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13篇
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13篇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关于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方向分析[论文关键词]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发展方向[论文摘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医学院校的发展已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1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关于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方向分析"[论文关键词]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发展方向[论文摘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医学院校的发展已初见规模,为了克服体育院校办此专业的缺陷,凸显医学院校的特色,以满足社会需求,文章从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出发,以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能用体育的方法去解决人的健康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提出了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笔者就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谈以下几点体会。一、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现状2.课程设置。因该专业缘起于体育院校,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方面,招收的是普通理科生,并且他们的体育技能素质又较差,再加上大部分体育院校缺乏临床医学专业作支撑,导致在课程设置中基础课程偏多,而医学知识过于简单,特别是“在神经系统、骨关节、心血管、慢性疼痛等疾病的康复方法和手段,以及心理学方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就更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院校在医院实习的时间偏少,不能很好地适应运动康复的要求。3.教材建设。教材是规范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教材建设严重滞后,大多是使用临床医学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中的相关教材,在教学内容上难免造成不连贯性,影响教学质量。教材与培养目标不相匹配,就很难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4.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因所学课程大多为体育方面的知识,而大多数学生的愿望又是想成为康复治疗师,再加上目前社会上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了解和认识不足,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就业前景不尽如人意。总之,随着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发展,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不拓宽专业培养口径,不改变招生对象以及学位授予方式,不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则在医学院校的发展道路将举步维艰。二、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前景中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由此而带来的老年人身体锻炼和病后康复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此,学校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为培养社会所需的既懂医、又懂锻炼的复合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而努力。1.培养目标应与市场需求相统一。在现代生活方式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核心问题的背景下,体育运动在这类疾病防治上的重要作用已初显端倪,作为主要培养专门从事“体疗”人才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已成为社会紧缺专业。为此,医学院校应根据其独特的资源优势,灵活把握培养目标,既不能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混同于体育教育学专业,也不能将它类同于康复治疗学专业。应根据市场需求,认真探索体育与医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如何运用体育的方法解决人的健康问题”这一主线,制订培养方案,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市场需求。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业务培养重点应是:掌握体育、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各项基本的体育训练方法以及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学会运用运动处方解决人类健康问题,即在掌握医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运动量和运动形式来促进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的一系列积极变化,提高患者免疫能力。"2.凸显医学院校特色。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始建于体育院校,“落户”于医学院校,为了与体育院校互补,凸显医学院校运动康复的特色,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较好地从事保健康复工作的“体疗师”,应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要求,采取前期公共教学模块与后期专业分流的方式,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具体来说:第一,要将招生对象由“普通理科生”调整为“体育生”,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或理学学士学位。第二,在大一和大二期间,采取公共教学模块,让学生掌握体育学及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干课程除大学公共课外,应有系统解剖学、功能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基础医学概论、中医骨伤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心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创伤学、运动处方原理等课程。第三,在大三开始进行专业分流。一为“体育保健与康复”分流方向,主要是将学生培养成从事保健康复工作的“体疗师”,主干课程为医用物理、临床医学概论、医学影像学、康复评定等,授予其理学学士学位;二为“休闲体育”分流方向,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休闲体育发展所需的学术研究、技术指导以及教育、组织管理与策划的能力,主干课程为教育学、休闲体育概论、休闲体育社会学、休闲体育管理学以及体育技能实践系列课,授予其理学学士学位;三为“体育教育”分流方向,主要是将学生培养成懂得康复保健知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主干课程与师范院校的类同,授予其教育学学士学位。3.合理安排毕业实习。实习是学生即将工作前的一个培训阶段,为学生向职场转变做准备,非常重要。专业分流为“体育保健与康复”方向的学生,主要安排在医院康复科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6~8个月左右;专业分流为“休闲体育”方向的学生,主要安排在健身俱乐部或中学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2个月左右;专业分流为“体育教育”方向的学生,主要安排在中小学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2个月左右。所有分流方向的学生在第8学期返校后,针对实践中出现的知识和技能空白,有所侧重地进行补课。三、对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的建议为更好地促进、规范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深化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改革,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应组织专家编写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教材。把握人才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的培养方向及人才培养目标,在招生对象方面,应将普通理科生改为体育生,以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因普通理科生体育技能稍差,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浓。同时,要瞄准人才市场需求,加大宣传力度,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性,使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参考文献][2]李裕和,罗兴华,黄治官.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能力结构调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4).[3]朱晟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J].当代教育论坛,2005(3).
篇二: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公共课自然辩证法452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41512专业基础课体育保健学36非本专业可选修细胞与分子生物学36运动效果的生物学评价36专业课研究方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方向的专题研究136选修课病理生理学2415康复医学2415临床流行病学概要2415运动医务监督2415运动技术的解剖学分析2415运动生物力学数据处理2415人类遗传学2415推拿学2415组织化学2415现代生物学技术2415体适能评定与方法2415体育统计与spss软件应用48五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是培养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其内容可以是担任本科课程讲授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的论文设计工作批改作业答疑解难或组织课堂讨论等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2学年进行8周的教育实践实习成都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040301)成都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040301)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能在体育及相关部门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教学、科研及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是:1.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而精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4、热爱体育事业,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体育史5、体育管理9、体育新闻2、奥林匹克运动6、体育经济10、国际体育问题3、体育基本理论7、体育旅游4、运动心理学8、社会体育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3年。原则上用1.5学年时间完成课程学习,用0.5学年左右完成教学实习及其它任务,用不少于1学年时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应不少于40个学分,其中学位课为26学分(公共学位课12学分专业基础课6学分专业课8学分),选修课14
学分。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学位课程均为考试课程,考试成绩必须达76分以上(含76分)。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全部学位课程,且达到规定的学分。选修课在我院所开研究生课程中选修,可跨学科专业、跨课程类型任选,选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课程考核不及格者不予补考,必须重修或改修。
对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列入学生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
自然辩证法
学时学分
452413636363613616242424242424241624242.51.58222811.51.51.51.51.51.51.511.51.5
开课学期
211-21211-211111222223
备注
公共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外语体育学概论
专业基础课
体育史体育社会学
非本专业可选修
学位课程
专业课
研究方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方向的专题研究当代管理思想评介奥林匹克运动中外历史竞技运动概要体育管理实务形式逻辑学中外文化史专题问题经济学研究体育新闻编辑与评论体育广告策划与行销体育宣传学
五、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是培养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其内容可以是担任本科课程讲授、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的论文设计工作、批改作业,答疑解难或组织课堂讨论等,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2学年进行8周的教育实践、实习。
六、文献综述
硕士研究生在正式开题前,必须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一般在第3学期内),提交经导师批阅后的文献综述(不少于4000字)于研究生部学位
科,否则不得开题。
七、学位论文及有关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科学研究或实际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应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鼓励面向社会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选择应用型课题。1、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选题确定后,应于学院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开题报告(一般为每年的3月10日-4月20日)。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由所在系(所)负责,在教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须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3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参加。开题报告的内容和其他要求,须依据《成都体院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管理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若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或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须按上述要求重新进行开题报告。2、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撰写应严格按照《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执行。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须经导师签署意见、所在系(所)同意并报研究生部(院学位办)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
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进行。
八、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积极踊跃参加各种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参加各种学术讲座或学术会议不得少于10次(由导师签字确认后交研究生部学位科备案),否则不予答辩。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040302)成都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040302)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能在体育及相关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领域教学、科研及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是:1.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而精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现代教学方法与实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4、热爱体育事业,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运动性疲劳机制与恢复;2.运动与基因工程;3.运动与心血管系统;4.运动与内分泌;7.运动营养监测与评价;5.运动与健康促进;6.运动机能评定与应用;8.体质测量评价原理及应用;
9.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及诊断。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3年。原则上用1.5学年时间完成课程学习,用0.5学年完成教学实习及其它任务,用不少于1学年时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应不少于40个学分,其中学位课为26学分(公共学位课12学分专业基础课6学分专业课8学分),选修课14
学分。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学位课程均为考试课程,考试成绩必须达76分以上(含76分)。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全部学位课程,且达到规定的学分。选修课在我院所开研究生课程中
选修,可跨学科专业、跨课程类型任选,选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课程考核不及格者不予补考,必须重修或改修。对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列入学生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公共课学位课程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外语体育保健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运动效果的生物学评价研究方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方向的专题研究病理生理学康复医学临床流行病学概要运动医务监督选修课程选修课运动技术的解剖学分析运动生物力学数据处理人类遗传学推拿学组织化学现代生物学技术体适能评定与方法体育统计与SPSS软件应用13624242424242424242424244881.51.51.51.51.51.51.51.51.51.51.521-2111222222233学时4524136363636学分2.51.58222开课学期211-2212非本专业可选修备注
五、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是培养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其内容可以是担任本科课程讲授、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的论文设计工作、批改作业,答疑解难或组织课堂讨论等,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2学年进行8周的教育实践、实习。
六、文献综述
硕士研究生在正式开题前,必须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一般在第3学期内),提交经导师批阅后的文献综述(不少于4000字)于研究生部学位科,否则不得开题。
七、学位论文及有关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科学研究或实际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应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鼓励面向社会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选择应用型课题。1、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选题确定后,原则上应于学院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开题报告(一般为每年的3月10日-4月20日)特殊情况下,。经所属系、所和研究生部同意,可提前到上年的11月开题。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由所在系(所)负责,在教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须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3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参加。开题报告的内容和其他要求,须依据《成都体院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管理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若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或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须按上述要求重新进行开题报告。2、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撰写应严格按照《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执行。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须经导师签署意见经所在系(所)同意并报研究生部(院学位办)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进行。
