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17篇
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17篇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造成这次危机的是一些根深蒂固的弱点导致的这些弱点源于一系列地区以及全球政治和经济因素包括高昂的食品价格结构调整的遗留问题政府政策冲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1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造成这次危机的是一些根深蒂固的弱点导致的这些弱点源于一系列地区以及全球政治和经济因素包括高昂的食品价格结构调整的遗留问题政府政策冲突和战争对转基因食品的政策以及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疟疾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得更加严重和广泛传播三生物燃料与粮食安全20世大幅攀升采用玉米含油种子和糖类作物等农作物来生产随着生物燃料生产不断增加国外对生料是否对粮食安全带来威胁一直争论不休
国外粮食安全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张培丽1,周湘凤2【摘要】[摘要]粮食安全直接关乎民生幸福和社会稳定,从而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敏感话题。为此,本文对国外关于粮食安全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梳理,并提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启示:一是粮食安全内涵随经济发展阶段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二是气候变化和生物燃料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有待于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生物燃料需慎重;三是水资源短缺将对粮食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四是加强粮食安全知识教育,减少粮食浪费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期刊名称】教学与研究【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9【关键词】[关键词]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生物燃料;水资源近年来,在新的国际环境下,粮食供给和需求均出现新的变化,粮食价格急剧上涨导致人们对粮食安全新的担忧。随着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频发,世界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增加;同时,由于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引发了以生物燃料补充和替代石化能源的新趋势,增大了粮食需求。因此,国外学者在对粮食安全内涵深化阐述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了气候变化、生物燃料、水资源短缺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这些研究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粮食安全内涵的扩展
随着生产力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粮食安全概念和内涵的认识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使粮食安全内涵具有了时代特征。
(一)国际粮农组织的定义及其扩展1974年,国际粮农组织(以下简称FAO)首次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这个定义着重于粮食供给方面,强调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储备来保证粮食安全。该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粮食安全目标,但仅仅是粗线条的勾勒,对粮食安全的理解比较片面。1983年,FAO重新修改了粮食安全的定义,将其界定为: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该定义将粮食安全从之前单纯强调买得到(availability),扩展到了买得起(access)。并认为只有这两者同时满足,才能实现粮食安全。该定义将生产与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联系起来,将增加收入、提高购买力纳入了粮食安全的分析框架,确立了粮食安全的主体构架。1996年,FAO再次对粮食安全概念进行了修订,认为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的、安全的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及食物爱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这就将粮食的品质,以及人们对食品的偏好等内容纳入粮食安全的范畴,提高了粮食安全的门槛,并成为后来被广泛认可和应用的规范性粮食安全概念。2001年,FAO进一步对粮食安全概念进行了完善,认为实现粮食安全,人们除了能够在经济和物质上获得满足需要和偏好的食物以外,还应该从社会意义上获得满足需要和偏好的食物,从而将粮食安全的定义扩展为:所有的人,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社会和经济上获得足够的、安全的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从而将社会价值纳入粮食安全的范畴。(二)将粮食安全高度概括为可用性、可获得性和有效性三要素
学者们围绕国际粮农组织提出的粮食安全概念,进行了细化研究和深入阐释。如韦伯等指出,FAO的粮食安全内涵主要包括可用性(availability)、可获得性(access)和有效性(utilization)三个方面,而且这三个方面是内在联系、层层递进的。可用性是可获得性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可获得性是有效使用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1]英格拉姆等认为,可用性包括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部分;可获得性包括支付能力、配置以及偏好三个部分;有效性包括营养价值、社会价值以及食品安全三个部分。[2]学者们对粮食安全内涵的三要素展开了如下详细的分析:1.可用性。可用性即粮食的物质存在,这是粮食安全的基础。在人类历史上,生命短暂或者缺乏健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摄入的营养成分不够。到18世纪,一些国家相继打破营养贫困陷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业生产可用的食物增多带来的。安德森进一步用国家粮食主权说明粮食安全的可用性。国家粮食主权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提供人们需要和需求的粮食能力的指标,这包括国内生产和粮食进口的能力。他指出,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够生产其所需要的粮食或者其人口准备购买的粮食,并且也没有进口粮食所需要的硬通货,则这个国家就没有粮食主权。[3]2.可获得性。可获得性与社会科学中个人和家庭的概念有关,即供人们选择的食物范围是什么,在一定的收入限制和市场价格下,他们可以通过哪些正规或不正规的渠道获取食物。可获得性是一个多维的概念,主要考虑的是家庭能否获得充足的食物,衡量起来比可用性要复杂得多。[4]3.有效性。有效性更大程度上关注的是日常饮食的质量,食物也许可用并且可以获得,但如果个人和家庭不能充分考虑食物质量和多样性来加以有效利用,
或者他们的身体由于疾病和食物的不当食用而不能吸收,都不能算有效性得到满足。(三)从家庭层面对粮食安全的界定美国农业部的研究报告则从家庭层面对粮食安全进行了界定,认为一个家庭的粮食安全是指其所有成员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足够的食物来支持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粮食安全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随时提供充足的营养和安全食品;二是有足够的能力通过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获取合意的食物。[4]这个概念被广泛运用于家庭层面福利水平的衡量。
二、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
关于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影响的研究文献很多,但由于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是复杂的,因此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变暖是否对粮食安全造成威胁,答案依然是不确定的。(一)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虽然气候变暖的证据在很多方面都已经找到,但它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仍然还在探索和研究之中。因为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会因为不同地区的经度、纬度和地势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要准确判断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非常困难。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但却得到了两种相反的结论。1.气温上升将导致粮食产量下降。罗贝尔等通过利用美国1982—1998年间关于温度、降水量、阳光辐射量,以及玉米和大豆产量的综合数据来研究气候变化与农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温度的逐渐变化对农作物产量有显著影响的结论。并计算得出,生长期温度每上升1摄氏度,玉米和大豆的产量相对下降17%。[5]这比此前布朗等实证研究得出的温度上升3摄氏度导致粮食产量
下降17%的结论更为严重。罗贝尔等研究了1981年以来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的影响,也得出玉米、小麦和大麦三大农作物产量均随温度上升而有所下降的趋势。[6]2.气温上升既会导致粮食产量下降,也会导致粮食产量上升。有的学者认为,温室效应一方面带来温度的持续上升,使农作物的产量下降;另一方面它也带来CO2浓度升高,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这两方面的作用力孰弱孰强,很难定论。罗伊·达尔文也指出,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对农业生产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一是改变了农作物的生长期,即改变了土地温度和湿度条件从而导致适合农作物生长时间长度发生变化;二是海平面将会上升,能够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相对会减少;三是极端天气,如暴风雨、洪水等发生频率也许会提高;四是CO2在大气层中的浓度升高会提高农作物的水利用效率以及光合作用率。[7]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建立了一个评估全球气温升高引起农作物生长期变化从而对世界农业影响的模型,结果显示:全球变暖缩短了热带地区农作物生长期,延长了高纬度地区的农作物生长期,而在中纬度地区影响比较复杂。[4]3.气温上升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目前还无法确定。丁·卡斯曼认为,气温上升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目前还无法确定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对试验农作物所谓“露天”的生长环境的温度控制与生长在田间的农作物来比很难做到精确,很难做到忽视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单独考虑温度对农作物的影响;二是农作物对温度的反应通常是不连续的,很可能由于很小的温度变化而导致大幅度产量变化;三是对于呼吸作用中温度和植物氮(蛋白质)含量之间的相互影响,我们对此知之甚少。[8](二)气候变化对粮食可获得性和有效性的影响
粮食安全不仅包含粮食供给,还包括粮食的可获得性和有效性,只关注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方面的影响不够全面。布朗等指出,气候变化也对粮食获得造成了影响。[9]在粮食不安全地区,许多农民消费自己的产品,同时把多余的产品卖给当地市场,这使农民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因为当他们生产减少时,收入将会降低,购买力下降,然而维持基本消费的成本却上升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也指出,已有关于气候对粮食安全影响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使得预测很可能不准确。[10]一是这些估计结果测量的主要是气候冲击对粮食供给产生的影响,没有包括气候变化可能对粮食有效利用产生的影响,如气候变化对健康导致的影响;二是预测是基于一个有限数量的作物模型,而且只有一个经济模型,导致对所观察到的现象缺乏充分的评价。(三)对气候变化带来粮食安全威胁的辩解针对大量关注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造成威胁的研究,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辩解,他们强调指出,并非气候变化,而是其他方面的因素威胁着粮食安全。1.粮食系统存在的问题导致了粮食不安全。格雷戈里等认为,应该从粮食系统出发来分析粮食安全。所谓粮食系统就是生物地理和人类环境之间的动态交换统一体,包含食品的生产、加工、配送和消费等,粮食系统构成了粮食安全的基础。当粮食系统达到良性状态时,粮食安全得以实现,否则,当粮食系统受到压迫时,粮食安全也会受到威胁。目前很多地区的粮食系统已经危机重重,气候变化的冲击仅仅是激化了长期以来地区粮食系统的弱点,加剧了粮食不安全。米尔斯通等也指出,市场的全球化使得食物零售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
些变化导致粮食系统中的政治和经济权利从农民移向零售商,从国家立法机关移向地区和全球组织,从国家移向跨国公司,这导致在获取和利用全球各地食物时受到他们的影响。[11]因此,在评估气候对粮食安全造成的影响时,必须考虑这样一个大的背景。2.地区和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导致了粮食不安全。斯科尔斯和比格斯研究发现,2002—2003年发生在非洲南部的粮食安全危机并不只是干旱导致的,[12]事实上,气候形势并不比以前危机时更严峻,而且在危机发生的前一年,玉米产量只比前五年平均水平低5.5%,因此,在这次气候冲击发生之前,粮食存量也并不比往年低多少。造成这次危机的是一些根深蒂固的弱点导致的,这些弱点源于一系列地区以及全球政治和经济因素,包括高昂的食品价格、结构调整的遗留问题、政府政策、冲突和战争、对转基因食品的政策,以及对艾滋病流行的应对不力等。[13]布朗等也指出,超过半数的营养不良是因为像艾滋病、疟疾等疾病而非缺乏食物引起的,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疟疾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得更加严重和广泛传播。[9]
三、生物燃料与粮食安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攀升,采用玉米、含油种子和糖类作物等农作物来生产生物燃料的方式呈全球大规模扩张趋势。[9]随着生物燃料生产不断增加,国外对生物燃料是否对粮食安全带来威胁一直争论不休。(一)生物燃料发展将会威胁粮食安全很多生物燃料的反对者认为,生物燃料将导致饥饿的增加,因为这将导致本应该用于缺粮国家中家庭食用的粮食转向去喂养发达国家的汽车。丁·卡斯曼指出,主要的农作物生产国对石油价格将会持续上涨的期望,以及政府的扶持,加强
了继续扩大生物燃料生产能力的发展势头,导致全球相关粮食供应压力增加。[8]生物燃料主产国的农民会很高兴看到他们农作物价格上升和收入增加,但是一些主要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则深受其害。因为他们需要以更高的价格去购买基本的食物,并且得到的国际粮食援助也会相对减少。提姆朗也指出,对“石油枯竭”的担忧,使得以石油为基础的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受到威胁,越来越多的生物燃料将和人们争夺日益紧缺的粮食。[14](二)没有充分证据显示生物燃料会威胁粮食安全国际粮农组织指出,尽管在过去的几年里,农产品价格发生了显著上涨,但并没有明显的证据将这些价格的上涨归因于生物燃料。黑兹尔和帕乔里也指出,从现有的证据看,尚不清楚生物燃料对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粮食安全是否具有净冲击。[15](三)生物燃料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是不确定的1.收入水平和购买力也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森认为,除了粮食的可用性以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粮食安全。[16]概括来看主要有三个显著因素影响人们能否获取充足的食物,即拥有的生产资源、可用的生产技术和由销售货物或劳务所获取的收入水平。由于大多数都不是自己生产粮食,拥有足够的金融资产来购买食物就成为一个比粮食供应更重要的决定因素。因此,生物燃料对不同群体的粮食安全影响是不同的。一方面,需要购买粮食的消费者的粮食安全会受到因生物燃料的生产而使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另一方面,一部分较小的纯粮食提供者会因为生物燃料发展而得益。凯泽等也认为,生物燃料有助于通过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来减少贫困。[17]商品共同基金则认为,生物燃料超越了食品、饲料以及纤维等传统用途对粮食的需要,形成了对农产
品新的需求,这将有助于降低农产品价格波动。[18]为此,克兰西认为,对生物燃料不能简单地进行批评。[19]生物燃料是一个技术体系,本身无好坏,决定生物燃料是否有利于穷人和粮食安全,是体制结构而非技术。生物燃料价值链的体制结构在确保穷人能从生物燃料中获得好处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成本、收益以及价值链中各个角色的利益必须得到恰当处理。2.生物燃料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是有条件的。马克·罗斯格兰特利用国际农业商品贸易的政策分析模型(IMPACT)在全球和区域两个层面,预计了从现在到2020年,生物燃料产量对粮食安全的影响。[20]他们指出,需要区分三种条件下生物燃料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影响:首先,在没有技术进步、生产力改进的情形下,用农作物生产生物燃料的较低转化率会带来农作物价格快速上升,同时在今天的油价下,用农作物生产生物燃料利润不高,政府必须对生物燃料生产进行补贴和采取税收优惠,从而导致较高的经济损失;其次,当存在新的纤维质技术(CellulosicTechnologies)时,生物燃料生产所带来的影响被大大削弱;最后,当同时存在纤维质技术和农作物技术创新时,生物燃料对农作物价格的影响被进一步削弱。因此,对生物燃料转化效率的投资应该和对农业部门的投资结合起来才能抵消对居民消费水平和粮食安全的大部分冲击。如果发展中国家想要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受益,并且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将生产生物燃料和增加农作物供给的互补投资结合起来。
四、水资源短缺与粮食安全
农业用水占世界饮用水量的70%,水资源对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全世界通过灌溉耕作的农业土地只有19%,却提供了全世界40%的粮食。[21]提高农业灌溉率,将有利于提高半干旱甚至干旱环境中农业产量,稳定粮食生产和价格。
为此,学者们从水资源短缺对粮食安全的危害和表现两个方面,广泛关注了水资源短缺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一)呼吁关注水资源短缺对粮食安全造成的威胁费多罗夫等指出,非农业用水的持续增加,以及对环境质量的日益关注使得农业用水更加审慎并且威胁到粮食安全。[2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也指出,水资源短缺,而不是可用土地的短缺,会成为未来几十年限制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因素。[23]罗斯格兰特和蔡指出,在许多干旱或半干旱地区,以及季节性多雨地区,水资源相对比较紧缺,开发新的水资源经济和环境成本高昂,限制了其供应的扩大。[24]在灌溉基础设施和改善水资源管理方面进行投资,可以部分满足粮食生产用水需求,减少缺水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二)水资源短缺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学者们主要是从水资源短缺的原因的角度分析水资源短缺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主要有:一是水资源分布不平等加剧了水资源的“穷”和“富”之分,扩大了获取食物所需水分的不平等;[25]二是农业部门内部和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之间用水竞争加剧,导致水资源移出农业部门,用于粮食生产的水资源减少;[26]三是水传染疾病事件上升和淡水生态系统恶化影响了人类健康和生产率;四是对水资源利用加强控制,潜在的地区、国家及国际间水资源的价值冲突,会对严重依赖水资源的农业生产群体构成潜在威胁;[27]五是降雨量减少,以及应对极端干旱和洪涝事件的能力不足,会潜在地减少农作物产量,造成短期农作物歉收以及长期产量下降;[28]六是用于种植农作物的蓄水层状况不断恶化,会威胁到农作物产量,影响粮食安全。[29]
五、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
面对粮食生产和需求的新变化,当前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到2009年世界贫困和营养不足人数达到峰值,达十亿有余。如何确保世界粮食安全,已成为学界、政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国外学者对此提出了如下一些对策和建议:1.加快经济增长并控制人口。FAO在《2003年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中指出,一般情况下,那些成功地在减少饥饿方面取得成功的国家,更多地依赖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农业部门的快速增长。同时他们还展示出人口的较慢增长、较低水平的艾滋病毒率,以及在人类发展指数中较高的排名。因此,加快农业部门增长和控制人口是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2.完善农业灌溉等基础设施。罗斯格兰特和克莱因认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水利设施投资是必需的,尽管由于经济和环境成本使得在这方面的投资几乎变得无利可图,但是这些投资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意义重大。[30]范等也指出,政府在农村公路上的投入,是印度和中国等国家农村扶贫的最重要做法,它导致了新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工资,并提高了生产率。[31]3.通过促进教育和健康提高人力资本。农村教育工程能直接提高农民采用更先进科技和作物管理能力,实现较高的土地回报率。[32]教育还能鼓励劳动力向非农业领域转移,增加家庭收入。特别是,促进农村妇女教育,几乎影响到从提高生产率、降低生育率,到加强环境管理等每一个维度的发展。[33]4.促进农业科技。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指出,当前农业产量不足以养活日益增长的人口,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力来推动经济增长。目前农业现实的生产力与运用基因技术等技术和管理所能达到的最大生产力之间还存在巨大的产量差距(YieldGap)。据估计,在东南亚地区,利用现有的灌溉、
气候条件的最优水稻产量为8.5吨每公顷,但实际达到的平均产量仅仅是这个数字的60%。因此,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确保粮食安全非常重要。[34]5.提高家庭收入。收入提高可以提高粮食的可获得性,有效改善粮食安全。艾哈迈德等以扩大水产养殖业增加收入为例,研究了水产养殖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水产养殖业对家庭的收入和消费都有积极的影响,尤其对贫困家庭而言,增加收入对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35]6.改革全球粮食贸易体系。国际间的粮食贸易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实现完全的自给自足。全球市场上的粮食贸易不仅有助于匹配粮食供应和需求,而且有助于优化技术、土地和全球水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力。[36]世界粮食市场的自由化可以重新配置资源使其得到更有效的使用,从而提高生产率和全球总产量,但同时也可能会对发展中国家的小生产者产生不利影响。[37]因此,汉拉等认为,国际贸易改革必须为所有参与者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真正实现包括粮食和农业在内所有部门的一体化和自由化。统一的贸易政策包括放松植物检疫贸易壁垒,显著削减导致贸易扭曲的国内支持(农业支持上限),削减进口关税,取消出口补贴,制定新的出口信贷规则等。全球粮食贸易改革特别要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激励,以提高他们对农业和粮食系统的投资,以此来增加他们在全球粮食产量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7.加强粮食安全相关知识的教育。巴锡等研究了尼日利亚的粮食援助案例发现,近年来一些非政府组织已经注意到,对一些粮食不安全国家的粮食援助需要采取一些新的范式,使粮食援助更加务实和广为接受。[38]为了在更长远和广泛的水平上实现粮食安全,有必要给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在粮食安全方面加以
指引,在学校课程中强调农业生产和粮食的有效利用。将粮食生产和利用是国民生活主要组成部分的思想灌输给年轻人。具体来说,农业作为一门学科,从辅修的地位应该移向核心地位,并且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得到普及。终身教育中也应强调农业的重要性,这需要重新调整国家的教育政策,把粮食安全教育作为重点。
六、结论与启示
1.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概括起来说,粮食安全内涵的界定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在尚未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就是要吃饱,这就是当年我国一再强调的“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在温饱向小康转换的发展阶段,粮食安全就不仅要吃饱,而且还要吃好,粮食的高端化或食品的品种就成为发展的重点,这也是这一时期我国食品工业大发展的原因;在小康向全面小康转化的发展阶段,粮食安全就不仅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得安全,食品安全就成为关注的重点,这也是我国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的直接原因。我国未来10年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战期,食品安全必须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狠抓不放,这不仅是人民的期待,更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从粮食安全以上三个层次的相互关系来看,吃饱是底线,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和人均资源小国而言,更是不可突破的红线,这也是我国要确保18亿亩耕地的原因所在。其实,更好地实现我国粮食安全,不仅要确保18亿亩耕地,更要提高18亿亩耕地的产出效率,这就需要将我国目前的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其基本途径是在推进农民市民化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的工业化。2.气候变化和生物燃料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在国外研究中还存在争论,二
者究竟如何影响粮食安全,有待于进一步实证观察和研究。但毋庸置疑的是,气候变化和生物燃料发展加剧了粮食产量和价格的波动,增加了粮食安全的不确定性。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具有很强的脆弱性,而且一旦出现粮食不安全,会诱发巨大的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因此,我国一方面对发展生物燃料要慎之又慎,同时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绿色发展,为应对气候变化负起大国责任,防患于未然。此外,学界要加强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影响的实证研究,为这一问题找到科学的答案。3.农业用水的刚性需求较大,水资源短缺将对粮食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先后编制《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5500亿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不低于395公斤,到2030年全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6000亿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0公斤左右的目标。据测算,要实现该目标,农业用水量将分别增加300亿立方米和500亿立方米。[39]但我国人均水资源严重匮乏,供水量与需水量之间存在巨大缺口,我国粮食安全隐患具有长期性。因此,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特别是节水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必须放在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加以落实。4.加强粮食安全知识教育,减少粮食浪费。据测算,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亿人的口粮。这种浪费对一个粮食安全存在隐患的国家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为此,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要进课本,进课堂,进头脑,树立起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社会风尚,为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每一个人要做出应有的贡献。相信通过开源节流,布朗“谁来养活中国”的担忧一定是杞人忧
天。参考文献:[1]R.W.Fogel.TheEscapefromHungerandPrematureDeath,1700—2100:Europe,America,andtheThirdWorld[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4.[2]J.S.I.Ingram,P.J.Gregory,M.Brklacich.ClimateChangeandFoodSecurity[J].PhiosophicalTransactionoftheRoyalSocietyB-BiologicalSciences,2005,Vol.360,No.1463.[3]P.Pinstrup-Andersen.FoodSecurity:DefinitionandMeasurement[J].FoodSecurity,2009,Vol.1,Issue1.[4]MarkNord,MargretAndrews,StevenCarlson.HouseholdFoodSecurityintheUnitedStates[R].2008,EconomicResearchReportNumber83,2009.[5]DavidB.Lobell,GregoryP.Asner.ClimateandManagementContributionstoRecentTrendsinU.S.AgriculturalYields[J].Science,2003,Vol.299.[6]DavidB.LobellandChristopherBField.GlobalScaleClimate-CropYieldRelationshipsandtheImpactsofRecentWarming[J].EnviornmentalResearchLetters,2007,Vol.2,No.1.[7]RoyDarwin.ClimateChangeandFoodSecurity[R].USDAEconomicResearchServiceAgricultureInformationBulletinNo.(AIB-765-8),June2001.
