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拟组建种业集团3篇
四川拟组建种业集团3篇四川拟组建种业集团 全球十大种业公司排名&中国种业50强 1.杜邦(Dupout)美国农化巨头,在世界500强排第47位,主要从事农业、医药等领域的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川拟组建种业集团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四川拟组建种业集团
全球十大种业公司排名&中国种业50强1.杜邦(Dupout)美国农化巨头,在世界500强排第47位,主要从事农业、医药等领域的生物技术产品研制和开发。1999年以77亿美元兼并了世界排名第一的种子公司--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开始涉足种业,仍为世界第一大种子公司,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亿美元,主要种子业务是玉米种子,约占全球杂交玉米种子市场的43%,其他种子业务有大豆、小麦、高粱、向日葵、紫花苜蓿等。
2.孟山都(Momsanto)美国农化公司,1998年兼并美国嘉吉公司国际种子业务,成为世界第二大种子公司,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16亿美元。主要种子业务是棉花、大豆、玉米种子。
3.先正达(Syngenta)
1999年瑞士诺华公司与Anglo-SwedishAstraZeneca分别合并他们的农化业务而创建的新公司,是世界第三大种子公司,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亿美元,主要种子业务为蔬菜种子。
4.利马格兰(Limagrain)法国农业合作组织,传统种子公司,是世界第四大种子公司和世界最大的蔬菜种子公司,2000年的种子销售额为亿美元。2000年与德过KWS公司共同兼并了美国大湖种子公司的玉米和大豆种子业务。
5.圣尼斯(Seminis)墨西哥最大的种子公司,世界第五大种子公司,主要种子业务是瓜果、蔬菜种子,战世界蔬菜种子市场的20%,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亿美元。
6.埃德瓦塔(Advanta)1996年由荷兰RoyalVanderHaveGroup和英国ZenecaSeeds两个公司合并而成,世界第六大种子公司,主要种子业务是油菜、向日葵种子,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亿美元。
7.道化工(Dow)
美国化工公司,1998年收购Mycogen,2000年收购嘉吉公司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杂交种子业务,世界第七大种子公司,主要种子业务有玉米、高粱、大豆等种子。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亿美元。
8.KWSAG公司德国传统种子公司,世界第八大种子公司,2000年与法国的利马格兰种子公司一道收购了美国大湖种子公司在北美的玉米和大豆种子业务,2000年的种子销售额为亿美元。
9.Delta&PineLand公司美国种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种子公司,2000年种子销售额达到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九。
10.Aventis公司1999年由德国HoechstAG和法国的RhonePoulence合并而成,世界第四大蔬菜种子公司,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十。2006年中国种业50强候选企业名单
?
?根据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将以种子企业的新品研发、生产的标准化及营销网络三大体系的建设及管理整合能力为基本考察点,具体通过企业运行和发展的规模性、收益性、成长性、创新性及种子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评定。经过各省种子管理站的推荐和评定,已经初步评选出83家种子企业进入“中国种业50强”的候选名单北京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克劳沃草业技术开发中心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北京中农大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种子集团公司河北河北省宽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承德裕丰种业有限公司石家庄大地种业有限公司中种集团承德长城种子有限公司
河间市国欣农技技术服务总会三北种业有限公司河北冀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山西金鼎生物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天元种业有限公司山西强盛种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内蒙古大民种业有限公司辽宁辽宁丹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辽宁海禾种业有限公司沈阳市农业科学院种业有限公司铁岭郁青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吉林
吉林省郝育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吉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长春新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黑龙江省龙科种业有限公司黑龙江北大荒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红太阳种业有限公司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浙江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皖垦种业有限公司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安徽天禾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农友种苗(中国)有限公司江西江西省种子公司山东山东金秋种业有限公司山东洲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冠丰种业有限公司莱州市金海种业有限公司山东鑫丰种业有限公司河南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河南农科院种业有限公司
浚县种子公司河南省金囤种业有限公司河南省滑县种子公司河南金博士种业有限公司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有限公司湖北湖北省荆州农科贸开发总公司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农平种业有限公司湖南亚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神农大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公司
