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艺的复兴
当我们谈到民间艺术
什么是民间艺术?在一个国家或民族里,一部分人的文化生活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而其他大部分的民众则仍然停滞在文化生活的童年时期,民众自己产生和流传的艺术,就是民间艺术。
像鱼皮衣、皮影戏、官纸、蓝花布、紫砂、剪纸、捏泥人等,中国民间工艺用挚热的手凝聚出的千年的美学恒温,在工业化的冲击下渐渐冰冷,如若没有得到保护和传承,会不会一去不复返?
民间艺术的种类比较庞杂,我们只是浅谈,无法象专业研究民间艺术的杂志或书籍那般做到面面俱到。大家可以翻翻《汉声》《艺术研究》《民间文化》等杂志获得到更多的阅读享受,在一些问题上,我们对话了此次的特约撰文龙老师,他任职于云南源生坊民族文化发展中心,于其他一些文化中心不同的是,他会定期前往民间采风,深入到一些村庄,拜访一些民艺的传承人,并尝试着给这些传承人找到年轻的学员,保护好那些溯临灭绝的民间艺术。
Q:一说到民间艺术。你有怎样的印象?
A:边缘。
Q:你接触到的民间艺术,有哪些种类?
A:我主要接触到的是云南的民间音乐,此前也在四川接触到四川的年画、造纸以及孔明灯这样一些民间工艺。在云南,也有一些刺绣和民族服饰方面的接触。
Q:提到民间艺术,前面总会有一大票形容,譬如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会不会觉得有些浮夸?
A:是有些不实,因为民间艺术不等于历史悠久这类的。
Q:有没有接触过民间艺术的跨界,譬如民间艺术和当代艺术在一起了?
A:这个好像没有具体的接触过。我觉得现在我们做的演出,有时候就是某种你说的跨界,虽然未必是成功的跨界。
Q:民间手工艺的创作观念会不会难以与时代同步?
A:这个是很大的问题,民间艺术根植的那种文化土壤很大程度上与现代性以及现代的生活及艺术观念冲突,是一种很容易被消灭掉的东西。
Q:传统手工艺的市场日渐缩小?
A:跟传统手工艺有关的市场,未必在缩小,但说它缩小,似乎也没错。只是要看到,一种变种的被现代化了的传统手工艺,现在的市场上很走俏。但那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
鱼皮部落里的赫哲时光在中国的东北部,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赫哲族,从商周时代起,他们就世世代代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夏捕鱼、冬打猎,与世隔绝,自给自足。三江平原江河密布,自然生态非常适合渔猎,赫哲族目前的人口有4000多人,是个名副其实的“袖珍民族”,也是世界上唯——个长期以鱼皮作为服装的民族,被人们称之为“鱼皮部落”……赫哲族的衣服多用胖头鱼、鲟鱼、大马哈鱼等鱼皮制成。不仅衣饰原料用鱼皮,赫哲^缝衣服的线也用鱼皮作成。赫哲人鞣制鱼皮的技术高超,鱼皮线是把胖头鱼的鳞刮掉,涂上具有油性的狗鱼肝以保持柔软湿润,然后叠好压平,再用刀切成细丝,缝衣线就制成了。
扒鱼皮通常会使用一种木头刀,这种刀既厚实又锋利,最大的好处在于不伤皮子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赫哲人大都喜欢穿用鱼皮为面料做成的服装,主要在套裤、手套、绑退和妇女穿的长衣。后来由于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等原因而逐渐被其他材质所取代。
长衣是数张鱼皮拼在一起经剪裁后用鱼皮线缝制而成的,襟口、托经、前胸和后背都饰以鹿皮剪成的云纹和野兽图案,并用野花汁液染成红、蓝、黑等颜色。
把鱼皮上残留的肉清理干净后,将鱼皮贴在门上风干
有的衣服下边还饰以贝壳等物,以示美观。套裤—般较肥大,套在裤子外面,主要是捕鱼和劳动时穿的,冬季可抗寒保暖,春秋可防水护膝,大都绣有花纹或镶有花边。半筒皮靴既可冬季穿也可夏季穿,具有不受潮湿、不挂霜、不打滑等优点,深受赫哲人喜爱,延续时间最长,使用也最广。冬季穿时,为了保暖,里边需套上狍皮袜头或絮上乌拉草。
做鱼皮眼的材料是经过认真选择的,并不是什么鱼皮都可做衣服。在长期的实践中,赫哲人针对当地各种鱼皮的特点,逐步摸索并掌握了适合做不同衣物的材料:胖头鱼、狗鱼、捣子鱼的皮,是做鱼皮线和裤子的材料;大玛哈鱼、细鳞、哲罗、鲤鱼等可做手套;槐头鱼皮较大,适合做套裤、口袋以及绑腿、鞋帮等。除鳇鱼皮制品结实耐用能防浸水膨胀腐烂、适合夏天穿着外,其他鱼皮制品均为冬季不下水时穿用。
加工鱼皮时先将剥掉的鱼皮略为放干燥,然后卷起,用木槌在槌床上反复捶打,直捶至鱼皮柔软为止。做鱼皮线时,将鱼皮剥下撑开晾干,四角不整齐的地方切去,在上面抹一层鱼肝油,使鱼皮潮湿后卷起来,用小木板紧紧捺住,用快刀切成细线,线的一头要细一些,以便穿针。
1·自然价值,鱼皮衣是自然对于人类的完美展示,同样也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合,或许其他的东西都无法来显示这一价值。一件衣服,它的价值会从它的制作成本,制作工序以及材料的选材上去衡量一件衣服,但蕴育在衣服中的精神和一科代表性的象征却是无法用我们现在的经济角度去衡量的。一件鱼皮衣,除了是为人遮寒避暖的工具同时又是一件自然与人类和谐的成果。
2·民族价值,鱼皮文化作为赫哲族人的一种代表性文化,我们都知道,赫哲族人被称为是“鱼皮部落”,也正是因为赫哲族人的智慧,与自然相互结合,孕育出鱼皮文化,这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浓厚的民族特色的展现,在一件鱼皮衣中,我们不难看到赫哲族独有的民族文化与特色。
赫哲族的鱼皮服在五十年前开始逐步消失,现在几乎已经见不着了,只有个别民间老人会做这种衣服。
象脚鼓的制作工艺——来自西盟佤族地区的田野观察
佤族与象脚鼓
2012年3月底,笔者出差西盟。在西盟的中课乡窝笼村呆了一个星期。窝笼村有个民间艺人叫尼端,1948年出生,擅长佤族乐器和歌舞,是我们饥构(云南源生坊民族文化发展中心)在西盟的重要传承人之一,也是西盟县三位省级民间艺人(音乐)之一。笔者的工作就是调查了解窝笼村佤族的传承音乐歌舞的传承情况,并尝试着给尼端寻找一些有潜质的年轻学员。在窝笼工作期间,正是西盟县上上下下为隆重的木鼓节(4月11日)做筹备的日子,距离县城近二十公里的窝笼村也被卷^到这项工作分工中。尼端老师作为省级民间艺人,在县里和乡里都是号人物,因此,乡政府给他委派了制作象脚鼓的任务。象脚鼓—般来说,被认为是傣族地区传入的乐器,尚不能算是佤族的传统民族乐器。在佤族地区流传的象脚鼓属于短型象脚鼓,尺寸一般都不超过80厘米。虽然是一种外来乐器,但据笔者的了解,象脚鼓已经完全融入到了佤族的日常生活,在结婚、过年过节这样一些热闹喜庆的日子敲响。
推荐访问:复兴
下一篇:民间艺人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