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教师的使命与精神8篇
新时期教师的使命与精神8篇新时期教师的使命与精神 新时代教师初心和使命 新时代教师的初心和使命教师是以教书为生的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新时代教师的初心和使命“不忘初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期教师的使命与精神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新时期教师的使命与精神
新时代教师初心和使命新时代教师的初心和使命教师是以教书为生的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新时代教师的初心和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是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体现,是深化党内教育的实践。9月9日上午,全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激励我们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师岗位上的普通党员,如何铭记初心、实践初心、实现初心,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教育教育,育人为本,育人应该是我们教师永恒不变的初心。如果我们忘记了初心,我们在教学之路上就会走得十分茫然,就会忘记为什么来,要到哪里去;就会以灌输为基本方式,少了去仰望教育这个广阔星空;就会以分数去衡量一个学生,以致让学生的心灵物化和精神枯萎。
作为教师,要为人师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处处要为学生做出榜样,包括我们言传身教的一切行为,即使在细微处也应表现出为人师表的风范。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具备比常人更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必须坚守理想信念,提高道德修养,丰富专业知识,牢记育人使命,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在教育这条点亮他人希望与智慧之灯的光明坦途上,一步一个脚印去做好自己的育人工作。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争做新时代的深受学生欢迎的新型教师,合格教师。
新时代教师的初心和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十九大会议的主题,也是总书记代表中国和中国人民发出的时代强音。如今,十九大精神已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影响着社会发展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梦的理想也愈发丰满起来。今年恰又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必将使得中华儿女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愈发强烈,激励着全国人民砥砺前行,艰苦奋斗,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我们的深情厚礼。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激励和传承之言。什么是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但初心之于我们个人,之于我们教学工作者,又将如何呢?初心是我们为家庭美好生活辛勤奋斗的真心,初心是我们对待学生尽心尽力的耐心,初心也是我们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善心。
那么如何才能不忘初心总书记多次强调不忘初心,是告诫我们坚持本真,信守承诺。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刻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自觉奉献工作的耐心和激情,时刻保持对荣誉感和自豪感的渴望,以模范行动树立好形象、立起好样子。
初心不忘,始终以真心待之。严华经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无论身处何地、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始终牢记
自己的职责、使命,并将之贯穿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方能求得圆满。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也说:“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无论是对群众、对学生、对同事还是领导,始终以真心相待,不自恃清高、不虚以委蛇;待人处事谦逊为本,既不因与自己无益而怠慢,也不因与自己有裨益而优待。这样的话,工作中必能以友善之心对待学生,竭诚服务学生;以平常之心对待同事,齐心只为工作;以尊敬之心对待领导,潜心做好交代事务。无论何人,以真挚之心对待;无论何事,以公平、公正之心处理,方是不违本心、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名新入职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我时刻坚持“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基础、有仁爱之心。很多老师认为留给我们印象深刻的学生要么是成绩优异,要么是惨不忍睹,但是1314班这位学生因为叛逆让我记住了他。那是一节习题课,在评讲到书面表达的时候我给学生提出了坚持练习英语书法的要求,并介绍了字体写好的优势,绝大多数学生表示信服,几个学生表示不想但也必须练,只有他直接告诉我不练,理由很简单:暑假里练过两个月证明没有用。他的原话是“我爹看着我练都没用,你让我练就有用吗?”当时我很生气,不仅是因为他当着全班学生的面顶撞了我,还因为他那句毫无教养的话,这句话让我很受伤。当时我的决定是对这种目无师长
的学生放弃治疗,他明显感觉到了我对他的忽视,开始在课堂上捣乱或者睡觉,之前虽然他听课也不认真但多少会学一点,突然我也意识到因为自己的疏忽可能影响到这个孩子今后的学习,后来我尝试课堂上去关注他,提问他一些简单的问题,例如讲到sportsstars那一课,猜想到男生会对体育运动感兴趣,所以我提问到他喜欢的篮球明星,点到他的时候,他显然出乎意料,在我的鼓励下站起来,开始侃侃而谈,提到了姚明、詹姆斯、科比,仿佛这些都是他的老朋友,他的精彩演说带给了全班同学极大的快乐,同时也给我上了一课,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
篇二:新时期教师的使命与精神
