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考级开始啦
乐器考级(以下简称考级)是每个学琴的孩子都会遇到的。
又要到考级扎堆儿的暑期了,面对五花八门的考级机构,考级到底有没有必要?考级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考级的“好处”
考级有利于增加琴童间的交流
对于长时间接受一对一授课的孩子来说,与其他学琴者、教琴者缺少交流。没有交流,家长就很难了解自己孩子学琴的真实水平到底处在什么位置。从这个角度看,考级恰恰为学琴的孩子及家长提供一种交流的可能性,同时也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学琴的进程与水平,这是考级最直接的意义。
考级有利于短期内提升琴童的学习能力
家长体验过,每次考试前孩子会比较紧张,也比较用功。考级,也是一种考试。为了应对考级,孩子会加大练习的强度,练习的效率也会提高。通过考级可以使孩子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成就感,获得成功的快乐,有清晰的进步感。因此,琴童在适当的情况下参加考级对学琴是有很大好处的。
考级中的“不要”
不要把考级当成学琴的唯一目的
当孩子具备了能够通过适度的努力来通过考级的水平时,家长才可以让他参加考级,否则容易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和学琴的积极性。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考更高的级别,采取拔苗助长的方式。孩子明明只有四级的水平,家长硬是要孩子参加六级的考试。某些教学机构喜欢以琴童“通过短时间的学习就能达到×级考试水平”作为自己的推销广告,为了达到这些直接利益,这类教学机构的辅导老师会花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针对考级曲目对琴童进行反复训练。长时间针对同一曲目的练习会让孩子产生严重的审美疲劳,增加了学琴的枯燥性,让孩子对学琴彻底失去兴趣和动力。
不要把考级当成衡量孩子学琴水平的唯一标准
很多孩子平时很自信,但在学琴的过程中却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这种心理体验大大影响了孩子学琴的积极性。如果孩子在考级的过程中被判定为“不通过”或“勉强通过”,没有达到他预期的“良好”或“优秀”,孩子心里的挫败感会愈加强烈。考级的结果对孩子本来就存在的退缩心理,无疑是雪上加霜。
因此,家长不要把考级的结果当成衡量孩子学琴水平的唯一标准,让孩子了解自己目前所处的水平和将要努力的方向就足够了。
考级前要准备的事
技术层面上的准备
考级主要是考查孩子演奏技巧的规范性及正规的演奏方法和整首曲目的流畅性等。以钢琴考级为例,手形、指法、踏板的运用、手指的“颗粒性”、手指的控制力、弹奏的流畅性等都是要考查的内容。
音乐表现层面上的准备
国家级考级机构设置的考级,非常注重考查孩子对音乐理解与表现的能力,在演奏中具体表现为对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音乐风格的把握;准确表现各种音乐术语及表情记号;对乐曲的结构划分有较清晰的认识等等。
心理层面上的准备
只要是考试,孩子就会紧张,就算是幼儿参加考级还是会有心理、情绪上的波动。
家长在平时要多创造机会鼓励孩子在众人面前演奏,尽量消除孩子的顾虑。另外,要使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音乐上,而不是在考级的成绩上,全身心投入不仅可以提高音乐的表现力,同时也能有效缓解紧张的情绪。
事例1
铭铭属于胆子比较小的孩子,爸爸想借这次钢琴考级帮他树立信心,增强勇气。但想到要让5岁的孩子独自走进考场,铭铭的爸爸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
老师建议家长不妨在考级的前几天,在家里进行模拟考试。由家人充当考官,从进门、鞠躬到完整地背谱演奏,完全按照考试时的情景设计。孩子每次演奏完,不管演奏的质量好坏,家长都要及时给予鼓励,不管他演奏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家长都不要打断。等演出结束后,再引导孩子自己总结演奏中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
通过多次这样的模拟训练,铭铭增强了信心,并且对考级有了更充分的心理准备。等到正式考级那一天,铭铭很自信地走进考场,用他的话说,他把那些考官当成了自己的爷爷奶奶。
事例2
姜姜学琴不到一年,妈妈就急于安排他参加考级。老师认为孩子才4岁半,实在太小,独自进入陌生环境未必能发挥好,建议再过一年直接考二级。
但姜姜的妈妈坚持认为,孩子学了一段时间就应该通过考级验证学习效果,并且让他早早体会“考级”这种社会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练习了一个月以后,4岁半的姜姜走进了考级现场。
结果弹到一半,姜姜忘谱了。
考级结果肯定是“不通过”。
这个结果让姜姜的妈妈很受打击,她觉得人家的孩子考级都能顺利通过,怎么自己家孩子就这么差呢?
家长很有挫败感,也不敢把考级没有通过的结果告诉孩子。一天练琴的时候,姜姜一下子推开琴谱不肯练习,说:“我不弹这个,我考级没过,我不想弹了!”
家长以为自己隐瞒得很好,其实孩子早已从家长的脸上看出了蛛丝马迹。
爱心提示:
琴童家长们一定要记住,考级不是为培养专业人才而设立的,它仅仅是孩子学琴程度的一种证明。
家长无需把考级看得太重,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以考级证明自己的能力即可。一味跟其他家长攀比,几岁的孩子要达到几级,那只能给自己和孩子从心理上增添负担。
下一篇:各种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