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印刷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摘 要]近年来,浙江省印刷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印刷基地。本文首先对浙江省印刷市场区块结构进行了阐述,进而从行业水平、所有制结构以及特色工业园区三个方面对浙江省印刷市场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浙江省印刷市场的竞争优势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印刷市场 竞争优势 来源分析
本文获浙江工业大学校基金项目“浙江省印刷市场竞争优势来源与创造策略研究”(1207158)资助。
作者简介:王东,男,浙江杭州人,200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为浙江工业大学讲师,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工程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印刷企业管理;卢家华,男,山东莒南人,1991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为浙江工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美术学;周健,男,安徽省淮南市人, 2006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浙江工业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学。
一、引言
浙江作为沿海地带的经济强省,又是文化大省和出版大省。全省的印刷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迅速崛起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印刷基地。截止2006年6月底,浙江省有各类印刷企业20437家,占全国的总量的21%,从业人员36.5万人,印刷工业年产值450亿元,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印刷业大省。
二、浙江省印刷市场区块结构
目前,从历史基础、区位条件、经济水平及产业结构等诸因素来看,在浙东北环杭州湾地区、浙东南沿海地区、浙中及西南内陆地区这三个区域,印刷产业分块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一)浙东北环杭州湾地区
包括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等六市。该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系统比较完善,对外开放度大,科技、教育、文化水平较高,科技人才相对集中,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长三角”经济产业区的形成与发展有力地拉动了印刷业前进的步伐。近年来,江、浙、沪的印刷业迅速发展,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一定规模又充满生机的产业,2003年,该产业在江浙沪的销售收入近千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吸引了全球的目光。长三角经济区南翼的中心城市就是杭州。中外瞩目、总投资达200亿美元的亚洲包装中心,是国际组织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世界性生产中心,这将给印刷业的发展带来了强有力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该地区是印刷业中最丰富的集合体集中了书报刊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商务印刷、特种印刷等各种类型的印刷。
(二)浙东南沿海地区
包括温州和台州两市。从地形条件来看,本地区形成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该地区具有悠久的商业传统,当地民众的创新意识很强,很早就利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发展以“专业市场+家庭市场”的农村工业化模式。该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较快,专业市场和个体、私营经济比较发达,区域整体实力较强。温州以苍南中心,辐射周遍的几个镇,形成了印刷包装企业集群。“中国印刷城”的美称由温州龙港获得。目前,温州共有印刷、包装企业2300多家,印刷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33亿元,约占全国印刷包装行业总量的15%。温州印刷包装市场发育完善,已发展成为一个集印刷及辅助材料的生产、供应、销售于一体,不干胶印刷、软包装印刷、纸张印刷、防伪商标印刷等一应俱全的系列产业基地。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温州引进具有世界印刷包装技术前沿水平的设备近千台(套),国内先进适用设备近2000台(套),技术装备和产品质量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样,浙江沿海经济活跃地区之一的台州,印刷产业群集中在路桥横街。横街印刷业高度集中,吸引了众多的设备制造商,材料供应商、贸易商等。横街印刷因此远近闻名,被誉为“小龙港”美称。
(三)浙中及西南内陆地区
包括金华、衢州和丽水三个地市。该地区原有的经济基础差,印刷产业群的发展历史短,因而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近些年,受该地区相关其它颇具规模的特色产业群如素有“百工之乡”之称的永康是著名的“中国五金城”,“中国小商品城”的义乌,全国最大羽毛球生产的衢州吴村镇等的影响,借助于小商品城的规模,积极培育和发展服装袜业包装、纸制品加工、挂历印制等印刷市场;定位为以包装印刷业的商贸、物流、生产、研发等科工贸结合体为主线的现代化综合市场金华国际包装城将为该地区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三、浙江省印刷市场发展现状
浙江省的印刷业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健康有序的印刷市场已逐步形成。
