的境况。
(二)我县油茶产业现状1、油茶林资现状全县现有油茶林10万余亩,主要分布在萱洲、贺家、永和、开云、店门、长江、沙泉、福田铺等乡镇,其中萱州15000亩、贺家120________0亩、永和120________0亩、开云20________00亩、店门120________0亩、长江7000亩、沙
泉7000亩、福田铺7000亩,合计9万余亩,占全县油茶林面
积的76%。
2、油茶经营现状(1)、油茶品种大部分比较低劣,
优良品种推广面积小,平均亩产4—5斤。我县油茶品种绝大
部分为衰老的寒露籽和霜降籽,优良品种不足5%。
(2)、除萱洲镇部分村外,管理粗放,杂草、灌木丛
生,树龄老化,处于半荒芜状态,效益低。
(3)、油茶产业化程度低,综合利用水平低。油茶加工
技术落后,没有一家油茶加工企业,没有一家上规模的企业。
(三)油茶生产衰落原因分析^p
据调查,引起油
茶生产滑坡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特定时代背景下不利的发展环境导致效益低下。在过
去粮油物资匮乏的年代,茶油可以弥一段时期以来,我县油茶
林区已形成缺乏投入、疏于管理、收益低下、生产萎缩的恶性
循环。补猪油不足,其地位比较重要。改革开放后,人们终于
可以“放嘴”吃上猪油,茶油地位自然跌落,在其价值被充分
认识和走出贱卖初级产品老路之前,其知名度、需求量和市场
价格都难以上扬。与此同时,外出打工浪潮的冲击,使政府和
农民的注意力发生转移,政府基本放弃了对油茶生产的支持,
缺乏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科技含量低、管理粗放的油茶林产
量过低,加之粮食部门不再收购,销售渠道不畅。这些时代背
景下的综合因素导致油茶生产的经济效益难以凸现。对于亩产5公斤以下的低产油茶林,如遇小年份其价值往往还不及采摘的人工费用。油茶综合利用水平低也是导致整体效益低下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油茶的深加工项目在我县还是空白,油茶收入仅靠贱卖茶籽原料和小农经济时代自产自销,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不能上市流通的粗茶油,产品附加值极低。
二是分散到户管理不好。由于油茶林多年没有垦复,落叶堆积、枯枝横陈、杂草丛生,埋下火灾的重大隐患。同时,由于茶林分散承包到户,“各人自扫门前雪”,对大面积茶林的火灾隐患甚至已发生的火灾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去防范和制止,致使火灾频发,每年都要烧毁大片油茶林,部分村组茶林已损失殆尽。如店门镇的茶园、胜利等村大部分茶林被烧毁,改栽了湿地松。
此外,由于茶林权属分散,既不利于良种推广应用,也不利于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一些乡村在油茶收摘期间秩序混乱,偷摘哄抢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引发一系列不良连锁反应,如盲目提前收摘,油桃未成熟,油茶籽的含油量大大下降,茶油质量也受到很大影响,致使一些好茶林丰产不丰收,影响了农民管理油茶林的积极性。
三是政策不落实难以放心经营。有些油茶林区没有落实好承包责任制的政策,村民承包责任山林变动比较频繁,承包周
期短,有些地方在山林荒芜时无人过问,一旦有人承包辛苦经营得利后,“红眼病”滋扰生产现象严重。油茶林农没有吃下“定心丸”,担心政策不稳定或权益没有保障,因此没有积极性,只好放任自流,仅满足于获取“露水财”。
二、我县油茶产业开发大有可为(一)油茶产品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看好。一是油茶的“国宝”价值被发掘。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用它加工而成的茶油色佳味香,营养丰富,科学实验证明有降低血压、血脂和软化血管等作用,是“富贵病”的克星,长期食用还有助于润肤乌发,增加人体免疫力,故被称作为“长寿油”,其品质优于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植物油王――橄榄油,专家称之为“国宝”。美国白宫卫生研究院(NIH)营养平衡委员会主席A.P.西莫普勒斯博士认为茶油是“东方的橄榄油”,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国际粮农组织将茶油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油茶全身都是宝,茶油除了作为优质食用油之外,还可加工成高级护肤化妆品,压榨茶油后剩下的茶枯饼经深加工可生产皂素和茶粕等系列产品,用作重要的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和机床抛光粉,茶壳可提炼成茶碱、烤胶,制造洗发香波等,茶壳和茶树干根都可培育茶树菇。二是近年来油茶综合开发利用取得突破性进展,油茶产品价格直线上升。目前,我县民间作坊压榨的茶油价格达到了
篇十三: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
