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霍尔顿的成长历程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5篇
从霍尔顿的成长历程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5篇从霍尔顿的成长历程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 成长之痛——纯真的遗失——论《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仿佛亘古以来,“成长”一直是创作者创作的一大灵感话题,同时也是每个人都能切实体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霍尔顿的成长历程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从霍尔顿的成长历程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
成长之痛——纯真的遗失——论《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仿佛亘古以来,“成长”一直是创作者创作的一大灵感话题,同时也是每个人都能切实体会到的,经历过的,容易激发共鸣的话题。不论现实中你是否渴望成长,大多数文学创作中,成长都是主人公想要逃避的事情,可见其实,大多数人,内心还是渴望永远不要成长的吧?在西方人熟知的童话故事《彼得潘》里,彼得潘不就是每个我们的代表吗?我们内心都住着一个彼得潘,都做着彼得潘的梦,祈求如果不要成长,永远这么纯真、无忧无虑,该有多好。《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就是其中一个,对他来说,成长意味着一种不停侵蚀着他的痛,他无法忍受周围的世俗世界,他厌恶所有的那些污秽的东西,渴望纯真,渴望那么一个本质的自我,但现实是他不可避免的成长,他终将变得和他们一样,变成他现在厌恶的一切堕落的东西的其中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要说里面最出名的的话,应该当之无愧是那句“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在我看来,让主人公来选择的话,他会选择前者。成熟就是会为了自己坚持的目标隐忍地或者,可是这何尝不是对现实的妥协,何尝不是一种被社会同化的表现呢?这种成熟的代价,大概就是成长的痛吧,我们以遗失纯真,自我,对美好的幻想为代价换取的成熟,成长。其实高中时我非常非常不喜欢霍尔顿,或者说,不喜欢他满嘴脏话的样子。相信一些女生也是讨厌这样坏坏的男孩子的,在校园里遇见了,会躲着走。可是现在不同了,现在我一想起他的样子,就会会心一笑,虽然我并没有见过他。但书里说了,霍尔顿顶着一头乱乱的褐色的头发,水兵发型,短短的像刚被修剪过的草坪,让人特别想伸出手去摸一摸。他有一点邪邪的样子,经常翘起嘴角,坏笑。很迷人。我觉的,渐渐长大了,才懂得那种纯真的珍贵吧,当大家都带着面具生活时,这么一个将自己赤裸裸的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少年时多么的难能可贵,尽管幼稚、尽管叛逆,但这是最真实的他,这种真诚和毫不掩饰,多么让人感动。
霍尔顿的学校叫潘西,一个昂贵的私利学校,大家都说它很好很强大。然而他自己可不这么看,我也不这么看。萧伯纳说:学校是一个斯丧性灵的地方,对愈有天分的人,斯丧得越厉害。在霍尔顿的眼里,不论你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个阴森可怕的地方。不得不说,学校对于学生来说,就像是一个社会,那是你成长的地方,那是一个让你变成熟的地方,但这里面教会了我们怎么按别人的期待生活,怎么慢慢发展成一个社会所期待的人,这对塞林格有什么吸引力呢?这只会让他厌恶。这个企图带走他的纯真,带走那个原本的他的地方,让他无法忍受。满校园假模假式的装逼犯,他那有着魁梧肩膀的室友,他那爱挤粉刺的朋友,还有势利的专门巴结有钱人的校长,这一切都让他反感。于是,他反戴着自己的鸭舌帽,手提箱里塞进去他那四门功课不及格的成绩单,和被开除的通知,不要命地逃出了潘西,连一句像样的
再见也没有。其实这样多好,他早厌烦了这个空气里满是虚伪味道的地方。可到底要去哪儿呢?他拖着皮箱,在路旁发呆。也许,这也就是成长中的迷茫,你逃出了一个牢笼,你不确定你是否又进了另一个牢笼,事实上,塞林格永远都躲不掉成长的命运,他鄙视的堕落的、污浊的、虚伪的社会是多么强大,他的力量又是多么渺小,在这场战斗中,它必将输得一败涂地。
霍尔顿的生活,看上去很美。他富裕的家庭,他拉拉队员一样的女朋友萨莉,但是他自己心里知道:他喜欢的是她的身材和容貌。而他平常和她说的话,她从来听不懂。他真正喜欢的女孩子,是琴。那个和他下象棋的姑娘,那个一讲话嘴唇就会向五十个方向动的姑娘。被开除了之后,他想到给琴打电话,但听到接线的是琴她妈妈的声音,他就挂了。他真的想离开这个城市,他真的好难过。他在深夜坐在电话亭的暖气旁发抖,哭得脖子一抽一抽的。于是你知道,这个时候,他不再像看上去的那么讨厌,他只是一个想找人说话的17岁的孩子。当没有人在身边的时候,他和我们一样寂寞。
战后的美国,迎来了何等悲观和无聊的五十年代。大批大批的青年人酗酒、抽烟、吸毒甚至群居。他们被称为TheBeatGeneration,垮掉的一代。破破烂烂的T恤衫和牛仔裤,开着父母给的昂贵的跑车,抽一支接一支的大麻香烟,在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地亲吻,挑战社会传统和道德底线。就连克林顿都承认,年轻的时候也“尝过几口”大麻香烟。那个年代,到处有半大孩子
照着书上的霍尔顿打扮自己,学着他的样子讲话走路,满脸不屑的笑容,抻着自己尖锐的下巴,张口就是四字经。还有两用风衣,红色鸭舌帽,一个也不能少。冬天来了,用霍尔顿的话说“天气冷的像巫婆的奶头”,但是美国的年轻人们戴着耳罩,却不戴手套,因为书上写,霍尔顿的手套被人偷走了。于是,美国年轻人的那个冬天没有了手套。霍尔顿和很多“垮掉的一代”一样,干尽一切离经叛道之事,亲手将自己的青春涂抹的血迹斑斑,在自虐中寻找自尊。他固执地以为大人们都不关心他,他想让大人为自己的坏成绩和夜不归宿心疼。当大人们担心的呼喊他名字的声音划过夜空的时候,他心里泛过隐秘的欢乐:他们担心我,他们在找我。不可否认,塞林格对理想的追求,集中了大多数年轻人心中的那根弦,一触即发,大家产生了共鸣,原来和塞林格一样,大家都遭受着成长之痛,与其说成长之痛,不如说这个社会带给他们的对未来的设想让他们产生了对成长的恐惧,他们无法从自己以前过的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中走出来,他们渴望单纯、渴望一切纯粹的、童真的、真挚的东西,无法适应长大后应该面对的这个虚伪的社会。所以他们只能反抗、只能叛逆,以此来吸引家长们的注意,吸引家长们来发现他们的内心渴求。
《麦田里的守望者》里有段话:“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
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儿。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与其说塞林格影响了那么多年轻人学习他的行为,不如说塞林格是一代人的缩影,塞林格的出现,促使了大家发现自己心中其实早就住着的那么一个叫“塞林格”的人物,塞林格是那一代发现了本质的自我,激发了他们内心的渴求和呐喊而已。
篇二:从霍尔顿的成长历程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
