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简表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复兴之路解说词15篇

| 来源:网友投稿

复兴之路解说词15篇复兴之路解说词  第三集:中国新生  2013年陕西历史中考考点41、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增);了解土地改革运动44、了解“大跃进”和人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复兴之路解说词15篇,供大家参考。

复兴之路解说词15篇

篇一:复兴之路解说词

  第三集:中国新生

  2013年陕西历史中考考点41、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增);了解土地改革运动44、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43、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42、了解“一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序: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新生的共和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使全国物价基本稳定,治愈了旧中国无法医治的顽症,农村则继续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先后共使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但是,建设一个新国家的路途却山高水长,面对旧政权留下的满目疮痍,冷战格局下诞生的新中国,在建设的进程中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领导人民如何开辟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道路。

  (庞松)在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即将完成的时候,党中央毛泽东及时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是要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基本完成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为什么要同时进行。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表达了对于未来的美好设想,他提出未来中国工业建设要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和苏联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政治与外交的角力,军事上剑拔弩张,世界被划分成两大阵营。冷战的阴云与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忧虑笼罩了整个世界,也给新中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柯伟林)冷战孤立了中国,毫无疑问美国是这么做的,美国实施了对中国的禁运,这就切断了中国产品和许多传统的西方及日本市场的联系。

  新中国宣告成立的第3天,苏联政府发来外交照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两个多月后,毛泽东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前往莫斯科,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然而,此时却中国东北边境传来了隆隆炮声,建设的步伐被打乱了,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始保家卫国的战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在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较量中。而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也让人们认识到一个刚刚获得独立的民族距离真正的强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沈志华)你搞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计划怎么搞,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学苏联,因为中国没搞过社会主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社会主义苏联创造的人类历史上崭新的计划经济模式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正是依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在建国后短短十几年间,就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这一发展模式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刚刚实现民族独立的后发国家。

  1952年中苏两国就经济援助问题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谈判,两国政府最终商定,今后5年苏联给予中国必要的援助,开工建设骨干工程。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在苏联的帮助下加快了进程。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以边计划、边执行、边修正的方式全面展开。

  (约翰·奎奇)计划经济的优势在于直接、高效,特别是在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这对当时迅

  速发展的中国来说是非常必要的。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到在

  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等。新中国的工业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重大突破,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1952年年底全国出现了农民自愿组织的830多万个互助组和3600多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这样开始了。1953年,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相继开始。

  (朱佳木)主体是工业化,“三大改造”是两翼,就好比是一只鸟。这个“三大改造”是鸟的两翼,就是两个翅膀,有了这两个翅膀,我们的工业化才能够真正地能够得到实现。

  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它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彼得·诺兰)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是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几千年来,普通百姓第一次成了国家的主人。1953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普选,人民代表大会自下而上逐级召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人民民主进入全新阶段。与此同时,伴随新中国一起诞生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延续在国家生活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使中国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被一种同样的精神所感召,这是一种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行动。没有真心实意地参加过这种集体劳作的人是很难体会这种感情的。

  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也就是在这一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原计划用18年实现的目标只用了7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基础,中国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进行建设的初步经验。(录音)我们并没有孤立的感觉,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一步一步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

  (石仲泉)这个时候主要矛盾几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搞阶级斗争就变为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当时的我们国家的生产还不能满足这个需要这个矛盾,因此我们党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尽快地要发展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

  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时也作为独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之后的依次重要会议,八大既对建国以来七年的经验作了总结,也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规划。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作出了一系列理论创造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此时的中国,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交织着建设新国家的巨大热情,汇聚成了一股无穷的力量,鼓舞着领袖和普通百姓对未来的美好梦想。

  然而,当对梦想的追逐变得狂热时,人们逐渐忽视了理性的声音。“一五”计划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央和地方的不少领导干部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估计严重不足。此时社会主义阵营取得的成绩也让中国领导人备受鼓舞。为纪念十月革命40周年而来到莫斯科的毛泽东在大会上发表演讲,提出中国将在15年内钢产量赶超英国。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中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大跃进”,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高指标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斯蒂格利茨)对于中国如何实现工业化以及何时迅速地实现工业化,有很多理论,当时就想出了一些方法,像“大跃进”“后院炼钢炉”等等,虽然这其中大多数想法的初衷是很好的,但在经济上却过于理想化。

  对速度的渴求同样出现在农业领域。1958年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一个多月时间里,全国74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就合并成为2万6千多个人民公社。

  正常的经济秩序被破坏,加之严重的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出现了。1960年,粮食和棉花产量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

  1957年极少数右派分子乘全党整风之机,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开展了一场反右派斗争,但犯了严重扩大化的错误。1958年,79岁的马寅初因为《新人口论》遭到批判,这篇充满科学论断与调查研究的文章被一些批判者说成是政治阴谋,计划生育被指责为让中国断子绝孙,学术的正常表达变得异常艰难。这也意味着国家的社会生活已经变得不正常了。

  渴望迅速摆脱落后面貌的愿望遭遇挫折。在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了和中国签订的600个合同,撤走全部1390名在华专家,停止供应中国建设急需的重要设备,使250多个大型建设项目处于停顿、半停顿状态,新中国失去了唯一的外援,处在了建国以来国际、国内环境最为困难的时期。新中国追赶当时世界发达国家的速度慢了下来。而这一时期,中国的近邻日本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年代”,国民收入在7年里增加了一倍。1968年日本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第三经济强国。在曲折中探索的中国将如何摆脱困难局面呢?

  (程中原)由于我们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陷入很大的困境。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但这样的做法很快就被停止了。而这一时期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被削弱和破坏,党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

  毛泽东对当时国内阶段斗争形势以及党和国家的政治状况作出了严重错误估计,甚至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整个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才能解决问题。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损失,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科技水平在一些领域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党风和社会风气遭到严重破坏。

  这是一场值得中华民族永远记取的悲剧!多年以后,这段沉重的历史依然令人慨叹。为了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年轻的共和国曾经经历过如此艰难的历程,而正是为了国家的真正独立和富强,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建设新中国的探索也完全没有停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尤其是在外交领域,在与亚、非、拉国家的友谊不断加深的同时,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中国开始摆脱冷战思维的禁锢,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赢得了国家广阔的空间。

  (时殷弘)中美破冰也为中国建交打开了一个新局面,西方主要国家和西方这些国家的盟国在很短时间内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样一来基本实现了中国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有外交关系这样一个大好局面,最后也可以说,中美破冰也为中国以后的改革开放准备了重要条件。

  就在尼克松访华的4个月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使中国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物质技术基础,一些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成就,显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一大批艰苦创业的知识分子和英雄模范,构筑了新中国的精神家园。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带来的重重困难之中,人们渴望着一股强劲的新风,吹散笼罩在前进道路上的浓重迷雾,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严峻的现实和美好的理想需要所有中国人对这个重要命题做出回答,正在穿越历史三峡的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出现。

  3页4868

  

  

篇二:复兴之路解说词

  大型电视记录片《复兴之路》序言

  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几千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历史的脚步,进入公元1661年的时候,随着清朝第三个皇帝康熙的登基,中国迎来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段盛世。此时,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15世纪末,欧洲的航海家们开始征服海洋。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和贪婪掠夺,世界逐渐联接在一起,从此,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孤立于世界之外而存在。18世纪后期,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以及法国的大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股汹涌的浪潮,不可阻挡地逼近了中国。沉浸在康乾盛世中的人们,全然不知这盛世亦正面临着一场厄运。正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利益和霸权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已经扩张到东方,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即将到来,中华民族百余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由此拉开了大幕。

  第一集:千年局变

  (福建马尾港)这是位于中国东南的一个小镇。2006年,小镇上的一个造船企业,迎来了自己140岁的生日,今天的中国,已是世界第三造船大国,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只是行业中十分普通的一家企业。而在140年前的1866年,马尾造船厂的建立,却是一件备受关注的大事。船厂的创办者——大清国闽浙总督左宗棠在奏折中说修建造船厂的目的是“欲防海之害”。肩负着如此重大的使命,中国第一个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现代船舶修造厂,在小镇马尾动工了。

  一百多年前,大清国在海上遭到了怎样的侵害?一个造船厂,如何能迎接这个挑战?马尾造船厂开始修建的26年前,危机从海上而来。1840年6月,集结在澳门沿海之外的英国舰船,出发北上,入侵中国。此后两年中,清政府屡战屡败,最终被迫议和。历史学家称这场战争为“鸦片战争”。古老中国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历史。那么,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它将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呢?也许,英国议会在1840年4月的3天辩论,可以帮助后人考察战争的根源。关于是否对中国开战,看起来似乎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牛大勇)在鸦片战争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对外贸易主要是输出茶叶、农产

  品、经济作物,贸易的中介是银元。在银元方面中国方面是入超的,这个对我们财政上是有利的。但

  是英国人很快找到了一个有利的武器,就是鸦片。

  (英国剑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教授方德万)与同时期处在工业革命阶段的英国比起来,中国经济已经处

  于落对后于的工位业置革了命。后生产能力激增的英国来说,扩大世界市场是它最急迫的愿望。中国的邻邦印度此前已经成为英国掠夺原材料倾销工业品的殖民地。为了获取利润,英国殖民者在中国人中制造了一种需求——鸦片,以此在40年间,掠走了三、四十亿两白银。马克思曾谴责到:“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填满英国国库。”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因为英(国)政府的鸦片烟,除去对商人得了很大利润外,英(国)

  政府很多税收是从鸦片里面得的。所以它(鸦片战争)背后实际上是英国政府在那里支持。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克里斯托弗·休斯)当时为了打开市场,我们付诸鸦片战

  争。英我国们议过会去最用后枪以炮5去票打的开优市势场否。决了反对党提出的反战议案,鸦片战争爆发。在这场从海上而来的挑战中,完全没有准备的清政府,遭遇了完全没有预料的失败。道光年间的中国,作为东方的大国,拥有80万的军力,而英国派出的远征军初期只有7000人,到战争结束时也不过2万人,偌大一个帝国为什么会败于远道而来的英军?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乘旦)英国的军事势力是建立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之上的,当时英国已经完

  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化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而中国呢,是一个落后

  的农业国家。然而,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几乎没有中国人意识到双方在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上的差距,长期的闭关

  锁国封闭了中国人的眼睛和心灵。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而英国人却很早就对双方的差距了如指掌,并为战争作了周密的准备。

  1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黄兴涛)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

  面,都有了深入得多的了解。比如:他认为中国的军队已经不堪一击,中国的沿海的各种炮台、防范

  措施鸦,片他战们争认成为为很中糟国糕历。史的一块界碑,以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等为重要内容的《南京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堕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和困惑。自此,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结束后,当得知英军已经撤出长江,道光皇帝的第一个反映就是下令沿海各省撤军,清政府的军政大员弹冠相庆。有人形容当时文恬武禧的状态:“大有雨过忘雷之意。”中国的一切仿佛又回到原点。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杨东梁)在当时北京的茶楼酒肆里面,贴了有一些告示。这个告示主要的

  意思就是讲:不要谈时事,莫谈时事。主张抗英的林则徐被罢去了官职,1841年8月的一天,迁戍新疆伊犁途中的他,在镇江与老朋友魏源

  会面,林则徐将自己搜集编成的《四洲志》等外国资料交给魏源,希望他能编撰成书,唤醒国人了解世界。一年之后,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的中文著作《海国图志》完成了。魏源的一句“师夷之长以制夷”带着理性救国的态度,写出了第一代“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对国家前途的思考。然而,这确是一次无声的呐喊。几年后,林则徐自伊犁归来,从历史记载来看,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在无奈中沉默下来。他的老朋友——编撰《海国图志》的魏源则遁入佛门,悄然病逝于杭州的一间僧舍。1840年的炮声,无法惊醒与一个沉溺于自己深厚传统的天朝迷梦。第一代探索者的声音,是这样微弱,变革连萌芽都没有产生就已结束。大清王朝对于近代世界的仅有的一些认识,无声无息得消亡了。历史的悲剧在第一次降临时,人们往往漠然盲目,只有在悲剧重演时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就在这一时期,历代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周期性危机已在清王朝再次上演。据记载,1842年到1850年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达到百次以上,1851年,反抗清政府统治和西方列强入侵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起义不仅严重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而且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然而这场历时14年的农民起义却被清政府镇压了。

  就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1851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伦敦海德公园为第一届万国博览会剪彩。此时,大英帝国的工业制成品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铁路里程和船舶数量占到世界的一半,依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英国成为全球最强大富裕的国家。与此同时,美国、法国、普鲁士等国也奋起直追。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柯伟林)新兴的海上帝国,包括英国、法国和美国。这个帝国主义时期,是一个争

  夺地盘、军事侵略与经济扩张并举的时期。疯狂的帝国主义扩张没有给清王朝喘息的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14年后,危机再次从海上来。

  这一次,侵略者直接逼进了大清国的首都。1960年的10月18日,侵入北京的英法联军焚毁了清朝皇帝的离宫圆明园。法国作家雨果这样记录了这一暴行:“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强盗们的大火,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上了深深的伤痕,也焚毁了大清国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

  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新突变的宝贵时间。但这毕竟是古老中国发出的寻求自强的声音。以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就探索开始了,史称洋务运动。他继承了魏源的“师夷之长以制夷”的思想,提出了“自强”“求富”的主张。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风生水起。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洋务运动能够帮助清王朝实现国家的自强吗?这是否就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方向呢?30多年后,这一问题有了答案。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危机依然从海上来。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未能御敌于海上,这支在洋务运动中装备起来的舰队最终全军覆没。中国陆军更是一败再败。

  (日本孙文学会理事狭问直树)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给了日本2亿3千万两白银的赔款,相当

  于中日战争发生前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明治政府4年的财政收入。清政府分3年付清,当然

  是用了借款。日本一下子获得了相当于战争前4年的财政收入,用这个赔款,日本的工业化一下子就

  得到了迅速发展。

  2

  交战的双方,同样装备着坚船利炮,同样有留学归来的指挥官,同样是被西方殖民者用武力打开国门,同样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学习西方,为什么大清国会败于近邻日本呢?

  (中国史学会会长李文海)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不是偶然的。它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主要的原因有两条,第一条就是社会制度的腐败,第二条就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英国爱丁堡大学汉学系主任费南山)人们通常说中国从此觉醒,这是中国第一次发现自己落后与日本和腐其朽他导西致方愚国昧家,,愚他昧们加也剧认了识腐到朽了。必洋须务打运开动国期门间,,实中现国现自代主化修。建了第一条铁路,起自河北唐山,止于胥各庄,名为唐胥铁路。1881年建成后,清政府却认为,火车震动了东陵的先王神灵,因而禁止使用机车,只准以骡马拽引车辆,人称“马车铁路”。而打败了大清国的日本,1872年由英国人建成第一条铁路,明治天皇亲自参加了通车典礼,国人纷纷前来,在月台上脱去鞋子,小心翼翼地登车参观庆贺。7年后,日本已经开始自己设计和修建铁路。对待铁路态度的差异,暴露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与时代大潮间的巨大落差。此时,欧美各国已经进入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武科考试的内容却还是弓马骑射,文科考试的内容仍然是八股文章。然而,洋务派却一再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中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体。这个本体主要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指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这样儒家的道统。这个东西是不能够去碰的,不能改变的。西学为用,就是西方的科学正技如术马可克以思借指鉴出,的可那以样运,用“来一弥个补人中口国几文乎化占的人不类足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排斥在世界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一场殊死的搏斗中死去。”残酷的现实证明,洋务运动无法实现自强的目的,不是中国现代化的方向。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救亡的良方呢?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一年后,曾留学英国的严复,在《救亡决论》中指出“如今中国不变法则必亡”。三年后的1898年,严复再次为中国人敲响了解放思想的警世钟,他翻译出版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著作,取名《天演论》。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岂之)思想解放的作用究竟在哪里?,就在于动摇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头的循环论的思想,都是循环,你看都是循环,周围都是循环。起点,然后经过了一圈以后,又回到起点。进化论不是循环,进化论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不断地向前发展,逐步地向前发展。这对一人批的具思有想近解代放意起识了的很知大识的分作子用,。开始挑起对社会进行启蒙的重任,探索实现救国自强的道路。早在甲午战争爆发的1894年,一个广东人北上天津,希望拜见清政府的重臣李鸿章,表达自己“以和平之手段,渐进之方法,请愿于朝廷,俾倡行新政”的主张,却遭到了拒绝。他就是孙中山。失望的孙中山远赴海外,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开始用革命的方式探索救国之路。此时,另一个广东人康有为正试图用变法维新,来挽救清政府的危亡。

  (孙中山研究所原所长林家有)人的素质很重要,要民主就是靠人,要投票、选举、竞选。人的素质太差了就不能搞共和,康有为他是这个看法。孙中山的看法跟他不一样,他说不是,虽然我们中国人现在不行,但是可以搞共和,中国具有民主共和的素质。两个人的看法不一样,于是两个人就走向不同的18道95路年。春天,康有为和学生梁启超联合千余名在京应试的举人,共同发起“公车上书”,提出变法主张。对于变法的迫切性,康有为认为,甲午海战之后的中国已处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四万万民众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变法就此开始。

  (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蔡乐苏)戊戌变法它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

  是推但动是了仅民仅族1的03工天商后业,的维发新展派。的改革就被迫终结。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季,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

  3

  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中国史学会原会长金冲及)当时到了戊戌维新以后,大量地介绍维新,介绍了很多西方的社会政治

  学说,这样来讲就是使得人从原来一脑子的封建思想里面增加了一些资本主义的因素。这是一个进步

  啊!一个新的东西!了(中美对国国人于耶几亟鲁千待大年变学的革教封的授建中思国史想来景打说迁,开)1失了9败缺世同口纪样。对变宝(中法贵国措。)作施来为中说中被,是国保一近留个代下屈一来辱次的的重京时要师代的大,思学但想堂同启,时在蒙也此运是后动一的,个戊多有次戌着维进大步新量运将反动禁中锢扮思演、了思重考要中角国色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生存下去的时代。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1900年,在甲午战争失败五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八个国家的铁碲。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赔款4亿5000万两白银相当于当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的5倍。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此,清政府的战争赔款总数高达7亿2450万两白银,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条款等总数达几百个之多。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国民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的政府。

  (广东孙中山研究会会长张磊)非常屈辱的《辛丑条约》,中国最终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

  沦为这种悲惨的深渊。在这个时候,革命的气息愈加浓烈。1901年4月,在被英国枪炮打开国门60年后,大清王朝所谓的政治制度改革终于开始了。虽然清政

  府的“新政”方案在广度和深度上远远超出了被他们扼杀的戊戌变法,但其实际行动却令国人大失所望,直到10年后的1911年,清政府才迫于形势而成立了所谓的责任内阁,却仍是由满族大臣和皇族为主组成。举国一片哗然,改良彻底破产。

  (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但已经太晚了,而这个新政并没有使人民更加趋向于它,而是社会更加

  远离王权,更加疏远它了,成为它的对立物,包括它培养的新军,培养的学生,都成为它的对立物了。孙中山说,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

  用就几自根己小也柱参子与斜埋撑葬住自外己墙了,。就能够使那座房子免于倾倒吗?20世纪初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此时的孙中山已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始终坚持奋斗,成为20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等人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把创立民国列为誓词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顾问尚明轩)三民主义就是针对着当时中国所面临急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提

  出了革命主张。这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民族独立的问题,第二个是政治民主共和的问题,第三个,人

  民的在生三活民和主社义会中进这步一的革问命题纲。领的指导下,孙中山和一批批爱国志士进行了多次武装起义,并最终成功领导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辛亥革命。这是位于广州市先烈路的一座墓园,这里安眠着72位年轻的革命党人。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120余人在广州起义,在牺牲的革命党人中,有很多是专门回国参加起义的留学生,其中包括年仅24岁的林觉民。广州起义的两天前,林觉民在一方白色手帕上写下了给妻子的绝笔信:“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虽然满怀着对亲人的殷殷深清,但为了苦难中的祖国,林觉民舍弃了他眷恋的妻子和即将出生的儿子。历史将永远铭记一代志士仁人“以天下人为念”,用青春、幸福乃至生命为天下人谋永福的伟大情怀。他们的勇气和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广州起义半年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不到三天,武汉三镇光复。不到一个月,全国就有13个省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统治。短短四个多月,大清王朝土崩瓦解。一个王朝终结了,一个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灭亡了。一个共和制的国家在亚洲诞生了!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人们发现,既然两千多年来都被视为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不过是压