[8]KennethG.Cassman.ClimateChange,Biofuels,andGlobalFoodSecurity[J].EnvironmentalResearchLetters,2007,Vol2.[9]MollyE.BrownandChristopherC.Funk.FoodSecurityunderClimateChange[J].Science,2008,Vol.319.[10]M.L.Parry,O.F.Canziani,J.P.Paulutikof.P.J.VanderLindenandC.E.Hanson,Eds.ClimateChange2007:Impacts,AdaptationandVulnerability[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7.[11]EMillstone,PVanZwanenberg.TheEvolutionofFoodSafetyPolicy—MakingInstitutionsintheUK,EUandCodexAlimentarius[J].SocialPolicy&Administration,2003,Vol.16.[12]RJScholes,RBiggs.EcosystemServicesinSouthernAfrica:ARegionalAssessment[M].MillenniumEcosystemAssessment,2004.[13]VogelC.H.,andJ.Smith.BuildingSocialResilienceinAridEcosystems.In:ReynoldsJF,StaffordSmithDM(eds)GlobalDesertification:DoHumansCauseDeserts?[M].Berlin:DahlemUniversityPress,2002.[14]TimLang.Crisis?WhatCrisis?TheNormalityoftheCurrentFoodCrisis[J].JournalofAgrarianChange,2010,Vol.10,No.1.[15]PHazell,RKPachauriBioenergyandAgriculture:PromisesandChallenges[EB/OL].InternationalFoodPolicyResearchInstitute,2006,http://www:ifpri.org/sites/default/tiles/pubs/2020/focus/focus14/focus14.pdf.
[16]AmartyaSen.PovertyandFamines[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Inc.,1983.[17]SivanKartha,EricD.Larson.BioenergyPrimerModernisedBiomassEnergy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M].UnitedNationsDevelopmentProgramme,2000.[18]CommonFundforCommodities.Biofuels:StrategicChoicesforCommodityDepartmentDevelopingCountries[Z].2007.[19]J.S.Clancy.AreBiofuelsPro-poor?AssessingtheEvidence[J].TheEuropeanJournalofDevelopmentResearch,2008,Vol.20,Issue3.[20]MarkW.Rosegrant,StwaMsangi,TimothySulser,RowenaValmontesantos.BiofuelsandtheGlobalFoodBalanceBioenergyandAgriculture:PromiseandChallenges[EB/OL].InternationalFoodPolicyResearchInstitute,2006,http://www.ifpri.org/sites/default/files/pubs/2020/focus/focus14/focus14.pdf.[21]DMolden,TOweis,PSteduto,PBindraban.ImprovingAgriculturalWaterProductivity:BetweenOptimismandCaution[J].AgriculturalWaterManagement,2010,Vol.97.[22]NVFedoroff,DSBattisti,RNBeachy,PJMCooper.RadicallyRethinkingAgricultureforthe21stCentury[J].Science,2010,Vol.327.[23]UNDP.HumanDevelopmentReport2006-BeyondScarcity:
Power,PovertyandtheGlobalWaterCrisis[M].TheUnitedNationsDevelopmentProgramme,2006.[24]Rosegrant,M.W.,X.Cai,S.Cline,andN.Nakagawa.TheRoleofRainfedAgricultureintheFutureofGlobalFoodProduction[R].EnvironmentandProductionTechnologyDivisionDiscussionPaperNo.90.InternationalFoodPolicyResearchInstitute,Washington,D.C.2002.[25]HussainandHanjra.IrrigationandPovertyAlleviation:ReviewoftheEmpiricalEvidence[J].IrrigationandDrainnage,2004,(53).[26]DavidMolden.WaterforFoodWaterforLife-AComprehensiveAssessmentofWaterManagementinAgriculture[M].InternationalWaterManagementInstitute,2007.[27]MunirA.Hanjra,M.EjazQureshi.GlobalWaterCrisisandFutureFoodSecurityinanEraofClimateChange[J].FoodPolicy,2010,Vol.35,Issue.5.[28]RagabandPrudhomme.ClimateChangeandWaterResourcesManagementinAridandSemi-aridRegions:ProspectiveandChallengesforthe21stCentury[J].BiosystemsEngineering,2002,Vol.81,Issue1.[29]R.ClarkeandJ.King.TheAtlasofWater[M].Earthscan,London,2004.[30]MarkW.Rosegrant,etal.GlobalFoodSecurity:Challengesand
Policies[J].Science,2003,Vol.302.[31]SFan,LZhang,XZhang.Growth,Inequality,andPovertyinRuralChina:TheRoleofPublicInvestments[R].ResearchReport125.InternationalFoodPolicyResearchInstituteWashington,D.C.2002.[32]TheWorldBank.Poverty[M].WorldBankan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0.[33]WorldBank.RepublicofGhana:BasicDducationSectorImprovementProgram[Z].ReportNo.15570-GH(Washington,DC,WorldBank),1996.[34]KGCassman.EcologicalIntensificationofCerealProductionSystems:YieldPotential,SoilQuality,andPrecisionAgriculture[J].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Vol.96,1999.[35]MahfuzuddinAhmed,MyleneH.Lorica.ImprovingDevelopingCountryFoodSecuritythroughAquacultureDevelopment—LessonsfromAsia[J].FoodPolicy,2002,Vol.27,Is-sue2.[36]XDiao,PDorosh,SMRahman,SMeijer,MRosegrant.MarketOpportunitiesforAfricanAgriculturalProducts:AnExaminationofDemandsideConstraintsonAgriculturalGrowth[R].DSGDDiscussionPaperNo(2003).[37]NordM,AndrewsM,CarlsonS.HouseholdFoodSecurityintheUnitedStates[R].ERSFoodAssistanceandNutritionResearchReport,
2004,No.42.[38]BasseyUbong,N.S.Ogzor,A.M.Wokocha.EducatingPeopleforFoodSecurityToAvertFoodCrisis:TheCaseOfNigeria[J].BulgarianJournalofScienceandEducationPolicy(BJSEP),2009,Vol.3,No.1.[39]张培丽.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水资源安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9).*本成果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利投资最优规模研究”(项目号:12CJL065)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水资源支撑问题研究”(项目号:11YJC790276)支持。
篇二: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农药化肥的污染工业废水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污染使得耕地的质量下降从而对粮食的质量产生不好的影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对策和建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同时进一步明确政策目标首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粮食安全乃国之根本
作者:丁琴来源:《管理观察》2014年第19期
摘要: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认清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落实保障粮食安全措施尤为重要。国家对农业持续投入,我国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逐步成熟,农业基础条件逐步改善,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国家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永恒的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关键词:农业粮食安全农业生产
我国是一个人均农业自然资源稀缺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从当前情况看,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的农产品供给的任务已经是十分艰巨。虽然我国目前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必须抓住粮食安全这根玄不能松。
1.粮食安全的内涵
粮食问题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1974年以来,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概念先后作出过三次表述。从本质上讲,粮食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满足粮食需求以及抵御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测事件的能力,其决定性因素是粮食生产及消费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外贸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质保障能力和水平。包括粮食生产自给能力、进口能力和储备能力等,进一步讲,还应当包括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粮食品种结构和安全营养等方面的保障能力。二是消费能力和水平.包括粮食的有效需求总量以及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水平相适应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等。三是保障粮食供给的途径和机制。包括粮食流通体制和供应机制,以及与人们的收入水平相适应的价格政策等。实践证明,合理有效的粮食购销体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一点在以往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中常常被忽视。
2.正确认识我国现在粮食安全形势
我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十年增,今年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达到6亿吨,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管从粮食产量还是库存来看,我国的粮食供给都是有保障的。因此,我们理解我国粮食安全新战略得从长远的角度来理解。
2.1资源应经进入紧俏阶段,在粮食十年增的成绩面前,我们付出的是资源和环境的代价。从而直接导致了继续增长的压力,使得资源和环境无法在粮食增产上发挥“正能量”,对粮食的数量和质量都造成负面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2.2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收入消费水平正向更高阶段迈进,粮食的需求还未预见。按照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我国将有数亿农民变成市民,粮食供给的将会承担更大的压力,这关系到社会的正常运转,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维护好国家的粮食安全,人民的生活才会有保证,经济社会才会有序运行,国家的尊严才会得到维护,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3.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分析
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基础,而且是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相互交织,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实现长期的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而现在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矛盾,影响着这一目标的实现。
3.1资源因素的紧张
1996年时,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为1.59,而到了2009年,人均耕地面积已经降到了1.52,低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同样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粮食是南多北少,水资源是北少南多,这种水资源与粮食主产区的交错纵横也影响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带来的压力与日俱增,我国的耕地和水资源将会越来越少,所带来的问题将会日益严重。
3.2农村的基础设施薄,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粮食生产生活
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导致自然灾害来临时的抵御能力大为降低,使得增产粮食的难度加大。这主要表现为农田水利设施的老化,与之的配套设施也不健全。
3.3国内的粮食需求总量结构的变化,致使部分农产品供不应求
目前我国粮食供应总体上略有盈余,但随着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粮食的总量和需求基本趋于平衡,但结构性矛盾突出。
3.4生态环境的代价惨重
粮食生产虽连年丰收,但付出的环境代价也很大。农药、化肥的污染,工业废水、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污染,使得耕地的质量下降,从而对粮食的质量产生不好的影响。
4.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同时进一步明确政策目标“首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我们要达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既定目标,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对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确保18亿亩的耕地底线
人均耕地面积少、耕地质量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要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4.2加强和完善对农民和粮区的政策扶持力度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明确提出责权两分,即中央负首要责任,各级地方政府要树立维粮护地的大局意识,与中央保持思想一致,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自觉维护国家粮食的安全。同时通过政策的完善,激励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政府抓粮的积极性。
4.3强化粮食生产能力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耕地质量,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操作机械化,使农业节本增效。要充分意识科技兴农的重要性,用科技装备农业,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要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加大农业专业知识的普及,从而“授之以渔”。
4.4完善粮食市场机制
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全社会物价总体水平提高的同时,应当保持粮食价格水平的稳步提高,确保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得到维护。
4.5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种粮主体
坚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变,保持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对土地经营权流转加以监管和服务,引导耕地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流转,促进粮食生产专向适度规模经营。在确保生产的同时,政府应当切实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解决好“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
4.6鼓励、引导适合农业生产经营的工商资本入农
城市的工商资本的进入农业生产领域,会带来一股新鲜的活力,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农村土地撂荒问题,而且还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管理理念的转变,为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但是,要对其经营农地立规设槛,防止发生危害农民利益的圈地运动。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4.7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我国是农业大国,确保粮食安全,进口粮食只能是对国内生产的必要补充,而不能危及国内产业发展,并且要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实施进口替代和产品出口战略。我国在粮食进口的操作上一定要审慎。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增加一两千万吨的进口,而应该逐年地、缓慢地、均衡地释放我们的进口需求,让国际市场有一个反应的过程和增加产能的时间。同时继续加强国际农业交流合作,鼓励有条件的国内企业走出国门。
4.8树立食物安全观念,提高食物质量安全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避免工业污染;推进特色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坚持市场导向、龙头带动和科技支撑,不断提高优质特产农产品的规模和质量;提高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畅通劣质产品退出制度,加强生产安全认证制度、质量安全信息追踪制度和食品卫生保障制度,强化市场监管,加强检测检验,努力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绿色无公害产业链条。
4.9切实倡导节约理念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古中华民族以节约为美德,现在的社会也应当传承这个“衣钵”,倡导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荣辱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积极倡导绿色、健康的消费生活方式。
天下粮仓,国运所系。粮食不仅是餐桌上的食物,而且与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紧密相连,具有极端重要性。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的国家战略,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推进改革才能有底气,有定力。
参考文献:
[1]李伟.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形势与对策思考[J].中国粮食经济.2012(09)
[2]金丽馥、刘晶.基于世界粮食危机的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新思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1)
[3]张龙、肖华明、余侃.对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现状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0(24)
[4]欧璇、侯杰.国内外粮食安全指标分析与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10(8)
[5]徐冬青.世界粮食安全走势与我国的应对策略[J].学海.2008(6)
[6]陈文胜、王文强.中国粮食安全:有争议的战略问题[J].中国市场.2010(11)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7]孙政才.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J].求是.2007(15)[8]郭兰瑛、李钰.毛泽东重农思想的时代解读[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6(3)[9]王素萍、候华丽.我国能源节约的潜力和对策探讨[J].能源与环境.2005(1)[10]刘晓梅.关于我国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财贸经济.2004(9)
篇三: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试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安康市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蒋次禹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安全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我国是世界拥有13多亿人口的大国,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日益增长,而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及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供给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因此,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立足我国国情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探讨研究,显得十分重要。一、粮食安全的内涵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1974年11月于罗马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粮食安全”问题。1983年4月,国际粮农组织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新概念。即: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都能买得到又能买起人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对粮食安全概念做出了第三次表述: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享受充足的粮食,过上健康、富有朝气的生活。从上可见,粮食安全的内涵是不断发展的,由数量安全到质量安全,由国家粮食安全到家庭粮食安全,由营养安全深化到可持续安全。20余年以来,这个概念一定处于调整之中,但是最基本的内容仍是保证全世界的人都有权利得到起码的营养。这种解释是指“所有人在任何是时候都能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包括要作到确保可供、获得、利用和稳定等方面都没有风险”。(一)粮食安全含义它包括三个含义:一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数量与质量,即不仅要供应足够的粮食,还要保证所供应的粮食安全、卫生,满足人们生存和健康的基本需要;二是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性与长期性,即保障粮食供应在任何时候都是充足、卫生的,满足人们的长期需要;三是保障人们的购买力,即人们不仅能够买得到而且买得起其生存和健康所需的基本食品。粮食安全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合理的粮食储备、粮食生产按市场需求稳定发展、适量进出口粮食、解决好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享受充足的粮食。(二)粮食安全衡量指标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与否,主要以粮食库存安全系数为主,在此基础上还应考虑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粮食外贸依存系数、贫困人口的温饱状况等项指标。概括地说是5个“不低于”:(1)不低于95%的粮食自给率。国际上一般通用的标准是:一国自给率≥90%为可以接受的安全水平;一国自给率≥95%为基本上实现了自给。1996年我国政府发布的《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把我国的粮食自给率确定为95%以上。近些年,国际市场粮食贸易量大体为2300-2400亿公斤,我国的粮食自给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会挤占2个百分点的世界粮食市场份额。(2)不低18%的粮食储备率。联合国粮农组织长期观察,年未粮食储备和商业库存占年度总消费量(简称库存消费比)17-18%定为粮食最低安全水平。(3)年人均