从霍尔顿性格的角度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成长主题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J.D.Salinger)1951年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认为是成长小说的杰作。小说的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也是美国成长小说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这部小说讲述了霍尔顿?考菲尔德从逃离到和解的成长过程。本文在分析霍尔顿性格的基础上,探讨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所体现的成长主题。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成长主题一、概述杰罗姆?大卫?塞林格是一位美国作家,以他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而闻名。《麦田里的守望者》自1951年出版以来一直备受欢迎,被公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现代经典之作。《麦田里的守望者》讲述的是一个16岁的美国男孩霍尔顿?考尔菲德被一所寄宿学校开除后,在纽约漫无目的地闲逛了三天的经历。在这三天内,他越来越讨厌成人世界的虚假,但却不知如何才能改变这个世界。最后他只好选择与这个世界和解,再次回到了正常的生活。流浪的经历帮助霍尔顿摆脱了天真,变得成熟,从中体现了他复杂的性格,反映了成长的艰辛。霍尔顿已成为青少年叛逆的偶像,许多青少年读者模仿他的言行,对青少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主人公复杂的性格中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
主题,从而使我们对这个美国成长小说有更好的理解。二、霍尔顿的成长模式霍尔顿具有反叛、叛逆的个性。他反对学校的教育制度,对学校的“假”感到厌烦,因此以不努力学习而反抗学校,从而多次被学校开除。但同时在这本小说的描述中,他并不缺乏观察力和学习的能力,他热爱阅读,看过不少古典作品,对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怀有激情。霍尔顿看到了他周围的诸多虚伪,他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厌恶,包括老师和同学。作为一个16岁的孩子,表达不满和反抗的唯一方式就是逃离。霍尔顿从这所学校逃到另一所学校,然后从潘西逃到纽约。并且霍尔顿对社会也有所抵触,他对当前的世界非常不满。在他看来,成人世界是商业化的、物质化的、丑陋的。他讨厌电影、名人和广告,他使用了很多不好的语言,他喜欢在人们的名字前面加上“老”字。他所有侮辱性的话都是对社会的反抗。当霍尔顿同意让一个妓女去他的房间,并告诉她他想做的只是精神上的交流时,那个妓女变得生气并离开了。这让霍尔顿对社会感到失望,也让他感到孤独,没有人能和他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因此他想要逃离,逃到西方未知的地方,过上一种真正有意义的生活。但不管霍尔顿多么叛逆和顽皮,他仍是一个善良、单纯、天真的孩子。他关心鸭子,想知道湖水结冰后鸭子们会去哪里,要怎么存活。这表明他依然像孩子一样天真,对大自然
充满好奇,对小动物怀有同情与关爱。但当霍尔顿问出租车司机鸭子去哪里时,出租车司机给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回答。因此,霍尔顿产生了困惑:为什么成年人如此冷漠,根本不关心动物。他感到敏感、孤独和无助,他希望身边的人能够关心和引导他。霍尔顿渴望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他想象自己站在麦场附近的悬崖边上。当孩子们在悬崖边上玩游戏时,他会抓住他们,保护他们不让他们落入深渊。他想保护孩子们的纯真,让他们永远纯洁。但他也意识到,理想不可能变成现实,他的内心又充满了矛盾。除了这个梦想,他还幻想去西部成为一个聋哑人。但是当他把这个梦想告诉他的妹妹时,妹妹的反应让他心软因而决定留下来。他再次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困惑和迷茫。霍尔顿又是一个胆小、怯懦和极度敏感的人,这也注定他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叛逆者。作为一个胆小的男孩,他总是克制自己。他坦言这一辈子只打过两次架,并且两次都输了。他说自己算不了好汉,而是个和平主义者。当他被别人殴打时,他只能忍气吞声,虽然他很痛苦,但他没有勇气去惩罚别人,只能在他的想象中勇敢地反击。霍尔顿软弱的性格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这场反叛将以和解告终。流浪的经历让他对成人世界的虚假与堕落有了深刻的认识,他意识到逃离这个社会是不现实的,因为他无处可逃,在社会中很难找到一个纯洁平静的地方。无论他有多么不情愿进入到
成人世界,他还是要试图与世俗的成人世界和解。只有当他与虚假的社会达成和解时,他才有可能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精神家园。就像他自己所说的,“我总是对不乐于见到的人说‘很高兴见到你’,因为如果你想生存下去,你就得说那些话。”因此,与这个世界和解是霍尔顿唯一的且无法逃避的选择。三、结论在美国的成长小说中,导致青少年主人公迷茫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问题。二战后经济的繁荣让美国人的精神世界感到空虚,人们生活在一个繁华但却孤独、虚假的社会里。无论是在政治、文化还是日常生活中,压抑、空虚的氛围笼罩着美国人。这本书揭示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青少年迷茫、孤独和痛苦的内心世界。虽然霍尔顿在成长小说中只是一个不寻常的青少年形象的代表,但他的心态却是美国当下社会心理的典型反应。许多读者认为霍尔顿是一个迷人的英雄,也许正是因为他代表了叛逆的青少年,敢于与这个虚假的社会进行反抗。霍尔顿经历了从叛逆逃离到困惑迷茫,再到顿悟和解的成长过程,他从中得到了精神和思想上的巨大转变,这引起了人们对新一代青少年的健康成?L的思考,也对青少年的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黄川《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叛逆性格的转变[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133-136.[2]田迎春.逃离中的成长―《麦田里的守望者》“成长”主题解读[D].兰州大学,2011.[3]刘丹.《麦田里的守望者》:流浪者的成长之歌[D].黑龙江大学,2005.[4]籍琰.从抗拒到和解――评《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精神成长历程[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4.[5]蔡晓蕙.叛逆中的守望反抗中的追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形象[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08):9+106.