  4

  在人们心灵上的土偶,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思想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呢?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深入人心。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然而,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它只是赶跑了一个皇帝,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5

  

  

篇三:复兴之路解说词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宗旨教育学习资料:纪录片复兴之路3中国新生解说词

  篇一:第三集复兴之路》解说词中国新生序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新生的共和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使全国物价基本稳定,治愈了旧中国无法医治的顽症,农村则继续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先后共使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但是,建设一个新国家的路途却山高水长,1949年的中国铁路主干线没有一条能够全线通车,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相当于亚洲国家平均值的三分之二,4000万灾民等待救助。面对旧政权留下的满目疮痍,冷战格局下诞生的新中国,在建设的进程中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领导人民如何开辟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道路。第三集:中国新生1953年11月30日鞍山钢铁公司的数百工人被紧张和兴奋包围着,他们期待着一个历史性的时刻,9时许,中国第一根钢轨诞生了,近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百年来中国机车只能行驶在外国重轨上的历史于这一刻终结。就在这一年鞍钢诞生了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中国最大规模的自动化高炉也在这里投产。毛泽东亲自发来电报祝贺,称赞鞍钢的三大成就是1953年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巨大事件,此时,新中国经过3年时间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被突出地提上了议事日程。那么,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为什么要同时进行,这将给中国带来一场什么样的变革?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表达了对于未来的美好设想,他提出未来中国工业建设要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但是,当中国人真正掌握国家政权的时候却发现想要描绘出美丽的画卷是如此之难。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和苏联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政治与外交的角力,军事上剑拔弩张,世界被划分成两大阵营。冷战的阴云与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忧虑笼罩了整个世界,也给新中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新中国宣告成立的第3天,苏联政府发来外交照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对新中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支持。两个多月后,毛泽东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前往莫斯科,这是他第一次出国,也是他出国访问时间最长的一次,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条约签订后迅速回国的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条约定下来比不定好,定下来,就有了靠,可以放手做别的事情。然而,此时中国东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边境传来了隆隆炮声,建设的步伐被打乱了,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始保家卫国的战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1950年时美国的钢产量是8700万吨,中国只有61万吨,双方相差140多倍。在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较量中,志愿军战士用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而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也让人们认识到一个刚刚获得独立的民族距离真正的强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社会主义苏联创造的人类历史上崭新的计划经济模式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正是依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在建国后短短十几年间,就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这一发展模式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刚刚实现民族独立的后发国家。1952年中苏两国就经济援助问题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谈判,两国政府最终商定,今后5年苏联给予中国必要的援助,开工建设骨干工程。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在苏联的帮助下加快了进程。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以边计划、边执行、边修正的方式全面展开。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到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等。新中国的工业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重大突破,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1951年9月生活在贫困太行山区的农民李顺达第三次受到了国家主席毛泽东的接见。为解决生产资料匮乏的问题,早在解放区时期,李顺达就和6户农民成立互助合作组,将各家的生产工具集中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个经验与毛泽东是想法不谋而合。1951年12月,在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中,毛泽东亲自加上了这样一段话:“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销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1952年年底全国出现了农民自愿组织的830多万个互助组和3600多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这样开始了。1953年,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相继开始。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它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这是一幅在20世纪50年代非常有名的照片,照片的主角名叫李绍奎。1953年,毛泽东曾亲笔写信祝贺他创造了快速炼纲新记录。李绍奎和千百万新中国建设者们的热情来自哪里?这位炼钢工人常说的一句话透露了答案:“给自己干活,难道还能偷懒吗?”几千年来,普通百姓第一次成了国家的主人。1953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中国

  

篇四:复兴之路解说词

  CCTV《复兴之路》宣传片解说词欣赏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用历史感悟未来。复兴之路解说词下载复兴之路的解说词

  第一集千年局变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人们发现,既然两千多年来都被视为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不过是压在人们心灵上的土偶,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思想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呢?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深入人心。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然而,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它只是赶跑了一个皇帝,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第二集:峥嵘岁月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但是,袁世凯很快就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这年4月,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之位让于袁世凯,中华民国看似有国会、有《约法》、有众多政党,但实际上政权都操纵在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手中。1913年3月国民党领袖宋教仁遭暗杀,他和许多人所期待的议会民主制度成了泡影,随后,为了换取支持,袁世凯基本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时人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1916年袁世凯终于随着83天皇帝梦的破灭而败亡,但北洋政府却连形式上的统一都维持不了,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中国依然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20世纪早期的中国已到了国将不国的地步,军阀之间为争权夺利混战不断,四处可见城头变幻大王旗,百姓生活在兵荒马乱的恐惧之中,报刊上常见的描述是大肆劫掠,惨不忍言。租界和占领区则一如从前,外国人在华特权原封不动,外国的战舰仍在中国内河扬威,一个迫切而又迷茫的问题是中国该往何处去?在这众多的主义和思想中哪一个能给中国带来光明。1919年梁启超来到欧洲,贫富差距和尖锐的劳资矛盾让他十分震惊,他在《欧游心影录》中描述道: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去了罗针的海船,迎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怎生是好。一位美国记者直截了当地告诉梁启超,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了,这使得正在向西方学习的中国人感到困惑,中国还要沿着这条路再走一遍吗?就在这个时候,从俄国传来了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反复比较中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第三集中国新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新生的共和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使全国物价基本稳定,治愈了旧中国无法医治的顽症,农村则继续实

  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先后共使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但是,建设一个新国家的路途却山高水长,1949年的中国铁路主干线没有一条能够全线通车,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相当于亚洲国家平均值的三分之二,4000万灾民等待救助。面对旧政权留下的满目疮痍,冷战格局下诞生的新中国,在建设的进程中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领导人民如何开辟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道路。新中国宣告成立的第3天,苏联政府发来外交照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对新中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支持。两个多月后,毛泽东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前往莫斯科,这是他第一次出国,也是他出国访问时间最长的一次,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条约签订后迅速回国的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条约定下来比不定好,定下来,就有了靠,可以放手做别的事情。然而,此时却中国东北边境传来了隆隆炮声,建设的步伐被打乱了,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始保家卫国的战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第四集:伟大转折

  2007年北京工人体育场正在为迎接奥运会进行大规模的改建。30年前,这里曾经成为世界的焦点,在1977年的一场足球赛上,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两年多的邓小平第一次公开亮相,日本共同社描述道:数万观众撇开比赛,霎时都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狂热的掌声,美国新闻周刊的评论认为,在经济事务方面预计他将逐渐发挥关键作用。当时的中国刚刚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10年间中国百姓的生活几乎没有得到改善,1977年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超过两亿,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而就在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四周出现了经济迅猛发展的亚洲四小龙,中国将如何选择前进的方向,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关头复出的邓小平将如何带领中国实现伟大的转折。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在改革开放的重要关口再次以他特有的改革精神为中国指明了道路,他不仅留下了宝贵的邓小平理论,而且留下了宝贵的邓小平精神。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当人们回首20世纪时会发现,整个人类都处在大变局之中,各种社会思想的演变、竞争影响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将如何继续?新世纪的晨光中世界将看到一个怎样的中国?

  第五集世纪跨越

  当20世纪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信息革命已全面来临,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提速。在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带领着改革开放的中国迈向新世纪。此后的13年,每个关注中国发展的目光都注意到了中华民族释放出的惊人活力,世界见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中国带来的全方位的变化,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构想,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正式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么,这样一种经济体制将如何建立?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又将开启怎样一段新的航程?上海浦东:今天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金融贸易区,它像一只头雁,带动着整个长江流域地区,共同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黄金年代。然而,在17年前,被宣布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农田,1992年,浦东开发的战略目标被写进了党的十四大报告,这是党的代表大会第一次具体部署

  一个城市的经济建设工作,从此,这个中国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开发区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浦东开发和许多同样发端于1992年的经济事件一道成为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中国全力起飞的写照。上海浦东:今天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金融贸易区,它像一只头雁,带动着整个长江流域地区,共同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黄金年代。然而,在17年前,被宣布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农田,1992年,浦东开发的战略目标被写进了党的十四大报告,这是党的代表大会第一次具体部署一个城市的经济建设工作,从此,这个中国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开发区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浦东开发和许多同样发端于1992年的经济事件一道成为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中国全力起飞的写照。

  第六集继往开来

  一个崭新的世纪已经开启了,中国迎来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激励着走在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每一位中国人。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选举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2003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我深知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的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一定忠诚地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竭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给国内外的评论员留下了精干、务实、亲民的第一印象,13亿中国人和国际社会众多观察者注视着这个新的领导集体,他们将如何管理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如何领导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继续走好民族复兴之路?2002年12月5日胡锦涛和中共中央书记处全体人员冒雪前往西柏坡学习考察,这是他们履新不到一个月的首次集体行动,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进入北京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949年3月在革命胜局已定的历史性时刻,毛泽东指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半个多世纪以来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一直伴随着新生政权,2002年的冬天新一届领导集体来这里重温历史,是对全党的警示也是对人民的承诺。

  中文名称:复兴之路别名:《大国崛起》姊妹篇资源类型:RMVB版本:[YYTvO][全6集]发行时间:2007年电视台:CCTV1地区:大陆语言:普通话简介:【类型】:科教/历史/纪录【集数】:6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实现?《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六大主题线索,全景式追溯了中华民族16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全片以翔实的史料、恢弘的结构篇章、深沉的叙述语言,辅以弥足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全球视野下中国发现道路之抉择、民族复兴之画卷。全片述事宏大,解读深刻,凸现了历史发展主体脉络,电视片原创精彩内容及画面与图书内容合为一体,给人以启迪,引人以思索,发人以共鸣。这是一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交响史诗;一套浓缩民族复兴历程的震撼影视作品;一套极具深厚历史底蕴和史料价值的精粹集成,更是一套思想性、历史性、可读性俱佳的可收藏的影视精品。

  第一集千年局变

  时间跨度:1840年---1911年

  本集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救国图强的各种探索为主要内容。以林则徐、魏源等少数人睁眼看世界为起始(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试图以封建统治秩序与西方技术相结合来实现自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维新派试图以君主立宪来改革政体、变法图强从而挽救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甲午战争后),这些探索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领导辛亥革命摧毁封建专制制度,才为中华民族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本集把帝国主义侵略扩张和清王朝腐朽落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苦难与种种救亡图存的探索相结合,透过那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意识的独特历史细节,描绘出一幅苦难中不屈、黑暗中寻路、危难中图强的历史画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题被历史性地提了出来。

  第二集峥嵘岁月

  时间跨度:1912年---1949年

  本集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重点表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折到壮大、赢得胜利并最终建立新中国。辛亥革命没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进步人士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率先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并在大革命失败后独立探索救中国的道路;日本侵华,民族大义面前,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破坏和平建国主张和政权腐败,导致了自身的失败;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赢得了民心的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全面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自1840年以来对于中国最重要的命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也为第二大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进入新纪元,走上了新的道路。

  第三集:中国新生

  时间跨度:1949年---1976年

  本集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重大成绩为核心内容,表现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经验和教训。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独特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新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通过计划经济的方式,快速向工业化迈进,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虽然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而导致社会主义道路遭遇曲折,但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仍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为了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热情建设新中国,同时也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华民族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第四集:伟大转折

  时间跨度:1976年---1992年

  本集以思想解放为起点,重点展现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的前夜。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掀起了全社会的思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上来的战略决策。农村改革的进行和经济特区的设立,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撕开了高度计划经济的僵化体制,迈出了走向市场的重要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同时被提上日程;在经历了转轨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和苏东剧变国际大气候的多重考验后,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再次为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指明了方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五集:世纪跨越

  时间跨度:1989年---2002年

  本集以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综合国力全面提升,中国经济发展逐步融入世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主要内容。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沉着、负责地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取得抗洪胜利,使中国赢得世界赞许的目光;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世界显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国有企业改制取得突破,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经过15年的努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和世界在相互了解中一步步走近。在社会实践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新时期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2002年,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党和国家的中央领导集体再次实现平稳交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始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的新阶段。

  第六集:继往开来

  时间跨度:2002年---2007年

  本集以中国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为主要内容。履新之初西柏坡之行,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执政为民的理念;抗击非典之战中,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恪尽职守,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仍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傲人成绩,并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做出了重要决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出发,党中央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经过新中国成立50多年和改革开放近30年的努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地朝着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迈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篇五:复兴之路解说词

  序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新生的共和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使全国物价基本稳定,治愈了旧中国无法医治的顽症,农村则继续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先后共使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但是,建设一个新国家的路途却山高水长,1949年的中国铁路主干线没有一条能够全线通车,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相当于亚洲国家平均值的三分之二,4000万灾民等待救助。面对旧政权留下的满目疮痍,冷战格局下诞生的新中国,在建设的进程中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领导人民如何开辟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道路。

  第三集:中国新生

  1953年11月30日鞍山钢铁公司的数百工人被紧张和兴奋包围着,他们期待着一个历史性的时刻,9时许,中国第一根钢轨诞生了,近百年来中国机车只能行驶在外国重轨上的历史于这一刻终结。就在这一年鞍钢诞生了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中国最大规模的自动化高炉也在这里投产。毛泽东亲自发来电报祝贺,称赞鞍钢的三大成就是1953年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巨大事件,此时,新中国经过3年时间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被突出地提上了议事日程。

  (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庞松)在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即将完成的时候,党中央毛泽东及时提出了党

  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是要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基本完成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完成对农业、那么,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为什么要同时进行,这将给中国带来一场什

  么手样工的业变、革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表达了对于未来的美好设想,他提出未来中国工业建设要在若干年

  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但是,当中国人真正掌握国家政权的时候却发现想要描绘出美丽的画卷是如此之难。

  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和苏联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政治与外交的角力,军事上剑拔弩张,世界被划分成两大阵营。冷战的阴云与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忧虑笼罩了整个世界,也给新中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柯伟林)冷战孤立了中国,毫无疑问美国是这么做的,美国实施了对中国的禁运,这

  新就中切国断宣了告中成国立产的品第和3许天多,传苏统联的政西府方发及来日外本交市照场会的成联为系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对新中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支持。两个多月后,毛泽东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前往莫斯科,这是他第一次出国,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邢广程)我们和苏联签定这个条约之后,就对中国国家的安全稳

  也定是乃他至出世国界访和问平时都间提最供长了的一一个次巨,大19的50法年律2上月的1保4障日,《所中以苏从友这好个同意盟义互上助是条非约常》大签的订。。条约签订后迅速回国的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条约定下来比不定好,定下来,就有了靠,可以放手

  做别的事情。然而,此时中国东北边境传来了隆隆炮声,建设的步伐被打乱了,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始保家卫国的战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美国犯了很严重的错误,美国低估了中国对这次战争的重视程度。我

  想美19国50越年过时三美八国线的就钢是产错量误是的8开70始0。万吨,中国只有61万吨,双方相差140多倍。在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较量中,志愿军战士用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而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也让人们认识到一个刚刚获得独立的民族距离真正的强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沈志华)在这个时候呢就面临一个问题,你搞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计划怎么搞,没有别

  1

  的办法,只能学苏联,因为中国没搞过社会主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社会主义苏联创造的人类历史上崭新的计划经济模式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正是依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在建国后短短十几年间,就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这一发展模式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刚刚实现民族独立的后发国家。1952年中苏两国就经济援助问题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谈判,两国政府最终商定,今后5年苏联给予中国必要的援助,开工建设骨干工程。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在苏联的帮助下加快了进程。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以边计划、边执行、边修正的方式全面展开。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高级副院长约翰·奎奇)计划经济的优势在于直接、高效,特别是在大型基础设施

  的建那设是方一面个,火这红对的当年时代迅,速到发处展充的满中了国生来机说与是活非力常,必机要器的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到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等。新中国的工业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重大突破,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1951年9月生活在贫困太行山区的农民李顺达第三次受到了国家主席毛泽东的接见。为解决生产资料匮乏的问题,早在解放区时期,李顺达就和6户农民成立互助合作组,将各家的生产工具集中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个经验与毛泽东是想法不谋而合。1951年12月,在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中,毛泽东亲自加上了这样一段话:“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销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1952年年底全国出现了农民自愿组织的830多万个互助组和3600多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农业的社会主义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朱佳木)主体是工业化,“三大改造”是两翼,就好比是一只鸟。这个“三大改造”

  是鸟的两翼,就是两个翅膀,有了这两个翅膀,我们的工业化才能够真正地能够得到实现。

  改造就这样开始了。1953年,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相继开始。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

  会变革,它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

  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空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

  中国这的是工一业幅化在进2程0、世人纪民5的0年生代活非及常福有祉名造的成照极片大,困照难片。的我主一角直名深叫信李中绍国奎在。五1十95年3代年早,期毛以泽及东七曾十亲年笔代写后信祝贺他创造了快速炼纲新记录。李绍奎和千百万新中国建设者们的热情来自哪里?这位炼钢工人常说的一句半话期透之露后了,答选案择:的“是给一自条己最干适活合,自难身道发还展能的偷道懒路吗。?”几千年来,普通百姓第一次成了国家的主人。1953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普选,人民代表大会自下而上逐级召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人民民主进入全新阶段。与此同时,伴随新中国一起诞生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延续在国家生活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使中国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尊雕像为后人记录了一位新疆普通农民与国家领袖的故事,库尔班·吐鲁木,一个在旧政权时期被奴役被欺辱的农民,60多岁才第一次从属于自己的土地里收获了金灿灿的玉米。从此,库尔班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他要骑着毛驴去北京,感谢带给他幸福生活的毛主席。库尔班不知道世界有多大,北京在哪里?他只知道向东一直走下去,就一定能到北京。

  (库尔班的同乡卡斯木·热合买提)1958年,库尔班大叔作为劳模第一次去到北京,见到了毛主席,回来的时候毛主席送给了他十多米布,库尔班大叔回来后把它做成了大衣穿上了。1959年,库尔班大叔作为自治区人大代表又去了北京,走的时候村里的乡亲们告诉他,这次去不要说别的了,就说要一台拖拉机的事情。到了北京之后,毛主席问这次你有什么要求呀。库尔班大叔说能给我解决一台拖拉机吗。毛主席就批了一台拖拉机。这是我们这里头一次来了拖2拉机。

  库尔班的故事后来经王洛宾谱曲,成为脍炙人口的民歌——《萨拉姆毛主席》,直到今天仍被广为传唱。20世纪50年代的激情岁月给定居北京的波兰裔作家爱波斯坦夫妇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我们被一种同样的精神所感召,这是一种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行动。没有真心实意地参加过这种集体劳作的人是很难体会这种感情的。

  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也就是在这一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原计划用18年实现的目标只用了7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基础,中国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进行建设的初步经验。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系统阐述了处理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等问题,第一次提出体制改革的问题,认为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到集中到中央,而应当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同时强调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不能一切照搬。《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国开始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八大做了理论准备。

  (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这个时候主要矛盾几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搞阶级斗争就变为要不

  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当时的我们国家的生产还不能满足这个需要这个矛盾,因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时也作为独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之后的一次重要

  会此议我,们八党大的既主对要建任国务以就来是七要年尽的快经地验要作发了展总经结济,建也设对,未大来力的发发展展生进产行力了。规划。

  (中央党校教研部主任柳建辉)八大提出关于主要矛盾的思想、关于经济建设的思想,有好多都是富有创

  意的创新精神,包括社会政治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包括执政党建设,这样一些思想,从目前来看,八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进一步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中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以毛泽东同志大为在代党表的的代中表国大共会产历党史人上在还探是索具建有设很社重会要主的义历的史过地程位中。,作出了一系列理论创造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此时的中国,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交织着建设新国家的巨大热情,汇聚成了一股无穷的力量,鼓舞着领袖和普通百姓对未来的美好梦想。

  然而,当对梦想的追逐变得狂热时,人们逐渐忽视了理性的声音。“一五”计划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央和地方的不少领导干部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估计严重不足。此时社会主义阵营取得的成绩也让中国领导人备受鼓舞。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要在15年内赶超美国。为纪念十月革命40周年而来到莫斯科的毛泽东在大会上发表演讲,提出中国将在15年内钢产量赶超英国。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中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大跃进”,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高指标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英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对于中国如何实现工业化以及何时迅速地实现工业化,有很多理论,当时就想出了一些方法,像“大跃进”“后院炼钢炉”等等,虽然这其中大多数想法的初对衷速是度很的好渴的求,同但样在出经现济在上农却业过领于域理。想19化58。年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一个多月时间里,全国74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就合并成为2万6千多个人民公社。正常的经济秩序被破坏,加之严重的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出现了。1960年,粮食和棉花产量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

  1957年极少数右派分子乘全党整风之机,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开展了一场反右派斗争,但犯了严重扩大化的错误。这是杭州市庆春路上的一栋两层小楼,中国最早提出控制人口增长理论的经济学家马寅初曾经生活在这里。1958年,79岁的马寅初因为《新人口论》遭到批判,这篇充满科学论断与调查研究的文章被一些批判者说成是政治阴谋,计划生育被指责为让中国断子绝孙,学术的正常表达变得异常艰难。这也意味着国家的社会生活已经变得不正常了。

  渴望迅速摆脱落后面貌的愿望遭遇挫折。在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了和中国签订的600个合同,撤走全部1390名在华专家,停止供应中国建设急需的重要设备,使250多个大型建设项目处于停顿、半停顿状态,新中国失去了唯一的外援,处在了建国以来国际、国内环境最为困难的时期。新中国追赶当时世界发达国家的速度慢了下来。而这一时期,中国的近邻日本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年代”,国民收入

  3

  在7年里增加了一倍。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举行,使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猛增了一倍多。1968年日本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第三经济强国。在曲折中探索的中国将如何摆脱困难局面呢?