四川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国豪种业有限公司德农正成种业有限公司成都市种子总公司四川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禾嘉种业有限公司四川中正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重庆市种子公司甘肃张掖市种子公司临泽屯玉绿源种业有限公司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新疆中国彩棉(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金博种业中心新疆锦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天合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西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
篇二:四川拟组建种业集团
在常规育种方面携手家玉米种子骨干企业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在北京组建中玉科企联合种业技术xx公司开展种质资源创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新组合的联合测试等工作携手家企业与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共同签署玉米育种创新战略合作计划从国外引进了大量优质玉米种质资源与四川省绵阳市农科院缔结战略联盟开展水稻良种育加速商业育种能力从科研院所向公司转移先后同美国陶司开展合作引进优良组合进行联合测试种业强国之梦
作者:暂无来源:《粮食决策》2013年第9期
5月9日,由中国种子协会与农民日报联合主办的“纪念“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发布两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回顾了国务院8号文件发布实施两年来种业发生的巨大变化,总结了种业市场化进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种业发展的方向。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当前,民族种业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企业要抢抓时机,做大做强:政府要加强引导,全力支持;媒体要服务行业,营造氛围,只有各方同心合力,种业强国梦才会早日实现。
会议指出,种业新政实施两年来,中国种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政策越来越深入人心、企业的主体地位确立、做大做强的愿望迫切,两年种业新政,留下了深刻地思想印记、政策印记、创新印记和管理印记。
但是,种子企业是建设“种业强国”的主体和中坚,企业强才能种业强。当前,我国种子企业依然散小、科技依然固化、环境还需净化、政策还需细化。发展现代种业,建设种业强国任务依然艰巨。从企业发展看,要在“做大做强”还是“做专做精”上要做好定位,种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做大做强,也要做专做精。民族种业发展需要一个区域布局合理的企业集团,既有龙头企业,也有专业化的公司,也有服务型专业公司。从科技创新看,中国种业不缺乏高水平的理论文章,如何整合上游,服务下游,需要建立一个共享而不共产的机制,把科研优势变成产业优势。从行业氛围来看,包括企业、管理部门、科技专家、专业媒体在内,种业人确实有一往无前、做强中国种业的决心和意志,把这些精神力量加实体力量整合在一起。
会议由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立秋主持,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廖西元,农民日报总编辑孙林、副总编辑吕明宜,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杨军,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平,中国农科院、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15家骨干种子企业代表参加了座谈。以下是部分发言摘要。
变化在整合中壮大在合作中提升
刘显辉(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8号文件出台以来,公司通过整合重组,迅速做强做大。截至2012年底,公司注册资本从3008万元增加到33270万元,资产总额从5亿元增加到9亿元,种子销售量、销售收入额、年利税总额成倍甚至几倍增长。目前,垦丰种业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整体变更为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同时,企业在国内外合作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在国际合作上,垦丰种业与德国KWS公司签订了合资协议,成立合资公司;与德国佩特库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国际先进的玉米种子加工流水线;与荷兰SESVanderhave公司等国外公司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国内合作上,参与了国内8家种业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签订的“中玉科企联合(北京)种业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协议书”(“8+1”合作),牵头筹建了分子育种平台项目,参与了“国家玉米产业技术系统”科企合作(“9+1合作)。此外,与黑龙江省农科院、黑龙江农垦科学院以及黑龙江农垦科研育种中心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玉米生物育种能力建设与产业化建设项目”,成立北大荒垦丰(佳木斯)科研育种中心.进一步增强自主研发能力。
朱毅(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总经理)
为了方便“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融资,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已于年初经国家工商局注册成立,这是贯彻落实8号文件的一项重大举措。公司由财政部、农发行、中化集团各出资5亿元与农业部共同组建,基金将以投资参股的方式,加强与种业企业及其他农业企业合作。现代种业发展基金的建立,增加了种业企业特别是“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的融资形式,拓宽了融资渠道。基金与贷款等其他融资形式相比,具有融资成本低、期限长、收益和风险共担的特点,适应种业企业研发育种、扩大生产规模、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改变资产结构、增加企业资金流动性等方面的需求。
作为具有政府背景的第一支面向种业的产业基金,现代种业基金将始终坚持和体现国家宏观、产业和金融政策,引导种业企业健康成长和发展。目前,基金正在进行与管理公司、托管银行的协议签署和内部治理架构及制度完善。
李小霞(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近两年,登海种业在企业兼并重组方面共投资8000万元,在不同的优势区域成立控股子公司。目前,登海种业在全国已经拥有6家子公司、7家分公司,逐步完善了现有市场渠道,适当有序扩张,奠定了布局全国市场的基础。登海种业在转变发展方式、内部管理结构调整、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方面也有一些进展。2012年以来,公司对现有的育种科研资源进行了统筹整合,依托山东省“玉米育种与栽培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重点进行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单倍体诱导育种等生物育种技术应用研究。同时,根据品种选育流程,将育种科研体系各部门职责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分为高新技术室、种质资源研究室、高产玉米育种室、特用玉米研究室、高产栽培研究室共5个科室。生物育种实验室、大田试验技术研究室和植物生理实验室正在建设完善当中,2012年底已经初步建成并投入研发使用。登海种业已经在新疆投资建设了现代化、高标准、国内领先的种子加工厂,对部分原有成套种子加工机械设备进行更换改造升级。目前,登海种业的果穗烘干能力所匹配制种面积达20万亩左右。
