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在边远地区普及高雅音乐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雅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欣赏高雅音乐的价值 并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 更有一些地区把普及高雅音乐作为城市文化生活提升的重要举措。但在一些边远地区 由于各种实际因素的影响 极大地制约和阻碍了高雅艺术的普及。以齐齐哈尔大学为例它虽然地处边区 却能创造条件改变劣势 利用现有条件不断发展壮大 成为了边远地区高雅音乐普及的先行者 成为了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高品位区域文化引领和传承的建设者。齐齐哈尔大学普及高雅音乐的成功个案 再一次证明高雅音乐普及大众的可行性。
[关键词]:边远地区;高雅音乐;普及;交响乐团;合唱
一、高雅音乐在边远地区的普及
“史记”一词,本是古代史籍的泛称。司马迁著述《史记》时,开创了一种新的历史学的编纂方法,它就是后世史学家所称誉的“纪传体”。它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5种体例组成。“本纪”按编年记载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表”以年表形式,按年月先后的顺序,记载重要的历史大事;“书”记载各种典章制度的演变,以及天文历法等;“世家”记载自周以来开国传世的诸侯,以及有特殊地位的人物事迹;“列传”记载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物事迹,其中有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及循吏、儒林、酷吏、游侠、刺客、名医、日者、龟策、商人的传记。
经济是民生之本。司马迁承认历史是发展变化的,并且试图从历史中去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他在写《平准书》时曾说过:“作《平准书》,以观事变”。这篇《平准书》记录着汉初时,社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情况,后又描述了由于汉武帝拥有雄厚经济实力后,内外政策的变化,及对外征战、连年用兵的情况,由于长线作战、劳作荒废,最终导致当时的西汉财政困难,经济破坏,从而又一次引起了汉武帝时期政治上的变化等等。《史记》中有充分体现了司马迁重视经济的篇章,如《八书》中的两篇:《河渠书》记载夏禹以来的水利工作;《平准书》记载各地区的经济情况。除此之外,《货殖列传》还记载一些发财致富的布衣匹夫之辈。可以说,司马迁为中国史学树立了重视经济活动的优良传统。
二、 以人为本
在我国,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理念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在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时,管仲有这样一段话:“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大意是,霸王的事业刚刚开始,必须巩固人民这个“根本”。只有这个“根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根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
首先是“人”这个概念。“人”在哲学上是相对于“神”和“物”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了吗?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
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的本。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而是要回答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求末。
, 音乐是一种为人们提供审美感受与想象空间的感觉艺术,是满足人类情绪情感渲泄、精神需要的必备品。高雅音乐艺术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它与和谐人的心理、缓解压力、改善心境、提高德育、美育,完善人格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人们始终存在着这样一种错误的观念,即欣赏高雅音乐必须对其有深刻的理解,必须具备高层次的审美水平,更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否则高雅音乐是很难被理解的。按照这种要求,每个听众必须先知晓众作曲家的生平,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环境以及创作手法等等,然后才能去欣赏高雅音乐。这些苛刻的要求,别说是普通观众,即使是音乐家也做不到。就是这样错误的观念,阻碍了人们进入高雅音乐的殿堂,把高雅音乐推到了高高在上、难以接近的位置;也是这些“高雅” 、“严肃”的说词,使得高雅音乐成了大众望尘莫及的奢侈品。但其实就音乐本身来说它并没有高低之分,只是功效不同而已。高雅音乐是人类最伟大的音乐艺术,它的巨大功效不仅在于能够提高审美,开启形象思维,诱发创造力,更在于它能够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培养人的高尚品格、净化人的心灵世界。同时高雅音乐还兼有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改善人的生活质量,提升音乐素养等等诸多功效。