篇三:从霍尔顿的成长历程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
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半个世纪以来关于这篇小说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至今,《麦田里的守望者》仍然雄踞美国畅销书榜首。时间证明,《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成功的小说,已经超越了它所在的时代。论文研究了塞林格独特的写作手法,对其叙事手法以及语言技巧进行了分析,塞林格写作手法对传统美国小说写作手法起到了启发性的作用,《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传统小说发展中非常关键的一部作品。
作品简介《麦田里的守望者》是J.D.塞林格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长期以来评论界对其褒贬不一,甚至很多学校因为文中存在很多淫秽语言而将其列为禁书,但是也有很多学校认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对当代青少年成长问题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而将其视作必读书目。半个世纪悄然过去,《麦田里的守望者》丝毫没有褪去光彩,反而因为岁月积淀而愈加生辉,连同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看不见的人》,并称为二战之后至今,美国文学界两部现代经典。《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以霍尔顿这个人物为主线展开的,塞林格借助霍尔顿这个人物精准地刻画了美国60年代青少年的叛逆与焦虑,霍尔顿因而成为了美国青少年内心焦虑的一个代表。成长是困惑的,即便是现代社会,青少年仍然和霍尔顿一样面临着思想的困扰,疲惫又充满希望。因此,时至今日,《麦田里的守望者》仍然是一部有着巨大读者数量的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全文只有十几万字,但是却能够给读者带来很多巨著也不能企及的灵魂震撼,霍尔顿一个十七岁孩子对一段往事的回顾成为了青春迷茫最佳的写照,给读者带来了心灵的共鸣。《麦田里的守望者》讲述的是一个十分简单的故事,以霍尔顿的口吻,在精神病院内讲述上一个圣诞节前夕的故事:考试不及格,被学校第四次开除,霍尔顿想要等圣诞节结束之后回家,但是学校学生的羞辱让他无法忍受,和同学打了一架之后离家出走到纽约游玩,不曾想到,纽约夜晚,他在暂住旅馆看见了对面房间里男男女女丑恶糜烂的勾当,沮丧无聊下找妓女却遭勒索,和旧情人约会不欢而散,找寻他唯一敬仰的老师诉说困惑,但是老师无法解开少年的困惑,并且老师的同性恋倾向吓跑了他。霍尔顿最后找到了他的小妹
1
妹菲比,告诉她他要去西部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护那些纯真的孩子们,拦住他们不跌入悬崖。菲比要和霍尔顿一起走,霍尔顿只好将其带回家,父母十分震惊,将其送入了疗养院。这个故事就是在霍尔顿即将出院时讲述的。
故事简单直接,文学评论家们认为《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篇成长小说。然而成长小说的概念尚未统一,但是可以明确的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成长小说现代经典作品,填补了美国青少年精神世界的空白。成长小说
成长是每一个人必须经历的一次流浪,无论是在捕猎为生的洪荒旷野,还是现代城市的钢铁森林,成长都是所有人必经的一次流浪,一次迷失。年轻人都需要在困惑中不断自我探寻,去承接一个成人应该承受的考验。成长主体出现在不同的艺术领域,文学作为一种自我内心的拷问,自然不会忽略成长这个主体。
欧洲是小说的发源地,有很多成长小说精品,如瑞士的《绿衣亨利》、法国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理查森的《克拉丽萨》、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等。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曾对成长小说进行了专门论述,他认为,成长小说是叙述人物成长过程的小说,重点讲述人物的成长与感悟。成长小说是主人公从对成人世界的无知状态到知之状态的过渡,是主人公成熟的关键过程。
美国的成长小说与欧洲成长小说如出一辙,重点关注青少年成长历程中的迷茫、困惑以及挫折感,但是美国有着和欧洲不一样的文化环境。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有着多元化的文化元素,但是这也造成了美国缺乏一种核心文学价值的现状,短暂的历史没有给美国当代青少年提供一个成长解惑的文化积淀,缺乏为青少年解惑的文化资源,青少年在成长中面临的困惑无法从历史文学、艺术等精神作品中获得解答,这是美国青少年困惑彷徨的主要原因。所以美国的成长小说有着比欧洲传统成长小说更加复杂的形成环境,其科学技术以及人文精神的探求都和欧洲成长小说存在差异,独树一帜。流浪者的旅歌三步曲
(1)诱惑诱惑是美国成长小说最初始的元素,是故事的起点。例如《白鲸》中食人族酋长的儿子向往外部世界,登上了一艘路过的捕鲸船;《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中的哈克无法抵抗自由的诱惑,于是沿着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红色英勇勋章》中的亨利弗莱明向往戎马兵戈的战场,开始了追求成长的旅途,唱响了旅歌的始章。《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诱惑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一个人面临着无法解决的困
2
境,外界的未知就变成了一种诱惑,即便前途未卜但是也不能坐以待毙。霍尔顿认为学校的一切都让他窒息,学校是他最主要的生活场所,但是他却痛恨学校的虚伪,更恨虚伪、假情假意的校长。校长看见有钱人开车接孩子就会上前握手,像哈巴狗一样巴结,如果家长是穿着便装,他就会假惺惺地一笑而过。霍尔顿同样恨同学们,因为同学们一日到晚只会讨论女人、酒、性。例如他的室友斯特莱塔就总是勾搭不同的女孩,甚至和女孩约会却不知道女孩的名字,而他的同学阿柯莱从没碰过女生的手却总虚构一些不能自圆其说的故事。
霍尔顿痛恨学校,也痛恨学校教育,霍尔顿眼中的学校就是虚伪和庸俗的代名词,外部世界开始对霍尔顿产生诱惑,于是霍尔顿哼着旅歌,开始了流浪。