侯云鹏(北京屯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国务院8号文件出台后,国家加大了育种项目扶持,在2012年国家发改委启动的生物育种专项中,屯玉种业建设的玉米生物育种研发项目获得首批600万元的资金扶持。农业部随之出台了新的农作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提高许可证发放门槛,屯玉种业成为首批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从2012年起享受免所得税政策,年免税额超过750万元。
伍先敏(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8号文件出台后,仲衍种业适应产业政策的发展趋势,整合了十几家公司,相对过去,无论是影响力还是企业规模都成倍增长。在整合当中,我们的科研育种能力得到加强。原来的十几家公司,每个都不同程度地有一些科研能力,但科研规模都比较小。通过整合,我们将这些资源进行了科学配置,加大投入,效果明显不同,有了属于自己的自创品种组合。由于地处西南地区,自然气侯、生态条件与北方不太一样,所以我们开发出适合当地生产环境的品种达到60多个。从2012年开始,我们在云南、海南、湖南等地建立了30多个品种测试点和试验站,并在集中本区域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建设了稻种生产基地和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其中,在攀西地区建起了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生产规模大概占当地60%的规模。对8号文件出台后的变化,我的感悟是整合是现在的大趋势,但整合需要真正意义上的优势互补,要人尽其才、科学配置,这样效果才好。
孙占勇(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北京德农在人才引进、科研创新、种子生产加工、对外合作、销售服务等方面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公司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北京德农与
国际大种子公司相比缺少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在过去的2年里,北京德农在育、繁、推关键环节引进有国外大企业工作经历的高学历专业人才担当高管职务,占高层管理人员的50%同时,在中层管理岗位补充有国外大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人才,其中包括战略设计、法务、销售、生产、种子加工、技术开发等部门。新的人才进入后,一个学习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正在形成。
张涛(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发布以来,中种集团着眼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需求,有效整合资源,加速做优做强,取得了良好成效。商业化育种平台初具规模。2011年,中种集团率先启动中国种子生命科学技术中心建设定位于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中国种业,将建设成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国家级农作物生物育种创新基地。产学研战略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中种集团一是与华中农业大学战略合作,建立中下游研发平台;二是先后与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梁研究所、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三是与中化集团下属化肥、农药业务板块积极合作,通过农业投入品协同整合推进种植模式创新。2012年,中种集团启动实施“梧桐计划”,在重点区域投资建设企业自有的高标准商业化育种平台,吸收科研教学单位及其育种团队加盟,进行自有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与品种培育,目前已吸引12名具有丰富经验的育种家加盟。主要作物供种保障能力切实增强。近年来,中种集团通过优化布局建设优势制种基地,已形成覆盖东北、西北、西南、华南、黄淮、长江中下游六大区域的制种生产基地带同时,新增投资5.3亿元建设现代化种子加工储运中心。此外,中种集团积极推动产业升级。2012年,中种集团与财政部、农业部及农业发展银行,联合筹资15亿元设立现代种业发展基金。中种集团还联合业内5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种业协会、种业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共同发起成立“农作物种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承担科技部“十二五”作物种业科技工程项目攻关任务。
沈邵兵(隆平高科驻北京办事处主任)
国务院8号文件出台2年以来,隆平高科以建设商业化育种体系为目标,加大科研整合力度。通过2年的努力,隆平高科通过内部育种研发资源的整合,已经建成包括生物技术平台、传统育种平台、测试评价平台在内的商业化育种体系。2012年,水稻生态测试试验规模达到11个组别,参试品种达到121个(不合对照),测试点次152个,覆盖长江中下游早、晚稻和长江上游中稻、长江中下游中稻、湖南及江西一季晚稻4个品种类型,测试标准均达到甚至超过国家标准;玉米生态测试试验规模达到9个组别,参试品种达到720个(含对照),覆盖黄淮海、东华北、黑龙江早熟组和西南4个玉米品种类型。
在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的同时,公司建立了“工厂化”的育种流程。目前,隆平高科研发工作在首席专家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生物技术、资源创新、亲本选育、组合配制、测试筛选的基本流程开展研发工作。
近2年来,隆平高科的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稳定增长。2011年达到15.5亿元,2012年17.1亿元,平均增幅超过15%。随着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稳定增长,隆平高科科研投入同步加大,2012年超过8000万元。
徐晓琨(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
国务院8号文件出台以来,企业发展最大的收益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加快了企业兼并重组的进程。8号文件出台以来,秋乐种业全资兼并重组了河南金娃娃种业有限公司、河南豫研科技种子有限公司、河南维特种子有限公司等3家种业公司,形成了玉米、小麦、经济作物3个主导产业。二是加大了企业对科研育种的投入。目前,秋乐种业在全国建有3个生态育种试验站、23个测试网点,南繁基地的面积也由原来的120亩扩大到260亩。三是促进了科企合作。
