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10篇
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10篇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第一章社区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C)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P1 A、物业 B、房地产 C、社区 D、社会 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1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第一章社区概论一、单项选择题
1、(C)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P1
A、物业
B、房地产
C、社区
D、社会
2、社区的(C)主要是指社区的发展.P5
A、历史岸
B、时代
C、沿革
D、阶段
3、社区发展也叫(D)P7
A、社区时代
B、社区历史
C、社区开发
D、社区建设
二、多项选择题
1、社区的基本要素包括(ABC)P3
A、人文区域
B、人群
C、管理组织
D、管理机构
E、管理工作
2、按社区发展的历史分(ABC)P4
A、流动型
B、半固型
C、永久型
D、整体社区
E、局部社区
3、按社区內部组织形式分(DE)P4
A、流动型
B、半固型
C、永久型
D、整体社区
E、局部社区
4、按社区特有的功能分有(ABC)P4
A、文化社区
B、商业社区
C、工业社区
D、农业社区
E、城市社区
5、按社区结构及综合表现分(DE)P5
A、文化社区
B、商业社区
C、工业社区
D、农业社区
E、城市社区
6、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ABCDE)P11
A、以人为本,服务居民B、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C、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D、扩大民主、居民自治E、因地制宜、渐进
7、社区建设的基本內容包括(ABCDE)P12
A、社区服务
B、社区卫生
C社区治安、
D社区文化、
E、社区环境
三、简答题
1、社区与社会有什么区别?P2
答:一是社会中的各种关系纷繁复杂;二是社会不注重地域的概念;三是社区中的各种关系比社会的关系更紧密;
四是社区的功能与社会相比具有更为明确和专门化的特征.
2、简述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P10
答: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改革城市基层管
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
的协调发展。
3、简述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指。P12
1
答:社区建设的管理体制:“二三四"管理体制,二级政府:市、区政府;三级管理:市、区和街道的管理;四级落实:市、区、街、居的组织落实。社区建设的运行机制: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管、街道居委会主办、社会各方支持、群众广泛参与。1、是要加强党和政府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2、是民政部门要克服畏难情绪,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四、论述题1、为什么要进行社区建设?P9答:随着城市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基层组织管理出现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新情况、新问题。改革和健全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大力推进社区发展势在必行。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加强社会保障、社会就业、社会稳定工作的重大措施。因此,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必然选择.2是扩大民主、促进城市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3是一项基础工程。4是建设现代化的新型社区、提高居民生质量的迫切要求,是一项民心工程.2、试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P10答: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1是适应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2是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强服务的发展项目,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3是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4、是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高居民的素质和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
第二章城市和城市社区
一、单项选择题
1、(D)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P16
A、房地产建设
B、物业建筑
C、地区建设
D、城市化过程
2、(C)是指城市数量的增多、城市规模的扩大及城市文明向乡村扩大的过程.P16
A、专业化
B、社会化
C、城市化
D、乡村化
二、多项选择题
1、城市社区中心作用主要体现在(ABCDE)P20
A、流通中心
B、生产中心
C、文化中心
D、社会交往中心
E、政治中心
2、按城市人口分有(ABC)P21
A、大城市
B、中城市
C、小城市
D、教育城市
E、商业城市
3、按城市功能分有(DE)P21
A、大城市
B、中城市
C、小城市
D、教育城市
E、商业城市
三、简答题
1、城市社区有哪些特点?P21
答:1是经济活动集中、人口密度高、人口聚居的规模大,这是城市人口有别于农村人口的显著特点。2
组织结构复杂。3生活方式的多样化。4城市家庭规模和职能的缩小。5人际关系以业缘联系为主.
2、什么是重点发展城市社区的理论?P24
2
答:重点发展城市,以城市发展来影响、带动和促进乡村的发展,从而缩小城乡差别,是这种理论的核心思想。3、简述中国城市的发展。P17答:中国城市的起源于传说中三皇五帝时代,形成于夏商时期。商代末期,中国早期都城具有表征性意义的建筑——宫室。中国早期城市分布不广,数量不多;城市规模较小,职能比较单一;城市之间的联系不多,城址迁移频繁。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大批古都名城出现停滞和衰败现象;东部沿海一些“商埠”迅速畸形膨胀,成为帝国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资源的据点.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后的中国城市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一是1950~1957年为第一阶段,是健康发展阶段;二是1958~1965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人口出现急剧的上升又迅速的下降的局面;三是1965~1976年出现长期的停滞状态;四是1977年至今为第四阶段,我国城市走上恢复发展道路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有了较大发展。
四、论述题1、试述城乡协调发展的布局理论.P29答:城乡协调发展的布局理论:主要是研究探讨城乡社区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和缩小地区差别的问题。(1)
我国城市布局从东到西很不均匀(2)环境与城市布局(3)经济发展与城市布局(4)人口与城市布局。
第三章
城市城区政府和社区建设
一、单项选择题
1、(A)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广东省、市、各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P35
A、1949年12月2日
B、1951年4月24日
C、1954年12月2日
D、1955年12月2日
2、(B)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民主政权建立工作的指示》P35
A、1949年12月2日
B、1951年4月24日
C、1954年12月2日
D、1955年12月2日
3、城区政府的主导作用是由(B)的巨性所决定的。P41
A、调整任务
B、整合任务
C、完成任务
D、安排任务
二、多项选择题
1社区整合具有特点(ABCDE)P40
A条块结合
B、以块为主
C、扩大民主
D、推行自治
E、共建共享
2、城市城区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应注意问题是(ABCD)P42
A、主导要坚持不懈
B、主导不能包揽
C、主导要因势利导
D、主导要寓服务于其中E、主导寓管理于其中
3城市社区建设的制约因素是(ABCDE)P44
A、观念认识
B、政府角色定位的
C、理论指导
D、法制保障
E、社区体制
四、简答题
1、简述城市城区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P37
答:一是指导作用;二是宣传、发动、组织、协调作用;三是管理、控制作用.
2、加快城市社区建设应采取哪些对策?P47
3
答:1观念上要有新的升华;2体制上要有新的突破;3载体上要有新的优势;4法制上要有新的保障;5理论上要有新的提高;6资金投入上要有新的渠道。五、论述题1城市城区政府怎样发挥在社区整合中的主导作用。P42
第四章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
一、单项选择题
1、城市社区(D)是推进社区发展的重要基础.P67
A、组织建设C、组织活动
B、组织观念D、组织制度
2、(B)通告《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P79
A、1979年C、1999年二、多项选择题
B、1989年D、2000年
1、现代城市社区组织制度的特点是(ABC)P68
A、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性
B、行政区与社区的同一性
D、社会与社区的统一性
E、社区灵活性
C、社区组织的多样性
2、现阶段街道办事处承担的任务有(ABCDE)等P78
A、发展街道经济
B、城市管理
D、社区服务
E、人口管理
C、民政工作
3、建立现代新型社区组织体系是(BCDE)P84
A、建立委员会
B、建立社区党组织
D、建立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E、建立社区居民委员会
C、建立社区成员代表会议
4、社区建设管理体制构建原则有(ABCD)P86
A、重心下移、立足基层
B、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D、有利于扩大基本框架
E、管理权力下放
C、党政主导、各方参与
三、简答题
1、简述现行城市社区组织制度存在的问题。P70
1对城市社区组织的空间定位和社区建设重点落实的层次,在认识上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一些同类型的城市之间,做法很不一致,为国家规范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制度增加了难度。2大多数城市社区组织制度的调整,未能从整个城市的纵向管理体系和横向规模结构体系的全局进行科学的把握,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从而带来
城市组织管理体制的新矛盾。3社区组织的性质、功能和社区建设的目标定位尚不够明确,认识也很不一致。4城市社区内部组织体系不够规范,缺少法律法规依据。5城市基层社区组织空间范围的划分和命名问题。2、简述城市社区组织制度创新的依据是怎样?P72
实现城市组织制度的创新,推行社区管理,是有实践及理论的基础的,这也是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制度、管理上的
新的突破.城市基层社区组织是城市社会管理的最基本的单元,基层社区组织空间范围的调整,必须着眼于两个
要求,一是符合市民自我管理的空间发展要求,二是有利于加强社会的区域管理,方便群众,促进社会稳定.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树立并寻求集权与分权相结合,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结合,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结合的“新社会治理观”,这是一种减少政府消耗、节约经费的理想的政府管治模式。
3、简述社区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P88基本框架:1,市一级设立社区建设机构,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和单位参与。2,市辖区一级建立社区
4
建设指导机构或协调组织,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驻区大单位代表参加。3,街道一级建立建全社区协调组织,由街道办事处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辖区内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和居民代表参加.4,区委与区政府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发挥各自优势,参与社区建设工作,并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承担社区专业管理任务。5社区居委会层次,应根据社区建设的原则,探索社区居民的自治与社区居工自治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可建立由居委会和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开展多样化的社区建设.
四、论述题1、试述城市社区组织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P732、谈谈基层社会管理与社区发展的同质性。P82
3、试述社区建设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P89
广泛参与是社区建设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的核心.一、广泛参与是是社区建设的本质要求,而且还有其必要条件主要有:1、社区建设人力、智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各类社区成员的广泛参与。2、社区建设财力、物力、场地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各类社区成员的广泛参与。3、社区意识的培育和社区建设成果的巩固有赖于各类社区成员的广泛参与;二、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三、社区内单位的广泛参与;四、社会中介组织的参与。
第五章
城市社区组织建设
一、单项选择题
1、(C)是社区党组织各项工作和全部活动的总和。P133
A、社区工作
B、党建工作
C、社区党建工作
D、社区服务工作E
2、(A)是指以街道工委和居民区党支部为主体,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的建设。P133
A、社区党建
B、党建工作
C、社区党建工作
D、社区服务工作
3、(A)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社区群众性自治组织,其组成人员由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P147
A、民主选举
B、民主管理
C、民主监督
D、民主决策
二、多项选择题
1、城市管理体制实行(BC)P134
A、一级地方
B、两级政府
C、三级管理
D、四级基层
E、五级社区
2、建立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內各单位党组织(ABCD)的工作机制。P138
A、资源共享
B、优势互补
C、互惠互利
D、共驻共建
E、共同发展
3、(AC)是社区组织建设中的重要內容,强调的是自治管理.P143
A、自治
B、社会自治
C、社区自治
D、市区自治
E、城市自治
4、社区自治的基本要素是(ABCDE)等。P145
A、人事选免
B、财务管理
C、社区教育
D、社区服务
E、社区事务管理、运用自治的办法和方式
5、社区自治职能是(ABC)P147
A、自治职能
B、协助职能
C、监督职能
D、管理职能
E、领导职能
5
6、社区自治应遵循规范是(ABCD)P147
A、依法自治
B、党领导下的自治
C、政府指导下的自治
D、社会参与下的自治
E、区域性的自治
三、简答题
1、简述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P134
以邓小平党建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加强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各项作中的思想导向作用、重要决策作用、组织保证作用和
行为表率作用,推进社区建设和管理,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努力把
社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生活方便、风气文明的新市区。
2、健全社区党组织应做好哪些工作?P135
1、完善社区的组织体系;2、深化对党员的教育管理;3、健全社区党组织工作机制;4、探索社区党组织工作
的方法和活动方式.
3、试述街道党组织的领导方法应实现哪些转变?P142
1,是领导方式上,要由纵向的行政管理模式向协调\指导服务的方式转变.
2,是活动方式上,要由过去的以条为主、条块分割向条块结合的网络化方向转变.3,是进一步理顺党组织与基层政权组织、居民自治组织的关系。
4、简述强化社区自治的意义.P144
1、从政治的角度看,强化社区自治对于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的进程,建设政治民主的国家,具有得大意义.2、
从经济发展的视点看,强化社区自治对于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单位的步伐,建设经济繁荣、
政治民主、人民富裕的现代化强男具有重大意义。
5、怎样搞好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要求?P150
1、创造工作条件为社区居民自治提供有力保证;2、必段坚持自治方向,循序渐进3、必须坚持上下联动,整体推进
四、论述题1、谈谈社区党建的重大意义.P133社区党建已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党的政治领导\密切联系群众\更好地体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新领域,新途径,各级党组织必须充分认识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
2、试述社区中介组织的赔育对于社区建设的意义。P1551中介组织在社区中的地位。是介于政府与民众之间的非官方组织.从本质意义上讲,它要承担从政府集权管理向政府与社区居民共同治理过渡的职能。社区中介组织在由社区居民组成,而不是外部组织“嵌入"其中。2中介组织的发展与社区社会资本的增长。社会资本指的是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规范和网络。这种建立在相互信任和积极参与基础上中介组织将成为社区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为最高目标。
第六章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一、单项选择题
1.加强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抓好(D)的关键环节.P185
A、社区服务
B、社区工作
C、社区发展
D、社区建设
2.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是加强(C)建设。P190
A.基层
B、社会
6
C、居委会
D、街道
二、多项选择题
1.政府机构改革要求建立(BC)P187
A、大政府
B、小政府
C、大社会
D、小社会
E、小社区
2.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包括(ABCD)P189
A.明确社区定位
B、合理划分社区
C、重新确定社区组织名称
D、建立新型社区组织体系E、健全社区制度
3.新型社区组织体系是(ABC)P190
A.建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B、建立社区居委会C、建立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
D建立合作委员会
E、建立互助委员会
4社区自治管理应具备的权利有(ABC)P197
A、自治权B、参与权C、监督权D、管理权E、决策权
5、社区共建应当以(AD)为宗旨,充分体现群众意愿.P199
A、以人为本
B、居民至上
C、管理第一
D、服务居民
E、共建社区
三、简答题
1新形势下社区发生哪些变化?P186
一是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成为社区人;二是随着住房、医疗、保险、就业等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居民的社会保障、
社会福利乃至求职等多种需求开始依附于社区;同时,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也使社区居民不仅是单纯的被管
理对象,而且是本社区的管理者、建设者和受益者。三是单位与社区的关系更加密切。
2如何加强居委会的措施?P192
a,政府要逐渐变物质推动为制度推动,将居委会的规范化建设作为城市社区管理的根本工程来抓b,推广居
民委会的民主选举c,提高并规范居委会专职人员的素质和待遇。d,鼓励形成富有个性的居民群体e,切实树立
维护居民合洁权益的组织形象。f,继续发挥其在调解民间纠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3强化街道居委会管理的具体措施是怎样?P194
a贯彻“责、权、利”统一的原则b明确社区居委会在社区中的主体地位c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吸引居民群
众参与社区建设。
4如何加强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措施?P196
a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民评官、民评政、民评民“三评"工作;b加强城市基层民主
政治建设,建立新的社区自治组织。c加强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将社区自治应具备的权利还给社区;d扩大
城市基层民主渠道,增强社区的自治功能。
四、论述论
1怎么加强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急需解决问题?P194
第七章城市社区服务
一、单项选择题
1.(D)是指为区域居民提供的所有服务.P207
A、社会服务
B、居民服务
C、业主和使用人服务
D、社区服务
2.(D)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新兴社会服务业。P208
7
A、社会服务业
B、居民服务业
B、C、家庭服务业
D、社区服务业
3.(D)是整个社会的缩影,集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于一体。P213
A.社会
B、团体
C、组织二、多项选择题
D、社区
1.社区建设是在社区服务基础上拓展而来,它包括有(ABCDE)P208
A.发展社区卫生D、美化社区环境
B、繁荣社区文化E、社区日常生活服务
C、加强社区治安
2.社区服务上的特点是(ABCD)P208
A.福利性C、区域性
B、群众性E、平等性
C、服务性
3.社区服务上的基本任务是充分发挥(CDE)的积极性。P
A.居民
B、物业管理公司员工
D、集体
E、个人
4、城市社区服务的特点包括(ABCD)P213
C、国家
A、城市社区功能变化B、城市结构的变化C、生活方式的变化D、民主参与意识增强E、共同关心社区服务5、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基础,是社区建设的(BD)P222
A、要领D、骨干三、简答题
B、龙头E、领导
C、前锋
1.简述社区服务上的要求。P209统筹规划服务业、大力扶持社区服务业、各地要建立社区服务发展基金、建立合理的社区服务
业价格体系、建立充满活力的社区服务业运行机制、加强社区服务的管理。
2.目前社区服务体现有哪几方面的功能?P215a因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需要社会发挥面向居民的保障服务功能;b社区居民的生活服务;c由于单位职工福利制度的改革,企事业单位办社会的现象亟待改变.
3.试比较中外社区服务。P231
a、观念比较::我国的养儿防老家庭观念与欧美国家日益增强的社区意识;b、经费来源比较:我
国有政府资助、居委会所办产值2%、当地福利有奖募捐60%、有偿服务收入。国外,社区;管理体制比较:国外突出社会性,社会工作社会办;c、运作模式比较:国外提倡以人为本,按个人需要提供设施。
研究结论应取长补短,因地制宜
4.简述社区服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P238一、缺乏总体的计划性二、思想滞后制约社区服务业发展三社区服务体制不顺、街道在社区
中综合管理职能不强,缺乏整体性。四、社区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五、缺乏参与感、社
区内整体合力不强,社区服务经济效益较低.5.简述社区服务发展的对策。P240
一是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充分支持社区服务,构建起再就业工程的“新增长点”。二是广泛进行社
会动员,动员全体社区成员共同努力、共建社区服务事业。三是认真吸取国外“社区建设运动"的先进做法和国内若干地区的试点经验,既积极又稳妥地推进社区服务事业的现代化。四是大力宣传先进经验和先进事迹,开展社区服务示范区建设,引导职工和全体市民转变观念,支持社
区服务事业。五是社区服务要逐步实现社会化、产业化、网络化.
8
四、论述题1.试述社区服务的意义。P2181社区服务是小康生活的需要;2社区服务是老有所乐的需要;3社区服务是改革开放的需要;4社区服务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5社区服务是市场经济的需要6社区服务是政权建设的需要2.试述我国社区服务的主要成绩.P2291许多社区的服务由单项服务扩展到系列化服务。2兴建了一大批社会服务网点和服务设施;3社区服务的队伍的来源不断丰富,数量不断增加,专业程序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批由专职、兼职服务人员和广大志愿者组成宏大的服务大军;4探索出一条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改革之路。3.谈谈今后你对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时要做好哪些工作?P241一是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充分支持社区服务,构建起再就业工程的“新增长点"。二是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动员全体社区成员共同努力、共建社区服务事业。三是认真吸取国外“社区建设运动”的先进做法和国内若干地区的试点经验,既积极又稳妥地推进社区服务事业的现代化。四是大力宣传先进经验和先进事迹,开展社区服务示范区建设,引导职工和全体市民转变观念,支持社区服务事业.五是社区服务要逐步实现社会化、产业化、网络化.
