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的喧嚣
中国封建统阶级最高统治者中不乏爱好戏曲的,一则是有着艺术方面的素养和文化诉求,借戏曲以满足其声色之娱,如被梨园行尊称为祖师爷的唐明皇,此为真爱;二则企图借此教化臣民,保其万世基业,如明太祖朱元璋对《琵琶记》的推崇和大力倡导,此为假爱。清代对戏曲的态度,也是大体如以上所说的两项,但与前代相比,又有前所未有的新情况。第一,清代建立了专门管理宫中演戏的机构,宫中演戏成为定制;第二,民间名艺人临时承应演戏,其中主要演出活动却在民间。宫中戏剧与民间戏剧沟通交流,相互影响,因此清代宫廷演戏对清代京剧的形成与成熟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同时由于统治者的局限性而不可避免的有着一些消极影响。
首先,清代宫廷演戏的积极影响在于:1.清统治者为京剧的形成提供了其先决条件。2.清统治者对于京剧演唱要求的严苛,从一个方面推动了京剧表演的更加规范化和体系化。3.清宫内演出的优越物质条件——舞台规模之大,服务、道具之考究,演出排场之浩大,为京剧艺术表演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4.由于宫廷演出集中了一大批著名京剧艺人,不但使演出的阵容大大增强,而且也为成名演员的通力合作、艺术上的相互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5.由于宫廷演剧的需要,促使了一批新剧目的产生。6.由于清统治者对京剧的喜爱,引导了民间听戏爱戏的流行风尚。其次,清代宫廷演戏的消极影响在于:1.清统治者对于表演的过于苛求,导致了京剧向重表演轻内容的误区发展。2.清代宫廷高官的剧本创作,内容空洞,宣扬教化,思想意义不高。
一、清廷演剧状况概述
清初,宫中演戏由教坊司太监承应,无专设机构。
康熙朝政权日益稳固,经济渐趋繁荣,社会安定,文化兴盛,戏曲也得到相应发展。乃设立南府,开始由南方遴选艺人进宫演戏。
乾隆帝本人喜爱艺术,追求声色,尤嗜戏曲。乾隆五年,擢选内监,专司宫廷演戏事宜。乾隆十六年,乾隆首次巡视南方,又命扬州两淮盐署及江宁织造衙门遴选苏州、扬州的戏曲演员进宫传艺,选旗籍子弟学艺。他们活动的地方叫南府景山衙门,亦称外学,原来的南府则称内学,内学、外学各有千人,这种情况延续了七十余年。
道光七年,裁退外学,禁止民间艺人进宫,只留内学。原来的南府改组为平署,由内务府大臣统辖,同时除了内廷以外,兼管民间戏班。所属人数则大大缩减,从原来的2000人减少到400人,后来又不断递减,最少时只有60余人。
咸丰十年,为庆祝咸丰帝三十寿辰,再次选民间艺人入署当差,并曾召三庆、四喜两个民间戏班临时进宫演出。后由于英法联军入侵,民间艺人入宫事随之停止,未成定制。
同治、光绪时,慈禧太后当政,宫中演戏之风渐盛。光绪九年,慈禧五十寿辰,再召民间戏班进宫演出。光绪十九年,再召民间班社入宫承应,并形成定制,延续下来。庚子事变以后,光绪二十七年起,不再召整班,只选单个演员入宫演出,称作民籍教习。
清朝演戏的体制也于前朝不同。乾隆继位之初,张照奉旨制诸院本进呈,以备宫中演奏。从此,演戏用于朝廷典仪。这是历代所无之创举。宫廷中演戏大体分为四种:1.九九大庆。这是在太后皇帝诞辰时演出的剧目。2.法宫雅奏。这也是用于悦人的剧目。3.月令承应。是在每个月每个节日搬演与这个节日有关的剧目。4.朔望承应。每月初一、十五做一般娱乐演出,多演内府自编的内戏。
京剧形成于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左右,成熟于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1917年(民国六年)年间。这将近一百三十年的发展成熟历史,恰恰是在清朝统治的时期,清廷作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对京剧的发展存在着正面和反面的影响。
二、清代宫廷演戏对京剧形成与成熟的积极影响