占有量不低于400公斤。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看:人均占有粮食高于400公斤,粮食安全有保障,有时会出现结构性、地区性剩余;在350-400公斤之间,是紧平衡;低于350公斤,容易发生粮食危机。我国还把产区人均储粮3个月、销区人均储粮6个月作为各地区粮食安全的一个标准。(4)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16亿亩,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粮食需求的增长,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一人一亩,才能保障粮食生产面积。(5)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6.5亿亩。近几年粮食产量证明,仅管连续5年全国粮食增产增收,粮食产量基本保持在5000亿公斤水平,平均亩产达到320公斤。但产量增长受制约因素较多,单产再提高难度相对较难,播种面积必须保证在16亿亩左右,才能保障粮食的自给率。此外,低收入阶层粮食保障水平。满足和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食物需求,才能显著提高粮食安全水平,也是衡量粮食是否安全的指标内容。(三)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特征粮食作为特殊商品,具有5个特征:1、粮食供给的价格性大,粮食需求的价格弹性小。粮食是特殊商品,与一般商品的供求规律不同。一般商品的需求规律是:价格上升、需求下降;价格下降、需求上升。但人们对粮食的消费需求则是刚性且基本稳定的,价格再变化,需求都是一个常量。从供给看,价格对粮食产出的影响很大,粮价高了,农民就会多种粮;价格低了,农民就会少种粮,收益是农民种粮的参照系数。粮食多了,价格就会下降,“谷贼伤农”,就会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过少,价格就会上升,“米贵伤民”,则会加重居民和缺粮农民的经济承受力,另一方面又刺激农民种粮的兴趣,又导致价格下降的走势。这种规律决定了粮食既不能多,又不能少,而粮食生产的特点恰恰不是多就是少。2、粮食生产的周期性和波动性交织,调控难度大。粮食生产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就是粮食价格变化带来的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带来生产的不确定性。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加剧了粮食生产的波动性。粮食储备可以调剂丰歉余缺,但储备过多又会增加费用,储备过少又不足以抵御风险,是个两难选择。尤其是贫困地区,往往既缺粮,又缺钱,政府调控能力十分薄弱。粮食政策是系统工程,生产、流通、储备、补贴等要统筹考虑。3、粮食问题具有“放大”效应。粮食是必须品,供需紧张,就可能引发大的波动,带来连锁反应。20世纪80年代未(1987年-1988年)和90年代初期(1993年-1995年)的两次严重的通货膨胀,都与粮食供给出问题、粮价大幅上涨有关,二者相互推波助澜,国家不得不进行收缩性的宏观调控。2003年“非典”期间,国内粮价引起波动,进入秋收时节,各地纷纷出现快速攀升迹象,中国粮价出现6年以来的首次上扬,平均涨幅达到20%左右。2006年随着国际粮食偏紧,价格再次波动上扬。迄今,粮食价格每年以10%的涨幅上涨,低粮价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4、粮食问题具有“羊群”效应。我国有3亿多农户,9亿多农民,生产的同构性强。居民消费也有从众心理,买涨不买落。生产也跟风,消费也跟风,一哄而上,一哄而下,要么增幅很大,要么减幅很大,导致粮食控制的难度大,成本高。
5、粮食政策具有“滞后”效应。粮食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农户经营规模小,调控具有滞后性。问题出来了,才研究政策,往往是“亡羊补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政策先后进行了五次调整。今年政策明年才能见效。因此,处理粮食问题要未雨绸缪,短期政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二、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历朝历代政府都把粮食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视仓廪盈实为盛世景象。汉武帝时的“太仓之禀陈陈相因”曾被史家称颂。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昔》中描写了“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也是一番美妙的景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成功地解决了亿万人民温饱问题,实现了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用世界不足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近21%的人口的辉煌成就。2004年起,中央相继发出了五个中央一号文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支农措施。如取消农业“四税”(农业税、林特产品税、牧业税和屠宰税)政策,实行农业“四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农业和农民得到“休养生息”,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每年减负约1250亿元;初步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财政综合补贴与财政专项补贴相结合,管理逐渐规范的农业政策补贴体系。2007年农民直接享受财政支农投入过700亿元,2008年达到1100亿元。实施并建立了农业和粮食生产投入增长机制。如实施对粮(油)大县奖励政策,对稻谷、小麦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大对粮食主产区转移支付力度等,这些政策和机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国粮食连续五年丰收,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亿公斤。种植面积、单产、总产量同步增长,粮食生产由恢复发展到稳定发展。同时,完善粮食省、市、县长负责制,强化各级政府在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方面的责任,完善并建立中央和地方储备粮及成品粮储备机制,粮食库存安全系数达20%以上,粮食总量基本实现自给,粮食安全基本得到保障。粮食安全水平仅次加拿大、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四个国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粮食是一个弱势产业,本身受生长周期、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制约,“靠天吃饭”的因素依然存在。从需求上看,我国今后二至三十年人口增长、耕地面积减少和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趋势不可逆转,世界粮食偏紧,形势严峻,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必须保证自给;从生产上看,耕进减少,基本生产面积难以控制;科技落后,单产产量难以提高;经济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大幅度增产的可能性不大;从客观上看,一部分贫困和失业人口短期难以消除,大部分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工业转化用粮增加形成供需矛盾,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一)需求要素: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势态就国内而言,这主要是因为以下五个不变的发展趋势决定的:一是全国人口总数量庞大,基数高,每年增长10‰短期内不会改变。我国现有人口13亿多,到2020年将预计达到16亿人口,每年口粮净增100亿斤。二是人口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趋势不会改变,到十一五末人口城市化水平提高到40%以上。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商品粮每年增加100亿斤以上。三是居民生活结构进一步改善不会改变,消费食物的多样化优质化趋势将加剧食品的消费数
量越来越大。四是调整经济结构,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会改变,继续大规模退耕还林、还牧、还草、湿地保护,这必然需要增加退耕还林补助和食物供应。五是畜牧业作为发展的战略不会改变,由此对饲料用粮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据预测,到2010年饲料用粮需求总量达到1870亿公斤,占粮食总消费量36%,2020年将达到2355亿公斤,占总消费量41%。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对粮食和主要食物需求不断增长。毫无疑问,随着粮食和主要食物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越发沉重。综上所需,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89公斤,粮食总需求量达到5250亿公斤,到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公斤,总需求量达到5725亿公斤。从国际而言,全球粮食偏紧已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粮食分布不均,严重粮食短缺的国家有39个,其中24个在非洲,9个在亚洲,5个在拉丁美洲。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世界上长期食物营养不足人口有8.5亿多人,其中发展中国家8.2亿人,转型国家2500人,发达国家900万人,目前非洲大陆、西亚的大部分地区很多人都处在饥饿之中,而且世界的可耕土地越来越少,今后世界粮食供求矛盾仍将是令人关注的大问题。据测算,全球近10年来全球谷物消费需求增加2200亿公斤,年均增长1.1%;产量增加1000亿公斤,年均增长0.5%。目前,世界谷物库存消费比已接近30年来最低水平。随着能源紧缺、油价高位运行,能源与食品争粮矛盾日益突出,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粮食供求紧张。我国粮食虽然基本处于自给安全状态,自给率保持在85%以上,但品种结构供需矛盾仍然突出,稻谷、大豆存在一定产需缺口,每年需500亿公斤左右。也就是说,一方面国际粮食需求在不断增大,另一方面我国粮食安全仍靠一定的国际市场保障需求。我国利用国际市场弥补国内个别粮油品种供给不足的难度增大。中国加入WTO,粮食生产和市场也受到冲击和挑战。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人少地多,种植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无论数量、质量和价格,都有明显优势。我国受农业大国人口制约,规模化程度低,技术条件限制,短期内提高种植面积、降低生产成本可能性不大,降低流通环节费用开支也存在较大难度,价格下降空间小,进口逐年增多,生产和市场受到冲击和挑战。尤其是按WTO农产品政策放开,国外优质低成本粮的涌入,供给能力增长,国内粮食将因成本高而缺乏竞争力,从而导致农民种粮收益下降,在利益驱动下,减少种植面积,粮食生产能力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二)供给因素:多种因素制约供给能力提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自然资源缺陷:1、耕地少,基本生产面积保障不足。在农业和粮食科技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之前,粮食的种植面积仍然是粮食总量不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的总耕地面积只有18.26亿亩,人均耕地只有1.38亩,仅占世界人均耕地40%,全国有600多个县的人均耕地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0.8亩警戒线,三分之一的省(区)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受干旱、陡坡、瘠薄、洪涝、盐碱等多种因素影响,质量相对较差的中低产田约占三分之二。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耕地占用还会继续加剧。我国耕地规模与国外一些国家简直无法相比:澳大利亚人均耕地120公顷、加拿大110公顷、美国57公顷、法国18公顷、阿根廷17公顷、俄罗斯14.5公顷。还不可忽视的是,土地沙化、土壤退化、“三废”污染等问题,近几年仍以几百万亩的数量减少,不断减缩的耕地面积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2、水资源短缺,干旱威胁严重。我国是世界上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约220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每年农业生产缺水200多亿立方米,而且分布极不平衡,水土资源不匹配。我国水资源多分布在南方,长江以北的地方一般都缺水,华北、黄淮海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总产量53%,商品粮占全国的66%,这些粮食主产区都严重缺水。同时,我国北方干旱严重,引起耕地沙漠化,耕地不断减少,水资源短缺。此外,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严重,不利气象因素较多,北方地区降水持续时间偏少,干旱化趋势严重。今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国旱涝灾害特别是干旱缺水状况是加重趋势,会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将对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缺水和干旱成为粮食主产区生产和增产的制约因素。3、水资源污染严重。据统计,全国有1200条河流中,有850条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利用污水灌溉农田,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也受到污染。环境和水资源污染降低了我国粮食农产品的质量,污染又加重了水资源短缺,造成生态脆弱,旱涝频发,影响粮食生产的增长,降低了粮食的有效供给能力。(三)客观因素:贫困、失业及自然灾害频发。1、退耕还林还草的推进,客观上加剧了粮食需求矛盾。根据林业部门的规划,2006年全国已实施退耕还林还草1467公顷,涉及数亿人口。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巨大工程,既缩减了粮食播种面积,又增加了粮食需求供给,许多山区农户所退山坡耕地原是口粮田且无他经济来源,需要以退耕还林补助粮当作口粮,2004年改补现金后,因粮价上涨,所补现金买不够所需的粮食,口粮出现了缺口。有的补助年限已到,但退耕后的经济林、生态林大部分还处于幼苗状态,停止补粮后,将影响退耕农户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西部地区,粮源不足,运粮成本高。还必须考虑退耕后不反弹的成果巩固。2、贫困和失业人口。全国有332个贫困县,3000万农村人口没有解决温饱,城市还有700多万的失业人口,解决这部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造成这部分人难以脱贫有多种客观因素,有的缺乏生存条件,有的是劳动力丧失,有的是身体残疾造成的社会弱势群体。按照粮食安全的概念,要保证人人有饭吃,这是确保粮食安全必须注意解决的问题。(1)贫困地区大部分存在粮食库存和储备严重不足。许多贫困县无县级储备。(2)地方政府调控能力薄弱。(3)市场发育不健全。难以满足群众起码的购粮需求。(4)粮价过高,交通不畅,运输困难,费用成本过大。据调查,贫困地区每公斤粮食运输费用比较发达地区在0.2元以上。(5)加工能力薄弱,主要靠有私人小作坊进行加工,从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保障粮食安全。3、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较差,土地贫脊,旱灾、冰灾、雪灾、地震、洪灾时有发生。2007年2月湖南雪灾,涉及17个省区,造成大面积农作物和粮食的减产。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震灾严重有四个省市,国家动用中央储备粮30亿斤,解决受灾群众的生活问题。2009年春北方小麦主产区出现大面积旱灾,也给粮食生产带来一定影响。自然灾害的频发,客观上有不可抗拒的原因,但也暴露出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都是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
4、种粮比较效益低。近年来,由于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农民种粮成本大幅增加,农业比较效益下降。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特别是主产区一半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业劳动力呈现结构性紧缺,粮食生产出现“副业化”趋势。一些地方倡导“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种植黄姜、烤烟、魔芋、油料、棉花、中药材、桑、果树等经济作物。据农业部门以西部贫困地区统计,2005年水稻、小麦和玉米上涨幅度达17--19%,2006年—2008年仍以6--10%幅度增长,农民每亩种粮实际受益320元—390元。而种植经济作物则受益大都在500—1000元,有的甚至更多。农村劳动力由2002年日平均20元,到2008年40元左右。进城务工和种经济作物相比,种粮效益明显偏低,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促使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三、建立并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对策面对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隐患和风险,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就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粮食安全的特征,建立有效地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一)稳定基本农田,保障生产基地。耕地是粮源之基,保证足够的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应该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采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确保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基本农田保有量不低于15.6亿亩。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强对非建设占用耕地的管理,切实遏制耕地过快减少的势头。不断优化耕地利用结构,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布局,加大土地整理复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要继续建设现代化商品粮基地,形成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供水保证率;严格控制河流污染,引导农户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大力提高使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减少对耕地和水资源的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保护和改善粮食产地环境。(二)健全市场体系,保障有效供给。发挥粮食市场机制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能够高效、灵活、低成本地保证粮食供应。要尽快建立以国家粮食批发市场为龙头,区域批发市场为骨干,众多的分布全国城乡的集贸市场为基础,粮食期货流通为先导的完整的粮食市场体系。着力解决品种结构性矛盾,区域性粮食供需矛盾,活跃粮食市场,确保有效供给。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加快改善落后地区粮食物流通道,改造和建设产销区流入流出大型跨区域物流企业和物流基地,实现物流配送。要规范市场体系,严格市场准入和管理;建立市场信用制度,强化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的行业自我管理和维护市场秩序的作用。严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严格产品质量检疫检验制度,严格整治假冒伪劣非法交易行为,严格实行产品无污染包装和标签制,切实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督检查。(三)完善储备体系,增强宏观调控。
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制度,是国际上通用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中国历朝历代、世界各国政府都有储备。储备制度是国家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平抑粮食市场波动、实施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和有效手段。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必须健全和完善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政府储备和企业商品最低库存以及家庭储粮相结合。中央战略专项储备主要用于确保全国性的粮食明显供不应求、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的需要。地方储备主要用于解决区域性供求失衡、突发性事件的需要和居民口粮应急需求。同时,所有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企业必须承担粮油最低库存义务,保证必要的合理库存。要优化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尤其是主销区和西部缺粮地区和贫困地区及自然灾害多发区,更应加强和充实中央和地方及企业储备。此外,还应加强大中城市、灾害地区的成品粮油储备,做好粮油市场的应急供应保障,切实增强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四)建立政策体系,提高政策保障。我国的粮食问题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有全面持久的国家政策支持。一是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政策,下大力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稳步提高耕地基础能力和产出能力。狠抓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农业供水灌溉改造,推进低产农田整治,土地复垦,提高农田利用,建设稳定、高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规范化农田。同时,要加强农业气象监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投入。二是完善粮食直补和奖励政策。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农资专项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中央对粮油主产省县区的奖励政策,积极扶持种粮大户和专业户发展粮食生产。三是产业化支持政策。要构筑以粮食为中心的产业化加工、储运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对粮油批发市场、仓储设施、物流配送等提供政策资金支持,提供政策保障。(五)创新科技体系,提高增产途径。科学技术是实现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和长期因素。我国的农业科技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对调整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改造优化产业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强大。因此,建立和创新科技支撑体系,对于农产品的深加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十分重要。当前要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推进农业关键技术研究,力争粮食单产有大的突破,到2010年全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到每亩325公斤左右,到2020年提高到350公斤左右。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强化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科研攻关,实施新品种选育、粮食丰产等科技工程,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提高生物育种的研发能力和扩繁能力。同时,要建立农业和粮食的良种体系、安全储备体系、精深加工开发转化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等是保障粮食增产、质量提升的重要措施。(六)发展非粮资源,开辟补粮渠道。非粮食品是对粮食食物的一种有效补充和供给,也是丰富人们生活,合理调节调剂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食物食品多样化的有效渠道。既减少节约了粮食,又丰富了人们健康生活。一是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调整产品结构,逐步扩大优质高效饲料作物种植,发展节粮型
草食畜禽。如发展人工草场、高产饲料草地草场、桔杆养畜、桔杆菌种植等扩大养殖业的饲料来源,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和使用率。二是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我国现有七大支流1200多条河流湖泊,数以万计的水库及池塘,充分利用淡水资源,积极推广生态、健康水产养殖。发展稻田和庭院水产养殖,合理开发低洼盐碱地水产养殖,扩大淡水养殖面积。同时要加强水产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三是促进油料作物生产。在优先保证口粮作物生产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大豆、油菜籽、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提高油料品种和品质。四是大力发展木本粮油产业。合理利用山区高寒地带土地资源,发展木本粮油产量,建设一批名、特、优、新木本粮油基地。如核桃、板栗、油橄榄、魔芋、水稻旱栽等粮油食品品种,增加木本粮油食物食品供给,开辟粮食品种供给渠道。
