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天琴源流探微
[摘要]通过对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的分析,初步认为:壮族天琴发源于广西龙州县金龙镇(古为金龙峒),源自当地原住民族壮族布傣族群在祭祀活动中使用的礼器或法器“叮鼎”,其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至汉代的骆越人。宋至清代流传至凭祥、宁明、防城等地,中法战争后流传到与广西相邻的越南地区。
[关键词]壮族;天琴;分布;源流
[作者]李妍,广西民族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南宁,530028
[中图分类号]C9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2)02-0095-011
本文为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项目(08CMZ002)成果之一。
天琴是流传于广西西南部中越边境地区壮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属壮族民间巫文化的产物,是当地壮族群众进行祭祀、说唱及日常文化娱乐活动必不可少的乐器。目前,天琴主要分布在广西龙州县金龙镇、上龙乡、霞秀乡(今为龙州镇)、彬桥乡、下冻镇等一带,其中,金龙镇贵平村板烟屯,双蒙村板池屯,高山村板闭屯,横罗村其逐、板罗屯,民建村板送屯,以及上降乡的梓从、鸭水附近等地为主要流布地。宁明县城中镇怀利村和寨安乡下围村以及当地各乡镇大的行政村均有分布。此外,在凭祥市凭祥镇南山村、友谊镇莫阳村,其余乡镇如上石镇、夏石镇也有分布。防城区则主要分布在十万大山脚下北仑河源头峒中镇的板八村和那良镇的里冷、滩散等村。
天琴究竟产生于何时何地?源于何物?其功用如何?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有何关联?过去虽有学者做过研究,因囿于资料,看法不尽一致。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历史记载和田野调查资料,对桂西一带的壮族天琴源流诸说进行初步梳理,将天琴源流的研究划分为民间传说、巫信仰说、地缘说和族源说四种。通过初步分析,认为壮族天琴的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至汉代的骆越人,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其发源地应在金龙峒即今天的龙州县金龙镇,源于当地巫师的祭祀法器“叮鼎”,从宋代至19世纪初相继流传到凭祥、宁明、防城等地,中法战争后流传到与广西相邻的越南北部地区。
一、天琴称谓的由来
天琴是流传在左江上游地区壮族布傣族群民间的一种宗教活动的法器和神圣之器,当地壮语称为“叮叮”或“鼎叮”,龙州县民间一些地方称之为“马铃马琅”;龙州、宁明等地方文献记载中也多以“叮”、“鼎”指代天琴,均是根据天琴发出的声音而名之。龙州县布傣经书中用“糸呈”(读“ding”,意为神王之器)来记录天琴的称谓,也是模拟天琴发出的声音而名,属于拟声词。民间也有称之为“甸鼎”的,壮语意为“本地的琴”。而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范西姆先生撰写的“天琴”词条云,天琴得名是由于音译,“叮叮”是壮语的发音,而“天琴”则是汉语对壮语“叮叮”的称谓。另一种观点认为“天琴”这一称谓是意义和音译上的双赢。“天琴”是“天”这门综合艺术中的一个乐器种类,这在《防城县志》和《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考》中均有史料记载:《防城县志》:“跳天:‘天’为峒中、板八壮族民间艺术的总称,包括歌、舞、琴,分别称为‘天歌’、‘天舞’、‘天琴’。”
《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考》:“(天琴)用于独奏、伴奏,是壮族称为“天”的文娱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唯一乐器。所谓‘天’,就是用天琴独奏或伴奏的各种文娱活动形式的总称。其本来是‘天婆’(巫婆)进行的一种宗教活动,称为‘做天’,意在祈求神仙保持平安,消灾除难,预兆丰年。后来,成为一种有固定程式的文娱活动,内容上,突破了天婆做天仪式的范畴,发展成群众的娱乐活动,整个‘天’的活动,依其表现手法,可分为‘弹天’、‘唱天’、‘跳天’三种类型,‘弹天’即天琴独奏。往往‘天’的活动都从弹天开始,……‘唱天’就是用天琴伴奏,演唱各种山歌或叙事歌的活动。……‘跳天’是表演者边弹琴、边唱歌、边跳舞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情绪活跃欢乐。一般在节日、庆丰收、婚娶喜庆等场合进行。”
天琴源于壮族先民对天地自然界的崇拜与敬畏,因此天琴具有向天求灵、避邪祈福、保佑苍生的意义;同时天琴的发音古朴而饱满,音色圆润、甜美、清脆,被认为是天籁之音、天乐,反映了音乐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因此,天琴中的“天”的称谓比“叮”、“鼎”更加形象和有深意。
二、天琴的形制和功用
天琴制作工艺经由世家传承或师徒相传,由于材质的缘故,早期的天琴已不见踪迹,现有的天琴均是依据早期天琴的形制而制作。据一些上世纪50年代收集整理过天琴乐舞的音乐工作者介绍,天琴的形制像板胡,但用材、结构、定弦与板胡截然不同。早期天琴由简单的琴头、琴杆、琴弦、琴筒等部分组成。琴头正窄侧宽,无固定形状;琴杆多用壮族地区特有的珍贵硬木做成,既细而长,长度为传统的8抓半到9抓半(约长1米至1.2米),琴头和琴杆用三节木料铆接而成,不用任何钉子和胶水,可拆卸装进背袋,便于携带;琴筒采用天然葫芦壳或椰子壳;琴弦由藤条、鱼丝或蚕丝制成。早期天琴属纯手工制作,一般为琴师本人手工制作。据说第一把天琴的琴杆使用具有避邪功能的陶塑制成,琴上两弦用蚕丝制成,蚕丝经蜂蜡煮稀浸泡更为耐用。琴筒采用天然葫芦壳,琴板为海桐木制成,上置菱形散音孔4个。
从现代乐器的结构和功能来看,天琴在没有改良之前,有诸多局限性,显得简易粗糙。改良后的天琴由琴头、弦轴、琴杆、琴筒、琴马和琴弦等部分组成。琴身全长95-120厘米,分为上中下三节,上节为琴头,中、下两节为琴杆,每节长30多厘米,采用直插法衔接。其中琴头长度一般约15厘米,雕成风形、帅印、太阳或月亮等形状,配有文字或花纹图案作为装饰。琴头下部正面开有长方形通底弦槽,两侧设有两个硬木制弦轴(左右各一),用于系弦调弦。琴杆使用当地出产的质地坚硬、结构致密的硬木制作。传统的琴杆分为上下三节,每节长30多厘米,琴杆下节末端插入琴筒的方孔中。琴筒呈半球状,材质为葫芦。筒长8-8.5厘米,中间部位最大直径14厘米,筒前口直径12厘米(约为筒腔最大周长的1/4),筒后口直径3厘米(为前口直径的1/4),这种制作规范世代相传,故尺寸大都一致。筒腔上下开有插入琴杆的方孔,筒前口蒙面板,多用青桐木、松木、杉木等松轻而富有弹性的薄木板或笋壳制成,板厚0.2-0.5厘米,琴筒材质的优劣和音箱共鸣的好坏,与乐器的音量与音色有着直接关系。琴马材质一般为竹制或木制,在于面板中上部,它的作用与二胡、三弦等乐器的作用相似。琴弦用两条鱼丝或尼龙弦制做,琴弦配合葫芦筒腔产生共鸣,发出的音色古朴醇厚,不足之处为音量稍嫌微弱了些。在弹奏伴唱时另外还有配合的脚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