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过紧日子7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过紧日子7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过紧日子 回望2021年:开启共同富裕元年 2021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国经济可能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转折点。种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过紧日子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过紧日子
回望2021年:开启共同富裕元年2021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国经济可能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转折点。种种迹象显示,经济治理框架正在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方向转变。通过十大关键词,可以反映全年经济发展脉络。
1、共同富裕
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会议提出,我国已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发展进入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要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
2、稳中求进
12月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研究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方向和思路,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路线,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要适当靠前,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3、双循环与一带一路
12月1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2021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要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开局之年。会议要求加大对制造业支持政策举措,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促进实体经济稳定发展。发改、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出台振作工业经济运行16条举措,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市场需求潜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受疫情影响,全球生产和供应未能全面恢复,为我国出口行业带来机会,全年出口延续强劲势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最大的动力。在全球供给瓶颈问题没有得到明显解决之前,中国出口有望保持韧性,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可能进一步提高。
4、积极财政政策
12月27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召开,明确2022年财政工作总体思路,落实好积极财政政策,提升政策整体效能。强调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提高支出精准度;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节俭办一切事业;严肃财经纪律,整饬财经秩序。目前,财政部已联合有关部委提前下达工代赈中央资金40.5亿元、专项债额度1.46万亿元。
5、货币政策以我为主
11月,人民银行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货币政策稳字当头,以我为主,增强自主性,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1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工作会议,确定2022年货币政策八大取向: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加大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治理机制、完善风险监测评估、推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深化国际金融合作、深化金融改革、优化外汇管理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管理水平。
6、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时间过半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议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要用3年时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2021年12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央企负责人会议,总结国企改革成果。1-11,央企利润总额2.3万亿元、净利润1.75万亿元,央企效益增长创历史最好水平,国企改革三年行动70%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7、碳达峰、碳中和
我国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在2021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通过碳排放权的交易促进企业不断减排。11月,央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符合条件的
碳减排贷款,央行还将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8、新经济崛起
1-11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2.2%,快于固定资产投资17.0个百分点。2020年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升至为15.1%,未来有很大发展空间。11月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27.9%和112%。利用外资快速增长,质量不断提升,1-10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9431.5亿元,同比增长17.8%。以新能源、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快速崛起,中国正经历经济结构巨变,发展正在孕育着阵痛和重生。
9、三胎政策
2021年,“三孩时代”正式来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7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取消社会抚养费等与三孩生育政策不适应的规定,采取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
供给,从而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政策。为鼓励生育,国家医保局明确,参保女职工生育三孩的费用被纳入生育保险待遇支付范围。
10、房地产调控
2021年初主要城市买房热度攀升。4月开始,各地落实中央提出的“房住不炒”的精神,升级调控措施,不仅强化限购、限售等调控手段,还出台了二手房政府指导价,并将其与按揭贷款相挂钩。9月中旬以来,监管层多次释放楼市维稳的信号,融资情况有所改善。年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篇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过紧日子
全区上下要深入学习领会书记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丰富内涵的认识提高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按照四个着力和三个协调的总要求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工作思路着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工作会议主持词「精选3篇」
