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效果分析
医师所接受和应用[1-2]。该研究观察了气动式外科专用切割手机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情况,并与传统的拔牙方法相比较,为临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该研究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就诊需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患者,排除高血压、糖尿病、急性炎症等禁忌证[3],共88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所有病例均具备邻牙阻力和/或骨阻力、需翻瓣拔除。排除5例失访病例,2例因邻牙已经重度牙周炎而需要同时拔除邻牙的病例以及1例因CT检查发现根尖环绕下颌神经管患者拒绝手术的病例,总数为80例。对80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分组拔除,在进行该研究前,均对患者和家属进行了该研究概况的说明,针对充分知晓该研究概况且同意参加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中女性18例、男性22例,患者年龄均值(35.26±2.13)岁,患者年龄区间为14.5~56.5岁;观察组患者中女性19例、男性21例,患者年龄均值(36.31±2.09)岁,患者年龄区间为15.0~56.5岁。参照周宏志等[4]的方法,预先对拔牙难度作出量化评价,量化评价方法见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拔牙难度分别为(13.6±2.5)分和(13.5±2.5)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拔牙难度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比。
1.2 方法
术前常规拍摄全景片,明确患牙阻生情况,进行阻力分析。如果全景片提示阻生齿与下颌神经管关系密切等其他必要情况,则拍摄三维CT检查。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气动式外科专用切割手机拔除,使用的器具主要包括气动式外科专用切割手机、阻生齿专用加长裂钻及球钻、一次性口腔检查器械盘、牙挺、牙龈剥离器等;拔除的过程中,首先对患者采用麻药“必兰”(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10264) 进行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舌神经阻滞麻醉和颊神经阻滞麻醉,一般对患者注射1.7 mL即可。麻醉阻滞完成后翻瓣,采用气动式外科专用切割手机去骨、分牙,挺松、拔除第三磨牙,搔除肉芽组织,生理盐水冲洗拔牙创,去除切割产生的骨碎片、牙碎片,缝合黏膜。交待好各项注意事项,常规使用口服抗生素抗感染及预防干槽症[5]。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拔除,使用的器械包括牙龈剥离器、榔头、牙挺、骨凿等,麻醉阻滞方法和观察组相同,完成麻醉后翻瓣,骨凿去骨和/或劈冠后拔除牙齿,缝合黏膜,术后处理同观察组。治疗完成后,对患者进行观察,如果无异常,患者即可自行离院,同时叮嘱患者在次日来该院进行复诊。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记录手术所用时间,从麻醉起效后手术开始(手术刀开始切开粘膜)至手术结束(缝合结束)。同时按照组别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记录,在组间求出其平均值,并将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在患者次日到访复查的过程中,需要观察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张口受限情况,面部肿胀情况,疼痛情况,下唇麻木,邻牙松动疼痛等。记录张口受限的情况,以患者上下中切牙间距为标准,≤10 mm 为III度,<10 mm,≤15 mm 为II 度,>15 mm,≤20 mm为I 度,>20 mm 为0 度。
患者的面部肿胀情况采用线测量法[6],用粗线测量耳垂至口角距离再加下颌角至外眦距离。颊部测量距离=(耳垂至口角距离+下颌角至外眦距离)/2。评价指标为颊部测量距离术后与术前相差数值(L):①无肿胀:L≤2 mm,外观基本正常;②轻度肿胀: 2 mm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对术后疼痛程度进行量化评分。疼痛评分为0~10分,0分为完全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同时采用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6.35±3.21)min,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5.21±8.43)min,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用时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6,P<0.05)。
2.2 两组患者张口受限情况比较
针对性比较两组患者的张口受限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2。
2.3 两组患者面部肿胀情况比较
针对性比较两组患者的面部肿胀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3。
2.4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针对性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4。
2.5 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邻牙损伤及下唇麻木等并发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常引起冠周炎、颌面部间隙感染、颌骨骨髓炎、邻牙龋坏、邻牙牙周炎、牙列拥挤畸形等多种并发症,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是达到治疗目的的最佳选择。但因其位置深在隐蔽、邻近下齿槽神经管等重要解剖结构、多种阻力(邻牙阻力、骨阻力、牙龈软组织阻力等)同时存在等多种因素限制,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拔除是牙拔除术中难度最大、并发症最多的门诊齿槽外科手术[8]。
