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工程管理本科课程体系的优化
摘要:对现有工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现状进行研究,并通过对中美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对比,指出我国工程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现存的问题。提出“五个知识链、两个一体化、一个基地、一个平台”的优化模式。
关键词:工程管理;创新型;优化
一、引言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跨土木工程、管理、经济及法律等专业,兼有工、管、经、法等多学科知识的宽口径、复合性专业,既具有管理学科的属性又带有工程技术和工程经济的特征。但由于我国的工程管理专业发展的时间较短,现有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大多仍停留在原有专业的简单合并上,缺乏整体协调。课程结构不够合理,缺乏预见性和时代感,跟不上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步伐,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一些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且内容重叠,造成原本已紧张的课时资源浪费。由此,导致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的整体把握差,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弱。这又造成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开拓创新工作的能力低下,二次就业问题呈上升趋势。因此,本文将首先对工程管理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基于当前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模式。
二、本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分析
工程管理专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目前全国设置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200多所,分布在各综合性大学、管理类、土木工程类等院校。各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均由技术、经济、管理及法律等平台的专业课程构成。工程管理的学科基础是土木工程。从主干学科来看,大都也偏重于土木工程。当前,工程管理学科大量的课程是与工程管理密切相关并带有极强专业技术性的交叉科目,如建筑技术、工程经济学、建筑材料、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估价、工程项目管理、FIDIC合同条款等。各学校在重视工程技术教育的基础的同时,结合各校自身的特点有所侧重,如分别开设交通土建、电力工程、水利工程等方向课程。
我国工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具有以下共同点:
基础知识。突出宽基础的通识教育和四大平台——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工程管理及工程法律类课程等专业基础课程设置,这种宽基础成为培养跨越土木工程、管理、经济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基础。
实践能力。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多从事工程实践性工作,为满足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各高校开设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内容。
专业方向。各院校结合本校工程类专业背景及未来人才就业去向开设不同专业方向,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满足了地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本文选择我国建立工程管理专业较早的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的工程管理课程体系进行对比,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工程管理课程体系构成对比
从上图可见,当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特色是重技术基础课,以上院校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平均权重分别达到45.35%和41.22%。另一方面,以上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四大平台课程的课程分配平均比例为: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工程管理:工程法律=49.75:16.18:24.87:9.2。同样反映出在教学计划中技术老大的特点。
图2 美国工程管理课程体系构成对比
在美国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与我国类似的是核心知识点的课程设置尤其是建筑技术类课程的设置比较全面,内容涉及到建筑技术以及施工的各个方面。但是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学分明显高于基础教育类课程[1]。从两国的课程体系构成来看,我国的工程管理课程体系更重视工程技术基础,专业课程的设置较弱,未明显突出工程管理属于专业化项目管理得特色。而美国学校在工程管理的专业课程设置中,经济与管理类课程的量远高于国内院校,更能够体现出专业管理人士人才培养的要求,与国际项目管理接轨性强。
此外,上世纪80年代以后,工程管理领域涌现出许多新的内容,如工程项目组织行为管理、工程全生命期管理、集成化管理、环境管理、虚拟企业等。这些新知识没有被融入现行的工程管理课程体系中,未与工程管理学科体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
当前对工程管理人才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作为开拓创新型的管理人才,一方面,应具有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力、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应具有创新能力。今后工程管理毕业生要有创新意识,要具备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创造出创新成果的能力,而要达到上述培养目标必须依靠对工程管理课程体系不断地整合和创新来实现课程体系整体优化。
三、本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模式
专业课程整合。工程管理专业各个课程不是单一的个体,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将紧紧围绕工程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将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视为一个系统工程。运用系统原理,优化课程结构,减少课程之间混乱度和内耗,提高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运用层级原理,强化课程之间的组织,优化系统要素。在既有的学时约束下,通过提高课程的组织性,追踪课程个体与整体组织各个环节的状况和趋势。各课程形成具有递进性的知识链,课程之间充分体现知识的连贯性、传递性和增值性。
整合后的工程管理课程整合框架如图3所示,基本思路如下:
技术链。课程包括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建筑力学、工程结构、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设备课程;经济与市场链。课程包括工程经济学、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投资与融等;微观经济学、管理学,房地产评估、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市场营销;管理链。课程包括管理学、运筹学、组织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工程承包;法律链。课程包括法律基础、经济法、建设法规课程以及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造价链。课程工程估价、工程造价管理等。
一体化的案例教学。在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经济、工程造价、施工组织设计、合同管理等,使用相对统一的案例,包括项目的方案设计、图纸、合同、施工组织设计等。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加强了各专业课程之间的连接,增强了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另一方面,一体化的案例教学使得学生不需要将太多精力浪费在讲解案例背景、熟悉图纸或案例材料上,可以有效节约宝贵的学时资源。
课程设计优化。工程管理专业对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包括建筑工程设计、试验检测、工程概预算、施工组织设计等。应针对相应的课程加强课程设计的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在课程设计的教学安排中,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对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的需求。另一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各课程之间的性质及内在联系,在给学生下达课程设计任务时,有针对性地安排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任务内容和工作量。
实践环节实施。实践环节是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毕业实习等。它既是工程管理专业特征的具体反映,又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保障。根据工程管理“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必须以科研项目为依托”专业的特点,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和水平,工程管理专业或所在学院应创建具有工程管理专业特色的产学研基地,与项目管理公司、工程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监理公司、工程设计院、房地产评估事务所企业的合作,以“工学交替”的模式来培养人才。
创新能力培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态度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创新提供能力基础。通过建立创新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学科前沿讲座等环节,让学生学会深入思考,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自主探索地解决问题,学会与人合作。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4930)
作者简介:
谢颖(1970-),江西万载人,副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兴苏. 对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设置的思考[J]. 项目管理技术, 2008年10月
第6卷第10期:68-71
[2]张建坤 , 成 虎. 对工程管理专业地位和学科体系的思考[J]. 建筑经济, 2007年第7期(总第297期):5-7
[3] 王旭.中英比较构建我国工程管理本科教育模式[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年第1期,总第165期:82-84
下一篇:模板早拆体系在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