八、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积极踊跃参加各种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参加各种学术讲座或学术会议不得少于10次(由导师签字确认后交研究生部学位科备案),否则不予答辩。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040303)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040303)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体育及相关部门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教学、科研及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是:1.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而精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现代教学方法与训练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4、热爱体育事业,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一般运动训练与竞赛理论2、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3、专项训练理论与方法4、全民健身理论与方法5、学校体育理论与方法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3年。原则上用1.5学年时间完成课程学习,用0.5学年完成教学实习及其它任务,用不少于1学年时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应不少于40个学分,其中学位课为26学分(公共学位课12学分专业基础课6学分专业课8学分),选修课14
学分。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学位课程均为考试课程,考试成绩必须达76分以上(含76分)。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全部学位课程,且达到规定的学分。选修课在我院所开研究生课程中选修,可跨学科专业、跨课程类型任选,选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
课程考核不及格者不予补考,必须重修或改修。对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列入学生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
自然辩证法
学时
45241363636361362424242424241616242448
学分
2.51.5822281.51.51.51.51.51.5111.51.52
开课学期
211-21121-211222222333
备注
公共课学位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外语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社会体育学研究方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方向的专题研究体育科研方法文献检索教育心理学
非本专业可选修
选修课程选修课
形式逻辑学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休闲体育学运动心理研究的前沿问题体能相关理论与训练实践体适能评定与方法高等体育教育原理与方法体育统计与spss软件应用
五、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是培养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其内容可以是担任本科课程讲授、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的论文设计工作、批改作业,答疑解难或组织课堂讨论等,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2学年进行8周的教育实践、实习。
六、文献综述
硕士研究生在正式开题前,必须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一般在
第3学期内),提交经导师批阅后的文献综述(不少于4000字)于研究生部学位科,否则不得开题。
七、学位论文及有关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科学研究或实际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应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鼓励面向社会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选择应用型课题。1、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选题确定后,应于学院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开题报告(一般为每年的3月10日-4月20日)。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由所在系、所负责,在教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须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3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参加。开题报告的内容和其他要求,须依据《成都体院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管理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若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或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须按上述要求重作开题报告。2、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撰写应严格按照《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执行。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须经导师签署意见,所在系(所)同意并报研究生部(院学位办)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进行。
八、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积极踊跃参加各种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参加各种学术讲座或学术会议不得少于10次(由导师签字确认后交研究生部学位科备案),否则不予答辩。
成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040304)成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040304)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体育及相关部门从事民族传统体育学教学、科研及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是:1.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而精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现代教学方法与训练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4、热爱体育事业,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武术套路理论与方法2、武术散打理论与方法3、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3年。原则上用1.5学年时间完成课程学习,用0.5学年完成教学实习及其它任务,用不少于1学年时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应不少于40个学分,其中学位课为26学分(公共学位课12学分专业基础课6学分专业课8学分),选修课14
学分。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学位课程均为考试课程,考试成绩必须达76分以上(含76分)。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全部学位课程,且达到规定的学分。选修课在我院所开研究生课程中选修,可跨学科专业、跨课程类型任选,选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课程考核不及格者不予补考,必须重修或改修。对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
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列入学生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
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
自然辩证法
学时
452413636363613624242424241624242448
学分
2.51.5822281.51.51.51.51.511.51.51.52
开课学期
211-21121-21122223233
备注
公共课学位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外语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社会体育学研究方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方向的专题研究体育科研方法文献检索
非本专业可选修
选修课程选修课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养生健身方法运动医务监督运动心理研究的前沿问题体适能评定与方法形式逻辑学高等体育教育原理与方法体育统计与spss软件应用
五、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是培养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其内容可以是担任本科课程讲授、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的论文设计工作、批改作业,答疑解难或组织课堂讨论等,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2学年进行8周的教育实践、实习。
六、文献综述
硕士研究生在正式开题前,必须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一般在第3学期内),提交经导师批阅后的文献综述(不少于4000字)于研究生部学位科,否则不得开题。
七、学位论文及有关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科学研究或实际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应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鼓励面向社会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选择应用型课题。1、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选题确定后,应于学院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开题报告(一般为每年的3月10日-4月20日)。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由所在系、所负责,在教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须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3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参加。开题报告的内容和有关要求,须依据《成都体院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管理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若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或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须按上述要求重新进行开题报告。2、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撰写应严格按照《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执行。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须经导师签署意见、所在系(所)同意并报研究生部(院学位办)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进行。
八、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积极踊跃参加各种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参加各种学术讲座或学术会议不得少于10次(由导师签字确认后交研究生部学位科备案),否则不予答辩。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专业(100216)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专业(100216)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求的运动医学专业教学、科研及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是:1.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而精深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4、热爱运动医学事业,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运动损伤防治;2.运动医务监督;3.运动与免疫;4.运动康复与健康;5.运动营养与代谢。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为3年。原则上用1.5学年时间完成课程学习,用0.5学年完成教学实践和临床实习及其它任务,用1学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应不少于42个学分,其中专业学位课为28学分(公共学位课12学分专业基础课8学分专业课8学分),选修
课14学分。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学位课程均为考试课程,考试成绩必须达76分以上(含76分)。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全部学位课程,且达到规定的学分。选修课在我院所开研究生课程中选修,可跨学科专业、跨课程类型任选,选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
课程考核不及格者不予补考,必须重修或改修。对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列入学生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
运动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运动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
自然辩证法
学时
4524136363636366472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48
学分
2.51.58222244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2
开课学期
211-211111211122222222233
备注
公共课学位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外语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与免疫局部解剖学本专业研究方法本专业研究专题病理生理学康复医学临床流行病学概要运动医务监督
非本专业可选修
选修课程选修课
运动技术的解剖学分析运动与兴奋剂运动与内分泌运动生物力学数据处理人类遗传学推拿学组织化学现代生物学技术体适能评定与方法体育统计与spss软件应用
五.教育实践、临床实习教育实践、
1、基本要求
具有较强的随队、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主要掌握本专业基本诊断、治疗技术、运动员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处理办法、危重病人抢救、运动员的营养、机能评定、医务监督、临床教学技能等。2、实习时间临床实习原则安排半年(24周),在第二学年上期结束后至第二学年下期进行。在学院附属体育医院和运动队进行。
六、文献综述
硕士研究生在正式开题前,必须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一般在第3学期内),提交经导师批阅后的文献综述(不少于4000字)于研究生部学位科,否则不得开题。
七、学位论文及有关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科学研究或实际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应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鼓励面向社会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选择应用型课题。1、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选题确定后,原则上应于学院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开题报告(一般为每年的3月10日-4月20日)特殊情况下,。经所属系、所和研究生部同意,可提前到上年的11月开题。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由所在系、所负责,在教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须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3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参加。开题报告的内容和其他要求,须依据《成都体院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管理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若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或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须按上述要求重新进行开题报告。2、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撰写应严格按照《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执行。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须经导师签署意见、所在系(所)同意并报研究生部(院学位办)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进行。
八、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积极踊跃参加各种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参加各种学术讲座或学术会议不得少于10次(由导师签字确认后交研究生部学位科备案),否则不予答辩。
成都体育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100602)成都体育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100602)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求的运动医学专业教学、科研及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是:1.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而精深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4、热爱运动医学事业,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中西医结合防治运动创伤;2.中西医结合防治骨伤科疾病;3.中西医结合防治运动性疾病;4.中西医结合康复与医疗保健;5.伤科方药应用的研究。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3年。原则上用1.5学年时间完成课程学习,用0.5学年完成教学实践和临床实习及其它任务,用1学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应不少于42个学分,学位课为28学分(公共学位课12学分专业基础课8学分专业课8学分),选修课14学
分。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学位课程均为考试课程,考试成绩必须达76分以上(含76分)。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全部学位课程,且达到规定的学分。选修课在我院所开研究生课程中
选修,可跨学科专业、跨课程类型任选,选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课程考核不及格者不予补考,必须重修或改修。对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列入学生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
自然辩证法
学时学分
45241362.51.58
开课学期
211-2
备注
公共课学位课专业基础课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外语
中医现代研究概论伤科中药与方剂骨科影象诊断学局部解剖学专业课
本专业研究方法本专业研究专题病理生理学康复医学临床流行病学概要运动医务监督
36363636
6472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48
2222
44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2
1111
1211122222222233非本专业可选修
选修课程选修课
运动技术的解剖学分析运动与兴奋剂运动与内分泌运动生物力学数据处理人类遗传学推拿学组织化学现代生物学技术体适能评定与方法体育统计与spss软件应用
五.教育实践、临床实习教育实践、
