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建筑标准化,提升建筑经济效益
摘要: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的一项目标就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低下等。针对这些问题,建筑企业需要改革模式,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强建筑的标准化,才能更好的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的十二五计划中,提出要把建筑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目标进行管理,全面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实现建筑的标准化发展,才能促进建筑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建筑标准化;建筑经济效益;建筑质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F4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8-0186-01
建筑的经济效益和建筑标准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性,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实现生产专业化才能保证行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真正的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上必须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按照一定的制度模式开展工作,才能体现出商品经济模式的建筑业。因为建筑行业和其它商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建筑企业可以从建筑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性质和商品的建筑标准等方面出发,建立符合建筑经济效益要求的发展机制,保证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一、建筑商品的性质和使用价值
(一)建筑商品的特点
建筑物具有集体群的特点,建筑物体群主要是很多建筑物组成的。这些建筑物具有不同的功能,是组成建筑物群的主要构成。建筑物在形成建筑群的过程中,需要从不用的地点、工艺和专业等模式进行交叉性的生产。而且,建筑物群还具有固定性、单件性、符合性、协作性和预约性等特点。在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总是固定在某一个地点。而且是分散产生的,和一般的商品不同。因为一般的商品可以集中进行生产和自由运输等。而且,一般的商品可以由一个工种完成生产任务。而建筑物从规划设计到实际的施工,都需要很多不同的工种互相进行协作配合,才能实现全面的生产工作。因为建筑物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工厂预制和现场制作两种形式。所以,建筑商品具有复合性特点。建筑商品和其它商品的最大区别,就是一般的商品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但是,建筑商品只能根据情况进行生产。而且,在生产的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还需要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
(二)建筑商品的使用价值
根据建筑物的商品特点可以看出,建筑企业在组织和预约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建筑商品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认真的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实现对建筑商品的监督检查和组织生产,最终才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物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才能体现出自身的本质属性。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的生产和使用要求,建筑物必须体现出一定的使用价值。例如,建筑商品的一项基本特征就是适用性,任何建筑物都应该满足建筑物相应的使用需求。而且,建筑物在使用中,应该具有可靠性,可以承载相应的物件和人的质量。同时,建筑物还应该具备能够经受风雪等自然灾害的侵蚀。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可靠,真正的提升建筑物的使用价值,才能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二、增强建筑标准的重要作用
在建设建筑物的过程中,建筑需要具有一定的使用和价值。而且,建筑物的设计应该符合人们的使用和美观等不同方面的要求。例如,建筑物的设计,应该符合可靠、使用、美观和耐久等方面的要求,并且体现出建筑物的经济性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只有制定更加优秀的建筑标准,才能符合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建筑物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建筑物的使用价值,最大化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生产需要。所以,从总体的策略来看,在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制定各项建筑标准,对建筑物的经济效益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制定建筑物的建筑标准也是提高建筑物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基础条件和根本保证。
(一)实现了建筑标准的要求
建筑企业在制定建筑标准的过程中,对各项建筑标准的制定都应该坚持一定的原则。一项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一定要实现建筑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紧密结合,保证建筑标准的合理化。在经过了一系列的鉴定之后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环境之中,建筑标准的形式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建筑的形式呈现多样化的模式。所以,我国必须根据自身的建筑特点制定出适合我国建筑发展的各种标准,才能实现建筑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提高建筑经济的根本目的。建筑标准和建筑的作用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建筑的工期、劳动材料定额和施工等方面实现对建筑物的标准化设定,才能保证建筑经济效益得到顺利的实现。
(二)促进了建筑的改革
建筑企业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是针对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这两方面实施的。在实现对建筑质量控制的时候,建筑施工人员不仅需要按照制定的各项建筑标准实施,还需要制定建筑工程的计划管理、工序管理、机具管理、物料管理、劳动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各项建筑管理标准。在实现了建筑工程的技术标准和建筑管理标准二者之间的结合之后,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建筑经济效益的全面控制。建筑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建筑企业不仅需要实现对建筑设计、勘察和施工企业等标准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建筑质量管理标准执行。实现建筑的经济效益,需要国家从我国的建筑业改革形势出发,才能制定合理、有效地建筑经济效益实现策略。
三、建筑标准和建筑经济效益
我国政府为了更好的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根据建筑发展的情况,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了很多有效的措施。例如,我国政府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制定了各项相关标准,对建筑行业进行了更好的规划,促进了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了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的目的。实现建筑的标准化,主要是指人们在建筑活动中,为了实现建筑的经济效益,所制定的一系列相关的建筑施工和管理规则。最终,可以实现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在建筑的管理中,实现建筑标准化主要是需要建筑企业按照一系列相关的建筑施工和管理规则进行工作,保证可以很好的实现建筑的经济效益。人们建设建筑物的一项重要实践依据就是具有建筑标准规则。
在实施建筑物的过程中,可以把建筑物看作是一个复合品,在进行具体建造的时候,需要用到各种不同的建筑材料。建筑的装备和配件,需要在现场组建完成,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单位。所以,建筑实施属于一个系统化工程。实现建筑物中的社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需要建筑企业按照定型化、体系化、模块化和综合化等方式,推进建筑建设中的各项工作,才能更好的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实现建筑的标准化。在实施建筑项目的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结合严密分工和广泛协作,从根本上实现降低建筑成本的作用,提高建筑的施工生产效率,促进建筑的发展。增强建筑标准化,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途径,起到了关键性的纽带作用。某建筑工程在增强了建筑标准之后,加强了管理,保证了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提高了建筑的管理水平和建筑物的功能使用率,不仅促进了建筑企业的发展,还提高了建筑的经济效益。
四、总结
建筑企业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条件,就是建立完善的建筑质量标准体系。对建准物实施严格的质量监督,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建筑的质量标准,保证建筑物的使用质量。通过对建筑质量的提高,可以更好的实现建筑商品的使用价值,从根本上实现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根本目的,促进建筑企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 枫,王 晴.强化标准意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8(12):39-41.
[2] 刘晓飞.浅谈提高建筑企业工程标准化意识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J].工程与建设,2011,14(4):43-44.
[3] 王艳玲.我国提高建筑经济效益问题探索[J].决策咨询,2012,24(5):65-67.
[4] 金 刚.建筑经济质量提升策略分析[J].科技资讯,2009,28(12):15-16.
[5] 孙 高.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策略研究[J].建筑经济,2010,14(3):51-52.
[6] 刘 畅.建筑经济效益提高的途径分析[J].中国建材,2010,24(8):21-22.
[7] 余建强,周晓冬.我国建筑工程安全标准体系的现状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0,14(3):123-124.
[责任编辑:谭志远]
下一篇:建筑工人废弃物减量化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