经济工作会议主持词「精选3篇」欢迎来到CN人才公文网,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经济工作会议主持词【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参考。经济工作会议主持词【一】同志们:今天,区委、区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区经济工作会议,这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表彰**区XX年度经济工作先进单位、突出贡献单位(企业)和个人,签订XX年度经济工作目标责任书和节能降耗工作目标责任书;总结XX年全区经济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并就做好今年全区经济工作进行部署。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全区副区级以上领导,区直各党(工)委、机关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各经济职能部门科级以上干部,各街道分管领导及经济发展科科长,以及集体民营企业主要负责人。同时,驻区各有关单位和部分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也应邀参加了今天的会议。下面,会议进行第一项,请区政府副区长同志宣读区委、区政府《关于表彰XX年度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及突出贡献单位(企业)和个人的决定》,并作奖励说明。会议进行第二项,为获奖单位、个人颁奖。会议进行第三项,签订XX年度经济工作《目标责任书》。请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同志代表区委、区政府与重点经济责任单位的代表签订XX年度经济工作《目标责任书》。会议进行第四项,签订XX年度节能降耗工作《目标责任书》。请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同志代表区委、区政府与重点用能企业的代表签订XX年度节能降耗工作《目标责任书》。会议进行第五项,请区委书记同志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同志们,今天会议的主要议程已基本结束。今天的会议开得很好,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会上,我们对XX年度经济工作先进单位、突出贡献单位(企业)和个人进行了表彰,签订了XX年度经济工作目标责任书和节能降耗工作目标责任书。会议最后,**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XX年全区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客观的总结,认真分析了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对今年全区经济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并就落实全年经济工作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要,对指导做好今年全区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结合各自实际,层层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再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要更加注重科学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近年来,经过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全区经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区域经济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应当说,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坚持经济工作中心地位、“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全区上下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我区也已经步入了一个发展的重要关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们再造发展优势、提升综合实力的关键时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工作能力,全力构建和谐城区的关键时期。全区上下要深入学习领会**书记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丰富内涵的认识,提高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按照“四个着力”和“三个协调”的总要求,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工作思路,着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要切实抓好增收节支,进一步提高为群众办事的能力。近年来,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区财税经济实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
高。去年区级财政收入实现4.5亿元,增长22.3%,今年提出了实现区级财政收入5.18亿元,增长15%的目标。纵向自我比较,我们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横向与兄弟区市比,我们的差距仍然较大,特别在提高人均财力和办事能力方面我们还需要下大气力。发展财税经济,加强财源建设,努力增收节支,是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提高办事能力、推进和谐城区建设的基础和关键。要切实抓好税源的引进、培育和涵养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扶持奖励政策,努力营造宽松、有序的发展环境,促进优势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带动中小企业不断壮大,全面激发区域经济活力。要进一步抓好项目建设,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引进、培育和发展产出高、效益好、财税贡献大的项目,不断扩大我区税源基础,着力构建富有潜力、结构合理的财源体系。要进一步加大税收征管、协税护税工作力度,加强对隐蔽税源、流动税源的征管,强化对各类市场、零散业户及房屋租赁的动态监管,突出对建筑施工及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税源监控,进一步做好异地纳税清查纠正工作,切实抓好国家规定的各项政策性收费管理,确保做到应收尽收。要进一步做好节支工作,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倡导节约型机关建设,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科学调度财政资金,严格控制财政支出,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上,用在解决关系民生民计的重大问题上,用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上。
三是要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强经济发展环境建设是我们做好经济工作的首要前提。在地理位置、城区环境方面,我们与南部城区相比没有优势,要确立和体现**经济发展的优势,不仅要继续加大城区建设改造力度,进一步改善城区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同时还要在外部环境特别是软环境建设方面下功夫。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首先,要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当前,国家、省、市和区里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强节能降耗、推进自主创新等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要用足用好这些奖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充分调动起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增强区域经济
发展的吸引力,同时,我们还要结合实际,对出台的政策措施不断进行完善,更加适应形势和发展的要求。其次,要进一步优化法制环境。行政执法部门要切实增强法制观念,既要依法管理,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制度规定、程序要求办事,又要做到热情服务、有情操作。同时,还要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第三,要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要进一步强化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落实好区级领导企业联系点制度,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做到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少添乱,多设路标、少设路障,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搞好服务。要进一步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和行风评议工作,规范行政审批、服务承诺等工作,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对服务不到位、损害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予以坚决查处。往后,我们在评选“发展区域经济突出贡献单位”时,将侧重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综合考虑各驻区单位对全区经济工作的支持参与情况、承担的全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以及行政效能和行风评议结果等因素,进一步增强全区上下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不断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