(一)整个行业的水平在逐步提高。
从2000年到2006年浙江省的整个印刷行业统计数据看:2000年底,印刷企业总量、产值和从业人员分别为15206家、产值200 亿元、从业人员33万。而截止2006年6月底,浙江省有各类印刷企业20437家,占全国的总量的21%,从业人员36.5万人,印刷工业年产值450亿元,在短短的6年中,企业总量增长了134% ,产值翻了一倍。从《世界经理人数据》2007年8月最新公布的“中国最具竞争力印刷行业100强”排行榜中,浙江有17家企业进入全国100强的排名,上榜企业数量位居广东、上海之后列第三位。从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上来分析,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向印刷产业的不断渗透,彩色桌面系统、计算机直接制版、数字印刷等新技术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应用。而从近几年印刷产业的投入来看,2003年全省各类印刷企业印刷机械进口621台(套),总额达到1.22 亿美元。所有这些数据说明,印刷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浙江作为沿海地带的经济强省,各行各业兴旺发达,社会对印刷业的需求不断扩大,使印刷业有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行业的总体水平得以提升。
(二)机制灵活的民营印刷企业蓬勃发展。
浙江民营经济是真正做到“聚集民资、依靠民办、发挥民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近几年来,浙江省许多民营企业为了做大做强,突破单一产权结构,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突破家族管理模式,健全内部治理结构;突破业主制,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建立规范的公司制,并向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甚至集团企业发展。民营经济可以说是浙江的一张响当当的“王牌”。浙江省从一个资源贫乏的小省发展成为全国的经济大省,凭借的就是民营企业这支生力军。改革开放20多年来,浙江民营企业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胆略,在冲破思想禁锢、资源限制等种种障碍中迅速崛起。到2006年底,全省印刷业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已达到了95%。成为整个印刷行业的运营主体。单以杭州市为例,据统计至2006年上半年,杭州市区共有各类印刷企业1295家(不含三印企业),年产值140亿,占全市总额的77%。
注:资料来源于杭州文化广电出版局。
图1 2006年杭州市印刷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量对比
从图表中印刷行业所有制结构情况来看(图1),杭州市区1295家印刷企业中,民营印刷企业所占的比例达到企业总量的90%以上。由于浙江市场经济起步较早,杭州已经成为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近两年,杭州的印刷企业数量每年都以20%的速度递增,这些新设立的印刷企业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可以说民营企业占据了杭州市印刷的主导地位。在温州、义乌等以民营印刷企业为主的地区,其产品、设备、技术、质量、规模等方面都显著提高,造就了一批像新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曙光印业有限公司、浙江南方印业有限公司等在全国有相当影响的印刷企业。原国有大中型企业也积极参与改革,引进民间资本,实现企业股权的多元化,如浙江广厦参股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日报印务中心,这不但是国有印刷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更体现了国有大中型印刷企业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三)浙江的印刷基地和特色工业园区的建立。
杭州、宁波地区逐步形成了出版物印刷和包装装潢印刷基地;杭州的“亚洲包装中心”更是融制造、科教、研发、信息、贸易、会展、金融、服务为一体成为世界性产业中心;宁波的纸塑、文具、扑克等产业区块在印刷产业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苍南、义乌也形成了包装装潢印刷基地;被誊为“中国印刷城”称号的温州苍南已基本构筑了系列印刷、辅助材料供应与销售网络配套的生产体系。
印刷工业园区是适应印刷业在新的发展时期客观需要的新的地域组织,是产业空间格局走向有序化、规范化的必然产物。印刷特色工业园区推动产业升级。浙江不少印刷企业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需要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进行技术改、资产重组、优势互补等,以实现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增长的转变。印刷特色工业园区营造区域创新环境。组织文化水平低,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度不高是各地产业群普遍存在的问题。印刷特色工业园区为园内企业之间、企业与相关配套服务机构之间增加了相互了解的机会,为专业化协作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平台。印刷特色工业园区解决农村工业化引发的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在一些地区,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的矛盾日益尖锐,造成不容忽视的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特色工业园区可以科学规划,集中治理工业污染,从而既节约环保成本,又减少印刷生产对社会、生态环境的破坏,建设特色工业园区大力研发环保型印刷材料,改进印刷工艺,发展和推广环保印刷工艺。
四、浙江省印刷市场的竞争优势来源分析