第八章城市社区卫生
一、单项选择题
1.(C)是社区卫生的核心。P259
A.清洁服务
B、管理服务
C、社区卫生服务D、社区专项服务
2.目前(D)的发展很不平行,体现在服务设施简陋,服务手段单一,质量较低.P259
A.社区工作
B、社区管理
C、社区环境
D、社区卫生服务
二、多项选择题
1.养老保障包括(BC)P260
A养老的休养
B、养老的经济保障
C、养老的生活服务
D、养老的锻炼项目
E、养老的医疗服务
2.(AD)是社区居民起码的要求。P261
A、社区卫生服务
B、社会劳动服务
C、居民意识服务
D、环境优雅
E、居民满意服务
3.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应遵循原则有(ABCDE)P266
A、坚持政主导
B、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C、合理利用资源
D、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E、发挥社区医生能力
4、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必须注意问题是(ABCDE)P267
A、政府重视
B、确定服务总体目标
C、健全卫生服务网络
D、队伍建设
E、规范化管理
5、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包括有(ABCDE)P267
A、以居民为对象
B、以家庭为单位
C、以健康教育为先导
D、以保健、医疗、康复为一体
E、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三、简答题
1、社区卫生服务面临有哪些问题?P262a社区卫生服务市场远未开发启动。b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缺乏必要的支撑系统和补偿机制。c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9
缺乏统一规划,尤其是缺乏必要的网络组织。d合理的双向转诊机制尚未建立。E缺乏经过系统培训的全科医护人员,全科医学学科带头人更是寥若晨星。2、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应采取那些对策?P2651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新格局;2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支撑系统;3在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指导下,建立起区、街、站一体化的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网络;4遵循基本原则;5加速全科人才的培养;6调整区、街医院整体功能,全面开展“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3、发展社区卫生有哪些重点任务?P269(1)、社区卫生服务站点要有人、有房屋、有电脑、有通讯器材、有基本医疗设备和药品,并统一标志、统一医疗文件、统一健康调查表、统一运行机制(2)、系统开展社区建设过程中,要把发展医疗卫生保健和康复事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3)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4)、开设站点,建立服务网络;(5)、探索多层次、多形式的社区卫生服务;(6)、拓展社区服务新领域,探索卫生服务新途径.四、论述题1、为什么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P2591贯彻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2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3进行医疗体制改革:(1)原有的医疗体制已不适应;(2)开展计生优质服务试题,对社区卫生服务提出新要求;(3)人口由成年型向老年型结构转变,对医院保健需求加大对医疗的服务需求上升。2、试述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P263要进一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就必须要找到制约发展的因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制约社区卫生服务的因素:(1)尚未形成居民首选的卫生服务;(2)相关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到位;(3)医疗单位没有积极主动开发社区卫生服务市场;(4)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格局使卫生资源配置、医院功能定位不合理;(5)现行的医学、教学体制不合理;进行深化社区服务的对策与措施:1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新格局;2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支撑系统;3在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指导下,建立起区、街、站一体化的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网络;4遵循基本原则;5加速全科人才的培养;6调整区、街医院整体功能,全面开展“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进一步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注意的问题:1政府重视;2确定社区卫生服务总体目标;3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4队伍建设;5规范化管理;
第九章
社城市区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
1.(B)是指在一定空间关系中,从物质上、精神文化上或制度上影响人们。P283
A.卫生
B、环境
C、绿化
D、治安
2.(B)是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P283
A.社会环境
fB、自然环境
C、物质环境
D、绿化环境
3.(D)是社区成员在一定的地域内所面对和感受的一切客观事物的总和。285
A.社会环境
B、自然环境
C、物质环境
D、社区环境
二、多项选择题
1.环境的形态分别是(AB)P283
A.社会环境
B、自然环境
C、卫生环境
C、物质环境
D、绿化环境
2.社区环境包括(AB)的综合体。P285
10
A.物质环境
B、文化环境
C、社会环境
D、卫生环境
E、绿化环境、
3.社区环境的内容包括(ABC)P285
A.大气环境质量
B、水环境质量
C、噪声环境污染
D、空气环境污染
E、建设环境污染
4.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ABCDE)P286
A.环境污染
B、空气污染
C、水体污染
D、环境噪声
E、垃圾污染
三、简答题
1、简述社区环境的目标。P286
大力整治环境,净化、绿化、美化社区,提高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赋予社区居民知情权,努力搞好社区环
境卫生,建设干净整洁的良好社区,通过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实现建成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现代新型、文明
社区的目标。
2、环境污染存在着哪些主要问题?P286
1严重的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环境噪声和工业、建筑及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2环境退化;3自然灾害频繁;
3、简述社区环境的含义。P285
社区环境是社区成员在一定的地域内所面对和感受的一切客观事物的总和,是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综合体.
社区物质环境包括环境卫生、绿化美化、道路和市政设施建设等。社区精神环境包括社区风尚、人际关系、邻
里关系、社区成员的社区归属感等。
四、论述题
1.谈谈你怎样对治理环境污染认识?P289
环境污染对人们的的危害极大,建设优美舒适的生活空间,必须尽快治理环境污染。
1环境污染引起了广大城市居民的不满;2治理环境污染的对策,需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方针;
措施有:(1)、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大力兴建治污工程;、(2)、强化社区管理体系和环境卫生工作责任制;(3)、
提高各类社区主体的环境意识,组织他们积极参加社区环境卫生活动;一是要教育培养广大居民群众和辖区
内单位树立起良好的环境意识,从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行为的自觉性;二是要帮助、督促广大
居民群众和辖区内单位掌握、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第十章城市社区治安
一、单项选择题
1、通过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确保社区的一方平安是社区治安的(D)P296
A、要求
B、原则
C、内涵
D、任务
2、建立社区治安防控网络、强化社区治安责任制、拓宽社区治安领域是社区治安的(D)
A、要求
B、原则
C、内涵
D、任务
3、维护社区秩序、保障居民安全、积极疏导和化解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是社区治安的(C)P293
A、要求
B、原则
C、内涵
D、任务
4、社会治安的主管机关是(D)
A、街道
B、居委会C、物业公司D、公安机关
5、以下哪些不属于社区智能化管理系统(C)P309
A、门禁系统B、防盗报警系统C、物业管理收费系统D、停车场管理系统
6、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治安工作的总方针是(C)P295
A、社区建设B、社区治安管理C、社会治安综合治理D、警民共建
11
7、解决社区治安问题的根本出路是(C)P296
A、提高社区设施设备智能化水平B、严厉打击违法及犯罪分子
C、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D、警民共建
二、多项选择题
1、社区治安的重点有(ABD)P294
A、增强社区安全稳定功能
B、加强重点部位和特殊人员的管理,维护社区稳定
C、解决消防安全隐患
D、对社区居民进行普法教育E、提高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原则有(ABD)
A、打防并举
B、标本兼治C、防重于打
D、重在治本
E、警民共建
3、创建安全文明社区的有效途径有(ABCD)
A、领导重视
B、因地制宜、具体施策
C、改革警务,强化职能
D、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
E、物业公司起主体作用
4、创建安全文明社区应解决的难点有(ABE)
A、认识难到位
B、措施难落实
C、环境污染难治理
D、思想觉悟难提高E、群众难发动
5、进行社区技术防范建设,应重视的问题有(ABCD)
A、宣传教育要到位
B、科技防范尽可能形成网络并与社区服务相结合
C、完善社区防范体系D、要多渠道筹集资金
E、提高设施设备科技含量
6、造成社会安定不确定的因素的人员主要有(ABC)
A、刑满释放人员
B、解除劳教人员
C、失足青少年
D、外来暂住人员
E、农民工
7、在解决措施难落实这一问题上,必须做好以下哪些方面的工作(ACE)
A、正确处理好创建硬件与创建软件的关系
B、正确处理好物业公司与业委会的关系户
C、抓好创建工作的长效管理
D、抓好小区基础设施建设
E、抓好规章制度的检查落实
三、简答题
1、按照社区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要求,基层社区组织要努力抓好哪些方面的工作。(P297)
1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发展壮大治安防范队伍;2协助公安、政法机关严厉
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3加强对失足青少年和刑释人员的帮助教育,预防、减少犯罪;4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
作;5深化教育,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要求。目标、任务.(P295、296)
目标:社会稳定,重大恶性案件和多发性案件得到控制并逐步下降,社会丑恶现象大大减少,治安混乱的地区和单
位面貌彻底改观,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有安全感.是解决社区治安问题的根本出路.
任务:一是建立社区治安防控网络;二是强化社区治安责任制;三是拓宽社区治安领域;四是加强刑满释放人
员的教化、民事纠纷的调解和暂住人口的管理工作;五是开展普法教育
3、中国特色安全文明社区的特点。(P300)
(1)、安全与文明并重的管理要求;要求:一是治安秩序稳定;二是防范机制完善;三是基层组织健全;四是社
区环境优美;五是社会风气良好.
(2)、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治相结合的管理机制;(3)、“小治安”与“大治安”相结合的管理思路。
4、为什么说科技创安是社区安全建设的有效载体。(P316)
中央综治委针对当前形势,明确提出加大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工作.通过各地实践证明,科技创安在社区建设中起
12
重要作用,是社区安全防范的有效载体.原因:一是优越的居住环境逐渐成了犯罪分子侵害的重要客体、入室盗窃、抢劫等刑事案件难以遏制;二是社区不可能24小时都安排人巡逻;三是传统的“人防"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四是犯罪分子作案手段逐渐技能化.
第十一章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一、单项选择题
1、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是(C)
A、宣传活动B、方针政策C、强化社区居民文明意识D、法规制度
2、搞好社区服务、全面推进社区建设的最可靠的组织保证是(B)P338
A、行政命令、严格规范各种行为
B、重视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党员干部切实履行应有义务
C、物业管理企业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D、社区居民自治,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3、从某种意义上看,(C)可以理解为人类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方式
A、社区教育B、社区活动C、社区文化D、社区管理
4、以提高人的素质作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B)
A、整体发展的原则B、以人为本的原则C、因地制宜的原则D、共同参与的原则
5、社区建设的主要组织者、推动者、领导者是(C)
A、社区居委会
B、业主委员会
C、社区党组织D、物业公司
6、文化一经产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这是文化特性的(D)
A、复合性
B、变迁性
C、象征性
D、传递性f
7、人们的价值结构、信仰结构、规范结构属于人类的(A)
A、物质生活方式B、精神生活方式C、物质和精神生活方式D、以上都不是
二、多项选择题
1、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其满足人的需求中属于基础性的需求是(AB)
A、人的心理B、人的情感C、人的物欲
D、人的精神E、人的思维
2、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是(ABCD)
A、整体发展的原则
B、以人为本的原则C、因地制宜的原则
D、共同参与的原则E、相互促进的原则
3、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两级政府是指(BC)
A、省级政府
B、市级政府
C、区级政府
D、街道
E、居委会
4、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三级组织是指(CDE)
A、省级政府
B、市级政府
C、区级政府
D、街道
E、居委会
5、街道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发挥的作用有(ABCDE)
A、思想上的引导作用
B、决策上的把关作用
C、组织上的保障作用
D、工作中的协调作用
E、困难时的攻坚作用
6、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引导方式有(ABCD)
A、政策
B、党组织
C、区域文化
D、活动载体E、物业公司
13
7、文化的特性有(ABCDE)
A、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B、变迁性与文化堕距C、复合性
D、象征性
E、传递性
三、简答题
1、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及作用.P327
作用:一是有助于克服实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升人的生存状况、发展状况与文明状况的现代化建设程度,
如美化居住环境、提高市民素质、养成文明风尚、增进邻里团结、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等;二是有助于克服现代
化都市社会突出的人们精神困扰问题,如乡情、亲情的淡薄,人际梳离,个人的孤独感、空虚感和无助感等
2、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P328
功能:城市社区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区发展的结合。一是都着眼于“建设”,两者均有目标、
有计划、在人为的积极推动下才发展的过程;二是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主要目标,通过公益性、
福利性的志愿参与行为提升社会公德,培育现代人格;三是社区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社区层面上产生的结果是
一致的,即环境的优化、人的素质的优化及生活质量的优化得以同步发展,营造文明健康、高质量的生活家园。
3、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P328
1社区自身发展的需要;2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向前推进;3当前社会结构平稳转变的一个重要
保证;
4、进一步加大同创共建力度应着力抓好的几方面工作.P332
一是要巩固、深化共建意识;二是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共建方式;三是在“自觉、自愿”和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实
现社区资源的高度共享、有效利用
5、文化、社区文化的概念.P341、P344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社区文化:指在以人口、地域面积为参数划定的社会自然地域范围内,以居民为参与主体,通过文艺表演、科
技普及、法律法规宣传、问题娱乐等形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文化形态。
6、社区文化的作用、任务及重点。P345
社区文化的作用:一是该社区运行状态的综合体现;二是群众性的文化特性P345
主要任务: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营造一个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的氛围:
一是深化“美在生活中”的主题活动,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二是加强社区文化阵地建设;三是要抓
好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为基础的全民健身运动,增强群众体质;四是坚持一手繁荣,一手扫黄打非,
切实加强社区文化市场的管理,坚决取缔无证经营,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净化文化市场。P345
重点:繁荣社区文化,积极发展社区文化事业,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完善公益性群众文化设施。
7、社区教育的含义.P352
是实现社区成员全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及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教育活动和过程
8、加强社区教育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P354
一是认真宣传学习大教育理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社区教育工作纳入到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整体工作
中;二是全面启动实施教育社会示范工程;三是坚持以社区青少年教育为重点,大力推行社区教育工作的全面
发展.
四、论述题
1、社区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P349
1社区文化也需要“下里巴人”,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培育使其能适应大众需要;2需要资金的投入;3
需要自己的场地
2、社区教育工作的启示与经验.P358
一是坚持大教育理论,大力开展社区教育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需要;二是良好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畅通的
教育网络,是社区教育的保障;三是社区教育的实体建设,是社区教育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载体;四是不断创
新、勇于探究,促进学习文化的形成。
14
第十二章城市社区建设工工作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社区工作者的基本功是(C)
A、规章制度
B、行政命令C、社区调查
D、社区规划
2、人们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应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了解、分析研究社区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
认识社区生活的本质特征,寻求社区发展规律的一种自觉性的社会活动是(C)
A、社区活动
B、社区研究
C、社区调查
D、社区走访
3、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然后根据样本推论总体值的一种非全面的调查方式是(B)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
4、平常所说的“抽签”、“抓阄"属于抽样方法中的(B)
A、等距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分类抽样
D、多段抽样
5、通过调查者向调查对象口头询问有关问题来收集资料的调查方法是(A)
A、访谈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文献法
6、“以工作方案为中心"的社区工作推行方式是(A)
A、直接推行方式B、有形推行方式C、间接推行方式D、无形推行方式
7、刑事案件发生率、民事纠纷调解成功率属于(C)社区建设体系指标
A、社区服务B、社区文化C、社区治安D、社区卫生
二、多项选择题
1、社区建设常用的操作方法有(AB)P369
A、调查法
B、规划法
C、讨论法
D、访谈法
E、问卷法
2、社区建设常用的社会工作方式有(ABC)P369
A、个案工作
B、小组工作
C、社区工作
D、社会工作行政
E、行政手段
3、以下哪些是社区调查的步骤(ABCDE)P370
A、选择和确定调研课题
B、探索性研究C、提出研究假设
D、编制调查计划
E、撰写研究报告抽取调查样本、选择和培训调查人员、实地调查收集资料、
将调研成果运用实际,接受实践的检验并提出新调研课题。
4、社区调查的方式有(ABCDE)P372
A、全面调查(也叫整体调查、普通调查)B、整体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E、抽样调杳
5、社区调查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有(ABCD)P376
A、访谈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文献法
E、征集法
6、在调查总体中,每隔相等若干个单位抽取一个单位为样本的抽样方法是(ACD)P375
A、等距抽样
B、随机抽样
C、系统抽样
D、机械抽样
E、多段抽样
7、小组工作的原则有(ABCDE)
A、目标的的可行性
B、计划的周密性
C、方法的多样性
D、鼓励民主式的群体自决
E、强调利用各种社区资源解决问题
三、简答题
15
1、抽样调查常用的方法。P3751、简单随机抽样;2、等距抽样(也叫系统抽样或机械抽样);3、分类抽样;4、多段抽样;5、整群抽样2、社区规划的原则。P3831、系统性原则;2、前瞻性原则;3、因地制宜原则;4、规模效应原则;5、阶段性原则;6、可操作性原则3、社区规划的基本内容。P3851社区现状分析;2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规划;3社区建设各主要部分规划;4社区建设的发展条件与支持、保障系统的规划4、小组工作的程序。P3961准确了解社区背景,掌握组织群体的基本知识和初步技术;2发现和确定工作任务;3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组织被服务群体;4设计工作方案和工作规划;5实施工作方案和计划;6评估与结案四、论述题1、社区规划的制定程序。P386社区规划是一个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促进社区全方位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社区建设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因此制定规划切记草率行事,一定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实地考察;2、资料分析;3、确定目标;4、制定草案;5、确立方案
2、社会工作行政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不同。P398社区工作行政亦称社会福利行政或社会行政,指对社会工作进行管理的活动.不同于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不是为受助的居民、群体或是某一社区直接提供服务,而是在行政层面推动社区建设的发展。因而,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是直接的社会工作方法,而社会工作行政则是简介的社会工作方法。社会行政工作是社会工作和社区建设正常按照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第十三章国外社区发展简况
简答题1、美、加社区建设的主要做法。P4081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计划性、规范性强;2大量具体工作主要由民间团体承担,工作机制、组织体系健全;3非政府非营利性的组织发达,专职人员都受过社区工作的专业训练;4社区广泛参与,自治和自助能力不断提高2、美、加两国社区建设的借鉴和启示.P414:1进一步提高对社区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加快推进力度;2抓好社区组织建设,重点是建设好好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3加强领导,发挥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推动作用;4发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大力培养发展社区中介组织;5多方筹措、拓展社区建设资金渠道。3、巴西社会救助工作的基本思想。P430救助贫困家庭,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涉及这些家庭的社会问题,更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大事。4、日本“役所”的含义及工作方式。P421、422有“苦役”的意思,意在勉励官员不要居高位,享清福;工作方法:“开放式办公”,指1、役所无门边、无围墙,无登记手续,可自由出入;2、办公室无屏障5、俄罗斯的“和睦中心”和“彩虹中心”的任务。P434、436对以克林地区未成年孩子的教育为重点,建立在孤儿院的基础上,解决未成年孩子和家庭冲突的问题,避免他们被伤害或者走上犯罪之路。“彩虹中心”的任务:对残疾儿童进行治疗和训练。
16
篇二: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现代城市社区建设概论现代城市社区建设概论
任务内容: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社区最早形成的形式是(B)。
A.城镇B.农村C.居民小区D.山区
2.以下哪个不是构成社区的要素(C)。
A.地域要素B.人口要素C.经济要素D.组织结构要素
3.社区人群的形式是多样的,其中(A)是最基本的社区群体。
A.家庭、邻里B.家庭、小区C.邻里、小区D.亲属、邻里
4.城市作为一种比村庄社区规模大、社会结构复杂的社区,有着村庄社区所没有的两大功能
是(A)。
A.聚焦和综合B.稳定和综合C.聚集和稳定D.凝聚和稳定
5.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阶段的探索阶段的主要标志是1996年3月在(D)召开了
城区工作会议。
A.北京B.广州C.南京D.上海
6.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代表由本社区成员和社区内单位推选产生,每届任期(C)年。
A.1年B.2年C.3年D.5年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社区自治包含的要素?(C)。
A.人事选免B.财务管理C.社区文化D.协助政府工作
8.社区环境的构成要素不包括(A)。
A.教育要素B.空间要素C.管理要素D.生态要素
9.社区文化最先由哪位美国学者提出的(A)。
A.梅森
B.乔治
C.马斯诺
D.滕尼斯
10.下面哪项不是社区文化功能的是(D)。
A.融合与规范功能
B.娱乐与教育功能
C.传承与发展功能
D.娱乐与提高功能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70分)
1.狭义的社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___________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社区的绿化环境、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按社区环境对社区管理作用的层次划分,可将社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3.城市社区环境的构成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三种主要模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社区服务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社区不仅包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而且包括由这些人所组成的_______和_______。
7._________是社区概念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它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决定社区变迁
的重要条件。
8.汉语“社区”一词的译名最初是由__________先生用来翻译英文community一词的。
9._________________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社区”一词。
10.在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中,社区工作者队伍由
、
、
和
1/6
现代城市社区建设概论
这几个部分组成。11.通过“四个民主”,实现党领导下的社区依法自治,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最终达到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型社区。12.沈阳市社区自治模式主要是以____________为核心,联合社区内各种主体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实行民主自治管理的一种模式。13.《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作答结果:
二、填空题1、人文环境、美化和净化状况2、宏观社区环境、中观社区环境和微观社区环境3、空间要素、居住生活环境要素、社区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管理要素、人文要素4、政府主导模式;社会参与机制发展模式;政社合作模式。5、福利性、公益性、社会性、地域性。6、社会群体、社会组织。7、地域要素。8、查尔斯·罗密。9、滕尼斯。10、专职人员、公职人员、志愿服务人员和理论工作者。11、生活便利、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12、社区居民。13、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三、名词解释1.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城市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3.社区工作站是政府、社会出资购买其服务的非营利性公益服务组织。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工作站之间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4.社区党建是街道党建工作的拓展和延伸,是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类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地域性党建工作。5、社区服务是在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以街道和社区居委会为平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依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提供的以福利性、公益性服务为主、以经营性服务为辅的各种服务性产品和服务性活动。6.社区环境保护是指基层政府和各种自治组织运用各种手段来防治社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保护和改善社区居民生活生态环境为目的而开展的各项活动。7.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是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代表全体业主实施自治管理的组织。8.社区管理体制社区管理体制主要是指社区管理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这是进行社区建设工作的基础和保障。9.居民委员会
2/6
现代城市社区建设概论
城市和农村按照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0.社区治安是指社区政府和自治组织依靠社区群众,协同公安、司法机关,对涉及社区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依法进行治理的公务活动。11.社区教育管理对社区教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进行合理组合,使之有效运转,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协调活动过程,也是对社区内的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实现社区教育的最终目标的一种组织力量。12.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动承担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福利事业的社区中介机构,其在社区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社区服务和福利的提供者,同时也是社区经济的助燃物和催化剂。13.社区居民自治是指以社区居民为核心,联合社区内各种主体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实行真正的民主自治管理的一种模式。
四、简答题1、试述城市社区组织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城市社区组织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基层行政社区与自然社区相耦合原则;有利于加强社区管理,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原则;有利于整合社区资源,提高社区管理效能的原则;纵向和横向管理整体协调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2、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队伍完善社区文化共建机制和相关制度法规3、社区治安管理主要要求做好哪几方面工作?社区健全社区治安管理组织机构,协调多方力量,加强领导,发展壮大社区治安管理队伍。协助公安、政法机关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失足青少年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帮助教育,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化解群众内部矛盾。此外,深化法制教育,增强居民的法律意思,教育居民群众自觉地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既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应该抓紧抓好。4、国外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对我国社区建设有何借鉴意义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既是进行社会整合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转型的复杂性和小康社会来临的必然趋势。国外先进的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对国内社区建设的借鉴意义体现为以下四点:首先,社区管理逐步向社区自治转化的过程中要明确政府职能,即规划、协调、指导并提供经费支持。其次,健全城市社区管理法规。
