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反思
摘 要:现代人类学特有的学术活动是进行长期田野调查,在其基础上写作一部翔实且系统民族志,进而证明某种理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是人类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民族志经典读物,同时也是功能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的成名之作。本文主要从主要贸易制度“库拉”的基本内容以及在整个“库拉”过程中所密切相关的巫术、信仰、仪式等方面进行介绍,进而联系现代社会中的热点事件以及现象,写出自己的感受,以及在未来的田野调查过程中,应该如何做到最好,谈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人类学;方法;库拉;田野调查
一、主要内容
(一)简介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分为导论和二十二个章节,导论主要从本书所要展开调查的范围、使用的方法以及主题进行了介绍,让读者对本书所讨论的问题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并且提供的民族志研究方法对我有很深的影响,通过一、二章节的介绍,使读者充分了解到本书主题“库拉”所涉及范围的背景知识,从第三章节到二十一章,主要描述的地区是新几内亚东部的特罗布里恩群岛,进而从特罗布里恩岛(博约哇)视角来描述一次大型库拉活动,从其准备工作即独木舟的制作、西纳科塔的起航、穆哇的短暂停泊,到达古玛希拉主岛的一次库拉,安菲列特相关贸易以及社会学问题,到达多布的交换以及返航中所有的贸易仪式,整个过程中相关的巫术、禁忌、信仰、社会制度等进行详细阐述,力求让读者了解到一个完整且翔实的民族志。
(二)库拉本质以及相关礼仪
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论述“文化整合”时强调了“传播”的作用,她说:“在对文化整合进行理解时,有一个社会事实必须予以考虑,这就是传播的意义,原是地区特质传播的范围就是机器惊人的人类学事实之一。”[2],本书中关于库拉的整体描述,都是从博约哇视角出发的,要了解“库拉”贸易制度,必须对一个地方的政治体制(在博约哇,主要是酋长制度和不同等级的政治划分)做一定了解,库拉贸易所经的每个地方都会受到特定的政治制度、各地酋长的等级制度的影响,以及巫术、信仰等对不同地方的人观点也有所影响。库拉圈流动的商品只有两件:姆瓦利(白色贝壳制作的臂镯),按逆时针流动;索巫拉伐(红色贝壳做成的项链),按顺时针流动,库拉的规则是,两个人一旦形成库拉关系,那么就一生都会在库拉之中,并且库拉物品本身不会停留在某个固定的地方,而是永远处于流动与易手之中,没有人会对某个物品拥有所属权,但是物品流动到谁的手里,却是他们所可以炫耀的谈资,特别是当这个物品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内涵。这样一来,刚好形成了一个循环的圈。每一个男子都必须按照他交易的地理方向,遵守确定的规则,如果我们想象一个土著面对圆心而立,那么站在库拉圈上的任何一点,都是用左手接受闭环,用右手接受项链,然后再把它们传递出去。换句话说,他不断地把臂镯从左向右传递,把项链从右向左传递。对于姆瓦利、索巫拉伐还需要强调一点:人们不会在日常生活中会用以装饰的,即便是在非常特殊的场合佩戴了,也并不属于它们而只是借用别人的,既不用于装饰,也没有欲望去占有,那么为什么会因为它们而成为如此复杂而隆重的仪式风俗呢?因为其承载的是传统历史以及重要的历史人物、浪漫史等,这如同皇家珠宝、国宝一般,唯一不同的是一个是永久占用而这个不是。在所有这一切中,我们都发现有同样一种心态的表达,即极高的价值被归属于凝缩的财富上面,对待它的态度严肃而又尊敬,认为它储存了最高价值的观念和情感等。库拉伙伴的人数多寡与等级、地位相关,酋长往往拥有很多库拉伙伴,而一般人仅仅只有5、6个库拉伙伴,库拉圈也是有范围的,在库拉圈的每一端,都有一个明确的地理界线,超过这条界线,一个人不可能有任何的库拉伙伴。库拉交易的时间也是周期性的,宝物交换行为必须符合一种特定的准则。该准则的主要信条规定,库拉的交易不是一种讨价还价。其本质是:宝物的交换必须是等值的,但是它又必须是还礼者自身观念意识地结果,是根据其习俗及自身尊贵地位而做出的选择。