在教师角色定位上一要强调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我们特殊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习惯就尤为重要使其和谐健康的发展教师的责任、使命、奉献精神张红岩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学生拥有一颗爱心。教师以什么样的精神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态度决定着学生的成长,这就是教育工作之所以神圣的原因,也是表现我们教师职业道德的所在。我们每天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我们的学生,这应该是师德水平的重要体现。教师的态度能够影响甚至决定学生的成长,因为,学生具有区别于“非学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心理特点属性——向师性。学生就好像花草树木之趋向于阳光一样,趋向于教师。学生的这种希望表明,教师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也许可以说,教师是学生生活中、心灵上最重要与震撼的人物。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或者说,每天生活的主要部分,是同老师在一起或在老师的影响或支配下度过的。他们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老师有极大的关系。对每个老师都抱着很大的希望,每天都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一些美好的东西。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全面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习惯。作为我们特殊学校的班主任尤为重要。只顾教书而不育人,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对学生负责任绝不意味着学生是可以任由教师捏造的泥塑,教师既不可以“包办替代”,也不可以“高高在上”。在教师角色定位上,一要强调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我们特殊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习惯就尤为重要,使其和谐、健康的发展。既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又重视人生方向的引领。二要强调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既能理解学生成长的苦恼与抗争,具有同理心,又能带动、帮助学生,具有影响力;乐于做学生的伙伴,在平等中感受升华,在成长中享受收获。唯其如此,教师的责任心才能成为学生进步和发展的真正动力。张云泉说得好,“做人必须像人,不求惊天动地,但求问心无愧”。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就要有胸怀大局,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责任心,艰苦奋斗,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一个中学教师,一个合格的中学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是扎实的基本功、是爱。这些我都赞同,但我觉得最应该具备的是强烈的责任心,责任感,没有强烈的责任感,责任心。一切都无从谈起。因为我是中学教师,我就要对孩子负责。我就要平等地欣赏,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孩子。我没有理由以貌取人,厚此薄彼,助长孩子的自负或伤害孩子的自尊。我唯一能做的是关爱有加,为每一位孩子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让每一位孩子幸福得像花一样健康成长。教师的责任,我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教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引导他们明白道理,帮他们探索世界奥秘。家长的期望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我要对家长负责,还家长一个健康、快乐、活泼、
聪明的宝贝。
篇三:新时期教师的使命与精神
新时代教师职责和使命教师自古以来都身负建国君民、教化人伦的责任,新时代教师的社会担当必然有新的内涵,身处新时代的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的教育职责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
01.教师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立德树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师的使命根本。教师工作关键在于“传道”,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透过教育教学活动浸润到学生心田之中,积极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把学生培养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教书育人工作不能只限在课堂中、课本上,更需要扎根大地、扎根学生的日常生活,要把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联结起来,让价值观教育落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学校和教师一方面要创新多元公益活动、服务学习、感恩教育,去播撒社会责任意识的种子,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社会,从小我走向大我。另一方面,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社会小公民”的身份角色,真正的达师应在尊重学生性情、经验和生活的基础上使学生受到人格的感化,赋予学生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自主权,不断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02.教师要身先垂范社会责任担当有学者曾经指出:“人师是指那些能体现道义,能用人格感化学生,能以己身为学生、为社会民众作表率的教师。”教师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必须要身先示范。美国教育家吉鲁就曾指出:如果教师要把学生教育成为积极的、批判性的公民,那么他们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转化性知识分子。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教师必须首先要做良好社会公民的表率,要肩负知识分子这一社会角色。从这一
意义上讲,教师不仅要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体现价值,更要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实现社会价值。
03.教师要在使命担当中求成长承担社会职责、广泛参与公共生活对于教师而言不只是一种责任,其背后也蕴含着丰富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教师的工作容易陷于日复一日的工具性活动中,在教学技术化陷阱中,逐步成为只能授业解惑的经师。而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更多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只是不断帮助教师在技艺层面臻于极致,但却忽视了教师作为全人、作为知识分子的发展。
