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就是力量
开笔之前,必须要在前面先说这几句话:春节过后,不意中接到了王健老大姐给我寄来的挂号邮件,其中有一本是由她作词、赵普先生运笔的《歌词偕书法——中华古代杰出及传奇女性五十咏》著作;还有就是一信,在信中专门为我《词海钩沉》关于“争议桃花江”一文谈到的一件事进行补正。
大姐格外认真地在信中说:在文中第五十四面右栏倒第二行有一句“刘雪庵为周旋写的《何日君再来》的文字,请先生查一查资料,是因为有人根据他的一首器乐曲填上了歌词,并且用在电影里才成为这首歌的。为此,刘雪庵先生担了一辈子的骂名”。就这个问题,晨枫也曾经和我说过。于是,在这里一并说明一下。
这句话的说法确实属于失误,我会在重新整理的文稿中进行更正,这里也顺告读者。对于这段历史公案,手头已经掌握了一些资料。因为就《何日君再来》这首歌曲来说,产生的前后很有故事性,因此准备是要专门“钩沉”一篇文章来说这件事的。解开这个结,言归入正传。
在我们中国当代的歌词界,除了大家非常熟悉的阎肃之外,还有一位同样是以“肃”命名的歌曲作家,虽然,就他的名字来说,并不是那么广为人们所知了,但是,如果提到他的作品,却几乎是无人不唱和无人不晓,而且是占有相当历史地位的。这就是那首《团结就是力量》的曲作者卢肃,而这首歌曲的词作者就是牧虹。
在二零零三年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元宵节联欢晚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与首都知识界代表欢聚一堂,共度传统佳节。期间,江泽民、胡锦涛两代领导与其他中央常委们一起高唱《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曲,还曾一度引起了境外媒体的好奇。在《江泽民文选》中列举了古今中外优秀文艺作品,其中特别把《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曲,与国外狄更斯的《双城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以及米切尔的《飘》,包括我国古代的《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相提并论。
说到《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会唱的人不下几代人和几亿人。从工厂到农村、从机关到学校、从军营到赛场,凡是需要鼓劲加油的场合,这已经是自然而然必选的歌曲。而且这首歌还曾风靡越南,如同苏联歌曲在我国流行。有人说在半个多世纪前的纪录片中,还有胡志明主席指挥越南军民高唱《团结就是力量》的镜头。
这是一首由牧虹作词、卢肃作曲的齐唱曲。虽然对于人们来说已经是非常非常地熟悉了,但是从创作问世至今这首歌是如何诞生,还有这两位词曲作者的相关情况,恐怕了解的人还是毕竟不多。另外还有,因为歌词中有“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这一句,于是,不少人就此凭着直觉印象认为这首歌诞生和反映的背景就是接近新中国成立的前夕了,以此误读,甚至误用。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根据有关资料提供,这首歌曲产生在一九四三年六月晋察冀边区平山县黄泥区的一个小村子。那时的抗战敌后正处于战斗最紧张、最残酷,以及生活最艰苦的“黎明前的黑暗”的最困难时期。为了反击日寇到边区抢粮,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疯狂政策,西北战地服务团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农村参加斗争。为配合减租减息运动,牧虹和卢肃在三四天的时间里,突击创作了一个小型歌剧《团结就是力量》。
在这个小歌剧的排练过程中,大家觉得剧情还可以,就是感到结束得有些突然,缺乏终止感。因此,出于小歌剧演出的需要,综合大家的建议,决定由牧虹写词,卢肃谱曲,为该剧增加一个幕终曲,于是,一首除去标点符号不足七十个字的经典名曲《团结就是力量》,就这样诞生了。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
这力量是钢。
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向着法西斯蒂开火,
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着太阳,向着自由,
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