  (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程中原)由于我们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陷入很大的困境。党中央提出

  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了农“村调甚整至、开巩始固了、包充产实到、户提,高但”这的样八的字做方法针很。快就被停止了。而这一时期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被削弱和破坏,党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

  毛泽东对当时国内阶段斗争形势以及党和国家的政治状况作出了严重错误估计,甚至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整个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才能解决问题。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刊出《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成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下发,“文化大革命”正式发动。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损失,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科技水平在一些领域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党风和社会风气遭到严重破坏。

  这是山东即墨市的一个普通村庄,1968年王家后戈庄因为劳动力不足,决定发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割草,为调动积极性每斤草奖励5厘钱,这引起了一场大争论,“物质刺激”、“5厘钱的报酬”被形容为腐蚀人们灵魂的“砒霜”。

  (王家后戈庄第三生产队原书记王衍怒)农村说那时候没别的,就是一灌尿还两行道,你是这灌尿撒在集

  体地这里是就一是场走值社得会中主华义民道族路永,远把记这取灌的尿悲你剧撒!在多个年人以自后留,地这里段就沉是重走的资历本史主依义然道令路人。慨叹。为了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年轻的共和国曾经经历过如此艰难的历程,而正是为了国家的真正独立和富强,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建设新中国的探索也完全没有停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尤其是在外交领域,在与亚、非、拉国家的友谊不断加深的同时,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中国开始摆脱冷战思维的禁锢,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赢得了国家广阔的空间。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入江昭)我认为毛泽东和周恩来以及其他领导人也认识到,即使“文化大革命”仍在

  进行它早晚也是要结束的,同时对抗美苏两个大国是不实际的,于是1970年左右毛泽东开始向华盛顿

  发出了一些信号。

  (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中美破冰也为中国建交打开了一个新局面,西方主要国家和西

  方这些国家的盟国在很短时间内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样一来基本实现了中国同世界上大部分国就在尼克松访华的4个月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

  席代家位化有。建外几设交年,关后不系,能这领不样导铭一中记个国毛大进泽好行东局改的面革功,开绩最放。后的也邓可小以平说对,此中评美价破说冰:也我为们中能国在以今后天的的改国革际开环放境准中备着了手重进要行条四件个。现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

  民(代北表京大大会学制国度际、关中系国学共院产院党长领王导缉的思多)从党美合国作方和面政来治说协,商是制它度开、始民日族益区认域识自到治制19度49得年到以确后立成和立坚的持一,个而新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中的国问,题它,是使真中正国政赢治得稳了定经的济经上济的发独展立的,国为际中影国响的正发在展扩奠大定的了一初个步国的家物,质虽技然术有基“础文,化一大些革尖命端”科中学间技的术一领域的重要成就,显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一大批艰苦创业的知识分子和英雄模范,构筑了新中国的精神些家混园乱,,历但史它赋不予可了能每动一摇代这人个各国自家的的使一命个,根任本何。人都难以超越自己的时代,历史将会公正地记录每一代人走过的足迹,历史也将忠实地把发展的课题留给后来者。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带来的重重困难之中,人们渴望着一股强劲的新风,吹散笼罩在前进道路上的浓重迷雾,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严峻的现实和美好的理想需要所有中国人对这个重要命题做出回答,正在穿越历史三峡的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出现。

  4

  

  

篇六:复兴之路解说词

  《复兴之路》解说词第二集:峥嵘岁月

  第二集:峥嵘岁月

  序言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但是,袁世凯很快就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这年4月,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之位让于袁世凯,中华民国看似有国会、有《约法》、有众多政党,但实际上政权都操纵在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手中。1913年3月国民党领袖宋教仁遭暗杀,他和许多人所期待的议会民主制度成了泡影,随后,为了换取支持,袁世凯基本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时人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1916年袁世凯终于随着83天皇帝梦的破灭而败亡,但北洋政府却连形式上的统一都维持不了,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中国依然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

  第二集:峥嵘岁月北京天安门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象征。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它是一个特殊的见证者。88年前的一天,这里爆发了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奋起抗争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大学生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游行的起因是正在召开的巴黎和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而对于日本强加给中国的“二十一条”则置之不理。(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巴黎和会的表现仍然是强权胜于公理。尽管中国也是一个参战国,也是战胜国之列。但是因为你是(弱)小的、贫弱的、穷弱的、没有实力的,所以照样改变不了原有的这种处境。所以这样引起了民间极大的激愤。继5月4日的学生游行之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中国的各种社会力量都行动起来汇聚成自1840年以来涉及范围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爱国运动。中国为什么会爆发如此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辛亥革命后中国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915年9月15日一本杂志在上海黄浦江畔创刊,一年后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发行量接近16000份,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就此发端,《新青年》的主编陈独秀提出要想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唐宝林)孙中山虽然推翻了一个皇帝,但是中国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民主共和的理念也没有实现。为此,陈独秀独辟蹊径,他提出来要拯救中国必须要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陈谦平)实际上就是从臣民向国民的一个转变,那中国没有这个啊,(没有)这个思想基础,因为他只是刚从一个封建社会转过来的,而且中间没有这么一个阶段。《新青年》亮相三个月后,在一场大风雪中,北京大学迎来了新校长蔡元培。他聘请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随之迁往北京。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在中国社会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院院长杜维明)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间,就是文化传统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新文化运动中,西方的各种政治学说和社会思潮纷纷涌入。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在各种各样的“主义”中寻找着各自的信仰。中国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指出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20世纪早期的中国已到了国将不国的地步,军阀之间为争权夺利混战不断,四处可见“城头变幻大王旗”,百姓生活在兵荒马乱的恐惧之中,报刊上常见的描述是“大肆劫掠,惨不忍言。”租界和占领区则一如从前,外国人在华特权原封不动,外国的战舰仍在中国内河扬威,一个迫切而又迷茫的问题是中国该往何处去?在这众多的主义和思想中哪一个能给中国带来光明。1919年梁启超来到欧洲,贫富差距和尖锐的劳资矛盾让他十分震惊,他在《欧游心影录》中描述道: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去了罗针的海船,迎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怎生是好。一位美国记者直截了当地告诉梁启超,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了,这使得正在向西方学习的中国人感到困惑,中国还要沿着这条路再走一遍吗?就在这个时候,从俄国传来了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反复比较中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于沛)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以后,在中国出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据不完全的统计,当时有400多种报刊从不同的程度、方面,以不同的形式来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一些倾向于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集合起来。1920年2月9日,从北京通州到天津的路上,因传播革命主张而被北洋政府通缉的陈独秀和护送他离开的李大钊,正在筹划组建中国共产党。这段惊险的历程为历史留下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故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打败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纲领就被旗帜鲜明地提了出来。(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陈雪薇)它(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有先进理论指导,有组织、有纪律,严密的一个战斗部队,所以中国共产党产生之后,毛泽东说是中国革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就预示着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会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会达到自己胜利的目标。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虽然看上去还十分弱小,但站在它身后的却是越来越多的正在将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中国人,北京大学在1923年时进行了一次选举世界第一伟人的民意测验,497票中列宁独得227票位居第一,美国总统威尔逊得51票列第二,这一结果,折射出当时中国知识界榜样转移的思想状态,然而,中国太难改变了,就像鲁迅曾经说过的那样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将如何改变中国,怎样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呢?从1922年1月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和推动下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13个月时间中有30多万人参加的100余次罢工,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的政治影响,也让中国国民党的领袖孙中山决心与共产党合作。(广东省孙中山研究会会长张磊)我想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结果,他找到了真正的朋友,找到了国内的真正的盟友,也看到了革命的基础是农民和工人。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就此开始。一年后,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因病去世,他没有能够看到毕生追求的理想成为现实。在他去世的第二年,由国共两党成员共同领导和组成的国民革命军从广州出发,开始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北伐战争,农民、工人被组织和动员起来,形成了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史称大革命。1927年3月国民革命军攻占上海和南京,完全控制了长江中下游以南各省,北伐形势大好。但是蒋介石勾结中外反动势力积极策划反革命政变,仅仅十多天之后,4月12日蒋介石在南京发出密令:已光复的各省,一致实行清党。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开始捕杀共产党员,此后共有26000名共产党员和30多万群众被杀害,工农运动被镇压下去。(中央党史研究室原事务委员会委员黄修荣)因为共产党是代表广大工人、农民和劳苦大众利益的,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国民党右派是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是

  为少数人谋利益的。因为他们代表的阶级利益根本不一样,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是在所难免的。大革命失败了,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酷的一课,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经过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多年以后,毛泽东对外国朋友说,我们原先都不是拿枪的,都是爱和平的人,有种地的、有做工的、有当教员的、有做生意的,我是当小学教员的,我没有准备拿枪去打仗,毛泽东将武装革命形容为“逼上梁山”。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8月7日中共中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中的实际领导地位,1936年纵横十余省跨越二万五千里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块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正是在这片沟壑纵横,连生存都很艰难的黄土地上,发出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声音,培育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它所散发的精神气息仿佛一块磁石,吸引着每一个有理想的中国人。(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杨胜群)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应该说是全面地充分地表现出来了,从而使得中国广大的先进分子,还包括许许多多的中间分子都纷纷站到它的旗帜下面来,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走向复兴的坚强的政治力量。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的问题。当中国共产党深深植根于农村的时候,国民党正在城市发展资本主义,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一批国民党高官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榨取和掠夺,逐渐成为新的官僚兼买办的资本家,而占人口85%的农村普遍贫困,到1937年时杂税名目竟高达1700多种。国民党统治的十年,经济垄断,政治独裁,没有能够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社会依然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就在这10年间,世界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苏联通过实行计划经济迅速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资本主义世界却从1929年起遭遇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被失业、饥饿笼罩着的人们陷入恐慌之中。欧洲上空,战争的阴云开始凝结。1939年纳粹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在亚洲,日本军国主义加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策。1931年日军入侵中国东北,国民党政府却仍将兵力用于“围剿”工农红军,对日本则实行不抵抗主义和妥协退让的方针,致使11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沦陷。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荣维木)共产党多次向国民党提出了合作抗日这么一种诚意,那么直到1936年底西安事变爆发,共产党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尽了最大的努力,最后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的形成。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

  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国取得了自1840年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被日本占领的台湾省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为世界发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牺牲和突出贡献,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英国哈佛大学教授入江郎)我认为从1931年日本入侵满洲到1937年之后的抗日战争,对于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国家统一有重大意义,因为中国共产党在三、四十年代始终在抵抗日本侵略。(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所长步平)我们的民族,也是近代以来由于我们的一团散沙,所以呢是在斗争中遇到失败,而抗日战争呢,因为我们党提倡了一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这个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下,我们民族形成一个统一的一个抵抗的一种势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和美国成为世界两大阵营的首领。在社会主义阵营不断壮大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将以何种方式建国,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共和国成为各种力量关注的焦点。这是丰子恺先生作于1945年的漫画——《炮弹作花瓶》,它表达了中国人民希望铸剑为犁、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望。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签署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江沛)共产党提出来是希望国民党结束一党专政,容纳包括共产党,包括其他民主党派还有无党派人士,大家组成一个联合政府,向民主政治迈进。但是呢,国民党它也深知一旦迈进宪政国民党将不可能独占政治资源。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会议达成五项协议,提出要建立国民政府委员会。但是中国人期盼已久的和平建国并没有到来,政治协商会议结束仅仅5个月后,1945年6月国民党挑起内战,中国共产党被迫面对一场不得不打的战争,这无疑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国民党的兵力是共产党的3倍,控制着全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几乎全部的现代工业以及全国75%的土地和71%的人口。但是最终的胜利者却是中国共产党。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两党的力量对比?共产党凭借什么赢得了胜利?早在1945年人心的天平就开始倾斜,国民党在抗战中赢得的支持却在接收大员的腐败中一点点消失,房子、票子等照单全收,百姓称其为“五子登科”;谁有金条,谁就有理,百姓称其为“有条有理”。国民党政府还出台了这样的金融政策,抗战时大后方发行的法币1元可以兑换200元沦陷区使用的伪币,这意味着在重庆只能买四根油条的钱可以在上海摆两桌酒席。(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主任吴景平)它的后果就是使国统区的广大的原先使用伪币、中储券的社会大众包括工商阶层等等,把他们的财产中的相当一部分奉献给了国民党政权,被掠夺了。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我认为,国民党的腐败、组织涣散是它的重大失败。共产党的领导人很明智,强调军队纪律的重要,强调服务人民的重要。国民党内的高级官员向蒋介石进言说这是在一片胜利声中埋下了一颗失败的定时炸弹。上海《大公报》的社评中写道“国民政府的做法几乎把京沪一带的人心丢光了”。但蒋介石并没有认识到人心向背将成为国共两党较量的核心。这是一部刊行于1943年的蒋介石的著作,在书中蒋介石极力宣扬维护其独裁的“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这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民盟中央重要成员闻一多对此异常失望,他说五四给我的影响太深,《中国之命运》公开向五四挑战,我是无论如何接受不了的。1946年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闻一多被暗杀了,第二年国民党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强迫解散。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毛里和子)1946年之后的中国状况是民主主义成为一个课题,反对独裁的口号呼声很高,这个的背景是国民党一党统治和国民党的相当腐败。

  抗战胜利后,一些民主党派曾经试图在国共对立的纲领之外寻找第三条道路,提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使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的幻想最终破灭。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逐渐靠近共产党。而此时毛泽东对中国道路的思考已日渐成熟,早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毛泽东就开始撰写一批重要的理论著作,系统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1945年4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思想被确认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谢春涛)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的具体问题,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观点,那么这些观点,经过40年代的延安整风在党内形成了高度共识,在这个基础上七大把它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一切工作的指针。我想这是历史的选择。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的前途和道路日渐清晰。就在1945年夏天,民主人士黄炎培来到延安,他与毛泽东进行了长达十几个小时的促膝谈话。黄炎培希望毛泽东找出一条新路,跳出历史上王朝兴衰周期律的支配。毛泽东回答道,“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毛泽东所说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路,正是1840年之后中国人民苦苦追求、一直盼望实现的道路。在向着这一理想前行的同时,解放区的实践正在把一个延续了2000年的关于土地的梦想变成现实。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它旗帜鲜明地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年后,解放区近9000万农民分得了土地。这是

  一场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翻身的喜悦直接到达每一个农民的心头,而农民的力量正是可以决定中国命运的力量。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方德万)我认为蒋介石与毛泽东、孙中山相比,他输在没有清晰地描绘出一个被人民接受的中国的未来。在赢得民心方面,我认为他始终没有成功。

  国统区反内战、反饥饿、反独裁的运动与战场上国民党军的溃败,共同演绎着蒋介石政权最后的挽歌。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在中国大陆22年的统治被宣告结束。对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蒋介石自己作了这样的评价,他说国军为什么会弄到今天这个信心丧失、精神解体的地步,共产党的力量在抗战之前微不足道,由于我们的弱点被它抓住了,遂演成我们今天这样溃烂的局面,共产党打败了我们,不是共产党有三头六臂,是我们腐败无能,自己的弱点击败了自己。1949年9月21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和来自全国的民主党派、民主团体及无党派人士共商国是。在会上,民革中央名誉主席宋庆龄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跃进”,民盟中央主席张澜说:“从今天起,中国人民真正做了自己的主人”。

  (毛泽东录音)“诸位先生代表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中国史学会原会长金冲及)听到说是中国人现在从此站立起来了,那确实是只有当事人大概才能理解到当时那个心情。盼望了一百多年啊!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史景迁)这是一段非凡、充满巨变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有大量的民众牺牲,但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经历,取得了大量实验成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1840年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毛泽东录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0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1949年9月30日,就在新中国宣告成立的前一天,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毛泽东亲自撰写了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篇七:复兴之路解说词

  (福建马尾港)这是位于中国东南的一个小镇。2006年,小镇上的一个造船企业,迎来了自己140岁的生日,今天的中国,已是世界第三造船大国,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只是行业中十分普通的一家企业。而在140年前的1866年,马尾造船厂的建立,却是一件备受关注的大事。船厂的创办者——大清国闽浙总督左宗棠在奏折中说修建造船厂的目的是“欲防海之害”。肩负着如此重大的使命,中国第一个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现代船舶修造厂,在小镇马尾动工了。一百多年前,大清国在海上遭到了怎样的侵害?一个造船厂,如何能迎接这个挑战?马尾造船厂开始修建的26年前,危机从海上而来。1840年6月,集结在澳门沿海之外的英国舰船,出发北上,入侵中国。此后两年中,清政府屡战屡败,最终被迫议和。历史学家称这场战争为“鸦片战争”。古老中国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历史。那么,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它将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呢?也许,英国议会在1840年4月的3天辩论,可以帮助后人考察战争的根源。关于是否对中国开战,看起来似乎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牛大勇)在鸦片战争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对外贸易主要是输出茶叶、农产品、经济作物,贸易的中介是银元。在银元方面中国方面是入超的,这个对我们财政上是有利的。但是英国人很快找到了一个有利的武器,就是鸦片。(英国剑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教授方德万)与同时期处在工业革命阶段的英国比起来,中国经济已经处于落后的位置了。对于工业革命后生产能力激增的英国来说,扩大世界市场是它最急迫的愿望。中国的邻邦印度此前已经成为英国掠夺原材料倾销工业品的殖民地。为了获取利润,英国殖民者在中国人中制造了一种需求——鸦片,以此在40年间,掠走了三、四十亿两白银。马克思曾谴责到:“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填满英国国库。”(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因为英(国)政府的鸦片烟,除去对商人得了很大利润外,英(国)政府很多税收是从鸦片里面得的。所以它(鸦片战争)背后实际上是英国政府在那里支持。(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克里斯托弗·休斯)当时为了打开市场,我们付诸鸦片战争。我们过去用枪炮去打开市场。英国议会最后以5票的优势否决了反对党提出的反战议案,鸦片战争爆发。在这场从海上而来的挑战中,完全没有准备的清政府,遭遇了完全没有预料的失败。道光年间的中国,作为东方的大国,拥有80万的军力,而英国派出的远征军初期只有7000人,到战争结束时也不过2万人,偌大一个帝国为什么会败于远道而来的英军?(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乘旦)英国的军事势力是建立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之上的,当时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化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而中国呢,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然而,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几乎没有中国人意识到双方在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上的差距,长期的闭关锁国封闭了中国人的眼睛和心灵。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而英国人却很早就对双方的差距了如指掌,并为战争作了周密的准备。(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黄兴涛)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有了深入得多的了解。比如:他认为中国的军队已经不堪一击,中国的沿海的各种炮台、防范措施,他们认为很糟糕。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以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等为重要内容的《南京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堕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和困惑。自