近几年随着各种新型拔牙手术器械的出现,微创拔牙理念及技术正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所接受和应用。其中气动式外科专用切割手机拔牙则是近年来临床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气动式外科专用切割手机具备各种优点: ①手机头部呈45°仰角,适合口腔深部手术的操作。②手机头部体积小,减少了对术者视线的阻挡。③直接将水呈柱状喷在车针头部,仅对局部切割部位进行冷却,解决了因雾状喷洒降温导致的手术视野不清的问题。④冲击式气动手机顶端没有气体,避免了气体直接喷入伤口,这样即减少了发生伤口感染和皮下气肿的可能,又防止了因液体喷溅而导致的环境污染。⑤外科专用切割钻较传统的裂钻更长,便于对低位埋伏牙的切割[9-10]。气动式外科专用切割手机通过对患者牙齿进行准确的切割,抛弃了传统拔牙法使用骨凿和牙挺进行劈开、撬动的做法,力的方向、大小得到精确控制,合理分切牙冠和牙根,去除各种阻力,减小了使用传统拔牙方法治疗时产生的不必要应力而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从而对于患者牙体周围的组织损伤明显变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恐惧感。因此通过准确的手术后,对于患者的刺激会明显较小,术后不适反应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整体效果良好。
该研究在治疗的过程中,针对该院80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6.35±3.21)min,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5.21±8.43)min,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用时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包括张口受限、面部肿胀、疼痛等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其他并发症情况。这与吴烨等[11]研究结果相符,在其研究中,使用传统的凿骨劈冠法与使用气动式外科专用切割手机的微创拔牙法对80例患者进行中位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结果可见,两种方法在手术时间(20.6±9.10)min与(16.9±6.50)mnin方面比较,微创拔牙法所用时间较短,且术中、术后反應及并发症减少。这也进一步充分说明气动式外科专用切割手机拔除方法对于患者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通过不同方法(传统方法、气动式外科专用切割手机拔除方法)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效果分析发现,气动式外科专用切割手机拔除方法相比较传统方法而言,能够有效减少手术中对于患者操作的不精确性,同时减少无用应力的发生,减少手术后不适情况,使得患者能够较好的恢复,而且也减少了患者对拔牙的恐惧感。创伤小,效率高,安全可靠,因此值得临床借鉴,以提高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志霞,周宏志,刘瑶,等.微创拔牙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28(3):298-400.
[2] 林勇,常显亭,张建成,等.微创拔牙技术拔除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4,7(5):274-278.
[3] 张志愿,俞光岩.口腔颌面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91-98.
[4] 周宏志,胡开进,秦瑞峰,等.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难度预判[J]. 口腔医学研究,2009,25(3):327-329.
[5] Ren YF,Malmstrom HS.Effectiveness of antibiotic prophylaxis in third molar surgery: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J].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07, 65(10):1909-1921.
[6] 乔峰,陈刚. 超声骨刀配合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1,17(4):525-527.
[7] Hansson P, Ekblom A, Thomsson M, et al. Pain development and consumption of analgesics after oral surgery in relation to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J].Pain,1989,37(3):271-277.
[8] Bouloux GF,Steed MB,Perciaccante VJ. Complications of third molar surgery[J]. Oral Maxillofac Surg Clin North Am,2007,19 (1):117-128.
[9] 胡開进,李永锋,吴迪.微动力系统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5,33(1):1-5.
[10] 刘平,胡开进,马洋,等.外科拔牙器械的选择和应用[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6,9(10):581-584.
[11] 吴烨,陈江,常琳,等.两种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的比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4,48(5):334-337.
(收稿日期:2017-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