一九九六年冬,曲作者卢肃就这首歌的创作谈到:一九四三年,我兼任了区政府的民政助理,参与了区委和支部的秘密会议,深入到大山的地下涌动的热流核心,觉得对当前阶级斗争与民族战争的关系有了切实的理解。要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包括团结地主抗日,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人民要自己解放自己。团结就是力量。这个小歌剧,大约就是在滹沱河边一个农村的打麦场上演出过,而它的幕终曲唱遍了全中国。由此诠释了这首歌曲之所以能够迅速传播开来的原因所在。
有关于西北战地服务团是这样的:简称西战团。是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指示,以抗日军政大学二期四大队部分学员为主于一九三七年八月中旬在延安组成。主任:丁玲;副主任:吴奚如。
一九三七年九月,西战团从延安出发,赴国民党统治区的华北抗日前线开展工作。途中在山西大宁、临汾、太原等地为群众宣传演出,节目有丁玲创作的独幕话剧《重逢》、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鼓词《劝夫从军》及《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秧歌舞等。后因抗战形势变化,西战团转移到晋东南一带随十八集团军总部行动,对根据地军民及国民党军队进行宣传工作。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西战团在周巍峙率领下,再次离开延安,到晋察冀根据地开展工作。在五年半的时间里,深入边区部队和农村,用戏剧、音乐、文学、美术等多种文艺形式进行宣传鼓动工作。在根据地农村,帮助农民组织了一百多个村剧团,为地方培养了大批的文艺骨千。
一九四二年,西战团选拔二十多人组成政治攻势宣传队,深入平山县、应县、繁峙县日军据点周围的村庄作口头和演出宣传。这一时期,创作了大量富有战斗气息、鼓舞人心的文艺作品。其中,就包括由牧虹编剧,卢肃作曲的小歌剧《团结就是力量》这个作品。
一九四四年四月,西战团返回延安,同年十月,西战团撤销建制,全团人员编人鲁迅艺术文学院。西战团在其活动的七年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戏剧人才,其中有凌子风、牧虹、贾克、田野、陈强、吴坚等。
怎样把全民族精神放在一个不长的乐句里?小歌剧《团结就是力量》主要强调一个思想: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从战争中提炼的信念和呼声。虽然是写减租减息,但说的是中国民主发展的进程和社会发展的进步。在困难当中要依靠自己,团结起来就是力量,坚持抗战,迎接新中国到来。演出后影响很大,其中的主题歌《团结就是力量》立即在全边区广泛流传。它曾成为团结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号角和心声,为全世界法西斯罪恶势力敲起了丧钟。
毫无疑问,《团结就是力量》是群众歌咏活动中唱得最多的歌曲之一,词曲唱着上口,唱着有劲,唱得人精神振奋。并且被选入了《东方红》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但是,当笔者“钩沉”这篇经典作品的时候,有关于词曲作者的背景资料和故事,却所获很少。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徐州涌现出一批革命的文艺工作者。七七事变后,他们告别家乡,踏上革命征
途,奔向抗日前线,奔向延安,创作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革命文艺作品。卢肃和牧虹当时就是这样两位青年文艺工作者。他们参加革命,先后来到延安,并成了鲁迅艺术学院的同学,卢肃在音乐系,牧虹在文学系。
牧虹自幼有艺术表演才能,早年还参加徐州市音乐爱好者组织的“艺波音乐会”。抗战开始后,辗转于成都、重庆等地,与赵丹、白杨、章曼萍合演《雷雨》和《放下你的鞭子》等剧;并且在《五奎桥》、《黑地狱》、《钦差大臣》以及《阿Q正传》等中外名剧中担任主要角色。
在延安时,牧虹曾在冼星海创作并指挥的《黄河大合唱》中出色地完成了朗诵任务,被评为“延安模范青年”,由毛泽东亲自颁发纪念章。到晋察冀边区后,于一九四二年经崔嵬、胡苏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不久被任命为西北战地服务团戏剧队队长。
这时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日军经常对边区进行扫荡。戏剧队冒着敌人炮火,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为抗日军民演出。牧虹以卓越的表演才能,成功地塑造了《带枪的人》中的列宁,《前线》中的盖达尔政委,《白毛女》中的杨白劳等艺术形象。他还创作了《女八路》、《红袄子》、《我爱八路军》等一批话剧和歌剧。一九四三年创作了小歌剧《团结就是力量》的文学本。
