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媒产业的经济效果分析与对策
[摘要] 近些年,传媒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日益兴旺,西方许多国家的传媒产业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内容丰富、新颖、极具创新意识,对于提高本民族的精神文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其国家传媒产业收入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我国传媒产业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传媒产业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何使我国的传媒产业能够迅速发展;如何使我国传媒产业对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如何使我国传媒产业对提高我国人民的精神文明素质起到巨大作用等等,是我们研究和探讨问题。
[关键词] 传媒产业 经济效果 文化精品
一、传媒产业的涵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媒产业以强劲的势头向前发展。传媒产业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
大众传媒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图书、音像制品,以及目前正在迅速崛起的互联网络。其中,报刊、电视、广播与互联网是四种主要的新闻、信息传播媒介。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媒介,传媒业涵盖了信息生产、加工、传播和基础等领域,具有典型的信息服务业的特征;同时,传媒的信源(即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具有强烈的文化、人文特征,使得传媒业也属于文化事业的一部分。
二、国内传媒产业发展情况
我们对文化尤其是传媒产业文化的认识曾经比较模糊,没有把文化及文化产业纳入市场经济思维视野,文化产业在我国这几年才起步,而发达国家却把文化产业作为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产业研发体系。因此,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应当在正确认识本国传媒文化现状的基础上,吸取国际先进经验,制定出有中国特色的传媒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传媒产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的传媒业开始大力探索市场化、产业化经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形成了目前以电视、报纸、杂志、广播为主体的、年广告收入突破700亿元的庞大市场,1998年传媒业利税总额首次超过烟草业,成为国家排名第四的支柱产业。据估算,到2010年,中国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将达到10000亿元。
三、传媒产业对经济直接的促进作用
1991年到2000年的十年间,我国传媒业的广告收入从1991年的35亿元增长到712亿元,;十年内的平均增速达到了35%,远远高于同期GNP 8%的增长速度,显示出传媒作为信息文化服务业的高增值性。资料显示,美国的400家最富有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即使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今天,美国娱乐业的销售额也超过150亿美元;英国文化产业的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两倍;日本的娱乐业产值也仅次于汽车工业;加拿大的文化产业规模超过农业、交通、通讯及信息产业。
此外,传媒产业对经济具有间接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民族素质,创新和挑战的能力等,这都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四、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途径
1.传媒文化要遵循两个效益
传媒文化不仅丰富了国人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对国家的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文化发展不能只讲经济利益,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放弃社会利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必须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因此,对思想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产品加以有效管理和引导。
2.内容要重于形式
目前,中国传媒产业的形式多种多样,多样的形式能吸引广大群众的注意力,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内容重于形式。传媒产业不仅能给国家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给国家带来难得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在发展传媒产业的时候要重视文化的内涵,文化的素质和文化的精神。
3.突出特色
在我国传媒文化发展格局中应在借鉴国外宝贵的经验的基础上,寻找中国文化發展的比较优势。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相比的优势在什么地方,中国多民族文化多领域文化的比较优势在什么地方。通过反复比较,发现自己的特色,把功夫和精力用在优势上,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要具有市场导向
文化产业无疑要以市场需求和导向为原则,这里的市场不仅指国内文化市场,也包括世界文化市场。一方面,要研究现有文化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更要研究文化消费心理趋势,研究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所带来的新的文化消费走势,研发新的文化产品。
5.精品带动战略
文化精品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代表着文化发展,文化追求,文化价值的最高水平。因此对于有深远的教育意义的创新型传媒产业要给予鼓励和支持。通过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带动整个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而带动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6.互渗互动战略
中国文化发展不是封闭式单一式发展。它与经济、政治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因此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一方面要研究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及其规律;另一方面,要研究文化与众多经济产业产品的文化融入及互渗;研究文化与政治文明的相互关系,研究文化因素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2]杨风林:经济增长点理论及其发展.经济科学,1996.1
[3]张书云王万宾王坤:新兴产业的进入壁垒及竞争分析.经济问题探讨,2002.10
[4]马惠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