1. 乾隆帝为庆寿辰将徽班召进宫中演戏。关于这个问题有两处引证。一为伍子舒批《随园诗话》内载:“《燕兰小谱》作于乾隆四十年间,迨至五十五年,举行万寿,浙江盐务承办皇会。先大人(按即伍拉纳,这时候作闽浙总督)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各班小旦,不下百人,大半见士大夫歌咏。”一为杨懋建《梦华琐簿》内载:“乾隆间,魏长生在双庆部,陈碧在宜庆部,同时又有萃庆部。或曰,今至三庆部,殆合双庆、萃庆、宜庆为一者也。余按四喜在四徽班中得名最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万寿,入都祝厘时,称三庆徽,是为徽班鼻祖。今乃省徽字称三庆班,与双庆、宜庆、萃庆不相涉也。”由上述二书可知,三庆班入京的时间为乾隆五十五年庚戌,是为了参加高宗弘历的八旬寿诞典礼而到北京的。但是祝寿戏演罢之后,三庆班并未南返,而是留在北京进行民间演出。后来京剧就是在徽班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变化而成,因此,清统治者的宫廷演剧在某种意义上说,为京剧的形成提供了其先决条件。
2. 清统治者对京剧演唱的严苛要求,从一个方面促使京剧表演向着更加规范化和体系化的方向发展。从慈禧一直到清大臣,不但酷爱京剧,而且大部分是京剧的行家里手。他们对进宫演唱的演员在艺术上要求非常高,有时甚至近于苛求。要求演员必须严格依照人物扮相、唱词念白、板式锣鼓、武打套数,以及眼神表情、动作指法、四声韵律、尖团字音等等一丝不差地表演。如《清平署档案》记载,(光绪二十一年旨意档)十二月二十三日,上传:是有里边外班承应戏,具用大堂的单皮鼓,不准用小堂的单皮鼓。(光绪二十二年旨意档)正月十三日,上传承应上角之上,话白曲子俱按慢白,慢唱。清统治者对于演员们身段动作、演唱、穿戴、场面,甚至龙套等的要求,使清宫廷的京剧表演规矩更严,追求一种更为严谨的规范化,从而将京剧表演在唱念做打各方面磨得异常圆熟和精巧。
3. 清宫廷演出的优越舞台条件。此包括两方面,即除了入宫承应的京剧演员,在经济待遇上较丰厚之外,在舞台的行头砌末上,也远较宫外的戏班为好。据《清平署档案》记载统计,清光绪年间宫廷内的衣箱、靠箱、盔箱、杂箱等所有的各男蟒、女蟒、圆领、桌帐、刀棍等等,共开除3990件,共库存20406件;而圆明园一处的衣箱、靠箱、盔箱、杂箱,就共开除10890件。宫廷内的演出戏台,比起民间戏台来其规模条件是更大更好,在众多的皇家戏台中遍布紫禁城与三处大型皇家园林的戏台有八座,内廷大戏台有六座,其规模都可以说是全国之最。其中颐和园内的德和园大戏楼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戏楼,它分为上、中、下三层舞台,舞台间有天井相连,可以表现升仙、下凡、入地等情节。底层舞台底部有水井、水池,可设置水法布景,舞台规模之大,服装、道具之考究,演出排场之浩大,为京剧艺术表演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4. 由于宫廷演出集中了一大批著名京剧艺人,不但使演出的阵容大大增强,而且也成为成名演员的通力合作,艺术上的相互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许多演员就是通过这样的同台演出,在角色的搭配,流派的借鉴等方面得到方便,使艺术更见成熟。光绪中后期,京城所有著名演员都被罗致入宫廷献艺,其中许多是戏曲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这一期间平署的总管首领太监时常光顾京城的各个戏班,看中了哪一个艺人,就等获准挑补人员之时,将其选进宫廷当差。光绪十四年,奏准挑补的有武生杨月楼,小生王桂花即王楞仙,他和乔蕙兰常在内廷演出生旦对手戏。十六年入选的谭鑫培,旦角陈得霖即陈德霖。这一批优秀演员的通力合作,对于戏曲艺术的精进大有裨益。