(2)流浪美国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几乎都有流浪的经历,这种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墨守成规的普通人,但是却有着一颗爱幻想爱冒险的心。出走和流浪是美国成长小说中最关键的一个过程,是全部故事的主线。熟悉的环境不能让主人公对成长、对世界、对自己有一个更加充分的认识,他们的流浪往往并非生计上的需要,而是为了逃避精神上的空虚或者找寻生活的意义。霍尔顿在纽约的流浪是很短暂的,但是新事物带来的冲击却是巨大的。他在旅馆里看见一个老男人穿起了妇女的服装,像女人一样迈着小步,另一间房间里有一对男女用嘴互相喷水。霍尔顿在旁人的怂恿下招妓,却遭勒索。之后他找到自己的老情人,但是老情人却当着他的面和别人调情,约会不欢而散。最后他去找自己敬重的老教师解惑,但是老教师却有着同性恋倾向,于是他偷跑出来。当然流浪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愉快的事情,例如吃早饭时遇见的修女毫无顾忌地谈论罗密欧与朱丽叶,没有霍尔顿深恶痛绝的虚伪和说教。最后菲比坚持要和霍尔顿去西部,霍尔顿把菲比送回家,结束了自己的流浪。流浪过程中经历的事情毫无关联,但是量变积累成为质变,霍尔顿虽然发现了成人世界的黑暗,但是他也看见了一束穿过黑暗的人性之光。(3)顿悟霍尔顿最大的感悟出现在小说第十六章,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六岁左右的小孩从教堂出来,小孩在唱着一首歌如果你在麦田里捉到了我。霍尔顿之前听过这首歌,并用那首歌来称呼,说明之前这首歌并没有帮助霍尔顿进行思考,但是经历了
3
流浪,见到了成人世界的虚假伪善,他突然意识到了自己想要什么和想做什么:一大块麦田里没有一个大人,有几千几万个小孩子在做游戏,只有我。我站在
悬崖边,看着如果有哪一个孩子来到悬崖边,我会把他们捉住,我要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于是霍尔顿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原因,因为没有一个守望者,在他就要误入成人世界的悬崖时捉住他。霍尔顿另一次顿悟发生在他穿过公园去博物馆的路上,他认为博物馆最美好的地方就是所有的东西都保持在最好的状态,定格在那里。他希望自己的一切也能够停留在童年,就像博物馆一样,但是他自己也很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他知道唯一不变的是自己。
陌生化是顿悟的必要条件,所以流浪是成长小说的必备内容,旅途中各种陌生的事物,因缘际会都是顿悟的契机。《麦田里的守望者》作为一部美国成长小说的巅峰之作,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流浪者的旅歌。
结束语《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即便历经多年,评论家对其毁誉参半,但是仍然拥有众多的读者,时间证明,《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无论内容、手法还是思想内涵都经得起推敲的文学巨著。
<!--
4
篇四:从霍尔顿的成长历程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
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性格及其形成的原因分析站专年姓学
点:业:
上海
英语春
级:10
名:史译号:z10100004025
指导老师:张琳
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性格及其形成的原因分析摘要
《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一个律师家庭出身的中学生霍尔顿在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后,由于害怕父母的责备而浪迹于纽约三天两夜的经理和感受,反映了五十年代美国青少年精神上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主人公霍尔顿看透了周围世界的虚假,他试图超越这个虚假的社会,努力去寻求真诚与友爱.作者把他放入了一个两难的处境:反抗,目光敏锐的霍尔顿知道是无用的;妥协,爱好真实的他无法接受。他用消极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个虚假社会的愤怒,同时向往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挽救孩子的纯真。他的性格和行动使得自己带入孤独与绝望,无路可走。在小说结尾,霍尔顿经历矛盾、抗争,最终回到社会。尽管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精神崩溃,但他最终认清了人生成长的历程,适应了社会。本文将通过各种对小说中各种象征物及情节的分析来阐述霍尔顿的三大个性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关键词:孺弱,正直,善良,叛逆
目录
引言..........................................................................................................................................................1一、霍尔顿的个性特征.................................................................................................................1
1、霍尔顿的懦弱,消极被动和不愿面对现实...............................................................................22、霍尔顿的正直,善良和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错误!未定义书签。3、霍尔顿对自然,纯真和永恒的热爱和执著.............................................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霍尔顿性格的形成原因....................................................................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形成霍尔顿悲剧的原因..............................................................................................................5
1、战后庸俗、虚伪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52、错误的教育导向...............................................................................................................................63、软弱、胆小的个性特征..................................................................................................................7