一九三九年春天,卢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和牧虹都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穿过敌人封锁线,去晋察冀边区开展工作,历尽艰险,于七月份到达目的地,并分别担任华北文艺学院文学系和音乐系的老师,培养出一批战时文艺人才。卢肃在延安鲁艺音乐系学习过作曲与合唱指挥,在晋察冀发挥作曲家的特长,创作了《华北人民进行曲》、《五一纪念歌》和《平原大合唱》等一批充满革命激情的战歌。
卢肃与牧虹密切合作,为小歌剧《除夕》、《我爱八路军》以及《团结就是力量》谱曲。《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曲,是同名歌剧《团结就是力量》的幕终曲,一经唱出,以高昂激越的旋律和雄壮浑厚的气势,唤起了千百万人民战斗的渴望,唱遍全国,以至在后来的反饥饿反内战时期,都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其旋律雄壮有力,成为一支人民大众反法西斯的战歌。
根据老一辈人的回忆,在当年,思想进步的学生们在“国统区”举行“反饥饿”和“反内战”游行示威时,经常手挽手高唱《团结就是力量》与国民党军警对峙。在《东方红》大型舞蹈史诗中出现的就是这种情景。如今鲜为人知的是,那时候集会、游行所高唱的《团结就是力量》有两个版本。除了牧虹和卢肃创作的这首之外,还有另一首“团结就是力量”的歌曲。但歌词一共只有四句,而前三句则完全相同。如下:
团结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团结是力量。
据说,全国刚解放那会儿,如果有人提议:唱个《团结就是力量》吧,就会有人问:唱哪首?若是要唱流行时间较短的那一首,回答是:就唱“团结团结团结”吧!就是指的这一首《团结就是力量》的歌曲。这是根据美国作曲家布里格姆曲调填词的一首{团结就是力量》的歌曲。如今在网上还可以找到这首歌的曲谱。
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有不少“海归”大量地用外国曲调来进行中文填词,推出了很受欢迎并广为流行的歌曲。比如《打倒列强》就是根据法国民歌《约克兄弟》曲调填词而成的,《共产儿童团歌》就是根据苏联少先队歌曲《燃烧吧,营火》填词改编而成的。而赵元任先生在一九三七年的淞沪抗日战争之际,就用美国《星条旗永不落》的曲调,为坚守上海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填词了歌曲《苏州河北岸上的大国旗》。
而这首《团结就是力量}也一样,它采用了美国歌曲《永远团结》的副歌曲调翻译填词而来。歌词是由美国劳工运动领导人拉尔夫,查普林在一九一五年创作的。也是借用了另一首美国歌曲《约翰,布朗的遗体》的曲调。虽然这首歌的歌词很长,但其中合唱部分的副歌部分只有四句:
Solidarity forever,
Solidari~forever,
Solidarity forever,
For the union makes uS strong,
中文版《团结团结就是力量》的歌词就是这四句英文歌词的编译。因为中文的“团结”只有两个音节,为了符合“永远团结”原曲的韵律,所以将中文的“团结”一词重复了两遍,成为“团结团结就是力量”。二零零七年三月台湾大选在即,连战、马英九、王金子、吴伯雄等党内重量级人物聚餐。据有关媒体报道,在众“立委”起哄之下,几位互相紧握双拳高歌的就是这首《团结团结就是力量》。
还有些老人回忆说,当年学生们集体活动时为了振奋精神,最常唱的歌就要算“团结团结就是力量”了。因为歌词中只有“团结就是力量”一句话重复多次,曲调也很简单,一学就会。后来,由中国人作词作曲的新的“团结就是力量”由解放区传来,就取代了老的这首“团结团结就是力量”了。
其实,这首《团结团结就是力量》歌的老家源自英国,原本是一首宗教歌曲。在美国至少有三个版本,分别是《约翰,布朗的遗体》、《共和国战歌》和《永远团结》。按说这三首歌都应该是属于美国革命历史歌曲,最著名当属《永远团结》这一首。然而在中国大陆,一直到今天仍然有着经久不衰生命力的还是这首牧虹作词、卢肃作曲的《团结就是力量》。
接下来就要说一说资料不多,但是关于词作者牧虹和曲作者卢肃的一些后面的故事了。
牧虹,原名赵鸿模,一九一八年出生。曾先后在鲁艺、联大、华大及戏剧学院担任教学和领导工作,同时从事创作、导演、表演艺术的实践。导演了《把眼光放远点》、《白毛女》、《春风杨柳》、《小二黑结婚》等多部话剧、歌剧,塑造过《带枪的人》中列宁、《白毛女》中杨白劳等50多个舞台形象。同时还擅长民歌演唱,曾灌制过《全家光荣》、《夫妻识字》和《自由结婚小唱》等歌曲的唱片。
一九四九年后,牧虹到了北京,主要从事领导工作。历任中央戏剧学院歌剧团副团长、团长,中央歌舞剧院副院长。一九六三年,为了发展中国的歌剧事业,牧虹到了东北,应聘为辽宁省歌剧院院长。一九七八年调回北京,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兼导演系主任、学院代党委书记。一九八五年离休。