1、基本要求
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主要掌握本专业基本诊断、治疗技术、本学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处理办法、门诊处理、危重病人抢救、临床教学技能等。能对下级实习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2、实习时间原则上为24周,6个月,在第二学年上期结束后至第二学年下期进行。在学院附属体育医院和运动队进行
六、文献综述
硕士研究生在正式开题前,必须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一般在第3学期内),提交经导师批阅后的文献综述(不少于4000字)于研究生部学位科,否则不得开题。
七、学位论文及有关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科学研究或实际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应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鼓励面向社会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选择应用型课题。1、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选题确定后,原则上应于学院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开题报告(一般为每年的3月10日-4月20日)特殊情况下,。经所属系、所和研究生部同意,可提前到上年的11月开题。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由所在系、所负责,在教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须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3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参加。开题报告的内容和其他要求,须依据《成都体院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管理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若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或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须按上述要求重作开题报告。2、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撰写应严格按照《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执行。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须经导师签署意见、所在系(所)同意并报研究生部(院学位办)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进行。
八、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积极踊跃参加各种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参加各种学术讲座或学术会议不得少于10次(由导师签字确认后交研究生部学位科备案),否则不予答辩。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学专业050301)成都体育学院新闻学专业(050301)新闻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体育及相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是:1.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坚实的新闻传播基础理论和业务技能,熟悉体育运动有关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研究能力的应用性人才。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协作精神和较强的沟通能力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运用外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4、热爱新闻事业,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体育新闻理论与业务研究:主要研究体育新闻有关理论以及采、写、编、评、摄影、电视制作等业务的一般原理,探寻其规律及操作规范2、体育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研究体育传播、体育宣传等有关理论问题,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规律与操作特点。3、体育媒介营销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从体育与媒介关系的角度研究体育营销、推广、公关、广告、宣传、策划、新闻发言人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等。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3年。原则上用1.5学年时间完成课程学习,用0.5学年完成实习及其它任务,用不少于1学年时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应不少于40个学分,其中学位课为26学分(公共学位课12学分专业基础课6学分专业课8学分),选修课14
学分。1学分一般为16-18学时。学位课程均为考试课程,考试成绩必须达76分以上(含76分)。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全部学位课程,且达到规定的学分。选修课在我院所开研究生课程中
选修,可跨学科专业、跨课程类型任选,选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课程考核不及格者不予补考,必须重修或改修。对缺少新闻学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列入学生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名称
自然辩证法
学时
452413636363636363628161624242424
学分
2.51.582222222111.51.51.51.5
开课学期
211-21112211222311
备注
公共课学位课程专业课专业基础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外语新闻理论传播理论新闻采访与写作体育新闻学概论体育传播学概论体育媒介营销概论研究方向的专题研究
其它专业可选修
选修课程选修课
体育新闻编辑与评论电视理论与业务研究体育广告策划与行销体育宣传学奥林匹克运动竞技运动概要
五、实习实践
实习实践是培养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其内容可以是:一是利用假期赴新闻单位进行专业实习。二是研究生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或开发项目,参加有关学术会议或调研、收集资料等。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2学年第4学期进行一学期的实习实践。
六、文献综述
硕士研究生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在确定选题前(一般在第3学期内),提交经导师批阅后的文献综述(不少于4000字)于研究生部学位科,否则不得开题。
七、学位论文及有关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科学研究或实际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鼓励面向社会及体育事业、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选择应用性课题。1、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选题确定后,应于学院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开题报告(一般为每年的3月10日-4月20日)。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由所在系、所负责,在教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须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3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参加。开题报告的内容和其他要求,须依据《成都体院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管理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若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或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须按上述要求重作开题报告。2、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撰写应严格按照《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执行。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须经导师签署意见、所在系(所)同意并报研究生部(院学位办)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进行。
八、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及学术论文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及与学术会议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积极踊跃参加各种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参加各种学术讲座或学术会议不得少于10次(由导师签字确认后交研究生部学位科备案),并要求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否则不予答辩。
篇三: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新祥旭考研:十年专注考研一对一辅导招生院系
体育与健康学院
招生专业(专业代码)
运动人体科学(040302)
招生人数
全日制:12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人体机能评定02(全日制)运动适应的生物学机制03(全日制)体育运动和身心健康04(全日制)运动和适应05(全日制)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与影响因素的研究06(全日制)运动适应与线粒体调控07(全日制)运动与健康08(全日制)运动与健康促进的机理机制研究09(全日制)抑郁症的运动干预10(全日制)锻炼的身心效益与机制11(全日制)运动与物质代谢调节12(全日制)运动与能量代谢稳态的调控13(全日制)运动与脑可塑性14(全日制)运动认知神经科学15(全日制)运动整合生理学研究16(全日制)心血管健康与运动干预17(全日制)骨代谢与运动干预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47体育学基础④--无
初试范围
647体育学基础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肌肉活动,运动的生理支持系统,体育锻炼与运动训练的生理学,不同人群与运动。体育心理学概述,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运动兴趣,运动动机,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运动归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与康复,注意与运动表现,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心理技能训练,运动中的行为干预,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体育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体育运动中的领导行为,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运动技能学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
复试范围
1.运动生物化学(笔试),参考书目:《运动生物化学》(第2版)张蕴琨、丁树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专业综合能力(面试)(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实验技能)。3.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
体育与健康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简介概况本专业在岗导师10人,包括教授9人,副教授1人,其中博导8人。研究方向主要有人体机能评定、运动适应与线粒体调控、运动和适应、运动与健康、体育运动和身心健康、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与影响因素的研究、运动与健康促进的机理机制研究、抑郁症的运动干预、锻炼的身心效益与机制、运动适应与神经元兴奋性调节、运动控制机制的仿真模拟研究、运动与脑可塑性、运动认知神经科学、运动适应的生物学机制等。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细胞生物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心理生理学研究进展、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物化学研究进展、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专业外语、学术前沿专题讲座、体育统计、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等。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体育理论素养、了解国内外有关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掌握体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科研能力、有较强的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专业文献、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高层次体育教学和科研人才。主要研究方向01人体机能评定02运动适应与线粒体调控03运动和适应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04运动与健康05体育运动和身心健康06运动性疲劳的机制、恢复过程07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与影响因素的研究08运动与健康促进的机理机制研究09抑郁症的运动干预10锻炼的身心效益与机制11运动适应与神经元兴奋性调节12运动控制机制的仿真模拟研究13运动与脑可塑性14运动认知神经科学15运动适应的生物学机制主要导师【适用2018年招生】季浏李世昌卢健尹小俭徐波丁树哲刘微娜陈彩珍李琳
专业课程细胞生物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心理生理学研究进展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物化学研究进展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专业外语学术前沿专题讲座体育统计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去向本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在大中小学和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篇四: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运动人体科学一、专业介绍1、概述:
运动人体科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机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群,它是适应社会对健康的需求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而产生的运动与医学交叉的新型学科,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保健康复及运动医学等学科。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备良好的人体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是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及康复指导的专门高级人才。2、研究方向:
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01运动解剖学,02运动生理学,03体育保健学,04运动生物化学,05运动生物力学,06体育统计与测量。(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和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从事科学研究所属的实验技能和方法,具有从事本专业为教学、训练、健身等实际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具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进
行中英文文字及数据处理,网上信息检索、查询及学术交流的能力,初步掌握计算机编程知识。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02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解剖学(注:各大院校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5、与之相近的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6、课程设置:(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
该学科的必修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外国语、体育学原理、体育教学论(必选)、现代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运动生理学、运动技术技能教学与训练(必选)、应用数理基础(必选)、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运动生理学研究方法(运动生理学方向必选)、电生理技术(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方向必选)、运动创伤及检测方法(运动医学方向)、运动营养学(运动医学方向)、运动系统的生物力学基础(运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应用数理基础2(运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大强度训练基础概论(运动生理学方向必选)、药物滥用及其控制(运动医学方向必选)、健康心理学、细胞生物学、非运动创伤医学(运动医学方法)。二、就业前景
运动人体科学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运动人体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发达国家,这一专业无论是培养人才的机构,还是研究领域都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并且具有广泛的就业口径。目前在我国从事这一学科研究的专业人才还很少,从1990年至今,拥有该专业的院校全国仅达36所。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本应越来越大。但从全国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该专业的就业率不很乐观。主要是因为目前人们对其了解认识都还不够,但随着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全民健身必然成为新世纪的一大主题。
近年来,各种大大小小的俱乐部,健身中心也都应运而生。但是,健身者要取得理想的健身效果,还需要根据体质状况和健身目的选取合适的运动内容、形式,而对于多数减肥者来说,还需要一定的饮食指导。另外,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老年人体质也成为当务之急,这就需要在体质监测的基础上开启运动处方来使老年人口的体育锻炼更加科学化。因而,各健身中心配备具有专门知识的健康指导就是必不可少的。而以目前状况来看,各健身中心健身设备先进完备,健身教练也不少,健康指导却十分缺乏。因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将得到改善。三、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主要为教学单位、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保健康复和健身俱乐部、体育器材公司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
教学、科学研究,以及指导运动训练、保健康复和全民健身、器械推广等工作。四、推荐院校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全国招生较强的招生单位有: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
篇五: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X围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素质、具备高中文化水平的各级各类运动员,特别是优秀运动员的后备人才.<二>业务X围本专业面向专业运动队、社会优秀运动队和需要高水平运动员的工、矿、企事业单位.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要求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和拼搏向上的精神.
<二>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基本掌握中等学校学生应具备的文化、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三>具有较高水平的专项运动技能和从事竞技体育运动的能力.<四>具有一定的组织体育活动和指导专项运动技术训练的能力.<五>掌握主修项目的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以与其他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六>掌握主修项目的裁判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达到国家三级裁判员水平.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本专业的课程可分为文化基础课程和主干专业课程两大类.<一>文化基础课程<必修>1.德育<176学时><1>哲学基础知识<48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与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
1/32
.