P> 镇领导林业站工作组迚村入户各司其责加强油茶产业发展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挃导劢员林业站明确挂村技术挃导具体责任人现场演示挃导油农迚行油茶低改修剪和新植的技术标准要求同时加强镇油茶协会运作及有兲制度规范的挃导和帮劣共同为油农提供技术优惠政策咨询的协调保障服务油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林部长、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党委、政府向您们莅临西滨检查指导油茶工作表示忠心的感谢,今年我分管林业,潘委员负责主抓油茶生产,下面,我就油茶生产进展及主要工作向部长和各位领导作个简要汇报,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油茶生产及进展情况:据林业站调查统计,全镇油茶林面积5058亩,2010年县下达新植低改任务为700亩,在书记、镇长的高度重视支持和林副、郭副等领导以及林业站的鼎力配合下,我镇油茶生产进度扎扎实实地推进,镇里根据县任务数以会议和文件形式下达各油茶村793亩的任务来保证700亩任务的完成。当前具体进展情况为:截止目前已落实10村新植200多亩;实施符合政策补助条件进行低改的有9个村,目前基本完成9个村,面积已达410亩,占上级下达任务数58.5%(包括新植占87.1%),其中:低改示范片2片,一个是西芹村90多亩,由林书记、潘世锋挂,另一个是刘坂村70多亩,由林镇长、郑登力挂,目前,低改示范片基本完成并且已接近尾声;拥口70多亩整席拉带基本完成即将进行修枝整形、乐洋60多亩、七里90亩、演溪30多亩、华兰60多亩、七斗50多亩前些日子也已组织劳力加紧改造落实当中,确保在3.20前全面完成低改。
二、油茶产业发展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一是根据年初班子成员分工调整,及时调整充实了油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油茶生产主抓领导及职责,着力强化油茶生产工作落实,书记、镇长亲自过问并针对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亲历亲为入村进片督导油茶发展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在全镇经济工作会议上,镇领导强调部署09年度油茶产业发展工作,下达油茶生产任务,动员各村抓紧新植低改。三是建立联动机制,通过层层分解责任制和二天一次的通报反馈制,加强县、镇、村三级之间纵、横向协调、磋商、指导、反馈、督促,纵向联动、横向互动,形成互促共为的良好氛围。
1
(二)强化政策推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油茶产业政策形势的宣传和政策措施促动,强力推进油茶产业发展。
一是部署督促各村通过党员大会、两委扩大会、村民代表会等形式,宣传各级油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发展形势及前景,鼓励动员油农参与油茶产业科学化、效益型管理和开发。
二是召开油茶产业发展促进会,传达并贯彻县有关油茶会议精神,部署当前工作及要求,通过以会代训和巡回电教播放等形式,累计组织有关镇村干部和种植户代表120多人收看了发展油茶产业电教片,以电教现身说法,提高油农低改的积极性和栽植技术水平。
三是制定出台促进油茶产业发展工作政策措施,一是建立镇级配套政策:连片30亩以上未列入示范片,并通过上级验收合格后,镇予以补助50元/亩。二是建立考评缴励机制:1、把油茶产业作为“三个一”项目单列出来,列入镇年终总评,占30分。2、把年度油茶生产落实情况列入镇、村干部年度绩效考评的一项内容,并采取挂村领导、工作组“三二一”押金奖惩制,即:油茶任务村挂村领导押金300元,工作组长200元,工作组员100元,完成县示范片任务要求或者镇下达任务并经县验收合格的,按押金的50%奖励并退回押金;验收不合格的,不退还押金作为完成任务村的奖励金。落实县示范片油茶低改任务的村,通过验收合格的,可以预支发动生产补助金50元/亩。超额完成低改任务连片10亩以上的,一次性奖励给镇挂村干部500元。3、林业站规划和指导也将作为基层所站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村级配套政策:完成年度油茶生产任务的村,各村可根据村财实际予以奖励补助。
(三)强化责任落实: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制定下发09年度全镇油茶生产任务文件,确定镇村、部门及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要求;二是落实工作责任,建立镇、村两级工作落实进展跟踪督查制度,书记、镇长亲自入村进山督查生产进度,党办每二天一次通报进度情况;三是把生产任务落实情况列入村两委班子工作能力水平和职数配备的考核依据。
2
(四)强化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去年2个示范片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引导更多的油农参与油茶低改种植,逐步提高低改水平,同时,积极发挥今年刘坂、西芹2个示范片的示范引动作用,组织发动农户广泛参与油茶产业发展。
(五)强化服务保障:镇领导、林业站、工作组进村入户,各司其责,加强油茶产业发展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指导、动员,林业站明确挂村技术指导具体责任人,现场演示指导油农进行油茶低改、修剪和新植的技术标准要求,同时,加强镇油茶协会运作及有关制度规范的指导和帮助,共同为油农提供技术、优惠政策咨询的协调保障服务。
三、存在困难及问题:一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贫乏;二是荒芜状况较严重,低改投入成本较大;三是上级园区道路建设补助力度较弱;四是油农科学生产技能较欠缺;五是70、80年代油茶已分产到户,油茶园涉及农户较多且零散,集中和统一起来有较大难度;六是受干旱高温天气影响,低改任务时限要求较紧。