因此,使命担当本身给予教师新的生长机遇。一是教师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能更为深入地探讨伦理、社会和政治尺度上的一般性、根本性问题,从而能超越一己之得失而在更广泛的制度体系层面去审视教育活动,从而浮现和彰显教师工作的德性维度;二是教师在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能帮助其保持教育活动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并了解不同人群的教育立场,日本等国在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就安排有社会研修,目的就是让教师从社会其他部门需求来思考教育目标与功能;三是教师在践行服务国家使命过程中,能更深化对教师专业的身份认同,追问教育的意义及其终极价值。如果说教师的工作是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那么使命担当则能唤醒教师的本真德性和精神主体。教师唯有在践行使命担当中不断认识自己、觉察自我并实现价值自觉,才能真正担负起学生引路人的角色。
篇四:新时期教师的使命与精神
新时代下的教师使命近几年,全国、省、市都在不断的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网上培训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作为新时代下的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如何把学生教育好呢?这是值得我用一生去思考的问题。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得不断地学习,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合格的教师不是终身的。过去是“不进则退”,现在是“慢进则退”,不进将会很快被淘汰,昨天的合格教师,今天不一定合格。只有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的学习、探索,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师必须做到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因此,我们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完善人格。
教师必须做到博学多才。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它表现在精通与知新的方面。精通,就是对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掌握重点、难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新,就是要学习新知识,讲课要有新意。
教师必须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爱生是教师的天性。教师爱自己的学生,就是要真正找到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这样的爱才会是发自内心,持久的。基于这一点,教师更应该不断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以满腔的热情关爱学生。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爱和关心,需要教师像父母一样在生活上关怀备至。当然,爱生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活动。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与他们沟通情感,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专业知识、业务能力都必须紧随时代车轮,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提高。要勇敢地
摈弃旧事物,勇敢地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迫切地学习新技术,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大浪淘沙,真金百炼,去除外在约束之后,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准绳,这种准绳,对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职责而言,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要时刻按照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创新意识,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开拓进取,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自己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为祖国的未来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祖国建设增砖添瓦!
谁没有过坎坷的经历,谁没流过失败的泪滴!然而再苦再累,再难再痛的感受,也只能自己偷偷地流泪,默默地承担,悄悄地咽下苦涩的滋味!
也许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却是失去重新振作的勇气!“勇气有时候是一瞬间的闪念,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执念。勇气是在你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人生需要努力,生活需要奋斗,我们更需要坚持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因为“勇气是逆境中绽放的光芒,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有了改变的机会”!
“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眼泪奔跑的人”!愿我们在困境中,都能拥有一颗勇敢坚强的内心。为了那些关注的目光,为了那些守望的人,我们要“凤凰涅槃要,浴火重生”,如花般精彩的绽放。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愿梦想成真的喜悦,能抚慰我们疲惫的身心!
走在不惑之年的路上,曾经波澜起伏的内心,已被岁月磨练得淡然如水、和善温润!此刻,可以宽容看不惯的人;可以原谅莫名其妙的事;可以善待身边的一切;可以静看“庭前花开花谢,天空云卷云舒”!简简单单的度过清淡如莲的每一天!
人的一生,亲人是血浓于水的不离不弃!无论你在外面受到怎样的委屈,内心有多大的压力,或者工作如何的不顺心。你总能从亲人那里得到关爱和安慰,而且那是永远不需要回报的给予!那里有家的味道,温暖你冰冷的内心;有亲情的馨香,幸福地把你围绕!
生命中的朋友,不会一直陪在你的左右,却会永远陪伴在心间!所以孤独寂寞的夜晚,就会倍加想念那些一起走过的日子,想念那些苦中作乐的往昔;想念风雨中相互的鼓励和支持……朋友如四季盛开的鲜花,一路芳香,一路陪伴。用天长地久的深情厚谊,温暖光阴的故事!
