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与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研究
[摘 要]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新农村,实现农业产业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人才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民素质尤其是农业科技素质,决定着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和速度。
[关键词]农民技能培训 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实践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127-02
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新农村,实现农业产业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人才的作用至关重要。这不仅需要高素质的高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更需要和依靠扎根于农村的从事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各种加工维修业、建筑业、营销、经纪、农机等各行各业的农村技术人才。这些掌握一技之长者或能工巧匠的人才数量多寡、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的稳定、农民致富增收、新农村建设。因此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民素质尤其是农业科技素质,决定着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和速度。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显得尤为重要。现结合工作,就农民教育培训、农技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问题、措施及建议开展初步研究。
一、近年来开展农民技能培训与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实践
以崇左市为例,辖7个县(市、区),总人口约24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200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3.3%,是一个农业市、新建市,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2006年以来利用农广校每年培养农村中专实用人才380多人,农民技能培训了2660人;每年开展其他类农民科技培训活动,共培训实用人才15万人次,共培训了农民群众105万人次。从农广校培养的实用人才(农村成人中专学历、函授)占农业人口的0.13%,每年各类农民技能、农民科技培训人数占农业人口的7.5%。崇左市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发展主要目标规划(2010-2020年)为:全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从2010年的4.5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7万人,2020年增加到10万人(指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即农村实用人才比例从2010年的2.25%,增加到2015、2020年的3.5%、5%。今后我市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任务还很重,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有着巨大的潜力。
二、开展农民技能培训与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主要做法
一是由市农技专家、农技人员联合县农技部门、乡镇农技人员、乡农技服务推广部门开展三级培训。邀请自治区技术专家集中或深入县、乡、村屯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二是由县(市、区)充分发挥科技直通车的全功能培训作用。利用科技直通车实行培训教师、媒体资源、科技资料等“三进村”科技培训。三是农时季节各级各部门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服务培训。
培训对象为村干、农户、群众、生产经营户、各种示范片农户、农民技术员、涉农群众。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涉农政策法规,新农村规划建设,超级稻、马铃薯、玉米、西瓜、葡萄高产栽培技术,甘蔗间套种农作物栽培技术,节水技术,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动物特色养殖,动物防疫技术,马铃薯防寒,病虫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天椒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控制技术,种子化肥管理等等。这是利用农业部门(含农广校)技术优势或行政力进行的传统培训,是较为成熟的做法,对农民素质、技能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是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和实用人才培养的主渠道。
三、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与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阳光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农村中专实用人才培养”工程、村“两委”干部大培训等多项农民培训工作,大大提高了农民科技种田、科技养殖、科技示范的水平,增加了农民外出转移、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的能力;培养了一批用得上、留得住、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推广了一批新科技、新品种、新成果;推进了新农村建设。通过技能培训,助农民增收显著,2011年抽样统计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370元,同比增长16.2%,其中先进发达村达到6205元,文明富裕村达到5960元,一般发展村达到5411元。
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与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农民技能培训、实用人才培养吸引力不大
政府热,农民不急。原因是有些培训重形式,轻内容,效果不佳,对农民科技培训不扎实,有时仅召集村、屯农民到田间地头或会议室,挂上横额,讲话拍照,原定安排1-2天的培训内容用半天训完,效果欠佳。如实用人才培养近年招生依靠行政手段,阳光工程培训靠乡、村干走家串户报名才完成任务,农民主动报名少。
(二)培训内容老套,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不够,农民缺乏兴趣
如特色种植、养殖技术、新品种引进因无师资、技术而培训少;浅层培训多,深层培训少。农民科技培训仍然以举办培训班、田间地头授课为主要形式,创新、针对性培训不多。
(三)培训设施、条件差,培训投入经费少
培训机构、人员配备、经费配备不健全,目前7个县(市、区)中有农广校编制经费的1个,有科教科编制经费的2个,其余4个县的培训职能均由农业局内部的推广部门、植保部门或办公室来代行,影响培训业务整合开展,乡级技术力量更是紧缺。有专项培训项目的就认真进行培训,无专项培训项目的就“看菜吃饭”走形式,下乡检查以会代训。一些先进的教学方式和设备还没有普及,特别是村级没有固定的技术培训场所,开展声像教育、远程培训缺乏培训师资力量和设备,困难大,使科技培训跟不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重视不够
领导把培训当成农业部门的偏门,把农民科技培训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当轻任务来抓。重生产,轻素质提高,因生产可看得见“吹糠见米”效果,而素质培训是不能马上看见效果的,要靠累积。因此师资配备不强,没有专门的培训经费,没有独立编制,没有独立场地,以会议室代替教室,以至于对上无法对接,对下“蜻蜓点水”等等。
(五)农民自身问题
大部分农民受传统的观念制约,认为种田人不需要太多文化知识,学科技、学知识文化那是“秀才”的事,有小农思想,从而被动培训。
四、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与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措施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认识农民科技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一是完善市、县、乡级培训机构,成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并在人员、经费、性质上给予定位。二是各部门协调配合,扩大宣传,要让农民改变观念,调动广大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考虑农民实际,把培训班重心下移,灵活机动把培训班办在村、屯、户、田间地头,一对一或一对多。
(二)保障并加大日常和专项培训经费
保障并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的经费投入,安排资金向西部倾斜。一是加强对各级农业技术骨干的培训,不断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否则在信息时代农技人员会成为“马后炮”。二是加强对培训师资、设备的投入和培训条件的改善工作。如远程教育培训项目和网络节点的配备、科技直通车的配备,我市申报了3个县远程教育培训项目和网络节点配备项目,县(市、区)全部配备了直通车。三是继续加强“专项培训项目工程”,农民科技培训加大财政投入或上级部门专项经费投入,并设立向西部倾倒机制。结合学习培训、研讨交流、参观考察、观摩展示等方式,起到“百闻不如一见”效果,使农民培训可持续发展。
(三)定期组织遴选
定期组织遴选村、屯“土专家”、“田大夫”、“田秀才”、“鸭司令”、生产能手、种植养殖龙头示范户等,进行针对性特色性培训,带队参观种养先进基地,开阔视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产、创业技能,让他们就地助农、排忧解难、互助培训、传教帮带,成为农民身边随时的“高级保姆”。如扶绥县岜盆乡岜伦村马汉杰是农广校学员,通过市、县组织培训,现成立了养殖公司,专养鸽子,现公司年出栏乳鸽20万对,成远近闻名致富能手。天等县驮堪乡赵彩梅经过农村党员大培训后开始黑豚养殖创业之路,从1500元、10对黑豚起家,发展到现在的2300对黑豚,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本村120多名村民及周边乡镇农民走上致富之路,演绎了农村“豚美人”发家之路。
(四)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管理
农民培训面广量大,内容广泛,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管理,避免简单的走过场。根据农民总体文化差异、观念落后、居住分散、产业不同等实际,培训要重在改变观念,通俗易懂,精而管用,有的放矢,注重质量,要组织力量到村到屯到户到人,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培训和科普活动,提升农民素质。
[ 参 考 文 献 ]
[1] 《崇左市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2012崇左市农业局牵头制定).
[责任编辑:钟 岚]
上一篇:强农兴工,跨越发展
下一篇:浅谈淡水生态养殖管理的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