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区周秦汉唐文化规划与运用研究
摘 要:文化规划对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使周秦汉唐文化资源更好地开发与利用,对于西安的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西安地区周秦汉唐文化规划与运用的策略:突出历史文化主题,确立整体的城市文化发展空间格局;既要继承历史传统,又要谋求文化创新;应该具有开放性,建立城市文化空间网络;挖掘文化内涵,进行全方位深度开发,提升城市软实力;借鉴儒家思想中的美学观念,讲究山水意境,注重生态文化,强化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关键词:西安;周秦汉唐;文化规划;文化运用
中图分类号:K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192-03
一、基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西安文化规划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随着20世纪末以来文化及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发展,以文化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策略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文化对于城市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制定城市的文化规划与发展战略,加大政府对于文化建设的投资,彰显城市的文化特色,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对于城市的发展非常必要。全球范围内,文化正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核心议题,文化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城市的文化繁荣总是和经济昌盛联系在一起,例如14世纪的佛罗伦萨、16世纪的伦敦、18~19世纪的维也纳、19世纪末的巴黎等,它们的辉煌文化无一不是经济繁荣发展的产物。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城市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随着人均GDP越过3 000美元,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呈现快速拉长,政府财力持续增加以及文化经济在城市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日益上升,文化设施大量兴建,中国城市正在进入文化建设的高潮期,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逐渐得到各方面的重视,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一系列文化政策的出台和快速增加的文化事业规划、文化产业规划、综合性的文化发展规划,以及近几年来大量涌现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都表明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当前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下,西安地区的文化开发与利用则尤为重要。西安面临文化建设的良好机遇,为使西安能够更好地在全球占据有利的节点位置,必须在对西安的建设中突显西安的历史文化优势,以此来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竞争力。
西安的文化优势显然在于其悠久的历史,尤其以周秦汉唐文明著称。西安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祥地,有3 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 0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共13个王朝建都,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许多历史文明都诞生在这里,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也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为我们的今天保留了大量的文化资源。1981年,西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与雅典、罗马、开罗并列为世界四大古都。对西安的文化建设,首先要考虑到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对周秦汉唐文化的规划与开发自然是重中之重。
二、西安地区周秦汉唐文化资源开发的局限性
西安历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都城遗址、宫殿遗址、帝王陵园、历史重要事件遗址、城市历史格局、宗教文化活动、人类活动遗迹、历史文化街区、自然生态环境及历史文化环境、近现代建筑、古镇(古街、古园林、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树名木等。面对发展机遇,各方面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是在不断增加,但是应该清晰地看到,中国城市在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在探讨和运用文化资源的城市和地区发展策略中,重经济价值轻人文价值的出发点往往使得我们宝贵的文化资源面临着过度商业化的开发,在很多时候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1]
我们也应该看到,西安地区周秦汉唐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范围上和内容上都有一定局限,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强,民俗类资源挖掘深度不够,开发利用方式单一,缺乏现代感。首先,西安文化资源开发主要局限于城区、近郊及临潼,而长安、蓝田、户县、周至则大多处于未开发状态。其次,西安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很大局限。中国古代传统的饮食文化、艺术文化、教育文化、儒学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娱乐文化等方面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与利用。比如几千年的三秦文化熏陶形成了西安鼓乐、历史上的工艺作坊包括汉长安的制陶作坊、铸币作坊,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民间社火、楹联习俗以及节庆、礼俗、游戏等传统民俗文化在关中地区又独具特色。但这些文化资源很少得到开发与运用,其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潜力与经济潜力都无法得到利用,西安完全可以以这些特色文化为依托,大力开发周秦汉唐民俗文化。
三、西安地区周秦汉唐文化规划与运用的策略
西安作为中国文化城市的典型代表,适逢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契机,为参与激烈的全球城市竞争和营造自身良好文化环境的需求都使得西安地区需要以更为整体的视角,有策略地运用文化资源促进城市文化建设,创造宜人的城市文化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应对全球城市竞争。西安一方面要抓住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文化规划与应用做到最优。另一方面,要坚持以文化为基点、突出周秦汉唐文化特色、深刻发掘中国文化内涵,提升西安的核心竞争力。
1.突出历史文化主题,确立整体的城市文化发展空间格局
古都西安是历史文化名城,可利用的历史资源很多,根据历史资源分布,西安在已有的文化主题基础上,确立更多的历史文化主题,形成整体的城市文化发展空间格局。例如,西安市中心规划“中心唐城老区”,将周秦汉唐的历史资源利用起来,复兴唐皇城,再现古西安。加强老城的整体保护,重点保护传统空间格局、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城市风貌、人文遗存等,逐渐弱化和分离老城的行政、居住等功能,强化其旅游观光、文化交流功能,降低老城内的人口密度。曲江新区可以继续发挥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优势,重点发展文化产业。西安东郊,历史文化资源相对不足,但其作为近现代一些工业企业的集中地,承载着近现代西安历史文化的传承,不能忽视,在其旧城改造中,可以把工业遗产作为历史文化主题,利用转型时期的有利条件建立工业遗产博物馆。围绕汉长安城遗址和大明宫遗址,建立汉唐文化景观区,依托终南山源远流长的文化资源,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挖掘其极大的文化价值和丰厚的经济价值。结合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关中—天水经济区建成国际性文化交流基地,全面深入地反映这些资源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旅游价值。