  此,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结束后,当得知英军已经撤出长江,道光皇帝的第一个反映就是下令沿海各省撤军,清政府的军政大员弹冠相庆。有人形容当时文恬武禧的状态:“大有雨过忘雷之意。”中国的一切仿佛又回到原点。(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杨东梁)在当时北京的茶楼酒肆里面,贴了有一些告示。这个告示主要的意思就是讲:不要谈时事,莫谈时事。主张抗英的林则徐被罢去了官职,1841年8月的一天,迁戍新疆伊犁途中的他,在镇江与老朋友魏源会面,林则徐将自己搜集编成的《四洲志》等外国资料交给魏源,希望他能编撰成书,唤醒国人了解世界。一年之后,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的中文著作《海国图志》完成了。魏源的一句“师夷之长以制夷”带着理性救国的态度,写出了第一代“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对国家前途的思考。然而,这确是一次无声的呐喊。几年后,林则徐自伊犁归来,从历史记载来看,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在无奈中沉默下来。他的老朋友——编撰《海国图志》的魏源则遁入佛门,悄然病逝于杭州的一间僧舍。1840年的炮声,无法惊醒与一个沉溺于自己深厚传统的天朝迷梦。第一代探索者的声音,是这样微弱,变革连萌芽都没有产生就已结束。大清王朝对于近代世界的仅有的一些认识,无声无息得消亡了。历史的悲剧在第一次降临时,人们往往漠然盲目,只有在悲剧重演时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就在这一时期,历代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周期性危机已在清王朝再次上演。据记载,1842年到1850年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达到百次以上,1851年,反抗清政府统治和西方列强入侵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起义不仅严重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而且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然而这场历时14年的农民起义却被清政。府镇压了。就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1851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伦敦海德公园为第一届万国博览会剪彩。此时,大英帝国的工业制成品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铁路里程和船舶数量占到世界的一半,依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英国成为全球最强大富裕的国家。与此同时,美国、法国、普鲁士等国也奋起直追。(英国哈佛大学教授柯伟林)新兴的海上帝国,包括英国、法国和美国。这个帝国主义时期,是一个争夺地盘、军事侵略与经济扩张并举的时期。疯狂的帝国主义扩张没有给清王朝喘息的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14年后,危机再次从海上来。这一次,侵略者直接逼进了大清国的首都。1960年的10月18日,侵入北京的英法联军焚毁了清朝皇帝的离宫圆明园。法国作家雨果这样记录了这一暴行:“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强盗们的大火,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上了深深的伤痕,也焚毁了大清国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新突变的宝贵时间。但这毕竟是古老中国发出的寻求自强的声音。以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就探索开始了,史称洋务运动。他继承了魏源的“师夷之长以制夷”的思想,提出了“自强”“求富”的主张。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风生水起。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洋务运动能够帮助清王朝实现国家的自强吗?这是否就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方向呢?30多

  年后,这一问题有了答案。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危机依然从海上来。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未能御敌于海上,这支在洋务运动中装备起来的舰队最终全军、覆没。中国陆军更是一败再败。(日本孙文学会理事狭问直树)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给了日本2亿3千万两白银的赔款,相当于中日战争发生前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明治政府4年的财政收入。清政府分3年付清,当然是用了借款。日本一下子获得了相当于战争前4年的财政收入,用这个赔款,日本的工业化一下子就得到了迅速发展。交战的双方,同样装备着坚船利炮,同样有留学归来的指挥官,同样是被西方殖民者用武力打开国门,同样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学习西方,为什么大清国会败于近邻日本呢?(中国史学会会长李文海)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不是偶然的。它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主要的原因有两条,第一条就是社会制度的腐败,第二条就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英国爱丁堡大学汉学系主任费南山)人们通常说中国从此觉醒,这是中国第一次发现自己落后与日本和其他西方国家,他们也认识到了必须打开国门,实现现代化。腐朽导致愚昧,愚昧加剧了腐朽。洋务运动期间,中国自主修建了第一条铁路,起自河北唐山,止于胥各庄,名为唐胥铁路。1881年建成后,清政府却认为,火车震动了东陵的先王神灵,因而禁止使用机车,只准以骡马拽引车辆,人称“马车铁路”。而打败了大清国的日本,1872年由英国人建成第一条铁路,明治天皇亲自参加了通车典礼,国人纷纷前来,在月台上脱去鞋子,小心翼翼地登车参观庆贺。7年后,日本已经开始自己设计和修建铁路。对待铁路态度的差异,暴露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与时代大潮间的巨大落差。此时,欧美各国已经进入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武科考试的内容却还是弓马骑射,文科考试的内容仍然是八股文章。然而,洋务派却一再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中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体。这个本体主要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指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这样儒家的道统。这个东西是不能够去碰的,不能改变的。西学为用,就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可以借鉴,可以运用来弥补中国文化的不足。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排斥在世界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一场殊死的搏斗中死去。”残酷的现实证明,洋务运动无法实现自强的目的,不是中国现代化的方向。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救亡的良方呢?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一年后,曾留学英国的严复,在《救亡决论》中指出“如今中国不变法则必亡”。三年后的1898年,严复再次为中国人敲响了解放思想的警世钟,他翻译出版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著作,取名《天演论》。(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岂之)思想解放的作用究竟在哪里?,就在于动摇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头的循环论的思想,都是循环,你看都是循环,周围都是循环。起点,然后经过了一圈以后,又回到起点。进化论不是循环,进化论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不断地向前发展,逐步地向前发展。这对人的思想解放起了很大的作用。一批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挑起对社会进行启蒙的重任,探索实现救国自强的道路。早在甲午战争爆发的1894年,一个广东人北上天津,希望拜见清政府的重臣李鸿章,表达自己“以和平之手段,渐进之方法,请愿于朝廷,俾倡行新政”的主张,却遭到了拒绝。他就是孙中山。失望的孙中山远赴海外,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开始用革命的方式探索救国之路。此时,另一个广东人康有为正试图用变法维新,来挽救清政府的危亡。(孙中山研究所原所长林家有)人的素质很重要,要民主就是靠人,要投票、选举、竞选。人的素质太差了就不能搞共和,康有为他是这个看法。孙中山的看法跟他不一样,他说不是,虽然我们中国人现在不行,但是可以搞共和,中国具有民主共和的素质。两个人的看法不一

  样,于是两个人就走向不同的道路。1895年春天,康有为和学生梁启超联合千余名在京应试的举人,共同发起“公车上书”,提出变法主张。对于变法的迫切性,康有为认为,甲午海战之后的中国已处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四万万民众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如何才能改变被列强瓜分的命运呢?维新派提出兴民权、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中国人用近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认识到打败中国的并不是坚船利炮,而是西方的制度。康有为认为,在所有的政体之中,只有君主立宪才是“治国之大经”,专制政体之不能生存于当今世界这是大势所趋。康有为的主张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变法就此开始。(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蔡乐苏)戊戌变法它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是推动了民族的工商业的发展。但是仅仅103天后,维新派的改革就被迫终结。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季,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郐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中国史学会原会长金冲及)当时到了戊戌维新以后,大量地介绍维新,介绍了很多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这样来讲就是使得人从原来一脑子的封建思想里面增加了一些资本主义的因素。这是一个进步啊!一个新的东西!(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史景迁)19世纪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屈辱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有着大量反思、思考中国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生存下去的时代。对于亟待变革的中国来说,失败同样宝贵。作为中国近代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戊戌维新将禁锢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变法措施中被保留下来的京师大学堂,在此后的多次进步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1900年,在甲午战争失败五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八个国家的铁碲。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赔款4亿5000万两白银相当于当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的5倍。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此,清政府的战争赔款总数高达7亿2450万两白银,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条款等总数达几百个之多。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国民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的政府。(广东孙中山研究会会长张磊)非常屈辱的《辛丑条约》中国最终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沦为这种悲惨的深渊。在这个时候,革命的气息愈加浓烈。1901年4月,在被英国枪炮打开国门60年后,大清王朝所谓的政治制度改革终于开始了。虽然清政府的“新政”方案在广度和深度上远远超出了被他们扼杀的戊戌变法,但其实际行动却令国人大失所望,直到10年后的1911年,清政府才迫于形势而成立了所谓的责任内阁,却仍是由满族大臣和皇族为主组成。举国一片哗然,改良彻底破产。(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但已经太晚了,而这个新政并没有使人民更加趋向于它,而是社会更加远离王权,更加疏远它了,成为它的对立物,包括它培养的新军,培养的学生,都成为它的对立物了。就自己也参与埋葬自己了。孙中山说,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子免于倾倒吗?

  20世纪初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此时的孙中山已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始终坚持奋斗,成为20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等人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把创立民国列为誓词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顾问尚明轩)三民主义就是针对着当时中国所面临急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提出了革命主张。这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民族独立的问题,第二个是政治民主共和的问题,第三个,人民的生活和社会进步的问题。在三民主义中这一革命纲领的指导下,孙中山和一批批爱国志士进行了多次武装起义,并最终成功领导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辛亥革命。这是位于广州市先烈路的一座墓园,这里安眠着72位年轻的革命党人。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120余人在广州起义,在牺牲的革命党人中,有很多是专门回国参加起义的留学生,其中包括年仅24岁的林觉民。广州起义的两天前,林觉民在一方白色手帕上写下了给妻子的绝笔信:“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虽然满怀着对亲人的殷殷深清,但为了苦难中的祖国,林觉民舍弃了他眷恋的妻子和即将出生的儿子。历史将永远铭记一代志士仁人“以天下人为念”,用青春、幸福乃至生命为天下人谋永福的伟大情怀。他们的勇气和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广州起义半年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不到三天,武汉三镇光复。不到一个月,全国就有13个省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统治。短短四个多月,大清王朝土崩瓦解。一个王朝终结了,一个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灭亡了。一个共和制的国家在亚洲诞生了!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人们发现,既然两千多年来都被视为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不过是压在人们心灵上的土偶,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思想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呢?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深入人心。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然而,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它只是赶跑了一个皇帝,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篇八:复兴之路解说词

  《复兴之路》宣传片解说词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用历史感悟未来。

  引言:认识国家和这个国家的历史,是我们认识自己的开始。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中华民族重新复兴道路的全景展现,民族过去的辉煌已经远去,我们在国家近现代过程中经历的封关锁国、落后挨打、艰苦革命、国家变革、社会建设等等所有的历程,决定了我们国家和我们每个人的命运和未来,我们有必要知道,也应该将这种历史和现实的辩证思想沉淀运用到人生和生活的各方面去,这样我们就会更接近一个真实和厚重的自己。

  第一集千年局变时间跨度:1840年---1911年

  本集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救国图强的各种探索为主要内容。以林则徐、魏源等少数人睁眼看世界为起始(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试图以封建统治秩序与西方技术相结合来实现自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维新派试图以君主立宪来改革政体、变法图强从而挽救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甲午战争后),这些探索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领导辛亥革命摧毁封建专制制度,才为中华民族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本集把帝国主义侵略扩张和清王朝腐朽落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苦难与种种救亡图存的探索相结合,透过那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意识的独特历史细节,描绘出一幅苦难中不屈、黑暗中寻路、危难中图强的历史画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题被历史性地提了出来。

  解说词: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人们发现,既然两千多年来都被视为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不过是压在人们心灵上的土偶,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思想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呢?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深入人心。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然而,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它只是赶跑了一个皇帝,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读后感: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里,改朝换代似的封建国治轮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变革,他的一些前进变化可以总体归结为自然发展现象(以及局部个体创造性)。当世界由各自封闭转变到四海通驿,这种理想上的均衡就破灭了。一个国家体制要变革需要内外的原因,他要有内在的思想变革为起点,思想基础来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国没有需要借鉴先进的移植过来;还要有外在的环境为背景,中国近代的前期变革是被动的,是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利益角逐中逐渐脱胎孕育的,那是一个在屈辱逼迫中成长起来的探索历程,路很多,但是能走到光明的很少,因为变革必须强大到强制国家体制的转换的地步才能继续下去……

  第二集:峥嵘岁月时间跨度:1912年---1949年

  本集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重点表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折到壮大、赢得胜利并最终建立新中国。

  辛亥革命没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进步人士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率先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并在大革命失败后独立探索救中国的道路;日本侵华,民族大义面前,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破坏和平建国主张和政权腐败,导致了自身的失败;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赢得了民心的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全面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自1840年以来对于中国最重要的命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也为第二大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进入新纪元,走上了新的道路。

  解说词: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但是,袁世凯很快就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这年4月,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之位让于袁世凯,中华民国看似有国会、有《约法》、有众多政党,但实际上政权都操纵在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手中。1913年3月国民党领袖宋教仁遭暗杀,他和许多人所期待的议会民主制度成了泡影,随后,为了换取支持,袁世凯基本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时人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1916年袁世凯终于随着83天皇帝梦的破灭而败亡,但北洋政府却连形式上的统一都维持不了,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中国依然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

  20世纪早期的中国已到了国将不国的地步,军阀之间为争权夺利混战不断,四处可见城头变幻大王旗,百姓生活在兵荒马乱的恐惧之中,报刊上常见的描述是大肆劫掠,惨不忍言。

  租界和占领区则一如从前,外国人在华特权原封不动,外国的战舰仍在中国内河扬威,一个迫切而又迷茫的问题是中国该往何处去?在这众多的主义和思想中哪一个能给中国带来光明。

  1919年梁启超来到欧洲,贫富差距和尖锐的劳资矛盾让他十分震惊,他在《欧游心影录》中描述道: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去了罗针的海船,迎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怎生是好。一位美国记者直截了当地告诉梁启超,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了,这使得正在向西方学习的中国人感到困惑,中国还要沿着这条路再走一遍吗?就在这个时候,从俄国传来了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反复比较中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读后感:那是一个民族未来道路选择的时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是问题,问题是哪条路走得通。资本主义道路尝试了,为什么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因为他不彻底,他和新封建势力军阀、国外资本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分连两可,使他最终沦落到代表封建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为什么会有共产党,因为那是另一条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是适时的一座灯塔(他展示了打破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种新的发展导向),还是思想的变革和选择并产生了倾向性先进群体的产生,然后有了一个领导代表先进生产力(工人、知识分子)和绝大数人(农民和劳苦大众等)利益的革命性政党。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规律,代表更广泛人利益的、能够实现中国复兴需要的政党才是能够走向成功的力量,这也决定了中国命运发展的方向。当然这个规律首先要经历外部环境的考验(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完整),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主要政党的历史角色演变更加明确了我们自己的选择。历史没有如果,因为利益决定本质和方向。

  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个使中国摆脱历史兴衰周期率的新路——民主,有了民主才能有民权、民生和民强!在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后,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近代史一直追求的第一项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使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开始了新的征程。

  第三集中国新生时间跨度:1949年---1976年

  本集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重大成绩为核心内容,表现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经验和教训。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独特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新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通过计划经济的方式,快速向工业化迈进,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虽然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而导致社会主义道路遭遇曲折,但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仍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为了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热情建设新中国,同时也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解说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新生的共和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使全国物价基本稳定,治愈了旧中国无法医治的顽症,农村则继续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先后共使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但是,建设一个新国家的路途却山高水长,1949年的中国铁路主干线没有一条能够全线通车,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相当于亚洲国家平均值的三分之二,4000万灾民等待救助。面对旧政权留下的满目疮痍,冷战格局下诞生的新中国,在建设的进程中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领导人民如何开辟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道路。

  新中国宣告成立的第3天,苏联政府发来外交照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对新中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支持。两个多月后,毛泽东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前往莫斯科,这是他第一次出国,也是他出国访问时间最长的一次,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条约签订后迅速回国的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条约定下来比不定好,定下来,就有了靠,可以放手做别的事情。然而,此时却中国东北边境传来了隆隆炮声,建设的步伐被打乱了,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始保家卫国的战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读后感:新中国开始了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二项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但是如何建设一个国家,他内部来自于长期的积贫积弱、他门外面的世界逐渐进入新的的两极分化体系内,事实证明外界形势影响了中国前期的国家建设和政治决策。证明和维护自己的存在然后找到归属,然后才能发展。那是一个充满红色纯情记忆的年代,是一个洋溢青春狂热激情的年代。那是中国人历史上第一次切身经历和体验了当家做主人的时代,而这些情感自然很容易演化成为对代表性领袖的精神崇拜。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的经济发展是可以想象的而且让人自豪的!但是建设国家是没有经验下的探索,一切都需要思考、尝试,面对好的形势容易失去理性的东西和对未来困难客观的评价,所以错误和弯路不可避免。经济形势、社会意识风气以及国际形势的相互影响使得人民和国家情绪变得狂热而敏感,阶级斗争正好迎合了人民这种情绪。但是即使在那个文化大革命的艰难时期,我们都学会了很多,不仅是经验教训、思考和变革、现实和未来,还有那个时代留下的永远的印记,都那么真实而厚重,那是激情燃烧的年代。

  第四集:伟大转折时间跨度:1976年---1982年

  本集以思想解放为起点,重点展现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的前夜。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掀起了全社会的思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上来的战略决策。

  农村改革的进行和经济特区的设立,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撕开了高度计划经济的僵化体制,迈出了走向市场的重要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同时被提上日程;在经历了转轨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和苏东剧变国际大气候的多重考验后,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再次为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指明了方向。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解说词:2007年北京工人体育场正在为迎接奥运会进行大规模的改建。30年前,这里曾经成为世界的焦点,在1977年的一场足球赛上,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两年多的邓小平第一次公开亮相,日本共同社描述道:数万观众撇开比赛,霎时都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狂热的掌声,美国新闻周刊的评论认为,在经济事务方面预计他将逐渐发挥关键作用。

  当时的中国刚刚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10年间中国百姓的生活几乎没有得到改善,1977年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超过两亿,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而就在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四周出现了经济迅猛发展的亚洲四小龙,中国将如何选择前进的方向,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关头复出的邓小平将如何带领中国实现伟大的转折。

  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在改革开放的重要关口再次以他特有的改革精神为中国指明了道路,他不仅留下了宝贵的邓小平理论,而且留下了宝贵的邓小平精神。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当人们回首20世纪时会发现,整个人类都处在大变局之中,各种社会思想的演变、竞争影响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将如何继续?新世纪的晨光中世界将看到一个怎样的中国?读后感:这是一个转折的时期,解放思想、事实就是、改革开放;客观总结过去、团结一致向前看。改革开放也是一个国家另一个创业的开始,初期的艰难和困扰,成绩带来的不断惊喜,以及不断探索前进的道路继续延续着。思想变革又开启了新的社会经济变革,这次政治变革要服务于经济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又有了一位领着中国勇敢往前走的人——不要怕,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而渐渐的证明我们不仅仅是好猫。

  第五集世纪跨越

  时间跨度:1982年---2002年

  本集以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综合国力全面提升,中国经济发展逐步融入世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主要内容。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沉着、负责地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取得抗洪胜利,使中国赢得世界赞许的目光;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世界显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国有企业改制取得突破,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经过15年的努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和世界在相互了解中一步步走近。

  在社会实践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新时期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2002年,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党和国家的中央领导集体再次实现平稳交替。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始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的新阶段。

  解说词:当20世纪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信息革命已全面来临,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提速。在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带领着改革开放的中国迈向新世纪。此后的13年,每个关注中国发展的目光都注意到了中华民族释放出的惊人活力,世界见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中国带来的全方位的变化,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构想,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正式提出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么,这样一种经济体制将如何建立?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又将开启怎样一段新的航程?