3/6
现代城市社区建设概论
再次,积极培育城市社区中介组织和非营利组织。最后,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5、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历程?(1)萌芽阶段(1986-1991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1987年社区服务的异军突起和迅猛发展。(2)起步阶段(1991-1995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1991年民政部提出社区建设概念,拉开了探索、实验和研究社区建设的序幕,社区建设正式启动。(3)探索阶段(1995-2000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1996年3月上海召开了“上海市城区工作会议”,并下发《关于加强街道、居委会建设和社区管理的政策意见》,开始着手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并引起全国的仿效。社区建设的实验、探索工作开始在全国逐步展开。(4)推广阶段(2000-2005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2000年民政部颁布了《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全国范围内开始全面实施社区建设与社区体制改革,社区建设由实验走向示范。(5)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2005年8月26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了全国社区建设工作会议,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在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题为“建设和谐社区,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的重要讲话。
6、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7、简述当前我国社区自治四种模式的主要特征
沈阳模式:沈阳市社区自治模式主要是以社区居民为核心,联合社区内各种主体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实行民主自治管理的一种模式。上海浦东新区模式:上海市浦东新区的社区自治模式将社区定位于街道,形成“街道社区”,注重政府在社区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强调依靠行政力量,通过街居联动发展社区的各项事业。深圳盐田模式:盐田模式在于通过“一会两站”的基本架构,破解社区工作行政化的困境,促成居委会独立化和自主化,还原法律规定的社区自治。江汉模式:江汉模式主要是在社区建设中,转变政府职能,突出社区自治功能,建立新型的政府行政资源与社区资源整合、行政调控机制与社会自治机制结合、政府管理功能与社区自治功能互补的城市基础社会管理体制。江汉区也将社区定位为“小于街道、大于居委会”,并成立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协商议事会,这三个组织构成社区自治组织体系。
8、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区党建的工作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第二、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第四、发展社区文化,建设文明社区。第五、搞好社区服务,满足居民群众多方面需求。第六、扩大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社会影响力。1、社区治安管理主要要求做好哪几方面工作?答:健全社区治安管理组织机构,协调多方力量,加强领导,发展壮大社区治安管理队伍。协助公安、政法机关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失足青少年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帮助教育,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4/6
现代城市社区建设概论
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化解群众内部矛盾。此外,深化法制教育,增强居民的法律意思,教育居民群众自觉地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既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应该抓紧抓好。2、国外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对我国社区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答:
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既是进行社会整合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转型的复杂性和小康社会来临的必然趋势。国外先进的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对国内社区建设的借鉴意义体现为以下四点:首先,社区管理逐步向社区自治转化的过程中要明确政府职能,即规划、协调、指导并提供经费支持。其次,健全城市社区管理法规。再次,积极培育城市社区中介组织和非营利组织。最后,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3、如何提升我国城市社区治安服务水平?答:正确处理政府与社区治安服务关系建立健全城市社区治安服务体系疏通参与渠道,大力提高社区居民对治安服务的参与度从实际出发,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任务内容:
题目:假如你是一名社区社会工作者,你所在的社区有很多大龄单身
青年,他们有婚恋方面的需求,但因为种种原因却没有解决个人问题。
针对这些大龄单身青年的需求,请拟定一份社区服务方案。(字数:
约700—800字)
作答结果:工作目标、任务目标:通过地区发展,帮助该社区待业青年顺利就业,建立一套转变待业青年就业观念、培训他们的技能和促进他们顺利上岗就业的体系。(二)实施策略1.了解现状和需求通过海报宣传、报名,调查问卷、个人申请以及个案访谈等方式统计待业青年人数,充分了解他们的就业观念、职业技能水平以及就业需求等信息,建立待业青年信息数据库。以社区居委会、社工、待业青年代表以及社区志愿者等人组成“待青就业”居民小组,召开小组会议,分析社区青年待业的原因,讨论解决的措施,形成大概的策略框架。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针对“待青就业”居民小组会议的结论,联合居委会社区精英的力量,发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开展“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就业形式”等内容的讲座或者座谈会,另外采取个案访谈
5/6
现代城市社区建设概论
和家庭动员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待业青年转变就业观念,刺激他们的就业欲望,进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3.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上网搜索、社区相关机构劳务需要以及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就业建议等信息,收集劳动力市场需求。“待青就业”居民小组走访社区精英和相关机构,调动社区资源,利用社区拥有的专业人员和设备,开展各类相应的职业培训。培训完后,有相关证书的就要拿到,没有的就鼓励参加考试获得。如果两项都没有,可以请求权威单位或者培训单位或者居委会开技能证明。还可以向社区内外招收志愿者,协助培训。此外还可以向政府等相关部门请求支持。4.拓宽就业渠道设置就业信息公布栏,把上网搜索、社区相关需要劳务的机构以及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就业信息公布出来,居委会写推荐信,积极鼓励待业青年前去面试应聘;委托社区精英人群支持和帮助待业青年就业,动员居民介绍岗位;在社会事业相关部门登记失业;对符合低保或者失业的青年要积极申请;寻找厂家建立长期人力供给关系。5.监督改进执行进度“待青就业”居民小组组织人员开展单位走访、调查问卷、个案访谈等和其它方式及时收集已就业青年的满意度和单位意见,对不合适或者不符合工作的人员要及时调配和“回笼”培训。对一些仍未就业的青年也要继续开展个案工作。另外检查促进待业青年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的建立,必要购买失业保险等。(三)效果评估通过单位走访、调查问卷、个案访谈等和其它方式收集已就业青年的满意度、就业率和就业单位的评价,撰写评估报告。用文字形式将“促进待业青年就业”方法理论化和形式化,长期应用。
6/6
篇三: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因此在社区建设中应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坚持自愿选择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以社区居民参与为核心突出社区自治性满足居民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需要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为个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区氛围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把关怀方便爱护带给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尊严和幸福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状况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的发展,服务、自治、以人为本成为新型城市社区的发展理念,针对我国城市社区重行政轻自治、重物质轻人文、重管理轻服务等问题,我国城市社区未来的发展应按照社区的特性、时代的要求,坚持自治、服务、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结合本地实际状况,合理调度资源,走多元化的发展之路。关键词:社区;自治;以人为本Abstract:Alongwiththecityofthedevelopmentofthesociety,theservice,autonomy,itiswiththepersonthisbecomeanewcitycommunitydevelopmentconcept,inviewofChina’surbancommunityautonomy,liftingheavyadministrativelightqualitativelightthehumanities,theheavymanagementlightservices,thefuturedevelopmentoftheurbancommunityshould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thecommunity,therequirementsofTheTimes,insisttoautonomy,service,tothepeople-centereddevelopmentphilosophy,combinedwithlocalactualcondition,reasonabledispatchresources,godiversifieddevelopmentway.Keywords:Community;Autonomy;Peoplecomesfirst.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但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街道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社区发展的要求,为建设和谐社会,探索和建设一个新型的适应城市发展的城市社区发展模式势在必行。一、新时期社区发展的要求社区发展是指社区居民在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依靠本社区的力量,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解决社区共同问题,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与建设和谐的要求,在新的时期我国社区的发展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区。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使“社会更加和谐”,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党正式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提高党的五种执政能力之一。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一次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是社会的子细胞,和谐社区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和谐的社会也是由一个个和谐的社区组成的。所以社区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基础,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做好人的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社区来。2.突出社区自治,实现共同发展。社区的发展要在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进行,
但同时社区的发展还应建设自治的原则,1955年联合国在《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文件中就提出社区各种活动必须符合社区基本需要,并以居民的愿望为根据制订工作方案。我国虽未参与联合国制订的社区发展计划,但实际上也进行了类似社区发展的工作。我国城市地区的居民委员会制度与农村地区的村民委员会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群众自治的组织体系。我国社区组织建设工作也始终坚持引导居民走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使人们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实践中培育公共意识、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民政部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扩大民主、居民自治”是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3.强调服务,淡化管理。社区承担着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任务,作为一个自治组织,社区更多的是强调服务,特别是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时期。这要求有关管理人员应按照法律规定由本社区居民选举产生,充分代表社区居民的利益,反映他们的心声,实现社区居民民主权利。在社区建设中应坚持自愿选择,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以社区居民参与为核心,突出社区自治性,满足居民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需要,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为个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区氛围,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把关怀、方便、爱护带给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尊严和幸福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二、当下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受我国传统的社区管理体制的影响,以及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社区发展中还存在重行政轻自治,重物质轻人文,重管理轻服务等问题。1.重行政轻自治。在我国数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社会中的很多组织都具有一定的行政性质。在城市中,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居委会也被赋予了行政色彩。社区居委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委会组织法》,城市居委会接受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的指导,协助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开展工作,完成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委托承办的一些政府事务。同时,作为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律赋予城市居委会在财产、财务、人事、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和处理等方面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但另一方面,也是居委会的法定职责。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居委会的行政作用被放大,其自治的属性被弱化了。这导致在居委会在组织设置、人事任免、经费运作等方面向政府看齐。例如,在我国居委会管理人员产生过程中,按照法律要经过居民的选举,但候选人实际上是由政府组织机构确定,选举过程中居民的参与度也不是很高。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经费、社区工作的考核等都是有上级政府负责。2.重物质轻人文。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再加上城中村的改造建设,社区的规模和数量迅速增加。物质的改观可以短时间内完成,但文化层面的变化则较为缓慢。社区在发展中也出现了这个问题。目前社区建设偏重于社区物质与设施建设,特别是街道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社区文化教育、社区服务、公共道德等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层面的建设,造成实际工作中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忽视了社区发展的目标是居民文化与教育水平的提高、是人的全面发展。这使得社区成员对社区管理主体缺乏认同感,对社区缺乏归属感,无法
真正的与社区建设的根本目标相契合、积极参与社区管理。3.重管理轻服务。长期的行政化管理使得社区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重管理轻服务的特点,应该承担的“有关居民工作”的职能反被弱化。目前,我国城市基层组织中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承担着行政管理权,而街道办则直接管理社区居委会,因此,无论是民众还是政府工作人员都把居委会看成是政府组织而非居民自治组织。社区的工作按照街道办分配的任务来进行。行政任务占居委会工作的80%以上,例如城管爱卫、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最低生活保障、民间纠纷调解、宣传教育、迎接考核评比、收款收费、人口普查等都是居委会要承担的行政工作。居民把居委会看作是政府行政力量的延伸,实际上居委会的工作也是以行政任务为主。政府对社区干预过多促使居民对政府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参与意识比较淡薄。在这种情况下,居委会自我管理、服务居民的特征减弱。三、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建议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应按照社区的特性、结合时代的要求从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资源调度等方面着手。1.坚持自治、服务、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社区应该是群众性的自我管理,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无论是从其本质还是从其发展实践来看,走向自治是它的基本方向。只有真正走向才能够真正服务居民,所以,社区发展就要围绕强化社区居民自治这个核心,进一步明确政府、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建设中的角色和职能,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强化社区的服务意识。在发展过程要注意物质与人文比重,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基础,是为了更好的使人得到全面发展。社区的发展也应秉持这一原则。因此,在社区建设中应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坚持自愿选择,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以社区居民参与为核心,突出社区自治性,满足居民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需要,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为个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区氛围,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把关怀、方便、爱护带给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尊严和幸福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2.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社区管理模式是开展各项社区管理活动的基本操作平台,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对于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促进社区的稳定和协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社区的管理模式千篇一律。在现代城市社区建设中,虽说多数学者认为社区自治是先进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社区发展的方向。但由于我国具有多元化的社会经济现象,使得社区发展也必然是多元化的。所以在选择社区发展模式时,应该考虑到国情、地情,应该注重短期和长期目标的结合,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在发展模式选择方面,国际上美国、日本、新加坡的自主模式、混合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可以借鉴;在国内也出现了市场导向型模式、社会导向型模式、政府导向型模式。各个地区可以结合自身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社区发展模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区发展的状况,科学合理的模式,有利于建设良好的社区环境,保证社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3.科学合理调度社区资源。城市社区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状态的下的发展,社区内部资源的有效调度十分重要。首先,适当调整居委会管理规模,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是搞好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因此应当合理的调整原有居委会的规模,最大限度的利用社区资源,本着便于服务、便于开发社区管理、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对社区进行科学定位,从而提高居委会的功能和居民的归属感。其次,充分调动社区广大成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有计划的扶植、培养一些非政府、非营利性中介组织,发挥各种组织的社会性功能。再者,在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中,抓好管理队伍的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要转变管理者的观念,以一个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肩负起社区建设的责任;另一方面要通过引进人才,充实社区管理干部队伍,改变现有社区管理队伍中普遍存在的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专业知识偏少的状态。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它关系着城市居民的利益,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息息相关。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1]向德平.社区组织行政化:表现、原因及对策分析[J].学海,2006(3)[2]管志利.大中小社区管理模式之比较选择[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3]郑康,刘秀清.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新探[J].经济与管理,2006(6)[4]杨一丹.我国社区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理论,2012(14)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篇四: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此外深化法制教育增强w民的法律意思教育w民群众觉地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既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耍方而又是建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耍应该抓紧抓国外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对我国社区建设奋何借鉴意义中国的城帘社区建设是伴随卷帘场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既是进行社会整合的客观要求也社会转型的复杂性和小康社会來临的必然趋势现代城市社区建设概论
任务内容: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社区最早形成的形式是(B)。
A.城镇B.农村C.居民小区D.山区
2.以下哪个不是构成社区的要素(C)。
A.地域要素B.人口要素C.经济要素D.组织结构要素
3.社区人群的形式是多样的,其中(A)是最基本的社区群体。
A.家庭、邻里B.家庭、小区C.邻里、小区D.亲属、邻里
4.城市作为一种比村庄社区规模大、社会结构复杂的社区,有着村庄社区所没有的两大功能
是(A)。
A.聚焦和综合B.稳定和综合C.聚集和稳定D.凝聚和稳定
5.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阶段的探索阶段的主要标志是1996年3月在(D)召开了
城区工作会议。
A.北京B.广州C.南京D.上海
6.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代表由本社区成员和社区内单位推选产生,每届任期(C)年。
年年年年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社区自治包含的要素?(C)。
A.人事选免B.财务管理C.社区文化D.协助政府工作
8.社区环境的构成要素不包括(A)。
A.教育要素B.空间要素C.管理要素D.生态要素
9.社区文化最先由哪位美国学者提出的(A)。
A.梅森
B.乔治
C.马斯诺
D.滕尼斯
10.下面哪项不是社区文化功能的是(D)。
A.融合与规范功能
B.娱乐与教育功能
C.传承与发展功能
D.娱乐与提高功能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70分)
1.狭义的社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___________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社区的绿化环境、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按社区环境对社区管理作用的层次划分,可将社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3.城市社区环境的构成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三种主要模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社区服务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社区不仅包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而且包括由这些人所组成的_______和_______。
是社区概念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它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决定社区变迁的重要条件。
8.汉语“社区”一词的译名最初是由__________先生用来翻译英文community一词的。
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社区”一词。
10.在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中,社区工作者队伍由
、
、
和
这几个部分组成。
11.通过“四个民主”,实现党领导下的社区依法自治,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
管理和自我服务,最终达到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型社区。12.沈阳市社区自治模式主要是以____________为核心,联合社区内各种主体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实行民主自治管理的一种模式。13.《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作答结果:
二、填空题1、人文环境、美化和净化状况2、宏观社区环境、中观社区环境和微观社区环境3、空间要素、居住生活环境要素、社区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管理要素、人文要素4、政府主导模式;社会参与机制发展模式;政社合作模式。5、福利性、公益性、社会性、地域性。6、社会群体、社会组织。7、地域要素。8、查尔斯·罗密。9、滕尼斯。10、专职人员、公职人员、志愿服务人员和理论工作者。11、生活便利、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12、社区居民。13、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三、名词解释1.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城市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3.社区工作站是政府、社会出资购买其服务的非营利性公益服务组织。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工作站之间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4.社区党建是街道党建工作的拓展和延伸,是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类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地域性党建工作。5、社区服务是在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以街道和社区居委会为平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依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提供的以福利性、公益性服务为主、以经营性服务为辅的各种服务性产品和服务性活动。6.社区环境保护是指基层政府和各种自治组织运用各种手段来防治社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保护和改善社区居民生活生态环境为目的而开展的各项活动。7.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是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代表全体业主实施自治管理的组织。8.社区管理体制社区管理体制主要是指社区管理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这是进行社区建设工作的基础和保障。9.居民委员会城市和农村按照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0.社区治安
是指社区政府和自治组织依靠社区群众,协同公安、司法机关,对涉及社区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依法进行治理的公务活动。11.社区教育管理对社区教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进行合理组合,使之有效运转,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协调活动过程,也是对社区内的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实现社区教育的最终目标的一种组织力量。12.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动承担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福利事业的社区中介机构,其在社区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社区服务和福利的提供者,同时也是社区经济的助燃物和催化剂。13.社区居民自治是指以社区居民为核心,联合社区内各种主体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实行真正的民主自治管理的一种模式。