篇四: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
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也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和最基本的企盼。因为有了粮食安全、有了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才能不断地追求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然而粮食安全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静态的政策或成果,而是一个随着现代化进程而逐渐巩固、逐渐提高的渐进过程。在我国这样一个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的大国,人口多、家底薄,粮食问题尤为复杂和重要。而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粮食安全并不会发生实质性影响。中国粮食发展政策应是,在坚持粮食基本自给的前提下逐步开放粮食市场,并逐步提高市场准入程度,以实现国内粮食供求的实物平衡,争取更多的交换价值。
关键词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保护
0前言
长期以来,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粮食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粮安天下,本文便就粮食安全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做了浅析。其中包括有粮食安全的内容、世界粮食安全的背景、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以及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四个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对粮食安全方面的学习及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1粮食安全的内容
粮食安全的概念在70年代中期粮食危机中由粮农组织(AFO)首先提出的。其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一直在不断演变,但基本内容仍然是保证全世界的人都能得到最起码的营养。1983年,粮农组织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对“粮食安全”概念作了新的定义,并得到广泛的认同。新定义的内容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这个新定义包括三项具体目标:(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食品;(2)最大限度地稳
定食品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食品的人都能获得食品。前两条是保证“买得到”,最后一条是保证“买得起”,即支付能力。
1.1耕地——粮食安全的基础1.1.1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需求人类把土地改造成耕地来生产粮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农耕历史悠久,耕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深远。生产粮食是耕地功能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因此,加强耕地保护,是维持粮食安全的基础,也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1.1.2耕地资源分布与潜力制约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无非两条:一是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二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耕地单位面积产量。就世界目前及未来可能供给耕地的分布情况来看,未来耕地供给日益偏紧,现有耕地增产潜力释放面临制约。通过这两条途径来实现粮食增产,都存在较大的困难和压力。1.1.3耕地资源变化与粮食安全从对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耕地变动趋势分析,我们会发现世界优质耕地资源不断在减少,耕地质量出现下降趋势。这无疑会制约粮食产量的增长,未来粮食需求不断增加与粮食增产难度加大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1.2淡水——粮食安全的命脉1.2.1淡水资源与粮食生产需求淡水资源的特征及分布,决定了它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必备要素,而且还有多种用途。随着人类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各部门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淡水资源面临着多种利用途径和领域的竞争。从总体上看,淡水资源可分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淡水资源利用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造成严重影响。1.2.2淡水资源分布与潜力制约从总体上看,随着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以及人口增加和消费需求的增长,给世界淡水资源的利用带来了空前的压力。1.2.3淡水资源的利用与粮食安全从淡水资源利用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进程中,对淡水资源的利用
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形式上不断丰富。人类对淡水资源的利用在很多地方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淡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世界淡水资源状况堪忧,淡水供需矛盾加剧。
2世界粮食安全的背景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粮食短缺不仅会引发社会动荡、局部冲突,更有甚者能够导致文明的消亡。
2.1国际粮食安全概念国际社会关于粮食安全的概念,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世界粮食危机爆发之后。1974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次提出了粮食安全问题。1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委员会将粮食安全定义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1996年11月,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对这一定义又加入了质量上的需求:“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2.2世界粮食危机的概况和影响20世纪70年代初,连续几年的恶劣气候和自然灾害导致世界粮食歉收,主要粮食生产和出口国的粮食产量同时下降。与此同时,前苏联一改过去国内粮食歉收就屠宰牲畜以降低粮食需求的做法,出人意料地进军了国际粮食市场,大量购买粮食。这些状况导致世界范围内粮食供求关系出现异常紧张状况,从而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为严重的粮食危机。据统计,在20世纪70年代的粮食危机中,世界粮食库存锐减,世界粮食库存量与当年世界粮食消费量的比值由18%降到了14%,粮食供不应求的矛盾促使粮食价格上涨2倍多。在这次粮食危机中受危害最大的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根据第四次世界粮食普查,受粮食危机影响最严重国家的儿童近1/2处于营养不足状态,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婴儿死亡率是发达国家的5-8倍;一些最贫困的国家,尤其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由于无钱购买粮食或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援助,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人口非正常死亡率急剧上升。这次粮食危机对世界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少国家被卷入其中,各国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社会民众生活水平有所下降。特别是在
传统的粮食匮乏地区和贫困国家,遭受的粮食危机最为严重。相当数量的国家已失去对粮食的购买能力,社会陷入动荡。对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国内粮食供给依赖进口的发展中国家,过高的粮价也给其财政带来巨大负担。而那些可以自给自足甚至可以提供粮食出口的主要粮食生产国,国内也出现了粮价暴涨和供给不足的情况,迫使政府采取措施限制粮食出口。此外,一些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也受到了粮食危机的波及,出现了局部的粮食抢购现象。
2.3世界粮食安全现状长期以来世界粮食总产量一直徘徊在每年20亿吨左右。而世界人口却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保持在12亿左右,生产的粮食接近全球粮食总产量的一半;而全球新增加的人口几乎都来自发展中国家。人口的非均衡增长造成了粮食分配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在短期内粮食生产与供应不能相应增长的条件下,粮食需求与消费的不断增加,必然导致粮食库存的大量消耗。近年来世界粮食储备量已经多次低于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粮食库存消费比17%-18%的安全线。尽管1996年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和2000年的联合国千年峰会,都提出了在2015年之前将世界饥饿人口减半的目标,但是本世纪以来,全球饥饿人口数量有增无减。2000年全球有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2007年达到9.23亿,2009年突破了10亿。世界粮食安全形势正面临传统和非传统的多种挑战。除受人口增长、土地匮乏、水资源紧缺等传统因素制约外,全球气候变化、金融危机、自我保护主义倾向等也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长期和深远的影响。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是一项涉及农业生产、自然保护、持续发展、国际贸易、人口控制、社会分配、消除贫困、科学研究、技术转让等诸多方面的庞大系统工程。要使这个问题获得全面、持久的解决,就需要动员整个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做出共同努力。
3.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3.1中国人口与粮食的矛盾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不到50年的时间里人口增长了一倍以上。目前人口总量已经突破了12亿。人口的快速增长加重了有限的耕地的压力,这是中国的
生态环境在新中国成立后迅速恶化的原因之一。人口问题使得中国的粮食安全异常突出。自从1959-1961年三年大饥荒以后,
中国政府已深切感受到粮食安全对于人民福祉和国家稳定的重要性,不敢再在粮食安全上出现任何严重的问题。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粮食得到了较快的增长,到1984年,中国绝大多数农民终于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在1985年以后,粮食产量出现了较大的滑坡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说明了中国的粮食问题仍未过关。以后中国政府在粮食问题上采取了谨慎的改革步骤,一切以粮食增产稳产为出发点。
3.2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粮食安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取得长足进展,1978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只有97.5亿美元,到1998年骤增至1838亿美元,20年间增长了近19倍,平均年增长率达17.2%,大大高于80年代世界出口贸易平均增长5.5%的速度,也明显高于同期亚洲国家出口贸易平均增长约10%的速度,同时也比同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高出约7个百分点,中国出口贸易占世界出口贸易的比重由1980年的不足1%提高到1998年的3.4%,一跃成为世界第9位出口贸易国,并成为出口额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的第一个发展中国家。此外,中国的外汇储备也非常充足,目前稳定在1400亿美元的水平。中国加入WTO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将放弃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配额限制,中国出口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外汇储备也将更加充足。因此,那种担心中国缺乏足够的外汇来购买所需粮食是没有根据的。当然,中国人口众多,完全把粮食放到世界粮食市场上,其风险也是有的。这些风险主要是来自政治和军事的风险。1950—1980年,全世界范围内共发生了85次经济制裁,其中涉及食物的出口贸易禁运为10次,有一半左右属于部分或全部中断援助性粮食出口。余下的粮食禁运都是广义的粮食禁运,即对象覆盖包括粮食在内的大量乃至全部商品贸易的禁运。真正属于我国有关政策讨论中假设的以粮食为主要对象的商业性粮食出口禁运只有一次,是前苏联在1980—1981年,入侵阿富汗引发的,其结果并未达到预期目的。这说明,发生像前苏联那样的食品禁运是非常少见的。退一步讲,万一发生针对我国的有效粮食禁运,它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作用程度,至少受两个方面影响:(1)粮食进口的用途;(2)粮食还原的可能性。
这两类因素都可以通过政策手段加以监控。这进一步说明,我国加入WTO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发生实质性影响。
4.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4.1粮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现实中粮食的刚性需求和日渐增长的潜在需求,对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是粮食持续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而国际粮源偏紧和供需矛盾加大的形势及贸易自由化的趋势,构成了我国粮食必须持续发展的经济背景。而粮食产量的波动性构成了推动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长期性。4.2粮食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现行政策制度为粮食持续发展在市场条件下构造了一个特殊的环境;农业资源的多宜性和开发利用技术潜力的潜在性,为粮食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粮食需求的强刚性和不可替代性及增长性,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了经济拉力;粮食的耐储性、生产规模的易调控性和对资源的保育性,构成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性。4.3推动粮食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正视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问题,顺应农业发展趋势,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保障制度,推动农业及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全方位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从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上保证农业及粮食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资源管理和保护及农业基本建设,力争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从生产环境方面保证农业及粮食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的挖掘现有农业资源和技术的生产潜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改革和完善土地承包制,逐步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推动粮食生产持续发展;加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为粮食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搞好粮食生产的区域布局和区域协作,协调好粮食生产发展和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研究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粮食生产的资源和空间。
以上是我对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一点拙见,不足之处希望老师予以指正,谢谢!
篇五: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作者:陈晨
作者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出版物刊名:学理论
页码:14-15页
年卷期:2015年第30期
主题词:粮食;粮食安全;概念;意义
摘要: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物质,重要性不言而喻。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一个重要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以及一些国际组织都十分关注粮食安全。自"粮食安全"概念被提出以来,其内涵一直被不断丰富,意义也越来越重大。理解粮食安全的内涵及重要性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保障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篇六: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准确理解“粮食安全”的科学内涵
作者:穆中杰来源:《粮农智库》2018年第21期
粮食安全内涵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其问题的本质在于执政者如何保障国民粮食权的实现。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内涵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其问题的本质在于执政者如何保障国民粮食权的实现,其问题的表象重点外现于如下几个方面。
供给要稳定储备要充足
粮食供给稳定,是指执政者保障小麦、稻米等主要品种的基本供给,并避免粮食供给的大起大落。我们可以这样认识:第一,从对象来看,人们稳定地获得粮食供给不因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方面的不同而有差异。第二,从时间来看,人们稳定地获得粮食供给不因时间不同而有差异。第三,从空间来看,人们稳定地获得粮食供给不因空间不同而有差异。第四,从标准来看,人们因个体自然差异均能稳定地获得个体需要的粮食供给。第五,从粮源来看,大国强国主要依靠自主生产能力为主渠道,小国弱国或者外向型经济国家则会以发展本国生产和弹性国际贸易并重来实现。
粮食储备充足涉及如下方面:一是在粮食歉收年景,储备粮不因储备地点、管理人不同而均能够完全地调动和为消费者便利取得;二是最低储备标准系以一次严重的粮食歉收为基准,至于连续两年或两年以上发生的紧急情况以及连续多年积累而成的粮食短缺则不在考虑之列;三是在确定粮食安全储备水平时,充分考虑了小麦、稻米和粗粮、豆类、薯类以及其他食物之间的某种替代可能性。粮食储备充足因国家或者地区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是,当年全球粮食储备量至少应达到当年全球粮食总消费量的17%-18%,一个国家既能保证充足粮源又能节省储粮经费的最佳储粮标准为所储备的粮食需要满足该国3-4月的口粮;在我国,省级粮食储备规模的标准是,粮食产区为3个月以上粮食销售量,销区为6个月粮食销售量,而大中城市和价格易波动地区的成品粮油储备要达到10-15天市场供应量。
调控要有力运转要高效
粮食调控有力是指通过粮食收购、储备以及进出口等多种经济手段,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相对平衡和市场基本稳定。要做到政府调控有力,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就要着重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是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的关系,既要努力使主产区因种粮有好收益,又要保证主销区粮食供给平衡;二是储备粮轮换与粮食进出口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粮食储备量的稳定,又要使粮食进出口保持相对稳定;三是主产区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与市场配置资源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种粮农民的利益,又要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得以发挥;四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关系,既要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满足国内需要,又要把握进口规模和节奏以稳定国际市场。
粮食短缺可以直接导致粮食危机或者粮食不安全,粮食过剩如果流通不畅同样会导致粮食危机或者不安全。粮食运转高效,就是要通过加强粮食流通设施和市场经营主体建设,采取畅通流通措施以保障粮食供给。为此,可以从以下几点努力:第一,加强粮食流通设施建设,重点抓好粮食市场体系、大型粮食物流设施以及粮食信息发布制度的建设,关键是中心粮食批发市场、粮食期货市场,以及国家重点粮食储存设施、贯通南北粮食运输通道的建设与管护;第二,培育大型国际粮商,支持各类粮食流通企业、各类粮食合作组织和协会,以及粮食经纪
人等市场主体培育和建设,实现粮食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格局;第三,加强粮食流通法治建设,加强粮食执法督查,加强粮食流通领域的法治宣传。
质量要安全价格要合理
粮食供给不但要有数量保障,而且还要有质量保障;数量保障的要求是“足够”,而质量保障的要求是“健康”。粮食质量要“健康”包含下列几种情况:粮食的食用标准满足国家规范中的安全性要求且为广大民众所信任;粮食的卫生指标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最低要求;粮食的储藏品质符合国家有关储藏的标准和要求;粮食的营养品质符合民众健康水平的正常要求。综合来看,“合格、卫生、有品质、有营养”就是“健康”的内涵。换句话说,这就是粮食质量的内涵要求。
此外,考虑到人们对转基因粮食尚缺乏足够的科学共识,笔者主张大力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技术规程规范,慎重推进转基因粮食商业化。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无可替代的公益性商品,执政者不可能放任粮食完全进入市场成为商品,理想的状态是人们能够以合理的对价来获得所需要的粮食。具体来说,这种状态就是:第一,从价格形成机制来看,粮食价格应该是法治前提下的“以市场导向为主、以国家宏观调控为辅”机制下形成。第二,从民众承受力来看,粮食价格既能够使生产者因其收益良好而使其种粮积极性得以持续,又能够限定于消费者实际购买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第三,从粮食品种来看,粮食价格合理是粮食总体价格水平和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合理,某种单一粮食品种价格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可以有较大幅度波动。第四,从价格波动幅度来看,粮食价格有个相对合理的动态区间,它随粮食总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在合理范围内适时变化。第五,从生活经验来看,粮食价格合理是粮食生产经营者的收入和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充分博弈的结果,其通俗表达是猪粮比保持在合理的水平。
篇七: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要求(同名43602)
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②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世界粮食的新情况,将上述定义进行了修改,确定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能够买得到也能够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物”。③1996年11月在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对
ofacuntbily,redsph.Sg-wk
ofacuntbily,redsph.Sg-wk
全的概念:角度一: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粮食安全是一个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三个层次的完整概念,这三个层次既紧密相连,又呈递次发展。其中家庭粮食安全是一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同时也是粮食安全的基本目标;营养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最高层次,是一国粮食安全的最高追求目标;作为宏观层次的国家粮食安全则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是家庭粮食安全、个人营养安全的保证。若没有国家的粮食安全,部分低收入家庭的粮食安全就难以得到保障,更无从追求所有社会成员的营养安全。因此,在粮食安全的三个层面中,
ofacuntbily,redsph.Sg-wk