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64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打下基础.<3>法律基础知识<32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与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4>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2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X以与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2.语文<285学时>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3.数学<285学时>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与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4.英语<285学时>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与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5.计算机应用基础<150学时>
2/32
.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6.综合文科<136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历史、地理与人口、环境、资源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基本掌握观察社会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7.综合理科<136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的基本内容,了解力、热、光、声、电和生活、生产中常见的有机物与无机物,生命的本质和运动以与生命与环境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科学地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二>主干专业课程<必修>1.运动人体科学概论<68学时>学生通过对人体形态、结构、功能的学习,了解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从而掌握科学运动训练的方法,找到提高自身运动训练效率的最佳途径.掌握人体形态、结构和各器官系统生理机能,以与体育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2.运动心理学基础<51学时>从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入手施教,使学生了解运动心理的变化过程与在体育训练、竞赛中的作用,从而初步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提高竞技应变能力.同时,本科目也是运动员由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的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程.3.社会体育学基础<51学时>了解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与社会进步对体育的要求,进一步了解社会不同群体、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对体育的不同需求.了解社会体育的活动方式、组织方法和场地、器材、设施的要求与体育与娱乐活动结合的特点.了解作为大文化一部分的社会体育的社会功能、动作规律和作为一名社会体育工作者必需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4.运动训练学基础<51学时>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的科学,是在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并归纳而上升为理论的学科,它吸收和反映了国内外运动训练基本理论与相关学科的新的研究成果.本学科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归纳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学生通过学习,应了解运动训练的过程、规律、并能将其运用到训练实践中.5.专项训练<1710学时>专项训练包括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摔跤、柔道、击剑、举重等项目,学生应选修其中一项.本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以实践课为主.通过理论学习和训练实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体育事业拼搏、奉献的精神;并使学生获得在本专项上继续发展的良好的身体素质与掌握本专项的基本理论知识.经过三年学习,学生应达到要求等级以上的运动员水平<各项目的具体等级要求另定>.
篇六: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2016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运动训练专业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一命题指导思想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学业水平考试遵照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建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的意见试行苏教职201436号关于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教职20157号要求以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为主要考查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对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同时兼顾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016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运动训练专业《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
一、命题指导思想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学业水平考试,遵照江苏省
教育厅《关于建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的意见(试行)》(苏
教职[2014]36号)、《关于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方
案>的通知》(苏教职[2015]7号)要求,以《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标准》为依
据,以《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
本方法为主要考查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对《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基本概念和
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同时兼顾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要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
区分度。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范围
本课程考试范围包括十二个主要知识点,注重考查学生对运动人体科学概论
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度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安
排如下:
序号
主要知识点
1
绪论
2
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3
运动系统
4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
5
氧运输系统
6
运动与营养
7
身体素质
8
运动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9
年龄、性别、环境与运动
10
功能检查与评价
11
按摩
12
运动伤病的防治
(二)考试能力要求
1.了解(A)要求对某一概念、知识内容,能够准确再认、再现,即知道“是
什么”。相应的行为动词:了解、认识、知道。2.理解(B)要求对某一概念、知识内容,在了解基础上,能够深刻领会相
关知识、原理、方法,并藉此解释、分析现象,辨明正误,即明白“为什么”。相应的行为动词:理解、熟悉、领会。
3.掌握(C)要求能够灵活运用相关原理、法则和方法,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即清楚“怎么办”。相应的行为动词:掌握、应用、运用。
(三)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了解A理解B掌握C)
考试内容
绪论
运动人体可科学概述人体化学组成
人体基本组成
人体功能活动概述
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运动系统
物质与能量代谢概述
人体运动的能量供应
骨
关节
肌肉
考试要求
说明
了解《运动人体科学概论》的意义、目的
任务基本内容;了解蛋白质、糖类、脂、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主要功能;了解稳A/C
态、反应、适应的概念;掌握细胞的组成、
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掌握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了解运动时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特
点;了解酶的特点及运动中三大供能系统
A/B活动的关系。理解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
概念及三个阶段;理解三大能源物质在体
内分解代谢的过程。
了解骨的主要构造和功能、人体运动主要
骨骼的位置和名称。了解关节的主要构造
和辅助构造、人体运动主要关节的位置和
名称了解肌肉的大体构造、肌肉的物理和
生理特性;了解体育运动对骨、关节、肌A/C
肉的影响;掌握少年骨的特点及训练中应
注意的问题;掌握关节的运动及影响关节
运动幅度的因素;掌握少年关节的特点及
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掌握少年肌肉的特
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神经神经系统及其整合和内功能
了解神经系统的作用及组成;了解反射弧A/C
的组成和牵张反射;了解生长激素、甲状
分泌系统
脑的高级系统功能与运动技能学习
内分泌系统
血液
氧运输系统
呼吸血液循环
运动对氧运输系统的影响
运动与营养
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儿童少年营养运动的营养要求
力量素质
身体素质
耐力素质速度素质
柔韧和灵敏素质
运动赛前状态与准备活中人动
腺激素、肾上腺激素、胰岛激素和睾酮的作用。掌握少年神经系统的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掌握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和建立条件反射的条件。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和促进运动技能形成及发展的因素。了解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心脏的生理特性、血管的机能以及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肺活量、无效腔、摄氧晕、氧债概念和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A/C了解血液的理化特性。掌握少年心血管系统的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掌握少年呼吸系统的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运动时合理的呼吸方法;掌握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掌握消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营养素的种类、营养的重要意义、少年的膳食要C求、体育运动对消化机能的影响;掌握运动员对营养和膳食的要求、比赛期的营养和运动与饮水。了解五项身体素质的概念及其分类;了解决定速度快慢的生理学基础;了解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了解灵敏素A/B质和柔韧素质的影响因素,理解肌肉力量训练的原则;理解速度障碍的概念和突破方法。掌握少年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C灵敏素质和柔韧素质发育特点;掌握决定力量大小的生理学基础。了解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影响因素;了A/C解准备活动的作用和分类;了解影响进入
体机能变化规律
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
运动性疲劳
工作状态的因素;了解恢复过程的阶段性;了解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分类和产生机制;掌握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的定义、特点;掌握判断疲劳、消除疲劳和调整赛前
身体机能恢复
状态的方法;掌握准备活动的作用;掌握应对“极点”的方法。
年龄年龄、
性别、
环境性别与运
动环境
了解生长发育和概念和年龄分期;了解头尾律和向心律;了解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了解男、女的形态结构差异和力量、耐力的差异;了解人体在水环境中体温调节的A/C四个阶段;了解体温测量方法和冷习服、热习服、高原习服的概念;了解高原比赛对部分运动项目的影响。掌握女子经期体育卫生;掌握少年一般体育卫生要求;
了解兴奋剂的概念和危害以及含兴奋剂成
体格检查
分的常用药物。了解无氧阈、基础脉搏、
兴奋剂的概念;了解兴奋剂的种类、作用
以及危害;
功能检查与评
机能检查与评定
了解一次负荷试验和五次肺活量试验,了解并掌握台阶试验的检查和评定方法;掌A/C握人体形态测量方法和常用指标;掌握运
价
动员身体机能状况评定的常用指标;掌握
使用脉搏进行医务监督的方法;掌握体育
运动员医务监督
活动的禁忌症和自我监督的内容与方法;
掌握比赛期问的医务监督。
掌握抵制兴奋剂的方法。
运动按摩的作用与
了解运动按摩的作用并理解其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按摩保健按摩
了解运动按摩的一般手法;了解取穴方法。A/C
掌握按摩常用穴位。掌握按摩在运动中的
治疗按摩
应用。
运动伤病的防治
运动性疾病
了解过度紧张、晕厥、运动性贫血、运动中腹痛、肌肉痉挛、中暑、冻伤的病因和A/C征象;了解出血的分类和特点;了解骨折的临时固定、脱臼急救和溺水急救;了解
