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结构新探
内容摘要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既需要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也需要从学科领域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结构。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生态学和人学理解为一个“七维结构”,它们相互联系,互有交叉,形成一个清晰的理论体系。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人学的研究比较成熟和富有成果,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社会学的研究有待深入,而最为欠缺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生态学的研究,需要逐步推进。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 理论体系 学科结构
作者 林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博士。(北京:100080)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有着逻辑结构的理论系统。以前,人们通常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有了新的认识。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论述,笔者认为,可以从七个维度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结构,或称为“七维结构”,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生态学和人学。
梳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构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既需要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也需要从学科领域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结构。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内容涉及广泛,但多不是限于某一学科,而是针对问题展开论述。从众多的经典著作中梳理、总结,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归结为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生态学和人学这几个领域,作为“七维结构”。这不仅可以把传统理解的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包容在其中,而且可以把未进入传统视野,而又内在地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内容纳入,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的体系。如下图。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对各分支理论都有统摄意义;另一方面,哲学既是一种观念体系和方法论,又可归属文化学。政治经济学从学科属性来说归属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国家学说、军事理论等可归属政治学。而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文艺、历史、新闻、教育、宗教等的理论可归属文化学之中。社会发展理论、民族、人口理论等归属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人学是在一般意义上关于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突出表现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其他理论都不能不涉及人。
这个“七维结构”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及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得出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复杂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独到的分析,总结了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的设置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科学的理论体系的研究,是其他二级学科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吸收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大量成果,也为各门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结构的内在逻辑和整体体系理解不够,以前多是分散的、零碎的、分支的研究,而没有把它作为一个“艺术整体”,没有把握其理论具有严密逻辑性的层次结构。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整块钢铁”,但有着内在的结构。整体与部分是密切相联的,既要有整体性、全局性的把握,又要有分支性、具体的分析,考察所有的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得到系统的、全面的、准确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层次结构
我们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层次结构,就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整体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学科的划分。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状况和现实需求,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生态学和人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学科结构,形成一个清晰的理论体系。
在这个“七维结构”中,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人学的研究比较成熟和富有成果,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社会学的研究有待深入,而最为欠缺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生态学的研究。
下面略为概述一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七个领域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状况。
1. 哲学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中叶形成的,德国古典哲学以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英法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只有真正触摸到了时代的脉搏,映现了自己所处时代的精神,从总体上把握时代的内容,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才是真正的哲学。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历史的认识体系,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首要和基本观点的唯物主义,“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1],其基本内容是“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实际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得出的。”[2]马克思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把唯物主义与人的主体性以及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首先在历史观方面作出唯物主义的突破,然后才完成了对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是从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一本质引申出来的,它们不是分离的,而是融为一体。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终结了传统哲学,实现了哲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有学者提出,要恢复和发展科学的实践范畴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彻底清除传统解释框架的旧本体论和传统认识论色彩,恢复和发展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应有地位。[3]也有学者主张,以实践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以现代社会实践为现实基础,以人与世界的总体性关系、人对世界的自觉能动掌握和对属人世界的自觉能动创造为基本线索和基本内容,将本体论(包括历史观)和认识论(包括实践论和方法论)内在地统一起来,在逻辑与历史、理论与现实的统一中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体系。[4]
2.经济学领域
传统的理解是把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及其矛盾充分暴露之后产生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来源。马克思指出:“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5]经济学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6]恩格斯区分了广义和狭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广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狭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研究内容包括:商品、货币、剩余价值、资本流通、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等等。它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命运。
在一般意义上,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终选择,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资源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分析改善资源配置形式所需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利益。
有学者提出“建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形式”的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概括为五个基本命题,即:(1)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2)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制约中分析个体经济行为;(3)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整个经济制度的性质;(4)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政治法律制度和伦理规范;(5)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这五个基本命题构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硬核”。[7]