2.既要继承历史传统,又要谋求文化创新
西安文化规划和文化开发,对西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必须要有一种对历史、对文化的敬畏之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谋求创新,是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唯一的健康发展之路,其关键在于找准传统和现代的契合点,也就是拿捏好传统和现代结合的程度。”市文联副主席、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商子雍如是说。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首先,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高度重视并且精心保护那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它们所处的环境,发掘周秦汉唐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精髓。其次,汉唐时代的长安是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今天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不能抛开历史,而是在继承中有所创新,从历史中探求汉唐长安文化精神,融入到当前西安的发展理念和城市精神中。第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城市文化规划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事实上,近几年来,西安在这方面也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在开发过程中注重创新,一方面可以很好地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又能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比如在华清池文化景区演出大型历史舞剧《长恨歌》,将唐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进行历史创新,得到了社会各界较高的评价。总之,开发和利用周秦汉唐文化资源,还要不断将文化资源变成为文化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将文化创新作为一种常态,使其成为文化规划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3.具有开放性,建立城市文化空间网络
在对西安地区文化规划和利用上,无论从城市居民自身的需求角度出发还是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来看,西安都需要完善自身的文化空间网络,一方面为西安市民提供文化活动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可提升城市软实力。西安文化规划与利用应该具有唐文化的特色,秉承开放性之特点,建立城市文化网络空间。坚持大开放、大旅游、大市场、大品牌的市场开发战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建设商业聚集区。在西安形成汉唐文化景观区等多个文化中心区,充分利用古都西安的独特文化资源,使西安的古城街、巷、院、铺,传统民居、古老建筑及周边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使文化中心城区成为集商贸、旅游、服务、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开放综合区。强化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坚持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坚持遗产保护,文化复兴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以世界古都,高品位文化产品等优势资源为基础,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加大以历史古都和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产品的深层次开发,提升文化产品内涵,树立最具东方神韵世界古都形象。将周秦汉唐文化与生态文化相结合,增强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功能。例如,将周秦汉唐文化应用于秦岭生态旅游新产品,温泉旅游新产品和曲江旅游度假区等自然景观新产品和休闲度假新产品。再如将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成为立体式的华夏文明发掘基地、维护基地、开发基地、学习基地、研究基地、普及基地,而且建成国际性文化交流基地,提升汉唐文化的开放意义。
4.挖掘文化内涵,进行全方位深度开发,提升城市软实力
我们提升西安的软实力,就要从西安文化内涵入手,以隐形文化显性化为重心,以特色文化多样化为途径,全方位、多层次深度开发文化资源,走“内涵式”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例如,在饮食文化方面,除了对现在已经开发的比较有成就的唐代皇家饮食文化的继续创新外,还可以加大对唐代宗教饮食与保健饮食进行深度开发,诸如对唐代佛教饮食、道教饮食、保健饮食等的开发利用。在服饰文化方面,可以大力开发汉唐文化的服饰与化妆产品,汉唐服饰异常丰富,不但水平高,造型好,而且极具文化特色,在这方面进行深度开发,既可以宣传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可以扩大西安的文化影响。在节庆文化方面,可以利用周秦汉唐节庆文化,加大宣传中华传统文化习俗,弘扬西安文化精神。例如借鉴唐人重阳节赏菊饮酒之习俗,开发一些节庆旅游产品。还可以加大开发一些便于群众参与及展示性较强的游艺产品。例如唐代的双陆、投壶、斗鸡、舞马等活动既具有观赏性和展示性,也具有参与性。在民俗文化方面,可以深刻挖掘古代民俗文化内容,进行深层次开发。周秦汉唐民俗内容非常丰富,包括礼仪风俗、黥刺习俗、婚姻习俗、丧葬风俗、信仰习俗、避讳习俗、称呼习惯、禁忌习俗等等。目前学术界对这些问题已经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但在开发与利用方面,其价值远远没有被发掘出来。在演艺文化方面,要以《仿唐乐舞》、《大长安》、《长恨歌》等系列作品的成功为典范,大力挖掘历史题材,以现代科技形式展示传统文化内容,突出周秦汉唐文化内涵,创作优秀舞台剧目。总之,要充分发掘西安地区周秦汉唐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建立以周、秦、汉、唐文化为主体的产业园区,实现文化资源全方位展示。
5.借鉴儒家思想中的美学观念,讲究山水意境,注重生态文化,强化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强调了自然环境同从文精神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得自然环境背后体现着深厚的文化意味,强调了一种美学意境。在西安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对于儒家思想中的一些美学理念的解读与运用对于城市的发展很有必要,它有助于提升整体的城市环境质量,增加城市的文化品位。现代人对山水环境的渴望是很强的,西安城市文化建设中应该把秦岭等自然美景的运用考虑进去。近期西安提出的“八水润西安”的城市建设战略规划也是对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彰显,在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建设,已经义不容辞。例如大明宫、建设中,在大明宫附近规划出29平方公里,以占地3.2平方公里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依托,构建完整的文化体系与生态体系,重点恢复太液池,加快城中村、棚户区的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建设,将这个区域发展成集旅游、商贸、文化、居住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功能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相得益彰。
四、结语
2005年吴良镛老先生研究西安城市整体规划时,写下了“长安寻梦,愿西安模式能在探索中成为现实。”几年过去了,我们已经看到曲江、大明宫、法门寺等项目通过文化产业的复兴带动区域发展的成功。长安寻梦,就是要让西安成为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现代化大城市。
参考文献:
[1]黄鹤.文化规划:基于文化资源的城市整体发展策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4.
(责任编辑:田 苗)
上一篇:侯外庐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研究
下一篇:论“始皇功过”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