运动损伤及其预防
三、试卷结构(一)题型及比例
冷疗法、热疗法的适用范围;掌握止血法、绷带包扎法;掌握运动性疾病的处理和预防方法。掌握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原则掌握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及伤后锻炼应注意的问题。
题型
小题数量、分值、答题要求
比例
25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
单项选择题
50%
选出1个正确的答案。
5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
多项选择题选出2个或2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多选、错选、漏选10%均不得分。
20小题,每小题1分。你认为正确的选择“正确”或
判断题
40%
“A”,错误的选择“错误”或“B”。
(二)难易题比例全卷试题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三个等级,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占分比例约为7:2:1。
(三)内容比例
主要知识点
试卷内容比例
绪论
约5%
物质与能量代谢
约5%
运动系统
约5%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
约5%
氧运输系统
约10%
运动与营养
约10%
身体素质
约15%
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约10%
年龄、性别、环境与运动
约5%
功能检查与评价
约15%
按摩
约5%
运动伤病的防治
约10%
四、考试形式和时间(一)考试形式闭卷、上机考试
(二)考试时间30分钟(三)试卷满分值
50分五、典型题示例(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
1.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为1---3小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动与营养相关知识点。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要求为A。
【答案】错误2.五次肺活量试验,即让受试者连续测量五次肺活量,每次间隔15秒(吹气时间在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功能检查与评价相关知识点。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考试能力要求为C。
【答案】正确
3.赛前准备活动持续时间越长,活动量越大,越有助于取得好成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动人体机能变化规律相关知识点。本题属于较难题。考试能力要求为B。
【答案】错误(二)单选题(每题1分)1.身体素质的基础是:()
A.力量素质
B.速度素质
C.耐力素质
D.柔韧素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身体素质知识点。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要求为
B。
【答案】A
2.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应急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A.冷敷
B.热敷
C.按摩
)D.理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动伤病的防治知识点。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考试能力要求为C。
【答案】A
3.、肌肉的粘滞性与
有关:()
A.练习环境的温度B.练习环境的湿度C.练习强度D.练习力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动系统肌肉知识点。本题属于较难题。考试能力要
求为B。
【答案】A
(三)多选题(每题2分)
1.骨的功能有:()
A.运动功能
B.支持功能
C.保护功能
D.造血功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动系统骨知识点。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要求
为A。
【答案】ABCD
2.属于等渗溶液的是:()
A.纯净水B.0.9%的NaCL溶液C.5%的葡萄糖溶液D.弱碱性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氧运输系统知识点。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考试能力
要求为A。
【答案】BC
3.属于体育运动禁忌症的是:()
A.流行性感冒B300度近视眼C.严重贫血D.健康女子月经期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动伤病的防治知识点。本题属于较难题。考试能力
要求为B。
【答案】AC
篇七: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中美两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李铁;马业康【摘要】对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揭示其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设置的不同特点,为我国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及相关专业设置及改革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体育研究与教育》【年(卷),期】2010(025)001【总页数】7页(P85-91)【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作者】李铁;马业康【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7.4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需通过相应的课程体系来实现,而课程体系的制定应该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培养目标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一定时期内进行调整和更新。自1999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确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后,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形态发生的巨大变化,社会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本文就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与美国大学运动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发现其不同及共性,为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上海体育学院是国内一流体育院校,始终围绕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上海经济发展办学,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近年来积极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并于2008年出台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是美国一流大学,2008年全美综合排名第48位[1]。运动科学专业属于人类发展中心下设的运动机能学系。本文选取了与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最为相近的运动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以上两所大学的相近专业,对其教学计划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比课程设置的结构及设置的基本思路。2.1专业设置我国大学本科专业的设置经历了多次修订,1999年教育部修订的专业目录中,体育学包含在教育学科下,包含5个专业(Major),运动人体科学是其中之一。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设置则只有一个,即运动机能学(Kinesiology),而其余的运动训练、健康指导、运动科学、体育教师教育都只是包含在运动机能学专业(Major)内的研究方向(Option)。对专业范围的定位不同,就会造成培养目标的不同,影响专业的课程设置。2.2培养目标2.2.1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培养目标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8)的培养目标与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所提出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但内容更为丰富。即“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体育保健康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研究、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运用体育康复手段进行临床治疗的基本能力,能在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教学单位、医院、福利院、疗养院和健康俱乐部等部门,主要从事运动健康促进指导、临床康复体疗指导、运动伤害防护、运动保健与营养指导工作的应用性较强的高级专门人才[2]”。
2.2.2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机能学专业培养目标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科学专业是综合各学科的知识,利用运动手段进行诊断、康复或者是理论研究。课程的设置是帮助本科毕业生在生物医学和健康相关领域有一个广阔的职业生涯。同样本专业可以为愿意攻读健康专业研究生提供准备。在校生同样可以通过选择主干课,完成学业达到要求进入自然科学学科的高级学习和各种职业领域,如:物理治疗、心脏复苏、助理内科医生等[3]。本研究将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任意选修课、实践环节五个部分进行比较。3.1教学计划的总体比较3.1.1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教学计划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计划(2008)中列出,修满182个学分方能毕业,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课程类别由必修课程、限制选修课程、任意选修课程、实践环节四个部分组成。必修课程包含公共教育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共计1632学时,104学分。限制选修课程设置了公共教育课程、本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要求选够680学时,39学分。任意选修课包含学科和术科,选够288学时,16学分。实践环节包括毕业论文、实习(见习)、军训、公益劳动及社会实践、体育俱乐部与早操,均没有课堂学时,需要在规定的学期内完成,共计21学分。3.1.2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机能学专业教学计划纲要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得任何专业的学士学位,均需按照表2的要求完成学业,并获得120个以上的学分。课程设置包括通识教育45个学分,第一学年研讨会、美国文化与国际文化、课程综述、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其中课程设置部分交叉。通识教育课程有15~21个学分包含在专业必修课中,第一学年研讨会包含在选修课和通识教育课程中,美国文化与国际文化包含在选修课、通识教育以及专业必修课中,课程综述包含在专业必修课中。
总学分为182个学分,但是其中21个学分是实践活动组成,不占用课堂教学时数。从课程学分要求角度来说,上海体育学院要求的学分为161分,高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20%,但是从课程设置的数量来看,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需要完成的课程门数比例高出60%以上。从学分的定义来看,上海体育学院每门课程对应的学分折算的教学时数较少,课程设置中37门必修课有18门学时在32学时及以下,7门课为48学时,60学时以上的课程12门,其中计算机、英语、大学语文、体育与健康就占了8门,专业课只有4门。课程门数较多,但是教学时数普遍偏少,对课程无法深入学习,学习面广泛,但是学业在这么少的教学时数下很难精益求精。上海体育学院每门课程包含的学分约为2.2个,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每门课包含的学分为3个。国内大学每学时为50分钟,约16个学时为1个学分。美国大学每周1小时,连续18周的课程计为1个学分。单纯比较数据,美国学生的课堂教学可谓轻松,但实际不然,美国学生的成绩由出勤、课堂提问、作业、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组成。获得学分后还要折算成GPA,不同的学校对不同的专业和课程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低于学校的规定,会造成留级或影响其课程的选择。留级意味着要多付出学费。基础课程不通过,会造成后续的选修课不能按选课计划正常进行[4]。美国大学实施学分制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已经非常成熟。相同的学分表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付出相同的努力。我国自1978年开始部分高校进行由学年制到学分制的教学改革。由于受到思想观念、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学分制的改革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5]。绝大多数还是以课堂教学时数来转换学分。不同专业的课程要求导致不同专业的教学时数有很大差别。国内鲜有能将所有专业课时要求与学分统一的高校,体育学院也不例外。3.2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是指在本科课程中,所有专业学生均需要学习的课程。体现了高等教