秋乐种业已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农科院、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以及河南一些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育繁推“三管齐下”完善企业发展链
侯云鹏(北京屯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积极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进行技术合作,参加科企联合“8+1合作”;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进行技术合作,引进陈绍江教授及其团队,开展分子标记和单倍体诱导育种,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参加了农业部玉米产业体系“9+1合作”。
在基地建设方面,我们试点土地流转,与当地农业经济合作社共同建设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并引进果穗烘干线和加工线,建设机械化生产基地。
在市场营销方面,我们实行“三实营销”,即实事求是的试验、眼见为实的示范和亲身实地的观摩。同时,引进基于云计算的信息挖掘技术,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在销售推广和技术服务方面做到信息化。
刘显辉(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国务院意见和种业发展规划出台后,北大荒种业重点进行了企业三大系统的打造和升级。
一是科研创新,全面构建垦丰种业商业化育种系统。首先,建立了研发中心一研发分中心(育种站)一测试站的组织机构框架,逐步完善公司研发体系建设,现已完成1个研发中心、2个研发分中心、9个育种站和黑龙江省内28个品种测试点建设。其次实施首席育种家制度,以首席育种家为核心,打造不同专业分工的团队化育种组织体系,逐步完善研发管理信息化平台,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规模化育种新机制。再次,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引进一流研发人才,购买先进设备、品种、材料,建设研发基础设施等。
二是合理布局,完善现代化种子生产、加工及质量控制系统建设。在生产基地建设上,逐步尝试在适合地区建设自有制种基地,进行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技术试点。在种子加工方面,将种子加工转变为种子优化,提升种子生命活力、成苗率、抗病性等指标,引进国外先进的加工工艺和设备,逐步实现种子加工的全程自动化、机械化、数字化,促进加工技术标准化,使不同批次的种子质量相对稳定一致。在种子质量控制方面,全面向国际质量标准看齐,完善种子质量控制标准,采取全程种子质量监控,确保全程可追溯,实现质量控制精细化。
三是直销直供,打造北大荒种业市场营销系统。对黑龙江垦区内原有88家垦区种子企业进行业务整合及资产重组,实现了垦丰全系列产品在全垦区范围内的直销直供。在黑龙江地方市场,公司将于今年完成除哈尔滨、大庆等第一、二积温带外非垦区范围内县级直营店及加盟店的建设工作。
孙占勇(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目前,国内公司跟国际种业公司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差距比常规育种领域的差距还要大,为了缩小差距,德农在北京市通州区国际种业科技园内建立了500平方米的生物技术实验室并投入运行,其中包括双单倍体育种实验室、转基因实验室、分子辅助育种实验室及植物病理实验室。在应用基础性研究方面,公司采取跟踪研发的策略,同科研院校开展科研合作,公司提供部分资金,科研单位做上游的基础研究,公司做下游的应用研究。
田间生产实施精益化管理。公司改变了过去以村组为单位的粗放式管理形式,从2012年度开始实施田间生产精益化管理,每个制种地块绘制平面图,准确记录每块种子田的作物生长信息,做到每个农户有档案、每个地块有信息,实现种子生产的可追溯,保障制种质量。扩能升级,提高种子加工能力。过去2年,公司把甘肃张掖和武威的种子加工场进行了改造升级,提升果穗烘干、种子脱粒、种子精选、种子储藏等方面能力,提高了种子加工质量。
朱宏宇(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副总裁)
国务院8号文出台,确立以企业为商业化育种的主体,各级部门对种业企业在项目建设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东亚种业在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品牌构筑、市场营销等环节创造出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响应国家政策,全力建设东亚现代种业研发中心,这一项目得到了辽宁省政府及科技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得到了中国农大等院校的技术支撑,公司集中人力、物力、整合科研力量投入到研发中心建设中。
二是为了解决生产基地的问题,我们在法库县建设一个生产加工基地,同时正在运作流转5万亩左右的农用地作为企业的生产基地,建设中国北方种子繁育中心,既解决运输困难、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
三是在国外建设生产基地,一方面搜集种质资源,一方面学习国外农场管理经验。
沈邵兵(隆平高科驻北京办事处主任)
在国家政策及项目资金的支持下,近两年,隆平高科基地建设投入大幅增加。到2012年,隆平高科完成了关山基地、海南基地两大核心试验基地与7个水稻育种站、5个玉米育种站的建设。目前,隆平高科建成国内试验基地超过4500亩,国外育种基地100亩。
在品牌构筑方面,隆平高科实施商标战略引领作用,坚持自主研发及价值营销,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始终恪守诚信自律,树立守信负责品牌形象;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提高品牌保护能力;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树立品牌国际形象。
在市场营销方面,隆平高科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突出优势品种,大组合运作能力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种子继“Y两优l号”成为全国第一大籼稻品种后,“深两优5814”成为国内第二大籼稻品种;杂交玉米中,“隆平206”推广面积达到1000万亩,进入玉米种业第一梯队。
徐晓琨(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
在行业总体供大于求的严峻形势下,河南秋乐及时调整了制种面积和制种基地的布局,大幅压缩了新疆和甘肃武威的基地面积,并将甘肃张掖的基地面积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在市场营销环节,公司一方面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加强特色产品的推广,如利用秋乐种业与中国农业大学戴景瑞院士的三系制种技术新推出的秋乐三系制种郑单958,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反响。目前,单粒播在公司的销售比重已经由去年16%上升到如今的40%左右。科研让企业放心投入让人才愿意进入
李小霞(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国务院8号文件明确指出,公益性科研单位重点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商业化育种逐步转向企业。登海种业每年投入很多资金到科研创新研究中来,2012年达到3000万元,但与国外种业巨头相比还是杯水车薪。