  上海浦东:今天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金融贸易区,它像一只头雁,带动着整个长江流域地区,共同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黄金年代。然而,在17年前,被宣布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农田,1992年,浦东开发的战略目标被写进了党的十四大报告,这是党的代表大会第一次具体部署一个城市的经济建设工作,从此,这个中国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开发区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浦东开发和许多同样发端于1992年的经济事件一道成为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中国全力起飞的写照。

  上海浦东:今天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金融贸易区,它像一只头雁,带动着整个长江流域地区,共同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黄金年代。然而,在17年前,被宣布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农田,1992年,浦东开发的战略目标被写进了党的十四大报告,这是党的代表大会第一次具体部署一个城市的经济建设工作,从此,这个中国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开发区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浦东开发和许多同样发端于1992年的经济事件一道成为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中国全力起飞的写照。

  读后感:我们这个年龄段(80后)的历史和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演化的最新开端正是这个时代内发生的。这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中国开始了新的发展快车道。电影《80后》为了我们勾画了我们成长的某些记忆,然而我们国家的变革比我们的童年大的多复杂的多,有人称为中国奇迹,就这样我们在这个急剧变革的年代的一些类似而不同的记忆中走向了成年(关于家庭、学校、农村、城市等等等等)。不是我们成长的太慢,而是社会变化的太快,不是不想长大,而是长大了之后我们如何适应?这也是一个企业创始的阶段,我们熟知的一些企业和企业家都开始了他们的历史,而且他们影响着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有时候我们羡慕那个给予的创业和淘金的机遇。

  第六集继往开来时间跨度:2002年---2007年

  本集以中国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为主要内容。履新之初西柏坡之行,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执政为民的理念;抗击非典之战中,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恪尽职守,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仍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傲人成绩,并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做出了重要决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出发,党中央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经过新中国成立50多年和改革开放近30年的努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地朝着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迈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解说词:一个崭新的世纪已经开启了,中国迎来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激励着走在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每一位中国人。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选举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2003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我深知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的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一定忠诚地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竭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给国内外的评论员留下了精干、务实、亲民的第一印象,13亿中国人和国际社会众多观察者注视着这个新的领导集体,他们将如何管理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如何领导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继续走好民族复兴之路?

  2002年12月5日胡锦涛和中共中央书记处全体人员冒雪前往西柏坡学习考察,这是他们履新不到一个月的首次集体行动,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进入北京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949年3月在革命胜局已定的历史性时刻,毛泽东指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

  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半个多世纪以来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一直伴随着新生政权,2002年的冬天新一届领导集体来这里重温历史,是对全党的警示也是对人民的承诺。

  读后感:继往开来,仍然是改革开放的继续和深化,我们将继续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努力,今天理解的深刻些了,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我们会有新的答案和追求。我们的经济继续高效增长,综合国力继续不断提高;我们的有了或者将会有更多自豪和成绩;我们有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而我们的社会现在存在和将要面临诸多国内国际矛盾和难题;我们每天所经历和耳濡目染的社会的大千万象,摇头而又点头的真实着;我们说要建设和谐社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也许这才是现在的中国,也许这才是征程中的我们;也许正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一样,我们还年轻,还有许多未来的未知需要面对,但是我们需要不骄不躁、坚持坚忍、艰苦奋斗、成就未来。历史说,每代人都有他的历史使命,我们呢?我们的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和社会变革的历史现在时和将来时!社会的我们——是个人成长和认识与规划人生的现在时和将来时!

  资料推荐:

  中文名称:复兴之路别名:《大国崛起》姊妹篇资源类型:RMVB

  版本:[YYTvO][全6集]发行时间:2007年电视台:CCTV1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简介:【类型】:科教/历史/纪录【集数】:6

  

  

篇九:复兴之路解说词

  【优质】复兴之路解说词-推荐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复兴之路解说词

  篇一: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复兴之路》解说词第一集:千年局变序言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几千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历史的脚步,进入公元1661年的时候,随着清朝第三个皇帝康熙的登基,中国迎来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段盛世。此时,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15世纪末,欧洲的航海家们开始征服海洋。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和贪婪掠夺,世界逐渐联接在一起,从此,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孤立于世界之外而存在。18世纪后期,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以及法国的大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股汹涌的浪潮,不可阻挡地逼近了中国。沉浸在康乾盛世中的人们,全然不知这盛世亦正面临着一场厄运。正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利益和霸权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已经扩张到东方,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即将到来,中华民族百余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由此拉开了大幕。第一集:千年局变(福建马尾港)这是位于中国东南的一个小镇。201X年,小镇上的一个造船企业,迎来了自己140岁的生日,今天的中国,已是世界第三造船大国,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只是行业中十分普通的一家企业。而在140年前的1866年,马尾造船厂的建立,却是一件备受关注的大事。船厂的创办者——大清国闽浙总督左宗棠在奏折中说修建造船厂的目的是“欲防海之害”。肩负着如此重大的使命,中国第一个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现代船舶修造厂,在小镇马尾动工了。一百多年前,大清国在海上遭到了怎样的侵害?一个造船厂,如何能迎接这个挑战?马尾造船厂开始修建的26年前,危机从海上而来。1840年6月,集结在澳门沿海之外的英国舰船,出发北上,入侵中国。此后两年中,清政府屡战

  【优质】复兴之路解说词-推荐word版

  屡败,最终被迫议和。历史学家称这场战争为“鸦片战争”。古老中国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历史。那么,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它将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呢?也许,英国议会在1840年4月的3天辩论,可以帮助后人考察战争的根源。关于是否对中国开战,看起来似乎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牛大勇)在鸦片战争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对外贸易主要是输出茶叶、农产品、经济作物,贸易的中介是银元。在银元方面中国方面是入超的,这个对我们财政上是有利的。但是英国人很快找到了一个有利的武器,就是鸦片。(英国剑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教授方德万)与同时期处在工业革命阶段的英国比起来,中国经济已经处于落后的位置了。对于工业革命后生产能力激增的英国来说,扩大世界市场是它最急迫的愿望。中国的邻邦印度此前已经成为英国掠夺原材料倾销工业品的殖民地。为了获取利润,英国殖民者在中国人中制造了一种需求——鸦片,以此在40年间,掠走了三、四十亿两白银。马克思曾谴责到:“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填满英国国库。”(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因为英(国)政府的鸦片烟,除去对商人得了很大利润外,英(国)政府很多税收是从鸦片里面得的。所以它(鸦片战争)背后实际上是英国政府在那里支持。(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克里斯托弗·休斯)当时为了打开市场,我们付诸鸦片战争。我们过去用枪炮去打开市场。英国议会最后以5票的优势否决了反对党提出的反战议案,鸦片战争爆发。在这场从海上而来的挑战中,完全没有准备的清政府,遭遇了完全没有预料的失败。道光年间的中国,作为东方的大国,拥有80万的军力,而英国派出的远征军初期只有7000人,到战争结束时也不过2万人,偌大一个帝国为什么会败于远道而来的英军?(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乘旦)英国的军事势力是建立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之上的,当时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化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而中国呢,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然而,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几乎没有中国人意识到双方在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上的差距,长期的闭关锁国封闭了中国人的眼睛和心灵。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

  【优质】复兴之路解说词-推荐word版

  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而英国人却很早就对双方的差距了如指掌,并为战争作了周密的准备。(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黄兴涛)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有了深入得多的了解。比如:他认为中国的军队已经不堪一击,中国的沿海的各种炮台、防范措施,他们认为很糟糕。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以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等为重要内容的《南京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堕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和困惑。自此,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结束后,当得知英军已经撤出长江,道光皇帝的第一个反映就是下令沿海各省撤军,清政府的军政大员弹冠相庆。有人形容当时文恬武禧的状态:“大有雨过忘雷之意。”中国的一切仿佛又回到原点。(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杨东梁)在当时北京的茶楼酒肆里面,贴了有一些告示。这个告示主要的意思就是讲:不要谈时事,莫谈时事。主张抗英的林则徐被罢去了官职,1841年8月的一天,迁戍新疆伊犁途中的他,在镇江与老朋友魏源会面,林则徐将自己搜集编成的《四洲志》等外国资料交给魏源,希望他能编撰成书,唤醒国人了解世界。一年之后,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的中文著作《海国图志》完成了。魏源的一句“师夷之长以制夷”带着理性救国的态度,写出了第一代“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对国家前途的思考。然而,这确是一次无声的呐喊。几年后,林则徐自伊犁归来,从历史记载来看,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在无奈中沉默下来。他的老朋友(来自:)——编撰《海国图志》的魏源则遁入佛门,悄然病逝于杭州的一间僧舍。1840年的炮声,无法惊醒与一个沉溺于自己深厚传统的天朝迷梦。第一代探索者的声音,是这样微弱,变革连萌芽都没有产生就已结束。大清王朝对于近代世界的仅有的一些认识,无声无息得消亡了。历史的悲剧在第一次降临时,人们往往漠然盲目,只有在悲剧重演时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就在这一时期,历代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周期性危机已在清王朝再次上演。据记载,1842年到1850年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达到百次以上,1851年,反抗清政府统治和西方列强入侵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起义不仅严重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而且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然而这场历时14年的农民起义却被清政府镇压了。就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1851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伦敦海德公园为第一届万国博览会剪彩。此时,大英帝国的工业制成品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铁路里程和船舶数量占到世界的一半,依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英国成为全球最强大富裕的国家。与此同时,美国、法国、普鲁士等国也奋起直追。

  

篇十:复兴之路解说词

  央视大型记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序言

  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几千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历史的脚步,进入公元1661年的时候,随着清朝第三个皇帝康熙的登基,中国迎来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段盛世。此时,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15世纪末,欧洲的航海家们开始征服海洋。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和贪婪掠夺,世界逐渐联接在一起,从此,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孤立于世界之外而存在。18世纪后期,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以及法国的大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股汹涌的浪潮,不可阻挡地逼近了中国。沉浸在康乾盛世中的人们,全然不知这盛世亦正面临着一场厄运。正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利益和霸权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已经扩张到东方,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即将到来,中华民族百余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由此拉开了大幕。

  

篇十一:复兴之路解说词

 解说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第三集正道沧桑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解说词

  第三集正道沧桑

  简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解说】作为中国西南铁路交通枢纽,成都北编组站总是那样繁忙。这里的铁轨有一条通往重庆,它就是有新中国第一路之称的成渝铁路。成渝铁路的修建始于清末1909年,但到新中国成立时,大部分路线依旧只是地图上的一条虚线。实际上,新中国建立之前,除东北三省外,中国铁路的主干线几乎没有一条能够全线通车。那时候,中国的工业基础几乎为零,国家一穷二白,河山亟待重整。但是,正像毛泽东在新政协筹备会上豪迈宣示的那样:“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解说】北京,天安门广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它是中国从衰落到崛起的见证。新中国成立后,每逢十月一日和五月一日,天安门广场都会被营造出浓烈的节日气氛,庆祝新中国的生日和劳动人民自己的节日。1950年的5月1日,是新中国第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二十万人的游行队伍在大雨中走了七个小时,当家做主的劳动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兴高采烈、理直气壮地庆祝自己的节日。【解说】新中国成立仅仅八个月,无论内政还是外交,都已经展示了新的气象。这年6月,毛泽东发出《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号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全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巨大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之中。然而,就在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信心百倍、百业待举的时候,战争不期而至。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随即美国第七舰队悍然侵入中国台湾海峡。十月,美军越过“三八线”,直接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面对严重局面,新生的共和国,决策异常艰难。【采访】阎学通(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在这种条件下,很多人都认为,我们1949年刚建立新中国,百业待兴,需要集

  中精力搞经济建设,没有能力打仗,是毛泽东看到了如果不进行这场战争,我们将来面临的安全环境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解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断。中国人民志愿军连续进行了五次重大战役,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在这个橱窗里摆放着这样一铲土,取自朝鲜战场。【同期声】国家博物馆讲解员上甘岭战役是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历时四十三天。这铲土就来自朝鲜战场上的上甘岭阵地,我们可以目测一下当时土和弹片的比例,几乎可以达到一比一的比例。【解说】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敌人使用了除原子弹之外的几乎所有现代化武器。而我志愿军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敢于胜利,打出了新中国的军威、国威,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1953年,“三八线”上的炮声趋于平息。7月27日,中朝两国人民及其军队经过三年的艰苦作战和谈判斗争,终于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后来彭德怀曾豪迈地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解说】全国人民在全力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同时,以空前的爱国热情,投入到国民经济恢复和国家建设上来。十多万民工、一千四百六十万土石方、十四座隧道、两百多座大小桥梁、四百多个涵洞……完成这些艰巨任务,使用的工具仅仅是简陋的十字镐、大锤、钢钎、锄头和铁锹。很难相信,成渝铁路,这条曾被搁置了四十多年的铁路,在新中国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全线贯通!在那段艰难的岁月中,新生的共和国坚持“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除成渝铁路之外,鞍山钢铁厂、上海电机厂、塘沽新港……一批重大工程相继竣工。在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得三亿多新解放区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了七亿亩土地和生产资料,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翻身解放。至1952年底,仅仅用了三年,工农业生产就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的工作。【解说】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展柜内,摆放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蓝本,这在当年属于绝密文件。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展开。曾经积贫积弱的农业中国,开始迅速走上一条工业强国之路。长春,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1953年7月15日,就在这片市郊的荒野上,人们见证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就在这一天,六位年轻的建设者抬着镶嵌有毛泽东手书的汉白玉,埋下了新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块基石。就此,连续三年不间断的大会战拉开帷幕。三年后,1956年的7月13日,在长春一汽崭新的总装线上,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白手起家的中国人,在那个年代,创造了诸多的奇迹: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架飞机、第一辆卡车……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不断树立起新的里程

  碑。1956年10月1日,新中国的第七个国庆节。游行队伍中,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这一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包括苏联援建的项目,中国实际实施了九百二十一个大中型项目,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1.9%。短短五年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采访】柳建辉(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主任教授)当时整个社会是一种很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是社会风气最好的一个时期。我认为与当时适时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有极大的关系。【解说】建国初期,中央就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创造性地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那就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也在稳步推进。这块中央人民政府的牌子,随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而成为了历史的见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造性地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宪法原则的贯彻落实提供了制度保障。我国人民民主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这预示着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开始。在新的起点到来之际,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1956年4月,毛泽东将这些探索和思考进行总结,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这标志着中国开始自主探索一条更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八大做了理论准备。【同期声】毛泽东我们并没有孤立的感觉,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一步一步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解说】党的八大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新党章。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次大会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进一步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中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解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做出了一系列理论创造,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此时的中国,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交织着建设新国家的巨大热情,汇聚成一股无穷的力量。然而,当对梦想的追逐变得超越了现实可能性时,人们逐渐忽视了理性的声音。在“一五”建设的成就面前,从中央到地方,不少领导干部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于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挫折。1959到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

  的经济困难。高涨的建设热情和低迷的国民经济,提醒着决策者。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毛泽东号召全党要搞一个“实事求是年”。随后,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同期声】国家博物馆讲解员这件是刘少奇在农村调研的笔记,日历上所记录的内容是周恩来的工作计划和5月13日到农村调研的安排。还有这一件是陈云在上海农村的调研报告。展柜中展出的这几本日记本和日历上所记录的内容就反映当时的实际情况。【解说】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发扬民主,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统一了全党认识。此后的几年,国民经济调整稳步推进。中国,从困难之中走了出来。这群人像雕塑的原型,是来自于大庆油田的建设者。“大跃进”之后,正当中国工业处于调整、压缩局面中,地质部门和石油战线却爆出了震动全国的喜讯。1959年9月26日16时许,在松嫩平原大同小镇附近,从一座名为“松基三井”的油井里喷射出了黑色油流。第二年,油田投入开发建设。这位跃入泥浆挥舞双臂的人,就是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被称为“铁人”的王进喜。【解说】1959年,一批中国最优秀的科技专家突然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这个谜底直到五年之后,才随着大西北戈壁荒原上升起的蘑菇云得以揭开。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1月30日我国第一代远程地地战略导弹东风-4试射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又成功地把“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两弹一星”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鼓舞了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们身上体现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至今仍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那个艰苦创业的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普通战士雷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任劳任怨的平凡掏粪工人时传祥,为保护集体财物与风雪搏斗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等,不断涌现的英雄人物,成为那个时代精神的最好注解。他们的名字被人们争相传颂,至今耳熟能详。英雄的篇章,书写在中国的大地上,焕发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期声】周恩来我们要在今后建设工作中,进一步认识建设的客观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解说】1964年底到1965年初,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完整、明确地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然而,四个现代化的宏伟战略目标却被“文化大革命”打断了。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即使在那段岁月里,国家建设的脚步依然艰难前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迫于当时严峻的国际环境,我国进行了一次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建设的重点在西南、西北。这就是著名的“三线建设”。攀枝花,中国西部的工业新兴城市。从这里看去,对面被金沙江环绕的这片区域就是攀钢集团所在地,被叫做“弄弄坪”。谁能想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这里竟是“七户人家一棵树”的荒芜之地。从1964年开始,数万建设者白天杠杠压,晚上压杠杠,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从“席棚设计院”里绘制的蓝图,终于在1970年7月1日绽放出绚丽的钢花。【采访】李东学(攀钢运输部纪委原副书记)高兴得都睡不着觉,晚上从鞍山调来的那些老同志坐在一起唠嗑都唠这些。我们国家富强了,我们就好办了。【解说】正是有了像这样的建设者,我国国民经济尽管受到“文革”冲击而损失巨大,也仍然在很多领域取得了进展。其中包括一些新铁路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一些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的投产,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等等。【解说】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四个月后,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专机降落在北京,他的此次行程,被称作“改变世界的一周”。中美关系的突破与发展,成为二十世纪外交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几年后,领导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邓小平对此评价说,我们能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着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能不铭记毛泽东的功绩。【解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篇十二:复兴之路解说词

 然而此时中国东北边境传来了隆隆炮声建设的步伐被打乱了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始保家卫国的战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序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新生的共和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使全国物价基本稳定,治愈了旧中国无法医治的顽症,农村则继续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先后共使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但是,建设一个新国家的路途却山高水长,1949年的中国铁路主干线没有一条能够全线通车,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相当于亚洲国家平均值的三分之二,4000万灾民等待救助。面对旧政权留下的满目疮痍,冷战格局下诞生的新中国,在建设的进程中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领导人民如何开辟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道路。

  第三集:中国新生

  1953年11月30日鞍山钢铁公司的数百工人被紧张和兴奋包围着,他们期待着一个历史性的时刻,9时许,中国第一根钢轨诞生了,近百年来中国机车只能行驶在外国重轨上的历史于这一刻终结。就在这一年鞍钢诞生了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中国最大规模的自动化高炉也在这里投产。毛泽东亲自发来电报祝贺,称赞鞍钢的三大成就是1953年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巨大事件,此时,新中国经过3年时间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被突出地提上了议事日程。

  (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庞松)在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即将完成的时候,党中央毛泽东及时提出了党

  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是要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基本完成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完成对农业、那么,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为什么要同时进行,这将给中国带来一场什

  么手样工的业变、革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表达了对于未来的美好设想,他提出未来中国工业建设要在若干年

  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但是,当中国人真正掌握国家政权的时候却发现想要描绘出美丽的画卷是如此之难。

  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和苏联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政治与外交的角力,军事上剑拔弩张,世界被划分成两大阵营。冷战的阴云与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忧虑笼罩了整个世界,也给新中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柯伟林)冷战孤立了中国,毫无疑问美国是这么做的,美国实施了对中国的禁运,这

  新就中切国断宣了告中成国立产的品第和3许天多,传苏统联的政西府方发及来日外本交市照场会的成联为系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对新中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支持。两个多月后,毛泽东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前往莫斯科,这是他第一次出国,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邢广程)我们和苏联签定这个条约之后,就对中国国家的安全稳

  也定是乃他至出世国界访和问平时都间提最供长了的一一个次巨,大19的50法年律2上月的1保4障日,《所中以苏从友这好个同意盟义互上助是条非约常》大签的订。。条约签订后迅速回国的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条约定下来比不定好,定下来,就有了靠,可以放手

  做别的事情。然而,此时中国东北边境传来了隆隆炮声,建设的步伐被打乱了,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始保家卫国的战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美国犯了很严重的错误,美国低估了中国对这次战争的重视程度。我

  想美19国50越年过时三美八国线的就钢是产错量误是的8开70始0。万吨,中国只有61万吨,双方相差140多倍。在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较量中,志愿军战士用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而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也让人们认识到一个刚刚获得独立的民族距离真正的强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沈志华)在这个时候呢就面临一个问题,你搞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计划怎么搞,没有别

  1

  的办法,只能学苏联,因为中国没搞过社会主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社会主义苏联创造的人类历史上崭新的计划经济模式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正是依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在建国后短短十几年间,就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这一发展模式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刚刚实现民族独立的后发国家。1952年中苏两国就经济援助问题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谈判,两国政府最终商定,今后5年苏联给予中国必要的援助,开工建设骨干工程。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在苏联的帮助下加快了进程。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以边计划、边执行、边修正的方式全面展开。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高级副院长约翰·奎奇)计划经济的优势在于直接、高效,特别是在大型基础设施