欣赏高雅音乐恰恰是随心所欲而不需要苛求任何实际内容的,它只是帮助人们释放情绪,舒缓压力,得到美的享受。高雅音乐之所以高雅,并不是因为它高不可攀,它的“高”与“雅”是因为它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经过大浪淘沙、千锤百炼、时代沉淀所留下来的经典传世之作,它的音乐具有着无穷的魅力和极大的震撼力,因此我们冠以它“高雅”之称。高雅音乐体现了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水平和文明的程度,体现了一个城市文化生活的品位。普及和推广高雅音乐,既可以丰富城市的文化生活,又能提高了人们的欣赏水平,更重要的是它能促进社会的文明与和谐。这样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听、去看、去欣赏,若无缘欣赏高雅音乐艺术将会是何等的遗憾!高雅艺术的发展需要大众的支持,脱离群众的高雅音乐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无法长久发展与生存下去。但如何又能向大众普及高雅音乐,让整个国家和社会不分区域,不分贫富,不分老幼都来欣赏高雅音乐,并热爱上它,尤其是让边远地区的人们也享受到高雅音乐的艺术之美,这是摆在每一个高雅音乐普及工作者面前一个巨大的难题,同时也影响着高雅音乐的普及。2005年开始,由李岚清同志倡导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全国高校范围内顺势展开,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广泛推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欣赏高雅音乐的好处,并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更有一些地区把普及高雅音乐作为城市文化生活提升的重要举措。但在一些边远地区,由于各种实际因素的影响,极大地制约和阻碍了高雅艺术的普及。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高雅音乐传播的重要条件。边远地区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相对比较偏僻、交通不发达、城市规模小、人口密度低、自然条件也较差,这使得边远地区高雅艺术的普及在地域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劣势;而在经济上,边远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慢、政府财政收入较低、经济基础较薄弱,信息传播慢,进而带来的是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服务设施条件差,缺乏对外交流,演出水平更是远不及一些大中城市,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高雅艺术的普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二是高雅音乐的普及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认知,需要媒体的正确导向、学校教育的大力配合以及良好的社会氛围。高雅音乐普及的初衷就是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带动高雅艺术面向全社会的推广,但由于边远地区文化闭塞,缺少先进的教学理念,缺少专业人才的指导,缺少文化交流,更缺少政府和学校的扶持,导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并不是十分的顺利。再加上传统观念使许多人认为高雅音乐离我们很遥远,是高不可攀的贵族音乐,是难以诠释的东西,所以人们不想触及高雅音乐,而更喜欢通俗音乐,认为它更直观,更平易近人。这种惯性思维将高雅音乐与大众强行分离,为听众与高雅音乐之间设置了一道屏障,这道屏障关山险阻很难逾越,因此人们对欣赏高雅音乐只有敬而远之。边远地区无论从硬设施,还是从软实力上,较发达地区都有较大的差别。地理位置、经济实力、基础设施、音乐教育、媒体导向以及精神文化需求,都是制约高雅音乐传播和普及的主要因素,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又制约经济,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将普及高雅音乐艺术在全社会范围内更好的开展。
二、高雅音乐在边远地区的实践
在高雅音乐在边远地区的实践中,我们以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为例来加以论证。齐齐哈尔市是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嫩江平原,祖国最北部的一所城市,“齐齐哈尔”为达斡尔语,有“边疆”之意。因有丹顶鹤在此栖息繁衍,故又名“鹤城”。齐齐哈尔大学作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始终本着立足鹤城、服务龙江的信念,为引领齐齐哈尔市高品位的文化生活,推动区域文化建设,提升城市与校园文化品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作为发挥着高校人才和资源优势,以大学所在地为核心组建了交响乐团。1998年,齐齐哈尔大学交响乐团正式成立,乐团成员由专业教师、学生和市音乐爱好者共同组成。乐团成立十五年以来,每周二、周四晚7时至9时的排练,从未间断。乐团从成立之初是只有20多人的小乐队,经过不断地发展壮大,现在已成为一个标准的双管建制的管弦乐团。在齐齐哈尔市政府和黑龙江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齐齐哈尔大学建成了齐齐哈尔市最大的专业演出场馆——音乐厅,音乐厅的投入使用为齐齐哈尔市高雅音乐的普及创造了更加优异的演出环境。2006年齐大交响乐团受教育部指派,承担起了黑龙江地区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演出任务,完成了对省内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10多所高校的巡回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良好的反响;同年8月,齐齐哈尔大学交响乐团受黑龙江省政府委托,承担了“第四届全国特奥会”闭幕式的演出,为智障儿童奉献了一场精彩的音乐盛宴;2007年齐齐哈尔大学交响乐团又对南方多所高校进行了访问演出,受到极大关注和一致的好评。2008年齐齐哈尔大学交响乐团承办了“哈尔滨之夏”交响音乐会的专场演出,在当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轰动,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认可。齐齐哈尔大学交响乐团的成立为校园文化生活注入了活力,为城市增添了色彩。每逢重大节庆日、新生入学,交响乐团都要为师生演出,引导师生自觉追求高雅艺术。