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穗鱼在硫酸铜药效评估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筛选出能够指示硫酸铜药效浓度的水生动物,为促进硫酸铜防病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室环境下探讨不同硫酸铜浓度(0.07、0.15、0.30、0.60和1.20 mg/L)治疗人工感染寄生虫鱼类的效果,通过多个急性毒性试验筛选药效浓度区间内敏感的指示生物,并结合实际生产,设计一套合理的生物指示硫酸铜药效的养殖病害防治办法。【结果】0.60 mg/L为实验室环境下硫酸铜治疗多子小瓜虫、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虫病的适宜浓度;综合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筛选出硫酸铜杀虫浓度区间(0.15~1.20 mg/L)内敏感的指示生物是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并建立了一套硫酸铜药效评估体系,即在施药后4 h内投放麦穗鱼进行行为、异常情况观察,可评估硫酸铜药效浓度情况。【结论】麦穗鱼可作为水产养殖中硫酸铜治疗寄生虫病药效浓度的指示生物。
关键词: 麦穗鱼;硫酸铜;药效评估;急性毒性
中图分类号: S965.1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91(2016)03-0494-06
0 引言
【研究意义】硫酸铜是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杀虫、除藻、消毒剂,因其药效明显、价格低廉、低毒、施放简易而备受养殖户青睐(陈辉和杨先乐,2003;黄琪琰,2004)。实际生产中,硫酸铜泼洒的浓度一般为0.50~0.70 mg/L(黄琪琰和宋承方,1992;周剑等,2014)。由于硫酸铜易受水体有机物、悬浮物、总碱度、水温、酸碱度等生态因子影响,其有效浓度难以掌控,且通过实验室检测方法测量养殖水体的药物浓度也不现实,生产中常因治疗浓度不够或过量而延误病情或产生毒副作用。生物监测是根据水生动物对化学物质敏感度不同的特性,利用其异常生理或行为参数变化,可直接判断水体毒性物质对水生动物潜在影响及毒性作用。若能够通过某种水生动物对硫酸铜的急性反应迅速判断当前药物浓度,对促进硫酸铜防病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目前,国内外利用大型蚤(Daphnia magna Straus)(Connon et al.,2008)、四膜虫(Tetrahymena spp.)(Sauvant et al.,1999;Aydin et al.,2015)、虹鳉(Poecilia reticulata)(Strigul et al.,2010)、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Han and Fang,2010)、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Yu et al.,2015)、青鳉(Oryzias latipes)(Liao et al.,2015)、黑头软口鲦(Pimephales promelas)(Mahler et al.,2015)、金鱼(Carassius auratus)(Feng et al.,2015)、锦鲤(Cyprinus carpio)(Li et al.,2015)、蓝鳃鱼(Lepomis macro-
chirus)(Barron et al.,2015)、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Guo et al.,2015)等作为水生模型动物进行药物毒性试验、计算药物安全浓度、评价药物安全及有效性或监测水质污染程度等已得到广泛应用。指示生物或组织器官作为水体铜污染标记已成为水产研究的热点之一。如Shao等(2014)研究发现,异齿裂腹幼鱼(Schizothorax o’connori Lloyd)和拉萨裂腹幼鱼(Schizothorax waltoni Regan)对铜离子敏感,尤其是拉萨裂腹鱼非常适合作为水产养殖铜药物安全使用浓度的指示生物;Wu等(2015)通过检测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鳃上的Na+-K+-ATPase(NKA)活性,评估水产养殖使用铜制剂药物后鱼类的健康情况;Hu等(2015)研究发现,鳃上胆碱硫酸酯(Choline-O-sulfate)的变化也可作为红鲤暴露于铜离子污染水体中的生物标记。【本研究切入点】目前,硫酸铜在水产养殖应用中的药物剂量尚缺乏有效指示,但盲目用药可能会毒死养殖鱼类或因用量不够影响药效,因此有必要筛选出适宜的指示生物用于评估硫酸铜的药物浓度,为实际生产用药提供指导。【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不同条件下的硫酸铜急性毒性试验、药效试验筛选出合适的鱼类指示生物,并結合实际生产,设计一套合理的生物指示硫酸铜药效的养殖病害防治办法,以期达到科学合理用药、保障水产品安全的目的,为促进硫酸铜防病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硫酸铜(CuSO4·5H2O)购自上海埃彼化学试剂公司;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斑马鱼、高体鳑鲏(Rhodus ocellatus)、锦鲤、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us)、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草鱼(Ctenopharynodon idellus)、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等通过市场采购、江河采捕等方法引进实验室,按品种、合理密度隔离暂养于专用水泥池或水族箱中,保证充足溶氧、水质清新,其水温(23.0±0.5)℃,pH 7.3±0.2,以CaCO3计总碱度145±21 mg/L,以CaCO3计总硬度88±14 mg/L。每天投喂相当于鱼体重0.5%~1.0%的饵量,以30 min内吃完为宜。投喂饵料为人工配合饵料,蛋白水平在20%以上。隔离暂养30 d后筛选健康无异常鱼类进行试验,试验前3 d不再投喂饵料。主要仪器设备:生物显微镜(型号Eclipse50i,日本尼康公司)、便携式水质分析实验室(型号DR1900-05C,美国哈希公司)、温度计、便携式溶氧仪[型号YSI-550A,维赛仪器(北京)有限公司]、便携式pH计(型号FG2-ELK,瑞士梅特勒—托利多集团)、水族箱、单道可调量程移液器(型号Research Plus,德国艾本德股份公司)等。
上一篇: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