卢肃,原名方平,作曲家。从祖父起是电工。一九三七年参加北平学生移动剧团,任歌咏指挥。次年十月到延安,参加了第三期鲁艺音乐系,当时学作曲,也学歌咏指挥,没有多久被提升为教员。一九三九年赴晋察冀边区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创作第一首作品叫《古道行军》,此外还写了不少大合唱,如《平原大合唱》、《生产大合唱》和《春耕大合唱》等。除此之外,还参与了歌剧《刘胡兰》和《槐荫记》的创作。 一九四八年,卢肃去了东北,后被任命为辽宁省文化局局长。其后历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歌剧团团长、中央实验歌剧院院长、沈阳音乐学院代理院长等
职。一九七九年调北京,任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中国音协常务理事,以及北京市音协主席等职务,二零零一年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
还有一件事,可以说是已经蒙在岁月的烟尘中了,那就是牧虹与著名歌唱家王昆早期曾经一起演唱过一首老电影《陕北牧歌》插曲,陕北民歌《崖畔上开花》。那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电影《陕北牧歌》开拍,由刘炽担任电影的作曲,其中采用了收集到的陕北民歌稍加整理,谱成了《崖畔上开花》这首歌曲,而男声演唱者就是牧虹,女声演唱者就是王昆。导演是凌子风,作词就是编剧孙谦。
崖畔上开花
男: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盼着那好光噢景。
有朝一日翻了身,我和我的干妹子儿结个噢婚。
青杨柳树长得高,你看呀哥哥我那这儿噢好?
女:黄河岸上灵芝草,哥哥你人穷生的哟好。
男:干妹子儿你好来实在是好,走起来好像水上噢飘。
女:马里头挑马不一般高,人里头数上哥哥噢好。
合: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盼着那好光噢景。
有朝一日翻了身,我和我的干妹子儿《哥哥》结个噢婚。
王昆和牧虹是一九三九年在西北战地服务团开始在一起工作的,她与牧虹一起唱歌也是从《崖畔上开花》开始的。随着电影《陕北牧歌》上映后,这首陕北“信天游”风格的《崖畔上开花》插曲立时被人们所接受。为电影配唱插曲后,他们又录制了胶木唱片,这首歌曲很快就在群众中广泛流传开来。后来又被移居香港的三十年代作曲大师姚敏重新改编加工后,由此派生出来一首新的民歌《知道不知道》用于一九六九年香港电影《落马湖》的主题歌。先由刘韵主唱,后来由奚秀兰翻唱后在大陆家喻户晓。
还有另一说,这首歌曲是由广西民歌《山清水秀太阳高》改编的。本文在这里引用的是,在一篇阿永的文章里谈到根据歌唱家王昆所提供的线索。同时在文章中还谈到,{崖畔上开花》的编曲刘炽和演唱者之一牧虹的学生,《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的编审员之一,民族音乐理论家耿生廉教授分析研究认为,这首《知道不知道》的基本曲调就源自《崖畔上开花》,只不过《知道不知道》把《崖畔上开花》的原曲调速度放慢了,节奏拉宽了。但基本曲调的素材就来自陕北“信天游”,因此说《知道不知道}这首歌的根就在陕北。
顺便再援引一点儿在阿永文章中所介绍的花絮:在二零零五年冯小刚导演的贺岁大片《天下无贼》中,由女主角刘若英演唱的片尾歌曲就选用了这首《知道不知道》。这首由刘若英重新演绎的最新版本,还特别邀请了台湾著名的词作家姚谦重新填词,虽然只有短短十句,但刘若英却花了五天时间录制,使这首新版本的《知道不知道》曲调更加空旷和飘逸。
到此截止,一首歌曲前后左右也竟然引出了这样多的一些话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老百姓接受了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应该讲《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是具有这个魅力的。文章写到结尾的时候,不免生出一种意愿,我们知道了《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曲源自于同名的小歌剧,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不妨再把这个小歌剧重新复排出来感受一下。
如今,牧虹和卢肃两位作者已经作古,但每当唱响这首歌曲,他们“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的生命还在歌声中延续。让我们记住《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两位词曲作者的姓名:牧虹,一九八九年六月逝世于北京;卢肃,二零零四年七月逝世于北京。
2011—2—7大年初五初稿
2011-3-8完成
上一篇:中国藏传佛教音乐的新发展
下一篇:标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