育最基本的教育目标,人才培养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要求。上海体育学院公共基础课程名称为公共教育课程。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公共基础课程称为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3.2.1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公共教育课程上海体育学院的公共基础课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个部分(见表5)。必修课共计760学时,44.5个学分,选修课开设了7门,要求在其中选够160学时,10个学分。必修课与我国高等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没有区别,但根据体育学院的特色,增加了体育运动概论、游泳、体育与健康(1)(2)共计4门带有体育院校特征的基础课。为保证在总学时不能增加的情况下,还要完成教学内容,各门课程的教学时数及所对应的学分均有所下降。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均只有16个学时,各占1个学分。而体育与健康(1)、(2)有120学时,5个学分。同时英语开设4个学期,共计80学时,20个学分。而教育学没有被列为必修课,只放在公共基础课的选修课部分,对完成4年学业获得教育学学士的学生来说,会出现没有学过教育学的情况。对公共基础课来说,课程主要偏向思想政治、外语。从课程设置来看作为母语的大学语文只有4学分,所占比例非常小。从社会职业需求来看,不论公务员考试还是企业用人要求,文字能力却是必不可少的。作为高等学校在注重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目前对于外语能力的评价手段种类繁多,从书面、口语、翻译各个角度,涵盖各个年龄层次。而对汉语只有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汉语水平考试两种,受众面也非常有限。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教育部语言应用司已经从2008年开始,着手建立汉语语言文字能力立体化测试评价体系,主要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汉字书写、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将针对大、中、小学不同人群设计测评内容和标准。
基础课中没有设置自然科学的课程。在专业课程中7个专业会涉及,但是对于何种课程应该属于自然科学,并成为各个专业学生均能接受的,在课程设置中没有具体体现。基础课设置出现了严重的文科比例大于理科比例的现象。3.2.2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通识课程在美国大学,经过四十多年的大学教育改革,基础课程已经被通识课程替代。如表6所示,学士学位的通识课程主要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技能(Skills)、知识领域(KnowledgeDomains)、附加要求(AdditionalRequirements)。其中技能要求写作/口语9个学分,量化(数理逻辑)6个学分,一共15个学分。知识领域的30个学分分布在健康与身体活动(GHA)3个学分,自然科学(GN)9个学分,艺术(GA)6个学分,人文学科(GH)6个学分,社会与行为科学(GS)6个学分。附加要求包括的内容有:第一学年的研讨会、美国文化和国际文化,以及课程要求的写作,根据选择的课程不同学分会有变化,但是要求至少修满10个学分。除此以外还有15~21个学分在专业必修课中与通识教育课重叠,要求运动科学专业学生必须选择[6]。从上述表格来看,通识教育是对全校一年级学生设置,其课程的设置具有唯一性,即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所接受的课程内容是相同的,不会因为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别。从实际情况来看,每个系都要承担部分通识教育的课程,每门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英语是美国的官方语言,大学设置的写作和口语也是指英语,共9学分。体现美国大学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视程度。量化(数理逻辑)6个学分,在语言和逻辑中,量化是指定一个谓词的有效性的广度的构造,就是说指定谓词在一定范围的事物上成立的程度。自然科学9个学分,是作为基础课程出现。从上述的教育目标我们可以看到,包含在通识教育结构中的课程已经与全部的教育经验融为一体。这些课程会和专业或是个人兴趣相关。学生被鼓励去选择那些和他
们的目标和既得利益相关的课程。学习计划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与指导老师共同完成,这不仅是理解通识教育要求的任务,还要确保选择的课程符合学生专业的要求。美国人眼中的大学功能是教学、科研、服务。大学实施的教育应是职业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本科教育目标以实现通识教育为目的。大学提供的课程旨在传授通才和发展通才智力的课程,学科通识教育课程有别于专业性的、职业性的课程。美国的通识教育课程就是根据不同阶段对大学目标的不同理解而进行的。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是一种在大学本科教育中提供给学生一定程度的知识以培养具有综合判断能力人才的教育培养方式。它融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为一体,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专业能力的养成[7]。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计划”中都提出要加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工作。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提倡人文学科的同时,一定要处理好其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关系,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不妨学一学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做法。要协调好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技术学科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2008年5月11日,由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发起举办的“面对时代挑战的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大学通识教育论坛”在复旦大学隆重开幕。来自大陆和香港地区46所高校的校长和知名学者对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如何发挥传承中华文化的作用、如何理解大学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进行了交流,并共同呼吁,我国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应当在本科教育阶段大力发展通识教育,并以此作为发展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助推器。3.3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是指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础课程,它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实验)。
3.3.1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本学科专业基础课程选修课及跨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三类。具体课程设置见表7、表8。除表7、表8所列课程以外,还需要在田径、篮球、网球等10门跨学科选修课程中选择168学时,获得7个学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体育院系不同专业因入学前学生基础不同,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文化水平相差巨大,所以相同的课程对应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要求,掌握内容及课时安排也不尽相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基础课必修课部分课程设置备注是属于学科课程,即在内容和深度上和术科课程相区别。必修课程中设置的课程专业性非常强,课程设置中虽然也列出了人文、教育、心理、社会等内容的课程,但教学时数均为16或32学时,对应的学分为1或2,并且都放在选修课程类别内。体现出计划制定者对专业基础课程结构的定位。3.3.2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科学专业基础课程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运动科学专业只是一个研究方向,其专业基础课程实际是运动机能学专业所有研究方向共同学习的。专业基础课是指主修(MAJOR)运动机能学系的学生都必须选择的课程,一共31学分。不论学习的方向(OPTIONS)均需要完成表9的课程。在表9中我们可以看到,其设置的课程为:运动机能学概论、人体解剖学、运动行为心理学、内涵、道德与运动、运动心理学、运动控制神经学、生物力学、生理学概论(GN)、身体活动:历史与文化(US;IL)、营养学基本原理(GHA)。有三门课程名称后面均有通识教育课程的备注。即生物学概论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身体活动:历史与文化是属于美国文化和国际文化的,营养学基本原理是属于健康与身体活动的。这三门课获得的学分可以与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学分共用。课程共10门,完成后,为学生进入专业方向(Option)学习打下基础。课程中不仅包括了运动人体的
基础知识,还包括了文化、哲学、心理、营养等内容,体现了在基础学习阶段不过分强调专业方向的内容,使运动机能专业的学生能有共同的基础知识。从课程设置来看,必修课的设置内容均是基础课程。这里的课程均有唯一的课程代码,即全部运动机能学系的学生均需完成这些课程。从另外的角度来说,也不存在同一门课程有不同要求的情况出现。这说明在运动机能学系中所有专业方向的学生学习能力应该基本相同。3.4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指在专业研究方向上设立的课程,是建立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之上。3.4.1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程448学时,28学分,选修课程为选够192学时,12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表10、表11。专业课必修课程设置中,运动医学类课程占80%,主要包括,医务监督、损伤、营养、康复等内容。选修课程中共设11门课程,可以任意选择。3.4.2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机能学院各专业方向专业课除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课程外,专业方向(Option)课程的各个研究方向学分分配大体一致,总计63学分。如表12所示:专业方向必修课36个学分,附加课程18个学分,基础课程与相关领域9学分。从总学分分配来看,专业课的学分占全部学分的一半左右。3.4.2.1必修课必修课是36个学分,生物学-基本概念与多样性(4),生理学实验(1),化学原理一(3),化学实验(1),化学原理二(3),本专业职业生涯研究报告(1),物理学一(4),物理学二(4),心理学(3),统计学(4),领导能力实习(1),专业实习(6)。这些课程对运动科学方向的学生来说,没有可选择性,必须要全部完成。从课程设置来看化学与物理两门课就占了15个学分,比重超过必修课的40%,占总学分接近八分之一。此专业对学生的理科基础要求非常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应
的课程代码显示选择的课程与理科专业学生的课程完全相同,不存在专门为运动科学专业学生设置的物理、化学课程。3.4.2.2附加课程附加课程要求18个学分,这其中分为2项要求,第一,数学必须选择3个学分;第二,在课程代码以4开头的运动专业课程中选择15个学分的课程。有专门的课程列表。但这些课程的选择全部都有相应的要求,符合这些要求才能选择这门课程。如课程代码为运动机能(KINES)402的特殊儿童体育活动这门课就需要在特殊教育获得6个学分才能选择。课程代码为运动机能(KINES)440的体育与哲学这门课的选择条件是必须通过体育道德与内涵这门课,或者在哲学方面获得3个学分。每门课均是如此。课程选择的设置有其深层的含义,这样确保在统一的基础之上,每个学生的知识都能有一个主线进行串联,即对一门课程有深入的了解,不至于出现掌握多门课程而没有深入的认识。3.4.2.3基础课与相关领域9个学分这9个学分与导师共同商讨,学习时间可以安排在8个学期都行。同样,课程的选择也是有限定范围的。所限定的范围内共有50门左右的课程,包含的课程有数学、生物、化学、物理、心理、哲学、历史等。所列的课程中同样体现了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所有基础课程在进行选择时都有前提条件,即选择该课程之前必须完成必要的课程。3.5任意选修课3.5.1上海体育学院任意选修课上海体育学院的任意选修课,要求在全校公选课程范围内选够288学时,18个学分。如果在限制选修课中选择了多出要求的学分,可以计入任意选修课中。3.5.2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选修课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选修课要求的学分只有2个,原因在于在每个课程类别中预先设定的学分已经基本达到获得学士学位的要求。3.6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在上海体育学院的课程中设置的类别较多,与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及体育院校的特色密不可分。实习安排在第四学年,第四学年没有课堂教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实践活动分在三个学期中进行,分别是职业生涯研究、领导能力实习、研究领域实习。三部分层级递进,如无前一阶段成绩,则不能进行后续选课。不同的大学,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培养方向,但归根结底都应该围绕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为中心,由此来确定教学计划的制定及课程的设置。应认真研究当前社会形态下,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相关人才有何种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培养对口人才。
【相关文献】
[1]U.S.News&WorldReport,America’sBestColleges2009PrinterEdition,August21,2008.[2]上海体育学院教务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教学计划[Z].2008年3月.[3]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机能学学士学位教学计划夏季学期修订版[Z].2006.[4]别敦荣.美国大学教育观察[J].中国大学教育,2002(12).[5]苗玉凤,田东平.美国学分制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因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2).[6]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通识教育说明[Z].2008.[7]李成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18~121.