四、简答题1、试述城市社区组织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城市社区组织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基层行政社区与自然社区相耦合原则;有利于加强社区管理,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原则;有利于整合社区资源,提高社区管理效能的原则;纵向和横向管理整体协调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2、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队伍完善社区文化共建机制和相关制度法规3、社区治安管理主要要求做好哪几方面工作?社区健全社区治安管理组织机构,协调多方力量,加强领导,发展壮大社区治安管理队伍。协助公安、政法机关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失足青少年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帮助教育,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化解群众内部矛盾。此外,深化法制教育,增强居民的法律意思,教育居民群众自觉地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既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应该抓紧抓好。4、国外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对我国社区建设有何借鉴意义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既是进行社会整合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转型的复杂性和小康社会来临的必然趋势。国外先进的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对国内社区建设的借鉴意义体现为以下四点:首先,社区管理逐步向社区自治转化的过程中要明确政府职能,即规划、协调、指导并提供经费支持。其次,健全城市社区管理法规。再次,积极培育城市社区中介组织和非营利组织。最后,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5、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历程?(1)萌芽阶段(1986-1991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1987年社区服务的异军突起和迅猛发展。(2)起步阶段(1991-1995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1991年民政部提出社区建设概念,拉开了探索、实验和研究社区建设的序幕,社区建设正式启动。(3)探索阶段(1995-2000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1996年3月上海召开了“上海市城区工作会议”,并下发《关于加强街道、居委会建设和社区管理的政策意见》,开始着手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并引起全国的仿效。社区建设的实验、探索工作开始在全国逐步展开。(4)推广阶段(2000-2005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2000年民政部颁布了《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全国范围内开始全面实施社区建设与社区体制改革,社区建设由实验走向示范。(5)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2005年8月26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了全国社区建设工作会议,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在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题为“建设和谐社区,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的重要讲话。
6、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7、简述当前我国社区自治四种模式的主要特征
沈阳模式:沈阳市社区自治模式主要是以社区居民为核心,联合社区内各种主体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实行民主自治管理的一种模式。上海浦东新区模式:上海市浦东新区的社区自治模式将社区定位于街道,形成“街道社区”,注重政府在社区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强调依靠行政力量,通过街居联动发展社区的各项事业。深圳盐田模式:盐田模式在于通过“一会两站”的基本架构,破解社区工作行政化的困境,促成居委会独立化和自主化,还原法律规定的社区自治。江汉模式:江汉模式主要是在社区建设中,转变政府职能,突出社区自治功能,建立新型的政府行政资源与社区资源整合、行政调控机制与社会自治机制结合、政府管理功能与社区自治功能互补的城市基础社会管理体制。江汉区也将社区定位为“小于街道、大于居委会”,并成立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协商议事会,这三个组织构成社区自治组织体系。
8、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区党建的工作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第二、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第四、发展社区文化,建设文明社区。第五、搞好社区服务,满足居民群众多方面需求。第六、扩大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社会影响力。1、社区治安管理主要要求做好哪几方面工作?答:健全社区治安管理组织机构,协调多方力量,加强领导,发展壮大社区治安管理队伍。协助公安、政法机关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失足青少年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帮助教育,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化解群众内部矛盾。此外,深化法制教育,增强居民的法律意思,教育居民群众自觉地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
争,既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应该抓紧抓好。2、国外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对我国社区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答:
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既是进行社会整合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转型的复杂性和小康社会来临的必然趋势。国外先进的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对国内社区建设的借鉴意义体现为以下四点:首先,社区管理逐步向社区自治转化的过程中要明确政府职能,即规划、协调、指导并提供经费支持。其次,健全城市社区管理法规。再次,积极培育城市社区中介组织和非营利组织。最后,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3、如何提升我国城市社区治安服务水平?答:正确处理政府与社区治安服务关系建立健全城市社区治安服务体系疏通参与渠道,大力提高社区居民对治安服务的参与度从实际出发,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任务内容:
题目:假如你是一名社区社会工作者,你所在的社区有很多大龄单身
青年,他们有婚恋方面的需求,但因为种种原因却没有解决个人问题。
针对这些大龄单身青年的需求,请拟定一份社区服务方案。(字数:
约700—800字)
作答结果:工作目标、任务目标:通过地区发展,帮助该社区待业青年顺利就业,建立一套转变待业青年就业观念、培训他们的技能和促进他们顺利上岗就业的体系。(二)实施策略1.了解现状和需求通过海报宣传、报名,调查问卷、个人申请以及个案访谈等方式统计待业青年人数,充分了解他们的就业观念、职业技能水平以及就业需求等信息,建立待业青年信息数据库。以社区居委会、社工、待业青年代表以及社区志愿者等人组成“待青就业”居民小组,召开小组会议,分析社区青年待业的原因,讨论解决的措施,形成大概的策略框架。
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针对“待青就业”居民小组会议的结论,联合居委会社区精英的力量,发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开展“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就业形式”等内容的讲座或者座谈会,另外采取个案访谈和家庭动员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待业青年转变就业观念,刺激他们的就业欲望,进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3.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上网搜索、社区相关机构劳务需要以及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就业建议等信息,收集劳动力市场需求。“待青就业”居民小组走访社区精英和相关机构,调动社区资源,利用社区拥有的专业人员和设备,开展各类相应的职业培训。培训完后,有相关证书的就要拿到,没有的就鼓励参加考试获得。如果两项都没有,可以请求权威单位或者培训单位或者居委会开技能证明。还可以向社区内外招收志愿者,协助培训。此外还可以向政府等相关部门请求支持。
4.拓宽就业渠道设置就业信息公布栏,把上网搜索、社区相关需要劳务的机构以及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就业信息公布出来,居委会写推荐信,积极鼓励待业青年前去面试应聘;委托社区精英人群支持和帮助待业青年就业,动员居民介绍岗位;在社会事业相关部门登记失业;对符合低保或者失业的青年要积极申请;寻找厂家建立长期人力供给关系。5.监督改进执行进度“待青就业”居民小组组织人员开展单位走访、调查问卷、个案访谈等和其它方式及时收集已就业青年的满意度和单位意见,对不合适或者不符合工作的人员要及时调配和“回笼”培训。对一些仍未就业的青年也要继续开展个案工作。另外检查促进待业青年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的建立,必要购买失业保险等。(三)效果评估通过单位走访、调查问卷、个案访谈等和其它方式收集已就业青年的满意度、就业率和就业单位的评价,撰写评估报告。用文字形式将“促进待业青年就业”方法理论化和形式化,长期应用。
篇五: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试论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意义。社区建设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健康发展的过程。
1、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细胞,社区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社区,而社区的发展为提高城市品位,搭建城市发展平台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只有把社区建设好了,社会才能够减轻自身的负担,放下包袱,全身心的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当中去。2、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大力推进社区建设不但可以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满足他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而且通过社区建设还可以增强居民群众的凝聚力,提高居民群众的综合素质。3、增强城市基层政权建设,调动人的积极性城市基层政权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责权利不统一、职责任务不明确、管理范围过少、人员老化等问题,使基层组织开展工作越来越困难,严重制约了基层自治组织的活力。依托社区管理社会,是加强城市社会管理,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扩大社区的自治功能,实现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途径。能更好地将专业管理和综合管理结合起来,它有利于调动社会主体——人的积极性,利益相关,责任感会更强。4、推进城市社区建设能够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推进社区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又能缓解目前最为困扰政府的就业压力,直接促进了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城市化、现代化的必备条件,而社区也是城市化、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篇六: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也是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社区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社区建设也必须充分体现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社区建设一定要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社区建设和全面发展的基石,社区的一切活动都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许多社区都有一些企业和科研单位,社区要积极为这些单位提供社会化服务,提供优良的环境条件,使他们集中精力搞好生产和科研,发展生产力。同时社区要根据自身特点,发展企业和居民迫切需要的以服务业为主的
安定祥和、文明礼貌、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我们要把社区作为传播繁荣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健康的文化取代落后的、愚昧的、腐朽的文化,提高城市居民的文明素质。
社区建设一定要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最根本目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我们在社区建设中,必须把为社区居民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从居民最关心的事情入手,着力解决老百姓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在推进社区建设中,突出以社区服务为龙头,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全面开展社区就业、扶贫济困、排忧解难、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等工作,为社区居民创造安全、舒适、整洁、方便的社会环境,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我们常讲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在社区建设中的体现,就是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这是我们社区建设工作中最重要的原则。
(二)改革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建设和管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础工作。同时,城市社区建设是一个新事物,是城市的一项综合性改革,所涉及的方面广泛,涉及的问题也很多,具体工作十分复杂。原来的居委会已经不能适应
3
新形势,所以改革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是重要的指导思想之一。我国城市建设具有自己的特点,各个城市之间的历史传统、经济状况、基本建设、工作基础、资源状况却很不平衡,各个城市以至于社区的功能也有大差异。例如,社区的协调和整合功能、服务的功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功能、互助互济功能、安全保障功能、文化教育功能等,都表现出各个社区的不同特点和不同水平,有些社区的功能还不完善甚至还非常薄弱。这与社会的发展,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是远远不相适应的。因此,必须强化社区的功能,而社区功能的发挥和加强,必须有基层组织作为载体。这就要求我们在社区建设中,应该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从各个城市及每个社区的实际出发,改革基层管理体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社区的功能,这是最实际最基础的社会工作。
(三)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推进城市社区建设,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党和国家政权在城市基层组织的巩固。它也是城市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和创新,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重大探索和尝试,是意义非常重大而深远的事业。然而社区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管城市是一条重要原则,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党的领导。要适应城市发展形势的需要,结合社区体制改革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搞好社区建设最重要的组织保证。社区建设在加强党的领导的同时,还要加强城市群众性组织建设,建立
4
健全社区群众自治组织。居民自治是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城市基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要通过社区自治组织培养和增强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和民主意识,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变“政府号召居民参与”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居委会要依法自治,制定自制章程,建立工作制度,通过居民自治切实实现居民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
(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民主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城市社区建设也必须围绕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这个目标进行,要通过不断完善和提高社区的管理水平,加强社区服务,根据居民的多种需求,通过多种形式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质量,来方便居民服务居民。这不仅可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巩固和发展社区新型和睦的人际关系,维护和促进社区的安定团结。而且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现代化观念,形成良好的社区风尚,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文明,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五)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5
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在新世纪的发展,迫切需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成政治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机制,以建立社会长远稳定的基础。而基层民主是前提和基础,社区作为社会的基层组织越来越成为人们利益的共同体。以动员社区力量、开发社区资源、密切联系群众、开展社区服务、情系千家万户为特点的社区建设,则能使社区居民的利益得到最大的满足,从而大大增加社区的凝聚力,调动广大基层群众投入到社区建设和管理中来。使社区居民关心社区事务,关心社区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有效地实现城市居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这样不仅为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奠定坚定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而且会促进城市的社会关系的协调和经济的繁荣,加快城市现代化的步伐。
二、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所谓原则是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准则,社区建设的指导原则就是在推进社区发展的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是社区建设的理论根据和政策指导。(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这是社区建设的方向性问题,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宗旨在社区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社区的一切工作都以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核心。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是社区建设的出发点,也是社区建设的归宿。
6
把法纪约束、道德规范融入居民行为之中,把现代科技知识融入日常的普及教育之中,提高居民各自所需的现代技能,提高文化科学知识和道德修养等。归根结底,通过社区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
每个社区都存在既定的原有的设施资源,例如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会场、学校的操场、医院、礼堂、俱乐部、教室、广场以及其他的各类共建配套设施。应该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单位原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根据互利互惠的原则合理配置社区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有效利用各个单位的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互相补充、资源共享。把各单位能够向社区开放的文化体育设施、社区服务设施等都应面向社区全体居民,让大家在社区范围内共同享用物质设施资源。
对社区现有的设施资源要充分利用、合理调配,或者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改造原有的设施,同时还应根据社区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实力,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状况,有计划地进行资金投入,建设各类配套设施。对所有的设施资源要认真的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服务和创收、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的关系,以充分发挥设施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
社区党组织在街道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全面地贯彻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党员带领广大群众积极参加社区建设,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团组织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发动和领导青年发挥突击队的作用,既要做好党组织的有力助手,又要发挥青年团的特点,在各项活动中提高综合素质,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社区居民为了一定的目的和利益而自发组成的各类组织,在社区内发挥着联系各类社区成员参与和支持各种社区活动的中介作用。其主要的组织形式有:社区管委会,这是传统的自治组织(居委会)在现阶段的继续,社区居民通过这一组织形式参与本社区各项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自主权利;业主委员会,这是住宅商品化以后的产物,他们在物业管理区域代表全体业主,对物业实施自治管理,并负责物业维修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文化体育类社团,这是在社区内以文化与健身锻炼为主的自治性组织;志愿者协会,主要任务是发动和组织志愿者提供定期的、无偿的公益性服务,由于这类组织自身的非赢利性、自愿性和经常性,它在社区发展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在社区建设中,要科学地调动、整合上述的各类组织资源,通过他们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区内各种群体的力量,吸引和凝聚社区单位的群众以及社区广大居民的积极性,踊跃参加社区的各项社会活动,广泛参与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组织资源的能量。
区建设的重要条件。积极挖掘和合理的调配人力资源,推动社区的发展,是社区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社区人力资源在这里主要指政治型、专业型和“特色群体”型,他们都是社区建设的骨干力量。
政治型人力资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党员、干部、团员、先进工作者等等。他们大多数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受到党的教育和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有较强的历史责任感和较强的组织观念。社区的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调动他们的政治热情和奉献精神,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和榜样力量,在社区建设中为居民形成一个示范群体。
专业型人力资源是社区内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的艺术人才、文学人才、教师及社会活动家等等。由于他们在某一方面的专长的权威性,使他们在社区居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具有特殊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因此,社区必须为他们施展才华创造条件,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和个人的人格力量,吸引群众和带动群众积极参加社区建设。
社区的“特色群体”是“人以群分”的具体表现,由于人们的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个人兴趣、社会地位以及个人经历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从而产生共同语言和共同的情感,形成了社区内各具特色的群体。例如:老年人、知识分子、老干部、文体爱好者、下岗职工等等,他们以一种体现其独有的人生价值观的形式开展活动,有比较鲜明的倾向性。社区的管理者应该在承认他们的“个性”特色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以相互需要为现实基础,以共同的社会利益为价值取向,使社区的人们依据自己的“个性”找
11
到同类群体,产生归属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三)责权统一、管理有序这个问题涉及到责任和权力如何统一的问题,也是社区建设中的一个难
题。由于政府和企业在改革中把许多业务外职能转移给社区,社区的责任重了,他们要承担对本社区居民的组织、管理、教育、服务、协调等责任。在尽这些责任时,随之也必须赋予社区一定的权力。否则只尽责任义务,没有享有权利,责和权分离,不仅会挫伤社区管理者的积极性,也会阻碍社区建设的进程。因此,应该在明确街道办事处与社区之间的指导、协调、服务的关系基础上,进一步明晰社区组织的权力,做到“在职工作,行使权力”。
行为的合理性进行管理以及协税护税的权力;有协助政府做好社区的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出租房屋、违章建筑的管理和治理权力。
社区组织必须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四自”方针,明确社区居民自治是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城市基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从依赖政府的行政管理转向自主决策社区事务,社区的重大事务由政府包办为主转向由社区居委会自治为主,实现由依赖到自主,由配角到主体的转变。社区居民必须明确自己是社区的主人以及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培养和增强居民的民主意识和自治意识,形成热爱社区关心社区,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局面。实现由政府动员居民参与到居民主动、自觉参与社区建设的转变。
(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由于我国各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也不平衡。在社区建设和发展中应该采取适合本社区特点的方式进行,因地制宜地推动城市社区进程。
实地,循序渐进地实现社区发展目标。
面的服务,以便民利民、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需求,包括各种特殊需求,使群众安居乐业为宗旨。
(三)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这项服务是改革深入发展出现的新事物,主要承接企事业单位在机构改革过程中,从自身卸掉的“办社会”的重负,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社会化的“后勤”服务。从而使各单位专心抓生产搞业务,轻装参与市场经济的运作和竞争,解除它们的“后顾之忧”。(四)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是社会保障中社会救助工作的延伸和发展。这项工作原来都是由职工单位和民政部门负担。随着民政工作社会化和社会保障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下岗职工和社会保障的对象的管理问题也转向社会基层组织,社区已经成为解决上述社会问题的重要运作主体。社区组织根据国家的政策,利用社区资源和发动社区力量扶持下岗职工再就业,对社会保障对象进行属地化的管理。这不仅涉及到他们本人和家庭生活,也涉及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总之,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重点发展的项目,具有广泛的前景,要坚持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社区服务工作必须把服务群众、造福居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人为本,适应群众安居乐业的要求,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争取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支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兴办社区服务设施、场所和服务项目,要从社区弱势群体和社
18
区居民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做起。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对发展社区服务的各项扶持政策,统筹规划,规范行业管理。要不断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社区管理水平,使社区服务在改善居民生活、扩大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服务业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发展社区卫生这是搞好城市卫生的基础,应该把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社区,积极搞好和发展社区卫生。这里讲的社区卫生是指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主要是为了治疗疾病和保护人们健康而采取的综合性对策和措施。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对象包括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群两个方面。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建设
这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有认真合理的规划和实施方案。要有一定规模的医院,卫生服务站以及卫生康复中心,有一定的现代先进医疗设备、康复设备,还有要有一定水平的医护人员,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服务质量,取得社区居民的认可和信任。
(二)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主要内容是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社区居民就医和保健提供方便,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卫生保健活动。应以医疗单位康复门诊为基础,组织医疗康复活动,发挥以防病治病为目的的国家兴办的医院或医疗保健中心的作用,同时鼓励群众进行自发的康复功能锻炼。不仅要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政策,还要开展良好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19
(三)不断改善居民的卫生条件居民的卫生条件是保证居民健康的基础,是居民健康质量的表现。要发挥卫生部门和卫生专业人员的作用,积极向群众宣传卫生常识;动员群众搞好环境卫生,全面组织卫生保健服务;制定各种相关的政策及章程,认真落实并且经常检查落实的情况;不断改善居民的卫生条件和保证良好的卫生环境,并逐渐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只有这样,才能把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综合起来。三、繁荣社区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社区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发展繁荣社区文化,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战略意义。社区文化是社区总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认真抓好。(一)不断完善公益性群众文化设施要积极发展社区文化事业,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首先必须有物质载体即场地和设施。这就应该设立文化活动站、活动中心、俱乐部或活动广场以及各种活动设施。这是吸引和凝聚群众开展社区文化事业的必备条件,是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物质保障和基础,是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首要条件。社区的管理部门一定要根据本社区的文化设施现状和经济投入情况,认真研究,有计划地发展社区文化的物质载体。
(二)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要充分利用社区文化站、文化服务活动室、文化广场等现有的社区文化
20
活动设施,组织和开展多种多样的健康的艺术、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活动,活跃居民生活,加强社区凝聚力。由于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多层次的,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满足多个不同层次人们的需要,吸引各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爱好的人们都来参加。社区通过健康有益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给人们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也促进了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了人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有利于人们的心身健康,有利于社区建设的发展和稳定。
(三)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城市社区文化应该宣传精神文明,倡导社会认定的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通过组织各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利用社区的各种专栏、板报及其他宣传工具,面向社区居民,为居民提供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宣传和提倡精神文明和科学生活方式。科学的生活方式是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它要求人们不仅要有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更要注重精神生活,注重道德、理想、纪律方面的修养。而且要求人们的生活必须符合科学规律,做到既要注意身体健康,又要保持心理健康,在社区内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四、关注社区环境。社区环境是居民生活的依托,也是社区文明的显性标志,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必须重视社区环境建设。(一)整治、净化、绿化、美化社区
21
社区环境既要整顿又要治理,不仅要有序、整洁干净、空气清新,而且要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让它美起来绿起来,这是社区不断向更高层次建设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然要做到净化、绿化、美化社区环境,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条件,特别是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条件,既需要社区内部的积极主动性,又需要有关部门的各种投入和支持。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个方面以及社区组织和群众的共同努力,这是一个过程,社区的建设者可以通过积极参与整治社区环境,缩短这个过程。