我们这一生,就是一条漫长的旅途!无论是笔直的坦途,还是泥泞的道路;无论是春风柔和,还是冬雪纷飞;终究会留下一路深深浅浅的足迹,留下一串模模糊糊的脚印,偶尔就会发出无法言喻的叹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篇五:新时期教师的使命与精神
教师自古以来都身负建国君民、教化人伦的责任,新时代教师的社会担当必然有新的内涵,身处新时代的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的教育职责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01.教师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师的使命根本。教师工作关键在于“传道”,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透过教育教学活动浸润到学生心田之中,积极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把学生培养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教书育人工作不能只限在课堂中、课本上,更需要扎根大地、扎根学生的日常生活,要把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联结起来,让价值观教育落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学校和教师一方面要创新多元公益活动、服务学习、感恩教育,去播撒社会责任意识的种子,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社会,从小我走向大我。另一方面,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社会小公民”的身份角色,真正的达师应在尊重学生性情、经验和生活的基础上使学生受到人格的感化,赋予学生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自主权,不断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02.教师要身先垂范社会责任担当
有学者曾经指出:“人师是指那些能体现道义,能用人格感化学生,能以己身为学生、为社会民众作表率的教师。”教师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必须要身先示范。美国教育家吉鲁就曾指出:如果教师要把学生教育成为积极的、批判性的公民,那么他们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转化性知识分子。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教师必须首先要做良好社会公民的表率,要肩负知识分子这一社会角色。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师不仅要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体现价值,更要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实现社会价值。
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包括基本政治活动、社会治理活动和基层公共生活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多元主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尤其是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代表更加需要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发挥引领和组织功能,促进社区整合,促进政治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志愿公益活动,更好地促进形成积极广泛的民间力量,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进一步提高民众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性。教育工作者对于社会公共生活和志愿公益活动的参与,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榜样,对于其他民众也是示范,教师以自身行动来赢得全社会的尊重,这才是尊师重道之风得以形成的内核所在。
03.教师要在使命担当中求成长
承担社会职责、广泛参与公共生活对于教师而言不只是一种责任,其背后也蕴含着丰富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教师的工作容易陷于日复一日的工具性活动中,在教学技术化陷阱中,逐步成为只能授业解惑的经师。而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更多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只是不断帮助教师在技艺层面臻于极致,但却忽视了教师作为全人、作为知识分子的发展。
因此,使命担当本身给予教师新的生长机遇。一是教师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能更为深入地探讨伦理、社会和政治尺度上的一般性、根本性问题,从而能超越一己之得失而在更广泛的制度体系层面去审视教育活动,从而浮现和彰显教师工作的德性维度;二是教师在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能帮助其保持教育活动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并了解不同人群的教育立场,日本等国在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就安排有社会研修,目的就是让教师从社会其他部门需求来思考教育目标与功能;三是教师在践行服务国家使命过程中,能更深化对教师专业的身份认同,追问教育的意义及其终极价值。如果说教师的工作是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那么使命担当则能唤醒教师的本真德性和精神主体。教师唯有在践行使命担当中不断认识自己、觉察自我并实现价值自觉,才能真正担负起学生引路人的角色。
摘要: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说教师除了传道授业外,还要为学生解答人生的疑惑。这样的老师在当时已经是了不起的长者了,但在今天看来,他们还只是停留在被动地等学生有"惑"才解的阶段。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今天的教师更应主动地在学生成长的人生之路上亮起一盏盏明灯。教书固然重要,而“育人”更是每个教师都应放在首位的职责。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师;责任与使命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99-01
沈阳市第五中学的特级教师金魏松说过:"做为教师,最大的价值就是对学生产生正确而深远的影响,而做到这一点,没有思想的力量、情感的力量以及责任的力量是不行的"。这就要求教师除了传递知识,守护人类核心价值观念外,必须具备一种批判精神,一种反省意识和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
我国的素质教育实施了好多年,给学生减负也喊了许多年,在一些地方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威慑下,各地的应试教育风气依然很浓,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寒暑假补课,定大量的复习资料,在一些小城市还很盛行,学生的负担依然很重。要改变这一切,并不是没有人努力过,可以说,每年都有许多青年教师用自己全新的教育理念,通过调整教材,改变教法,开发新课程资源等手段,使自己的课堂活起来,丰富起来,这样的课也深受学生的欢迎。然而在实践中,他们不断遭遇挫折,既有来自同事的,也有来自家长的,更有来自领导的批评、冷眼、嘲笑,加上统一的考试制度,单一的评价标准,使得他们所教学生的"分数"往往很低。于是,有小学教师哭着向家长和学校保证"再也不实施素质教育了",有家长认为锐意改革的教师是"胡闹",要求自己的孩子转班……过不了几年,这些教师的热血不再沸腾,棱角被磨平之后变成了年轻的
"老"师,成了学校和家长都"放心"的"优秀教师"。于是就有了更多的“教书匠”。沉于题海中的教书匠,怎能担当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呢?怎能对学生产生深远而正确的影响呢?怎能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如果教师不警醒,不反思,国家素质教育的政策只能流于我们疲于应付甚至懒得应付的形式,我们所谓的成功学生也只能是除了录取通知书以外一无所有的悲哀者。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对学生产生正确而深远的影响呢?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并自觉地为学生将来的成长争取一片尽可能大的天空。
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社会生活方式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市场经济在改变我们物质生活的同时,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被誉为"红烛"的教师,从选择这一职业那天起,就注定了要奉献的,奉献是教师永恒的精神。教师在奉献精神的指引下,才有可能成为优秀教师,而一个优秀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对生活和事业热情执着、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不掺纤尘的爱心、公正正直、固守自己做人的准则的人,这些也是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所必备的品质。
除了加强自身修养,教师还必须具备一种教育情怀。目前我们很多教师还缺乏这种深厚的人文情怀,或者说这种人文情怀迷失在书山题海中,在各地都要求出“成绩”的形势下,教师们忽略了对学生的爱、尊重、信任、宽容和平等,忽略了学生千姿百态的、丰富多彩的差别,忽略了去小心呵护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学上也逐渐失去了创新精神。而这忽略的一切对于学生的一生来说,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又是多么重要啊!
