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造林抚育技术及实践研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本文对毛竹造林抚育技术的林地选择修整、造林、幼林成林抚育、病虫害防治,及幼林成林抚育实践效果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从研究中得出,抚育技术在毛竹造林中的实践应用,对于幼林的生长和成林的生长管理都能够起到一定正向作用,尤其是幼林。通过本文研究旨在进一步扩大毛竹种植面积,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激发毛竹生产潜力。
关键词:毛竹;造林;抚育技术;实践
随着毛竹在建筑、装饰品、工艺品等领域应用的不断广泛,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毛竹的优点与实用性,使得毛竹近几年的市场需求量不断上升,而需求的增加直接带动了毛竹加工企业及毛竹种植户的崛起。为了满足市场对毛竹的需求,就需要扩大毛竹林种植面积,采用科学技术进行毛竹造林,这就为抚育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平台。
一、毛竹造林抚育技术
1.林地的选择与修整。毛竹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尤其是温度和湿度,它要求生长地年平均气温在15至20℃之间,降水量在1300mm至1900mm之间,酸碱度适中(PH值为4.5-7.0),即毛竹喜欢温暖湿润的弱酸性环境。而对于地形地貌的选择,应选择山腰、山谷等背风向南地带,土壤肥沃潮湿、透气性良好、排水性能高、深度至少在0.5m以上的砂质土壤,避免将造林林地选在地下水位高、容易积水、土质干燥的地方,以免毛竹生长受到影响。
选好林地之后就可以开始对林地的修整工作,修整方法的选择需要依据林地的具体地形、坡度等来进行,对于山腰等较陡处林地的修整,适合采用带状或块状整地方法,对于平缓平坦处林地的修整,适合采用全面整地方法。只有针对不同林地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修整方法,才会达到良好的修整效果,为造林奠定基础。对林地进行修整的目的在于铲除地表杂草等天然植被,提高土壤活性与透气性,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与对水分的吸收,为毛竹苗木生长营造良好环境。
2.造林。造林环节对种植季节有着一定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以早春、晚秋或冬季为主,这与毛竹本身的生长特性与生长环境适应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于冬季造林,需要注意避免在寒冷大风天气进行,而平常正常的天气都可以开展造林作业。若满足条件,冰土融化后的初春则是毛竹造林的最佳季节。确定种植季节后,选择适合的造林方法就是接下来要做的主要工作。目前毛竹造林方法主要有移鞭造林、移兜造林、移竹造林等,而人们选择最多的方法是移竹造林。与其他造林方法相比,成林早、见效快是移竹造林方法具有的两个最为突出优势。采用移竹造林方法,对于母竹的选择以二至三年生竹株为宜,且必须要保证竹株健康、鞭芽饱满,数量适中,分布均匀。对于母竹的挖掘是整个造林过程的关键,它要求准确找出竹鞭的位置,通常在毛竹竹杆底部弯曲内侧。根据竹鞭的位置与生长趋向在距离母竹0.3m左右处挖出竹鞭,并在去鞭0.5m至0.6m和来鞭0.2至0.3m处将竹鞭截断。由于毛竹根的再生能力弱,截断竹鞭后需要削去竹梢,以减少蒸腾作用。将挖好后的母竹及时栽植,栽植密度保持在525株/hm2,栽植时要挖深穴(一般长1.2m,宽0.8m,深0.5m),下部土覆盖紧实,母竹要浅栽。
种植母竹之前需要在穴内施入适量的基肥,可以是复合肥也可以是有效肥。若施复合肥,则每穴用量控制在0.5至1.0kg范围内,并在施入后覆盖一层表土,与复合肥拌匀,以便母竹吸收;若施有效肥,则每穴用量应控制在1.0至2.0kg范围内。种植时,对于母竹的放入,应保证鞭根与穴长方向平行,这样放置有利于竹根舒展,促进母竹成活与生长。植入的深度一般以3至5cm左右为宜,放好母竹后先复盖表土,再填心土并踏实,踩踏时不要太用力,以免损伤鞭根。
3.幼林与成林抚育。毛竹造林之后发挥关键作用的就是抚育技术。对于幼林的抚育,基本步骤是松土除草、间作、施肥、间伐、补植等。为防止新造竹林杂草丛生,需要在母竹周围进行松土除草处理,一般松土深度应达到0.3m,将杂草翻至土壤下作为毛竹生长的养料,松土除草时避免对毛竹造成损伤,2至3年后实现连片全垦。当新造竹林生长1至3年后,可以进行农作物间作,既可以提高林地资源利用率,又可以起到松土除草、加快土壤腐殖质积累等作用。