以上报告,不当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3
篇十四: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
P> 2021年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衡阳市作为"中国油茶第一强市",2021年油茶进入丰产期,出现量增价跌现象。为进一步了解油茶产业发展况,促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12月初对常宁市、耒阳市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全市油茶产业发展状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油茶产业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做大做强油茶产业的九条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成立专班抓油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1.产业规模再创新高。从林业部门了解到,2021年,全市油茶林总面积447.21万亩,年产油茶籽49.48万吨,比上年增加20.52万吨,增长70.9%。从行业地位看,全市油茶林面积、茶油产量和油茶年产值连续多年居全国地州市之首。2021年全省评审20个茶油大县,我市有5个县(市)入围,占四分之一。2.产业市场前景看好。全市上下形成同心打造"中国油茶第一强市"的浓厚氛围,"中国油茶看湖南,湖南油茶看衡阳"社会共识得以巩固,衡阳油茶品牌影响力、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大三湘茶油"、"神农国油"被评为"中国茶油十大知名品牌"。3.产业集聚效应明显。致力于"衡阳市百里油茶产业示范带"建设,形成了"耒阳-常宁祁东""衡东-衡山""衡阳-衡南"三大油茶产业集群。全市培育国家级农林业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3家,联结辐射基地达100余万亩,提供就业岗位10万多个。大三湘、神农国油、中联天地三家企业入选"中国油茶百强企业"。4.产业融合态势良好。衡阳油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衡阳经验。一产方面,建成衡东、衡阳、耒阳、常宁4个油茶良种采穗圃和12处定点育苗基地。二产方面,科学布局11家茶油年加工能力500吨以上的企业产能,有序推进国省市油茶小作坊改造。三产方面,建设油茶仓储中心、交易中心等项目,创建全省唯一油茶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常宁市西岭镇作为油茶小镇成功入选湖南首批十大特色农业小镇;成功授牌中国(耒阳)油茶博览园;油茶林下种养、生态旅游、研学体验等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
5.产业发展支撑有力。2020年,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2.3亿元油茶专项资金,7个油茶重点县市均予以了配套,重点扶持了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品牌宣传等工作。金融机构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近年来全市落实金融资金16.59亿元,农业银行、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贷款8.45亿元。
二、油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1.基地建设亟待加强。2008年以来,衡阳市掀起了油茶产业建设高潮,全市大部分交通区位优越、立地条件和人文条件良好的荒山荒地已基本流转发展油茶产业。因当时主要注重数量,没有按照高标准示范基地的要求进行打造,目前出现了部分山地管理较为粗放的现象。粗放管理的结果,原有设施需要进行更新改造,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难度增大。也有部分山头一到采摘期,由于是人工采摘,当地居民上山采摘,大量的鲜果掉落地上无人管,造成很大的浪费。2.量增价跌不容忽视。今年全市油茶籽产量剧增,采摘油茶籽时遇上持续下雨天气,缺少烘干设备,又没有地方晒茶籽,部分加工企业因资金等原因,鲜果收购出现梗阻,造成"丰产不丰收"现象。调研了解到,油茶籽鲜果价格由去年的2.3元/斤大幅下降到今年的1.3元/斤,个别地方甚至下降到0.8元/斤,几乎接近成本价。出油率不高也是鲜果价格下跌的原因,以往年份,每100斤鲜果出油5斤,今年每100斤鲜果出油3.5斤左右。3.品牌推广力度不够。从全国市场看,茶油是小众产品,受欢迎程度远不如菜籽油,食用价值远高于其他油脂产品的茶油是"养在深闺人不识"。本地人对茶油的认可度高,而外地人对茶油的认可度低,造成销售区域不广。调研了解到,茶油的市场销路基本上过不了长江,长江以北地区对茶油的认可度更低。三、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1.突出标准化生产。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衡阳油茶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我们要树立起高质量油茶籽、茶油的标杆,引导市场逐步规范,促进产业整体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率先抢抓承担国家油茶生产和茶油产品各类标准的制定,从原料、生产加工到产品包装、销售等各环节推行标准化生产经营,让衡阳成为全国甚至全球油茶产业标准制订的参与者。在基地标准化示范化建设方面,加大"科技兴油"力度,大力推广"标准化