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来研究现实社会经济生活过程,涉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揭示现代经济的运行规律。
3. 政治学领域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以社会公共权威的活动、关系和形式的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基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基本内容包括阶级、革命、国家、社会等问题,主要分析体现于各个问题中的政治关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政治的论述非常丰富,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值得挖掘和提炼。《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一书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概括为:(1)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体现;(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8];(3)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4)国家是从社会分化出的管理机构;(5)政治权力是阶级统治的权力;(6)国家属性决定政治形式;(7)政治民主是阶级统治;(8)政治党派划分基于阶级划分;(9)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9];(10)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1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政治意识形态;(12)社会发展促进政治发展;(13)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14)时代特征决定国际关系总格局;(15)人类社会必然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10]
马克思指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11]政治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在本质上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利益要求和客观过程,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中各个集团、各个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利害冲突。[1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方式、任务和内容。”[13]政治最根本的问题是国家政治权力。政治统治的根据是国家机器,一切政治关系和政治活动都围绕着国家政权这一社会公共权力而展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政权活动的形式——法制方面的内容;二是国家政权活动的过程——功能的内容。
一般而言,政治学涉及政治过程、行为、政治组织等,研究和分析政治过程的产品即公共政策,分析国际社会中不同的政治组织的关系,研究意识形态和政治信仰等问题。政治学与法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经济学、人类学、地理学等都有密切关联。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可以归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内容包括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等。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特别注重研究国家政权的活动、关系和形式的发展规律,分析了国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研究国家的本质、职能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政治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把实现人类的最终解放作为政治学研究的最高理想。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具有几个特点: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实践性、发展性。[14]
4.文化学领域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文化现象进行了研究,把文化问题与人的发展问题结合起来,开辟了文化研究的一条新路。主要体现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等。在马克思晚年的历史学、人类学笔记中也有很多涉及文化研究,可以从中总结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的理论体系。
“文化”一词,有广义和狭义的用法,广义即文化对整个社会生活(物质生产、社会制度、精神生活)的涵盖,狭义则只用来表述精神生活、知识体系,甚至意识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更多的是从广义的社会生活方式、文明形态的意义上来使用“文化”概念。
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的基本观点包括:第一, 文化的本质要由人的本质来说明。文化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人类文化产生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 人的精神生产是“全面生产”的重要内容。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发展不平衡及相互作用;交往形式的生产即是社会、国家、制度的生产;观念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第三,文化进步与人类学的研究。有两类文化:自然史与人类史;对有关民族社会和文化的研究,涉及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从原始民族到文明民族的整个社会和文化;当文化的共同本质在普遍的社会联系中被人们认识的时候,即当它作为一种世界文化出现的时候,正是原来本质属性的复归,扩大为整个人类社会的普遍属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产物,文化不仅表示精神生活、知识、意识形态,也具有社会生活方式、文明形态的意义;需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研究文化的起源;唯物史观是研究宏观的文化问题的方法论基础;文化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精神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平衡,要受经济基础制约;但文化又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经济,特别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促进或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把自然史与人类史划分为两类文化;各民族社会有不同的文化、历史形态,随着普遍交往,正在形成一种世界文化。
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做了富有逻辑性的描述:“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15]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我们仅仅知道唯一的一门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16]他们把历史科学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面。所谓历史科学,也可以看做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科学,包括两类文化的交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全部历史过程,就构成了人类的文化史;同时,对这两类文化的研究,就构成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特别关注人类历史、文化的问题,给予了必要的强调。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经济制度虽然是政治、法律、哲学、伦理、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生产的基础,但是,“把经济范畴按它们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先后次序来排列是不行的,错误的。”[17]精神文化的发展、观念的发展,并不是那些看来是合乎自然次序的东西决定的,而是由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决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并不是成比例的。恩格斯也分析过,当18世纪德国的生产力低于其他欧洲国家的发展时,其观念文化(哲学、艺术)却扮演了第一小提琴手的角色。精神文化创造是一定社会形态下自由的精神生产,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和特殊形式下按照精神生产的特殊规律进行的。
恩格斯在致梅林的信中说:“我们大家首先是把重点放在从基本经济事实中引出政治的、法的和其他意识形态的观念以及由这些观念为中介的行动,而且必须这样做。但是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为了内容而忽略了形式方面,即这些观念等等是由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产生的。这就给了敌人以称心的理由来进行曲解或歪曲。”[18]恩格斯做了反省,为了驳倒唯心史观,他们不得不在较长时间内,把论证的重点放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方面,而没有充分展开论述整体性的系统内部的复杂关系。
威廉斯认为:“既然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现实的所有因素彼此依存,既然在分析中强调运动及其变化,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合乎逻辑地在‘整个生活方式’——一种总体的社会过程的意义上,使用‘文化’概念。”[19]苏联1976年出版了A.N.阿尔诺利多夫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理论原理》。赵常林、林娅著有《马克思主义文化学》(中国文化书院,1988)。
我们需要把文化学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进行系统的深入研究。
5.社会学领域
马克思主义基于唯物史观对于社会结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揭示了社会的奥秘,总结了社会发展规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从人的劳动实践出发,解剖了社会结构,认为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由多种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活的有机体,从而揭示了社会的奥秘。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提出“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是“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20],“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21]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全面系统地分析社会要素和结构、动态地展开各种社会关系运动并凝聚于人类自身全面发展之中的社会发展理论,对现代社会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采取了两种不同而又统一的形态:革命批判性形态和维护建设性形态,对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革命批判性的社会学,对社会主义社会表现为维护建设性的社会学。革命批判性形态,就是以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为主要任务、以推翻资本主义社会为主要目标的社会学。维护建设性形态,就是以维护、改善社会主义社会为目标,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为对象的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角度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学。[22]