每一次演出都为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谐校园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交响乐团每年还为齐齐哈尔市新年音乐会、为中国(齐齐哈尔)“绿博会”、“关东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进行演出,深入工厂、农村、部队、学校慰问演出近百场。尤其是齐齐哈尔市一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更是齐齐哈尔市人民最为关注的年度音乐盛会。每逢音乐会市民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早早地步入音乐厅,等待着演出的开始。而音乐会的演出门票,也向来都是向市民们免费发放的,演出由原来的无人问津到现在可谓是一票难求。为提高城市文化内涵,齐齐哈尔大学交响乐团充分发挥了高校先进文化辐射源的作用,将音乐作为纽带和桥梁,带动城市的每一个人,为城市注入了文化力量。齐齐哈尔大学交响乐团不仅是齐齐哈尔大学文化交流的平台,更是齐齐哈尔市人民提高文化层次的音乐舞台。它一方面带动了整个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促进该地区高雅音乐艺术的普及;另一方面也引领了民间音乐组织的兴起和繁荣,拓展了文化交流的艺术氛围,所有的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齐齐哈尔大学为普及高雅音乐所做出的努力和奉献。
在普及实践中合唱团也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合唱既是非常普遍的群众性歌唱活动,又是提高人的音乐素质,培养音乐审美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它极大地激发了合作精神,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文化修养和情感素质水平的标志,更是传播和普及高雅音乐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1993年,齐齐哈尔市成立了教师合唱团。该团由市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大学声乐专业学生以及合唱艺术爱好者共同组建而成。教师合唱团在齐齐哈尔大学专业指挥教师的训练下,团员们均具备了很高的音乐素养,现已成为了国内专业性比较强的一支队伍。该团曾荣获2000年中国合唱节铜奖、全国第五届“群星奖”银奖、第五届中国国际合唱节金奖,2005年首届全国教师合唱节一等奖,2012年第二届全国教师合唱节一等奖等殊荣。在国内演出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齐齐哈尔市教师合唱团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讴歌时代为宗旨,深入社会、学校、部队及参加各级各类演出、比赛200余场。合唱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群众,在齐齐哈尔市教师合唱团的带动下,齐齐哈市纷纷成立了齐齐哈尔大学合唱团、齐铁“鹤之声”合唱团等多个合唱团体。每年由齐齐哈尔大学承办,以齐齐哈尔市教师合唱团为演出主体的齐齐哈尔市新年合唱音乐会,也已成为齐齐哈尔市音乐文化大餐中不可缺少的一道佳肴,它是齐齐哈尔经济、文化生活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美妙的音乐,感人的歌声打动着每一位聆听者,完美的演出让市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高雅音乐的无穷魅力。齐齐哈尔教师合唱团的存在极大地促进了城市文化建设,提高了市民的艺术欣赏水平,为推动城市合唱艺术的提高和全面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为齐齐哈尔市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特别是为高雅艺术的普及和传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打造高雅艺术、助推鹤城文化繁荣是齐齐哈尔市与齐齐哈尔大学“文化传承与发展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年的新年音乐会是贯彻落实文化传承与发展产学研项目合作的重要举措,对于弘扬社会先进文化,提高城市及校园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类音乐会的成功举办,是校、地双方再次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促进交流与融合、共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动体现。高等教育与文化具有同根性,大学教育的本质即是一种文化活动,引领文化是大学的重要功能。齐齐哈尔大学在致力于自身发展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并自觉发挥高校作为文化高地的传承与引领、发展与辐射的作用,打造高雅艺术品牌,推动区域文化建设,服务地方经济,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结论
在边远地区高雅音乐的普及和实践中,作为齐齐哈尔大学来说它虽然地处边区,却能创造条件改变劣势,利用现有条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边远地区高雅音乐普及的先行者,成为了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高品位区域文化引领和传承的建设者,这与齐齐哈尔市政府和齐齐哈尔大学多年来在高雅音乐普及工作方面做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齐齐哈尔大学普及高雅音乐的成功个案,再一次证明高雅音乐普及大众的可行性,只要坚定信念,共同努力,在全中国范围内普及高雅音乐就指日可待了。
[参 考 文 献]
[1]杨相勇.对当前推广高雅音乐的理性思考[].郑州大学学报,2013(12).
[2]叶文铎.影响高雅音乐艺术普及的主要因素[].福建论坛,2007(09).
[3] 储望华.对“‘高雅音乐’为什么是‘高’”的质疑——与周海宏博士商榷[].人民音乐,2006(04).
[4] 蔡朝阳.关于高雅音乐走近大众的思索[].黄河之声,2008(12).
上一篇:蹴鞠源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