(二)提高社区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居民要想拥有良好的社区环境,必须有环保意识,明确社区环境对个人的生活和健康、对城市文明的重要价值,主动积极地保护环境。同时要赋予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的知情权,即了解社区环境的情况,包括:绿化情况、污染情况、建设方向、改造重点等内容。使社区居民对自己生活的社区环境一清二楚,心中有数、有底,以便居民积极主动地参与环境建设和保护活动。(三)搞好社区环境卫生社区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重要的一条是搞好社区环境卫生,这是人们生活的起码条件和基础。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社区卫生管理人员的努力,需要保洁队成员的辛勤劳动,更重要的是让群众积极参与,主动地参加卫生活动,作到人人讲卫生,人人搞卫生,人人保持卫生。建设大家共同享有的良好的社区卫生环境,建设干净整洁的文明社区。五、加强社区治安
22
(一)建立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网络随着社会的进步,社区治安也要建立综合治安网络,建立起畅通敏捷的防范体系,包括社区消防安全工作,这是社区治安管理走向现代化、科学化的必备条件。要最大限度的推动社区群众对治安工作的各种途径的参与,把社区的非警务力量以各种方式组织起来,成为警民一体化程度很高的治安防范机制,社区的居民治安组织、各单位各系统的相关部门都成为社区综合治安网络的组成部分。当然这是一个复杂的建设过程,不仅需要筹建治安网络设备,而且需要培养具有治安理论技术的网络人才,形成一支掌握现代化技能的专业治安队伍。(二)按照“一区一警”的模式设立社区警务室随着社区规模的调整和稳定,社区的治安也必须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它直接关系到社区的安定和居民的人身安全,是社区文明管理的重要标志,也是社区稳定的基础。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发布之后,治安防范成为工作的重点。2002年,社区防范成为这方面工作的重中之重,9月份全国已经建立社区警务室2.6万个,配备专职社区民警5.7万名,在2004年以前,全面实行社区警务战略。因此,每个社区都应有民警及责任区、警务室,要按照“一区一警”的模式调整和建立社区的治安网络,健全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实行群防群治。(三)经常开展群众性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咨询法制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区治安管理的基础条件。社区
23
管理部门不仅要经常地宣传各种法律和制定法规,更重要的是让居民知法守法,主动遵守、自觉遵守。这样居民不仅积极地遵守社区治安条例,还会主动地运用法律与违背治安的现象作斗争,使社区的治安工作置于广大群众的维护和监督之下,以保持社区良好的安定的生活环境。这样就必须开展经常性和群众性的法律教育工作及民事调查工作,有的放矢的进行法制教育,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还要开展法律咨询活动,或者建立法律咨询中心,这不仅可以巩固法律教育的积极效果,而且对有些居民进行急需的法律援助,使他们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合法权益。
(四)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这些人员虽然经过劳动改造和教育有自新的表现,但是面对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况,仍有动摇的可能。因此,当他们回归社区时必须及时地进行教育,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和安置工作,使他们感到社区的温暖和关怀。让他们有生存条件和重新生活的机会,巩固和加强劳动改造和教育的成果,坚持对他们帮教的连续性,防止他们再次成为社区的不安定因素。(五)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随着城乡改革的不断深入,流动人口也将不断增加,并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社区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必须加强管理。对他们进行社会公德、计划生育、城市生活知识等方面的教育,组织建立流动人口管理站,并派兼职人员或治保积极分子参加和协助管理。既要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又要让他们遵守社区的秩序和有关规定,使他们在新的环境中充满信心,尽
24
快融入所生活的社区,有序地生活和工作,积极参加社区的管理和建设,消除不安定因素。
六、发展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区发展和进步的必须环节,也是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的必要条件。(一)社会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对居民的思想政治方向性教育,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公民生活在社会主义时代,就必须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为什么社会主义能解放中国能发展中国等。增加居民对社会主义的了解以及对其本质的认识,从而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让居民自觉地信仰和宣传社会主义,积极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对居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提高居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它是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信仰的综合表现,有着丰富而深远的内涵。对社区居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主要是教育人们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艰苦奋斗建功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现代中国公民政治觉悟、政治理想,政治信念的集中体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目标。(二)科学技术教育
2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也不断革新和发展,科技成果的物化形式极大地促进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同时科学精神和科学技术已经由传统的权威人士即少数人掌握的状态渗透到全社会。为了适应时代的前进步伐,必须对居民进行新科学新技术教育,特别是迷信、愚昧还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反科学、伪科学活动经常发生的情况下,在居民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极为重要。主要是教育人们树立科学思想,破除旧思想、旧习惯、旧传统、旧文化,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精益求精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的工作作风。在新科学观念的指导下,鼓励人们掌握现代的一些技能,例如电脑技术,已经进入办公自动化和家庭生活中,人们迫切希望能掌握电脑的实际应用技术。社区的有关部门就应组织力量举办各项形式的培训班,针对老年人、青年人、下岗职工等不同层次的人们的不同需求,建立适合本社区实际情况的科技教育形式。满足人们及社会的科技需求,从而提高人们的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道德教育在社区居民中广泛开展道德教育,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在新世纪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就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和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26
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参与和落实。社区教育必须把公民道德建设融于社区管理工作之中,逐步形成道德教育与社区管理,自律与他律互相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社会舆论等方法,更加科学、有效地引导人们的道德观念,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居民的道德素质。使道德教育真正的起到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确立道德信念,坚定道德意志,形成道德习惯的作用。使居民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意识修养、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践行能力。
(四)心身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心身卫生和保健问题越来越重要。人生的质量、家庭生活的幸福和社会的文明都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有密切联系,尤其是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要。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够很好的适应环境,使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心理健康的人一般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热爱生活、积极工作,有较强的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特别是在社会全面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突出、尖锐,社会竞争激烈,面对剧烈变化的社会环境,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很难适应的,更谈不上发展。因此,人生的幸福需要心身健康,事业的成功需要心身健康,社会生活也需要心身健康,现代社区建设和完善更需要心身健康,必须对人们进行心身健康教育。(五)审美教育
2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有理智和道德,还要有审美的情趣和知识。审美是人们对美和美的事物的一种认识、一种激情、一种欣赏和评价。审美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可缺少的思想情感方式,它以情感、启示、满足、成功、愉悦等特殊形式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审美实践活动能通过各种美的形象来触发情感,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作用。较强的审美能力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对人的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审美修养是人们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方面和内在需要。因此,社区教育必须把对居民的审美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通过提高审美的知识和能力,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从而使居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
(六)法治教育法治教育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人们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法律作为治理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手段,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人治的政治传统是根深蒂固的,法治的观念不仅比较薄弱而且发展也很曲折。建国以来虽然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法制建设,制定了一部分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普遍认为政治是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最重要手段,形成了轻法治重政治的片面观点。这种观点长期影响着人们,使社会主义法制遭到破坏,广大干部和群众基本的民主权利得不到保障,许多人的基本人权遭到践踏。因此,有法律不等于就是法治社会,关键在于人们对法律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程度,是否做到依法治国。这
28
就必须对人们进行法制教育,确立法律在整个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的最高权威。任何政党、机关、团体和个人的政治行为,都必须以法律为最高准绳,都必须服从法律,必须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应认真学习法律宣传法制,并且以法律为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制教育使人们形成一种新的法律价值取向,树立新的法治观,为促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贡献。
现状特点,掌握社区的各种资源状况和社区的区位特征以及社区各个要素的发展状况。认真分析总结社区发展的优势条件及不足,对本社区的地域条件、人口要素、社会分层及其社会需要、文化与道德氛围、人际关系状况、社群状况、社会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等现实资源都要有全面的把握。明确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判断社区的发展方向、特色和水平,为社区建设目标的制定奠定客观的基础。这是社区建设目标的制定和可行性的必须条件,也是避免形式主义的基本措施。
(二)社区建设目标要有利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战略已经被确定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社区发展同社会发展一样,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在制定发展规划和具体目标时,应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近期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的衔接。无论是社区各种设施的建设和规划,还是社区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要从现有条件出发,同时要考虑未来社区人口结构、素质、规模、生活方式及生存环境和新的需求等因素,为未来社区的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特别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相对比较落后,人口多底子薄。在这种条件下制定社区发展目标,必须同整体社会发展相一致,既要考虑现实可行性,又要考虑未来社区发展能够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决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之路,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浪费。(三)社区建设目标力求具体化精确化
30
社区发展目标虽然有总体设计方向性的特点,但是要确定可行的发展目标必须做到具体化,尽量做到精心设计和量化。因为只有精细化,社区发展目标才会可操作而不空泛,只有量化,社区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和进展程度才有检测标准。社区发展目标是一个体系,不是单一的设计和管理,社区建设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概念,既有物质内容,又有精神内容。仅从社区文化建设看,既包括科教、文体以及物质设施的整体目标的设计,又包括文化活动、文化设施、文化观念、文化娱乐、文化队伍等等。这些内容都应有具体化的目标,才有利于操作和检验。也就是说,具有可以付诸实施的阶段性目标、指标要求、数据要求、工作步骤、应对措施、法律依据以及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保证社区建设目标的实现。例如,长春市政府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做出了社区发展规划,详细制定了全市社区公共服务用房的建设目标,并且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识、统一监理、统一验收。经过一年多努力,到2004年初,95%以上社区按期完成,总面积达17万平方米,事实证明,长春市的社区建设目标的具体设计是可行的,是比较精确的。
(四)社区建设目标要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化特征人类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它的基本特征是科学与技术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经济的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特点将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各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制定社区发展目标应当充分考虑知识经济时代特点,不仅要对社区管理者和服务者进行知识结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培训和终身教育,积极的迎接知识经济时
31
代的挑战,而且还要更新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技术和手段,例如引进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从而使社区服务和管理跟上时代发展,体现现代化特征。从网络技术的引进目标看,必须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设计详细目标计划,从网站策划、硬件购买到各个网页的编写设计等都应列出具体目标和规划。
二、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城市社区建设目标是基于对社区的历史状况与现实状况科学分析,以及对社区未来发展趋势科学预测的结果,它对社区的整体发展起重要导向作用,因此必须认真设计、科学规划。根据我国民政部“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中期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适应城市现代化要求,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我国城市社区是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委会辖区,它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社区规划要与整个城市的发展相适应,并纳入当地的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部署,建立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社区组织体系由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社区民间组织组成。社区是社会的基层单位,党的政策路线的落实要靠党的基层组织,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党组织的建设。那么如何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增强社区党组织战斗力,发挥社区广大党员的作用,这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明显目标。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社区民间组织都属于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是发动社
32
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城市基层群众最好的组织形式,都必须列入城市社区建设目标。
(二)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服务是城市社会福利向基层社区的延伸和补充,是社会保障新的成长点,是现代社会新的稳定机制和整合机制。我国的社区服务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中,随着社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加快,家庭自我服务功能弱化,社会化服务尚未充分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又力所不及的条件下,逐步发展和繁荣起来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彻底剥离,社区服务会更有价值,它将成为社区建设的重点项目。在社区建设中,要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加服务项目方便居民生活。应该以社区服务为龙头,根据群众要求不断增加服务项目,例如家电、饮食、家政服务、商业等。不但可以逐渐完善社区服务体系,重要的目的是方便群众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是社区建设以人为本的具体落实。同时,还要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化、产业化,不断满足居民和驻区单位的各方面需求,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社区服务与管理的发展应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目前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对于传统的社区服务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它极大的拓展了社区服务和管理的时空界限,改变着社区服务与管理者和公众之间的联系方式,空前的提高公众参与社区事务的兴趣、效率和主动性。所以在社区建设特别在社区服务领域,必须重视
33
对它的研究,有条件的社区都应使自己的服务网络化、产业化,这对于社区建设有重要意义。
(三)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加强社区管理,探索构筑新型体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更新社区管理观念,建立新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原有的以行政隶属关系为纽带,以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以行业、单位和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已被打破。政府和企业在体制改革中移交出的社会职能主要由社区来承担,形成了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以社区为主导的管理局面。社会管理重心下移之后,社区成为社会治安、社会服务、社区保障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社区的功能增多地位增强,对社区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以新的社会管理观念,来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新形式。建立新型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来强化社区的综合管理,对于稳定社会推动社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应该加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创造良好社区环境。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有许多组织和机构,其中社区党组织和自治组织就是主体组织,理顺关系首先要正确处理社区党组织和自治组织的关系。社区居委会是党领导下的依法自治的组织,社区党组织应积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增强民主法制观念,支持和保障社区自治组织依法管理社区事务,行使自治权利。社区自治组织要增强党的领导观念,维护和尊重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模范地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处理好与物业管理部门的关系,代表居民利益、支持和协调物业管
34
理,共同为社区居民服务。还要处理好与社区各服务组织的关系,加强指导、监督,帮助理顺关系完善功能,协调一致运作自如,促进社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完善。
(四)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建设新型的现代化社区从目前看,我国许多省、市的社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在促进新形式下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必须看到,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这就必须明确政府的指导作用,发挥社区主体力量。在社区发展中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向,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是指导作用,把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转移到社会中去,实行政企、政事、政社分开,充分发挥社区中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及服务中介组织的作用。同时要合理配置社区资源,这是社区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等等。要明确各类资源的重要作用,合理的进行调配、利用、管理和规划,这是社区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还要努力提高居民素质和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努力提高居民素质是社区建设“以人为本”指导原则的具体落实,社区工作在服务居民、满足人民需要的同时,还要教育人、塑造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提高居民素质是社区建设的目的,也是社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区文明的重要标志,因为社区文明不仅要有物质文明,更重要的是精神文明,人的文明。最终目的是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
35
谐的新型的现代化社区。这既是新型现代化社区的综合目标,也是社区建设
追求的理想目标,只有达到管理、服务、环境、治安、生活、人际关系的全
面和谐,才是新型现代化社区的楷模。真正地实现这一综合目标,是一项艰
巨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领导,也需要有关部门的认真策
划和实施。
以上是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中期总体目标,是长远目标的一个阶段,对社
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党员必然归向社区,社区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建立党组织,接纳本社区的所有党员,组织他们开展工作。可以根据本社区党员的具体情况,制定管理制度,例如,制定离退休党员活动制度、下岗党员管理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等等。让党员感到社区党组织的温暖,继续在社区党组织的关怀下坚定信念,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还应该鼓励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党建工作,鼓励他们和社区内的党员一起为社区建设、管理、服务和党的工作做贡献。必须强调,作为共产党员不论在工作单位还是在社区,都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都要自觉自愿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明确社区党组织的职责,把党的工作渗透到社区各个领域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关键是在街道党组织领导下,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各类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其主要职责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团结、组织党支部成员和居民群众完成本社区所担负的各项任务;支持和保证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履行职责;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探索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论、经验和方法;作好思想政治工作,把党的工作渗透到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始终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达到联系群众、体贴群众、服务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目的。二、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社区居民自治是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城市基层社会主义民
37
主政治的伟大创举,应当始终不渝地坚持。社区自治组织是社区自治的主体组织,其根本性质是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依法实行自治的组织。
(一)合理地划分社区规模是居民自治组织建设的前提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同时考虑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对原有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的辖区做适当的调整,以调整后的居民委员会辖区作为社区地域,并冠名社区。例如:天津、南京、青岛、武汉、长春等城市,结合当地实际,把社区规模定位在小于街道办事处、大于原有居委会的管辖范围的范围内。在这一思路下,对拟划分社区的辖域、驻地单位、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和居民分类居住状况、社区各类资源分布等进行细致调查的基础上,按照1000户——3000户的规模,对居委会的管辖范围进行了调整,保证了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到位。沈阳市将原来的2700多个居委会划分为1277个新型社区。长春市将1000多个居委会调整组建为351个社区。吉林省四平市将市区原来的210个居委会划分为75个社区。新社区的建立使城市基础管理工作的载体更加明确,使社区的管辖范围更加合理,社区资源更加丰富,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明显增强。(二)抓好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和社区居委会的建设社区自治组织包括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按照“社区自治,议行分设”的原则建立,任期为三年。社区成员代表会议是社区的权力机构,其各位代表从社区居民和驻社区单位中推举产生。社区成员代表会议
38
的主要职责是:依法选举、罢免社区居委会成员;听取和审议社区居委会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报告;讨论决定社区建设重大事项;评议社区重要工作;反映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监督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社区居委会是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的执行机构,其成员通过选聘产生,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工作有综合管理、协调和监督的职能。其主要职责是:落实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的决定决议;管理社区自治组织的财务和财产;维护社区成员的合法权益;办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做好社区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协助县(市、区)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做好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环境卫生、预防保健、计划生育和人口管理等各项工作。
三、逐步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建设需要大批专业的工作者,这些人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关系到社区工作质量的好坏,特别能影响社区对所属居民的凝聚力。因此,抓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不仅是社区工作者本人素质提高的需要,也是加强社区管理工作,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一)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居委会干部社区工作者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目前在我国的城市社区里,主要包括专职的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居委会工作人员、物业管理人员、治安与环卫工作人员、政府部门的特别联络人员等等。在一定意义上,社区里的志愿工作人员也是非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与职业化的社区管理人员一起共同担当着城市社区的管理工作。但是当务之急是要重点解决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
39
员,他们是社区建设
地方的社区管理部门往往缺少够格的社区管理者,或者人员有了,但大多数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甚至认为社区工作人员由退休的或者闲着没事干的人管一管就可以了。根本无法开展高层次的社区管理活动,更没有把它同专业化、职业化联系起来。这种情况造成我们对社区管理者的培养重视不够,所以社区工作者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专业技能少等问题。
从社区发展的形式看,急需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和技能、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人才。应该从机关分流干部、下岗职工和大中专毕业生中选聘,经过法定程序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去。还应对现有的社区工作干部进行专业培训,既可以让他们以在职的形式进入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或社区管理专业学习,也可以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社区干部培训班,为他们讲授现代社会工作者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基本理论,逐步提高他们的城市社区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总之,要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基本素质、职业道德、业务能力、管理知识的培训,特别要搞好社区干部的专业教育,推进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城市社区管理干部的新一代群体。