  的建那设是方一面个,火这红对的当年时代迅,速到发处展充的满中了国生来机说与是活非力常,必机要器的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到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等。新中国的工业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重大突破,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1951年9月生活在贫困太行山区的农民李顺达第三次受到了国家主席毛泽东的接见。为解决生产资料匮乏的问题,早在解放区时期,李顺达就和6户农民成立互助合作组,将各家的生产工具集中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个经验与毛泽东是想法不谋而合。1951年12月,在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中,毛泽东亲自加上了这样一段话:“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销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1952年年底全国出现了农民自愿组织的830多万个互助组和3600多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农业的社会主义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朱佳木)主体是工业化,“三大改造”是两翼,就好比是一只鸟。这个“三大改造”

  是鸟的两翼,就是两个翅膀,有了这两个翅膀,我们的工业化才能够真正地能够得到实现。

  改造就这样开始了。1953年,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相继开始。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

  会变革,它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

  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空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

  中国这的是工一业幅化在进2程0、世人纪民5的0年生代活非及常福有祉名造的成照极片大,困照难片。的我主一角直名深叫信李中绍国奎在。五1十95年3代年早,期毛以泽及东七曾十亲年笔代写后信祝贺他创造了快速炼纲新记录。李绍奎和千百万新中国建设者们的热情来自哪里?这位炼钢工人常说的一句半话期透之露后了,答选案择:的“是给一自条己最干适活合,自难身道发还展能的偷道懒路吗。?”几千年来,普通百姓第一次成了国家的主人。1953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普选,人民代表大会自下而上逐级召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人民民主进入全新阶段。与此同时,伴随新中国一起诞生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延续在国家生活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使中国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尊雕像为后人记录了一位新疆普通农民与国家领袖的故事,库尔班·吐鲁木,一个在旧政权时期被奴役被欺辱的农民,60多岁才第一次从属于自己的土地里收获了金灿灿的玉米。从此,库尔班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他要骑着毛驴去北京,感谢带给他幸福生活的毛主席。库尔班不知道世界有多大,北京在哪里?他只知道向东一直走下去,就一定能到北京。

  (库尔班的同乡卡斯木·热合买提)1958年,库尔班大叔作为劳模第一次去到北京,见到了毛主席,回来的时候毛主席送给了他十多米布,库尔班大叔回来后把它做成了大衣穿上了。1959年,库尔班大叔作为自治区人大代表又去了北京,走的时候村里的乡亲们告诉他,这次去不要说别的了,就说要一台拖拉机的事情。到了北京之后,毛主席问这次你有什么要求呀。库尔班大叔说能给我解决一台拖拉机吗。毛主席就批了一台拖拉机。这是我们这里头一次来了拖2拉机。

  库尔班的故事后来经王洛宾谱曲,成为脍炙人口的民歌——《萨拉姆毛主席》,直到今天仍被广为传唱。20世纪50年代的激情岁月给定居北京的波兰裔作家爱波斯坦夫妇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我们被一种同样的精神所感召,这是一种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行动。没有真心实意地参加过这种集体劳作的人是很难体会这种感情的。

  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也就是在这一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原计划用18年实现的目标只用了7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基础,中国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进行建设的初步经验。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系统阐述了处理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等问题,第一次提出体制改革的问题,认为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到集中到中央,而应当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同时强调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不能一切照搬。《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国开始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八大做了理论准备。

  (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这个时候主要矛盾几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搞阶级斗争就变为要不

  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当时的我们国家的生产还不能满足这个需要这个矛盾,因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时也作为独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之后的一次重要

  会此议我,们八党大的既主对要建任国务以就来是七要年尽的快经地验要作发了展总经结济,建也设对,未大来力的发发展展生进产行力了。规划。

  (中央党校教研部主任柳建辉)八大提出关于主要矛盾的思想、关于经济建设的思想,有好多都是富有创

  意的创新精神,包括社会政治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包括执政党建设,这样一些思想,从目前来看,八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进一步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中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以毛泽东同志大为在代党表的的代中表国大共会产历党史人上在还探是索具建有设很社重会要主的义历的史过地程位中。,作出了一系列理论创造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此时的中国,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交织着建设新国家的巨大热情,汇聚成了一股无穷的力量,鼓舞着领袖和普通百姓对未来的美好梦想。

  然而,当对梦想的追逐变得狂热时,人们逐渐忽视了理性的声音。“一五”计划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央和地方的不少领导干部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估计严重不足。此时社会主义阵营取得的成绩也让中国领导人备受鼓舞。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要在15年内赶超美国。为纪念十月革命40周年而来到莫斯科的毛泽东在大会上发表演讲,提出中国将在15年内钢产量赶超英国。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中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大跃进”,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高指标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英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对于中国如何实现工业化以及何时迅速地实现工业化,有很多理论,当时就想出了一些方法,像“大跃进”“后院炼钢炉”等等,虽然这其中大多数想法的初对衷速是度很的好渴的求,同但样在出经现济在上农却业过领于域理。想19化58。年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一个多月时间里,全国74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就合并成为2万6千多个人民公社。正常的经济秩序被破坏,加之严重的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出现了。1960年,粮食和棉花产量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

  1957年极少数右派分子乘全党整风之机,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开展了一场反右派斗争,但犯了严重扩大化的错误。这是杭州市庆春路上的一栋两层小楼,中国最早提出控制人口增长理论的经济学家马寅初曾经生活在这里。1958年,79岁的马寅初因为《新人口论》遭到批判,这篇充满科学论断与调查研究的文章被一些批判者说成是政治阴谋,计划生育被指责为让中国断子绝孙,学术的正常表达变得异常艰难。这也意味着国家的社会生活已经变得不正常了。

  渴望迅速摆脱落后面貌的愿望遭遇挫折。在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了和中国签订的600个合同,撤走全部1390名在华专家,停止供应中国建设急需的重要设备,使250多个大型建设项目处于停顿、半停顿状态,新中国失去了唯一的外援,处在了建国以来国际、国内环境最为困难的时期。新中国追赶当时世界发达国家的速度慢了下来。而这一时期,中国的近邻日本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年代”,国民收入

  3

  在7年里增加了一倍。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举行,使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猛增了一倍多。1968年日本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第三经济强国。在曲折中探索的中国将如何摆脱困难局面呢?

  (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程中原)由于我们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陷入很大的困境。党中央提出

  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了农“村调甚整至、开巩始固了、包充产实到、户提,高但”这的样八的字做方法针很。快就被停止了。而这一时期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被削弱和破坏,党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

  毛泽东对当时国内阶段斗争形势以及党和国家的政治状况作出了严重错误估计,甚至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整个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才能解决问题。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刊出《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成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下发,“文化大革命”正式发动。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损失,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科技水平在一些领域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党风和社会风气遭到严重破坏。

  这是山东即墨市的一个普通村庄,1968年王家后戈庄因为劳动力不足,决定发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割草,为调动积极性每斤草奖励5厘钱,这引起了一场大争论,“物质刺激”、“5厘钱的报酬”被形容为腐蚀人们灵魂的“砒霜”。

  (王家后戈庄第三生产队原书记王衍怒)农村说那时候没别的,就是一灌尿还两行道,你是这灌尿撒在集

  体地这里是就一是场走值社得会中主华义民道族路永,远把记这取灌的尿悲你剧撒!在多个年人以自后留,地这里段就沉是重走的资历本史主依义然道令路人。慨叹。为了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年轻的共和国曾经经历过如此艰难的历程,而正是为了国家的真正独立和富强,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建设新中国的探索也完全没有停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尤其是在外交领域,在与亚、非、拉国家的友谊不断加深的同时,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中国开始摆脱冷战思维的禁锢,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赢得了国家广阔的空间。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入江昭)我认为毛泽东和周恩来以及其他领导人也认识到,即使“文化大革命”仍在

  进行它早晚也是要结束的,同时对抗美苏两个大国是不实际的,于是1970年左右毛泽东开始向华盛顿

  发出了一些信号。

  (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中美破冰也为中国建交打开了一个新局面,西方主要国家和西

  方这些国家的盟国在很短时间内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样一来基本实现了中国同世界上大部分国就在尼克松访华的4个月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

  席代家位化有。建外几设交年,关后不系,能这领不样导铭一中记个国毛大进泽好行东局改的面革功,开绩最放。后的也邓可小以平说对,此中评美价破说冰:也我为们中能国在以今后天的的改国革际开环放境准中备着了手重进要行条四件个。现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

  民(代北表京大大会学制国度际、关中系国学共院产院党长领王导缉的思多)从党美合国作方和面政来治说协,商是制它度开、始民日族益区认域识自到治制19度49得年到以确后立成和立坚的持一,个而新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中的国问,题它,是使真中正国政赢治得稳了定经的济经上济的发独展立的,国为际中影国响的正发在展扩奠大定的了一初个步国的家物,质虽技然术有基“础文,化一大些革尖命端”科中学间技的术一领域的重要成就,显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一大批艰苦创业的知识分子和英雄模范,构筑了新中国的精神些家混园乱,,历但史它赋不予可了能每动一摇代这人个各国自家的的使一命个,根任本何。人都难以超越自己的时代,历史将会公正地记录每一代人走过的足迹,历史也将忠实地把发展的课题留给后来者。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带来的重重困难之中,人们渴望着一股强劲的新风,吹散笼罩在前进道路上的浓重迷雾,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严峻的现实和美好的理想需要所有中国人对这个重要命题做出回答,正在穿越历史三峡的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出现。

  4

  

  

篇十三:复兴之路解说词

 《复兴之路》宣传片解说词欣赏: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用历史感悟未来。

  第一集千年局变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人们发现,既然两千多年来都被视为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不过是压在人们心灵上的土偶,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思想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呢?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深入人心。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然而,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它只是赶跑了一个皇帝,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第二集:峥嵘岁月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但是,袁世凯很快就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这年4月,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之位让于袁世凯,中华民国看似有国会、有《约法》、有众多政党,但实际上政权都操纵在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手中。1913年3月国民党领袖宋教仁遭暗杀,他和许多人所期待的议会民主制度成了泡影,随后,为了换取支持,袁世凯基本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时人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1916年袁世凯终于随着83天皇帝梦的破灭而败亡,但北洋政府却连形式上的统一都维持不了,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中国依然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20世纪早期的中国已到了国将不国的地步,军阀之间为争权夺利混战不断,四处可见城头变幻大王旗,百姓生活在兵荒马乱的恐惧之中,报刊上常见的描述是大肆劫掠,惨不忍言。租界和占领区则一如从前,外国人在华特权原封不动,外国的战舰仍在中国内河扬威,一个迫切而又迷茫的问题是中国该往何处去?在这众多的主义和思想中哪一个能给中国带来光明。1919年梁启超来到欧洲,贫富差距和尖锐的劳资矛盾让他十分震惊,他在《欧游心影录》中描述道: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去了罗针的海船,迎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怎生是好。一位美国记者直截了当地告诉梁启超,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了,这使得正在向西方学习的中国人感到困惑,中

  国还要沿着这条路再走一遍吗?就在这个时候,从俄国传来了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反复比较中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第三集中国新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新生的共和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使全国物价基本稳定,治愈了旧中国无法医治的顽症,农村则继续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先后共使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但是,建设一个新国家的路途却山高水长,1949年的中国铁路主干线没有一条能够全线通车,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相当于亚洲国家平均值的三分之二,4000万灾民等待救助。面对旧政权留下的满目疮痍,冷战格局下诞生的新中国,在建设的进程中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领导人民如何开辟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道路。

  新中国宣告成立的第3天,苏联政府发来外交照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对新中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支持。两个多月后,毛泽东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前往莫斯科,这是他第一次出国,也是他出国访问时间最长的一次,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条约签订后迅速回国的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条约定下来比不定好,定下来,就有了靠,可以放手做别的事情。然而,此时却中国东北边境传来了隆隆炮声,建设的步伐被打乱了,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始保家卫国的战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第四集:伟大转折

  2007年北京工人体育场正在为迎接奥运会进行大规模的改建。30年前,这里曾经成为世界的焦点,在1977年的一场足球赛上,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两年多的邓小平第一次公开亮相,日本共同社描述道:数万观众撇开比赛,霎时都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狂热的掌声,美国新闻周刊的评论认为,在经济事务方面预计他将逐渐发挥关键作用。当时的中国刚刚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10年间中国百姓的生活几乎没有得到改善,1977年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超过两亿,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而就在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四周出现了经济迅猛发展的亚洲四小

  龙,中国将如何选择前进的方向,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关头复出的邓小平将如何带领中国实现伟大的转折。

  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在改革开放的重要关口再次以他特有的改革精神为中国指明了道路,他不仅留下了宝贵的邓小平理论,而且留下了宝贵的邓小平精神。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当人们回首20世纪时会发现,整个人类都处在大变局之中,各种社会思想的演变、竞争影响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将如何继续?新世纪的晨光中世界将看到一个怎样的中国?

  第五集世纪跨越

  当20世纪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信息革命已全面来临,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提速。在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带领着改革开放的中国迈向新世纪。此后的13年,每个关注中国发展的目光都注意到了中华民族释放出的惊人活力,世界见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中国带来的全方位的变化,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构想,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正式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么,这样一种经济体制将如何建立?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又将开启怎样一段新的航程?上海浦东:今天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金融贸易区,它像一只头雁,带动着整个长江流域地区,共同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黄金年代。然而,在17年前,被宣布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农田,1992年,浦东开发的战略目标被写进了党的十四大报告,这是党的代表大会第一次具体部署一个城市的经济建设工作,从此,这个中国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开发区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浦东开发和许多同样发端于1992年的经济事件一道成为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中国全力起飞的写照。

  上海浦东:今天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金融贸易区,它像一只头雁,带动着整个长江流域地区,共同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黄金年代。然而,在17年前,被宣布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农田,1992年,浦东

  开发的战略目标被写进了党的十四大报告,这是党的代表大会第一次具体部署一个城市的经济建设工作,从此,这个中国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开发区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浦东开发和许多同样发端于1992年的经济事件一道成为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中国全力起飞的写照。

  第六集继往开来

  一个崭新的世纪已经开启了,中国迎来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激励着走在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每一位中国人。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选举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2003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我深知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的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一定忠诚地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竭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给国内外的评论员留下了精干、务实、亲民的第一印象,13亿中国人和国际社会众多观察者注视着这个新的领导集体,他们将如何管理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如何领导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继续走好民族复兴之路?2002年12月5日胡锦涛和中共中央书记处全体人员冒雪前往西柏坡学习考察,这是他们履新不到一个月的首次集体行动,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进入北京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949年3月在革命胜局已定的历史性时刻,毛泽东指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半个多世纪以来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一直伴随着新生政权,2002年的冬天新一届领导集体来这里重温历史,是对全党的警示也是对人民的承诺。

  

  

篇十四:复兴之路解说词

 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复兴之路观后感(通用21篇)

  复兴之路观后感(通用21篇)看完某一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复兴之路观后感(通用2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复兴之路观后感篇1看完复兴之路,我庆幸自己出生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国一路这样走来,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我们才有今天。在这样一个和谐的社会生活。大唐盛世是我们的自豪,八国联军侵占中国的耻辱我们不能忘记,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在跌倒后终于又站起来了,我们迎来了美好的日子。复兴之路,从衰落到再次兴盛的过程中所探索走过的道路。而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这条路我们走的太苦,满满的艰辛,满满的劳苦,每一步都流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即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方向中国仍然在努力,相信中国一定会变的越来越强大。复兴之路观后感篇2《复兴之路》是一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阵容庞大,反映了自

  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全剧以历史时间为脉络,有序曲《我的家园》和《山河祭》、《热血赋》、《创业图》、《大潮曲》、《中华颂》五个章节构成。伟大的长征,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以节目表现了出来。

  可见主创班底以及演出的艺术家和演员为其付出了多大的辛劳、智慧情感和努力。历史的历程用艺术精彩呈现。伟大的中华民族总是能够从困难中奋起,百折不挠勇攀高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每一步都流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无数英雄为了民族的生存发展、国家的兴旺发达而抛头颅洒热血。复兴之路这段时期是中国的近代史、血泪史和屈辱史,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让中环民族从备受屈辱、奋起抗争到走向复兴的历史脉络。我们为其展现的宏伟美丽的史诗气质而动容,为其所体现的巨大而坚韧的民族精神而动情,为其精湛而富于艺术想象力的舞台呈现而折服。艾青名句:“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啊,祖国就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生长在她温暖的怀抱里。我们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复兴之路给予了我们启示:要永远保持民族的自尊、自豪与自信,每时每刻都要将祖国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放于首位。

  我相信,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定强势崛起、繁荣富强。复兴之路观后感篇3

  复兴之路,顾名思议就是从衰败走向兴盛。是的,我们中国就是这样一点点变化的,最终繁荣昌盛!《复兴之路》以独特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伟大民族是如何觉醒,选择社会主义,实现改革开放,而后又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是一个有着十分悠久历史和极为古老文明的民族,在这片辽阔和肥沃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早在两

  千多年前,我国家发明了司南,是我国最早发明的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火药……

  随着四方资本主义的兴起,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由于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科学技术的落后,犹如江河日下,逐渐走向衰落。从1840年开始,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用鸦片和洋枪,打开了中国千百年来闭关自守的国门,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刻,我们仿佛仍能听到圆明园在哭泣……1856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前、侵入北京,占领圆明园。联军在园中大量劫掠,一场灾难的豪杰开始了……

  从19世纪40年代起,帝国主义国家一直在不断侵略我国。其中,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南京,进城后,日本立即进行了疯狂的大规模屠杀,被害人数达三十万人以上。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成为震惊世界的暴行,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极其野蛮,可耻的一页。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人是不可战胜的!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人民的强国梦正在逐步变成现实。鸦片战争以来,为了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在不断追求和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人民军队的建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个繁荣,昌盛、民主的国家开始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跨入21世纪,我国经济持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号召:记得要一直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而奋斗。这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亿万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迈出坚定的步伐。

  中国,我们一定会更加强大起来。复兴之路观后感篇4

  今天,我去观看了《复兴之路》这部电影,它用歌舞的形式讲述

  了中华民族一百七十年的荣辱兴衰,最终走上了复兴的道路。1840年到1949年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一百年。1840年,英国

  发起了鸦片战争,清朝政府腐败无能,被迫把香港割让给英国,英法联军还火烧了圆明园。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人民军队诞生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经过千辛万苦,不断壮大。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最终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1949年,人民解放军最终解放了全中国。

  1949年到2009年是中华民族辉煌的六十年。影片表现了: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各族人民欢聚一堂的场景;影片刻划了:改革开放富起来,人们庆祝丰收,建设城市;1997年到1999年,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祖国;2008年中国人实现了在太空行走的飞天梦想……当屏幕上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乐曲时,一下子又把我们拉回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景。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华人世界沸腾了!北京一下子成了欢乐的海洋。当奥运火炬在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点燃的时候,“鸟巢”真正孵化了中华奥运梦想!

  看完影片,我了解了中华民族这段历史,明白了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我也明白了为什么解放军叔叔的帽子上会有一颗红五星和金色的“八一”字样了,强大的解放军让敌人再也不敢侵略我们的祖国了!我还明白了为什么人们说鲜艳的五星红旗是先烈的鲜血染红的,为建立新中国,无数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胸前的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今天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未来我们要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复兴之路观后感篇5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看完了电影《复兴之路》之后,我那颗幼小的心灵被深深地触动了。它为我展示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人们不惜生命前赴后继为民族梦想而战。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灾难未将停止,还是无情的向人民袭来,“国弱被人欺,家穷被挨饿。”可人民毫不退缩勇

  往向前,不知有多少先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终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大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万岁!”人们大声呼喊着。看到这里我已经泪如雨下,原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千万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生处和平年代的少年,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捐躯的革命先辈,继承他们的革命传统,发奋读书,振兴中华!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定能接过前辈们的枪,竖立起振兴中华的信心和决心。复兴之路观后感篇6

  大型史诗纪录片《复兴之路》讲了6个主题,分别为: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影像资料丰富,解说词准确感人,生动再现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167年,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后继地奋斗追求的历程,清晰地勾画出了中华民族艰难曲折的伟大“复兴之路”。在这条艰难曲折的伟大“复兴之路”的历史长河中,始终贯穿着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

  曾经,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唐诗宋词世界人争相诵读……然而,当国人还自以为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时;当国人还自以为中华地大物博时;当国人还坚信天圆地方时……许多西方国家却在悄然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很快的超越了东方文明。当其本国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时,他门便把目光瞄向了资源丰富的东方亚洲国家。于是,英皇派出使者到当时还很强盛的大清朝,请求与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却以‘天朝物产丰盈’为由一口回绝了。于是,中国与世界给予的第一次机会失之交臂。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在列强的武力威胁、打击之下,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本就落后的华夏大地雪上加霜,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当中华大地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时,一批批的仁人志

  士挺身而出,前赴后继的为了解放中华的事业而奋斗。一批批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和奋斗,终于迎来开了今天这平淡而幸福的世界。

  中国的革命道路可谓是曲折而艰难,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们积极的从前人那里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能勇敢地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奋勇前进!