四是要强化目标责任意识,进一步抓好经济工作目标责任的落实。近期闭幕的区十一次党代会对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全面的部署,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区人代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全区经济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今天会上**书记的.讲话,进一步明确了全区经济工作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今年,我们对经济工作考核办法进行了修改完善,结合当前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在目标设定、指标分配方面做了适当调整,增加了节能降耗方面的约束性指标,进一步强化了经济工作的导向作用。应该说,当前经济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十分明确,关键就是如何抓好落实。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对照区下达的工作目标,特别是今年下达的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区委、区政府确定的涉及民计民生方面的工作指标,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尽快进行分解细化,真正做到部门有目标,领导有责任,层层有压力,人人有任务。要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工作的督查考核力度,强化日常督查、定期督查,对督查结果要及时进行通报。特
别是对招商引资、大项目建设、政府实事等重点工作目标,要作为督查考核的重点,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督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确保重点工作目标任务抓出成效、落到实处。同志们,今年的工作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希望各部门、各单位对照各自承担的目标和任务,抓紧时间进行部署,尽快明确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实现今年经济工作一季度“开门红”,为圆满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志们,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聚精会神谋发展,坚定不移抓落实,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和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会议到此结束,散会。
篇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过紧日子
“过紧日子”离不开员工适应市场经济意识作者:曹恒平来源:《中国军转民》2020年第1期
曹恒平
“过紧日子”,是当前企业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要求的头等大事,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企业面对囯家财政偏紧现状而应持有的发展观念。
过去20多年国家经济高速増长、财政收入超常规增长的大环境,滋生出的企业员工的大手大脚,甚至奢侈享受的劣迹文化,虽说是普遍现象有些为过,但要真正找回“勤俭节约”等好的传统,显然任重道远。
作为囯企,尤其是央企,即便困难再大,也应带头执行中央“过紧日子”的严要求。所不同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过紧日子”,绝非要大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或用过去的老思维去渡难关,而是要在前经济形势不乐观的大环境下,既要在节流上精打细算、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更要在开源上,从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经济效益,不断增强竞争能力等方面强化、培养员工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
要强化、培养员工的危机、自律意识。提倡“过紧日子”,就是企业要营造一种危机意识与“勤俭节约”自律意识。目前不少企业之所以发展滞后,效益低下、竞争力缺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员工“忧患”“危机”意识缺失,且滋生出了铺张浪费、安于享乐的劣习文化。“过紧日子”就是树立“零缺陷”自律思想,将忧患、危机意识渗透到企业价值观、工艺流程及员工的行为规范中,让“忧患”“危机”意识转化为员工的“勤俭节约”自律意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要强化、培养员工的改革、创新意识。“过紧日子”离不开内部深层次开源,离不开企业不断地发现、不断地挖掘潜在的价值流。按照精益要求,价值流上每一点要形成价值,所有价值必须不间断地流动,才能创造新的、更大的价值,并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因此,企业要内部深层次开源,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培养员工的改革、创新意识,鼓励员工不斷深入思考,坚持经常性、日常性、持续性的改善与创新活动;鼓励员工尝试创新方法,刨根问底,主动进取,以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力与改革意识,实现企业管理由强制性向自觉、自主性管理转变。
要强化、员工的市场、效益意识。市场意识与效益意识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巨大助推器,也是企业解决员工“过紧日子”必须具有的文化氛围。因此,企业应通过鼓励员工从身边的小事改善做起,专注地做好本职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并在细节上力争精益求精、在结果上力争效益、效率最佳,而培养员工追求卓越的效益意识;通过强化市场经济诚信、品牌观念,确立“客户至上”理念,促进企业、职工按市场准则办事,服务服从于市场与客户需求,做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人”,而培养员工的市场意识。
(作者单位:江北公司党办)
篇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过紧日子
学习贯彻经济工作会精神体会发言近期,*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1年各项工作,结合实际为明年工作积蓄力量。
一、筑牢思想根基,持续锤炼内功。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学习研讨,*全体干部一致表示,要结合“一个重要判断”和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重压力”,深刻认识、贯彻落实“四个必须”,充分发挥监管局的就近就地优势,紧密结合监管职能,保障财政支持政策的落实落地。
同时,把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与统筹抓好当前各项任务相结合,持续深化财政业务学习,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和财政教育干部在线等平台,以领导带头学、干部主动学、集体共同学、专题研讨等形式,形成“线上+线下”有机互补、在“学中干,干中学”、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践行知行合一,坚持学用结合,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明年各项工作落地见效的生动实践。
二、聚力重点工作,提升监管质效。*在答好“惠民账单”的同时,注重提高监管质量和效果。一方面,将联系服务属地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与开展财政监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邀请五位全国人大代表作为检查组成员参与绩效评价及专项调研工作,有效发挥了代表委员专业特长和监督作用,增进了代表委员对财政工作的理解支持,增强了财政政策宣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另一方面,抓细抓实重点工作。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申报审核力度,对转移支付执行监控实行动态管理、系统分析,自行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绩效评价,针对冬季清洁取暖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关注函,开展对东北空心村、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种业提升等调查研究工作,最大程度发挥财政资金使用质效,保障了地方合理享受中央财政支持政策。