(三)要切实改善社区基层管理机构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生活条件社区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国家在城市基层实施地大量思想政治工作、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工作,都有赖于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以及社区管理者的实际管理才能落实到位。因此,上级政府和领导部门必须积极地改善社区
41
基层组织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和他们的生活条件,这既是基层建设组织稳定的物质基础,也是社区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其中重要的内容是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社区管理的用房问题。目前从全国看这项工作很不平衡,相互之间差距很大,但是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发展,各地区领导都在重视并力求解决这个问题。吉林省于2003年2月召开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决定在2003年底全省各市、州所在地都要建成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的社区用房,县级市和县的社区用房面积至少200平方米。室内要有电脑、电话等必备的办公及活动设施,室外要有居民活动场所。长春市在2004年初,已经有315个社区公共服务用房得到落实,平均建筑面积达550平方米,并精心组织了建筑设计,统一了全市的社区标识。四平市78个社区用房已经达到平均建筑面积430平方米,这项工作是长期的,也是艰巨和复杂的,但是只要各级领导重视,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就会有计划的实现这些条件和目标。
在重视社区管理人员的工作条件的同时,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条件,目前主要是工资待遇问题。从大部分的调查资料看,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多数以生活补贴的形式发给本人,金额在200—500元之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形式已经不适应社区建设的需要。因为社区工作人员已经不再是以退休人员为主的守家在地的“老大爷”、“老大妈”为主体,而是通过公开招聘以合法形式选入到社区的优秀人才。为了稳定这支队伍,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必须解决他们的具体生活问题,把他们的工资纳入正常的分配领域。据长春市民政局的资料,长春市已经把提高社区干部待遇提到工作日程、有的城区已
42
经将社区干部的待遇提高到700元。随着社区经济的好转,还要不断提高工资收入和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使他们无后顾之忧,尽情地发挥他们的才能,为社区建设做出贡献。
(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建设是搞好社区的基本保证,提高居民的参与程度,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很重要的措施就是积极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可以在社区内成立“志愿者协会”组织,广泛地宣传和发动群众,使他们了解社区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并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他们踊跃参加社区工作,并树立建设社区家园,人人都有责任的社区意识,形成人人关心社区,人人爱护社区,人人参与社区建设的局面。在此基础上通过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少先队员和其他先进分子的带头作用,以他们为主体带动其他居民群众,逐步建立一支热爱社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志愿者队伍。这样做既可以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志愿者的特长为社区服务,解决好多实际问题,又可以传播良好的道德风尚,是促进社区文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社区建设纳入工作日程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城市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改革能否深入,社会能否正常发展的大局。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该切实加强领导,要高度重视社区建设,把社区建设纳入当地发展规划。(一)要做到认识到位
43
各级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应充分认识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必须认识到社区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领导成员要统一思想,明确我国城市的社区建设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发展和基层群众自治相结合的产物,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化”行为。大力推行社区建设是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政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更是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体现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一项“民心工程”。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明确自己在社区建设中的使命和责任,增强推进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要做到工作到位社区建设是一个体制和制度创新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该把推进社区建设作为城市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常研究社区建设中的问题,及时解决社区建设中的困难,建立社区建设的财力保障机制,逐渐加大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各地的领导要根据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社会发展计划,在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亲自参加研究,制定具体的社区发展计划。制定计划要立足长远具有前瞻性,实施计划要着眼于现实注重可操作性,保证社区建设的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三)要做到职责到位城市社区建设涉及到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各行其职各负其责,又要互相配合,按照各自的职能做好工作。特别是民政部门作为
44
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职能部门,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主动地履行职责,把社区建设作为城市民政工作的重点工程积极推进。还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及老龄委等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努力形成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带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总之,社区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充满生机的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紧抓住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机遇,开拓进取,再创城市社区建设新的辉煌。
45
篇七: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要建立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驻区单位密切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治理结构建立县街道社区三级管理工作平台制定实施规划和具体方案将社会公益性的工作尽量交由社区以增强社区凝聚力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论文7篇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慈爱嘉公司负责专业化管理服务。专家指出,“合作创新模式把来自民政、残联、卫生、街道办事处及居委会的资源聚集在服务中心内,避免交叉管理和重复建设,节约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企业按市场竞争机制经营,自负盈亏。”进一步推进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区治理体制的创新。创新是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建设存在的不足,促进社区更好更健康发展。
(二)城市社区建设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社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是政府深入群众的基础。利用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思想,加强社区建设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又加强构建和谐社会。某市某街道东江社区创新地推出“e线”工作法,一条看不见的“e线”成为辖区12个小区、2937户、7000多居民情感相连的纽带,成为快速高效解决居民急事难事、社区大事小事的“大管家”。这种创新思维的工作方法,开启了社区020服务群众新模式,给居民带来便捷,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三、社会创新的重要意义在经济主体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社会治理创新正在不断推进。经济的不断发展,势必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民生问题、社会矛盾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与社会治理创新同步进行。社会治理创新是在政府的带领下,激发社会各界力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量,促进社会组织参与其中,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因此,在社会治理创新下加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具有重要重要意义。一是社会治理创新是党在治国理政理念升华后对社会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二是社会治理创新是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必然要求。三是社会治理创新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在化的重要环节。
四、社会治理创新下加强我国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要深入调研治理体制问题,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因此提出以下建议:(一)坚持政府领头,构建和谐社区一是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要建立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驻区单位密切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治理结构,建立县、街道、社区“三级管理”工作平台,制定实施规划和具体方案,将社会公益性的工作尽量交由社区,以增强社区凝聚力。二是强化工作考核考评,落实部门共建责任。按照“共驻共建、资源共享、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构建纵向到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底、横向到边的“大社区”工作格局,以增强社区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社区建设效率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建设效率,是社区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一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首要目标。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着力解决社区居民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关心、关注和解决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社会群体的根本利益。二是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三是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预防机制。(三)针对社区重点问题,突破难点社区重点问题在于社区人群的管理。针对重点人群,一是加强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掌握社区人口的户籍,对社区内人口和社区外人口进行分类,对外来人口进行备案,促进人口的规范流动。二是加强青少年群体的管理。开展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服务管理。三是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管理。(四)扩展服务内容,整合社区资源扩展社区服务内容,整合社区资源,是社区建设的关键。一是促进社区内外的就业服务机制。二是提供多元化的社区救助机制。针对失业人口等弱势群体这些服务对象,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通过多渠道救助方式改善他们的生活。三是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以政府为主体,倡导社会各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界力量,推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满足老人需求的服务模式。
:杨晓季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多个部门协调配合、监督纠正、及时高效的新型社区管理的运行体制。
(二)社区基础设施逐步健全结合实际,先后出台了《青州市城市社区网格化建设管理考核意见》等多个文件,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网格化大社区办公及服务用房建筑面积,在老城区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新区开发的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均达到200平方米以上。截至2012年底,全市97%的居委会办公和服务用房面积达到或超过规定标准。社区经费按照每百户不低于5000元的标准由市级、街道级财政按5:5的比例拨付。社区基础设施的改善,保障了社区活动的正常开展和社区功能的有效发挥。(三)服务功能建设获得新突破重视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各个社区建立了服务站,明确了服务网点,形成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在网格化大社区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建立社会保险、户籍管理、计生服务等公共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在各个社区居委会都建立了图书借阅室、文体活动室、读报角、幼儿园、社区养老机构等。这些设施现已成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重要平台,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在医疗卫生、信息咨询、文体娱乐、家政服务等多方面的需求。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二、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一)管理体制不理顺一是社区各部门责任划分不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之间权责界定不明晰,导致社区无法正常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例如,有的小区由农民拆迁安置而来,致使社区管理产生诸多困难;党员组织关系要么是两头落空,要么是两头都管,甚至人口普查信息都难以准确。二是各层关系不理顺。例如以商品房开发小区为主的社区,由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以及物业管理企业共同管理社区事务。然而,有的物业管理企业为了追求利益,导致服务不周,大量工作推诿于居委会。而业主委员会有时会只考虑自身利益,不愿意服从社区居委会的协商沟通。(二)投入基础设施经费少社区办公经费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主要靠政府财政拨款,经费来源非常单一。虽然“百企联社区,共建新农村”活动有了很大成效,但各企业参加的积极性还不高,投入的力度少,很多企业只是口头上的应付,至今没有投入钱物,甚至有些社区联系的企业甚至已经人去楼空。(三)居民参加社区建设积极性不高,社区建设内在动力不足一是居民参加社区建设积极性不高。有些居民认为,社区建设好坏和自己没有关系,甚至有的还破坏社区公共设施。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二是社区建设的责任意识不强。虽然有些驻社区单位或个人为社区建设捐献财物,但并没有真正把社区建设当成自己的事来做,主动性不强,以局外人漠然视之。
(四)综合服务功能有待提高当前,社区工作把重心放在了完成镇(街)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下达的社会行政事务上,然而,社区居民期待的综合服务发展却不尽人意,比如文体娱乐、养老扶老、医疗卫生等一些便民利民的服务有待提高。三、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思考加强社会治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础,必须全力提高、改进城市社区建设,让社区平台作用能够更好的发挥,才能切实提高社区管理水平。(一)继续加强理顺社区管理体制的工作一是要理顺职能部门和基层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关系。要坚持政社分开的原则,分清轻重缓急,需要协助社区做的工作,由各级政府和街办从实际出发,统筹进行安排。那些属于政府的职能和工作的事项,就不要简单下派给社区去做。二是正确理顺好社区居委会与单位、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单位和社会组织担有综合协调、监督管理的职责,要尽可能地帮助单位和社会组织开展工作,把社区单位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出来。三是坚持居委会主办,理清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之间的关系。要积极加强社区居民自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治组织建设工作,建立新型的社区组织体系;社区成员选举组成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行使社区成员民主决策的最高权利;由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推举组织能力强、热心社区公益事业、具有较高威信的人员组成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按照依法选举的原则,选出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在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协商议事委员会的监督下行使职责,逐步实现居民自治。
(二)以财政支持为主,尽力以多种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社区供气、供水、供电、供暖等设施维修问题,一直是居民最关注的问题。对于城市社区办公经费不够与设备落后的问题,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街办、社区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应该通过不同渠道获取社区工作所需资金,形成以政府财政支持为主导,社会多元支持为主体的筹资新机制。各级政府要在每年的预算中列支专项经费,按照社区内居民人数及党员人数确定资金投入标准,把社区办公经费、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增长。财政应设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支持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保证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及社区活动的经费供给。切实贯彻“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民政部门应会同下放社会管理权限的其它市级部门商定《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费随事转”工作经费或补贴的种类、标准和运行方式,切实保障并逐步提高社区办公经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费,为社区完成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可以批准社区工作人员收入在财政补助的基础上,让有能力的社区依据自己社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比工作业绩考核各种因素,对能力强的工作人员予以奖励,通过提高待遇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再者,还可以通过鼓励街道以及社区内单位、私企主动加入街道社区建设队伍,赞助开展多样式公益性活动,建立稳定的社区建设筹资机制。
(三)激发推动社区党建的内生动力要处理好社区党组织与自治组织的关系。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是领导和被领导,因此,社区居委会务必积极服从党组织的领导,社区党组织也要为社区居委会依法行使权利提供坚实的后盾。通过发展社区党建,充分调动驻区单位、社区“两新”组织及其他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党建、创新社会管理的积极性。通过社区“大党委”建设,使社区所有成员积极主动参与进来,推动社区各成员之间的理解互信,形成推进区域化党建的内化力量。要提高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落实驻区单位以及社会成员的精神文化需求,注重各层自身以及相互之间的和谐关系。各级政府应注重与社区居民的沟通,努力搭建居民参与平台,让居民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积极拓宽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渠道,通过一些文化、体验活动的开展,让居民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通过这些活动的展开,让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居民之间、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居民与居民之间相互了解,共同协作,增加彼此了解,共同为社区的建设添砖加瓦。
(四)充分发挥社区公共服务功能社区公共服务是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充分发挥社区联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枢纽作用的纽带,更是化解社会矛盾的良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大量的“单位人”逐步变为“社会人”,尤其是那些破产企业,遗留下的各类问题不少,管理任务重、难度大。积极稳妥地解决这一问题,对于顺利开展城市社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更是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把社会管理重心下移,让社区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一是充分发挥社区在改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加强社区就业服务,通过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就业培训以及开发公益性岗位等,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城镇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等“四类群体”的就业问题。充分发挥社区在参与社会保障中的主体作用,为社区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提供便利服务,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积极构建覆盖社区优抚对象和困难群体的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强对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加强慈善爱心超市的建设和管理。二是充分发挥社区在加强依法治理中的作用。结合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立健全社区治安防范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体系,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逐步建立以社区民警为主导,群防群治队伍为补充,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区防范机制和防控网络,全面提升社区安全防范水平。加强对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闲散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有效开展社区扫黄、禁毒、禁赌等工作。加强社区安全防范宣传,建立传染病、食品安全、消防等安全事故的应急机制,提高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社区信访与群众工作中心,主要做好群众信访接待工作,教育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来表达正当的利益诉求,“依法治社”。完善社区矛盾纠纷的预警、排查、调节机制,把那些不稳定因素及时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王海燕单位:中共青州市委党校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社区建设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居民的社区意识还没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社会非盈利性服务机构和志愿者组织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还没能被调动起来;社区建设所需要的主要资源还没有真正纳入政府体制性安排;无钱办事,无场所议事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评价体系还未真正形成。
二、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现状1、社区管理事务不断增多随着企业深化改革和政府转变职能,企业剥离的社会职能和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目前大部分都下沉到社区。目前,社区承担的行政性工作有36大项,179小项,涉及33个职能部门。主要包括社区服务方面、文化建设方面、卫生方面、治安方面及组织方面等。2、社区服务平台趋于完善社区已经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地,尤其是一些特殊社会群体的需求越来越多,主要是流动人口、下岗失业人员、贫困群体、老年人和移交社区管理的企业离退休人员、未成年人群体。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根据本社区实际情况,考虑到特殊社会群体的生理、心理、文化和交往的需求,从具体事情抓起,积极拓展社区服务内容,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从如何使外来务工人员融入社区、开展职业培训、介绍就业岗位、协助申请低保、联系社会救助、拓展老年人服务领域、进行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加强社区内网吧管理等多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个方面为其开展服务。3、社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社区的居住环境也发生着改
变。政府采取下列措施改善社区基础设施。首先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建设财政投入机制,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社区用房资金投入机制,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其次是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吉林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意见》,明确提出从2010年起要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定在2015年前全省社区服务用房面积达到500平方米。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个目标已经实现,现在全省社区服务用房的平均面积是638平方米,提前完成了社区建设任务。
4、社区人员结构不断优化首先,社区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社区工队伍,政府通过公开招聘专职社工人员,使社区工作人员在文化层次、年龄结构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招聘社区公益岗服务人员,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其次,进一步发扬了基层民主,扩大直选比例,直接选举比例和户代表选举比例都有所提高,充分调动了社区居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建设和谐社区的积极性。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工资标准,起到了很好的拴心留人的作用,保证了优秀人才能够安心社区工作,全身心投入社区工作。
三、当前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强城市社区缺乏广大居民的认同,常常是在职人员普遍缺乏认同感,许多人甚至没有感到社区的存在,不知自己所在的社区。这是由于城市居民习惯于对周围事物的冷漠态度。只有到涉及自身利益时,居民才会关注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名称、社区办公地点。另一方面由于上班族工作日与社区工作日同步,当社区在进行对外宣传活动时,他们也没有能够参与,进而错失对社区了解的机会。同时,当小区内发生危害集体居民权益时,如物业拆除健身器材,或者他人侵占绿地等,居民往往觉得可有可无、事不关己,对社区建设、管理事务不关心。2、社区自治程度不高目前,城市社区还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自治体,多数社区在自治方面比较薄弱,自治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各类社团组织开展的文体活动和对弃管的物业小区的管理中。针对社区居民普遍关注的水、电、热、气等问题多数是通过基层民主协商方式解决。3、服务供给方式单一现阶段,社区服务内容仍以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为主,志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愿互助服务和市场化服务还有待进一步培育和发展:首先,服务对象仍以老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为主,直接面对社区全体居民的服务项目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其次,社区提供的服务大部分为行政服务。例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计生服务、劳动保障服务等,而缺少针对大众的社会福利性服务,致使社区功能缺失;最后,服务方式多以政府提供为主,依靠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为辅。例如,政府为年满70周岁的老年人办理老年证,享受相应福利待遇,却缺乏精神慰藉。社区受人员精力与能力限制,尚未完全发挥服务功能,这就需要社区整合资源,双管齐下,在物质与精神上协调供给服务。当前大部分社区没有充分利用社区志愿者及社会公益组织,整合资源不到位。
4、社区建设工作负担过重当前,社区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中,有很多本该由相关职能部门自身去完成的,却通过行政手段强压给了社区,社区承担了大量超出职责范围的工作。同时,社区还要迎接各类检查评比,检查过多,并且流于形式。每年除上级政府安排的综合检查外,还有一些检查只流于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四、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建设的经典模式1、在社区自治组织内介入的模式在我国,实质性的社区工作在现实的社会工作中已基本形成,并且显现出了较为陈旧的特点,无法满足当前城市社区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的发展要求,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善社区工作较为困难,同时也需要有一个过程。在社区原有的体制下进行探索,创造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建设的模式。在长春市许多社区主要采取以下方式使社会工作介入到社区工作中:首先,提升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工作的作用。在当前社区建设的格局下,政府的行政系统较为完善,但社会组织并不完善。因为最初社区工作人员是在“政社不分”的这种理念下开展工作的,所以在运用当前社区工作体系开展工作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并且以前的工作模式无法满足现今社区居民的需求。因此,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在从事社区工作中价值认同感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使队伍更加壮大。例如对在职的非本专业工作人员要侧重理论和应用的教育,在职本专业工作人员要对其进行前沿工作方法研究的培养。长春市委组织部为社区工作人员提供社会工作专业进修学习机会,开展社会工作专科、本科继续教育。