卢怀玉(河北国欣农研会会长)
做种业要量力而行,不能盲动。因为研发新品种,只是做大做强种业一个重要的必要条件,不是只做科研就行,那就太简单了。企业做大做强是多因素的结果,特别是现代种业企业要有清楚的认识,不要认为只要有生物技术,将来一定会高枕无忧。盲目投入太多,可造成企业利润难以支撑的局面,影响企业发展,甚至会拖垮企业。
王书平(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随着种子体制改革的深入,我们逐步建立“政府扶持、目标管理、择优竞标”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审、人才资源配置、国内外智力引进、人才工程选拔、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对科研人员给予支持和倾斜。加大科研经费保障,促进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采取“目标管理、择优竞标”的方式、以科研骨干人员为主体,开展商业化育种,鼓励种资资源向种子专家流动,推进种业科技创新。
圣丰种业依托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成立了山东圣丰种业院士工作站,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教授任首席科学家,成为中国大豆界唯一一个育种院士工作站。目前,由公司牵头,广东农科院、山东花生所、韩国千年基因公司以及美国、印度、巴西等国专家共同参与的中国花生基因组计划目前已全面启动。
伍先敏(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科技创新,要从大的层面推进计划,要务实有效,根据自身现状进行创新。我们现在的资源有限,整个体系还不太完善,所以说要务实、有效地开展科技创新。另外,要强化科企合作,利用好科研单位的资源,做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合作双方都要满意,才能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共同把种业做大做强。
种业地位得到提高。《意见》的一大亮点,是首次明确了农作物种业的地位,即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但高科技种子与市场没有很好的衔接,主要是信息不对称,这点在西南地区的表现非常突出,我认为,种业的研发要与市场有效结合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朱宏宇(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副总裁)
让企业放心投入,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关键。设置合理的品种审定门槛,会激发企业的发展动力,同时也能够激发企业加大投入。
科技合作方面,在建设企业研发平台的同时,解决好科研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科企合作自然就会实现了。
孙占勇(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国内育种资源集中度比较高,资源不共享,重复性的劳动很多,有差异的创新点少,新品种的选育存在很大的偶然性。针对这种情况,北京德农根据市场需求建立不同的育种中心明确目标及育种任务,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重复性,提高了育种效率。在科研管理上实施矩阵式管理,每个育种中心实施育种和行政的双向管理避免了科研管理过程中的集权化,调动了科研
人员的积极性。在育种流程上,把育种过程分解成几个关键环节,每组负责一个环节,大家共同完成一个育种系统工程,流水线的育种模式,保障了公司研发的持续稳定发展。
在注重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北京德农在应用基础性研究方面,同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玉米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在常规育种方面,携手8家玉米种子骨干企业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在北京组建中玉科企联合种业技术有限公司,开展种质资源创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新组合的联合测试等工作,携手9家企业与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共同签署玉米育种创新战略合作计划,从国外引进了大量优质玉米种质资源,与四川省绵阳市农科院缔结战略联盟,开展水稻良种选育,加速商业育种能力从科研院所向公司转移,先后同美国陶氏益农等公司开展合作,引进优良组合进行联合测试:在品种合作开发上,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山西省阳高县晋阳玉米研究所签订品种开发协议,引入新品种,丰富公司的产品线。
公司还与事业单位下属企业探讨成立合资公司,通过股权合作的方式,发挥北京德农在管理、生产和销售方面的优势以及科研单位在科研育种方面的优势。
张涛(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着力提升企业在种业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加快推进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育种资源、研发人才向种子企业流动,一是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应用研究,尽快成为商业化育种的创新主体。二是要引导科研教学单位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推进种业科研方式创新,加强统筹规划,积极推动不同单位、不同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作物、分区域、分阶段开展联合攻关,提高种业科研的集约度和集成度。
同时,要加快推进国际优势材料与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实现我国育种材料的跨越。鼓励将常规育种经验与国际先进工具化育种技术有机结合,推进育种手段精确化、定向化,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加快推进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化,实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有法可依,并建立重点区域的品种转让和交易系统,推进品种交易依法有序、公开公平,促进优良品种向优势企业集中。
沈邵兵(隆平高科驻北京办事处主任)
我国种子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种业研发投入的比例不到20%,而发达国家超过70%。企业研发投入能力有限是部分原因,主要还是体制问题。要让企业放心投入、吸引育种人才流向企业,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要明确科研院校与种业企业的社会分工,明确科研院校的职责仅为基础研究,不得开展品种选育等应用研究;采取措施禁止科研院校的“成果走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
种业企业与科研院所明确分工后无论从学术发展的角度,还是市场盈利的角度,双方的合作意愿自然加强,而种业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强和研发投入力度的加大,对亟需人才提供的条件必然会吸引人才的合理流动。