库拉的交易是半商业、半礼仪性的,是为了交易而交易,以满足内心深处的占有欲。每一件库拉宝物只为一个主要目的存在,即被拥有和被交换。该书在人类学史上首次详细地描述与剖析了原始状态下土著居民的经济行为与制度,是经济人类学领域先驱性的经典著作。[3]库拉分为海外库拉和本地库拉,尤其以海外库拉凸显,海外库拉的目的是获取库拉宝物,且有竞争意义,其所牵涉的巫术仪式、神话传说、风俗信仰最为丰富,[4]当我们大致了解时可能觉得这仅仅只是一件经济活动而已,然而,库拉活动中所体现的还有当地的经济、社会关系、荣誉、婚宴、葬礼等都是对土著人的全貌解剖。
与库拉相关的活动有很多,比如,独木舟的建造、巫术、仪式、附属贸易等,著名学家怀特认为,技术力量是文化系统整体,“技术”才是决定人类文化发展的能量.[5]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去描述,并在独木舟的建造过程所用的巫术,仪式等都进行详细描述,可想而知,巫术、信仰等在土著人心目中的重要性,比如在独木舟建造过程中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有不同的巫术加持,这些巫术观念分为一类是以飞星的独木舟神话为基础,增加独木舟优越性,尤其是速度,另一种类型是驱除邪魔相关的,第三类是库拉巫术即给“图利瓦加”带来成功,最后是“图科鬼”,除此之外,在第十章中描述船只失事事件时所用的巫术等对土著人有着重要的意义。所有与对危险的恐惧、被唤醒的激情或强烈的情绪相关的人生关键时刻,都有它们的巫术伴随物,除此之外主要的社会性趣味,例如园圃耕种上的野心、对库拉成功的强烈欲望、舞蹈上有关个人魅力的虚荣与荣耀——在巫术上都可以找得到表达的地方等等,上面所列举的这些,都在说明巫术广发的应用及其极端的重要,并说明了在这些事情上它有着最为强大的力量。
二、从土著人的交易看现代社会存在的不足
通过对库拉贸易制度的了解,人与人之间交易所遵守的交易规则以及信仰,反思到现代社会中所缺失的东西。
(一)“信任”问题
现代人的观念中仅仅只是在交易,并没有一个共同的信仰,而土著人无论是库拉、园圃种植、授予等方面都是有传统习俗所凝聚的,信任在土著人的生活中是一件很认真的事情。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就如同对待艺术创造(对实用加工品的价值判断是从人的情感本质上解释,而不是诉诸功力)的热爱。土著人对于取予授受的爱好有其自身的理由;拥有移交财富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快乐。
(二)对市场供需的审视
第一,从建造独木舟的共同劳动,是有组织的劳动,并不同于现代社会总所认为的,将劳动力当做一种商品来交易对于我们而言,劳动力是一种商品,跟在开放的市场上出售的其它东西没什么两样,或者说知道最近时期才形成了这种观念,而我们容易将这种供求观念套用在土著人身上,其实不然,首先必须肯定的是土著人肯定有工作能力,即勤劳又能干的一群人,因为习俗,信仰而组织在一起劳作,绝不是因为报酬,虽然最后是由一定的回馈(酋长分配食物),但却与付出的劳动是不对应的,所以他们并不是为经济而被逼迫劳动,而是因为习俗,而库拉的附属活动更坚定了这一点。在现代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以及获取利益,不惜背着良心去干坏事,官员贪污腐败,人们焦虑不安,都在想着如何能够获得更多利润。每年都会被查出官员落马的事件,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并且生活经济并不拮据,却拿着人们的钱去满足自己的私欲。书中作者有对原始经济的观点有所批判,认为原始人士理性的,只是想要满足自己最简单的需求,而根据最小努力的经济原则来做到这一点,恰恰相反的是,库拉向我们说明了原始人的整个价值观念;称呼所有有价值的对象为“金钱”或“货币”,这是一种错误的习惯;当前对原始贸易及原始所有权制度的观念都已经按照我们习惯的观点给它们改头换面了。
第二,市场有一条规律即物以稀为贵,当供需失去平衡时,就会出现物价暴跌,或者物价暴涨的情况,在这种状况下,要么就是有钱买不到东西,要么就是某个东西被贱卖甚至扔掉。并且任何产品也都会根据自己的销量来提高或者降低价格,根据市场需求而变动。安菲列特群岛土著人是唯一的陶器制造商,作为“典型的垄断者”,在他们易货贸易而交换出去的陶器之中,根据供需规律,他们可以向其他土著人索取更高的价格,但是为了不违背习俗,再精美的陶器都是按照规定价格来出售的。