“国家粮食安全”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们必须从国家粮食安全概念出发,把握我国的粮食安全。
角度二: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可包含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层。即在保障充足的食物供给和分配数量的同时,还要求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食物的生产和获取要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性利用基础上。从数量上看,要保障粮食的供求平衡,这是粮食安全第一个层次的要求。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粮食供求的平衡不再局限于一国国内,只要有足够的购买能力,各国可以通过世界市场来平衡本国国内的供求余缺。但其基本前提是世界粮食的供求必须达到基本平衡。只有这样全世界
ofacuntbily,redsph.Sg-wk
粮食数量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从质量上看,食物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全球的
主要焦点,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开始越来越关注产品的质量和营养的搭配。植物性农产品存在的农药、重金属、化肥污染,及动物性农产品存在的抗生素、激素残留,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这些都是目前食品卫生中非常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质量安全将继续接受挑战。
从生态安全上看,工业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受损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无法避免的,目前不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生态环境都在逐步恶化,主要表现在:水土的流失及水资源短缺;耕地退化及沙漠化;外来入侵生物对生态环境的破
ofacuntbily,redsph.Sg-wk
坏;濒危物种的逐年增多。这些变化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系统,削弱了食物安全的生物学基础,迫使我们减少了粮食耕地面积,由此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二)国际性粮食安全概念与我国粮食安全概念的区别
我国粮食安全的概念和国际性粮食安全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均有重大差别[27]。首先,“粮食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本身就是这项工作的追求目标。无论是世界粮农组织的概念还是粮食首脑会议的概念,都是从全世界的角度出发,考虑世界上最落后国家、最落后地区、最落后民族的贫穷与饥饿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一个追求目标。这与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十七大以后我国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国情不同,也与我们夺取全面建
ofacuntbily,redsph.Sg-wk
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奋斗目标不符。其次,这一概念的外延是限定于口粮范围内的安全,没有包括养殖业、工业及其他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需用粮的安全。我国的粮食安全应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相联系,与“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相联系。进一步讲,就是与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相联系,与建立和谐社会相联系,粮食安全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我国粮食安全的概念还应包括养殖业、工业及其他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需的用粮安全,才符合十七大和十二五规划的战略精神。
二、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价指标粮食安全状况可以通过一定的数量指标反映出来,因此对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估首先涉及到
ofacuntbily,redsph.Sg-wk
指标的选择。迄今为止,FAO、世界银行以及各国学者所采用的指标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粮食贸易依存度粮食贸易依存度即为满足一国粮食总需求,从国际市场净进口的粮食占国内粮食总需求量的百分比。如果用f(s)表示一定时期一国的粮食总供给量,f(d)表示一定时期一国的粮食总需求量,则该国粮食贸易依存度Y可以表示为:
Y=(f(d)-f(s))/f(d)*100%粮食贸易依存度从另一个角度看,则反映了粮食自给水平β,用公式表示就是β=f(s)/f(d)=1-Y。多数经济学家认为,Y≤5%,或者说β≥95%,即达到了足够高的粮食安全水平。(2)粮食储备水平粮食储备是当一个粮食年度结束时,从上一
ofacuntbily,redsph.Sg-wk
年度获得的粮食中得到的粮食结转储备量,粮食储备量占下年预计粮食消费量的比例就是粮食安全储备系数。粮食储备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安全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安全系数最低范围是17%-18%。
(3)粮食生产波动系数粮食生产是粮食总供给的主要部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是增强一国或地区粮食可得能力、实现可持续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粮食生产波动影响粮食的供给,从而影响粮食供求平衡,影响粮食安全状况。通常用波动系数或不稳定指数来表示粮食产量年际间的变化,波动系数越大,,表示粮食安全水平越低。
Vi=(Yt-Yˆt)/Yˆt×100%
ofacuntbily,redsph.Sg-wk
这里我们用其简化计算的Vi作为衡量粮食
生产不稳定性的指标,Yt为t年的实际产量,Yˆt为
按时间序列资料计算的趋势产量,粮食生产波动指数反映了本期粮食产量可能偏离粮食长期趋势产量的程度。该指标为正向指标,即其值越小越安全,越大越不安全。
(4)人均粮食占有量人均粮食占有量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人粮食的占有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安全水平,显然,人均粮食占有量越多,表示粮食安全水平越高,反之,粮食安全水平就越低。
PY=Yt/Pt式中,PY表示人均粮食占有量,Yt表示粮食产量,Pt表示总人口数。
ofacuntbily,redsph.Sg-wk
理论上讲,人均粮食的占有量存在某一警戒线,当低于这一警戒线,粮食就存在不安全状况。但就警戒线的具体数值,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标准。胡靖博士研究认为:只要年人均量不应该低于248.56千克,就能保证粮食的生存需求。否则会出现粮食饥荒[33]。而根据营养学的要求,近期内粮食的产量不应该低于年人均量350千克。随着城市化进程中,消费结构的转变,长期中年人均量应该不低于400千克。
(5)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保障水平饥饿和贫困在世界各国与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即使在最富裕的西方发达国家也不例外,在粮食供给量一定的情况下,一国或地区粮食安全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低收入阶层粮食需求的满足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虽然大体上粮
ofacuntbily,redsph.Sg-wk
食供给有余,但可能存在一部分低收入者吃不饱或者营养不足的情况。增加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供给,可以显著的提高一国或地区的粮食安全水平。
三、粮食安全的现状分析
ofacuntbily,redsph.Sg-wk
篇八: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2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粮食安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取得长足进展1978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只有975亿美元到1998年骤增至1838亿美元20年间增长了近19倍平均年增长率达172大大高于80年代世界出口贸易平均增长55的速度也明显高于同期亚洲国家出口贸易平均增长约10的速度同时也比同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高出约7个百分点中国出口贸易占世界出口贸易的比重由1980年的不足1提高到1998年的34一跃成为世界第9位出口贸易国并成为出口额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的第一个发展中国家
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
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也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和最基本的企盼。因为有了粮食安全、有了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才能不断地追求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然而粮食安全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静态的政策或成果,而是一个随着现代化进程而逐渐巩固、逐渐提高的渐进过程。在我国这样一个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的大国,人口多、家底薄,粮食问题尤为复杂和重要。而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粮食安全并不会发生实质性影响。中国粮食发展政策应是,在坚持粮食基本自给的前提下逐步开放粮食市场,并逐步提高市场准入程度,以实现国内粮食供求的实物平衡,争取更多的交换价值。
关键词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保护
0前言
长期以来,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粮食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粮安天下,本文便就粮食安全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做了浅析。其中包括有粮食安全的内容、世界粮食安全的背景、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以及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四个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对粮食安全方面的学习及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1粮食安全的内容
粮食安全的概念在70年代中期粮食危机中由粮农组织(AFO)首先提出的。其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一直在不断演变,但基本内容仍然是保证全世界的人都能得到最起码的营养。1983年,粮农组织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对“粮食安全”概念作了新的定义,并得到广泛的认同。新定义的内容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这个新定义包括三项具体目标:(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食品;(2)最大限度地稳
定食品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食品的人都能获得食品。前两条是保证“买得到”,最后一条是保证“买得起”,即支付能力。
1.1耕地——粮食安全的基础1.1.1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需求人类把土地改造成耕地来生产粮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农耕历史悠久,耕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深远。生产粮食是耕地功能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因此,加强耕地保护,是维持粮食安全的基础,也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1.1.2耕地资源分布与潜力制约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无非两条:一是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二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耕地单位面积产量。就世界目前及未来可能供给耕地的分布情况来看,未来耕地供给日益偏紧,现有耕地增产潜力释放面临制约。通过这两条途径来实现粮食增产,都存在较大的困难和压力。1.1.3耕地资源变化与粮食安全从对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耕地变动趋势分析,我们会发现世界优质耕地资源不断在减少,耕地质量出现下降趋势。这无疑会制约粮食产量的增长,未来粮食需求不断增加与粮食增产难度加大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1.2淡水——粮食安全的命脉1.2.1淡水资源与粮食生产需求淡水资源的特征及分布,决定了它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必备要素,而且还有多种用途。随着人类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各部门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淡水资源面临着多种利用途径和领域的竞争。从总体上看,淡水资源可分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淡水资源利用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造成严重影响。1.2.2淡水资源分布与潜力制约从总体上看,随着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以及人口增加和消费需求的增长,给世界淡水资源的利用带来了空前的压力。1.2.3淡水资源的利用与粮食安全从淡水资源利用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进程中,对淡水资源的利用
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形式上不断丰富。人类对淡水资源的利用在很多地方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淡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世界淡水资源状况堪忧,淡水供需矛盾加剧。
2世界粮食安全的背景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粮食短缺不仅会引发社会动荡、局部冲突,更有甚者能够导致文明的消亡。
2.1国际粮食安全概念国际社会关于粮食安全的概念,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世界粮食危机爆发之后。1974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次提出了粮食安全问题。1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委员会将粮食安全定义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1996年11月,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对这一定义又加入了质量上的需求:“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2.2世界粮食危机的概况和影响20世纪70年代初,连续几年的恶劣气候和自然灾害导致世界粮食歉收,主要粮食生产和出口国的粮食产量同时下降。与此同时,前苏联一改过去国内粮食歉收就屠宰牲畜以降低粮食需求的做法,出人意料地进军了国际粮食市场,大量购买粮食。这些状况导致世界范围内粮食供求关系出现异常紧张状况,从而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为严重的粮食危机。据统计,在20世纪70年代的粮食危机中,世界粮食库存锐减,世界粮食库存量与当年世界粮食消费量的比值由18%降到了14%,粮食供不应求的矛盾促使粮食价格上涨2倍多。在这次粮食危机中受危害最大的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根据第四次世界粮食普查,受粮食危机影响最严重国家的儿童近1/2处于营养不足状态,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婴儿死亡率是发达国家的5-8倍;一些最贫困的国家,尤其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由于无钱购买粮食或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援助,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人口非正常死亡率急剧上升。这次粮食危机对世界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少国家被卷入其中,各国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社会民众生活水平有所下降。特别是在
传统的粮食匮乏地区和贫困国家,遭受的粮食危机最为严重。相当数量的国家已失去对粮食的购买能力,社会陷入动荡。对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国内粮食供给依赖进口的发展中国家,过高的粮价也给其财政带来巨大负担。而那些可以自给自足甚至可以提供粮食出口的主要粮食生产国,国内也出现了粮价暴涨和供给不足的情况,迫使政府采取措施限制粮食出口。此外,一些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也受到了粮食危机的波及,出现了局部的粮食抢购现象。
2.3世界粮食安全现状长期以来世界粮食总产量一直徘徊在每年20亿吨左右。而世界人口却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保持在12亿左右,生产的粮食接近全球粮食总产量的一半;而全球新增加的人口几乎都来自发展中国家。人口的非均衡增长造成了粮食分配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在短期内粮食生产与供应不能相应增长的条件下,粮食需求与消费的不断增加,必然导致粮食库存的大量消耗。近年来世界粮食储备量已经多次低于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粮食库存消费比17%-18%的安全线。尽管1996年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和2000年的联合国千年峰会,都提出了在2015年之前将世界饥饿人口减半的目标,但是本世纪以来,全球饥饿人口数量有增无减。2000年全球有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2007年达到9.23亿,2009年突破了10亿。世界粮食安全形势正面临传统和非传统的多种挑战。除受人口增长、土地匮乏、水资源紧缺等传统因素制约外,全球气候变化、金融危机、自我保护主义倾向等也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长期和深远的影响。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是一项涉及农业生产、自然保护、持续发展、国际贸易、人口控制、社会分配、消除贫困、科学研究、技术转让等诸多方面的庞大系统工程。要使这个问题获得全面、持久的解决,就需要动员整个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做出共同努力。
3.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3.1中国人口与粮食的矛盾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不到50年的时间里人口增长了一倍以上。目前人口总量已经突破了12亿。人口的快速增长加重了有限的耕地的压力,这是中国的
生态环境在新中国成立后迅速恶化的原因之一。人口问题使得中国的粮食安全异常突出。自从1959-1961年三年大饥荒以后,
中国政府已深切感受到粮食安全对于人民福祉和国家稳定的重要性,不敢再在粮食安全上出现任何严重的问题。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粮食得到了较快的增长,到1984年,中国绝大多数农民终于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在1985年以后,粮食产量出现了较大的滑坡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说明了中国的粮食问题仍未过关。以后中国政府在粮食问题上采取了谨慎的改革步骤,一切以粮食增产稳产为出发点。
3.2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粮食安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取得长足进展,1978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只有97.5亿美元,到1998年骤增至1838亿美元,20年间增长了近19倍,平均年增长率达17.2%,大大高于80年代世界出口贸易平均增长5.5%的速度,也明显高于同期亚洲国家出口贸易平均增长约10%的速度,同时也比同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高出约7个百分点,中国出口贸易占世界出口贸易的比重由1980年的不足1%提高到1998年的3.4%,一跃成为世界第9位出口贸易国,并成为出口额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的第一个发展中国家。此外,中国的外汇储备也非常充足,目前稳定在1400亿美元的水平。中国加入WTO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将放弃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配额限制,中国出口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外汇储备也将更加充足。因此,那种担心中国缺乏足够的外汇来购买所需粮食是没有根据的。当然,中国人口众多,完全把粮食放到世界粮食市场上,其风险也是有的。这些风险主要是来自政治和军事的风险。1950—1980年,全世界范围内共发生了85次经济制裁,其中涉及食物的出口贸易禁运为10次,有一半左右属于部分或全部中断援助性粮食出口。余下的粮食禁运都是广义的粮食禁运,即对象覆盖包括粮食在内的大量乃至全部商品贸易的禁运。真正属于我国有关政策讨论中假设的以粮食为主要对象的商业性粮食出口禁运只有一次,是前苏联在1980—1981年,入侵阿富汗引发的,其结果并未达到预期目的。这说明,发生像前苏联那样的食品禁运是非常少见的。退一步讲,万一发生针对我国的有效粮食禁运,它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作用程度,至少受两个方面影响:(1)粮食进口的用途;(2)粮食还原的可能性。
这两类因素都可以通过政策手段加以监控。这进一步说明,我国加入WTO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发生实质性影响。
4.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4.1粮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现实中粮食的刚性需求和日渐增长的潜在需求,对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是粮食持续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而国际粮源偏紧和供需矛盾加大的形势及贸易自由化的趋势,构成了我国粮食必须持续发展的经济背景。而粮食产量的波动性构成了推动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长期性。4.2粮食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现行政策制度为粮食持续发展在市场条件下构造了一个特殊的环境;农业资源的多宜性和开发利用技术潜力的潜在性,为粮食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粮食需求的强刚性和不可替代性及增长性,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了经济拉力;粮食的耐储性、生产规模的易调控性和对资源的保育性,构成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性。4.3推动粮食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正视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问题,顺应农业发展趋势,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保障制度,推动农业及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全方位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从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上保证农业及粮食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资源管理和保护及农业基本建设,力争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从生产环境方面保证农业及粮食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的挖掘现有农业资源和技术的生产潜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改革和完善土地承包制,逐步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推动粮食生产持续发展;加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为粮食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搞好粮食生产的区域布局和区域协作,协调好粮食生产发展和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研究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粮食生产的资源和空间。
以上是我对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一点拙见,不足之处希望老师予以指正,谢谢!