结束语.....................................................................................................................................................7参考文献...............................................................................................................................................8
《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一个律师家庭出身的中学生霍尔顿在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后,由于害怕父母的责备而浪迹于纽约三天两夜的经理和感受,反映了五十年代美国青少年精神上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主人公霍尔顿看透了周围世界的虚假,他试图超越这个虚假的社会,努力去寻求真诚与友爱.作者把他放入了一个两难的处境:反抗,目光敏锐的霍尔顿知道是无用的;妥协,爱好真实的他无法接受。他用消极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个虚假社会的愤怒,同时向往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挽救孩子的纯真。他的性格和行动使得自己带入孤独与绝望,无路可走。在小说结尾,霍尔顿经历矛盾、抗争,最终回到社会。尽管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精神崩溃,但他最终认清了人生成长的历程,适应了社会。本文将通过各种对小说中各种象征物及情节的分析来阐述霍尔顿的三大个性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一、霍尔顿的个性特征1.霍尔顿的懦弱,消极被动和不愿面对现实霍尔顿的懦弱体现在他的社会交往的失败。他不被同学,老师,甚至家人理解,甚至有时还倍受欺凌。不管是老毛里斯向他勒索,还是斯特阿拉德对他拳脚相加,他都没有过多的反抗,每次都以受伤告终。他感觉到自己很弱小,无法击败一些邪恶分子,所以多次想象着自己会中子弹死掉,以死来逃避这一切。然而这一切都只是想象而已,他没有勇气选择这条路以显示自己的现实的反抗。另外,小说中几处提到霍尔顿想打电话给琴,却迟迟没有行动。他无法与琴谈话,因为在他心中,琴是个纯真,完美的女子,是他很在乎的人。而他很气愤琴有可能已经被斯德阿拉特带坏了,他不愿听到,看到这一点,而由于他懦弱和逃避现实的性格,他并没有选择面对和解决这一切,只是把所有的怨气都积压在心头。他甚至经常在不开心时戴上颇具象征意义的红色猎人帽。它的外观独特,强调了霍尔顿强烈的个性和他不愿接触社会的性格。通过幻想逃避现实的个性在霍尔顿玩抚他的红色猎人帽时得以继续。当阿克莱打断了他的阅读而质问他有关丢失的击剑器材时,他非常恼怒,并用帽子盖住了脸。他假装双目失明,大声呼唤着母亲,请她伸出救援之手。可以看到,霍尔顿已被套住,并陷入他自己假想的游戏当中。读书的时候,他把帽子的鸭舌转到脑后,算是强调了他的个性。因此,那顶帽子也就变成了他在阅读时所走进的幻想世界的一部分,同时暗示着他个人对友谊的“追猎”和寻找。这种友谊可以指与书的友谊,也可以指与真正的人的友谊。那顶猎人帽代表了他对生活中的许多令人不快的方面的消极抵抗和逃避。更进一步说,它同时象征了他对生活的求索和生活对他的纠缠。霍尔顿是在同学们排斥他的时候把帽子买
下的;并且,每当他想避开不愉快的事情时都会把他戴上。霍尔顿并不在乎戴上帽子后别人怎么看待他,他认为别人都是些伪君子。小说高潮,当霍尔顿屡屡受挫,觉得自己无力反抗时,他甚至想到要放弃一切理想,逃到西部,过着隐居的生活。
无论霍尔顿遇到什么违背他意愿的事情,他总是以逃避或不屑一顾的方式来对待,从来没有想过要积极的处理任何问题。霍尔顿因4门功课不及格而被学校开除,其实,他早已厌倦了潘西中学那种虚假,僵化的教育模式,是他自愿的逃离。他多次讲到“我周围全都是伪君子”,“没有见过任何优秀的,有脑子的人”。他不屑于“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更看不惯在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另外,他的口头表达课不及格,是因为他违反了“口头表达”不能离题的规则。而他一点也不为之懊恼,因为他喜欢离题。“离题了倒更有趣。”他认为谈话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通过发现,谈话自然而然的会谈到爱和有人情味的话题上来:“不过我的意思是说,很多时候你简直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最感兴趣,除非你先谈起一些并不太感兴趣的事情。”在他看来,学校制定的种种规则都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对个性的一种压抑。而老师和同学也似乎漠视在他看来能触人心弦的感人事物。他的同学理查.金拉斯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理查很容易紧张,有一次他做一个关于农庄的口头表达,中间他突然从农庄转到他舅舅怎样不愿意看到他身上绑着支架。班上同学不但不体贴他紧张的情绪,反而还都冲着他喊“离题了!”。霍尔顿对亲情的话题很感兴趣:“只要是有人跟你谈起他舅舅,这就很有意思。”很明显,资本主义的教育信条让霍尔顿感到十分失望,他无法接受。2.霍尔顿的正直,善良和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通常,10多岁的青少年都被认为是处于困惑的,自我矛盾的状态。在《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中,霍尔顿的人物性格是了美国当时青少年性格的典型代表,只是他是个极端的例子。与其他青少年一样,霍尔顿讨厌这个浮华的社会——只有金钱,名利,地位似乎才是最重要的,然而这一切对于他来说都太虚假。他能看穿虚假表象下隐藏的丑陋。他认为同学都是伪君子因为他们读书只是为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提供必要条件。而霍尔顿则更加热爱生命,他“宁可买一匹混帐的马。”因为“马至少是动物。”在他心中,读书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更加高尚的目标,而不是沉溺于物质的享受。当菲必问霍尔顿最喜欢的东西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修女和他的同学詹姆士。修女们并未成为实利主义这一错误哲学的受害者,她们代表着一种自我牺牲的尺度,而这种自我牺牲远远超过了被霍尔顿认为是基于自我放纵的“社会慈善事业”的范畴。在