篇八: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稿)(2004年9月开始试行)一、培养目标与要求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及有关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开拓进取,具有为人民服务和振兴祖国体育事业的献身精神;2、勤奋学习,严谨治学。具有较扎实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学术倾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以及担任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4、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具备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解决专业学习、工作及研究中的文字处理、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问题的能力;5、了解体育知识,至少熟悉1项运动项目;6、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二、研究方向1大众健身与体育康复2、运动训练的生物学理论与实践
3、运动技术动作分析、诊断与优化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四、课程设置与学分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非学位课程为选修课。研究生至少修满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6学分(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基础课至少8学分,专业课至少8学分),非学位课至少8学分。(选修课一般16学时为1学分)补修课程:(补修课不记学分)1、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2门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2、非体育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体育社会学》和《体育运动技术实践》;3、如既是同等学力,又是非体育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体育运动技术实践》及大学本科的3门主干课程。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公自然辩证法概论共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课英语(日语)
学
运动人体科学理论专题介绍
运动解剖学
高级运动生理学
位专
运动生物化学
业
体育保健学
基
运动生物力学
课础组织学
课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运动与营养
学时学分
32
2
32
2
192
6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咼级头验技术专运动人体科学研究专题与方法
业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方向课课
注:非学位课课程设置见体育教育训练学培养方案
32
2
108
6
32
2
五、培养方式1、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和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2、培养工作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生要深入了解和联系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实践前沿,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与教研室(或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导师的主导作用;导师应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和思想政治教育,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教研室(或导师组)应与导师共同做好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认真准备好专业课的教学,组织安排教学和实践,按时组织研究生进行开题报告和预答辩,督促、指导研究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4、各教研室可成立指导小组,成员应主要是研究生导师,可吸收具有导师培养条件的中青年副教授参加。导师组在教研室领导下集体把关、协同指导,采取必要的集体培养方式和措施,确保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落实。5、开学一个月内完成研究生和导师互选工作,三个月内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研究制订个人培养计划,报研究生部备案。
6、第四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完成论文开题工作。在论文开题前,要完成至少一篇相关
研究的文献综述,开题工作由导师所在教研室组织进行。
六、实践活动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从事一定数量的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实践主要包括:担
任本科课程的理论教学或实验教学;担任导师的助教工作,对本科学生进行辅导;参加教
研室业务进修学习,每学期看课3次以上;在第二学年,安排4—8周的教育实习;协助
导师指导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工作。社会实践主要包括:
积极参与教研室建设
工作;深入运动队或项目管理中心进行实习等。
七、学术活动1研究生在省级刊物第二作者以内,或在国家级刊物第三作者以内,或国际级刊物第五作者以内至少发表一篇论文;2、研究生在培养单位或某种学术报告会上做一次公开学术报告;3、选读相应研究方向的著作和文献,有较详细的读书笔记或书评,并写出相应的至少二篇专题研究报告(至少3000字/篇),由导师做出评语,这两部分将做为专业课成绩的一部分。八、中期考核研究生入学一年半,课程学习基本结束时,要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工作由研究生部负责。考核内容: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读书笔记、专题报告、发表论文情况以及参与研究生部活动情况等。考核方法:研究生对自己入学以来的思想、学习、发表论文情况做出全面总结,将读书笔记、专题报告和发表论文,由导师做出评语后报到研究生部,研究生部做出综合评价,实行选优汰劣的分流机制。九、成绩考核
课程考核的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评定。1学位课程(必修和限制选修课程)一律采取考试方式(开卷或闭卷),75分为及格;凡学位课考试有两门(含两门)以上课程不及格,或一门课程补考仍不及格,不能申请学位。
2、选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考核课程的名称必须与培养方案所设课程名称一致
十、学位论文与答辩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评价研究生学术水平和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1论文应属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范围,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2、论文的基本论点、结论和建议,应在学术上或对体育科学发展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3、应能运用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来阐述和分析论文所涉及的相关问题;4、应能设计、掌握和运用本研究课题的具有较高科学性和严谨性的研究方法;5、论文要求词句精炼通顺、条理分明、文字图表清晰整齐、装帧符合规格要求;6、论文工作要有一定的工作量。自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第六学期的4月初,将通过预答辩的完整学位论文上报研究生部;
篇九: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稿)(2004年9月开始试行)一、培养目标与要求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及有关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开拓进取,具有为人民服务和振兴祖国体育事业的献身精神;2、勤奋学习,严谨治学。具有较扎实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学术倾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以及担任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4、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具备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解决专业学习、工作及研究中的文字处理、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问题的能力;5、了解体育知识,至少熟悉1项运动项目;6、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二、研究方向1、大众健身与体育康复2、运动训练的生物学理论与实践3、运动技术动作分析、诊断与优化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四、课程设置与学分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非学位课程为选修课。研究生至少修满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6学分(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基础课至少8学分,专业课至少8学分),非学位课至少8学分。(选
1
修课一般16学时为1学分)补修课程:(补修课不记学分)1、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2门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2、非体育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体育社会学》和《体育运动技术实践》;3、如既是同等学力,又是非体育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体育运动技术实践》及大学本科的3门主干课程。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公共课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语(日语)运动人体科学理论专题介绍运动解剖学高级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力学组织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运动与营养高级实验技术专业课运动人体科学研究专题与方法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方向课学时3232192学分226
学专业基础课
位
32323232323232323210832
22222222262
课
注:非学位课课程设置见体育教育训练学培养方案五、培养方式1、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和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2、培养工作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生要深入了解和联系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实践前沿,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与教研室(或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导师的主导作用;导师应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和思想政治教育,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教研室(或导师组)应与导师共同做好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认真准备好专业课的教学,组织安排教学和实践,按时组织研究生进行开题报告和预答辩,督促、
2
指导研究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4、各教研室可成立指导小组,成员应主要是研究生导师,可吸收具有导师培养条件的中青年副教授参加。导师组在教研室领导下集体把关、协同指导,采取必要的集体培养方式和措施,确保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落实。5、开学一个月内完成研究生和导师互选工作,三个月内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研究制订个人培养计划,报研究生部备案。6、第四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完成论文开题工作。在论文开题前,要完成至少一篇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开题工作由导师所在教研室组织进行。六、实践活动研究生在读期间,应从事一定数量的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实践主要包括:担任本科课程的理论教学或实验教学;担任导师的助教工作,对本科学生进行辅导;参加教研室业务进修学习,每学期看课3次以上;在第二学年,安排4—8周的教育实习;协助导师指导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工作。社会实践主要包括:积极参与教研室建设工作;深入运动队或项目管理中心进行实习等。七、学术活动1、研究生在省级刊物第二作者以内,或在国家级刊物第三作者以内,或国际级刊物第五作者以内至少发表一篇论文;2、研究生在培养单位或某种学术报告会上做一次公开学术报告;3、选读相应研究方向的著作和文献,有较详细的读书笔记或书评,并写出相应的至少二篇专题研究报告(至少3000字/篇),由导师做出评语,这两部分将做为专业课成绩的一部分。八、中期考核研究生入学一年半,课程学习基本结束时,要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工作由研究生部负责。考核内容: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读书笔记、专题报告、发表论文情况以及参与研究生部活动情况等。考核方法:研究生对自己入学以来的思想、学习、发表论文情况做出全面总结,将读书笔记、专题报告和发表论文,由导师做出评语后报到研究生部,研究生部做出综合评价,实行选优汰劣的分流机制。
3
九、成绩考核课程考核的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评定。1、学位课程(必修和限制选修课程)一律采取考试方式(开卷或闭卷),75分为及格;凡学位课考试有两门(含两门)以上课程不及格,或一门课程补考仍不及格,不能申请学位。2、选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考核课程的名称必须与培养方案所设课程名称一致。十、学位论文与答辩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评价研究生学术水平和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1、论文应属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范围,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2、论文的基本论点、结论和建议,应在学术上或对体育科学发展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3、应能运用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来阐述和分析论文所涉及的相关问题;4、应能设计、掌握和运用本研究课题的具有较高科学性和严谨性的研究方法;5、论文要求词句精炼通顺、条理分明、文字图表清晰整齐、装帧符合规格要求;6、论文工作要有一定的工作量。自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第六学期的4月初,将通过预答辩的完整学位论文上报研究生部;(二)研究生的答辩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十一、学位授予符合下列条件者,授予医学、理学或教育学硕士学位:1、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34学分,其中学位课26学分,非学位课8学分,成绩考核合格;2、中期考核合格;3、获得辽宁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4、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4
十二、培养方案的审定和执行1、应根据修订培养方案的原则与要求,在充分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定期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和学位课的教学大纲),要注意突出重点,加强论证;2、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动,必须改动时,要履行与制订培养方案相同的手续。十三、教材和参考书目研究生培养采用的教材与书籍,应体现与本科教学的层次区别,反映本专业国内、外的先进水平。
5
篇十: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中的设置与开发研究余晓慧;辛文娟
【期刊名称】《体育科技》
【年(卷),期】2013(034)002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中广泛存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为适应社会需求调整培养目标为运动健康促进、运动康复为主体,在其课程体系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赋予了保健、康复、群众健身活动的新内容.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探索与开发,既弘扬了传统体育文化,又将其推向世界,拓展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空间,获得了双赢的结局.
【总页数】3页(P141-143)
【作者】余晓慧;辛文娟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武汉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对话教学在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中的应用[J],陈玥2.中美两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李铁;马业康3.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分析[J],游国鹏;赵文辉4.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之分析[J],王小敏;李伟5.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中的实践应用[J],周鸿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十一: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学科:教育学门类:教育学类专业名称:教育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的中、高等师范院校师资、中小学校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科学研究单位研究人员、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教师工作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3.具有从事教育专业教学和其它一两门中小学学科教学工作的能力;4.熟悉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教育科学的理论前沿、教育改革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通论、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测量评价、教育哲学、中小学语文或数学教学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育见习、实习、社会调查、教育调查等,一般安排时间总数不少于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1
学科:教育学门类:教育学类专业名称:学前教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幼儿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在托幼机构进行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3.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4.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社会学、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幼儿园见识、实习、幼儿师范学校实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一般安排6--8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2
学科:教育学门类:教育学类专业名称:特殊教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能力,主要能在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心理和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实际教学工作并能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特殊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评估各类特殊儿童的基本方法;3.具有进行特殊教育实际工作、科研或管理的基本能力;4.熟悉我国特殊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特殊教育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医学。