三、赓续红色血脉,解决群众难题。一年来,*紧密结合中央财政资金转移支付监管工作实际,深入研究与民生相关的财政支持保障政策,寓服务于监管中,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深入基层部门和社区群众,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聚焦民生,立足岗位职责,积极帮助共建社区群众解决各类家门口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盘活资金,推动解决老旧小区改造资金缺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密切关注,推动完善困难群众的住房保障;
疏通堵点,破解了22万中央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地方的难题,使涉及全省35万名中央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为吉林省在今后的若干年争取到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的政策部署,*将始终坚持“为民服务一直在路上”,助力属地打通相关惠民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篇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过紧日子
《经济生活》第八课财政与税收8.1国家财政
----教师版----
1.(2020浙江)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0年要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大力优化财政支出
结构。减税降费政策()
①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②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③必然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④是稳健货币政策的组成部分
1.B减税降费政策,属于财政政策,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①②符合题意,B入选。减税降费政策对企业的发展有利,不一定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③错误,A
不选。减税降费政策属于财政政策,不是货币政策,④错误,CD不选。
2.(2020江苏)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
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该举措是基于()
A.财政有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B.财政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C.财政赤字是提高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D.财政赤字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2.B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安排财政赤字拟按3.6%以上,以及发行抗疫特别国债,这与疫情以来我国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有关。因此,该举措是基于财政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B正确。材料中举措
主要是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并不涉及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A不符合题意。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基本形式,
增加财政赤字不是提高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C错误。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一般表现为财政促进某一
行业或者某一地区的发展,材料并未体现,D与题意无关。
3.(2018海南)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财力紧张情况下,持续加
大民生投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下列可直接改善民生的财政举措是()
①全面实施企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结构性减税政策
②设立国家专项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③严格控制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因公出国等经费开支
④整合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C设立国家专项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并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对于改
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②④符合题意。结构性减税政策是为了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生产发展,并非直接为
了改善民生,排除①。③与题意无关。
4.(2013广东)在开放性经济中,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
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4.C在开放型经济中,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建设支出增加,导致生产扩张,总需求增加;由此对原材料的进口增加;进而导致进口成本上升,生产成本增加,正确的排序为③-④-①-②,选C。5.(2021河南三门峡高三一模)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既要增加赤字规模、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又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为稳定经济增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保障。下列对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传导过程分析正确的是()①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困难群众收入→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共同富裕②政府过紧日子→增加财政收入来源→改善调控能力→经济平稳运行
③增加赤字规模→扩大财政支出→财政资金利用率提高→经济稳定增长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企业纾困→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发展活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B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困难群众收入,有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共同富裕,①正确。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有利于帮助企业纾困,减轻企业负担,从而激发企业发展活力,④正确。政府过紧日子不会增加财政收入来源,②错误。增加赤字规模,扩大财政支出不会必然带来财政资金利用率提高,③错误。6.(2021宁夏银川一中高三月考)2020年中央财政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李克强总理强调,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1万亿并非用于弥补财政赤字,而是专款专用,筹集资金全部转给地方,并要求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以支持地方完成"六保"任务和抗疫。不考虑其他因素,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的正确传导路径是()①增加地方财政收入②推动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④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⑤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⑥增加居民实际投资收益A.①→⑥→⑤B.①→④→⑥C.③→④→②D.