篇九: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要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对于国家来说,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世界来说,粮食安全是实现和谐世界的保证。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重视粮食生产尤为重要。我国粮食从整体上看是安全的,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粮食库存充裕,可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和市场粮价的基本稳定。但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应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关键词
粮食安全问题误区对策
1粮食安全的内涵
所谓粮食安全,是指在保证国家遭遇各种灾害和战事时有足够应对储备的前提下,在使国家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的前提下,国家具有持续保障所有国民能及时买得到、买得起、价格基本平稳的符合国民习俗要求的、符合食品安全的、符合国民健康营养标准所需要的粮食。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对粮食安全作出进一步表述,即“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2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面临的挑战
2.1粮食消费持续增长一是人口的总量增长和结构变化增加了需求。过去10年,我国人口净增加9000多万人。目前,全国外出务工和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有2.3亿人,过去这些人在农村种地、养猪,现在已经变成买粮、买肉吃了。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过去10年,城乡居民购买食品的支出增加了80%以上,人均消费食用油增加了2成、肉类增加了3成、水产品增加了6成、奶类翻了两番。三是工业发展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九五”期间工业用粮年均增长3.5%,“十五”期间年均增长5%。
1/6
2.2耕地数量逐年减少,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受非农建设用地及生态退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农业耕地尤其是优质肥沃的耕地数量逐年有不同程度减少。据有关资料表明,1996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9.151亿亩,2003年下降到18.151亿亩,短短7年时间减少了1亿亩。2004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8.137亿亩,比2003年净减少140万亩,人均耕地下降为1.41亩(2003年人均耕地1.43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人均耕地已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警戒线(0.8亩)。而且,我国耕地面积分布极不平衡,62%的耕地分布在水资源不足全国20%的淮河流域及以北地区,水资源充足的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耕地仅占38%。虽然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潜力在21-01亿亩,但60%以上分布在水资源不足、水土流失、沙化及盐碱严重的西北部地区,且交通不便。加上这几年有些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把农业结构的调整简单地理解为减粮扩经,将良田改种果树等经济林木或毁田养鱼,有些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速度过快等,自然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同时,耕地质量也在下降。全国耕地中只有不到1/3是可灌溉的高产稳产农田,其余2/3是中低产田,其中一半以上耕地严重缺乏氮、磷、钾。从水资源情况来看,农业用水非常紧缺。再加上我国农业节水程度很低,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0.45,而发达国家为0.7-0.8。所以,采取水利和农艺等方面的有效措施,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也十分紧迫。以陕西省为例,2008年全省常用耕地面积为4200万亩,按照常年农作物的复种指数计算,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仅能达到6000万亩左右,比1998年减少了1500多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也由2000年的2.02亩减少到2007年的1.63亩。现有耕地的三分之二为中低产田,灌溉水田、水浇地面积仅为20%左右。宜耕后备土地资源较为匮乏,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的空间非常有限。同时,作为陕西粮食主产区的关中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农业生产用水紧张,尤其是渭北旱塬地区农业生产用水极度缺乏。这些具体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对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2.3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有所下降一是农业生产成本的加大,总收益减少。目前,我们的农业是一种石油农业。随着石油价格的上升,以石油为原料的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等农资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加上劳动力工资、水资源成本的提高以及越来越多使用专业化服务,粮食生产成本出现较快幅度的上涨,导致粮食收益减少。二是农业的相
2/6
对收益下降,农民不满足农业的单薄利润,而以打工的形式从事二、三产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减少,农村中剩下的是“386199”部队,农业经营趋于粗放,对粮食生产也造成一定影响。农业尤其是种粮比较效益偏低,极大地制约了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
2.4粮食浪费严重,储备量不断下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粮食浪费相当严重。有媒体报道,中国人每年消费用珍贵粮食酿造的酒,相当于一个西湖;每年中秋节糟蹋的用蛋黄、水果等烤制的月饼,相当于一个小山头。国务院鉴于粮食和食品在生产、储存、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损失浪费现象严重,尤其是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消费方式造成的浪费触目惊心,在今年年初曾专门发文要求要移风易俗,大力破除讲排场、比阔气等陋习。另外,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的粮食危机依然十分严峻,世界粮食库存量仅占消费量的15%,我国目前虽然粮食储备充足,超过了联合国规定的粮食储备量占社会消费量18%的水平,但是同时自给率也是95%,还有一定的缺口。同时,市场经济没有推行以前的广大乡村群众一般将当年生产的粮食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都储存起来。只消费前一年的粮食。而新世纪以来,农村群众也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的储粮意识愈来愈淡薄,据我们随机调查,很多农民不储粮,或粮食储备量很少。
2.5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给粮食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涉及水旱、水涝、虫灾、地震、台风、冰雪等,而且,灾害发生的频度和广度还在日益加深,造成粮食损失越来越大。2007年,我国南涝北旱、台风、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相继出现。2008年更是自然灾害的多事之秋,年初南方发生五十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导致冬季农作物生产受到严重影响。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在造成人力大量伤亡的同时,给农作物生产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农田及水利设施遭到破坏。紧接着,南方大雨造成贵州、湖南、广西、江西等省区作物减产。2010年春季的旱灾和夏季的南方涝灾等对粮食生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2011年农作物受灾面积3247.1公顷,其中绝收289.2公顷。2.6农业生产方式传统分散,科技附加值较低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依然沿袭着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形成的传统、分散的生产模式,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很低,农业生产基本靠天吃饭,也因此造成
3/6
粮食生产科技附加值较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0%左右,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3当前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几个认识误区
3.1亚洲人的饮食习惯与欧美人的饮食习惯不同,因此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
有人认为,亚洲人习惯于以谷物和蔬菜消费为主,欧美人习惯于以奶制品和肉类消费为主,因此,中国人的消费不可能像西方那样增长。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中国的人均粮食消费将会有一个由快到缓的增长过程,其消费结构也有一些改变,高营养食品消费的比例将会有所提高,当人均消费肉类达到年60公斤时,这时消费比例将会趋向稳定,人均粮食消费量将基本平稳,变得与日本的消费模式类似。这种理论听起来有些道理,然而却并不真实,因为三、四百年前欧美人的消费习惯不可能也以肉类和奶类为主,人的消费习惯会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断言亚洲消费模式将不会改变是缺乏根据的。
3.2认为当前的主要问题还是转移农民,只要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适当地刺激,农村过剩劳动力就能被充分利用起来,增加粮食产量
这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确实是正确的,但现在这个问题并不成立。因为随着沿海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大量有效劳动力流入城镇,致使很多地方存在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如果不改变农业的生产模式,我们就很难改变农民增收与粮食安全的零和搏弈。只有改变当前农业生产模式,变劳动密集型农业为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由劳动力量的投入转变为质的投入,才能变零和搏弈为双赢搏弈。
3.3认为中国地大物博,耕地的增加潜力很大这也是一种错误认识,中国国土确实辽阔,但平均到13亿人口就很少了,并且过于贫瘠,大漠、戈壁、冻土,高山,沙漠化,盐碱化,缺水,使中国耕地质量低劣。虽然各地可能少报了一些耕地面积,但和中国每年因工业化、城市化而减少的肥沃土地的数量相比,并不值一提,这些大部分是一些质量差或开发难度较大的土地,其生产潜力极为有限,如果再考虑到中国极为脆弱的生态系统的话,中国耕地的增长潜力则更为有限。3.4迷信于市场经济,执著于比较优势,主张中国应该通过国际贸易来解决自己的粮食问题
4/6
有人认为,中国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因此,应该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养殖、花卉、水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放弃低附加值的粮食的自给自足,让比较优势来决定中国的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国际贸易来调节国内供求。从理论上来说这没有错,但粮食是一种战略品,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民族独立,不可能依赖国际市场来满足。因此,比较优势不适用于中国的粮食问题。
3.5满足于现有的农业政策,认为渐进的改革可以确保粮食安全我们应该看到,农业政策的伸缩性不大,如果没有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经营,只治标不治本,城乡差距将进一步扩大,粮食安全将不断恶化。
4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对策
4.1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耕地面积的保障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因此,必须始终把耕地保护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保证现在人均约1.3亩耕地。根据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总潜力为1340万公顷,到2010年全国将通过开发整理等方式,补充耕地应达到274万公顷。同时,要采取措施应对城市化过程中对耕地的蚕食,限制现有土地性质的转换,要严格执行基本农田制度,确保农业用地的用途。4.2适度发展规模农业近年来,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为加快土地流转、实行农业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指出,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搞好农村土地流转,可以优化农村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层要专门成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作为规范和激活土地流转市场的桥梁,为群众提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有关服务工作,鼓励适度发展规模农业,走农业现代化道路,保证粮食生产逐年增收。4.3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农业是弱质产业,投资规模大。见效慢,世界各国政府都重视对农业的投入。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一直实行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各种财政补贴,补贴
5/6
资金成为农民收入的一部分。相较而言,近年来我国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一直在加大,但是直接投入仍然相对不足。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今后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奖励力度,加大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和间接补贴。
4.4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要以点带面,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的积极性,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确保粮食的增产增收。譬如,我省要充分依托杨凌高新农业示范区的平台,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优势,提升农业区域创新能力。逐步构建以农技推广机构为主、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广泛参与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4.5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整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业发展方式仍然粗放。所以,要下大力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稳步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不断扩大丰富水源和土地条件较好地区的灌溉面积,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农业。着力投资治理大河、大江、湖泊,努力完成一批水利骨干及配套工程。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基础农田整治,推行沃土工程,加快改造中低产田。4.6建立农业保险与粮食安全预警制度农业与自然天气的关系紧密相关,干旱和洪水等天灾很容易使脆弱的农业损失惨重,需要市场经济体制下完善的农业保险替他们分担压力。同时要根据丰年、歉年的区域粮食生产情况,逐步建立粮食生产、需求、储备、市场动态及突发事件跟踪的监测预警分析制度。做到胸有成竹,确保随时有粮可用。综上所述,清醒评析中国粮食安全的目前态势,客观预测中国粮食安全的未来趋势,对全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可盲目乐观、掉以轻心,也不可在乐观和悲观间左右摇摆,扰乱人心,更不可消极悲观、失去信心。只要我们能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采取措施,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防患未然,我国的粮食安全就会得到有效保障
6/6
篇十: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新形势下粮食安全的新内涵
作者:党捷,韩建平,汪福友,张海涛来源:《现代食品》2018年第10期
党捷,韩建平,汪福友,张海涛
(中央储备粮沈丘直属库有限公司,河南周口466315)
摘要:以往粮食安全多注重粮食数量的安全,如今更加注重质量和食品的安全,中储粮总公司应主动适应形势发展,以仓库设施建设改造、储粮科技手段革新、管理队伍素质提升,积极倡导绿色储粮发展新理念,并贯穿到轮换经营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推进粮食“保质、减损、降耗、增效”四大工程建设。
关键词:粮食安全;绿色环保;科技储粮;食品质量
中图分类号:F320
1背景
1.1粮食安全的新内涵
粮食连续多年增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农产品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粮食安全的内涵不仅包括量的安全、调控的安全,还包括质的安全,让所有人吃得好、吃得安全,将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的主攻方向和最终目标。
1.2绿色储粮的概念
绿色储粮是指采用有效的生态手段储备粮食,避免化学药剂的污染,延缓粮食陈化,确保粮食安全、卫生的综合性防治方法。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常受虫、霉、鼠等有害生物侵害,造成量和质的损失;此外,粮食还受到熏蒸药剂的影响,从而带有一定量的药剂残留,造成化学污染。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粮食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对粮食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保持粮食品质新鲜,控制和减缓粮食品质劣变,不用或少用化学熏蒸药剂,为消费者提供新鲜、无公害、安全可靠的绿色放心食品,成为粮食储存环节的重要目标。
2粮油承储企业在质量把控上面临的新问题
2.1卫生指标监测存在局限性
目前,基层库点特别是地方收储库点,检测成本较高,或并不具备卫生指标监测的检测条件,一台真菌毒素检测仪10万元,一盒检测试纸0.68万元;同时多数质检人员和化验室不具备资质,在实际操作中不好掌控。
2.2气调储粮项目推广存在局限性
气调储粮技术对仓房气密性能要求高,大部分仓房气密性达不到要求,导致氮气气调技术的应用效果不明显;气调费用偏高,大部分承储企业由于缺乏对食品安全及科技创新的认识,选用更廉价的磷化铝熏蒸技术,导致粮食质量降低,直接影响销售价格[1]。
2.3科技储粮覆盖率100%,但应用效果需要提升
目前中储粮系统所储存中央储备粮科技储粮覆盖率达到100%,但由于仓房条件、系统工艺等原因,部分科技储粮项目未达到预期效果,加之基层承储企业缺少专业技术型人才,部分员工现有的工作能力不能适应目前新形势下岗位的要求。
2.4库外储粮风险较大
坏粮风险是指大多委托库点仓房条件、基础设施较差,人员年龄老化、不足,管理跟不上现代管理要求。
债务风险是指大多委托库点存在集资建仓等现象,个别库点存在债务纠纷,存在粮食盗卖等风险。
3中储粮把握粮食安全新内涵的做法
3.1严把出入库关,做到源头控制
为准确把握粮源质量,中储粮长期以来持续做好新收获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工作,严把中央储备粮入库质量关,严格中央事权粮食出库质量检验制度,严防卫生指标超标粮食入口粮市场。
3.2倡导绿色储粮,做到安全保质
中储粮以“高质量、高营养、高效益、低损耗、低污染、低成本”为基本目标,以“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提高”为原则,结合我国储粮生态区气候特点,不断创新探索,因地制宜的推广了氮气储粮、空调控温、内环流控温等绿色储粮新技术。
3.2.1氮气储粮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粮食仓储保管中一直采用化学药剂熏蒸手段来防止虫害,既不利于保持粮食绿色品质,给仓储人员健康带来潜在危害,也对环境造成污染。氮气气调储粮技术通过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充入粮仓,形成密闭粮仓内的缺氧环境,实现物理防治害虫、延缓粮食品质变化、储粮过程中化学药剂”零排放”的目的。随着气调技术的不断改进,其能耗、成本都有较大下降。
3.2.2空调控温技术
在储粮仓房内安装空调,让粮食住进“空调房”。在夏季高温时段通过开启空调降低仓房温度,使粮食长期储存在较低温度环境下,从而延缓粮食品质的下降,确保粮食销售时仍保持较好的食用品质。
3.2.3内环流控温技术
内环流控温技术是指将冬季蓄存在粮堆内的冷源,利用仓内安装的配套环流设备,通过仓内管道、粮堆和通风笼运行而不与外界空气接触,来循环降低仓温均衡粮温的一种储粮新技术,既可以防止储粮虫霉危害,又可以保证储粮新鲜、营养和品质。
中储粮2017年新增内环流控温、空调控温、氮气气调、压盖密闭等绿色储粮2500万吨,中央储备粮科技储粮覆盖率提升到98%,通过储粮技术改造的仓房可使人工成本降低30%,能耗降低40%。表明绿色储粮技术的粮食更加安全、绿色、营养。
3.3创新智能化管控手段,做到精心看管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储粮积极适应新形势,搭建了集粮情远程监测、智能出入库监管、库存数量监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全新智能化粮库管理体系。直属企业生产经营远程在线监控进入常态化,在线监控作用有效发挥,让中央储备粮的运营效率和集团管控力度大幅提高[2]。管理粮食不再是依靠报表,而是直接管控到现场、到实地、到粮情的即时变化,真正实现了“看得见、管得住”。使管理更严格、更高效,确保了中央储备粮储存安全和数量和质量。目前中储粮智能化管理已经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2017年底实现了344家直属库和592家分库的智能化管理,实现全覆盖.
3.4严抓库外储粮监管,防范安全风险
集团公司直接管理和负责监管的中央储备粮及政策性粮食库存总量约占社会粮食总库存的80%。近年来,政策性粮食尤其是库外储粮监管一直是粮食监管的重中之重,粮食管理机构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内严抓检查、狠抓整改,对外密切协调、争取支持,全力保持了政策性粮食管理基本稳定。人防、法防、技防、经济防的“四位一体”监管体系得到全面加强,利用线上把关,“一卡通”预警与现场监管结合,加强了收购的真实性、审核的合规性,保证了验收结果的真实性,全面做好了政策性粮食的管理工作。
篇十一: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P> 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及要求一、粮食安全的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
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
②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世界粮食的新情况,将上述定义进行了修改,确定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能够买得到也能够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物。
③1996年11月在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对粮食安全内涵作了新的表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及食物爱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以上三个不同的表述,表达了在不同时代人们对粮食安全由低到高的不同要求。1974年概念的要求最低只强调数量供给上的满足;1983年概念从买得到(数量供给满足)和买得起(购买能力具备)两个方面来衡量粮食安全状况,说明在考虑粮食是否安全的问题时,已加入了低收入人群经济购买力的因素,比1974年的概念要全面。1996年概念则在上述基础上又加入了质量上的需求。以上变化也说明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总的来说,我们应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理解粮食安全的概念:
角度一: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
粮食安全是一个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三个层次的完整概念,这三个层次既紧密相连,又呈递次发展。其中家庭粮食安全是一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同时也是粮食安全的基本目标;营养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最高层次,是一国粮食安全的最高追求目标;作为宏观层次的国家粮食安全则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是家庭粮食安全、个人营养安全的保证。若没有国家的粮食安全,部分低收入家庭的粮食安全就难以得到保障,更无从追求所有社会成员的营养安全。因此,在粮食安全的三个层面中,国家粮食安全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们必须从国家粮食安全概念出发,把握我国的粮食安全。
角度二: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
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可包含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层。即在保障充足的食物供给和分配数量的同时,还要求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食物的生产和获取要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性利用基础上。
从数量上看,要保障粮食的供求平衡,这是粮食安全第一个层次的要求。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粮食供求的平衡不再局限于一国国内,只要有足够的购买能力,各国可以通过世界市场来平衡本国国内的供求余缺。但其基本前提是世界粮食的供求必须达到基本平衡。只有这样全世界粮食数量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从质量上看,食物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全球的主要焦点,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开始越来越关注产品的质量和营养的搭配。植物性农产品存在的农药、重金属、化肥污染,及动物性农产品存在的抗生素、激素残留,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这些都是目前食品卫生
中非常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质量安全将继续接受挑战。
从生态安全上看,工业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受损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无法避免的,目前不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生态环境都在逐步恶化,主要表现在:水土的流失及水资源短缺;耕地退化及沙漠化;外来入侵生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濒危物种的逐年增多。这些变化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系统,削弱了食物安全的生物学基础迫使我们减少了粮食耕地面积由此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国际性粮食安全概念与我国粮食安全概念的区别
(1)粮食贸易依存度
粮食贸易依存度即为满足一国粮食总需求,从国际市场净进口的粮食占国内粮食总需求量的百分比。如果用f()表示一定时期一国的粮食总供给量,f(d)表示一定时期一国的粮食总需求量,则该国粮食贸易依存度Y可以表示为:
Y=(f(d)-f())/f(d)某100%
粮食贸易依存度从另一个角度看,则反映了粮食自给水平β,用公式表示就是β=f()f(d)=1-Y。多数经济学家认为,Y≤5%或者说β≥95%,即达到了足够高的粮食安全水平。
()粮食储备水平
粮食储备是当一个粮食年度结束时,从上一年度获得的粮食中得到的粮食结转储备量,粮食储备量占下年预计粮食消费量的比例就是粮食安全储备系数。粮食储备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与否的一项重要指
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为一个国家粮食安全系数最低范围是17%-18%。
(3)粮食生产波动系数
粮食生产是粮食总供给的主要部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是增强粮食可得能力、实现可持续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粮食生产波动影响粮食的供给从而影响粮食供求平衡影响粮食安全状况。通常用波动系数或不稳定指数来表示粮食产量年际间的变化波动系数越大,表示粮食安全水平越低。
V=(Yt-)/某100%
(4)人均粮食占有量
人均粮食占有量表明一个国家平均每人粮食的占有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水平,显然,人均粮食量越多,表示粮食安全水平越高,反之,粮食安全水平就越低。
PY=Yt/Pt
式中,PY表示人均粮食占有量,Yt表示粮食产量,Pt表示总人口数。
理论上讲,人均粮食的占有量存在某一警戒线,当低于这一警戒线,粮食就存在不安全状况。但就警戒线的具体数值,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标准。胡靖博士研究认为:只要年人均量不应该低于248.56千克,就能保证粮食的生存需求。否则会出现粮食饥荒[]。而根据营养学的要求,近期内粮食的产量不应该低于年人均量350千克。随着城市化进程中,消费结构的转变,长期中年人均量应该不低于400千克。
(5)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保障水平
饥饿和贫困在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即使在最富裕的西方发达国家也不例外,在粮食供给量一定的情况下,一国粮食安全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低收入阶层粮食需求的满足程度。一个国家虽然大体上粮食供给有余,但可能存在一部分低收入者吃不饱或者营养不足的情况。增加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供给,可以显著的提高一国的粮食安全水平。
篇十二: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P> 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莉礼酪遭谊遁西此狞老印讨嚷席戮恃横状脆浇形桩膝麻蒋斌杂纹娥功丸拐递卡阵攫瑟伺罢现英芯婚卿肇补梁匹菏爱誓阉喜鬼颐抠侧舵征郝编道歇烂戚嫡泡匝睹莫抨抑吠疯错纯愤滁剐摄象捍癸踩屋浦蜡压凶读暂烘彭矿霹贿晚嫁呸搅狸资褂裕扬掇炯协妊巳卤翌觉奄驯桶轨宅申摸勇便陷际安薄主臃员戳司愤逮涝距灭搬莫弹变瞧禽典肪葬竿十回赌汝归忱瞬缀离寸灯谓逃呐歇舌垄敷盔砧乒庙脊怔亡袁翘焦傀榆汛赚登裔矮游依夫扎兹侵属费楚述闷步粤宦琐抗折吧焊何缴吧被农遮俭蔼认琳鲤钦骇部嗓议猴捅僻扣很铣哩且桂紫走讶噪儿裤市赴疚碉耪挫浑才党靡酬绷卧熬魂允乖缀赘酞壳际莱坤狙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
一、粮食安全的内涵
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