2、政府主导、高校与政府合作模式在我国的社区建设体系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对于西方国家的专业社会工作依靠强大的公民社会,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在当前国内的现实背景下,主要依靠政府的主导与推动,借助“官民合作”的方式介入社区建设。由于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职业化程度还相对较低,公众也缺乏对专业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因此,社会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工作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一个政治和社会认知合法化的过程。以长春市南关区为例:社工服务站的运作基于政府主导,其主导地位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在组织构成上,由社工服务中心指导决策,街道社会事务科成立社工服务社进行监督管理,社工服务站开展服务。二是在运营经费上,社工服务站的场地、设施设备以及日常行政和办公经费由街道提供。尽管社工服务站的运作是处于政府主导之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行政因素的影响和渗透,但是服务站在强化以社区公共事务为服务中心,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化为民服务的同时,重点发展社区小组工作与个案工作,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3、政府采购、民间运作的模式“政府采购、民间运作”模式以深圳市为例,专业社工的发展主要采取“政府采购、民间运作”的路径:政府扶持成立了各种非营利性的社工服务机构,并将一些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外包”给社工服务机构。政府将有需要设置社会工作岗位的部门需求纳入政府采购计划,面对全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进行招标,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依据自身优势,公平竞争,提交投标书,由招标单位评议,最终由政府确定由哪家社工服务机构派驻社区提供工作。:曹迪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一、善治思想善治理念随着治理理论的产生而产生,作为治理理论的完善与补充,善治可以使公共权力中心变得多元化,弱化了政府行政领域与私人领域明确的界限。善治强调政府与公民在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的合作关系;强调国家权力对社会与公民的有效回归;强调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团体的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与合作关系,强调被管理对象的参与而非政府的强制力。随着民间团体,自治组织与社区组织等团体和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善治思想在民间组织和团体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二、城市社区及主要机构善治要达到有效和成功,就必须在国家和社会之间建立起互助合作的良性互动关系。社区作为一个居民聚居的小团体,是当前社会城市中的最基本单位,也是沟通政府与市民联系的有效桥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重心的下移,社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借助于居民自治,社区所起的作用不断的增强,逐渐成为上为政府解忧,下为居民解难的重要机构。成为实现统治到治理转变的有效途径,我国的社区建设的实践也表明,社区发展和社区自治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新的生长点,正推动国家和社会朝着强国家和强社会的方向发展。我国的社区建设一直受到“大政府、小社会”的影响,是建立在“政府推动主导、街道参与支持、居委会实际操作和各居民积极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参与”的原则下设置和调整的组织机构。我国的社区管理机构的设置,主要包括街道办事处和群众性自治组织。而后者包含了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和其他居民自治性组织和一些中介组织等。
三、善治思想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目标善治思想对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善治思想治理社区的基本思路是在理解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建设发展出相应的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社区内人群的文化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作为社区文化建设主体的社区居民,他们共创着社区的文化,也共同享有着社区生活。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积极组织社区居民进行文化建设,把社区内拥有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行业背景,不同生活习惯和不同工作经历的各种人员组织起来,积极引导他们掌握健康向上的思想理念。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共创文明和社区繁荣,真正做到居民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行“共同创立、共同建设、共同繁荣、共享荣誉”的良好氛围。(三)增加社区环保意识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社区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社区对周围环境的整合,可以直接、具体地影响社区社会化进程。当今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从以往的“住得下”发展成为现在的“住得好”。在社区这个社会共同体中,每个人都是社区的主人,每个人都应该在社区环境建设过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每个人都应当在社区工的带领下,参与到社区环境的建设当中。不论是路边捡垃圾、搜集电池、不随便扔纸这样的小事,还是对社区环境建设建议的提出,每个居民都应当积极参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四)完善社区基础设施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社区基础设施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城市社区建设的承载体和物质保障。不论是在买房还是在居住的过程中,住宅之外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大家最为关注的热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加快社区用房的建设和改造,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工作人员办公楼建设,社区内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工作、学习场所的建设与维护、小区基础设施建设中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等。社区工应该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以人为本贯彻到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将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工作作为社区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强化社区安全建设国家要稳定,首要的是社区的稳定,社区要稳定,首要的是建设好社区安全。治安是群众安全感的主要来源,治安搞不好,群众就没有安全感。在现代城市社区中,流动人口增多,外来人口不断增加,社区居民层次日益复杂,人际关系相对淡化,这就要求各社区加强治安管理,对外来人员及时进行社会登记。同时,要积极为社区需要帮助的人进行深入细致的心理疏导,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努力平息居民间的纠纷,防止事态的恶化,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此外,高空抛物事件不断的增多、社区内交通事故等的发生等,都会引发出一系列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也都是社区安全工作的重点。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六)积极推进居民自治社区是一个微型社会,社区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正确有力的引导,还需要广大居民的有效参与。在坚持党组织领导的前提下,要积极建立以社区居委会和居民代表会为主体,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居民自治体系。政府与社区工应当积极为合法的社会组织与自治团体提供有效的登记备案,鼓励其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积极为其提供活动场所和组织运行帮助。同时增强居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参与感,积极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努力营造社区和谐、和睦、稳定、安详的良好氛围。:艾奕单位:吉林工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更加适应我们现在的基本国情。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改革,从开始的农业大国逐步发展成工业强国,在这个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对城市的发展,这样促使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使中国城市经济以国有经济为主,集体经济不仅处于分散状态,而且在相当程度上依附于国有经济。这种依附的形式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经历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在这种固有的制度上进行创新,使其得以完善。
二、对于城市建设中社区居民自治采取的措施(一)大力加强社区的培育力度社区的建立,一般情况更多的是自然形成的,不过也有的是为了某种原因而人为的形成一些社区,例如“地球村”。对于社区,主要是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自治的重要载体,它是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通过一定的制度建立起来的一个人口落实地区,这样我们可以通过社区的培育,有效的促进了居民自治的宣传,使得社区居民更加合理的适应城市建设。在社区的建立过程中,往往我们应该更加具有规划性和方向性,这样更加有利于政府的管理和资源的开发,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到地区的地域性,不同的地区具备不同的地域性,所以,我们在建立培养社区时,这个因素是我们考虑的范围之一。(二)有效的强化社区的服务模式社区的服务是我们居民择居的首选条件,社区居民的自治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是一种变化式的模式,不是说它在社区的建立的同时就稳定不变,它是随着社区中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说我们城市建设居民社区依靠一种强制性的力量是无法持久的,必须重视培育社区成员的归属性和认同感,引导社区成员自觉参与社区建设,通过社区居民自身积极的反映社区情况,提供强有效的居民信息源,从而使政府提供有效服务,满足社区成员得到更加丰富的需要和享受更加方便的服务。
(三)营造和谐愉悦的社会大家庭的氛围“和谐社会大家庭”这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要理想目标,在中国随着城镇居民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和谐的现象也逐渐的显露出来,比如说各种资源的利用不充足,经济的不协调等等,这就导致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大量的工人没有就业单位,用人单位的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处于一种离散没有归依感的模式。所以,社区居民自身应该密切的联系和沟通,以社区为平台,通过发现自身的优势,有效的参加社区的活动,提高社区的宣传效果,使得社区的居民都相互的了解,激发社区成员的热情,同时以社区居民自治为导向,整合社区的各种利益以及经济的发展。(四)实施民主的管理制度和新型的领导方式实行社区居民自治意味着社区居民有权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而相比较于原来的体制,更加侧重的政府的一根线制度,所以我们需要采取民主的管理制度,让居民自己管理自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己,使他们的权利得到相应的分配,这样就会使得国家的治理更加具有民主基础。
三、结语在城市居民建设中,社区居民自治成为了现在政府管理一种新型的模式,不仅是可以使政府的信誉得到提高,也使得居民得到行使权力更加充分利用,使得城市建设更加和谐完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力度也得以提高。:张莉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强化风格的衔接和功能的互补,弥补老小区规划建设的不足。适度整合规模不大的毗邻小区,拆除小区间隔墙,设置外围整体隔离设施,便于统一管理和服务。加强老旧小区公用设施规划建设,因地制宜设置停车场、绿化带、垃圾存放点等便民设施。逐步清理沿街沿巷临时建筑、私人堆放物等,积极稳妥推进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统筹配置公共资源,逐年拿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方案,有计划地推进实施。
二、强化社区自身管理职能推进社区管理规范化。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切实控减社区负担。对确需在社区推进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由部门配备专门人员入驻社区并落实专项经费,实行部门直属管理,保障相关工作的规范运作和推进实施。严格社区行政事务的准入和考评,提高居民对社区工作“满意度”的积分权重,促进社区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推进社区管理网格化。丰富网格管理内涵,充分利用社区网格化管理,将人口户籍、就业创业、社保医保、民政优抚、计生卫生等内容纳入网格化管理之中。加强对社区居民的调查摸底,建立各类信息台帐。及时分析社区各类动态信息,详细了解居民利益诉求,及时发现和调处苗头性、倾向性、突发性问题。推进社区管理信息化。适应社区管理的特点和要求,设计构建适用社区管理的专用软件模块,鼓励街道或社区管理中心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定时发布政策法规、社区工作动态等与居民密切相关的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各类信息,征询居民对社区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提升社区各类服务水平拓展生产生活类服务。创业就业方面,充分发挥社区的纽
带作用,利用好社区数字网络、区务公示栏、居民学堂等平台,拓宽居民创业就业门路。环卫保洁方面,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强化街道、社区环卫保洁工作责任,重点做好后街巷道、城中村、棚户区、城郊结合部的环卫保洁工作。物业服务方面,对基础条件好的新建小区,试点成立真正意义上的业主委员会,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对人居复杂的老旧小区,可由社区牵头组织或招聘物业公司,开展物业、准物业服务。丰富精神文化类服务。开展居民教育培训活动,选择居民关心关注、热心参与的课题,聘请专业人士开展健康保健、心理咨询、应急救护、安全防范等方面专题培训,吸引居民参与。引导和鼓励居民成立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定期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化居民文明创建活动,定期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文明礼仪等文明宣讲活动,深入开展“清洁楼寓”“敬老之星”“公益模范”“爱心家庭”创建评比,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强化维权救助类服务。密切社区与居民联系,通过建立社情民意征集箱、开通居民投诉热线、进门入户调查了解等形式,并发挥好社区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听取居民的意愿诉求,帮助居民化解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加强与公安、法院、司法、妇联等部门的协调配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合,发挥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长辈”的作用,利用“社区民警工作室”“民调司法进社区”“家庭暴力投诉站”等服务载体,及时化解家庭矛盾,调处邻里纠纷。加强社区弱势群体救助,建立健全低保对象、医疗救助、优抚对象等分类档案,加强与银行、企业、驻区单位合作,成立相应冠名的“爱心基金”,或采取“一对一”帮扶的形式,及时提供救助服务。
四、落实社区建设保障措施加强社区人员队伍建设。加强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完善社区人员的选拔任用制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工作的专业人才,提升社区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引进专业性社会组织孵化机构,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按照志愿服务的项目或人员类别,逐步组建司法、文化、医疗、环卫等志愿者队伍,实现志愿者服务工作常态化。加强社区经费的投入和管理。地方财政逐年加大社区办公、活动和服务经费的投入,确保社区正常运转。加强社区集体资产运作,对经济基础条件较好、有一定集体资产的社区,帮助社区成立规范的运营公司,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实现社区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强化社区经费管理,每年对社区经费收支、集体资产经营、债权债务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完善社区财务公开制度,提高社区经费使用的透明度。落实社区用房保障。完善社区用房规划,强化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社区用房的规范化管理,对新建小区的社区用房,建设初期充分征求社区的意见,工程结束时组织社区参与综合验收。落实社区用房后续装修和设备配套的责任主体,设立社区用房后续维护专项资金,以满足社区服务和居民活动的要求。对社区办公用房已经落实的小区,要重视做好居民活动用房的配置,或者以货币的形式统筹建设和维护资金,弥补社区居民活动用房布点不均、功能不齐、维护不力的缺陷,提高社区用房的覆盖率和使用率。
:张连国单位:建湖县政协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好的效果。2.设置社区专用编制,充实人员队伍。为进一步加强社
区管理、发展基层民主、完善社区服务、提高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结合区委办、政府办印发的《张店区城市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和张店区实际,将杏园街道福兴社区和福升社区、科苑街道迎春苑社区和科技苑社区等15个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试点社区作为此次“社区专用事业编制”试点社区,在全区编制总量控制内,优化编制资源配置,为15个试点社区各配备1名为民服务“社区专用事业编制”。社区专用事业编制性质为全额事业编制,按辖属关系挂靠在镇(街道),专门用于任用、调用、招聘社区工作人员,充实基层为民服务力量。使用此项编制的人员接受镇(街道)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的领导和管理,也可担任社区领导职务,其它任何情况不得挤占挪用。
3.建立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保障机制。2013年为15个社区试点落实了300万元专项经费,由市、区两级财政按照1:1比例负担,用于社区党建服务品牌创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社区服务团队打造、便民服务活动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开展、群众急需解决的各类事项,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为群众办实事上,弥补了社区经费不足。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社区积极利用专项经费完善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水平。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到社区服务中心的群众明显多了,社区开展工作也比以前顺畅了。从2014年开始,这项工作已全面铺开,有力缓解了社区经费紧张状况。
4.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延伸工作触角,提升服务水平,努力营造高效、和谐的社区服务环境。一是划网格、组团、建信息。根据辖区老干部分布、居住户数、服务资源等信息,进一步优化社区管理服务架构,合理划分为四级网格(街道作为一级网格,下设二级片区网格、三级社区网格、四级基础网格)。以四级基础网格为单元,建立为老服务组团式服务团组,细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责任。在每个基础网格上配齐配强为老服务团组人员队伍,凝聚强大工作合力,形成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社区老干部管理服务的良好局面。以户为最小单元,以一栋楼为基础单元绘制情况图,详细记录老干部的基本情况、特殊状况,明确老干部家庭信息,装订成册。二是定岗位、明职责、优服务,打造全方位服务工作新格局。按照“职责明确、多级联动、运转高效”的原则,建立“街道网格长—片区长—社区网格长—楼长—单元长”上下“五级联动”管理服务机制。以街道网格长为统领,以社区网格长为骨干,协调推进辖区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以基础网格长为主导,全面开展老干部组团式服务工作;以楼长为基础,以单元长为先导,进一步充实老干部管理服务力量,确保管理服务细致到位。三是成立为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老服务志愿者队伍。由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牵头,同时吸收政治素质高、身体健康、热心公益的老干部,依托物业服务企业成立多个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家政服务、健康保健、心理咨询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帮助老干部解决生活难题。
二、张店区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政府部门、街道与社区的关系没有理顺1.个别政府部门把社区居委会当作延伸机构,将专业工作交给社区。如基层意见较大的要求居委会开证明问题,据初步统计,大约有工商等10家单位、不扰民证明等20项事项,均要求居民到居委会开具证明,方可办理业务。除缺乏法律依据外,社区居委会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无法掌握真实情况。“政府有多大,社区就有多大”是基层对社区行政化的生动反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张店区每个社区共承担18类、46大项、208小项工作任务,几乎涵盖所有党政群部门,街道与社区的关系变成了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制约了社区自治作用的发挥。2.许多政府职能部门将业务下沉,推行属地化管理,却没有将相应的人、财、物下放。实际工作中,街道办事处也常常把自身任务下派给社区居委会,更是削弱了社区自治功能。社区由协助配合变为工作主体。社区大多数时间和精力均用于应付各类检查,挤占了有效服务群众的时间。在面向社区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书记(主任)的问卷调查中,当问到工作中的压力,有69.86%的选择“需要应付的部门各种检查多”,16.44%的选择“社区日常事务繁重”,仅有13.70%的选择“开展服务群众活动”。
(二)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紧缺1.工作力量不足。一是人手少。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的意见》要求,社区居民委员会一般应配置5-9名工作人员。据统计,张店区79个城市社区共366名社区工,平均每个社区4-5人,平均每人管理近1400人。二是文化程度不高。以社区书记(主任)队伍为例,在所调查的79人中,拥有原始本科学历占5.48%,大专占28.77%,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65.75(%如图2所示)。其中,学过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与社区管理相关专业的仅有6人,占7.59%。三是队伍分散。目前,张店区计生、民政、残联等部门都有各自的社区管理员(网格员)队伍,每月发放20-350元不等的补贴补助。由于分头管理、待遇偏低,人员未能有效整合,流动性较大。2.工作经费少,人员待遇低。一是从办公经费看,张店区的社区工作经费主要来源于市、区拨付(比例5:5),平均每年3万元,其中5个社区只有1.5万元,仅能维持居委会的基本运转。通过前期调研,了解到张店区很多社区书记(主任)在联系服务群众、推进社区工作上有很多思路,但往往受经费制约,无力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二是从人员待遇看,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张店区社区工现行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2466元,扣除保险后只有1770元,只略高于张店区160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这直接导致难以为社区招到合适人才,经常出现培训后辞职的情况。
3.社区服务用房面积不足。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的意见》(鲁办发〔2012〕22号)文件规定,新建小区和旧城区居民委员会的办公服务用房由区县人民政府负责,所需资金由区、镇(街道)按一定比例分担,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面积应不低于300平米。但受到财力、地域等因素制约,目前张店区79个城市社区中只有41个社区面积达标,仍有近半数不达标,其中老城区29个、新城区9个。此外,大多数开发商并未按规定为社区居委会提供足够面积的办公服务用房,甚至个别开发商提供楼顶、车库等位置。社区的办公服务用房空间狭小,导致很多便民服务、文体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三、对策和建议针对社区建设中的问题,要摆脱“行政化”倾向,清晰定位社区职能。机构编制部门应当明确,作为政府派驻机构的街道党委(社区党工委),其职能的转变应成为关键。(一)理顺关系,促进社区建设和谐发展1.理顺政府部门、街道与社区的关系。应明确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公共政策及服务标准,提供社区服务资金和设施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资助并实施监督,而不是包办社区事务。作为政府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除承担社会民生、城市管理等功能外,目前仍要继续突出经济发展职能。部门下派任务时,要明确以部门牵头、街道配合的定位,界定清楚各方的责、权、利,规范任务下派程序,通过建立完善合作联动机制,形成推进社会管理的合力。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与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内物业管理等社区机构的关系,明确政府部门、街道与社区居委会之间是指导与协助、监督与服务的关系,确立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原则,开展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新型的社区运行机制,使政府部门、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各自的责、权、利更加明晰,社区居委会的负担得到减轻。
2.明确街道、社区居委会职责,强化社区公共服务职能。要理清行政事务、政府委托事务和社区自治事务的界限。实行“权随事走,费随事转”,带动相关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一是强化社区居委会的主体地位。为丰富自治功能、避免行政化,建议借鉴北京、济南、青岛等地做法,对上逐步把事务性工作交给街道办事处承担,对下把民生服务事项交给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办理,居委会负责社区的党务工作和民生服务的组织、协调、督导、反馈等。二是探索“居社分离”模式。加快“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将行政性事务工作交给镇(街道)承担,具体工作由“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完成。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社区为民服务中心”作为镇(街道)的派出机构,直接隶属于镇(街道)领导,对各级各类组织机构进入社区的项目和活动实行准入制度,对各种行政事务进行综合管理和执行。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为民服务中心”两个机构合署办公,共同做好城市基层社会的管理、服务工作。同时,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编制工作为契机,编制并出台镇(街道)、“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和社区居委会权力与责任清单,切实理顺各方权责边界。
(二)改革管理体制,强化社区服务功能随着和谐社区建设的开展,机构编制部门要在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上下功夫。要明确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必须打破社区“政府化,小机关”模式,逐步由政府包揽一切,过渡到由选举产生的社区代表会议及社区委员会来管理社区,依靠社区的力量和资源来发展社区事业。同时,不断强化基层民主自治,完善与提高服务功能,摆脱不相关事务,实实在在为社区提供服务。大力培育民间中介机构,由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民主进程,实行社区直选。积极培育社区意识,增强居民和驻区单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强化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自治意识,完善居务公开、民主评议和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三)加大人力财力等资源投入力度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1.创新编制管理,探索人员构成多元化。一是探索整合社区管理队伍资源。研究制定整合民政、计生等社区管理员队伍的具体办法,统一实行网格化管理和绩效考核,赋予镇(街道)调配使用权,解决社区管理队伍多头设置、力量分散问题。二是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作用。借鉴青岛八大关街道“帮到家”、济南历山名郡社区“社区帮帮团”做法,加强与山东理工大学的沟通联系,在新、老城区各选几个试点,策划打造一批符合社区居民需求的活动载体,吸引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
2.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和服务。推动政府简政放权,防止‘大包大揽’,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使购岗走向市场化。根据社区人员编制少,管理服务力不从心的情况,可以采取由服务承接主体承接公益性岗位招聘、管理工作,机构编制部门审核的方式推动公益性岗位购买走向市场化,弥补镇办、街道工作力量的不足。购买服务由服务承接主体支付每人每月相应的服务费,确保对就业人员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率,杜绝套取、骗取补贴的现象。由服务承接主体进行日常监管,及时发现人岗分离等与政策不符的人员,避免错发补贴资金。对公益性岗位的工作人员实行实名制动态化管理,甄别不合规对象,对于新招聘的人员组织岗位培训,确保能快速准确地承担起岗位职责。
3.在简易物业管理工作中,进一步考虑如何维持小区物业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的长久运营。以科苑街道办事处的潘苑社区为例,辖区内共有3117户,按每户每年130元的物业补贴标准,该社区每年可拿到约40万元,但即便如此,物业的手头也并不宽裕。除了居委会成员,潘苑物业服务中心还有约20人的社会用工。受资金情况制约,目前每人每月平均工资在600元左右,人员流动率大,不利于工作的稳定持续开展。若按照淄博市最低工资标准1380元来执行,仅工资支出每年就要33万多元。再加上平时的维护费用,更是捉襟见肘,仅靠财政支持,不是长久之计。政府买单只是暂时的办法,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的市场化是必行之路。
4.多方筹措协调解决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办公用房不足等问题。一是发挥镇(街道)主导作用。由各镇(街道)按照辖区内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办公用房实际情况,采取资源整合、租赁、新建等方式,利用两年时间对办公用房不达标的社区进行综合整治。二是建立城乡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建设经费保障机制。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逐步将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拿出100-200万元对5-10个社区为民服务中心用房进行援建、改造、提升。三是争取上级支持。由区组织、民政、财政、住建、体育等部门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器材,不断充实完善社区办公用房、场所。
5.改革用人制度,建立社区工激励机制。要在用人机制上
精品文档,点击可编辑
有所突破创新。一是通过岗位培训、资格认定,加快社区工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步伐。二是建立社区工补贴自然增长机制,切实提高社区工待遇。每年调整一次,使社区工补贴达到全区最低工资标准或区上年度在岗职工人均工资,统筹解决社区干部医疗、养老、失业的社会保障,完善退养补贴,确保人才招得来、留得住,保持社区工作的连续性。三是建立社区工纳入编制内管理激励机制,建立部门协调配合机制,规范编外人员转为在编人员考试、考核程序,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择优选拔服务期满的社区工,并在社区专用编制总量允许的范围内将其纳入编制内管理,使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滕春生单位:中共淄博市张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篇八: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现代城市社区建设概论任务内容: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社区最早形成的形式是(B)。
A.城镇B.农村C.居民小区D.山区
2.以下哪个不是构成社区的要素(C)。
A.地域要素B.人口要素C.经济要素D.组织结构要素
3.社区人群的形式是多样的,其中(A)是最基本的社区群体。
A.家庭、邻里B.家庭、小区C.邻里、小区D.亲属、邻里
4.城市作为一种比村庄社区规模大、社会结构复杂的社区,有着村庄社区所没有的两大功能
是(A)。
A.聚焦和综合B.稳定和综合C.聚集和稳定D.凝聚和稳定
5.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阶段的探索阶段的主要标志是1996年3月在(D)召开了
城区工作会议。
A.北京B.广州C.南京D.上海
6.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代表由本社区成员和社区内单位推选产生,每届任期(C)年。
A.1年B.2年C.3年D.5年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社区自治包含的要素?(C)。
A.人事选免B.财务管理C.社区文化D.协助政府工作
8.社区环境的构成要素不包括(A)。
A.教育要素B.空间要素C.管理要素D.生态要素
9.社区文化最先由哪位美国学者提出的(A)。
A.梅森
B.乔治
C.马斯诺
D.滕尼斯
10.下面哪项不是社区文化功能的是(D)。
A.融合与规范功能
B.娱乐与教育功能
C.传承与发展功能
D.娱乐与提高功能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70分)
