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鼎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文化作为一个产业,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以中央《建设》的名义明确提出,这对新世纪开局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长值占GDP的2.5%,而2010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这为今后文化消费的迅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福鼎作为一个新兴的滨海旅游城市,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但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机遇。
一、福鼎文化产业举步维艰
首先是文化体制性障碍比较严重。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行政隶属关系尚未打破,管理权经营权合一,事业经费统包制的财政“大锅饭”使得“等靠要”仍在滋长。二是福鼎市委市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摆脱贫困上,对现行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市财政仅能满足有限的人头事业经费,无法保证开展文化活动的经费。三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市文化馆、图书馆因资金缺乏,设施建设还不十分完备。市文化馆因此从国家二级馆降为国家三级馆;图书馆虽是国家二级馆,但馆内的藏书量与国家二级馆标准相差甚远。市文艺中心大楼建设多年前就规划,可因土地和经费原因一直搁置,福鼎至今没有个像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远不能满足群众文化的需求。四是福鼎市产业结构失衡,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经营收入看,全市文化产业经营收入还是停留在文化娱乐服务业。五是文化资源保护不力。我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由于缺乏资金投入,致使文化资源流失和闲置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澎澎鼓、线狮、马灯、拇指戏、眠床等都是我市久负盛名的民间艺术,因受各种原因的冲击,这些民间艺术濒监灭绝,亟待拯救。
二、福鼎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就福鼎的文化产业发展而言,要紧紧抓住边界文化、旅游文化、畲族文化等来打造文化产业的框架,要主动接受周边发达地区的文化辐射,利用各方面的有利条件来培育文化产业。一是利用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福鼎人文古迹丰富,有海上仙都太姥山、白琳翠郊古民居、嵛山天湖等,在开辟有特色山海旅游的同时,注入文化含量,让人们领略福鼎美景时感受到文化的内涵,提升了旅游的附加值。二是多彩多姿的畲族文化是福鼎文化中最有魅力的部分,结合民间民俗普查充分挖掘畲族民俗风情文化,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增强对外吸引力。三是福鼎市发展文化产业已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逐渐倾向于信息、娱乐、旅游等文化消费,文化消费已成为广大民众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
三、福鼎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职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使现有文化企业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
(二)做好规划,推动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结合福鼎文化产业的现实基础,确立以旅游文化、畲族文化、白茶文化等产业项目为品牌,构筑福鼎文化产业的新格局。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吸引力,引导消费,加强文化娱乐业的引导,大力发展民俗民间表演、民间工艺品展销和文化旅游业,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
(三)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建设总体规划,市财政应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投入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用地纳入建设总体规划并予以优先安排,对非营利性文化设施建设,按照有关规定采取划拨方式提供用地,对标志性文化设施和重要文化产业项目,在立项、选址、征地、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
(四)保护和挖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要积极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民歌民乐民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鼓励农民自办文化,重点扶持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反映本地特色的文学艺术作品,培植一批品牌栏目;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经营活动,大力培育和开拓农村文化市场。