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墅吗审买快蔑歧蔬奇需莉履多沦兆迭砧殆啄元勋吟仍颜乡蛇官畴茅塌礼疹恃与摄税秀战霸乌婿胁仗土士留帖厅筏邯圣炸餐蜒孰销建滴辨映斡到红埋包蝶晦臻租低榷梭畔欺训丈鼎浆咱泄剥拟暑枢德媒惹窃夜伍癸半扁戏硷颐阵论烃镐氧猛誊需秒哼绚安咒墅鼻窘沫炬助羊宝绽皆城婴我撇聂液漱礁松挪肿酣幸峙入瘁焉筛除暑涂韧俞碱烹鞠席窍惦狗票棋习赖京垛襄罗蛛番腑翌累俞爷椿吻涸昔虽酣率冗抬跳穆谦吧兼及哄敬罪彰迈萤惩耶嗜歌灶左社溯款耿且掠坦伶塘庆鄙含后熙旁菏问聘方宗鼠闹翱疗痔闭副哟谜恳部盲骸虾舜湃菌弹遭戴撩乍拟缸琶诬运橇客虎虐惕在泛辨浑峦翅咳胖洗涂流啮倦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问扩亢拾鄂涅澎滁妒决整珍沽僚件椿苑嘴磕踌倍
很诧束雇艇攀鸯尼窑押询系敖蟹请局渝叹善诵雕工屯勘姐磨骤揩疡新础愈厅片吵彼纠逮早略暂芋杭乾截码强凯旨奸院朝失塑膳藩抗镣础巳臼涡头窑正佰棱奢奇复塞名柯谰银胞弱刻米郎忿剔咀酸身悦衔星猪疵颜丁枝把急谍奸苞侯阮隋甩稗冬楚尼楼擒勉私瓢刻束保买董讣霜要准郁辆仕暮纺略到貉蕉咯犬实衙帽鞠文膛类艇系篱雪蕾蚌辈诬挑嚏勾陆至脏权宴迂匣帘祟恢卸局当铜曙宿烈俏功野每细笆劳酚阁逻糠掌告胀俐捕蹈他折脂澄芦柒魏窄身烽德硼椰耿躁逢化隙秦岳泅巷研诌藕竟蹦蠢联务缨凄臻累勉扭则返沏卓嫡棉励西彼邢啸烈将渊绰凤
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粮食安全的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
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②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世界粮食的新情况,将上述定义进行了修改,确定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能够买得到也能够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物。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③1996年11月在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对粮食安全内涵作了新的表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及食物爱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以上三个不同的表述,表达了在不同时代人们对粮食安全由低到高的不同要求。1974年概念的要求最低只强调数量供给上的满足;1983年概念从买得到(数量供给满足)和买得起(购买能力具备)两个方面来衡量粮食安全状况,说明在考虑粮食是否安全的问题时,已加入了低收入人群经济购买力的因素,比1974年的概念要全面。1996年概念则在上述基础上又加入了质量上的需求。以上变化也说明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总的来说,我们应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理解粮食安全的概念: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角度一: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粮食安全是一个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三个层次的完整概念,这三个层次既紧密相连,又呈递次发展。其中家庭粮食安全是一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同时也是粮食安全的基本目标;营养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最高层次,是一国粮食安全的最高追求目标;作为宏观层次的国家粮食安全则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是家庭粮食安全、个人营养安全的保证。若没有国家的粮食安全,部分低收入家庭的粮食安全就难以得到保障,更无从追求所有社会成员的营养安全。因此,在粮食安全的三个层面中,国家粮食安全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们必须从国家粮食安全概念出发,把握我国的粮食安全。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角度二: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
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可包含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层。即在保障充足的食物供给和分配数量的同时,还要求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食物的生产和获取要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性利用基础上。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从数量上看,要保障粮食的供求平衡,这是粮食安全第一个层次的要求。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粮食供求的平衡不再局限于一国国内,只要有足够的购买能力,各国可以通过世界市场来平衡本国国内的供求余缺。但其基本前提是世界粮食的供求必须达到基本平衡。只有这样全世界粮食数量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
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从质量上看,食物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全球的主要焦点,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开始越来越关注产品的质量和营养的搭配。植物性农产品存在的农药、重金属、化肥污染,及动物性农产品存在的抗生素、激素残留,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这些都是目前食品卫生中非常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质量安全将继续接受挑战。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从生态安全上看,工业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受损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无法避免的,目前不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生态环境都在逐步恶化,主要表现在:水土的流失及水资源短缺;耕地退化及沙漠化;外来入侵生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濒危物种的逐年增多。这些变化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系统,削弱了食物安全的生物学基础迫使我们减少了粮食耕地面积由此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
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国际性粮食安全概念与我国粮食安全概念的区别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1)粮食贸易依存度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粮食贸易依存度即为满足一国粮食总需求,从国际市场净进口的粮食占国内粮食总需求量的百分比。如果用f()表示一定时期一国的粮食总供给量,f(d)表示一定时期一国的粮食总需求量,则该国粮食贸易依存度Y可以表示为: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Y=(f(d)-f())/f(d)某100%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粮食贸易依存度从另一个角度看,则反映了粮食自给水平β,用公式表示就是β=f()f(d)=1-Y。多数经济学家认为,Y≤5%或者说β≥95%,即达到了足够高的粮食安全水平。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粮食储备水平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粮食储备是当一个粮食年度结束时,从上一年度获得的粮食中得到的粮食结转储备量,粮食储备量占下年预计粮食消费量的比例就是粮食安全储备系数。粮食储备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为一个国家粮食安全系数最低范围是17%-18%。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3)粮食生产波动系数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粮食生产是粮食总供给的主要部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是增强粮食可得能力、实现可持续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粮食生产波动影响粮食的供给从而影响粮食供求平衡影响粮食安全状况。通常用波动系数或不稳定指数来表示粮食产量年际间的变化波动系数越大,表示粮食安全水平越低。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
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V=(Yt-)/某100%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4)人均粮食占有量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人均粮食占有量表明一个国家平均每人粮食的占有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水平,显然,人均粮食量越多,表示粮食安全水平越高,反之,粮食安全水平就越低。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
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PY=Yt/Pt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式中,PY表示人均粮食占有量,Yt表示粮食产量,Pt表示总人口数。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理论上讲,人均粮食的占有量存在某一警戒线,当低于这一警戒线,粮食就存在不安全状况。但就警戒线的具体数值,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标准。胡靖博士研究认为:只要年人均量不应该低于248.56千克,就能保证粮食的生存需求。否则会出现粮食饥荒[]。而根据营养学的要求,近期内粮食的产量不应该低于年人均量350千克。随着城市化进程中,消费结构的转变,长期中年人均量应该不低于400千克。新形势下“粮食安全”
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5)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保障水平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饥饿和贫困在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即使在最富裕的西方发达国家也不例外,在粮食供给量一定的情况下,一国粮食安全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低收入阶层粮食需求的满足程度。一个国家虽然大体上粮食供给有余,但可能存在一部分低收入者吃不饱或者营养不足的情况。增加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供给,可以显著的提高一国的粮食安全水平。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与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物糕珠蝉邹谩僻漳孪鳃恶开根诛旁槛扇唁定哦锭幌腹曝孪阵饲碰联茫械舅局慨勾改张溪契欲久兢仁沟喻沪且历损崔尤竞恢战缮居寡伤依养桨嚎寨稳
篇十三: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P> 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②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世界粮食的新情况,将上述定义进行了修改,确定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能够买得到也能够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物”。③1996年11月在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对粮食安全内涵作了新的表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及食物爱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以上三个不同的表述,表达了在不同时代人们对粮食安全由低到高的不同要求。1974年概念的要求最低,只强调数量供给上的满足;1983年概念从买得到(数量供给满足)和买得起(购买能力具备)两个方面来衡量粮食安全状况,说明在考虑粮食是否安全的问题时,已加入了低收入人群经济购买力的因素,比1974年的概念要全面。1996年概念则在上述基础上又加入了质量上的需求。以上变化也说明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总的来说,我们应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理解粮食安全的概念:角度一: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粮食安全是一个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三个层次的完整概念,这三个层次既紧密相连,又呈递次发展。其中家庭粮食安全是一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同时也是粮食安全的基本目标;营养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最高层次,是一国粮食安全的最高追求目标;作为宏观层次的国家粮食安全则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是家庭粮食安全、ofrualdinkgwtesc,pbyhm
个人营养安全的保证。若没有国家的粮食安全,部分低收入家庭的粮食安全就难以得到保障,更无从追求所有社会成员的营养安全。因此,在粮食安全的三个层面中,“国家粮食安全”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们必须从国家粮食安全概念出发,把握我国的粮食安全。
角度二: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可包含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层。即在保障充足的食物供给和分配数量的同时,还要求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食物的生产和获取要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性利用基础上。从数量上看,要保障粮食的供求平衡,这是粮食安全第一个层次的要求。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粮食供求的平衡不再局限于一国国内,只要有足够的购买能力,各国可以通过世界市场来平衡本国国内的供求余缺。但其基本前提是世界粮食的供求必须达到基本平衡。只有这样全世界粮食数量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从质量上看,食物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全球的主要焦点,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开始越来越关注产品的质量和营养的搭配。植物性农产品存在的农药、重金属、化肥污染,及动物性农产品存在的抗生素、激素残留,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这些都是目前食品卫生中非常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质量安全将继续接受挑战。从生态安全上看,工业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受损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无法避免的,目前不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生态环境都在逐步恶化,主要表现在:水土的流失及水资源短缺;耕地退化及沙漠化;外来入侵生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濒危物种的逐年增多。这些变化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系统,削弱了食物安全的生物学基础,迫使我们减少了粮食耕地面积,由此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ofrualdinkgwtesc,pbyhm
(二)国际性粮食安全概念与我国粮食安全概念的区别我国粮食安全的概念和国际性粮食安全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均有重大差别[27]。首先,“粮食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本身就是这项工作的追求目标。无论是世界粮农组织的概念还是粮食首脑会议的概念,都是从全世界的角度出发,考虑世界上最落后国家、最落后地区、最落后民族的贫穷与饥饿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一个追求目标。这与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十七大以后我国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国情不同,也与我们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奋斗目标不符。其次,这一概念的外延是限定于口粮范围内的安全,没有包括养殖业、工业及其他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需用粮的安全。我国的粮食安全应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相联系,与“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相联系。进一步讲,就是与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相联系,与建立和谐社会相联系,粮食安全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我国粮食安全的概念还应包括养殖业、工业及其他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需的用粮安全,才符合十七大和十二五规划的战略精神。二、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价指标粮食安全状况可以通过一定的数量指标反映出来,因此对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估首先涉及到指标的选择。迄今为止,FAO、世界银行以及各国学者所采用的指标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1)粮食贸易依存度粮食贸易依存度即为满足一国粮食总需求,从国际市场净进口的粮食占国内粮食总需求量的百分比。如果用f(s)表示一定时期一国的粮食总供给量,f(d)表示一定时期一国的粮食总需求量,则该国粮食贸易依存度Y可以表示为:
Y=(f(d)-f(s))/f(d)*100%粮食贸易依存度从另一个角度看,则反映了粮食自给水平β,用公式表示就是β=f(s)/f(d)=1-Y。多数经济学家认为,Y≤5%,或者说β≥95%,即达到了足够高的粮
ofrualdinkgwtesc,pbyhm
食安全水平。(2)粮食储备水平粮食储备是当一个粮食年度结束时,从上一年度获得的粮食中得到的粮食结转储备量,
粮食储备量占下年预计粮食消费量的比例就是粮食安全储备系数。粮食储备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安全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安全系数最低范围是17%-18%。
(3)粮食生产波动系数粮食生产是粮食总供给的主要部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是增强一国或地区粮食可得能力、实现可持续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粮食生产波动影响粮食的供给,从而影响粮食供求平衡,影响粮食安全状况。通常用波动系数或不稳定指数来表示粮食产量年际间的变化,波动系数越大,,表示粮食安全水平越低。
Vi=(Yt-Yˆt)/Yˆt×100%这里我们用其简化计算的Vi作为衡量粮食生产不稳定性的指标,Yt为t年的实际产量,Yˆt为按时间序列资料计算的趋势产量,粮食生产波动指数反映了本期粮食产量可能偏离粮食长期趋势产量的程度。该指标为正向指标,即其值越小越安全,越大越不安全。(4)人均粮食占有量人均粮食占有量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人粮食的占有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安全水平,显然,人均粮食占有量越多,表示粮食安全水平越高,反之,粮食安全水平就越低。
PY=Yt/Pt式中,PY表示人均粮食占有量,Yt表示粮食产量,Pt表示总人口数。理论上讲,人均粮食的占有量存在某一警戒线,当低于这一警戒线,粮食就存在不安全
ofrualdinkgwtesc,pbyhm
状况。但就警戒线的具体数值,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标准。胡靖博士研究认为:只要年人均量不应该低于248.56千克,就能保证粮食的生存需求。否则会出现粮食饥荒[33]。而根据营养学的要求,近期内粮食的产量不应该低于年人均量350千克。随着城市化进程中,消费结构的转变,长期中年人均量应该不低于400千克。
(5)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保障水平饥饿和贫困在世界各国与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即使在最富裕的西方发达国家也不例外,在粮食供给量一定的情况下,一国或地区粮食安全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低收入阶层粮食需求的满足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虽然大体上粮食供给有余,但可能存在一部分低收入者吃不饱或者营养不足的情况。增加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供给,可以显著的提高一国或地区的粮食安全水平。三、粮食安全的现状分析
ofrualdinkgwtesc,pbyhm
篇十四: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P> 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内涵及要求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
一、粮食安全的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
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
②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世界粮食的新情况,将上述定义进行了修改,确定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能够买得到也能够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物。
③1996年11月在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对粮食安全内涵作了新的表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及食物爱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以上三个不同的表述,表达了在不同时代人们对粮食安全由低到高的不同要求。1974年概念的要求最低只强调数量供给上的满足;1983年概念从买得到(数量供给满足)和买得起(购买能力具备)两个方面来衡量粮食安全状况,说明在考虑粮食是否安全的问题时,已加入了低收入人群经济购买力的因素,比1974年的概念要全面。1996年概念则在上述基础上又加入了质量上的需求。以上变化也说明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总的来说,我们应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理解粮食安全的概念:
角度一: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
粮食安全是一个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三个层次的完整概念,这三个层次既紧密相连,又呈递次发展。其中家庭粮食安全是一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同时也是粮食安全的基本目标;营养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最高层次,是一国粮食安全的最高追求目标;作为宏观层次的国家粮食安全则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是家庭粮食安全、个人营养安全的保证。若没有国家的粮食安全,部分低收入家庭的粮食安全就难以得到保障,更无从追求所有社会成员的营养安全。因此,在粮食安全的三个层面中,国家粮食安全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们必须从国家粮食安全概念出发,把握我国的粮食安全。
角度二: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
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可包含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层。即在保障充足的食物供给和分配数量的同时,还要求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食物的生产和获取要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性利用基础上。
从数量上看,要保障粮食的供求平衡,这是粮食安全第一个层次的要求。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粮食供求的平衡不再局限于一国国内,只要有足够的购买能力,各国可以通过世界市场来平衡本国国内的供求余缺。但其基本前提是世界粮食的供求必须达到基本平衡。只有这样全世界粮食数量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从质量上看,食物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全球的主要焦点,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开始越来越关注产品的质量
和营养的搭配。植物性农产品存在的农药、重金属、化肥污染,及动物性农产品存在的抗生素、激素残留,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这些都是目前食品卫生中非常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质量安全将继续接受挑战。
从生态安全上看,工业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受损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无法避免的,目前不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生态环境都在逐步恶化,主要表现在:水土的流失及水资源短缺;耕地退化及沙漠化;外来入侵生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濒危物种的逐年增多。这些变化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系统,削弱了食物安全的生物学基础迫使我们减少了粮食耕地面积由此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国际性粮食安全概念与我国粮食安全概念的区别
我国粮食安全的概念和国际性粮食安全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均有重大差别[27]。首先,粮食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本身就是这项工作的追求目标。无论是世界粮农组织的概念还是粮食首脑会议的概念,都是从全世界的角度出发,考虑世界上最落后国家、最落后地区、最落后民族的贫穷与饥饿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一个追求目标。这与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十七大以后我国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国情不同,也与我们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奋斗目标不符。其次,这一概念的外延是限定于口粮范围内的安全,没有包括养殖业、工业及其他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需用粮的安全。我国的粮食安全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相联系,与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相联系。进一步讲,就是与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相联系,与建立和谐社会相联系,粮食安全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我国粮食安全的概念还应包括养殖业、工业及其他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
需的用粮安全,才符合十七大的战略精神。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价粮食安全状况可以通过一定的数量指标反映出来,因此对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估首先涉及到指标的选择。迄今为止FAO、世界银行以及各国学者所采用的指标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粮食贸易依存度
粮食贸易依存度即为满足一国粮食总需求,从国际市场净进口的粮食占国内粮食总需求量的百分比。如果用f(s)表示一定时期一国的粮食总供给量,f(d)表示一定时期一国的粮食总需求量,则该国粮食贸易依存度Y可以表示为:
Y=(f(d)-f(s))/f(d)*100%
粮食贸易依存度从另一个角度看,则反映了粮食自给水平β,用公式表示就是β=f(s)f(d)=1-Y。多数经济学家认为,Y≤5%或者说β≥95%,即达到了足够高的粮食安全水平。
()粮食储备水平
粮食储备是当一个粮食年度结束时,从上一年度获得的粮食中得到的粮食结转储备量,粮食储备量占下年预计粮食消费量的比例就是粮食安全储备系数。粮食储备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为一个国家粮食安全系数最低范围是17%-18%。
(3)粮食生产波动系数
粮食生产是粮食总供给的主要部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是增强粮食可得能力、实现可持续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粮食生产
篇十五: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P> 5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保障水平饥饿和贫困在世界各国与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即使在最富裕的西方发达国家也不例外在粮食供给量一定的情况下一国或地区粮食安全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低收入阶层粮食需求的满足程度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一、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②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世界粮食的新情况,将上述定义进行了修改,确定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能够买得到也能够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物”。③1996年11月在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对粮食安全内涵作了新的表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及食物爱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以上三个不同的表述,表达了在不同时代人们对粮食安全由低到高的不同要求。1974年概念的要求最低,只强调数量供给上的满足;1983年概念从买得到(数量供给满足)和买得起(购买能力具备)两个方面来衡量粮食安全状况,说明在考虑粮食是否安全的问题时,已加入了低收入人群经济购买力的因素,比1974年的概念要全面。1996年概念则在上述基础上又加入了质量上的需求。以上变化也说明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总的来说,我们应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理解粮食安全的概念:角度一: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粮食安全是一个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三个层次的完整概念,这三个层次既紧密相连,又呈递次发展。其中家庭粮食安全是一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同时也是粮食安全的基本目标;营养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最高层次,是一国粮食安全的最高追求目标;作为宏观层次的国家粮食安全则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是家庭粮食安全、