马克思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和矛盾,分析了人类社会基本结构和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不仅精确地划分出各种社会和文化现象的类别,而且真正找到了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各种辩证关系,也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特别是列宁和毛泽东)划分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提供了启迪。
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分析社会现象、社会过程、社会问题,如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分层、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社会控制、社会发展指标,等等。
6.生态学领域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用过“生态”这个词(“生态学”概念是1866年由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提出的),但他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深入挖掘并全面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自然生态观,对于我们今天认识生态文明和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主要观点包括:
第一,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同一。
(1)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及跟人的对立;(2)自然对人类的报复;(3)自在自然(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人工自然)的关系;(4)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5)自然史和人类史相互制约;(6)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7)人类从自然界的两次提升。
第二,自然有机体与社会有机体的相互作用。
(1)自然界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运动着的总体;(2)自然产品、自然资本与社会生产;(3)控制自然:外部控制与自我控制;(4)劳动是人类的自然存在;(5)生命有机体与社会有机体。
第三,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1)人能够正确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循环经济的思想;(3)解决生态危机要靠合理的社会制度;(4)生态文明:实现“和解”的境界;(5)社会形态、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
恩格斯说:“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23]两大“和解”,一个是针对人与自然的矛盾,即人类对大自然无限制地索取掠夺而造成的生态危机;一个是针对人与人的矛盾,即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平等和相互争斗的社会危机。人既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也是社会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解”就是“和谐”,两大“和解”就是两大“和谐”,就是整个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
马克思、恩格斯将生态问题始终放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考察,既看到了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又提出了解决生态问题的对策;既分析了自然异化、生态恶化、生态危机对人类的危害,又揭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体现了他们在生态问题上的自然意识与社会意识、人类意识以及历史意识、现实意识与未来意识的结合。
7.人学领域
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人学探讨了人的存在、人的活动、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的人,即“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24],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即“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人”[25]。
马克思主义分析了人的本质。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6]讨论人的本质“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27]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各地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28]人类通过自由劳动,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全面实现,“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9]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发展着的,动态地生成着的。
马克思把早期人类差异比作“正常的儿童”、“早熟的儿童”、“粗野的儿童”。他说:“为什么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在它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不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呢?有粗野的儿童和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他们的艺术对我们所产生的魅力,同这种艺术在其中生长的那个不发达的社会阶段并不矛盾。这种艺术倒是这个社会阶段的结果,并且是同这种艺术在其中产生而且只能在其中产生的那些未成熟的社会条件永远不能复返这一点分不开的。”[30]
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31],“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3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衡量标准和实现条件、途径,分析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互相制约和促进。
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著作,有王锐生等的《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吴定求等主编的《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探讨》、陈志尚主编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等。我们研究和总结马克思主义人学体系,应特别注意马克思晚年关于人类学的思想。
我们在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学科化理解的同时,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把握诸要素、各方面之间的联系、协调、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一整块钢铁”,必须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系。但是,不能因为强调整体性,而否定或忽略对其具体的、分门别类的研究。
总之,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生态学和人学这七个维度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构,特别是探讨不为人注意的文化学、生态学理论,对于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理论体系,用以指导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0: 30-31、31.
[3]安启念. 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夏甄陶、欧阳康. 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建构原则和初步设想. 肖前、李淮春、杨耕. 实践唯物主义研究.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117.
[5]马克思. 资本论(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76.
[6][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669.
[7]林岗、张宇. 资本论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五个基本命题. 当代经济研究,2000(6);林岗、张宇. 探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形式. 教学与研究,2001(6).
[8][9]列宁选集(第4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8、189.
[10][12][14] 王沪宁. 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0、5、10-11.
[11][15][16][17][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2-33、66、25、29-30.
[13]列宁文稿(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07.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6.
[19]雷蒙德·威廉斯. 文化与社会.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359.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45.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109.
[22]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新编.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29-33.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03.
[24][25][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72、56.
[28]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
[29][31][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131、128.
编辑 秦维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