造林""喷微灌与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在茶油加工环节,开展茶油生产加工小作坊改造行动,进一步规范小作坊生产,支持油茶鲜果脱壳和冷链仓储建设,全面提升茶油生产加工水平。
2.强化品牌推广。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远高于菜籽油、花生油和豆油,比橄榄油的维生素E含量高一倍,并含有山茶甙等特定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这么好的品质,市场知名度不高,主要是品牌宣传不到位,加强品牌推广刻不容缓。一是要借助"东方橄榄油"和"软黄金"的美誉,推动茶油高品质的形象深入人心。二是要实施"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战略,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使用权为基础,突出衡阳茶油"生态、健康、养生"特质。三是要创新营销模式,坚持线下线上同步发力,积极开辟油茶电商渠道,引进知名电商建立产地仓,优化产供销链条,为衡阳茶油开辟更广阔的市场。
3.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油茶除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也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油茶林下植被种类丰富,十分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油茶又是一个抗污染能力极强的树种,对二氧化硫抗性强,抗氟和吸氯能力也很强。因此,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有广阔的前景,从而解决油茶附加值过低,延伸油茶产业链和价值链。
一是在融合一产业发展上,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大力发展"茶山飞鸡"、"茶山蜂蜜"等特色养殖,在油茶林下推广种植药材、油用牡丹等作物,建设全省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充分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
二是在融合二产业发展上,提高油茶的加工度,创造更多的油茶终端产品。包括鲜果加工、茶籽加工、压榨精炼、产品包装、茶枯茶壳二次开发、茶油精深加工等等。
篇十五: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
P> 油茶产业调研报告__乡油茶产业调研报告__乡位于__县中部土地总面积36万亩全乡共有13个村137个自然屯4040户18072人境内雨热同季寒暑分明雨量充____充足十分适宜林木生长。__乡森林资源丰富全乡林业用地面积2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64%经济林木以杉木和八角为主是一个经济收入来源以林业为主要产业的山区乡镇。
__乡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__、土壤肥沃、山地多具有适宜油茶生长的优越自然条件而且__人民有栽培油茶的悠久历史和习惯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从实际出发把发展油茶生产作为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来抓积极推广应用油茶科学栽培技术__乡的油茶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这几年来为了德乡的经济发展使山区经济活起来和山区农民富起来在“八角、玉桂立县”的基础上我乡党委、政府根据我乡的实际情况在自治区“富裕__、生态__、文化__、平安__”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指导下借西部大开发的发展良机进一步搞好山区综合开发工作提出做强做优农业支柱产业打造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尽快将农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思路。立足__乡的资源优势提出了南桑北烟南果北菜因村制宜借势发展的经济发展思路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__的德康、那造等村桑蚕和水果、北部的平达、团结等村蔬菜、烤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由于上述历史、社会和自然的多种因素导致这十多年来__乡的油茶产业得不到重视油茶林面积得不到很大发展全乡现有油茶林面积约2.2万亩人均有油茶面积1.1亩其中__村2291亩德乐1068亩昂屯村585亩三章村677亩德旺村20__亩文华村1455亩德标村1335亩德康村3100亩那造村1370亩念头村354亩德孚村1426亩平达村3606亩团结村2454亩__乡油茶林分的基本情况是:品种混杂经营粗放林分老化病虫害严重产品产量低等。