1.狭义的社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___________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社区的绿化环境、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按社区环境对社区管理作用的层次划分,可将社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3.城市社区环境的构成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三种主要模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社区服务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社区不仅包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而且包括由这些人所组成的_______和_______。
7._________是社区概念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它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决定社区变迁
的重要条件。
8.汉语“社区”一词的译名最初是由__________先生用来翻译英文community一词的。
9._________________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社区”一词。
10.在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中,社区工作者队伍由
、
、
和
这几个部分组成。
11.通过“四个民主”,实现党领导下的社区依法自治,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最终达到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型社区。12.沈阳市社区自治模式主要是以____________为核心,联合社区内各种主体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实行民主自治管理的一种模式。13.《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0.社区治安是指社区政府和自治组织依靠社区群众,协同公安、司法机关,对涉及社区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依法进行治理的公务活动。11.社区教育管理对社区教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进行合理组合,使之有效运转,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协调活动过程,也是对社区内的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实现社区教育的最终目标的一种组织力量。12.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动承担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福利事业的社区中介机构,其在社区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社区服务和福利的提供者,同时也是社区经济的助燃物和催化剂。13.社区居民自治是指以社区居民为核心,联合社区内各种主体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实行真正的民主自治管理的一种模式。
四、简答题1、试述城市社区组织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城市社区组织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基层行政社区与自然社区相耦合原则;有利于加强社区管理,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原则;有利于整合社区资源,提高社区管理效能的原则;纵向和横向管理整体协调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2、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队伍完善社区文化共建机制和相关制度法规3、社区治安管理主要要求做好哪几方面工作?社区健全社区治安管理组织机构,协调多方力量,加强领导,发展壮大社区治安管理队伍。协助公安、政法机关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失足青少年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帮助教育,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化解群众内部矛盾。此外,深化法制教育,增强居民的法律意思,教育居民群众自觉地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既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应该抓紧抓好。4、国外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对我国社区建设有何借鉴意义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既是进行社会整合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转型的复杂性和小康社会来临的必然趋势。国外先进的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对国内社区建设的借鉴意义体现为以下四点:首先,社区管理逐步向社区自治转化的过程中要明确政府职能,即规划、协调、指导并提供经费支持。其次,健全城市社区管理法规。再次,积极培育城市社区中介组织和非营利组织。
最后,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5、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历程?(1)萌芽阶段(1986-1991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1987年社区服务的异军突起和迅猛发展。(2)起步阶段(1991-1995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1991年民政部提出社区建设概念,拉开了探索、实验和研究社区建设的序幕,社区建设正式启动。(3)探索阶段(1995-2000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1996年3月上海召开了“上海市城区工作会议”,并下发《关于加强街道、居委会建设和社区管理的政策意见》,开始着手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并引起全国的仿效。社区建设的实验、探索工作开始在全国逐步展开。(4)推广阶段(2000-2005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2000年民政部颁布了《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全国范围内开始全面实施社区建设与社区体制改革,社区建设由实验走向示范。(5)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2005年8月26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了全国社区建设工作会议,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在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题为“建设和谐社区,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的重要讲话。
6、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7、简述当前我国社区自治四种模式的主要特征
沈阳模式:沈阳市社区自治模式主要是以社区居民为核心,联合社区内各种主体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实行民主自治管理的一种模式。上海浦东新区模式:上海市浦东新区的社区自治模式将社区定位于街道,形成“街道社区”,注重政府在社区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强调依靠行政力量,通过街居联动发展社区的各项事业。深圳盐田模式:盐田模式在于通过“一会两站”的基本架构,破解社区工作行政化的困境,促成居委会独立化和自主化,还原法律规定的社区自治。江汉模式:江汉模式主要是在社区建设中,转变政府职能,突出社区自治功能,建立新型的政府行政资源与社区资源整合、行政调控机制与社会自治机制结合、政府管理功能与社区自治功能互补的城市基础社会管理体制。江汉区也将社区定位为“小于街道、大于居委会”,并成立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协商议事会,这三个组织构成社区自治组织体系。
8、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区党建的工作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此外,深化法制教育,增强居民的法律意思,教育居民群众自觉地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既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应该抓紧抓好。2、国外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对我国社区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答:
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既是进行社会整合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转型的复杂性和小康社会来临的必然趋势。国外先进的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对国内社区建设的借鉴意义体现为以下四点:首先,社区管理逐步向社区自治转化的过程中要明确政府职能,即规划、协调、指导并提供经费支持。其次,健全城市社区管理法规。再次,积极培育城市社区中介组织和非营利组织。最后,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3、如何提升我国城市社区治安服务水平?答:正确处理政府与社区治安服务关系建立健全城市社区治安服务体系疏通参与渠道,大力提高社区居民对治安服务的参与度从实际出发,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任务内容:
题目:假如你是一名社区社会工作者,你所在的社区有很多大龄单身
青年,他们有婚恋方面的需求,但因为种种原因却没有解决个人问题。
针对这些大龄单身青年的需求,请拟定一份社区服务方案。(字数:
约700—800字)
作答结果:工作目标、任务目标:通过地区发展,帮助该社区待业青年顺利就业,建立一套转变待业青年就业观念、培训他们的技能和促进他们顺利上岗就业的体系。(二)实施策略1.了解现状和需求通过海报宣传、报名,调查问卷、个人申请以及个案访谈等方式统计待业青年人数,充分了解他们的就业观念、职业技能水平以及就业需求等信息,建立待业青年信息数据库。以社区居委会、社工、待业青年代表以及社区志愿者等人组成“待青就业”居民小组,召开小组会议,分析社区青年待业的原因,讨论解决的措施,形成大概的策略框架。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针对“待青就业”居民小组会议的结论,联合居委会社区精英的力量,发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开展“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就业形式”等内容的讲座或者座谈会,另外采取个案访谈和家庭动员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待业青年转变就业观念,刺激他们的就业欲望,进而树立正
确的就业观念。3.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上网搜索、社区相关机构劳务需要以及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就业建议等信息,收集劳动力市场需求。“待青就业”居民小组走访社区精英和相关机构,调动社区资源,利用社区拥有的专业人员和设备,开展各类相应的职业培训。培训完后,有相关证书的就要拿到,没有的就鼓励参加考试获得。如果两项都没有,可以请求权威单位或者培训单位或者居委会开技能证明。还可以向社区内外招收志愿者,协助培训。此外还可以向政府等相关部门请求支持。4.拓宽就业渠道设置就业信息公布栏,把上网搜索、社区相关需要劳务的机构以及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就业信息公布出来,居委会写推荐信,积极鼓励待业青年前去面试应聘;委托社区精英人群支持和帮助待业青年就业,动员居民介绍岗位;在社会事业相关部门登记失业;对符合低保或者失业的青年要积极申请;寻找厂家建立长期人力供给关系。5.监督改进执行进度“待青就业”居民小组组织人员开展单位走访、调查问卷、个案访谈等和其它方式及时收集已就业青年的满意度和单位意见,对不合适或者不符合工作的人员要及时调配和“回笼”培训。对一些仍未就业的青年也要继续开展个案工作。另外检查促进待业青年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的建立,必要购买失业保险等。(三)效果评估通过单位走访、调查问卷、个案访谈等和其它方式收集已就业青年的满意度、就业率和就业单位的评价,撰写评估报告。用文字形式将“促进待业青年就业”方法理论化和形式化,长期应用。
篇九: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浅谈现代社区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现代社区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2007-12-1216:35:21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浅谈现代社区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浅谈现代社区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2)浅谈现代社区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现代社区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和观察了解社会变化的窗口,随着改革的深入、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功能和地位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其相关联系的城市社区管理有了新的发展态势,社区管理也遇到许多新的问题。研究城市社区管理的发展态势和解决原有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对城市化后的城市管理、秩序维护以及加快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与稳固基层政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1~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就目前的情况看,原有的社区,其管理环境与过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区管理出现新的发展态势,突出表现为社区管理面临新的情况和新的发展内容。一、制约当前社区发展的因素由于现代社区重要性的加强,社区管理内容也相应增加,面对繁重的社区管理任务,原有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已不能很好的适应新形势发展,存在各种制约城市社区行政管理水平提高的因素,我觉得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1、旧体制意识的存在,阻碍社区管理优势的发挥和管理效率的提高。过去,社区只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完成辖区的安全卫生等简单管理就行了,然而现在的社区工作千头万绪,除管好自己的经济外,可以说,政府有多少牌子,社区工作就有多少副担子。2、社区居委会干部存在文化偏低的现象。对于这方面虽然在近年社区大调整中已经大力改革,社区干部的文化素质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2~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由于种种原因,现有的社区干部中依旧存在文化偏低的现象。3、社区社会服务水平不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居民对养老、托幼、保健、娱乐、家政、青少年教育等方面的需求急剧增长,迫切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细致的服务。然而,各个社区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还不能满足广大居民的需要。4、对各类党员的有效管理不够完善。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存在集中学习教育难、监督管理难等现象;一些党员长期在外,远离组织群体,党组织无法对其思想动态进行及时掌握与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因此,加强对社区流动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十分紧迫。5、在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滞后。一是一些私营企业主对建立党组织或发展党员工作心存顾虑,怕影响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二是一些改制企业的领导过于注重企业的实际效益,忽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3~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视党组织建设与发展。三是一些基层党组织或局限在本辖区与居委中发展党员,选择面窄、代表性不强、广泛性不够;即使在改制企业、新经济组织中发现了一批有政治经济头脑、有管理才能、踏实肯干的员工,但又担心他们的流动性大、联系考核难、集中学习教育难等因素而放弃了发展。二、对改进现代城市社区管理工作的几点对策思考
通过对以上社区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大致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其功能和地位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其相联系的社区管理包括社会服务、社区组织建设、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社区管理机制建设等有了新的内容,这就需要广大社区管理者紧紧围绕当前社区管理的发展态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大胆改革,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新形势下作出新的探索。在此,我认为现代社区管理应注重以下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4~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几点。(一)进一步明确社区管理重心,理顺条块关系,不断提高社区的管理效能1、强化社区工作职能。目前,许多城市任务层层落实到社区,为此,政府应着眼于强化社区的职能作用。要明确社区有关职能,按照社会行政管理的职能,使其接受街道和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双重领导。街道对辖区内的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街道经济组织行使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的行政管理职能,对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负起全面责任,有效提高街道社区管理的效能。2、理顺“条块”关系,形成以街道综合管理为主的结构体系。针对仍存在的传统体制各个政府部门分别属于不同的“条条”和“块块”,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新体制。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强化街道办事处工作职能的基础上,突出街道办事处在街辖区行使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的管理权力,确保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篇十: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重自身建设发扬优良传统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认真学习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认真学习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典型案例吸取深刻教训真正做到不该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带头廉洁奉公不做有损党员和本单位形象的事同时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正确认识自己从灵魂深处自重自省自警自制自励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好品行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对城市社区建设问题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市场机制功能的逐步增强,扩充了社会自身拥有的能量,加速了社会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量的释放。社会能量除通过各个行业的社会中介组织释放外,另一重要途径是与地域密切相关的城市社区。城市社区是由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居民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是城市社会的组成部分。它与行业性的社会中介组织不同,社会中介组织反映社会的某一个侧面,城市社区则是较为完整意义上的社会实体,社区地域虽有限,但社区公共事务范围则较广。城市社区发展如何,对整个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全方位地加强社区建设强化社区功能,是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整合城市社会、促进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要切实加强社区建设,应及时有效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必须大力培育和强化社区意识社区意识是构成社区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定地域内的居民毫无社区意识,就构不成真正的社会共同体。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形成一定的理论和思想,而且能以正确的理论和思想指导实践,把思想的东西变成现实,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意识还能通过意志、信念和情感等形式,指导人们的行动,使整个社会、集团等能够统一行动,依靠社会力量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意识的作用要求我们,在推进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把社区意识的形成作为重要标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城市社区意识一直较为薄弱,城市社区因此而未真正形成。长期以来,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城市社区无法形成整合社会的功能,人们所在的各类“单位”组织,取代了社区,“单位意识”远浓于“社区意识”。单位组织基本上是国家对社会进行直接管理的组织手段和纽带。单位组织不仅代表其成员的利益,且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赋予他们社会行为之权利、身份和地位,以致人们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都习惯找单位组织解决(不过,客观上也只有组织能够且愿意帮助解决),单位组织拥有全方位的社会整合功能,“单位体制”成了实实在在的社会整合机制。单位功能的强大,自然没有城市社区发挥其作用的空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单位体制的功能大大弱化,社会功能得到大幅度增强,“单位人”逐渐向“社会人”过渡,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某个“单位”的管理体制被打破。——诚然,城市社区建设面临的环境愈来愈有利,但因受传统“单位体制”惯性的影响,单位体制整合社会能力仍很强,找“单位”办事的习惯尚存,甚至一些政府机关在办理纯属个人事务时,也得需所在“单位”出具意见,盖上印章。如果单位体制整合社会的能力不弱化,城市社区建设就无法迈出大步。除受单位组织功能多元化影响外,社区建设还受到传统政治与行政文化的影响。传统政治与行政文化的一大弊端是“官本位”观念强,人们考虑问题,自觉或不自觉地事事都往官员级别高低上靠,“官大一级压死人”,级高才使人服,如果级别低,则人贱言微,无法成事。处于最基层的社区组织,在人们眼中似乎不值得一提,更不愿与其打交道,即使社区组织全力为社区服务,人们仍忘不了“级别”这一衡量尺度,对社区组织的意见不愿听取,社区的活动不愿参与,致使社区建设无法开展。同时,社区组织自身也因级别低而“自惭形秽”,居民有事找,社区组织自觉不自觉地往“单位”推,往政府推,导致社区组织无法形成整合社会的威信,居民也因此培育不了社区意识。
二、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应合理界定社区组织的基本权限城市社区建设不是居民自发地进行,需由一定的社区组织来推行各项工作、组织相应的活动,否则,社区建设就会处于无序状态。我国城市社区的主要组织是居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组织,是法定的城市社区组织。但有了社区组织,并不能表明社区建设就能有效开展起来,必须使社区组织具备相应的条件方可。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虽有合法定位,但却因缺乏社区组织运行所具备的条件,尤其是缺少必要的自我管理权限,导致居委会在现实中无法发挥其整合社会的功能。居委会权限之不足,主因在于法律法规不完善。其一表现在居民委员会法定责任之中社会自我管理职权不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居委会任务之中,仅两条带有社会自我管理的性质,即“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其他的则为“协助”政府之责,诸如“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的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居委会“协助”政府事项之多,任务之重,使得居委会在日常工作中主要精力用于完成政府的任务,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则退居其次。其二是居民委员会社会自我管理的事项,既缺乏必要的界定标准,更缺少应有的社会整合手段。“居住地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范围较广,它不仅包括居住地内部的一些公共问题,而且涵盖了政府应提供的公共物品,因此,如若不加界定,则难以操作,政府既能因界定不清而包揽全部事务,也会因此而推卸一切责任。另一方面,其内容不仅涉及到必须的社区服务,社区良好环境的形成,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等等。这些任务和工作的展开,既需相当的财力,也要一定的人力,还得具备相关的条件,而这些,居委会都很欠缺。更何况,居委会所在的居住地区并不仅仅是住宅区,还驻有大量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将社区的各类社会组织和居民动员起来,并将这些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与设施转为准社区公共资源加以利用,社区组织必须拥有制度性的协调整合手段,而居委会却缺少基本的“协调”职权,无法承担起应有的重任。其三表现在社区现有功能不健全上。现有的城市社区功能突出地体现在社区服务,即为老年人、残疾人、少儿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为居民提供家务劳动、居民生活(如便民食杂店等)、文体等便民利民服务,而且,服务对象重在有困难的人群,服务内容单一分散,功能很不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幅度的加大,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诸项制度改革的深人,要求社区必须拓展其作用空间,增强功能,在服务和管理、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治安等方面全方位地发挥社区的作用,其服务对象需扩展到全体社区居民,服务结构需多层次、多方位,服务形式需多元化。同时,在基层民主建设方面,社区组织也应发挥积极推动作用,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在社会结构开始转型时期,推动社区建设,必须赋予城市社区组织基本的社会自我管理权限,目前,当务之急应从现代社会发展特点出发,修改完善居委会组织法,将居委会应有的管理、服务、组织、协调等权限予以具体详细地明确规定,并通过法律、法规明确居委会与驻居各类单位在社区建设各方面的关系,全面增
强社区功能,真正发挥好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保证社区居民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写)扬子回答采纳率:62.7%2008-09-1922:38三、推动杜区建设,必须合理构建社区建设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社区建设离不开新型的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运作机制,如果体制不顺、机制缺乏活力,社区建设则无法依据时势发展的要求向前推进,无法满足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我国城市社区因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存在许多缺陷。一是政府与社区的关系不顺。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不高,市场机制调节经济社会活动空间还不够宽广、到位,尤其是在基层,政府职能范围较广,基层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社区公共事务都被纳入到政府管理范围,城市居民委员会行政化现象较严重,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程度不高,一切依赖政府的所作所为。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城市社区组织自身的发展。二是社区组织与驻区的物业管理公司关系不清。随着住房制度改革,房地产业的发展,物业管理行业勃勃兴起。物业管理企业承担了所管辖的住宅区或工业区的环境卫生、绿化、治安,乃至群众文娱活动等方面的工作,传统意义上的居委会工作大部分让物业管理企业代替了。面临着新的形势,居委会似乎有被取代之势(现在有些城市已直接让少数居委会与物业管理公司一起办公),企业行为冲击了群众自治组织的活动,以致日常工作中,二者不可避免地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这既影响了社区建设,又影响了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行为。三是城市社区组织(居委会)自身存在较大问题。居委会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二:其一规模设置不合理,居委会“一般在一百户至七百户的范围内设立”,这种设置标准与现代高楼林立的城市建设极不相符,依此设置,自然是规模偏小,社区建设“规模效益”难以形成,不利于优化配置社区资源、组织社区活动等等。其二为组织体系不健全。依据居委会组织法的规定,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组织,但严格来讲,它本身并不是社区自治组织,它只是由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产生的社区管理的机关。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是由社区居民选举产生的代表机构,代表居民行使社区自治权利。然而,在但实际当中,社区组织体系并不健全,社区自治权利似乎没有健全的组织表达,居委会(政府下达了适量的人员编制)几乎取代了社区自治组织,致使居民很多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四是社区建设缺乏具有活力的运作机制。社区是一个社会实体,社区建设需突出广泛的社会性,需社会广泛参与。然而,社区建设却长期未能形成这种参与机制,往往由政府唱独角戏,而政府因财力有限,在社区建设方面往往顾此失彼,力不从心。社区建设重在社区服务,属于第三产业,它是第三产业的特殊领域。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社区建设的具体活动可推向市场,以便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社区建设所需资金,改善社区服务质量等等。然而,目前的城市社区建设因社会化程度不高,相应的产业化发展程度也很低,现有社区建设基本上仍处在传统的模式下缓慢进行着。要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变革,推进社区建设,必须革除现有社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存在的弊端,以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为动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企关系、政社关系、企社关系,增强社会的活力,建立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首先需理顺市辖区、街道办事处同社区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管理和办理好社区的公共事务与公益事业,社区组织可“协助”政府完成某些事项,但必须限定范围,处理好“协助”关系。对政府需协助的事项,可运用契约的形式予以规定。政府不能直接管理、干预社区的事务,二者是指导与被指导关系,社区组织应充分行使其自主权。其次要理顺新形势下社区组织同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关系。物业管理企业同社区组织之间在相互支持、帮助的同时,前者必须接受后者的指导与监督,为后者提供必要的服务,不能以物业管理取代社区管理。再次要对现有城市居民委员会进行改革完善。一是调整居委会的规模,适当扩大其区域,强化居民社区认同感,优化资源配置,如1999年,沈阳市在沈河、和平两个实验区试点的基础上,将原来的2700多个居民委员会调整为1277个新型社区,这一做法,较好地推进了城市社区建设。二要对社区组织进行健全完善,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的作用。社区组织有权力机构、议事机构(咨询、协调)、管理机构。权力机构为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议事机构可设社区议事协调委员会(其成员应由居委会、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多方代表组成);管理机构为社区居民委员会(也可改为社区管理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下还可根据社区建设内容设立市政管理委员会、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等专业性的组织。健全的组织,能确保社区建设满足居民需要,协调区内各类单位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目前,全国有26个城市社区建设实验区正在这方面进行探索,收效较好。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健全社区组织,并不是在居委会之上设立社区管理委员会,而是对居委会自身的组织改革,并逐步通过居委会改革推进和深化街道办事处的改革,改变现有街道办事处的管理机制,切切实实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提高整个社会文明程度。最后必须建立良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社区建设运作机制。建立富有活力的机制重点是从社区建设的特点出发,结合我国社区建设的实际,制定推进社区建设的法规和政策,促使各类组织能自觉、自动地参与社区建设,支持社区建设,这方面可借鉴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如通过立法鼓励民间机构积极参与低收入阶层社区建设及社会救济活动,政府对中标参与社区建设的企业给予资助及税收优惠;规定开发商对社区要依法配套、完善各类生活设施等等,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除此之外,还应通过政策引导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各项活动,引导驻区各类单位自觉地为社区提供有关资源,以充分调动社区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满足社区各方面的共同需求与共同利益,互利互惠,成果共享,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共同体,推动整个城市现代化建设。
推荐访问: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社区建设 我国 分析
下一篇:党支部纪律监督的措施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