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例多发性四肢骨折致失血性休克急救临床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88例多发性四肢骨折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09年0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因四肢骨折致失血出现休克现象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急救治疗。结果:研究组给予急救治疗后,整体救治成功概率为9545%,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总体治疗成功概率为7954%,两组数据对比,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急救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失血;治疗;急救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419
人体四肢血液流动非常迅速,并且血液较为丰富,属于血管沿着盆壁行走,而且血管分部较为紧密、细小。本次研究抽取2009年0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骨折失血性休克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实施急救性治疗,并探讨急救治疗方法。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详细报道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09年0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因四肢骨折致失血出现休克现象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其中男患22例,女患22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255岁;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急救治疗,其中男患25例,女患19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228岁。两组患者高处坠落患者20例,交通事故30例,重物撞击20例,塌方损伤13例,其他原因5例。存在肋骨受伤15例,腰椎骨折8例,脑部损伤20例,腹部损伤15例,直肠严重受损15例,尿道系统受到损伤10例,其他损伤5例。
12治疗方法
患者送往急救病房后,急救人员立刻接诊患者,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例如:心脏跳动率、血压情况等,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进行诊断分析,了解其除了可见损伤外是否存在不可见损伤。并给予氧气呼吸,让患者保持呼吸顺畅。进行治疗时,部分患者可能会存在呼吸困难等现象,因此急救工作人员应给予氧气呼吸,帮助其使用按气管插管进行呼吸[1]。针对伤口暴露的患者给予加压包扎止血治疗,防止伤口继续失血,并采用支撑用具、夹板、以及石膏进行外部固定,确保骨折部位处于固定状态。并即刻实施多条静脉管道输送药液,如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应在较短时间内给予输血,保持患者血液充足,并采用相关药物让血液保持稳定保证血液循环流动。如进行血液输入、药液输入后,患者休克现象还未停止,生命体征还未稳定期间,不宜移动患者身躯,但可以在病床周边给予患者检查,了解其身体状况。患者较为严重时应进行MRI、CT检查,治疗人员应随身携带急救设备陪同患者。如患者存在合并内脏器官受损,应结合患者实际状况,实行一边急救一边送往手术室进行治疗。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50对两组数据实施统计学分析,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以及患者骨折部位受伤程度采用t进行检验分析。两组患者在一小时休克时间内抢救成功例数和死亡例数进行相应分析,使用(chi一square)进行检验,数据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给予急救治疗后,一小时内实施急救成功例数为42例,患者死亡人数为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后,一小时内急救患者成功例数为35例,死亡例数为9例,两组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对多发性骨折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给予急救治疗,利于提高救治效果,减少死亡例数,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详见表1
研究组患者骨折部位受伤程度与对照组患者受伤程度相比,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骨折受伤程度较轻,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逐渐上升,工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因此引发机械损伤增加,交通发达机动车辆增多引发交通事故频发。多发性四肢骨折现已成为临床急救病症之一,并且在目前临床急救中较为常见,如患者骨折损伤严重会导致患者失血过多而出现休克现象,因此在对休克患者进行急救是非常有必要的。失血休克是指患者体内血液流通量减少、细胞组织出现混乱导致身体功能受到损伤等,其属于多发病症,而患者休克的首要因素是因为骨折部位出血过多而引发休克[2]。具相关数据分析,股骨骨折为300~2000毫升、尺桡骨骨折失血量大概为50~400毫升,而骨盆骨折失血量较多,大概为500~5000毫升。部分患者出现骨折损伤时由于事发地点离医院较远,来到医院路程较远,耗费时间较多,往往会错最佳抢救时间;研究组给予患者急救治疗后,一小时内救治患者成功例数为42例,死亡例数为2例,整体救治成功概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后,一小时内救治成功例数为35例,死亡例数为9例,总体治疗成功概率为7954%。对因多发性四肢骨折致失血休克患者给予急救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人数。
31了解患者出疾病情况
由于多数患者送往救治期间存在昏迷、思想意识模糊等现象,会给救治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急救人员在进行急救时首先要了解患者病情,如患者正处于昏迷状态,可向120、家属等进行询问,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受伤原因、受伤部位、受伤时间等,同时还应了解患者受伤后出现的异常情况,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助于为急救提供有效数据,防止误诊、漏诊现象的出现。治疗人员接诊患者后应立即对其实施全面检查,了解身体肝脏或其他器官是否存在损伤,需认真、耐心、细心对其进行检查,提高治疗效果。
32住院时控制患病部位出血量
针对血流不止患者应立即进行止血,控制骨折损伤出血部位,对其骨折部位进行加压止血。如对患者进行加压包扎止血后仍有活动性出血,可对出血点近端进行袖带充气加压,当压力大于180mmHg内,其骨折部位出血即会停止。如患者使用以上方法可以进行止血,就不应采用橡皮止血,由于使用该方法副作用较大,触及皮肤面积较小、约束力度较大,会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还会阻断血液流通量,因此不建议使用这一方法进行止血。
33确保呼吸系统顺畅
急救人员接诊患者时即可给予氧气呼吸,确保患者呼吸系统顺畅。同时还应准备气管插管治疗设备,如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困难或呼吸停止时,应即刻给予气管插管。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如果患者身体肥、臃肿,导致插管失败,要立刻进行气管切开,给予患者输氧,确保患者呼吸系统顺畅。
34观察生命特征
时刻注意患者精神状况,对患者神志进行了解,主要了解脑部组织、身体血液流通情况,并对其进行有效分析。时刻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身体温度等,了解患者休克时间长短,并进行相应的急救治疗[3]。保证患者生命体征正常,对休克患者进行治疗是非常有必要,同时还应观察患者心脉跳动率、休克指数,通过分析以上数据了解患者休克程度。如果病人送往时间较长,会使患者错过最佳急救时间,延长休克时间,导致体内酸碱失调。应对血液进行有效检查分析,结合检查分析情况,进行碱性药物治疗,如:注射 NaHCO3药物。此外给予药物治疗时应确保患者呼吸畅通等。
35快速进行输血抢救工作
针对休克患者应立即进行输血抢救,提高患者血容量,输血抗休克属于急救治疗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因此对病人实施多条通道输液、输血是非常重要的。患者休克时间较长会使静脉出现坍塌及痉挛性收缩,严重影响血液流通及血液输入,导致输液失败,被迫使用静脉切开方法对患者进行输液。因此在接诊到患者时立即进行多管留置针输液操作,防止静脉血管坍塌,影响抢救治疗。
36骨折治疗
骨折患者在休克期间,骨折部位应放置利于治疗的最佳位置。治疗人员应对其进行快速、简便的治疗,如使用石膏或夹板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出现松动,运动刺激受伤位置。如存在大血管破裂使受伤部位及远端缺血,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防止失血过多,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杨鹤鸣,崔彦,李成林,张洪文,赵燕,李晓鸥,段育中,肖阳,付自臣控制性与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对比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01):230-255
[2]杨建涛,吴耀建,赵国平,林建聪,范海鹏,黄国亮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河北医学2011(10):288-289
[3]刘昌举,李毅,周春华多发骨折并休克126例急救体会[J]贵州医药2011(08):32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