许敏(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综合办主任)
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合作,签订Crylah基因使用权转让及产业化开发的合作协议,目前相关后续的研发工作进展顺利。与河南农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吴绍骙农业产业化研究院”,共同开展包括新品种选育、生物技术、栽培技术、农业机械化等在内的联合研究、委托研究、科研项目申报及成果转化等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化相关工作。与中国农业大学陈绍江教授合作,共同研究和开发单倍体育种技术,推动单倍体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成立了奥瑞金院士专家工作站,邀请院士专家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取得了好的效果。
徐晓琨(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
科研育种是投入与风险都很大的行业,企业作为经营主体,利润是其生存的前提。要建立企业放心投入、利益不受损失的机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科研育种人才的引进,国家应在户籍、编制、收入等政策上予以倾斜;对育种人才,财政给企业一定的补贴,分担企业的投入;在科研基地建设上,财政给予支持;在育种的成果收益方面,企业对科研育种人才予以奖励,以调动科研育种人才的积极性。
要吸引育种人才向企业流动,应该允许科研院所事业编制科技人员采取技术合作、项目转让、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与种子企业签约,开展商业化育种。对企业引进的科技人才,要参照有关政策积极解决户籍、住房和待遇等问题。科研人才的培育需要一个过程,目前的科研优势还在科研单位,推动科企合作一方面要解决科研育种人员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考虑到企业的资金承受能力。
侯云鹏(北京屯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确保企业的科研投入,仍然要走市场化道路。通过组建联合育种公司,在公司框架内建立投入和利益分享机制,在市场检验中逐步完善,才能真正实现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国家应根据自育品种的市场推广和增产给予奖励。
吸引育种人才流向企业需要政策支持。在企业的薪酬激励之外,应由国家出台引进国内外生物育种人才、鼓励人才流动等方面的政策,以国家补贴形式吸引人才,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让育种、信息等高端人才一心一意服务企业。
进一步推动科企合作,需要政府和管理部门合理引导,在土地、资金、设备、资源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建议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制种所在地政府进行支持,规范政府收费,提高当地政府维护正常制种秩序的积极性。
推广从“卖产品’’到“送服务”“送技术”
刘显辉(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市场营销归根结底是围绕“需求”做文章,重点是做好寻找需求、满足需求和创造需求三个方面工作。产品、服务、技术相辅相成,研究好良种良法等配套技术,做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均可以促进产品销售。
北大荒种业在营销方式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直销直供模式提升了公司对最终用户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比如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培训,使客户掌握了品种种植方法;根据当地土壤、病害等实际情况,通过分级精选、种子处理,使品种更适合当地的机械化播种及种植;与农场最终用户直接签订订单,提供水稻催芽供种服务,促进了客户的用种安全和用种保障,减轻了客户负担和生产风险。直销直供已为客户创造了更多的附加价值。同时,直销直供为主、经销商销售为辅的模式有利于满足客户需求,适应市场竞争需要。满足客户需求需要有强大的市场网络为依托,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可以更灵活、更便捷、更低成本地实现营销目标。
徐晓琨(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
“郑单958”是公司的主推品种,也是中国三大玉米品种之一。在营销创新上,我们认为既要利用单粒播、三系制种技术对“郑单958”深度开发;同时也要开发新的推广形式,利用观摩会、订购会等多种形式,推广产品,下沉渠道,变坐商为行商。
孙占勇(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在营销上,北京德农实行“一试二训三会”服务进村入户,以试验为销种先导,让农民零风险用种。过去卖种子,凡是经过审定的种子拿过来就卖,但是审定公告上公布的仅仅是笼而统之的大范围,凡属范围内卖出的种子,农民种了是增产还是歉收,种子公司概不负责,这种做法固然不犯法,但是把品种的使用风险推卸给了农民。2012年以来,公司制定并实施了产品定位试验制度,即所有品种均须在上市l2年前进行不同生态区域的多点种植试验,通过对每个品种在每个试验区域的产量数据、比对照优劣势进行精准分析,找到该品种的最适宜种植区及不宜种植区,发现品种的优劣势,引导农民降低和规避风险。未经试验的一律严禁投放市场。
在此基础上,德农实行“二训三会”的技术服务举措。“二训”即在春耕播种之前对拖拉机驾驶员进行培训,明确机播密度、行距及质量指标;在售种前后分别对各级推广营销员开展技术服务培训,对营销方式、技术服务促营销、整合渠道综合经营及创新模式的经验进行交流。“三会”是指在春播出苗后,开苗期苗情现场会,认识不同品种不同密度、播种方式和使用种衣剂等的出苗差异;秋季召开田间现场会,向农民展示各个品种的不同长势、特征特性、抗病、抗倒伏、茎秆粗细、穗位高低等性状;收获后召开脱粒现场会,测量千粒重及单产、总产,通过生动有趣的竞猜棒子产量和竞猜玉米堆产量等有奖活动宣传产品。
侯云鹏(北京屯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在市场营销中,企业营销服务要到位,技术要创新。北京屯玉的做法是开展种植示范户建设,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村级,以对种植示范户的技术服务为样板,带动对所有种植者的技术支持,真正做到服务到位。同时,开展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手段对玉米种植前期、中期、后期的栽培要点、气象变化、水肥管理、化控措施等进行及时的指导和服务。
沈邵兵(隆平高科驻北京办事处主任)
在保证种子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隆平高科进一步加大价值营销、服务营销和示范营销力度,针对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建立健全了“公司+经销商+种粮大户”为一体、县乡村分级分片的三级示范、服务体系,大品种运作能力显著增强。
同时,企业继续开发和完善“企业信息资源系统”,初步对重点经销商和直销门店开放,既让公司能及时了解到种子流向和销售进度,又可方便经销商的业务管理与售后服务。
卢怀玉(河北国欣农研会会长)
对企业来说,服务意识必须加强,产品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服务的一个载体。有好的服务,包括提供配套生产技术等,农业可能就有好的产能。