上海一位数学特级教师,他的小学数学老师给了他很大的影响。有一天数学课上要考试,他由于踢足球摔断了膀子,绷着绷带不能写字,老师走过来轻轻对他说:"不要急,你说,我帮你写",老师就这样帮他答完了卷子。老师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了他温暖和真诚的关怀。后来他的数学学得很好,考上了大学,并成为一名数学特级教师。
九十岁高龄才开始学剪纸的李淑芬老人,几年来创作了大量精致的作品。她创作的几十副关于奥运题材的剪纸作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送给了每一个国家的代表队,让中华文化传遍了世界。她说是当年在燕京大学时,陶行知老先生教育他们要实事求是,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教诲影响了她的一生。
少年毛泽东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求学时期,也正是有孔昭绶、徐特立、杨昌济等一批关注国家命运、民族前途,富有民主精神、创新精神的教师,才培养出了毛泽东、蔡和森等一群以天下为己任的热血青年。那些教师不但给了毛泽东的一生以积极的影响,也可以说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作为知识分子,教师应承担起知识分子的责任,具备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的起码的良知、高尚的人格、清洁的精神,具备对于整个社会的一种责任心和使命感。勇于用自己热情的教育情怀对教育现实进行批判,对自己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深刻反
省,与应试教育适度对抗,对教育理想执着坚守,对应试时代教师的尴尬命运勇于承担。
当然,要求中小学教师完全对抗应试教育是不现实的,但是,一个具有教育理想主义情怀的教师,会自觉地拒绝世俗强加于教育的种种枷锁,会在应试的夹缝中为孩子将来的成长争得尽可能大的一片天空。而千千万万具有这情怀的教师则完全可以形成一股合力,形成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从批判走向建设,最终影响和改变中国教育。
长久以来,我们正是因为过多地寄希望于自上而下的改革而放弃了自己的责任,才使得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只有千千万万的普通教师觉醒起来,意识到自己对教育的这一份责任,才能够最终汇成滚滚洪流,冲破应试的樊篱,为教育争得一片光明的未来。
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
我之所以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也是缘于从小就有这么一个梦想,如今梦想成真,那些曾经是梦想中的镜头还清晰在眼前。
当我第一次站在你们面前,面对几十双真诚的注视着我的双眼时,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身上责任的重大,你们每个人的未来在那时好象都与我连在了一起。
责任感,使命感,这两个沉甸甸的词汇意味着我们要去承担,要去奉献,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十年的时间将一个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尤其是那些家庭有特殊变故的学生,我们要用真诚的交流,热情的鼓励,耐心的帮助,让这些孩子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学生的成长呼唤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教师工作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而学生又有一种特殊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由此我们老师的责任和使命就要建立在自身的一言一行中。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老师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小至办公桌上一本书的放置,教室内书写完毕的一个小粉笔头的处理,大到对社会对国家的态度和言语都会影响的学生,所以我们要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同学们,作为学生你们的责任是不是也应该从小事做起呢?每天问一问自己,今天我充分利用时间了吗?上课的时候积极动脑了吗?今天我独立完成作业了吗?不懂的问题解决了吗?今天班级任务完成了吗?我主动帮助同学了吗?今天父母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们是否想到父母辛劳。
同学们,你们就如同一枚枚等待被点燃的火种,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其主要责任和使命就是如何用我们的星星之火去燎原,去引得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作为教师,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老师们让我们用内心的责任与使命去关爱每一位学生,用真心凝成团结,一起为明天的更加辉煌而努力奋斗吧,让我们满怀豪情的告诉天下,教书育人,舍我其谁?