③→②→⑤6.D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不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①不符合题意。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筹集资金全部转给地方,并要求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②排第二位。发行抗疫国债,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③排首位。发行国债属于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④不符合题意。将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以支持地方完成"六保"任务和抗疫,从而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⑤排尾位。7.(2021四川高三一模)2020年,我国发行了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其中7000亿用于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等基建项目。余下3000亿资金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加大财政资金筹集力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②扩大财政使用范围,促进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平衡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人民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④强化财政支持企业力度降低融资成本以化解金融风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B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用于保人民健康,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这说明材料中的举措意在加大财政资金筹集力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人民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①③符合题意。抗疫特别国债的7000亿用于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等基建项目,余下3000亿资金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并不是扩大财政使用范围,而且材料主旨是财政的保民生的作用,而不是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②排除。“降低融资成本以化解金融风险”属于金融政策范畴,不属于财政政策,④错误。8.(2021江西赣州高三期末)“十三五”以来,中央财政拨付地方农业保险费补贴资金从2016年的1356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36.07亿元。2019年,农业保险为1.91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3.81万亿元,向4918万户次农户支付赔款560.2亿元。中央财政拨付农业保险费补贴,可以()①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支出②拓宽农业资金筹措渠道③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④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C中央财政拨付地方农业保险费补贴资金从2016年的1356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36.07亿元,没有涉及拓宽农业资金筹措渠道,没有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②③不选。中央财政拨付农业保险费补贴,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支出,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①④正确。
篇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过紧日子
以“过紧日子、提升增效”为主题研讨发言材料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用政府的“紧日子”保障人民的“好日子”——广东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戴运龙
今年全国“”期间,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的这些要求和论断,既是对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为新时代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提出了号召。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部门必须坚决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用政府的“紧日子”保障人民的“好日子”。
深刻认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过“紧日子”的重大意义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过“紧日子”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纵观我们党的历史,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以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过“紧日子”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始终激励着我们党攻坚克难、走向胜利、成就伟业。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一贯主张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
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贪图享乐、铺张浪费。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强调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改革开放之初,同志曾说,我们的路还很长,艰苦奋斗还是要讲,一点不能疏忽,要勤俭办一切事情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以来,反复强调,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回顾历史、审视现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过“紧日子”始终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应保持清醒,任何时候,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家宝不能丢,过“紧日子”的自觉必须增强。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过“紧日子”是财政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在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作风、带头过“紧日子”上责无旁贷,必须把过“紧日子”作为财政工作始终坚持的方针,将过“紧日子”的要求贯彻到财政工作实践中。特别是在当前贯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背景下,必须牢记嘱托,在理财管财时恒念物力维艰、常思民生疾苦,对每一分财政资金、做好规划,让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成为自觉追求、时代新风,把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付诸实践、见诸行动,以过“紧日子”倒逼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推动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坚持以过“紧日子”思想指导谋划财政工作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要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过“紧日子”不是为紧而紧,而是强调绩效要求,用好“每一个铜板”,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将预算绩效管理贯穿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做好预算绩效监控,更好发挥财政资金作用。要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明晰部门权责、各负其责,提高各方积极性,用“立规则、定目标、下任务”来强化管理,提升政府行政效率效能与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推进财政“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精简财政资金和项目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和透明程度,主动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要坚持先谋事再排钱。、过“紧日子”,让资金花出效益,必须处理“干事”与“要钱”的关系。“先谋事再排钱”,先有干事方案再研究资金安排,要求工作推进和预算安排坚持通盘考虑,提前谋划,彻底转变各级政府部门“先要钱再谋事”,乃至“只要钱不谋事”的旧观念、旧思维,把钱用到老百姓最急需的地方,达到预期效益。要通过加强调查研究,真正了解百姓的需求,分清轻重缓急,明确是否该做、该谁做、该何时做,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一件一件去干、干好。同时,考虑财力状况和财力可能,既尽力而为,也量力而行,充分考虑自身财力水平,确保预算安排科学精准,防止“任性用钱”。