我们主要做棉花育种,多年来一直坚持服务,收益颇多。随着产能的增加,怎么能够让农民增收,我们也在探索。面对市场变化,我们也在培育一些种植大户,直接服务到田间地头。除了种子之外,农民有什么需求我们能够推荐的尽力去做,包括提供市场信息,让农民尽可能多的增加收入。这些好像跟种子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对品牌的培养十分重要,对市场的开发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和帮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要为农民服务。
农民是我们国内最大的一个群体受种种因素制约,素质、社会地位相对不高。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做好服务,这个就是我们的市场。我们改变不了市场可以改变自己,这也是我们种子企业存在的价值。我们可以引导农民,多给他们服务,提高他们的科技意识。现在是市场经济,
大企业、小企业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大企业也是从小企业发展起来的,大、小企业都要有好的发展环境和平台去合理竞争,种业企业都要加强自身建设。
李小霞(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通过产学研合作,登海种业对杂交玉米新品种的推广能力进一步强化登海种业依托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等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农业院校、科研机构进行了广泛合作与交流,共同进行了紧凑型超级玉米和强优势玉米的种质资源创新及品种选育研发等产业化研究和新品种推广工作,目前已经选育出“登海605”、“登海618”等一系列具备1000万亩以上推广面积的广适高产优质的玉米杂交品种。
张涛(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目前,中种集团已在全国建立了22家省级营销服务机构,推广服务网络覆盖各主要粮、油主产省区的重点农业县,在全国重点农业县所属农村开展“一村一点、一点一科技带头人”的“千村工程”项目。2012年,公司启动“堡垒计划”,针对重点品种、重点市场,与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组织以及基层农业技术服务推广部门积极合作。公司还先后在湖南岳阳、山东德州、河北邯郸、河南开封等地积极参与农业部高产创建活动,通过集约资源、集成技术、集中力量,集成推广优良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做出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应有贡献。
管理“加减法”优化种业发展环境
伍先敏(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现在种子生产过剩严重,推广品种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竞争激烈,所以要建立良好的市场格局,确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不仅确立国家的,还要确立区域性的,使优质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合理布局,节约资源。另外,基地建设要集中规划,既节约土地又有利于科技创新,并根据种企特点,在土地使用上给予特殊政策,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侯云鹏(北京屯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建议修订《种子法》,以便更加适应我国种业的发展;坚持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不动摇,持续加大对种业企业扶持,增加农作物种业投入;坚持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持续加强对种子基地和购销环节的管理力度,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制种基地规范管理,断掉私繁乱制的源头,以制种企业的合法性入手,加大查处力度,将非法企业剔除出制种基地。
李小霞(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们建议由国家组织相关科研单位建立国家级生物育种平台,集中优势力量,避免重复投入,平台成果可以考虑公益性使用或有偿使用的原则。建议国家加强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切实维护品种权所有人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支持原创,坚决打击、严惩违规造假等一系列侵权行为,保护来之不易的种业发展机遇。建议国家出台关于种子基地社会化的有关政策,探讨制种基地实行“国家组织建设,企业有偿使用”的原则。目前种子行业仍然以靠天吃饭为主,企业想投入种子基地建设,无奈于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等各方面因素的掣肘,一旦出现问题,企业承担的责任已经远远超出能力范围,容易引发社会性、群体性的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建议推行“保险公司+制种企业+农户”的运行模式,根据制种的行业发展特点和要求,鼓励保险公司与制种企业签订保险合同,保费收取方式由企业向保险公司缴纳,而非大田农业保险采取的一家一户向保险公司缴纳,灾害发生后保险公司向企业理赔,企业再对农户进行补偿。
由于制种企业对当地财政贡献并不是很高,为保障制种保险试点顺利进行,制种保险保费补贴应采取以中央财政补贴为主的原则,在补贴比例上,考虑到地方财政配套压力及种子生产的社会贡献度等因素,制定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比例。
刘显辉(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尽快修改《种子法》中不适应现代种业发展的内容,逐步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法规,推动《种子生产保险》等新法规、新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加大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和查处力度,尤其是对品种真实性、种子质量、种子生产经营等市场行为的检查和管理,打击私繁滥制。严格生产基地准入管理。各生产基地所在地种子生产管理部门要严格审查申请企业资质,遏制企业数量、基地面积过快增长。同时,严格实行凭生产许可证生产、凭检疫证流通、凭合格证交易的制度。加强生产基地管理,建立联合办案机制。农业主管部门联合工商、公、检、法等职能部门,加大基地整治力度,打击无证生产、套牌侵权、抢购套购等违法行为。同时,通过政策、金融、财政、税收、保险等方面支持,推进国家各作物种子分子育种平台等高投入、慢产出的项目,推动中国国内研发技术水平的提高。
朱宏宇(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副总裁)
希望国家政策进一步支持育繁推一体化大企业加强研发建设。种子研发是公益性、社会性工作,投入大见效慢,国内企业底子薄,以企业自己的力量研发有一定困难。当种业企业研发形成格局之时,也是民族种业振兴及强盛之日。
沈邵兵(隆平高科驻北京办事处主任)