5. 宫廷演剧的需要,促使一批新剧目的产生。《劝善金科》,相传由雍正年间增做过刑部尚书的张照编写,其源本是在民间流传很久的《目连救母》。《升平宝筏》则根据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所编,据说也是张照的手笔。此外,《鼎峙春秋》、《忠义璇图》等也是御用文人依旧剧加以编撰的剧本。其表现最显著的是昆曲本的翻改,例如清宫廷内大戏《昭代萧韶》,全剧共240出,在慈禧的亲自主持下,从光绪十四年开始翻改成皮黄剧本,至光绪二十六年因义和团运动而中断,共翻改了105出,是清宫廷内工程最大的皮黄本翻制工作。
6. 从政治上探索京剧形成的历史原因,当然不能忽略清代宫廷的倡导。就清王朝的统治者来说,最初,对于民间戏曲即所谓花部是抱有成见的,此从清王朝统治者对于花部的一再禁止即可看出。然而,从乾隆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如乾隆皇帝的南巡,乃至道光、咸丰皇帝均对民间戏曲产生了兴趣,甚至与戏曲艺人有了交往。咸丰、同治以后,情况变化更大,无论是同治皇帝,或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乃至光绪皇帝,都是京剧的爱好者。此外,清统治者的某些欣赏取向也逐渐影响着京剧和民间的欣赏方式,如慈禧太后对戏曲演员的严苛要求,又如不化妆穿简单的服装和无须道具的清唱成为一种皇室家庭文艺活动,这种演唱方式传到民间,民间票友竞相效仿。
三、清代宫廷演戏对于京剧形成与成熟的消极影响
1. 清统治者对于演员舞台表演上的种种要求包括要提起神、要准词唱、不准穿薄底靴等,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他们的戏剧审美观做出的要求。换句话说,这是为了适应宫内轻歌曼舞的需要而作出的符合统治者声色需要的表演,这种表演后来渐渐背离了民众的欣赏取向。更重要的是,这种表演导致京剧向着一个重视形势、重视表演,而轻视内容、轻视戏剧性的误区发展,这对刚刚形成的京剧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2. 雍正时期以及乾隆以后,宫廷中由大学士等高官撰写历史大戏,成为传奇一支。在礼亲王昭的《啸亭续录·大戏节戏》一节中曾作详细叙述:张照参考明代郑之珍《目连救母劝善记》编写了《劝善金科》,他的《升平宝筏》依据吴承恩小说《西游记》和元代吴昌龄的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明代杨讷的杂剧《西游记》等作品结构重新而写成。但是宫廷撰写的历史大戏的传奇剧本不能毫无顾忌,作家更不能自由发挥。它要求剧本要长,场面要大,所以剧作者只好采用章回小说的写法,情节、曲词、道白都要慎重斟酌,不得有受统治者猜忌或疑惑的问题。因此宫廷大戏有思想内容较好的不多,其内容多为劝人为善,莫逾礼教之规,为统治者歌功颂德,令世人对其俯首帖耳,总之是为教化服务的。这类作品虽然在表演上很精彩,思想境界和内容意义却不高。
清朝末年战争频仍,内忧外患,清统治者仍然能够安享歌舞升平,它的灭亡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我们并不因为它在政治上的失败而将其一概抹杀,在这里讨论其对京剧形成与成熟的影响,是因为一朝有一朝之文学艺术,清统治者带给我们的京剧艺术也是那个时代艺术发展的写照,因此作此文以探讨之。
参考书目:
1.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组织编著:《中国京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
2.丁汝芹:《清代内廷演戏史话》,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版。
3.王芷章:《中国京剧编年史》上卷,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年版。
王 岩: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硕士
责任编辑:陈 瑜
上一篇:黄芝冈日记选录(二十九)
下一篇:《狮吼记》本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