成林抚育采用抚育技术的措施主要包括砍灌清杂、削山垦复、施肥、合理采伐等。在每年的6、7月份对成林地进行杂草清除、灌木砍灌处理,并将杂草灌木作为林地的养料,翻至土壤之下,加快它们的腐烂,提高土壤肥力。除草砍灌后,对成林地进行垦复,将地表土壤翻至地下,使地表腐烂的植物埋入土壤之中,补充土壤养料,同时提高土壤松软度,改善土壤结构,加快竹鞭、竹根等对土壤水分与养分的吸收。垦复时,距离竹子较近处应浅挖,远处应深挖,垦复根据坡度地形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垦复方法。成林地毛竹生长快、所需养分多,加之雨水冲刷会带走一部分养料,就需要对成林地进行施肥,以补充流失的养分。通常,对于成林地的施肥应在砍灌后垦复前进行,将砍灌下来的杂草等埋入地下后即可将肥料均匀的撒在林地间,待垦复后撒的肥料就可以被翻入土壤下,被毛竹所吸收。对于毛竹的采伐,为保证采伐合理性,一般应在8月中旬至次年2月时间段内进行,采伐时以7年以上的老竹子和病弱竹子为主要砍伐对象。
4.病虫害防治。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向来以预防为主,尤其是竹类植物。所以,对毛竹林的病虫害防治应综合运用药物防治方法和生物防治技术,以提高病虫害预防效果。竹笋夜蛾是对毛竹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病虫害,对于这类虫害的防治首先应加强竹林巡视,砍掉有夜蛾卵的竹笋,清除夜蛾虫,并做好相关抚育措施,如除草清杂、松土等。对于幼虫的防治应在4月上旬喷洒50%的乐果1600倍液进行防治,可以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二、造林抚育技术实践效果
1.幼林抚育实践效果。设置两个试验点用以观察抚育技术在幼林抚育中的实践效果:样点一,竹株密度525株/hm2,坡向西北,平均气温15.0至15.7℃,林地为退耕还林,间作豆类植物。样点二:竹株密度500株/hm2,坡向东南,平均气温15.0至15.7℃,造林林地,未使用抚育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生长观察发现,采用抚育技术的试验点毛竹出笋数和成竹数明显多于未采用抚育技术的试验点,表明抚育技术在毛竹幼林生长中起到了明显的抚育作用。
2.成林抚育实践效果。设置三个试验点对抚育技术在成林中的实践应用效果进行检查:三试验点相同条件包括平均气温14.5至15.6℃,坡度26°左右,阴坡,试验点一未采用抚育技术,试验点二仅在6、7月份砍灌清杂一次,试验点三砍灌清杂、垦复、施肥、合理采伐均采用。3年后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抚育措施毛竹的出笋数、成竹数呈现显著差异,其中试验点一出笋数与成竹数最少,其次为试验点二,而试验点三达到了良好的出笋数与成竹数,且成竹质地良好,说明抚育技术在成林地中的应用也达到了良好的撫育效果。
三、结语
在以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当今社会,植树造林成为林业发展的一大主题,林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植树造林。对于毛竹而言,生长周期短、可重复砍伐,可以较好的满足市场需求,改善生态环境,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因而抚育技术在毛竹造林中的实践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人们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扩大毛竹造林规模与抚育技术的应用力度,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莹莹. 毛竹造林技术的实践探析[J]. 绿色科技,2013,12:98-99.
[2]苏文会. 基于生长和养分积累规律的毛竹林施肥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
[3]薛云. 池州市贵池区毛竹丰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7:208-209.
[4]张再翥. 毛竹造林抚育技术及实施效果[J]. 现代农业科技,2012,09:221-223.
[5]鲍丙芳. 移植母竹造林技术及造林成效分析[J]. 宁夏农林科技,2012,06:10-11+13.
上一篇:绿色暖通技术在民用建筑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