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两种常见真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摘要:随着黄颡鱼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各种病害问题日益突出。真菌性疾病作为黄颡鱼养殖中常见的一类疾病,很难治疗,常导致大量死亡,造成严重损失。文章对黄颡鱼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两种真菌性疾病水霉病和鳃霉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诊断以及防治方法等加以介绍,以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黄颡鱼真菌性疾病,进而有效的做好此类疾病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黄颡鱼;真菌;水霉;鳃霉
中图分类号:S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175-1
黄颡鱼,别名黄腊丁、嘎牙子等,因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已成为新的名优养殖品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开展大规模的人工养殖,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各种病害问题也日益突出,已成为黄颡鱼养殖业发展的新的制约因素。真菌性疾病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类,常导致大量死亡,造成严重损失。为此,笔者结合最近几年在鱼病防治中的实际经验,对黄颡鱼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两种真菌性疾病的特征以及诊断、防治方法加以介绍,以帮助大家更好的防治黄颡鱼的真菌性疾病,减少损失。
1 真菌性疾病
真菌种类繁多,且在养殖水体中常见。对水产动物致病的真菌主要有水霉、鳃霉、鱼醉菌、镰刀菌、异枝水霉、半知菌类等。在黄颡鱼养殖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真菌性疾病主要是水霉病和鳃霉病,其中黄颡鱼的鳃霉病在北方尤其是辽宁、吉林等地常造成严重的损失,但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1.1 水霉病
水霉病是水生动物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原主要为水霉科的水霉和绵霉,是水体中常见真菌。对孵化中的鱼卵以及体表有伤的苗种和成鱼危害较大。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中低水温时更易发生,鱼体体质较弱、有伤是该病发生的主要诱因。越冬后分塘或刚放养下塘的鱼苗常爆发该病。病鱼焦躁不安,游动失常,最后瘦弱死亡,体表常有白色絮状物出现,因此又称肤霉病、白毛病。发生在鱼卵上时则常被称为太阳籽、卵丝病等。
防治方法:清除池底过多淤泥,使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由于池底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水霉菌丝和孢子,因此,清淤与生石灰清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放养、捕捞、运输过程中,仔细操作,避免鱼体受伤,放养密度不要过大。发病后可用水霉净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15-0.3g/m3,也可使用亚甲基蓝全池泼洒成2-3g/m3,隔2天泼1次。应该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许多资料和文章中仍在介绍使用孔雀石绿防治水霉病的方法,这是不正确的。此药虽然可有效地防治水霉病,但由于其具有高毒、高残留及“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我国从未批准将其作为兽药用于水产养殖生产。2002年5月,农业部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因此,无论是从食品安全,使用者身体健康等角度来看,都应该严格禁止孔雀石绿的使用。
1.2 鳃霉病
鳃霉病是另一种常见且具有较大危害的真菌病,为口岸鱼类第二类检疫对象,是由鳃霉菌在鳃组织中寄生引起的。黄颡鱼对此病十分敏感。由于鳃霉是组织内寄生,鳃霉病早期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容易漏诊或误诊为烂鳃病而贻误处理时机。该病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就很难治疗,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在辽宁、吉林、两广、两湖、江浙、上海等地已有此病出现,每年5-10月为流行季节,夏季高温期常暴发,尤以5-7月间为最甚。鳃霉病的流行,主要与池塘的水质状况有关,水质恶化,特别是有机质含量很高的池塘,极易暴发鳃霉病。急性感染鳃霉病的病鱼,常在发病后几天内大量死亡,表现为鳃出血,部分鳃丝颜色苍白,鱼不摄食,游动缓慢。慢性型的病鱼,死亡率稍低,坏死的鳃丝部分腐烂脱落,鳃丝贫血,呈苍白色。此病极易被误诊为细菌性烂鳃病,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来诊断。剪少许腐烂的鳃丝,用显微镜观察,在鳃组织中发现弯曲有分枝的鳃霉菌菌丝,有时候菌丝会生长突出于鳃组织表皮,菌丝中通常有许多同步发育(大小一致)透亮的孢子,即可确诊。
防治方法:由于鳃霉菌寄生于鳃组织内,一旦发病(出现明显症状)后很难治疗,死亡率很高,主要靠平时预防。平时应注意调好水质,及时捞除残饵,降低水中有机质含量,提高水体透明度。在以往发生过该病的地方最好能对养殖黄颡鱼进行定期检查,尤其是鳃组织的显微镜观察。此外,由于此病极易被误诊为细菌性烂鳃病,故在常发生烂鳃病的池塘,仔细检查,以防误诊或漏诊是十分必要的。发病后采取以下措施可减轻带来的损失:发病鱼池全池遍洒漂白粉(1g/m3),并冲注新水。下次放养前必须彻底清淤,使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水中和底泥中残留的菌丝和孢子。
2 其他防治方法
除了上文提到的各种具体防治措施外,在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饲养管理,尤其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2.1 放养体质健壮,抗病力强的苗种
好的苗种是养殖成功的基础,苗种下塘应前仔细检查、消毒,坚决不能带病下塘。
2.2 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努力创造适合黄颡鱼生长的水环境
应做好放养前的清塘、消毒工作,这是良好养殖水环境的基础。
2.3 加强养殖管理,在养殖过程中防止疾病的发生和扩散
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病,应及时捞出病鱼并做好处理,防止疫病的扩散与蔓延。
2.4 用药谨慎
黄颡鱼是无鳞鱼,对许多药物比较敏感,用药一定要谨慎,尤其是一些刺激性的药物,可能会损伤鱼体皮肤和黏液,常导致继发性的水霉或其他疾病的发生。
作者简介:叶仕根(1976-),男,就职于大连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水生动物病理学及药理学。
上一篇:鱼非鱼(中篇小说)
下一篇:如何让学生学会评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