篇六:新时期教师的使命与精神
新时期教师的责任与使命教师自古以来都身负建国君民、教化人伦的责任,新时代教师的社会担当必然有新的内涵,身处新时代的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的教育职责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
01.教师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师的使命根本。教师工作关键在于“传道”,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透过教育教学活动浸润到学生心田之中,积极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把学生培养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教书育人工作不能只限在课堂中、课本上,更需要扎根大地、扎根学生的日常生活,要把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联结起来,让价值观教育落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学校和教师一方面要创新多元公益活动、服务学习、感恩教育,去播撒社会责任意识的种子,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社会,从小我走向大我。另一方面,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社会小公民”的身份角色,真正的达师应在尊重学生性情、经验和生活的基础上使学生受到人格的感化,赋予学生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自主权,不断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02.教师要身先垂范社会责任担当
有学者曾经指出:“人师是指那些能体现道义,能用人格感化学生,能以己身为学生、为社会民众作表率的教师。”教师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必须要身先示范。美国教育家吉鲁就曾指出:如果教师要把学生教育成为积极的、批判性的公民,那么他们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转化性知识分子。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教师必须首先要做良好社会公民的表率,要肩负知识分子这一社会角色。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师不仅要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体现价值,更要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实现社会价值。
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包括基本政治活动、社会治理活动和基层公共生活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多元主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尤其是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代表更加需要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发挥引领和组织功能,促进社区整合,促进政治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志愿公益活动,更好地促进形成积极广泛的民间力量,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进一步提高民众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性。教育工作者对于社会公共生活和志愿公益活动的参与,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榜样,对于其他民众也是示范,教师以自身行动来赢得全社会的尊重,这才是尊师重道之风得以形成的内核所在。
03.教师要在使命担当中求成长
承担社会职责、广泛参与公共生活对于教师而言不只是一种责任,其背后也蕴含着丰富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教师的工作容易陷于日复一日的工具性活动中,在教学技术化陷阱中,逐步成为只能授业解惑的经师。而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更多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只是不断帮助教师在技艺层面臻于极致,但却忽视了教师作为全人、作为知识分子的发展。
因此,使命担当本身给予教师新的生长机遇。一是教师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能更为深入地探讨伦理、社会和政治尺度上的一般性、根本性问题,从而能超越一己之得失而在更广泛的制度体系层面去审视教育活动,从而浮现和彰显教师工作的德性维度;二是教师在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能帮助其保持教育活动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并了解不同人群的教育立场,日本等国在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就安排有社会研修,目的就是让教师从社会其他部门需求来思考教育目标与功能;三是教师在践行服务国家使命过程中,能更深化对教师专业的身份认同,追问教育的意义及其终极价值。如果说教师的工作是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那么使命担当则能唤醒教师的本真德性和精神主体。教师唯有在践行使命担当中不断认识自己、觉察自我并实现价值自觉,才能真正担负起学生引路人的角色。
摘要: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说教师除了传道授业外,还要为学生解答人生的疑惑。这样的老师在当时已经是了不起的长者了,但在今天看来,他们还只是停留在被动地等学生有"惑"才解的阶段。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今天的教师更应主动地在学生成长的人生之路上亮起一盏盏明灯。教书固然重要,而“育人”更是每个教师都应放在首位的职责。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师;责任与使命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99-01
沈阳市第五中学的特级教师金魏松说过:"做为教师,最大的价值就是对学生产生正确而深远的影响,而做到这一点,没有思想的力量、情感的力量以及责任的力量是不行的"。这就要求教师除了传递知识,守护人类核心价值观念外,必须具备一种批判精神,一种反省意识和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对学生产生正确而深远的影响呢?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并自觉地为学生将来的成长争取一片尽可能大的天空。
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社会生活方式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市场经济在改变我们物质生活的同时,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被誉为"红烛"的教师,从选择这一职业那天起,就注定了要奉献的,奉献是教师永恒的精神。教师在奉献精神的指引下,才有可能成为优秀教师,而一个优秀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对生活和事业热情执着、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不掺纤尘的爱心、公正正直、固守自己做人的准则的人,这些也是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所必备的品质。
除了加强自身修养,教师还必须具备一种教育情怀。目前我们很多教师还缺乏这种深厚的人文情怀,或者说这种人文情怀迷失在书山题海中,在各地都要求出“成绩”的形势下,教师们忽略了对学生的爱、尊重、信任、宽容和平等,忽略了学生千姿百态的、丰富多彩的差别,忽略了去小心呵护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学上也逐
渐失去了创新精神。而这忽略的一切对于学生的一生来说,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又是多么重要啊!
