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文学的独特审美形态
【摘 要】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剧种繁多,它植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土壤中,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戏曲创作具有抒情性和高度的自由性特征,包含了敘事和诗歌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有其独特的审美形态。
【关键词】中国戏曲文学;特征;审美形态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0-0029-01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作为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其具有丰富的表现内容和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其特点是形式制约着内容,而内容也丰富着形式,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中国戏曲与诗、词、文、赋等文学体裁不同的是,它综合了舞蹈、音乐、文学等元素,将不同的艺术风格统一为一个整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形态。中国的戏曲文学剧本也蕴含这一审美态势,成为东方艺术体系中独特的代表。
一、中国戏曲的文学创作
中国的戏曲剧本最早出现于宋代,于元代得到极大的发展。元代戏曲主要分为杂剧和南戏两大类。由于南戏在元代前期处于发展的薄弱阶段,还不能与杂剧一争高下,所以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元杂剧。元杂剧之所以能够以深刻的思想与精湛的艺术取得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地位,产生一批传世不衰的艺术品。究其原因,则是科举制度的废黜导致了大量文人无法施展政治抱负,所以投身到戏曲创作中来,他们自身的文学素养,提高了元杂剧的审美档次,使得元杂剧创作精致化和典范化。这一时期产生了关汉卿、王实甫等优秀的剧作家以及《窦娥冤》、《西厢记》这种具有极高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千古绝唱。
明清时期的杂剧延续了金元北曲杂剧的艺术传统,但在此基础之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剧作家人数和作品数量方面远超元代,涌现了一大批的剧作家和作品,汤显祖、李玉、洪升、孔尚任等给中国戏曲文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部门尤其重视戏曲剧本的创作和戏曲的艺术地位。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工作方针指导下,在戏曲创作领域倡导利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戏曲作品创作。推动了戏曲创作朝着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在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工作上,昆曲《十五贯》、京剧《将相和》、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川剧《柳荫记》和粤剧《搜书院》、豫剧《穆桂英挂帅》、黄梅戏《天仙配》以及其他一些传统剧目,在推陈出新,提高剧本和演出的质量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过改编的剧目剔除了封建糟粕,发扬了民主精神,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二、中国戏曲的抒情化特征
中国的戏曲具有强烈的写意和抒情化特征,中国戏曲分别由“戏”和“曲”二者共同构成,戏代表了叙事性的特征,曲则与诗歌相结合。戏曲的产生是与诗歌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的古典诗歌以抒情诗为主,叙事诗较为少见,因此,中国的戏曲注重感情表达和抒情写意。中国的戏曲是在诗性的文化特征中发展起来的。古代的戏曲作家遵循“戏”与“曲”相结合的创作原则,借叙事以抒情。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借窦娥的冤屈来抒发他对元代社会黑暗的不满和愤恨之情。马致远的《汉宫秋》则借汉元帝与王昭君的生离死别,抒发他强烈的民族意识。戏曲作家尤其注重情感的描写,“以情动人”是戏曲独特的审美特。叙事性和抒情性是构成中国戏曲的两大基石,这二者的有机融合使得中国戏曲既区别于一般小说、诗歌,也独立于西方的戏剧。
三、中国戏曲艺术创作形式的高度自由性
中国戏曲的取材具有高度的自由性。作为千年文明古国,中国有大量的历史材料、民间故事、传奇、诗歌、神话、传记等文学材料可供作家取材创作。剧作家在创作时也往往不以史实为基础,而是加入了自己的主观创造和改编,这表现了戏曲创作的选材具有高度的自由性。明王骥德评论元杂剧时说:“古戏不论事实,亦不论理之有无可否,与古人事多损,盖缘事之为。”(《曲律》)肯定了元杂剧选材自由性的特征。马致远的《汉秋宫》的内容也在多处改编史实。《杨家将》中的潘仁美是个在历史上颇有作为的正面人物,但在戏中却被改编为被人唾骂的奸佞小人。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经过戏曲作家的改编,也成为了乱世当中的奸雄人物。剧作家之所以歪曲历史,创作脸谱化的坏人或者好人,其目的就在于借助人物形象抒发自己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感情,并使观众产生共鸣。
中国戏曲在时空的处理上也具有高度的自由性。剧作家在描写空间时,根本不用考虑舞台的限制,而是把交代背景环境的任务交到演员手上,演员的动作、唱词中自会提及和暗示所处的背景时空。仅需一句话就可实现时间或者空间的转变。时空自由给舞台带来无限发挥的可能和独特的艺术效果。
四、结束语
戏曲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而发展的一种艺术形态,它与所处时代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戏曲的根本任务是对美的创作,具有抒情性和自由性,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的体现。由于植根于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土壤中,中国的戏曲也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化形态的独特的审美形态。
参考文献:
[1]李鹏飞.浅谈戏曲中舞台美术的审美形态[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6(11):56-57.
上一篇:新世纪戏曲现代戏创作成就论
下一篇:《录鬼簿》中剧曲家的“分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