他看来,一种慈善行为只有在施善者放弃了自己所珍视的某种东西且得不到任何回报时才配被称之为善举。例如,奥森贝格捐款给潘西中学的举动便不是慈善行为。他的名字因为留在了公寓楼上而将永远流传,或者不如说在他看来是这样。因此,他不过是在做一笔不折不扣的买卖而已。那慈善举动的背后的利己主义摧毁了这一行为本身的价值,使之降低为一种自我满足之举。相比之下,霍尔顿对修女崇高的思想境界表现出深深的敬仰。另外,霍尔顿对同学詹姆士表示出真心同情。瘦弱的詹姆士不肯收回实话,被同学欺负而被逼得跳楼,迫害他的同学并没有进监牢,只是被开除出学校。而他摔死后,人们甚至都不敢走进他,这也反映了人们对正义的麻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间的冷漠,霍尔盾对这一切感到无奈。这一切都反映出霍尔顿的正直,他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而不随波逐流,不同于大多数的势力者。霍尔顿想改变这一切却没有能力,这也是他痛苦,逃避,不合群的主要原因之一。霍尔顿虽然是富家子弟,却一点也不势力,非常同情和乐意帮助弱者,把对人的关心永远放在第一位。例如,他移动自己的高档手提箱好让同学不产生自卑感;另外,当他和修女一起吃早餐时,他说自己感到沮丧因为讨厌自己吃者咸肉和鸡蛋而别人却只吃烤面包片和咖啡。在他自身非常拮据的情况下,捐了十块钱给,她们走后霍尔顿觉得很忐忑不安,后悔只捐了十块钱给她们。他说,“他妈的金钱,到头来它总让你难过得要命。”在霍尔顿看来,钱是对真爱的阻碍。3.霍尔顿对自然,纯真和永恒的热爱和执著
霍尔顿喜欢博物馆,喜欢那里的气味,遥远,古朴和永恒。博物馆是个神殿,是他过去的常去之地也是他的精神寄托之一,美好的回忆让他感到无比温暖。塞林格在描写博物馆里各种陈列品从无变化这一令人宽慰的事实而霍尔顿对菲必和自己每次去都有所不同感到不愉快时,进一步阐述了对霍尔顿对稳固不变的向往。变化,或者说是易变性,是一种客观事实。生活在继续,霍尔顿却无法接受自己和菲必都已经长大这一现实:“有的事物应该保持老样子。你应该把它们搁进大玻璃柜里,别去动它们,我知道这是不可能办到的,不过这照样是件很糟糕的事。”喜欢打雪仗。不难看出他喜欢一切自然,稳固不变的东西。当妹妹骑木马时,霍尔顿很喜欢那里的音乐:“木马转台就是这一点好,它们奏来奏去总是那几个老曲子。”木马转台是孩子们骑的,它象征着童年的纯真。霍尔盾让妹妹骑木马,表明他希望妹妹能够将童年的纯真不断延续下去,不要受自己的麻烦事的影响。当然,他最喜欢的是孩子和童真的世界。死去的弟弟艾里,
活着的小精灵菲必和幻想中那麦田里的孩子,构成了他爱的风景线。当他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他经常会想到艾里或是叫着他的名字,因为这能使他得到安慰。他还关爱一切自然,弱小的生命,多次思索和询问中央公园浅水湖鸭子冬天的去向,隐含着他对无辜的,成长中的生命的担忧,这也与结尾处他想成为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形成对应。麦田里的孩子们象征着纯真和自由,当他们长大染上社会一些不正之风时,霍尔顿想拯救他们。这体现了霍尔顿强烈的道德感。事实上,他周围的人都已长大成熟,而霍尔顿却不愿接受现实,并想竭力的阻止这种过程甚至想逆转它,其实是在跟自然规律作斗争,加上他的懦弱,这注定了他的努力要以失败告终。值得一提的是,霍尔顿最终还是意识到自己失败了,无法成为守望者。当他去给他妹妹留便条时,发现了墙上的脏话,便将其擦掉,而当他发现有的脏话是用刀刻的,根本无法擦掉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完全破灭了。分析起来,是一名刻脏话的小孩和他妹妹对他逃离现实的挑战使他回到了现实中。当他告诉妹妹不能逃走时,他也意识到自己也不能逃走,因为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完美的地方。小说最后提到“所有的孩子都想抓住那只金圈儿,菲必也一样,我很怕她会丛那匹马上掉下来,可我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孩子们的问题是,如果他们想伸手去抓金圈儿,你就得让他们抓去,最好什么也别说。他们要是摔下来,可别说什么话去阻拦他们,那是不好的。”这时,霍尔顿意识到成为一名“守望者”不现实。金圈儿其实并非金的,而是镀铜的铁。作者用“金圈”来比喻和讽刺外表套着光环,内在却很腐朽的社会。霍尔顿理解到他无力不让小孩堕入尘埃,要变质的终究还是要变。而这种意识也导致了他最终的崩溃。二、霍尔顿性格的形成原因妹妹菲必的纯真和弟弟艾里的完美成为了霍尔顿心中的标榜,在他心中,任何人都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而家庭的不温暖,老师和同学的势力和不理解则使他感到绝望。被父母寄予很大希望的霍尔顿接二连三地遭学校开除,但他的父母从未细探其原委,更没有给予正确的教育与指导。一句话,他们从来没有真正进入霍尔顿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的困惑与烦恼,他们只会因“被开除”这个结果“气得流泪”,甚至“要他的命”。对爱的渴望和生活中缺乏爱的现实使得他生活在极度的痛苦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霍尔顿对生活的失控使得他选择逃避。大部分的时候他都充当着一个非常可怜的角色,无法融入社会。学校里的老师大部分是势
利的伪君子,连他起初所唯一敬佩的一位老师后来发现也可能是个搞同性恋的,而这位老师对他说“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的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原为某种事业卑贱的活着.”老师的谆谆教导却是一条渗透着浓厚利己主义和功利主色彩的资本主义信条,这令霍尔顿感到非常困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霍尔顿不能找到可贵的精神寄托或崇高理想。他之所以孤独,消极,就是因为他不愿意象大部分人那样卑贱的活着,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自然,他也无法好好读书,他的不用功表面是颓废,沉沦,实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的最无情的揭露.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想逃离这个噩梦般的现实世界,到偏远的小山村去,但要真正这样做是不可能的。他最讨厌看电影,但百无聊赖中又不得不在电影院中消磨时间;他讨厌爱慕虚荣而又毫无主见的女友却又迷恋她的美色;他看不惯这个世道,却无法改变;他甚至痛恨自己,却没有参照的标准来改正自身缺点(亦或是说没有毅力),这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注定了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中,霍尔顿想用消极的方式来逃避矛盾和痛苦,而一切想法的落空导致了他最后的精神崩溃。