  现在的中国又一次走在复兴的路上,正是回归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GDP跃居世界第三,世界500强中,中国也占了30个席位。”嫦娥”的升天,也使中国稳居世界航天第三位。世界各国也越来越感觉到同中国交往的重要性,世界上不少国家也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中国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文化、汉语感兴趣。

  今天的中国能够取得如此辉煌骄傲的成绩,得益于创造。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便是前无古人的最伟大创造。改革开放又一伟大创举,自改革快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到发达现代的工业化国家;从解决温饱到奔入小康;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如此种种,都源于改革开放的创造精神。

  现在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复兴将在我们这一代中一不一步靠近,面对历史使命,我们应该勇敢的担负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文化来武装自己,为国家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道路是漫长的,前途是光明的,总有一天中国会再次登上世界领先的地位!

  作为一位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在努力储备与完善自己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地多方面发展自己,培养自己的优秀品质,关心社会的进程,做个世界人。为将来自己能够更好地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实现民族的复兴贡献一生。复兴之路观后感篇7

  昨天带家人去国家大剧院观看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演出,这是本剧目在国家大剧院计划中的最后一场,演出从晚上七

  点半开始,持续大约二小时十五分钟。整场演出给人的直观感受还是很强烈的,从鸦片战争后的百年耻辱到新中国成立及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成就,提纲挈领地选取了一些历史事件进行艺术的再现。歌剧厅里的演出充分利用了声、光、影等的现代技术成果,具有很强的冲击力,不过这么大型的演出,与电视播放的人民大会堂版相比,无论是气势、表现力、阵容等方面均显逊色。

  这次主要是带孩子看,孩子对节目涉及的历史事件大多数有点了解,所以看起来是津津有味、非常兴奋,有些不明白的,本人当场给予解答,增加和强化了孩子的历史知识,符合俺家孩子要当一名历史学家的立志。

  我的感觉是,表现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内容相对比较充分,印象深刻。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及改革开放30年这二段演绎得就一般了,尤其是30年的改革开放,象是一个不够完整的大事记,提练不够全面和深刻,整场演出确实有点类似于叙事性质的、以歌舞朗诵为主的、形式上很精心华丽的晚会。

  昨晚在国家大剧院一同观看演出的还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等领导同志。复兴之路观后感篇8

  今天终于在影院如愿观看了《复兴之路》,第一次感觉突然得到了一次精神和艺术的洗礼,这就是电影《复兴之路》才特有的`魅力和气质!

  《复兴之路》是继《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以后我国舞台艺术史上第三部具有重大政治、文化意义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电影《复兴之路》是其电影版。去年国庆期间,我在电视上看过《复兴之路》在人民大会堂的演出,感到十分震撼;今天,看了电影《复兴之路》,更感觉到她对内心的一种无与伦比的冲击。

  艺术家们用他们的智慧以高度历史概括和崭新的艺术创造,生动表现了中华民族从1840年到2009年一百六十九年的历史。再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中崛起、在拼搏中奋进的光辉历程,充分说明了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道路,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走上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直至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深深地感到苦苦探寻救国救民道路的仁人志士们的伟大,深深地感到中国共产党取得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深深地感到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上奋勇前进的伟大。

  但是,我很悲哀地看到偌大的影院寥寥数人。说起来我也感到惭愧,作为舞蹈学者想看这部电影起初仅仅是冲着艺术家们的演出,却忽略了作品创作本生的历史意义。突然发现我们很多青年人对时事的冷漠,对时政的不屑,对历史的轻视,对核心价值的缺失。也许是我们感觉生活的时代太“太平”了,于是,我们没有忧患意识,我们没有居安思危,我们没有太多应该有的!我们不应该是这样的!

  “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青年!复兴之路要我们脚踏实地去走,我们要用我们的努力去慰藉近代以来为中国的前途牺牲的仁人志士的在天之灵!让我们的青春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让我们的人生的航线找到正确的灯塔!

  在电影最后精彩的民族歌舞展示很是鼓舞人心,如阎肃前辈在首映礼上所说,影片有着一双神奇的眼睛,为观众捕捉到现场所看不到的细节,它同样有着美妙的喉咙,声声动情,亦得一对巨大的手,不经意间拨动人心弦。

  我会记住这样的时刻!复兴之路观后感篇9

  从太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郭沫若的“可有鲛人对月流珠”,从东坡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到毛主席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月,你见证了中华的崛起与腾飞。

  月,你还记得1949年10月1日的那一天吗?那一天,伴随着雄壮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缓缓升起,“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顷刻间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标志着中国崭新的篇章。那一天,你一定也是满心欢喜的吧,要不然,为什么你还那晚洒下你的光辉,将中国大地搂在你的怀中?你见证了中华民族重新站起来的伟大时刻。

  月,你可能会担心面对着满目疮痍的中国,面对着百废待兴的中国,中国领导人如何抉择?那么,改革开放就是中华民族给你的最好答复,一幢幢楼房,一个个喜人的外贸成绩,一批批外国留学生,一座座外国投资企业,都证明了中国的腾飞与发展,月你看到了吗?我相信你看到了,不管何时,你都会看着中华大地,洒下你的银辉,笼罩在每个中华民族的心间。月,你见证了中华民族腾飞发展的伟大历程。

  月,60年了,你是否依然如初,你的目光是否还像过去那样温柔,在2009年的今天,你是否像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一样,为中国的腾飞发展而自豪?你是否为你有这么一群中华儿女而骄傲?你是否看到了中国已经褪去了旧时期的面貌?今夜,我相信你也会和我们一样感动,感动那60年间的点点滴滴。

  60年间,我们遇到了百年罕见的冰灾、地震,但中国人依然坚强,中国依然挺立,月,你知道吗,只要人民依然挺立,复兴的希望就有了,只要复兴的希望还在,中国腾飞的力量就有了!月,你听说过“多难兴邦”吗?是的,每一次灾难,都是对我们中国的考验,但这压不跨中国,压不夸我们中华民族!我们有什么可以哀叹的?每当灾难降临,冲在最前面的是我们武警官兵,给我们做后盾是共产党,给予我们帮助的是来自全国的帮助与救援。

  60年间,我们实现了我们百年的梦想,奥运会在中国的北京成功举办,这是扬眉吐气的时刻,这是举国欢庆的时刻,这标志着我们中国已经迈入了体育大国的行列,更说明了我们中国的飞速发展,月,你看见了吗?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成功,让世界人民,更让你——月看到了一个历尽磨难而又奋发自强的民族,一个追求科学、和谐、进步、和平的现代文明的国家,而“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五福

  娃更是留给后世最好的礼物。不错,我们正走在复兴之路的光明大道上,中国正走在复兴之路

  的光明大道上,元明天的月光依旧,愿明天的中华繁荣昌盛!复兴之路观后感篇10

  前天晚上,我们在嘉兴大剧院观看了《复兴之路》大型音乐会。这个音乐会讲述并演绎了中国的复兴,从火烧圆明园开始说起,一共分了五章,依时间顺序,讲了许多中国近代发生的大事情:辛亥革命、日寇侵华、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将历史重现在我们的眼前。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台湾通大陆,国人百年的心愿终于圆了,一声声欢呼声、叫喊声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传出,这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祖国统一上迈出了一大步。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遇到了不止一次的自然灾害:1998年特大洪水,“5.12”汶川大地震……但我们没有向灾难低头。洪水来了,挡住!一个个大大的沙袋,垒成一堵堵结实的墙,解放军战士与人民群众,手拉着手,心连着心,铸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大地震来了,我们的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不顾危险,深入废墟,寻找幸存者,全国各地的人们自发组织捐款,一个个帐篷、一袋袋食物,一瓶瓶水从四面八方飞向灾区……在灾难面前,我们众志成城,大爱无疆。从衰弱到复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凝聚了几代人的血与汗,凝成了中国,这个世界的大国。复兴之路观后感篇11本学期学校让我们看了《复兴之路》。看完后给我的震惊使我久久不能平静。这部政论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讲述了一个伟大的民族是如何觉醒,讲述了我国是如何选择社会主义,实现改革开放,而后又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观,把我国建设成为了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使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深刻的了解。我国历经了多少风雨沧桑,历经了多少磨难。有过盛唐的自豪,

  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火烧圆明园的耻辱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今天终于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

  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文学之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唐诗宋词印婉认争相诵读;曾几何时,中华大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黄子孙重礼仪,讲诚信;曾几何时,中华大地。

  然而,当国人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之中时;当国人还自以为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时,当国人还自以为中华地大物博时;当国人还坚信天圆地方时在欧洲,许多西方国家却在悄然之中慢慢发展壮大了起来,并且很快的超越了我国,当他们的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时,他们便把目光瞄向了资源丰富的东方亚洲国家中国,英皇派出使者到当时还很强盛的大清朝,请求与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却以天朝物产丰盈为由一口拒绝了,中国与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次机会失之交臂。

  当我国的大门被打开时,确实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坚船利炮之下,从此我国的灾难降临了在列强的武力威胁、打击之下,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使本就落后的华夏大地的现状雪上加霜,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复兴之路观后感篇12

  一直期待中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于昨晚播出。观后,四个字:无比震撼!

  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的中华民族169年的复兴之路,浓缩到艺术舞台两个半小时。

  与银屏、文字相比,舞台艺术的表现和感染力,是对编导者最大的挑战。而《复兴之路》的巨大成功首先在于,把诺大的舞台与观众感官紧紧地融为一体。在历史的回顾中,一同经历曾经的惊心动魄、血与火的洗礼、艰苦卓绝的斗争、世世代代不能忘记的一幕幕……尤其伴随毛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一名头部还洇着鲜血的战士,手牵五星红旗,于空中回转舞缱绻的画面,令人心情久久不

  能平静……真是太好看了!舞、歌、合唱、音乐、变幻莫测的视屏大背景、

  明暗交替的灯光、立体动感大气磅礴的舞美……——全民抗日那一幕,女主角脸颊上闪动的泪花,让我难抑心中

  的悲痛,一次又一次抽出纸巾……——韩红领唱的《我们的田野》,甜美至极,倾情表达了亿万人

  民发自心底的热爱祖国的心声。——纺织女工织布舞,在欢快的节奏中,生动地表现了纺织女工

  劳作的场景,她们舞动着灵巧的双手,在一排排织布机间穿梭忙碌。——汶川地震,毛阿敏温婉至爱的咏叹,衬托着小女孩被救的大

  爱的无声传递。此刻的脑海,呈现了更多更多感人至深的画面……——代表56个民族的少数民族舞蹈依次登场,呈献给我们的是民

  族大团结和睦幸福的景象。尤其欣赏蒙藏两段民族舞,青年男女们阳光、健康、活泼,舞姿优美得令人心醉。

  “这些年,做的这些事……”虽说是唱出来的,但一股清新、自然、亲切、贴心的气息直入心脾,如喻祖国母亲在繁星满天的夜晚,与她的一大群孩子聊起如烟的往事,目光透出坚定,语速缓慢,如数家珍般地娓娓道来……弥漫着温暖的感觉。复兴之路观后感篇13

  看完了电影大型歌舞史诗《复兴之路》,我的心中充满了无限感慨,我庆幸自己出生在这个幸福年代!

  回顾以前,我们亲爱的祖国历经了多少风风雨雨,历经了多少磨难,这不是一条平坦之路。我们的祖国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火烧圆明园的耻辱……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今天终于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毛主席庄严地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华民族彻底洗清了百年的耻辱。为实现了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后来,邓小平和江泽民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把我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和美好。

  神五、神六的上天,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都代表着中国的荣耀。虽然四川汶川受到了地震的威胁。但我们众志诚成,协手共进,这不更加体现了只有在社会主义这个和谐的国家里才会做到的吗?

  我仰望着天空,回想着祖国伟大的复兴历程,风风雨雨。让我明白了,只有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复兴之路,才是富国民强的道路,“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要加倍珍惜,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不会再让耻辱的历史再次重演。我相信,我们祖国的明天会愈来愈好。复兴之路观后感篇14

  复兴,是一个伟大的议题!复兴,是一个执着的梦想!复兴,是一道崎岖的征途!————题记

  《复兴之路》以中国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为主要内容。初看此片,就感觉它与《大国崛起》有很多相似之处,看过《大国崛起》后,再看《复兴之路》,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部部影集敲打着我的心弦,使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重感。

  《复兴之路》与《大国崛起》的区别在于,《大国崛起》介绍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的故事,而作为向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召开的献礼篇章;《复兴之路》把焦点锁定在当代中国,即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复兴之路》之所以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能够散发出震撼人心的魅力,在于它以力求真的艺术风格,勇敢地走进历史的深处,走进真理的深处,走进当代中国人的心灵深处,说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的心里话:历经苦难、牺牲和奋战,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一条实现幸福理想的伟大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复兴这一时期,不仅是中国的近代史、血泪史和屈辱史,更是我们付出了太多代价之后换来的沉痛的教育史;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使我们认清了身上的责任之重大,赋予了我们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

  作为中学生观看此片,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

  史和人民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够更好地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或许,你还沉浸在风靡全球的唐朝文明之中;或许,你还神游在天朝物产丰盈的梦幻之中;或许,你还为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绩而热血澎湃;或许……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已深埋在历史的尘埃中。从1840一直到今天,国人们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复兴之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华夏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炎黄的鲜血。我们的复兴之路远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有很多的事要做……

  让我们铭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复兴之路观后感篇15

  走进国博,迈向《复兴之路》,仿佛时光倒转,轮回到那听了许多,却不曾经历过的100多年前。

  《复兴之路》是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复兴的伟大历程,站在序言那里,感觉像是就要打开尘封的大书,要费好大的力气翻阅,我深深的吸了口气,嗅着陈年纸墨的余香,开始接受心灵的洗礼。

  这次参观,吸引我的多是一些细节。印象最深的是一幅劳工的照片,他们几乎浑身赤裸,只在最隐私处围了块破布,嶙峋的肋骨仿佛要从沾满污泥的皮肤顶出来一样,漠然的双眼看不到一点神采,猜想他们可能是正在劳动的时候被工头拉过去站在那里,给外国人拍照的。他们看上去是那么的渺小,尽管每个人都是鲜活的生命,但是生命竟是如此的卑微。我很庆幸,自己生在现在的这个时代,也很庆幸,我可以让自己的儿子在阳光下成长。存着一颗感恩的心,对爱国大臣、对革命领袖、对仁人志士、对抗日英烈、对党和政府、更对每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我想起日前菜农因菜贱而自杀的事情,当时曾想人的生命怎能如此卑微,但是正是他的牺牲,才换来了有关方面的重视,才换来了更多菜农及菜农的家庭好好生活的机会。即使到现在,我们的

  国家还没到人人都衣食无忧的程度。“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理想还远远没有实现,就业和住房的问题就是我们周围甚至我们自身的现实困扰……

  复兴之路还很长,还要更加努力的走下去。在这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责任的,爱自己、爱家人、爱一切可爱的人和事物,好好的工作、好好的生活,至少就是尽了一份力的。复兴之路观后感篇16

  最近,我看了一部纪录片,题目叫做《复兴之路》。复兴之路,顾名思义就是从衰败走向兴盛。是的,我们的中国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蜕变,最终繁荣昌盛!回忆过去,那一点一滴都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复兴之路》以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的画卷,为我们演绎中国的蜕变。它站在新的中国,新的历史上,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它以独特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伟大的民族是如何觉醒,选择社会主义,实现改革开放,而后又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部纪录片从“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这六个主题讲述了我们中华民族是如何从以前的落后走向现在的繁荣昌盛。我们伟大的祖国以前也有过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但是到了近代,我们的祖国由于种种原因变得衰弱了,受到了西方国家的欺负。是中国共产党拯救了我们,领导我们走向复兴之路,带领我们建设新中国。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祖国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说:2008年的奥运会在我们中国成功举办,从“神舟六号”到“神舟十号”登天。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个复兴之路上的坚持的脚印。让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复兴之路观后感篇17从太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郭沫若的“可有鲛人对月流珠”,从东坡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到毛主席的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月,你见证了中华的崛起与腾飞。

  月,你还记得1949年10月1日的那一天吗?那一天,伴随着雄壮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缓缓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顷刻间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标志着中国崭新的篇章。那一天,你一定也是满心欢喜的吧,要不然,为什么你还那晚洒下你的光辉,将中国大地搂在你的怀中?月,你见证了中华民族重新站起来的伟大时刻。

  月,你可能会担心面对着满目疮痍的中国,面对着百废待兴的中国,中国领导人如何抉择?那么,改革开放就是中华民族给你的最好答复,一幢幢楼房,一个个喜人的外贸成绩,一批批外国留学生,一座座外国投资企业,都证明了中国的腾飞与发展,月你看到了吗?我相信你看到了,不管何时,你都会看着中华大地,洒下你的银辉,笼罩在每个中华民族的心间。月,你见证了中华民族腾飞发展的伟大历程。

  月,60年了,你是否依然如初,你的目光是否还像过去那样温柔,在2009年的今天,你是否像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一样,为中国的腾飞发展而自豪?你是否为你有这么一群中华儿女而骄傲?你是否看到了中国已经褪去了旧时期的面貌?今夜,我相信你也会和我们一样感动,感动那60年间的点点滴滴。

  60年间,我们遇到了百年罕见的冰灾、地震,但中国人依然坚强,中国依然挺立,月,你知道吗,只要人民依然挺立,复兴的希望就有了,只要复兴的希望还在,中国腾飞的力量就有了!月,你听说过“多难兴邦”吗?是的,每一次灾难,都是对我们中国的考验,但这压不跨中国,压不夸我们中华民族!我们有什么可以哀叹的?每当灾难降临,冲在最前面的是我们武警官兵,给我们做后盾是共产党,给予我们帮助的是来自全国的帮助与救援。

  60年间,我们实现了我们百年的梦想,奥运会在中国的北京成功举办,这是扬眉吐气的时刻,这是举国欢庆的时刻,这标志着我们中

  国已经迈入了体育大国的行列,更说明了我们中国的飞速发展,月,你看见了吗?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成功,让世界人民,更让你——月看到了一个历尽磨难而又奋发自强的民族,一个追求科学、和谐、进步、和平的现代文明的国家,而“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五福娃更是留给后世最好的礼物。

  不错,我们正走在复兴之路的光明大道上,中国正走在复兴之路的光明大道上,元明天的月光依旧,愿明天的中华繁荣昌盛!复兴之路观后感篇18

  我看了《复兴之路》之后,我觉得我们应该重新站起来,努力奋斗。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为古代中国有众多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和闻名于世的杰出人物而自豪;我们为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蹂躏而愤慨;我们为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而歌唱;我们更为现在中国的崛起而感奋……

  祖国的辉煌要从四大发明说起: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已经发现天然磁石有吸铁和指南北的特征。他们利用磁石的特征制成了指南工具——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造纸术:东汉时期的蔡伦总结前人的造纸经验,带领工匠们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渔网等材料来造纸,并不断改进纸技术,使纸的质量得到提高并大量生产,广泛使用。活字印刷:它不但比手工重复抄写要快捷,而且还不容易出错。但雕版印刷也有很大的缺点,费工费时。到了北宋时,毕昇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经验,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有使印刷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火药:早在秦汉时代时期,人们用硫磺、硝石、木炭等原料炼丹,在偶然发生的爆炸得到启示,再经不断的探索实践,逐渐掌握了火药的配方。