全乡平均亩产茶籽20公斤产油茶油5公斤全年全乡产茶油110吨大部分农户年产的茶油仅够自家食用油茶产业不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未能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
茶油被誉为“__橄榄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对茶油的需求越来越多茶油不但国内供不应求还出口美国、日本、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所以实施油茶优良品种推广种植项目不断提高油茶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__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其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发展油茶产业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通过分类经营措施调整优化油茶品种结构扩大优质油茶资源切实提高油茶生产力水平增强资源的利用效率;坚持体制创__科技进步综合开发油茶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竭力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业和名牌产品增强油茶产业运营的质量和效益。坚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发展油茶产业使我县的油茶产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__县__乡人民政府20____年3月25日
篇十六: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
P> ---------------------------------精选公文范文--------------------------关于油茶产业发展
调研报告
一、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XX区位于江西省会XX市的西北郊,属丘陵低山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为—℃,年均日照时数为1500-1950小时,年均降雨量为1730—1950毫米,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宜油茶的生长。目前,全区有油茶林面积亩,茶油年产量58000公斤,油茶主要分布在梅岭镇、招贤镇、罗亭镇、太平镇等乡镇、国有林场内。我区油茶品种单一,且长期处于自然生长状态,经营粗放,整体上处于低水平经营管理状态,产业发展依然滞后,经济效益不显著。据调查,各乡镇基本上都有规模不大的成品油料小作坊榨油坊。目前全区范围内还没有能称得上油料加工产业的龙头企业。----------------精选公文范文----------------1
---------------------------------精选公文范文--------------------------
二、油茶发展的潜力茶油作为一种极富营养价值的“绿色食品”,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食用茶油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可以预见,茶油的价格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走高,国内外消费市场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从我区调查的总体情况看,已经具有了十分优越的深度开发条件和潜在的巨大商机,具备了能在较短时期内做大做强、做成产业的条件。1、有潜在原料优势。我区油茶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0%,而且当地农民有种植的积极性,只要发展到一定规模,只要有龙头企业带动,能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收益,就能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通过对现有油茶的低改,原料不成问题。2、有市场空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茶油作为“绿色食品”,具有广阔的国内消费市场。三、存在的问题。我区油茶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比----------------精选公文范文----------------2
---------------------------------精选公文范文--------------------------