三.形成霍尔顿悲剧的原因1.战后庸俗、虚伪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众所周知,由于在世界大战中发了大笔横财,战后的美国物质生产飞速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实利主义风气到处蔓延,人们在崇尚金钱、贪图享乐、唯利是图,变得越来越庸俗、自私、势利的同时,精神生活也越来越贫乏、空虚。对物质的无止尽的追求取代了人们一切的精神活动,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爱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而真正的思想交流与情感沟通则比登天还难,因为人们对此没有丝毫兴趣。被父母寄予很大希望的霍尔顿接二连三地遭学校开除,但他的父母从未细探其原委,更没有给予正确的教育与指导。一句话,他们从来没有真正进入霍尔顿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的困惑与烦恼,他们只会因“被开除”这个结果“气得流泪”,甚至“要他的命”。希望与父母沟通、渴望得到亲人的理解尚且困难,霍尔顿与其他人建立交流的幻想更不可能成为现实。请看霍尔顿在纽约游荡的短短几十小时,他坐地铁、乘出租,马不停蹄地出入各种场合,其目的就是想实现与他人的交流,但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失败的结果,于是,他认识到:在现实社会中,真正理智的交流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对什么都不注意”,“别人从来不相信你”,“你说话时他根本不听”。对于渴望交流与理解的霍尔顿来说,这样的现实无疑会带给他更大的精神打击。
真正的交流与沟通之所以如此困难,在霍尔顿看来主要是因为虚伪充斥着社会的每个角落,拜物主义占据了每个人的心灵。他直觉地意识到虚伪的无处不在,“假模假式”这个词经常出现在他的语言里,他本能地反对“假模假式”的一切,鄙视这个受物欲控制的世界。因为膨胀的物欲会压抑人的本性,促使人不择手段地追求物质财富,最终将人变成物的附庸,而人一旦成为物的附庸,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就无从谈起。霍尔顿看透了这一切,因此,他拒绝社会为他安排的一切,他想寻找一种更真实、更富有人性的生活,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诸如汽车、房子这些“物”为中心的生活。然而,战后的美国是一个物欲横流、虚伪冷酷的世界。霍尔顿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要始终守住自己的美好理想,就难免会碰得头破血流。现实迫使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讲,霍尔顿的不幸是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造成的。他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2.错误的教育导向霍尔顿就读的潘西学校在“教育界声望挺高的”,它理应为学生健康地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但事实并非如此。社会上流行的种种不良风气在这里也很盛行。因此,霍尔顿的四周“全都是伪君子”。读书、求学问也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的凯迪拉克”,学生们“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很显然,这样的学校不是霍尔顿的理想所在,他瞧不起那些伪君子式的师长,也厌恶那些同流合污的同学,他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当然,这里也不可能有真正认识并理解他的叛逆性格的人,他的室友———斯特拉德莱塔对他的训斥:“要你干的事他妈的没一样是好好照着干的”就说明了这一点。我国有句古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每个人成长道路上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那么霍尔顿从他的老师那得到的是怎样的教育?这可以从安东里尼身上窥见一斑。安东里尼是霍尔顿在纽约寻求交流的尝试一个接一个地失败后出现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曾是霍尔顿的老师,而且是“这辈子有过的最好老师”。因为,他曾用自己勇敢正义的行为赢得过霍尔顿的尊敬。因此,霍尔顿在遭受一连串失败的打击之后,满怀希望地来到安东里尼的公寓,幻想能从他身上寻找到理解与安慰,但这位在学生心目中留有美好印象的老师此时却这样告诫他的学生:“一个不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安东里尼也明确地意识到霍尔顿“将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为了某种微不足道的事业英勇死去”。很显然,在他的心目中,霍尔顿是“不成熟”的,而他自己才是“成熟”男人的象征:浑浑噩噩,无所追求。安东里尼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由他所处的现实社会
孕育出来的,符合客观现实需要,顺应时代潮流,他对霍尔顿的这番忠告,从成人世界的立场看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却不能解除少年霍尔顿心中的困惑。他之所以孤独、痛苦,就是不愿象多数人那样“卑贱”地活着,而他最最尊敬最值得信赖的老师竟又这样教育他,他感到非常地困惑,非常地失望,尤其是当他在睡梦中惊醒,发现这位师长有可能是同性恋者时,他立即寻找借口逃也似的离开了安东里尼的家,偶像在顷刻间轰然倒塌后,他所有的希望也全都破灭,这个世界带给他的只有彻底的绝望。3.软弱、胆小的个性特征霍尔顿是个懦弱、胆小的人,这一点他自己也承认。他常说他胆子小。正因如此,在平时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他总是克制自己,害怕与别人发生争执。即使是他的室友———极端自私自利、寡廉鲜耻的斯特拉德莱塔公然与他的女友约会,并且让他代写作业,他虽然痛苦万分,“简直希望自己已经死了”,但却没有胆量与勇气惩罚对方。每当他遇到不如意事的时候,他都会想到死。“我简直不想活了”,“我真想自杀———从窗口跳出去”,但这些都是想象而已,他没有勇气选择这条道路以表示自己对现存一切的反抗。软弱无能的他注定成不了真正的叛逆者,当他在遭遇到一系列挫折与打击,发现自己理想中的世界并不存在后,他放弃了幻想,不再与“假模假式”的社会进行抗争,而是与之相妥协,甚至于自己也变得“假模假式”起来,因为他意识到“你要是想在这世界上活下去”,就得撒谎、说假话。由此可见,为了不被这个病态的社会所吞噬,有理想但没有力量反抗社会,更没有力量改造社会的霍尔顿只能作出这样的选择,尽管这种选择很无奈、很痛苦。