综观对浙江印刷市场的大量研究,它的形成和发展除了与政府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之外,还受到来自自然地理、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印刷文化的源远流长。
浙江是中国古代印刷业的发源地之一,并长时期是重要的印刷中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杭州曾是全国著名的雕版印刷中心之一。尤其在宋代,雕版印刷更加发达,技术臻于完善,尤以浙江的杭州刻印质量为最高。毕升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杭州从事活字印刷术的研制。杭州在元代是著名的刊刻中心之一,除了刻印汉文图籍外,也刻印西夏、藏、回鹘等多种少数民族图籍。有“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后世所谓宋代刻书四大中心(浙、建、蜀、汴)之说,即源于此。在中唐时期,浙江已是当时中国重要的书籍出版地之一。浙江的印刷产业市场在文化大省、经济强省的沃土中萌生、发育、生长和壮大。
(二)民营印刷业迅速崛起。
在浙江的印刷产业集群过程中,以民营企业为主。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市政府大力扶植民营印刷企业发展。目前温州在印刷业的经济结构中,民营企业占95%以上,原有国有企业已经进行了股份化改制,民营企业在二十年发展中也不断进步,实行资产优化组合,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民营企业相对国企的比较优势,企业的市场灵活性提高,自主意识增强,不受工时限制,从而产量在同样时间内得到提升,加上分摊的固定成本的大大降低,带来了规模经济效应。浙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本质上来源于不断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或者说是出现的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企业家在浙江经济发挥的作用不仅是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还是整合家庭工场的组织者、协调者以及产业群内最直接的示范和榜样。企业家资源的逐步积累为浙江印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三)以集团为龙头、向规模化发展的产业布局基本形成。
“十五”期间,全省先后组建了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与“九五”末期组建的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新华发行集团等构成了我省新闻出版业的龙头。同时产生了一些初具规模的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成为行业的骨干。销售码洋超过亿元的出版社有3家;固定资产超过2000万元、产值超过1亿元的印刷企业有35家,2004年全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中,我省有14家企业名列其中,入选数量居全国第3位;期发行量超过20万册的期刊有8种;连锁经营总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年销售码洋超过2000万元的民营书店有2家。初步形成了以集团为龙头、向规模化发展的产业布局,市场主体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
(四)印刷园区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
为了提升产业档次,提高产业聚集效应,解决印刷企业长期处于“低、小、散”的状态,扩大企业的规模和档次,促进企业的有序发展,加强印刷业的监管、农村环境保护,横街镇党委、政府在经过多方论证和考察的基础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统一规划,集中建设”的原则,在2002年动土新建了横街镇印刷工业集聚区,该集聚区占地120亩,投资9000余万元,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同时园区具有良好的生产、洽谈环境,提高了横街印刷在同行中的地位,为横街印刷在市场上打响品牌。
(五)技术创新初见成效。
印刷行业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劳动密集型的印刷企业已经不适应当今市场的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以胶印代替铅印,以照相排版代替铅字排版,以电子分色代替照相分色,数字化印刷又作为新一轮的发展趋势,势必要求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优化工艺设计,提高产品质量。
综上,浙江印刷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受到来自自然地理的、社会的、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它的发展得益于具有独特的传统和深厚底蕴的浙江文化;得益于具备敢闯精神、创新精神的浙江人;得益于不断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得益于为本地印刷企业创造公平竞争和创新环境的地方政府;得益于“高起点、高标准、统一规划,集中建没”的印刷园区建设;得益于技术创新大胆尝试。因此,浙江印刷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人文优势以及政策优势,使得蓬勃发展的浙江印刷企业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志成,从印刷百强企业看我国印刷业,印刷杂志,2005(3),228
[2]中国印刷年鉴[M],统计信息篇,中国印刷年鉴社,2006年,289-290
[3]黄瀚军,蓬勃发展的浙江印刷产业,中国包装,市场纵横栏目,2004(5)
[4]陈梅,浙江印刷产业集群的分析研究,经济论坛,2006(16)12-13
[5]浙江省新闻出版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浙发改规划,2007.293号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