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角度理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意义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既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更是时代的迫切需求。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由于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的胜利。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新时代需要的精准判断。
关键词:党的全面领导;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需求;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领导。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对历史发展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时代需要的高度凝练。
1 历史的选择
领导权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一直是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核心和权威作用”有着精辟的论述。早在领导欧洲工人运动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就将确立权威视为革命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恩格斯在《论权威》中曾形象地指出:“能最清楚地说明需要权威,而且是需要专断的权威性,要算是在汪洋大海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急关头,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人能否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1]”列宁也曾深刻地指出:“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2]”
追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中国历史,无论是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坚持党的领导是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打破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制胜法宝。传统的中国社会基础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因此形成的是分散型乡村社会,与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市民社会不同,它缺乏现代社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推动力,从而使中国的革命进程严重受阻。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布尔什维克”的政党形式为中国革命的前进提供了全新的制度选择。孙中山借鉴苏俄“以党建国”的体制改组了中国国民党。在此之后,中国共产党也对“党治国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3]。中国国民党虽然将“党国体制”写入法律性文件中,但是“党国体制”在当时中国小农经济社会中的建设是非常薄弱的。相反,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党的领导”体制确保了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和革命的事业上掌握领导权,并因此取得了战争和革命事业的成功。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带领人民从“一穷二白”起步,依然高度重视“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1954年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宪法,党对国家政权绝对领导地位以法律的形式得到了强化。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国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至此“党的领导”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强。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过程中,党的领导体制和机制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权更加巩固,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引领下,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因为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前提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才得以确保[4]。
中国社会进程步入改革开放阶段之后,为了挣脱全能主义体制带来的桎梏,中国共产党在解构全能主义体制的同时,重新建构“党的领导”。1980年8月18日,“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的命题在《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的讲话中被提出,党始终在探索不同历史条件下的领导体制和机制,以便能够更加科学、更加高效、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
梳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阶段的發展脉络,有一条主线始终在贯穿其中,那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不断深化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和理解,最终形成高度团结统一的党中央集体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权威得到各阶层的广泛认同[5]。党始终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原则,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为人民谋利益放在第一位,党的权威得到了工农群众的真心拥护。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党把更加科学的“集体领导制”和“民主集中制”进行整合,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 “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巨大转变,党的全面领导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
回顾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只有坚持党在各项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国家才能强盛,民族才能振兴,人民才能安康,党的各项事业才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与挑战并存,“党的全面领导”将变得更为重要,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民族复兴的客观需求[6]。
2 时代的需求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变革的广度、深度有待进一步审视。在当今世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更多、压力更大,就更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建设与党的领导从来都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党的自身建设的根本指导原则。只有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更进一步地实现全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进一步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清醒地意识到,坚持不懈地进行着党的建设是取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法宝。从延安“整风”运动到西柏坡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直至习近平总书记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党建工程的目的都是为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确保中国共产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7]。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组织了12轮巡视,巡视了277个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以来,第一次一届任期内全覆盖的巡视。中央巡视组向各地、各部门反馈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一是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二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严,党委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三是中央八项规定屡禁不止;四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五是党的基础组织建设虚化、弱化、边缘化;六是个别党员的党性意识淡薄,心中无党、心中无民、心中无责、心中无戒。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地区、个别单位没有正确理解“党的全面领导”的正确含义,导致党的建设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无从谈起。党的领导被弱化,党的执政能力就会被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就会被动摇,“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便不会得以实现。党中央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党的建设奋斗目标: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保证发展方向不偏移、发展方式不走样。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的40年后的今天,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8]。党的工作重心和战略部署也要根据这一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然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域,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困难更多、压力更大、任务更艰巨。全面深化改革既要关注整体的顶层设计,又要兼顾局部的特定群体,要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中间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发展之路,既要有远景规划,又要有现实对策,在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多区域、多形态的发展中国家,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引领发展、统筹兼顾,确保“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有序高效推进,才能最终保证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不断坚持和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得以向前发展。党的领导应该体现党和国家事业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政治体制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关注民生福祉、稳增长调结构、深化供给侧改革等等方面,党的全面领导都必不可少[9]。
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当下中国面临的国际局势深刻发展变化的需要。自苏联解体之后,全球从两极争霸变成单一霸权,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更加复杂,我们在享受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同时,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加,从南海岛屿争端、朝鲜涉核问题再到贸易争端,中国始终处在风口浪尖中,有的人既希望中国为世界经济提供发展不竭动力,又不希望中国按照既定目标发展壮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既是为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出谋划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也是在提高我们党正确应对当今世界复杂局势的能力,为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伟大复兴打造合适的外部环境。
3 结束语
建设中國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然需要一个强有力可持续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前进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识,不会只有坦途没有风雨,风险和挑战随时都会出现,只有把党的全面领导落细落实落到位,全覆盖、无死角,才能有效应对国内外各种干扰,统筹各种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黄一兵.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J].求是,2018(2).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何汉霞,张学中.正确把握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逻辑理路田.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1-57.
[8]秋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J],求是,2018(1):12-15.
[9]黎民.党的全面领导的深刻内涵[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9(01)
作者简介:田园(1981-),女,满族,籍贯:辽宁凤城,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下一篇:综合行政执法运行保障机制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