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人才结构问题探究
摘要:朝阳产业——旅游业在全球经济的发展浪潮中已经谋得不可撼动的一席之地,伴随着持久不衰的前进势头,旅游人才的潜在竞争同样愈演愈烈。文章着重探讨由于我国旅游行业没能提供滋养旅游人才的优质土壤及由此带来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并指明了未来的走向,以期对症下药,获得重生。
关键词:旅游人才;结构;探究
作为新兴的经济增长力量,旅游业的动态备受瞩目,旅游业的强劲势头把旅游人才教育推上了风口浪尖。我国旅游教育事业经历了短短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在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大背景之下,旅游也正大踏步地迈向属于它的巅峰之路。只有把积极加速改进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旅游人力资源的结构性调整提上议事日程,才会实现旅游和教育的双向互动,最终达到经济和社会的双赢。
一、旅游教育的中外比较
(一)我国旅游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旅游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第一所旅游高等院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诞生,开创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先河。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旅游院校1313所,其中高校574所,中等职业学校739所,在校生57万人,其中高校2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0万人;到2007年底,全国共有旅游高等院校770所,中等院校871所。可以清楚地看到,旅游院校尤其是高等院校正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应运而生。
在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之下,旅游专业也形成了多层次的教育体系。最早对旅游进行研究的是地理学家,然后是经济学家,而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只是比人类学家早一点对这门学科进行研究,很多对旅游感兴趣的社会科学家并没有太多关注学科的界限。据统计,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多在一级学科如地理学、历史学和工商管理学下设二级学科,有的隶属于环境与旅游学院,有的隶属于商学院,有的隶属于历史文化学院,还有的则隶属于规划学院,可以说,旅游本身有着交叉性和边缘性的特质,是多学科的集合体与大杂烩。
国内旅游教育主要分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和中专生这么几个层级,研究生阶段的旅游教育于90年起步,底子更薄些,以旅游作为强势专业的高校包括南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综合性学校,另外广为人知的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现已并入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体学校,这些学校在专业办学上讲求特色,大师云集,底蕴深厚,独树一帜。
(二)国外旅游教育的情况
国外的旅游教育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其教育模式也相对完善,比较著名的院校如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美国的康奈尔大学、普渡大学、内华达大学、德州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英国萨里大学等等。它们的教育注重游憩、交通和环境方面,以实践为导向。旅游职业教育拥有制度和法律的双重保障,校企结合。另外,行业协会作用突出,注重回炉式培训。
美国旅游教育与研究是随着旅游业在全球经济地位的逐步提高的,美国对于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美国没有专门的旅游管理部门,只设有白宫旅游政策委员会,来负责制定国家的旅游发展政策,而其他职能则主要由行业协会、企业以及教育研究机构通过产业政策和市场来进行引导。因此,美国的旅游教育研究呈现出高度的市场化特征。
瑞士旅游教育主要是饭店教育,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正规饭店教育的国家。它注重实践,为世界饭店业培养了大批职业经理人和专业人士。与其他国家不同,瑞士的饭店管理教育由饭店协会创立。瑞士饭店协会(SHA)成立于1882年,是代表瑞士饭店业的官方组织。协会始终重视各个层面的培训,1893年,协会创建了瑞士洛桑饭店管理学校,随后,相继在全国建立了20多家培训饭店,以及仅使用德语授课的烹饪学校。后来又建立了里诺士和THUN两所饭店学校。
澳大利亚的旅游教育则具有两个特点:第一,由职业教育发展而来。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旅游教育主要出现在一些技术性职业性的学院里,到80年代、90年代,旅游教育广泛出现在大学的课程体系中。现在,在澳大利亚比较有名的、建校比较早的一些大学中,直到今天,旅游专业仍被认为是一门缺乏学术性的学科,旅游教育也往往仅出现在一些非传统的、较晚设立的学校中。第二,在旅游教育领域,政府也发挥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1992年,澳大利亚高校旅游与接待业教育理事会正式成立,一直得到澳大利亚旅游部和澳大利亚研究局大力支持。另外,由澳大利亚政府支持的“澳大利亚旅游常务理事会”每年也至少组织一次“澳大利亚旅游研讨会”。此外,代表旅游企业的最高行业协会的澳大利亚旅游理事会、由联邦政府资助的澳大利亚旅游研究局、澳大利亚旅游研究理事会及澳大利亚旅游研究学院等组织也广泛参与旅游教育和研究活动。
二、旅游人才结构内涵
(一)旅游人才的学历结构
我国旅游人才的学历呈现出金字塔式的结构类型,也就是说,中低端的事务性操作性旅游从业人员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而高端的学术性研究性专业人才则凤毛麟角。主要体现在中职、高职的毕业生在旅游市场上供需两旺甚至达到了供过于求的饱和状态,相比之下,接受过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的业界人士成为了紧俏的香饽饽,目前缺口较大。
(二)旅游人才的知识结构
知识构成是旅游科班学生手中的一把利剑,知识立意是能力立意的充分条件。就旅游本身来说,其培养人才的知识体系中普遍包含这样一些内容:从旅游系统的角度说,有旅游管理、旅游外语、导游、饭店和会展等大的分支;从学科设置的角度说,有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旅游学和英语等主干学科。可谓百花齐放,无处不旅游。
(三)旅游人才的能力结构
当知识内化成技能的时候,旅游从业者的核心竞争力才会真正意义上凸显出来。旅游专业人才不仅具备各行业从业人员所共有的基本能力,如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外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等等,他们还拥有一些专属的看家本领,如谈判技能、服务技能、应变技能等等。
(四)旅游人才的经验结构