  我国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给农民耕种,实行“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政策,深受农民欢迎。辽宁大连河县光明山公社一位农民承包了一块农田,当年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都是老百姓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改善民生,社会保障全民覆盖,老百姓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一项项伟大的发明和创造,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民族的勤劳和智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还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极为古老的文明。在这片辽阔肥沃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让我们继续努力,让我们的新中国更加繁荣多彩吧!复兴之路观后感篇19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复兴之路》观后感:自古前进路上多荆棘》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为了迎接党的17的胜利召开,cctv最近在播出纪录片《复兴之路》,片中详细解读了1840年以后至今中国人民的战斗与建设历史。

  在第3、4集详细说到了66年到76年的文+革十年这段历史,我兴奋的看到,在这一次对这一段历史的表述中,采取了直面的态度,在片中解说词里谈到:文+革是错误的,是浩劫!由此可见,这与我们小时的历史书中简单的一段话含糊表述形成鲜明对比,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党在进步,以及用更为宽大与胸怀在理解过去的事情、与迎接未来的事情。

  我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年代,我们现在年龄在30以下的这一辈对于文—化大革命是陌生的,甚至好奇的。XX年有幸来北京发展,我就刻意的研究起这一段历史,我看了国家图书馆公开的一些这方面的资料。XX年住院时候结识了一个70岁的老病友,从他那也知道了一些他们理解的这10年。

  我崇拜毛的,我家里现在还供着中国计算机报l主编从韶山“请”来的主席铜像。对于这10年浩劫,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主席是个人,不是个神,其次主席是个诗人,再次主席才是个主席。在革命战争年代,主席是伟大的,他一手缔造的新中国。但是在49年以后,和平时代来了,主席的治国不断的被证明偏离轨道。我理解的就像拔河,这边过了红线拉过去了,其他同志给拉回来。

  但是主席毕竟是个诗人,以及权利的拥有者,诗人最好的表达方式是诗,因此,66—76的这10年就被灌上了“文化”的头衔,我理解的是,这10年主席以文化的名义与自己斗争了10年,但是在后期他自己也证明与自己斗争的失败。这个斗争中,主席是肯定自己也是否定自己。

  在《复兴之路》中,我还激动的看到,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而且艰难的道路,人类历史上在上世纪之初还没有哪个国家曾经遭受过像中国这样的屈辱,再看看现在社会的繁荣,中国人应该学会自豪和自信,但是不是自大。

  片中解说词说到,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

  可以看出一个大国从伤痕一路走来的不容易,这就像我们一个家庭一样。我小时候父亲去世,家里老屋连楼板都没,还拉了一笔看似不小的债务。后来大姐工作以后努力挣钱还债,再后来家里老屋铺上楼板,家里用上煤气灶,买来西湖牌黑白电视。到以后2姐在北京读完大学,做了白领,以及到我大学毕业以后,家里造了新房子,在北京买房子。

  在中国,在我那个村子里,很多乡亲都是这样从贫穷走到小康,从物资的丰富走到精神文明的满足。一个家的复兴之路不就能勾勒出我们伟大国家的强大之路吗?复兴之路观后感篇20

  昨天,单位老干部处组织参观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展览。尽管我们这一代对此段历史几乎耳熟能详,但我还是随着讲解员认真看了一遍。记得曾买票去国家大剧院看过演出“复兴之路”,当时除了感官震撼和重温历史的感慨外,略有不满足。既然是复兴之路,时间跨度又从1840年以前直至现在,那么无疑是指中华民族之复兴之路,其涵盖内容就不应仅仅是中国共产党之历史,应包括国民党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及其主要人物。但可惜的是,这方面内容太少,过于简单,几乎是一带而过,特别是抗日战争阶段。

  这次去参观,我也是想看看代表国家水平的展出到底如何,所以认真跟着讲解员走了一遍。结果还是有些失望,依然基本上是中国共产党的复兴之路。解说词方面的瑕疵就不去说了(涉及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考证和如何解释和用词),但讲历史而不给国民党在历史中的作用以适当的篇幅和公允的评价,多少都是不妥的。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有八路军、新四军二路军及民兵游击队等武装力量,主要在华北,而国民党是正面部队,在全国各个地区展开抗日行动,在与共产党的部队交叉地带双方也有相互配合作战。

  期间阵亡的高级将领就很多,如张自忠、赵登禹(现在北京还有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道路)、戴安澜等等,数以十计不止。竟然提得很少!这不仅不尊重历史,愧对那些阵亡将士,而且当前正值国共酝酿第三次合作,走向两岸统一之路之时,这样对待历史,使海外华人、香港、澳门,特别是台湾民众如何感想!已然是21世纪,已然两岸合作到目前局面,代表国家水平的展览做这样的处理实在令人失望!殷切希望国家博物馆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和前瞻的视角,再次审视这个展览,重新审视、考证、修改、补充、完善之,求得温故而知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一个经得起考验的,受全球华人赞赏的展览。复兴之路观后感篇21

  今天,我饱含激动和心酸看完了《复兴之路》这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也许大家听说过,甚至看过《复兴之路》这部书籍或歌舞剧。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讲述一下它的内容。

  《复兴之路》是一部大型音乐歌舞史诗,它向我们展示了、见证了我们中华儿女这五千年的历史进程6复兴之路》主要从清朝圆明园毁灭开始,当国人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中;当国人还以为中华地大物博无人超越时;当国人还坚信"天圆地方"时;西方各个国家已然壮大,渐渐超越我国。1860年英法联军终于发动进攻,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和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3000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3天3夜,我国这一园林

  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画成了一片灰烬!接着,《复兴之路》又讲述了,1900年,甲午战争失败5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这一次是8个国家的铁蹄,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终于,国共两党决定联合驱除日寇,经过八年抗战,终于将日寇驱除!从此,新中国诞生了!中华儿女谱写下这光辉的篇章。中国人民过上了好日子。可是不久,汶川大地震毁了四川同胞的家园!但我们齐心协力度过了难关,那"多难兴邦"的四个大字,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推动中华民族的再次腾飞。

  晨曦中,当国旗迎着太阳冉冉升起的一刻;阳光中,当我们伴着欢乐在教室安心上课时;黄昏中,当斜阳伴着我们回家同家人吃饭时……你,是否想过,这一切有多么来之不易吗?那都是多少革命先烈用血换来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来缅怀他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艰难的求索道路上,先驱们遇到了许多阻力,但他们一直坚持到底,直至革命胜利。民族的振兴需要人们都团结起来,共同努力。经历了一段艰难而屈辱的历史,每一个中国人在心底深藏着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制定一份学习计划,时时刻刻不能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那些革命先驱用鲜血换来的。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受人欺凌的那段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但我们仍要努力进取,在复兴之路上谱写下辉煌的篇章!

  

  

篇十五:复兴之路解说词

 CCTV《复兴之路》宣传片解说词欣赏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

  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用历史感悟未来。复兴之路解说词下载复兴之路的解说词

  第一集千年局变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

  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人们发现,既然两千多年来都被视为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不过是压在人们心灵上的土偶,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思想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呢?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深入人心。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然而,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它只是赶跑了一个皇帝,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第二集:峥嵘岁月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但是,

  袁世凯很快就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这年4月,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之位让于袁世凯,中华民国看似有国会、有《约法》、有众多政党,但实际上政权都操纵在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手中。1913年3月国民党领袖宋教仁遭暗杀,他和许多人所期待的议会民主制度成了泡影,随后,为了换取支持,袁世凯基本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时人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1916年袁世凯终于随着83天皇帝梦的破灭而败亡,但北洋政府却连形式上的统一都维持不了,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中国依然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

  20世纪早期的中国已到了国将不国的地步,军阀之间为争权夺利混战不断,四处可见城头变幻大王旗,百姓生活在兵荒马乱的恐惧之中,报刊上常见的描述是大肆劫掠,惨不忍言。

  租界和占领区则一如从前,外国人在华特权原封不动,外国的战舰仍在中国内河扬威,一个迫切而又迷茫的问题是中国该往何处去?在这众多的主义和思想中哪一个能给中国带来光明。

  1919年梁启超来到欧洲,贫富差距和尖锐的劳资矛盾让他十分震惊,他在《欧游心影录》中描述道: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去了罗针的海船,迎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怎生是好。一位美国记者直截了当地告诉梁启超,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了,这

  使得正在向西方学习的中国人感到困惑,中国还要沿着这条路再走一遍吗?就在这个时候,从俄国传来了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反复比较中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第三集中国新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

  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新生的共和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使全国物价基本稳定,治愈了旧中国无法医治的顽症,农村则继续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先后共使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但是,建设一个新国家的路途却山高水长,1949年的中国铁路主干线没有一条能够全线通车,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相当于亚洲国家平均值的三分之二,4000万灾民等待救助。面对旧政权留下的满目疮痍,冷战格局下诞生的新中国,在建设的进程中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领导人民如何开辟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道路。

  新中国宣告成立的第3天,苏联政府发来外交照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对新中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支持。两个多月后,毛泽东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前往莫斯科,这是他第

  一次出国,也是他出国访问时间最长的一次,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条约签订后迅速回国的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条约定下来比不定好,定下来,就有了靠,可以放手做别的事情。然而,此时却中国东北边境传来了隆隆炮声,建设的步伐被打乱了,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始保家卫国的战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第四集:伟大转折2007年北京工人体育场正在为迎接奥运会进行大规模的改建。

  30年前,这里曾经成为世界的焦点,在1977年的一场足球赛上,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两年多的邓小平第一次公开亮相,日本共同社描述道:数万观众撇开比赛,霎时都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狂热的掌声,美国新闻周刊的评论认为,在经济事务方面预计他将逐渐发挥关键作用。

  当时的中国刚刚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10年间中国百姓的生活几乎没有得到改善,1977年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超过两亿,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而就在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四周出现了经济迅猛发展的亚洲四小龙,中国将如何选择前进的方向,

  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关头复出的邓小平将如何带领中国实现伟大的转折。

  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在改革开放的重要关口再次以他特有的改革精神为中国指明了道路,他不仅留下了宝贵的邓小平理论,而且留下了宝贵的邓小平精神。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当人们回首20世纪时会发现,整个人类都处在大变局之中,各种社会思想的演变、竞争影响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将如何继续?新世纪的晨光中世界将看到一个怎样的中国?

  第五集世纪跨越当20世纪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信息革命已全面来临

  ,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提速。在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带领着改革开放的中国迈向新世纪。此后的13年,每个关注中国发展的目光都注意到了中华民族释放出的惊人活力,世界见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给中国带来的全方位的变化,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构想,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正式提出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么,这样一种经济体制将如何建立?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又将开启怎样一段新的航程?

  上海浦东:今天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金融贸易区,它像一只头雁,带动着整个长江流域地区,共同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黄金年代。然而,在17年前,被宣布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农田,1992年,浦东开发的战略目标被写进了党的十四大报告,这是党的代表大会第一次具体部署一个城市的经济建设工作,从此,这个中国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开发区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浦东开发和许多同样发端于1992年的经济事件一道成为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中国全力起飞的写照。

  上海浦东:今天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金融贸易区,它像一只头雁,带动着整个长江流域地区,共同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黄金年代。然而,在17年前,被宣布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农田,1992年,浦东开发的战略目标被写进了党的十四大报告,这是党的代表大会第一次具体部署一个城市的经济建设工作,从此,这个中国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开发区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浦东开发和许多同样发端于1992年的经济

  事件一道成为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中国全力起飞的写照。

  第六集继往开来一个崭新的世纪已经开启了,中国迎来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

  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激励着走在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每一位中国人。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选举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2003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我深知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的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一定忠诚地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竭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给国内外的评论员留下了精干、务实、亲民的第一印象,13亿中国人和国际社会众多观察者注视着这个新的领导集体,他们将如何管理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如何领导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继续走好民族复兴之路?

  2002年12月5日胡锦涛和中共中央书记处全体人员冒雪前往西柏坡学习考察,这是他们履新不到一个月的首次集体行动,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进入北京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949年3月在革命胜局已定的历史性时刻,毛泽东指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半

  个多世纪以来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一直伴随着新生政权,2002年的冬天新一届领导集体来这里重温历史,是对全党的警示也是对人民的承诺。

  中文名称:复兴之路

  别名:《大国崛起》姊妹篇

  资源类型:RMVB

  版本:[YYTvO][全6集]

  发行时间:2007年

  电视台:CCTV1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简介:【类型】:科教/历史/纪录

  【集数】:

  6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

  何实现?《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

  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六大主题线索,全景式追溯了中华民族160

  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全片以翔实的史料、恢弘

  的结构篇章、深沉的叙述语言,辅以弥足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

  示了全球视野下中国发现道路之抉择、民族复兴之画卷。

  全片述事宏大,解读深刻,凸现了历史发展主体脉络,电视片原

  创精彩内容及画面与图书内容合为一体,给人以启迪,引人以思索,

  发人以共鸣。这是一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交响史诗;一套浓缩民族

  复兴历程的震撼影视作品;一套极具深厚历史底蕴和史料价值的精粹

  集成,更是一套思想性、历史性、可读性俱佳的可收藏的影视精品。

  第一集千年局变

  时间跨度:1840年---1911年

  本集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救国图

  强的各种探索为主要内容。

  以林则徐、魏源等少数人睁眼看世界为起始(第一次鸦片战争

  后);洋务运动试图以封建统治秩序与西方技术相结合来实现自强(第

  二次鸦片战争后);维新派试图以君主立宪来改革政体、变法图强从

  而挽救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甲午战争后),这些探索都失败了,直到

  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领导辛亥革命摧毁封建专制制度,

  才为中华民族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本集把帝国主义侵略扩张和清王朝腐朽落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

  苦难与种种救亡图存的探索相结合,透过那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

  文化、社会意识的独特历史细节,描绘出一幅苦难中不屈、黑暗中寻

  路、危难中图强的历史画卷。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题被历史性地提了出来。

  第二集峥嵘岁月

  时间跨度:1912年---1949年

  本集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重点表现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折到壮大、赢得胜利并最终建立新中国。

  辛亥革命没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逐渐成

  为进步人士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率先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纲领,并在大革命失败后独立探索救中国的道路;日本侵华,民族大

  义面前,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破坏和平建国主张和政权腐败,导致了自身的失败;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赢得了民心的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全面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自1840年以来对于中国最重要的命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也为第二大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进入新纪元,走上了新的道路。

  第三集:中国新生

  时间跨度:1949年---1976年

  本集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

  得的重大成绩为核心内容,表现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国家发展道

  路的经验和教训。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独特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新中国选择了社

  会主义道路: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通过计划经

  济的方式,快速向工业化迈进,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虽然由于缺乏

  经验、急于求成而导致社会主义道路遭遇曲折,但是党的第一代领导

  集体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仍然取得了伟大的

  成就。

  为了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中国共产

  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热情建设新中国,同时也在思考什么是社会

  主义,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第四集:伟大转折

  时间跨度:1976年---1992年

  本集以思想解放为起点,重点展现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伟大历程。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的前夜。

  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掀起了全社会的思考;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上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

  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上来的战略决策。

  农村改革的进行和经济特区的设立,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

  幕。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撕开了高度计划经济的僵化体制,迈出

  了走向市场的重要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同时被提上日程;

  在经历了转轨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和苏东剧变国际大气候的多重考验

  后,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再次为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指明了方

  向。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五集:世纪跨越

  时间跨度:1989年---2002年

  本集以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综合国力全面提升,中国经济发展逐

  步融入世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主要内容。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中国经

  济成功实现“软着陆”;沉着、负责地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取得抗洪

  胜利,使中国赢得世界赞许的目光;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世界显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国有企业改制取得突破,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经过15年的努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和世界在相互了解中一步步走近。

  在社会实践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新时期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2002年,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党和国家的中央领导集体再次实现平稳交替。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始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的新阶段。

  第六集:继往开来

  时间跨度:2002年---2007年

  本集以中国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社会和谐为主要内容。

  履新之初西柏坡之行,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

  执政为民的理念;抗击非典之战中,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

  和民众共赴危难、恪尽职守,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与此同时,中国经

  济仍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傲人成绩,并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若干问题做出了重要决议。

  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出发,党中央提出了坚持科

  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的总体布局,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四位一体。

  经过新中国成立50多年和改革开放近30年的努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地朝着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迈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推荐访问:复兴之路解说词 解说词 之路 复兴

相关推荐

2024年度深化城乡融合“十百千万”工程工作总结(全文) 在办公室干部座谈会上讲话稿 在全县招商引资大会上致辞(完整) 经验交流:“五个坚持”创新加强党建设(全文完整) 2024年度经验交流:打造品牌集群,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精选推荐】 2024年在“乡村振兴美丽家园”创建活动上经验发言材料 202X年区法学会建设调研报告【精选推荐】 X市经信工作总结和2024年思路(范文推荐) 2024年2024年全国“两会”测试100题(全文完整) 2024年度全文学习2024年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集合3篇 小学四年级运动会入场解说词【3篇】 镇乡村风貌解说词范文(通用5篇) 班级特色展示解说词3篇 2023年度小*动会学校解说词,菁选2篇(2023年) 2022观看纪录片复兴之路观后感范本 无穷之路观后感500字【优秀范文】 家乡的共同富裕之路1000字作文13篇 数字技术时代下美术工业设计的创新之路 汇聚各方智慧,搭建广阔舞台,探求食品行业转型之路 百年奋斗谋复兴11篇 百年奋斗谋复兴7篇 民艺的复兴 2024年度深化城乡融合“十百千万”工程工作总结(全文) 在办公室干部座谈会上讲话稿 在全县招商引资大会上致辞(完整) 经验交流:“五个坚持”创新加强党建设(全文完整) 2024年度经验交流:打造品牌集群,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精选推荐】 2024年在“乡村振兴美丽家园”创建活动上经验发言材料 202X年区法学会建设调研报告【精选推荐】 X市经信工作总结和2024年思路(范文推荐) 2024年2024年全国“两会”测试100题(全文完整) 2024年度全文学习2024年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热门文章

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用到演讲稿,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追梦筑梦圆梦演讲稿1尊敬的

2022年度中考优秀作文素材别样美三篇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中考优秀作文素材别样的美精选三篇》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雨过天晴,花坛边上,几只蜗牛缓缓的爬行着,留下一道彩虹般的痕迹,那柔软的外面,是坚硬的外壳,那也是一道的美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素材别样的美精

《********大宣讲特别节目》直播观后感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2《********大宣讲特别节目》直播观后感【精选】》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对网友有用。,安全,在学校里,在校外,安全这个词恐怕是再熟悉不过了吧,让将安全铭记心中,时进刻刻都做到安全,让父母不再操心,让长辈不再担心,让安全从我做起,从身边

建团百周年活动策划

《2022建团百周年活动策划【精选】》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党的领导是共青团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无论是中国早期青年团的建立,还是中国共青团的正式成立,都离不开党的领导。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建团百周年策划【精选】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20

大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精选文档)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2大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这个暑假过得是否充实呢,有些小伙伴在假期中参加了实践,那么如何做一份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大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22大一暑假社会

2022员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本合集(范文推荐)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员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培训能让员工不断的提高,并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缺点。经过员工培训,你一定有许多的收获,不妨来写一篇员工培训心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员工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

2022不期而遇作文600字初中记叙文

《不期而遇作文600字初中记叙文》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对网友有用。,美词,像是袭袭的寒风慢慢轻掠大地,刺刺的,一缕****的阳光下有一小缕的橘红色静静的生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不期而遇600字初中记叙文,一起来看看吧!不期而遇作文600字篇一苏轼有语人间有味是清欢,或许正是

2022年度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范本

《2022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范文【精选】》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园清明节主题总结,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2022幼儿园清明节

2022年大学生档案自我鉴定300字10篇

2022年普通大学生个人社会实践实习报告精选服务社会做好思想准备和业务准备,公司内部电脑系统都是统一英文系统,就要求自己以职场……[详细]2022年党员思想汇报例文两篇【完整版】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历过苦难的中国,工作以及生活中,特别是通过学习党章党纪……[详细]企业员工服务意识培训心得体会

以小见大作文500字范本(范文推荐)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以小见大作文500字范文【精选】》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这里小编

2022年度有关安全学习心得合集(2022年)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有关安全学习心得》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么做能够提升的书面表达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

小学品德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本合集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小学品德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www fwwang cn]。时光飞逝,如梭之日,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有许多的艰难困苦,是时候在工作总结中好好总结过去的成绩了。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小学教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