否则,他将会在精神病院终其一生。塞林格用这种办法暂时解救了他书中的主人公,表明了他同主人公一样的人生选择,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与主人公同样的个性特征:当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发生冲突时,缺乏抗争的勇气,走与现实相妥协的道路。综上所述,霍尔顿是塞林格塑造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反英雄形象,他懦弱,胆小,看淡物质享受和名利,追求纯真,善良和人间真爱的个性特征被赛林格用各种象征物如红色猎人帽等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二战后美国社会物欲横流,虚伪冷酷,学校功利和利己主义教育方式和家庭的不温暖,艾里和菲必的完美与其他人形成的鲜明对比使得霍尔顿看透了这个虚假的社会,也是他的个性形成原因。因此,他拒绝社会为他安排的一切,他想寻找一种更真实、更富有人性的生活,一种以“纯真”为中心而不“虚伪”为中心的生活,并要当一名守望者,让纯洁的孩子们免受污染。
参考文献:
1)J.D.Salinger.《TheCatcherintheRye》.1951.BrownandCompany2)J.D.Salinger.施咸荣译《麦田里的守望者》,1997,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3)Glennon.L余吉孝译《秩序的游戏》,2008,中国友谊出版公司4)王立宏.《霍尔顿:一位震撼人心的悲剧人物》.2006北京北京外国语出版社5)黄安年.《麦卡锡主义》,2009,北京,商务印书馆6)刘绪贻.《战后美国史》,2002,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篇五:从霍尔顿的成长历程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精神成长美国著名遁世作家J.D.塞林格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誉为美国二十世纪文学的“现代经典成长小说”。小说于1951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喜爱。
小说的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他那敏锐的青春感受已经成为许多美国青少年敏感的代名词。塞林格在这部小说中,描写了主人公霍尔顿不愿随波逐流过平庸生活,渴望儿童般的纯洁,并试图逃避卑劣世界的故事,但他最后明白了童年般的天真无邪是短暂而易逝的,他接受了现实,并与社会和解。
塞林格抓住了青年一代的精神特征,反映了他们在成人世界中所感到的迷惘,揭示他们渴望真爱、却又无处可寻的苦闷,成功描述了二战后青少年的成长困惑以及内心世界从单纯、无知到成熟、世故的孤独、艰难的旅程。本文拟采用弗洛伊德的本我(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意识的结构部分,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化了的自我,遵循道德原则;)理论分析霍尔顿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迷茫与挫折,以及最终接受成长并融入主流社会的感情经历,探讨霍尔顿的心路历程和精神成长进程。
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对小说的梗概、创作的时代背景、该小说的评论史做了简要叙述,并由此引出全文主旨。第一章主要对以霍尔顿为典型的二战后五十年代青年人的精神危机进行分析。
第一节讨论在战后精神危机普遍存在的大环境下,霍尔顿产生的纯真意识及其原因。第二节意在分析主人公霍尔顿成长过程中的痛苦以及他个人精神上出现的危机。
他为失去儿童世界的单纯,简单和童贞而感到痛苦,同时他也处于即将跨入
的成人世界和梦想永远不要长大的儿童世界的困境之中。霍尔顿的这种痛苦是由于他的自我没能调和好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所致。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霍尔顿对纯真的渴望和追寻。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的冷漠,霍尔顿试图寻找童年那单纯的美好。
他的本我无意识的要求得到满足、追寻快乐原则。第一节主要论述霍尔顿力图保护和挽救孩子们的纯洁和童心。
他把希望寄托在纯真的儿童世界,他要做一个守望者守住天真的孩子们不受侵犯、避免堕落。第二节主要阐述霍尔顿对成人世界的抗拒。
霍尔顿与战后的美国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着矛盾,他企图通过反抗虚伪的成人世界来守卫孩童般的纯真。第三节阐释了霍尔顿对自然的向往。
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避难所和理想中的生活,他要去西部。然而,他始终逃避不了现实生活,在一次次的否定中也逐渐意识到回归现实的必要性。
在追寻自由的过程中,本我受到了来自自我和超我的巨大压力,他的自我也在试图调和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紧张。第三章分析霍尔顿决心融入社会、接受成长、走向成熟,及其对青少年的现实启迪意义。
第一节阐释了经过他的妹妹菲比的爱的拯救,还有他自己心灵上的觉醒,都激发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他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因为他所追求的真爱就存在人与人组成的社会之中。
经过痛苦的心路历程,霍尔顿最终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本我和超我之间最终获得了和谐,在道德原则的指导下,自我成功的规范了本我的行为。
第二节阐述了霍尔顿成长的普遍意义,以及对当今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启迪作用,并鼓励青少年勇敢面对不可避免的成长烦恼。逃避是无法解决成长的困惑,
同时也呼吁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努力引导青少年走出成长困境,身心健康地成长。
从年轻走向成熟,从天真走向经验的历程是每一个人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对霍尔顿成长过程和心路历程的展现,反映出青少年成长普遍面临的精神上的困境。
与霍尔顿一样,许多青少年都面临着走向成熟和适应社会的问题,这也是青少年的共性问题。霍尔顿的精神成长过程启示我们以坚定的信念迎接一切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