经验往往是最可宝贵的财富,通常被视为一笔无形资产,众所周知,经验可划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毫无疑问需要我们初出茅庐的旅游“潜力股”投身实践中去,充分接受社会熔炉的冶炼,最终转化为“绩优股”;间接经验主要指非亲力亲为,非身体力行,通过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汲取养料所获得的。旅游业对于经验的要求相对较高,这无疑需要积累-再积累-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三、我国旅游人才结构弊端及原因分析
(一)旅游人才结构弊端
1、知识和能力产生条块分割,出现失衡现象
作为学校的“产品”,毕业生们通常“专”而“不通”或“通”而“不专”。细分不明确,照单全收,来者不拒,不利于形成有效专长。另外,要么理论功底深厚但实践能力不足,要么实际经验丰富但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表现为理论型,中职和高职教育则表现为实践型。旅游应当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有效双向互动,否则无法使得1+1>2,无形中含金量大打折扣。旅游行业的特殊性要求从业者全面开花,既要具备一定的多维知识程度,又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
2、缺乏专家赖以生存的沃土,人才流动频繁
旅游圈中无论是酒店抑或旅行社,员工的流动都相当频繁,不断的跳槽已渐成趋势,且不说一般职员,仅科班毕业生的流动比例就高达50%以上。大多数高级人才不倾向于选择相关行业以实现行业内就业,那么就会发生留不住人才的情况,而非智能型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一般也都不高。管理人员大多是“本土化”的结果,经过内部选拔,起点较低。人才尤其是顶端人才难觅,必然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3、学科体系建设上漏洞较多,不能整齐划一
旅游专业被当作一个“大杂烩”的拼盘,盲目的上纲上线,模仿痕迹较重,照搬其他学科的形式。学科管理上不够规范,专业性不强,软硬件配比不恰当。课程的安排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其实都在人为地“嫁接”,指向性不明朗,特色不显著,失去了旅游作为一个专门品牌的比较优势和文化实质。
(二)现象背后的原因
1、追求单一向度,专业基础薄弱
院校往往根据自身的特色建立立足点,各有侧重。有的学校奉行功利欲念至上的信条,喜欢打造单一的旅游人才,贴上相应的标签,不能兼而有之地照顾到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没有一个通盘的考虑,只是单纯地把方向定在一个点上。职业性院校愿意加强操作类人才的培养,却并未意识到理论熏陶是一个长线的投资行为,忽视学生后续力量的迸发;研究性院校更为青睐塑造具有深厚理论修养的人才,没有考虑毕业生可能面对“眼高手低”的尴尬局面。
2、需求无法对接,理论实践脱节
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人才,这一结构性失业的矛盾正好反映出双方需求点的错位。旅游人才考虑待遇、环境等原因无法适应“高投入、低产出”的劳动密集型的旅游行业,纷纷“弃旅从他”,跨行业就业,部分学生通过考研、出国等途径分流了行业内的新锐,致使人才流失。与之对应的是,旅游企业抱怨毕业生定力不够。
3、教育资源不足,“双师”严重匮乏
旅游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很多都是半路出家的转型人士,总体来说,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全方位的旅游训练,整体素质相对偏低。学校对旅游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也不太到位,这方面重视程度不高,从某种意义上讲,似乎不肯计入过多的成本。老师也仅仅传授基本理论,对于操作技能,服务程序等一系列涉及到一线岗位的内容通常显得手足无措,势单力薄。没有和谐的教育环境做根本保证,人才之“才”也是空中楼阁。
四、举措与发展愿景
(一)解决对策
一方面,从“三教”着手,分别以教师、教材和教学为切入点,做到“保一接二连三”。“保一”在于加大硬件投入,“接二”在于使教育工作者同时拥有教师资格和市场准入资格,“连三”在于将教材、教学和教师统一于旅游专业的成长之中。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以能力为本位,在学院派的线性培养模式基础上,加强人才引进,扩充来自各旅游机构的兼职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加强观念建设,紧密围绕大旅游的六要素开展工作,避免“旅游不旅”,积极实现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注重学生的个性,凭借“通才+专才”的组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启发教学、模拟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并建立好相关的校内实训基地;不同的办学层次应避免因趋同化而产生的教育失灵,要具备前瞻性的眼光。另一方面,树立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先导,具有国际视野,加强创新。尽量避免课程的交叉重复,节约好教育资源,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以“开放”二字为主线,实施人才强旅和科技兴旅战略,广泛借鉴国外旅游教育的有益成果,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强强联合,优化资源配置。针对问题,对症下药,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和专业思想,以外向型为导向,使课程模块化,可以把企业中的当下问题作为科研主题,紧跟时代步伐,动态地掌握好前沿信息,加大校企合作,开创崭新的双赢局面。
(二)美好图景
旅游革命风暴势头正旺,旅游人才的发展前景是十分看好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旅游作为一个边缘性,交叉性的综合学科,其教育应当立足我们国家的现实状况,走多元化的路子,这无疑就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旅游教育改革之路也是任重而道远,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适应面广而又特色鲜明的复合型应用类高级别旅游专业人才是今后发展的重头戏,“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才能实现旅游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必虎,黎筱筱.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报告[J].旅游学刊,2005(5).
2、国家旅游局.2005年全国旅游院校基本情况[Z].
3、张岩,顾文静.旅游教育与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2004(5).
4、中国旅游统计年鉴[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5、王红.国外旅游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4(5).
6、彭青,程露悬.旅游高等教育整合型国际合作模式的探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
上一篇:乡村旅游中村民参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