上海一位数学特级教师,他的小学数学老师给了他很大的影响。有一天数学课上要考试,他由于踢足球摔断了膀子,绷着绷带不能写字,老师走过来轻轻对他说:"不要急,你说,我帮你写",老师就这样帮他答完了卷子。老师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了他温暖和真诚的关怀。后来他的数学学得很好,考上了大学,并成为一名数学特级教师。
篇七:新时期教师的使命与精神
教师,以教育为生的职业。这个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新时期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新时期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教师自古以来都身负建国君民、教化人伦的责任,新时代教师的社会担当必然有新的内涵,身处新时代的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的教育职责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
01.教师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师的使命根本。教师工作关键在于“传道”,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透过教育教学活动浸润到学生心田之中,积极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把学生培养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教书育人工作不能只限在课堂中、课本上,更需要扎根大地、扎根学生的日常生活,要把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联结起来,让价值观教育落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学校和教师一方面要创新多元公益活动、服务学习、感恩教育,去播撒社会责任意识的种子,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社会,从小我走向大我。另一方面,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社会小公民”的身份角色,真正的达师应在尊重学生性情、经验和生活的基础上使学生受到人格的感化,赋予学生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自主权,不断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02.教师要身先垂范社会责任担当
有学者曾经指出:“人师是指那些能体现道义,能用人格感化学生,能以己身为学生、为社会民众作表率的教师。”教师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必须要身先
示范。美国教育家吉鲁就曾指出:如果教师要把学生教育成为积极的、批判性的公民,那么他们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转化性知识分子。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教师必须首先要做良好社会公民的表率,要肩负知识分子这一社会角色。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师不仅要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体现价值,更要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实现社会价值。
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包括基本政治活动、社会治理活动和基层公共生活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多元主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尤其是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代表更加需要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发挥引领和组织功能,促进社区整合,促进政治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志愿公益活动,更好地促进形成积极广泛的民间力量,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进一步提高民众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性。教育工作者对于社会公共生活和志愿公益活动的参与,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榜样,对于其他民众也是示范,教师以自身行动来赢得全社会的尊重,这才是尊师重道之风得以形成的内核所在。
03.教师要在使命担当中求成长
承担社会职责、广泛参与公共生活对于教师而言不只是一种责任,其背后也蕴含着丰富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教师的工作容易陷于日复一日的工具性活动中,在教学技术化陷阱中,逐步成为只能授业解惑的经师。而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更多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只是不断帮助教师在技艺层面臻于极致,但却忽视了教师作为全人、作为知识分子的发展。
因此,使命担当本身给予教师新的生长机遇。一是教师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能更为深入地探讨伦理、社会和政治尺度上的一般性、根本性问题,从而能超越一己之得失而在更广泛的制度体系层面去审视教育活动,从而浮现和彰显
教师工作的德性维度;二是教师在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能帮助其保持教育活动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并了解不同人群的教育立场,日本等国在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就安排有社会研修,目的就是让教师从社会其他部门需求来思考教育目标与功能;三是教师在践行服务国家使命过程中,能更深化对教师专业的身份认同,追问教育的意义及其终极价值。如果说教师的工作是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那么使命担当则能唤醒教师的本真德性和精神主体。教师唯有在践行使命担当中不断认识自己、觉察自我并实现价值自觉,才能真正担负起学生引路人的角色。
新时期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摘要: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说教师除了传道授业外,还要为学生解答人生的疑惑。这样的老师在当时已经是了不起的长者了,但在今天看来,他们还只是停留在被动地等学生有"惑"才解的阶段。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今天的教师更应主动地在学生成长的人生之路上亮起一盏盏明灯。教书固然重要,而“育人”更是每个教师都应放在首位的职责。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师;责任与使命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99-01