主要课程:特殊教育导论、盲童心理与教育、聋童心理与教育、弱智儿童心理与教育、残疾儿童生理与病理、残疾儿童康复、特殊教育技术。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残疾儿童生理、病理实验、残疾儿童心理实验,特殊教育技术和设备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学科:教育学门类:教育学类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的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包括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师以及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的教育技术人员。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新技术教育应用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教学系统分析、设计、管理、评价的方法和技术;3.具有媒体(幻灯投影、电视电声教材、计算机课件)制作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关于教育、教育技术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5.了解教育技术学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设计、计算机教育基础、网络教育应用、远距离教育、电视教材设计与制作、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教育传播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媒体制作实践、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教育实习等,一般安排不少于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或理学学士
4
学科:教育学门类:体育学类专业名称:体育教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在中等学校等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人体科学、学校体育学、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3.掌握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的基本理论与力法;4.具有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5.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6.了解学校体育改革和体育科学的发展动态。
篇十二: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备注公共基础课100020001001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100020001002x基础外国语必修学科基础课126020202001体育学原理课程126020202002体育教学论必选126020202003现代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126020202004运动生理学126020202005运动技术技能教学与训练必选专业主干课126020303001应用数理基础必选学分126020303002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126020303003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126020303004运动生理学研究方法运动生理学方向必选126020303005电生理技术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方向必选126020303006运动创伤及检测方法运动医学方向126020303007运动营养学运动医学方向126020304001运动系统的生物力学基础运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学分126020304002应用数理基础2运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126020304003大强度训练基础概论运动生理学方向必选126020304004药物滥用及其控制运动医学方向必选126020304005健康心理学126020304006细胞生物学126020304007非运动创伤医学运动医学方法专业课硕士研究生要至少从教师教育系列公共管理系列科技与社会发展系列课程中选修一门硕士研究生课程选修2学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40302)一、培养目标
培养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基础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领域从事教学、训练、科研及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积极为社会发展服务。2.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和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和科学实验基本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深厚的人文素养底蕴和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能力和科学研究工作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具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进行中英文文字及数据处理,网上信息检索、查询及学术交流的能力,初步掌握计算机编程知识。4.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培养勤奋学习,不畏艰难的意志品质,养成独立思考、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具有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思维方式,具有良好的协调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和团队配合精神。5.熟练掌握一个方向的运动人体科学理论与方法,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掌握基本的健身理论与方法,拥有自我锻炼与保健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坚强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研究方向
1.运动生物力学2.运动生理学3.运动医学4.运动解剖学5.运动生物化学
三、修业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修业年限为3年。研究生均须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专业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不得提前毕业。确因特殊情况,研究生的修业年限可适当延长1年。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本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申请硕士学位的最低学分为34学分,其中课程学习最低要求获得29学分,实践活动、科研和学位论文最低要求获得5学分。完成学业的学生可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五、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导师提出阅读书目和考核要求,规定专业硕士研究生精读本专业领域相关经典著作,进行不少于5次的经典著作阅读报告。2.培养工作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系统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要深入了解和联系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实践前沿,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必须参加至少一个运动项目的教学、训练实践活动。3.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全面负责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和科研能力培养以及严谨求学、创新务实的科学态度养成。每名硕士研究生导师组要由3~5人组成,充分发挥集体培养优势,配合导师,协同指导,集体把关,定期对研究生学习情况、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指导。4.研究生培养推进个性化培养。研究生在选定导师后的一个月内,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研究,三个月内制定完成研究生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经导师组批准后按该培养计划执行。5.硕士研究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加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6.培养过程提倡校内外相结合,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我院授课,开设专题讲座,以扩大学生视野,提高科研能力,或派出硕士研究生到其他高校或科研院所修读部分课程;提倡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互相承认学分,联合培养研究生。
六、课程学习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发展方向课四种类别。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获得总学分达到29学分后方可申请硕士学位,其中公共基础课7学分、学科基础课6学分、专业主干课6学分、发展方向课8学分。跨学科或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必须补修2门大学本科的主要课程。补修课不记学分。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编码
100020001001100020001002-x126020202001126020202002基础外国语体育学原理体育教学论(必选)现代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运动生理学运动技术技能教学与训练(必选)应用数理基础(必选)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126020303003126020303004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运动生理学研究方法(运动生理学方向必选)Ⅰ402Ⅱ402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理论
开课学学学期时分
ⅡⅠⅠⅠⅡⅡⅡⅠⅠ608040404040404040342222222
备注
必修必修需至少选择3门不少于6学分的课程
学科基础课
126020202003126020202004126020202005126020303001126020303002
专业主干课
不少于3门6学分
126020303005126020303006126020303007126020304001126020304002126020304003126020304004126020304005126020304006126020304007
电生理技术(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方向必选)运动创伤及检测方法(运动医学方向)运动营养学(运动医学方向)运动系统的生物力学基础(运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应用数理基础2(运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大强度训练基础概论(运动生理学方向必选)药物滥用及其控制(运动医学方向必选)健康心理学细胞生物学非运动创伤医学(运动医学方法)
ⅢⅠⅡⅢⅢ
40404040404040404040
222222不少于42222门8学分
专业发展方向课方向课
ⅢⅢ
ⅢⅢⅢ
公共课、跨专业课
硕士研究生要至少从教师教育系列、公共管理系列、科技与社会发展系列课程中选修一门硕士研究生课程,选修2学分。
2.教学方式
硕士研究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教学实践等有机结合,加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过程提倡校内外相结合,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我院授课,开设专题讲座,以扩大学生视野,提高科研能力。
3.考核方式
(1)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除实践类课程可以采取考查方式进行考核外,其他课程一律以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可采用笔试(开卷、闭卷)、口试、撰写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2)课程考核采取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倡以撰写文献阅读报告、实验报告和调查报告等形式进行过程考核,以撰写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考核。(3)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考试按照百分制评定,考查按照合格、不合格评定。考试成绩分为5个等级: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4)课程学习及实践环节考核不合格者应重修。同一门课程及实践环节重修不得超过1次。研究生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核者,须在考核前提出缓考申请,经任课教师同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公共基础课须经研究生院批准)后,方可缓考。擅自缺考者,该课程成绩记为0分,并不允许重修。研究生若违反考核纪律或考试作弊,该课程考核成绩无效,并按学校有关规定
处理。
七、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合格,达到课程学习要求的最低学分,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学位论文应注重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重点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可以是科研论文、学术综述、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各个环节,并通过论文答辩后记3学分。学位论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研究计划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尽早初拟论文选题范围,并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制定论文研究计划,提交学院备案。2.开题报告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在第三学期期末前向导师组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必须公开进行。研究生论文开题前,应完成与研究课题相关的较前沿的科学研究文献综述,要求3-5千字。开题报告后经导师组同意认为选题合理、研究计划可行,才可正式开展论文研究工作。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评阅的时间间隔不应少于8个月。3.论文进展报告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通过当面和书面等形式至少每两个月向导师做一次论文进展报告,在第五学期前三周由导师组进行论文中期检查,在向学校正式提交申请论文前一个月,由学科指导委员会组织讨论论文初稿及预答辩。以保证在导师组的指导下顺利完成论文。4.论文评阅与答辩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安排在第六学期初进行。学位论文的答辩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程序进行。在正式论文答辩前一个月,研究生向研究生学位办公室正式申请学位,提交论文。经资格初审和专家评阅合格后方可参加论文答辩。对不合要求者不予安排答辩。硕士研究生论文评阅与答辩的其它具体要求应严格按照《东北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
八、实践活动
教学实践是培养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术活动要求硕士研究生每学期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不少于5次,毕业前作公开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每学期应提交学术报告手册,经导师审核签字,学院核查合格后记1学分。2.教学及社会实践硕士生应在第二学年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为本科学生上20学时的教学实践课,由该课程的主讲教师负责为硕士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记1学分。除此外硕士研究生还应积极配合导师参加本科课程若干章节讲授;指导本科生的论文设计工作;协助主讲教师批改作业,答疑解难,或习题课讲授;指导试验设计、实验报告,或组织课堂讨论等活动。同时还要深入社会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教学实践、教育实习、运动训练、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为4-6周,一般安排在第三至第四学期进行。社
会实践活动后需要经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学院提交实践报告一份备案。
附:经典文献目录
1.弗拉基米尔.扎齐奥尔斯基主编陆爱云译审.运动生物力学-运动成绩的提高与运动损伤的预防[美].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2.田野著.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北京3.邓树勋.高级运动生理学-理论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北京4.曲绵域高雪秋等主编著.实用运动医学.人民体育出版社,北京5.陈中伟主编.运动医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6.曲绵域田保洋编著.运动创伤检查法.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北京7.董琼郑风家主编.心身保健学.吉林文史出版社,长春8.王予彬王人卫主编.运动创伤学.人民军医出版社,9.姚鸿恩主编.体育保健高级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南宁10.孙柏枫主编.大学生安全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11.赵克然杨毅军主编.氧自由基与临床.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2.关心民主编.医学神经生物学.科技出版社13.陈主初主编.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4.姜乾金主编.医学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5.谭郁玲主编.临床脑电图与脑电地形图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6.康斌主编。骨骼肌系统疾病超声诊断.学科技出版社17.樊小力主编.基础医概论.学科技出版社
篇十三: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目录及教学计划1、专业课程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技
课程类型
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道德与法律
必
经济政治与社会
哲学与人生
修
语文
数学
课
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程
体育与健康
艺术
必修课程学时学分
心理健康选修选
其它德育选修修
其他选修公共课程课
选修课程学时学分程
拓展课程学时学分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学分
专运动人体科学概论
业
社会体育学基础
基
运动训练学基础
础
运动心理学
课
专业基础课程
程
学时学分
专门
化方武术(散打和套路)
向
专门化方向课程学时学分
学时与学分
各学期周学时安排
学时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学分
学期学期学期学期学期学期
402
2
402
2
402
2
402
2
1801032
2
2
1408
12
2
2
1408
22
2
1
1207
32
1
1608
22
2
2
804
11
1
1
98053占总学时的29.3%
402
11
402
1
1
804占总学时的2.4%
占总学时的
0%
106057占总学时的31.7%
1206
6
1206
6
1206
6
1206
6
48024占总学时的14.4%
4802446
6
8
48024占总学时的14.4%
专
专项训练-球类804
11
1
1
能业专项训练-田径与游
402
1
1
选
泳
课修专项训练-武术运动804
11
1
1
课
程程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20010占总学时的
(限
5.9%
选)
实
实习实训
112062
习
实
训实习实训学时学分112062占总学时的33.5%
职业
武术段位证
2
技能
鉴定职业技能鉴定学分
2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学分
2280122占总学时的68.3%
实习实训学时学分
112062占总学时的33.5%
选修课程学时学分
28014占总学时的8.4%
总学时总学分
334018028282827
2、教学计划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其中顶岗宾习累计总学
时约为一学年。要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规定和
要求,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
段安排实习时间。
3、教学实施
教学策略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
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
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
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特色,建议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合理调配教师、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3)教学评价
对学生的学业考评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的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应从情感态度、岗位能力、职业行为等多方面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测评;结果性评价是从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完咸任务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推荐访问:运动人体科学主修课程 主修 人体 课程
上一篇:2022经济发展论文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