三、在田野调查过程中的启发
首先,在语言方面,要做到尽可能的在描述基本事实的基础上,能够吸引读者阅读,而不是一味的列条说明。马林诺夫斯基的这本民族志更像是一场探险旅程、丰富多彩的景色,不同的村落形态和特色,通过对比的方法增加印象,带着读者,跟随他的脚步,体验着一幕又一幕的美景,在描述岩土的景色时,笔触十分的优美,就如诗人描述画面般诗情画意,并不如一般的民族志那样枯燥乏味,而是能够引人入胜。
其次,两类民族志的内容,一方面是直接观测到的结果,土著人的陈述及解释,另一方面是作者以其尝试与心理洞察力为基础得出的推论。在调查的过程中,看到的不应该是一个一个零碎的事例,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要尽最大可能性搜集、寻找的更多的事例,但在创作的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系统的科学训练,将其尽可能物质化为一个图标、列表、大纲等,即一览表或概要的形式,这也就是民族学者所不同于业余爱好者的不同之处,因为业余爱好者虽有着鲜活的资料、事件、经历等,但却只是在经历,在感受,潦草的复述而已,缺乏深入的洞察力,而经过科学训练的人即民族志学者,既拥有完整的框架,如果再进入深入研究,肯定会大有不同。作为一位民族志研究者,哪怕是初步学者,也应该注意到这个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观察,为什么说业余爱好者在这方面更甚?一方面是因为它们仅仅只是心无旁骛地跟随本地人生活,它们所记录的事情和生活更为生动、有趣,是抽象的结构框架内所需要的“鲜活资料”,所以在未来的田野调查中,一定要两者相结合,既有骨架也有血肉和精神。
再次,在进行民族志调查过程中,千万不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误区,当真正进行田野调查时,完全不是自我所认为的那样,书中对园圃耕种和库拉交换等并不是流行说法所陈述的那样,实际情况也许跟你所了解到的内容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要带着一种探索的欲望去做民族志工作。无论什么时候,任何戏剧性的或者重要的事件一发生,在事件发生的当下去进行考察时非常必要的。
最后,无论调研任何地方的民族志内容,无论是哪一方面作为切入点,要了解其中的一部分,必然要对这个地方的社会框架、制度有一个宏观层面的认知,这样才能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从整体到局部,民族志田野工作首要而最基本的理想便是,清楚而明了地勾画出所研究社会的结构,把所有文化现象中的定律、规则从不相干的事物中梳理出来,应该首先搞清楚的是关于部族生活的确切梗概。一个民族志学者进入田野工作,横亘在其面前的指责便是勾画出部落生活的规则与规律,并给出他们文化的解剖图,描述出他们社会的结构。比如马林诺夫斯基在调查库拉制度时,首先将博约哇地区的政治体制,社会阶层等都做了一个详尽介绍,为后文介绍库拉时做好铺垫,库拉圈内的每个地方,其母氏系族,巫术的种类和特征,酋长在每个地方有不同程度的权威,以及等级划分在酋长制度内的作用,每个地区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了解库拉贸易制度有着基础性的作用,所以,田野调查中的前期工作极为重要。(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美 露丝·本尼迪克特著、何锡章等译《文化模式》,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87页
[2] 马林洛夫斯基著.张云江译.《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9
[3] 王铭铭.《西方人类学名著提要》[M].江西人民出版社,南昌2006.4
[4] 施琳.《经济人类学》[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1
[5] [美]怀特著,沈原等译《文化的科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上一篇:秦朝快速灭亡原因浅析
下一篇:人类学仪式研究的理论学派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