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菌素对斑点叉尾鮰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摘 要:为研究阿维菌素对斑点叉尾鮰的急性毒性作用,采用生物毒性方法,记录96h内斑点叉尾鮰的死亡情况和观察其毒性反应。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斑点叉尾鮰96h半数致死浓度为9.869×10-3mg/L, 95%可信区间范围为9.629~10.103×10-3mg/L,安全浓度为2.754×10-3mg/L。本研究结果说明,阿维菌素对斑点叉尾鮰为剧毒药物,在其养殖生产中需谨慎使用。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阿维菌素;急性毒性试验;半致死浓度;安全浓度
中图分类号 S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1-134-03
Abstract:The main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monstrate the actue toxic effects of avermection for Ietalurus punetaus. In this study, we analysised the death rate and toxicity reaction by biological toxicity test within 96 hou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 of avermectin on Ietalurus punetaus within 96h was 9.869×10-3mg/L, 95% confidence interval range was 9.629~10.103×10-3mg/L, the safe concentration was 2.754×10-3mg/L.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vermectin is highly toxic drugs on Ietalurus punetaus. It should be used with caution in Ietalurus punetaus farming.
Key words:Ietalurus punetaus;Avermectin;Acute toxicity;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Safe concentration
阿维菌素(abamectin,ABM)是由链霉菌中阿维链霉菌素自然发酵产生,由Avermectin B1a和Avermectin B1b组合而成,其中B1a不低于90%、B1b不超过5%。其具有高脂溶性、低水溶性和广谱高效杀虫的特点[1],因此在农业、畜牧业以及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阿维菌素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杀虫驱虫药物,但其毒性较大,使用不当易造成水生动物中毒事件[2]。现已有阿维菌素对多种水生动物[3-5]的毒性研究报道。
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又称沟鲶、钳鱼,属于鲶形目、鮰科鱼类。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具有生长快、食性杂、肉质上乘、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斑点叉尾鮰是农业部推介的主导养殖品种,是具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化发展条件的出口创汇水产品种。近年来,随着斑点叉尾鮰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和养殖产量的不断提高,各种病害问题也随之出现,特别是大范围暴发的寄生虫病,对斑点叉尾鮰的养殖危害严重。因此,笔者通过研究阿维菌素对斑点叉尾鮰的急性毒性作用,以期为斑点叉尾鮰的寄生虫病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指导临床合理使用阿维菌素。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用鱼 试验用鱼购自肇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平均体重(16.2±8.3)g,平均体长(13.7±2.3)cm。实验用鱼共1 200尾,暂养14d。
1.1.2 试验用药 阿维菌素原药(有效含量为99.5%)购于河北万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1.3 试验环境 暂养池和试验池为7.2m3(4.5m×2.0m×0.8m)水泥池,试验用水为经曝气处理的井水,pH值7.2~7.8,溶氧6mg/L,水温27.0~30.1℃,氨氮0.2~0.4mg/L,亚硝酸盐0.05mg/L,试验用水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试验过程中采用空气压缩机24h连续充气增氧,试验全程不进行投喂。
1.2 试验方法
1.2.1 预备试验设计 先按照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预备试验,确定斑点叉尾鮰全死和不死的剂量范围。
各试验鱼池中随机放入试验鱼30尾,暂养1d。将试验用药进行稀释后全池均匀沷洒,使各池阿维菌素的最终浓度分别为2、4、8、16、32、64×10-3mg/L,并设空白作为对照,每个浓度梯度设3个平行组。
试验持续96h,期间不进行投喂食物,试验开始后的1~6h内,对试验鱼的平衡、游动、呼吸及体色变化等中毒症状进行连续观察,然后分别记录24、48,、72、96h各浓度的试验鱼死亡及存活数,并及时清除死鱼,每天检测鱼池水质一次。
1.2.2 急性毒性试验 根据预备试验统计结果,确定急性毒性试验的浓度梯度。按寇氏法[6](Karber)设计浓度梯度,共设5个浓度梯度,同时设空白对照组,每个浓度梯度及空白对照组均设3个平行组。每个试验池随机放入30尾试验鱼。