如栽培管理粗放,油茶发展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加工企业规模小,缺乏加工龙头企业等。
1、经营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我区油茶种植分散在千家万户,传统种植生产方式原始,技术含量低,还处于粗放型管理种植阶段,没有形成规范化、规模化、科学化种植。大部份群众受传统观念影响,不重视油茶的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大部分的油茶林未进行林地清理和抚育垦复,有些油茶林处于荒芜状态,导致茶籽产量低、质量差,影响茶油质量,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2、加工技术落后,综合利用率低。目前,我区油茶加工还处于半原始状态,油茶资源综合利用不够。由于加工技术落后,既降低的出油率,又影响了茶油品质。同时大量的油茶副产品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整体优势得不到发挥,综合效益得不到提高。
四、几点建设1、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打破资金瓶----------------精选公文范文----------------3
---------------------------------精选公文范文--------------------------
颈问题。油茶产业周期长、见效慢。大发展需要大资金,难以实现规模化,群众见不到效益,投入的积极性不高。经营机制难以盘活,导致油茶大发展停留在口头上。政府要加以政策扶持,解决资金难题。
2、加快品种改良步伐,提高经济效益。全区的老油茶林达3万多亩,茶籽产量低、质量差,经济收入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采取外打工谋生之策,栽种油茶的积极性不高。必须加快我区老油茶林的品种换代步伐,大力推广油茶低改技术,通过引进新品种、高冠嫁接、垦复、挖沟、修枝、施肥,大幅度提高油茶产量。以增加油茶收入来带动农民栽植的积极性。
红苕又名红薯,是XX县主要旱地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红苕产业列入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对推进“生态蓬溪”发展战略,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绿色消费,----------------精选公文范文----------------4
---------------------------------精选公文范文--------------------------
满足成渝两大城市人口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立足自身实际和优势,加快红苕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XX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过程中需要着力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一、发展现状分析栽培种植状况面积及产量:红苕是我县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2010年全县种植3150亩,占全县粮食作物种植950000亩的%;亩产鲜苕1640公斤,总产鲜苕201172吨,占全县粮食总产量358118吨的%,是全省红苕主产区之一。品种布局及种植方式:目前我县主要栽培的红苕品种为南薯88、南薯99、徐薯18、胜利白等品种。种植方式主要为间套作,利用春洋芋和小麦等前作收后与玉米间、套作。特色红薯种植:我县自2006年来一直与中国农科院合作,以中国生物强化项目为载体,发展高β胡萝卜素红苕、紫薯等系列特色功能薯,目前已初具规模,面积近万亩,且该产
----------------精选公文范文----------------5
---------------------------------精选公文范文--------------------------
品的市场反响很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食、饲及加工状况食、饲情况:在我县,红苕薯块主要用于人们鲜食和牲畜饲料及进行淀粉、粉条加工。用做生活食用的鲜苕约占红苕总产量的15%,用做牲畜饲料约占45%;留种约占5%;冬季储备因黑斑病、软腐病而烂掉约占5%。加工情况:为增加种植红苕农户的收入,搞好红苕深加工是关键环节。全县目前已有粉条加工企业和手工作坊共40户,年加工红苕6万吨,生产粉条2000吨。其中,XX县吉星贡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年加工“吉星贡”牌粉条达1000吨;任隆、黄泥、三凤、金龙等红苕种植主产区粉条加工企业:任隆薯兴粉条加工厂、黄泥乡岩洞湾薯沛粉条加工厂、金龙乡4农户合伙开办的粉条加工厂年共加工粉条750吨,36户手工作坊年加工粉条250吨。全县仅粉条加工企业和加工作坊年生产的2000吨粉条产值达3000万元,比之销售6万吨鲜苕产值1800万元增加产值00万元。品牌开----------------精选公文范文----------------6
推荐访问:关于油茶产业的调研报告 油茶 调研报告 产业
下一篇:广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