未来种业发展,管理部门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品种区试指标应向种业企业倾斜,特别是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并按照企业规模、市场份额等参考标注分配指标;进一步提高品种审定标准,降低推广品种的同质化程度,鼓励种业企业选育突破性品种;坚持市场化道路,用市场化手段配置资源;放开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出台农业产业保险相关政策,特别是制种保险;推进市场化进程,加强行业监管。当前制种市场饱和,私繁乱制屡禁不止,问题的根源在于违法成本太低,与违法收益不成比例。建议相关部门加大违法惩处力度,变行政执法为刑事执法,严格生产许可证办理流程,杜绝挂靠生产许可证现象,一经发现,则予以吊销。同时,扶持大型育繁推一体化企业、AAA信用企业核心制种基地,不给私繁乱制留发展空间;科学制定国家及各优势制种区域制种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信息指导与协调;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在制种区域加强种业政策、行业信息等宣传,提示私繁乱制的风险及后果。
徐晓琨(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
加强品种保护,严防套牌、冒牌种子的销售;加强市场保护,禁止散装种子销售;加强转基因产品的查处力度;规范品种审定。针对当前制种市场私繁乱制屡禁不止的现象,政府管理部门应该及时发布供求信息,有效调控制种面积;实行制种备案制度,加强核查,严禁私繁;对私繁乱制者,除行政处罚外,应联合公检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张涛(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加快推进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在优先推进海南、甘肃、四川国家级种子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分区域、分作物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切实保障供种安全。加快推进种子生产全程机械化。加速提升制种关键环节技术装备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专业化制种服务组织,向制种大户、合作社和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降低制种成本;将制种机械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强化种子生产收储扶持政策。建立政府支持、种子企业参与、商业化运营的种子生产风险分散机制,对农作物种子生产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加强种子
储备调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国家与省两级种子储备体系,完善种子储备任务落实方式。强化种子市场监管能力。加强种子市场准入管理,严格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管理;统筹作物新品种测试和品种区域试验;建立国家级与省级品种审定协调机制,规范品种审定行为,健全品种退出机制。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审定品种、保护品种信息数据库,健全种子例行监测机制,严厉打击未审先推、无证生产、抢购套购、套牌侵权和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
完善种业法律法规。按照有利于品种规范管理的要求,尽快完成品种审定、新品种保护、标签管理、种子储备和种质资源管理等法规的修订工作,强化进出境种子检验检疫,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以新品种权为主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制定和完善外资进入农作物种业相关管理办法,规范国内外技术合作,做好外资并购我国种子企业的安全审查工作。
篇三:四川拟组建种业集团
农业部种业管理局九月或将成立作者:暂无来源:《粮食决策》2011年第15期
一位知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目前农业部种业管理局的成立事宜正在紧密筹备之中,预计9月初会正式成立,将把当前下设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的种子处“升级”为司局级单位,专门负责农作物种子的监督管理。
该人士还称,此次种子处升级同国家对种业的空前重视分不开,种业发展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而种子处的级别已经不能满足种业发展的需要。
据介绍,种业管理局的成立,将会加强对农作物种子的监督管理,加强对种子的生产许可和经营许可,加强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企的培育。
事实上,今年2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已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此后4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刊发该《意见》,对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提出了二十五条意见,其中包括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中央财政增加“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投入;实施种子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给力”措施。5月份,国务院还在湖南长沙召开建国以来级别最高的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此后6月份国家开发银行也发文支持种业发展,表示将加大对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融资推动,为“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协助企业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各级补贴和税费减免等政策,打造一批发展潜力大的农作物种业集团。
正是基于国家对种业的空前重视以及对打造“种业航母”的出发点,业内指出,清理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加大对不合格种子企业的淘汰力度,提升种子企业整体素质将会成为未来种业管理局的一项重要职责,设立种业管理局也被业内视为种业兼并整合大幕行将开启的标志。
农业部党组成员、人事劳动司司长、中国种子协会会长梁田庚此前曾表示,发达国家的种业发展历程表明,龙头企业是种业的核心,把种业企业做强才能把种业产业做强。与种业强国相比,我国农作物种业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仍处于初级阶段,企业多小散,竞争力不强的问题突出。目前,我国持证种子经营企业多达8700余家,99%没有研发能力,前10家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仅为13%。
而在种业并购整合过程中,行业内具有强大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且在规模上有优势的龙头企业无疑将是最大受益方。近几日,市场弱势震荡过程中,包括隆平高科、登海种业、敦煌种业、丰乐种业、荃银高科、神农大丰、大北农等在内的种业股则逆市而上、表现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