沈阳市第五中学的特级教师金魏松说过:"做为教师,最大的价值就是对学生产生正确而深远的影响,而做到这一点,没有思想的力量、情感的力量以及责任的力量是不行的"。这就要求教师除了传递知识,守护人类核心价值观念外,必须具备一种批判精神,一种反省意识和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
我国的素质教育实施了好多年,给学生减负也喊了许多年,在一些地方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威慑下,各地的应试教育风气依然很浓,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寒暑假补课,定大量的复习资料,在一些小城市
还很盛行,学生的负担依然很重。要改变这一切,并不是没有人努力过,可以说,每年都有许多青年教师用自己全新的教育理念,通过调整教材,改变教法,开发新课程资源等手段,使自己的课堂活起来,丰富起来,这样的课也深受学生的欢迎。然而在实践中,他们不断遭遇挫折,既有来自同事的,也有来自家长的,更有来自领导的批评、冷眼、嘲笑,加上统一的考试制度,单一的评价标准,使得他们所教学生的"分数"往往很低。于是,有小学教师哭着向家长和学校保证"再也不实施素质教育了",有家长认为锐意改革的教师是"胡闹",要求自己的孩子转班……过不了几年,这些教师的热血不再沸腾,棱角被磨平之后变成了年轻的"老"师,成了学校和家长都"放心"的"优秀教师"。于是就有了更多的“教书匠”。沉于题海中的教书匠,怎能担当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呢?怎能对学生产生深远而正确的影响呢?怎能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如果教师不警醒,不反思,国家素质教育的政策只能流于我们疲于应付甚至懒得应付的形式,我们所谓的成功学生也只能是除了录取通知书以外一无所有的悲哀者。
篇八:新时期教师的使命与精神
新时代,教师的使命与担当立德树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师的使命根本。教师工作关键在于“传道”,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透过教育教学活动浸润到学生心田之中,积极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把学生培养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教书育人工作不能只限在课堂中、课本上,更需要扎根大地、扎根学生的日常生活,要把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联结起来,让价值观教育落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学校和教师一方面要创新多元公益活动、服务学习、感恩教育,去播撒社会责任意识的种子,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社会,从小我走向大我。另一方面,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社会小公民”的身份角色,真正的达师应在尊重学生性情、经验和生活的基础上使学生受到人格的感化,赋予学生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自主权,不断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有学者曾经指出:“人师是指那些能体现道义,能用人格感化学生,能以己身为学生、为社会民众作表率的教师。”教师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必须要身先示范。美国教育家吉鲁就曾指出:如果教师要把学生教育成为积极的、批判性的公民,那么他们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转化性知识分子。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教师必须首先要做良好社会公民的表率,要肩负知识分子这一社会角色。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师不仅要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体现价值,更要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实现社会价值。
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包括基本政治活动、社会治理活动和基层公共生活等。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代表更加需要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发挥引领和组织功能,促进社区整合,促进政治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志愿公益活动,更好地促进形成积极广泛的民间力量,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进一步提高民众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性。教育工作者对于社会公共生活和志愿公益活动的参与,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榜样,对于其他民众也是示范,教师以自身行动来赢得全社会的尊重,这才是尊师重道之风得以形成的内核所在。
承担社会职责、广泛参与公共生活对于教师而言不只是一种责任,其背后也蕴含着丰富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教师的工作容易陷于日复一日的工具性活动中,在教学技术化陷阱中,逐步成为只能授业解惑的经师。而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更多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只是不断帮助教师在技艺层面臻于极致,但却忽视了教师作为全人、作为知识分子的发展。
因此,使命担当本身给予教师新的生长机遇。一是教师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能更为深入地探讨伦理、社会和政治尺度上的一般性、根本性问题,从而能超越一己之得失
而在更广泛的制度体系层面去审视教育活动,从而浮现和彰显教师工作的德性维度;二是教师在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能帮助其保持教育活动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并了解不同人群的教育立场,日本等国在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就安排有社会研修,目的就是让教师从社会其他部门需求来思考教育目标与功能;三是教师在践行服务国家使命过程中,能更深化对教师专业的身份认同,追问教育的意义及其终极价值。如果说教师的工作是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那么使命担当则能唤醒教师的本真德性和精神主体。教师唯有在践行使命担当中不断认识自己、觉察自我并实现价值自觉,才能真正担负起学生引路人的角色。
推荐访问:新时期教师的使命与精神 新时期 使命 精神
下一篇:人民教师的使命和担当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