试验持续96h,期间不进行投喂食物,试验开始后的1~6h内,对试验鱼的平衡、游动、呼吸及体色变化等中毒症状进行连续观察,然后分别记录24、48、72、96h各浓度的试验鱼死亡及存活数,并及时清除死鱼,每天检测鱼池水质一次。
1.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采用Excel 2003 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数据处理。所有数据以 X±S 表示。采用 SPSS 17.0 软件中的 Probit 概率单位分析法进行统计。求出阿维菌素的24h、48h、72h和96h各死亡概率相对应的浓度和95%可信限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预备试验结果 0、2、4、8×10-3mg/L试验组的斑点叉尾鮰在试验期间活动正常,直到预备试验结束均没出现死亡。16、32、64×10-3mg/L试验组的叉尾鮰在试验开始后约2h出现中毒症状:鱼浮出水面,靠池边游;头部向上,鱼体在水中呈垂直状态;打转,失去平衡;或集群,或相互头部前端碰撞;不断地张口扩鳃,前期呼吸加快,后期呼吸变慢;对外界刺激不敏感,甚至无反应,活力变差。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确定阿维菌素对斑点叉尾鮰24 h100% 死亡浓度(24hLC100)为16×10-3mg/L,96h无死亡浓度(96hLC0)为8×10-3mg/L。
2.2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2.2.1 急性毒性试验浓度的计算 根据预试验8×10-3mg/L试验组的叉尾鮰没有出现死亡,而16×10-3mg/L试验组的叉尾鮰24h内全死亡,并结合96h毒性试验结果的Probit概率单位分析统计结果,选择死亡率为10%,30%,50%,70%,90%相对应的浓度,即8.13、9.88、11.31、12.95和15.75×10-3mg/L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2.2.2 阿维菌素对斑点叉尾鮰的急性毒性 根据表1可见,在相同作用时间条件下,斑点叉尾鮰的死亡率随着阿维菌素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同一浓度的作用条件下,斑点叉尾鮰的死亡率随着阿维菌素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空白对照组斑点叉尾鮰无死亡。
3 结论与讨论
3.1 阿维菌素的中毒症状 根据此次试验过程中观察记录的中毒情况,发现阿维菌素的中毒症状主要有几大特征:一是分阶段表现为前期兴奋,后期抑制。例如前期集群游泳,张口扩鳃,呼吸加快;后期游泳失衡,头部向上,鱼体在水中呈垂直状态。二是体表外观形态正常,无损伤;体表粘液分泌正常;鳃丝颜色及形态正常。三是解剖观察内脏器官,无损伤无病变。试验观察的中毒情况符合阿维菌素的作用机制,是干扰神经生理活动,刺激释放γ-氨基丁酸,而氨基丁酸对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7]。因此,试验鱼中毒后表现为神经系统损伤相关症状,而无体表及内脏的损伤。
3.2 阿维菌素对斑点叉尾鮰的毒性 依据我国环境保护局制订的 《生物技术检测规范(水环境部分)》[8]将药物对水生动物的毒性分为5个等级:LC50<1mg/L为剧毒,LC50在1~<100mg/L为高毒,LC50在100~<1 000mg/L 为中等毒性,LC50在1 000~10 000mg/L为低毒,LC50>10 000mg/L为微毒或无毒。因此,阿维菌素对斑点叉尾鮰的毒性为剧毒。
由于阿维菌素在淡水鱼养殖生产中的推荐使用浓度为1.44×10-3mg/L[10],与试验结果的安全浓度2.754×10-3mg/L较为接近,所以在斑点叉尾鮰养殖生产时,如果使用阿维菌素防治寄生虫病,需严格按照推荐浓度准确计算药物的使用份量,防止因施药浓度过大而引起鱼类中毒事故。
参考文献
[1] Roth M,Richards RH,Sommerville C . Current practices in the chemotherapeutic control of sea lice infestations in aquaculture:a review[J]. Fish Dis,1993,16:1-26.
[2]Courtney CH,Roberson EL. Antinematodal drugs,chemotherapy of parasitic diseases[M].//Adams HR,et al. Veterin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6th ed.Ames: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5:916-932.
[3]王锡珍,陆宏达.阿维菌素对几种淡水水生动物的急性毒性作用[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26(7):593-597.
[4]Vlasta J,Manica ,Nevenka K,et al. Abamectin effects on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J]. Ecotoxicology,2006,15:249-257.
[5]张启迪,潘宗海,刘文华,等.阿维菌素对鲟鱼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7,(24):1.
[6]丘郁春.水污染鱼类试验方法[M].北京:环境技术科学出版社, 1992:50-61.
[7]扈洪波,朱蓓蕾,李俊锁.阿维菌素类药物的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学学报,2000,31(6):1.
[8]蔡道基. 农药环境毒理学研究[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128-134.
[9]McCracken D J.The potential for avermectins to affect wildlife[J].Vet Parasito1.1993,48:273-280.
[10]农业部《新编渔药手册》编撰委员会.新编渔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248-252. (责编:张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