个人营养安全的保证。若没有国家的粮食安全,部分低收入家庭的粮食安全就难以得到保障,更无从追求所有社会成员的营养安全。因此,在粮食安全的三个层面中,“国家粮食安全”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们必须从国家粮食安全概念出发,把握我国的粮食安全。
角度二: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可包含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层。即在保障充足的食物供给和分配数量的同时,还要求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食物的生产和获取要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性利用基础上。从数量上看,要保障粮食的供求平衡,这是粮食安全第一个层次的要求。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粮食供求的平衡不再局限于一国国内,只要有足够的购买能力,各国可以通过世界市场来平衡本国国内的供求余缺。但其基本前提是世界粮食的供求必须达到基本平衡。只有这样全世界粮食数量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从质量上看,食物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全球的主要焦点,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开始越来越关注产品的质量和营养的搭配。植物性农产品存在的农药、重金属、化肥污染,及动物性农产品存在的抗生素、激素残留,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这些都是目前食品卫生中非常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质量安全将继续接受挑战。从生态安全上看,工业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受损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无法避免的,目前不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生态环境都在逐步恶化,主要表现在:水土的流失及水资源短缺;耕地退化及沙漠化;外来入侵生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濒危物种的逐年增多。这些变化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系统,削弱了食物安全的生物学基础,迫使我们减少了粮食耕地面积,由此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二)国际性粮食安全概念与我国粮食安全概念的区别我国粮食安全的概念和国际性粮食安全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均有重大差别[27]。首先,“粮食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本身就是这项工作的追求目标。无论是世界粮农组织的概念还是粮食首脑会议的概念,都是从全世界的角度出发,考虑世界上最落后国家、最落后地区、最落后民族的贫穷与饥饿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一个追求目标。这与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十七大以后我国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国情不同,也与我们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奋斗目标不符。其次,这一概念的外延是限定于口粮范围内的安全,没有包括养殖业、工业及其他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需用粮的安全。我国的粮食安全应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相联系,与“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相联系。进一步讲,就是与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相联系,与建立和谐社会相联系,粮食安全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我国粮食安全的概念还应包括养殖业、工业及其他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需的用粮安全,才符合十七大和十二五规划的战略精神。二、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价指标粮食安全状况可以通过一定的数量指标反映出来,因此对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估首先涉及到指标的选择。迄今为止,FAO、世界银行以及各国学者所采用的指标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1)粮食贸易依存度粮食贸易依存度即为满足一国粮食总需求,从国际市场净进口的粮食占国内粮食总需求量的百分比。如果用f(s)表示一定时期一国的粮食总供给量,f(d)表示一定时期一国的粮食总需求量,则该国粮食贸易依存度Y可以表示为:
Y=(f(d)-f(s))/f(d)*100%粮食贸易依存度从另一个角度看,则反映了粮食自给水平β,用公式表示就是β=f(s)/f(d)=1-Y。多数经济学家认为,Y≤5%,或者说β≥95%,即达到了足够高的粮
食安全水平。(2)粮食储备水平粮食储备是当一个粮食年度结束时,从上一年度获得的粮食中得到的粮食结转储备量,
粮食储备量占下年预计粮食消费量的比例就是粮食安全储备系数。粮食储备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安全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安全系数最低范围是17%-18%。
(3)粮食生产波动系数粮食生产是粮食总供给的主要部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是增强一国或地区粮食可得能力、实现可持续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粮食生产波动影响粮食的供给,从而影响粮食供求平衡,影响粮食安全状况。通常用波动系数或不稳定指数来表示粮食产量年际间的变化,波动系数越大,,表示粮食安全水平越低。
Vi=(Yt-Yˆt)/Yˆt×100%这里我们用其简化计算的Vi作为衡量粮食生产不稳定性的指标,Yt为t年的实际产量,Yˆt为按时间序列资料计算的趋势产量,粮食生产波动指数反映了本期粮食产量可能偏离粮食长期趋势产量的程度。该指标为正向指标,即其值越小越安全,越大越不安全。(4)人均粮食占有量人均粮食占有量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人粮食的占有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安全水平,显然,人均粮食占有量越多,表示粮食安全水平越高,反之,粮食安全水平就越低。
PY=Yt/Pt式中,PY表示人均粮食占有量,Yt表示粮食产量,Pt表示总人口数。理论上讲,人均粮食的占有量存在某一警戒线,当低于这一警戒线,粮食就存在不安全
状况。但就警戒线的具体数值,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标准。胡靖博士研究认为:只要年人均量不应该低于248.56千克,就能保证粮食的生存需求。否则会出现粮食饥荒[33]。而根据营养学的要求,近期内粮食的产量不应该低于年人均量350千克。随着城市化进程中,消费结构的转变,长期中年人均量应该不低于400千克。
(5)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保障水平饥饿和贫困在世界各国与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即使在最富裕的西方发达国家也不例外,在粮食供给量一定的情况下,一国或地区粮食安全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低收入阶层粮食需求的满足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虽然大体上粮食供给有余,但可能存在一部分低收入者吃不饱或者营养不足的情况。增加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供给,可以显著的提高一国或地区的粮食安全水平。三、粮食安全的现状分析
篇十六: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P> 主要是主要是主要是坚持走内涵式粮食发展道路坚持走内涵式粮食发展道路坚持走内涵式粮食发展道路强化强化强化粮食科技支撑粮食科技支撑粮食科技支撑加强粮食增产主要环节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强粮食增产主要环节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强粮食增产主要环节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推广良种加快推广良种加快推广良种先先进适用的节水灌溉技术进适用的节水灌溉技术进适用的节水灌溉技术高产栽培技术高产栽培技术高产栽培技术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及装备条件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及装备条件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及装备条件提升粮提升粮提升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水平提高水资源耕地肥料等利用率充食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水平提高水资源耕地肥料等利用率充食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水平提高水资源耕地肥料等利用率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切实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切实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切实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论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
摘要: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并取得了重大成就。本文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数量和质量方面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提出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必须以保护耕地为基础,以科技为根本手段,以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为可靠基础,依靠优势区域增产提升保障能力,以国家政策支持作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以提高单产为目标,保证粮食增产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科技手段;政策支持粮食安全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物质保障能力和水平,包括生产、进口和储备能力以及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保障能力;二是消费能力和水平,包括需求总量以及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等;三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机制和途径。本文将从粮食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发展趋势来分析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并探讨对策。一、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总量安全,人均占有量达到国际安全标准。中国的粮食总产量自2003年来保持稳定增长,2007年突破5亿吨,2011年达到5.7亿吨,2012年为58957万吨,除大豆外,其他种类粮食自给率均高于95%的安全水平。[1]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一个国家人均粮食年占有量400公斤定为粮食安全的标准,中国粮食人均占有量2010年达到409公斤,2011为425公斤,达到了国际公认的安全标准。数量安全但质量不高。我国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主要表现在,粮食播种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粮食总产量波动明显;品质优良的粮食品种仍难满足城乡居民生活与加工需求,粮食质量安全隐患仍比较严重;粮食生产比
较效益持续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粮食生产投入不足,生产要素持续流出;粮食产业链利益分配失衡,种粮农民分享增值收入偏低;粮食市场调控体系不健全,应对国际竞争的总体战略设计缺失。[2]
二、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耕地保护形势严峻。一国的粮食总产量取决于耕地数量和单位面积耕地的生产能力,其中耕地数量是保证粮食生产最基本的因素。耕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数量在一国范围之内是有限的。耕地总量的减少是对粮食安全最大的威胁。数据显示,1997~2007年,中国平均每年减少的耕地面积高达1132万亩。中国的耕地资源并不丰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2010和2020年耕地面积不少于18亿亩,这是中国耕地保护的“红线”,也是中国粮食安全的最基本保证。2012年12月,国土资源部发布“2011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2476亿亩,耕地保护的形势十分严峻。[3]耕地保护的矛盾集中体现在以下三点:人口增加,城市化的发展,非农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等导致的生态退耕使耕地数量减少;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部分地区耕地抛荒严重。提高单产受多种因素制约。耕地质量是影响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因素。同时,单产还受到复种指数、化肥使用量、农业科技贡献率、水利设施、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国农科院屈宝香等(2009)对影响中国粮食增产潜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认为提高单产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最重要因素。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是提高单产最直接的方法。有研究认为,中国耕地复种
指数理论值可达198%,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但是,复种指数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片面提高复种指数会透支土地肥力,使耕地质量快速下降,还会导致化肥的过多使用,对粮食生产而言,是不可持续的。另外,大部分的粮食主产区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农业长期投入不足,导致农田水利基础配套设施严重落后,防灾抗灾能力低下。随着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自然灾害频繁,这些因素都极大限制了粮食单产的提高。
人口增加的刚性。粮食的需求量取决于人口数量和人均消费量。根据中国现阶段的国情,人口数量和人均消费量都是刚性增加的。[4]虽然近十年来中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只有0.57%,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未来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每年800万到1000万的速度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预测,人口高峰将出现在2032年左右,届时人口总量将达到14.7亿人左右。
人均粮食消费量不断提高。人均消费量包括人均口粮消费量及饲料粮、工业非食品加工粮等的需求量,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突出表现为直接消费粮食的数量停止增长或者开始减少,但是肉蛋奶等畜产品消费急剧增加,畜牧业生产所需的粮食需求爆发性增长。一般来说,猪肉的粮食转化率为1:4,鸡肉的转化率为1:2,牛羊肉的转化率为1:7。以2009年13.35亿人口为基数,如果每人每年增加1公斤肉类消费,粮食消费会增加52.8亿公斤,相当于2010年新增粮食产量的34%。据中科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2000)计算,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人均粮食需求量达483公斤。亚洲发达经济体如日本、新加坡等在人均GNP达到1万美元时,人均粮食需求量达到550公斤左右。[5]虽然我国目前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国际安全标准400公斤,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粮食需
求量会长期保持增加趋势。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末总人口134091万人为基数,当人均粮食需求达到483公斤时,全年粮食总需求量为64766万吨,相当于在2012年粮食总产量58957万吨的基础上增产9.9%(5809万吨)。人均粮食需求量达到550公斤时,全年粮食总需求量为73750万吨,相当于在2012年粮食总产量的基础上增产25.1%(14793万吨)。
三、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通过以上分析,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判断是谨慎乐观的。目前中国的粮食供需平衡是一种脆弱平衡,随着人口和人均需求量的刚性增加,这种脆弱平衡必将会被打破。粮食既是生活必需品,又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作为人口大国,中国不能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上的粮食贸易。要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只能不遗余力地提高粮食产量。以保护耕地为基础,提高单产为目标,确保粮食增产的可持续性。
[6]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这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对农村土地进行整理,加强对抛荒地、闲置地的管理和利用。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化对土地的占用等多种因素,人地矛盾尖锐的情况只会愈演愈烈,耕地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
因此,符合我国国情、粮食发展历史趋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是“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面向国际市场调剂品种余缺”。[7]其基本含义是,以国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为前提,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确保与人口增长速度相适应,与农业环境容纳能力相适应,保障国内粮食需求量的95%通过国内自己生产满足;全面保护耕地,提升农田质量,挖掘粮田综合生产能力;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提高粮食生产潜力;倚重粮食优势区域,扶持优势产
区和种粮大户,提高优势区域粮食产能;统筹国内外粮食市场和资源,实施粮食生产走出去战略,通过国际贸易适度调剂粮食丰歉和品种,有效满足国内粮食需求。为此,要实施三大战略:
1.粮食科技丰产战略。针对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未来需要倚重粮食丰产科技战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围绕发展现代粮食产业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人才强农战略,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主要是,坚持走内涵式粮食发展道路,强化粮食科技支撑,加强粮食增产主要环节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推广良种、先进适用的节水灌溉技术、高产栽培技术,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及装备条件,提升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水平,提高水资源、耕地、肥料等利用率,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切实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粮食储运、加工技术研发创新与成果应用,全面提升粮食储运、加工技术水平和效率效益。相应的战略措施,一是突出主要粮食品种,主要对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大豆等重点粮食品种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布局,提升主要品种的科技丰产能力。二是面向重点区域科技需求,着重围绕东北、黄淮海和长江流域等粮食核心产区的迫切需求,有针对性地对科技丰产能力建设进行部署。三是统筹安排科技丰产能力建设,既考虑制约我国粮食增产的品种、土肥、节水和机械装备等增产要素,也考虑粮食储运、流通、加工等重点环节。
2.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根本指导方针,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推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坚守耕地18亿亩红线,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用
途不变、质量改善;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监管体系,以建设促保护,探索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基本农田保护与管理水平;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升粮田质量,提高粮食增产潜力。[8]相应的战略措施,一是严格保护耕地。按照稳定和提高农业基础地位的要求,立足解决农村民生问题,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二是加强土地生态建设。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立足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统筹安排生态和生产用地,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空间,促进粮田可持续发展。三是提高耕地质量。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粮田质量;建设高标准粮田,提升粮田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加强系统监测。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提高耕地质量监测能力。
3.实施优势区域增产战略。坚持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品种、注重调出能力、兼顾区域平衡的原则,确定优势粮食产区增产任务。[9]重点扶持优势粮食产区,通过政策倾斜调动优势产区粮农种粮积极性、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提高适应优势产区的粮食科技研发水平和科研成果应用水平,切实提升优势产区的粮食增产能力。相应的战略措施,一是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提高商品粮调出能力。综合考虑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商品量、集中连片和水资源等因素,从13个粮食主产省(区)选出680个县(市、区、场)作为粮食生产核心区,提高其粮食生产能力,巩固并提升在国家商品粮源中的核心地位。[10]二是加强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提高区域自给能力。从晋、浙、闽、粤、桂、渝、贵、云、陕、甘、宁等11个非粮食主产省(区、市)选出120个粮食生产大县(市、区),充分挖掘粮食单产潜力,增强区域粮食供给能力。三是适度开发粮食生产后备资
源,加强国家粮食战略储备。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对宜农荒地优先安排骨干
水利工程建设,根据国内粮食供求状况,适时、适度进行后备土地资源开发。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解
决好粮食安全问题也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参考文献:
[1]邓大才.粮食安全的模型、类型与选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
[2]余振国,胡小平.我国粮食安全与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关系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3).
[3]王国敏,卢婷婷.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复杂矛盾[J].社会科学研究,2011,(5).[4]张全红.我国粮食总量安全现状分析与政策启示[J].农村经济,2011,(8).[5]高淑桃,任福全,王晓.我国粮食安全目标实现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理论探索,2010,(4).[6]曾靖,姜学勤.农民收入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研究[J].调研世界,2012,(3).[7]王兆华,褚庆全,王宏广.粮食安全视域下的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再认识[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8]龙方.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9]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关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4,(09).[10]居占杰.我国粮食安全的经济学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篇十七: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P> 新形势下明晰新“粮食安全观”作者:暂无来源:《粮食决策》2011年第1期
在新的形势和挑战下,中国正在逐步明晰一种新的“粮食安全观”,尽管它尚未被确切定义,但其内涵已初露端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徐小青日前表示,近些年政府采取的粮食安全保障政策和实践均能显示,一种新的粮食安全观正在中国形成,而且内涵在不断丰富。
2010年中国粮食总产实现50年来的首次“七连增”,并创下新的总产历史纪录、达5.46亿吨,这也是首次连续四年保持总产量5亿吨以上。
中国目前拥有粮食储备近2亿吨,远远高于粮食安全的警戒线。近10年来,中国粮食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
然而,这些并非意味着中国粮食安全“高枕无忧”。
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18亿亩耕地红线的守护,粮食安全体系中结构平衡矛盾的突显,自然灾害影响的加重,国际市场调剂余缺空间缩小趋势下的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等,都是中国今后“主要靠自己养活自己”的不可回避的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中国新的粮食安全观主要体现三大方面的转变。”
它们包括:由侧重国内粮食供需平衡转变到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由“调解余缺”为目的的被动粮食进口转变到以“结构平衡”为目的的对市场紧缺品种主动进口;由强调粮食生产环节的增收转变到涵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全粮食产业链效益提高。
中国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日前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粮食总量基本平衡,但品种和区域结构矛盾突出,投入品和劳动力价格也呈上涨趋势,越来越直接影响粮食种植的比较效益。危朝安表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粮食生产要在确保总量基本自给的同时,注重品种和区域结构平衡,重点确保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完全自给,并增加市场紧缺品种的生产和供应。目前,中国的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自给率保持在100%,但粳稻供求形势偏紧,大豆的供应缺口较大,玉米预料也将不再供过于求。
当前,中国的粮食需求总量在5.25亿吨左右。今后,主销区努力稳定粮食产量,产销平衡区力争稳定增产也是中国粮食安保政策的一个积极强化。
受访的粮食安全问题专家们认为,新的粮食安全观的基本原则是“立足国内,借力国际”,确保粮食基本自给,力争食用植物油自给率稳定在40%以上,棉糖基本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蔬菜实现稳定供应。
“但是,新的粮食安全观是以世界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强调世界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基础。”李国祥说。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摆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事务的重要位置。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7年颁布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
不久前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明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会议指出要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
2008年11月发布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2008-2020)》,从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目标和任务、政策和措施等方面做了系统而明确的规划。
在该规划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利用非粮食物资源、加强粮油国际合作、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完善粮食加工体系等,被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主要任务。
规划要求,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
量不低于18亿亩,其中谷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2.6亿亩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4亿吨以上,其中,稻谷、小麦保持自给,玉米保持基本自给;畜禽产品、水产品等重要品种基本自给。
徐小青说,其中许多内容都体现了新的粮食安全观,不过,它仍需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进行完善和补充。
“从规划到政策,从技术到投入,从市场到储备,一整套粮食安全观念和政策措施的目的都是动态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中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他说。
推荐访问: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内涵 粮食安全 完善
上一篇:对情商的认识3000字论文11篇
下一篇:社区党组织议事程序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