坚决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贯彻到财政工作实践中
一方面,坚持“严”字当头,落细落小落具体,做好“压”“减”“控”“管”四篇文章。压,就是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
经费支出。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除扶贫脱贫等刚性必保支出外,2019年省级部门预算中的差旅费、因公出国(境)费用、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等一般性支出一律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压减,“三公”经费再压减3%。减,就是坚决削减不必要支出。严控以党政机关名义主办的庆典、晚会、论坛、展览、纪念会等大型活动,未列入清单和计划的不得举办。严控举办规模和经费支出,适合市场化管理的大型活动,交由社会组织或企业主办,原则上不安排财政资金,2019年大型活动经费支出比上年下降5%以上。控,就是从严控制新增支出。进一步硬化预算约束,执行中新增临时性、应急性等支出主要通过部门已有资金解决,年中不得随意追加。继续停止新建、扩建、改建、迁建、购置楼堂馆所,统筹机构改革办公用房调配,集约利用资源,节约办公费用。管,就是加强监督管理。完善财政息公开制度,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依法依规全面及时公开财政预决算息。健全严控一般性支出的监督检查和审计机制,实行省级部门行政经费节约考核并建立统计通报制度。
篇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过紧日子
对2022年经济形势的判断近期,众多民间、官方经济学者罕见的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了理性分析。
一、理性分析据该机构头条号公布,"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可以概括为一个词一不确定性〃。
而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作出判断: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
确定。1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在解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再次强调:〃我国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困难增多,挑战上升〃,〃目前风险隐患不少,但总体是可控的〃。
财经专家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了我们一个信号和
一种警醒,2022年稳增长压力不小。不管是做什么工作,
企业也好、政府部门也好、研究机构也好,都要看到当前的压力所在,避免作出一些不符合实际的错误决策
综合梳理国内外各研究机构和券商报告后发现,市场
人士普遍认为,2022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国内风险主要为: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增速将放缓;房地产市场面临流
动性危机,企业面临违约风险;出口的〃高光时刻〃很可能结束,对经济同比贡献或将转负;疫情深度改变居民消费
习惯,消费疲弱可能延续到2022年;2022年大学毕业生
规模和增量或将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严峻。二、不确定性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刘院长在2021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上的主题演讲为《2022年经济形势分析
与展望》,认为:
〃当前的经济形势可以概括为一个词——不确定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明年经济工作要”稳中求进、稳字当头〃。在世界的不确定性中怎么稳住中国经济,怎么稳住中国发展?要认识这个不确定性
面对不确定性的事件,我们现在发现要〃稳〃,我们的确定性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构建,我们不能指望从客观世界中找到某种确定性。
〃预期转弱、经济增长,我们平时谈得比较多,经济既有增长也有收缩,但我们只看到了增长,没看到的是收缩。经济增长是净增长,等于增长扣除收缩之后得到的一个结果。
经济是在不断地增长和不断地收缩之间交替出现的,发达国家的增长多,收缩少。那些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或者说不发达的国家,收缩加大,增长减少
〃这三重不确定性的叠加,实际上就归结为风险在公共化,风险在全球化。而各种风险又在叠加纠缠,这是量子力学的概念,风险是一种叠加态、是一种纠缠态。风险是一种虚拟的现实,这个虚拟的现实不能说把风险预测越好,防范风险做得越好,风险就不存在了。所以要重新认识不确定性及其风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看到现在经济内在的不确定性及当前经济形势的特点〃。
三、"不适配”
〃从中长期来看当前的形势,今天面临的问题与三重不适配直接相关:
一是社会转型与经济转型不适配,比如说我们经济转型,市场化的改革、推动是走在前面的,而我们的社会转型是落在后头的。我们过去不仅仅是有计划经济,实际上还有计划社会。我们计划经济的改革成效非常明显,我们计划社会的改革相对滞后。比如说有户籍的问题,户籍有
各种各样的权利所导致的社会基本权利的一些不平等,还有社会身份的体制,这实际上都反映出社会转型制约经济转型〃。
市民化制约了市场化,导致资源错位的风险上升,这种资源错配不仅仅是物质资源。首先是人力资源的错位,这个风险在急剧上升。还有物力、财力的资源错位,这导致了成本上升,效率下降。
第二个不适配就是经济转型与绿色转型不适配,我们当前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与此相关的。
第三个不适配就是政府转型与发展转型不适配,进入新时代,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政府怎么样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们一直都在强调,一直在推动政府转变职能,但是政府转型发展的转型步伐存在不适配的地方。
四、如何构建新的确定性?
"当前的经济运行逻辑、发展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金融成为现代经济核心,需要重新认识货币、银行、金融市场,需要我们有体制机制的创新
〃当前宏观的不确定性改变了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生产函数、消费函数都已经变了,如果还是按照原有的这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去制定政策,来思考对策,那毫无疑问这就会导致刻舟求剑
〃政策的基本逻辑,要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分析进行权衡。现在是一个高风险的时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七大政策,这七大政策的背后面临着七大风险,也正是因为看到了七大风险,所以提出了七大政策。中央是高瞻远瞩的,看到了风险,用政策去对冲这些风险〃。
除了这些政策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体制机制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就是去构建新的确定性,我们的选择就是权衡风险、转化风险、对冲风险、降低风险,对风险进行全面的治理。
预期管理的核心就是构建新的确定性,重新找到方向。因为不确定性给大家带来迷茫,不知道干什么好可能就停下来观望、等待了,这个时候要构建新的确定性,找到新的坐标。
政府行为的时度效,从不确定性出发才能构建新的确定性。
要建立在新的思维的基础之上,从不确定性出发才能构建新的确定性。
最后一点就是财政、货币政策要协同发力,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财政金融属于相互贯通的两个层次,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财政是社会共同体的血液。但是它是不同层次的问题。货币是国家对人民的虚拟负债,跟我们平时讲的负债不是一个概念。
上一篇:美丽宜居示范村申请报告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